Unit 4 My home第一课时

2024-06-15

Unit 4 My home第一课时(精选10篇)

Unit 4 My home第一课时 篇1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 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目标:

1援学会10个生字, 认识9个生字。

2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援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把海底动物的活动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对海底奇异景色的描写,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海底世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特别是对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及海底的丰富矿产更是知之甚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激趣

1援演示海底世界视频片段, 激发兴趣。

2援教师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

【多媒体运用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提供的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 快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1援学生自由读课文, 感知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2援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三、进入海底, 感受奇异

师:你最喜欢哪个方面?能当海底导游向我们进行介绍吗?

教学预设

学习景色奇异部分:

师:把喜欢的景色描写画出来多读几遍。试当海底导游向我们作介绍。海底除了景色奇特, 还有什么也很奇特呢?说说自己对词语“窃窃私语”的理解。 (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其余声音。想象海底动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 能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吗? (演示声音视频)

四、深入旅游, 感受丰富

指导学生自学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

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理解动物、植物与矿产资源的丰富。

教学预设

1援出示描写动物活动的句子。 (视频演示)

2援延伸:课文为什么只写了这几种呢? (指导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3援学习文中对海底植物的描写。 (板书:色彩多样形态各异) 除了动物、植物, 海底还有什么呢? (引导学生理解矿产资源的丰富, 配乐展示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的图片。)

4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多媒体运用意图:通过声音的播放, 视频展示海底世界的物产丰富,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和语言的兴趣。】

五、结束旅游, 回归主题

1.神秘海底之旅结束了, 此时此刻, 你最想说什么?

2援欣赏海底世界视频, 当导游介绍海底世界的神奇。

【多媒体运用意图:教学不应只拘泥于教材, 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优越性将教材适当拓展、延伸, 以引导学生的想象、思维向更深的层面发展。】

六、作业拓展, 升华延伸

运用网络搜集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 写一段说明文字。

第一课时也有情 篇2

一、 运用多媒体巧设情境,营造轻轻走近文本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儿童应该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会他们读与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中。”因此,我们要善于把“这个世界”搬到课堂中,在课堂上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形象的世界里快乐地学习。《望月》一文充满了诗情画意,情境性很浓。在课的一开始,我便结合班级开展的《月夜星空,使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亲子望月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月夜星空是什么样的,接着大屏幕播放月夜星空图片,配以讲述:美丽的夜空,无边无际,神奇美丽:月圆月缺,繁星点点,流星飞逝……使美丽的夜空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说说自己家的望月故事,创设的情境为使学生更入情地走进文本做了铺垫。

二、 课内课外巧妙衔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通过课内外的衔接,使学生觉得文本描述的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故事。在欣赏图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家的望月故事。同样的题材,不一样的故事,在学生讲述时更是配以“你真会读生活书!”“我也感受到了那其乐融融的画面。”“你观察得真仔细!”等评价,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使大家仿佛进入了那清幽旷远的气氛中。于是,我顺其自然地出示课本中的望月图,说:“真巧,在江上一艘轮船的甲板上,有一个小外甥和他的舅舅也在望月呢!让我们悄悄走过去,和他俩共享望月的快乐吧!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赵丽宏老师写的《望月》这篇课文吧!”学生初读起来更是情真意切。

三、 扣住关键词语,来把握文章的情

在初读理解“剪影”一词时,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指的是谁的剪影,虽然此时月光皎洁,但毕竟是夜晚,一切都是那么蒙胧,看不到边际,我们看到的是芦荡、树林和山峰的轮廓。月光为它们镀上了银色的花边,那么均匀。在描述讨论中让学生读出这一段,因为学生读得美,随机的“你的朗读使我感受到了月下的江景是那么的美!”的评价,使得其他学生也能读出月下江景的美。

再如,在理解“你一句,我一句”这一句时,师生通过对着读一读描写月亮的诗句,当学生读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教师讲述自己听后的感受:“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好像已经走进诗中了。苏轼被外放,好几年没有见到他的弟弟苏辙,在中秋月圆之夜,他很想念弟弟,但无法团聚。此时他抛弃离别的伤感,以和弟弟一同观赏明月来安慰自己。你们读得真不错!”学生听后,自然就明白了读出感情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下面几句或思念故乡,或充满童趣的关于月亮的诗句,读得都很投入,使大家都陶醉在其中了。

在理解“不假思索”时,教师通过师生说说文中的对话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真正理解了它的意思。在学生停顿时间过长才朗读时,教师评价:好像思考的时间稍长了一些,我们再来试一试。于是学生知道自己对“不假思索”思考得还不到位,于是立即调整,当他们读得恰如其分时,教师评价:真是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了!你们从“不假思索”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思考,突出小外甥的聪明可爱,他很喜爱月亮,他都把月亮想象成天空的眼睛了,是月亮给了他灵感。我乘势激励学生:只要你们关注生活,仔细观察,也一定能绘声绘色地讲出自己心中的故事!

虽说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但课文情感的体验是与感知课文内容同步的,教师应积极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学生在与生活的联系中,读出了巧,读出了情,读出了新,引发了情感共鸣。我的执教经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第一课时也有情!

《影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影子》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 向学生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的特点, 读起来朗朗上口, 活泼生动, 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此, 教师要以“读”与“说”为主线,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 创设多种朗读的途径, 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教师要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引导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 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 体味课文语境, 在交流中理解课文, 在实践中丰富生活经验。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 导入新课

1. 猜谜语:“你走他也走, 你停他也停, 晴天里有他, 阴天里没他。” (影子。)

2. 讨论。在哪些情况下物体可以产生影子?

3. 观察。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同地方、不同时间, 阳光下、月光下、灯光下、水边的不同物体的影子图片。)

4. 导入新课。同学们, 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影子》, 看看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板书“影”字。)

5. 认识偏旁“彡”。 (用红笔画出“影”的“彡”, 这个新偏旁叫“三撇儿”。)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借助“猜谜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 自读课文。要求: (1)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用圆圈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 多读几遍。 (3) 标出课文的节号。

2. 检查自读情况。 (1) 课文共有几节? (2节。) (2) 指名读。

3. 认读生字词。 (1)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开火车读、齐读。 (2)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指名读, 齐读, 男女生赛读。 (3) 出示生词,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4. 探讨记字方法。 (1) 小组合作, 用不同的方法记忆生字。 (2) 集体交流。怎样记住本课的生字。 (3) 认识两个新偏旁“犭”和“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学, 采用多种方式认读、识记生字词, 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从而落实识字目标, 扫除阅读障碍,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提高识字效率。

三、熟读课文, 理解内容

1. 看图读文, 讨论交流。 (学习第一节。) (1) 自主学习。看图读文, 从这一节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解决。 (2) 集体讨论:什么情况下物体的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物体的影子在后? (课件出示:太阳在小朋友前面, 他的影子就在后面。太阳在小朋友后面, 他的影子就在前面。小朋友走到哪儿, 影子都跟着他走。当太阳和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时, 人的影子也随着变化。) ⑶朗读第一节。 (要读出对影子喜爱的语气来。)

2. 小组合作, 学习第二节。

3. 汇报交流, 理解内容。 (1)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 物体的影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 讨论:为什么说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4) 你觉得影子有趣吗?有趣在哪儿?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演示情景:只要有太阳, 小朋友无论走到哪, 影子都会跟随着他, 与小朋友形影不离。)

4. 比赛朗读, 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带着问题读书, 在读中思考, 在读中感悟, 在交流中理解,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资源, 实践探究

1. 认识“前、后、左、右”。出示儿歌《东西南北》 (齐读) “:早晨起来, 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

2. 说说在你座位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是谁?

3. 巩固练习。⑴出示图片:大象的前面是兔子, 后面是长颈鹿, 右边是小狗, 左边是小鹿, 耳朵上面是小猴。请学生根据图画内容填空:大象的_____面是兔子。大象的_____面是长颈鹿。大象的_____边是小鹿。大象的_____边是小狗。大象的耳朵_____面是小猴。⑵提问:什么时候物体的影子最长, 什么时候物体的影子最短?物体影子的长短、位置与什么有关呢?

4.引导探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两份不同记录表的内容, 说说从这些内容中发现了什么? (实物投影展示两份不同记录表的内容。 (1) 找自己的影子位置记录表; (2) 测自己的影子位置记录表。)

5.根据学生的回答, 得出结论。 (1) 人的影子与身高和太阳的方位有关。中午, 太阳在我们头的上方, 这时人的影子最短, 早上和下午, 太阳在我们的前方或后方, 这时人的影子最长。人的身高不同, 影子的长短也不一样。 (2)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光照射的方向相反。当太阳光从后面射来, 影子出现在自己的前方;相反, 当太阳光从前方射来, 影子出现在自己的后面;当太阳光从左边射来, 影子就出现在自己的右边;当太阳光从右边射来, 影子就出现在自己的左边。 (3) 光源与影子的长短、大小有关。越靠近光源, 影子就会越短, 离光源越远, 影子就会越长。还有, 早上和傍晚时, 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长, 中午时, 物体在太阳下影子最短。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打破课内外的界限,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一是培养学生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二是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五、回归整体, 总结全文

1.看动画。教师边放动画边旁白:同学们, 太阳在动, 影子也在动。看看影子有什么变化呀?太阳在左, 影子在右;太阳在前, 影子在后。影子就像可爱的小黑狗, 跟着主人走。主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影子紧紧跟着人, 不分离, 就像好朋友一样, 常常陪着我。

2.感情诵读。通过表情和动作诵读课文。

3.总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发现、了解了影子就像调皮的小黑狗, 常常跟着你。影子又像是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你。你走到哪里, 影子就跟你到哪里, 与你真是“形影不离”。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游戏进一步感受影子的变化。

4.课外作业。 (1) 把生字读给家长听, 把课文背诵给你的好朋友听。 (2) 继续观察。 (1) 除了在太阳下能见到影子外, 我们还能在哪儿看到影子。 (2) 你有办法把你的影子甩掉吗? (3) 读成语故事《杯弓蛇影》。

《海伦.凯勒》(第一课时)教学 篇4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教材简析:

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充分表现了她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本文结构可简化为:生病(失明失聪)→奋斗(战胜缺陷) →奉献(永留世人心中)。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五年级学生对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战胜自我的故事,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的“奋斗精神”不易产生共鸣,所以,力求营造将心比心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切身体悟海伦的生活观及精神世界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反复通读,为下节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奠定基础。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海伦不屈不挠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照片导入,激发情感

1.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师板书海伦·凯勒,生齐读课题。)

2.师:想认识海伦·凯勒吗?(课件出示四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师作简介)请怀着敬意轻轻地念这个名字。(师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不同时期的照片入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海伦·凯勒,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读好课题,又巧妙地渗透海伦的品质,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为学习全文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师: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海伦,走进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

课件出示要求: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②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①师:(课件出示生字)会读哪个读哪个。不会读的怎么办?

(指名读生字,注意正音,如“吮、程”是翘舌音,“挠”的声母是“n”而不是“l”。齐读生字。)

②师:哪些生字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暴躁”的“躁”、“干燥”的“燥”等字形,教师相机范写,学生书写或描红。)

3.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谁读得好。师生共评轮读情况。

【设计意图:生字词的教学虽不是五年级的教学重点,但读准音、写好字不容忽视,尤其是第一课时更应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同时,也要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提醒别人需要注意的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识字效果。帮助学生明白别人朗读课文不是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要学会认真倾听,并与自己的朗读经验作对比,做一名倾听者、欣赏者,在互评互议中共同提高。】

三、熟读全文,感知内涵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海伦的?

(学生默读后交流,教师适时板书:生病、奋斗、奉献。)

2.师:其实,阅读就是与海伦进行心灵对话。同学们要注意从海伦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体会海伦的内心,感受海伦的品质。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画出打动你的语句。(学生自主阅读。)

师:从同学们的神态来看,大家已被海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谁来说说,哪些语句最触动你的心?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海伦·凯勒,你想到了哪个词?老师注意到了这个词——(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的评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3.齐读第8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通、读顺文本后,引导学生分别从理清文本顺序、感知文本内涵这两方面阅读全文,帮助学生沿着文本的脉络,触摸海伦的内心世界。找课文中的中心词,既可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掌握长文短学的方法,又可围绕这一中心词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构篇方法。】

四、细读全文,走近海伦

师:请大家再读这个词(不屈不挠)。“不屈不挠”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文中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精神的语句。(学生默读。)

预设1: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预设2:她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她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师:海伦真是一位不屈不挠的小姑娘。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次齐读第8自然段。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次齐读——(师指板书“不屈不挠”)让我们再次怀着敬意念一念这个名字(师指板书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中心词“不屈不挠”,帮助学生感悟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这里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简单的“告知”,而是以读为本,以语言文字为根,引领学生品味、感悟文本语句,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获得情感共鸣。怀着敬意再次念“海伦·凯勒”这个名字,与开头呼应,使这堂课有一定的整体效果。】

五、延伸阅读,丰富形象

1.师:刚才大家交流了感人的语句。跟自己的生活相比,你觉得这些语句中哪些词、哪个字最触动你的心?透过它们你又想到了什么?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细读文本,下节课咱们共同探讨。

2.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体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精神故事,准备下节课交流。

总评:读是阅读教学的根。为防止流于形式的朗读和浅层次的熟读,本堂课老师引导学生从读通读顺到按自然段轮读,从默读理清文本顺序到通过体会海伦语言、动作、神态等感知文本,从默读课文画出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的语句到课后搜集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故事,这样,反复通读,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指导性。学生从读得不熟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从感受语言文字到感悟文本内涵,加强了与文本的对话。同时,注意将教师智能化引导与学生个性化感悟有机结合,

将学生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适时渗透,为下节课通过抓关键词语品味、想象,移情体验文本,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实现文本的内涵与学生的人生、精神相融,升华学生情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附:板书设计

海伦·凯勒

生病→奋斗→奉献

《日本》第一课时说课 篇5

一、说课程标准

结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我设计了以下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学生尝试利用日本地形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提高学生的读图、指图能力。

(2)学生根据日本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并通过地图、景观图以及文字介绍认识到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方式,学生概括日本的位置范围,找到主要岛屿,归纳地势、地形特点,简要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看待火山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二、说教材重难点

1.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多火山、地震的自然环境特征。

2. 难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影响。

三、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一个人一旦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1)展示日本的地震视频资料,引出话题: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点明学习主题,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2)观看多组图片,从多角度认识日本,再次加深对日本的印象,为探索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设下铺垫。

(3)展示日本的国旗、国徽、国花、国歌等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本,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合作探究,探索新知。教学中我设置了探究问题:

活动一: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围。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归纳能力,因此这部分首先通过“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及地图,多角度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学生上讲台展示自主学习的结果,其他同学可以对其结论进行质疑和补充,教师进行及时的小结。通过展示交流环节,可以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活动二:日本的地势、地形特点。学生阅读地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日本的地势地形特点,选派代表汇报组内合作学习的结果,教师进行及时的点评,再一次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三: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突出特点。

(1)读图识理:学生结合《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以及上学期所学知识,说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

(2)畅所欲言:通过日本3.11地震与我国汶川地震的数据比较,学生畅谈日本应对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从而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3. 总结归纳,设置悬念。教师简要归纳本节的主要内容并梳理本节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用悬而未解的问题设置悬念,这样既与课题遥相呼应,又预示了新知识,带领学生进入新课的最近发展区。

4. 巩固练习,展现风采。针对教学内容和重点和难点,设计巩固练习题,以此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矩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6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及其推论。

(2) 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简单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 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的乐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矩形的性质及其推论

【学习难点】

矩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介绍学习内容, 板书课题———矩形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 (1)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94页的内容, 并回答:

1.什么是矩形?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 它有几条对称轴?

2.矩形有哪些性质? (在习题上将矩形的定义与性质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 让学生在自学完教材之后就对矩形产生初步的认识。)

3分钟后, 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一学

1.学生看书, 教师巡视。

2.检测:

(1) 完成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发现矩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再通过探究发现矩形的特殊性质。)

(2) 如图, 四边形ABCD是矩形, 找出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3.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收集错误, 二次备课)

五、一教

1.更正 (让学生自己观察, 发现错误, 更正错误,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2.讨论, 形成知识

评 (1) :学生以口答形式完成对矩形的定义、性质的回答。

评 (2) :引导学生说出所有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并且指出相等的理由。 (在大屏幕上以分类的形式呈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分类思考的有序性与优势所在。)

六、自学指导 (2)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95页练习的内容, 并回答:

1.在图19.2-3中, 有几个直角三角形?

2.分别写出这些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的关系。 (在矩形的四个直角三角形中去寻找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的关系, 对矩形的性质定理的推论产生感性认识。)

3.认真阅读例1, 并仿照例题完成自学检测题。

七、二学

1.学生看书, 教师巡视, 借以督促学生认真、自觉地学习。

2.检测:

(1) 完成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2) 如图, 在Rt△ABC中, ∠C=90°, O为AB边上的中点, 且。

(1) 请你判断△AOC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

(2) 求∠A、∠B的度数。

3.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收集错误, 二次备课)

(1) 更正 (让学生自己观察, 发现错误, 更正错误,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2) 讨论, 形成知识

评 (1) :引导学生结合书本探究矩形的性质定理的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并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直角三角形, 指出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的关系。

评 (2) :让学生结合例题, 完成对矩形的性质定理的推论的运用。

八、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与收获。

九、当堂训练 (教师根据课堂完成的实际情况对本环节进行机动处理)

走出第一课时教学的洼地 篇7

一、关注语文教学的失真

第一课时成了语文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新课程改革的盲点, 成了阻碍构建有效课堂的瓶颈。我们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煞费苦心, 却很少关注青年教师是如何上第一课时的。于是, 年轻教师不知如何教, 或“跟着感觉走”, 或照搬老教师的传统教法。其实, 第一课时将近占到语文总课时的一半, 岂能不管不问?

具体表现为:第一课时包揽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 具体表现为模式化:揭题导入—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划分段落—指导书写。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 对课文阅读缺乏兴趣, 且在学生读了一、两遍课文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去理解、感悟文本, 探究文章内涵, 品味语言文字, 学习遣词造句, 包办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结果书都读不正确, 读不流利, 也就谈不上深入文本、品评文字、体会情感了。

把第一课时上成纯粹的资料展示课、书法指导课、朗读课……游离文本之外, 失去了语文课堂的本真, 产生错位。即有的教师虽完成了教学但却离下课还早, 于是就从字的结构、笔画、笔顺逐一指导学生书写, 让学生写了一遍又一遍;或一遍又一遍地读书。语文课成了书法课、早读课, 失去了语文课堂的本真, 产生了错位。且每篇课文都按整齐划一的步骤进行, 每个版块之间相互割裂, 了无生趣。

其实, 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的基础, 没有前者的推波助澜, 哪来后者的精彩纷呈?因此, 我认为第一课时不仅仅要体现扎实训练, 更要整体把握, 凸显艺术。

二、探求真实的语文课堂

对于经历六个年头的语文课程改革, 大家用“八了歌”与“四变”来形容语文课堂的变革:“八了”:“课文换了, 要求变了, 说法新了, 形式活了, 解读多了, 媒体亮了, 师生笑了, 掌声响了”;四变:“教学内容由胖变瘦了, 教学环节由碎变整了, 读书训练由浮变实了, 教学的形式由花变朴了”。应该说, 我们从一开始的激动、冲动, 甚至盲动, 到现在的比较理性、比较清醒, 这是个好的趋势。就在我们看到今天阅读课巨大变化的同时, 还要十分清醒地意识到, 现在阅读课的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也就是说, 阅读课的课堂效率问题, 仍然制约着阅读课的深入发展。

因此, 正确把握语文课时的教学是非常迫切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一) 教学目标科学化。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上好每一节课的保障,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遵循阅读活动的一般规律, 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各种因素。这几个基本要素在确立教学目标时都要考虑到,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本有所侧重, 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1.正确定位课时目标。教学目标不是教师随心所欲地编造, 不是教案上装点门面的摆设, 也不是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点缀, 而是“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有的时候却成了教师最怠慢的部分。课时教学目标合理、正确地制定, 是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任务的前提, 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我们有必要分析原因所在, 找到合理对策, 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对教材要有深度把握, 站在驾驭整篇课文教学的高度, 合理分配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 正确把握课时目标:第一课时哪些该教, 哪些不该教;哪些需讲清、学透, 哪些应点到为止。有的需直奔主题, 以便统领第二课时;有的则需迁移延伸, 为第二课时搭桥铺路。

2.充分体现学科目标。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 听、说、读、写都需训练到位, 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促发展。一方面, 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时应达到不同的要求, 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不同年龄阶段或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所能达到的阅读效果和层次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不能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 而要做到因文而异, 因人而异。另一方面, 异中有同的是所有的第一课时都是学生与文本的初次接触, 这个因素又决定了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位必须首先考虑一些具有共性的要素, 如生字的解决, 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感知, 对课文文体、作者表达方式方法最基本的辨识及对文本传达出来的情感的最初感悟等。在第一课时教学中, 首先要给足学生读的时间。

3.优化整合三维目标。传统的第一课时重视“双基”训练, 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价值本位的变革, 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说, 每一项学习活动的展开, 都应是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每节课都应注重培养学生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在读书中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

(二) 客观对待“万读不离其宗”。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是悟的前提, 熟读是理解的基础。很多时候语文教学也一贯采用以“读”为主线的策略, 然而在具体操作中, 一些教师非但没有赋予“读”这一常规武器以真正的内涵, 相反只是注重了“读”这一教学手段的形式意义, 而使得语文课堂上存在“读”的泛化现象, 即“为了读而读”的现象。其实, “为了读而读”的做法只能说明一点, 教师并不知道“为了什么而读”。语文课上的“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进行四个层次的读的训练:第一次读, 采用默读, 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读, 给生字注上音, 在不理解的字词上做上记号;第二次读, 可以让学生分节朗读, 主要目的是检查正音,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在正音的过程中, 相机进行生字教学;第三次读, 可以采用自由读, 主要是为了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第四次读, 鼓励学生放声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读出感情, 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 而“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只有通过“读”, 学生才能对语言文字有直接的整体的领悟, 才能品评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 才能真正实现与作者的一种间接的对话, 与作者达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那么, 怎样才能赋予“读”真实的意义呢?一言以蔽之, 只有与思维结合起来, 才能使“读”富有意义, 才能使学生读出文章的神韵来。第一课时中“读”的落实, 也要做到有目的、有系统、有思维的强度, 引导学生从浅层次的阅读迈向深层次的阅读。

三、追寻朴实有效的课堂

(一) 扎实有效。

字词教学因其特殊的基础性,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承担着奠基石的角色。可以说, 若没有扎实的字词教学, 随后展开的阅读教学将可能成为空中阁、水中花。由于各个年级段对于生字新词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如果具备了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 教师就无需再一个挨一个教学生字新词了, 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 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测, 在学生真正理解的难点处讲解点拨。

如《暖流》一课中, 有八个生字。在教学中我只重点让学生理解了三个:抑扬顿挫、琼楼玉宇、婵娟, 且各有侧重。“抑扬顿挫”字字落实, 字字理解, 并且让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读一读本文所提到的《水调歌头》;“琼楼玉宇”侧重在“琼”字的理解上;而“婵娟”则注重了词义的复杂性, 文中的婵娟指的是月亮, 也有的时候可以理解为美丽的年轻女子。

怎样让词语教学不枯燥, 而又不功能单一呢?运用特级老师薛法根的“组块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把相似的成串词语用“平面推移法”来实施教学既省时又高效。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 我开始了“组块教学”的第一次尝试。

第一个组块——六个词语组成的词语块

操作步骤:

1. 快速划出本文的重点词语, 默读、记忆 (积累词语训练)

2. 听写六个词语:鸟栖虫居鼓鼓囊囊兴致勃勃五彩缤纷满载而归 (现场检查促使积累达成)

3. 你能用上这六个词语说一段话讲讲法布尔的故事吗? (理解词语说话训练概述课文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一举四得)

实施效果:一个颇有挑战性的题目, 学生不断阅读课文, 在比较了解文本的基础上, 用上六个重点词语, 完成法布尔的介绍。孩子在脑中建立了对于法布尔热爱昆虫的比较明晰的形象。

学生说话举例:法布尔生活在一个鸟栖虫居的小村庄里, 他经常兴致勃勃地观察那些小昆虫。每次回家, 他的衣袋总是鼓鼓囊囊的, 满载而归。虽然常常因此遭到父母怒气冲冲的责骂, 但是他依然沉迷在那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第二个组块:文中一组近义词——“着迷、迷恋、痴迷”

操作步骤:

1.文中有体现“热爱”一词的一组近义词, 这组词有什么区别?

2.用这组近义词再次介绍法布尔。学生说话举例:小时候的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令他十分迷恋。长大以后, 正是由于他对昆虫的痴迷, 带他步入了科学的殿堂。

首先, 词语组块体现了词语的情境性, 不会因为词语教学而割裂思维, 破坏所营造的意境;其次, 有利于多手段地理解, 多层次地积累, 避免解词的机械和积累的无序;最后, 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的机会。当然, 字词教学还可放入检查朗读时相机教学也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 我抓住题目用这样四个问题贯穿朗读检查、词语理解:他的信念是什么?遭受了怎样的厄运?面对厄运他又是怎么做的?这件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字词教学要追求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理解由肤浅到深入, 由单一到丰富。学生在调遣和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 这些词语也在学生的心中有了生命, “活”了起来。

(二) 有效朗读。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 第一课时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杜绝逐句讲解、繁琐分析的现象, 体现以读为主, 即让学生多读课文, 反复读, 但也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从朗读人数的多寡来分: (1) 个体读; (2) 小组读; (3) 集体读。

2.从朗读音量大小来分: (1) 轻声读; (2) 大声读; (3) 默读。

低年级的学生基本上不会默读, 一般从二年级开始训练默读, 但初学默读的学生大部分有嘴动并发出轻声的现象, 这就是小学生默读能力形成的第一阶段——小声默读阶段, 使学生在教师的训练中逐步做到不出声, 不指读。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 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快阅读速度, 努力实现由有声朗读到无声默读的转变。

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指读这种方法不能少。但我们常常视指读 (用手指着读) 为一种坏习惯, 可是, 对于小学生来说, 适当的指读很有必要, 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 有时候教师或录音的朗读开始了他还在做自己的事情, 或者光跟着张嘴, 心思没有投入进来。要求学生指读, 一方面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认读能力, 提高认读效率。等到学生的年龄到达一定层次, 朗读水平到达一定高度, 指读就可以放弃了。

(三) 整体把握。

在阅读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中尤其应引起教师重视的就是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是阅读的起点, 也是阅读的归宿, 因为阅读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整体把握。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进行阅读, 有利于完整地接受信息, 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信息, 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善于把握整体就等于抓住了总纲, 纲举目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结合文章的主旨去考虑问题, 只会作琐碎的分析, 将一篇有机、统一的文章机械地肢解成各自独立的部分, 忽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对文章的理解就是表面的, 片面的, 甚至是错误的。

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可以有多种途径,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谈谈如何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1.概括小标题—训练学生提炼小标题。有些课文段落起止明显, 可以让学生分段, 提炼小标题, 比如, 《郑和远航》一课, 可以提炼出“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小标题。

2.抓住中心句。以《秦兵马俑》为例: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秦兵马俑》这篇课文的标题, 心中涌动着一种自豪的情愫, 很喜欢这篇课文。文章的结构很明显, 我先从中心句入手, 使学生一下子就找到这个句子。

熟读,第一课时教学的关键 篇8

那么,第一课时如何设计才能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呢?

做好预习检查,为第一课时做铺垫。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中年级的学生应当初步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需要对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学生充分的预习会给第一课时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对预习进行充分地检查、反馈,又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会预习,培养其预习习惯。

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例如教学《白鹅》一课,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发现一些词语很难理解,如“净角、堂倌、窥视”等,于是我引导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他们会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也就会得到提高。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难理解的词,学生就读得很有兴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进而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辅垫,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乘兴而来,让第一课时开门红。第一课时往往是学生对新知识最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策略时,要确切地理解学生的“兴奋点”,这样针对性才强,学生兴趣才会更浓,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学生接触新的文章时对“内容”是最感兴趣的,标题又是文章的眼睛。标题会让学生产生很多遐想,很多疑问。这种对新内容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渴望,就是教师进行第一课时教学的最佳时机。如讲授《巨人的花园》时,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想象:“巨人的花园是怎么样的呢?和我们平时的花园一样吗?”这时,教师应顺势利导,让学生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园的句子、词语,学生自然就会兴致勃勃地学起来了。

当然这种新鲜感是非常短暂的,老师要把最新鲜、最有趣的内容安排在“新鲜感期”内。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是要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最迫切的问题,让学生乘兴而来。

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让第一课时张弛有度。“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进行。

如在教《去年的树》这课,生字都不是很难,就可以简单读过。但是,对于“伐”字的讲解是很容易出错的。在这里要穿插讲解“伐”字的发展史,让学生深刻地记住“伐”的意义和字形,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文中树和鸟儿的友情是重点学习的部分,要让学生慢慢感受,为第二课时体会它们分离后还信守诺言的品质做好铺垫。

不过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的注意力涣散。

教学版块有机整合,让第一课时简单务实。很多老师反应,第一课时在解决生字和读通课文上花费的时间多,节奏慢,内容乏味,整节课显得不充实。如果我们适时地将一些教学板块给予合理的整合,就可以节省出时间,使教学内容更加充裕。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我出示了两组词语: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阳光明媚草翠花开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

我让学生读一读这两组词,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就在读和想的过程中认识并理解了生字。接着,我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画面同时出现在了巨人的花园中”展开思考,学生的求知欲被点燃,在接下来找和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轻松地理解了这些词语,同时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将词语的教学和理清脉络进行了整合,为其他部分的学习留足了时间,课堂学习就变得饱满充实。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9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画杨桃》是一篇精读课文, 主要讲述了图画课上“我”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情景, 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 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 启发同学们懂得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即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 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不能凭空想象, 不能轻易下结论。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 就能终身受益。课文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课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具体细致, 形象生动, 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老师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 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 循循善诱, 饱含哲理, 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学生们开始嘻嘻哈哈, 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 非常好笑;当了解真实情况后, 则又显得很尴尬, 这充分反映出了学生们的纯真。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实物激趣, 揭示课题

1. (出示杨桃实物) 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 (杨桃, 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 还具有生津止渴、止血止痛的功效。)

2.我们来了解由画杨桃引起的一场风波。 (板书:画杨桃)

3.你们画过杨桃吗?想知道由画杨桃引起的故事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

设计意图:杨桃是一种热带水果, 并不很常见, 以杨桃实物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对所学文本感兴趣, 学生才会乐意阅读文本, 走进自主学习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3.交流互动。结合课文内容, 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 指名读生字。 (2) 合作学习, 熟记生字新词。 (3) 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4)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叮嘱”的“嘱”书写时注意“禹”字的竖和提是两笔写成的。“熟悉”的“熟”字的右上是“丸”, 而不是“九”, “悉”的上面不是“采”, 而是一撇加“米”。)

5.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教师学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使学生能主动识字写字,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生字生词, 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质疑解难, 培养能力

1.默读课文, 提出问题。学生默读课文, 画出重点词句, 对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 (教师巡视学生默读的情况,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

2.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通过小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技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尝试分段, 了解段意。 (1) 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共分几段, 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 指名分段, 说一说段意。第一段 (第1自然段) 讲父亲教“我”学画画。第二段 (第2~18自然段) 在图画课上, “我”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 同学们觉得很好笑, 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第三段 (第19自然段) 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虽然对阅读教学中的分段和概括段意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但是这篇课文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分段和概括段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 理解文章要说明的问题, 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的能力。

四、品读课文, 突出重点

1.角色体验。 (1) 学生分角色品读第一段。重点读父亲教“我”学画画的话。 (2) 启发想象。想象父亲教我学画画“很严”的样子, 说一说父亲为什么要“很严”。 (3) 学生交流自己对父亲教“我”学画画的这一段话的理解。 (4)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2.理解词语。提问:从第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1) 理解“想当然”。 (2) 理解“叮嘱”。 (引导学生说出父亲对“我”要求严格, 严中充满关爱、认真。)

3.指导朗读。突出“很严”“经常”“是什么样, 就画成什么样”这些词语的语气。

4.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边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感知层次】

1.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节选内容,简要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

【感受层次】

1.阅读作品,认识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物美;

2.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感悟层次】

1.结合文本内容,赏析翠翠人物形象特点;

2.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教学重点

感受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物美,赏析翠翠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对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主旨的理解。

教学设想

教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法:讨论法、点拨法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听歌曲《等等等等》,感受情境。

【感知层次】

作者作品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年),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沈岳焕,湖南风凰县人。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蜜柑》、《八骏图》、《雨后及其他》、《月下小景》、《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阿丽思中国游记》、《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他的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精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中篇小说《边城》完成于1939年,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故事发生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那里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70,仍很健壮,孙女翠翠15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感受层次】

一、感受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物美

1.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投示风景图片。概括湘西风光的特点。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湘西边陲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小结: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2.阅读文本,概括边城的民风民俗。

投示民风民俗图片。

小说中描绘了赛龙舟和舞狮子两件民俗,生动细致,动人心弦。

小结:淳朴美好的人文风情。

3.阅读文本,理解湘西的人物美。

投示图片。

小结:

天真纯洁的少女;

饱经沧桑的老人;

真挚善良的少年;

纯真善良的湘西人民。

二、理解小说主题

1.投示: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

2.分析:

(1)别人眼里的《边城》。

湘西世界是作者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现实与梦幻的交织。这梦幻难免与现实持有距离,但作者的目的似乎是从人性道德的视角,去透视一个民族可能的生存状态及未来走向。他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他在思索湘西常态的一面的同时,也在反思变动的一面。他一方面试图在文本中挽留湘西的神话,另一方面在作品中已经预见到“湘西世界”无可挽回的历史命运。 小说结尾写小城示范场的白塔在祖父死去的那个夜晚轰然倒塌。白塔显然不仅关系着小城的风水,而且已成为湘西世界的一个象征。塔的倒掉由此预示了一个田园牧歌神话的必然终结。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世界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2)作者心中的《边城》

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类小乡城,我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就我所接触的世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枝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地写下去。但因此一来,这作品或者便不免成为一种无益之业了。因为它对于在都市中生长教育的读书人说来,似乎相去太远了。

【感悟层次】

一、阅读第四章,投示相关语段,赏析人物形象。

1.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祖父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思考、明确:心理描写;表明翠翠对爷爷的信任和依恋,仿佛一离开了爷爷便不知何去何从,写出了一个娇羞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2.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思考、明确: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这是翠翠的心事与惧怕,反衬着她对爷爷深深依恋。

3.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思考、明确:语言描写;显示出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爷爷的气,只是表现出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

二、拓展延伸:试把翠翠心理与以下诗歌的主人公心理相比较。

《诗经·郑凤·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乐府·上邪》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

赏析示例:

翠翠和以上两位女子相比,显得含蓄、羞涩,翠翠内心萌动的感情始终没有直接外露,连她最深爱、最依恋的爷爷也没有启齿。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和感情变化展示了翠翠微妙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边城》全文。

2.预习第二单元。

【板书设计】

边城

沈从文

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淳朴美好的人文风情

纯真善良的湘西人民

主题: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上一篇:李中华讲座体会下一篇:听三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