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课题

2024-05-28

十三五规划课题(精选8篇)

十三五规划课题 篇1

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目录

“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目录

1.“十三五”国际环境变化及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2.“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机制和制度环境研究

3.“十三五”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

4.“十三五”推进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

5.“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举措研究

6.“十三五”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研究

7.“十三五”工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研究

8.“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与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9.“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研究

10.“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11.“十三五”服务业发展重点和机制研究

12.“十三五”住房保障体系与房地产健康发展研究

13.“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重点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14.“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及制度研究

15.“十三五”环境治理重点及模式创新研究

16.“十三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17.“十三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

18.“十三五”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19.“十三五”健康保障发展问题研究

20.“十三五”完善扶贫脱贫机制研究

21.“十三五”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22.“十三五”公共服务重点和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23.“十三五”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风险防范研究

24.“十三五”对外开放战略及开放新格局研究

十三五规划课题 篇2

“基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学生适性发展实验研究”课题不仅将进行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而且将开展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验研究, 从而形成相应的教育实践方案。本课题是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为 (NAFLE0216005) 。

课题申报条件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以教研机构或学校为单位进行申报, 由课题负责人填报《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负责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在外语教科研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中学外语教师、教研员, 原则上应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中级职称教师申报课题, 需2名中学高级教师推荐;

3.具有较丰富的教科研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 所在的课题承担单位具有保证课题实验和研究顺利进行所必需的设备及其他物质条件;

4.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能够切实承担主要课题工作并组织、指导研究成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

5.只能申报一项课题, 已申报外专委课题尚未结题的或已申报其他组织和学术团体相同名称或内容课题的, 不得申报本课题。

课题申报流程

1.申报单位填写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申请·评审书》 (一式四份) ;

2.将申报材料提交当地教育教研部门审核、盖章;

3.将申报材料快递至翼课网科研办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

4.翼课网科研办将材料提交总课题组审核、盖章;

5.总课题组向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管理办公室申报;

6.立项后, 翼课网科研办留存一份申报材料, 其余材料返回申报单位和主管单位存档;

7.申报单位收到返还的《课题申请·评审书》及相关批复文件之后方可开展研究工作。课题批复两个月内, 申报单位需提交书面《课题开题报告》一份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组织开题。

翼课网科研办联系方式

联系人:易老师

联系电话:029-68811332 15249272804

电子邮箱:ekwjky@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沣路长安国际企业总部42号楼

邮编:710118

网址:www.ekwing.com (翼课网)

“基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学生适性发展实验研究” (NAFLE0216005) 课题说明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目的

当前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是网络技术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结果, 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学习”为全面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创造了技术可能。著名咨询师王磊的《无边界:互联网+教育》 (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 从全球互联网教育市场、我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两个层面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的性质、形式、成功案例、可能危机等, 不过主要是基于技术的分析, 而不是基于教育、学习的分析。“互联网+教育”的相关论文非常多, 部分与本项目研究相关。东南大学王乔峰等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15期发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一文, 提出要从教育理念创新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 建议宏观政策引导发展, 在互联网课程、教师、课程定价和行业准入机制方面进行调控, 并提出“互联网×教育”发展方向。该文对“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讨论较为系统, 尤其是“互联网+教育”的理念, 具有显著意义。清华大学王继龙在《中国教育网络》2015年第7期发表《课联网———网络空间时代的“互联网+教育”》, 提出互联网新技术升级教育手段, 带来颠覆性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使教育和学习更加高效和便捷, 从而形成“课联网”。该文深度说明了“互联网+学习”的课程形态, 对本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成果甚为丰富, 对本课题有具体基础性价值, 此处不赘述。

关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已经有相当广泛、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学习优势研究也已经具有相当显著的成果, 而且形成了多种学习优势分析工具。但适性发展研究尚属空白, 三者结合更是尚无系统研究。这是本课题的独特的学术价值。

本课题不仅将进行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而且将开展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进行实验研究, 从而形成相应的教育实践方案, 这是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是课题研究与实验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委员会中的英语教育教学专家、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英语教研员, 以及各地优秀的英语教师是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全过程中的学术理论和实践指导者。课题研究与实验以英语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信息技术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核心领导团队, 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技术和资源开发、实施指导和相关评价总结等。总课题下各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实验省、市和实验基地分别组成以专家引领、骨干教师参与的各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

1. 总课题核心领导团队成员

负责人:鲁子问: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委员会专家,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专家, 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库”专家;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伦敦三一学院中国学术代表, 美国Pioneer Academic学术顾问等。

成员:刘兆义、孙毅、黄自成、许时升、付蕾、李成、张鲲、张雪莲、张小海

2. 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 (地区、州) 、县 (市、区) 实验区、实验基地承担本课题的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和成员若干组成。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中基于学生的学习优势的学生适性发展为研究对象, 即本课题不仅关注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而且关注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学生学习优势的适应性, 与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2. 本课题的总体框架

本课题首先将学生的各种学习优势融入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创造出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然后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中学生的适性发展。

3. 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创造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则是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适性发展。

4.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

本课题的理论目标是: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创设, 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适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态与方法。

本课题的实践目标是:通过教育实验, 发现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特性, 发现通过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

5.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6.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1) 文献研究:本课题将对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学习优势、适性发展进行文献研究, 发现已有研究的价值及其不足, 形成本课题整合与创新的基础。

(2) 设计研究:本课题将对“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设计研究, 包括对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

(3) 实验研究:为发现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适性发展的可能方式与形态, 本课题将开展实验研究。

本课题将在教育实验中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多维迭代研究。

A.网络环境维度迭代研究。本课题通过实验, 不断优化基于学习优势的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 从而探索真正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B.学科迭代研究。本课题教育实验先从中小学英语学科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在初中英语学科取得成效后, 进入小学、高中阶段, 在后续实验研究中不断完善之前的学科实验。

C.区域迭代研究。本课题先从东部省、市互联网环境较好的学校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取得成效后, 进入中西部网络环境较好、东部互联网环境发展中地区进行实验研究, 然后进入中西部互联网环境发展中地区进行实验研究, 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完善之前地区的实验。

7.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1) 本课题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特色和创新

本课题认为, 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本身非常丰富、多元, 使学习者可以进行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都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只有适合学习者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才能促进学习。而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能显著促进适性发展。应该说, 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适性发展的研究尚属空白, 填补这一空白, 乃是本课题的创新。

(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特色和创新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特色是:本课题将在教育实验中对设计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多维迭代研究, 在教育实验中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维度、学科维度、区域维度进行迭代研究, 并不断完善, 从而探索形成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适性发展的多维迭代研究是对迭代研究方法运用的新探索。

四、课题重点探究的方向

1.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研究与实验;

2. 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态与方法研究与实验;

3. 通过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4. 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迭代研究与实验;

5.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6.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7.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8.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较好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9.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一般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1 0.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较弱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本课题各实验区、实验校 (实验基地) 单位可选择上述所列研究与实验的方向申报实验课题, 开展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还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拟定具有校本特色的实验课题内容。

五、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本课题将分为三阶段进行研究:

首都人口调控入十三五规划课题 篇3

其中,区域协调部分共有4项课题,“北京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及跨域治理机制研究”为重点课题之一,其余三项课题为“北京市扩大对外开放的思路和措施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新城建设发展研究”以及“北京城市南部地区发展思路和措施研究”。

北京铁路规划2020版:形成三层交通圈囊括天津等地

近日,北京市、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开展北京市郊铁路规划研究工作,并与河北省、天津市进行交通特征及数据的对接,利用铁路资源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综合交通体系中。

按照此前北京市规划委与原铁道部计划司的研究,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将按轨道交通线网服务水平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是北京市中心城范围和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门头沟7个近距离新城;第二圈层指怀柔、平谷、密云、延庆4个远距离新城以及燕郊、廊坊、涿州等东部和南部周边城市;第三圈层指天津、保定、石家庄、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京津冀都市圈内的主要城市。

北京7月CPI年内第三次回到1时代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这已经是CPI同比涨幅年内第三次回到“1时代”。其中在居住价格中,住房租金上涨1.1%,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马文峰表示,由于市场交易持续萎缩,作为推动北京CPI上涨主力军的居住价格,对CPI涨幅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预计未来居住类价格涨幅仍将在2%左右波动。

普宅标准调整将出最终版方案

根据媒体报道,针对有购房者反映首次置业家庭,购买位置偏远或小户型商品房,却不能享受普通住宅优惠政策一事。市住建委回应称,在调控大背景下,提高普通住房标准,扩大优惠政策覆盖面由于一定程度上会加速需求释放,从其他城市经验看往往会被解读和理解为放松调控,综合多方考虑,北京市近两年暂未调整该标准。

十三五规划课题 篇4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

一、原则与宗旨

1.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持续有效的主动服务,积极营造健康、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倡导和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做说真话的科研,做真改革的科研,做有利于实践和理论创新的科研。

2.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通过管理形成权威、规范、高效的科研知识生产力,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3.进一步简化课题管理的程序和方式,全力推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在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为课题承担者提供方便,减轻课题承担单位不必要的负担,提高管理效率。

4.对以往被实践证明积极有效、成熟完整的制度和规范不作大规模调整和改变,在适度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有效执行。

二、类别与总量

5.设‚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和‚立项课题‛四大类。其中‚重大课题‛全部有经费资助,采取招标和委托两种方式进行研究。‚重点课题‛和‚专项课题‛包括经费资助和经费自筹两类,‚立项课题‛需全部经费自筹。

6.‚专项课题‛类别更加多样,除已有的‚初中教育专项‛、‚青年教师专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专项‛外,增设‚乡村教师专项‛,以重点关注和扶持乡村教育研究;同时,与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各有关单位合作,定期或不定期设立‚体卫艺专项‛、‚学生资助专项‛、‚招生考试改革专项‛、‚教师发展研究专项‛、‚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专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项‛等专项课题。

7.‚十三五‛期间,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总数控制在6000项左右,15.《申报评审书》内‚

一、二‛项内容由课题申报人按要求详细填写,不得空白,严禁弄虚作假。申报人所在部门(单位)须对《申报评审书》全面审核,对申报人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科研条件签具明确意见,并承担信誉保证。申报人所在部门(单位)和课题委托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在《申报评审书》的相应栏目签具意见。

16.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退回申报材料:

⑴所填的申报评审书非《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⑵申报材料没有通过正常的申报程序; ⑶申报者同时申报两项及以上课题,退回一项; ⑷同一课题同时跨类别申报。

1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由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采用招标、委托的形式单独组织申报,由省规划办直接受理。

18.重大课题以外的其他课题,幼儿园、小学、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县(市、区)、市单位人员按‚县(市、区)教科室——市教科所(院、规划办)——省规划办‛程序逐级申报;高校人员按‚所在院、系——校科研管理单位(科研处、高教所等)——省规划办‛程序逐级申报;省教育厅及直属事业单位人员直接向省规划办申报;上述单位以外的部门直接向省规划办申报。

19.倡导研究周期多样化,支持研究者对教育改革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短平快研究,也鼓励对某些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长线研究。

四、课题评审

20.增强评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公开性,匿名评审与非匿名评审相结合,确保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透明公开、客观公正,同时兼顾地区与学校间科研发展的相对平衡。

21.组建由教育理论专家与教育实践专家相结合、省内专家与省外专家相结合的评审组,坚持教育科研的研究质量与学术品味,确保评审过程与评审结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办批准并在各市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备案;重大课题以外的其它各类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须及时与各市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联系,由这些部门批准并报至省规划办备案。

31.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名称或研究内容如果发生较大变动甚至是实质性的改变,则自然中止或取消立项,需要作为新的课题重新申报评审。

32.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而需要延期的,应在原定完成日期前两个月提出延期申请,重大课题省规划办审批,并在各市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备案;重大课题以外的其他各类课题由各市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批,并报至我办备案。在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后可适当延期,但延期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半年,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一年。

33.根据各类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和研究者的现实需求,按研究类型和研究主题分类搭建课题交流平台,以课题为载体不定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科研管理、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34.进一步加强省规划办与课题主持人、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委托管理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及时发现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好的经验、优秀成果,以简报方式在省规划办网站(http://)上发布,精选其中内容编印成册供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参阅。

六、成果鉴定

3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成果鉴定分为现场鉴定、通讯鉴定和免予鉴定三种方式。重大课题成果必须采用现场鉴定方式,其他有经费资助的课题成果原则上采用现场鉴定方式,无经费资助的课题成果可现场鉴定也可通讯鉴定,符合免予鉴定条件的课题成果可以免予鉴定。

36.重大课题的成果鉴定由省规划办直接组织,有经费资助的各类课题成果鉴定原则上由省规划办组织,无经费资助的各类课题成果鉴定由各市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组织。

37.成果鉴定前,课题主持人需认真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重大课题、有经费资助的各类课题主持人向省规划办提出结题申请,无经费资助的各类课题主持人向各市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结题

43.‚十三五‛规划课题成果只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免予鉴定:⑴该课题同时又是全国科学规划课题、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教育厅)委托研究的课题、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已经由这些部门组织成果鉴定,并能提供相关结题证书或证明;⑵该课题核心成果已经获得国家(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省)教学改革成果奖、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并能提供相关证明。

44.成果质量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通过‛四个等第,其中‚优秀‛成果必须提供一份鉴定专家一致认可的高水平研究报告,同时满足本规程第38、39之规定。

45.顺利通过鉴定的成果才能获得省规划办颁发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证书‛。结题证书中除主持人以外,还可以填写最多不超过10人的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

七、经费管理

46.‚十三五‛规划课题仍然实行经费资助与经费自筹相结合,其中重大课题每项资助3万元,有经费资助的重点课题每项资助1.5万元,其余课题一律经费自筹。

47.资助经费分三次划拨,分别于课题立项文件下发后、中期检查合格后、成果鉴定通过后各划拨资助总额的三分之一。中期检查不合格又不改进的课题,取消后续资助;无法通过成果鉴定的课题,取消第三次资助,撤消立项并发文公告。

48.所有经费资助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应按不低于1:1的比例给予课题组划拨配套经费;所有经费自筹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应按每项课题不低于8000元的标准给课题组划拨研究经费。

49.所有资助经费,均由省规划办直接下拨至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账户,供课题组严格按财务制度专款专用,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十三五规划课题 篇5

2018课题指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适应自治区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引领自治区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促进自治区教育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课题指南。本规划课题,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民族教育,高等教育(含职业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美育、艺术、国防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七个领域设置,申请者可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兴趣和特长,自主确定研究题目,鼓励开展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

一、学前教育研究

1.人口政策调整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2.幼教集团化办园模式研究 3.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4.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体系、监控机制建设的研究 5.普惠性幼儿园教育政策、基本标准和维持体系的研究 6.城镇化进程加快与学前教育需求的研究 7.示范性幼儿园帮扶弱园行动研究 8.家园共育助教活动的研究 9.家庭教育需求的差异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 1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成效研究 11.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12.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13.幼儿园玩教具基本配置的研究 14.0-3岁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 15.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

16.城乡一体化促进乡镇园保教质量提升的研究 17.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研究 18.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19.幼儿园男教师发展现状研究

20.不同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工作适应状况研究 21.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模式与方法研究 22.幼儿园名师工作室的特点、功能及活动形式研究 23.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的办学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 2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25.规范与引领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财政扶持模式研究 26.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状况研究 27.优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结构研究 28.民办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29.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30.幼儿园办园标准与评估体系研究

二、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研究

(一)综合研究

1.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路径研究 2.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监测评估研究 3.中小学学龄人口变化与教师需求趋势预测研究 4.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 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机制研究

6.校本教研机制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7.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研究 8.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自律机制研究 9.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研究 10.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11.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导向的督导评估制度建设研究 12.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1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14.农牧区学校寄宿生管理研究

15.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研究 16.地方课程(含学科乡土教材)的使用和实验研究 17.对课程标准及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研究 18.高中选修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19.家庭、学校、社区相结合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 20.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 21.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22.学校班级文化与班集体建设研究

23.小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4.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5.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提炼及其推广研究

26.教研共同体(或名师工作室、优秀教研组)建设研究

(二)学科教学研究

1.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3.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4.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 5.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6.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法研究 7.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8.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9.英语教师教育和培训方式、内容及其效果研究 10.物理低成本实验的开发研究 11.实验创新研究

12.科学探究的资源开发研究 13.绿色化实验的研究

14.实验新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5.关于“化学、技术、社会”教学内容的研究 16.生物学实验中开展探究性活动策略研究 17.生物学教学效益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研究 18.生物学校本教研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19.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20.生活德育实践研究

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策略研究

22.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23.家长学校教学内容及方法途径研究 24.思品课教师基本功及能力培养的研究 25.历史教学与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的研究

26.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探究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27.基于学校地域文化的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28.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指标体系的实践研究 29.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30.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研究 31.体育教学资源的改革实验研究

32.中小学足球教育与足球人才培养的研究

33.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研究 34.开展综合性音乐活动方法的研究

35.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 3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37.中小学美育教育研究

3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方法研究 39.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40.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建设研究 41.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42.通用技术教室装备研究

43.通用技术课程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44.基于“创客”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研究 45.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46.信息技术课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47.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48.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49.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研究 50.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51.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52.多媒体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民族教育研究

1.民族教育重大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2.民族教育特殊性、优惠性政策的发展与效力研究 3.推进民族教育区域间均衡发展实证研究 4.少数民族学前教育普及政策与现状研究 5.民族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研究 6.民族学校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调查研究 7.区域推进民族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化发展研究 8.民族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 9.民族中小学章程建设研究

1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研究 11.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式创新研究 12.区域民族团结教育典型案例研究

13.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研究 14.民族中小学理科课程现状与教学改革研究 15.民族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与监测体系研究 16.蒙古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17.整体提升民族学校课程实施水平实践研究 18.“民族汉考”与汉语教学问题研究

19.民族学生理科学习特点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20.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1.蒙古语授课学生分学段课业负担调查研究 22.双语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23.推进区域蒙汉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24.学前、小学、初中学段双语教育教学衔接研究 25.双语师资培养培训机制与模式创新研究 26.新时代背景下蒙汉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7.地方性民族文化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研究 28.民族教育内涵式发展实施途径研究

29.民族中小学校本教研开展现状及改革创新研究 30.民族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研究

31.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32.民族学校教师工作负担现状调查与解决途径研究 33.少数民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研究 34.民族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5.我区蒙汉双语授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

36.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双语教师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7.我区民族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对接研究 38.民族职业教育招生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39.民族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与内容研究 40.少数民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41.民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42.民族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43.民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指导研究 44.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点及学习规律研究

45.“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教育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形式创新研究 46.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调查研究

47.“少数民族预科生”“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生”返乡就业现状调查研究

四、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1.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2.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3.依法治教与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 4.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及转型发展研究 5.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研究 6.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的调查研究

7.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 8.高校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9.面向2030年我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结构调整前瞻性研究 10.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1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分层分类发展研究 12.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13.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综合改革实践研究 14.高校跨学科跨专业通识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实践研究 15.“互联网+”与高校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16.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17.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 18.地校、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探索研究 19.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研究

20.高职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专业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双证书、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就业质量等)研究

21.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与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研究

22.职业院校开设面向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3.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多种学制并重的办学模式研究 24.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分段培养与衔接机制研究 25.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26.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研究 27.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28.工匠精神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创新发展研究 29.职业院校推进“普职融通”的作用发挥研究 30.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培训基地建设研究

31.高职院校专业(类)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研究 32.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33.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及其生涯规划发展研究 34.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35.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的机制研究

五、体育、卫生健康、美育、艺术、国防类研究 1.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第三方评价的办法研究 2.中考体育考试制度改进和完善研究

3.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学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研究

4.校园足球俱乐部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5.提升校园足球文化研究 6.乡村学校体育教师走教机制研究

7.社会专业力量助教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8.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整体设计与实施研究 9.学校卫生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研究 10.“健康校园”建设研究

11.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体能水平的实证研究 12.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13.推动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方法与手段研究 14.大、中、小学艺术教育衔接的理论建构研究 15.课外艺术活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16.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特长教育的策略研究 17.学校艺术活动体系创新研究 18.学生艺术团资源开发研究 19.学校艺术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学校艺术场地、器乐配置标准研究 21.学校艺术场馆、设施管理与运行模式研究 22.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坊活动模式研究 23.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建设研究 24.学生军事训练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5.军事课教师培训研究

26.教育领域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研究 27.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机制研究

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例研究

2.中小学心理健康社团模式的操作与实践研究 3.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实践研究

4.心理辅导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5.学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效果研究 6.提高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 7.“学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研究 8.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

七、特殊教育研究

1.特殊儿童权益与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 3.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4.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保育研究 5.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策略 6.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与就业研究 7.特殊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8.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课程模式改革与研究 9.特殊教育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创建与实践研究

实验中学十三五课题开题报告简讯 篇6

——实验中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会

为了落实市教科研室、我县教科研室有关课题工作的安排,推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2017年11月22日,我校“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会在校会议室举行,党支部书记、校长及教科研室主任出席了开题报告会。会议由课题主持人——县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张老师主持,参会人员为课题组核心成员。

图片

首先,张老师传达了11月20日市教研室举办的市级课题主持人培训会会议精神,并就如何开展开题报告做了有关说明。

图片

接着,校长对问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法做了进一步详细的解读,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图片

问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法是我校立足学校校情、学生学

情,本着“以生为本,问题导学,以学定教,重在效果”的教学理念下提出的教学方法。经过第一阶段的推进和实践,教学效果初见成效。

校长指出,要切实落实好问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法,通过课堂教学改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实现降耗提质、减负增效的新课改教学效果。

书记针对开题报告内容的撰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刘主任表示教科研室将以本次“十三五”规划课题为契机,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图片

同时,三位领导表态,将会大力支持课题组的工作,高校长表示学校会尽最大人力、财力、物力来保障课题的开题、阶段报告和结题工作。

图片

最后,张老师布置了有关开题工作的任务,明确了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开题工作分工。各位老师也根据自己的开题工作安排做了简要的阐述。

图片

十三五规划课题 篇7

课题申报条件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以教研机构或学校为单位进行申报, 由课题负责人填报《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负责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在外语教科研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中学外语教师、教研员, 原则上应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中级职称教师申报课题, 需2名中学高级教师推荐;

3.具有较丰富的教科研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 所在的课题承担单位具有保证课题实验和研究顺利进行所必需的设备及其他物质条件;

4.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能够切实承担主要课题工作并组织、指导研究成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

5.只能申报一项课题, 已申报外专委课题尚未结题的或已申报其他组织和学术团体相同名称或内容课题的, 不得申报本课题。

课题申报流程

1.申报单位填写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申请·评审书》 (一式四份) ;

2.将申报材料提交当地教育教研部门审核、盖章;

3.将申报材料快递至翼课网科研办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

4.翼课网科研办将材料提交总课题组审核、盖章;

5.总课题组向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管理办公室申报;

6.立项后, 翼课网科研办留存一份申报材料, 其余材料返回申报单位和主管单位存档;

7.申报单位收到返还的《课题申请·评审书》及相关批复文件之后方可开展研究工作。课题批复两个月内, 申报单位需提交书面《课题开题报告》一份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组织开题。

翼课网科研办联系方式

联系人:易老师

联系电话:029-68811332 15249272804

电子邮箱:ekwjky@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沣路长安国际企业总部42号楼

邮编:710118

网址:www.ekwing.com (翼课网)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三五”规划课题

“基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学生适性发展实验研究” (NAFLE0216005) 课题说明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目的

当前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是网络技术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结果, 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学习”为全面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创造了技术可能。著名咨询师王磊的《无边界:互联网+教育》 (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 从全球互联网教育市场、我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两个层面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的性质、形式、成功案例、可能危机等, 不过主要是基于技术的分析, 而不是基于教育、学习的分析。“互联网+教育”的相关论文非常多, 部分与本项目研究相关。东南大学王乔峰等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15期发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一文, 提出要从教育理念创新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 建议宏观政策引导发展, 在互联网课程、教师、课程定价和行业准入机制方面进行调控, 并提出“互联网伊教育”发展方向。该文对“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讨论较为系统, 尤其是“互联网+教育”的理念, 具有显著意义。清华大学王继龙在《中国教育网络》2015年第7期发表《课联网———网络空间时代的“互联网+教育”》, 提出互联网新技术升级教育手段, 带来颠覆性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使教育和学习更加高效和便捷, 从而形成“课联网”。该文深度说明了“互联网+学习”的课程形态, 对本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成果甚为丰富, 对本课题有具体基础性价值, 此处不赘述。

关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已经有相当广泛、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学习优势研究也已经具有相当显著的成果, 而且形成了多种学习优势分析工具。但适性发展研究尚属空白, 三者结合更是尚无系统研究。这是本课题的独特的学术价值。

本课题不仅将进行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而且将开展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进行实验研究, 从而形成相应的教育实践方案, 这是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是课题研究与实验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委员会中的英语教育教学专家、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英语教研员, 以及各地优秀的英语教师是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全过程中的学术理论和实践指导者。课题研究与实验以英语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信息技术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核心领导团队, 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技术和资源开发、实施指导和相关评价总结等。总课题下各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实验省、市和实验基地分别组成以专家引领、骨干教师参与的各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

1. 总课题核心领导团队成员

负责人:鲁子问: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委员会专家,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专家, 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库”专家;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伦敦三一学院中国学术代表, 美国Pioneer Academic学术顾问等。

成员:刘兆义、孙毅、黄自成、许时升、付蕾、李成、张鲲、张雪莲、张小海。

2. 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 (地区、州) 、县 (市、区) 实验区、实验基地承担本课题的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和成员若干组成。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中基于学生的学习优势的学生适性发展为研究对象, 即本课题不仅关注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还关注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学生学习优势的适应性, 与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2. 本课题的总体框架

本课题首先将学生的各种学习优势融入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创造出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然后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中学生的适性发展。

3. 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创造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则是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适性发展。

4.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

本课题的理论目标是: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创设, 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适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态与方法。

本课题的实践目标是:通过教育实验, 发现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特性, 发现通过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

5.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6.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1) 文献研究:本课题将对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学习优势、适性发展进行文献研究, 发现已有研究的价值及其不足, 形成本课题整合与创新的基础。

(2) 设计研究:本课题将对“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设计研究, 包括对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

(3) 实验研究:为发现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适性发展的可能方式与形态, 本课题将开展实验研究。

本课题将在教育实验中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多维迭代研究。

A.网络环境维度迭代研究。本课题通过实验, 不断优化基于学习优势的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 从而探索真正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B.学科迭代研究。本课题教育实验先从中小学英语学科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在初中英语学科取得成效后, 进入小学、高中阶段, 在后续实验研究中不断完善之前的学科实验。

C.区域迭代研究。本课题先从东部省、市互联网环境较好的学校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取得成效后, 进入中西部网络环境较好、东部互联网环境发展中地区进行实验研究, 然后进入中西部互联网环境发展中地区进行实验研究, 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完善之前地区的实验。

7. 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1) 本课题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特色和创新

本课题认为, 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本身非常丰富、多元, 使学习者可以进行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都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只有适合学习者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才能促进学习。而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能显著促进适性发展。应该说, 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适性发展的研究尚属空白, 填补这一空白, 乃是本课题的创新。

(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特色和创新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特色是:本课题将在教育实验中对设计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多维迭代研究, 在教育实验中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维度、学科维度、区域维度进行迭代研究, 并不断完善, 从而探索形成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适性发展的多维迭代研究是对迭代研究方法运用的新探索。

四、课题重点探究的方向

1.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研究与实验;

2. 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态与方法研究与实验;

3. 通过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4. 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迭代研究与实验;

5.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6.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7.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8.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较好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9.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一般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1 0.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较弱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本课题各实验区、实验校 (实验基地) 单位可选择上述所列研究与实验的方向申报实验课题, 开展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还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拟定具有校本特色的实验课题内容。

五、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本课题将分为三阶段进行研究:

十三五规划课题 篇8

通过最近在河北、陕西、福建三省的考察,我感到,在“十三五”规划中应当着重关注的是下述五个重要问题。

第一,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国内消费者对产品款式的新款和产品科技含量要求不断上升的环境中,只有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制造业和服务业才能站稳脚跟。开拓市场,“让产品更加个性化,让服务更加人性化”,以及“把品牌打到国外,把顾客留在国内”,这才是企业的前途。而为了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的实现,有必要支持创业和创新活动,给创业和创新者以税收方面的优惠,给他们以信贷的便利,同时要加强引导他们避免网络不安全和资本市场的风险。

第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低收入家庭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为此,城镇化应当继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切实解决迁入城镇的农民就业、住房、医疗保障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为了提高进城务工农民收入水平,必须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务工者的技术能力。务工者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愿意自己开店开作坊的,要给予支持。蓝领工人、白领工人这样的划分,已经逐渐界限不清了。当大家都在电脑旁边工作时,你能分得清谁是白领,谁是蓝领?

第三,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是可以并重的。最近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在陕西汉中市的几个县进行考察,发现既要保证汉江水质良好,不得新建污染空气和水质的工厂,在农业中不得使用化肥和农药,同时又要让农民们早日脱贫致富,还要使地方财政有逐渐增加的收入,以应付地方治理和发展的需要。在陕西汉中市几个县的调研,感到这是可以做到的。一是发展茶业,茶业施用的是有机肥,采茶和茶叶加工都就近招收农民从事,这样就缓解了就业压力。二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出来的稻米和五谷杂粮品质好,远销北京等城市。三是发展旅游业,同时修建公路、铁路,让外地旅游者来汉中,如洋县的朱鹮保护区、留坝县的古栈道遗址和张良庙、勉县的诸葛亮祠、诸葛亮墓以及西乡县的樱桃沟等等,都是旅游景点,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地方收入和就业人数。

第四,让民营企业有更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增加民间投资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信心。当前,民营企业正在转型,包括体制的转型和技术的更新。从体制上说,民营企业正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转为股份制企业。从技术上说,它们力求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在福建泉州考察,那里的民营企业,三分之一情况很好,赚钱,三分之一稳定,略有微利,另外三分之一比较困难,正设法资产重组,更换经营或生产方向,需要帮它们一把。

民营企业应当守住“不违法经营”底线,这比规定“民营企业要合法经营”更明确。这是因为,“合法经营”要企业自己举证,举不胜举,而“不违法经营”则由对方举证,民营企业可以答辩。这样,它们就更安心了。

第五,宏观经济调控重在微调、预调和结构性调控,切忌大升大降,大松大紧。要知道,宏观经济调控是不可少的,但大松则不利于结构调整,要给企业一定压力,促使它们加快转型。大紧,给经济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对经济增长不利。无论大松还是大紧,都会打破企业和投资人的预期。预期一乱,经济受的损失就大了。

一定不要形成“宏观调控依赖症”。如果经济运行总是在宏观经济调控下波动,那还谈什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呢?

上一篇:安徽省泗县2017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下一篇:五一婚假请假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