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2024-07-23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精选7篇)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篇1

1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它为整个创新体系的研发活动和成果转化活动提供基础性支撑平台。为此,国家科技部从2002年开始着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研究工作,并于2004年出台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纲要》的精神和总体框架的要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方案的调研、部署和组织实施工作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全面开展[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将改变科技资源的独占模式,使分散在各行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里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基础设施融合起来,实现社会化服务,从而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业、扩散和应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而平台为所有类型的组织,尤其是中小型创新企业、个人在创新活动中获取相关知识、手段和信息提供方便和可能,所以说它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2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若干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已经形成一个拥有各类科技基础资源的庞大保藏体系。据国家基础资源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拥有机构2 050家,实验室1 000余家,野外台站1 303个,自然科技资源保藏单位3 199家,科学数据库单位1 600家,科技文献保藏单位1 000多家。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基础条件仍无法满足科技发展与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需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府投入形成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不能为全社会共享,资源重复、零散、分散,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瓶颈”;二是战略性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严重短缺,长期忽略无形资源的积累,成为科技持续发展的“痼疾”;三是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整体布局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发展,导致了我国战略性研究经常受制于人,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难以实现,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得不到及时有效支持。因此,我国科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必须缩短科技基础条件方面的巨大差距,加快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3 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支撑区域自主创新科技进步,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太原市实际,太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加快了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步伐[2]。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身,科技资源、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人才队伍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据2007年4月对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调查显示,太原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8万人,其中直接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2.58万人,两院院士5人;全市拥有研究与开发机构288个,其中中央属48个、省属163个,市属47个,民办30个;企业技术中心37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3个、市级11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9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6个;工程技术中心49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22个、市级20个。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27家,高新技术产品1 265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约33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6个。

可以说,太原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自身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太原地区,由于受地域、经济欠发达等诸多因素,同样存在着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和管理条块分割,多系统,多层次,资源分散,政出多门的问题,尤其是太原地区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体系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属开发类科研院所的转制到位,大大地提高了科研院所的市场化意识。但是薄弱的研发基础及其生存压力已经使其中的大多数科研院所转化为企业或准企业,为产业提供持续创新服务的作用得不到显示。山西省内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太原地区产业技术需求呈离散态分布,缺乏系统匹配的内在动力与协调机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普遍薄弱,尚不足以承担起产业持续升级的成长,急需要不断地提供与产业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持续创新的产业技术,急需要创建与发展能够支持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的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支持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4 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长期以来,太原地区各级政府财政通过各个部门、各种渠道的项目投资,为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购置了大量的科学仪器和设备,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科技成果、实验数据、资料信息等科技基础资源。而作为国有资产,这些科技基础资源长期以来被单位所有制圈为已有,封闭管理,封闭使用,造成了大量科技资源得不到共享,既削弱了科技基础设施应有的能力,又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组织领导。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系统的工程。面对太原地区存在的条块分割、管理封闭、资源分散等科技基础资源管理现状,各级政府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科技资源共享中的行政职能和引导作用,加强科技主管部门对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模式、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切实做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统筹与协调工作,进而加强对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监管责任,有序地推进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3)实现资源整合。政府要引导并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资源的整合,鼓励和引导现有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科研、教育与企业的科技条件紧密结合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双边、多边科技条件使用的协作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在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流动,形成一支稳定的区域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使各方面科技力量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条件,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形成区域创新优势。

4)建立共享制度体系。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要打破传统的资源分割局面,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要实现资源共享,一要打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彼此分割、重复分散的传统格局,对现有科技资源进行区域层次上的规划与统筹,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二要通过地方立法把区域的科技资源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使区域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真正成为公共物品。三要根据科技资源的特点,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

5)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与运行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有效运行和管理,客观上要求有一支稳定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对技术支撑人员的公正评价,以职位或待遇的形式稳定科技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才能超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圣恩.太原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专题研究报告[M].山西:太原市科学技术局,2005:8.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篇2

国家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目的,是通过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打破科技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大型公共科技设施、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构筑一个以资源共享为核心制度的全社会科技创新服务的共享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供应量,促进现实世界与人类未知世界之间的信息流动,增强人们对未来科学技术的主攻方向的准确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信息资源共享规范涉及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信息资源交换体系两部分,通过目录体系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组织管理。可以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况,发现和定位所需耍的信息资源,通过交换体系可以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两部分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

1标准规范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石

信息资源组织与整合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是进行专业化知识化服务的重要前提,而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的建设更是基础中之基础,是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信息资源成功实现共享交换、规范化运行、标准化处理及后续推广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是对政策法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有益补充。

1.1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可靠保障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全社会科技基础条件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各资源拥有单位之间。以及资源使用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整合。目前,不同单位之间共享信息资源面临信息源多头采集、重复采集、数据命名、类型、格式差异、数据不能及时同步更新、数据不一致、技术多样化等问题,通过标准规范及管理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各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标准统一,再借助网络、数据库等高新技术手段。可望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信息化的最大效益来自对信息最广泛的共享、最快捷的流通和最深层次的挖掘,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源头。信息资源本身只有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逐步标准化,获得广泛的一致性,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真正共享。要重视对信息标准化工作的指导,保证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建立对颁布标准的指导、监督和执行机制,推动标准的实施。加强对信息资源标准化、规范化的评价,建立科学的信息资源标准化测评体系,提高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1.2对政策法规、已建标准的补充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该体系包括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技术标准,自制订标准规范,自制订管理制度六部分,这六部分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地方、上级业务指导部门要求的同时还需结合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部分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

1.3促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

通过管理制度建设,可以约束各子平台及建设单位明确职责,促进更高层面的业务整合。面向某个业务主题,各单位要想通过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必须首先进行业务梳理,在业务梳理过程中,会逐渐暴露出在职责、组织机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围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制订的各种管理制度可以促进整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标准规范建设

标准规范为信息资源一致性和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应围绕信息采集、组织、分类、保存、发布与使用等信息生命周期各环节建立规范和标准。要充分了解并兼顾各方因素,深入研究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可实施的模式和方式,不断研究国际和国家信息资源的相关标准,推进平台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的建设及应用,为科技信息数据的高度共享及其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高速通信、联网创造必要的条件。

条件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建设中需制订的标准规范大致如下:

2.1信息资源基本规范

(1)科技信息资源的基本定义

包括信息与数据及数据处理的定义,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等。

(2)信息资源分类标准与目录体系

包括分类办法及标准,目录编制指南、目录体系建设总则与技术框架等。

(3)信息编码规范

包括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规范、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编码规范。

2.2平台支撑技术规范

(1)对外服务接口规范

规定技术平台的数据交换服务、目录服务接口及其调用方法,安全服务与各应用系统之间单点登录和信息服务的接口定义及其调用方法。

(2)前置交换环境相关规范

对各相关平台前置交换环境所需的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等提出配置要求,规范前置交换机的IP地址、交换节点服务器的命名规则、各项配置要求。

(3)交换中心环境相关规范

对交换中心所需的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等提出配置要求,规范中心节点服务器的命名规则、各项配置要求。

(4)技术平台内部各模块接口规范

技术平台由目录服务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平台管理子系统多个部分组成,还要与CA认证平台及门户等做接口,从而实现集中认证及单点登录。

(5)编码规范

规范组织机构、角色、用户、应用系统、前置交换节点等的编码规则,以标识其在技术平台上的唯一合法身份。

(6)安全规范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都可能威胁全局安全。

2.3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规范

综合性的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规范的建设涉及信息资源提供方、信息资源管理方、信息资源使用方、技术平台管理运维单位、技术平台建设单位等其他相关部门及人员,管理对象包括信息资源、技术平台。主要包括如下规范:

(1)信息资源公开规范

通过本制度,鼓励各单位公开内部可共享信息资源,规范约束信息资源提供方及时准确提供最新共享信息资源,明确信息资源提供方的信息公开职责,做到“一数一源”,公开信息资源的备案制度,奖惩考核办法等。

(2)信息资源动态管理规范

明确共享交换信息资源采集、注册、存储、更新、注销管理办法,保证共享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鲜活性。对共享数据库中数据资源实现动态管理。

(3)信息资源安全管理规范

本办法明确信息资源供需双方共享交换信息的安全保密协议制度,保证信息资源在采集、存储、备份、访问授权、传输、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

(4)信息资源共享查询规范

本制度明确信息资源使用方共享查询信息资源的管理流程,获取信息资源后的备案制度等。

(5)信息资源服务规范

规范信息资源的转换格式和方法,互操作的方法和规则,以及认证、目录服务、服务接口、图示表达等各方面。服务类规范包括有信息发现服务标准、访问服务标准、表示服务标准和操作服务标准等。

2.4平台管理维护规范

(1)平台管理办法

明确信息资源提供方、使用方、平台运维、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平台运行维护、日常管理中的责权利关系、职责等。

(2)平台对外服务指南

本指南说明技术平台为各部门应用系统提供的支撑服务,技术平台支持的不同接入方式,每种接入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平台安全运营管理规范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篇3

加快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关系到我国电信行业由大到强战略成败的关键。建设电信行业基础条件平台,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有利于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2)要有利于提高研究开发能力。(3)要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4)要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5)要有利于培养和构建科技人才队伍。(6)要有利于实现电信业可持续发展。

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主要功能

1 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是电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目前,我国在成果转化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出现了高交会及技术交易常设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评估鉴定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各种各样的相关机构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2 研发支撑

与发达国家相比,研究开发仍然是我国电信行业重点试验室、科研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等研发机构的基本任务之一。我国电信企业在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与国外企业之间还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中国加入wto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3 技术创新

中国的电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没有任何创新能力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电信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各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相互之间在产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形成中华民族电信业整体强劲的竞争优势。

4 资源共享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篇4

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中共曹市镇委员会

近年来,曹市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抢抓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发展机遇,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项目为支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办法,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实施新农村建设。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曹市镇已初步形成了“道路硬化、河渠靓化、村庄美化、庭院绿化”富有特色的新农村模式,已成为了洪湖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湖北省仙洪新农村试验区的先行区。具体作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区域内的道路、河渠、村庄通过走村串户,调查摸底,反复论证,制定了《曹市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先选定蔬菜、吴口、天井、梅桥、向红五个村作为示范村制定建设的规划。全镇以“锦绣梅园”项目区为重点,以“一横二纵”公路沿线为轴心,以“一建三改”、土地平整、农业综合开发为突破口,科学布局,全面实施。一是实施灭螺工程。近三年来,疏挖扩洗公路河、中干渠、北干渠等骨干河渠12条41公里,土方138万方,投入资金600万元。二是大力实施道路建设。兴修通乡公路10.5公里,其中武东公路9公里,曹施公路8.5公里,沔洪公路7.5公里。兴修谢仁、永利等村通村公路38公里;兴修通组连户公路28条46公里;重建了全胜河大桥、曹市二桥,新建了吴口公路桥,曹市三桥,三是大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疏挖扩洗中干渠、北干渠、峰府公路河、全胜河等38公里骨干河渠,完成土方146万方。四是整治农村卫生环境,结合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农村卫生环境,防止疾病流行和传播。2008、2009两年先后在公路沿线和“锦绣梅园”共17个村开始实施,补助资金170万元。与此同时,对全镇范围内的村庄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每年对村庄环境工作进行多次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建立了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使整治环境深入人心,成为群众的一种经常的自觉行为。

二是整合项目、连片治理。在“锦绣梅园”的建设中,市镇两级打破传统的单一项目独进格局,创新运作方式,实行多项捆绑,多部门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项目资金。将所有与血防“整县推进”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项目与资金进行归并,集中整合农业、水利、卫生、林业、畜牧、农机、土地、交通、财政等项目资金。三年来,项目区建设投入资金3742.43万元。其中水利血防:在施港闸下游兴建大沉螺池1座,在吴口闸进水口兴建小沉螺池2座,施港闸沟疏浚土方9.3万立方米,衬砌渠道12.4千米,建设施港闸联村水厂和集镇中心水厂,投入1545.5万元;林业血防:以施戴公路、施港闸沟沿线为绿化示范带、植树4万株,投入60万元;交通血防:升级改造项目区内施戴公路9.22千米,投入540万元;农业血防:示范“一建三改”1540户,示范改厕1470户,投入205.45万元;农机血防:宰杀替换耕牛179头,投入39.38万元;土地血防:在吴口、穴堤、谢仁等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面积1万亩,在项目东北部规划国家投资高产血防土地整理项目,改造面积1.3万亩,投入1352万元;卫生血防:查螺155万平方米,灭螺12.3万平方米,查病3824人,治疗及扩大化疗1433人,救治在册晚血病人10人,投入6.65万元;畜牧血防投入:检查耕牛501头,治疗及扩大化疗耕牛322头,0.1万元。两年多来,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8000万元,实行定向投入,捆绑使用。

实行部门联动。在规定时段内,水利部门负责主渠道疏浚和衬砌护坡,林业部门负责提供绿化苗木,财政部门负责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部门负责高产农田整治项目,农机、畜牧部门负责检查、宰杀和替换耕牛,卫生部门负责查螺灭螺和血吸虫病的治疗,镇机关干部、财政员、村干部对所有河道两边违章建筑一律拆除,垃圾杂物一律清除,树木杂草一律砍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疏挖沟渠106条87公里,改造高等级乡村公路19.2公里,衬砌河渠29公里,建垃圾池680个,沼气池2850口,改厕2450户。实践证明:整合项目、连片治理,既避免了项目之间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又凸显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果。

三是依托项目、纵深推进。去年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锦绣梅园”示范区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围绕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扩展。目前,全镇已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总投入达到7500 万元。其中,投入3500万元,实施国土整治项目2个,覆盖农田面积30000多亩;投入2800万元,实施水利项目3个,包括峰府公路河护坡、重点泵站涵闸整修扩建和23个村安全饮水工程扩面;投入500多万元,完成沔洪公路7.5公里改造;投入300多万元启动11个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以吴口村为重点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等。形成了“一点两线”,即以集镇及周边村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和峰府公路沿线、沔洪公路沿线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热潮。

四是创新机制,节省资金。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难的问题,曹市镇做了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是“林水结合”。曹市镇政府与市内一家林业公司签定了十年的承包河道边坡的合同工。示范区内61公里长的河渠由造林公司疏挖扩洗,河道两边的边坡承包给造林公司植树造林,这样互利互惠,镇村两级,农民都不用掏钱;二是资源换资本。通过修路以后,路两边的土地增值了,他们采取公开拍卖、吸收民间资本用于交通建设,同时通过国土项目实施迁村腾地,增加了耕地面积,村集体的机动地又可以进行公开招租,从而增加村集体收入,光这一块的资金,他们在2007年和2008年就筹措资金150万元,新增耕500多亩,增加集体收入30多万元。

河南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篇5

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增强了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社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了支撑。去年,我省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确定了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战略任务,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也进行了部署。一年来,我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推动中原崛起”的指导方针, 集成资源,统筹协调,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全省科技大会召开以来,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培育了一批从事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服务机构,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究实验基地,省属科研机构、高校、规模企业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数量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文献资源收藏量不断扩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种源和标本,实验动物质量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规范,积累了一些重要领域的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有了较快地发展。科技基础条件大大提高了我省自主创新的条件,在我省科技、教育、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1、研究开发平台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省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服务机构1200个,其中省属科研机构92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115个,中央驻豫科研机构39个。

——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仅今年就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使我省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9个,其中1个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仅今年就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家,超过“十五”期间的总和。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中心123个。——我省还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0多家。省教育厅在高校建立了一批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省属高校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高校、企业共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61个。

2、研究开发平台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整体创新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目前,我省建在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覆盖了我省六大支柱产业和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12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共投入经费达40.59亿元,平均每个中心3300万元。中心拥有固定职工19665人,平均每个中心160人。其中研发人员11305人(平均92人/家)。拥有研究开发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中试基地面积74.5万平方米。已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258项,其中:国家级奖31项。申请专利599项,授予专利288项,其中授予发明专利70项。

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对企业发展和行业创新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省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0.55毫米超薄电子玻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形成了新的产业;省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中心研发的特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中标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广±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主设备,合同金额10.56亿元,在我国和世界的电力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省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中心研发的特高压交流装备中标世界首条1100千伏交流输变示范工程;省矿山机械中心研发的的水泥余热发电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有重大意义。

——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原始创新能力逐步加强。目前,我省已经在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优势学科建设了3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体系。“十五”期间,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增固定资产5.29亿元,新增3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251台套。目前,我省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博士学位点2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十五”期间培养博士研究生815名;目前,有9位“两院”院士和一批海归博士已经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十五”以来,我省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1项;发表学术论文440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1060篇;申请或授权专利145件,开发新产品49个。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宋纯鹏教授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单篇影响因子达11.03,累积影响因子80.6。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主任常俊标博士在国际权威杂志《化学评论》上发表的论文影响因子高达20.33。继电保护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亚萍博士当选为国际电工委员会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这是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要职。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研究的“河南小麦夏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后,有效防止了褐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的发生,确保了全省夏玉米的高产丰收。其中,浚县核心区夏玉米10亩连片超高产试验田创造了亩产830.6公斤的超高产记录。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与耐火材料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5个,该实验室95%以上的研究成果已在企业转化应用。继电保护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每年开发专利技术20余项,开发新产品40余个,高新技术产品占公司销售额的70%以上,使依托单位许继集团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3、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具有一定规模。“十五”末期,我省共有原值1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5072台(套),总原值21.61亿元。其中单台价值50万元以上符合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数据库采集范围的有588台(套),价值3.5亿元。

——科技文献资源初具规模。我省现有各类科技文献5064.07万册(件),其中,中、外文科技期刊844.86万册,中、外文科技图书2172.33万册,学位论文29.47万篇,会议论文292.17万篇,科技报告3.41万册,专利文献1580.06万件,标准文献32.07万件,其他文献资料109.7万册(件)。

“十五”末期,全省每年累计订购中文科技期刊约4500种(全国出版重要科技期刊4700多种)、55244份、58.18万册,外文科技期刊约2000种(全世界年出版重要科技期刊6.6万种,我国引进约2.2万种)、3325份、3.59万册,中文科技图书352.55万册,外文科技图书14.75万册(全世界科技图书每年出版约70万种)。

——科技网络快速发展。河南省科技信息网上运行的数据库有重庆维普公司的期刊数据库、北京万方数据公司的数据库系统等20多个数据库。先后开通了“河南科技成果网”、“河南科普网”等。目前,我们正围绕科技计划管理,组织建设包括网上受理评审项目、科技统计数据库、科技项目库、专家库等内容的“一网三库”,并连通18个省辖市,加快科技管理信息化。——自然种质资源库建设已经起步。我省现收集、整理、鉴定的自然种质资源共有40000余份,其中农作物22404份,林木、果树、花卉9200余份,动物560份(个),昆虫7387种、微生物500种左右。

——实验动物生产供应体系初步形成。根据我省科研、教学、生产、检定单位应用实验动物的需要,近年来,科技部门等多方投资1000多万元加快实验动物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截止2004年底,我省已建成清洁级、SPF级大、小鼠生产、供应基地、普通级实验兔生产、供应基地各一个,年生产、供应小鼠、大鼠、兔等实验动物约10万只。

4、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不断完善。

我省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个,特色产业基地4个,经认定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7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个、省级创业服务中心3个;农业科技园区14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2个。全省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6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6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7家,总资产14196万元,人员609人,2006年各项服务总收入7287万元。其中,咨询服务收入1508万元;信息服务收入187万元;技术服务收入1226万元;培训服务收入814万元;人才和技术中介收入2294万元;培育科技型企业收入1258万元。我省技术市场2006共签订技术合同2834项,合同成交金额23.8亿元,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4万元。我省还建有常设技术市场、网上成果交易平台、技术产权交易所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这些基地的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为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日趋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力的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5、筹建了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

为了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解决科研机构发展科技产业中生产场地和资金缺乏的问题,根据省属转制及其他科研机构的要求,我省决定筹备建设河南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为我省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提供创新创业的基地。建设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不仅可以发挥聚集效应,实现学科优势互补和技术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形成示范效应,成为我省中小企业乃至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辐射源,促进我省产业升级。目前,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为高层次、高起点建设生产试验基地,严把入驻项目的质量关口,按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业化条件、有较充分的资金储备和经营管理人才等标准,对申请入驻项目进行了认真筛选,已确定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年产1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实芯焊丝”等项目作为今年入驻项目。

二、主要作法

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种质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六大共享平台组成。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集成资源,统筹协调,着力在增量调动存量,建立和营造共享机制,完善并提升平台作用等方面,着力解决整合、共享、提高三个关键问题。

1、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去年全省科技大会以后,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座谈会,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提高全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会后,省科技厅组

织对这两个大会精神进行了学习和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并在四个方面调整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一是变政府包办为引导支持。原来的做法是根据每年安排的总专项经费额度来确定平台发展的规模,现调整为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积极性,以企业为投入主体,政府进行引导、指导和支持;二是变放任自流为战略布局。原来是从自下而上申报的单位中挑选,现调整为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战略布局,如今年在省定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高成长企业、六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布局了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了解决科技社会发展的关键热点问题,今年我们又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建设了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三是变单一支持方式为多种形式支持。原来是通过基建经费单一方式支持,此后基本不再有意识支持,现在调整为基建主要由承担单位自筹资金进行,政府资金主要支持研发关键项目、引进关键人才、购置关键设备,且不再局限于一时的集中支持,而是长期支持;四是变终身制为动态管理。加强对平台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考核。

2、集成资源,合理配置。去年,我省按照科技大会的精神和我省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改革旨在整合资源,减少交叉重复;明确责权,强化绩效评价;分层管理,加强宏观调控。改革后的计划体系更加突出战略重点、突出自主创新、突出成果转化、突出创新体系建设,统筹项目、人才、基地发展。专门设立了创新能力与平台建设计划,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有限的科技资源的最大效益,我们采取了网络化配置的方式,加强资源集成。以科技计划体系为经,以各项中心工作为纬,突出各个节点,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逐步实现科技经费的有效整合与集中配置。如,基本不再安排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费,而是通过安排承担科技攻关计划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支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键项目的研发和推广;通过安排承担科技攻关计划和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支持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经费,通过招标方式支持省属科研机构购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并加强对所采购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的检查考核,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承担省级重大科研项目93项,获省科研经费9539万元。其中安排省重大专项7项,经费5600万元。针对我省目前还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情况,全厅积极动员,按照部省工作会商制度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集成全厅资源和社会资源,组织有条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积极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

3、统筹布局,突出重点。为进一步突出战略重点,发挥我省优势,取得突破,努力实现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今年以来我们陆续启动实施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节能减排、科技富民强县及新农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五个重大科技工程,作为全厅工作重中之重,以此为载体引领全省科技工作的跨越。在每个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方案中,都部署了相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任务。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工程中重点安排了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任务,大加快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速度,今年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家,超过“十五”的总和;科技富民强县及新农村建设工程中,突出了自然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任务;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中也部署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具体要求。

4、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加强与科技部和省直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支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全面发展的合力。一是抓住今年我省与科技部建立省部工作会商制度的契机,把共同推进

河南企业研发中心和创新体系建设纳入会商议定书,积极组织有条件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努力推进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与国家平台体系的对接;二是同省发改委、财政厅、国资委、信息产业厅、国防科工委、教育厅、统计局等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提出了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全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的初步方案,建立全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联席会议的协调机制。

三、今后工作打算

尽管我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经过多年的积累,有了一定基础,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弱。如,我省目前立项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仅有30多个,而广东省2004年就达到了80个。全国有20多个省(市、区)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我省在这方面尚属空白。二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共享网络平台和共享机制尚不完善,有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仅有30%。省重点实验室等的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少数重点实验室在用人、收入分配等制度上的改革创新不够。三是投入不足,缺乏稳定、持久的经费保障。如,自然种质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等共享平台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没有得到保障,一些大型仪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和维修、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经费无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我们将按照科技部关于平台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需求,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平台建设工作:

1、加快建设步伐,不断扩大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规模。要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大省六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力度,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发展重点上,结合我省优势和支柱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需求,优先在科技经济各界急需的重点领域和空白环节上组建。在建设主体上,鼓励和引导转制科研机构、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中央驻豫转制科研机构建设共享平台。在工作方式上,充分调动部门、地方和依托单位的积极性,对投资力度和基础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纳入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

2、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手段。择优支持重点实验室,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流动开放的省级研究实验基地,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整合资源,围绕我省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和发展,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立以加强动物、植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标准物质、实验材料和生物标本等资源的收集、安全保护与利用为主要任务,具有鲜明河南特色并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相衔接的自然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源的采集和收藏,加强科技文献的数字化工作,加快建设和完善具有河南特色的科技文献数据库;整合集成我省相关单位、部门、行业、地区长期积累的科学研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普查、科技统计等基础数据资源,加强各类科学数据的管理,加强与国家科学数据的链接和数据交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中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成果交流交易服务体系等服务机构的建设。

3、加强协作共享,不断提升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的利用效率。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构建研究 篇6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通过探索新型的科技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的将科技资源为本地区或全国的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在信息化时代,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优化资源和推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之一。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科技平台建设既要依照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纲要的精神,也要结合区域的特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平台。所以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 体现特色,突出特点。根据区域独特的科技资源特色,依据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先建设科技资源丰富、社会需求量大和独具特色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积极促进区域支撑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2) 突出共享,制度创新。在完善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机制建设,有效的调控科技资源的存量和增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科技资源的潜能。积极探索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奖励机制和良性运行管理机制,坚持地方需求与国家布局相结合,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3) 基础为本,发展重点。以基础平台为根本,重点发展专业平台。在完善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资源和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满足公共性、基础性需要的同时,在区域主导产业等领域建立多个科技创新专业平台,努力突破关键技术,提高区域支撑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4) 政府主导,多方共建。在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吸引和动员社会各方的加盟。充分的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激励区域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平台的整合与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科技平台的合力。

2 我国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约29. 1 亿元在平台建设项目上,建设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等共6 大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了41 个平台建设项目,在国家层面推进了1. 7 万余台/ 套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160TB的科学数据等大量科技资源的重组、整合、开放与共享。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服务效率优秀的综合性科技平台,初步建成跨区域、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共享网络体系。

自然科技资源和科学数据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科技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经济利益。 “十一五” 期间,共建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农业科学数据和气象科学数据等共14 个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形成了800 多个科技资源数据库,共有160TB的存量科学数据向社会开放共享,激活了各行各业多年积累的宝贵数据资源,形成了科技资源数据共建、共用、共享的初步格局,数据共享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1037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1306 项科技支撑(攻关) 计划项目/课题、1276 项 “863”计划项目/课题、508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数千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与服务,支撑了国家重大科研活动和科技计划。科技平台长期的累计研究的数据,为我国载人航天、南水北调、“天宫一号”空间站等近百余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通过高效的整合优化区域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优势单位的科技资源以及在地区市、县建立子平台等途径,以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技术咨询、分析测试、成果转化等公共性服务。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建成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进而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针对区域支柱性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3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3.1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影响因素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公共性资源,是由不同种类的资源要素组合而成的整体。而在科技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流通。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作为科技资源宏观调控的主体,主要将科技资源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最大化的配置。而区域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则是科技活动的承担者,负责将科技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转化和再利用。在这个运行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显而易见,科技平台建设不仅是内部资源要素的互相作用,还要依托相应的外部机制进行有效调配。因此,本文从影响科技平台建设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剖析探索,将平台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如图1 所示。

3. 2 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区域科研资源条件平台建设的核心因素。

3. 2. 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如图2 所示:

3. 2. 2 构造判断矩阵

选取10 名专家对图2 所示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打分,在0 ~ 1 分范围内,分数越高,表示其对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情况影响越大,如表1 所示:

构建准则层B对于目标层A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578,通过一致性检验。

构建方案层C对于准则层B1 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如表2 所示。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640,通过一致性检验。

构建方案层C对于准则层B2 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如表3 所示。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742,通过一致性检验。

构建方案层C对于准则层B3 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如表4 所示。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719,通过一致性检验。

构建方案层C对于准则层B4 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依据公式算得其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 0855,通过一致性检验。

3. 2. 3 影响因素排序

由此可以得到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影响因素的层次总排序。如表5 所示:

由此可见政策和科技因素是影响区域科研基础条件资源平台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平台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4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内容

4. 1 建设目标与任务

4. 1. 1 建设目标

以满足区域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建立共享服务机制为核心,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优化科技资源增量,构建统筹规划、功能齐全、高效利用、配置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保障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外服务水平,逐步推动区域科技协调稳步快速的发展。

4. 1. 2 主要任务

通过探索新型科技资源整合之路,形成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的科技条件平台。整合、重组和优化现有科技资源,以区域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为基础,依托区域优势学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专业平台; 建立以科技信息交流和服务,技术成果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体系为主的技术转化服务平台,保证科技信息的有效交流,强化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4. 2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

4. 2. 1 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

在原有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建设与共享工作,逐步形成区域性的共享网络; 建立社会需求与大型科学仪器资源互通机制,打破封闭,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对外开放、查重评议和服务后补助的激励机制,合理地分配大型科学仪器的新增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大型科学仪器的利用率。

4. 2. 2 建立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文献资源作为宝贵的国家战略资源,它凝聚着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是传播科技知识的重要途径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必备条件。科技文献资源平台的建设借助多种现代化手段和服务方式,通过互联网向广大用户提供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按照 “统一协调,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区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社会公共三大图书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扩大共享范围,减少资源重复。

4. 2. 3 建立实验动物平台

严格实验动物许可证发放和验收工作,切实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规范动物实验。加强科技、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合作,加强对动物实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抓好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的基地建设,稳定和培养一支科研队伍。积极支持和鼓励有关单位开展实验动物的生产和动物实验。

4. 2. 4 建立科技创新专业平台

以区域内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相配套的科技创新专业平台,为突破关键技术提供科研保障,提升区域支柱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技服务,为增强抵抗各种灾害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4. 2. 5 建立技术转化服务平台

联合科技评估、科技成果孵化、科技咨询和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科技信息技术转让服务平台,为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提供成果转化、科技信息、技术交易、成果孵化、科技咨询和人才中介等方面的服务。

5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措施保障

5. 1 加大资本投入与人力投入

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设立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制订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服务绩效考评制度,使经费管理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积极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优惠政策作引导、银行贷款为扶持、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的评价机制、使用机制,构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吸引和激励高水平人才,进一步促进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种 “优势效应” 的良性循环。

5. 2 落实政策保障与体制保障

完善科技体制改革。把工作重心放在为社会营造技术创新的环境上,把加快培养企业的竞争力作为创新工作的首要任务。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的制定、管理和统筹协调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切实提高科技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益,使科技活动可以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顺利进行。

5. 3 完善平台建设与共享机制

在现有国家和地方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开放共享服务机制,构建支撑科技创新的平台体系。完善区域科技平台建设方式,在科技平台建设中引入市场经济手段,以区域科技资源拥有者为主体进行科技资源的高效整合,提高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共享的质与量。进一步提高各领域科技平台的社会服务能力,增加科技平台的公平竞争,促使各种类型的科技平台能够被社会上的各创新主体有效的利用。

5. 4 加强地区合作与国际合作

在遵循市场规律和科技创新集聚效应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促进区域科技资源的稳步发展。探索与科技基础条件发展较好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合作,同时应与周边国家进行合作,增强区域科技资源的集聚效应,加快构建以推进科技知识的生产、转化和应用为主要任务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参考文献

[1]赵雄罡.论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管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解读[J].商业文化,2006,(4):26~28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

[3]周效门.以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上海科研公共服务水平[J].科学发展,2012,(9):46~49

[4]孙庆,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44~47

[5]姜卫平,李蕾,庄汇文.科研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区域共享平台的资源整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9):1172~1174

[6]胡兴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模式构建初探[J].中州学刊,2006,(4):74~76

[7]林建衡.层次分析法在高校科研项目评估中的应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2):39~4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篇7

[摘 要]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因规模偏小等原因,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着创新能力、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团队结构等方面的不足,且面临着不利的科技成果转化内外部环境,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少、科技信息获取手段落后等困境。为解除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困境,一方面,在研究中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层次关系模型,为企业有效组织科技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建立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云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和科技依托作用,以及中小微企业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62-04

近年来,在蓝色经济区建设、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背景下,青岛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和进步。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笔者一直跟踪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动态。经过一轮金融危机洗礼,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应对风浪的能力不断加强,规模扩张,产值增加,就业吸纳能力增强,利税提高,一大批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其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集群化分工明显。但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各方面的挑战和不利因素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仍有很大差距。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已成为抑制经济衰退、维持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体制顺利转轨的重要保障。为便于研究和比较,我们以青岛市261家中小微企业作为有效调查样本,以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从企业外部创新驱动、内部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源创新驱动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

尽管青岛市不同区(市)不同企业的状况各不相同,科技创新能力强弱不同,但其面临的创新困境是有共性的。

(一)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

一般而言,事物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是成反比的,稳定性越强创新性越弱。但中小微企业的稳定性和创新性却恰恰成正比例关系。青岛市中小微企业人数少、规模小、资金少、创新投入明显不足、要素整合能力差,创新的物质基础不牢固,创新能力不强(见图1)。

(二)创新投入不足

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创新投入普遍不足,其科技创新投入只占其经营收入的0.38%(见图2、图3)。与国家提出的到“十二五”末把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75%提高到2.2%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从定向融资、重点扶持等角度,出台了很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创新投入不足。

(三)缺少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

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团队普遍存在工程技术人员少、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少、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低、创新管理人员少、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见图4、图5)。同时,调查发现,企业人员学历层次结构与企业对研发重视程度、研发投入、在研项目数量、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等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体现了创新团队在中小微企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的现状不仅限制了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的科技成果转移和承接。

(四)面临着不利的科技成果转化内外部环境

融资难、融资贵,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承载能力差,缺乏成熟的技术成果转让机制,法律、法规不配套,创新支持配套政策不到位等是中小微企业创新乏力的外部因素(见图6)。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科技创新队伍结构不合理,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缺失,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能力不足等是构成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障碍的内部因素(见图7)。

(五)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少,专利少,创新产品少,科技信息获取手段落后、能力偏低

中小微企业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专利申请、专利授权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居多,发明专利比例较低(见表1)。在信息获取方面,中小微企业普遍没有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固定的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从市场获取信息也存在着明显的时滞。

二、中小微企业创新驱动要素和对策分析

本研究问卷调查了青岛市规模化中小微企业的主管科技研发的经理、技术总监等主要技术负责人,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不够突出,吸引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客观条件欠佳。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层次关系模型(见图8)。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查结果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和建议,形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全面评价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为企业有效组织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青岛市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在增强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中小微企业就业吸纳能力,推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中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新颖化水平,提升中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和要求。尽管如此,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在创新驱动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其人员素质、创新能力、经费投入等诸方面还难以满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为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中小微企业不仅要利用好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好机遇,更要利用好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我们认为,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来解决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解除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困境。该平台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云平台”。在平台内部,将克服单位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脱节之弊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工作性质和角色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工作特点和内容却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各主体间借助云平台,获得对方大量的基础数据,特别是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掌握着企业的大量基础信息,可以方便地诊断企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这个平台使信息获取更加快捷,工作互动更加频繁,相互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协作,真正实现各主体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发挥各单元的能动作用,又发挥系统的整合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落实国家创新战略的主体(见图9)。

(一)发挥政府在创新平台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成立以政府牵头、行业企业参与的多元筹资的“创客”基金或政府主导的“政府种子基金”,扶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200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微企业促进法》对成立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作了详细规定,但从十几年的施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加之该法是从国家层面考虑问题,基层中小微企业往往难以享受到国家的政策优惠。《青岛市“十二五”中小微企业成长规划》《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科技创新管理办法也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作了详尽规定。这些办法、政策往往考虑“阳春白雪”多,顾及“下里巴人”少,“马太效益”明显。为了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驱动问题,必须根据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成立多元筹资的“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创客基金”或成立“青岛市政府种子基金”,助力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二是通过税收减免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不是面上的减免而是点上的减免,是定向减免,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所需费用的税费减免。三是加强立法,通过法律强化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扶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步伐。

(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和科技依托

以促进中小微企业科技进步为目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针对性极强的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一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中小微企业行业中心,加强行业信息收集和全方位技术指导;开展对中小微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理论培训,提高企业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二是建立行业企业产品检测中心或测试中心,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三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定向设立面向中小微企业科技驱动的专业研究机构。一方面承接中小微企业提出的专项课题和技术革新任务,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将非定向研究成果向中小微企业转移,提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率,促进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引进。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

(三)中小微企业在协同创新平台中发挥主体作用

一是中小微企业要夯实基础,练好内功。抢抓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良好机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完善企业治理体系、提高企业治理能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结构,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创新氛围。二是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要走优势嫁接、错位发展的道路。在“双创”环境中,中小微企业既有自身不足,也有其明显优势。与大企业相比,其体量小、适应快、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科技投入产出比高等优势突出。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中小微企业要借力使力,与大企业形成技术、产品互补,避开大企业传统优势领域,进军大企业不愿涉及的创新领域,形成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模式,达成小猪“搭便车”的优势格局。正因为优势嫁接、错位发展,才可能形成大小企业各得其所、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薛永玲,等.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J].市场营销导刊,2000(4):34-35.

山东社科院课题组.山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理论学习,2007(1):27-29.

孙健,等.阻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J].山东经济,2001(1):72-74.

李忠林.山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东岳论丛,2007(1):176-179.

庞坤.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难点及对策[J].非公有制经济论坛,2012(1):53-58.

上一篇:歌颂家乡学生征文下一篇:知名互联网公司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