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小学心得

2024-08-09

参观小学心得(共12篇)

参观小学心得 篇1

一、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走进沙河口实验小学,无处不让人产生“如在文化中”的感觉,真正体会到了“文化育人”的无穷魅力。每一间教室都干净、整齐,独具文化特色。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展示板,展示板中有的张贴着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有的张贴着手工作品,有的还张贴着学生优秀作业展品。各个板块错落有致,精彩纷呈。每一层楼的走廊墙壁上都挂着冷冉老先生的语录,即使在墙壁的角落也张贴着温馨的提示语。行走在沙河口实验小学处处让人感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

二、朴实、精彩的教学模式。

沙河口实验小学展示了数学、英语两个课例,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我却对“情智教育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整个课堂上教师不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聚焦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健康情感的激发上。课堂上老师讲得很少,只对学生的学习做适时的点拨和指导,真正做到了精讲。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和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根绝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听了两节课后,才知道什么才是他们学校所提倡的“高效”课堂,那就是老师的教学水平水平高,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高,课堂的效率高。两位授课教师备课充分,教材研究透彻,教法新颖,值得我认真学习。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观摩课后,学校又安排了三地四校领导和老师就示范课的交流研讨活动。听着沙河口实验小学领导和老师们的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论说,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更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他们的才气从哪里额来呢?那就是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正像宋庆泮老教授所说的“把学习和锻炼”养成一种习惯了。对比中我看到了自己不足,心中不免暗下决心,一定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构建自己,把读书和学习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专家讲座,异彩纷呈。

沙河口实验小学邀请了宋庆泮老教授给与会的领导和老师做了一场讲座。老教授的讲座就像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的呈现我们的眼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没有高深的论调,只有实实在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学习和工作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异彩纷呈。它拓宽了我的教育理论视野,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

参观小学心得 篇2

●对澳大利亚中小学校的总体认识

澳大利亚各州的基础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学制一般为13年。儿童5岁时入幼儿园或预备班一年, 之后接受12年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小学一般是1~6年级, 初中是7~10年级, 高中是11~12年级, 义务教育是1~10年级。学生完成小学课程后就近入中学, 10年级时有一次全州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毕业考试, 学生可获得由州教育部颁发的完成国家规定的10年义务教育的毕业证。有的学生会直接进入社会就业, 绝大多数学生继续在校读高中。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每个学年分为四个学期, 从2月开始, 12月中旬结束, 每学期十周, 放假四次, 每学期之间有短假期, 一般为两个星期, 12月中旬至翌年1月放暑假, 时间会长些。澳大利亚学生每周一至周五上课, 通常为早晨8:30~9:00上学, 下午3:30左右放学, 每天三至五节课。小学为班级管理制, 班主任教师负责该班各门功课的教学。读完小学课程, 学生便可就近升入中学。中学各年级没有班主任, 各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担任, 学生没有固定教室, 根据所选课程和层次走班上课。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的教育理念

澳大利亚教育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学校的教育是更注重于人性化的教育, 强调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 重点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采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而不是刻意培养一些“诵读的机器”和“考试的工具”, 提供一切机会促进学生快乐学习。“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快乐”, 这是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 所以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办学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在学校会不会快乐, 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 尊重学生差异, 平等对待学生, 发展学生个性, 开发学生潜能。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市场经济服务, 适应市场需求,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从而促进人类的自身发展。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的课程设置

2010年初,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课程管理, 首先制定了英语、数学、科学和历史学科的全国课程大纲, 目前正在制定地理、语言、艺术等学科的课程大纲。各州、各校根据实际确定每门课程所用课时和相关课程的选修课程。

根据中小学各学段的不同特点, 设置面向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课程。小学1~4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识字的基本技能、简单的算术运算能力, 对学生进行一些社会教育、健康教育, 开展一些启发学生智力的活动;5~6年级, 除了进一步发展低年级所学到的技能及知识外, 学校开设英语、数学、社会学、健康、自然科学等课程, 有的还开设了外语、乐器和宗教课程, 此外, 还有很多课外兴趣小组供学生选择参加。

中学课程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专门为打算毕业后升大学的学生设置的, 另一类则是为打算毕业后就业的学生设置的。初中7~10年级, 主要开设: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音乐、艺术、科技、人类社会与环境、外语、健康教育和体育。

高中11~12年级, 英语为必修课程, 其余大都为选修课, 可选择科目的范围更大, 如外语 (德语、意大利语、日语、法语、中文等) 、人类社会与环境、实用数学、纯数学、商业、法律、经济学、逻辑学、家政、生物、地理、工程技术、电脑及电子技术等课程。学校还开设了与就业有关的课程。

●考察纪实

考察期间, 我们有幸参观了墨尔本Stonnington Primary School。这是一所约有200名学生的公立小学, 具有百年的历史。学校地处多元文化的Prahran地区, 学生来自20多个国家, 使用的母语大概有30种之多, 在这个学校上学, 可以接触多元文化, 感受异域风情。

我们首先参观了学校的升旗仪式, 整个学校不到200名学生, 他们席地而坐, 有几个学生主持升旗仪式, 唱了国歌和校歌, 然后是校长讲话。校长Anne从事教学工作已有35年, 曾在三个不同的国家教书。这些历练, 对她个人的成长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来说十分珍贵。从我个人来看, 她很有魅力, 金色的头发, 对学生和蔼可亲。她对每个打算来此学校上学的学生都一致接待, 不拒绝任何一名学生。她说:“所有的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而且所有的学生, 无论他们的智力水平或生活背景如何, 都可以在老师的专业辅导下, 取得学习的进步, 获得个人的成长。失去这些学生, 应该是学校的损失。我们发自内心地欢迎和关爱每一个学生, 而不仅仅是忍受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和不便。事实证明, 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以及融合, 最终成为这所学校的力量所在。”正是她的包容, 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Stonnington Primary School的教室叫做学习空间 (Learning Space) 。虽然只是叫法不同, 却把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 转换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发掘和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是澳大利亚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常在上课时先用十几分钟介绍一节课的知识重点, 然后就进入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活动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按照各组选择的方式, 如做海报、做杂志、画画等, 呈现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 下课前教师再用十分钟总结课堂内容。这种鼓励探索、以发现知识的奥秘为奖励的教育方法, 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培养出来的学生, 具有独立的成长意识, 依赖自己更多于依赖教师。

每个班30人, 既有一年级的学生, 也有二年级的学生, 叫做Learning Neighbourhood。这个班就是一二年级A班 (Grade 1/2A) 。混合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上的互补, 让他们能够互相学习和帮助。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可以得到二年级学长的帮助, 而二年级的学生在帮助学弟学妹的过程中, 不仅巩固了自己已有的知识也让能力得到锻炼。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 学生不但学习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

小学参观记 篇3

良仔是个特别爱提问的孩子。在前往小学的路上,他就兴奋得问个不停,我静静地听着,并告诉他:“到时候你自己去发现吧。”

来到小学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课堂的体验。良仔对小学的单人单桌上课方式感觉特别新鲜,安静地听着老师讲解。当老师提问1+1等于多少的时候,安静的教室像炸开了的锅一样,每个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很多小朋友甚至还没举手,嘴巴就把答案报出来了。良仔也把小手高高地举着,积极争取回答的机会。面对这样的场面,老师便认真地讲述了小学的课堂纪律:当老师提问时,大家都要保持安静,想回答问题的同学要把手放在桌子上举着,等待老师点名,不能大声呼叫;回答问题时要站立;回答完毕后,等老师同意后才能坐下。

良仔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在接下来的每一次提问中,他都举手争取发言。在他的坚持下,老师终于给了他一个回答的机会。可当他站起来后,可能是因为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又犹豫了,不知如何是好。老师鼓励良仔:“老师知道你已经掌握这方面知识了,非常棒。我们大家都等待着你来告诉我们答案呢,你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吗?”在老师的肯定下,良仔终于说出了答案。大家都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在接下来的又一次回答中,良仔就显得非常从容了,一站起来,答案就脱口而出。后来,他对我说:“妈妈,原来在小学课堂回答问题,我感觉自己特别厉害。”

下课的时候,良仔飞速地跑到我的身边,急促地问:“妈妈,我尿急了,怎么教室里面没有厕所呀?”我告诉他:“小学生比幼儿园的小朋友长大了,他们上厕所可以自己一个人去,不用老师陪着,所以不需要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厕所。还有,小学生都要学着遵守纪律了,可不像幼儿园里那么自由随性,每节上课时间有40分钟,每个学生都要在上课前自觉地上好厕所。”

良仔上完厕所回来,把他的新发现告诉了我:“妈妈,小学里的厕所和公共厕所一样,有男女两个,我们幼儿园可是只有一个的呀!”我耐心地解释:“因为小学生长大了,男同学和女同学各有各的隐私,都需要独立的空间,再加上男女同学上厕所的方式不同,为了表示尊重,就把男女厕所分开了。”良仔听后满意地笑了。

多姿多彩的一日小学生活,给良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良仔用心观察、仔细聆听、亲身感知,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到了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的气氛,让他对小学不再陌生。我们的陪伴,让他遇到问题也不恐惧和排斥,反而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人的各方面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认为我们家长要提早做好准备,这样孩子在进入小学时才会从容不迫,才能更好地开启另一段人生之旅。

参观小学心得体会 篇4

12:44我们到了,大门后市一片小平地,上面栽花种树,挺漂亮。后面是一栋大楼,高大,但算不上雄伟,大楼中上方的巨大国徽为它增添了几分威严。大家很兴奋,在车上按耐不住的起起坐坐。

下车后,在警官简单的训话后,我们开始了参观。走在去监区的路上,路旁是一堵围墙,围墙后市一栋栋宿舍似的楼房,说是宿舍,是因为那里有水龙头,有外搭的毛巾,还有有几个男孩挤在窗前,他们交头接耳着,笑着,甚至还朝我们挥手,隔着一层铁窗,我也想挥手。可是不行,只能走着,望着他们。因为太远,我无法从他们眼中读出什么,他们看着我们,是羡慕于我们的自由吗,是心酸于这一层铁窗吗,还是早已麻木被人这样望着呢?我无从得知。

走近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层密密的铁丝网,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鸟笼的感觉。

进入监区,里面工厂般建筑,整齐的排列着,但只要是有窗户的地方,都有铁栏封着。除开这些,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里也有操场,篮球场,乒乓台,有旗杆,有各种各样的标语,也有郁郁葱葱的草木,但总感觉挺压抑,心沉沉的。

在等待进入展馆的时候,警官对这里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监区中有一个特殊的建筑,叫做会见中心,是少年犯们与亲人见面的地方,一般的犯人每月有两次机会,表现好的犯人能和家人一起吃饭。而见面的方式是隔着一层玻璃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对话。说实话,这些在电视里我们的见过,但当我们近距离的接触这些时,心中不免波澜起伏,同学们就连窃窃私语都停止了,只听得阵阵风声。所有的监狱都是半军事化管理,因此这里的监舍,比我们的宿舍还要干净。说到这里,不知是谁干笑了两声,似乎自觉有些突兀,有干咳了两声,停止了。

走进展馆,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图片与文字,有不同少年犯的案例,有他们改造时日常生活的照片。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篇调查性文章上,大概是现代少年犯的主要特点:

1、大多是农村及非独生子女。

2、文化程度低,犯罪年龄低。

3、问题家庭子女比例高,农民工子女比例高,辍学少年比例高。虽然这些文字不如那些故事那么生动,请引发了我之后的深深思索,当然,那是后话了。

离开展厅的路上,我回忆着展厅中的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故事,投毒,杀人,xx,有恐惧,有诧异,更有浓浓的悲凉涌上心头,都是如此美好的青春年华,本该有活力,阳光,快乐来形容的人儿们,本该心灵纯洁到犹如天上的云儿,如何会这样呢,如何沾染上这般的鲜红,如何后蒙上灰色的阴影,如何将残忍,将黑暗等词语与他们联系的呢?我不敢想象,也无可想象。

参观结束了,我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参观小学心得体会 篇5

一、环境布置有特色

走进校园后就像是走进一所景色优美的公园。绿树葱茏、小草茵茵。喷泉、小石凳、草坪,名贵花木……小景点错落有致,这使我感受到,虽是农村小学,但孩子在这优美的育人环境中该是多么幸福。

二、让每面墙都会说话

我们看到,校园内无论哪堵墙,哪怕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卫生间墙面、走廓天花板隔层间,都有催人向上的警示语、醒目温馨的提示语、励志故事。走进这样的校园,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三、学生有特长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听到了鼓号队奏出的激动人心的《出旗曲》,原来他们在认真排练入队仪式,据沙河第二中心小学韦校长介绍,该校有100人组成的鼓号队,还有1000人组织的腰鼓队。学生的确人人有特长。

通过这次短暂的学习,确实使我感到了学校发展和个人能力的不足与差距,更加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要建成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特色,需要从细微处着手,长期的积淀、升华。特别是尝试教育教学新方法,更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 因为我感到了巨大的,当然压力能产生动力,能促使我认真学习。

参观小学心得体会 篇6

一路上,六人同挤一辆车,随着汽车的颠簸,大家有说有笑,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z小学,下车步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带着乡村泥土气息的精致校园,坐车时的拥挤之感顿时烟消云散了。

伫立在这样一个幽静文雅的校园里,同事们都下意识地把谈论声压低了。漫步在校园里,你会感到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是那么整洁得让人不可思议,似乎都蕴藏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你想找一片落叶都很困难。在吴校长的引导下,我们边走边看,不由得内心产生一个疑问:如此一尘不染到底是怎样打扫出来的?是否有一个专门的保洁公司负责这所学校环境卫生。带着疑问,我们听了吴校长就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专题介绍。

听了介绍,我才恍然大悟,z小学的一切都浸润着吴校长的心血。她把常规、把平凡的事抓到了极至。正如她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她处处关注细节。从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把z小学精心打造成了精品学校。原本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学校领导的事,与我们普通老师无多大关系,但吴校长又说“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领导是,教师是,学生也是。连学生都是,何况我们为人师表的教师呢。

参观郑东小学心得体会 篇7

杨青建,我校在全面实施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效的工作,分别到开封汝南、确山等各个名校参观学习。今年4月4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到郑东小学参观学习学习回来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参观郑东小学的总体感受

1.营造氛围。参观期间,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朝气蓬勃,有活力。早操和大课间活动队列严整各班整齐如一。学生运动充分,面色个个通红,神情健康阳光。黑板、墙壁、走道、花园、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等,天花板以外的地方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张贴学生照片、表扬优秀小组、展示学生习作、分享名言警句、提示生活细节,每走一步都有看的,每看一处都有让眼睛一亮的,校园文化氛围催人奋进、让人留恋。

2.管理细腻。学校管理做到了精细化,环节设计细,要求规定细,检查督促细,责任落实细,让人叹服。宿舍的管理井井有条,地面干干净净,走进寝室有一种家的感觉。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参观的时候,正赶上寝室管理员在做集体舞,从他们那整齐的步伐中,从他们的灿烂微笑中,我们心底受到了一种震撼,这就是对生活的热爱。

3.启智提升。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找准起点,坚持面向普通学生,坚持抓住全体学生,注重大面积整体提升,力促每名学生全面发展。春芽,夏苗,秋果,冬子,在教学中突出励志怡情,通过美术课、音乐课、舞蹈课,让学生修身养性,让校园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正是通过这层层提高的三步。构架出学校管理钢筋铁骨。二.参观学习后的建议 1.开展写字教育,2、开展思想教育,活跃学生生活; 3多走出去,让师生的知识丰富起来;

4、教育好教职工从小事入手,由大处着眼,咬定目标不放松。做好“四个一”,既从上好每一门课(狠抓教学质量),开好每一次研(抓好教研风气),捡起一片纸(狠抓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好一面墙做起(建设和谐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让每一面墙都说话)。

到小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轻松的人文氛围,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主要感受有如下几点:

一、学校文化氛围浓厚,育人环境体现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来自学校成员的智慧、经验、精神与作风,反过来又影响、激励于学校员工。从迈进xx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吸引了。该校创建于1948年,是一所革命老校,我们所参观的是该校的新校园,去年的9月才投入使用,虽然是新校舍,却也能感受其校园文化内涵之深,育人氛围之浓厚。校园内随处都可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从学校走廊、墙壁、楼梯拐角,甚至每根柱子都书写了各种名言等,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书卷气息和儒家氛围。

二、学校教师优秀,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xx小学的老师整体素质很高,我听取的是该校张瑞芬老师在二年级上的一节英语课《

10、What color is it?》。张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英语教师,她既是东升镇第一届名师,又是镇英语中心教研组组长。自从本学期初接任一年级英语教学工作以来,我在学校也听过几节英语课,但是和这节课比起来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先不说张老师的课上的怎么样,就从张老师那朴素、大方的着装上就足以看出老师的文化内涵,给学生的是一种为人师表的美感。张老师不仅亲切而且很活泼,作为一名中年教师,在课堂上能唱能跳,实在是难得。整节课以一个生动的蝴蝶谷的情景串联起来,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浑然一体。无论是单词的学习还是句式的教学把握得可谓是驾轻就熟,特别是第四个环节“Sing a song”,老师能与学生一起边唱边跳,而且每一个动作竟是那么的优美;此环节的第二个内容“Make a new song for snake”,把歌曲中的“fish”改成“snake”,从学生大胆、准确的改唱中可以知晓张老师平时课堂教学相当扎实。张老师的课堂用语非常到位,整节课基本上都没有出现过中文,而那帮孩子也能完全明白她的意思,师生之间配合得相当的默契。

再说张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绝不拘泥。她的这节英语课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很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不仅仅是因为张老师能唱能跳,而是因为她很有智慧,课堂的调控能力很强,六十多个孩子,活跃但不吵闹,积极且遵守纪律。她的两个方法值得我借鉴:一个是游戏,一个是课堂上的评价激励制度。本节课她设计了两个游戏,大小声游戏和炸弹游戏,这两个游戏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进行单词的训练目的,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的评价激励制度,张老师以跳格子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常规及各方面表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课后取胜的小组能当场获得奖励。看得出,孩子们真的很喜欢张老师!

我想如果每一节课老师都能用上自己出色的教学智慧,那么孩子们将是受益无穷的。

从这节英语课上,我已经初步地认识了xx小学,因为张老师很优秀,她又只是教师群体中的一分子。

三、学校管理精细,成果显著

在听取了赖校长的《展现代气息 促多元发展 创素质教育强校》的经验管理报告后,感觉到他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得非常的精细,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学校突出情感管理,营造和谐氛围。建立了教师生日一览表,在每位教师生日之际送上真挚的祝福;每学期还要进行教师家庭普访、家属聚会,以感谢教师家属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取消教师上下班制度、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住址教师集体运动、制定教师休假制度、教师分类评价等等,无不体现了学校的人性化管理,让教师从中体会到了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让老师在这种氛围中工作舒心。其次,学校以“办文化事*育文化人”为主题,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进行常态管理。学校每节语文课前开展的演讲活动,确实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锻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管理,离不开和谐的团体。

到双堡小学参观学习心得 篇9

韦祖月

2013年3月29日,学校组织了6位老师及县局领导一行9人来到安顺地区双堡小学进行参观学习,大家深感不虚此行,收获多多。

走进这所学校,立刻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人文气息,给我的感觉非常的好。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学校的很多标语用得很好,如有一则关于环保的标语“你丢掉的是垃圾,我拾起的是品质。”这一标语让学生体会到丢垃圾的可耻,拾垃圾的光荣。另外在办公楼的拐角处及走廊上都展有老师和学生的粉笔字以及部分诗词的解释,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文化素养。

29日上午,我们分别听了霍老师和胡校长的课,课堂上,同学们动手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次序维持得很好,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很积极地思考和回答;当老师让他们看书并思考问题时,他们又非常地专著去思考,整个课堂显得既严肃又活泼。听完课后,接着我们就参观他们学校的食堂、图书室、教室、办公室等,听取学校领导给我们介绍该校办学情况,对我的触动很大,很受启发和教育。首先,是他们那种服务精神,团结精神。走进他们的学校,给我一种感觉,不管是老师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是那么认真。我想正是他们的这种服务精神,才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承认。其次,是他们学生那种自觉和勤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找到了该校的工会主席,他对学校的概况、学校管理以及校务公开工作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认真倾听后并对他们优秀的学校管理经验、人才倍出的优秀教育教学效果赞叹不绝,周主席还带我参观了一些关于工会建设的资料。我也跟他讨教了很多关于工会工作的经验。

参观实验小学心得体会 康红军 篇10

鄢陵县张桥镇第一初级中学 康红军

4月12日,我们来到许昌市实验小学进行了参观考察,对此校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了解,参观考察后内心深受震撼。特别是他们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育设施、凸显的文化氛围、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精简高效的教师团队等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学习、借鉴。

一、硬件设施建设给校园描上“面向现代化”的面纱,激起我们无限的向往。

实验小学教室、办公室、活动室、运动场所设施一应俱全,总体布局一目了然、科学合理,从进入大门到各楼的参观和随意提问中了解到,其教育教学设备的时代性和教育投入的力度的确值得我们感叹和欣赏。

二、“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极大地触动了我们学习的意念。

各个活动室更是高起点、大手笔的杰作,从美术活动室的艺术文化到音乐舞蹈室的动感时尚,更有图书室,用文字诗联串接而成的文化长廊等,使校园文化氛围一气呵成,浸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和强者之音,其感染性、号召力无时不在向广大师生潜移默化中熏染,这种“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的浓厚文化氛围不能不令人折服。另外,该校广播室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与制作,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也因此使在场的老师为之叹服。

参观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心得 篇11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南侧,北望闻名遐尔的黄鹤楼,东邻武昌首义红楼纪念馆。1920年,在前清“两湖书院”的旧址上创立了“湖北省立第二小学”,后更名为“湖北省立实验小学”。大革命时期,学校成为重要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徐向前、恽代英、陈毅、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正式定名为“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40公亩,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教学楼、科技楼、图书楼、外国文教专家楼、塑胶运动场布局合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在葱茏的绿树衬托下熠熠生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陶艺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劳技室、科学实验室设备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学习活动环境。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40多名,学生2500多名。另外还有一个附属的幼儿园、2个寄宿制小学分部,总计学生5000多人。

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实验小学始终将“实验”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在实验中求发展,是示范全省、辐射全国的教改窗口学校,在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效益等方面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会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育实验基地”等称号。等称号。

围绕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通过走主体性教育实验之路,实现学校师生双主体个性化发展,综合办学水平持续整体提升,成为武汉市对外交流的窗口,与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台湾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友好交流活动,与日本大分市住吉小学结成友好学校。2001年被国家外专局批准为湖北省小学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学校,现聘有来至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21人在校工作。“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提出了“学习、服务、依靠、组织、引导、协调”的十二字管理理念和“科学化、程序化、情感化”的管理策略,建立了三级目标、三级计划、三级责任的“三三制”管理机制。提出了坚持教育机会均等、坚持全面发展育人、坚持教学教养并重的“三原则”。形成了“高效、兼容、有序、衔接、能动”的工作运行机制。使师生在民主、和谐、自律的环境中得到了充分自主的发展。

“新、活、实”的德育工作特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强调德育的活动性、实践性,突出德育活动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在教育活动中,学校形成了“情景——角色——体验”等德育多种活动模式,建立了校内外爱国主义实践基地、生态实践基地、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学农帮困实践基地等教育基地。使德育活动课程化,学生活动自主化,活动内容生活化,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活指导》、《交往礼仪》、《国家公民》的校本课程,其中“独自在家”、“学会尊重”、“明天又水喝吗?”等课例在全国主体教育年会上受到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等教授的高度赞扬。

开放交融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素质整合发展。学校形成了具有个性与特色的课程计划;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目标;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采取开放式管理的课程策略;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指向,并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优化学校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提供高新技术教育资源,向学生提供更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探索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动、乐、爱、创”的教学个性引导学生乐中学、做中学。即动中而乐——乐中生爱——爱中激创,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性、合作性、选择性,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强调在操作、体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方法、情感方面的整合发展。形成了“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方法。

小学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新的体会:

一、立足三尺讲台,放眼家乡发展。当我们一次次走进促进灵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现场时,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不足。总以为作为教师,能够立足三尺讲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已经完成了使命,就已经把工作做好。而这还远远不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参观学习,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教学只做到了一半,那就是让学生“读书”。还没做到更重要的另一半,那就是让学生“行路”。教师的视野都只局限在课本,讲台,如何谈学生的视野开阔和拓展。有了这样的一次行路经历,我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讲台上告诉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感受外面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会给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

二、立足工作岗位,服务社会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工作每天都在校园里进行,在课堂中完成。总感觉自己的贡献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太遥远,没有现实的意义。但是,当听到我们的园区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产业工人,需要我们教育在短时期内完成培养。我们的城乡综合整治工程中教育部门给与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部分教师的积极响应。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虽然岗位在校园,但担负的责任非常重大,所产生的影响力也非常巨大,足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进程。意识到了自己必须立足工作岗位,努力工作,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抓住机遇,建功立业。灵武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灵武即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真切感受到,自己处在一个历史机遇期。一个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自身价值,实现梦想的重大机遇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将立足岗位,将工作的视角方款,将教育的影响推向将来。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理想上确定生活梦想,从行动上指明自己未来的方向。灵武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公民和劳动者,而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正在完成这个重要的发展任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教学水平,结合家乡的发展实际,把课本知识和灵武发展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提高对于灵武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一起感受到自己已经处在这个机遇期,正在参与这场伟大的变革。并能够为实现梦想,促进家乡发展而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一天的参观学习,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也开阔了自己的思路。让我值得反思的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价值有多大。眼睛看到的不仅仅只有鼻梁,还有以外的广阔天地;教师的舞台不单单是三尺讲台,这三尺讲台将为学生延伸出无限的广阔舞台。篇二: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刘俊敏 2014年10.21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荣幸、也很激动在这里为大家汇报这次赴山东省济宁市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我个人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想法与举措。不当之处,还望和大家做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2014年10月11日至20日,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10人从学校出发奔赴全国教育名市——山东省济宁市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习。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在济宁一中新校区、济宁一中老校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期间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听了学校领导的专题讲座,同时也参与了济宁一中新校区课堂教学评课活动。这次学习,使我深受启发,下面主要谈谈我在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感受:

一、校园文化

最吸引我的是它们的校园文化:一个个整体的规划,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勇于进取的文化氛围,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当地名人的塑像成了默默无言的教育者,每一块墙壁、黑板、楼梯、暖气包、甚至于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花坛他们都合理地的有效地利用,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教育的激情。学校在公寓楼及教学区都有开水和温开水,在实验室、音乐美术舞蹈等各功能室、模拟动物园到处能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教师的敬业精神

在课堂听课活动中,教师教态都十分规范,课堂组织紧张有序,当堂训练扎实有效,而且各个教师的课堂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敬业精神已经在教师身上得到完美展现。他们一定做出了艰辛的努力,才会有今天的收获。敬业本质上就是工作观,他们的工作观值得我们学习。

三、教学形式新颖

教师设置了他们的课堂时间分配为:让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约3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约10分钟、请学生自结、巩固、检测约5分钟。他们的教室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室”、“学堂”而非“讲堂”,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往往退居二线,他们的任务是一旦学生点拨出错或不到位才出手帮助,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我们观摩到的每一堂课,教师首先呈现的是学习目标,所有学科的第三个学习目标都是:激情投入、体验学习的快乐(或享受学习的乐趣),然后是导学案批改信息反馈,其次是站立讨论、展示,再次教师点拨,最后巩固,作业是完成本堂教学知识训练案或下一节课的导学案。我们无不被学生学前良好的自学习惯、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学堂上精彩的展示感动着。

四、集体化的导学案

导学案中所涉及的探究问题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知识点挖掘细致,我所听到的英语学科三节课都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性,很有实效性。课间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透漏出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

五、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校园到宿舍,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没有艰辛,便无收获”“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正课与自习一分钟也不让自己闲下来,紧张而积极,你的收获会让你更加喜悦”,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很实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

进入三所中学,学校干净整洁,校园和草坪看不到纸屑等垃圾,让人感到特别清爽,来到教学楼上,精彩纷呈的走廊文化,让我们倍受启发,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别致的名字,班级宣言,班级制度措施,班级才艺显示。班级的文化将班级的东西展示在全校师生的眼皮底下,有利于他们的重视和执行,也有利于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班级的才艺展示让他们感到有才艺的骄傲和自豪,促进他们积极进取。

七、课间操为亮点济宁一中的亮点之一就是出操,下课铃响后,学生迅速下楼到指定地点集合,班长身披写有班级的彩带,带领本班学生胸贴背式的跑操开始,口号声音嘹亮,队伍整齐,学生斗志昂扬,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也可以激发他们的信心,参观的教师拿起相机。真是无比震撼!

八、后勤管理新颖

所有教师和学生进出学生公寓必须刷卡,午休期间禁止任何人进出,公寓大门关闭。公寓楼一进门就张贴着学生作息时间表、学生公寓管理条例、学生公寓自主管理反馈卡。每个学生宿舍门口都张贴着该宿舍学生的信息及学生的格言承诺。学校每周对学生宿舍卫生整齐程度及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评比成绩与班级考核挂钩.九、学校注重特长生培养

济宁一中有自己的学生乐队、舞蹈队、武术队, 随时可以应对校内外的才艺表演。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有自己的电视台, 主持人均是该校的学生。另外, 该校还有一支小解说员队伍, 遇到校外领导等人员去参观, 学校可以随时把这支队伍拉出来一展学校的风采.所有 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最值得的我感动的是这次李秋生校长给我高中部高三年级共捐赠高考教辅资料62册,合计人民币2444.2元。当我回到高中部告诉大家这一好消息是,所有教师真是比过年还高兴。在这里,我代表所有高中部教师对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代表高三所有教师在此保证,我们会充分利用这些教辅资料,决不会辜负校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在高三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会比以往更加努力,我们会更加用心钻研教材,争取在明年的高考中让我们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教师和家长。最后,我再次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考察与学习的机会,使我真切地了解到了其它学校的教育现状,有机会解读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获得了许多教育改革的信息,触发了我许多教育灵感。相信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必将成为我人生的一段重要历程,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篇三:小学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7月10、11两日,我参加了在牡市举行的省名优教师课堂展示活动,老师们精湛的教艺和睿智的课堂应对让我由衷的佩服。在欣赏和赞许之余,也借此反思自己的教学。

一、课堂——应是师生共建的一片真实天地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从容不迫地走进课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听课老师的视线始终集中在授课教师的身上,全神贯注地欣赏着娴熟的教学技巧表演,教师当演员的表演水准已充分显露。然后在一片掌声和褒奖中,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些所谓“精彩”、“完美”的课堂上,学生独特个性的思维火花在哪里闪现?数学教学独具魅力的美在哪里闪现?难道顺畅的教学流程、先进的教学手段、热闹的教学气氛,就是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吗? “老师,我还有更好的方法。”“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课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 叶谰教授极具精辟地指出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矫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教师真真切切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学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更能演绎精彩。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生成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生成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生成转化为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二、生成 —— 应是师生共点的一盏智慧明灯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课堂,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善于倾听文章转载自:个人简历网 心得体会频道 原文地址:小学教 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2、课堂上的亮点,源于学生精彩的发言。倾听能及时发现课堂生 成,能使学生感受到关注。课堂上一次无意识的倾听,往往能使教 学得以升华,使教师真正意识到课堂上生机勃勃的一面应该是真正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的上课应该随着学生的状态而调整、改进,这样课堂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当然,这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3、2、尊重差异

4、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 着差异。数学课堂就是要将这种差异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努力创造 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5、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承认差异,承认个性 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 识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6、3、机动设计

7、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设计时往 往喜欢环环相扣。教师怎么问,学生如何答;怎样总结,如何过度;学生谈到哪里出示图片,等等,考虑得甚是周到。这样步步为营的 设计,形成一种“线形序列”,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 来了个五花大绑!试想,教师在课堂上还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这 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么?

8、所以,教师应审时度势,相机调整教学预设的良好态度,才使 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 想启迪,加深知识理解,促进思维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价值,感 受享受知识的甜蜜,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9、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切忌作茧自缚。只有将线形设计柔化为机动性设计,老师的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担,从而调控自如: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课堂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荡漾,灵感迸发,精彩纷呈。

10、生成,追求的是教学的真实自然;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

上一篇:网络营销策略制定下一篇:数控行业的就业前景以及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