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审美媒介化与审美疲劳

2024-05-14

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审美媒介化与审美疲劳(共3篇)

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审美媒介化与审美疲劳 篇1

在大众文化视野中,“审美狂欢”表达了人们对当代感性文化的认同,而 “审美疲劳”则意味人们对当代感性文化的抗拒.解读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审美狂欢”与“审美疲劳”,能够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当代感性文化并为当代审美文化建设提供思考.

作 者:姚武 YAO Wu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中文系,湖南,邵阳,42 刊 名: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5(6) 分类号:G02 关键词:大众文化   感性文化   审美狂欢   审美疲劳   审美文化  

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审美媒介化与审美疲劳 篇2

“大众文化”这一术语, 产生于西方。在其发源地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以“Mass culture”为表达。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克海默 (Max Horkheimer) 和西奥多·阿多诺 (Theodor Adorno) 认为, Mass有“乌合之众”的含义, 所以“Mass culture”是一种具有较强贬低色彩、专为民众准备的低等文化, 即一种伴随工业化革命、大众媒介技术、机械化复制生产的文化产品, 使我们对其产生了一种否定的判断。因而其中渗透着“宰制的意识形态” (dominant ideology) , 成为欺骗民众的商业与政治联手的工具。另一种是以“Popular culture”为表述, 雷蒙·威廉斯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文化与社会》中使用了较为中性的“Popular culture”一词, 开始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与民众紧密相关, 表明大众文化来自民间。它甚至是“为普通民众所拥有, 为普通民众所享用, 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因而把大众文化拓宽到一切流行文化的层面, 并将其与精英文化相对待, 因此可以译为“流行文化”或“通俗文化”。

这两种在西方流行的用法各有其合理性, 很难做出优劣的评判。实际上在运用中常常出现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无论是否定的还是肯定的用法, 客观上都传达出大众文化这一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与大众文化相近的表述还有“Kitsch” (媚俗艺术) 和“Culture Industry” (文化工业/文化产业) 等。考察这些概念所出现和使用的历史语境, 可以发现它们大体上经过了如下线路:Popular culture→Kitsch→Mass culture→Culture Industry→Popular culture。因此, 在历时的发展过程中, Popular culture吸收各种文化表述, 形成当今的意义。所以, 从当下社会的现实语境出发, 笔者认为在此将“大众文化”表述为“Popular culture”比较合理, 但是, 来自“Mass culture”的诸多内涵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应当加以吸收、融合。

笔者认为当下语境使用“Popular culture”更为贴切, 但“Popular culture”在西方仍存在多种不同的用法。约翰·斯道雷 (John Storey) 指出其具有6种含义:1.大众文化是一种被广大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2.大众文化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一种文化剩余范畴, 是高雅文化之外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栖居之所”;3.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 即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 (massculture) ;4.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民治、民享的文化, 属于“人民的”、“本真的”、“民间的”文化形态;5.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矛盾冲突的领域, 是被统治阶级的抵抗力量与统治阶级收编力量冲突斗争的场域;6.大众文化是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消弭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的文化形式。因而, 从斯道雷的总结中可以看到大众文化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但都不足以定义大众文化。阿诺德·豪泽尔曾经在分析“民间艺术”与“通俗艺术”时指出:“民间艺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 以乡村居民为服务对象;而“通俗艺术”的消费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生产者则是满足这种不断变化的需要的专业人员, 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于艺术风格, “民间艺术的路子比较简单、粗俗和古朴;通俗艺术尽管内容庸俗, 但在技术上是高度发展的, 而且天天有新花样, 尽管难得越变越好。”詹姆斯·G·特鲁洛夫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的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 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且以城市民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根据上述一些理论家的思考, 同时考察中国文化的语境, 笔者认为王一川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比较合理的, 即“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 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同时我想还可以加上网络、手机等形态。这一定义可以使大众文化同一些相关的概念区别开来。

其实, 大众文化也并不是与高雅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等其他文化绝对对立的, 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和可变的。要从具体的时代与语境出发, 创新和理解大众文化。如金庸武侠小说的学术化, 好莱坞电影《乱世佳人》、《音乐之声》等的高雅化。因此, 我们应把大众文化看作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其内涵、意义及特征等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众文化的概念并分析其影响力, 在此, 有必要梳理一下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 大众媒介性。自工业文明以来, 才出现了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 所以其传播媒介是以大众媒介为主, 含有大众媒介所规定的特点。有学者认为, 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传播过程中用机器批量制作以传达信息的书籍、杂志、报纸、电影、电视、广播等形式。还有约翰·费斯克等人认为, 大众传播是在现代化的印刷、银幕、音像和广播等媒介中, 通过企业化投资、工业化生产、国家化管制、高科技和私人消费品等形式, 向无名的受众提供休闲娱乐和信息的实践与产品。由此可以得出当代大众媒介可以分为印刷媒介 (包括报纸、杂志、书籍) 和电子媒介 (包含广播、电影、电视和新媒介以手机、互联网等为主) 。与以往媒介相比, 大众媒介具有受众广泛、传播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 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就是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

第二, 商业性。和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 大众文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商品性, 是以交换为形式而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使得大众文化的经济与文化界限模糊不清。也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得大众文化更易于被民众所接受。大众文化已经不是静态的文化形式, 它还和包括其作品在内的人的整个商品消费行为及其过程, 因此, 商品与文化相互杂糅, 无法分离。一方面大众文化被商品化, 而另一方面商品也被文化化。

第三, 通俗性。由于大众文化的经济与文化界限的模糊性, 使得大众文化更易于被民众所喜爱, 这就要求大众文化必须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 这样就拉近甚至消解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 使得艺术生活化。总之, 大众文化“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 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 使艺术日益生活化。

第四, 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的文本在开始之初吸收其它各类文化文本, 创出原创性的新模式, 通过批量化生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民众之中流行开来, 形成时尚潮流。流行性, 正是大众文化的必备特征之一。但伴随着流行的发展必然导致的是模式化。譬如《中国好声音》这样的音乐类选拔节目在中国的流行, 各类电视台开始策划诸如《我是歌手》、《我为歌狂》、《大地飞歌》、《中国梦之声》、《中国星力量》等音乐选拔类节目。有的模式能够有所更新, 但有的就显得过于“老化”了。因此,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要求其需要不断地谋求新的创造。

第五, 日常娱乐消遣性。大众文化与其他任何传统的文化形式都不一样, 鲜明地具有为大众的娱乐、休闲所服务, 消解现代人在工作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以起到娱乐消遣的作用。让人们通过手机的快餐式阅读、轻松愉快的影视欣赏、具有感官刺激的电子游戏以获得娱乐, 沉浸在愉快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生产者要迎合民众所需, 随时创造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化产品, 以满足大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与高雅文化的个性不同, 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的, 与每个个人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 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俗趣。

第六, 参与性。大众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创造者、生产者、接受者为一体的文化形式, 使得人人都能成为参与者, 结束了文化是个别人所创造的历史。首先, 从主体上说, 民众的主观意愿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现代信息通信技术, 有效、便捷地影响到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其次, 从客体上看, 电视、网络、卡拉OK、手机、商业广告以及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都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特别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

第七, 全球性。大众文化能够借助网络、报纸、杂志、电影、电视、手机等媒介形式, 使得文化的传播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全世界范围内拓展。由于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更加增强了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例如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视频课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观看, 《甄传》也在海外各国获得热播等。

第八, 类型性。大众文化的形式愈来愈趋向类型化, 电影、电视等艺术被分门别类, 有爱情片、武侠片、古装剧、悬疑片、战争类、警匪片等。与高雅文化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相比, 其完全被抹去了个性, 形成了类型化的特征, 人物角色相对一致, 不管什么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 总是能让人猜想到故事结局, 各类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趋向一致。

第九, 后现代性。正像詹姆逊所说, 后现代性的特征是主体瓦解、雅俗交融、意识形态淡化、学科分野模糊。而它突出的形式特征, 当属杂拼和精神分裂。大众文化正具有雅俗共赏性, 同时跨学科的方法更加凸显, 不分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传播学等, 而是各个学科交融在一起。作为主体的人也在瓦解, 沦为大众媒介的附庸, 对于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态度也在淡化, 人们关注的只是自己身边的事情, 不再作为主体的人参与社会事务。因此, 大众文化具有后现代性。

当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应是“popular culture”, 又可以称为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大众媒介性、商业性、通俗性、流行性、日常娱乐消遣性、参与性、全球性、类型化、后现代性等一般性特征。上述仅是对大众文化的一般性进行简单的描述, 针对审美视野下大众文化中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包括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手机文化等, 还要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赵勇.大众文化理论新编[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赵勇.大众文化的概念之旅、演变轨迹和研究走向[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3) :312-320.

[4][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

[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6]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8][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9][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10]郑敏燕.大众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133-134.

论大众审美文化的拆解因素 篇3

论大众审美文化的拆解因素

知识、技术、商品、已作为对传统文化的拆解因素而由边缘性的范畴转变成为具有巨大拆解作用的功能载体.它一方面作用于传统审美文化的固有模式;另一方面又使大众审美文化面临自行拆解的.困境.但反过来看,拆解因素也是促成二者自由存活的重要因素.

作 者:宋铮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刊 名: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3(1)分类号:B83关键词:拆解因素 大众审美文化 技术 知识

上一篇:用爱谱写教育之歌下一篇:建筑设计院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