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2024-05-12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共8篇)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篇1

一、改革是动力,甚至是“革命”

在社会生活中,改革是新与旧的过渡与交替,是社会发展过程的自我调节和完善。甚至在某些领域和方面,诚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出。”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决定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决定的。有时社会生活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并不意味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停止或结束,经济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是永恒的、无休止的,而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仅仅是经济社会矛盾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社会各要素相对平衡,各种机制运行处于良性状态,可以表现为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社会内部酝酿更大的矛盾运动时,同样也会出现相对稳定状态。在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中,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必须依靠改革,通过改革而实现。改革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不断的改革就没有长足的发展。发展既是改革的目标和成果,同时又是改革的基本条件。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改革提供客观需要和物质前提。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自我调节和完善,只要经济社会矛盾运动存在,只要发展过程不止,改革就必须伴随始终。纵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改革和发展都是相伴而生,相依而存,相促而进的。在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中,改革既是实现稳定的手段之一,又必然打破暂时的、低层次的稳定,达到更加牢固、更高层次的稳定。通过改善经济社会各组织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发展就是不稳定和相对稳定两种状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因此,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改革的力度,采取逐步推进的改革方式,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由单项改革到多项改革,由点到面,分步实施,把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才能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协调,互为促进。

二、发展是中心,是“硬道理”

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就是经济实力增强,文明程度提高,民主法制健全等的综合反应。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事物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以固有的规律进行着,人类必须在逐步认识其内在规律的前提下,按客观规律办事,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谈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没有说服力,这是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著名论断的基本含义。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扩展的,而用逐步认识到的规律指导实践,推动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是改革,因而改革又是事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我们需要的发展是具有科学内涵的发展,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既快又好的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既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平衡(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体现改革精神的发展。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要靠中国自己的发展,而中国只有稳定,才能发展,这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事关中国建设发展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发展与稳定也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互为因果又互为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便难予维持稳定。稳定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稳定,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稳定是不存在的,假设有这样的稳定,也不可能对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客观事物和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稳定又必须打破稳定。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对待稳定,不能因为不稳定就不改革发展,也不能因为稳定就停止改革和发展。稳定与否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而改革发展则是事物和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在 1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篇2

首先, 深化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改革, 才能解决各种需求矛盾, 才能激发人的生产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早日实现现代化。

其次, 改革的力度、进度时机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尤其是我国的改革, 不仅是两种经济体制的转换, 而且是利益格局的调整, 价值观念的变化。因此, 改革必须注意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防止改革措施扭曲变形。

再次, 要消除改革问题上的种种误区。一要克服改革与己无关论。二是把改革理想化。以为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弊端, 都可以通过改革消除殆尽, 认为改革可以万能。三是认为加大改革力度就是更改现存的一切。这种认识是很危险的。我们不能把好的东西都改掉, 造成好坏不分、真假难辨、美丑颠倒、是非错位的社会现象。四是把改革简单化。以为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法律规章制度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改革的目的就可以一蹴而就, 马到成功。其实, 改革是一个成长过程, 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 改革要试点、要尝试、要坚持、要深入, 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最后, 衡量改革对错成败的根本标准看是否发展力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成败与否, 不能只看领导人的评价和群众的意见, 最主要最根本的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不把握住住这一点, 很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范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二、加快发展, 才能实现改革的目标, 促进社会的稳定

首先, 只有发展才能体现改革的真正价值。发展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发展, 改善了人民生活, 取得了人们对改革的支持, 增强了社会的承受能力, 为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宽松的环境,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准备了条件。同时, 也减少了改革的难度和风险。如果生产停滞不前, 人民生活出现倒退, 群众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 改革将无从谈起。可见, 发展不仅支持了改革, 而且改革的成果也要通过发展体现出来, 不可能有真正价值的改革。

其次, 发展越快, 越要强调稳定。发展需要稳定, 稳定适合发展。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证。没有社会的稳定, 要求深发展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国民经济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这是全国人民所希望的, 也是各行各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时更要突出强调稳定问题。因为发展太快, 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如准备不足, 缺乏后劲;比例失调, 结构失衡;资金短缺, 规模失控, 时时有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等等。经济生活、经济关系快速变化必然引发人的思想、心理和生活关系的变化, 导致社会生活、政策关系的紊乱。所以, 经济发展越快, 越需要处理好社会矛盾, 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做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再次, 要掌握适度原则, 处理好持续发展与跳跃式前进的关系。确定多快的增长速度关系重大。我国的国民经济计划每年以百分之八到九的速度增长, 这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但各地区各单位的发展速度则不应受此限制。从各自实际出发, 越快越好。正确的思路是:胆子要大, 步子要稳, 敢于试验, 开拓进取, 在总的战略上要渐进、持续发展;在战术上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特点加快发展、跳跃式前进。这样做, 从全局上讲不会出现大的起伏, 整个社会不会引起大的震荡。局部地区即使出了偏差也容易纠正。所以, 中央提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最后, 越是在发展的时候, 越要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一是要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我国已经获得连续二十念得快速发展。究其原因, 一个很重要方面是靠高投入高消耗获得的, 继续下去终有枯竭的一天。因此要在提高投入效益上下功夫, 改高投入低产出为高投入高产出, 走内含式扩大再生产道路。二是要提高生产效益。我国很多企业一方面存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开工不足, 设备大量闲置问题。怎样适应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要, 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同时积极进行改造、改组、改型、转产、转制、更新设备, 变劳动密集型为技术密集型, 开足马力全员负荷运转始终是企业领导人的重要课题。三是提高管理水平。改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管理, 向管理要产值、要利润、要效益。四是要提高社会效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学习运用资产主义经济手段组织形式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要考虑社会效益。不能只求目的, 不择手段。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保持长期稳定是实现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首先, 稳定是改革的基础, 是深化改革的必然条件。只有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人们才能够集中精力, 冷静思索, 研究解决各种问题。政治稳定、经济稳定、思想稳定是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其次, 稳定是发展的保证, 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 人们才敢致力于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有序进行;否则, 危机四伏, 促进发展和进步是不可能的。从实际看, 保持政治稳定的关键是保持领导集团和军队的稳定;保持经济稳定的重点是保障人民生活;保持思想稳定的核心是人心稳定。

再次, 稳定是通过清除不稳定因素实现的, 稳定总是相对的, 不稳定才是决定的。要保持长期稳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多年积弊;矛盾成堆的情况下, 一旦某个问题处理不当, 会像导火线一样引起全面的震荡。目前,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 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 改革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都在增大。因此, 要特别警惕并设法消除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最后, 要消除在稳定问题上的误区。一是把稳定绝对化。认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稳定高于一切。切忌把任何一个命题绝对化都会导致谬论。二是轻视稳定问题。认为稳定问题无关紧要, 不必太重视, 天下不会大乱。岂不知任何大乱都是由小乱不治而引发的。特别是在很多矛盾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动乱。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的下台就是明证。三是满足于当前的稳定, 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岂不知社会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 认为太平盛世, 可以长治久安。不知道还有“盛极而衰”的道理。更何况我们远没有盛世, 还随时都有误入歧途、中途夭折的危险。所以我们更应该完善一个以稳定为基础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温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J]思想工作论坛.1994, 2.

专车是行业稳定发展与改革新增量 篇3

当前出租车行业这个X中,稳定、发展与改革的矛盾相互交织,专车问题不光是舆论热议的改革问题,还涉及发展,特别是稳定,要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得出最终结论;我认为,以增量改革带动发展、稳定,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所在,因此“出租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第四轮征求意见应特别考虑“互联网+”这个增量因素。忽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是要付出代价的。

“互联网+”是稳定的增量因素

移动专车所涉入的出租车行业,其发展和改革面临稳定这一特殊约束条件。专车到底是制造不稳定的因素,还是有助于稳定的因素?这个问题要先想清楚。

我特别注意到来自官方的一个说法,传统出租车行业有许多问题,但之前承担过社会责任,与新兴业态融合要有个平稳的过渡。稳定的问题不光是行业问题,也会成为社会问题。

这种说法是客观的。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出租车停运、罢运事件背后,出租车公司扮演着某种推波助澜角色,其中涉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反映行业既得利益的客观存在。事实上,互联网“加”到哪里,哪里都会有这些的问题。

仅仅维持现状,稳定实际是不可持续的。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太快,出租车供求缺口在扩大,全国有租赁牌照的汽车不超过35万辆,不足全国现有“黑车”的十分之一。“份子钱不能降”并不能消除造成不稳定的客观因素。“互联网+”的出现,给了政府一个新的选择。这就是利用增量,来化解存量方面的矛盾。

一项有关专车服务的调查数据显示,有96.9%的司机表示,如果有额外的奖励,他们愿意在出行高峰时段提高接单频率。这说明利益相关人不一定不愿意改变格局,只要增加的利益超过失去的利益,这些人就会从阻力变成动力。说白了,就是比过去的利益更大,出租车司机,包括出租车公司,都会在行业变革中成为稳定力量。

如果换一个思路,不纠缠存量,利用“互联网+”冲击现有格局,采取先调整增量(高端服务价格放开)后调整甚至不动存量(低端市场价格管控)的方法进行过渡,专车就完全可以成为增进稳定的力量,比现有方法(动质量管控的存量)更有利于平稳过渡。

“互联网+”是发展的增量因素

在专车问题上对“互联网+”的另一种疑虑基于发展方面的理由。一是认为如果放开出租车数量管控,让更多专车进入,担心会加重城市交通拥堵。二是从城市交通体系现代化整体考虑,公共交通是主要方向,不鼓励出租车出行方式。但是现代交通体系不是现代“代步”体系,需要考虑“代步”这个存量之上的增量。看专车业态,要增加发展增量这一视角。

首先,“互联网+”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增量。交通不光是代步,要向高附加值这个方向去变得“现代”。“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是现有出租车行业的升级而非重复。引导“互联网+”向高端化方向发展,提高单位车辆道路占用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而不是简单抢现有代步生意,专车的积极作用就会更明显。

其次,“互联网+”有助于交通业抢占新兴业态竞争高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业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向代步这样的基础服务,升级为增值服务业态(APP业态),以实现向高附加值的服务化的升级。将提高质量的重心放在增值,而不是行政管控是一个新思路。服务质量招投标有助于提高代步质量,但解决不了抢占新兴业态竞争高地的问题。

专车作为新业态,通过增值业态发育,可以从四个方面为改革、稳定提供行政手段无法替代的发展增量:一是通过发展车载智能设备制造增值;二是通过交通运营增值(如移动智能出行服务);三是通过互联网服务增值(地图、定位、视频、餐饮、电商等);四是通过保险服务增值。这些增量足以从发展角度使稳定(平衡既得利益)与改革(价格调整)的蛋糕不致缩小,政府不利用这一增量实在可惜。

交通业还有一个需要几年时间才能理解的更重要的新业态趋势,这就是下一代专车将彻底脱离代步基础业态,而将交通业转化为数据业。“互联网+”交通将发展为以数据为交通主营业务(电信业忽略数据化机会吃亏,值得交通业汲取);数据化交通将总量调控资源,创新为一对一精准配置资源(例如可以在减少车辆情况下调节峰谷供求);此外,用技术手段自然淘汰原有体系下的黑车服务,从根本上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互联网+”还具有互联网发展的意义,专车涉及跨行业发展,关系友邻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政府工作报告》所谈“互联网+”,需要从行业融合高度深入理解。

“互联网+交通”如今已经不光是交通一个行业的事情,也是互联网产业的事情。正如工信部的何霞指出的,现在“互联网+”了,加到各领域,遇到与行业矛盾,处理不好,会出现让信息经济速度放慢的问题。欧美接受专车新业态,发展就超过韩国。对专车的监管目标还要考虑信息产业的发展。不要监管得让一个几千亿的产业只剩七八百亿产值。现在传统产业增幅在降,互联网产业在升,由“互联网+”拉动,可以使“互联网+交通”总的产值更高一些。

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增量上。如果发展的结果最终是牺牲增量保存量,就得不偿失了。肯定不符合政府力推“互联网+”的初衷。

“互联网+”是改革的增量因素

当前,舆论关于出租车改革的焦点,多集中在“份子钱”的存废上(实际是出租车数量管控是否放开上)。在我看来,这是一场关于存量的零和游戏,“互联网+”与其卷入这场零和游戏,不如把自己变成一个关于增量的故事。

出租车改革的基本经济学问题,我视为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的均衡定价问题。如果不存在份子钱,出租车自由进入,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P=MC)。而加入份子钱,进行数量管控,均衡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AC-MC就是对应份子钱的进入门槛。在此基础上政府出于公共利益进行价格管制,相当于在平均成本之下定价(MC交通部现有改革思路是典型的存量调整。首先把供不应求解释为不是车的数量不够,而是司机出车“不积极”(隐含了P=AC不变)。然后政府在数量管控约束下,把改革定位于“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等方式配置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一方面限制出租车公司获取超额利润(P>AC),一方面压出租车公司来补波峰实际质量水平低于AC造成的消费者不满。这不失为一种折衷之策,但缺点是忽略了改革增量,仍不免受困于出租车公司抵制。

以专车为代表的“互联网+”,可以为政府提供另一种选择,将存量改革变为增量改革,因为专车即使不象优步现在这样拼取P=MC(杀价竞争)这部分市场,也可以通过上述四种增量,绕过AC-MC这部分既得利益,在P>AC(优质优价)这部分做文章。

鉴于这部分增量,大得可能超出出租车业的总吨位,足以把司机甚至出租车公司吸引到改革阵营中(让他们得到比改革前更大蛋糕),完全没必要将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出租车公司是否接受服务质量招投标(减小蛋糕)上。既减轻改革阻力,又扩大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比重。

我认为,把改革的主战场定位于质量提高,才能真正得到最大公约数。政府推进质量管控,重心在质量;专车优质优价,重心也在质量;发展也要求提高质量;消费者也希望提高质量,甚至司机和出租车公司也可从质量提高中收入更多。为此要避开围绕数量的零和博弈。同样是提高质量,借助“互联网+”来推进改革,引入专车来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把改革聚焦到中高端市场需求这个增量上来(让价格管控仅针对波谷的低端市场),让出租车公司(在互联网压力下改进)与互联网公司共同分享做大的蛋糕,在市场水平实现“互联网+X”的融合,政府借力改革,十分符合中国增量改革的传统。

至于政府如何发挥好作用,周其仁与高新民都赞成包容性管制。我理解,包容就是对市场中涌现出来的新增变量要包容,不要动不动就卡死,否则一定费力不讨好。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篇4

函授站:安徽水院站

专业: 土木工程

姓名: 阿信

学号: AHG2012529

成绩 :

《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纵观新中国发展概况,相信我们都很有体会!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几年的历程。新中国在这三十几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下,使得如今我国在国际上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为我国书写了一页新的篇章!而之所以能取得这些辉煌的成就,与我国领导人正确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关系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我个人看来,要使得我国持续又好又快稳定发展下去,必须继续认真的贯彻落实这三者关系。

国家要发展离不开人民,因此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与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因此,当我们都在搞发展的时候,我们就因该对一些落后的制度以及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而在改革与发展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稳定的进行改革,怎样稳定的搞好发展。总而言之,怎样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这三者定的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是总揽全局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对怎样处理好这三者关系引起重视。

我们国家要搞好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要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为了加快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崭新的尝试,所以它必须要求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是我国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大国,其中有将近四分之三的人生活在农村,因此要想长久稳定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好社会主义经济,那就必须把关注民生,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重要方针来抓,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这样才会有好又快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当然,我们要进行改革和发展,必须得依靠于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邓小平同志曾经也说过:“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了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通过改革才能理顺各种经济和社会体制之间的关系,充分的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只有使得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有效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维持各民族稳定,汇聚各民族力量于一体,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稳定,而保证社会稳定最根本的因素是加快改革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也讲过:“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搞好发展和改革,在改革和发展推动下维持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总之,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而改革与发展又是稳定的物质基础,它们这三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都知道,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因此,在我个人看来,要想在这一阶段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任务是极其重大的。所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累的经验和原则。首先,我们要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其次,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最后,要始终不渝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农业大国,其中生活在农村的占很打的比例。为此,我国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于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总而言之,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离不开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支撑,稳定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邓小平文选》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篇5

现在的中国,很多专家学者,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在讨论一个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怎样看待和处理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也有自己的理解。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紧迫性和其重要性。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个重大关系。这12个重大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来说是最重要的、最有决定性意义的12对矛盾。其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又是全部矛盾关系中首要的基本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关系。而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直接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现今的中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32年之后的今天,在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上升以及GDP达到世界第二强的关键时刻,就更需要也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改革是动力

改革是动力,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正确、有效的途径。改革开 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实现两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解决好涉及长远性、全局性的两大课题,即;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

邓小平同志在《邓小平文选》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他又说: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 他向全党提出: 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压倒一切的最艰巨的任务”。并且说: “我是主张改革的,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在谈到改革的基本内涵和内容时邓小平同志认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还进一步阐述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 还要从恨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而且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他又说:“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从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 改革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恨本动力, 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手段和途径。

二: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发展首先是经济,但不仅仅是经济,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发展,是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以及文化实力。归根结底,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只有也必须坚持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三重改革,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和有效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大国,理应对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没有发挥一个大国应有的作用和享受应有的尊严,反而被视为“东亚病夫”,尝尽了“落后挨打的”滋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因此,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充分显示出发展起来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实践证明:只有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发挥出来;只有发展了,我国才能尽快摆脱落后,进入世界现代化强国之列;也只有发展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更加稳定,社会主义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因次,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应牢牢把握机会,抓住机遇,争取经济更上几个台阶。

三:稳定是前提

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必备的政治社会条件。没有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和改革,试想一个动荡不安,兵荒马乱的国家,人民会有心思去大力搞发展,搞改革吗?怕是个个都逃离这个国家出去,当国际难民了。所以,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必要条件。这其中,稳定包括路线和方针两方面,它们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直白的说,路线和方针的稳定,即代表了国家政治的稳定,作为上层建筑,政治的稳定不光是有利于国家政局和党的政权,而且还有利于经济文化等下层建筑的发展和稳定——包括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的稳定以及教育、人权等方面的稳定。

因此,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要发展,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更无法提高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四: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改革、发展与稳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首先,改革是否成功,既影响发展的进程, 也影响社会的稳定。邓小平同志说:“改革的意义,就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

其次,发展是否健康, 既影响改革的进行, 也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能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改革的承受能力,减少改革的风险,有利于检验改革,有利于推进改革。如果发展不顺利、不健康,尤其是发展速度太快,形成“过热”,反而又会影响改革。

其三,社会是否稳定, 既影响改革的推进, 又影响发展的进程。稳定,是社会上一种相对平衡、均衡协调的运动状态。稳定是指政治稳定、经济稳定、人的稳定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基本条件,其中政治稳定是前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

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是造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稳定的作用,并把稳定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他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不能再折腾,不能再动荡。一切从大局出发,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当然,这里的稳定绝不是指死水一潭,了无生气,这就要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改革发展与稳定辩证地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不仅仅是个现实问题, 而且是个战略问题、全局问题它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要想实现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要想始终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就必须在今后的道路上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全局上,从总体上把握住方向和战略。也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要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篇6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唯有把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文化事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所有的改革和开放,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然而,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就难以推进,发展也难以实现。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相当复杂,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遭遇严峻挑战。只有团结一心,保持稳定,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确保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确定,才能渡过改革难关,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为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稳定,才能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篇7

一、以完善地方立法为契机,提升黑龙江省法治环境建设效能

地方立法是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情况制定的立法,所以必然直接影响着其立法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甚至是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与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公民的权利、义务休戚相关,因此,对地方立法必须加以完善,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立法目标。[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和保障市场、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在要求,构建一个规则统一、透明,无体制性障碍和无法律、法规、政策冲突的良好区域法治环境。我国是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地方省会城市和较大城市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的民族地方立法主体也有权根据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地方立法在发挥地方积极性,解决本行政区范围内的改革发展和各项社会事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各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制定地方法规、政府规章、政策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在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土地审批、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竞相制定优惠政策,对外来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准入、收费、银行信贷、市场管理等方面设置壁垒,采取歧视性政策,搞地方保护主义等。由于区域内部的各地方政府受“诸侯经济”的影响,缺乏大市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各地方政府间又缺乏协作意识与机制,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人为地造成各行政区之间资源、财力、人才的严重浪费,各种生产要素难以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障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协调发展。因此,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各地政府就必须提高协作意识,在自愿、平等和有利于各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协作,通过建立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来制定共同的市场规则、整合区域法治环境,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和地区壁垒,有效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化和一体化,形成良好的法治大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形成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2]

要加大相关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清理工作力度,及时提出废止、修改有关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的建议,首先应当站在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高度,突出管理与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原则,合理设定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注重规范政府权力,明确政府责任,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尤其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有重大影响的立法项目,要召开座谈会或者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设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使立法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第三,立法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切实摸透立法所规范领域的真实情况,力求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弄清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立法需要规范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拟定相关制度和措施,增强立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

二、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先导,优化法治环境管理格局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展和完善。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抓好改革。准确把握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精神,从实际出发,有方向、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二要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抓好改革。以实施发展战略为切入点,加大司法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法障碍。三要着眼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抓好改革。加强保障人权的司法制度建设,健全完善立案和执行工作体制,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真正做到改革为了群众。四要调动各方力量抓好改革。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各级政法机关要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政法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3]

当前,全省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征地拆迁、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刑事犯罪依然高发多发,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也给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情况。这就要求法院、检察院必须把惩治犯罪、维护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执法想到稳定、办案考虑发展。深化反腐倡廉建设也是检法机关重点工作之一,检法机关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加强与纪检监察、行政执法单位的协作配合,健全完善发现、移送和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机关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违法监管活动发现纠正处理工作机制,积极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是当前工作重点,更是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以推进依法行政为目标,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

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世界银行研究结果表明,法治程度可决定一个国家57%的无形资本价值。企业投资最看重两点,一是投资机会,二就是法治保障。可见,法治环境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要赢得先机,必须通过推进依法行政,构建长效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来保障和推动科学发展,增强发展的实力和长远竞争力,提升科学发展的法治优势。

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科教文卫事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法治是必由之路和根本保障。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常规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民生权利,用法治的方式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推进,妥善处理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根本上要靠法治。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法治是以理性平和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最佳模式,更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佳方向。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构建优化法治环境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各种利益主体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并充分运用法治手段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4]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强力推进。一要把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落实。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是时代强音、是大势所趋。黑龙江省把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领导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领导责任体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加快推进。二要把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绝不是个别部门的日常小事,而是全省的大事,必须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把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抓经济发展的气魄和力度推进依法行政。要切实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齐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政府法制机构要切实担负起在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工作中的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的职责,法制机构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勤奋工作,恪尽职守,积极主动地当好政府领导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三要把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作为一项长久品牌来打造。要把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环境长效机制作为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最重要的抓手,必须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抓下去。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学法、懂法,带头守法、用法,充分带动全省人民,让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成为一种风气、一种习惯。要加大法治宣传的深度与力度,营造浓厚依法行政氛围、打造最优依法行政环境、塑造依法行政品牌。

摘要:黑龙江省经济的科学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软环境,而法治环境就是最关键的软环境。只有加强重点改革领域立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依法行政,才能构建龙江法治环境长效机制,创造公开、透明、良好的龙江发展环境。当前,我省经济快速发展,改革进程深化,面对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全省政法战线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立法、司法和依法行政工作,用统一思想指导工作,提高政法工作科学化水平,推进法治黑龙江建设。

关键词:改革,法治环境,黑龙江省

参考文献

[1]李琳.完善地方立法推动我省法治环境建设-以法的价值完善为视角[C].第五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2014(9).

[2]牛睿.加强区域立法协调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法治环境[J].理论界,2007(8).

[3]朱东.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优化法治环境的长效机制[J].共产党人,2012(10).

[4]郑光.搭建“六个平台”服务社会管理创新[J].人民检察,2012(16).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篇8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研究

计量处

陈翠兰

近年来,在各级工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包钢计量处工会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贯彻党的依靠方针,切实履行维护基本职责,努力探索工会工作新格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工人主力军作用。

围绕“人才开发”,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技能化进程,充分发挥工会文化教育阵地作用,鼓励职工立足本职,推动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坚持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注重加强媒体宣传,开展各类演讲、知识竞赛和文化娱乐活动,满足职工群众文化需求。围绕“科技创新”,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培训、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以“重点工程、优质服务、职工技能”为主线,成功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和劳动竞赛活动,一批技术状元、操作能手脱颖而出。

二、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大源头参与力度,推动维权机制建设。在各级党委的支持下,工会组织源头参与的渠道更加畅通,效果更为明显。加强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建设,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健全利益保障机制,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和谐劳动关系评比活动,建立合作共赢机制,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着力化解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重视职工信访工作,妥善解决劳动争议纠纷。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开展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和专项治理,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强化劳动保护培训,为一线职工构筑安全屏障。深入开展以《工会法》、《劳动法》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工作,推进企业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制度。

三、积极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彰显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优势,建立健全帮扶长效机制,落实对困难职工生活、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救助,实施送温暖工程,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帮扶活动。

四、加强自身建设,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和特点,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规律性的经验,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有效地提高了服务基层的工作水平。从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高度出发,通过自学、讲座和研讨等多种形式,突出提高“维权”能力和本领这一主题,开展工运理论政策研究,把学习与思考问题,学习与推进工作,学习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五、调研之后的思考 形势的发展变化,给工会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也使工会组织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为基本要求,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为根本动力,准确把握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展规律、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社会化水平。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努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更加突出;切实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效果更加显著;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机制建设更加完善;加快工会组建步伐,基层工会工作更加活跃;推进自身改革和建设,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更加增强。确保工会基础工作常做常新,重点工作务实创新,特色工作做大做精;实现这些目标任务,是时代的要求,是党的重托,是广大职工的殷切期望。工会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任务,立足全局,围绕目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一流的工作业绩,努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激发职工创业、创富、创优热情,共同为实现“十一五”发展新跨越建功立业。紧紧围绕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发展任务,凝聚职工力量,激发职工潜能,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为推进企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一)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按照科教兴国战略要求,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技术技能、身心体能素质,努力培育“四有”职工队伍,营造提高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的浓厚氛围,推动职工岗位成才。深化争当文明职工活动,塑造计量职工诚信敬业新形象。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展示职工的时代风貌。培育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风尚,营造比、学、赶、帮、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正确把握工会宣传的舆论导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夯实职工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强化职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职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是调整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把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变为内在要求和动力。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支持党和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提高职工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拓展思路、发挥优势,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职工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增强岗位竞争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活动。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培养职工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为重点,开展创新活动。以提高职工创新能力、激发创新热情为重点,开展 “技术创新成果”、“创新能手”评比工作,鼓励职工争做自主创新的先锋。围绕节能降耗,大力开展“我为节约争贡献”、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献计献策活动,引导职工以实际行动为节能降耗出力。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育和激励机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工会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发挥先进模示范导向作用,营造学习模范精神的浓烈氛围。

大力宣传模范先进人物的创造精神和模范事迹,教育广大职工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营造学习模范精神的浓烈氛围。

二、完善主动维权、科学维权、依法维权长效机制,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牢牢把握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的根本原则,以改革发展最需要、职工群众最关切、工会维权最有力、服务职工最有效为着眼点,抓住维权重点,突破制约劳动关系和谐的难点,完善维权长效机制,通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等有效载体,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创造共谋发展、共建和谐、共创美好生活的良好环境,为构建和谐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把维权关口前移,推动“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好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的履约率。提高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深化平等协商制度。强化以职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机制。继续深化企业厂务公开,重点推进公开规章制度、职工分配、奖惩和社会保险费缴纳、安全生产措施等涉及劳动者权益方面的情况,努力促进企业和职工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二)强化以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为目标的扶贫帮困救助机制。

及时掌握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状况,深化“结对帮扶”、“阳光助学”、“连心救助”活动,大力推进“送温暖工程”春风行动;主动参与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对困难职工及单亲困难女职工帮扶力度。

(三)强化以预防在先、全员参与为特色的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机制。

牢固树立职工安全为本的理念,努力建设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机制。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不断丰富活动内涵,认真落实《工会劳动保护责任制》,做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组织职工参加安全文化系列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劳动争议预警、调解、监督机制,做好劳动争议预测、预报、预防工作。

三、推进组织、运行、活动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工会工作整体水平。

要以落实《意见》为动力,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意识、群众服务意识,在推进工会自身改革与建设上下功夫,要努力推动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全面提升工会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

(一)在激发基层工会活力上选准新抓手。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重点在基层。努力创新工作载体,进一步激发企业工会活力。扎实开展职工之家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以建立“会员评家”机制为抓手,不断深化新时期建家活动,丰富建家内涵,创新建家活动形式。建立保护基层工会干部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科学考核激励机制,为基层工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要以健康向上的职工文体活动为载体,活跃职工身心,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在提升工会干部整体素质上实现新进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服从服务全局、适合不同职工群体需求的工作机制、活动载体和服务方式;着力提高政治思想、工作业务素质,着力提高工会干部主动维权、科学维权、依法维权的能力,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深入职工之中,倾听职工心声,以深厚的感情、满腔的热情,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使工会真正成为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职工之家。

(三)在推动工会工作创新上要有新作为。

大力加强工会调查研究和理论政策研究,围绕职工和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和理论政策研究课题,不断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能力。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下一篇:酒店常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