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

2024-08-22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精选9篇)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 篇1

一、活动目标:

.本节课,学生以不同形式分组交流各小组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此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此活动,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他人的视角正确评价自己的实践成果与实践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此环节,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其他小组的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学会与他人共享研究的体验与体会,科学合理的评价实践研究成果。

二、活动准备:

1.通过亲身体验,写好体验日记。

2.根据同学的感受和爱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组内回忆、交流实践活动过程。

(三)分小组上台汇报。

1、互助小组汇报。

小组长吴爽介绍小组活动情况,向同学们介绍本组搜集到的纸样及纸的不同用处。

2、快乐小组汇报。

小组长公付鹏熙向大家介绍小组活动情况和生产纸张的过程。

3、进取小组汇报。

组长闫意超向大家介绍小组活动情况,及油纸伞、春联、纸风筝、纸灯笼文化特点。4.、学习小组汇报。

组长路倩介绍小组活动情况,展示折纸作品,介绍作品折叠方法。

5、.群星小组汇报。

组长刘小坤向大家介绍小组调查纸张浪费情况及调查数据,提出节约用纸倡议。

四、评价交流。

1.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学生们在成果展示完成之后,让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在研究小组中的具体表现,对自我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做出评价。2.学生互相评价:

可以同一研究小组内组员之间互相评价也可以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

五、教师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 篇2

一、课例背景

《我是快乐小厨师》是笔者所在学校“儿童成长营”校本课程中六年级开展的一个活动,活动营地是海盐理工学校。笔者所指导的六(2)班52名学生参与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历时一个半月,分三个阶段进行。全班分成五个小队,分别从“美食营养对对碰”“美食技艺我分享”“家乡美食小调查”“孝心小厨微实践”“大厨工作微探秘”这五个角度入手,开启探究实践之旅。在本次活动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小组都有不少收获和感受。同时,他们也有一定的成果展示和评价经验。

二、课例呈现

(一)成果展示活动目标

1.在成果展示活动中,各小组能以不同形式个性化地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

2.在成果展示、评价过程中,共享活动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强做家庭小主人的责任感。

3.通过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

4.在成果展示、评价过程中,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自评和互评,发现亮点,提出建议,提升活动能力。

(二)成果展示活动流程

第一板块:回顾过程,导入活动

这个板块,笔者让学生欣赏了一组精彩的活动照片,配上节奏欢快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歌,让学生在轻快的歌声里回忆活动历程。展示的活动照片也是精心选择的,是学生活动过程的汇总呈现,旨在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激发学生接下去对展示评价的热情。

第二板块:明晰要求,设定奖项

这个板块,为了使学生在展示、倾听时更专注,评价时更有目标,笔者将设定的两个奖项(活动丰富奖、精彩展示奖)呈现出来,告诉学生,等五个小组都展示之后,我们还要进行评比,看看最终这两个奖项花落谁家。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是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的。在活动刚启动时,我们的评价要求就已经明示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知晓,并将过程性评价贯穿始终。

第三板块:分组展示,各显才能

这个板块,五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展示后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评价。因考虑到五个小组活动内容不是并列的,所以没有安排学生自主选择何时展示,而是按照顺序进行展示:“美食营养对对碰→美食技艺我分享→家乡美食小调查→孝心小厨微实践→大厨工作微探秘”。在学生展示之前,笔者提出要求:希望大家不仅能展示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和收获,更要带着思考,从别的小组汲取灵感和启发,看看其他小组在展示时用到了哪些独特的方法?对他们的活动有些什么困惑或者建议?小组展示后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问。这个板块,主要是根据各组展示的实际,引导学生挖掘活动经验,发现活动亮点,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和引导。

1.“美食营养对对碰”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图片展示、竞猜互动、采访记录、采访视频)。

(2)师:同学们,要做个合格的小厨师,需要懂得一点美食营养学,对于他们的研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你觉得他们展示得怎么样?(学生可以是对研究内容的质疑及补充,可以是对课题开展时研究方式的质疑,也可以提出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3)小结。

2.“美食技艺我分享”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参观感受、采访视频、实践照片、实践展板)。

(2)师:看完了这个组的成果展示,你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呢?

(3)小结。

3.“家乡美食小调查”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讲座体会、问卷调查表、统计图、做菜视频、美食简笔画)。

(2)师:同学们,听了这组的汇报,你想说什么?

4.“孝心小厨微实践”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食谱调查表、自制食谱、小鬼当家照片、小鬼当家美拍、小鬼当家展板)。

(2)师: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汇报,你有问题或建议吗?

(3)现场采访:做了小厨师后,你们有什么体会呢?

5.“大厨工作微探秘”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采访视频、简笔画、体验视频、倡议书)。

(2)师:看了这个组的展示,你有问题或建议吗?

(3)现场采访:体验大厨工作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第四板块: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这个板块,笔者主要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进行评奖,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评奖环节注重参与性,要求人人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再一次告诉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实实在在、自始至终的。

然后借收获卡进行小结交流,课前学生都进行了个人小结,填写了收获卡。他们的收获是多元的,有的学会了搜集资料,有的学会了做PPT、写展示稿,有的学会了与人沟通,有的收获了做菜的本领。在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有了提升。

最后,笔者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的精要的总结,激励学生,指出活动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希望,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延伸。

五、课例感悟

(一)既关注“展示”,又关注“互动”

第一组“美食营养对对碰”在展示中,既有图片展示、又有竞猜互动、采访记录、采访视频等,展示形式丰富,内容充实。

在综合实践成果展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组在展示,其他同学大多单纯地做观众,做陪伴,但是这个小组,在展示时巧妙地利用“竞猜”的方式,和同学们互动,把同学们吸引进他们的展示中。但是由于经验的缺失,在互动中对同学们提出问题时的反应、互动的内容及形式都有点单一,台下同学的参与度也不够充分。但是,我们还是能欣喜地感受到这个小组在展示时已经有了互动意识,互动的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

作为指导教师,在课前指导中也要有意识地渗透互动的意识,传递一些互动的方法,如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等,让台上台下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互动中分享收获,共同成长。

(二)既验收“预设”,又关注“生成”

第一小组展示之后,我们进行了师生、生生互动评价。在互动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

师:老师看到你们桌上有带来的美食,这是什么?

生:这是我们小组自己做的寿司。

师:这寿司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生一下子哑口无言,组员之间面面相觑)

师:不知道吗?你们研究过它的营养吗?

生:没有。

师:(面向其他几个小组)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生:我建议他们可以去研究一下它的营养价值,然后可以根据它的营养成分作一些改进。

师:是啊,我们研究美食的营养价值,可以从研究自己经常吃的美食的营养价值做起。

这个环节,笔者及时抓住课堂资源,马上介入,并顺势引导,根据学情,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向学生渗透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研究,不是研究网上的知识,而应该研究生活中的问题,为生活服务。

在成果展示评价课中,教师既要验收“预设”,又要关注“生成”。只有关注“生成”,成果展示才不是一种简单的预设,而是一种精心的演绎。

(三)既着眼“课堂”,又着力“课前”

第二组“美食技艺我分享”小组,有很多动手实践的活动,如,在刀工教室学习千层花、萝卜花的制作,在油炸教室学习芝麻球的制作,在家里学做小厨师,制作:烤鸡翅、牛油果香蕉奶昔、清蒸梅鱼、盐水海白虾、醋熘大白菜、煎荷包蛋、牙签牛肉等。他们通过播放配乐PPT的方式进行展示。

整个PPT是小组成员合作制作的,有的负责收集活动照片,有的负责背景音乐的查找,有的负责PPT的合成。不过,在课前指导中,笔者发现学生喜欢在每张PPT里插入不同的背景图,PPT看起来有点杂乱。所以,笔者指导他们“使用模板”的方法,教师的前置指导,使学生在PPT制作能力上有了提升,展示效果也有了很大提升。

这个小组比较成功的还有采访,两次采访,采访对象不一样,一次是采访理工学校教师和学员,一次是采访家长。他们在展示成果时,分别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进行,显得游刃有余。虽然,我们的学生已经六年级,但采访仍旧是一个难点,尤其难的是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访什么?选择怎样的切入点?在课前指导中,采访问题的设计是笔者尤为关注的。比如,采访理工学校厨师班学员和采访家长的问题切入点是不一样的,笔者指导他们围绕着自己的研究内容精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采访。

这些指导,功夫都在课前,学生成功与进步的背后是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师生的共同合作。

(四)既关注“成功”,又挖掘“失败”

第二小组,学生的PPT展示主要以图片分享自己做的美食成果,但是,对于他们所研究的“美食的技艺”并没有凸显出来,所以在他们展示结束后,笔者借助他们带来的美食“牙签牛肉”,现场做了采访。

师:你们带来了什么美食?

生:牙签牛肉。

师:能说说这牙签牛肉在做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艺吗?

生:我们先把牛肉洗干净,切成一条一条细条,倒入三种调料:酱油、蚝油、黄酒,然后把它串起来,放入油锅炸。

师:给他掌声,他能把自己研究到的美食技艺运用到实践中。真棒!

通过采访,牙签牛肉在制作时所要用到的烹饪技艺大家就很清楚了,对他们之前的展示做了很好的补充。如果有条件学生能够当场为大家炒一个拿手菜,或者将炒菜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进行展示,可能展示的效果会更好。

在这个组的互动和交流环节中,学生都夸赞这个组活动丰富多彩、人人参与、团结合作,笔者在互动中问该小组成员,你们做的这些美食都是做一次就成功的吗?一个学做蛋糕的学生说她是尝试了好几次才真正成功。的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成功有失败。但是,无论成败,都是收获,都是成长。

笔者认为,成果展示不仅要展示学生活动后的成果,更要展示学生活动的过程。“过程”的呈现有活动中失败的经历、遇到的困难、怎样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等内容。这些故事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

(五)既注重“共性”,又弘扬“个性”

第三组“家乡美食小调查”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讲座体会、问卷调查表、统计图、三句半等内容。

这个组在汇报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是展示形式比较活泼。像三句半这样的展示,我们称之为动态展示,还有如口头汇报、辩论会、演讲会、演示过程、心得体会畅谈等也都属于动态展示。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材料是静态的,如体验文章、绘画作品、小报、模型、观察日记等。但是,如能根据实际情况,动静结合进行展示,让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收到的效果会更好。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最优的个性化的展示形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成果展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愉悦,激发主动性。

恰当的展示形式能将学生的收获完美呈现。上台成果展示,可以小组成员全部上台,也可以派代表上台,这个也是可以由小组商量决定的。如果是派代表,也最好由学生毛遂自荐,即便这个学生并不擅长展示,但只要勇于尝试,对于他而言就是巨大的突破。

(六)既重视“能力”,又渗透“德育”

第四组“孝心小厨微实践”小组向大家展示了食谱调查表、自制的食谱、小鬼当家时的美拍、展板等。这个小组人人参与小鬼当家活动,显然,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素质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还承担着育人功能。这个小组成果展示后笔者对他们小组进行了采访,请他们谈谈做孝心小厨的感受。

师:你们做了孝心小厨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1:做了孝心小厨后,我才体会到爸爸妈妈做饭做菜是多么不容易,他们每天都要这样做,真是太辛苦了,虽然我感觉自己做孝心小厨做得很累,但我也很高兴,能为爸爸妈妈分担一点家务。

生2: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真是太辛苦了。以后,我要多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笔者现场采访的这两位学生,他们都谈到了自己感受到家长的辛苦。这其实就是教师介入的目的所在——挖掘活动中潜在的德育元素,推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变化。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 活动展示 评价课

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成果总结交流阶段。一般情况下,我们往往将成果的展示交流评价作为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成果展示评价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对主题实践活动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对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表达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评价课该怎么上?教师在指导中要关注什么? 笔者结合自己执教的案例《我是快乐小厨师》,来谈谈对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评价课的认识和看法。

一、课例背景

《我是快乐小厨师》是笔者所在学校 “儿童成长营”校本课程中六年级开展的一个活动,活动营地是海盐理工学校。笔者所指导的六(2)班52名学生参与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历时一个半月,分三个阶段进行。全班分成五个小队,分别从“美食营养对对碰”“美食技艺我分享”“家乡美食小调查”“孝心小厨微实践”“大厨工作微探秘”这五个角度入手,开启探究实践之旅。在本次活动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小组都有不少收获和感受。同时,他们也有一定的成果展示和评价经验。

二、课例呈现

(一)成果展示活动目标

1.在成果展示活动中,各小组能以不同形式个性化地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

2.在成果展示、评价過程中,共享活动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强做家庭小主人的责任感。

3.通过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

4.在成果展示、评价过程中,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自评和互评,发现亮点,提出建议,提升活动能力。

(二)成果展示活动流程

第一板块:回顾过程,导入活动

这个板块,笔者让学生欣赏了一组精彩的活动照片,配上节奏欢快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歌,让学生在轻快的歌声里回忆活动历程。展示的活动照片也是精心选择的,是学生活动过程的汇总呈现,旨在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激发学生接下去对展示评价的热情。

第二板块:明晰要求,设定奖项

这个板块,为了使学生在展示、倾听时更专注,评价时更有目标,笔者将设定的两个奖项(活动丰富奖、精彩展示奖)呈现出来,告诉学生,等五个小组都展示之后,我们还要进行评比,看看最终这两个奖项花落谁家。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是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的。在活动刚启动时,我们的评价要求就已经明示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知晓,并将过程性评价贯穿始终。

第三板块:分组展示,各显才能

这个板块,五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展示后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评价。因考虑到五个小组活动内容不是并列的,所以没有安排学生自主选择何时展示,而是按照顺序进行展示:“美食营养对对碰→美食技艺我分享→家乡美食小调查→孝心小厨微实践→大厨工作微探秘”。在学生展示之前,笔者提出要求:希望大家不仅能展示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和收获,更要带着思考,从别的小组汲取灵感和启发,看看其他小组在展示时用到了哪些独特的方法?对他们的活动有些什么困惑或者建议?小组展示后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问。这个板块,主要是根据各组展示的实际,引导学生挖掘活动经验,发现活动亮点,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和引导。

1.“美食营养对对碰”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图片展示、竞猜互动、采访记录、采访视频)。

(2)师:同学们,要做个合格的小厨师,需要懂得一点美食营养学,对于他们的研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你觉得他们展示得怎么样?(学生可以是对研究内容的质疑及补充,可以是对课题开展时研究方式的质疑,也可以提出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3)小结。

2. “美食技艺我分享”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参观感受、采访视频、实践照片、实践展板)。

(2)师:看完了这个组的成果展示,你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呢?

(3)小结。

3. “家乡美食小调查”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讲座体会、问卷调查表、统计图、做菜视频、美食简笔画)。

(2)师:同学们,听了这组的汇报,你想说什么?

4. “孝心小厨微实践”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食谱调查表、自制食谱、小鬼当家照片、小鬼当家美拍、小鬼当家展板)。

(2)师: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汇报,你有问题或建议吗?

(3)现场采访:做了小厨师后,你们有什么体会呢?

5. “大厨工作微探秘”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采访视频、简笔画、体验视频、倡议书)。

(2)师:看了这个组的展示,你有问题或建议吗?

(3)现场采访:体验大厨工作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第四板块: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这个板块,笔者主要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进行评奖,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评奖环节注重参与性,要求人人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再一次告诉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实实在在、自始至终的。

然后借收获卡进行小结交流,课前学生都进行了个人小结,填写了收获卡。他们的收获是多元的,有的学会了搜集资料,有的学会了做PPT、写展示稿,有的学会了与人沟通,有的收获了做菜的本领。在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有了提升。

最后,笔者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的精要的总结,激励学生,指出活动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希望,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延伸。

五、课例感悟

(一)既关注“展示”,又关注“互动”

第一组“美食营养对对碰”在展示中,既有图片展示、又有竞猜互动、采访记录、采访视频等,展示形式丰富,内容充实。

在综合实践成果展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组在展示,其他同学大多单纯地做观众,做陪伴,但是这个小组,在展示时巧妙地利用“竞猜”的方式,和同学们互动,把同学们吸引进他们的展示中。但是由于经验的缺失,在互动中对同学们提出问题时的反应、互动的内容及形式都有点单一,台下同学的参与度也不够充分。但是,我们还是能欣喜地感受到这个小组在展示时已经有了互动意识,互动的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

作为指导教师,在课前指导中也要有意识地渗透互动的意识,传递一些互动的方法,如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等,让台上台下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互动中分享收获,共同成长。

(二)既验收“预设”,又关注“生成”

第一小组展示之后,我们进行了师生、生生互动评价。在互动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

师:老师看到你们桌上有带来的美食,这是什么?

生:这是我们小组自己做的寿司。

师:这寿司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生一下子哑口无言,组员之间面面相觑)

师:不知道吗?你们研究过它的营养吗?

生:没有。

师:(面向其他几个小组)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生:我建议他们可以去研究一下它的营养价值,然后可以根据它的营养成分作一些改进。

师:是啊,我们研究美食的营养价值,可以从研究自己经常吃的美食的营养价值做起。

这个环节,笔者及时抓住课堂资源,马上介入,并顺势引导,根据学情,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向学生渗透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研究,不是研究网上的知识,而应该研究生活中的问题,为生活服务。

在成果展示评价课中,教师既要验收“预设”,又要关注“生成”。只有关注“生成”,成果展示才不是一种简单的预设,而是一种精心的演绎。

(三)既着眼“课堂”,又着力“课前”

第二组“美食技艺我分享”小组,有很多动手實践的活动,如,在刀工教室学习千层花、萝卜花的制作,在油炸教室学习芝麻球的制作,在家里学做小厨师,制作:烤鸡翅、牛油果香蕉奶昔、清蒸梅鱼、盐水海白虾、醋熘大白菜、煎荷包蛋、牙签牛肉等。他们通过播放配乐PPT的方式进行展示。

整个PPT是小组成员合作制作的,有的负责收集活动照片,有的负责背景音乐的查找,有的负责PPT的合成。不过,在课前指导中,笔者发现学生喜欢在每张PPT里插入不同的背景图,PPT看起来有点杂乱。所以,笔者指导他们“使用模板”的方法,教师的前置指导,使学生在PPT制作能力上有了提升,展示效果也有了很大提升。

这个小组比较成功的还有采访,两次采访,采访对象不一样,一次是采访理工学校教师和学员,一次是采访家长。他们在展示成果时,分别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进行,显得游刃有余。虽然,我们的学生已经六年级,但采访仍旧是一个难点,尤其难的是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访什么?选择怎样的切入点?在课前指导中,采访问题的设计是笔者尤为关注的。比如,采访理工学校厨师班学员和采访家长的问题切入点是不一样的,笔者指导他们围绕着自己的研究内容精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采访。

这些指导,功夫都在课前,学生成功与进步的背后是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师生的共同合作。

(四)既关注“成功”,又挖掘“失败”

第二小组,学生的PPT展示主要以图片分享自己做的美食成果,但是,对于他们所研究的“美食的技艺”并没有凸显出来,所以在他们展示结束后,笔者借助他们带来的美食“牙签牛肉”,现场做了采访。

师:你们带来了什么美食?

生:牙签牛肉。

师:能说说这牙签牛肉在做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艺吗?

生:我们先把牛肉洗干净,切成一条一条细条,倒入三种调料:酱油、蚝油、黄酒,然后把它串起来,放入油锅炸。

师:给他掌声,他能把自己研究到的美食技艺运用到实践中。真棒!

通过采访,牙签牛肉在制作时所要用到的烹饪技艺大家就很清楚了,对他们之前的展示做了很好的补充。如果有条件学生能够当场为大家炒一个拿手菜,或者将炒菜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进行展示,可能展示的效果会更好。

在这个组的互动和交流环节中,学生都夸赞这个组活动丰富多彩、人人参与、团结合作,笔者在互动中问该小组成员,你们做的这些美食都是做一次就成功的吗?一个学做蛋糕的学生说她是尝试了好几次才真正成功。的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成功有失败。但是,无论成败,都是收获,都是成长。

笔者认为,成果展示不仅要展示学生活动后的成果,更要展示学生活动的过程。“过程”的呈现有活动中失败的经历、遇到的困难、怎样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等内容。这些故事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

(五)既注重“共性”,又弘扬“个性”

第三组“家乡美食小调查”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讲座体会、问卷调查表、统计图、三句半等内容。

这个组在汇报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是展示形式比较活泼。像三句半这样的展示,我们称之为动态展示,还有如口头汇报、辩论会、演讲会、演示过程、心得体会畅谈等也都属于动态展示。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材料是静态的,如体验文章、绘画作品、小报、模型、观察日记等。但是,如能根据实际情况,动静结合进行展示,让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收到的效果会更好。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最优的个性化的展示形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成果展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愉悦,激发主动性。

恰当的展示形式能将学生的收获完美呈现。上台成果展示,可以小组成员全部上台,也可以派代表上台,这个也是可以由小组商量决定的。如果是派代表,也最好由学生毛遂自荐,即便这个学生并不擅长展示,但只要勇于尝试,对于他而言就是巨大的突破。

(六)既重视“能力”,又渗透“德育”

第四组“孝心小厨微实践”小组向大家展示了食谱调查表、自制的食谱、小鬼当家时的美拍、展板等。这个小组人人参与小鬼当家活动,显然,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素质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还承担着育人功能。这个小组成果展示后笔者对他们小组进行了采访,请他们谈谈做孝心小厨的感受。

师:你们做了孝心小厨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1:做了孝心小厨后,我才体会到爸爸妈妈做饭做菜是多么不容易,他们每天都要这样做,真是太辛苦了,虽然我感觉自己做孝心小厨做得很累,但我也很高兴,能为爸爸妈妈分担一点家务。

生2: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真是太辛苦了。以后,我要多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笔者现场采访的这两位学生,他们都谈到了自己感受到家长的辛苦。这其实就是教师介入的目的所在——挖掘活动中潜在的德育元素,推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变化。

综合实践成果展示评价课,教师要给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并在互相交流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果展示评价课不仅是对学生整个活动过程的检验,更是考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程度如何。不能仅仅为展示而展示,在展示评价阶段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不仅要当好倾听者,更要当好交流者、评价的指导者。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评价课,教师要前置指导、关注生成;学生要个性展示、积极互动;师生、生生之间要真诚评价。这样才会有成果展示评价课上学生丰富多彩的展示和学生能力情感的提升。

综合实践课成果展示 篇4

——成果展示交流会

一、活动的总体目标:

1.通过“校园里的植物朋友”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主动学习和自主实践,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1.了解学校树木的品种、数量、特征及用途等。

2.为树木制作一张名片,让大多数人认识校园树木,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

3.为学校的绿化出一个金点子,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自己学习、生活的环境。

一、回顾与分享,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就开始了以“校园里的植物朋友”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进行了分组,讨论确定了研究课题,制定了研究方案,通过上网、采访、观察等方式展开研究,最后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我们每一个同学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地投入。(课件:边回放部分活动照片,便回顾前阶段活动情况——成立学习小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植物园实践观察,交流整理资料,编排节目)这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校园里的植物朋友”各小组成果展示交流会,在今天这节展示课上,相信各个小组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也能从别的组里吸取更多的收获。请问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那个小组先来?

二、小组汇报,展示评价

(一)一组

组长:我们小组主要统计了学校有哪些花木,有多少棵树。先看一看我们的研究成果吧——校园植物种类小调查的手抄报。

生1:别可能这张表简单,我们组可是费了九年二虎之力呢。

生2:是啊,我们要统计出学校的花木清单,首先进行了分工(请看大屏幕,我们的分工是:

念)

生3:但学校那么多植物,而且大部分都叫不上名字,该怎么办呢?

生4:于是,我们先去问老师,老师跟随我们去了植物园,告诉我们了月季、竹子、梨树、桃树、松树等常见的的植物名字。

生5:但是,要想完全统计,光靠询问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后来,我们想到去问学校的赵师傅,刚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跟人家说,后来老师就告诉我们先询问他们有没有时间,得注意礼貌,再介绍自己是哪个班的,讲出调查的目的。结果,园艺师傅就很乐意帮助我们。

生6:获取资料后,我们高兴极了,紧接着对好入座,进行核对。

生7:可是统计完成后,才发现我们高兴的太早了,因为当我们拿着统计单再次去核对时,发现还有一部分植物没有统计进去,比如:香椿、雪松、龙爪槐等植物。可能园艺师傅也不完全知道吧!

生8:这下可难倒我们了,某某同学建议我们把不认识的植物拍下来,通过上网图片资料来进行核对,再确定植物的名字。

生9:可是,哪有那么简单啊,通过照片在网上查找的方法根本就不可行,况且是自己猜测的,也不够准确。

生10:没办法,我们只好拿着照片去问小广场的园林管理员去试一试,哎,这次终于有了结果。不得不感慨,小小的一张表,可真是我们费了我们九牛二虎之力得来的啊!

生11:除了统计表外,我们的小博士还计算出学校的绿化覆盖率呢是10.35%。

组长: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大家觉得我们小组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研究成果怎么样呢?(生评价)

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这种遇到困难不断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做法很值得其他组学习!哪个小组接着汇报?

(二)三组:

组长:我们小组主要研究的是校园植物的特性,首先。我们调查组成员某某、某某、某某花了天时间,设计好调查问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随后又利用下课时间对40多名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第二三个问题中,有80%的同学不知道,而知道的20%里大部分都是五六年级学生。原来大部分同学连植物的名字都叫不上,更别说植物的特性了。

生2:于是,某某同学就建议我们设计植物名片,这样,不仅研究了植物的特性,还能让同学们都了解,说做就做,我们设计出了名片的主要内容,有植物的别名、科属、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繁殖栽培、园林用途等。

生4:我在做植物名片的时候,刚开始不知道牡丹的生活习性,问园艺师傅也没得出结论,所以,我就到书店去找,找牡丹的资料,书店里有人向我推荐了《》,这里面有许多我们需要的资料,比如说(翻书)(念:牡丹的生态习性,繁殖栽培。)

生5:我们家有没有电脑,书上又找不着许多有用的资料,然后某某说让我去她家找,他家有资料,我就跟着她去他家走了,她家资料果然很多,我找了可多啦!(笑)有------

生6:有一次去观察月季花,我就随手拍了一张月季花的近景(课件),有红色的,粉色的,我去问了老师,才知道月季的品种很多,后来,我就上网查了资料,弄清了月季的品种和颜色(图文结合,课件,生阐述月季的品种),弄清楚后,我就把它记录在了我做的名片上,我想以后把它挂在植物园,不知道的同学就知道了。

生7:我记得我在做名片的时候,刚开始不知道怎么下手,妈妈对我的帮助很大,看,这是我做的名片。集合了我和妈妈共同的心血。简单给同学们介绍介绍(图文结合,课件简单介绍桃树)

组长:我们研究的植物不仅只有这些,看,这是我们组制作的名片(我给什么做了名片。。。)大家觉得我们的成果怎么样啊?

师:真是个认真的小研究者,不错,也很有创意!

(三)二组

师:二组的同学研究的主要是“花的生长过程”,你们也来展示展示。

组长:我们组主要研究的是花的生长过程,学校植物园里的花主要有五种:梨花,桃花,月季,牡丹,还有少许串串红。首先,我们进行了分工(每两名同学为梨花组。。。。)

生1:我们通过认真观察写出了观察日记,看,这是我们组的观察日记(课件展示观察日记,或现场展示)先听我们梨花组给大家讲一讲观察梨花时的故事吧!(课件展示观察日记配图片,生讲故事)

生2:我和李伟豪是月季组,我们从4月4日起,每天都会去月季园观察月季,并把每天观察到的记录了下来,我连续观察了二十一天,每天观察一点,就总结了21点,和大家分享一下(课件展示月季花观察日记配图片并谈当时感受)

生3:我和某某是桃花组兼小组摄影员,我们在观察桃花过程中,还实地拍摄了许多花儿开放是的照片,当然不仅仅是桃花,还有其他花儿,我把它做成了课件。给大家看一看

生4(桃花组另一人)唉,同学们,不如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小游戏,来考考大家,看着照片叫出这些花儿的名字,大家能做到吗?(某某,从你开始吧!)出示课件(课件展示精美图片)这些照片美吗?(美)

组长:刚才我们展示的是我们组最精彩的内容,我们小组每位同学都写了观察日记,还有很多图片和资料,在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我们小组汇报完毕!那么大家对我们刚才的展示满意吗?

(评价:你们刚才展示的内容很丰富,观察日记也写得很详细。看了你们的资料,发现你们组同学调查真的很仔细,但是你们刚才说的一些图片资料没有展示让我们觉得很遗憾。

组长:下课后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料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你们可以去看啊!

师:文笔美,照片美。精彩的内容离不开你们细心的观察!五组的同学早就坐不住了,五组来!

四(五组)

生1:经过仔细观察,我们组细心的张龙飞同学发现了月季花的叶及茎上有蚜虫在侵袭,因此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病虫防治我能行。

生2:我们先向绿化管理的老师借来了药方,进行治疗。可是当农药喷洒出来的时候,同学们都不敢靠近了,除了刺鼻,还有毒呢。

生3:所以我们小组一致认为:用农药防治花木病虫害容易污染环境,决定上网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找到了。

生4:我们找到了二十多种防治方法,可是方法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用哪一个好,某某某的爸爸的一个朋友是北留和谐广场的园林管理员,我们就去问他。

生5:那个叔叔帮我们进行了删选,从中选择了四种方法进行研究实验。

师:那四种呢?

生6:这是我们小组的研究成果(现场展示后,课件出示四种方法,生根据课件进行介绍)

生7:我们利用一个星期时间进行了实验,摄影员某某某还把实验过程拍摄了下来,给大家看一看(课件播放视频,并适当进行解说)

试验后,才发现这四种方法中用了洗衣粉的(2)和(4)效果较好,而(3)并不像资料中介绍的那样灵验。(课件出示图片)

组长: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同学们不吝赐教!(生评价)

师:真是实践出真知啊,我看你们快成养护月季花的专家了。大家不是该向他们学习呢?四组接着来!

五(四组)

生1:在探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同学经常在草地上玩,揪树叶,甚至有的同学乱摘花。

生2:所以,为了让同学们都能爱护校园的植物朋友,爱动脑筋的某某同学提议,开辟“实践园地”,让同学们也来参与管理,大家一致同意。很快,我们根据植物的生长区划分了“月季园”、“牡丹基地”、“青竹苑”、“绿柳堤”、“黄杨区”等多个区域。

生3:同学们自己动手,参与松土除草,浇水施肥,挖土平地,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

生4:我给梨树施肥呢,还写了实践感言(念实践感言),劳动后,心里有一种自豪感,为了纪念一下,我还和那颗梨树合了一张影,至今还保存着。(课件出示)

生5:我也写了实践感言(念)

生6:实践过后,为了能让学校的绿色长期保持下去,我们还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念信)

生7:我们把这封信亲自交给了校长,我还记得那时,准备去校长办公室的时候,还有些害怕,不敢敲门,后来又想,我们是为校园绿化出点子呢,怕什么啊,豁出去了(笑),谁知道校长不在。

生8:嗯,第二天我们又去了,校长却忙着开会呢,我们又失望而归。第三天,我们去找了老师,希望老师能帮忙,结果在老师的帮助下,信终于送到了校长的手里,现在想一想,都能和刘备的三顾茅庐相媲美了。

生9:校长看了后,很支持我们的做法。相信以后我们一定能看到大厅里摆上了花,教室也有了绿色植物。

生10:我和某某同学是我们组的绿色宣传员,我们创作了诗意宣传语(生念),我们还亲自动手做了一个,大家看。

组长:我们小组汇报完毕,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真正理解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含义,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师:你们组的同学真有才,提了那么多绿化的金点子,真了不起!

师:到现在为止,五个小组的成果全部展示完毕,老师有一个提议,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形成一份黑板报,以来展示我们累累的硕果,听明白了吗?组长来吧!

三、交流评价,畅谈感受

师:听了各个小组的成果展示,我们仿佛跟随他们在校园植物的世界里遨游了一番,老师

想听听成果展示之后,你们想做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

四、教师小结,提出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篇5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大薛小学 霍红

一、活动主题名称:

走近动物

二、设计意图

动物与人类生息相关,是生命之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朋友们最喜欢亲近、交流的知心朋友。这个活动,就是以人类的朋友——动物为活动对象,设计猜谜、故事、表演、手工制作、设计动物家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活动努力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并尝试与语文、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整合,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活动过程中既有合作探究学习,又有个性特长展示,既有媒体资料播放,又有自主创新制作,突出实践课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年级:二年级学生

四、背景分析:

本班学生聪明活泼,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课外知识丰富,上课发言积极踊跃,对于各种新知都有浓厚的爱好。

课堂上老师能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播信息,学生家庭也都具备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上课的平台。

五、活动时长:

总时长:六周

第一阶段:两周;第二阶段:一节课;第三阶段:一个月

六、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能力培养:

1、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长见识。

2、通过制作喜爱的小动物,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认知能力:

1、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研究爱好。

2、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制作小动物剪贴画的能力。

七、活动预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预备制作小动物的各种材料。

2、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四周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故事、诗歌,学唱《我爱我的小动物》歌,预备制作小动物的各种材料。

八、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在上课的前两周,向学生布置有关活动预备,观察自己生活四周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故事、诗歌。可以跟家长或者同学学习自己最喜欢的制作小动物的方法。把自己找到的资料和学习的方法整理好,一周后教师学生进行检查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预备时间,一周后把资料拿到课堂上,教师进行汇总。看看学生比较喜欢哪些小动物,老师可以做其它小动物的资料拓展工作。发现资料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为其他资料不全面的学生做个范例,这样让同学们下一周时间再使自己的资料更加丰富多彩。教师教唱《我爱我的小动物》歌,激起学生更加的喜欢热爱小动物。学生汇报自己学习到的制作小动物的方法,交流经验,怎样才能做得更加逼真可爱,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对于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对于预备不充分的学生进行鼓励,激起他们的动手爱好。一周后学生教师做好一切预备,共同进行综合实践课的学习。

第二阶段:(具体一节课课堂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一猜。

1、教师课件播放有关小动物的录像,并配上不同动物特征的音乐。

2、学生观看录像毕,表演或出谜,猜猜是什么动物。比比谁把小动物的特征表演得最象,谁猜的最准。

(设计意图:

1、通过观看小动物的录像,用肢体语言将小动物有特征的地方表演出来,从而调动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研究的爱好。

2、用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探究爱好,能成功的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3、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二)自主合作,说一说。

1、教师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小动物?它又有什么特征呢?根据学生发言,课件演示相应的小动物。

2、学生组合动物小组,合作讨论。

(1)语言表达: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它有()的(),()的()„„

(2)歌曲表演。

(3)诗歌故事表演。

(4)课本剧表演。

(设计意图:《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爱好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组合动物小组,自主选择表达方式,来告诉大家自己的喜好,体现了开放的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三)合作探究,学一学。

1、教师问:这些小动物真有趣!你想不想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预备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2、学生自学资料上介绍的几种制作方法,动物小组讨论,将自学中的疑难地方提出来。

3、教师问:还有其它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学生研究出资料上没有的工艺制作方法。

4、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对“纸工艺”、“布艺”、“泥塑”及其他工艺制作的技法进行探究、讨论,分析、设计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

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

2、多合作讨论,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入催化剂。在小组讨论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螺旋性上升。这种共同讨论为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5、教师问:你们研究出了哪种工艺制作方法呢?评选“小小发明家”,并佩戴小红花。

6、学生小组交流,并评价

7、教师问:你预备用哪种工艺方法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呢?

8、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四)、创意设计,做一做。

1、教师在教室中心设置一个“制作材料库”,将学生在制作中可能会用到的材料收集在一起。讲明留意点:A、留意安全;B、讲卫生。课件播放与动物有关的音乐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随心所欲进行创作。

2、学生在“制作材料库”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材料。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工艺制作方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

1、自主活动中的人格培养尤为重要,这一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讲卫生的习惯。

2、想象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工艺制作时,自由发挥度较大,充分的想象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示:我们在制作小动物时将它最有特点的地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虽然身体比例不是很正确,但却非常有趣。

4、学生将制作好的小动物放到教室前面的“动物王国”展示台上。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也可互换互玩。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体验创作后的成就感。)

(五)、深入实践,画一画。

1、教师课件情景演示:“小鸟的家被破坏了,小鸟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他们没有了家,多可怜啊!小朋友们,想个办法帮帮它们吧!”

2、学生为自己制作的小动物设计一幅理想中的动物家园,并画一画。

(设计意图: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这项活动,能体现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从美育角度讲,又能展现出美感,从而提高学。)

3、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析该同学所设计的动物家园是否适合他制作的小动物居住。

4、每个小朋友把自己给小动物设计的家园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让全班同学参观,互相评价,也可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参观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互相评价、分析,用于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第三阶段:

利用双休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自己四周的小动物创设一个环境优雅的家。一个月后评选“环保之星”。

九、活动成果的交流和总结

1、学生自学资料上介绍的几种制作方法,动物小组讨论,将自学中的疑难地方提出来。

2、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对“纸工艺”、“布艺”、“泥塑”及其他工艺制作的技法进行探究、讨论,分析、设计制作方法。

3、学生在“制作材料库”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材料。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工艺制作方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十、评价方案

1、谁研究出了哪种工艺制作方法呢?评选“小小发明家”,并佩戴小红花。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

3、学生将制作好的小动物放到教室前面的“动物王国”展示台上。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也可互换互玩。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总结 篇6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东关小学每个年组都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了展示,听完展示课,有几点心得,跟大家交流,同时也为以后语文实践课提供方向。

一.优点:

1.弘扬主体。

儿童并不只是受教于成人,他们具有内在的生命潜力,教育就是要促进儿童内在生命充分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儿童不是静止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体验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实现主动地发展。2.营造氛围。

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选择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由自在地交谈,无拘无束地讨论中,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人类的全面对话,进而达到师生共同探求,共同体验,共同实现自身价值,共同完善健康人格,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真实的、沸腾的生活。3.注重操作。

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尖上。学生在做动作中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即“从做中学”,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与参与,直接接触各种事实在心灵上获得深刻印象,满足学生动手动脑和求知的需要,使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4.加强合作。

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开展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帮、互学、互教活动。学生互相学习、讨论、争辩。不同见解、不同意见相互碰撞,引发各种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认识差异和认识矛盾,使师生间的信息联系与反馈在多方面、多层面上交流、开展。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学会展示,开阔学生思路,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5.鼓励创造。

创造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是儿童生命运动取之不竭的内在动力,教育教学的天职就是要激活儿童的创造性,着眼于创造,并使之最大限度地得到表现。在教学中,有目的地重演或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等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打开突破口,运用不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个性形成和特长发展,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和创造的乐趣。

二:建议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构建学生生活板块,把语文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把知识和问题通过情境的艺术渲染呈现给学生,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强烈的表现欲,或通过表演等形式再现生活,达到融合活动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摈弃枯燥的说教和单纯认知学习的倾向,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角色置换、观察、想象等体验性活动,达到对事物、行为、情感的内省体察,最终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行为习惯乃至培养情感、态度、观念等。

2、应让学生多参与活动。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能仅把已有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创造一定的条件,提供一定辅助材料,通过学生的耳、眼、口、手、脑等多种器官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学生能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凡是学生能总结归纳的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提出疑点,从语文学习中发现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反复观察、实践、讨论、搜集资料等,在个别与共同探究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形成合作的氛围。

3、注重反馈。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根据事先写好的教案实施教学,忽视或者无法预料到学生主体的差异和特殊 性,以及课堂活动实施情况,往往出现不顾实际,“照案宣讲”,“赶时间”现象,小学语文综合活动教学,由于“活动”、“综合”的可能内容绝大多数取决于学生,学生的联系有多广,活动表演的时间有多长,触接的内容有多深,往往不为教师所左右,因此,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进度的快慢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掌握。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地控制教学过程,不要被已设计好的“教案”所束缚,特别是对那些有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和鼓励。不强求要求的一致,使各层面学生都感到学有收获。这种学习,主体人格受到尊重,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

4、提供相应活动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活动教学,应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提供更宽裕的时间,倡导实行“三一制”,即第一,教学、活动、自学的时间各三分之一;第二学生阅读积累分三个层次要求:核心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最基本要求;紧密层要求,面向大多数学生,旨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体现较高要求;松散层要求,面向少数在语文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旨在培养兴趣、鼓励冒尖,体现较高要求;第三,书籍分三类:必读、选读、参考。在张扬个性,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分自定。为学生的综合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时空。这样,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始终处于积极的相互合作而又相互竞争状态,大家都能更多地接受同伴的关注,又能更多地接受同伴的帮助,自信心增强,人际关系健康和谐,有利于学生相互作用的发挥以及独特思维风格的形成,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和积极的交往状态,为个性的张扬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天地,学生自我组织,自行探讨,交流研讨,自我发展成为可能,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得以真正落实。

5、教师提供相应书刊。

传统语文教学,过分依赖教材,照本宣科,把很美很有生命力的一篇篇文章肢解,蜕变成一个个僵化的问题或试题,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苍白和学生视野的狭窄。小学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接触、领略祖国语言文化宝库的丰富浩大,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小书房学习策略,即由教师提供相应书刊让学生在相关内容领域中自由阅读,互相切磋,在与老师共同讨论,共同参与的多向多边活动中探索、寻觅、汲取知识。学习一篇教材,一般提供3-5本相关书籍,3-5篇相似文章,甚至教材的作者身世,创作背景、评价等,包括利用网络技术,向学生呈现数倍于教材的内容,甚至几十倍于教材的内容,由学生选择、自主组织阅读,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积累、如何运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广泛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能力。

6、提供成功展示平台。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时机、途径和场合。在综合活动中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组织开展大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每天固定时间开设五分种新闻发布会;举办专题辩论会、演讲会、读书读报心得交流会;“我手写我口”每周佳作选评等。组织学生写新闻,参与校报的编辑;成立“小记者团”,自编小报;成立“小播音组”,办好校红领巾广播等,成立各班“佳作搜集团”,评点佳作等,为学生创造较多的语文综合活动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感悟,在应用中提高,让学生有选择地展示自己,展示成功,达到在展示中发展自我的目的。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

(培训)

桓仁县东关小学教导处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 篇7

一、着眼“生活”, 以有效的形式激发参与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合作学习等各种有价值的研究方法, 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体验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的过程, 帮助学生补足从书本上得不到的营养。

1.联系生活, 在活动中收获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如果活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那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践、经历、体验、创造、发展,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 根据本地住宅小区的建设, 我们提出“住宅小区改变了什么”这一研究课题,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 发现住宅小区对改变城镇的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城镇的量化、美化、绿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城镇人口增多了, 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也有的同学提出“水资源的污染”“土地浪费”等现实问题, 学生还把提出的建议提交给市人大代表, 得到了高度重视,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2.提供资源, 在生活中学会实践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 促进学生的知行互动的和谐发展。比如,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条件, 给学生创设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到蔬菜种植基地, 体会劳作的艰辛;到工厂企业, 感受流水线的工作效率……学生在以主动参与、协同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外显特征进行的探索性学习中, 学会了关心, 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放眼看世界;学会了交往, 在不断进取中去体会人生的乐趣;学会了生活, 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再如, 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一主题《关于家乡人、车、路的调查》, 我们组织学生调查生活中的不文明出行习惯, 参加文明出行从我做起公益活动, 展示交通事故残酷的场景, 为文明出行制定倡议书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增强了文明出行的意识, 提高了自我保护的自觉性, 主动承担了传播文明习惯的责任和义务。

二、加强“探究”, 以有效的方法推进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 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 是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 基于自身兴趣, 选择和研究问题, 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实际教学中, 探究性学习始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涉及面广,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选题, 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为课题, 并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收集资料, 然后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研究, 只有这样, 实践活动才具有生命和活力, 学生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

1.拓展探究内容

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 不是全部教学内容。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重新组合教学内容, 使之贴近学生生活。活动过程中, 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以个体的方式, 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课程资源。如到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查询收集有关资料, 深入社区参观访问, 开展社会调查, 形成调查资料, 这都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探究社会问题, 并使活动的过程成为一种充满智慧的探索过程, 从而享受到自我发展的机会。在实践中, 我们形成了这样的模式:确定项目 (或研究课题) ——搜集资料信息 (材料) ——筛选信息 (材料) , 并制定完成项目 (或专题) 的计划——实施完成项目的操作——总结、评价、推广完成项目的成果和经验。

此外, 学生学科学习中碰到课堂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或者在学科学习中能够让学生的思想产生火花的问题, 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艺术节、联欢会、团队活动以及参观、访问等, 都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2.注重活动本身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有专家说, 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或主要不是在课堂 (教室) 里完成的。在教室里能做的事情是相当有限的, 从教师方面说, 至多也就是在选题上做些引导, 在方法上做些指导;从学生方面说, 也就是相对集中地一起商量、讨论、交流。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去探究、去经历、去感受、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做到动手动脑, 亲历亲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获取特定、具体的知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而应该是活动本身, 是通过实践, 通过活动, 通过研究, 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放飞思维、体验人生和完善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使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确确实实做了, 亲历了, 感受了, 体验了, 他就有收获, 哪怕看起来没有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3.强化小组合作

我们把学生组成小群体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分组时注意合理, 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他们在配合活动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从而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将努力学习,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所以, 小组合作化学习使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并可以提高其学习效果。

例如, 学生们对家乡经济特色究竟了解多少?又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些什么?我们开展了“我对家乡知多少, 我为家乡作贡献”的系列活动。在活动开始时, 让学生自主分组, 推举组长, 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上网搜索家乡大规模企业的网站、收集企业的宣传画册、调查走访参观等, 获取了大量的地方经济特色的信息, 各小组开展了“家乡变化图片展”“地方工艺品图片展”等主题活动。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 同学们对家乡的历史、支柱产业、地域特色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去学。

三、重视“展示”, 以有效的活动推介成果

在同一个实践课题中, 学生对大课题下的具体内容怀着不同的兴趣, 所以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主张让学生有侧重地挑选自己最想研究、探讨的小课题, 以此建立学习小组, 共同选择研究的方法, 到活动总结阶段时, 就是“八仙过海, 各现神通”了。不管小组用什么办法来展示小组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只要让大家觉得有创新, 有特色, 有学习的意义, 就成功了。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 再以小组的形式来总结, 不仅使学习教育的过程连贯, 而且每个小组又各有特色, 使总结汇报形式多样而又有较高的水平, 再加上学生在小组里是分工协作的, 靠集体的智慧来共同完成总结,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为集体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以学生为核心, 实现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他人、学生与自我的均衡与整合,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的舞台, 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撑起了一片晴空, 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摘要:从几个层面探讨了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将学科知识和社会课题、学生问题整合起来, 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 加强学校教育与青少年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课是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而開展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并进行活动评价的活动课型。其过程分为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成果总结交流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展示过程,既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一个总结,又是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还是下一阶段拓展延伸的铺垫。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一、展示活动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任务量大,时间长,适合团体合作。因此,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会把全班同学分成为3~8个小组,每组自行制定活动计划,商量组内分工和进度,确定小组组名和口号等,可以在综合实践成果展示过程中进行展示。

二、展示过程性资料

1.及时积累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定了以后,教师应给学生布置资料收集,制定观察记录表,采访计划和调查问卷等作业。此外,学生应该懂得收集整理这些原始材料,很多过程性资料是即时生成的、动态变化的、稍纵即逝的,需要培养学生做好积累记录材料的习惯。

2.学会整理材料

因为综合实践成果的展示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就涉及对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综合实践的课堂展示只能展示最关键、最有价值的信息。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不光在综合实践活动派上用场,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展示过程性资料,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成果,又能暴露学生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下一步指导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于其他小组成员也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

为了让研究的过程更加清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现自己小组在研究过程的收获,或者理清研究对象在研究周期中的发展变化。

3.重视情感体验

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中显性的材料很容易呈现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而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但是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情感体验隐藏很深,很容易被忽略。

教师可以适当采取交流心得、讲讲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写观察日记等分享的形式,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出发,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做到全员参与、合理分工,才能让每个同学都发挥所长,有所体会。

三、展示实践成果

1.选择恰当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文字成果、图片成果、视频成果和作品成果四大类。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选择呢?首先,从主题的选择方面出发,实践调查类的多用到观察记录、调查报告、视频录像、倡议书等等;人文调查类倾向于资料集、手抄报、主题小品等。

其次,材料的特点也制约了展示方式的选择。成果展示的材料可以分为静态材料和动态材料。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材料是静态的,如一篇心得体会、一件模型等;而有的成果展示材料则是动态的,如一场辩论会或演讲会、一次访谈记录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最优的展示形式。

最后,成果展示形式的选择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擅长口头表达的同学可以做演讲,有绘画功底的同学可以绘制手抄报,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做小制作……分工合作后,让每个同学都能一展所长,每个小组都能有更多具有创意的形式。

2.掌握相应的技巧

成果展示不是简单的作品罗列,不是材料的堆砌,也不是拿着资料照本宣科,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在口头展示方面,应该言简意赅,声情并茂。对于老师或者同学的提问要客观真实作答;在书面展示方面要注意条理,详略得当,可借助一些图表、思维导图等让自己的文字材料变得生动形象,能更好激发阅读兴趣;在实物制作展示方面,要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多媒体技术使他们能让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成果通过电脑网络展示出来。

3.引导学生的评价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不是简单的物化形式,更应展示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怒哀乐,对社会善恶美丑的认识与理解。在综合实践展示过程对学生表现得好的地方应该及时予以肯定,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及时指导修正。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对自我、对小组、对活动的评价。这既是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也能是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的一种反思,这为下一次开展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引导活动的拓展与延伸

一个活动的结束,有时就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探索的脚步没有停下来,反而是找对方向,理清思路,才能走得更远。

综上所述,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中,我们应该关注整个过程,为下一次活动的更好开展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倪以军.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有效指导策略[J].山东教育,2015(Z1).

[2]杨骏.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几点思考[J].教学月刊,2015(4).

《史地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简介 篇9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必须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综合实践活动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中要坚持三项原则.

1、突出学生主体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

2.面向学生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

3.注重学生实践与研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深化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研小组,主要负责课程的开发实施、研究指导、咨询、培训、评价和经验反馈等。辅导教师负责工作实施,负责与家长、共建单位、社区及相关的单位的协调,指导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内容规划、组织实施和技术辅导。

初期,为学生提供一些个案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并指导学生学会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会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学会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协作,学会收集、整理、积累有关资料,学会表达与交流,记录活动成果。注意形成活动报告,优秀的报告给予展览表彰并形成汇编、交流学习。

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成为大同安区认定的学校办学特色,多篇论文在各级汇编发表,在历届厦门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得好成绩。

四、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充实自己,促进了专业成长。

2.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学生的活动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研究的课题由教师指定发展到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五、成果的社会影响

1999年春历史学科首次开展了“爱我家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访问、交流、报告成果展等取得良好效果,引近社会各界的良好反响,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几年来,学校科技节活动、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实践活动、人文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开展科技实践活动、送环境保护教育下乡等一系列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良好评价,2001年社会实践活动被确认为同安区办学特色。2002年以来,在厦门市历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中,五次获得二、三等奖。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设想

综合实践活动缺少应有的关注,课程支持严重不足。它的实施与地方课程改革需求和支持、学校校长的重视程度、学校教师的特点、政府和相应机构的协助都有密切关系,要主动取得他们的支持。

上一篇:中国文化英文演讲稿下一篇:学校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