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

2024-07-06

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共8篇)

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1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展示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生动现象的描绘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美丽如画的景色,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学生分析:

济南冬天与南方部分城市的冬天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作为南方的学生对于济南冬天特点理解并不困难,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选取特别角度描绘冬天的方法,理清线索,理解作者如何精心遣词造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准确把握课文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

学生: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济南的资料以及作者老舍先生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我们看到,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带来希望和力量,那么我们来说说冬天又是怎样的呢?老舍先生用“可爱”、“宝地”、“理想的境界”来形容济南的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是不是和老舍先生说的一样特别。(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

作者简介,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自1924年开始创作,发表了不少极有影响的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在1966年不幸逝世。

课文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写的。出生在北京,又刚从英国回来的老舍,十分喜欢济南。他曾经这样说:“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0~1934年),我整整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发挥主体、整体感知

1、听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同时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温晴:本课指天气械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安适:安静而舒适。

肌肤:肌肉和皮肤。

出奇:特别,不寻常。

秀气:清秀、小巧玲珑。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贮蓄:存放。

澄清:本课指明亮,透明。

空灵:美妙无穷无不可捉摸。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2、自由朗读,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大屏幕显示)

a、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美的?

b、济南的冬天可爱在?

C、为什么说济南是一方宝地?

教师点拨归纳:

a、济南的美在它的山、水特有的一种色彩上的美,美在山坡上水墨画式的小村庄,一副和谐美好的画面。

b、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济南比作摇篮里沉睡的婴儿配上安适温暖的的画面,营造一种温馨、舒适、可爱的感觉。

C、通过暖寒、温热、明暗的比较,将济南响晴、温情、水润、没有风声的特点描绘出来,体现济南的特别和宝贵之处。

四、修辞品味

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结合课后研讨与联系练习第二题)

a、找到课文中运用拟人修辞方式的句子。

b、找到课文中的比喻句。

教师点拨: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六、板书设计

与北平相比--无风,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与伦敦相比--响晴,伦敦的暗----济南的明

与热带相比--温晴,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体会到了济南的美、可爱、宝贵,它们分别是怎么体现的?(学生按照上节课的讲授回答,老师带领学生再次梳理知识点。)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齐读课文,回顾知识

全班齐读课文。

检查课后作业,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从济南的山、水、天气、入手抓住重点介绍。

3、齐读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思考问题

课文多处运用修辞方式的作用?

b、体会课文中的情景交融。

教师点拨归纳:

a、文章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b、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感情。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

三、研读赏析

学生自主交流活动,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思考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

示例: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以情动人,让人如临其境。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传神的写出了村庄和雪的神态,渲染一种安适宁静。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课文小结: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我们通过这篇课文可以看出四季都有各自的美,即使是严寒的冬天,我们要细致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

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2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系统中选文体裁丰富、典型,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比例较少。

1. 体裁多样, 典范。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体裁丰富, 涵盖大约八类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基本选入古今中文的名家名篇、选文经典。中国古代先秦文学如《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 魏晋人物风貌代表著作《三国志》、《世说新语》及东晋隐士陶渊明的诗、散文,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等,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入了五位, 宋代豪放词代表苏轼、辛弃疾, 婉约词代表李清照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朱自清等作品, 著名诗人艾青、余光中等爱国诗, 鲁迅作品选入数量最多, 四篇散文, 两篇小说;外国文学选入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的小说,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篇, 著名诗人济慈、普希金等人诗作, 安徒生童话两篇, 等等。选文涉及多种题材, 既有自然景物、生态问题, 又有人类情感、生命感悟。选文系统根据单元导语归纳题材,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选文基本关照到了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既能唤起学生现有的经验, 激发阅读兴趣, 如亲情、学习生活、自然、成长、动物等题材的选文;又能拓展、提升经验, 训练阅读能力, 如生命、爱国、战争、历史人物等题材的选文。

2. 体系缺乏, 实用不足。

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涉及的选文体裁, 将小说、诗词、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归到文学类作品, 将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归入实用类文章。并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传记、书、序、表、记、铭等及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鉴赏的文学作品, 所以都归入散文。每册教材的选文体裁大部分属于文学类作品, 而文学类作品又集中在散文一类。选文缺乏体系性, 选文总数量不一, 两大类选文变化不一, 并没有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增加更多适应性选文。除此之外, 从表1可以看出, 单元选文系统似乎各成体系, 彼此缺乏联系, 甚至出现重合现象。如七年级下册书的第二单元爱国题材与九年级下册书第一单元爱国思乡有重合部分。实用类文章数目严重不足, 九年级下册教材就没有选入实用类文章。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训练, 从现实角度说, 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 快速读取重要信息, 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但是实用类文章太少, 而且类别不全, 与实际生活需要学会的实用文脱节。

二、助读系统类型多样、细节粗糙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类型丰富多样, 分为文字类资料 (编辑说明、单元导语、课文导语、文下注释、课文补白) 和图像类资料 (扉页彩图、课文插图) 。助读系统的多样类型加强了阅读能力训练的针对性, 但细节不够完善。

1. 类型多样, 有针对性。

文字类助读内容最先看到的是编辑说明。编辑说明简要介绍本册书的一些内容。单元导语介绍本单元选文题材内容, 明确阅读能力要求, 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课文导语更是紧扣选文内容, 有时以问句形式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揭示选文主要内容, 同时明确具体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文导语指出选文的目的在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 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 意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文下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扫除阅读障碍, 促进初中生对选文的理解, 有助于初中生进一步积累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课文补白主要分为两大类资料, 分别是语文知识和选文的衔接拓展资料。补充与选文相关的资料, 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赏析选文的特色。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课后补充程颐读《论语》的三段体会性语句, 借助前人对《论语》的评点, 引发、深化学生对《论语》的体悟。

图像类资料包括照片和绘画作品。教科书的扉页一般彩色图像, 图像下面接着附上一两句简短的文字介绍。课文插图往往分布在选文中, 并不是所有选文都配有插图, 配有插图的选文一般有一两张图片, 有的是作者照片, 有的是选文中人物绘画。这些图像意在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 又不会很多, 不让具象的图片限制抽象文字的想象空间。适当的直观具象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选文。

2. 细节粗糙, 有错误。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具体细节处理得比较马虎, 出现了一些错误, 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学生的阅读产生障碍。

首先是文下注释存在错误。第一, 选文出处存在问题。如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诗四首》中的《归园田居 (其三) 》和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诗五首》中的《饮酒 (其五) 》文下注释: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事实上,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陶渊明集》是1956年第1版, 在1983年第8次印刷, 两本书印刷批次不同, 而不是不同版本。文下注释应该标明为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同样的,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文下注释: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82年版) 。事实上, 中华书局在1965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并不存在《艺文类聚》 (中华书局1982年版) 。所以选文出处应改为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65年版) 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第二, 文言文的一些字词解释存在错误, 尤其是通假字问题。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文下注释:有, 通“又”。但是在八年级上册《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 文下注释:有, 同“又”。《〈论语〉十二章》中“有”字的注释是对的, “有”和“又”是通假字。

其次是课文补白中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 逻辑混乱, 显得有些随意。除了八年级上册书课文补白的语文知识最多, 是其他每册书的三倍左右, 其他五册书课文补白数量差不多。另外, 除了七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下册补白的语文知识主题明确, 其他各册书补白的语文知识比较杂乱, 尤其是八年级上册书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相互穿插, 不利于初中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 阅读能力训练的助导作用不能发挥最大效度。

最后是课文插图的问题。有些插图和选文内容不符。如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插图中的男人与女人两人都是站着的, 而选文中的文字确实“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这就说明插图出现了错误。有些插图的位置不对。如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一文中, 插图内容和选文的第九段内容相符, 不应放在第六段下面, 否则这种插图的助读功能就会被削弱。还有些插图太抽象, 如九年级下册《诗两首》一课的第一首诗《我爱这土地》, 诗下面的插图抽象、粗糙, 没有什么美感, 感觉像是拼接、涂鸦。图中应该是一只鸟, 这样不仅符合诗中“假如我是一只鸟”的诗句, 而且更能体现诗人的伟大、情深。

三、练习系统题型多样、比例失衡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 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研讨与练习”, 主要是关于选文的词汇解释、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谋篇布局的分析。通过对练习系统题型与题量的分析, 发现练习系统提醒比较多样, 但题目难度的比例失衡。

1. 题型多样, 有选择性。

从练习题的做题要求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而必做题中又有选做题, 二选一。选做题一般是应用拓展类, 包括话题讨论、课外资料收集、文本改写等。如九年级下册《音乐之声》第三题选做题“阅读影视剧本要注意体会它的画面感。你觉得画面感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道选做题注意考查初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感受戏剧这种文体的画面感特色。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三题, 就是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二选一。每册书中必做题所占比例比较大, 选做题所占比例很小。这就给学生留有一定自主选择性, 可以选做较高难度的题目。

从练习题训练的能力项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单项能力训练和多项能力训练。相比较而言, 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较多。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的第一题:这篇作品运用大量短句, 营造激越的氛围。反复朗读全文, 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读出作品的气势。这道题目主要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九年级下册《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课后习题第一题设计两项阅读能力: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这首诗”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探究一下, ‘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即使是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也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训练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如七年级上册《走一步, 再走一步》第一题, 通过勾画语句的形式训练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 八年级上册《落日的幻觉》第一题“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作品。试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理清作品的说明顺序”, 通过完成表格的形式加深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 比例失衡, 无梯度性。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 初中生阅读四方面能力训练比重不一。认读能力可用“朗读”、“默读”、“浏览”、“背诵”等词表述。理解能力可用“觉得”、“揣摩”、“解释”、“解答”、“概括”等词表述。鉴赏能力可用“感受”、“领略”、“品味”、“体验”、“鉴别”、“比较”等词表述。运用能力可用“示范”、“运用”、“借鉴”、“学写”、“仿照”、“转换”等词表述。按照以上分类原则, 将练习系统中的习题分类统计。这里统计每道题中总共涉及的阅读能力, 如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第三题“朗读诗歌, 要注意诗中的情感起伏, 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试与同学一道, 讨论下面语句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尝试朗读”, 这一道题目, 设计了认读能力与理解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六册书的练习系统中理解能力训练比重一直是最多的, 其次是鉴赏能力, 但是鉴赏能力的比重基本不及理解能力的二分之一。认读能力与运用能力训练的比例差不多持平。这就出现四个能力训练比例失衡现象, 并且能力训练缺乏梯度, 较高水平的能力训练不足。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系统包括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 这三大系统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文系统体裁类型丰富, 选文经典,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太少。助读系统类型多样, 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但是细节处出现一些问题。练习系统题型多样, 但是难度设置不合理, 阅读能力训练比例失衡。通过分析阅读系统编制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最大效度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系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人教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 小说教学定位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60-01

一、基于年段特征的小说教学定位

(一)七年级侧重养成阅读习惯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并且可以了解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及通过复述的方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但是对小说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没有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此时的小说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小说的习惯,通过质疑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阅读,圈划等学习活动中感受小说的魅力。

(二)八年级侧重掌握知识结构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学生个性化转折的初始阶段,学生欣赏能力和美感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同时还要意识到学生对小说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还处于比较肤浅的认识。因此,此时的小说教学应该是侧重用已有的小说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来分析小说中心人物的性格,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并初步向鉴赏层面过渡,增强学生对美感的提升意识。

(三)九年级侧重掌握鉴赏方法

九年级时,通过两年的小说阅读和学习,学生不仅积累了一些小说阅读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初步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去解读新小说,但是与此同时所产生的变化是读小说的需要和期待产生了差异,更多的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就应运而生,学生的鉴赏品味和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此时小说教学的侧重点就集中在让学生初步掌握小说的鉴赏方法,并为审美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初中小说的学习策略探究

(一)教师的教学策略

1.改变教学模式,增强自身的阅读意识,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同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阅读小说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感受和体验。切忌用解数学题的方式,设置标准答案。当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要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能够以文本的深刻理解为前提,及时指出解读文本的明显错误和控制游离文本的不着边际的讨论。

2.注重课后指导,推荐优秀的小说,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发掘潜在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适当的推荐,或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文学的创作,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发掘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对原著的解读赏析能力、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写作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策略

1.扩大阅读量,合理制定阅读计划。

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学生通过自行对比与学习,既扩大了阅读量,又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计划的制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要与语文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同时兼顾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同时,阅读计划要详细,及包括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目标,阅读范围,还要包括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如每天阅读时间至少30分钟;每天阅读时间至少 30 分钟等,都是有助于语文学习的方法。

2.读与思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与思考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只有经过自己独立思索的知识,才能形成牢固的记忆。虽然有时仅靠自己的独立思考是不能解决所有疑问的,但是有了思考的阅读和学习要比“走马观花”有益的多。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时候,务必要求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逐渐上升为拥有独立的见解。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因此,阅读兴趣的培养就对语文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到小说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不仅爱上“看”,更要爱上“学”。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于漪.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曹海明,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陈琦.小说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

人教版初中语文春酒教案优秀 篇4

知 识 与 能 力: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

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

过 程 与 方 法:通过文章美点赏析,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获得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细节描写的情趣;了解母亲的性格品质;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 学 重、难 点:1、通过文章美点赏析,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获得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

2、体会本文细节描写的情趣;了解母亲的性格品质;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呢?

生:(学生畅所欲言)可能会说:穿新衣、吃好吃的、拿压岁钱、自由的玩耍、和亲人朋友欢聚一堂的开心喜悦等等。(多媒体欣赏过年的情景)

师:假如有一天,你长大了,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到异国他乡过年 ,你会怎样呢?

(深深地思念,失去的东西留在心底的总是宝贵的甜美的回忆。)

师:今天我们将随着台湾女作家琦君到浙江温州去过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年,去品尝一杯带有家乡风味的酒,去感悟一种对故乡、亲人割舍不断的情

(二)初识课文:

1、作者相关知识:

琦君,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人。1949年赴台,曾任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她从散文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出版了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代表作有《橘子红了》《七月的哀伤》 《桂花雨》《 琦君寄小读者》等。她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2、词汇积累:

标注字音: 枸杞、橄榄、挑剔、如法炮制、门槛、过瘾、家醅、煨炖

解释字义: 家 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过 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 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三)整体感知:

<1>、识春酒:

1、什么是“春酒”、“会酒”、“八宝酒”?

明确:春 酒 :古称冻醪。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1、2段)

八宝酒: 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

、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要泡一个月。(3段)

会 酒: 是“我”家除春酒外的 特别节目。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

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

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5段)

2、伴着《思乡曲》我们朗读课文并思考如下问题:

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儿时故乡的哪几件事?主要记叙了事件中的哪些事情?又体现了怎样的情怀?

<2>、品春酒:

含英咀华,探寻美点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她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细细品味她的这杯“春酒”,思乡之情、怀母之心、童年之味……纷纷涌上心头。请找出文中打动你的细节,品味细节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美点

以这样的形式回答:

通过读 细节,我品味到了一种 美。

答案预设:童心美、母性美、民风美、人情美。

●童心美的典例: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明确:写出了我当时情不 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一马当先”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不请自到”让我感 受到了乡人们相处的融洽,“肚子吃得鼓鼓的”写出了一个“馋嘴”的可爱的小女孩子的特别,“蜜蜂似的”,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饱饱的样子,突出了她的可爱。“捧”字写出了小女孩对吃的东西的喜爱和珍惜。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明确: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很喜欢,很馋的样子。“偷偷”而不是当着母亲的面,表现“我”内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好几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见出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也显示出“我”的可爱。

3.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明确:写出了“我”的可爱和情趣。“只”和“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而感到不满足。“走来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只得到了一点点的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捏”是对撒了虽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点点后的失望。“直”表现小花猫对八宝酒满是喜欢,舔个不停,煞是可爱。“呼呼”地睡了,表现了小花猫舔碗酒后的相当满足和陶醉的情态。“也是”一词,是以“我”当时的心理来揣摩小花猫的,可见“我”也同小花猫一样馋得要命,也写出了“我”的那种童趣。

4、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很撒娇,很嘴馋的情态。“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 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跃起来。“靠”和“点”说明“我”年龄虽小但很机灵。“舔一舔”说明她想喝但又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让她很过瘾。

5、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明确:写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时候,我那企盼的神态。“眼巴巴”写出了小女孩那种盼望的眼神,目光里满是期待和向往。

【师过渡】:

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谁呢?(她的母亲)

●母性美的典例

1.“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

明确: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2.“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喜气。”

明确:突出母亲热情好客、慷慨大方。

3.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明确:“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4.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初中人教版数学数轴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这一节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同时,也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讲,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起点,而数形结合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到和谐美的享受。

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家乡的地图尝试画出自己家相对沙墩中学的位置,让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平面问题可以简化为具体的直线问题来研究。

2、让学生在一条直线上画出第一排八名同学的位置各个物体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若以第三名同学为中心,以他的左边为负,右边为正表示出其它同学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篇6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张允文) 3、* “挑战者”的追思(郝铭鉴)

4、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5、*种树“种到”联合国(李广华 孙亚辉)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7、驿路梨花(彭荆风)

8、一面(阿累)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10、*吾家有女初长成(程乃珊)

第三单元

11、荔枝蜜(杨朔)12、猫(郑振铎)

13、*斑羚飞渡(沈石溪) 14、* 心中的鹰(唐敏)

15、*鹤群翔空(江口涣)

第四单元

16、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17、现代诗三首 纸船(冰心) 我是一条小河(冯至) 色彩(闻一多)

18、*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19、*乡愁诗两首 乡愁(余光中) 乡愁(席慕蓉)

20、*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第五单元

21、短文两篇 三峡(郦道元)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2、闲情记趣(沈复) 23、*周处(刘义庆)

24、*晏子故事两篇《晏子春秋》

25、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春望(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论诗(赵翼)

第六单元

26、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7、小石潭记(柳宗元)

28、*观潮(周密)

29、*寓言四则 画蛇添足《战国策》 买椟还珠(韩非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 塞翁失马《淮南子》

30、诗词五首

渡荆门送别(李白) 秋词(刘禹锡) 赤壁(杜牧)

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7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古代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 古代诗歌教学片面追求默写代替品味赏析, 局部分析代替整体感悟, 一元分析代替多元思考以及滥用多媒体手段等。看似热闹非凡的语文课堂却丧失了“诗教”的真正功能。笔者看来,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主要有四方面问题。

(一) 古代诗歌选编的不足

首先, 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史知识选编太少。

其次, 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 从所选的古代诗歌数量上来说, 唐朝文人的作品占绝对优势, 达到46%以上, 宋代文人作品比例也达到了24%。虽然唐诗宋词的确是我国古代传统诗作的巅峰, 但是, 其他朝代也不乏精品佳作, 因此对其他朝代作家和作品的忽视, 会使学生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其他朝代的作家作品缺乏客观的认知和评价。

此外, 从内容上来说, 89首古代诗歌无外乎书写友情, 描写思想爱国之情, 描绘美丽风景, 寄托人生哲理等, 很多诗歌并不能全面的展现诗人的精神世界。诗歌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缺少一些联系, 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9首古代诗歌中收入诵读欣赏的有60首之多, 但在实际教学中, 只有26首在六册单元中选编并纳入新授课的教学计划, 即一学期只学习5首, 这样少的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略显不足。

(二) 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当前, 功利性教学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愈演愈烈:不少初中老师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只是要求学生背诵默写, 甚至反复默写, 以达到做试卷不错一字。布鲁纳认为知识, 是过程, 不是结果。学习结果固然要重视, 但更要重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片面地认为背诵、默写可以“一刀切”, 毕竟, 语文素养的积累是建立在对一定知识识记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若简单地为了迎合考试, 机械地背诵默写代替了学生对古代诗歌意境的体味及其情趣和韵味的赏析, 那么学“诗”就不再是真正的学“诗”, 诗歌被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符号, 对诗歌审美因素的体验感悟自然无从说起。

(三) 古代诗歌教学手段“泛多媒体”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一方面, 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激发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一种“泛多媒体化”的现象日益显露。这种“泛多媒体化”即不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需要, 动辄使用多媒体手段;有的时候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使用多媒体, 甚至达到了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尴尬境地。

(四) 古代诗歌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个性、轻视过程等问题存在于古代诗歌教学评价中。诗歌是人类文明的积淀, 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价值。但是, 现在所有的评价方式都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所以, 现在在古代诗歌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明显。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了一卷定终身, 导致了学生古代诗歌学习的临时抱佛脚。进行评价改革,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控已势在必行。也许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诗歌学习的正常进行, 从而让“人文精神”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根本的依托。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提出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改进对策建议如下。

(一) 完善课本古代诗歌选编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用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现有的人教版初中《语文》,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要对选编的古代诗歌加以重组和整合, 增选适当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 进一步扩大现有教材编选的特点, 深化古代诗歌教学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 增加生活化的选篇。

选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套 (本教材的面貌和质量。文章能否选得好, 关键取决于教材编选者‘衡文’的眼力和水平。可以说, 只要文章选得好, 教材编写就成功了一大半。” (1) 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 不仅要“文质兼美”, 而且还要看“可接受性”。所谓“可接受性”,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选材要考虑特定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深浅适度;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智发展的阶段, 对于选文的生活化、趣味性就更加关注。

2. 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践。

人教版初中《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 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 肯定自我价值, 发展兴趣与专长。分析六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却呈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 (七年级上) 第三单元中选编了四首古代诗歌:《观沧海》、《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七年级下做为精读课文, 仅选编了一首《木兰诗》。如果七年级上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 让学生亲近自然, 关注自然, 但是七年级下侧重于人与自我, 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 增强责任感, 但是到了八年级上选编的《使至塞上》、《登岳阳楼》等又侧重关注自然, 与七年级上的选编内容重复且缺乏层次。初二学生进入叛逆期, 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 此时语文教材的编排多设置一些关注自我, 关注内心的诗歌, 教师加以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到了初三, 学生除了迎接中考这一人生第一次转折之外, 学生也开始逐渐关注社会, 这一时期如果选择一些侧重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 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 思考个体所承担的责任, 理性地对待周围社会。

3. 科学整合选编诗歌。

根据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灵活运用, 扬长避短, 例如进行比较探究。比较, 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 也是灵活运用教材的较好方法之一。比如, 可以将七年级上附录的古代诗歌《如梦令》和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作品进行对照阅读教学。

4. 增加辅助性知识提示。

诗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传授一定的有关诗歌的常识。 (2) 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 了解一些有关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 笔者以为, 每册课本可以安排一两篇有关古诗文词法、句法、章法的辅导性文章, 以便学生掌握解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提高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说:“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 透过一节节课, 我们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 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 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己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 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但大多仅为点缀, 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 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 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 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实践行为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和素养, 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知识, 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老师还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 与时俱进, 不断接受新的思想, 新的观念, 新的挑战。除了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素养之外, 教师还可以多参加古代诗歌教学研讨, 开展古代诗歌教学公开课等, 激发语文教师阅读和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 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如此由外而内, 内外兼修, 定能使教师的古诗词修养有所提高。

(三) 优化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1. 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是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 营造一种与文本相吻和、相协调的生活氛围, 将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作为为学生观察的客体, 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 激起学生的情趣, 从而把学生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与生活结合起来。

除了可以用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导语创设情境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 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则抓住“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 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 让学生谈谈成功或是失败时的感受, 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即吸取经验教训, 着眼于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 唤醒他们自身对生活的感受, 使学生由被动的学, 变为有主观情感的积极参与,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学习方式的培养。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相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受动性、依赖性, 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3. 实践活动的指导。

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 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例如把古代诗歌学习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特点, 将教学内容与之相连, 作为一个引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水调歌头》、《蒹葭》等都曾被改编并演绎为歌曲, 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将其引入课堂, 可以增加诗歌意境的直观性, 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 在学习中, 对资源的搜集、分析、整理与运用的过程和方法, 也是古代诗歌学习的内容之一。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 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再如办手抄报、为课文绘插图、制作小书签等都可以“走进”古代诗歌课堂,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其更好的学习诗歌。

(四)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而不是目的, 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所以, 应用多媒体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 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必须依据语文学科古代诗歌教学的特点, 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多媒体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总之, 使用多媒体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使用, 为教学内容而有针对性地使用, 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五) 更新评价方式

当下, 即使经过了二期课改, 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还是很难能真正落到实处。过于功利的评价必然导致语文教学只偏重于工具性, 而不是人文性。这种评价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重练习轻兴趣、重考试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其实, 笔试可以是测试的手段之一, 但它不应代表学生的一切。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甚至给笔者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带来了困扰。因为, 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在以上评价方式背景下, 学生平时学习的自信心、上课纪律及参与的主动性、课后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现实, 只有适当补充一些评价方式才能应对不容回避的现实学情。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评价方式:

1. 多样评价。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虽然反对考试, 但是考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 什么地方能彻底废除考试?因此, 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考试的价值。布卢姆曾提出了学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阶段终结性评价理论。在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阶段终结性评价, 能检测学生教学目标的掌握状况, 及时帮助学生反馈、矫正、巩固知识, 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笔者学校, 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也很必要。因为在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同时, 还需要保证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有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和教师生存的基础, 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面对具体的现实国情, 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的评价方式最终还是要碰壁的。评价方式既要有前瞻性, 又要有现实性。这种评价方式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需要, 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评价中也适用。

但是, 适用并不代表方式唯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口头语言评价、评语评价、教师的身体语言评价 (掌声、眼神、手势等) 等。当然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充分利用差异性, 进行“因材评价”。比如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多提问识记型的问题,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给予一些高水平的开放性问题, 然后进行评价, 让他们在这些问题和老师的鼓励中找到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 多元评价。

教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元文化气息, 那么, 相应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这种滞后的评价方式势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 评价方式也不应过于单一。即便都是以语言智能为其智能强项的学生, 他们在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有些学生擅长阅读, 有些学生可能擅长演讲, 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写作。因而语文教学应扬长避短, 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利用多元评价方式。

3. 过程评价。

在笔者学校, 大多数学生一般只重视期中、期末考试, 这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很大困扰。评价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的指导者。比如, 笔者鼓励学生关注期中、期末大考, 但是也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平时的综合表现。对此, 笔者在开学之初就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 他们平时的综合表现将记录在案。具体怎么操作?笔者将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分成三大块, 期中、期末各占25%, 而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有哪些?即学生平时的各种表现, 这些评价, 平时笔者都有详细记录。如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质量、上课发言的主动性、学习态度, 甚至课堂纪律的遵守等情况全部成为平时成绩的参照。如果平时综合表现不好, 即使学生期中、期末大考分数很高, 期末总评也将很难达到合格要求。

4. 多方评价。

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外,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学生的自评能够使得学生理性反思自己, 学生的互相评价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 相互促进, 相互竞争, 取长补短。多方评价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 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从完善教材选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方法及更新评价方式方面, 力求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提出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改进建议, 回归古代诗歌教学的初衷, 实现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功能。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3]钟启泉, 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服饰描写举隅 篇8

一、服饰显尊卑

古代服饰始终遵守“分等级、定尊卑”的原则,质地明贵贱、长短显身份、服色分地位。服饰是社会政治伦理秩序的表现,对各阶层服装穿着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即使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看到这些影子的存在。如“天使”的白衣,军营中的迷彩服,警察穿警服,和尚披袈裟等等。

《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是“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劝打范进嘴巴前“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横披”“油晃晃”活画出他是个“杀猪”的角,非常符合胡屠户的身份。

再来看一看鲁迅笔下对孔乙己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区区十三字,便点明孔乙己的尴尬处境。这件长衫成为孔乙己形象的标志符号,透露出他那被异化被扭曲的灵魂。孔乙己虽然具有“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双重身份,但是他既“进不了学”,不能进入上层社会而成为老爷,也不愿脱下长衫重返“短衣帮”,他实际上成了“短衣帮”的叛逆者、“长衫”的进犯者,同时成为人们所嘲笑和攻击的对象,因此,他成了社会的“零余者”,为社会所不容,他的出场,只不过成为咸亨酒店里酒客的一道“下酒菜”,为酒店徒增几声笑声而已,“没有他,人们也便这么过”。

小说《范进中举》中对张乡绅描写:“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这一身打扮一看就知道张乡绅是个封建地方官僚形象。

《送东阳马生序》中“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的华丽衣饰与作者“缊袍敝衣”的寒酸作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家境贫寒,与学习条件的艰苦,强调了环境对一个人的成功并不起决定作用,暗含对马生的勉励之情。

从服饰描写的分析中,我们感受到阶级社会地位的差异与无情,感受到小小的服饰背后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的人物命运以及社会状态。

二、服饰现精神

郭沫若说过:“服装是文化的表征,服装是思想的形象。”人的性格、风度、气质、修养等是内在美的表征,这些特征与着装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蒲柳人家(节选)》中何满子的描写:“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农村孩子展现在我们面前,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情趣盎然,别具乡土风味。

《故乡》一文中,少年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中年闰土是“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表现了少年闰土的天真、健康、勇敢和活泼,中年闰土的憨厚、邋遢,生活的辛苦与无奈,活生生的一个农村老农民形象。

《云南的歌会》中对歌的年轻女子“穿了身毛蓝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对她的衣着描写,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女子。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可以看出福楼拜性格热情奔放,容易激动。

服饰审美是一种整体的美,不但展现出外部形态的美,而且还展现出了人物内在的精神美,还展现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三、服饰凸性格

服饰与文学一直有着无法割裂的紧密关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以服饰写人,以服饰画人,他们以形式各异的服饰包装出一个个鲜活淋漓的人物形象。

《范进中举》中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了头替他扯了好几回” ,“扯皱后襟”这一细节形象地刻画了胡屠户看风使舵、前倨后恭、看人下菜碟的货色,是市井小人的一个缩影。

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穿衣服太模糊,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即使在冬天也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还被人疑心是“扒手”。这样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在生活上是极其简朴的,甚至是不修边幅的。

《孔乙己》中“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虽有夸张的成分,但“长衫”作为读书人身份的标志,可以看出孔乙己信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虽然“不会营生”,但也不愿脱下这一身又脏又破的臭长衫,重返“短衣帮”,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可以看出他的贫困与懒惰,以及他追求功名利禄、好吃懒做、自命清高、穷酸迂腐的性格特征。鲁迅先生简洁的白描,内涵如此丰富,这是通过服饰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典型。

《变色龙》一文多次写到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生动地传达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与思想起伏。写他“穿着新的军大衣”,这“军大衣”就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恫吓人的工具;第二次写军大衣是通过奥楚蔑洛夫的话来交代的:“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揭示了他因“判”错了狗的狼狈相,借此摆脱自己的窘境;得知狗不是将军家的,他立即又神气起来,说了要法办狗主人的话。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巡警判断这狗可能是将军家的,他又为方才的得意忘形而恐惧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借大衣来掩饰刚才自己对将军的辱骂,掩饰他内心的恐慌。第四次写他“裹紧大衣”走了,反映出他要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但对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却又不无难堪的感觉,所以只好裹紧大衣灰溜溜地走了。作者就一件大衣的处理,将奥楚蔑洛夫惯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专横霸道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对服饰的描写与其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对服饰的描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服饰造气氛

在特定环境下,服饰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比较注重“红喜白丧”,新娘红盖头,孝男、孝女“披麻戴白”。但在当今的婚礼中,新娘多身着白色婚纱,以示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神圣、完美;在丧礼中,经常采用黑色服饰,如佩戴黑纱,以示对逝者的深深悼念,渲染出一种特定的气氛。

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绉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从此就要结束教学生涯,内心是万分悲痛的,他的这身穿戴烘托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气氛,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背影》一文中,父亲戴着的“那顶黑布小帽”,穿着的“那身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我”见到父亲那一身黑色装束的背影,触到“我”那根伤感的神经末梢,“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也折射出了“我”家境的惨淡,“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父亲的老境又如此颓唐,全文笼罩着忧伤的气氛。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时常会发现特定的穿着,营造出特别的气氛,暖色调营造出喜庆氛围,冷色调营造出悲凉氛围,淡色以示轻松,深色以示凝重,黑色以示庄重。

五、服饰助情节

文学作品中的服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服装,不单是为了显示某一群体的身份、兴趣、爱好,而且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而存在。

《刷子李》以黑衣服的描写为线索,从徒弟曹小三的视角展开: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同时穿插进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过程描写。

写“刷子李”,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津码头“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为人物预设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然后再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徒弟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但大半天下来,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师傅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一部喜剧、闹剧,更是一部丑剧,根据“(皇帝)爱新装——(皇帝让骗子)做新装——(皇帝)穿新装——(皇帝)展新装”等展开情节。文章一开始就写到皇帝嗜爱新装成癖,为骗子行骗埋下伏笔,骗子抓住人们的自私、虚伪的弱点成功行骗,由于皇帝的愚蠢以及大臣的愚弄,致使出现皇帝光着身子在大街游行的丑剧,最后不懂世故、无所顾忌的小孩一语道破“天机”,石破天惊。作者用“新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满人物形象,骗子的狡猾,大臣的奉承,皇帝的昏庸,百姓的无知,人们都颠倒是非黑白,都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闹剧该收场了,涉世未深的小孩无畏地直面现实,寄寓作者对社会的希望。

综上所述,文章中的服饰描写,虽然看似平常,实际上对刻画人物形象、推进情节、表现主题等方面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神来之笔,读者不要轻易放过服饰描写所蕴含的信息,应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渠广喜.巧写服饰,略见一斑——浅谈服饰描写的作用[J].考试(教研版),2007,(8).

[2]胡涛海.着装见性格 服饰显命运——初中教材衣饰描写透视[J].语文教学通讯,2003,(8).

[3]谢镜鹂.服饰文化初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8).

[4]袁燕.服饰文化的语言解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4).

上一篇:河南省委宣传部公示下一篇:网页设计大赛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