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2024-08-23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通用12篇)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1

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现将我局2016年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和2017年人才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履行部门人才工作职能

我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将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单位的重要议程。按照区委组织部和人事局的要求,严格执行报告、审核、审批和备案等制度,认真贯彻区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及会议精神,及时报送人才工作信息,完成区人才办交办的事项。

(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

1、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截止2016年6月底,我区共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207个,网上注册志愿者21912人(城镇人口178200),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全区城市人口的12.3%,参与志愿活动14967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我区的爱心家园、阳光之家、助孝义联、爱自然等志愿服务组织,注册人数都在200人以上。

一是完善组织,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

在各街道,指导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和《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加强对志愿者的行为准则、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方面进行指导,明确以服务性的活动为形式,以友爱奉献、互助进步为准则,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的高品位文明城市”的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二是注重实际,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稳步提升

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我们有意识地把社区活动与志愿活动结合起来,共促共进。西露天街道平西南街社区,对社区65岁以上292位夫妇双方空巢、53位单身空巢、高龄、困难老人的信息进行了采集和登记,组建了200位由社区志愿者、网格长、楼栋长组成的9支专业志愿者队伍,针对每个老人的需求制定服务计划,实现了定餐式服务;今年6月,平庄城区街道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元宝山区分队,招募志愿者31人,以品牌促发展;平庄东城街道在各社区成立了健身操、太极拳、书画等7支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带动居民广泛参与文化体育活动。为帮助志愿队伍更好开展工作,各社区都建立了“志愿者之家”,设置了日间照料中心、锻炼养生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书画活动室等几大阵地,用于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强化宣传,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化发展平庄西城街道通过社区宣传栏、各类学习日、楼栋长会议以及社区举办的文体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志愿服务成果。西露天街道在第六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之际,召开志愿服务文化推广工程启动仪式,向居民发出志愿服务倡议书,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今年3月5日,云杉路街道组织辖区党员、社区志愿者和居民代表,共同举办了以“爱雷锋、学雷锋,志愿服务我同行”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营造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2、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

一是改进登记制度,简化登记手续。2015年,区民政局实行了社区内公益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简化了登记手续,降低了登记门槛,鼓励社区内以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壮大。2016年,制定下发了《元宝山区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对暂时不符合注册条件的社区内社会组织,实行备案登记,孵化培育。目前,街道社区注册公益类社会组织8个、备案32个。

二是培育孵化试点,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能力。西城街道开展了社会组织孵化试点,成立了西柚社会组织联盟,投资60余万元改造了300平方米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社会组织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场地支持,协助策划项目、申请项目。为支持社区内社会组织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今年,组织实施了爱自然协会“图书漂流”、“四点半课堂”,小红帽社区服务队“小红帽敬老爱老”,月光街跑腿服务队“老人同城跑腿”等项目,购买服务总费用63万元。

(三)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需要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我局积极协调与其他线管部门的关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推广应用和组织实施,做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政策的协调和制度的建立。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服务项目受局限。目前,社会各领域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正不断增加,需要大量志愿者来提供服务,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我们所能提供服务的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体现在自身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范围还不够广,还有一些社会层面和领域没有涉及到;另一方面,自身的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满足志愿服务的总体需求。

2、志愿者服务水平不高。志愿者来自社区各个领域,很多志愿者没经过注册登记,提供服务随意性大、服务水平不稳定,导致志愿服务有亮点,但整体上质量不高、规模较小,社会影响力不突出。

3、对社会工作人才重视与培养力度不够,在建立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激励保障机制上不够深入具体。

三、2017年人才工作计划

2017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我局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宗旨,全面推进我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2017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工作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民政工作大局,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民政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机制,着力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我区民政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重点内容: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程,确保人才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本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发、使用措施,加强对各级民政机关干部的培养,完善民政机关干部考核制度,促进民政干部结构不断优化,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民政机关人才队伍。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掌握本系统重点人员名单,建立人才信息库。

三、认真制定民政系统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培训计划。组织城乡福利院、殡葬所、减灾救灾、慈善救助、社会组织等重点岗位的社会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化工作培训,提升民政系统工作人员运用专业化的方法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对各乡镇(园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基层社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积极组织社会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考试。

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制定具体措施,鼓励各类人才不断自我提升,适应新形势民政工作需要。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完善单位表彰制度,表彰在民政改革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五、加大民政人才交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各股室之间和二级机构之间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加强各股室及二级机构之间轮岗交流力度,努力建立局机关和下属单位之间流动渠道畅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交流机制。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2

浙江推行的政策性林木火灾保险, 是以林木为保险对象, 以火灾以及由此采取的合理必要的施救行为造成保险林木死亡为保险责任, 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为保险人, 由被保险人对保险对象进行自愿投保, 政府按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施以财政补贴的保险行为。政策性林木综合保险, 是以林木为保险对象, 以火灾以及由此采取的合理必要的施救行为造成保险林木死亡和由于暴雨、台风、暴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冰雹、霜冻、暴雪、雨凇造成保险林木的流失、掩埋、主干折断、倒伏或者死亡为保险责任, 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为保险人, 由被保险人对保险对象进行自愿投保, 政府按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施以财政补贴的保险行为。

推进政策性林木保险的基本宗旨和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多年致富, 一灾返贫”的传统林业生产方式, 使林农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为此, 针对当下林木保险推进中的困境, 前段时期, 浙江省相关部门联合调查走访了省内部分较具代表性的林业重点县市, 听取当地林业部门、林业大户和经营单位、保险经营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力争破解难题、走出困境。

一、 浙江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林木保险开展情况

(一) 森林资源现状

据2004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浙江省现有森林面积584.42万hm2, 其中省级以上公益林261.1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60.5 %。森林面积中, 乔木林面积420.18万hm2, 竹林面积78.29万hm2,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 85.95万hm2。森林按林种分, 用材林 305.26万hm2, 经济林面积 112.52万hm2, 防护林158.26万hm2, 特种用途林8.38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94亿m3, 其中森林蓄积1.72亿m3。

(二) 政策性林木保险开展情况

林木火灾保险作为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个独立的保险品种, 2006年开始试点至2008年试点结束并全面推行, 其承保规模大幅度扩大, 由试点初期的1.1万hm2扩大到141.42万hm2;保险费规模由10万元跃至900万元;赔款也随规模的扩大同步上升, 4年平均赔付率达到94%, 基本处于微亏状态。林木综合保险是省政府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推行的新险种, 执行第一年的承保面积仅为1.1万hm2。

二、 林业重点县市调查的反馈信息

在调查中, 参与各方普遍认为, 政策性林木保险推行几年来, 功效明显, 但由于当下保险费率、理赔等方面的问题, 使参与各方积极性不高, 特别是理赔环节矛盾突出、对承保条件的设置各有看法。

(一) 林业部门、林业大户以及保险公司的态度和意见

1.被调查县林业部门认为, 政策性林木保险自试点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效, 对于解决灾后植被恢复、缓解救灾压力以及增强林农抵御自然灾害意识与能力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林业部门在实际工作中, 大力宣传、积极推进, 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A县根据本县户均林地面积小、农村劳动力大量出国与外出务工等特点采取集体联保的方式, 委托县林业局统一组织实施, 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承保规模, 灾后理赔资金的落实也推动了更新造林与植被恢复的进行, 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较多的困难, 提出了诸多问题, 如林农普遍反映林木综合保险的费率过高, 参与性差;小户林农的林木保险意识相对淡薄, 投保积极性非常低;部分县市保险公司因不堪承受连年亏损而处于停业 (停止林木保险业务) 状态;既然林木保险对于发展林业、稳定林农收益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 那么财政方面可否加大扶持力度, 以利于林木保险的整体推进?

2.各地林业大户和经营单位普遍认为, 政策性林木火灾保险对于林木种植单位或种植大户来说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和依靠, 是一项利民惠农的好政策,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是否可以更多地考虑林农的负担与真实需求。如A县的代表提出林木火灾的保险需求确实存在, 林木综合保险的需求并不迫切, 综合险的需求与树种、地域相关, 不同的情况导致对于保险责任的需求不同, 是否存在细分保险条款的可能性, 以致于更科学合理地承保, 林农的投保积极性也将随之提升。B县的代表提出了林木保险费率较高而保险金额偏低的意见, 是否存在调整保险费率与保险金额的可行性。C县的代表也提出了林木保险的保额偏低问题, 认为赔付的理赔资金不足以支付受灾林地的更新造林和抚育费用。同时各县的林业大户和经营单位代表均对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 部分代表提出了保险公司理赔进度缓慢, 理赔时效性差等问题。

3.基层保险公司对开展政策性林木保险普遍持保守态度。C县保险公司反映, 自开展林木保险以来亏损较大, 林木标的分布于各乡镇偏远山区, 查勘成本居高不下, 核损理赔的分歧较难处理更是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而林木保险虽为政策性险种, 但省公司仍以经营利润为业绩考核标准, 与商业性险种同等对待, 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 甚至有意控制规模。B县保险公司则提出, 林地分布的复杂性导致了农户之间的林地界线难以判别, 投保与理赔较为困难, 蕴藏着道德风险, 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难度较大。另外从林木保险的纯风险损失率来看, 林木保险的费率处于较低水平, 加上经营性费用, 不足以维持持续的发展。

(二) 对目前政策性林木保险工作的综合评判

综合以上调查信息可以得出的评判结论是:政策性林木保险对于林业发展和稳定林农收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一项利民惠农的好政策,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困难,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林农参保积极性普遍不高, 林木保险的承保规模无法拓展, 风险不能有效分散, 导致保险公司单品种经营困难。

2.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以及专业业务能力尚有欠缺, 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以利润为标准的考核机制的设定进一步抑制了林木保险业务的正常推进。

3.林农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保险价格承受能力较差, 而林木受灾低频率高损失的特点进一步降低了林农的参保积极性。

4.林木综合保险涵盖的保险责任较多, 责任延伸的同时也提高了费率水平, 但另一方面林木综合保险涉及不同区域与不同树种, 不同区域的灾害差异、各树种的生长特性以及其对于气候条件的不同抵御能力决定了保险责任的非普适性, 相对应的保险条款有待进一步完善。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该险种的推进障碍重重。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开展政策性林木保险工作所遇到的实际情况, 在坚定基本宗旨的前提下,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适当调整林木保险费率, 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宣传,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整体推进。以提高林农参保意识和保险经营机构服务意识为重点, 调动林农参保积极性和保险公司经营积极性。积极推行林木火灾保险以县 (市) 为单位统保、乡镇联保。

2.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林 (树) 种特性增设林木综合保险差异化条款, 通过细分保险责任、精算各保险责任权重, 适度调低林木综合保险费率。根据局部干旱性气候上升, 山上植被逐年茂盛, 枯枝落叶引发森林火灾的隐患增加等变化了的情况, 适度调高林木火灾保险费率。明确责任鉴定, 进一步完善条款, 积极推进林木保险工作。

3.适当提高单位面积保险金额和保险费财政贴补率。应考虑造林成本逐步提高的实际情况, 以保成本标准, 适当提高单位面积保险金额。坚持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正确方向,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按照“林农合理负担、政府大力扶持”的原则, 理清对政策性林木保险的补贴条款, 提高对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参加政策性林木保险支付保险费的补贴比例。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3

按照省委贯彻中央“两会”精神的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最近省人大就业工作视察组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骆德春等陪同下,在长春、吉林等地进行视察和调研。总的看,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我省就业形势还比较好。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其中,舒兰市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把促就业与抓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和鼓励部分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舒兰市城市属于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农村地处半山区,人均耕地少,土地条件和经济基础都不是很好,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比较多。舒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真正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重要工作来抓。2008年,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13530个,城镇新增就业10048人。劳务输出15534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6%,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47%;实现劳务输出总收入12.89亿元,全市人均增收1961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大大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舒兰市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除了和全省各地一样大张旗鼓上项目安排就业和再就业外,我觉得最突出的是在继续搞好传统的“送出去”(劳务输出)的同时,大力开展“请回来”返乡创业活动,推动了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

在“请回来”方面,舒兰市针对一部分输出人员在务工致富后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的实际,因势利导,大力开展返乡创业活动,变返乡潮为返乡创业潮。2008年共动员379名返乡创业人员采取独资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方式创办了317家企业,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74亿元,带动317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舒兰市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业的主要做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市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事机构,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返乡创业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各乡镇和部门。二是政策扶持。制定了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收费政策、金融等服务政策5个方面16条的《舒兰市关于推进返乡创业的若干规定》,另外还制定了返乡创业的项目支持制度、培训制度和用工制度。共计为112户返乡创业企业减免税费28.3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6万元,培训有关人员586人次。三是宣传发动。编写了《创业成功项目汇编》,召开了全市返乡创业现场交流会,对10户返乡创业明星企业和30名返乡创业带头人进行了表彰奖励。邀请80余位域外创业成功人士代表返回家乡,组织召开乡情恳谈会,当场有12人签订投资协议。四是把惠普援助项目培训与返乡创业相结合,积极为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舒兰市采取“请回来”的办法,鼓励本市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招商引资成本低。近年来,各地为了引进域外资金、项目和人才,采取各种办法招商引资,想尽千方百计,出动千军万马,跑遍千山万水,费尽千言万语。舒兰市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做法是有的放矢招商,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解决了后发展地区资金不足和项目难找等问题。二是投资创业成功率高。这些返乡创业人士,对外了解市场,掌握技术;对内熟悉家乡,热爱家乡,既不会脱离市场上项目,也不会“水土不服”。三是示范带动效果好。返乡创业者大多是劳务输出的农民,他们返乡投资创业不但可以把更多的农民吸引到非农产业就业,也能够激发更多的农村富余人员外出打工。四是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返乡创业者在城镇兴办各类企业和项目,就地就近把部分农民吸纳进城,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城镇税收,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方向性措施,是解决竞相发展时期资金不足、项目匮乏、人才少、市场信息不灵的有效办法。舒兰市是全省中等县份,如果全省都能达到舒兰市的返乡创业水平,就可以新兴办1.9万个企业或项目,增加项目投资164.4亿元,安置19万人就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一是各地要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抓发展、上项目放到同等重要位置,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强化措施,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好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发展二三产业。二是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政策扶持力度。对于返乡创业人员,不仅可以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也要享受各地有关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一些暂时不能给国内外企业的政策给返乡创业者。三是设立返乡创业扶持基金,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融资担保和资金上的扶持力度。四是各地要进一步挖掘和树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给予表彰奖励,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关于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4

低保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安富街道办事处自1998年开始建立最低生活制度起2007年底,低保人口从218户到现在的1623户,(其中218户为区划调整前的总数,1623户则为区划调整后的低保户数),低保户数增长10余倍,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一千多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下面我就低保审批及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存在问题汇报如下:

一、现行低保政策及审批程序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第271号令)第二条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审批的程序是申请——调查——小组评议——公示——街道评议——上报审批几个程序。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八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九条规定:对经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由管理审批机关采取适当形式以户为单位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低保审批管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1、收入数额确认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差额补贴,因此如何准确核算低对象的家庭收入就成为低保审核的关键环节,由于目前对居民收入的监控体系还很不完善,加之当前城市就业的多样性、隐蔽性,造成低保家庭收入难于确定。民政部门界定的收入居民又不接受,社区干部在确认居民收入上面临两难的境地。

2、收入及资产情况核实难。家庭资产状况也是确认是否应享受低保的重要条件,但低保户是不是一定额度的存款,是否有股票帐户,是否大量购买彩票,是否有经营性资产和超面积住宅等由于受部门对个人信息的保密要求不予提供,社区干部没有取证的资格,因此对低保户个人资产核实困难。

3、低保对象入户调查难。无论街道还是社区,其职能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没有专职人员负责低保人员的动态管理,人手严重不足,常常是一个人负责几百户低保户的跟踪随访工作,加之由于城市改造,人户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居住分散,人的甚至居住在农村,无论是时间、精力、经费都无法逐一入户核实情况。

4、历史原因造成规范管理难。低保制度自推行以来,在我区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旧城改造,为化解一部分社会矛盾,低保已经形成了“箩筐效应”,特别是我区长化公司破产、两轮取缔、老上访户、粮食部门改制、航运公司、二轻企业改制、旧城改造拆迁、两劳刑释教人员,一部分就是不符合政策的低保对象,这部分人就生活在居民当中,造成居民存在攀比心理,使用基层低保管理工作人员面

临取消原有对象户难,不取消要说服新申请对象难,使用社区干部面临比较大的工作压力。

三、造成低保人群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一是上级要求不符合基层工作实际,但又必须要服从于上级的工作安排,比如2002年低保的扩面,从2001年底的480户增长到1198户,增长286%;

二是解决我区部分历史遗留问题,领导承诺纳入低保范畴人员; 三是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造成人口流动性增大,无法及时了解掌握人员就业和收入情况;

四是低保优惠政策增多,如低保可以享爱水电气补助(100元左右);可以享受廉租住房租金补助政策(1000-2000);可以免交社保滞纳金(几千-万元不等);可以享受社保补贴政策(2000多),这些低保身份背后潜在的高于低保的利益价值也使得不少居民通过种种关系和渠道层层施压挤入低保行列;

五是街道和社区所处的层面和地位,使低保审批的部分程序无法发挥监督作用。

四、对加强低保审批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城市低保户审批原则。低保资金是上级政府和当地政府财政共同承担的公共支出,据了解为上级财政承担70%,地方财政承担30%,根据物价指数上涨的实际情况,即当地生活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际调查需要260元左右,现在执行的标准为195元,低于实际调查

水平,因此,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政策规定范围内本着宜粗不宜细原则审批确定,促进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稳定。

2、加大对城市低保管理工作的投入。城市低保管理工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群体特殊,政策性强,管理环节多,需要上级组织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在城市低保管理工作中,社区承担了接受申请、填报表册、入户调查、组织评议、公示监督等重要环节,特别是入户调查,由于人户分离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在其它区,有的在城郊,有的在乡镇,无论是调查时间还是调查经费都无力承受,特别是要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动态管理工作,一是建议设立专职干部从事此项工作;二是应增加社区专职人员的工作补贴并按一定标准增加社区的管理经费,或者是区级主管机构增加工作人员,减轻社区干部的工作负荷。

3、加强与涉及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城市低保对象中,很大一部分是下岗失业的困难职工,这些职工下岗后是否有生活费?有多少?是否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情况只有通过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加强协作,才能够了解手掌握这些信息。一是应加强与劳动、经商局的联系,全面了解每一位下岗职工下岗时领取安置费、一次性补助费情况以及单位是否为其缴纳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情况;二是要加强与社保部门的联系,通过社保部门可以充分掌握低保对象何时或已开始领取养老金,领取的金额是多少;三是要加强与就业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就业部门的联系有两个意义,一是可以通过就业部门

帮助弱势群体再就业,使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有更好的保障,其次可以通过就业部门了解到哪些低保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已经再就业,在什么单位就业,月收入多少,四是要加强与房监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联系,了解低保户的资产实际状况,比如是不是有门市和超面积住房,是否大笔储蓄存款,是否开设帐户买卖股票或有价证券等。可以看出,通过与以上部门的联系,将为准确掌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和资产状况提供重要的依据,为我们确定低保对象是否符合低保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加强对低保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低保工作政策性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会不断呈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如何及时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减少管理程序工作中的漏洞或提高管理工作中的效率,都是一个值得调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因此,要抓好低保管理工作,一定要多深入社区了解各时期、各阶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多听取基层的工作建议和意见,只有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不断地解决问题才能使低保管理工作更符合基层工作实际,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5、以人为本,简化申报审批审核程序,灵活处理审批中的特殊情况。我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弱势群体比重较大,但弱势群体的共通特点是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对低保的审核审批程序的设定要针对这部分群体收入少,水平低的特点。如对低保资料的审核应尽可能地简化,对提供参考价值不大的资料应予以取消(灵活性就业无法提供收入证明和求职证明,有身份证或户口本就不必去派出所打常表,不

必提供水电气发票等);对低保群体中的不同类型也应合理确定复查审核期限,如无劳动能力(老年人及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残疾人在简化资料的同时处长复审期限,对有劳动能力低保人员患重大疾病也应延长审核期限,对劳动能力强的中青年低保人员则应加强动态管理,按规定及时审核调查收入现状。对成年子女未及时分户的情况应根据家庭的实际划定享受对象。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费用、养老保险金支出以入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在计算时应作合理抵扣。

6、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现行城市低保管理工作中有公示这个监督环节,但由于公示的层次较低,监督的质量和效果较差。要加强低保工作,一定要坚持好城市低保公开制度,对申请低保的条件,操作程序,政策法规等公开上墙,对上报的低保对象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公示,同时设立城市低保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的举报和反映及时认真地进行调查和处理,这不仅对动态管理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关系到政府低保政策在群众中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问题。

关于开展反窃电工作情况的汇报 篇5

一首先成立营业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营到了局长亲自抓,分管局长靠上抓,用电办主任带头查,把依法查处违章窃电,和严厉打击窃电行为纳入了月度计划和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纪律的全局统一行动。

二、为了加大普查力度,达到降损增效的目的,我们成立稽查队,聘请了有经验,有能力,责任心强,思想素质高的退休人员,作为稽查队负责人,制定了严格的稽查制度和详细的营业普查计划。营业普查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用电市场,防止跑、冒、滴、漏,降损节能和增加企业效益。为此我们成立了团员、青年降损公关小组,配合营业普查工作,实施降损措施。包括线路班也要承包线损指标,真正的把营业普查和降损节能工作分担到了每一为职工身上,规定各班组,办公室结合各自的工作范围,有重点的进行普查,并且进行互查和各个班组协同检查,打破原由的普查方式,只查窃电和违章用电,我们加强了对计量装置的检测,利用秒表加钳型电流表测负荷的办法,对企业7000多用电客户进行了全方位的普查。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用电工作人员和降损攻关小组成员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由局长亲自带队,以降损增效为目标,以营业普查和堵漏洞为重点,分组分片进行地毯试普查,对城区的商业用电进行了多次检查,对承包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有窃电嫌疑得用户进行蹲点检查和夜查,对所有的表计进行秒表测算和利用检测仪测试,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营业普查办法和措施。

三、我局明确了局长是营业普查的总指挥,管局长具体组织,用电办主任列出各普查小组第二天的普查工作计划,各组将普查情况当天汇报到用电办公室,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给出处理意见,填写工作单,经营业普查领导小组研究后执行。对查处问题,明确态度,对内部职工,任何人不得讲情说理,否则视为和谋窃电,严格的控制住人情电,关系电。

四、我们积极的于当地公安部门配合处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查处了两处电炉窃电大户,窃电荣量达到600KW,共查处高供高计计量误差3户,追补漏计电量880KWH,同时不定期的对重点客户进行夜查,起到了敲山震虎,事半功倍的作用。

自检查以来,对张供所辖7307户用电客户,进行了多次全面的普查,普查达到了100%,通过普查,共查出窃电户28户计量故障漏计电量户58户,共追补电量3363万KWH,追补电费1200万元左右,没收冰柜5台。

五、目前常见的违法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线路上私自接线用电。

2绕越我局用电计量装置用电,隐蔽性较强,利用天棚墙壁走暗线等方法。

3私自启用电能计量装置,打开电压连片和拆除CT二次接线的情况较多,有些是因计量柜的下封口过宽,伸进手去将CT二次接线拆除进行窃电,更有甚者,将表罩打开往回拨字。

4工作人员责任问题,装表时极性接反,建帐卡时率倍错误,造成计量损失,漏计电量。

5违章用电主要是混淆类别,高价低用,漏计电量。

六、查出的重大窃电案件

12004年11月份**镇陈家煤井检查时,发现该户在变压器二次母线利用电缆沟隐蔽性较强的条件,绕越我局计量装置私自接线用电,共计窃电设备容量达150KWH,被我局稽查人员当场查获。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6

低保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是构筑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如何把低保政策落到实处,把有限的“三农”资金切实用在刀刃上,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把城乡低保工作作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严把关口,规范运作,精心打造“阳光低保”,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年,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低保对象全面核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群众对低保政策的知晓率和村(居)委干部执行低保政策的准确率,进一步规范了低保工作规程,提高了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监督下,全市共取消已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1835户(其中低保户主死亡462人,村干部亲属63户,离任村干部46户,孤儿成人5户,企业退休人员128户,生活好转脱贫1131户),取消率7%。将符合条件的1340户及时纳入低保。社会反应良好,群众比较满意。现将核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民政局主要领导非常重视低保核查工作,亲自参与核查方案的研究和部署。一是召开3场专题会议(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局机关会议,民政办主任会议)。亲自动员部署,为全市上下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做好核查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成立低保核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全体正股长为成员,实行分片包干负责,为核查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人员力量。三是制订了低保核查工作方案,明确了核查的工作方法、工作任务、工作时限和工作内容。同时,市政府成立督查组(由市府办、纪委、财政、民政等部门成员组成),对全市低保核查工作进行督查,保证了低保核查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二)广泛宣传,全面自查。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各镇(街道)、市直单位将低保核查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召开各类型会议,传达低保核查的要求,并在一个月内(4月份)完成辖区范围内的所有低保对象自查。一是组织人员力量,分组进户调查,要求进户调查率达到100%;同时填写下发的《低保对象调查登记表》,将所有低保对象的现有情况尤其是家庭收入情况如实填写,并附上调查人的签名确认及户主的签名确认。二是村(居)委、基层单位将现有低保对象全部进行上墙公示,公示期为7天,对有异议的对象再一次进户核实。三是召开集体会议(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对进户调查的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根据低保政策确定退出低保对象的人选。四是对拟取消户做好细致的政策宣传工作,说明退出的理由;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低保。五是对重新审核后符合低保条件的所存有对象进行分类建册登记。具体分为三类:孤寡户、病残户、有劳动能力户。登记表由户主签名,进户调查人签名。民政办主任,分管民政的领导签名并加盖村、镇公章确认后,如期送市民政局备案。

(三)加强督查,工作到位。为了确保低保核查不走过场,由市政府组成的8个督查组利用一个月(5月份)的时间分赴20个镇(街道)、17个市直单位,开展督查。督查工作组随机抽取3-5个村(或基层单位)进行复核。复核的方法:一是召开各类型座谈会,听取该村对本次核查工作情况,及本村低保工作情况的汇报;二是走访群众,了解对该村低保对象准确率的反馈及有无违规拿低保、办低保以及村干部私拿低保款等行为情况;三是到低保户家中实地调查,了解低保款发放情况,了解低保户对低保工作的意见。督查组到镇(街道)、市直单位的督查率达到100%。随机到村督查率20%,抽取村到户督查率50%,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强化监督,保证质量。本次低保核查工作得到了市纪委驻民政局派驻组的全程参与。同时,在各村公示栏上也公布了市、镇、村举报电话,可以说是一次全程阳光操作的过程,在村级基层涉及面也比较广泛,取得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如大坪镇鸽池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低保户,这样的形式准确率高,群众满意,使原来的问题村转化为平安村,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

二、存在问题

(一)低保的核查还存在空白村,原因是村干部怕得失人情,不敢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畏难,怕得罪人。

(二)低保政策宣传有待广泛深入,群众对低保政策领会不够,村干部也不能把好低保准入关。

(三)村委一级在动态管理工作上,不够大胆仔细,造成未能及时取消应该退出的低保对象。

(四)各镇(街道)民政办干部人手不足,入户调查面不够广泛。

三、今后工作计划

根据目前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后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扩宽核查到村工作面。民政局将对未开展自查的空白村重点进行跟踪督查,确保100%的村通过核查。

(二)加大低保政策的宣传。

1、将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等有关文件在民政网站公布。

2、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通过组织媒体宣传、设立固定公示栏等方式,广泛宣传低保政策及其实施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

3、加强对镇、村低保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理论与业务培训班,为基层培训高素质的业务骨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进一步规范低保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兴宁市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兴市府[2006]47号文件)和上级民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文件有关申请、审核、审批的规定,把好低保对象进出关。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程序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低保户主死亡和家庭生活好转的低保对象及时取消;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做好解释工作。

(四)认真落实监督检查制度。要经常开展低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新纳入的低保对象进行入户抽查。完善谁调查、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追究制。建立举报检查制度,对群众举报事件,举报一起,查处一起,对违法违纪行为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7

自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本文对农村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 试图找出农村小学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结合本地的实际遵循因校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的原则,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为农村小学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问卷调查表, 对民乐县南古镇南古学区5所小学共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为93.3%。

2.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与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对策。

3.走访法

走访多位在农村小学任教的具有多年体育教学经验的教师, 咨询关于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具有典型性的解决措施。

4.数据统计法

在调查的基础上,借助系统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反馈

对基本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学校通过调查发现,30%的学生认为本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很丰富, 这部分学生所在的学校体育器材比较丰富,一部分是学校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来购买的, 一部分是教育局配备的,学生自制的活动器械将近占到一半。 40% 的学生认为开展得一般,30%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

2.限制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因

受办学条件的限制,除中心小学外,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学生活动的场所,体育设施欠缺,学校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再就是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担心学生的安全,教师在组织学生体育活动和上体育课时,都选择一些危险性小、强度不大的体育项目。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 1) 学校由于经费不足造成基础设施不齐全,专业教师匮乏,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阳光体育的开展。

( 2) 没有革新思想,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思路上,只追求升学率, 以分数和考试作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仍制约着学校, 功课紧张挤占体育锻炼时间。

2.建议

( 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力度,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 健康第一,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观念深入人心。

( 2)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 当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高尚的品格修养、 过硬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以及精益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综合知识。 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 3) 加大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专项投资。 要进一步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采取多种方式,如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和勤工俭学等, 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设备,以解决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要建立健全体育场地设施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 4) 保证体育活动时间,营造快乐气氛。 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 5)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 农村小学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 6) 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要从农村生活实际中选取。

现代教育理念提示我们,学习的内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不仅语文、数学学科是这样,体育教学、阳光体育运动同样也是这样。 在农村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有着大量的体育运动素材可以供教学选取, 例如,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玩自编游戏,女生的跳橡皮筋、踢毽子、造房子、跳格子,男生的奔跑追逐、骑马打仗、斗鸡、爬树等。 学生有自己玩的规则,不需要裁判,大家都能遵守。 这一类游戏,有历史流传下来的,也有学生自己发明的,学生玩得是那么的高兴,他们的身心在游戏中是无比的愉悦。 如果将这些活动引入体育课、活动课内,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运动内容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我们阳光体育运动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要想真正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靠一时的热情是不够的,光靠体育教师的努力也是不够的, 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要形成正确的人才成长观念,真正重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 为他们的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充足的物质保障,这样才能使阳光体育真正见“ 阳光”。

摘要: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和终身的幸福,是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阳光体育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全社会的热烈拥护、广泛支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走访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8

关键词:城区;征地拆迁资金;专项调查

一、拆迁资金的基本情况介绍及发现的相关问题

城区政府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较多,除本市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外,还承担了自治区项目部分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因此城区收到大量的征地拆迁资金。对于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城区制定了相应的流程,在资金的管理上,做到了专户存储,专账核算,财务核算管理水平近两年来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调查过程当中,仍然发现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城区拆迁资金记账方式主要是财政代理记账

目前,城区拆迁资金的记账是由财政局来代理记账,征地办和征收办只作为报账形式参与财务活动,而城区财政局财务也未参与征地拆迁工作具体业务及内部管理决策等具体事宜,未能对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核,也就未能体现会计法规定的 “财务监督”职能。

(二)拆迁公司的选择未实行公开招标,且拆迁公司存在挂靠的现象

根据我市房屋拆迁工程招标投标试行办法第九条规定:“依本办法应当进行招标的房屋拆迁项目,除房屋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10000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可采用邀请招标外,其余一律实行公开招标,工作量比较大的项目,可分区招标。”通过查看,有的项目达到文件规定的公开招标标准,但均未公开招标,其结果没有充分体现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走访个别拆迁公司,现场查看其营业执照,了解其资料存档、资金财务管理情况后,发现他们对该本拆迁公司的情况并不了解,后来他们承认只是挂靠拆迁公司的一个临时拆迁组,并不是真正的拆迁公司。

(三)合同的签订存在合同要素不完整,未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取得相关影像资料

通过对部分合同的抽查,发现存在合同要素不完整,签订日期、经办人签名、单位公章等为空白的情况。每一个时期的补偿标准是不一样的,合同缺少签订日期,存在补偿标准的争议风险,也不利于在工程结算时对补偿标准政策的选择认定,其他要素不全同样存在法律纠纷的风险。城区与拆迁公司签订的协议书中明确规定,对被拆迁房屋和大型设备及货物,乙方必须拍照或录相作为相关依据后方能拆除或搬迁,但我们在走访拆迁公司的时候,大部分都没有找到影像资料。没有影像资料,审核人员无法复核补偿标准是否属实,以后工程结算或决算也无据可查。

(四)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现场认定监督程序不合理、不完善;测绘面积存在不真实情况;法定补偿以外的费用未见执行的具体标准

“房屋拆迁货币补偿核定表”是补偿认定的重要依据。经查看,在该表签字的人员均为拆迁公司的人员,作为付款方的业主方和征收办没有参与签字认定,并且该程序作为现在认定的重要环节,过后就很难进行复核和监督。

按规定,对于无证房屋及构筑物面积的确定,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公司出具测绘报告。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存在由项目指挥部自行测绘后交由测绘公司盖章而不是测绘公司亲自测绘而出具的报告。这样不相容的工作职责由一个部门负责很容易出现舞弊现象。

征地补偿经费的支出除了法定补偿金额以外,还有很大部分是扶持费、奖励费等法定补偿以外的支出,对于金额的认定,未见相关的集体决策或论证程序及标准,仅附申请报告或协议。

(五)资金支付审计跟踪的力量不足

个别项目是市审计局委托城区审计局跟踪审计的项目,资金支付流程中有审计人员的参与,资金支付前须经审计人员审核签字,审计监督在这些项目资金的使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一程序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存在未经审计审核支付资金的情况。而对于更多的其他征地捭资金支付流程上,审计部门则未参与监督,使得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六)征地资金通过出纳人员大额使用现金支付,不相容职务未相分离

征地拆迁资金的大部分开支不是直接打到收款人本人的银行账户,而是由征地办的出纳人员作为征地办资金支付的中间环节。通过此方式支出的资金有征地办工作经费,有支付给农民的补偿资金,单笔金额最高几十万元。如此大金额现金开支,不符合现金使用管理相关规定,且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支付凭证后仅附领款人个人签名,没有其他佐证,支出依据不全。另外,该出纳人員又作为业务的经办人,补偿金额也由他们负责洽谈,又直接负责支付资金,不相容职务未相分离。

二、对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将具体会计核算职能下放到征地办征收办,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征地办,征收办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应设置独立的会计部门或专职的会计人员,征地办,征收办的单位负责人应对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但代理记账弱化了征地办、征收办的财务管理意识,也导致财务核算与业务跟踪的脱节。建议将具体会计核算工作下放到征地办征收办,使财务人员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参与重大合同审议,重大决策。

(二)完善拆迁公司的选择程序

拆迁公司的选择是拆迁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议按照政府有关文件的规定,达到公开招标的应当公开招标,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择拆迁公司,以便进一步规范拆迁的管理,降低拆迁的成本。

(三)规范合同管理,明确各方责任,严格执行合同条款

对于合同要素不完整的情况,建议进一步规范合同的管理,在合同中明确各方责任,完善对拆迁公司、测绘公司等相关方的监督约束条款。影像资料应为拆迁调查认定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资料,建议完善拆迁档案的管理,特别是影像资料,应作为必备资料。

(四)建立健全征地拆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征地拆迁资金与其他资金相比有其特殊性,建立健全具体详细的管理办法,以使得资金使用管理及监督有章可循,各岗位各部门职责明确,完善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征地补偿中法定以外的奖励费扶持费等补偿,建议制订金额论证制度及集体决策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偿标准。在房屋征收拆迁补偿的现场复核认定程序上,建议业主方、征收办以及跟踪审计加强对现场的复核认定,定期或不定期对拆迁补偿程序执行的真实性进行检查或抽查,加强对拆迁公司的监督。

(五)跟踪审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建议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监察等监督力度

征地拆迁资金不仅量大,且使用管理方面没有成熟的制度规定可供借鉴,因此加强监督力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城区审计局基于市审计局的委托目前个别征收项目跟踪审计,并在监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对于征地补偿资金和其他征收资金未参与审计跟踪。由于征地拆迁资金不属于城区本级财政性资金,且城区审计局人员编制少力量有限,难以承担更大的工作量。建议由市级的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征地拆迁资金的监督力度,并将跟踪审计这一做法在全市推广。

(六)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金支付流程,减少中间环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9

今天我受中共xx县县委书记xx同志的委托,代表中共xx县县委、xx县政府,向xx局长及市环保局各位领导作如下工作汇报。汇报不对不当之处,请xx局长及各位局领导批评指正;汇报不足之处,请xx、xx同志补充:

一、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是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强有力的支持

自我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来,市环保局各位领导就高度重视我县环保事业的发展,多次亲自带人到我县来检查指导,为我县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一)资金的支持是我县环保工作发展的支柱。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由于我县经济基础的薄弱,虽然每年投入到环保工作中的资金逐年增加,但是与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环保工作的需求程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县环保局落后和缺乏的监察、监测设备及不足20人的环保队伍却需要面对我县不断增加的数百家大小企业。虽然加大了工作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此,我非常荣幸列出一组数据以表示我县60万人民群众对市环保局对我县环保事业发展投入的大量资金的感谢。

今年上半年,市环保局资助我县环保局10万元用于配置仪器设备,10月市环保局再次资助我县环境监察大队标准化建设17万元用于配置标准监察仪器设备,11月又资助我县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80万元用于配置标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市环保局的不断努力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提醒和鞭策。只有进一步加快环保能力的建设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环保这对突出问题。

(二)技术的提供是我县环保工作发展的动力。

先进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环保工作的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污染问题的日益复杂促使我们的环保工作已不能现在的环保工作已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和会议上了,只有先进的技术才能解决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在此,我特别感谢市环保局各位领导、办公室、污控处、建管处、法规处、宣教处、环科院及环境监察总队、监测总站等处室对我县环保事业的发展所提供的规律、法规、办理程序、排污费的核定、档案管理、环境监察及监测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今年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我们的排污费的征收由往年的200余万元提升到今年的3000余万元,大大缓解了今年我县的财政压力。确切地说,市环保局对我县环保工作的大力技术支持是我们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克服困难、突破困境的精神支柱。

(三)业务的指导是我县环保工作发展的核心。

多年以来,鸿举市长、光辉局长、万志副局长、张勇副局长等各位领导都对我县环保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与鼓励,特别特别是今年以来,各位领导更是不辞辛苦,百忙之中多次带着你们的支持与肯定到我县来调研工作,及时解决我县环保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可以说,没有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我县的经济腾飞与环保工作的快速发展都不可能得到实现。

二、锰污染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1999年,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分析、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决定依托我县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走“资源开发、电矿联产”的工业经济发展路子,做大做强锰工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从而使我县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短短6年间,我县电解金属锰生产能力从1999年的0.3万吨增至今年19万吨,铁合金生产能力发展到7万吨规模,原矿石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以上。XX年锰行业实现入库税金达1.19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创税的89.4%,对全县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51.3%。

(一)高度重视建机构。8月13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贯彻国家环保总局锰行业污染整治工作要求,部署了我县锰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具体措施。随即,县政府成立了锰行业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县15个涉锰乡镇也组建了工作机构、落实了工作责任。县人大和县政协对整治工作也十分关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了锰污染治理专项视察活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班子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同心协力,部门、乡镇和企业上下联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进锰行业污染整治工作。

(二)精心部署早启动。我们立足于“抓紧抓早抓落实”,从整治工作一开始就坚持“快节奏、高效率”,牢牢把握了工作主动权。8月15日召开了全县锰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紧急会议,全面部署、迅速启动了锰行业污染整治工作。9月7日至12日,县政府对全县18家电解金属锰企业的污染整治情况进行了阶段检查。9月13日召开全县锰行业污染整治阶段工作紧急会议,对前阶段整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对下阶段整治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再落实。

(三)因企制宜定方案。县政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和整治工作开展的需要,深入分析、仔细研究、认真制定了《秀山县实施锰业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于8月14日印发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同时,县环保局结合各企业实际情况,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制定了具体的锰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范围及内容、整治时限及步骤、整治要求、保障措施和工作职责,有力地促进了锰污染整治工作的开展。

(四)宣传发动有声色。县环保局、有关乡镇、各企业在县城主要进出口、交通要道采取悬挂宣传标语、办理环保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锰污染整治工作和环境保护知识;县电视台开办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锰污染整治”专题栏目。

(五)整治工作初见成效。目前,整治工作已进入查漏补缺阶段,通过几个月的集中整治,主要取得了以下工作成绩:一是废气的治理,重点对制粉车间的粉尘、制液车间的酸雾和燃煤烤炉的粉尘进行治理,所有设施已全部上齐。二是废水的处理,主要是上设备对含铬废水、含锰废水、地面雨水以及渣场渗漏水进行处理,所有电解金属锰企业将全部完善这部分设施。三是废渣的整治,主要搞好锰渣场排洪沟导流工程,完成了6家企业渣场的部分或全部覆土绿化,总面积达13800平方米。四是完成厂区环境整治,全县17家金属锰企业厂区硬化面积达6629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6370平方米,粉刷、美化厂房76000平方米,整个厂区环境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改善。五是规范企业环保档案,建立健全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六是开展2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电解金属锰企业的整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所有企业都严格按《验收标准》和《整治方案》在扎实开展整治工作,17家电解锰企业顺利通过验收有一定的把握。

四、请求解决的问题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县的环保事业将更加步履维艰,虽然我们更加努力,但仍然感到力不从心。为此,我特向市环保局请求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环保能力建设问题

只有进一步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为此,我特向市环保局请求进一步加大对我县的环保资金资助,帮助我们渡过当前这个难关。

(二)标准化建设问题

良好的环保队伍是开展环保工作的前提,只有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执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环保执法水平,所有的问题都出现在了标准化建设问题上。今年我们以锰污染整治为契机,大力争取外界对我县环境标准化建设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目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向市环保局请求进一步加大对我县环境标准化建设的帮助。

(三)申请验收问题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10

近年来,X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把农村改厕作为加快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扩大内需的有力支撑,统筹农厕改造与污水处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落到实处。

一、切实提高站位,全力抓好整改。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驻点督导,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办室专题督查X次,确保巡视反馈问题查彻底、改到位。X县农厕改造未与污水处理同步推进问题整改已通过省专家组核验,待省委整改办销号。

二、精准深入摸排,全面补缺补差。制定《全市农村户厕摸排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成立4个农村户厕摸排调硏指导组,赴县区督导调研。截至目前,共摸排20XX年以来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厕X万户,发现厕所不能使用问题X个,已完成整改X个;发现一般问题X个,已立行立改到位。

三、坚持规划引领,实现“三个同步”。出台《X市关于统筹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意见》,加强建设规划管理,确保改厕与污水处理同步;改厕同时加强入户宣传,让群众知晓管护要点,实现建设与管护同步;召开农村改厕与污水处理作现场会,全面推广“5+”工作法,推进县区同步。

四、统筹资源力量,强化投入保障。整合多方资金X亿元对联户集中处理站点、乡镇人居环境管护站分别给予X万元、X万元补助。鼓励乡村利用集体闲置资产,引入企业和“能人”运营农家乐、乡村游等形成收益,自筹解决部分管护资金。

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过程中,我们探索出管护“5+”工作法,即突出“点上+面上”,以改厕管护站为载体,将管护范围逐步向农村人居环境面上延伸;突出“专职兼职”,建成乡镇管护站X个,组建村级服务点、服务队X个,构建县乡镇村队四级管护网络体系,确保实现“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粪污掏了有去处”;突出“有偿+无偿”,以有偿服务为主,对五保户无劳动能力等特困户提供无偿服务;突出“统筹+自筹”,整合财政资金和乡村自筹解决并举,落实资金保障;突出“农户+大户”鼓励农户还田利用,支持大户资源化利用,实现粪污资源“变废为宝”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11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活动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8月底,组织召开了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人社局、文广局、教育局、农牧局、科技局、县刊社、县人才办等单位参加的全县“人才工作宣传月” 活动座谈会,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月”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使宣传活动做到了有目标、有措施、有制度、有落实。同时,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选配了人才工作宣传联络员,形成了上下沟通、横向交流、协调高效的人才宣传工作机制。

创新平台,营造氛围,让科学人才观植根水西大地

为全面掀起“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高潮,黔西县充分利用黔西电视台、《黔西报》、黔西党建网等县内宣传媒介,开辟“人才之窗”专栏(专刊),宣讲科学人才观的重要理念、系列人才工作政策文件。通过开设专栏、制作专题片、编发简报等形式加大了对人才工作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人才政策普及宣传活动。各单位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重要批示、讲话和论述精神,组织开展了对人才工作相关知识的专题学习,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关心人才、理解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全县各单位共开展人才政策专题学习69次,拟写信息简报34篇。为加强宣传效果,在《黔西报》开辟专栏,连续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重要批示、讲话和论述精神进行宣传。

县委组织部还创新宣传形式,从全县各单位、系统各类人才中择优推荐近几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40名优秀人才进行宣传,选取2名优秀典型代表在黔西电视台进行专题采访报道,选取15名典型代表在《黔西报》、黔西党建网进行宣传报道。9月26日,全县还举行2014年度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各条战线上的6名优秀人才代表,讲述在生产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经历和感受,树立了人才典型和榜样。

深入基层,传经送技,以扎实服务树人才良好形象

在“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开展中,黔西县委组织部结合“百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组建专家队伍,分赴乡镇、村,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小城镇规划建设、林业、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医疗卫生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采取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各类咨询服务活动,提供技术指导。9月初,医疗卫生专家服务队到中坪镇开展了“百名专家服务基层”义诊活动,医疗咨询74人,体检检查78人,义务诊治260人,免费发放药品和健康宣传资料,总价值9800余元。9月中旬,该队又到黔西长江矿业有限公司开展“送健康进企业 践行群众路线”义诊活动,开展医疗咨询40人,体检检查29人,测血糖18人,义务诊治46人,免费发放100个口罩、58份健康宣传册及价值2600元的药品。组织了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林业等6支专家队伍分别到锦星、林泉、协和等乡镇开展活动,举办专题讲座4场次,提供咨询服务212人(次),发放资料1500余份,受益农户近2000人。

县委组织部还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开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1期,培训农作物保质员共60人;开办技能人才培训班6期,培训中式烹调师360人;开办创业培训班3期,培训个体工商户、小微型企业“小老板”159人。一个月来,活动共组织专家深入全县10个乡镇37村(社区),开展咨询服务活动12场次,举办专题讲座6场,散发各种科技资料10000多份,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0多件,建立帮扶对子130余个,培养实用人才130多名。

关于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12

一、具体做法

㈠创新工作机制, 有效整合培训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农业院校师资和设施, 有效整合培训资源, 我们采用项目委托承包的方式, 和陇南市农业技术学校签定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项目实施合同》, 由具有培训资质的陇南农校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作, 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㈡加强组织领导, 制订培训工作方案为了确保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工作任务的完成, 我们根据农业部《2008年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实施方案》和甘肃省《2008年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 成立了以农牧局局长为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并结合我县实际, 制订了《2008年康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和《2008年康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教学计划》, 明确了项目管理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的职责、任务, 建立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考评”的目标管理机制, 为扎实开展项目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㈢依托特色产业, 选择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 选择茶叶产业作为创业培训项目, 深入我县茶叶主产区阳坝镇的宋家沟村、阴坝村、油房坝村、大沟村等村社, 发放招生简章, 进行广泛宣传动员, 在此基础上, 通过农民自愿报名、村委会推荐、县农牧局审批、学校择优录取的方式, 招收了36名培训学员, 组成茶叶产业培训班。

㈣编写补充教材, 精心筹备创业培训工作为了方便参加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的学员全面了解农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创业培训内容和工作安排, 培训单位精心编印了《陇南市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学员手册》作为创业培训的补充教材, 征订《现代农业创业指导》、《名优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等为创业培训教材;选择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且长期从事农民科技培训的教师担任创业培训主讲教师, 从康县龙神茶业有限公司、康县茶叶指导中心等单位选聘企业家和专家为专业课培训教师和创业培训指导教师, 并与培训教师签订了《培训任务责任书》, 对培训教师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㈤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努力培养创业农民在培训过程中, 我们以“培训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办学指导思想, 以“培育创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为培养目标, 以“协作、交流、立志、创业”为班训, 围绕激发学员创业激情、培育创业理念、扶持学员创业等方面扎实开展创业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 分抢抓农业创业机遇、选择农业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实施创业计划、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成功创业者的基本素质与要求等6个模块,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集中培训;分“康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分析”、“有机茶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茶叶采摘加工与贮藏等技术”等, 按农时季节进行分散培训。在培训方法上, 分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实践学习、创业设计和跟踪服务五个环节培养学员的创业理念, 采用参观考察与专家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员的创业激情, 采用进村入户的方法帮助学员选择创业项目, 采用专家与农民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完成的“创业设计书”进行评价与考核, 促进学员建立创业信心, 并协调信贷部门落实小额贷款, 帮助学员创办小企业, 树立创业典型。

康县电视台、陇南电视台、陇南报、甘肃农业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先后多次报道我们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作的情况,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存在问题

㈠创业培训资金少由于创业培训资金目前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 没有列入财政专项, 资金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给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增加了难度。

㈡农民文化程度低, 培训教师授课难由于创业培训学员的创业基础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差别悬殊、所从事的行业也五花八门, 将其粗略地按产业分班进行教学, 教师反映授课难度大, 很难满足学员的创业需要, 培训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㈢培训时间难以保证由于培训学员的农活忙、生意紧, 集中一月的时间进行培训, 参加学习时间确实难以保证。

㈣农民创业缺乏融资优惠政策创业扶持资金和创业培训的结合还不够紧密, 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政策扶持措施。

三、几点建议

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进一步理顺融资渠道一是将创业培训经费列入国家、省财政专项支持, 相应地提高创业培训资金额度, 进一步强化创业培训效果;二是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探索创业培训、财政支持和创业服务共同推进的有效机制, 对参加创业培训合格、完成创业计划书、创业项目通过论证的人员, 国家要加大创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和税费减免优惠政策;三是提供融资优惠政策,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农村小企业作为其主要目标客户, 提供贷款服务;支持其它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 为农民创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贷款服务。

㈡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农民创业培训方法一是建立合理的分班制, 将文化层次相当、培训需求一致的学员编成一班, 班级规模以20名学员为宜;二是培训教师授课以实际操作为主, 理论授课为辅, 侧重于解决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适当缩短集中培训时间, 探索“顶岗实习”的创业培训机制, 引进SYB创业培训理念和教材, 切实提高创业培训的实用性。

上一篇:激扬青春(主题班会)下一篇: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