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地位

2024-05-12

孔子的教育地位(通用8篇)

孔子的教育地位 篇1

人,因为别人不在乎。★ 真话假话都要猜,这就是现在的社会。

孔子的教育地位.txt如果你同时爱几个人,说明你年轻;如果你只爱一个人,那么,你已经老了;如果你谁也不爱,你已获得重生。积极的人一定有一个坚持的习惯。孔子的教育地位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

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

七十二。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

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

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贡献。特别是《论语》一书,乃是中国文化之国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由此可见他在历史文明史的地位。

《论语》一书中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论语》中出现了“仁”字一

百零九次,它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礼”、“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

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仁”的作用在整个《里仁》篇中,孔子对“仁”的阐述已是淋漓尽致,从仁的缘由,思想,行为等都有深刻理解,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他对每个人的“仁”思想的核心又是不一样的,《论语》中曾有五人问及到仁为何物,分别是

子路,子张,颜渊,仲弓和司马牛,就好比颜渊和司马牛来说。他对颜渊的“仁”告其曰“言

行于礼”,而对司马牛则是“问心无愧”。这不仅让我想到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性格各不相

同,而孔子却能敏锐洞悉,因材施教,怎么来说也不愧对於中国第一的教育家!

在“仁”的教育理念中,孝道是放在第一位的。在第一篇《学而》的第六章有这么一句话

让我是唏嘘不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

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看到

这儿我就在想: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是不是某古人在看到这儿的读后感呢?这样的教育观念,相比现代某些只重教育,不重人权的教育者,实在是天差地别。不得不佩服孔子在那个时代

就觉察到了千年之后的素质教育观点,他早在那个年代就已羽化成仙,俯视苍生为他写的无

数优美的诗篇„„

在尽孝道之后,他所追求的仁德,也是为后人啧啧称道的。可以这么说,在整本《论语》

共20篇中,没有一篇未涉及到德行,像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而在学习方面的语句也是颇为丰富,好比人尽皆知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已经是广为流传,甚至翻译成各国语言盛行海外。孔子的教育无处不在,从为人至学习,从

为政到治国,甚至看似繁琐的第十篇《乡党》,都体现了教育内容不拘的存在。他教育的不仅

仅是自己的学生,甚至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

孔子虽然是桃李满天下,但对于自己的要求是丝毫不懈怠的,自己永不满足自己的学识和

思想,向无止境的黑暗中不断摸爬前行。像是《述而》篇第二章,第三章所述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和“德之不修,学而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两句话中,明确指出了是对自己的要求。很难想象孔子有了如此的教育成就,却不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地为了教育事业而殚精竭虑,这份追求与执着,加上他的结果与成就,相比之下的矛盾,正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欲达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一生有三千弟子,想必绝大多数都是尊师敬长(那个白天睡觉的宰予除外吧),我想正是孔子在教育生活中也尊敬他们吧。像是在《子罕》篇中颜渊感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未由也已。”中充满着对孔子的无限仰慕之情,而像是每个人问“仁”之后所感叹的“XXX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更是不必多说。孔子是以德服人的,也是尊敬他每一个弟子,对自己也很有信心能够教化那些尚处在迷茫的“愚众”,别人百般劝说也只不住他为诲的脚步,还记得《子罕》篇的那句:“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么?为了教育而不惜赴汤蹈火,这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示范大学生免费,上山下乡教书,不是如出一辙吗?

孔子的教育地位 篇2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 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 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伟大的文化导师和精神领袖,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产生了犹太教的先知, 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古代中国有老子、孔子、庄子等。他说:“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 世界上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1]著名学者刘泽华教授也指出:“在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 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库里找到原型或雏形。直到今天, 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 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源头。”[2]通常我们说,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 以释、道文化为两翼, 而奠定整个中国文化主流地位的是先秦孔子之道, 因此, 孔子之道对整个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基本上确定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它反映在民族观上也是如此。

二、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

《礼记·王制》说:“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可见, 先秦时代已经有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说法了。

东夷, 主要是指居住在离西周核心政治区较远的部落与方国民族的总体称呼, 并不是指东夷族。东夷, 分为很多种民族。《后汉书·东夷传》说:“夷有九种, 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此外, 还有“淮夷” (《史记·周本纪》:“召公为保, 周公为师, 东伐淮夷。”) “蓝夷” (《竹书纪年》:“仲丁即位, 征于蓝夷。”) “鸟夷” (也作“岛夷”) (《史记·夏本纪》:“鸟夷皮服”。《尚书·禹贡》:“鸟夷卉服。”) “嵎夷” (《尚书·禹贡》:“嵎夷既略, 潍、淄其道。”) “莱夷” (《尚书·禹贡》:“莱夷作牧。”) 。

南蛮是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云贵高原地区民族的总称呼。蛮族也有很多种民族。《尚书·周书·武成》说:“华夏蛮貊, 罔不率俾。”《诗经·大雅·荡之什》说:“以先祖受命, 因时百蛮。”《史记·孔子世家》也说:“昔武王克商, 通道九夷百蛮, 使各以其方贿来贡, 使无忘职业。”由此可见, 蛮族是南方多种民族的总称, 而不是仅仅指蛮族这个民族。

西戎是对中国境内西部民族的总称, 也不是指单一的西戎族。西戎族, 包括羌 (姜) 族、鬼戎、骊戎、狐戎等。据说都是炎黄的后代。《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火师, 姜姓其后也。”西戎在先秦的主要居住区是在秦国的西部, 以陇山山脉为中心地带。

北狄是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总体的称呼。北狄主要分为赤狄、白狄、长狄等。每个狄族由很多的部落氏族组成。如赤狄主要由皋落氏、潞氏、留吁氏、甲氏、铎氏、廧咎如氏等六大氏族组成。[3]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民族也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西周政权内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西周政权外部则是“四夷交侵”。从历史上看, 西周的华夏族统治区域是十分有限的, 大概相当于当时中国的五分之一, 其他五分之四地区是四夷民族居住区。宋代洪迈在《容聊随笔》中说:“成周之世, 中国之地最狭, 以今地里考之, 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南为群舒。秦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 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 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洛阳为王城, 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浑、伊雒之戎。京东有莱、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 今汴之属邑, 亦用夷礼。邾近于鲁, 亦曰夷。其中国者, 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 通不过数十州, 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容聊随笔·周世中国地》卷五) 到秦统一中国, 华夏族的活动和势力范围已经东至大海, 东北抵今东北地区, 北达大漠南, 西临今甘肃、宁夏, 南暨今两广。到汉代, 这个范围更加扩大。[3]

先秦时代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少数民族, 而是对西周周边地区民族的总体称呼, 他们不是少数民族集团。

春秋时代, 中国的文明其实已经相当成熟。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 对三代以来的文化 (自然包括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民族的文化) 作了总结、损益和传承, 同时又汲取了各个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 如巫、史、儒 (孔子创立儒家之前的神职人员) 等文化精髓, 创立了儒家。孔子民族观是儒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创之日起就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三、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

孔子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王朝是从血缘的角度来划分民族, 认为诸夏民族是优等民族, 而四夷是劣等民族, 因此经常对他们采取战争来俘获大量奴隶, 迫使他们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左传》《国语》《穆天子传》等书都有关于征四夷的战争丰富记载和描述。诸夏认为, 四夷其实是畜生的后代, 比起诸夏民族要差一等。《国语·鲁语上》说:“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郊鲧而宗禹。”

从血缘关系上说, 血缘民族观论者认为夏是黄帝的后代, 是正统。《大戴礼记·帝系》说:“黄帝产昌意, 昌意产高阳, 是为帝颛顼。”又说:“颛顼产鲧, 鲧产文命, 是为禹。”《史记·夏本纪》中也说:“禹之父曰鲧, 鲧之父曰颛顼, 颛顼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 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这也就证明禹与黄帝部落具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所以, 诸夏各族认为华夏文明的真正人文始祖是黄帝。

诸夏认为, 四夷民族不是黄帝的后代, 因而是野蛮民族, 所以, 四夷民族的名称基本都是以反犬旁或者是以动物名称为偏旁来起名的。如《后汉书·南蛮传》中有段神话般的描述:“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 帝患其侵暴, 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 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 购黄金千镒, 邑万家, 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 其毛五采, 名曰槃瓠。下令之后, 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 群臣怪而诊之, 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 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 又无封爵之道, 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 以为帝皇下令, 不可违信, 因请行。帝不得已, 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 负而走入南山, 止石室中。所处险绝, 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 为仆鉴之结, 着独力之衣。帝悲思之, 遣使寻求, 辄遇风雨震晦, 使者不得进。经三年, 生子一十二人, 六男六女。槃瓠死后, 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 染以草实, 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 以状白帝, 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兰, 语言侏离, 好入山壑, 不乐平旷。帝顺其意, 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 号曰蛮夷。外痴内黠, 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 母帝之女, 田作贾贩, 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 皆赐印绶, 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 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这段话, 我们至今无法考证其真实, 但是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夏、商、周三代诸夏民族认为, 四夷民族就是某种动物的后代。他们从血缘关系上就比诸夏民族低一等。这反映了三代以来民族血缘不平等的关系。

孔子作为三代以来文化集大成者和儒学的开创者, 他否定了三代以来血缘论不平等的民族观。孔子认为, 民族之间的不平等, 不是体现在血缘关系上, 而是体现在文化教养的高低上。他认为华夏族之所以是先进的民族, 主要体现在礼乐文化上。他说:“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论语·八佾》) 孔子认为, 诸夏文化鼎盛, 而四夷地方则是文化荒漠, 保留了很多落后的风俗习惯。

《汉书·地理志》记载先秦北狄燕地就有“宾客相过, 以妇侍宿”的陋习, 东夷齐国一些地方, “民家长女不得嫁, 名曰‘巫儿’”, 甚至一些地方娼妓盛行, 如赵国和中山国地区。但是像邹鲁这样的国家, 深受华夏文明的洗礼, 就很少见到有关于娼妓盛行的记载。司马迁说:“邹、鲁滨洙、泗, 犹有周公遗风, 俗好儒, 备于礼。” (《史记·货值列传》)

孔子作为夏商西周文化的总结者, 他整理《诗》《书》《易》《礼》《春秋》作为培养弟子的教材, 同时又开创了民间私人办学的先河, 采取“有教无类”方式平等招收弟子。他在教学过程中, 阐述了自己的民族观。孔子的民族观, 不是从血缘关系上讨论“夷夏之辨”“尊夏卑夷”“尊夏攘夷”。《论语》里记载了一件事,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 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孔子认为, 凡是礼仪文化存在的地方就不是简陋的地方, 即便是像偏远的夷地亦是如此。因此, 在民族观上, 他希望将礼仪文化简陋的四夷之地变成周礼文化盛行的地方, 由四夷变诸夏, 由诸夏而入周道。所以, 他说:“齐一变, 至于鲁;鲁一变, 至于道。” (《论语·雍也》) 杨树达说:“《春秋》之义, 夷狄进于中国, 则中国之。中国而为夷狄, 则夷狄之。盖孔子于夷狄之界, 不以血统种族及地理与其他条件为准, 而以行为为准。”[4]齐国管仲, 奉行“尊王攘夷”, 忠实地捍卫着华夏文明, 这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孔子说:“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用文化来界定一个民族的先进与落后, 这是孔子民族观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突破与超越, 这大概也是孔子从事教育, 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一个内在动机吧!

综上可知,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夷夏之辨是着眼于文化角度, 较少地域之分和种族之别, 这对于促进华夏族和周边诸族的交融, 提高经济、文化水准, 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睦, 产生了许多正面积极的作用。”[5]因此, 孔子民族观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德)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2]刘泽华, 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4]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3

《孔子游春》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文章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透过课文也可窥一斑。

一、教育即生活。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他对弟子的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他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近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这一教育思想同今天我们提倡的大教育观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丝毫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与面孔,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孔子积极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期。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由此,我們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宏论,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出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讨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深刻!

正因为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所以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

孔子的教育思想-简要 篇4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诲人不倦表明老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面对课堂上教育时的问题时要从自身出发,考虑自身的问题。

循循善诱是指教师要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而学生也应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举一反三,指学生要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能够由此及彼。温故而知新指学生在学习时,要懂得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还要预习新的知识。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素质教育 篇5

摘 要: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内容上重视德育,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同时注重“身教”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今天的素质教育仍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观念, 是指着眼于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能力、心理、身体等各种内在要素得以充分开发的一种教育。它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个人主体精神, 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从培养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良好的品质, 成为通才通识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后, 立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 eb)从1994 年至2005年收载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或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文章就多达70059篇。虽然素质教育作为一正式概念提出较晚, 但其思想却源远流长, 历史上不少著名的教育家都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本文力图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的探寻和反思, 为当代素质教育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孔子关于教育的基本思想如下:

一、好 学

好学是孔子思想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观念, 不仅在他的教育思想, 也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学 道

好学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价值, 也是一种德性, 好学体现于人的一生的无休止的过程, 这也表示学习的实践是终生的, 体现了孔子关于终身学习的理想。

三、圣人可学

圣可学的观念在教育的角度看是通过学习获得德性的发展, 而君子是孔子特别用来作为理想人格的概念。从整个孔子思想体系来看, 最重要的是, 学的目标是学为君子, 以君子的人格态度来从事 学 这是全部论语的宗旨。在孔子以前君子一词是指统治阶级, 在孔子则将之改变为理想人格的名称, 是孔子对古代人文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贡献。

四、为己之学

就圣可学的观念来说, 显然不是对于教育者而言, 而是对学习者而言, 其重点不是教育者怎样去教, 重点是学习者怎样去学, 学习者自己怎样学得德性、学为圣贤。这也可见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关注的不是教, 而是学。这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特点。从论语的文本来看,学一词使用的频率极高, 而教的使用甚少。这一对比显示出, 孔子把学看成教育过程的首要因素。从而,美德主要是从学获得而来的。孔子所理解的教育不仅是教, 更强调学, 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自我追求的过程。孔子主张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为人即给别人看, 为己是了自己的人格与精神的成长和完满。从这个观点看, 教育的主体性体现为由己之学, 是人为了自己而主动的学习, 教育的精神就是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为仁由己, 而由乎人哉? 学习成为圣人的观念不仅在教育目标上界定了教育的人文性质, 也使得教育的重点不在教,而在学, 虽然学可能包括向老师学, 即包括一些教的内容, 但学更多强调的是学习者自己努力地去学习、实践、特别是这种学也是学习者自觉的为学, 终身的追求, 终身的教育。这种自觉自然要靠教育者的启发、引导和榜样的召唤, 但更要靠学习者自己。而孔子所说的学也包含了实践, 君子人格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培养、通过德性的不断的自我训练来达到的。由于教育中学习者的地位最重要, 所以学是教育过程的首要因素。因为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学习者自我学习、不断学习的过程, 教虽然占有一个重要位置, 但相比下, 学习者自己的学习更为重要。

五、成人之道

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是做人, 学做君子, 学至圣

人, 体现了做什么样人格的人是儒家教育观的根本问题。孔子和孔子以后的儒家都把教育的最高理想界定为使学习者成为圣贤。古代教育与学习, 最重要的是设立道德的榜样, 而这在人文主义文化中只能通过圣人的形象来达到。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及影响中国社会长达几千年的儒家学说,而且毕生大部分时间躬行于教育实践,首倡“私学”,实行“有教无类”,并对教育教学规律及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许多现在看来仍富有实用价值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共同构成了他的教育思想,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毛泽东同志说,对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做到“古为今用”。今天,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宏伟事业中,我们认真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借鉴和帮助,将不无裨益。

就教育对象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下文只注篇目),即人不分贵贱、贫富、善恶、美丑等,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都应接受有关的教育。正因如此,孔子首倡“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和了不起的创举,同时更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

就教育内容看,孔子重视道德教育。“礼”、“仁”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并成为其主要的道德标准。在其教学实践中,他主张“以德为先”。“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他教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他用“仁”、“义”、“礼”、“智”、“信”来教育其弟子,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无疑是为他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因为道德的标准具有阶级性、时代性;但他这种“以 德为先”的育人思想及做法,无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实施素质教育,首要一条就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人才。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至关重要。为此,国家制订、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一项系统复杂的伟大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孔子教育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及教学实践中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无疑为我们实施道德素质教育提供了典范。

“因材施教”是孔子一生身体力行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实施素质教育,无疑必须坚持“因材施教”。比如: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方法、深浅程度等就应有所不同。而孔子熟知教育对象各方面情况、因人而异的方法及做法则是值得借鉴的。孔子可谓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教育者,且十分重视“学”与“思”的结合。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发挥教育对象主体作用的问题。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意思是说,教育对象对问题未达到“欲通而不甚通,欲言而不能言”的程度,就不去开导他;当教他一个方面,而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方面的,就不再教他了。这反映了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启发教育对象积极思考,要求其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有效做法。而要达到“愤”、“悱”教育对象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积极地去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为此,他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的思想,主张把“学”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孔子经常采用问答或追问的方式启发教育对象的思维,即其本人所说的“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的方法,目的是启发提问者思考,把正反两端结合起来考察,把知识传授给对方。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一味地“授之以鱼”,教育对象一味地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根本不需要思考,也不允许教育对象自己独立思考,致使“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也严重阻碍了教育对象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敢于、善于启发、诱导教育对象去大胆思考,敢于、善于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以“授之以渔”代替“授之以鱼”,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提高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同时,孔子也十分注意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能力。他教育弟子:“君子不器”(《为政》),并对子贡、子夏的举一反三十分赞赏,希望弟子们能学有心(新)得,不断创新。

孔子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身教”,注重教育者自身的言行对教育对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是孔子实行“身教”的思想基础。因此,他无时无处不注重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注意率先垂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奋忘食,今天看来“身教”仍应大力提倡。作为教育者,无论是家庭中的家长,还是学校中的教师,都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使教育对象有范可依。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仅靠教育者的“言传”,是远远不够的,更多情况下,教育者身体力行的“身教”的作用则是无法替代的。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 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 萌芽。孔子的教育思想又何尝不是, 我们从中可以找到素质教育的胚胎和萌芽, 虽历经2000多年, 与我们今天所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 并仍然对我们这个时的教育有重要启发意义。参考文献: 蒋建华: 《素质教育不要骑着毛驴找毛驴》, 《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28日第3版。

欧阳康: 《论主体能力》, 《哲学研究》1985年第7期。黎君: 《素质教育的缘起、内涵及构成要素论略》,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2期。

陈来: 《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

匡亚明: 《孔子评论》,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 1980.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2 年.二程集[ O].北京: 中华书局, 1980.礼记#燕义[ O].北京: 中华书局, 1989.柏拉图全集卷一, 王晓朝译, 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 司.周敦颐集, 中华书局1990.荀子#劝学.荀子新注本[ O].北京: 中华书局, 1979.管子# 枢言二十二子本.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宋元学案#百源学案[ O].北京: 中华书局, 1986.群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 冯光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十堰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2(1).

罗三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王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篇6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2012年6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尤其在孔林,当看着一位位游客恭恭敬敬地参拜孔圣人,听着孔子弟子子贡自愿为老师守陵6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我们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学习孔圣人的教育思想,将儒家文化代代相传。

由于参观的时间有限,在感受了儒家文化气息后,我决心回来后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体会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几天的自学,我对孔圣人的思想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德为本,是育人的前提和核心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核心。我们可以从以下言语中体会,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向他学习,看见不道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像他那样。)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

从以上孔子德育思想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做人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严于责己,宽于责人,有错必改,言行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如今的青少年,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有的迷恋明星、追求时尚,何谈道德教育;思想好一些的也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何谈为父母分忧解难;一些所谓的学习优等生只是一味地投入学习,至于做家务恐怕什么都不会,何谈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回过头来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或德育小故事作为教育学生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就不光是头脑聪明的人才,还会是人格健全懂得“礼、义、仁”的全面人才。

二、重视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是育人的关键

首先,学习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孔圣人对学习态度的阐述包括: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仲由啊!我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在这里,老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如,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永远不会满足,学得的知识还怕忘掉。)这种思想会让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永不满足地吮吸知识,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再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知识学说的人不如爱好知识学说的,爱好知识学说的人不如快乐学习的人。)这里强调的是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爱好喜欢它了,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而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孔圣人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主要体现在以下言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孔子十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因此,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深刻的。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摒弃所谓的灌输式、所谓的题海战术,一定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地、积极地动脑学习,通过提问、思考、总结以及恰当的练习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育人的保障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启发,反对灌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这句话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诱导他。“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出来,这就是“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握开导的最好时机,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与学生知识水平一致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启发式教学的切入点在于兴趣的培养,要时时不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相信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经常将孔圣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方式,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次,“因材施教”也是孔子教学方法中一个重要内容。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与我们提倡的“分层教学”是完全一致的。在《先进·第十一章》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我想正是因为孔子熟知弟子冉求和仲由两人的不同性格,所以孔子对他俩的同一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只有对自己学生性格的不同特点非常了解,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在我们的教学中,同样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千万不能一把抓,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高的教学效果,这样反而加重一些学生的负担,使他们畏惧学习,或者形成不良的心理特点。因此,只有进行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不同类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他们的个性也才会得到健康和完善的发展。

孔子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发 篇7

一、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读《论语》,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的地方很多, 他往往都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以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 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 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 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 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 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 所以加以抑制。

二、启发式教学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偶不以三偶反, 则不复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的主张, 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们把孔子的这一教学方法称为启发式教学法。从孔子的《论语》中可以看出, 他对学生态度和善,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 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 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学生, 让学生受益很深。正是由于孔子教育方法得当, 才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三、温故知新

把“温故”作为求新、求进的必经之路, 作为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 只有在大量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求新。“温故”是“知新”的基础, “知新”是“温故”的目的和升华。孔子这里讲的“温故”, 不是引导学生去做无谓的重复, 而是在加深对旧知识认识的基础上向新的知识升华, 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的抽象。这种以旧促新、立新依旧的知识发展的辩证关系,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以少至多、以浅至深、以窄至广的“学习迁移”, 这是温故的真正含义, 也就是孔子说的“告诸往而知来者”、“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通过“温故”达到“日知其所无, 日知其所能”的知识积累效应, 从“温故”中得到升华, 其辩证法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

四、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 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 共同讨论, 互相启发, 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 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 长于文学。有一次, 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 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论语八佾》) 意思是, 《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 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 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先有白色底子, 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 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 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 孔子勇于向弟子学习, 其精神令人敬佩!

通上观之, 孔子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从《论语》中反映出来的一系列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教育学原则和方法, 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继承, 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学习孔子的教学方法, 要把“愤”、“悱”、“取比”等方法用于德、智、体、美、劳的教学实践中, 以促使学生思维形式多样化, 扩大知识面, 加深知识层次;要加强感性知识的传播, 从“广见”、“广闻”、“广识”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在接受大量的感性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向理性知识过渡;要注重教学情感和意愿的创造, 使学生在产生求知欲的心理情感和必须学习的意愿中去创造性地学习,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注重师德建设, 做到为人师表, 重教、爱教、专心致志从教;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 “博学于文”;要加强自身的行为培养, 努力树立自身的人格力量、榜样力量。只有这样, 才能使师生亲密无间, 才能收到言教和润物于无声的良好效果。

孔子以他正直的人品和对理想执着的追求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的许多有意义、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求得知识的方法, 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在人类文化史上确实是一位具有开创性的伟大教育家, 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笔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摘要:孔子是我国最早的、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的许多有意义、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求得知识的方法, 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论孔子的教育内容 篇8

关键词:孔子教育内容

社会发展快节奏对现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学校和家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到底该对孩子们开展哪些方面的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我们身边少年犯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认为,这与对他们的受教育内容有着根本的联系。因此我们对孔子教育内容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道德教育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人志士,他把仁作为教育的核心之一,给人们的行动提供了指导的方向。正是在这样的教育内容的指引下,孔子提出了其道德教育的主张。他教育他的学生:“志士仁人,无求生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士志于道,而耻于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在他的教导中,时刻不离开仁的教育,强调仁的重要性与标准,如曾参就曾说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乐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孔子才培养出德行高尚的学生来。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①他在《论语》中提出:“朝闻道,夕死可也。”孔子认为一个高尚的人应将其一生投身于道德修养的实践中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性,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和自我境界的提升。在孔子的道德修养体系中,他始终把道德修养的提高作为一个人内涵提升的标志。

二、知识教育

孔子在知识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想法。他的知识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是为其道德教育服务的。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在知识教育方面,孔子提倡博学,提倡多方面知识的掌握,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修养品行。例如,他在《论语中》提出:“依于仁,游于艺。”,“入寺庙,每事问。”从这些可以看出,孔子强调博学的教育。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孝道,孔子在其著作中,也多次提到孝的问题。比如说:“父母在,不远游。”,“弟子入则孝,出则第,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孔子给学生传授以这样的知识,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通过知识教育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与灌输。

在知识教育的学习方法方面,首先孔子提出了学思并重,学思结合,以学为主的方法。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如论述弟子颜渊的学习时,论语中这样讲道:“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这样一些话都在强调我们在接受知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学习,逐渐内化,学思结合。这样一种有目的的学思相结合的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次,孔子强调学习一定要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孔子在论语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诵读诗经三百篇,告诉他们处理政事的方法,仍然难以通达,游走四方,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纵然学习的内容比较丰富,又有什么作用呢?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的一技之长能为他人与社会带来便利,提升自我的价值。培养仁人志士的道德教育只有和个人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经过老师的点拨与教化,在实际行动中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才能真正领会知识,学到技能,提升自我的境界。传说孔子的门徒有三千,他们可谓是百般武艺,各有各的智慧。

三、体育教育

孔子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各地战乱连连的年代,这就决定了他的教育思想中必然包含着体育教育的因子。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里,艺指的就是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剑、驾马就是体育。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出孔子周游列国常常就是弟子驾马车出行。在论语中有一句非常富于哲理的话就是:“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孔子作为智者和仁者的代表,喜欢爬山与游泳,在动与静的结合中,体现着身心的变化状态。从这样两项体育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关注运动,关注体育教育。

孔子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如何评判、如何组织活动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论语中指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必也君子乎!”在孔子眼中,君子实乃道德高尚之辈,能否跨入君子的行列其标准定位为是否达到了仁的标准,在这里,孔子把射剑作为君子之间竞争的一个方面,可谓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在特殊时期为保卫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美育教育

孔子没有明确论述自己的美育思想,但我们可以从他与弟子的言谈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些美育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六艺中所体现的美育思想就是培养人的礼和乐的品质。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孔子的意思讲的是,音乐是可以让人知晓的,开始演奏,翕翕地热烈;继续下去,纯纯地和谐,皦皦地清晰,络绎地不觉。任何美的事物不是天生的,而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创作而成的,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所创作出来的东西才能给我们产生美感。②再比如说,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由此看来,孔子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李景林.孔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长春市委党报.2000.

[4]杨树森.试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安徽师范大学.2001.

[5]杨苑培.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湖南大学学报.2005.

上一篇:春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铝型材销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