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

2024-07-19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共8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 篇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一

一、总体设想

复习指导思想: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夯实基础,开拓视野,总结方法,提升能力。

复习安排:第一轮(20xx年8月7号——20xx年4月10号)结合课本,夯实基础;专题讲练,逐项过关。

二、考点分析

1.语言知识

(1)字音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课下注解、课后附录。关注多音字、形声字、统读字、易混字的读音。

(2)字形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辨析音、形相近的字。

(3)词语

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了解常用虚词及复句的相关知识,注重熟语的积累及正确使用,重点掌握常见错误类型。

(4)病句

熟练掌握《考试说明》中的六种类型,培养分析能力,总结辨析方法。

(5)标点

无需面面俱到,重点弄清几种常见易错标点符号用法(引号、冒号、分号、问号、顿号等)

2.语言运用

复习常见类型,关注新题型,多做创新题;贴近生活,注重实用。

3.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重点在课内,暂以《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40篇古诗文为准,课外适当扩展,读、背、默不间断。

4.现代文阅读

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观点主旨是关键,培养阅读兴趣,总结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和规律,点拨答题技巧。

5.古诗鉴赏

广泛阅读,加强积累,进行鉴赏技巧的总结分析和点拨,授之以渔,以不变应万变。

6.文言文阅读

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翻译训练,强化语境意识,能分析概括文中观点、态度、领悟人物形象,体会表达技巧及语言特色。

7.写作训练

第一学期按文体分别训练规范文,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及写作技巧,并训练书写能力,每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注重指导与评讲;第二学期与考试结合,按题型训练速度,精讲精练,注重积累时事焦点方面素材。

三、备考措施

1.强化合作意识。做到精诚团结,资源共享。要做到

“六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检测。教师分工负责相关专题,全体老师集体讨论,然后整理成为导学案,力争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习素材;研究复习备考中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经验。

2.注重备考研究。要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要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对《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目标,调整总复习的训练思路。要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知识结构,研究教法学法。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教与考、教与学的结合点。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搜索各种高考网络信息;积极参加省市县各项教研活动和校际交往,最大限度的获取有用信息,指导备考工作。

3.讲究复习方法。教师要经常归纳各个知识点的命题规律和各种题型的做题方法,力求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尤其是主观题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宣布“参考答案”上,要让学生自己练,自己讲答题的思路,并互相评价答题的优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题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4.培养良好习惯

①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习惯。教会学生自己制定语文学习的计划,科学安排复习内容,务必保证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复习时间。

②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来准确掌握字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

③培养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考试答题时力求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力争让每个学生不因书写问题而失分。

④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看报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⑤培养勤于练笔的习惯。引导学生及时把高三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这既可舒缓压力,又可积累写作素材,达到练笔的目的。

5.重视培优补差。

①教师要对每一位跟踪的学生“立体”的了解,注意点面的结合,让差生有进步,让优生有突破,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们学校的学生,优秀的毕竟较少,提高总体成绩还要花大功夫。虽然很难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但可以减少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变可得分为必得分。比如,作文方面,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坚决杜绝“未完篇”,尽量少些错别字,注重训练书写工整等等。

②课堂上,对优等生,多提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一些基础知识的问题,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对差生,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二

一、实现的目标:

1、能够系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建立起语文知识体系。

2、明确各知识点在高考中的比重。

3、掌握最基本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

二、复习方法:

1、以练为主,讲练结合。

2、以学生为主,勤反思多反馈。

三、具体操作: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字音目标:明确字音题的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明确答题方法。时间安排:

(1)集中4课时练习六册书中课下注释带拼音的字词。

(2)分散复习,以核按纽提供的字音材料为主。

2、字形目标:明确字形题的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

明确答题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的时间,以书写正确字形为主。分散复习为主。

3、词语熟语部分:

目标:明确词语题的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

明确答题方法。时间安排:集中3课时记忆一些重点词语,2节课做练习题。分散复习,教师选择常见成语讲解造句。近异词辨析目标:明确辨析方法。掌握虚词知识特别是关联词知识。时间安排;集中3课时训练。

4、病句目标:明确病句类型、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明确病句题的辨析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训练。

5、标点符号目标;明确标点符号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总结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够使用标点符号。时间安排:集中2课时训练。

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明确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训练。

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明确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训练。

8、简明、连贯、得体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明确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训练

9、修辞方法目标:明确题型,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时间安排:集中2课时训练。

(二)、文学常识和背诵默写

1、文学常识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的比重。掌握重要作家作品。时间安排:集中3课时练习。

3、背诵默写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

时间安排:从9月1日起,用早读时间背诵考纲要求的必须背诵的篇目方法:以分散复习为主,突出背诵,要求书写个别重点字。

(三)文言文时间安排:30课时(6周)方法:以课外阅读为主,以人物传记为主,以训练阅读速度推断语义为主,辅之以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的复习。集中训练的篇目不少于25篇。

(四)诗歌阅读时间安排;不少于10课时(2周)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的比重、答题思路。掌握古诗的基础知识及其鉴赏术语。集中训练不少于6课时。

(五)大阅读时间安排:5周(25课时)目标:掌握鉴赏术语及其答题思路。明确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集中训练20课时,不少于15篇文章。

(六)小阅读2周(10课时)明确阅读方法及其题型。集中训练不少于15篇。

(七)作文分散复习每周四的连排课,隔周一篇大作文(12篇)每周3个造句练习每个句子不少于50个字(周一、三、六)以议论文写作为主要训练内容,突出议论文的题材特点。按照议论文的语言、选材、叙例、结构分项训练。突出议论文的审题立意训练。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 篇2

一、课本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根据地

大家都知道在高考中绝不能失掉基础分,如字音、成语、名句名篇的默写、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等,就像不能失掉根据地一样。高考中所考的这些内容大多见于课本,或是在此基础上的适当拓展,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必须充分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如在复习语音这一考点时,我让学生每天坚持积累一定量的课文字音,特别是针对我们江苏高考的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等,而教师则在第二天的课上有重点地补充讲解,适当延伸。2010年江苏高考中涉及到的字音“六畜兴旺”“叶韵”等,我们学生都通过课本积累过,从而避免了失分。而名句名篇的默写,除了考纲要求的14篇高中和25篇初中必背篇目外,课外名句的积累我们也完全可以借助必修1~5及《论语孟子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等课本进行梳理,如高考中出现的“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模考中出现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均出自这些课本,而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等也是学生必须通过积累要掌握的,如模考中出现的“见”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就可见于《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式“无乃……与”就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无乃尔是过与”。可见,在一轮复习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课本,学生完全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以应对各种考试。

二、课本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主战场

高考对学生阅读分析和解题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无论是文言文、诗歌鉴赏还是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因此,阅读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学生在高考这一战中的胜败。在高考一轮复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本帮助学生提高这一能力,因为我们除了必修1-5,还有选修的《史记》《唐诗宋词》《现代散文阅读》《短篇小说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等,这些就是考点设计的参考依据,我们完全可以在一轮复习中充分利用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复习诗歌鉴赏时,我就让学生拿出《唐诗宋词》重新朗读、领悟、分析,然后根据常考的题型设计问题,如在复习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时就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送别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题目设计紧扣考纲考点的要求,讲析时又补充了一些常见的意象意境、艺术手法和这两种题型的变式问题,让学生的知识储备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又阐述了这两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除强调学生的文本意识,提高分析能力之外,还针对考纲要求教会学生一些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效果显著。所以,我认为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本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解题能力。

三、课本是学生运用作文素材的后备保障

我们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为缺乏素材而非常头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写作水平再高的学生如果没有素材也是徒劳,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平时注重多阅读,积累各方面的素材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针对一些不善于积累的学生,我们在一轮复习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借助课本,让它成为我们学生作文素材中的后备力量,在关键时刻加以运用。如《现代散文选读》中刘鸿伏的《父亲》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农村学生素材积累的一个典范,他笔下勤劳质朴,对孩子充满爱的父亲形象不正是我们许多学生父亲的一个缩影?更何况它的排比运用得如此恰当,语言如此优美!又如胡适的《母亲》、李密的《陈情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生写作亲情类文章素材的典范;柯灵的《乡土情结》、曹文轩的《前方》、老舍的《想北平》等无论是其中对景的描写还是情感的流露,我们学生都可以借鉴,从而成为写作家乡类文章的素材;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当读到他们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时,你是不是想到了2010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由此可见,在一轮全面复习知识的同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本充分积累素材,经过自己的巧妙加工而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并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这些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本能够做到,相信如能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我们的学生定会在高考中胸有成竹!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方略 篇3

一、明确复习目标,拟订复习规划

《考试说明》是《考纲》的细化,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只有认真学习,深入解读、领会其要旨,才能目标明确,不会走弯路。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这样一来,高考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三复习如果只有教师的复习计划,没有学生的复习规划,学生的复习就会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很难得到发挥。在进入第一轮复习之前,给学生每人准备好近三年全国Ⅱ卷语文高考试题,抽取其中一套来搞一次摸底考试,并且认真批改和仔细讲评,让学生对高考试题有点粗略的认识,再将其余两套发给学生,要求他们认真完成,之后还将参考答案复印给学生,指导他们对照答案进行自评。然后让大家结合完成的这三套高考试题谈谈对高考的认识,老师在这一探讨过程中加以适当点拨,同学们绝大多数都能够把握高考试卷的命题模式,对整个试卷的构成了然于胸。最后,要求学生结合完成这三套试题的情况,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切合本人实际的高考目标(要求分板块进行分数量化),拟订自己的复习规划,避免复习的盲目性。教师认真审阅,提出书面建议后返还给学生。

二、坚持循序渐进,有序复习板块

1.狠抓基础,各个突破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决定了学习语文首先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标点、病句等知识点。在第一轮复习中应放在首位,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复习策略。例如:字音辨析题复习的重心应落在常用字中的多音字,形声字(读音与声旁不一致的)以及普通话与方言读音有别字上面;病句复习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六大类型,最好是每种类型的例子都从历年高考试题中梳理出相应的例句,帮助学生消化,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归结出高考语病试题中常见的特殊题型,找准病句辨析的切入角度,培养学生辨析改病句敏感度和正确率,修改病句的准确性,每一个知识点复习后都进行一次测试,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2.古诗文复习必须紧扣教材和《大纲》

考试在课外,功夫在课内。高考试题中的阅读材料虽然都来自课外读物,但考察的知识点,无论是实词、虚词、翻译句字均源自教材,这就要求老师在复习时重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要反复强化,《大纲》中列出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要逐一归纳 ,用课文中的例句做支撑,强化记忆。对一些文言基础知识 ,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议词、特殊句式更要强化,只要这些基本功打好了,理解文言语段的能力就提高了,做起题来就得心应手。

古诗鉴赏难度更大,复习时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阅读古诗词,要先解决语言的转换问题,扫除解读赏析中的障碍;二是要全面了解高考试题的命题类型和出题设问的角度,做到心中有数,并掌握其常见的答题术语;三是要形成清晰的答题思路,正确运用一些诗歌赏析的术语来组织答案。

3.现代文复习要分类训练,力求精讲、巧练

小阅读选文多是科普说明文。近几年,社科文占主流,命题形式均以选择题出现,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复习时要让学生明白命题人故设的一些圈套,要认真审清题干的要求,并将答案表述的内容与原文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其正误。

大阅读均是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和小说),虽然不同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艺术效果不同,但其解读方法大同小异,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学生一些常规的解读方法:一是整体把握以文解文,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答案要点一定要以文本为依据;二是读懂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角度,找准问题对应的文本区间,切忌文不对题,答不对问;三是依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分点作答,答题语言力求言简意赅。

把握好以上三点后,训练不必题山题海,要做到巧练、精讲,分门别类的积累好每一种文体的解题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语言积累要以高考题为线索,组织小专题训练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些都是近年来高考的常见题目,针对这些表达方面的能力点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要以高考题为线索,组织小专题训练,逐个进行复习。

5.作文训练要常抓不懈,讲究策略

作文,在高考语文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占据整个卷面的40%的分值,是整个高考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高考作文存在着许多特殊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紧张的环境中,写出一篇能让阅卷老师欣赏的文章,不仅需要较强的写作能力,还需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在复习中除了不间断强化训练外,还要注意高考作文的应试策略。

总之,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是备战高考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阶段,这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面二轮、三轮复习的质量。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讲究方略、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有序复习,为学生的二轮、三轮复习甚至高考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56340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 篇4

1、审题立意用时4课时,就是给材料审题。不谋篇也不成文,就让学生分析审材料立意。先发散思维,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即多角度,然后让学生在分析比对中分析理解材料中的哪个角度才是的。在复习中教师尽量体现组织者和主持者的作用。而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研究中发现问题承认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自己思考得来的印象就深刻。

具体举例如下:

1、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身躯,却凭借枯树,以盎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木棉不借助橡树的高枝炫耀自己,而以红硕的花朵挺拔的身姿展现自己的风采。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一只蝴蝶去找医生整容。

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整容。”

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

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

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镜子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

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往,也在未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你觉得怎样呢,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就以上材料为例,我们在审题立意时是这样做的:

(1)学生自由发言,以自己认为的重点为重点各抒己见,教师做一下记录。(2)学生比较总结,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哪个角度哪个立意或哪几个角度哪几个立意是比较好的可以在本次作文中胜出的,并分析原因。(3)教师做方法指导(提示学生教师的方法仅做参考)如:

审题角度:材料(1)要先区分大角度大方面大方向,材料中出现并列的两种事物,即,紫藤萝、木棉。立意就以此为大的角度。审视两者在材料中的立意角度有三。材料(2)要找重点句,就是文中能体现材料主要意图的词句。

(1)紫藤萝(2)木棉(3)二者结合;(1)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往,也在未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2)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或者是“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欲望”。

立意指导

(1)紫藤萝:借助外物来展示自己的美丽,故可以从“凭借”说开去。如,生活需要凭借,成功需要凭借,凭借也是一种美。

(2)木棉:不靠橡树,靠自己展示风采。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首选的角度。

(3)二者结合:无论是“依靠”,还是“独立”,只要能向世人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有意义的人生。

(1)美在当下、活在当下、今天胜过昨天等。

(2)欲望是双刃剑,处理好欲望与现实的关系,欲望不能无止境等。

在如此的练习中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或一些见解的启示,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审题立意。

2、布局谋篇用时2课时,就是将如何做到作文的 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比较合理。所谓比较合理就是作为考试作文它符合考试作文的要求。力求创新但不是新得让人接受不了,那样的新不是创新而是另类。所以训练布局谋篇要合情也合理。合乎自己抒发感情和见解的形式谓之合情,合乎批卷老师对作文评分标准的认知和践行谓之合理。

3、“想”与“说”虽然也很难,毕竟不用写,“写”那可得是800字啊。可是千思万想千言万语都是为了区区800字或者是直接关系到命运的60分,所以还是“写”难。所以强调快速成文的训练,不要耽误时间以至于考试写不完作文。这一专项大约一周。学生得写,老师得批,师生得讲评,在讲评中强化语言的表述和内容的深度。有目的的练习有重点的反馈有效果的修改。或许想得很美但不想又如何去努力。在写与评这一块用时6课时。

4、在一轮复习中还要强调文体的选择,不限文体不是没有文体,可以写成四不像。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文体认知和语言的文采及内容的深刻则是二轮要完成的目标。

作文得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得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去表述,用自己的内涵去论证,所以尽管只有高三这一年,也要建构阅读和积累的思想意识。不阅读不能修养提升自己,不积累不能深刻而准确地阐述观点论证观点。因此,在复习中要求学生尽一切可能的时间阅读积累。

(八)另外涉及的一些考点在另外安排时间做复习。

(四)复习备考的几点措施

强化合作意识,注重备考研究,讲究复习方法,

培养良好习惯,重视扶优补差,讲练落实到位。

以上是我们备课组一轮复习的初步计划,在具体实践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做灵活的变动。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5

备课组长:于小宁

2014届第一轮高考复习已经开始,现将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初步制定出来,供语文备课组集体讨论,最后确定,以便实施。

一、指导思想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考试大纲为指导,紧密结合近两年的高考形势,吃透考纲精神和高考试题,扎实细致地抓好复习工作,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语文复习要增强计划性、科学性、针对性,注重抓基础、抓重点、抓能力,做到有的放矢,科学有序,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二、复习目标

1.将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1—5册、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尤其是背诵篇目以及初中语文课本背诵篇目复习一遍。

2.将考纲中所列的所有考查点逐一细致地复习一遍,稳扎稳打,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3.对考纲所要求的六个语文能力层级全面训练,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

4.在整体抓好全级学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做好优秀生的复习指导工作,力争明年高考语文学科取得理想成绩。

三、复习内容

(一)课本复习

1.复习内容: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1—5册,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初中语文课本背诵篇目。

2.时间安排:从现在开始到明年高考前,将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以及初中背诵篇目扎实复习两遍。

3.复习方式:充分利用语文早自习时间,对背诵篇目和非背诵篇目逐篇朗读,巩固背诵,积累知识,培养语感。

4.具体要求:背诵篇目要能熟练默写下来,非背诵篇目要熟练掌握理解文章词句知识、结构思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

(二)专项复习

1.复习内容

根据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的内容,语文第一轮复习以专项复习为主,内容包括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知识及运用和写作六个部分。

2.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是今年8月10日至明年3月15日,具体时间预先粗略安排如下:

①专题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8.10——8.21,计10天。

②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8.27——9.20,计24天。

③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9.21——10.10,计30天。

④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0.11——11.10,计30天。

⑤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11.11——12.10,计30天。

⑥专题六,语言知识及运用:12.11——3.9,计50天。

⑦专题七,写作训练指导:3.10——3.15,计7天。

以上时间只是大体安排,具体执行中还可以微调。但是基本要求是在明年3月15日之前,第一轮复习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

3.具体要求

①将语文考纲的体系、六个能力层级、每个考点的要求给学生讲解清楚,训练到位。

②将每个考查点和具体的高考题对上号,将高考题的考查形式、命题特点、命题思路给学生讲清讲透,训练到位。

③对复习资料和练习册中的训练题进行精选取舍,训练要做到准、真、精、熟,坚决避免被复习资料牵着鼻子走。

④训练要注重审题能力、答题思路、答题规律、答题技巧等基本功,不能只是注重讲试题答案。

⑤作文训练贯穿在整个第一轮复习的全过程中,最后的集中训练只是有针对性的整体指导。

四、复习措施

1.扎实备课,及时交流,优化备课效果。

每位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教学积极性,对考纲、试题、教材深钻细研,准确提炼,制定复习方案。在此基础上,加强组内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复习效果。

2.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复习效率。

在高一高二课堂改革的基础上,继续落实“三维四主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做题讲题,教师点拨、纠正、提升,让每节课堂都有实实在在的收效。

3.强化训练,夯实基础,提高答题技能。

语文贵在积累。诵读和练习是语文积累的主要途径。诵读早自习坚持不懈地抓好。训练以所订的复习资料为主,自己适当补充典型试题和新题,让学生通过完成有限的训练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升思维和答题技能。

3.课外阅读,开阔视野,积累材料。

每周阅读2—3篇精美文章,学习语言,积累感受,丰富认识,给心灵送进源头活水,消除持久做题而产生的枯燥感,保持思想的活力。

4.持之以恒,抓好写作,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大作文6次,努力做到全收全改。作文教学要做到“两个结合”:

(1)读与写结合(读课文、读时文、读高考优秀作文,促写作);

(2)练与评结合(练规范,练技巧。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通过有计划的训练,使学生保持思想活、下笔快、写得准、写得精。

5.恰当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高三语文作业除了作文外,还要收查《优化设计》所附带的“专项训练”习题本。“教材整合”在语文自习上检查即可。

6.做好考试总结、讲评,做到旧错误不重复出现。

每次考试后,认真仔细阅卷,做好问题记载、分值统计、试卷分析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让每次考试真正发挥检验、提高的作用。

高三语文备课组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的制定 篇6

1.理清知识系统。

明确复习的目标,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并在答题时 更好的寻找解题依据。

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和文言文知识系统等。

而小系统就是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第一轮复习时要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2.要注重利用教材。

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中的主干就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像一些文言文、诗歌、文学常识等就是完全考查教材中的内容。而对教材加以熟悉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3.要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调整心态。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就要求学生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不能因为短期内成绩没有提高而放弃。只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学习时多加些细心和耐心,成绩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

4.语文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要根据不同的题型做专项训练,这种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更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进行整合练习,这样做会事半功倍。

总之,第一轮复习需要同学们投入大量的时间,不断积累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细心的了解教材,大量训练,勤于思考总结,才能更快的提高成绩,并为后面的几轮复习打好基础。

二、确保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与方法

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是高三同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长期以来大规模的训练是高三同学学习的传统模式,但综观高三同学的现状及考试结果,总觉得付出和结果的比例不尽如人意。那么,高三同学应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第一轮复习呢?

1.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

高三是繁忙的,为避免顾此失彼,高三同学应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科学安排,务必保证每科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复习时间。这样,各科就能比较全面系统的复习,不能象一些同学那样,把整个晚上的时间都花在钻研难题偏题之上,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查找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查找工具书,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老师讲不到的知识,还有助于准确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还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当然并不是说字字都要查找,要查的是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

3.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语文成绩不错,但为什么高考成绩会不理想呢?这固然与临场发挥密不可分,但也有一些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如书写不规范。尤其表现在作文上。当然这并不是要你的字如何洒脱,只是要求你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可以说,书写规范,是你成功的一半。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读书看报可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可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读书看报的人,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语文!当然,在高三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藉,但每天哪怕花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也就够了。时间靠自己去挤,总会有的。

5.勤于练笔的习惯。

作文教学,根据大纲,也不过是两周一篇的大作文。虽然高三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基本定位,但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还是完全可能的。笔者认为,第一个学期,对作文就要强化训练。每周写一篇大作文,另外再摘抄一篇300字以上的不同文体的文章和20个成语。抄写的目的,是强迫自己去阅读,去开拓视野,去积累写作素材。这样的强化训练,有助于语文成绩实现较大的飞跃。

三、侧重语文阅读写作技法与要求

1、关于阅读

根据高考试卷的分析,同学们最薄弱的环节不外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究其原因,纵然有许多客观因素,但同学们有限的阅读面、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不能不说是影响阅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那么,高三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呢?

首先,注意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利于学习的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读物。这样才能“怡情、博采、长才”。

其次,注意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能。语文的阅读分精读和略读。精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感知语言。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力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读书的关键是“读”。只有通过“读”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邃与空灵。或读两三遍、或快读、或细读、或细读相关段、或跳读、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通过感受阅读,注意学习其中丰富的语言词汇及观点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等,比如学习《门》就要了解“门”的象征意义、章法技艺、表现手段等。

鉴赏技法。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在获得身心愉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中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比如学习《长城》,要了解作者纵横古今,联想丰富的表达手法,领悟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比较异同。这是较高要求。学习同类文章,要就其文体、构思、章法、题材进行不断的分析、咀嚼、鉴赏,异中求同,归纳其共性,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还可“同中辨异”,学会活用,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批评能力。

2、关于写作

首先,从小处着手。

现在话题作文一统江湖,本身范围比较大。一些学生在拟题时不切实际,所拟之题十分空泛,如“论人生”“论教育”,结果文章内容空洞,毫无真情实感,与近两年来高考作文强调自我、学做真人、张扬个性的主题格格不入。近年来的话题作文无不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要为人而文,以人为本,不要矫情做作。考生应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事件入手,才能做到情真意切,切忌说大话,空话和废话。

其次,要善于联想。

写作离不开联想与想象,但却讲究想象得法,不要凭空想象。作文题目总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所以想象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而是在作文命题范围内进行想象。联想在写作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联想可托物运思,由此及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开拓意境。写作时通过联想,才能打开思路,行笔千言,通过类比,比喻、形似等各种联想使平时积累的材料,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新鲜材料可供积累,无论是街谈巷议,还是小说、新闻、歌曲都可成为积累的素材和联想的对象。

课堂中的学习材料就更可被用于唤起你的联想了。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联想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怆,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豪迈,文天祥“人生知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怀,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品格,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多进行这样的联想,对作文材料的积累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注意行文的点面结合。

议论文的写作不仅要注意面,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我”的看法,即“点”。把“我”摆进去,说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丧失自己的观点。在倡导张扬个性的今天,写出属于“我”自己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如果安于一种模式,那是很可悲的。

第四、勤写苦练,知已知彼。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之我见 篇7

一.深入研究一标一纲一题二本, 把握高考方向

高考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大纲) 为命题依据的, 因次, 高考复习时我们需要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同时还要立足教材。“万变不离其宗”, 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 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 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 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 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二.制定好复习计划

只有有计划地做事, 才能使事情, 工作有条不紊, 对于一轮复习, 由于持续的时间较长, 所以制定总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做到堂堂有计划, 节节有计划, 并严格执行, 坚决杜绝课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时间分配要得当: (1) 不同的知识要有所侧重, 即时间不能平均, 简单的知识时间可以缩短, 而重点知识, 可以花费更多一些时间向主干知识倾斜。 (2) 将所有的知识分为专题, 然后最好按专题复习, 不要按章节复习。因为复习课并不是新授课的简化, 也不是新授课的合并, 而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形成框架, 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

三.重审课堂教学, 提高针对性, 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一轮复习的主战场, 是落实一轮复习目标、计划、措施的主渠道。因此我认为应注意以下

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 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 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 故称“论从史出”, 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 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 体现史论结合。就当前中学历史史论结合的教学, 本人有下面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必须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历史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概念应深入剖析。教材中的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 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 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 已经道出了其殖民地的实质。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否者就会缺乏概念内涵, 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如:“国民大革命”, 就应该在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 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二、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就必须把因果有机的联系起来, 通过前后因果联系来加强史论的结合。例如:早期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引起的, 但各国革命的时间, 方式, 结果却不相同。我在上完这些教材后专门组织学生分析这些内容, 让他们能够更清楚的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史实, 把史论相接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三、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和习题

几方面:

1、坚持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研究。

对于年轻教师由于对高考缺乏一定的掌握, 因此, 有问题应及时和大家讨论, 争取问题更好的解决。有好的想法, 及时提出供大家参考, 每部分知识、重点、难点所在, 应如何来讲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 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发挥集体力量, 进行解决。每节课应该有本学科集体的力量, 应该体现集体研究的结果。

2、加强听课。

要想提高自己就应该做到相互听课, 学别人的长处, 找自己的不足, 同学科的注意别人对知识的理解, 对知识的应用, 学习他们的复习技巧和方法;注意学习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 复习课的上法, 对知识的处理, 学生的课程管理等, 这对提高自身是非常重要的。

3、课前、课上一定要体现“精”。

课前的精, 主要体现在“精心设计教案, 精心选择例题, 精心选择教法。”

课上的精, 主要体现在“精讲精练”, “讲”要突出重点, 争取做到“三不讲” (过易的问题、过难的问题、过偏的问题) 。总是担心学生会疏忽, 因此, 会导致“满堂灌”。事实上, 每节科最多讲30分钟, 剩余时间应该留给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记忆和消化, 效果应该更好。

4、重在“落实”。

学生下课后不学课堂上老师讲的再多也没有用, 因此关键还是在于落实, 落实了, 就有好成绩, 落实不到位, 一切都是纸上谈兵。首先应狠抓知识的落实, 复习中, 可尽管我们协助学生建立了较系统, 较全面的各部知识的整体网络, 但不少学生仍然存在着知识漏洞和遗忘问题。因此, 复习时对每节课所复习的情况要反复检验。其次狠抓错题改正落实, 对于典型易错的题目应该重视, 要通过对错题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归纳整理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 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所以, 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

历史教学史论结合初探

◇曹启洪

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前言、小字和思考题。前言在每章开始部分, 对本章内容作提示, 分析背景, 阐释难点, 揭示重点, 引导深层次的思维, 它可以指导教学。

小字部分是原始史料或补充内容, 增加教材信息量, 有利思维扩展和散发, 史料与思考题结合妙趣横生, 史与论有机结合。如《甲午中日海战》一节中补充了《马关条约》签订后, 伊藤博文对于急于占领台湾时所说的一段话, 就很形象的表达了日本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学生对当时中日双方的态度及国家的地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每节课文后一般都有习题, 教学中教师要对习题进行答题指导, 然后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作业, 对于优化设计上的题选做一些体现知识和能力并重, 偏重能力的题, 这是与当前高考加大能力考查力度相衔接的。

总之,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途径, 强化理论教学, 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把历史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提高教学质量。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 篇8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擅长 嬗变 膻味 檀木家具

B. 楷模 剀切 铠甲 慨然任之

C. 篆刻 掾吏 姻缘 如椽之笔

D. 阴骘 掣肘 繁峙 天寒地坼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游弋 拽住 挖墙角 引亢高歌

B. 瓦铄 绵亘 绿茵茵 美轮美焕

C. 恭维 盅惑 湿漉漉 洒扫廷除

D. 葳蕤 湛蓝 嘎嘣脆 戛然而止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营养学家告诫我们早晨要吃饱吃好,中午吃饱不要太好,晚饭呢,既不要太好又还要尽量吃得少,这样众说纷纭,让我们这些不懂营养学又不能不吃饭的人无所适从了。

B. 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的出土于望山一号墓的越王勾践剑,设计线条流畅,铸造装饰精美,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仍寒光逼人,锋利无比,是是世界历史文物中鹤立鸡群的珍品。

C. 最近,媒体对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黄岩岛对峙的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中国视菲律宾为友好国家,菲却不买这个帐,还叫嚣要“操起大刀”对付中国。这样以怨报德的事,值得警惕。

D. 今天上午,沪深股市皆高开高走,几乎全线飘红;到下午临近收盘时,又有数十支股票跌停板或接近跌停板,这样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局面说明股市近期还在大幅振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虽然包揽了所有的金牌,但是,我感到的并不是喜悦,一种独孤求败的凄凉之感油然而生,高处不胜寒啊。

B. 日本对我国东海的钓鱼岛提出领土要求,是非法的、无效的,没有任何法理依据,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践踏。

C. 巴基斯坦有关人士说,他们帮助策划英国警方,挫败了一伙恐怖分子已进入实施阶段图谋炸毁飞往美国的十几个航班的恐怖行为。

D. 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刘翔以12秒87夺冠,由于比赛时风速达到了顺风2.4米/秒,超出正常风速,这个成绩未被承认为平世界纪录。

5.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版本很多。《论语》内涵很丰富,思想深刻,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不少极富哲理和启发性的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是千古不朽的名著。

B. 《家》是巴金以20世纪20年代青年生活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后来又顺着《家》的情节线索,陆续写成了《春》和《秋》,三部长篇合称为“爱情三部曲”。主人公觉新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典型。

C.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不缺少激情、想象、夸张和渲染,同样也不缺少对于社会的深刻省察和对弱小群体的关心,因此有人评价雨果“代表了人类的良心”。他的著作主要有《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双城记》《悲惨世界》等。

D.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它问世于清代乾隆时期,最初以手抄本流传,只保留下来前80回。现120回本的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作。小说以贾、史、王、甄四大家族的生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孔子最早的神圣化

王元化

我认为《论语》有一种不大为人讲到的优点,即此书编者没有为尊者讳,纵使是一些攻击詈骂,也如实采录,而并不回避。例如,《宪问篇》记微生畝、石门晨门、荷蒉者,《微子篇》记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对孔子的讥嘲指责,如“为佞”、“鄙哉”、“德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都十分激烈,令受者难堪;但编者仍忠实地记录下来,无所掩饰。这是不大容易做到的。

我们从《论语》中固然读到了孔子正襟危坐所发挥的大道理,但有时也可以从孔子的某些言行,得窥其言貌和心态。孔子一向被视为不苟言笑的圣人。他本人也常常宣扬做人要居恭色庄。《尧曰篇》记孔子尊五美屏四恶,五美之一就是“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可是《论语》中的孔子,并不总是这样道貌岸然。相反,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也和常人一样,在失意时也会发感慨(如“将浮于海”或“欲居九夷”)。在不满社会黑暗时,也禁不住要发泄愤懑(如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免于今之世矣”),也有感伤(如对颜渊之死),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如责宰我昼寝,责冉求附益季氏)。孔子身上这些赋有人性的色彩,都被后世《论语》注疏者设法冲淡或掩盖了。从而孔子被尊崇为神化的至圣先师。

首先把孔子神化的是他的弟子。《子张篇》记子贡的话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又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这种顶礼膜拜在孟子书中就更发扬光大了。孟子也像子贡一样称颂孔子“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公孙丑篇》还记载了宰我的赞词:“以予视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这可以说开启了后世尊孔的先河。宰我曾因昼寝而被孔子责为“朽木不可雕也”,所以孟子在引述他的话前,特别加以声明说:“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意思说,不能因宰我有小污而废其言,否定他那知圣的智慧。《滕文公篇》记孔子殁,弟子守制三年后,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痛哭。子贡筑室于孔子冢上坛场,再独居三年后反。下面还记载了一件事值得注意。子夏、子张、子游见有若的相貌像孔子,他们由于思念孔子而不可复见,故欲尊有若以作圣人,行朝夕奉事之礼。子夏、子张、子游这样做,显然是要把孔子当作偶像来崇拜,可以说是到了迷信的地步。此事受到曾子的制止。曾子说,不可。孔子皓皓然清明不可尚;如江汉以濯之,达到至清不可污的地步;如秋阳以曝之,达到至明不可掩的地步。意思是说孔子已臻至清至明的完人,无人可比的。实际上,曾子把孔子看得更神圣,以为有若仅仅貌似孔子,就以事奉孔子之礼去事奉他,乃是一种亵渎。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日

6. 《论语》一书中可看出孔子的性格特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正襟危坐、居恭色庄、喜乐忧戚和不形于色是孔子性格的最好概括。

B.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是孔子提倡的,但他并不总是这样道貌岸然。

C. 孔子失意时也发感慨,对社会弊端不满时也抒发愤懑之情。

D. 孔子对学生的缺点也发脾气,甚至给予近乎严厉的批评。

7. 下列不属于孔子被神圣化原因的一项是( )

A. 孔子的弟子对孔子太崇敬,认为不可能有人超越孔子。

B. 是孟子、曾参等精心设计、全力宣传形成的结果。

C. 后世历代帝王利用孔子学说治理天下、统治百姓。

D. 后世的《论语》注疏者自觉或不自觉有为尊者讳的倾向。

8. 以下对王元化写作本文用意的分析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伟大人物的神圣化,就是不断隐去他的缺点与不足,去掉常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神性。认识这一过程,有助于人们提高对“造神”现象的辨识力。

B. 对伟大人物的神圣化,往往会导致个人迷信与偶像崇拜,易产生封建独裁专制,与现代民主制度背道而驰,是当今社会应高度警惕、严加防范的。

C. 以孟子、曾子、子夏、子张、子游等为代表的孔子的学生,一起把孔子神圣化,虽然弘扬了儒家学说,但却禁锢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

D. 伟大如孔子,也是常人,有与凡人一样的喜怒哀乐。真实地认识他们,不仅无损他们的伟大,而且多出很多对他们的亲近;还能更好地参与他们的事业。

三、古诗文阅读(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查八十,名鼐,字廷和,休宁北门人也。鼐父珂,母刘氏。母梦灵龟入卧内,遂有身,既而生男。会大父华年八十,大父喜,命曰八十云。大父以贾起家,鼐从父兄受贾。少负意气,务上人。尝过昆陵倡家,鼐为弦歌佐客酒,倡引琵琶,诧鼐目摄之。鼐怒,祭酒谓倡:“他日不以此擅场,有如酒!”

时寿州钟山琵琶最善,尝师乐师张六老及老将谢彦明。鼐奉千金为山寿,师事山。无何,尽得山法。鼐卧起服习,日夜不绝音。居顷之,过山远矣。山叹曰:“郎君吾师也,山何敢为郎君师!”于是乃过故倡,倡不知也,一弹而四座辟易,以为神,倡蒲伏下堂涕泣,莫敢仰视。

鼐愈益自负,事事务上人。既托贾而游,所至人人亲鼐。之吴,习祝希哲,杨用修、王履吉、唐伯虎、文征仲①引为布衣交。之大梁,周王使人召鼐。鼐语使者:“王能客鼐,鼐来;不能,鼐裹足逝矣。”于是长揖而据宫座,尽王欢。窦得意以倡幸鄢陵王,且蛊太原公子。得意深自闭绝外交,既闻鼐名,私事鼐。鼐方结客,得意岁出百缗佐客资。居七年,事鼐唯谨。入楚,楚愍王遣使操币逆之蕲,鼐遂留蕲,辞使者。及愍王弑,蕲人多之。

嘉靖中,鼐且老,复过金陵,尝入平康里②为清弹,诸美人无知者。安氏媪年七十,瞽矣,闻之大惊,曰:“此先朝供奉曲也!国工张六老能之,客何为者?”既而知其鼐也,起为按节,相视以为知音。

鼐还休宁,未有子,继室请置妾,数以为言。鼐叹曰:“天地乐我以能事,假我以长年,广我以交游,延我以声誉,于我过矣,安能复昌阜我后邪!”日从诸少年游,斗黄雀,树花木,乡人王仲房、陈达甫亦时时过之。

(汪道昆《查八十传》,有删改)

【注】①祝希哲:祝允明,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杨用修:杨慎,明代文学家。王履吉:王宠,明代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征仲:文征明,明代画家、书法家。②平康里:唐代京城的平康坊为妓女聚居之地,后因此泛称妓家。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父以贾起家 贾:做买卖

B. 鼐为弦歌佐客酒 佐:劝

C. 蕲人多之 多:众多

D. 安能复昌阜我后邪 阜:繁盛

10. 下列句子中,全部能表现查鼐“自负,事事务上人”的一组是( )

①他日不以此擅场,有如酒

②既而知其鼐也,起为按节,相视以为知音

③得意深自闭绝外交,既闻鼐名,私事鼐

④卧起服习,日夜不绝

⑤王能客鼐,鼐来;不能,鼐裹足逝矣

⑥日从诸少年游,斗黄雀,树花木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11. 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查鼐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神龟进入卧室,祖父感到这是吉兆,因此很高兴。

B. 查鼐师从钟山,经过勤奋学习,其琵琶演奏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 查鼐游历广泛,足迹遍经吴、梁、楚,所到之处结交亦颇广。

D. 查鼐没有儿子也并不介怀,他认为自己一生其他方面已经很完满了。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楚愍王遣使操币逆之蕲,鼐遂留蕲,辞使者。(3分)

(2)此先朝供奉曲也!国工张六老能之,客何为者?(3分)(3分)

(3)日从诸少年游,斗黄雀,树花木,乡人王仲房、陈达甫亦时时过之。

13.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君臣父子,上学长幼,贵贱亲疏,皆 得 其 分 曰 理 爱 得 分 曰 仁 施得 分 曰 义 虑 得 分 曰 智 动 得 分 曰 适 言 得 分 曰 信 皆 得 分 而 后 为 成 人。

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霜 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诗题中的“霜”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请扼要概括。(3分)

(2)前人评论李商隐的诗“多奇趣”,请你结合“霜月”这一艺术形象的特点,从“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方面来鉴赏这首诗。(5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1)采之欲遗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一》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建康赏心亭》)

(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5)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7)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李密《陈情表》)

(8)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纯情山水

韩静霆

①竹筏这么咿咿呀呀一摇,我就飘到武夷山的怀里了。

②刚刚还行在星村九曲溪码头。小街,晚炊,石桥,祖传秘方,卡拉OK,高跟鞋,计划生育,晋江时装……目不暇接的是小镇人情世态。等到上了竹筏,艄公一篙点破湿漉漉的夕阳,满溪满溪化开了胭脂。接着,竹筏打了个弯儿,星村和码头顷刻成了昨日,连翩的山和盈眼的绿就匆匆忙忙扑过来抱人了。忽然就闯入武夷山空阔的大水墨之中,欢喜得不知怎么好,觉得有点儿像不知起处的梦。

③左边是山,右边也是。枕下的溪流里飘着山。天上的云中藏着山。翠衣罗带的山。裸着脊梁的山。呼作玉女的山。号称大王的山。形同兜鍪的山。嬉如童子的山。山在散步。山在遐思。山与山凝望。山和山耳语。山山山山,山接山迎。山环山绕。山的迷宫。山的节日。能够曲尽这如簇翠峰之妙,多亏筏下的水。溪水从上游一万里群山之中冲波逆折而来,似乎就为我作此大山世界之游。这段水路不算长,不足三十里。没见过比这里的溪水更痴情的,逢山便缠绵缱绻一番,一路下来竟成九曲之溪。九曲回肠多少情意?山和水浅斟低唱。山和水耳鬓厮磨。九曲溪是九叠情歌,只因为武夷山水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没有被那些将古建筑整旧如新的行家整治,隐居在此,保持了纯真和纯情,亘古的情歌才能唱到而今。唱的都是海誓山盟,地久天长。

④说不尽武夷山中放筏的情致。细想。峨嵋的滑竿虽好,要把人娇成土财主的;香山的空中缆车虽快,终逃不脱钢索绞人的神经,太匆匆也太现代。攀华山只顾了脚下方寸,心来不及骋游,登庐山云又太顽皮,千呼万唤犹抱琵琶。相形之下,武夷山中的竹筏更轻灵,更随意,更陶然,和山和水更亲近。筏行九曲,水直处静如沉璧,舒缓如歌;转折时激流涌雪,大珠小珠溅个满怀。真正的山重水复,真正的柳暗花明。心儿呢,忽抑,忽扬,忽悠,忽闪。跌宕。起伏。幽深。舒朗。快三和慢四,狐步舞或华尔兹,一切听其自然,人也自然会自然起来。身在碧水之上,心上的老茧不泡软么?能不忘却严酷的世界么?被荣辱悲欢事业家庭撕扯着的灵魂一旦得此自然轻松,会不会产生隐遁山林的奇想?

⑤山水迤逦来去。碧螺似的山峰之间,时有紫黑的崖出水千尺,始知武夷山秀媚之中含着奇伟。崖间题刻很多,红字如血。陆游,辛弃疾已先行一步,不知载酒放筏相去几程?五曲溪边朱熹讲学处犹存,试问溪边斜出一竹,是否朱子钓竿?一代名将戚继光也在崖上题过诗:“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虏复征蛮,他年觅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换此山。”戚诗气吞云海,后两句却绕于名利,过分贪心了。幸好武夷山水没有归姓哪位王侯,成为权势者的玩具,幸好武夷山没有落入亭台楼榭窠臼,沾了媚俗之气,幸好“革文化的命”的年代没将此山涂满红油漆,幸好经历了许多沧桑,许多战乱,许多岁月之后,武夷山还是武夷山。

⑥说到武夷山水的绿,不知朱自清君意下为何?他太挑剔。杭州虎跑嫌绿得太浓,北京什刹海嫌绿得太淡,西湖太明,秦淮河太暗。可是我敢说,自清先生到此也只能油然忘机,心平气和。武夷山水:绿得单纯,绿得繁复,绿得幽深,绿得明快,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兼容并蓄。绿得清瘦的是竹枝。绿得肥腴的是芭蕉。苍绿的是石上的苔。茸绿的是坡上的草。浓得化不开的是深溪山影。淡在有无中的是水中清晰可数的石砾。水面上漂浮的雾也绿了,绿得淡淡的,柔柔的。西方画家尝试在人身上画满藤蔓,蕨类植物,以求与大自然一体。到头来,不过是会走路的画。在武夷山放筏却不同,随机恍惚,陶然如醉,绿山绿水绿云绿雾荡涤身心,不觉已是物我两忘。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此番,心灵与山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佳境,才是最高品位,何必再求胸膛上长出马齿苋和藤萝花呢?

⑦武夷的山,武夷的水,诗境?画境?梦境?幻境?抑或是仙境?艄公一路说不完的神话,难免穿凿附会。可是那千仞绝壁湿滑如铁,悬在壁上的船棺从何而来?向何而去?巉崖洞穴中的稻草如何会千载不腐?真实的神话?神话般真实?揣着这个谜,竹筏已悠然划出九曲溪,该弃筏登岸了。回眸恋恋地一望,山高月小,澄溪为练。哪里是浴香潭?哪里是更衣台?哪里是换骨岩?说是武夷山中这三个去处,沐浴,更衣,换骨,即会羽化成仙的。

⑧哑然一笑,我还是上岸了。

⑨到底红尘中还有舍不得的夙缘,而且还惦着来日再接受一回武夷山水的洗礼呢。说实话,在全球生态危机和生存劳顿之中,我很累的。精神上常有无家可依的感觉。幸好这儿有一片纯情山水,心身在这儿就宁静了,平和了,舒活了,似乎找到了梦里的家园。还是白居易说的好:“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16. 下面对武夷“山”、“水”、“放筏”等描写所含情思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写武夷的“山”,主要突出其连绵不绝、灵动多姿的特点,雄健阳刚中透出千姿百态的群体美。

B. 写武夷的“水”,主要突出其痴情缠绵、碧绿清纯的特点,奇秀柔美中透出婉曲幽长的深情。

C. 写“放筏情致”,主要突出“放筏”在武夷山水美景中的作用,如果是乘滑竿、坐缆车等,武夷山的美就消失了。

D. 写朱子钓竿、引用戚继光的题诗,既突出了武夷山美景的巨大吸引力,又丰富了自然山水的人文底蕴。

E. 文中指出朱自清先生“太挑剔”,其实是批评他把什刹海、西湖、秦淮河等拿来比武夷山的做法是很不恰当的。

17. “等到上了竹筏,艄公一篙点破湿漉漉的夕阳,满溪满溪化开了胭脂”,请指出加点部分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18. 第⑦段写到“哪里是浴香潭?哪里是更衣台?哪里是换骨岩?”其用意是什么?(4分)

19. 好的文章,总是文质兼美。请你从“文采”方面,对本文成功的原因进行探究。(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 阅读下面一组句子,注意语义联系、表达特点,然后以“弗洛伊德这样对潜意识理论进行描述”开头,进行重组,使之成为一段表意严密的文字。(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不能改变语义)(4分)

①在客厅通往前厅的门口。

②意识则住在较为狭窄的与前厅相毗连的客厅。

③潜意识就会受到阻拦。

④有一个守门人负责审查心理意向。

⑤潜意识住在广阔的前厅。

⑥如果潜意识在守门人清醒时来到门槛。

⑦被打发回去。

⑧这就是压抑。

弗洛伊德这样对潜意识理论进行描述:

21. 连缀人名为对联,有时能得理趣情趣之妙。如前些年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癸亥年迎春征联活动,给出上联“碧野田间牛得草”, 以当代文艺界三个知名人士名字组成,征求下联。有人对出“金山林里马识途”(也是当代文艺界三个知名人士),获得一等奖。请仿照此例,给下面的人名联对出下联。(4分)

上联:《三国演义》中的人名——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下联:《西游记》中人名——人活世上,

22. 请针对2012年全国高考某一套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给你的朋友发一次微博,告诉他这道作文题的内容,并发表扼要的评论。(4分)

微博内容:

六、写作(60分)

23. 下面有两道题目,任选一题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躁动

上一篇:中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一篇: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