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2024-09-05

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通用9篇)

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篇1

报送单位:山西大学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一、概述

“十一五”以来,在省科技厅的领导和支持下,我校科技工作不断进步,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制度与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基地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在量子光学、计算智能、生物工程和化学化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研究进展和突破,整体科技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现将“十一五”科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二、科技制度与创新体系建设

为规范和促进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我校于2006年制定了《自然科学研究管理文件汇编》,《汇编》从经费管理、项目管理、论文认定、科研奖励、科研机构管理、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学术交流等各方面进一步规范了我校的科研管理活动,为科研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学校建设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研究型大学办学新理念的提出,结合科研发展实际,及时对科研管理文件进行修订,修订《山西大学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著作认定标准》、《山西大学自然科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山西大学自然科学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和《山西大学创新人才津贴实施办法》等文件共18个。

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与亚宝集团建立了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关系,与山西省林业厅建立了产学研林业科技创新联盟,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山西汾酒集团、山西三维集团组建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基地。

三、科技资源与能力建设

“十一五”期间,科技经费共计投入6.39亿元,较“十五”期间的3.47亿元增长了近1倍,其中国家级科技经费投入2.31亿元,较“十五”期间的6986万元增长了2.3倍,首次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项,科研经费2500万元。省级科技经费投入6547万元,较“十五”期间的3754万元增长了0.7倍,企事业科技经费投入1.79亿元,较“十五”期间的7256万元增 长了1.5倍。

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1000人。“十一五”期间,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山西省创新团队4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西省拔尖人才15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31人。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全国唯一的由地方大学独立支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群体于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06年精细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山西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009年建成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为不断探索有利于学术自主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五年来,学校在不断凸现自身特色,整合科研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方面狠下功夫,2006年,组建了7个学术创新平台和10个学术创新团队。2007年,在原有校级研究所的基础上调整和成立了21个校一级研究单位,2008年学校又成立了一批二级研究所,初步形成了校一级研究所——二级研究所——研究室的三级科研创新体系。使基层学术组织由传统平面的教学型转向立体整合的研究型,为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和产出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四、科技进步与重大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量子光学、计算智能、生物工程和化学化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研究进展和突破: 1.量子光学方面

①“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完成人:谢常德,张靖,潘庆,郜江瑞,彭堃墀,该项目对于光量子信息学领域中纠缠态光场产生及其在连续变量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取得具有创新性的系列研究成果。②设计了连续变量四组份类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纠缠态和类Cluster纠缠态产生系统,并完成了产生四组份类GHZ纠缠态和类Cluster纠缠态的实验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Rev.Lett.98, 070502(2007)③构建了一个特殊多能级(四能级Tripod)原子系统,在该系统中获得了双-EIT(Double-EIT)窗口并实现了量子相干增强的弱光非线性效应,增强因子比非EIT系统高2000-5000倍。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Phys.Rev.Lett., 101, 073602(2008)。

④自制的一台Nd:YVO4/KTP内腔倍频单频激光器泵浦由PPKTP晶体构成的两个光学参量放大器,制备了两束单模压缩态光场,压缩度达4dB。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 101, 233602(2008)。

⑤提出一种特殊的具有权重的连续变量图态,它具有最大的量子纠缠特性多组份纠缠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103, 070501(2009)。

2.计算智能方面

①在智能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在粒度计算、神经计算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建立的基于正向近似的特征选择通用加速器可为海量数据特征选择问题提供高效数据处理手段(该成果发表在本领域国际顶尖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0, 174(9-10):597-618)。近五年来,在《Information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中国科学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完成的“基于计算智能的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研究”获2006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培养的博士生均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较高水平的论文。重点研发的智能电子板书写系统(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04)、智能铁路信号灯系统、温度和湿度控制仪等智能电子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已与深圳林格实业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公司等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

②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最早开展以语料库语言学为主导的模型和方法研究,提出的歧义切分模型、命名实体识别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基于汉语框架网,建立了语义角色自动标注方法,并将语义角色运用到句群的语义理解。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系列论文。构建了中文姓名库、地名库、歧义实例库、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建成1000万汉字大规模真实语料库,完成了“现代汉语词性标注体系及其词表”。2007年为SigHan国际评测提供了语料。课题“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构建”和“基于语义标注的中文阅读理解语料库”经山西省科技厅鉴定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完成的“自动分词系统”、“词性标注评测系统”、“全文智能检索系统”等软件被国家语委、清华大学等国内30余家单位以及IBM、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购买和采用。团队在国内率先研发“中文文本语料库评测系统”,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持续承担国家863计划智能接口的评测任务。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本方向对于发展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民族软件产业、信息技术,推动国民经济和国防信息化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3.生物工程方面

①新型生物材料—多聚羟基烷酸

实验室采用自己选育的微生物菌种和独特的发酵生产工艺,开发出了多聚羟基丁酸(PHB)、羟基丁酸和羟基己酸共聚体[P(HB-co-HH)]、羟基丁酸和羟基辛酸共聚体[P(HB-co-HO)]共三种PHAs产品,创立了从菌种、上游发酵到下游提取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一套生产工艺,有关[P(HB-co-HH)]、[P(HB-co-HO)]的国家发明专利已得到授权(专利号分别为:2004100924468和2004100924379)。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重点攻关项目的资助下,应用已开发的上述PHAs材料正在进行靶向抗癌药物缓释纳米微球制剂和人造骨制品的开发研究。

②细菌多糖

实验室从山西五寨地区柠条的根瘤中分离到一株锦鸡儿根瘤菌株(Rhizobium sp.N613)。该菌株能产生丰富的根瘤菌胞外多糖(rhizobium exopolysaccharide,REPS)。经过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发酵方式的优化和产物分离纯化的研究,建立了包括上游发酵、下游提取及化验测定的整套生产新工艺。该多糖的生产工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批准(专利号2005100481290)。发酵周期为48~72小时,每立方米发酵液的REPS产量达到10Kg以上,通过代谢调控与补料分批发酵其发酵产量最高可达16.2Kg/m3,提取收率为可达70%以上。具有周期短、产量高、易提取等特点。

③高糖化酶活菌种及其酶制剂

通过对黑曲霉菌株As3.4309的诱变育种,获得一株高糖化酶活黑曲霉突变株,该突变株糖化酶活力是出发菌株的3.5倍左右,其固态麸曲糖化酶制剂酶活力可达8000~11000单位/g(mg/h),折合μg/min单位为133000-184000单位/g。液态发酵糖化酶制剂活力可达3500-4100单位/mL,折合μg/min单位为580000-68000单位/mL。迄今为止,尚未见到高于该菌株糖化酶活力的文献报道或专利。此外,该菌株还具有产酶速度快、不产生色素、无霉腐味等优点,适合进行工业化推广。

应用该突变株建立了固态发酵、液态发酵法生产糖化酶制剂的新工艺,并且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6101020563)。该酶制剂产品能够有效提高淀粉质原料的利用率,可应用于酒类及调味品酿造、发酵食品、纺织品脱浆等应用领域。着类似的功效,既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强食品营养,也可以制成口服液提高病人的免疫力,还可以加工制作美容化妆品。

④抗脑神经胶质瘤的靶向性药物-重组蝎神经毒素

实验室通过重组东亚钳蝎类氯通道神经毒素的表达纯化、重组毒素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生物活性测定、电生理活性分析、同位素标记跟踪该毒素在SHG-44原位荷瘤鼠体内的动力学分布等研究,表明该毒素具有神经胶质瘤细 胞靶向特异性,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神经胶质瘤早期诊断、生物治疗以及抗脑神经胶质瘤靶向性药物的研发等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与开发价值。本研究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ZL200410012544.6)。

⑤蛋白酶抑制剂抗肿瘤药物

本课题组采用基因工程手段,首次在国内外制备出重组蛋白酶抑制剂的产品(rBTI)。目前,该项研究已进入动物实验及药代动力学和药理学等阶段。rBTI的中试生产获得太原市科技局的支持,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山西省科技厅等单位的支持。关于“荞麦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蛋白的研究:获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本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号:ZL200510012385.4。4.化学化工方面

理论研究方面是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小组关于杂三金属盐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化学杂志Angew.Chem.Int.Ed.上发表,标志着我校的科研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应用研究方面是应用催化研究小组研制的1,4-丁二醇二段加氢催化剂被山西三维集团采用,并已完成工业化试验,极大地提升了1,4-丁二醇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同时获得了2009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一五”期间,我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9项。

五、其他

申请专利254项,比“十五”期间的103项增长了1.5倍。授权163项,比“十五”期间的68件增长了1.4倍,其中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科技转化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逐步提升。学校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山西汾酒集团、山西三维集团组建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基地;聚羧酸盐高效水泥缩水剂、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高流态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保元精”口服液、灵芝种植生产技术、低度有色酒的配制技术、新型环保无尘 教具、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收宝”、“肥田灵”生物复合肥等一批科技成果在省内外得到了推广转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展了广泛而活跃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先后与美、英、日、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22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聘请杨振宁等130余名海内外专家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五年来共计接受访问学者600多人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700多人次,交流论文600多篇。扩大了学校影响,提高了办学水平。2009年建成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六、对“十二五”全省科技发展的建议

1、加大力度吸引和留住人才。目前主要缺乏科研骨干特别是科研领军人才,其原因主要是外省市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和丰厚收入与待遇的吸引,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我省缺乏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与环境。因此建议制定更多更优惠的政策,引进与留住优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

2、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我校的优势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创新的灵魂,但是由于我省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很有限(在全国排列倒数第几位),政府除了省自然基金外,大部分资金都用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因此建议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以促进我省基础研究追踪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

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篇2

建立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模式, 有效拉伸了服务地方经济的链条

为进一步提升引领科技创新的能力, 不断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十一五”期间, 太原理工大学广大科研人员主动深入企业一线, 通过与企业技术人才沟通交流, 寻找为企业提供科技和人才服务的切入点, 确定企业需要学校提供的科研服务, 在实现校企间互动、建立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模式的同时, 推动了校企双方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而有效拉伸了服务经济的链条。

特别是今年以来, 我校进一步突出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办学优势, 先后与太原钢铁 (集团) 有限公司、潞安集团、天脊集团、太重集团、山西建筑工程 (集团) 总公司、中化二建集团、山西省焦炭集团、中铁十二局集团以及临汾市等省内多家大型骨干国有企业和地市签订长期合作框架协议,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共同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迈出了新步子, 不仅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省委袁纯清书记全省领导干部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为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也以“服务山西经济建设最紧密”的办学特色, 为推动学校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实践表明, “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模式, 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通过相关学科专业人员的创新实践, 完成企业急需的技术或工艺难题的新模式, 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支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而且大大拓宽了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平台, 是校企间互惠双赢、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过去五年间, 太原理工大学通过完善奖励机制、创新科研管理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科学研究工作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年均科研活动总经费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制定的预期目标, 承担国家“863”“97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继续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五年间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6项, 并且在面向国家重点需求立项攻关方面, 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项目“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的多联产应用的基础研究”, 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少污染的电力、石油替代燃料、焦与焦油联产和CO2减排的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煤矿全矿井安全生产数字化监测监控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 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和重大灾害预警体系, 可有效消除矿井安全隐患, 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 通过研究解决高效综采装备的关键技术问题, 研制成套装备, 可解决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关键生产工艺、安全保障技术。

———国家高科技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重大项目“典型煤化工产业聚集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通过集中并构建多级应急管理系统, 可为科学、高效、有序应对典型煤化工产业聚集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四项关键技术的“矿井局部通风群控系统和安全供电关键技术研究及配套设备开发”项目, 已经开发出了系列化智能电器产品, 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 实用新型专利1项。该项技术已在7家企业转化, 近三年实现产值11.5亿元, 利润3.6亿元。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矿业集团, 实现经济效益达到27.8亿元。该项目使我国矿用电器由模拟式直接飞跃为数字式, 打破了我国矿用组合电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极大地推动了煤炭科学技术进步。

———新型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的研究, 在国内外首创“基于煤层自燃火源位置精确探测及火区信息检测的新型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 具有定位精确, 资金投入少, 防灭火效果好等特点。十余年来, 先后在国内外自燃发火严重的矿区进行了推广应用,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大功率发光二级管 (LED) 的研究具有节能90%以上、寿命长达10万h以上、耐震动、响应速度快、冷光等特点, 在我省地市推广应用后, 为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率先在全省高校实施校企联合建立研发基地、校企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等模式, 为全省高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提供了有益经验, 催生了一大批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成长。目前学校拥有5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总数位居全省高校之首。正在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以及省内外部分高校联合筹建的镁合金研究院, 预计建成后将成为直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的又一有效载体。

主动服务、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山西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 理工结合,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等学府, 而山西省又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大省和能源大省。这样的一个区位特点, 就决定了我们这样一所地方“211工程”大学的角色定位, 必然与山西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相适应, 必然与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重点相协调。近年来, 根据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省情实际, 我校不断完善专业设置, 着力优化学科体系, 本科专业由“211工程”建设初期的27个增加到了现在的66个, 博士学位授权点由2个增加到了25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1个增加到了6个, 硕士学位授权点由22个增加到了78个, 几大强势学科基本覆盖了山西主要的工业领域。有关数据显示, 山西地方经济建设一线的绝大多数技术骨干和高端人才均为我校校友。

考虑到山西作为煤炭经济大省和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定位, 学校充分利用“211工程”建设专项经费, 恪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建设方针, 不断加大对煤炭、化工、新材料、电气、机械制造等与山西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专业的投入力度, 不仅使这些社会急需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也为推进山西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特别是我校长期以来不断加大对采矿类专业的建设力度, 矢志不渝地为山西煤炭工业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大量技术人才, 满足了山西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需求。

北京科技“十一五”精彩前瞻 篇3

2010年实现5个提升

《“十一五”科技规划》为北京2010年初步建成的创新型城市设定了“5个具体目标”:

一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地区R&D(研发费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突破4%,企业R&D支出占地区R&D支出的比重超过50%。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市研发经费支出为380亿元,占北京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6%,研发经费5年平均增长近20%。市场导向特征明显的企业研发活动大幅增加,企业用于R&D的经费占全地区R&D的比重从2000年的31%增加到2005年的46.2%,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二是科技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地位得到提升。创新型服务业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的主要驱动力,软件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12%,高新技术产业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

三是科技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困扰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在奥运会得到充分应用,科技改善公众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作用显著。

四是北京为全国服务和与全球资源对接的能力得到提升。2010年技术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其中对北京以外地区的交易量超过60%,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

五是科技持续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拥有稳定的高素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队伍,力争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大量落户北京,科技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基本形成。

业界评说

金吾伦

北京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这“五个提升”,正确全面地把握了“十一五”北京科技创新战略的基本内涵,坚持和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总原则,坚持和体现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目标,坚持和体现了科技、人才、知识、文化、体制机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城市发展的总要求,坚持和体现了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强首都核心竞争力的总格局;兼顾了首都发展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了区域发展目标和国家发展目标,兼顾了创新战略和创新实践,兼顾了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它对今后一个时期北京经济、社会、科技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指导意义。

中关村成为创新战略核心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北京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是关键。在新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发展引擎,成为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源泉。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精神和国务院关于科技园区“四位一体”的建设要求,大力推动园区各项改革,把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首都的高端辐射作用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根本任务,为建成世界一流园区奠定基础。“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一区三基地”功能。继续以体制创新为核心,推动园区综合改革,按照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三基地”的功能定位要求,大力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即: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和知识经济示范基地,科技辐射、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要力争到2010年,把中关村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奠定基础。

二是增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应该充分利用园区良好的企业优势,继续大力发展软件、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光电显示等产业领域,力争在这些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要以解决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能源瓶颈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重点发展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两个产业。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支持建设若干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园区企业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中关村“一区多园”的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支持建立若干开放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专业化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业界评说

于军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

未来中关村科技园区仍将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优势,以高端产业为主,形成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等等一系列产业在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十一五”期间或期末,我们预计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总收入将突破4千亿元,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在全国53个高新技术区中的领先地位,有条件进入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中关村之所以能够成为北京创新战略的核心,在于这里是全国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相比,中关村自主创新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实现程度不够,机制体制方面仍然存在制约自主创新的深层次问题,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等成为制约园区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开创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局面。

提升3大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

在产业领域,科技的主要作用领域是创新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十一五”期间,科技促进创新型服务业发展主要体现在4个重点领域。一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同构成了首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等创意行业,不断壮大视频动漫、网络传媒、网络游戏、数字娱乐等新兴行业。要集成优势科技资源,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各个领域和发展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组织集中研发和联合攻关。着力抓好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园区。积极培育发展一批文化知名品牌。二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分蘖产生的新型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基于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新兴服务业。三是加快由制造业分化出来的智力密集型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研发、工业设计、咨询、技术市场等产业。四是加大科技对传统服务业的渗透力度,重点发展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物流等新型行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效率。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竞争力。“十一五”期间,以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中药现代化等北京具备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的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积极培育光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制药等产业。

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要做大做强软件骨干企业,大力推广软件工程化技术,加快软件产业向以高端咨询和外包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的转型,鼓励广泛合作和建立产业联盟,扩大产业规模,在基础软件平台、数字媒体技术、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等重点领域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业界评说

胡青华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主任

重点发展创新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三大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出,非常有针对性。目前,重点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较少,很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主要依赖国外,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另外,首都丰富的科技条件资源封闭分散,不能与技术创新需求良好结合,等等。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理解,提升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机制,提升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现代服务业是传统服务业伴随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新形式和新业态,创新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依托科技创新实现高端发展的典型形态;高新技术产业是制造业依托科技创新体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组成部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充分体现北京科技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高端特性的核心代表行业。

我认为,“十一五”期间,北京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要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相一致,重点作好四方面工作:一是优化企业价值链,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提升高端咨询技术竞争力,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二是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建设,提升对重点产业的高端控制能力;三是建立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支持以标准为纽带、技术竞争力为核心的企业联盟,使其在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中发挥强大的支撑作用;四是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才、金融、创新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创新文化和氛围,优化区域整体的产业发展环境。

科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科技在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强化科技成果在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和集成,将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关键在于通过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提高科技研发的绩效,激发全社会应用科技的自觉性。

首先,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建设节约型社会。要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探索一条建设节约型宜居城市道路。要重点在能源技术领域、水资源领域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其次,围绕“科技奥运”组织重大技术攻关,提升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水平。努力贯彻“科技奥运”的理念,围绕城市建设中的智能交通、奥运场馆建设和大气污染控制3个领域展开技术攻关和科技示范,重点做好以技术为基础、以管理为核心的体系建设工作。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技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科学素养。要从全体人民的需求出发,以提高科学素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在医疗、食品、居住、健身等方面,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业界评说

黄海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实现首都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必须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首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物质基础、科技基础和文化基础;而和谐的社会环境又为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提供了重要条件。

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节约宝贵资源、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有助于降低经济成本、有助于增加社会就业、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能体现一个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进展程度。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提供了实施智能交通、奥运场馆建设和大气污染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的契机。

另外,科学素养是公民素养的基础性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重大。科学素养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体现了人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体现了人们应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改变生活的事例越来越多。今天从人们普遍使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日用家电产品,到看病时用的B超、X光、CT和PET照相等,无不深深地植根于科技的发展之中。不论是保证食品安全,还是增进心理健康;不论是治理环境污染,还是规避气候灾害;不论是解决两地通讯,还是解决跨海交通,我们的生活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作用。

运用科技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在北京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科技来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通过提升区县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民经济协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科技对农村产业的支撑。要以科技推动都市型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信息化促进农村地区工业化进程,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科技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规划部署,结合郊区新城区的建设,在建筑、环保、通信、治安、城市管理等方面,推广传播新技术应用,宣传普及新型科学生活模式,提高农村地区管理水平。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专业技能。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提高农民了解、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的能力,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组织方式。

业界评说

李云伏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

农村是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要空间,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北京农业和农村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管理格局初步建立。

在全球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北京农村也面临基础、资源、环境、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和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城乡统筹是“十一五”期间农村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其关键就是把首都科技资源优势转化成农村经济增长、农民生活改善、素质提高的现实动力。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十一五”期间将着力打造两个体系,为北京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一方面通过在动植物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及加工技术、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及生物技术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及其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加快创新步伐,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涌泉行动”、与市科委共建“农村科技服务港”等系列工作,构建科技应用推广体系,积极投身首都新农村建设主战场,把我院丰富的科技成果导入农村、传给农民。

深化京津冀区域科技合作

北京是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所拥有的雄厚科技资源是国家长年累月在京布局的结果,因此,北京应当保持对全国的高端辐射能力。核心是要继续强化优势领域尤其是创新型服务领域的服务能力。

强化科技合作,推动京津冀互动发展。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整体部署,充分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优势,深化京津冀区域科技合作,呼应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并形成区域合理分工体系。要扩大与深化京津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环境、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创新服务体系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合作。

增强科技辐射能力,服务全国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的辐射广、带动强、增值高等优势,要通过扩大技术交易、加强服务输出、鼓励外埠企业在京设立研发中心、强化远程教育和医疗、发展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为全国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信息化水平提升做好服务。

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资源调配,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资源调配的关键在于人才、技术和产业的国际化程度。积极汇聚跨国科技资源、加强高精尖人才尤其是留学生人才的引进、推动企业走出去是北京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重要突破口。

业界评说

巨文忠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

正如《“十一五”科技规划》中指出的,北京最大的优势是知识资源密集,最大的挑战也是如何发挥知识资源密集的优势。长期以来,由于条块分割等体制原因,北京聚集了雄厚的科技资源,但并没有发挥其最大效应。如何挖掘这一资源,必须突破本位主义的条条框框,以开放的眼光和姿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改善环境,加快这一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内、在全国的流动。一旦这一科技资源流动起来,必然促进区域分工,客观上也将必然有利于北京市的发展,这是北京市利用好国家科技资源的唯一途径。因此,北京市应当对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进行通盘考虑,打破行业、部门分割,促进京津冀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

我认为,借助于北京的科技资源,如何推动在京津冀地区建立一个有助于创新的区域是京津冀科技合作的基点。中国目前所经历的重化工业阶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先所经历的阶段不同,在信息化、全球化环境中,重化工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特点,如技术更新迅速;产业技术的垂直分工向网络化分工转变,技术的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创新是一个企业、地区、国家能否参与、适应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各个区域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需要依据自己的资源禀赋确立独特的创新战略。北京拥有全国最庞大的知识群,天津拥有历史久远和深厚的产业基础,河北重化工业发展迅猛,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产业梯度和互补优势,加强京津冀科技合作将促进三地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的联系与互动,从而将产生巨大的创新效益。

培育出30~50家知名的科技中介“品牌”

目前,北京市已经拥有9000多家科技中介机构,160多家相关协会,500多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18万多从业人员。年服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达到85家,年服务收入过亿元的有近10家,涌现出了中科前方、北大纵横、新华信、清华科威和零点咨询等知名品牌机构。

在《“十一五”科技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大各类中介组织的建设力度,搭建政府与产业(企业)间的桥梁,发挥社会科技中介服务的粘结与沟通作用。”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围绕资金支持、政策营造、协会建设、宣传带动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推动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首先,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帮助一批典型科技中介机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北京市科委将通过“科技中介服务专项”的实施,每年支持并培育60~80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中介机构和品牌,支持这些科技中介机构做大做强,通过专项支持,发现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引导更多的科技中介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增加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市场,在此基础上获得良性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30~50家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品牌,使北京市3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享受到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

其次,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三,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业相关行业协会的建设,规范行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科技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的建设,使之成为科技中介机构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桥梁。同时指导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规范行业服务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引领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

第四,继续加强宣传报道,提高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社会认知度。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模式和成果经验,扩大典型科技中介机构的社会影响,促进全社会更多地了解、重视和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业界评说

谭鸿鑫

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总经理

《“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出台为北京的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的需求增长和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加速了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但是,从我国的整个创新体系来看,北京的科技中介机构仍然处在弱势地位,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人才和机构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两个方面。如同鱼儿离开水就不可能存活一样,如果缺少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与帮助,整个科技中介介就会缺少蓬勃发展的基石。因此,政府的扶持对科技中介机构来说非常重要。

“十一五”期间,我们期望北京市委市政府能够持续推进科技中介品牌战略。品牌战略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效果,推动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中介机构脱颖而出。继续实施科技中介品牌战略,通过组织调动科技资源参与创新来推动技术经纪业的发展,提升其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其内部结构优化和规模化经营,使之能更多地参与国际技术经纪服务的高端竞争。如在北京市科委实施的“科技中介服务专项”支持引导下,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特色的科技中介机构。

另外,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面,来调动企业的市场参与积极性,在政策上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技术中介服务机构购买技术,通过政府作用促进机构的迅速发展。我们希望能够给予行业协会、行业联盟以更多的支持,使得我们能够充分的利用最新的资源优势,为大家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

“十一五”林业科技发展规划方案 篇4

泉州市“十一五”林业科技发展规划方案

(—)

——泉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加快林业发展为主题,以创新和科技支撑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为动力,以满足社会对林业多功能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我市林业年发展规划,强化科技兴林措施,坚持科技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即个科技推广体系、个科技活动、项科技示范基地),努力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末,以林木良种培育为主的实用技术和组装配套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取得突破和推广。

通过“实施一个人才战略”,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战略作用,培养一支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开发的科技骨干队伍。

林业科研和推广的资金投入占地方财政支林经费%中的%以上,林业育林基金和维简费的%,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优势企业达到%。

建立珍贵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优质资源基因库、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无性快繁圃计个。

通过省、市验收鉴定的林业科技成果项以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以上,林业科技贡献率达%以上,技术创新增加值递增率达到%以上。

林业科技整体水平居全省的前列,部分学科居全省领先水平。

三、主要任务

实施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即健全个科技推广体系开展个科技活动,建立项科技示范基地。

(一)健全个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健全市、县、乡三级林业科技“六有”推广体系,尽快提高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覆盖率、转化率和贡献率。“六有”即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一支稳定的、素质高的队伍;有一定规模的试验推广基地;有一套必要的推广设备;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有一批好的推广开发项目。

(二)开展个科技活动。

开展林业科技人员“四个一”活动。

林业科技工作应以人为本,深入持久地开展林业科技人员“一师、一项目、一论文、一讲评”的“四个一”活动,不断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科技兴林意识和自身工作能力。

开展林业科技人员“四技”活动。

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四技”活动,是林业科技人员的本职,也是提高科技人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关键。

开展科技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

坚持开展科技宣传周活动采用各种宣传形式,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宣传贯彻《科学技术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技术专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规,重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福建省政府《关于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泉州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省科技厅、林业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积极性的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组织广大林业科技人员把先进适用的林业科技成果技术组装配套并送到林农手中,以提高营造林、护林和森林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

开展林业宣标、制标和贯标活动。

中国入世,给林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新世纪林业,必然向现代化林业发展,泉州林业要现代化,离不开标准化。因此,要大力开展宣传林业标准化的重要性,积极制定和实施各项林业标准化,以提高林业各项生产质量,提高林业产出的副加值。

开展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活动。

组织广大林业科技人员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桉树、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木麻黄、晚熟龙眼、毛竹、绿麻竹、雷竹、红豆杉等项林业科技成果,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建立项林业科技示范基地。

建立桉树、福建柏、木麻黄、绿麻竹、雷竹等林木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面积亩。

毛竹大径材丰产培育示范基地,面积亩。

桉树等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示范基地,面积亩。

名特优新经济林示范基地,面积亩。

马尾松、杉木等低产林技术改造示范基地,面积亩。

木、竹、笋、藤等林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个。

珍贵乡土树种驯化和引进珍稀树种示范基地,面积亩。

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篇5

科技部表彰“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先进林业5个集体和4位个人榜上有名 中国绿色时报3月4日报道(作者:谢春华)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部表彰了“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林业5个先进集体和4位先进个人榜上有名,科技部表彰“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先进,工作计划《科技部表彰“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先进》。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的是: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团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际竹藤网络中心;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的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蒋剑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卢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姚小华;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优秀组织奖的是: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的是: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杨锋伟。

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篇6

9月8-9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北京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过系列评审,脱颖而出,荣获“十一五科技中国自主创新企业”和“2011最具成长性科技企业”两项荣誉!韬盛科技董事长郝海涛出席本届论坛并接受了民政部原副部长张文范亲自授予的奖项。

第八届中国科学家论坛是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正式进入实施之际的重要活动,论坛的主题为:“十二五”科技创新与助推企业发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本届活动,并做了重要讲话。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关村管委会等十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园区的知名专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电动汽车发展、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航天控制的发展方向、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投基金运作等我国科技发展最前沿的技术和热点问题展开了阐述和讨论,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方针和战略。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发表了题为“智能城市的内涵分析”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入手,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论证了在我国未来城市发展中建设“智能城市”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分析了“智能城市”建设的目标、内涵和实施战略。

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篇7

1 贵州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总体情况

1.1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科技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通过《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结果显示(见表1),“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呈整体增长态势,综合科技进步指数从2006年的27.18增长到2010年的36.78,增幅为9.6个百分点,除2009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各年都保持增长;科技进步环境呈现波动的改善趋势,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由2006年的35.09上升到2010年的39.2,增长了4.11个百分点;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增幅明显,从2006年的最低点26.09增长到2010年的31.68,增加了5.59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变化幅度较大,最高达到41.08,最低点仅为15.48,相差25.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指数达到最高值41.61,比2006年增加了14.27点;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每年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指数达到最高值45.44,比2006年增加了近12.65个百分点。

1.2 贵州省科技进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分析

尽管“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综合科技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幅度也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1所示:2006年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与国家相差19.93个百分点,到2010年相差21.44个百分点,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全国的排位未出现明显变化,基本在28-30位之间徘徊,甚至在“十一五”期末有所下降,这说明我省科技进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

一方面贵州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全国的排位徘徊不前甚至有所下降,为了弄清其中的缘由,接下来对“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水平低、下降快的问题指标进行深入分析。

2 贵州省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2.1 部分三级指标的变动引起总体水平的变动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是由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5类指标综合评价得出,各类指标又由相应的三级指标综合评价得出,下面对“十一五”期间排序在28位以后的三级指标以及变化幅度较大的三级指标作重点分析:

(1)“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这是两个衡量科技人力资源的指标。2010年我省万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十一五”期间最高值36.99,但与周边的云南、广西、四川相比各相差6.79、4.54、4.26个百分点,仅是排在第一位北京的19.34%,2009年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最高值35.05,但与周边的四川、重庆相比分别相差8.48、7.93个百分点,与排在第一位的北京相差246.11个百分点,仅是北京的12.46%(见表2),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我省科技人力资源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的现状。

(2)“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和“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与全社会比例系数”。这是两个反映科技意识的指标。尽管每年我省“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监测值在逐年持续增长,2010年比2006年增长了0.58个百分点,但在全国的排名却成相反趋势,从期初的28位下降到31位再到29位,这是因为我省专利申请量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并且二者差距在逐步扩大。此外,我省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与全社会比例系数逐年下降,由2006年的41.56下降到2010年的27.85,下降了13.71个百分点,在全国的排名逐年持续走低,最终处于倒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省对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重视程度不够,价值认知度低,从业人员在省内的经济收益逐年降低。

(3)“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吸纳技术成果金额是指各地区在技术市场上为购买技术成果所支出的费用,这一指标可以反映企业或机构对技术成果的需求意识。我省“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监测值和排名都有大幅度提高,2010年是2006年的5.17倍,增长了30.09个百分点,排位从31位提升了7位。这要归功于我省2006年出台实施的《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配套政策,文件中强调指出“支持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且“在现有其它财政专项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说明政府扶持是科技进步强有力的助推器。

(4)“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该指标监测值逐年大幅上升,2010年比2006年增长了32.6个百分点,但从全国排位来看,变化甚微,基本在29-30位之间徘徊不前,说明我省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2010年我省该指标监测值与周边的重庆、四川、广西省相比分别相差49.83、39.24、11.97个百分点,仅是位居第一位北京的5.84%(见表3),充分说明我省科技人力投入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投入水平低。

(5)“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该比重是衡量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重要指标。我省该指标监测值逐年下降,从2006年15.51下降到2010年得3.55,可见企业对引进和消化吸收技术成果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度不强,这将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

(6)“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技术市场的发展,技术成果交易的繁荣,对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反映了技术成果的市场化水平。“十一五”期间,我省该项指标的监测值起伏不定,但落差不大,最高点与最低点仅相差1.98个百分点,说明我省技术成果转化市场发展速度缓慢。从表4可见,我省2010年该指标监测值与周边的重庆、四川、云南相比分别相差64.68、31.01、8.87个百分点,而北京和上海此数值是3521.57和1133.29,是我省的1504.94倍和484.31倍,说明我省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非常低,这也是我省科技转化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7)“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十一五”期间我省该项指标提升速度非常快,2006年尚处于30位,之后一跃进入前20位。这是因为“十一五”期间我省获得国家级科技项目的能力在不断增强,首次牵头实施了国家973、863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逐年递增,围绕重点领域科技需求,组织实施了1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这一系列成绩反映出我省科研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8)“劳动生产率”和“综合能耗产出率”。这是两个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其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映劳动效率的提高,根据公式“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年末就业人员数”可以看出,这与我省人均GDP处于全国倒数的根源是一样的,即经济基础薄弱。“综合能耗产出率”是反映能源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从监测值可以看出我省经济增长依然是建立在高消耗基础之上,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过渡进程缓慢。

(9)“百户居民计算机拥有量”、“万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数”“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作为反映社会生活信息化的这三个指标在我省长期处于全国末位,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居民生活水平低最直接的体现。2010年上海百户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230.34,我省只有26.53,仅是上海的十分之一。“万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数”和“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与周边的云南省相比分别相差13.51和7.43个百分点(见表5)。这也体现出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低,科技支撑经济社会的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2.2 其他原因

(1)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反映不全面。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采用的是高技术产业指标,对于我省有一定规模的先进材料、先进制造等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没有相关指标来体现,因此未能如实反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

(2)部分评价指标由科技以外的因素决定。

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的,如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中的三级指标与我省的人口数量、GDP总量、产业结构和社会基础设施等息息相关,不是由科技单方面因素决定的。

(3)科技投入低。

我省科技投入增长缓慢,尤其是市县、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过低,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0.65%,远远低于当年1.75%的全国平均水平。

3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科技进步水平的特点

3.1科技活动产出对投入的变动敏感

“十一五”期间,我省科技投入稳定,无论是科技活动投入监测值曲线还是排位曲线基本呈水平线,而科技活动产出监测值和排位曲线波动较大(见图2、图3)。这是因为期初在持续稳定的科技投入保障下,科技产出迅速增长,但到了中期随着科技投入稍微降低,科技产出立刻出现大幅下滑,到2010年加大科技投入后,科技产出扭转了下滑趋势,排名上升2位。由此可以看出,科技活动产出对投入的变化非常敏感,科技投入的影响作用非常大。

3.2 区域创新能力制约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

2008—2010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排在全国24-29位(见表6),总体处于全国较弱水平,而创新是动力、是源泉,我省在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创新环境、企业创新等方面能力较弱,制约了我省科技进步发展速度,这三年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基本排在全国28-30位。

3.3 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低

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是由万人R&D人员科技论文数、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三个指标综合评价得出,从表7可以看出贵州省在这三项的监测值基本排在全国中间位置,尤其是万人R&D人员科技论文数在“十一五”末期一跃进入全国前五名,但是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始终排在29-30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更是长期处于倒数,由此可以得出我省属于高产出低转化,即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较低。

3.4 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进步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GDP排在全国26-28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在全国28-30位(见表8),可以看出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不会有很高的科技水平。同时,我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基本在30-31位,说明我省科技转化率低、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由此可以得出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进步水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科技是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而经济社会发展又以前者为动力、为支撑。

4 提升贵州省科技进步水平的建议

4.1 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促进科技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没有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也不会有很高的科技水平,而科技发展落后,经济社会发展也落后,因此要提升贵州省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从加快经济发展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使得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得到有力支持。

4.2 建立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

科技活动产出对投入的变化非常敏感,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作用很大,因此要不断加大科技活动的投入力度,尤其需要建立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这样才能使我省科技活动得到可靠保障,科技进步拥有力量之源。

4.3 积极培养和造就创造性的科技人才

我省需要进一步通过实施科研项目来培养和锻炼科技人才,加强项目实施与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衔接,同时不断改善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加强与国内外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的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快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提升科技人才创新力和竞争力。

4.4 加快成果转化速度

针对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水平低、速度慢的现象,我省需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健全技术转化市场,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我省企业积极开拓技术出口市场,积极向国外转让专利。

5 小结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科技进步水平发展态势较好,综合科技进步监测指数快速增长,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省科技人力资源仍无法满足全力推动自主创新的巨大需求,科技投入不稳定,企业对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力度仍不足,影响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科研物质条件的改善力度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产出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非常迫切。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科技进步监测水平的初步探讨,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目前贵州的科技进步水平状况,摸索出优势与不足,希望对贵州科技进步水平的提升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2006—2010)[R]

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篇8

“十一五”期间12个方面重大科技需求

治理大气污染源,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系统解决方案

地下管网的规划、改造、信息化建设综合科技攻关

以提高出行效率为目标的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提高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促进废旧物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以废弃工矿区、垃圾填埋和堆积区为主的土地生态修复

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农村生产方式优化和农民生活方式改善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服务功能的技术研究与突破

促进软件产业做大做强与高端突破的三条产业价值链

推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提升发展与产业升级壮大

发展战略高技术,做强高端产业

北京市科委近日发布了本市“十一五”期间12大科技需求,涉及大气污染治理、智能交通建设、废旧物资源化利用、再生能源应用等多个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90%交通信号灯实现智能协控

未来5年,本市将初步建成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包括公路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机动车车载导航系统、停车系统、省际客运信息系统等7个系统。2010年,城区的交通信号灯将有90%实现智能协调控制。汽车安全信息系统将能使车辆自动保持车距、保持线内行驶。

太阳能照明灯超过5万盏

依靠科技,本市5年后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将是现在的4倍,达到240万吨标准煤,占本市能源消耗总量的4%。可再生能源重点为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5年内,本市将建立生物质能发电12万千瓦,延庆风力发电达10万千瓦。地热、太阳能供热面积要达到4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面积达370万平方米,公园、道路使用的太阳能照明灯超过5万盏。

废旧轮胎回收率提高到70%

“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系统解决方案”将争取在2010年总体改善目前状况,使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国标,并在2015年基本解决这类污染。“地下管网规划与信息化综合建设”争取在2008年之前建成地下管网基础数据。“废旧物资源化利用”将实现本市电池、家电回收率分别达30%和80%,废旧轮胎回收率从4%提高到70%,家电年拆解能力达300万台。

引进5家以上文化旗舰企业

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篇9

及“十一五”科技规划

韶关市林科所“十五”期间,充分发挥广东省区域性林业试验中心的作用,立足本区域,在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林业工作的新形势、新动向,以及对林业科技支撑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开拓创新,在生态林经营体系研究等新领域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十五”期间主要科技工作包括:

一、生态林经营体系技术研究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北江上游(中亚热带)森林群落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示范

广东省林业局重大科技项目“区域性森林群落植被恢复”的粤北区域试验点。2003年立项。根据粤北地区原生林的主要森林群落植被恢复的构成模式,采用大果马蹄荷、阿丁枫、红缘群落模式,伴生的中下层树种10多种,在曲江林场山子背工区原松、杉幼林中,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营建了示范林320亩。同时,与之配套的群落生态监测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2.枫香等乡土阔叶树种示范基地项目。广东省林业局重大科技项目。2004年立项。韶关市林科所作为粤北点承担单位,于2003年11-12月,进行了粤北地区枫香、黎蒴、香樟及木荷的优树选择工作。2005年4月,完成项目试验林建设工作,总面积150亩,参试苗木共有枫香79个家系、黎蒴76个家系,樟树56个家系及木荷9个家系。

3.生态林优良阔叶树种推广示范项目。省林业局2002年科技项目。目前已完成两片试验林共50亩的营建工作。投入的树种包括壳斗科、金缕梅科、木兰科等粤北地区原始次生林主要构成树种20余种。

二、用材林良种选育及应用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项目

1.优质速生马尾松新品系推广示范项目。利用我所“七五”—“九五”期间的马尾松良种选育成果,在全省范围内,营建马尾松良种速生丰产林60多万亩,其生长量超过国家颁布的速生丰产标准并具有良好的短周期纸浆材利用功能。2004年项目列入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2002年马尾松新品系短周期纸浆材林营建技术推广,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2.马尾松新品系推广应用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厅2005年地市重点引导项目。目前已在我市国营林场、乐昌龙山林场等地,推广应用马尾松新品系营造丰产林6万多亩,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在配套技术研究方面进行了马尾松第一代及改良代种子园的高产稳产抚育措施试验。以及马尾松扦插育苗技术试验,平均的扦插成活率已达到80%左右。

3.粤北地区主要应用桉树无性的区域性选择研究。2005年韶关市科技创新项目。桉树是我市目前用材林应用最广的树种。项目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市营建速生桉树用材林的无性系选择上,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基地。项目已营建试验林50亩,投入常用速生桉树无性系10个。

4.抗寒桉树组培育苗技术与品比试验。利用我所的组培设施和以往的组培技术,开展了尾叶桉抗寒品种(初选)的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试验,取得初步成果。目前已培养出尾叶桉组培扦插苗2000株,营建了尾叶桉抗寒品种(初选)试验林10亩。同时引进湖南的邓恩桉及赤桉等抗寒品种,营建试验林10亩进行品比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合粤北区域应用的抗寒桉树品种。

5.湿加松引种试验。湿加松是我省近年来国外松良种选育工作的结晶。我所于1997年来,开始引进湿加松无性系进行区域试验。并与良种马尾松进行品比试验。通过8年的林分生长调查,湿加松与一般种源马尾松、杉木等粤北常用用材林树种相比,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适合在我市应用营建速生丰产林。

与良种马尾松比较,则幼龄期湿加松高生长较优,而良种马尾松胸径生长较高。

三、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开展竹类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1.大叶甜竹笋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2000年韶关市科技创新项目。经过三年的试验与示范,2003年6月通过专家课题鉴定。项目经过三年试验,通过科学的整地、种植、留母更新及抚育管理措施,20亩试验林平均鲜笋产量比传统栽培方式提高66%,经济效益明显。项目已在我市浈江区推广应用营建大叶甜笋竹林1500亩,可新增产值150万元。项目获2003年度韶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毛竹周年采伐及配套技术研究。2001年韶关市科技资金扶持项目。针对毛竹采伐出现大小年的现象,采用科学的抚育管理措施和留母更新等技术,使毛竹林达到花年竹林的水平,毛竹和竹笋产量保持高产和稳定。

3.根据我市竹类栽培的现状和社会需求,我所积极开展了粉单竹、雷竹等竹类优良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

四、其它科研项目

1.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我所从1997年起根据市场分析,开展了南方红豆杉的人工利用研究。2002年立项为韶关市科技创新项目。2005年12月通过专家成果鉴定。经5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项目技术,使南方红豆杉平均出苗率、成苗率、造林成活率达到93%、87%和95%,5年生林分平均高

3.2m,地径6.4m,生物量20t/hm2,研究效果显著。鉴定认为,该项目以发挥粤北区域资源优势而开展,试验布局合理,技术流程清晰,试验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项目技术适应性、适用性强,达到在粤北典型环境下人工利用南方红豆杉的目的。

2.开展了山茱萸、黄栀子等药用经济林品种的引种、驯化及栽培试验。

其中山茱萸良种引进及利用项目,2002年列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优良台湾黄栀子的引种试验,也与有关单位联合进行了有效成份的测定,结果表明:引进的良种比本地黄栀子有效成分含量高一倍以上。

除以上争取到各类项目经费的主要科研工作外,我们还开展了油茶良种选育及栽培示范、花卉组培技术、各类乡土阔叶树种扦插育苗技术、森林食用菌培养技术、优良经济林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的课题立项和我所科研工作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技人员发挥勤思勤写的精神,近年来,先后在广东林业科技、热带林业、粤北科技等专业期刊中发表有关的技术论文十余篇。

五、“十一五”科技工作重点

1.抓好科研基地的建设工作。因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所部分科研用地将异地重建。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将新的科研基地建设好,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⑴韶关市林科所标准化科技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将我所基础良好、科研成果丰富的项目和新立项的重大项目试验示范林,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的要求建设,使我所的科技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⑵抓好粤北树木种质资源繁育基地的建设工作。树木种质资源是林业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做好本项工作,对于保持我所科技优势,提高本区域林业科技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⑶2006年,我所将申报下列科研项目。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推广项目一项:速生优质马尾松推广示范;

广东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项目一项:北江上游高等级生态公益林营建技术研

究示范;

广东省省级农业财政资金项目三项:韶关市林科所标准化科技示范中心建设,粤北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繁育中心建设及粤北生态公益林乡土阔叶树良种繁育中心建设。

韶关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二项:油茶良种繁育技术及森林食用菌培育技术。

2.科研课题立项,要以林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为出发点,根据社会需要和实际情况,将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申报。

⑴次生林经营体系科技工程。次生林经营是我省目前涉及面最广的课题,也是国内外非常关注的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大意义。根据韶关市的现状,我们已将北江上游高等级生态公益林营建技术研究,作为次生林经营项目的重点,申报了省科技项目。以后,还要逐步进行北江流域水源涵养林营建技术、乡土阔叶树种良种选育、城市林业经营技术、森林恢复技术等方面的立项工作。

⑵乡土阔叶树种开发利用科技工程。

⑶继续抓好马尾松新品系的推广利用工作。2006年,马尾松新品系已申报省科技厅科技推广项目,目的是在我市各国营林场,推广营建马尾松良种速生丰产林10万亩,达到覆盖面积广、示范作用好、辐射能力强的效果。使马尾松良种选育成果充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⑷经济林体系科研工作,在保持以往的“韶栗18号”良种板栗、山茱萸及黄栀子试验工作的继续开展外,要注意抓好具有地区资源优势的经济林品种,如油茶、银杏等的开发利用以及森林食用菌的培育技术。

上一篇:常用的扑克牌手法技巧下一篇: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