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

2024-05-09

区块链金融(共8篇)

区块链金融 篇1

一、天弘基金-余额宝的冲击

1月3日,根据天弘基金-余额宝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12月初到2017年1月初,一个月内余额宝的规模增长近400亿元,总规模已突破8000亿元,收益涨幅达32%。同时,余额宝活跃真实用户数超3亿,其中农村用户超过1亿。

蚂蚁金服财富事业部运营总经理、蚂蚁聚宝运营总经理祖国明表示,余额宝增长的原因在于:个人用户的占比超过99%,在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不断普及,年末奖金、回笼资金存到余额宝。另外,在股市、债市波动的情况下,余额宝近一个月的收益率持续上涨,突破3%,现在是接近5%,也让其成为理想的理财方式。余额宝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1000元以下的投资者占比70%,余额宝单日净赎回量从来没有达到1%,“稳定性”超出市场预期。你很难相信,尽管淘宝、支付宝以为其铺垫了客户资源,天弘基金-余额宝诞生仅4年,4年扩张337倍,规模1.43万亿。以1.43万亿元规模超过了招商银行个人全部存款余额。工商银行个人活期存款余额的1.09万亿元。2017年6月30日,余额宝的期末净资产达到1.43万亿元,比去年底的0.8万亿元激增了近80%,占整个货币基金规模的28%。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余额宝在2017年9月底的规模有望超过中国银行2016年全年的个人平均存款余额1.63万亿元。余额宝不仅成为收益率最高、规模最大、用户数量最多、买卖最方便的货币市场基金,创造了中国公募基金业的神话,也造成银行个人活期存款的大量流失。

余额宝为何成功?

1、它对传统货币基金的产品价值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扩展,通过互联网去覆盖广大的普通用户,把理财服务覆盖到传统的金融体系覆盖不到的人群中,还有那些原来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理财服务的人群中

2、传统货币基金产品融入生活场景,手机时代带来理财便捷。

余额宝的外部竞争因素:1.、央行活期存款基准利率0.35%,据融360发布的6月份北京地区29家银行存款利率数据显示,在29家银行中,天津银行以0.42%位于活期存款利率排行榜第一;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的为包商银行,也仅有2.05%。很显然,与余额宝超过4%的收益率相比,银行存款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对于投资者来说,与将钱存入银行相比,投资余额宝获得收益更高。

二、区块链金融

(一)政策现状

央行1月发布平台试运行公告,数字货币发行时间未确定,因为需要考虑打击投机、洗 黑钱及黑市交易、51%风险等问题。2015年9月,全球银行巨头组建 R3 联盟,成员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四十多家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国内方面,2016年5月成立的金链盟,已集结了包括微众银行在内的60余家金融机构,接下来也将有更多国家级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区块链应用实际的探索中。2016年12月,李克强签批国务院《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区块链技术提到国家战略,提出数字中国未来五年需要取得显著成效,加强区块链的创新、试验和应用。自16年1月央行明确发行数字货币战略目标开始,开始多批次公开招募相关专业人员,从事研究与开发。截止目前,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方案以修改四稿。根据中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新浪科技发布的《 2014-2016 全球比特币发展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6 月,区块链行业获得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十亿美元。根据wind数据,2016年上半年以来A股就曾经历两次区块链热潮,分别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5月中旬至6月底。

区块链技术是随着比特币的诞生而出现,但并不能简单将二者的概念等同。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但日渐独立于比特币,由于其自身技术的成熟程度与安全性等优点,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应用领域及发展潜力巨大。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以来,目前已拥有超过100亿美元的总市值,日均交易市值最高达到25万美元/人,日交易量峰值达到3500万美元。比特币七年的运行足以证明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性与可靠性。

(二)技术简介

简单来说,区块链类似于一个公共信息记录本。“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过去十分钟内所有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支持,区块链的服务器不是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数万亿个电脑中,当一项任务生产后,矿工开始工作,率先得出结果的矿工获得比特币奖励。每一个数据块都被封上时间标签,就像信封封蜡,每个数据块按时间顺序链接起来,组成区块链。

(三)就金融领域而言,区块链技术将对不同的机构分别产生怎样影响?

“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方便快捷、高安全性、成本较低、互相监察验证等优点。而传统中心化的金融体系缺点:

1、银行充当中间人角色,靠银行信誉维持(并不稳定),收取中介费(以国外汇款,100美元手续费,如果小数额汇款非常不划算,swift技术需要等3天到1周的汇款时间钱到账,到账时间不确定,汇款手续繁琐需要半天时间)。这是跨境电商真正的痛点:高昂的手续费和漫长的转账周期,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美国第三方跨国汇款手机APP,Abra,2016年7月上线,举例:李磊,美国打工,家庭条件差,父母在国内需每月生活费,过去需要走银行,现在手机对手机转账,软件接收界面类似于滴滴打车,母亲1s钟收到李磊的汇款,选择离家最近的7分钟车程的5星出纳员,7分钟后出纳员敲门,实现数字货币与人民币转换,整个过程不超过20分钟,仅收取2%手续费,从此李磊可以每月汇款而不用担心银行汇款高昂手续费和漫长等待时间。2015年10月,纳斯达克成功搭建区块链证券交易平台 Linq。Linq 是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金融服务平台,将作为私人公司股权的管理平台,同时也是纳斯达克私人股权市场的一部分,为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者提供服务。

2、数据的中心储存:数据的中心存储带来很大风险。

(一)金融、政府:2014年摩根大通遭黑客攻击,8300万个人和中小企业账户信息泄露;2016年黑客DDoS攻击俄罗斯中央银行,盗走20亿卢比);美国联邦政府多次受到黑客攻击。

(二)企业的信息安全漏洞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Facebook个人信息的泄露、大型在线应用平台:例,携程、火车票、租房

58、京东、淘宝、微信、微软office软件)的安全又如何。更小实力互联网企业呢?例,wps、ofo、膜拜、高铁买票小助手。当今互联网的世界,远离电子产品几乎不可能,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手机微信、电脑软件。

(三)用户价值的无偿实时贡献。我们无时无刻不产生价值,即数据。还记得逛淘宝的商品推荐,逛京东的凑单,淘宝右侧面的推荐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消费者的浏览和消费记录,根据购物车智能推送的。携程个人用户的住酒店和飞机火车行程的信息资源、途牛旅游网的个人客户的旅游行程信息、58同城和链家网的租房和二手房买卖信息、婚恋网站的个人信息资源、微信和qq的用户关系网信息、支付宝和余额宝的个人投资偏好和个人经济活动信息。

(四)区块链现状:

诚如此前在上海举行的“2016第二届全球区块链峰会”上众多业界专家所共识的,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离所谓“颠覆”或是“重塑”现有模式还为时尚早。但是,自2015年底以来,区块链技术的确逐步开始有了落地的进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区块链基于其技术属性,并不会从根本上撼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而是从底层框架着手,以技术为核心力量推动行业发展。英国央行预计会推行区块链架构下的数字货币,而中国央行可能会将区块链代替传统中心化的记账工作,区块链将仅仅承担账户交易的记录和记账职能。

(五)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后的优势

1.对银行业而言,支付结算、信用证、票据、跨境支付等领域有望率先展开应用。区块链将使相关业务更高效、更安全。对于支付清算,区块链技术将实现点到点交易,以节约成本。根据麦肯锡报告测算,将使每笔支付节约9美元费用,从26美元减少至15美元。对于票据和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减少人力的介入,使渠道更为畅通。据麦肯锡测算,将对于银行节约135-150亿美元运营费用。

2.记账清算优势。区块链可以使银行的基础架构得到优化,中后台业务比如清算和结算可以做很大的改进。因为区块链技术下数据不可篡改,能够提供较强的安全性,同时大大提高清算系统速度,能节省下大量人力。

3.对于证券行业,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交易清算、结算的速度,并显著降低系统性风险以及资本成本。区块链技术可以简化交易后的结算和清算流程,减少需要人工完成的核实工作,实现实时结算和登记的(T+0)。区块链能将效率提升到分钟级别,这能让结算风险降低 99%,从而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和系统性风险。高盛报告指出,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机构与证券结算公司的协调,为美国每年节约20亿美元左右的成本。

4.对于保险业,区块链技术将击破传统保险理赔难的痛点,点对点的互助保险也将成为现实,资金归集和分配将更加透明化,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对于基金行业,将帮助其在清算和结算方面减少人力成本。

区块链金融 篇2

实施改革的理由很明显。即使负利率的危险实验被证明比许多人担忧的要短命一些,在温和增长的经济中,银行对更高营运杠杆的需求依然会存在。那么,削减成本的关键是什么?答案是充分利用新技术以提高生产率。

这便是区块链的用武之地。它有望在多个站点和地理区域提供独特的共享数据库,作为所有交易的公共账本。由于可扩展性和相关标准等问题尚未解决,大范围推广可能仍是10年后的事情。与此同时,尽管围绕该技术有大量炒作,但仍存在几个认识误区。

对比较激进的区块链支持者来说,分布式账本意味着一种P 2 P系统,消除了对中间人的需求。不过,银行和政策制定者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建立“无许可”网络的想法,主要是由于反洗钱和“了解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KYC)的规则,这无疑会带来由谁负责的问题。

另一个时常出现的说法是区块链会消灭现存的基础设施。但它的可扩展性还没有经过验证,企业不能冒险用一个未经验证的系统处理数万亿货币的日常资金流。区块链将需要能够与现有技术衔接,才能做到可用和成本可承受。这在更大程度上是进化,而不是革命。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主张,要让区块链技术得到发展,监管者必须采取“不伤害”姿态。监管机构应该对新技术抱中性态度,但他们可以采取一些实际步骤鼓励区块链创新。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近期一份报告列出了银行业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十个潜在障碍,这些障碍中有半数需要政府当局合作才能克服。区块链技术的普及有赖于法规,而大部分法规尚未出台。

首先,监管者需要与数字化身份认证、智能合约、标记化、隐私和数据所有权等领域的创新者开展合作。其次,需要应对相关法律问题。比如,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该由谁负责?在网络分布于众多地区和企业的情况下,谁有管辖权?现有法规该如何修改,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

更普遍地说,服务共享可能成为今后10年银行业的核心关键。监管将扮演支持这一转型的关键角色。考虑到多头管理不利于整合,健康的金融系统将要求更多共担成本。这其中就包括KYC等领域,在法律解释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这些领域尤其难以管理。

区块链也许会带来戏剧性的改革。一旦它做到这一点,将会出现输家——就像证券交易所在经历技术剧变时,场内交易员发现自己变得多余那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中介的末日。相反,它将振作赢家,他们能管理比过去高几个数量级的成交量,而成本只有过去的一个零头,还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功能。区块链革命一旦发生,可能被证明对客户也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贾壮.国企员工持股,释放改革活力[N].人民日报,2016-8-25.

[2]重华.十四点读懂国企员工持股试点意见[OL].第一财经,2016-8-18.

区块链金融 篇3

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分布式≠去中心

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于比特币时,采用了去中心的结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完全去中心化很难被金融体系所接受,更有意义的是多中心或弱中心。而着眼于区块链分布式的特征,有助于这项技术更广泛地应用。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现有信息技术系统都是由中心服务器实现所有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存储,而区块链则是通过构建分布式的结构体系和参与者共事的协议,形成不需要中心、大规模的数据库系统,所有约定的参与者都参与数据的记录和验证,再通过分布式传播发送给各个节点。即使部分节点受到攻击或者损害,也不会影响整个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信息更新。但是,完全去中心化的结构,只能适用于比特币这类交易,而在金融应用的场景中,高交易量是常态,同时金融产品和服务通常是跨平台的,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结构显然无法适应。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出发,分布式的概念更加贴切准确。

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副主任肖风认为,区块链的分布式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不是不需要中心,可能是在弱化某些中心,当有些中心僵化、成本太高或过于垄断的时候,可能有新的中心去取代它。二是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特征,这与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形式的变化是相呼应的。三是次级单位之间的彼此产生了高度的连接,从以前金字塔的结构变成网络的结构。四是点对点之间的影响,通过纹络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

肖风认为,区块链技术与自由主义经济学、无政府主义价值观相呼应,是在一定价值观趋势下创新的技术。但人类社会总是需要一些中心化的机制,需要有管制、有监管。如果完全去中心化,区块链不仅很难被金融体系所接受,也很难被知识产权领域所接受,更不可能被应用在现有的很多其他体系中。如果把区块链看成分布式,就可以很好地和现有诸多体系衔接在一起,从而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弱中心、分中心、网络结构自治机制,应该是区块链与各方达成的最大的公约数,这样才可能把这个技术更广范围地运用到金融体系中去。

光大证券首席风险官王勇表示,即便是在金融基础设施中应用区块链,也并不是要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将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应当谨慎选择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综合考虑到区块链应用的战略风险、操作风险,否则盲目应用区块链危害很大。他提出未来随着区块链的应用,需要加强线下资产与线上技术的融合。

区块链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征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与会专家对区块链在金融领域乃至社会生活领域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百人论坛理事委员会理事长、乐视金融CEO王永利预计,未来在跨境的频繁交易和资金清算领域,区块链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他指出,自从有了货币,金融一直在沿着脱实向虚、专业化、独立化的轨迹发展,形成和实体经济相对的虚拟经济概念。但进入互联网生态时代后,支付、消费金融、供应链融资等金融环节越来越融到业务生态场景中,不再交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另外处理,金融开始回归实体经济,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大转变。在这样的互联网生态背景下,一个非常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商业交换过程中当事人的身份确认、采集、验证,交易的确认、资金的清算和连续记录,都要可追诉、可核查。而这些领域都可能成为区块链的应用重点。具体而言,一是主要用于线上身份信息建立与认证,并与线下的身份信息对接,将线下的身份认证转化成唯一的线上身份及数字型身份。二是主要应用到商圈币或清算币的设计和使用。

李礼辉认为,区块链所带来的程序信任能够加持商业信用,只要信任对方的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创造信用。金融市场中的票据业务目前难以管控,存在贸易背景造假、利用票据违规融资套利等问题,可以考虑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票据,通过可编程的合约实现具体限制,引入监管控制阶段,由交易各方确认交易。另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信息的查询、验证和保护。

肖风认为,区块链在金融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数据库,区块链成为分布式账本式数据库,这个层面的使用已有一些成熟的案例。二是从互联网+到区块链+,会带来诸多变化,如金融交易由净额交收变成逐笔交收,交易可以7×24小时运转;会改变金融服务业的提供方式,使得金融服务跟生活场景、工作场景更加融为一体,变成随时、随地、随需、随身的服务,能够离开银行等物理网点走到生活场景中去;同时,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也会改变,这一点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非常敏感,高盛的CEO在自己的年度投资者会议上已经公开宣称,其实高盛是一家科技公司。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认为,未来区块链的应用更多的是智能合约。比如一个人没有付费,通过技术可以马上让他的汽车启动不了,约束他使用自己的资产。在金融行业,数字身份认证、物权价值的交易及转化都是主要应用领域;而资本市场及支付服务是最有可能被最先颠覆的领域。同时,区块链可以有多种模式,目前已有公有区块链、联盟区块链、私有区块链等,不同应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式,以实现成本、安全、效率等要素之间的平衡。他认为,发展区块链有四个步骤:一是寻找特定的机会,如票据、普惠金融市场,二是探索区块链应用的可能性及意愿,三是研究运作的过程,将原型投入工作,四是适当扩大规模。

nlc202309081622

银链科技公司创始人申屠青春认为,区块链技术对托管人、结算代理方影响较大,未来资金账本、资产账本将会被取代。但是目前区块链技术仍不成熟,它只是建立互信的手段。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大大提高结算效率。

清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珂预计,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场外衍生品市场应用:一是分布式记账可以获取衍生品信息;二是场外衍生品可以签订智能合约;三是区块链对场外衍生品影响较大。不过区块链技术目前尚不够成熟,应用在衍生品市场仍有一定的风险。

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今年6月,区块链业界最大的众筹项目The DAO遭到攻击,价值6000万美元的以太币被劫持,在单个交易过程中实现了多次提取劫持资金。The DAO事件暴露出区块链技术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在区块链应用于金融乃至其他领域时,同样存在一些局限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李礼辉表示,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的起步阶段,发生一些风险事件未必是坏事,从中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一是新技术开启新的应用,也会带来新的风险;二是新技术有新特征,风险的管控要适应新的结构。区块链技术无法照搬中心化数据库结构下的安全控制措施来应对黑客攻击等事件,必须针对新的技术结构研发新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

此外,区块链技术分布式的结构有很高的硬件需求,海量的数据存储需要更大的空间,数据同步需要高速的网络,各个节点的容纳能力需要达标和均衡。一旦没有产生交易链成果系统的容纳能力,那么交易就自动进入队列排队,给体验者带来不良的体验。

王永利认为,如果只是用区块链的技术造币,没有法律保护,没有价值支撑,像比特币一样仅仅靠劳动消耗去创造出一种所谓的数字资产来做虚拟资产交易,风险是非常大的。

肖风则指出,在共有区块链上面的数据库目前还存在很大的效率和成本问题,有人计算过,比特币的区块链一年消耗的电力相当于丹麦一个国家的电力,而比特币总共的市值只有110亿美元左右,成本其非常昂贵,系统能源消耗非常大,所以必然要被改造。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高卢麟建议,在区块链早期研究有应用前景的时候,所有的底层技术和架构都应该申请专利,否则后期用到此项技术,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提出区块链技术也可以用在知识产权本身,比如合同登记、域名注册、商标注册、软件注册等。

百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姚余栋援引世界经济论坛区块链报告数据指出,国外注册区块链专利已经达到2500件,而国内目前屈指可数,不排除未来在国际上的风险性。在底层协议有所开发的时候,要抓紧铸造专利,保护自己。同时,他提出在发展区块链时有四个金融底线:一是不能搞资金池;二是不能做担保;三是不能搞非法集资;四是不能涉及洗钱。

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主任、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提出,区块链前景取决于利益、效率与安全的“三角制约”;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拒绝“区块链万能论”,需要从小的应用场景做起,在联接产业与金融的路径上,做一些优化和贡献;区块链最大挑战在于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的“模糊地带”,而应用于全面风险管理是核心“抓手”;区块链创新监管需要“底线思维”,尤其需要重点关注非法集资、非法传销和高杠杆风险。

华瑞银行副行长周金黄认为,传统金融的效率和安全性更高,而将区块链应用到金融基础设施未必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区块链是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共享和开放而产生的一种技术,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区块链需应用于资产端,而非资金端。

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化尝试

随着区块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不断发展,除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外,区块链技术在其他一些领域正在进行实践应用。

维优元届创始人初夏虎表示,区块链技术已在其公司的土地流转登记、艺术品防伪技术中进行应用。其中,土地流转就是运用区块链技术将土地登记的数据信息化,从而保证数据的透明性和真实性;艺术品防伪技术是利用区块链数据的真实性来保证数据资产的唯一性,发挥价值中介的作用。

蚂蚁金服总监赵尊奎指出,区块链已应用于公益领域,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不可篡改性,可以实现资金数据的全程可追踪,及时披露资金的去向。使用区块链点对点的技术,可以去掉第三方的信用中介,保证数据更加透明。

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认为,区块链在保险领域的应用最具有前景,因为区块链技术对于重构金融最大的贡献就是重构信用,而保险主要是基于信用衍生出相关的业务,目前人保正尝试区块链在农业保险、商务保险等业务领域的应用。

作者单位:中央结算公司研发部

责任编辑:刘颖 孙惠玲

区块链金融 篇4

概要: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个体间的信息交换越来越紧密,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信任鸿沟。目前现有的主流数据库架构都是私密且中心化的,在此架构下交易双方的数据孤立,需要引入第三方中介保证交易的真实性,然而这也带来了交易效率的下降和操作风险的上升。作为新兴的数据共享机制,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信息交互的底层架构,通过分布式技术实现算法背书、全球互信这一巨大进步,全面提升资产交易效率和安全等级。作者 | 区块链铅笔创始人 龚鸣

来源 | 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资管高层决策参考》

一、区块链的本质:构建可信任的数据共享机制

(一)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记账理念,帮助解决信用中介问题 区块链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思想的统称,并不是某种特定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基于密码学技术设计的共识机制方式,在对等网络中多个节点共同维护一个持续增长的、由时间戳和有序记录数据块所构建的链式列表账本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该技术方案可以让任意多个节点接入系统,把一段时间内系统中各个节点的全部信息交流数据,通过密码学算法记录到一个数据块(block)中,并且生成该数据块的指纹用于链接(chain)下个数据块,信息校验时通过系统的所有参与节点共同认定记录是否为真。

通俗来讲,我们可以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想象成一个账本:比如支付宝就是典型的账本,任何数据的改变就是记账。这个账本记录了A有多少钱,B有多少钱,A支付给B多少钱等等。区块链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记账,系统会在一段时间内,可能选择十秒钟,也可能十分钟,选出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由这个人来记账,他会把这段时间数据库的变化和账本的变化记录在一个区块中。

我们可以把这个区块想象成一页纸,系统在确认记录正确后,然后把这张纸发给整个系统里面其他所有人。这样周而复始,在下一个时间段系统会寻找下一个记账又快又好的人,而系统中的其他所有人都会获得整个账本的副本。这也就意味着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模一样的账本,这种技术,我们就称之为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

区块链诞生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了信息共享的信用问题。传统的共享有两大弊端:一是能够共享出来的信息量有限(因为对自己重要的都会掖着藏着),二是共享范围很小(一般都是熟人之间)。传统的共享适合小范围的熟人之间,但这种共享不能满足大量业务开展需求。于是需要借助权威的第三方(比如交易中心),利用权威性,让各方都放心在交易中心开户、支付清算、登记结算等等数据都在中心,却也带来了交易效率的下降和操作风险的上升。

举个例子,A、B、C都有自己的数据系统,传统的共享就是B、C要想查看A的数据,必须要用A的系统来看,如果A自己更改数据,B、C是看不到的,这完全基于B、C对A的信任(一般是熟人之间)。如果用区块链技术,那么A、B、C就会共用同一系统,A、B、C相当于区块链的三个节点,每个节点的数据都会在其他节点显示;并且每个节点数据的修改都会在其他的节点更新。这样即使某一方在本地篡改自己节点的数据,也会因为和其他节点无法校验而不能得逞,因此区块链就是一种创造信任的技术,并且这种技术不依赖于单一的第三方中心。

通过区块链技术,第三方信用中介的一部分职能可以被取代,这是其重大突破。

图1:区块链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二)区块链的由来

1、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而比特币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08年12月,彼时一个化名为中本聪的个人(或团队)发表了一篇名为《比 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到2009年1月3日,程序生成了第一个比特币链上的区块。2010年5月,首笔比特币交易完成。

比特币出现已有8年时间,尽管没有中心化的服务器及监管机关,但365天运行无宕机,没有出现一笔错账和坏账。比特币在交易结算上的价值也逐渐被市场所认可,币值也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升值。随后有很多人开始注意到,比特币这种去中心化、高可靠性的底层技术除了在比特币中使用之外,也可以在许多领域应用。于是把该技术从比特币中抽象提取出来,称之为区块链技术。所以比特币也可以看成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而区块链更类似于TCP/IP这样的底层技术,未来会扩展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中。

2、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在现实中的应用

1994年,由密码学家Nick Szabo首次提出的智能合约,是一种用计算机语言取代法律语言记录条款的合约,可以由一个不由任何单一方控制的计算系统自动执行。

智能合约技术可以运用于货币发行。央行如果能够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法币,也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将代码嵌入法币发行中,这部分法币可以被称为“可编程货币”。

比如,央行指定某一部分资金发放到农业相关的账户,那么则可以把这部分资金的用途和流通目标写入相应程序,指定这些资金只能进入农业相关的账户中,那么这部分资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被挪用 4 到其他的账户中。如果大部分货币都成为“可编程货币”,那么可以想象,它们组成的金融环境就变成了“可编程金融”。

(三)公开区块链与私有区块链的区别

区块链技术可以按照开放程度分为公有链和私有链。所谓公有链,是任何节点都向任何人开放,每个人可以参与计算,并且下载获得完整区块链数据(全部账本)。但是有些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并不希望所有人参与,只有被许可的节点才可以参与并且查看所有数据。这种区块链结构我们称为私有链。

以下四点要素,全部具备被称为公开区块链技术,如果只具有前三点,则将其称为私有区块链技术。

1、点对点的对等网络(权力对等、物理点对点连接)

2、可验证的数据结构(可验证的PKC体系,不可篡改数据库)

3、分布式的共识机制(解决拜占庭将军问题,解决双重支付)

4、纳什均衡的博弈设计(合作是演化稳定的策略)

(四)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和潜在风险

在金融资产交易环节中,区块链的技术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安全性更高,杜绝萝卜章:

区块链技术提升了整体数据的透明度。每个节点有相同的副本,因此数据均为公开透明。

实现数据的精确追踪。基于区块链的链式结构,每一个数据都可以回溯。

可以长期保存。极高冗余(指通过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使得系统具有极强的健壮性。单一节点的数据丢 失可以通过相邻节点实现数据恢复,安全性更高。

不可篡改。因为系统会自动比较,认为相同数量最多的账本是真账本,少部分和别人数量不一样的账本是虚假账本。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篡改自己的账本都没有意义,除非能够篡改整个系统里面大部分节点。

2、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代替中介可以极大降低管理成本。区块链技术免去了多机构间校验各类资产真实性的步骤。很多反复的票据验真、数据核对、误差排查、甚至定期审计工作将不再需要,所有机构使用同一本账簿,可以极大提高效率。

链条上的环节自动执行,省时省力。

然而这样差异化的技术变革所伴生是新的技术风险,这些潜在的风险都制约了区块链技术在资产交易中的进一步应用:

1、性能问题:速度和安全难以两全其美

在分布式、一致性保证的前提下,区块链交易的性能存在瓶颈,暂时无法满足大规模实时交易的需要。随着链中节点数的增加,区块链同步的效率的确会下降。改善的方向有两种,一方面硬件成本在不断下降,现在高配置服务器的租用越来越廉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算法(比如交易只要其中部分节点确认即可)优化确认速度。然而整体来 6 看目前区块链实践基本都是围绕一些交易频率较低的场外交易进行,尚不能胜任场内交易的需求。

2、安全问题:技术风险成为最大挑战

安全是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色,在用户的私钥保密的前提下这一优势是成立的。然而由于区块链中用户得私钥完全由自己保存,并不存储于任何中心化的交易所,因此用户私钥丢失后的补发和身份验证就成为重要问题,也潜藏了一定的风险。曾经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Mt.Gox因为黑客攻击导致巨额资产损失以至倒闭,2016年8月知名交易所Bitfinex也因为多重签名缺陷损失约12万个比特币,并要求由所有用户共担损失。从某种程度上说,区块链技术在杜绝了一部分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风险。

二、区块链在全球金融领域中的运用

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主要可以在证券交易、清结算和支付这三个金融领域进行运用。

(一)证券交易——去中心化交易所

1、去中心化交易产生天然流动市场

在中国,传统证券发行首先要经过国内证监会审核,然后国外交易所审核,审核后在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交易,这是大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流程。

图2:传统交易流程与去中心化交易流程对比

来源:区块链铅笔

而区块链的诞生很有可能导致全球的资产模式从先审核后发行变成先发行后审核。类似于BitShares这样的区块链应用,就是典型的去中心化交易市场。简单来说,BitShares是一个类似于上证所或者纳斯达克的交易所系统。和传统交易所最大的不同是,BitShares不依靠任何中心化机构和服务器来自动运行,里面所有交易资产/产品可以由任何人创建并交易。在不需要中心化的服务器,没有任何中心化的管理机构的情况下,任何人只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设定自己需要发布资产的名称、描述、代码、数量、交易手续费,就可以在上面发布要交易的资产。

当然,去中心化交易也带来监管困难的问题。由于运行的计算机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参与交易的人也在全世界各地,任何人可以发行任何资产,难以界定其司法管辖权,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变得越来越难。

2、可编程证券的六大特点(1)分享数据

安全并及时地将账本现状及其更新情况,分享并发布到一个封闭或公开的参与小组。(2)节约成本

财务交易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流程,缩减复杂的后台及中间部门产生的过高成本。(3)杜绝篡改

全面参与数字化金融工具的整个周期,并进行密码验证。(4)降低风险

支持电子化的发行、分配、交易及公司行为,不需要依靠单一合作方或技术供应方。(5)增强透明度

授权参与商能够实时关注所有工具过去及现在的状态,并即时进行反馈,快速制定方案及运作保险。(6)发展与采纳

发展及整改:智能证券技术和底层网络是分离的,能够虚拟运行任何区块链或分布式账本系统。

3、全球大多数交易所开始测试区块链技术

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在对全球24家公司、交易所、中央证券保管处和中央对手方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服务供应商会积极探索区块链技 9 术应用程序。有些公司关注提高流程效率和节省成本的应用程序,还有一些关注的是新的服务线和营收机会。

2015年12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电商上市公司Overstock提交的S-3申请,允许将该公司的新上市股票在其开发的去中心化交易市场上发行和交易,当时引起很大轰动。SEC主席Mary Jo White也在今年4月首次谈论区块链技术,这一信号表明SEC已经开始关注区块链。

今年以来,全球主要的证券市场都已经开始做自己的区块链方案,包括纽交所投资了很多区块链公司,日本证券交易所、韩国证券交易所、加拿大证券交易所都在做区块链相应方案,区块链技术对全球证券发行方式将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二)清结算——R3联盟旨在实现实时清结算

区块链在清结算方面应用也较多,典型的是R3区块链联盟。R3成立于去年9月,在很短时间内集结了全球50多家金融巨头,包括高盛集团、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野村证券等。中国平安集团成为加入R3联盟的第一个中国企业。

由于目前全球所有银行之间还不能实现实时清结算,因此R3联盟希望使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全球去中心化的清结算方案。一旦实现这一设想,全球资金流通速度效率将快速提高,金融体量可能还将扩大10倍到100倍。

除了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内部也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由于区块链上的数据公开透明且无法篡改,因此接近于银行内部进行实时审 计,可以极大降低运营和审计成本,根据桑坦德银行报告中的数据,一旦全球银行内部全面使用区块链技术,每年大约可以节省超过200亿美元的成本。

对于银行间及内部清结算来说,并不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进入系统,因此使用被许可的私有链或联盟链系统更合适。这其中最大的难点是隐私问题,很多银行希望第三方能验证A银行和B银行之间的交易,但并不希望验证方看到这笔交易发生了什么,有多少用户以及用户有多少钱。目前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零知识证明或同态加密的方式解决,目前来看相对来说零知识证明技术发展更快一些。

(三)支付——低成本高速实现货币转换

比特币流通形式方便快捷,且交易成本低,因此很多人使用它进行支付。在中国,由于比特币没有5万美元外汇管制的限制,很多人使用比特币进行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美国的汇款公司——Abra野心更大,其认为可以通过完全去中心化的方式终结银行支行业务。

美国支付公司——Circle(世可)受关注程度也很高,这家公司基于比特币做全球高速汇款。IDG中国牵头百度、中金甲子、光大控股、万向控股和宜信组成中国财团,和来自美国的布雷耶资本和General Catalyst资本一起对世可进行了D轮6000万美元的投资。2015年9月23日,世可已从纽约州监管机构那里拿到第一张数字货币许可证BitLicense,这意味着该公司将可在纽约州持证提供数字货币服务。除此之外,世可公司还获得英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电子货币(e-Money)执业许可,并利用对美元和英镑的本地支持在美欧推出相关兑换和支付服务。

2016年6月,世可公司与天津银行合作,在中国成立名为“世可中国”的分部。

三、区块链在国内金融机构已生根发芽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对于区块链的应用处于POC(针对客户具体应用的验证性测试)测试阶段。包括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平安、蚂蚁金服、中国人保等机构均开始POC测试。

1、邮储银行的区块链托管系统

2017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携手IBM,宣布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该系统于2016年10月上线,为中国银行业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成功用于核心业务系统。据报道,该系统在试用阶段成功完成几十笔交易,同时免去了重复的信用校验过程,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约60-80%,令信用交易更为高效。

2、中国银联、世纪互联和IBM开展区块链项目合作

2016年9月,IBM宣布和中国信用卡公司中国银联完成了一个试点项目,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促进银行间的积分共享。10月20日,中国领先的中立IDC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也与IBM共同宣布,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云计算创新发展,基于IBM云平台Bluemix,双方将共同支持区块链、物联网及先进的云数据服务。

3、中证登与俄罗斯中央证券存管机构合作研究区块链

2016年10月,俄罗斯中央证券存管机构(CSDs)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CSDC)合作并签署谅解备忘录,开启交易后区块链应用合作。俄罗斯国家结算托管局(NSD)宣布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CSDC)就很多问题“交换了经验和信息”。两家机构还会进行互联网金融技术试验,其中包括区块链技术测试。

4、众安保险准备搭建以太坊为基础的保险交易平台

2016年10月,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宣布创建一家新的技术型附属公司,将开发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区块链领域的产品和服务。该公司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家纯网络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表示其正在开发一个以以太坊为基础的保险交易平台。

四、区块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发展非常早期的阶段,不仅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各个行业、各个机构的技术方案也在快速发展中,因此面临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缺乏技术统一标准,如前文所述,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并不成熟和统一,大部分平台还存在性能和安全方面的很多问题,也并不知道哪一个平台会在最终的竞争中胜出,这也是目前没有过多应用落地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问题是缺少可靠的实践数据,毕竟目前最大的区块链应用——比特币的市值也只有100多亿美元,而区块链技术如果需要承载每天上万亿美元的大规模交易,还需要更多进行技术上的测试。

第三,传统金融机构做区块链应用,基础建设的投资成本过高,而且在新平台上迁移原有业务的风险也过大,机构并不愿意推翻重来。第四个问题是缺乏既懂金融又懂区块链的跨界人才。

区块链金融 篇5

技术1:区块+链

关于如何建立一个严谨数据库的问题,区块链的办法是:将数据库的结构进行创新,把数据分成不同的区块,每个区块通过特定的信息链接到上一区块的后面,前后顺连来呈现一套完整的数据,这也是“区块链”这三个字的来源。

区块(block):在区块链技术中,数据以电子记录的形式被永久储存下来,存放这些电子记录的文件我们就称之为“区块(block)”。区块是按时间顺序一个一个先后生成的,每一个区块记录下它在被创建期间发生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所有区块汇总起来形成一个记录合集。

区块结构(BlockStructure):区块中会记录下区块生成时间段内的交易数据,区块主体实际上就是交易信息的合集。每一种区块链的结构设计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大结构上分为块头(header)和块身(body)两部分。块头用于链接到前面的块并且为区块链数据库提供完整性的保证,块身则包含了经过验证的、块创建过程中发生的价值交换的所有记录。

区块结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每一个区块上记录的交易是上一个区块形成之后、该区块被创建前发生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这个特点保证了数据库的完整性。第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新区块完成后被加入到区块链的最后,则此区块的数据记录就再也不能改变或删除。这个特点保证了数据库的严谨性,即无法被篡改。

顾名思义,区块链就是区块以链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数据库我们称之为区块链数据库。区块链是系统内所有节点共享的交易数据库,这些节点基于价值交换协议参与到区块链的网络中来。

区块链是如何做到的呢?由于每一个区块的块头都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交易信息压缩值,这就使得从创世块(第一个区块)到当前区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长链。由于如果不知道前一区块的“交易缩影”值,就没有办法生成当前区块,因此每个区块必定按时间顺序跟随在前一个区块之后。这种所有区块包含前一个区块引用的结构让现存的区块集合形成了一条数据长链。

总结区块链的基本结构:“人们把一段时间内生成的信息(包括数据或代码)打包成一个区块,盖上时间 戳,与上一个区块衔接在一起,每下一个区块的页首都包含了上一个区块的索引数据,然后再在本页中写入新的信息,从而形成新的区块,首尾相连,最终形成了区块链。”这个结构的神奇之处:区块(完整历史)+ 链(完全验证)= 时间戳

“区块+链”的结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库的完整历史。从第一个区块开始,到最新产生的区块为止,区块链上存储了系统全部的历史数据。

区块链为我们提供了数据库内每一笔数据的查找功能。区块链上的每一条交易数据,都可以通过“区块链”的结构追本溯源,一笔一笔进行验证。区块+链=时间戳,这是区块链数据库的最大创新点。区块链数据库让全网的记录者在每一个区块中都盖上一个时间戳来记账,表示这个信息是这个时间写入的,形成了一个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数据库。我们认为,时间戳是区块链中一项伟大的技术创新,它可以证明什么呢?

技术2:分布式结构——开源的、去中心化的协议

我们有了区块+链的数据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记录和存储的问题了。我们应该让谁来参与数据的记录,又应该把这些盖了时间戳的数据存储在哪里呢?在现如今中心化的体系中,数据都是集中记录并存储于中央电脑上。但是区块链结构设计精妙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并不赞同把数据记录并存储在中心化的一台或几台电脑上,而是让每一个参与数据交易的节点都记录并存储下所有的数据。

1.关于如何让所有节点都能参与记录的问题,区块链的办法是:构建一整套协议机制,让全网每一个节点在参与记录的同时也来验证其他节点记录结果的正确性。只有当全网大部分节点(或甚至所有节点)都同时认为这个记录正确时,或者所有参与记录的节点都比对结果一致通过后,记录的真实性才能得到全网认可,记录数据才允许被写入区块中。

2.关于如何存储下“区块链”这套严谨数据库的问题,区块链的办法是:构建一个分布式结构的网络系统,让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都实时更新并存放于所有参与记录的网络节点中。这样即使部分节点损坏或被黑客攻击,也不会影响整个数据库的数据记录与信息更新。

区块链根据系统确定的开源的、去中心化的协议,构建了一个分布式的结构体系,让价值交换的信息通过分布式传播发送给全网,通过分布式记账确定信息数据内容,盖上时间戳后生成区块数据,再通过分布式传播发送给各个节点,实现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记账——会计责任的分散化(Distributedaccountability)

从硬件的角度讲,区块链的背后是大量的信息记录储存器(如电脑等)组成的网络,这一网络如何记录发生在网络中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呢?区块链设计者没有为专业的会计记录者预留一个特定的位置,而是希望通过自愿原则来建立一套人人都可以参与记录信息的分布式记账体系,从而将会计责任分散化,由整个网络的所有参与者来共同记录。

区块链中每一笔新交易的传播都采用分布式的结构,根据P2P网络层协议,消息由单个节点被直接发送给全网其他所有的节点。

区块链技术让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均存储于系统所有的电脑节点中,并实时更新。完全去中心化的结构设置使数据能实时记录,并在每一个参与数据存储的网络节点中更新,这就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通过分布式记账、分布式传播、分布式存储这三大“分布”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人、没有组织、甚至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控制这个系统,系统内的数据存储、交易验证、信息传输过程全部都是去中心化的。在没有中心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参与者达成共识,共同构建了区块链数据库。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构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体系。甚至可以说,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一套永生不灭的系统——只要不是网络中的所有参与节点在同一时间集体崩溃,数据库系统就可以一直运转下去。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套严谨的数据库,也有了记录并存储这套数据库的可用协议,那么当我们将这套数据库运用于实际社会时,我们要解决最核心的一个问题(问题三)是:如何使这个严谨且完整存储下来的数据库变得可信赖,使得我们可以在互联网无实名背景下成功防止诈骗?

技术3:非对称加密算法

什么是非对称加密?简单来说,它让我们在“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中分别使用两个密码,两个密码具有非对称的特点:(1)加密时的密码(在区块链中被称为“公钥”)是公开全网可见的,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公钥来加密一段信息(信息的真实性);(2)解密时的密码(在区块链中被称为“私钥”)是只有信息拥有者才知道的,被加密过的信息只有拥有相应私钥的人才能够解密(信息的安全性)。

简单的总结:区块链系统内,所有权验证机制的基础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Elgamal、D-H、ECC(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等。在非对称加密算法中,如果一个“密钥对”中的两个密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对信息用其中一个密钥加密后,只有用另一个密钥才能解开;

2、其中一个密钥公开后,根据公开的密钥别人也无法算出另一个,那么我们就称这个密钥对为非对称密钥对,公开的密钥称为公钥,不公开的密钥称为私钥。在区块链系统的交易中,非对称密钥的基本使用场景有两种:

1、公钥对交易信息加密,私钥对交易信息解密。私钥持有人解密后,可以使用收到的价值。

2、私钥对信息签名,公钥验证签名。通过公钥签名验证的信息确认为私钥持有人发出。

我们可以看出,从信任的角度来看,区块链实际上是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的产物。过去,人们解决信任问题可能依靠熟人社会的“老乡”,政党社会的“同志”,传统互联网中的交易平台“支付宝”。而区块链技术中,所有的规则事先都以算法程序的形式表述出来,人们完全不需要知道交易的对手方是“君子”还是“小人”,更不需要求助中心化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交易背书,而只需要信任数学算法就可以建立互信。区块链技术的背后,实质上是算法在为人们创造信用,达成共识背书。

技术4:脚本

脚本可以理解为一种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如果区块链技术只是为了适应某种特定的交易,那脚本的嵌入就没有必要了,系统可以直接定义完成价值交换活动需要满足的条件。然而,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环境下,所有的协议都需要提前取得共识,那脚本的引入就显得不可或缺了。有了脚本之后,区块链技术就会使系统有机会去处理一些无法预见到的交易模式,保证了这一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中不会过时,增加了技术的实用性。

一个脚本本质上是众多指令的列表,这些指令记录在每一次的价值交换活动中,价值交换活动的接收者(价值的持有人)如何获得这些价值,以及花费掉自己曾收到的留存价值需要满足哪些附加条件。通常,发送价值到目标地址的脚本,要求价值的持有人提供以下两个条件,才能使用自己之前收到的价值:一个公钥,以及一个签名(证明价值的持有者拥有与上述公钥相对应的私钥)。脚本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可编程性:(1)它可以灵活改变花费掉留存价值的条件,例如脚本系统可能会同时要求两个私钥、或几个私钥、或无需任何私钥等;(2)它可以灵活的在发送价值时附加一些价值再转移的条件,例如脚本系统可以约定这一笔发送出去的价 值以后只能用于支付中信证券的手续费。

区块链调研 篇6

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中穿插使用,新名词、新技术、新产品,给客户带来一定困扰,产品有时甚至因为这些细节问题的影响而失去客户。

我们对国内外一共84家区块链及相关公司进行了调研。其中13家国外公司和71家国内做的较早、较好的区块链公司。国外13家公司中有5家有FAQ系统,国内71家公司中只有13家有FAQ系统,在这有FAQ的13家公司中,有7家的FAQ系统形同虚设,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微位科技

Vechain

Bitbank

有较完善的FAQ

云知科技

比特大陆

有较完善的FAQ

火币网

比特币交易网

有FAQ,但无法实现引导客户和推出产品的目的。

金股链

布比

有较完善的FAQ

众享比特

云象区块链

银链科技

巴比特

有FAQ,但形同虚设。

优权天成

有FAQ,但不能起到引导客户的作用。

嘉楠耘智

网录科技

保全网

Qtum

优识云创

有较完善的FAQ.天德科技

中链科技

太一云科技

数矩科技

公信宝

好扑

布萌

能链众合

房易信

库神

有单一的FAQ,没有建立一套知识库,库神有一套较为完善的FAQ,可以使用户对产品的了解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纸贵科技

数贝荷包

易保全

易保全有一套QA系统,列出了常见问题的回答,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

印链

趣链

信和云

塔链

秘猿科技

金丘科技

雷盈

复杂美

信数链

众安科技

分布科技

赛智区块链

格格积分-超级区块链

摩令技术

智能坊有FAQ系统,列举出常见的九个问题,但是FAQ系统很难找到,用户体验一般,且FAQ并不全面。

万向区块链

根源链

牛比特

牛比特有知识库和常见问题的设置,但是形同虚设,用户几乎无法检索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万物链(Lot chain)

朝夕区块链

灵钛

魔链

Asch

Asch有一套完整且用户体验较好的FAQ,能够实现引导客户和产品推广的目的。

超级区块链

边界智能

壹金链

区块宝

BTC123

北斗链

海星区块链

深脑链(DeepBrain chain)

链上科技

铂链

Onchain

矩阵元

区块达客

Ailink

好朴区块链

Oklink

有完善的FAQ系统和知识库。

瑞链

区块链有广阔的前景 篇7

区块链用于物流,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加工成成品,区块链技术都能够监视到。在未来,我们拿着一件产品就能够看清楚这件产品来自何方,都去过哪里,产品质量和安全都能确保到位。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受益最大的可能就是食品行业。食品链大规模污染问题的案例并不少见,这些很大程度是由于供应商糟糕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造成的。不论是墨西哥辣椒食品污染危机,还是中国的毒奶粉丑闻和许多其他的案例都证明需要做出改变来严格控制供应链系统控制和提高系统透明度。另外,区块链在奢侈品、艺术品的鉴权、医疗方面也有广阔的前景。

区块链金融 篇8

关键词:区块链 金融基础设施 DTCC 欧清 SWIFT

2015年以来,全球掀起了区块链技术研发和投资热潮。这项支撑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重构了信用机制,深刻地改变着当前的金融业态和商业模式,或将成为金融业未来升级的方向。在潜在的众多运用领域中,金融基础设施首当其冲成为被“革命”的对象。国际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对此迅速展开研究。全美证券托管结算公司(DTCC)在2016年初发布了区块链白皮书,又在3月召开了全球研讨会,研究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对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行业的影响。国际跨境支付清算巨头SWIFT于5月发布了区块链对证券交易流程影响及潜力的报告,提出区块链技术并不会完全取代第三方中央机构、私有区块链优于公有区块链等观点。欧清银行(Euroclear)和奥纬咨询(Oliver Wayman)也在近期联合发布了分析区块链技术原理的报告。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一个互联网协议和一种基础的数据结构。就如同HTTP是互联网应用层中最重要的应用协议一样,区块链也是应用层里一个点对点传输的协议。在协议基础上,区块链由“区块”和“链”共同定义了分布式账本。“区块”类似于证券交易中的成交记录,记录了特定时间段内所有发生的权益转移关系;这些“区块”间存在着严格且唯一的先后继承关系,组成了一条“区块”的“链”。区块链特有的机制保障了“区块”记录内容和先后继承关系的合理性和唯一性,这个过程并不依赖于特定的中心节点。

此外,区块链建立在IP通信协议和分布式网络两个技术基础上,实际上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全球与该系统相关的数据都记录在一本公开透明的总账上。该账本数据库采用共识算法进行存储与维护,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构成安全保障,篡改难度极高。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账单、可靠安全以及透明公开等特点,将在网络、数据与应用层面提升并改造现有金融体系最核心的生产系统,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同时,基于区块链的登记、结算、清算系统与智能合约两个方面可望实现应用层面的创新。由此可见,区块链的技术特点非常适合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也因此引起了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的极大关注。

近期国际重要金融基础机构关于区块链的研究活动

(一)DTCC发布白皮书和召开研讨会

DTCC于今年1月发布白皮书《拥抱颠覆——探索分布式总账潜力、改善交易后环境》(EMBRACING DISRUPTION:TAPPING THE POTENTIAL OF DISTRIBUTED LEDGERS TO IMPROVE THE POST-TRADE LANDSCAPE)。白皮书旨在应对区块链技术对金融基础设施的挑战,分析分布式记账在金融市场后台的应用潜力,呼吁全行业合作。

今年3月,DTCC召开区块链全球研讨会。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人员有行业思想领袖、技术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包括IBM、高盛、贝恩、黑石、R3联盟等十多家业内及科技届巨头。与会者讨论了各方合作的可能性、区块链的实用案例和将来可能产生的创新。研讨会分为多个讨论板块,包括“为区块链规划发展蓝图:行业合作的标准、协议和实用案例”“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实践当中”“区块链适用于证券行业吗?”“区块链如何与互联网泡沫区分开来?——未来的发展是什么?繁荣还是萧条?”“对话:比特币与数字货币革命”和“区块链对监管者和风险控制机构的影响——区块链技术对监管当局和政策制定目标的影响,以及带来的风险挑战”等。

(二)SWIFT报告

今年5月,SWIFT发布了报告《区块链对证券交易流程的影响及潜力》(THE IMPACT AND POTENTIAL OF BLOCKCHAIN ON THE SECURITIES TRANSACTION LIFECYCLE)。SWIFT报告在2015年11月25日召开的专题小组会议精神基础上,由英国拉夫堡大学工商经济学院的Alistair Milne和 Z/Yen Group的Michael Mainelli编纂完成。专题小组与会人员包括来自于技术和交易后处理组织的75位相关人员。主要成员来自DTCC、欧清银行、德勤(Deloitte)、IBM以及全球各大银行。

SWIFT报告提出了三大研究判断:第一,公共金融市场交易的任何分布式记账结算都需要采取有适当访问级别限制的联盟区块链1形式,即只有一部分被授权的网络参与者可以提出更新记账并且参与验证;第二,区块链技术最初会在没有中央托管机构的市场中逐步推广,在股票、债券等公开市场的大规模使用需要一定时间;第三,若想在证券结算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并获得益处,需要对现有制度和流程进行大量改造。

(三)欧清银行报告

欧清银行和奥纬咨询在今年2月联合发布研究报告《资本市场上的区块链》(BLOCKCHAIN IN CAPITAL MARKET),旨在帮助资本市场更好地了解区块链技术及在金融市场中的运用,指出需要克服的障碍,并给金融机构提出七项建议。

国际金融机构关于区块链技术的重要观点

(一)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存在局限

DTCC白皮书评估了现有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一是信息出自多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互相封闭,导致真实数据和信息出现多个版本。各体系间透明度十分有限,因此各银行需要大规模、高成本的应用代码库,以完成不同版本信息之间的协调工作。

nlc202309082316

二是易受科技威胁和攻击。现有体系并不是为抵抗今日科技威胁(如网络攻击等)而设计,因此,系统缺陷可能导致数据库被入侵。

三是不必要的复杂。经过多年演变,现有系统已极度复杂。交易、清算、结算、担保品和资产管理等系统创建于不同时间,服务于不同需求,普适标准少之又少,各系统之间未实现完善整合,很多手工操作仍然存在。

四是无法支持24/7/365处理。现有系统建立时金融行业尚未国际化,尚未面对国际化带来的全天候24小时、一周7天、全年365天的市场运行需求。

(二)区块链技术具备的优势

DTCC和SWIFT承认区块链技术具有鲜明的优点和应用潜力,可以改造提升现有金融体系最核心的生产系统。区块链的技术特点非常适合金融基础设施的体系建设,将对支付体系、中央托管、证券结算、中央对手方以及TR交易数据库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区块链技术具有开发潜力的业务包括主数据管理、证券等资产的发行服务、资产交易、交易确认、复杂资产(目前无有效解决方案的资产)记录和匹配、净额清算、担保品管理、结算等。

DTCC白皮书从以下五个优势,评估了区块链技术在各业务领域的潜力。一是标准,即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行业数据格式、合约规则的标准化。二是效率,能提升手工交互、数据交换、数据格式转换效率和促进不同系统间的协调。三是加快流程,能提供一个节约交易时间、降低交易风险的平台。四是透明度,能增加该技术商业应用的透明度。五是安全性,内在授权和加密能提升业务流程及数据的整体安全性。

SWIFT报告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和传统记账的不同点。一是分布式意味着可以在不同地点按顺序记录数据;二是开放式结构支持参与者直接进入数据库;三是区块链技术支持简单的单一关系,而不是多重关系。这些基础性优势使区块链技术能够跟踪商业信息的一个特定方面,确保这些信息被使用者直接获得,从而降低了数据不一致性以及获取延迟,减少了中后台的成本和风险。

在DTCC研讨会上,多家机构肯定了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它们认为,区块链的意义是颠覆性的,可以使系统变得简单、高效、低成本,改变金融交易处理流程;区块链技术是一个沟通现存实体资产与数字形式的桥梁,可以解决市场分割;区块链技术最适合那些目前需要人工操作并且需要多回合清算的资产;区块链的应用并不局限于金融资产的记账,也可应用于信息传递(如投票、股息通知),还适用于合规、审计和风控领域,从而为审计和监管单位提供数据透明性。

欧清银行的报告列举了区块链技术能为交易各个阶段带来的好处。第一,在交易前阶段加强透明性,可以验证交易者的持仓量,降低信用风险,使数据实现共享,让交易对手方更容易互相了解。第二,在交易时,可保证交易实时匹配和结算不可撤销,券款对付自动完成、自动通报,监管机构易于管理,也能适用很高的反洗钱标准。第三,在交易后阶段,不需要中央清算来处理交易,减少保证金和担保品需求,智能合约能够自动执行。第四,数据具有扁平的账户结构,公开可查询。

(三)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虽然区块链技术具有潜在的颠覆性,但作为一个新兴技术仍有许多缺陷,并将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

SWIFT报告认为,区块链技术无法完全取代第三方中央机构。这是因为第三方中央机构在金融交易过程中有三种功能:确定交易的真实性、防止欺诈性交易并调解纠纷、维护交易记录。区块链技术可以替代第三方机构的后两项功能,但无法完全替代第一项功能。此外,区块链技术能否获得收益取决于是否要对现有业务流程做出重大变更,并且可能要投入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资源。

在DTCC研讨会上,参与的重量级机构也对区块链技术提出了以下质疑。

一是区块链技术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解决:制定标准和技术协议,以及实际应用场景。这需要全行业合作推进,并且需要与现有法律、监管和操作协调一致。

二是在当前的金融基础建设中如何融入区块链技术以及如何合理使用,也是一个主要的挑战。

三是由于区块链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需要找到感兴趣的伙伴并寻求打破目前交易后(post-trade)处理流程的方式。确定在哪里融入以及让谁成为合作伙伴也是一个主要挑战。

四是区块链技术有一些过度宣传。比如,即使使用了区块链技术,操作中的数据不一致性也不可能就此消失;现有技术已经可以实现T+0,并不需要使用区块链才能实现T+0;等等。

五是传统账本和分布式账本有必要并行使用,直到后者完全取代前者。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系统应具备互操作性,两种记账技术之间要有顺畅的应用程序接口。

欧清银行的报告则认为区块链技术发展需要克服以下几大障碍:第一,数据处理能力,如果区块链技术要替换任何资本市场核心系统的话,需要有能力处理更大数量级的数据;第二,监管和法律,目前法律要求中央托管机构进行结算和数据管理,区块链数据记录后由于无法修改,因而无法满足监管要求;第三,缺少现金分类账,区块链上缺乏法定货币,现有的加密电子货币不能被视为稳定价值源;第四,转型中存在风险,从传统系统转换到区块链需要保证操作风险最小化,一旦发生技术故障要能够快速恢复;第五,匿名管理,在区块链中保持匿名需要保密技术进一步升级。

(四)区块链的技术标准问题

DTCC研讨会的参与机构认为区块链技术应在如下方面建立统一标准。

第一,区块链的形式。78%的参会机构都认为建立需要授权的联盟区块链是最好的方式,进入区块链联盟的标准应该有规章制度指导。目前美国的私人资本市场正在使用联盟区块链方式,但是正在向私有区块链转变。

第二,交易和数据应该透明还是匿名。交易不同阶段对透明度的需求不一样。比如在交易开始阶段,交易双方需要匿名,但是在某个阶段,监管机构会需要知晓更多透明信息来掌握交易的系统性风险和非法交易情况。何时透明或匿名,应该给出明确的规定。

nlc202309082316

第三,区块链技术在不同市场应该采取不同的模型,应根据各个市场实际情况而定。

第四,区块链技术应当适应不同结算周期。区块链实时结算的优势非常突出,但在一些市场上延迟结算更受欢迎。应考虑在同一个市场中允许参与者自行选择结算速度。

(五)区块链管理政策制定及监管

区块链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监管法规。DTCC研讨会参会者认为区块链技术不会影响保护投资者权益、保护市场平稳、提高公开透明的监管目标。在合适的透明度下,监管者会对新技术提供支持,在应用之初让监管者参与进来十分重要。他们为监管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避免监管过度,建立一个可预见、一致、简单的合法环境,尊重区块链技术“自下而上”的特点以及在全球市场的发展。

二是协调鼓励区块链技术发展,就像因特网一样。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监管者必须要协调创建一个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方法,使这项技术的发展更加灵活、和谐。

三是国际政策制定者将在协调区块链技术规则中起到重要作用。提供一些灵活的管理原则协调不同国家的监管,避免企业陷入复杂的监管环境。

四是回顾当前的规则,确保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不受限制。同时呼吁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等监管机构应容纳不同意见和方法。

(六)合作与推进

DTCC白皮书认为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关键是由具有公信力的中央机构发挥领导作用,促进全行业展开合作。在DTCC研讨会上,与会机构表达了合作推进技术进步的观点:

第一,行业应当合作参与到核心过程的重新构建中,并将实践标准化。当今,大多银行和服务提供者都在探索如何单独运用这项技术。虽然探索对于激发创新有帮助,但也可能引起一些问题,比如创造出了基于不同标准、全新、不连贯的区块链技术系统,这会引发冲突和挑战。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协调开发正确的架构,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并支持集中、合作的实验以促进技术成熟。

第二,受信任的中央托管机构在发布标准、管理规则、支持技术实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央托管机构与行业机构的广泛合作改善了交易后过程,这与市场参与者减小风险、提高效率、削减成本的长期目标是契合的。

第三,行业需要达成共识,认同使用分布式记账技术比提升现有过程更有效,找到现有基础设施自动化受阻或缺失的地方作为改进的目标区域。

第四,区块链需要开放源码(open source)、中立的协议和标准,鼓励更广泛的业界认可和付诸实践。

欧清银行预见区块链的应用将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在原有核心技术之外发展区块链技术;二是协同合作将现有的价值链转移到区块链技术上,这可能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三是在新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上通过监管授权应用区块链技术。

观点总结

综合来看,国际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及在改善证券交易后成本流程方面的作用,已经高度认可和关注。区块链技术将在网络、数据与应用层面提升并改造现有金融体系最核心的生产系统,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各机构对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证券行业存在的难点和缺陷也达成了共识。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法律制度和高效决策机制的缺失、存在技术瓶颈、技术生态不完善和业务生态不完备等。另外由于改造传统系统花费巨大,区块链在证券市场大规模应用还存在一些现实障碍。

各机构对于区块链技术是否能够在交易后环境中取代中央机构还是持谨慎态度,认为分布式账本不能完全取代中央机构在确认身份和资产、解决纠纷和执行法律义务上的功能,能否从现在的中央机构形式转变为分布式账本还不确定。

尽管困难重重,以DTCC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机构仍然认为应该“拥抱颠覆”,勇敢接受这一全新的技术,这是一个“重塑市场基础设施‘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规避区块链技术的缺陷、利用它的优势,通过全球合作来推动技术进步以及引导监管部门的支持,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下一步,应由具有公信力的中央权威机构发挥领导作用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引入相应标准、管理和技术,支持区块链应用;全行业展开合作,以确保区块链技术对交易后流程最有利,且与降低风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长期目标保持一致;协调全球监管规则,争取监管者对新技术的支持,在技术发展中融入监管部门的意见及政策。(中央结算公司骆晶、李皓、郜文迪、陈天超参与了本文讨论)

注:

1.联盟区块链:由相关行业机构或特定机构联合发起,需要申请和身份验证才能加入,并签订协议,采用基于协议的共识机制,由预设的某些节点进行记账,建立区块,实现分布式账本,全网所有节点都可以参与交易,并查看所有账本。代表是R3的银行联盟。

作者单位:中央结算公司

责任编辑:罗邦敏 刘颖

上一篇:gmat阅读复习总结下一篇:英语学习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