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童年_叙事散文

2024-08-13

苦涩童年_叙事散文(共10篇)

苦涩童年_叙事散文 篇1

闹饥荒的年代,一家人活得很累。我家8口人,只靠父亲一个劳动力,每月的一百多块钱勉强度日。

母亲过日子仔细,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平时家里的吃喝拉撒样样少不了她操心。从月初算计到月末,算计来算计去,钱还是不够花。父亲没什么嗜好,平时爱抽几口烟。虽说母亲不怎么反对,可就是专挑最便宜的买。《碟花》、《迎春》才两角钱一盒,是父亲常吸的牌子。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母亲何不如此。一日三餐是母亲最发愁的时候。每顿都吃干饭的话恐怕供应粮维持不到月底,光喝稀粥的话又怕不扛饿。偶尔给父亲做点“小灶”,几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父亲又难以下咽。

除了过年过节,平平常常的日子,母亲基本不包饺子,怕孩子们太能吃。偶尔烙顿葱花油饼都得向母亲哀求一次又一次。家里的饭桌上最常见的是老“三样”大葱、大酱、咸菜疙瘩(条),苞米面“窝窝头”、“大饼子”、“发糕”。因为没有油水,不仅孩子们爱大便干燥,父母也一样。若是拉肚子或是殃食大多是因为好“嚼货“吃得太多,而造成的消化不良。

母亲说,其实她也不愿意看到全家人“抱空碗”,意思是说没有蔬菜、没有副食填补。每当看见孩子为了一块肉、一口菜而吵吵嚷嚷争争抢抢时,母亲说,她的心比针扎了还难受。父母亲何尝不知道,这种长时间没有“油水”的吃法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发育和成长的道理。可又无可奈何,母亲只能暗地落泪。

喝粥是我们的家常便饭。大米粥、小米粥、大馇粥、高粱米粥,喝得最多的是苞米面粥。

苞米面粥省时省力,抓几把放在盆里,先用凉水搅和开,再用勺子均匀地打到饭锅滚开的水里。母亲有时加点糖精,有时加点菜叶。黏糊糊、甜滋滋、香喷喷的非常好喝。一个个撑得小肚子溜鼓,连碗边的残余都用小舌头舔得一干二净,感觉肚子实在没了缝隙才舍得放下碗筷。

粥虽然好喝,可会导致我们尿频、尿急。特别是晚上喝粥,简直是一种虐待。姊妹几个白天疯了一天,睡着了就跟死猪一样,父母咋叫也不醒,常常一觉醒来,褥子上被尿了一大片。怕父母打骂,只好试图用身子暖干。谁知一觉醒来,原来被尿湿的地方还没被暖干,另外一泼尿又浸湿了被褥。干净的被褥大圈套小圈,气味难闻,黄色的“尿碱”特别难洗。为这,姊妹几个都挨过笤帚疙瘩。

吃水果成了我们的一种奢望。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大口小口地啃食苹果、鸭梨什么的,馋得直流口水。不懂事的小弟弟曾跟着人家的屁股后面拣人家扔的梨糊用嘴梭罗。

母亲知道了,被骂过之后,母亲也很心疼。感到很委屈孩子。

母亲也有大方的时候,有时也到市场买些几角钱买一兜子的烂苹果、烂鸭梨给我们解馋。买回来后,母亲用小刀把坏的地方一点点地挖掉,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分给我们吃。虽然有腐烂的味道,可姊妹几个照样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

那时市场上的猪肉才八角钱一斤,除了过年过节母亲才舍得按斤称肉,平时买肉都是按两称。实在熬刻了,母亲就给我们做一顿红焖肉解馋,说是红焖肉,可盛在碗里的大多是土豆,仅有几疙瘩肉被切得比肉丝粗一点,充其量是借借味。

每年秋天,十几岁的我不得不和阿姨叔叔到附近农村去捡粮食。在被撂倒的玉米铺子上跟头把式不停地翻腾。不管玉米棒子大小,籽粒饱满的还是瘪瘪瞎瞎,只要有粒的就往袋子里装。幸运时能拣半袋子,运气不好的时候,只能垫个底。有时也有意外收获,在人家收完的大头菜地里,砍回来一些大头菜根。回家后母亲把削好的菜根用酱油泡上,加点味素当咸菜就饭吃。

因为个子矮,背上背着沉甸甸的袋子,踩垄台、过垄沟踉踉跄跄,每次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母亲把我捡来的玉米用手一粒粒地搓下来,然后借来小磨把苞米粉碎,给一家人做小馇子粥喝。

一年到头,感到最幸福和快乐的时候就属过年了。即使在贫困,过年那几天,家家户户都特别喜庆。到处都能嗅到泘肉、炒菜时散发出来的一股股香味。

每年过年,我们都能穿上母亲给做的新衣服。有时是上衣,有时是裤子。也有一身都是新的时候。怕我们吃饭弄脏,母亲就让我们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穿上。

三十晚上的那顿饭,是姊妹几个最盼望的一顿饭。一个个目不转睛直往肉上盯,狼吞虎咽吃得脑门上直冒汗。恨不能把肚子里一年的缺失都补回来。

童年的纸风车-叙事散文 篇2

有一段关于童年的模糊的记忆,我抬着一个亲手制作的红色纸风车,在风中奔跑。不知道,是否真有这样一段记忆,还是因为某些画面勾起了自己对童年记忆的幻想。有一点点印象,那时的我还在外婆家生活。

那段时光,或许,是我这一生都无法割舍的一段成长。

那时的我,还那么小,小到脑海中的记忆模糊得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一个单纯而又快乐的梦。

小孩子的幸福就是那么容易,不知道也不用管大人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要有人疼有人爱,日子就简单而又快乐。每年见妈妈的次数很少,以至于当外婆回忆起来的时候,说我把很久不见的妈妈叫做了“娘娘”。尽管见面的次数那么少,但那个时候并不觉得想念,外婆到哪,我就到哪,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日子并不觉得残缺。

生活也总是充满童趣,春天的时候,山茶花开得到处都是,还有大片大片红色的花(现在已记不起叫什么名字了,可能是映山红),摘下花瓣就可以直接放到嘴里吃,又酸又甜,每次总是从山上用衣服兜的满满的带回家,一把一把的放到嘴里,把嘴噻的鼓鼓的。等到野杨梅熟的时候,一群人跑到山上去摘很多,酸得牙都掉了,带回家用糖水泡上一罐。还记得二年级的小学同学,每年都是还没等杨梅熟,她就摘很多回家,用辣酱泡一罐,带到学校的时候,馋得我们口水直流。那样的杨梅,那样的味道,这辈子都不会再尝到了。还有后山的野核桃,每年熟的时候,都跟着一群大一点的小孩去后山背一背篓回去,用斧子劈开绿色的皮,就可以吃到新鲜的又香又甜的核桃仁。但是那个皮的汁染在手上,又黑又黄,洗不掉,吃核桃的季节,每个小孩的手都是黑的。只有去摘一种叫“腿骨草“的草叶来洗,才能把颜色洗淡一点。吃剩下的核桃,就把它放到楼板上,等到绿色的皮腐烂了,就会露出一颗一颗干的铁核桃。要用斧头才能敲开,但是味道却比家核桃要香甜得多。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说不尽道不完。山顶的“鸡素子”(他们是这样叫的,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一颗一颗的,长的跟荔枝很像,大小也差不多。剥开就可以吃,里面有果肉和黄豆大小的核,都可以吃。每年熟了的时候我们也都是背很多回家,吃到饱,吃到腻。还有河边的马桑,田埂上的白果,地头的索梅……。。那么多好吃的野果子,已经那么多年没有再吃过了,能吃到了也只是家养的,味道都不一样了。

不仅有吃的,玩的也应有竟有,而且都那么的土香土色。雨天的时候,和外婆去山上捡菌子,每次她都捡很多,但我总是从菌子上踩着过去都没发现,那段时间,饭桌上每天都有一道菜是菌子。夏天的时候,又可以一群小孩去河里摸鱼,从村里一直沿着河往上游走,走出好几个村子。从地里拔起一根麦子,把逮到的.小鱼穿一串,提着回家用油一煎,香味四溢。麦子熟的时候,拔很多麦子,起一个火,把麦子放在火上烧熟,放在手心把灰揉了,就可以吃到香脆的麦子仁。去山上放牛,肚子饿了,就去地里偷几个新鲜的洋芋,生一个火,就地一烧,就能填饱肚子。有伴的时候还去地里找猪草,去山上砍柴,看到冬瓜树,总要挑一根最直的回家,叫大人把它做成一把木剑,每天晚上,一群小孩子学古装电视剧里,举着剑耍来耍去,觉得自己很帅气。平日里,一群小孩的游戏就是跳田,弹弹珠,拍洋画……总能找到好玩的事情做。

那个时候,看着大一点的孩子读书了,内心很期盼,终于有一天,我也能去上学了,于是屁颠屁颠地跟着周围的小孩去邻村上小学了,每天要走很远的路,一路上总是打打闹闹。冬天的时候,很冷,每个小孩都提着一个小火盆。我也弄了小瓷盆,两边穿上铁丝,里面装上头天晚上用木头烧的碳,提着就去上学了,火小了,把火盆在空中甩一甩,火便烧得旺起来,而且碳是不会掉下来的。田里放满了田水,晚上温度很低,早上的时候,水面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那时的我们很馋嘴,到中午出太阳的时候,就去掰冰块吃,比吃冰棍还开心。学校里谁带了包方便面,周围总得围上几十人,这个要一块,那个要一块,那时候外婆家开了小卖部,我经常可以带方便面去学校,一打开,周围总得围着很多人,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掰一小块给和我玩的好的人。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小孩穷的可怜,但是幸福也来得那么容易。

在外婆家的日子从两岁到七岁,五年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由于太小,记忆也总是凌乱的,模糊的,但是仅存的一点记忆也是终身难忘的。

那时候,我一天都离不开外婆。星期一的时候外婆去赶集,我总是逃了课的要跟着去。外婆去做客,去串亲戚……无论做什么,我都得跟着,以至于当我去跟我妈生活的时候,她总是想我想到流眼泪,总感到耳边有人在叫她外婆。小的时候,总会很幼稚的去衡量,外婆和我妈谁在我心中的地位更重要,很多时候,外婆都占了上风,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还真是幼稚。过了那么多年,我长大了,那些对外婆的记忆也模糊了,两个人的关系也渐渐没有以前那样亲密了,但是,外婆总是一直都很疼我,吃饭的时候,即使不在一桌,她都要把碗里最瘦的一块肉夹到我的碗里,放假的时候总是叫去她家,这么多年,她的爱从未减少过。外婆和我妈,在我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两个女人,都给了我那么多的爱,我的不懂事,曾经伤害过她们。我的不善表达,没能告诉她们我有多爱她们,只希望她们能懂。她们付出了那多多感情给我,今后,我得怎样去回报她们给予的那么多的爱?

今天的日子,祝愿她们一切安好,她们的爱,我得慢慢的还。

星空_高三叙事散文_高中作文 篇3

我从小就喜欢看星星,每当我看到星星的时候,心里就非常明亮,而且还能忘记一些烦恼。

我第一次看星星的时候,是6岁的一个夜晚,当时,我和妈妈一起看的星星,那时,我不知道那是星星,我就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告诉我,那是星星。从那以后我对一闪一闪的星星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

一天晚上,我坐在我家的院子里,欣赏着星空,天黑的真快啊,就坐了一会,天就黑了。不过这黑还未到漆黑。星星多了,不是闪着金光,而是闪着银色的光。

重楼旧梦_叙事散文 篇4

穿,给最好的料子;吃,用最好的食材,他把她们当人,她们把他当做赚钱的工具,用尽手段榨取他身上的每一分每一毫,今天他突然死了,多年的愿望终于达成为什么还要哀,只管趁人不注意多取些钱财,回家又可以重见天日。

重见天日?真讽刺!嫁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心甘情愿,二爷面前也都笑语嫣然,贪恋的时候是豪宅,废弃后就成了冰冷的牢笼,董二爷的姨太无数,每一个都像只千纸鹤,每一只千纸鹤里都写了个心愿,今天终于全部实现!

躺在棺材里的二爷听不到欢喜也听不到忧伤,安静的躺着,连同空气也在棺材边凝固,隔绝掉所有的喧闹形成一个灰色的空间,姨太太们一个个三步回首的走出大宅门,留下一口棺材和棺材旁唯一的守灵人,穿着纯白孝衣的女子清泪交错,安静的看着棺材,慢慢躺在了旁边,唯一没有娶的,却是陪到了最后的。

繁华厚重的大门终于再次开启,说不出的轻快也说不出的沉重,往日每一次开启总有银铃似的笑声响起直掀宅顶,只有最后一次,那天所有人都沉默的离开了,彼此谁都没有交谈,不知道是不是害怕抬眼看见的都是另一个自己,自私的自己都心凉,所以就算走前回头回到头断,也没有谁留下来,因为这回头“留恋”的决对不会是眼前这番凄凉。

最后走的人望了一眼死寂的灵堂自觉地关上了大门,也关上了往日的繁华喧闹以及时光,埋葬了的宅子就像一座荒了的坟,守着一口日渐破败的棺材。金雕玉砌的大堂如今早已蛛丝儿结满雕梁,枯手旁只残一身白衣裳,弥留时叹的一句“罢罢罢,就当圆她们最后一个愿望”如今也被彻底遗忘。

苦涩童年_叙事散文 篇5

教学简案

一、教学目标:

1、区分两种文体:记叙文和叙事性散文。

2、初步掌握写作叙事性散文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写作叙事性散文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

背景音乐:罗大佑《童年》。

1、导入:童年--是一首歌,是人生最纯真的美好时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书写童年,把你的欢乐放大,与我们共享;把你的愁闷缩小,让我们一起分担。

2、自由欣赏《童年是一首感伤的诗》和《童年,留恋……》这两篇文章,讨论思考:这两篇文章在叙事方面有什么不同?哪一篇是记叙文,哪一篇是叙事性散文?

3、结论:

《童年是一首感伤的诗》是叙事性散文

《童年,留恋……》是记叙文

→叙事性散文

--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事,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人生感悟的一种文体。

特点:语言重描摹。(多用描述性的语言)

内容重感情。(注重事件给我的感受)

4、研究探讨

叙事性散文该怎么写?

5、练笔:我的童年(书写步骤)

定感情基调--神。

搜索事件--多,语言概括。

定详略--最能体现“神”的为详,辅助的为略。

用具有感情性的语句串连事例。

请记住:一切的书写都为了“神”。

--形散神不散

6、作业:

苦涩,在暗恋散文 篇6

一个不经意的电话打来,往事又涌上了心头。

刚上高三的第一天,我遇上了她,应该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吧。她留着一头长发,个头不高,肌肤微丰,却很均匀,双眼大而圆,时常顾盼神飞流露出忧郁。她选了个座位就在我旁边。还记得当晚她笑着和我打招呼,现在回味起来还觉得暖在心头。

她是一个内向的女孩,总爱将自己的心事化作笔尘下的文字。我,高三的那一年是个羞涩的男孩,九月的菲菜情窦初开。上课的时候我的目光总是汇聚在她的身上.她作笔记挥动的手指,她无聊时候思考的眼神,她一瞬而过的微笑,她的一举一动都是我沉醉的酒池。

高三一年忽忙的学习淡却了我的贪玩和顽皮,我收起了足球,藏好了汽车杂志,我决意全心全意投进备考中来,然而,我却收不起暗恋一个人的心。常常,吃饭的时候故意地跟在她后面,望着她的背景暗自发呆。饭后,经常看她一个人在走廊眺望,眼光所及似弱柳扶风,如姣花照水温柔而多情。有一句宋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我想这应该是对她最好的形容。

我对她的暗恋渐渐男生宿舍传开,大家都说要帮我,然而我的暗恋却被压抑着。那时是高三,面对着黑色的暴风雨,大家也不敢放纵自己的感情,我选择了自始至终的沉默。甚至连她生日那天送她的生日蛋糕也没和她说,只是叫人暗暗地放到她的宿舍里。暗恋一个人是苦涩的,就像一颗青橄,放进了喉咙,吞不下吐不出。喜欢一个人是心动的感觉,对着自己梦的.女孩我像隔着一层距离,和爱和女生打闹的我对着她甚少言语,即使路上见面也一时找不到词措。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子在讲课做试卷评讲的反复中过得很快,急促的生活节奏似乎忘了季节的交替。很快要高考了,大家都互相写同学录留言。“深蓝的天空你我同在,朋友的故事你我书写”,这是她在我同学录上的留言。

的高考是一个黑白相间的日子,有人说高考的日子有八种颜色,排在最后的是黑色。高考成绩出来,我侥幸地上了大学,而她却落榜了,她选择了复读。过了高考,此后再也没有见过她了。曾经的暗恋,没有天荒地老的承诺,也没有海枯死灿的缠绵,没有感天动地爱过却饱受思念的折磨。无论怎样,经历过再回首也是甜蜜。

甜蜜源于苦涩散文 篇7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你走进了我的视野,潇洒的举止中透着儒雅倜傥,谈笑中流露着博学多识,风趣幽默的谈吐,竟让年少的我痴迷不已!渐渐的发现自己悄悄地喜欢上了你,但是我们之间的年龄差异却让我不敢开口,有时甚至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荒唐、很幼稚、很可笑,你怎么会喜欢我这个小黄毛丫头呢?可有谁又怎能禁锢那份少女的狂热与执迷的熊熊燃烧呢?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独坐在昏黄如豆的孤灯下,在纸上一遍又一遍的画着你的名字,望着你的照片呆呆地的出神,在心里编织着一个又个与你有关的梦,梦里憧憬着与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得到你那份如父如兄般的呵护与关爱……

因为喜欢你,会心甘情愿的为你做任何事情,每天会早早的来到办公室,为你把办公桌擦拭的干干净净,会把家里妈妈最钟爱的盆花,搬在你的案头,想让那抹新绿替我守候在你身旁吧!

因为喜欢你,暗暗地关心着你的一切。在忙碌的工作中,你的午饭吃了吗?多雨季节,出门前带伞了吗?寒冷的飘雪季节,看着你单薄的装束,在凛冽的寒风中茕茕孑立,会在心里嗔怪你为什么如此的粗心,变天了也不知增加衣物……

因为喜欢你,在你生病的日子里,自己会寝食不安,坐卧不宁,焦虑与烦躁的心绪笼罩着自己,宁愿自己不吃午饭,也要买些水果偷偷的跑去医院,只为了能看你一眼,坐在你的床头,再听听那熟悉的富有磁性的声音……

因为喜欢你,每天坐在你的对面,努力地镇定着自己,总是在用一种佯装的笑容,掩饰内心深处孤独渴望的灵魂,坐在一隅的时候,越发感觉自己心灵的空旷无依,方知道自己因为这份暗恋,心里一直有一份苦涩的甜蜜,或许它永远是一种节制而哀伤的情感。自己所追求的,一直是一个近在咫尺而望断天涯、虚无缥缈的梦……梦醒之后,才发现自己就像那只风雨中结网的蜘蛛,日日在心的天空中吐丝、引梭、结网,夜夜守候,而这网里网住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一颗疼疼的心……

苦涩,勾画的旋律散文 篇8

好像都离去了,或许从来都不会明白,在一起的日子里,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那般甜蜜。一切就这么烟消云散了,连灰烬也随风逝去。

蓝天,终究只有白云的陪衬,而不是斑斓的色彩永远地绽满天际。

时间是宝贵的,千金难买,但恰恰又是如此的廉价,毕竟,人人拥有着。悲伤时,只会更添压抑。也许它能遗忘什么,从过去到现在,擦去的是伤,抹不掉的永远是痛……

有些东西,取代不了,凌乱在地上,无人想触摸,更没人去打理,仿佛记忆被打碎了,一切都删去了从前的光景。

夜,静静的,寥寥行人,擦肩而去。绚丽的烟花,绽亮在城市的上空,再美,俨然不过是瞬间即逝。沧桑过后,仍是黑云压沉着天,透着幽幽凄凉…

残缺拼凑的爱恋,它再也不会意味着什么,若隐若现的.回忆里,有你,有我,却始终止不住爱情的脚步,来的猝不及防,去的亦是匆然。

往后,再也不会在一条线上了,如断了的弦,怎么也勾画不了任何表情。带着一段旋律,悄悄然,绕过山间,永远地消失散尽了……

人生如戏。本就是一场短暂的梦,何必再去搜寻过去的影子,末了,就醒了。

葛彦散文系列:苦涩芬芳 篇9

初春的夜,些微薄凉,起身给孩子理被子,蓦地发现,月光中,稚嫩可爱的小脸庞,在睡意中,淡淡地微笑,还伴有“咯咯”的轻音,顿时心里被灼了一下,平日的顽皮、倔强,瞬间融化,一笑而过……

凝望窗外,月光如水,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万物俱空。

曾经一个初夏的傍晚,去杂货店买一些生活调料,昏黄的灯光下,一群女子,围着一位卖花的妇人,空气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浮世芬芳,来自花车上百合,抑或从女子的背影中而来,不得而知。伴着女子的长发,极地的裸色长裙,徐徐的,袅袅的,在初夏的晚风中迷散开去。近旁一位修车的师傅没有在意,他正紧锁着眉头,青筋凸起,与一位青年在讨还价钱,两人都情绪激动了,语调渐渐高过对方,买花的女子们,转过脸来,无语的,嘴角微扬,这瞬间的浮世之美,被我们不经意的路过,就像完全不同的两扇窗,苦涩、芬芳的滋味同时跃上舌尖,一饮而尽。

带着一本书出门,一天,两天,到后来,还是睡前床头可以看几页,偌大的城市,没有心静的地方。春风、夏雨、秋霜、冬阳都是佛的化身吧,看来只有他们慈悲仁厚,懂得怎样眷顾一个人,让一颗心舒服自在,他们就是光阴的手掌在肩上轻拍两下,这便足够了。初春的夜晚是真好,微风,微凉,在灯下看几行小字,立马就陷进去了,忽儿,被孩子的叫声打断,他以”命令”的口吻,要背课文,我的心飘忽不定,只有点头,心还牵在刚才的.文字里,绕不开去。世事皆如此,罢了,还是回归到文字的壳里,蜷成一种舒适的自由状吧,像蜗牛一样眼里只有露水和慢时光。你想呀,和谁贴近,都是流年的劫,而文字不会,他们踏实地慰藉着我们,再无他求,远远的张开一双翅膀,让你在生命留白的深处,洒脱翱翔。于是,一条清溪,婉约无尽,悠悠地流进心底。那份素和淡,是出自本心,无需他顾,走到契合处,简直就是自你的心里流淌出的一眼山泉呢,更像一个恨晚遇到的人,哪里是一般俗世能够给予的!只有文字在时光的角落里,淡定不慌,属于你的,不会走失。

五年级时,进他房间,在做作业,回头一句:“妈,我很忙!”这一瞬间,惊愕无语,成长的声音,撞击着胸膛。龙应台早就说过,所谓母子一场,就是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秋日清晨,去公园跑步,莲叶在风中袅袅,一股秋的柔美,娓娓道来,就像姑姑温暖的话语,那是一面充满依恋的温情湖水,总在生命的留白处,悠悠灵动。忽儿表妹那边来了电话,说到末了,只闻叹息。她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那只是你记忆中的姑姑罢了。瞬间心里就像起了空谷回音似的,空荡荡的。一幅空谷幽兰的水墨中,时光的痕迹在幽暗的山谷里滋生,苔痕、皱纹慢慢地来了,像一句冷冷地暗示,肉体最后都逃不脱时光的宿命,一不留神,就走失了,一个转身,擦肩而过,只是自己不晓得。

那年,去西溪湿地,已近中午,在阳光下站一会儿,就会感受到冬天的厚爱,这可爱的暖阳呀,想起白居易的“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也是同样的自在吧。在园子里转转,一片池塘里都是残荷,它们与徽州的古宅子,还有斑驳的石雕和苔痕,形成呼应的气场,残荷的大气凋败之美,比其他时候更甚,大片大片的留白在萧瑟中隐蕴,一股逝去的枯笔残韵,无语流淌,索性停笔,微苦微涩,一阵阵如风袭来,像一抬头的中年。

夜里被一女人的尖刺声扰醒,疑是梦里的声音,辨一下,不是,是婚姻里的女人在歇斯底里的争吵,过了一会儿,男的声音也加入了,在耳鼓边一遍一遍的如潮汐,又像接近中午的锅碗合鸣,更像山谷里的鸟儿啼叫、虫儿争鸣,却失了婉转而诗意的本心。这是围城的风景呗,早在小说里读过,演过,千遍万遍,在俗世里,还是不能释怀。谁料想,庸常岁月把静美的瞬间打磨得几乎失了光泽呢,唯淡然,才长久。一任诗意的瞬间在骨子里,执着地穿行。

其实醒来的每一天,都可以是美好的。在新时光里,过着老日子,再往后呢,揣一颗清新的心。心净皆自静,看春风,绕过来,微笑耳语,劝我们低下头,无言即大美。手边《菜根谭》云: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一如一粒飘忽经年的微尘,终有一天,苍白的双鬓,温柔的皱纹,就是此生最美的修行。

个人简介:

葛彦,安徽芜湖人,出生书香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在省市级杂志《散文百家》、《安徽文学》、《时代文学》、《未来》、《作家选刊》、《青年作家》、《岁月》、《作文与考试》、《读书》、《芜湖文艺》;报纸《中国供水节水报》、《江淮晨报》、《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及网络《作家在线》(中国作协主办)、《红袖添香》、《榕树下》、《且听风吟》(登月度热榜)上发表个人文集、《中华网》、《起点中文网》、《中国文苑》、《中国文学网》、《中华散文网》、《美文网》、《散文网》、《湖北写作网》等各种媒体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有作品入选《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第二卷)、中国文联出版的散文集和《芜湖作家散文选》、《繁昌文化丛书》(文学卷)等,并被专业文学杂志选为优秀范文和高中写作素材。

苦涩酥梨情润内心散文 篇10

我的家乡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酥梨之乡”。家乡的酥梨,以形美、面滑、皮薄、色亮、味甜等特点,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对于酥梨,我有着很深的感情,从开花、结果到成熟的每一个过程,我都很熟悉。用家乡的一句老话说“我是在酥梨树下长大的”。不仅仅是我,家乡在梨树下长大的有志青年,数不胜数。虽然现今的我们并不在家乡,但家乡的一切始终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头。如今,恰逢一年一度的酥梨成熟季,我的思绪早已飘回家乡的梨园里,记忆里那一抹浓郁的香甜时刻滋润着心田。

暮春四月,梨花盛开。一簇簇洁白的梨花陆续绽放枝头,远远望去,犹如一团团洁白的云彩,将大地装扮得像连绵起伏的雪山。一阵微风拂过,梨花在枝头颤抖着、摇曳着,几片花瓣打着旋儿悄悄落了下来。再走近些,来到梨树旁,置身于漫园的梨花丛中,细细赏析洁白的花海。那些梨花形态各异,有的像羞答答的小女孩,害羞得遮住了粉面,而又不愿意放弃展示自我的机会,只能偷偷地探出头来;有的像没有睡醒的小孩,迟迟睁不开眼;有的恰似热情好客的姑娘,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为人们诉说暖春的喜悦。一种无法言喻的惊喜和震撼萦绕在心头,润心的甜蜜时时扑鼻而来,浸入肺腑。漫园的芳香,不断引来蜂蝶翩翩起舞,蝴蝶吻了吻花瓣,蜜蜂舔了舔花蕊。一缕缕清新的花香将梨园完全笼罩起来,顺着春风飘荡在田野的上空。走在通往梨园的路上,丝丝花香不时传来,浑身上下一阵爽朗。人们手拿剪刀,哼唱着欢快的歌谣,满脸洋溢着喜悦,前往梨园疏花。

疏花是一项重要的农活,和秋季的丰收密切相关。疏花有很多技巧在其中,首先要结合每棵树所开花的实际情况,确定疏花的具体方案。留下来的花,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须要恰到好处。要做到这点,没有过多的理论知识,唯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是管理梨树的老把式(比喻水平很高),对于疏花,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诀窍。无论是那种窍门,宗旨都是相同的:留下最好的花,保证阳光的绝对充裕。每逢疏花季,前来疏花的老乡,站在树前,有条不紊地挥舞着手里的剪刀,剪下来的梨花纷纷打着旋儿落地。梨花开的很密,留在枝头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都被剪掉了,借着阳光,远远望去,地面亮闪闪的,很是耐看。再看枝头的那些梨花,激情绽放在蔚蓝的天际中,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

等疏完了花,给梨树再浇水、施肥,在此间,人们能稍稍得以休息。不久之后,便到了最关键的“定果”。定果的精髓在于“择优而取”,只留下最优秀的果子,除去那些次品。这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活,也是一件细活,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定果时,手拿剪刀的老把式站在树旁,看着满树的嫩梨,心里虽有不舍,但依然不得不挥起手里的剪刀,为了取得质量更高的酥梨而忍痛割爱。“咔嚓、咔嚓”的剪刀声不时传来,数不清的嫩梨纷纷掉落,最后被留在枝头的梨儿显得很兴奋。它们是幸运的,同时也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使命以及被剪掉的那些小伙伴的殷切期盼,丰收季就看它们的表现了。它们都是一副精神抖擞的神态,努力吮吸着储藏在土地里的天地日月精华,只求快快长大。被剪掉的那些嫩梨,由前来帮忙干活的小孩统一捡起来,带回家给家里的羊儿吃。羊钟情于绿色食品,对于那些嫩瓜果,往往是求之不得的。定完果,大家都很高兴,站在梨园里,紧紧盯着眼前的梨树,仿佛看到了金灿灿的酥梨。尽管多日以来的劳作累得身心疲惫不已,但一想到金秋的收获,心里顿时变得喜滋滋的。

人们刚刚定完果,并没有过多的时间缓冲身心的疲惫,再次迎来了新的艰巨任务“套袋”。套袋是为了增加果面的光滑程度,另外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套袋前,要给梨树喷一次药,这是最关键的一次,因而喷药时必须足够仔细,所用的药品也是质量最高的。喷完药,再开始套袋。方法不是很难,一学就会。首先猛吹口气将纸袋吹开,左手轻托纸袋,右手轻扶嫩梨,将纸袋缓缓套入,在果柄根部用细软铁丝将纸袋口轻轻绑扎起来,如此就完成了套袋。套袋主要在于最后一步的力道掌控,不能过大,否则会将果柄损伤;更不能过小,否则套好的纸袋会被风吹落。老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认真,就没有办不好的事。给嫩梨套完袋,满树都是嫣红的纸袋,与翠绿的叶子相匹配,倒也有几分别致。微风轻轻一吹,树叶与纸袋便会发生“刺啦、刺啦”的摩擦声,好像在庆祝这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似的,又好像在诉说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随着季节的更替,嫩梨渐渐长大了,那些扁扁的纸袋渐渐被撑了起来。酥梨在快速膨大,那些杂草好像也不甘落后而努力生长着。为了给酥梨的快快长大提供良好的环境,必须要除去周围的杂草。除草时,由于果树的枝条过于密集,导致了只能采取蹲在地头手工拔草。虽然苦点、累点,但人们一想到金秋的收成,再多的苦和累也不算什么,将全身心的劲头全部用于除草。这是一项纯粹的体力活,只要有力气即可。不需要任何的窍门,宗旨只有一个——将草拔掉。拔草时,恰逢地地道道的盛夏,也是梨树叶子最茂密的时候,果树下那是闷热难忍,稍稍活动下,浑身上下顿时有了汗水流淌的感觉,如同平躺在河水里。尽管如此,人们依然坚定不移地忙着拔草。所幸的是,后来有了除草剂,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只要喷药时,稍稍用点心,不要碰到那些正在膨大的嫩梨就可以了。

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在人们的辛勤努力下,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丰收季节。酥梨熟了,那些沉甸甸的酥梨将果树的枝条压得低低地垂了下来,铮亮的树叶借着艳阳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纸袋被撑得鼓鼓的,隐约可以看到光滑的梨面。伸手摸一摸纸袋,一股沉沉的感觉瞬间传入心头,那是丰收的`象征。对于拥有丰富经验的老把式来说,只要轻轻掂一掂部分酥梨,就能准确判断出果园一年的总产量。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庞,所有的老乡都是乐呵呵的模样。一年的辛苦终于换来了回报,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喜滋滋的。这是酥梨带给大家的欢乐,也是酥梨带给大家的幸福生活。

丰收的季节里,家乡的田间地头处处弥漫着淡淡的果香,那一缕缕纯正的香味充满了活性,不时随着风儿飘荡,滋润了大家的心田,也引来了更多的客商前来收购酥梨。那些客商走在梨园里,仅仅只是深吸几缕浓浓的果香,便已陶醉在眼前的梨园里;如果再吃一个香甜的酥梨,润心的甜蜜定将他完全折服。他早已说不出话来,只能不断地竖起大拇指,为眼前香甜的酥梨点赞,为老把式的精湛技术喝彩。

一家卖梨,全村帮忙。这是家乡收获季节里最美的一道盛景。邻里乡亲,互帮互助,淳朴的父老乡亲将那一份黄土地赋予的朴实完美诠释。梨园里,处处是前来帮忙的老乡。梨树丛中,热闹非凡。有提着竹笼摘梨的,有推着独轮车运梨的,还有坐在果园地头忙着擦梨的……大家一边忙碌,一边说笑,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响彻在梨园的上空。再看梨园外的收购点,更是忙碌不已。有的负责挑选酥梨,有的负责包装,有的负责运输,有的负责后勤管理……细看梨园内外,大家分工明朗,各司其职,大大小小的各项任务都是有鼻子有眼的。

等所有的梨全部卖完,已经到了秋末。秋风拂来,泛黄的梨树叶子纷纷落下,地面上积了厚厚的一层。人们将那些落叶及时拾掇起来,用大袋子全部装好,再拉回家,留作羊儿过冬的草料。光秃秃的树枝上长满了鼓鼓的花骨朵,那是丰收的希望。看着眼前的梨树,乡亲们笑得很开心、很甜蜜。那是发自内心的笑,也是心灵深处由衷的喜悦。

冬雪前,乡亲们必须要完成修剪果树、深翻土地、追肥此类的农活。一年到头,在脚下的黄土地里默默耕耘,除了一年四季的雨雪天气之外,没有任何的休息时间。但他们对黄土地的热情始终没有变化,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着。酥梨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没有不辛勤劳动的理由,更不会割舍那片令其脱贫致富的酥梨园。今生今世,他们的心已经牢牢地和那块黄土上的梨园永远捆绑在一起,永不分离。

虽然我离开了家乡,也远离了昔日的梨园,但脑海里对酥梨的思念却不曾衰减。我时刻想着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挂念着那块承载父辈梦想的梨园,也永远忘不了带给我幸福生活的酥梨。如今恰逢一年收获季,家乡的梨园里早已没了我的踪影,但记忆里的印象依然深刻。那些年,我穿梭于梨园花海的情景,我蹲在梨树园干活的每一个难忘的瞬间,此刻纷纷映入脑海。一道道熟悉的影子,一张张灿烂的笑容,任多情的我看了,不是湿了衣襟,就是泪水满眶。莫名的感动回荡在心头,润心的甜蜜充满了心间。在这个多情的秋天,我的内心深处热血沸腾,思绪不时飘回家乡的那片梨园里。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渐渐变得宽裕了,对于酥梨的营销,也结合了新时代的发展,衍生了更多的新颖思路。春光明媚的日子,万亩梨花纷纷绽放,形成了家乡最有特色的一道地域风情。家乡的梨花节应运而生,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纷纷来到那块黄土地里,敞开心扉赏阅那块黄土地上的人民辛勤培育的绚丽花海。家乡的酥梨以及地域文化得以更大范围的宣传,文人墨客纷纷来到举世瞩目的“酥梨之乡”,置身于洁白的花海里,无数的精美诗篇纷纷诞生。让“将相故里”的酥梨、美食、民俗、古老文化跟随梨花的芳香,遍布在祖国大好河山的每一个角落里,让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品尝到家乡酥梨的香甜。酥梨不但令家乡名扬四海,还丰富了家乡千万乡亲的物质生活,而且美化了家乡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充实了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

上一篇:《牛徽传》的阅读答案附翻译下一篇:《天宫一号》的阅读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