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2024-08-09

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精选8篇)

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X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防范科技信息系统运行风险,支持保障业务营运和经营管理活动,依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信息系统,是指营业和管理所用的各类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包括:主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终端、打印机、网络设备、信息安全设备、存储设备、通信线路、机房场地环境和其他外围设备,以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数据及其载体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运行管理工作,是指对科技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监控、管理与维护、事件管理、应急管理、变更管理、技术支持、运行风险管理、运行服务管理、运行人员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 XXX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都应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 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服务客户原则。运行管理工作遵从“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宗旨,支持保障我行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不断提高银行客户和内部用户满意度。

(二)安全运行原则。有效控制运行风险,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三)遵章合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行业及监管部门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符合XXX农村商业银行相关

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四)持续改进原则。对运行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研开发,推广并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不断提高运行服务水平。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六条 科技信息部负责全行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负责全行运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负责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法规以及XXX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制定科技信息系统运行战略规划和管理策略。

第七条 科技信息部是XXX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牵头组织我行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保障工作;

(二)负责组织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扩容、升级、改造等实施工作;

(三)承担我行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监控、管理和维护工作;

(四)负责提供我行科技信息系统生产服务,集中受理运行技术支持服务请求;

(五)指导、督促各支行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执行。

第八条 科技信息部负责所开发应用系统的运行技术支持。主要运行职责是:

(一)负责组织制定新系统投产上线实施方案;

(二)在运行事件和故障处理中提供应用软件技术支持,修正应用软件缺陷,协助解决系统疑难问题;

(三)在系统基础设施扩容、升级、改造等工作中,负责

应用软件移植、优化、测试和验证。

第九条 负责受理关于系统运行服务的投诉、咨询和支持请求,负责业务系统用户管理和相关业务参数管理等业务运行工作。负责制定系统运行保障计划、系统应急计划和系统容灾备份计划,并实施科技信息系统的测试和应急演练。

第十条 科技信息部是辖内科技信息系统和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负责按照我行科技信息统一规划,承担辖内科技信息系统、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工作,按照我行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制度要求,为辖内科技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保障。

第十一条

各业务部门比照部门职责分工承担本行社范围内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岗位与人员管理

第十二条

运行工作岗位设臵要遵循“职责明确、权限分离、相互制约、工作高效”的原则,明确定义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能力与限制条件要求。

第十三条

根据岗位和工作量确定运行人员总量,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及岗位需求配臵运行人员,对于关键岗位必须配备备份人员,对于不相容岗位,严禁同一人员兼任。

第十四条

我行运行管理工作的关键岗位至少应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岗位、系统管理岗位、网络管理岗位、安全值班岗位。不相容岗位设立原则为关键岗位之间互不相容。

第十五条

科技信息部可根据辖内网点规模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运行人员的配备数量,原则上运行人员要有备份。

第十六条

运行人员上岗前要进行任职资格审查和技术培训,关键岗位人员上岗前还须签订安全保密协议。科技信息部应按人事考评制度定期对运行工作岗位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

不合格人员提请人力资源部及时调离或辞退。

第十七条

运行人员离职时,应收回其保管的全部信息资产和运行管理权限。

第四章 生产需求管理

第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开发组根据我行科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定级、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和运行服务需求,明确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安全性、容量与性能、服务持续性等目标,按照基础设施架构规范提出系统、网络、通信、环境等配臵和建设方案。

第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提出运行管理功能需求,对系统运行状态监控与报告、日常管理、作业调度、维护、差错处理等所需的各模块功能进行定义和描述,对系统运行管理组织、批处理时间窗口等提出要求。

第二十条

科技信息部开发组负责提出系统资源需求,运行组根据资源需求,确定系统、网络、存储等硬件设备型号及数量、软件平台类型及许可证数量、系统IP地址、通信线路、场地空间及电力负荷等基础设施资源配臵计划,实施并分配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组和业务部门在系统上线前对所需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最终确认。

第二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在系统上线前负责对运行管理功能进行验收。

第五章 系统运行计划管理

第二十二条

系统上线前,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牵头组织开发人员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制定系统运行保障计划、系统应急计划和系统容灾备份计划,对系统上线后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做出安排。

第二十三条

在系统运行保障计划中,应当明确运行组、开

发组、业务管理部门、业务操作部门的系统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职责,确定系统运行管理组织形式、岗位设臵、岗位人员职责和能力要求,确定系统运行服务和保障指标,明确系统监控、日常后台操作、重大业务操作、数据备份、数据清理、系统重启、硬件检修、硬件保养、健康检查、安全管理、技术支持等操作规程。

第二十四条

在系统应急计划中,应当明确系统应急组织的组成和职责,确定应急资源准备要求,明确应急通知、应急响应、应急决策的流程,预先制定各种故障情形下的检查诊断方法、工具、步骤和恢复措施。

第二十五条

在系统容灾备份计划中,应当明确灾难恢复组织的组成和职责,确定灾难恢复系统的恢复目标,确定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资源准备要求,明确灾难通知、灾难响应、灾难恢复系统启用决策等流程,制定灾难恢复系统切换操作步骤等。

第二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统一安排、调度批处理作业,确定有相互依赖关系的批处理的时间窗口。实际运行时,一旦某一环节发生问题引起后续环节不能按正常时间安排启动作业的,由运行组启用应急计划,临时调整作业安排。

第二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根据系统运行、更新等情况和业务发展要求,不断修订、细化、补充、完善各项系统运行计划。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和业务部门负责对系统运行保障计划、系统应急计划和系统灾备计划定期进行测试和演练,形成测试和演练报告或记录,并根据测试和演练情况及时修改和完善系统运行保障计划、系统应急计划和系统灾备计划。

第二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会同业务部门,统筹安排全年系统维护和生产系统重大变更的计划并定期发布。实施前应通知相关部门,并严格按照预定的日期安排生产系统重大变更和重要

系统维护。

第二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应组织制定以下特殊时期专门的运行支持计划,加强系统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

(二)季度结息、年终结转期间;

(三)重大业务促销、预计业务突发增长等期间;

(四)根据上级管理部门要求确定的特殊运行保障时期。

以上日期开始前,应当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安全和健康检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制定和实施整改及控制措施。

第六章 值班管理

第三十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和开发组要根据科技信息系统的特点、业务处理要求和技术支持要求编制运行值班计划,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参加现场值班或非现场值班,同时检查、督促IT供应商做好服务支持值班安排,确保能及时发现系统运行异常现象,及时定位故障部位,快速恢复系统运行。

第三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须充分保障值班所需各项资源,部署监控系统和检查分析工具,建立可靠的通信系统和服务请求与事件受理系统,按值班工作要求授予值班人员所需的场地进入权限、系统访问权限和技术文档阅读权限,配备值班操作所需足够的备份介质和低值易耗品以及维护用备品、备件。

第三十二条

科技信息部现场值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值班管理规定和运行事件处理与报告流程,熟练掌握工作职责范围内的技术知识、技能,能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运

行事件。

第三十三条

科技信息部现场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达值班岗位,履行值班职责。值班期间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值班人员交接班时要严格执行登记手续,交班人员离岗前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系统运行状况、介质备份情况、异常情况处理及未完成事项。接班人员未到岗时,交班人员不得离岗。

第三十四条

科技信息部现场值班人员必须按照值班职责和操作规程执行各项值班任务:

(一)密切监控环境、设备、网络、系统、应用等运行状态及自动化作业执行情况;

(二)采用相关工具检查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和业务处理情况,确保系统运行状态正常、性能良好;

(三)严格按照各系统的备份策略和备份计划进行备份操作,及时检查备份结果,并按要求对备份介质进行标记,需异地保存或入库的备份介质应及时办理介质交换或入库手续;

(四)做好系统监控、巡检、操作记录,填写值班日志。第三十五条

值班人员对无法处理的事件,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到场,重大事件须及时上报。

第三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非现场值班人员值班期间,须随时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如遇突发情况需要提供支持,应及时响应。

第三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要安排人员每天定时对设备间进行巡查,在巡查时要认真检查设备间内设备状态、环境温度、供电及电源负载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臵。

第七章 变更管理

第三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组织实施软件变更、硬件变更等其他变更操作。

第三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当根据科技信息系统的风险级别以及变更风险、影响范围等因素制定重大变更和一般变更的标准,分别制定相应的变更审批和变更操作流程,并对紧急变更流程做出规定。

第四十条 变更前期准备工作由运行组、开发组和业务部门共同完成,工作内容包括:

(一)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规划和分配变更所需的基础设施资源;

(二)科技信息部开发组负责形成应用版本,并在测试环境内完成测试工作,应用版本应有详细的技术文档;

(三)变更提出方应制定变更计划,明确各相关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对业务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变更,还应当知会业务部门发布公告;

(四)变更提出方应制定变更方案,详细描述变更实施操作步骤、验证方法以及变更失败情况下的回退方案及应急措施。变更方案由科技信息部运行、开发人员和业务部门共同确定。

第四十一条

变更实施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应用版本必须以标准、规范、安全的方式导入生产系统;

(二)变更相关技术文档应当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变更实施人员应有必要的培训;

(三)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化工具完成应用版本的部署和安装;

(四)对于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版本的重大生产系统变更,应事先进行充分的业务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

(五)对于不能进行测试或难以达到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一致的情况,应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

第四十二条

变更申请必须附带变更计划和变更技术方案,对于重大变更还应有详细的测试报告。

第四十三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对变更准备工作进行审核,统筹考虑,统一安排,确定变更实施时间。对于重大变更,可聘请专家进行变更评审。变更实施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应严格按照变更计划和技术方案进行变更操作,并对变更结果进行测试和验证。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业务部门应安排人员在变更结束后进行业务测试和验证。变更完成后,应根据变更结果更新配臵管理数据库,并及时将应用版本软件、参数配臵、变更记录等资料归档保存。

第四十四条

在实施可能影响辖内所有网点正常运行的骨干网络、关键设备的变更时,要对变更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变更方案,对变更失败情况要确定回退方案及应急措施。变更操作应选择网点非营业时间进行。

第八章

配置管理

第四十五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严格配臵管理,保证准确地记录和描述组成生产系统的各个组件及其相互关系,确保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四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建立配臵管理数据库或技术文档库,管理各组件的配臵信息,并由具有访问权限的人员能够获取所需的配臵信息,以便顺利开展事件管理、变更管理、可用性管理和性能管理等活动。

第四十七条

关于系统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外围设备、通信线路、应用软件、系统参数、应用参数、介质等系统组件及其技术文档等配臵信息都应纳入配臵管理。各项配臵信息的详细程度应满足运行管理工作的需要。

第四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建立并严格执行配臵管

理流程,规范配臵信息管理,对配臵信息的更新活动须进行审核,确保配臵管理数据库中记录了配臵项的最新信息。

第九章

事件管理

第四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严格事件管理,规范突发事件和用户服务请求的响应、处理流程,并及时跟踪、反馈事件和服务请求的处理进程。

第五十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统一受理事件报告和服务请求。运行组应建立事件监控和管理系统,受理事件报告和服务请求,进行记录和分类后,按照预定的流程通知、转发至相关支持人员和部门。

第五十一条

事件处理完毕后,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详细记录解决方案,及时更新知识库,以便再次发生相同的事件时能够及时采取已知的解决方案进行处理。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定期召开例会对事件进行回顾,总结事件处理经验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五十二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定期进行事件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考核,统计事件总数、问题解决成功率、平均解决时间等指标,逐步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十三条

科技信息部负责组织、协调、调度相关人员参加重大运行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工作,并负责在规定的时限内逐级向有关联社领导和有关监管部门通知、报告重大事件发生、进展和恢复情况。

第五十四条

确立无条件响应紧急事件的原则。相关人员一旦收到紧急事件请求或命令,都应立即投入紧急事件响应和恢复工作。在签订运行服务合同时,应当对IT供应商及其技术支持人员提出类似的服务要求。

第五十五条

重大运行事件处理完毕后,由科技信息部运行

人员组织完成重大运行事件处理和分析报告,对重大运行事件发生的过程、现象、对业务的影响及影响范围、受影响的相关系统情况、处理和恢复过程、原因分析和采取的措施等进行客观、真实的报告。

第十章 可用性与性能管理

第五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加强系统可用性和性能管理,根据生产需求和测试情况,合理配臵生产系统资源,防止发生可用性和性能问题,确保满足业务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要求,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控制服务成本。

第五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完善可用性和性能监控管理机制,设臵可用性和性能的阀值报警功能,以便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和潜在的问题,准确计算和报告服务可用性和性能。

第五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采取有效措施缩短系统故障诊断、切换、恢复等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系统变更,减少服务停顿的时间,提高系统可用性。采用有效的自动化手段分析性能数据,记录、跟踪、分析系统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性能问题。

第五十九条

业务部门应定期根据业务发展研究出具业务发展趋势报告,科技信息部应根据业务发展趋势报告分析系统运行趋势,采取优化系统配臵参数、优化应用程序、对系统进行升级、扩容改造等措施,提高系统服务性能。

第十一章 数据管理

第六十条 科技信息部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对数据的生成、传递、传输、导出、备份、归档、保存、迁移、转储、恢复、销毁等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数据安全,以满足系统恢复、业务处理和业务监管的要求。

第六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根据系统安全等级,确定

数据的保护等级、访问权限、操作权限和加密措施。

第六十二条

数据介质的运输、保存、保管场地应符合有关物理环境的技术要求。

第六十三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按照业务持续性和系统可用性的要求,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定系统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备份内容、备份方式、备份时间及备份介质保存周期、保存场所等,并制定相应的恢复程序。重要数据的备份必须制作多份,并将其中一份保存在异地。

第六十四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建立数据清理策略,定期清理联机数据,保持系统性能良好。根据业务要求和监管要求,建立归档策略,定期对业务数据进行归档和保存,采用的归档数据格式应不依赖于归档时的系统环境。

第六十五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加强生产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管理,对数据的导出、迁移、转换、传输、加载等操作进行监控与记录。操作需要采取手工方式的,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记录操作过程,需由多人操作的应办理交接手续。操作采取自动方式的,应对自动执行的过程、状态及结果进行监控和自动记录。

第六十六条

有关交易、账务、客户等高度敏感信息须采取加密传输和保存,敏感信息的修改须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并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

第六十七条

数据需要从生产环境导出使用时,须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与安全预处理,防止敏感信息泄密。

第六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定期检查、验证备份数据的有效性,包括备份系统数据与生产系统数据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第十二章 系统与网络安全管理

第六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遵照监管部门有关安全等级规范,制定系统与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第七十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严格网络和系统用户口令管理,制定明确的网络和系统用户口令管理策略和口令的申请、审批、发放、回收、修改管理流程。要定期对网络和科技信息系统用户口令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增强身份认证,加强口令管理,保护系统安全。

第七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制定严格的管理程序控制应用系统密钥的产生、传输、启用、保管和销毁。密钥应由机要人员等第三方人员保管,密钥操作过程应保证符合相互隔离、相互约束等控制原则。针对密钥丢失、损坏、失效等情形须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密钥事故,应立即报告区联社相关部门和主管领导。

第七十二条

科技信息部应逐步建立访问控制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和安全监控跟踪系统等安全防护系统,确保网络和科技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七十三条

重要网络和系统应开启系统日志、应用日志和运行维护日志,并定期对日志进行监控、稽核和跟踪分析。

第七十四条

生产网络必须严格与测试网络、开发网络进行隔离,对生产网络的访问实施严格的权限控制。

第七十五条

未经科技信息部批准,任何人不得在生产系统上安装编译软件和其他与生产运行无关的程序,不得在生产系统上保留任何形式的源代码。如果因系统运行需要必须在生产系统上安装编译软件或保留源代码的,要履行审批手续并进行备案,同时严格控制其访问和执行。

第七十六条

系统软硬件及应用软件的安装,系统参数和数

据库数据等重要信息的修改或恢复,以及其他系统维护重大操作的实施必须由运行相关岗位人员负责,必要时可由运行相关岗位人员监督执行。

第七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严格管理和控制由IT供应商提供的系统程序及其安装程序,防止在系统中保留后门、陷阱等安全隐患。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在生产系统上测试、试用新的硬件和软件。

第七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定期对执行代码和环境参数进行检查、比对,防止执行错误的代码。

第七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严格后台操作流程,有效控制操作风险。对于批处理作业等后台操作、涉及客户账务和资金风险的技术操作不得采取远程登录方式访问系统,同时应遵循谨慎操作、双人复核的原则,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操作命令,必须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审核,并做好操作记录。

第八十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加强互联网、外联网接入的管理,实时监控网络入侵、渗透、攻击等可疑行为;明确专人定期检查、审计监控日志信息。

第八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加强对IT供应商人员参与网络和系统维护的监控,IT供应商人员应在运行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操作,同时采取相关技术手段对操作进行记录和审计。

第八十二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加强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和建设实施管理:

(一)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系统和网络的建设实施,IP地址和安全策略应符合统一规划。系统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的安装、配臵、调试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其中关键设备的安装应有厂商技术人员现场支持;

(二)严格按照实施工艺的要求施工,通信线缆、光缆应

捆扎整齐、固定牢靠、标记清晰;

(三)严格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应用系统的需要,实施完成后应及时对施工技术文档和配臵文件进行整理、归档。

第八十三条

主机设备、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外围设备在投入正式使用前,应依据供货厂商提供的项目和相关指标,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备验收测试,出具验收测试报告,经批准后使用。

第八十四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对维护的项目、步骤、周期、责任人等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按照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做好设备维护记录。

第八十五条

在日常运维中,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做好设备的日常监测、检查、记录,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维修,必要时,通知供货厂商(代理商)的技术人员到场解决。

第八十六条

信息安全设备的使用须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销售使用许可证。信息安全设备送外部维修时,应删除敏感信息。信息安全设备一旦丢失,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防范手段。信息安全设备报废后应经科技信息部主要负责人批准,并实施破坏性销毁。

第八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严格控制和详细记录防火墙、防病毒网关、入侵检测、漏洞扫描、VPN、加密机、认证授权等信息安全设备的操作,严格管理维护和维修过程。

第八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负责所辖范围内的桌面系统、终端及前端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工作,负责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及参数配臵。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对其进行变动。

第八十九条

办公桌面系统、终端及前端系统应逐步建立安全管理和病毒防御体系。接入生产系统的终端,必须满足生产系统的安全要求,禁止在终端上安装未经批准的软件。

第九十条 严格禁止生产系统中使用的桌面系统以及前端系统擅自接入互联网。

第九十一条

未经科技部门授权,不得擅自卸载防病毒软件等安全产品以及修改安全产品的配臵,不得擅自变更IP地址及其他重要参数。

第十三章 机房与场地环境管理

第九十二条

中心机房,必须符合国家A类机房的标准。机房环境及场地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机房要实施7x24小时实时监控,监控录像最短保存三个月,并能随时调阅。机房监控系统由专人管理。

(二)机房须实施严格的门禁管理措施,未经授权不得进入,门禁系统的出入记录应最少保存三个月,并定期检查。

(三)机房内严禁携入易燃、易爆和强磁性、腐蚀性、刺激性的物品,禁止违章作业。

(四)非运行人员及外单位人员进入中心机房须经审批,值班人员核查并登记相关证件,由相关人员陪同,方可进入机房。

(五)严格执行机房的定期检查计划,对机房的空调、供电、监控、防水、防盗、防雷击、防鼠、防静电及门禁等相关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机房相应设施应有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并定期演练。

(六)定期对供配电设备、不间断电源设备、发电机组等进行检修、维护,保证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电力供应保持一定的冗余。

(七)定期对机房空调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机房温度、湿度满足计算机设备稳定运行的要求。

(八)明确消防专管人员,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协调消防主管部门维护和更换机房内的消防设施。

(九)机房值班人员要定时巡检机房的设备及环境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

(十)机房内设备的安放须符合承重、散热、抗干扰等方面的要求,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机房现有环境及设备设施。

(十一)机房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机房设施操作使用手册、机房维修和维护指南,以及设备、供电、布线等配臵文档,应由专人保管,及时更新,保证资料的有效性。

第九十三条

机房要符合一般设备间技术要求。承载市、县骨干网设施或与办事处公用的设备间应由科技信息部负责统一管理维护。

第九十四条

设备间的设计或改造方案须经科技信息部审批,由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工程公司施工,由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技术监督,保证施工质量。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按照设计标准及相关的规定进行鉴定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第十四章 IT供应商服务管理

第九十五条

科技信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对运行管理中涉及的IT供应商及人员的管理。

第九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应遵循企业制定的购买IT供应商服务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策略,明确购买IT供应商服务许可的边界,具体定义IT供应商人员的操作权限。

第九十七条

与IT供应商签订的服务合同中须明确IT供应商承诺的服务水平,并约束IT供应商及其人员遵循相应的管理

规定。同时须签订安全与保密协议,明确IT供应商及其人员应承担的保密义务和安全责任。

第九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应对长期或短期从事技术支持的IT供应商服务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并登记备案。

第九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应建立对IT供应商人员的管理机制,包括长期人员的考勤、办公场所的出入、机房的出入、办公秩序等方面。

第一百条

科技信息部应建立对IT供应商人员的安全监督机制,严格网络接入的审批手续,监控各项操作,监督有关文件和数据的使用、保管、传递和销毁,及时制止越权行为。

第一百零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建立IT供应商服务登记簿,详细记录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内容、服务级别和服务提交方式,定期对IT供应商服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获得约定的服务,定期对IT供应商的服务情况进行考评,确保IT供应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五章 服务质量管理和考核

第一百零二条

科技信息部应依据区联社相关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和实行运行目标管理,建立运行服务工作检查考核机制,促进运行人员和开发人员提高运行管理工作水平。

第一百零三条

科技信息部应定期对各支行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运行检查可采取普查、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检查时要事先拟定检查方案,各检查项目的指标要量化。

第一百零四条

科技信息部应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召开生产例会,回顾运行、业务处理、系统资源使用等情况,分析运行态势,汇总运行数据,并发布运行维护信息和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第一百零五条 科技信息部应定期对本部门员工的政治思

想、业务水平、工作表现、遵守运行管理制度和规程等方面进行评议和考核。

第十六章 附 则

第一百零六条 本办法由XXX农村商业银行负责解释。第一百零七条 各社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一百零八条

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特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和各国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为适应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应进一步加快培育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由自然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1 当前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

据统计,2010年中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1023万户,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主体的中小企业创新意识还不够浓厚,甚至还有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对科技情报信息的概念都很陌生,更谈不上了解科技情报信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程度还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服务市场不健全。在现有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主要以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居多、开发转让项目较少,同时,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也相对偏低。二是科技创新服务链条不完整。能从事高技术含量的服务项目的机构很少,服务信息网络的公共技术信息量小,流通不畅,网络不健全,在数量和水平上都满足不了区域科技发展的巨大需求。三是科技创新服务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科技创新服务是新兴的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要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市场、懂法律,而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中这类复合型人才还比较匮乏,制约着信息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2 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优势

我国的科技情报机构经过50年的发展,在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战略情报研究、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具有人才、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等三大优势。近年来,各地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更是加大了投入力度,使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都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情报信息服务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开拓信息服务市场的基础。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拥有大量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资源。为了能够给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我国地市以上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都引进了万方数据、清华同方、维普资讯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和部分国外知名数据库。

(2)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近几年各地科技情报机构都搭建了各具特色的情报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拥有先进的网络技术设备和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这为中小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3)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拥有人才优势。科技情报服务机构拥有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专业信息服务队伍,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积累了丰富的信息收集、加工、检索、分析经验,擅长从各类文献信息中挖掘、分析信息,实现信息产品的增值。

3 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工作推进区域科技创新的思路

据统计,我国大型企业约有46%,而城市中小企业仅有28%,经常从科技情报信息机构获取信息。中小企业中潜在的科技信息用户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各地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应大力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力度,积极探索和研究科技情报工作引导、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

(1)统筹规划区域生产力促进联盟。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形成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联合其他科技中介机构及产学研组织共同参与的生产力促进联盟。努力形成服务规范、特色鲜明、开放协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和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逐步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骨干力量。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跨区域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统筹规划,集成多种科技服务功能,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以满足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

(2)积极推进地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建设信息咨询、技术交易、公共技术中心、创业孵化等服务平台,使其成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辅导、技术孵化、技术信息等服务,解决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加速区域科技成果转移和创新科技企业的孵化,力争在一些战略产业和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上饶市为例,作为全国光学企业基地,光学产业一直是上饶市的主导、支柱产业。针对当地企业光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弱的问题,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适时建立了上饶市光学产业公共技术综合服务平台,及时为光学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支撑,推动了地区光学产业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3)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数据库,实现地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国家、省、市各级科技信息部门虽然已经具备联机检索国内外大型数据库的能力,但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如地方特色产业、产品信息等)的开发利用却相对薄弱、滞后,有些地市科技信息服务部门甚至还没有将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这严重影响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各级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应根据实际,统一数据标准,加快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实现不同地方信息服务机构、企业对特色信息资源的共享。按照江西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数据标准规范要求,我市科技情报所从2010年起陆续建立了上饶市光学公司企业产品数据库、光伏产业信息库和本地区专家人才数据库等,以满足我市科技创新的新需求。

(4)构建以产学研相结合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信息、技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研发能力差,很难实现自主研发。各级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应围绕各地区科技优势领域和主导产业,寻找科技信息服务的切入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鼓励引导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高位对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科技信息服务入园区,为企业提供科技项目调研、查新、申报等配套服务。工业园区是企业的积聚地,但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主体的园区企业普遍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研发资金短缺的问题。科技情报信息部门要把重点放在为园区企业提供科技项目服务上来,积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引导中小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并提供申报指导、项目查新、项目评估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撰申报材料等全方位服务。

(6)从单纯的信息服务模式发展到综合知识服务模式。信息服务机构应转变观念,改变过时的信息服务模式,主动了解企业的信息需求变化,进行跟踪服务,通过大量的文献信息检索和实地信息调研,从浅层次信息加工处理转向深层次知识加工处理,将分散的信息定向收集起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深层次的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述、述评和专题信息研究报告等有价值的、令用户满意的信息产品,使企业认识到科技信息服务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7)加强科技情报信息队伍建设。要做好科技信息服务工作,高位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振兴区域经济,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信息服务队伍。各地科技情报部门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从事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人员的再教育,使其知识结构从单一学科走向交叉学科和多学科,努力培养一批熟悉专业,知识面广,能较深入地研究企业科研、生产和管理,有信息收集、处理、研究服务能力和知识的复合型信息人才。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创新周期缩短,市场瞬息万变,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对信息的需求将会愈来愈强烈。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各地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必须在科技信息服务机制、服务对策、服务网络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的科技情报信息。

摘要:区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提出了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科技情报机构,科技信息服务,区域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许明金.科技信息机构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J].现代情报,2006,(12):165-166.

[2]俞青,史媛,乔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情报服务水平[J].现代情报,2007,(2):161-163.

[3]郑有.中小企业情报服务模式的探讨[J].情报杂志,2009,(28):179-180

[4]廖宏军,孙彤,高雅佳.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现代图书情报工作[J].现代情报,2008,(4):193-194.

[5]王娟平.浅析基层科技情报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9):79-80.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演化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网络 演化模式 科技信息服务 网络化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 G3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3-0072-04

Study on Evolution Model of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

Feng Xiuzhen Wu Lili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Abstract:Based on the literature study on evolution model regarding social network, the evolution model of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 is elaborated, which is consisted of a gradualistic model, differentiation model, and integration model. The evolution proces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stages, such as the selection stage, the genetic stage, and the variation stage. Each stage can be moved back and forth if the driving force is existed. Our research results confirmed that it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 to develop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 if we could find out the trends and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

Key words: SNA; evolution model;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ed information service

CLC number: G350.7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3-0072-04

1 引言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推动了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拓展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范围,加大了服务任务数量,加快了服务业务流通,方便了服务沟通与交流。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之间存在的链接关系形成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一方面提高了技术中介的信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了国家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1 ]深入研究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借助网络链接建立了彼此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的网络称之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网络的节点是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边是平台之间的链接关系。据文献研究,目前学术界对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研究限于静态视角,抽取某一时刻的网络快照分析判断网络特征和属性。[2 ]基于社会网络演化的相关研究聚集在科学合作网络[3 ]、创新网络[4 ]和知识网络[5 ]方面,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动态演化研究十分稀缺。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着重探讨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以期拓展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研究与应用,为推进科技信息服务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演化模式

演化是指不同时代之间的生物具有差异的现象, 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各种理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演化是指不同阶段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变化及其状态。随着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数量的不断增加,信息服务内容在不断变化、调整和更新,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网络中某些节点平台加入或退出,某些弱连接的节点间关系演变为强连接关系或由于某些节点的退出形成了新的结构洞等。根据社会网络演化理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演化具有两种模式:复制演进模式和重构演进模式。

2.1 复制演进模式:社会资本观点

复制演进模式的主要观点是法国学者Boutdieu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网络的演进是社会资本的累积,即个人或组织通过与外界的联系所增加的资源的总和。根据这一理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演化中,一是通过平台自身所拥有信息资源与其他平台进行合作,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或信息服务;二是在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形成组织管理和成长的路径依赖。因此,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获取资源,将不断复制已有的网络结构及其特征,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由此形成了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演变。

2.2 重构演进模式:结构洞观点

Burt认为,一个网络中最有可能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位置处于关系稠密地带之间而不是之内。他称这种关系稠密地带之间的稀疏地带为“结构洞”。结构洞中没有或很少有信息与资源的流动。因此,结构洞对行动者而言,是一个可以获取信息或者控制利益的重要位置。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重构演进就是网络中的平台不断寻找并占据新的结构洞,由此构建了信息的网络节点联系,造成了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结构的演变。

2.3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演化模式的建立

有学者根据上述两种演进模式,探讨知识网络成员及其变化情况,将知识网络演化形式分为渐变模式和重构模式(见图1)。 [5 ]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有别于知识网络,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节点是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根据科技信息服务性质和资源类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可分为三类:服务于技术转移类平台、服务于技术创新类平台、服务于技术交易类平台。因此,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在重构过程中存在两种可能性:分化或聚集。与知识网络演变模式不同,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演化模式具有三种形式:渐变模式(见图1.a)、分化模式和聚集模式(见图2)。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渐变模式形成原因是:(1)新平台加入或者原有平台退出,但加入和退出的平台对网络结构没有造成实质性改变,即网络核心还是维持原状;(2)网络内信息资源的种类、数量、流动情况没有实质性改变;(3)平台信息服务内容没有实质性改变,如技术交易、技术转移等信息服务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分化模式形成原因是:(1)新平台加入或原有平台退出,造成新链接关系建立或原有链接关系消失,使网络结构发生质的改变;(2)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由于信息服务内容、信息资源种类、数量分化为以某一功能或某一类资源的子网络;(3)每个子网络演变出子网核心,在每个子网内通过渐变模式产生非实质性变化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聚集模式形成原因是:(1)部分平台发现并占据了结构洞位置,获取信息收益或控制收益;(2)信息资源在分化聚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联系,信息资源被深度共享、信息服务效率提高或出现新的创新 ;(3)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形成多核的均衡状态。

综上所述,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演化模式可以归纳为:(2)渐变模式;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资源得到不断的累积;(2)分化模式; 当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平台将聚集某一类或几类服务;③ 聚集模式;当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分化到一定程度,出现结构洞,围绕结构洞的占据和利用产生演变,最终形成多核的网络均衡状态(见图3)。

3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演化过程及其推动力

有学者认为, 组织知识与动态能力的演变主要是围绕着产生变异、内部选择、传播和保持这四个阶段循环进行。[6 ]我们根据生物进化论理论,将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演化分为选择、遗传、变异3个循环阶段(见图4),每个循环阶段都有其主要的推动力。

(1)选择阶段: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要确定信息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及信息资源的种类、数量,同时还要选择链接关系的对象、数量和规模。在此阶段的推动力表现为:①资源互补效应。Kash 和 Rycoft (2002) [7 ]认为互补性资源是网络自组织的分析框架因素之一。平台间的联系是建立在具备互补性资源的条件之上;②合作利益效应。在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中,平台之间有共享的服务功能可建立链接关系。合作链接即可以实现功能互补;③内容相关效应。与具有相关内容的平台建立相关链接,可以有效扩大影响,拓展用户的信息需求,亦能加强相关平台之间的联系,扩大影响力。

(2)遗传阶段:链接关系的遗传指链接节点具有继承性。网络的增长是建立在已有的链接关系基础上。遗传即可以使网络维持一定范围的稳定性,也可以使其资源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如果这种路径依赖通过遗传得到强化,可以导致网络核心的出现。此阶段的推动力表现为:①溢出效应。长期的链接关系能够培育平台间的信任与合作。长期的信任能够形成无形的契约,降低信息壁垒,促进信息传递与共享;②获取竞争优势的推动效应。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加强平台间合作,形成互补效应,便于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3)变异阶段:变异指网络新结构和原有结构产生相异的过程,一般是指网络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新信息技术的变化、新技术政策的影响等,由此造成网络内资源和链接演变,此阶段的推动力是: ①创新效应。创新是网络内信息平台为寻求竞争优势,在资源或服务方面进行重大突破;②利益分配机制。由于利益驱动,各平台在网络中寻求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活动职能,形成不同的核心能力。利益分配驱动促使网络分化为多个子网;③协调治理机制。子网分化形成各自不同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协调,可以有效传递信息,促使网络资源共享。此外,网络内形成的规范可以改善网络,起到协调、监督与制衡的作用。

根据上述分析,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演化模式与演化过程的对应关系(见图5)。科技信息服务网络遵循渐变—分化— 聚集的演化模式。在每一模式的演化中,按照选择—遗传—变异的演化阶段进行,在每一阶段都有其主要的推动力促使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发生变化。另外,各个演化模式不是绝对孤立的存在,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伴随其他模式,可能非常复杂。同理,演化阶段的划分和推动力影响也具有多重效应。限于篇幅,在此不予讨论。

4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演化模式结果分析

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分为三类:技术转移类平台、技术创新类平台和技术交易类平台。目前,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以技术交易类为主,随着政府对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不断重视,大量的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和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将会快速发展,迅速崛起。

4.1 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2009年科技信息服务类网站以及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存在情况,[8 ]我国目前共有150余家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有关科技信息服务业务的特征如下:(1)核心平台以技术交易服务为主,技术转移类平台和技术创新类平台极少;(2)链接关系总体偏少,核心节点的“中心”地位不够突出。因此网络的稳健性不够,网络效率不高;(3)网络的层次性不够明显。

4.2 演化模式分析

根据上述的演化模式分析,我们认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演化过程为:(1)网络遵循渐变模式,网络的资源得到不断的累积,网络内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类平台节点将会增多,并和其他平台建立联系,但网络结构不发生实质性变化;(2)分化模式,当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资源累积到一定程度,网络分化为技术交易子网、技术转移子网、技术创新子网。每个子网都有其核心,并服务其特定的功能;(3)聚集模式,子网之间的结构洞被占据并成为子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最终将形成多核的网络均衡状态(见图6)。

5 结论

通过对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演化模式及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将会演化为以技术交易子网、技术转移子网、技术创新子网三个子网为核心的多核网络。每一子网服务于特定的功能,子网之间占据结构洞的服务平台能够获取较多的信息收益和控制收益。演化模式分析结果有益于分析我国科技信息服务发展趋势,有利于推进我国科技信息服务行业又好又快、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秀珍,武丽丽.网上技术市场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52-56.

[2]Xiuzhen Feng, Lili Wu. Research on assessing the cap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Holes Theory [C] //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Qinhuangdao, China.2010:265-269.

[3]Newman M. E. J.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J].Proc.Nat.Acad.Sci.U.S.A.,98,404,condmat/0007214.

[4]黄玮强等.企业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27):793-800.

[5]陈红. 知识创新导向的组织知识网络研究[D].天津: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5.

[6]董俊武等.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4,(2):77-85.

[7]Kash D. E., Rycoft R. W. Emerging patterns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Social Change, 2002, 69: 581- 606.

[8]袁毅. 核心网站评选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篇4

附件4 “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 2018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18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创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原则下的国际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到2020年,在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综合效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等战略方向形成包括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集成应用与标准规范在内的成果体系,满足我国轨道交通作为全局战略性骨干运输网络的高效能、综合性、一体化、可持续发展需求,并具备显著的国际竞争优势,支撑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全面实现。到2020年,我国要具备交付运营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及相关系统,时速120公里以上联合运输、时速160公里以上快捷货运和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货运成套装备,满足泛欧亚铁路互联互通要求、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因技术原因导致的运营安全事故率降低50%以上、单位周转量能耗水平国际领先、磁浮交通系统技术完全自主化的技术能力。

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篇5

科技企业孵化器(Incubator或Innovation Center)又称之为企业创业中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业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包括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和促进创业企业成长和发展,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初创阶段或刚成立的相对幼弱的创业企业成为能够独立运作并健康成长的企业。

从全世界的发展和初中来看,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专门的科技产业服务机构,在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和迅速成长加速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已经显现出其独特的功能与潜力,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与进步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有效途径,是为实践证明了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经验,也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目前,全国共有新科技企业孵化器近500家[2]。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挥合力,有必要建立全国和区域孵化器组织网络,建立以孵化器为核心,为网络为手段、吸引创业资本、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研发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其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发挥科技创新孵育体系作用的重要载体。

1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一般说来,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可以采取层次结构,由若干区域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共同构成全国的统一平台,而区域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由区域内的众多孵化器组织协同建设。区域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既可由一家孵化器牵头,各孵化器协助提供共享资源,也可由各孵化器分头建设,在网络上联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

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成为虚拟孵化的平台、弘扬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的平台、整合区域孵化资源和科技产业化各种资源的平台、促进孵化器与境外企业孵化机构合作的平台、贯彻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其它技术手段,加强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信息交换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努力促进各类孵化器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孵育体系建设。

1.1 建立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各类孵化器既具有共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也具有各自的服务特色和资源优势。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各类孵化器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建立民间性质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组织。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其它技术手段建立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努力促进各类孵化器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另一方面,各个孵化器应以互联网为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如信息的发布、拟孵企业入驻的申请、与在孵企业的沟通等,使创业企业可按需选择。孵化器采用互联网的开放式服务也可利于孵化器之间的良性竞争,因为创业者能够从网站上对所能提供的服务一目了然。孵化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在孵企业作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市场营销,提高在孵企业的知名度,为在孵企业创造合作机会。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和信息,覆盖更广阔的范围,互联网应该是孵化器吸引国内外拟孵企业的一个重要武器,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孵化器的运作成本。即使当地的创业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以更低的成本接受服务。

1.2 建立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

建立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推动技术创新的举措。

一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孵化器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是现代管理观念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科技企业孵化器应以建设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为动力和手段,促进经济新一轮大发展,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努力培育新兴科技企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整合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的需要。无论在全国还是在区域,尽管孵化器总体数量有圈套发展,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疏于政府引导,一些年以来,各级部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方面的投入不菲,却形成了“信息孤岛”、“散落珍珠”的格局,各孵化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有效地将散落的“珍珠”串成“串”,把可公开的、可以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有效汇集,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社会提供有效的企业管理、成果转化等信息导向,提高社会经济运作效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率。

三是提升孵化器管理水平,实现全方位全天候服务的需要。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经济的来临,管理和服务正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走向网络模式;这种管理和服务形式的信息化过程同时反过来促进管理和服务的施与者进行组织架构重组改造,构造出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形态,并最终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组织形态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错综复杂的、水平的网状结构转变,管理层次减少,服务覆盖面扩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而言,通过互联网络,管理服务机构以各种形式与在孵企业和创业者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并易于整合大量相关的服务,使创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和类型进行选择,而不受时空的限制。

四是带动企业信息化,促进创业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企业信息化可以大大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只有采用信息化手段的企业,只有回忆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再造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具有充分的竞争优势。但是,众多的创业企业面临各方面的生存竞争压力,往往顾此失彼,在信息化进程中无所适从。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信息化,并为创业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引领、指导创业企业逐步实现信息化,可以大大降低创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创业企业快速发展。

五是集成科技产业化资源,建立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需要。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是办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和失去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以官、产、学、研、资、介、贸诸方面互利发展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的建立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国民经济更加快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这种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必然是以各类科技企业孵化机构为核心,以市场规划和政府支持为主导,以大学、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为资源,以孵化资金、创业投资为支撑,以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和各类要素市场为媒介,依托于现代化信息网络和投融资网络的体系。在各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上,科技产业化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得以整合,产业发展流程更为顺畅,经济得以步入新一轮大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以提高,在各个高新区必然会涌现出更多的新兴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虚拟孵化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使命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要致力于营造创业氛围、孵育创业企业、培养创业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工作是对创业企业和创业者的开展咨询指导服务。但是,这种常规孵化手段不可避免地受工作时间、场所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限制。

与常规孵化相对应,依托互联网的虚拟孵化得以发展。虚拟孵化就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常规孵化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网络网站为载体,全天候全方位为本地和远程的在孵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企业诊断等服务,弥补常规手段的不足,扶持创业企业快速发展。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1)稳定性,系统提供7×24服务,支持足够数量的并发请求;(2)易用性,平台结构清晰,服务质量优质,用户使用方便;(3)简洁性,适应多种硬件平台和多种网络结构,能按需要灵活配置;(4)开放性,各孵化器以及相关机构均可以联入,实现数据共享和代码复用;(5)扩展性,随业务拓展而易于升级。

2.1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关键功能模块

咨询门诊。孵化器牵头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通过互联网络为在孵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在线咨询,解决他们在实际企业管理和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个性和共性难题,并引导其他企业参与讨论,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空中课堂。通过互联网络,对创业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特别是适应创业企业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艺术等方面的教程,努力提高创业者素质和水平,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转化阵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资源的转换器,一头连接高校院所,一头吸纳社会资本。高校院所借助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推介产业化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风险资本更易于寻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并后续跟进,在孵企业则可以便捷地利用高校院所的研发、试验和培训资源,与高校院所建立产业化合作关系。

产品中心。孵化器归根到底要为创业企业服务,而企业最关心的是市场开拓、渠道建设和产品销售。一方面,应利用孵化器掌握的资源和信息协助各创业企业复用、共建渠道;另一方面,应依托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产品中心,便于公众快捷系统了解各企业的产品、技术、服务和联系方式。

园区动态。孵化器应促进创业企业之间的交流,促进创业企业和外界的沟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孵化器重要的宣传展示平台。各创业企业可以相互借鉴管理实务,交流创业心得,探讨管理误区,分析典型案例,捕促市场机会;社会公众可以及时了解孵化园区动态,感受创业文化、创业理念和创业氛围,把握就业和创业机会。

政务导航。孵化器要指引各创业企业熟悉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办事流程,学习掌握相关政策法规。更直接的是,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要汇聚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网址链接,从而使在孵企业和用户可以方便地跳转到其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学习政府公告,把握行业动态。

2.2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结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采取2种模式。一种是集中式,在区域内由一家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孵化器(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具体负责平台的总体建设,各孵化器和关联单位提供信息和资源,整个平台为统一整体,信息维护和更新基本上全部由牵头单位负责,必要时也可以给有关单位分配网络帐号和密码,以利于协助维护更新相关信息。另一种是分布式,在区域内由多家孵化器和相关单位共同建设和维护,参与方首先协商设立一个总的入口网址,其下各功能板块均转向各有关单位自身的站点和服务,这时候系统总的统筹和功能定义工作十分重要。

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建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明确建设目标,避免重复建设。(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完善,根据事例科技产业化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需要,结合孵化器自身和创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稳步推进。(3)整合资源,市场运作,充分整合、利用、发挥各关联孵化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笔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各协同单位必须联合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大力推进统一标准的贯彻落实,同时,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制定并完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这既是维护科技企业孵化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建立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必然选择。

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整个逻辑结构按照功能可以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层次:(1)基础设施层,(2)应用支撑层,(3)应用层。

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层是为系统提供数据、指令传输和交换的平台,包括服务器端内部网和因特网接入。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系统、机房以及配套的基础软件系统等。

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支撑层主要是针对系统的一些公共应用服务单元或特点进行归纳和抽象,建立相应的服务元素,为系统提供基础的模块化构件或服务。应用支撑层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通用的电子政务构件、工作流管理、应用集成模块、Web门户服务平台、统一的用户管理、多样化接入服务等。

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层是整个系统面向最终用户的层面,主要包括面向在孵企业(本地和远程)的虚拟孵化系统、面向公众服务的公共服务系统、面向各类孵化器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信息交换系统等,表现为门户网站的形式。

此外,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以及系统运行监控与维护系统贯穿于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各个层次。

整个笼统采用B/S体系为主的结构建设。

系统可以采纳Web Services技术将现现有的各关联单位的信息系统互连,实现“安全数据共享,可信业务互连”,同时为公众提供Web服务。

交换系统按照B/S三层体系进行构建。中间件采用Weblogic平台,后台数据库采用Oracle 8i;或者,中间件采用Tomcat平台,后台数据库采用MS SQL Server。数据的传送采用HTTP协议,它可方便穿越防火墙进行数据交换。

客户端无需安装软件,通过浏览器的方式即可完成全部操作过程。促进资源共享,促进交流沟通

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固然定位于为创业企业、创业者乃至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创业和就业。但是,有2个方面的功能应当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就引起足够的重视。

3.1资源共享

在全国,有近5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各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各类孵化器既具有共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也具有各自的服务特色和资源优势。应充分利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促进各类孵化器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并探索建立民间性质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协作组织。

对于集中式平台,行业协会或政府主管部门应发挥作用,号召并激励各关联单位配合牵头建设单位提供信息和资源,丰富平台内容;对于分布式平台,各参与单位应协商好数据结构和功能定义,以便各板块能平滑衔接。这样,公共信息服务翔实地反映了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特色资源和创业条件,既促进各类孵化器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也便于正在寻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对各孵化器所能提供的服务一目了然,并从容选择,促进孵化器之间的良性竞争。

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孵化器不可能也不应当“包揽”所有的孵化服务,大量的孵化服务应当借助于社会上相应的中介服务机构完成。

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积极吸引大学、科研院所、投融资、经济技术咨询、市场中介、人力资源、财务、法律事务和商业策划等机构连接或引入,为他们提供一块阵地,让各中介服务机构全面地向众多的科技企业推介自己,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与孵化器的合作,既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也扩大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全方位的服务和良好创业环境的建立,不仅需要孵化器自身的努力,更主要的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和争取政策部门的支持。通过政府的有序引导,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通过良性竞争和多赢发展,各孵化器和关联机构获得了广泛的客户,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享受了良好的服务。

3.2交流沟通

创业企业之所以要选择入驻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之所以能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为新经济的出现与繁荣作出历史性的贡献,一个方面的原因固然是因为孵化器提供了廉价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场所,从而让初创企业减少了购置厂房等固定资产投入,让有限的奖金用于创业初期的研发和生产,但更重要的是,在孵化器,创业企业有较多的机会和一同创业的其他科技企业相互交流,创业者之间能够经济的讨论沟通。这些机会对于初涉商道的精英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迅速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而恰恰这一技能是不容易从书本获得的。

正因为如此,创建融洽活泼的交流沟通渠道,是孵化器建设的精髓,远远胜于场所提供或设备租赁!

一方面,孵化器的管理人员可以定期举办沙龙、论坛、演讲、培训等常规方式促进创业企业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创业者之间建立便捷的非正式交流沟通渠道,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意识,烘托创业氛围。

BBS、新闻组是可以采纳的有效方式。此外,开放式邮件系统也是一种有效途径。

例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接收创业者的各种问题,依托一种开放式邮件系统,一方面将问题转发给合适的专家解答,并回复给提问者;另一方面,系统自动将问题和解答归纳整理,发布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让更多的创业者借鉴。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依托信息技术的交流沟通平台可能更胜于直接面对面的常规手段。一个实例

武汉化工科技企业孵化器由华中科技大学及其产业集团、创业投资公司组建,是武汉市第一家高尊长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武汉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武汉华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门户网站是基本具备了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特征。其中,“武汉华工科技企业孵化器信息服务平台”和“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虚拟孵化平台”的有关集成技术和管理运营理念居国内领先水平,均通过武汉科技成果鉴定,获得专家和同行好评。

5结论

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关键服务,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通过对孵化器各项业务提供标准的信息交换服务调用,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其他科技产业化资源要素的整合,从而促进各类孵化器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建成孵化器信息化网络体系,促进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融合,为科技企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从未有过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条件。

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实现大学、科研院所、投融资、经济技术咨询、市场中介、人力资源、财务、法律事务和商业策划等机构与孵化器的连接,并在高校、科研院所、孵化器和高新区形成梯级孵化关系,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并最终通过技术跨越实现经济跨越。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关于“十五”期间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国科发高字[2001]240号,2001年7月15日。

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篇6

中国环保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中国环保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根据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统一部署和环境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负责建设的以整合、管理、发布和交流环境科技信息为内容的信息化、智能化大型公众环境科技资源共享和服务网络平台。同时,也是为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环境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组织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协同管理提供基础性服务的网络平台。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以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积极发挥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以科技创新促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以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布局、科学设计,突出共享、分步建设”的原则。

二、项目内容

根据项目总体规划要求,整个项目由“一网五库八个二级网台”构成。

1、“一网”是指项目平台综合门户网站----中国环保科技网,网站注册域名:.cn或等,中文域名:“中国环保科技网”和“中国环境科技网”。

2、“五库”是指通过整合全国环境科技管理部门、学会及直属分支机构、全国地方学会和相关科技资源单位的资源进行分类构建的五个环境科技资源共享数据库。即“环境科技政策与动态信息库”、“环境科技专家人才库”、“环境科技成果库”、“环境科技研究与发展项目库”和“环境科技文献资料库”,并以该五大环境科技资源库为核心,衍生构建的各类环境科技信息资源动态跟

踪分析数据子库等。

3、“八个二级网台”是指根据项目平台资源内容和服务功能进行综合分类,并通过网络技术支持系统构建的八个二级环境科技服务网台。即“环保科技人才网台、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网台、环保科技教育与培训网台、环保科技产业发展网台、环保投融资服务网台、环保科技专家咨询网台、环保科普网台和集团通讯网台”等。

三、技术规范

为保证整个项目平台“规划与建设统一,技术标准与数据共享统一、数据交换与网络应用统一、信息认证与网络安全统一”,我会将根据总局环境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环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有关要求,组织专家研究和制定统一的环保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技术规范,同时制定统一的中国环保科技网站集群目录体系。以确保全国环保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高效利用。

四、保障措施

1、为支持全国各地环境科技资源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项目平台建设,我会已授权北京辰联华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承建单位,为整个项目实施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与系统维护。

2、为加强环保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环保科技支持与服务,我会拟联合有关部门及单位共同启动“全国环保科技促进工程”,以保障项目平台建设的顺利实施。

3、为促进全国环境科技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共建环保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我会将积极同有关电信运营商进行联系和协调,建设专门服务于环境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的“全国环保科技资源共享(IDC)专用机房”。向资源共享单位提供专业的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域名申请、自助建站以及全面的环境科技资源数据支持等服务,以安全、可靠、快速、全面的环境数据存储服务保障网络数据传输的高效、通畅和信息安全。

4、为实现全国环境科技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促进全国学会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作职能转变,提高各地环境学会

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篇7

一、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定位与建设内容

连云港市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是一个集信息采集、处理、检索、远程传输、发布、数据库应用、信息分析预测、办公自动化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系统工程。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 , 整合连云港市科技金融资源, 面向科技中小企业 、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建设具备科技信息系统 、金融信息服务、融资产品、融资服务 、中介服务 、信用评价 、科技经费监管、咨询服务、政策资讯 、培训服务等多功能的科技金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连云港市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功能包含科技金融服务网站、科技金融项目申报管理, 项目库, 成果库, 专家库等, 为项目申报单位、科技部门、银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提供综合业务服务。不同类型用户账号登录系统, 分权限查看并处理相关的业务信息。申报单位共享平台中的所有项目申报机会;科技部门通过平台可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公开及管理;金融单位通过平台查看项目, 项目贷款, 产品发布, 项目担保;该平台实现跨部门共建、各流程环节数据相互关联的,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二、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开发原则

2.1 安全性。不同用户拥有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 需正确输入才能登录系统, 密码采用MD5加密, 相应网页采用权限设置, 没有权限用户不能打开页面;服务器端使用防病毒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同时采用阿姆瑞特硬件防火墙, 有效防止病毒侵入。

2. 2 可维护性

2.2.1建立明确的软件质量目标和优先级。实际项目过程中, 需求分析阶段规范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跟踪矩阵。

2.2.2使用提高软件质量的技术和工具。产品模块化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提供软件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也是提高可维护性的有效的技术。它的优点是如果需要改变某个模块功能, 则只需要改变某个模块, 对其他模块影响很小, 如果需要增加程序的某些功能, 则仅需要完成这些功能的新的模块或模块层;程序的测试和重复测试比较容易, 程序错位易于定位和纠正。容易提高程序效率。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 提高现有系统的可维护性。实际项目过程中, 软件设计和编码阶段规范软件设计、代码编码过程。

2.2.3进行明确的质量审查。质量保证审查对于维持软件质量, 是一个很有用的技术, 还可以用来检测在开发和维护阶段内发生的质量变化, 一旦检测出问题来, 就可以采取纠正措施, 以控制不断增长的软件维护成本, 延长软件系统的有效生命期, 为了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 可在检查点进行复审、验收检查、周期性维护检查、对软件包进行检查。

实际项目过程中, 系统测试和维护阶段, 规范测试用例、bug记录、测试报告。

2.3 可转移/转换性。该系统采用ASP.NET开发, 运行环境为MS Windows操作系统下。

三、平台系统设计

连云港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主要产品功能:金融服务网站, 金融科技项目实现标准业务流程管理, 涵盖项目申报、项目审核、项目公开, 银行贷款, 担保公司担保, 系统后台管理, 项目库, 企业库, 成果库, 专家库。系统功能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3.1  用户群体分析。系统用户包括:申报单位用户、生产力促进局用户、科技成果处用户、金融机构用户、中介机构用户、系统管理员。

申报单位用户:可以注册后, 进行项目申报、技术需求填报, 浏览金融及中介机构, 查看成果库, 查看专家库等信息。

生产力促进局用户:承担科技金融网站的日常管理, 对注册用户、登记成果、技术需求等项目及常规栏目信息进行审核。

科技成果处用户:市科技局的金融管理机构, 对申请科技金融的项目进行管理。

金融机构用户:注册登记的银行、投资、担保等机构, 登录后可以查看相应的项目、企业库信息, 项目贷款, 项目投资, 项目担保等。

中介机构用户:注册登记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 登录后可以查看相应的项目、企业库信息。

系统管理员: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初始化设置, 维护系统各类基础信息、管理用户角色权限、系统日志管理、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

3.2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功能如下图所示:

3.2.1系统权限设置。系统权限设置包含用户管理、部门管理、角色管理、功能管理。 (1) 用户管理, 实现增加、修改、删除、查看用户信息。用户类型包含管理员和一般用户。 (2) 部门管理, 添加增加科技局、税务部门用户。对于增加成功的科技局、税务部门、默认被激活, 系统管理员可以取消激活、修改科技局、税务部门信息, 删除市科技局、税务部门信息。提供基本查询功能, 比如按照用户名进行查询。 (3) 角色管理, 实现增加、修改、删除、查看角色信息。选择用户具有哪些角色。该系统角色包含申报单位管理员、市科技局管理员、市科技局一般人员、县区科技局管理员、县区科技局一般人员、市税务部门管理员、市税务部门一般人员、主管税务部门管理员、主管税务部门一般人员、系统管理员。 (4) 功能管理, 实现给角色赋予系统功能, 生成左侧功能菜单树, 按照系统角色划分系统功能。

3.2.2项目类别管理。添加、修改、删除项目类别, 对于删除功能有限制, 如果开发项目类别已经被使用, 不可以删除。

3.2.3申报期限设置申报单位每年度申报开发项目类别项目, 对于申报时间期限实现动态设置, 可以设置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时间期限内, 申报单位可以申报。超过时间期限, 申报类别无效。

3.2.4栏目管理

3.2.5信息发布。可以发布项目申报通知、申报时间限制、项目申报指南信息维护功能。

3.2.6日志审计。提供系统登录日志记录、查询功能。

3.2.7登录密码设置。提供可以修改系统管理员用户登录密码功能。

3.2.8数据备份。提供数据库备份功能。

四、平台开发采用技术及实现

4.1开发环境。主要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NET2005 。

4.2运行环境。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3 或更高版本。客户端采用IE5.0 或者更高版本浏览器。

4.3 数据库。本系统采用MS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是一款强大而可靠的数据管理产品, 可以为嵌入式应用程序客户端、轻型web应用程序以及本地数据存储区提供丰富的功能, 有利于保护数据, 提高性能。

4.4 操作。系统采用B/S结构, 界面美观, 操作简便。在界面组合和功能设计时我们将一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方便用户操作, 符合用户使用的习惯。系统初始化过程中, 需要对项目开发类别, 部门, 人员、角色、功能进行初始化设置。

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篇8

近年来,江苏省科技咨询中心(简称中心)按照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部署安排,在江苏省科协的正确领导下,针对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面临的科技信息问题,坚持把企业科技信息服务项目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广泛动员、积极推进,从狠抓组织推动、重抓关键举措、精抓典型培植、严抓监督检查四个方面着手,打造出一套“服务有抓手、技术有支撑、服务有保障、交流有通道”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一、狠抓组织推动,科技信息推广应用力度大。责任分工明确。中心按照项目申报书的要求,将项目分为宣传推广期、服务落实期、跟踪问效期、总结考核期等四个阶段。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江苏省科协分管领导担任,组员由省市咨询中心负责人组成。专家组由相关省级学会秘书长组成。联络组由省市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组成。

工作机制健全。中心依靠完善健全的全省咨询中心、企业科协和省级学会,推动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在工作流程设计上,通过建立信息推广应用组织体系,为各推广单位配备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开展专利信息资源数据库推广应用操作、使用方法培训,签订保密协议、做好保密教育工作,举办知识产权讲座、培训,实施推广计划,对项目实施提供深度服务。宣传发动有力。

2015年7月10日,中心在南京召开项目推广工作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各级科协领导在各种场合身体力行推送该项目,深入企业详细介绍科技信息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向企业讲解利用“专利信息数据库”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此外,中心还充分发挥专利数据检索系统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针对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发明专利授权较少的现状,积极宣传该项目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得到企业的青睐和重视。

2015年,江苏省新增企业立项目标200家,实际完成928家;专利应用工程师培训立项目标500人,实际完成1193人;新增典型案例立项目标60个,实际完成104个。

二、重抓关键举措,科技服务培训办法实。重抓分类培训。中心认真抓好专职人员培训,项目负责人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组织能力,专家组人员由部分省级学会秘书长组成,他们多是各学会或学科行业的带头人,实践经验丰富,能胜任解决企业实施该项目中遇到的难题。抓好企业人员培训,举办企业专利应用工程师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人员运用国外专利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对企业科技信息服务项目的实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重抓实际操作。中心积极发挥项目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专利数据检索系统的使用。为此,中心安排专人深入企业,安装专利数据检索系统,并对企业的经办人进行现场指导,从系统的安装、使用以及如何检索与本企业技术相关的科技文献资料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确保企业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查询到相关的科技信息。

重抓工作衔接。中心还积极与企业项目主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督促企业重视对科技信息库的应用,随时掌握使用进展,及时帮助解决在使用专利数据检索系统中遇到的问题,详细了解企业对科技专利信息进行运用与再创新的技术攻关情况等。当企业有进一步需求时,能够及时与我中心联系,深度下载专利说明书,促使企业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三、精抓典型培植,科技信息服务价值高。利用科技信息,提升产品质量。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电线电缆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通过安装专利检索系统,检索借鉴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专利20多条,其中已借鉴“地下采矿用铠装电缆”专利技术,电缆中护套和铠装加强结构可有效地保护电缆内部结构,防止电缆受到煤矿中碎石、煤渣的损伤,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该结构可作为现行地下采矿电缆的改进方案。受此专利启发,该企业技术人员对公司生产的地下采矿电缆进行了技术改进。外护套采用高强度氯丁复合橡胶,内外护套兼备,其间用高强度的钢丝编织进行加强,有效改善了电缆抗挤压性能,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利用科技信息,研发创新产品。江苏华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科普场馆及科普乐园的整体策划设计、展品研发及工程施工。该公司针对企业的需求,择取了2项技术攻关相关的专利资料,通过智能检索功能,检索了关键词,在检索结果中选择专利。挖掘符合关键词“内阁,尤其是安全柜,实验室柜或类似”,“带有一个迷宫环的压电激励器”的专利技术,通过对这2项专利资料的研究,公司研发人员受到启迪,启动了2项新产品研发工作,申请了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且通过国家专利局的审查,获得了授权。项目产品产业化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科技信息,提升技术水平。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建有江苏省电力阀门驱动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中国能建工程研究院过程驱动控制研究所。该企业在系统中受到专利启发,创新了电动执行机构的测试系统新型加载方法、多圈绝对编码器的性能检测装置、直流电动执行机构测试系统,有力推进了阀门驱动装置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四、严抓监督检查,科技信息服务的保障好。加强项目管理。建立联络员制度,各市咨询中心按照任务要求,层层分解,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加强信息监督。建立信息推广应用企业档案数据库,跟踪掌握项目实施情况,检查、督促各企业项目完成。加强经费管理。经费上采取后补贴的办法,对完成任务的单位,特别是产生实际应用效果的单位给予经费补助。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表下一篇:生命之美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