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2024-06-30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通用9篇)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篇1

对策1.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策2.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在就业方面的职能

第一,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办事方针,政策向安排就业倾斜。相对于经济增长,政府在劳动者就业中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责任要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公平与效率中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并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增长。

第二,畅通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在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时候,政府的疏导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政府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进行预测调控,引导专家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需求进行预测,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保障就业学生的公平竞争。

对策3.大学生自身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立自强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考验时,应该坚定信念。

首先,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理性决策,摒弃传统的择业观念,正视自己的工作目的,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其次,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锻炼,以面对更多的挑战。

再次,敢于自主创业。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大学毕业生也可以是创业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创业带动就业,对自身和整个就业局势都有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更有利于毕业身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篇2

一、大学生自身的改变

大学生就业根本的决定因素是大学生本身, 大学生不应该固守老的思维模式。社会在进步, 大学生也应该学会转变, 积极地寻找内在的问题, 去主动改变自身, 充实自己, 从内在素养上进行提升。

(一) 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 各行各业也都急需新生力量的加入, 这一发展态势本应是对大学生就业极有利的局势, 可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今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学历, 但是在专业技能上却未能做到专业, 没能具有一个真正的高级人才应该具有的技能。大学生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 最紧要的是在自身上进行改变, 应该利用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真正掌握好本专业的技能, 做到学的踏实、学的精准、学的深刻。与此同时, 适时地结合社会实践,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成为本领域的精英, 成长为一名企业需要的高等学府毕业生。

(二) 大学生就业态度的转变。

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应该把薪酬放在第一位, 如果你真的是人才, 企业一定会给你应有的薪酬和福利来留住你。所以在择业时, 一个企业可以给予你的成长空间才是最重要的, 是否可以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才是大学生在就业时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三) 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

十多年的求学路, 让大学生生活得过于优越, 缩小了大学生生活的圈子, 这也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经常是被迫地去面临就业问题, 准备不够充分, 心理压力过大都是被动就业带来的不利点。这样的就业心理也使大学生失去了一些好的就业机会。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时大学生一定要面临的问题, 我们要调试好自己的心态, 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好好地准备, 抓住每一个机会, 争做就业问题的主动方。

二、高校的培养方针

(一)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大学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 而应该是加入更多的社会实践, 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用实践来消化理论知识, 把书本的知识体系真正的学活, 学以致用, 才应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实践, 加强专业技能的巩固。用实践检验理论, 用理论指导实践。二合一的方式, 做到实时学习, 实时反馈。真正地让教学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 大学的学习应该转变为引导性学习, 激发学生的热情, 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 带着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 培养其自己的思维体系。把学生被动的听讲模式转换为主动吸收, 把这种主动学习的思想从思想上进行灌输, 从能力上进行培养。这样的学生, 不仅可以在在校期间, 课业优秀, 将来走向社会, 也可以随时进行知识补充, 他们能创造的价值无可估量。

(三) 就业指导。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责任与义务, 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成为高校的工作重点。作为学校本身, 在学生未毕业时, 为学生寻找适合其专业的优秀企业作为实习基地, 并做好一系列前期与后续工作, 让学生尽早地去适应社会;在毕业季, 校方应该积极联系优秀企业在校举办招聘会, 并在校内网站及时更新就业信息, 提供一些真实可靠的岗位, 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安排相关老师对学生做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岗位分析等一系列指导工作。

三、企业的指导

(一) 企业的接受。

作为企业来说, 应该给大学生更多的机会, 我们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进行学习, 愿意主动地去接触企业, 愿意提前去了解社会。而我们的企业有时候出于各方面的考虑, 并没有给我们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换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 如果大多数企业都愿意去接受我们的大学生, 或许他有能力了, 毕业却不来你的公司, 但别的公司也在为你培养人才, 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这样去想, 或许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优秀人才。

(二) 企业的培养。

刚刚走上就业岗位的大学生, 就像是一块璞玉, 纯洁无瑕, 有着无限种可能, 面对他们, 企业最先做的不应该是开采, 而应该是培养。一味的开采, 或许可以带来短暂的利益, 但他终究会成为石头;而加以培养, 才会打磨出真正的绝世好玉, 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要知道, 石头到处都有, 绝世好玉确是珍宝, 独一无二。

(三) 企业的信任。

企业对于大学生缺乏信任感, 对其能力持怀疑, 使很多大学生感觉在企业得不到重用。企业应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信任, 在一些重要的事物处理上, 可以派老员工对大学生进行指导, 但不要过分的限制, 应当给他们更大的空间与信任。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大学生本身、高等学校与企业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现有态度, 积极探索其改变方式, 论证三方进行怎样的改变与提升才可以使大学生更快更好地就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就业,平台,大学生,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1.

[2]李瑞学, 孙官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14.

[3]孙秀华.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 2006.6.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及对策 篇3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称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直接反映了该校服务社会的方向。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称,有些专业设置过时、过偏,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性较差,就业也相对困难。很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只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毕业学生理论知识很强,专业技能不够,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不够

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都一再强调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操作性,对申请单位和人员有较高的限制标准,各地出台的相应扶持政策也不够完善,大部分都还停留在政策层面,而很多大学生是初次创业,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使得许多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他们身上。

3.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大学里抱着混文凭的心态,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說话办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交际公关能力较差。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更谈不上获得具体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了。

(2)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企业选择给的薪金是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去了大量的就业良机。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切实际地追求完美,不选择先就业后择业,也不愿意从薪金较低、工作较辛苦的基层做起,总想一步到位地就业,直接导致了个人职业规划设计过于“理想化”,从而导致了失业人员的增加。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高校应研究大学生就业

为了切实解决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应转变办学观念,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高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将就业指导列为大学教育的必修课,根据毕业生各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政策、求职心理、择业和应聘技巧等方面的辅导。

2.加快大学生就业保障体制建设

着力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保障性机制、就业长效机制,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和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政府应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让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较好衔接,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3.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增强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其次,充分认识自我,进行正确的就业决策。大学生在择业前对自己应有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适合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第三,正确就业定位。求职择业应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需要更新观念,转换思路,不要只想“我要干什么”,而应多思考“我能做什么”,找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第四,先就业后择业。大学生应认识到,求职择业不可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总是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和能力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篇4

摘要: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用人制度环境下,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性问题,如何解决此问题是当务之急。本文浅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解决大学生就业有以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职业发展教育

一、原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因素

1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首先,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毕业生数约为660万,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150万,总共超过800万。其次,国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及其他城镇失业人员增多。最后,政府放松进城务工人员限制以及城镇化进程的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也大为增加,形成对就业机会的重要争夺力量。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冲击就业的三大因素,这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另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人才竞争、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岗位需求人数一定程度上的下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地区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毕业生倾向于发达的东部地区,致使有着较大用人需求的中西部地区找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院校次之,地方院校再次之。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倾向于高学历,研究生的供需率小于本科生的供需率。从专业看,紧缺专业如通讯、计算机、机械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3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弱。90年代以来经济每增长1%仅增加约80万个岗位。经济波动、产能过剩及贸易摩擦引发就业风险。4 市场经济的不公平歧视现象。市场转型期的市场与计划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人力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存在各种就业歧视现象,如地区歧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等各种歧视

5就业体制机制障碍问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错觉,严格的户籍管理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择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得毕业生尽量避开农村等地区。企业用人制度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合理的人才使用观。

(二)高等教育因素

“计划招生”与“市场就业”的矛盾,招生工作忽视对就业市场的预测。高校缺乏一定的市场敏感度,专业设置滞后,趋同现象严重。学校就业指导关注就业率,注重数量而忽视就业质量,注重静态就业而忽视职业发展的动态,职业发展教育严重滞后。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尚不健全。

(三)大学生主体因素

1自身定位不准,职业目标脱离实际,就业期望高于社会实际,盲目自负,要求过高。有的缺乏竞争意识,难以转变角色,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对待就业消极依赖,观望徘徊。

2职前修炼不足,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职业能力欠缺,实际能力与社会要求有差距,这也是造成很多企业拒绝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的原因。

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只是在将要毕业时才关注相关的职业信息和进行择业就业准备。

4职业价值取向有失偏颇,非理性择业观,择业地位观、动机观、苦乐观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对策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对策

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从整体上降低就业率。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就业岗位的贡献作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更大的发挥中小企业的就业吸引力。

政府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宏观调控就业市场,切实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和良好的就业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例如现阶段的“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切实完善与就业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

企业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招聘选拔人才,树立合理的人才使用观,改革企业用人制度。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力度,充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

(二)学校方面的对策

在教育育人为本的前提下,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进行课程改革,增强社会适应性。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学校特色,注重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及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积极发展通识教育,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积极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转变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职能到服务性职能,建设一批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师队伍,加强课程建设能力,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切实提升大学生职前素质。

重视与就业市场特别是企业组织的联系,建立顺畅的就业渠道,这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同时要追踪调查毕业生的任职情况,建立完善的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对策

1积极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定位,进行职业测评,在自我认知、环境认知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确定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并在不断反馈调整中实施行动。

2知识和能力是紧密相联系的,建构系统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积极参与校园社团活动、学校实习见习活动以及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态度的培养的内化迁移整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好职前修炼,提升自己的职业认同力、职业形象力、岗位胜任力、社会活动力和自我推销力,塑造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多途径就业,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的社会资源就业。也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也是大有可为的,或者自主创业。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树立理性的择业观,端正职业价值取向,坚持动态发展的职业发展观点。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篇5

当前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文章对造成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作 者:牛信君  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0

3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结构性矛盾也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不断高涨,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为此,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负责就业的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均在积极探索解决之策。

一、大学生现状与就业形势分析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加,据教育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有大学毕业生611万人,2010年为631万人,而2011年将超过758万人。加之,近年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下岗工人需要再就业,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致使我国经济增速减缓,对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也使得大学生就业前景雪上加霜。当前,毕业即失业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为此,2009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两会的焦点问题,国务院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2010年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就业难年年在解决,却一年比一年难。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堪忧,就业形势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剖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国家制度、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一)制度方面

1、就业制度不合理。就业制度方面主要表现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差异。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比如城市实行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的政策,而对外来劳动力则实行歧视性政策。以户籍歧视制度为例,近年来,尽管一些中小城市户籍政策有所放松,毕业生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门槛有所降低,但是,本地新生劳动力和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部分城市把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放在首位,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就业政策。比如,一些单位规定只录用本地户口的大学生,导致外地大学生因为户口问题而“进入成本”相当高或直接被拒之门外,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

而次要劳动力市场,由于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大学生进入这些劳动力市场虽然没有什么障碍。但是要想离开则会遇到一些阻力。比如未经聘用单位允许不能考研究生、签定较长时间的劳动合同、如果离职扣留档案等,大学生要想转换工作,就必须为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而付出高昂的“离去成本”,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大学毕业生工作流动的终点通常是主要劳动力市场而非次要劳动力市场,这就不可避免的的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

2、社会保障制度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欠完善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受到限制,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就处于不公平的状态。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润滑剂”,本应当解除所有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很难实现。在我国,就业制度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分割的状态:不但不同部门分割严重,而且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也处于分割状态。从整体来看,我国享受社会保障的劳动者主要集中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员基本上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虽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有些制度还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比如当前社会保障不能完全实现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而“保随人走”。这显然也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无形添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题。

(二)高校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致使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大学生就业存在困难。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提高本校招生数量,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不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本来高校按照专业课程教学是为了培养大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素质,但有些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远远滞后于市场,导致高校供给的专业人才和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严重脱节。大学生学不能用,用非所学加重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同时也使本已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2、大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渠道无非是高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来学校和社会的招聘的企业又是极少,人才或就业网站虚假信息太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等等,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走出校园到企业、事业单位实习和参加面试招聘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是,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僵化的考试模式以及“学历主义”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学生和企业之间的鸿沟越拉越大。在劳动力市场中,如果把大学生看做产品,那么大学与企业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双方,大学与企业的经济联系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程度。但高校与社会企业合作又是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近年来,由于大学的扩招,导致大学生从生源的质量、培养的水平都有所下降。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1、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上、思想上,真正要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行,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很多毕业生对专业更是一知半解,大部分还需要企业培训来完善和提高,而企业需要的是招之能用,而且是能够很好用的人才,因此,造成有“中间差”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生产并供给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力产品,而用人单位则是需求方。当高校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达不到企业用人需求标准时,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上供给和均衡就不会实现,也就无形之中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2、就业期望过于偏高。每一个大学生都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个体,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个人就业的决策过程。决策过程中,传统观念、职业价值观以及个性特征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产生很大影响。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家庭和本人为接受高等教育投入过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比没有上大学的人付出更多的教育机会成本,所以他们期望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头地。但精英化教育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同时,由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与现实差距日益拉大,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人为地造成就业难。

3、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明,有些大学生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据一项调查显示,在“你清楚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吗”一题中,51.4%的人对此“只存在模糊的想法和原

望”;17.0%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27.6%的人有三到五年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大部分学生就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自己想要什么,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市场又需要什么。茫然无知,走一步算一步,缺乏对自己系统的了解以及对企业需求趋势的合理分析,人才供需不对口进一步突显,人才供需矛盾使大学生就业难进一步加剧。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笔者从政府、高校、大学生三个方面,对何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健全就业政策和完善相关就业制度。对就业政策而言,首先要消除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某些不合理制度,降低大学生就业的流动成本。就制度而言,完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已是迫在眉睫。中国城乡流动的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依然是户籍制度,只要户籍制度存在,就存在着改革反复的可能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有所松动的城市就业政策,就再次复归到了城市偏向的轨道上。因此,要减少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权的约束,淡化依附在户口上的社会以及经济利益,逐步实现不同户籍身份“进入成本”与“离去成本”的统一化,使劳动者因户口不同而在就业和社会福利上产生的差异达到最小。同时,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以及再就业人口多,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覆盖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要依靠政府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解决。

2、加大大学生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在创业教育上,美国、印度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有些学校甚至专注于创业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其创业相关课程高达24门,而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在此领域投入大量精力。印度早在1966年就提出了“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教育理念再次引起印度社会的重视,印度科技部于1982年成立了“国家科技创业人才开发委员会”,该委员会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一些科研机构组织了“科技创业营”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为大学生提供与各类企业家、银行家以及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专家接触与交流的机会。相对国外而言,我国政策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是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3、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这一方面印度经验同样值得我国借鉴,印度的“九五”计划,政府大力实施“农村服务中心计划”、“农村工程计划”等,这些计划对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文凭持有者自谋就业提供援助,鼓励他们在农村建立车间,从事农业机械的安装、维修、设备和零部件供应等技术服务工作,并提供就业的财政支持。同时,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达龙?阿塞莫格鲁(Daron acemoglu)的观点,短期内熟练劳动力的大量增加会使就业难度增加,但在长期内,熟练劳动力的增加可以引致“技能偏向”(skill-bias)型的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反过来会扩大对教育水平较高者的需求。如果能够通过某些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和农村就业的话,则会产生两个效应:一是促进当地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从而减轻甚至是消除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地区性差距,扩大大学生的择业范围,从而提高其就业概率;二是这些地区出现技术进步后,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增加,大学毕业生需求不足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二)高校方面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大学生就业做准备。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各高校要不断地改造传统专业,调整和增设新的专业;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科技发展和人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在学生、高校、企业和社会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调配。这方面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法国实施高等教育机构(学校)和公司之间签订的合同,实行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这些公司工

作,工程学、商业学和三年制大学的学生主要依靠这些就业合同来就业。另外,高校要大力实施职业定位教育,让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是能够具备一定的就业意识、就业知识、就业技能,为毕业实现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下转第12页)(上接第10页)

2、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在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一项调查中发现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 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

(三)大学生方面

1、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将侧重点从改善外部就业环境转移到重视教育内涵建设上来,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取决于本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品德、学识、能力、体魄、作风等。大学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不应过分看重分数,注重文凭,读万卷书,同时要尽可能行万里路;达到实践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和思考;通过网络、报纸、杂志、书店、图书馆等拓展知识面,达到基础宽厚,能适应不同工作要求;参加各种培养能力的社团与活动,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做到为人诚实并且善于合作交流,能很好地表达沟通。

2、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意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只要大学生从专业、薪金、地域等一些无形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就会发现天地是广阔的。大学生就业要着眼国家需求,让自己的就业预期适应国家发展的实际,让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小上,而不是“起薪”水平上。一个单位有很多岗位,工作没有一步到位的,从基层做起未尝不好。同时,不要太迷恋公务员或大型国有企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一定要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意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不可再期望享受到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的就业待遇。是从基层做起还是直接挤进机关?是努力做个白领还是去企业“吃苦”?是就业还是创业,或者先干脆在家等待机遇?必须三思而行!

3、树立职业理想,制定完善的职业计划。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能促进大学生在学业上奋发进取,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地按照自己的职业需要充实完善自我。同时,正确的职业理想还有助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地确立求职的期望值,自觉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另外,了解职业个性和制定职业计划又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社会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个性和职业计划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密切的联系。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坚信在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得到圆满的解决。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对策 篇7

近年来,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 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实施, 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 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据由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联合主办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5月底, 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 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的占49.81%, 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 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

二、歧视理论分析

大学生就业除了体制、改革等因素外, 不可避免的还有歧视的原因。贝克 (Backer, 1971) 认为歧视的来源是个人偏见, 即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种族或性别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阿格纳 (Aigner, 1977) 和盖恩 (Gain, 1977) 提出了另一种常见的歧视来源, 即先入为主的统计性偏见, 主要是由于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群体特征强加在某个劳动者身上而引起的。第三种市场歧视则是由于拥挤效应和双重劳动市场 (William Dickens and Kevin Lang, Se pte m be r 1985) 等非竞争性劳动市场因素的存在而引起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劳动歧视理论出发, 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 个人偏见模型

个人偏见模型的一般假设是, 雇主、顾客、雇员都存在某种特殊偏好, 也就意味着他们更偏向于与某类人有工作上的往来, 这个假设一般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 单个厂商无法影响市场上劳动力的价格, 也就是说, 厂商是雇员工资的接受者。

1) 性别歧视。性别歧视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女大学生毕业时大多在23岁左右, 正是婚育年龄, 雇主为了节省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 更愿意招收男生来避免女性婚育期间对工作的影响, 从而达到高效率高产出的目的。而有的雇主则认为男生普遍比女生身体好, 因此更愿意招收男生。

概括起来形成固有的偏见:一是女性能力天生就弱于男性。二是女性结婚生子会成为用人单位的负担。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 一些单位包括国家党政机关在招考职员或公务员时公然声明:本岗位只招纳男性。

2) 经验歧视。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毕业生一般为两类, 一是应届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一般不到30岁。另外还有对工作不满意再次返回学校就读的, 一般年龄偏大。很多企业招人明白地写出有“n年工作经历”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既满意工作经历也不够大, 而对于大龄大学生而言, 因为读书放弃了工作经历的机会。因此, 经验歧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重要原因。

3) 户籍歧视。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只招聘有本地户口或在本地有住房的人。这些都是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而进行的不公平筛选。比如在北京高校就读的学生想要留在北京工作就面临户口这一尴尬局面。而北京昂贵的房价也使许多大学生望而生畏。

4) 统计性偏见。表现为对不同学校学生的歧视。1972年, 美国学者菲尔普斯在《美国经济评论》正式提出统计性歧视理论, 建立模型来解释统计性歧视问题。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 并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而产生的歧视。

这样就造成比如雇主不愿意招聘某个高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只招聘某些学校的学生。在我国, 有的企业就只挑选211, 985工程的学校。这对于其他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是非常不利也很不公平的。

(二) 非竞争性歧视模型

拥挤效应。在一个企业或者事业单位中, 不同的职位收入和待遇一般都是不同的。而人们都喜欢那些收入高、待遇好的工作。这样就不可避免的“扎堆”, 大家都奔着好职位去申请, 比如2009年公务考试, 104万人报名, 实际71万人参考, 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 2008年为60∶1。这样的拥挤效应使得大部分有着过高期望的考生就业困难。

双重劳动力市场。这种理论把整个劳动力市场分割成为两部分非竞争性部分:主要部门和从属部门。主要部门的工作有竞升的机会, 较高的工资率, 很好的工作环境等。而从属部门各方面条件都不好。这实质上是一种隔离。刚毕业的大学生, 一般被安排到从属部门工作, 而重点高校的学生往往不甘于从属部门。于是就业难的问题就突出了。

三、对策

就业歧视严重影响到效率的提高, 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问题。那么要怎么解决呢?

1) 逐步完善现存的有关就业公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学习西方等国的相关经验, 及时制定出内容具体, 可操作性强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欧美等西方国家在保障公平就业, 反对就业歧视方面则已日臻成熟和完善。而目前, 我国涉及到劳动者平等权利的法律仅有《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 其规定比较原则, 不易操作执行, 且很少提到就业歧视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对我们来说, 如何克服就业歧视, “洋为中用”是我们必须走的路。

2) 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 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a.推行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 如产业产业政策, 经贸政策, 投资政策, 财政和税收政策, 鼓励扩大就业总量, 创造就业岗位。b.调整产业结构, 繁荣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 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30.9个百分点, 其发展十分不充分。因此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是增加就业机会, 扼制就业歧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c.发展创业型经济, 以创业扩大就业。大学生创业既解决了大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 还可以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据实践证明, 一人创业可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3) 加快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 构架合理的人才。

培养模式, 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进而改变用人单位的固有偏见, 降低遭受歧视的概率。高校扩招使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 学生人数远远高于教师人数, 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出现了人才满地都是, 能用的没有几个。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C].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大学生就业杂志社, 2006.

[2]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C].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2006.

[3]毛天平, 谭元荣.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

[4]王翠翠.动力市场的歧视分析.河南财经学院.火星论坛, 2004.

[5]MBA智库百科.

[6]刘秀英, 孙水裕, 金更欢.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学生?就业难?对策

职业院校的教育目的相对专一,换言之具有更强的职业针对性。职校生作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劳动力群体,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现状却是:随着各类大专院校的扩招,有就业需求的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无人问津,无法顺利就业。这样庞大的群体流向社会,必然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一、就业难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

1.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教育手段需与时俱进

很多职业院校都着眼于当前,为了争夺生源,开设了很多热门专业,如计算机、旅游、酒店管理等,造成同类专业的学生竞争严重。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制造业、电子产业等人才需求缺口变大。学校的专业设置从根本上打破了“供”与“求”的平衡关系,造成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各类职业院校的施教手段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之后就可以在他所学的专业领域一展所长。传统的教育模式不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在学生受教育期间,应当让其多做社会实践,到现实工作中去体验。课时分配上,也应当更偏重于专业技术课程。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能就业、好就业”为前提,开展教育教学。

2.职业院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没有跟上

不可否认,职校生大多综合素质较差,这让用人单位在选择职校生时产生了很大顾虑。有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要求最高,甚至超过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日常教育过程中,不单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还应注意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如: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自我革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得以让学生应对发展迅速的时代和社会生存现实。总而言之,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教育的初衷和根本意义。

二、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挖掘应对策略

1.“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直接造成职校生就业难

很多职校生毕业时信心满满,对自身估价过高、对未来的期望值太大,步入社会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有些学生重新审视自己,降低心理预期,选择继续等待。另一些学生则一蹶不振,不能好好反省并及时调整心态。这两种看似极端的就业心理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造成职校生就业难的问题之一。

2.严重的就业依赖心理

某些学生的家庭背景较好,父母有一定社会地位,从小在优越环境中成长,没有吃过苦、受过累,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这些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比较严重,当别人都在为前途而奔波时,他们却将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无就业压力。

3.应对策略

(1)职校生要迅速转变择业观念。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全社会的教育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据统计,2013年各类院校毕业生约700万。所以毕业生应让自己踏实下来,不要认为有了学历和技术就可以在社会立足。对不符合自己择业标准的用人单位也不要轻易拒绝,应当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观念。

(2)应当鼓励职校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不但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职校生有一技之长,應增强自主创业信念并加以引导,这对于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自主创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支持,每年都有大量职校生选择自主创业。

职校生作为拥有专业技能的优秀劳动力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的繁荣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职校生从入学到就业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每一位参与职业教育的人都应当参与其中积极探索,将优秀的职校生输送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让他们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这条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袁靖宇.大学生择业心理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2]张宇.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劳动力市场分析[J].职业教育与技术,2006(5).

[3]黄义君.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篇9

内容摘要:就业权作为劳动权的基础性权利,是实现基本人权和经济社会权利的前提。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各个国家都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本国的首要问题来抓。本文就大学生就业难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的相关思考,为大学生认真对待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新思考

1999年6月,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激增,而在短期内,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有没有大变化。“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加上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持续动荡,许多外国企业资金紧缩,大量裁员,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突出。在此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1995年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承诺“将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目标”,并建议各国实行“能够最大限度促进创造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就业论坛”会议进一步提出,要使“充分的、生产性的和自由选择的就业成为宏观经济战略和国家政策的总目标”。鉴于此,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显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剖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1、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专业能力是大学生从事专门工作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专业能力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大学生要主动、充分地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比如专业教师、图书馆等,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2、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绝大部分大同学“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有一定的规划但不完全”,即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这说明很多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因此职业目标的制定不合理导致影响就业。

3、就业观念跟不上形势

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这种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中很大障碍。同时大学生还存在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愿从基层做起,宁愿等待,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大学生期望和实际现状是不符的。

4、对求职信息不够了解

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校园招聘会、互联网、社会招聘会,校园招聘会位居首位,说明大学生获取求职信息主要还局限于校园内,还有就是依赖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提供的职业需求信息。同时,有调查数据显示:70.63%的打学生对2009年的就业形势和政

1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也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

5、求职途径把握不准

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二)高校存在的问题。

高校与市场需求供求关系错位。一方面,大学扩招致毕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很难及时就业,企业的一些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多通过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类学习班拿到等级证书后上岗的并且有实际经验,而大学毕业生很难有这样的实践经验。而且人才市场偏重“好”专业,所谓“好”专业或“热”专业,是指当前市场较紧缺的专业,但大学学的专业未能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比大学知名度更高。同时在“专业”的基础上,还对大学毕业生的专长很重视,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竞相争聘的热点。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考一锤定音;对教育内容及方法,轻视教养,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别是私立高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政府的问题

1、教育现行的行政垄断问题突出

要制定政策,打破公办大学没有危机感,并不关心就业率问题。打破教育现行的行政垄断,让民营资本进入,让民办高校更好地生存,从而使办学的主体多元化。对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追求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率低的高校进行缩减招生规模、停止相关专业招生或经济处罚。促使各高校认真研究和重视学生就业与学校发展相关性问题。引入经济手段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整。

2、政府在促进就业的责任问题

(1)政府没有真正把大学生就业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就业是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如: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问题;女性平等就业的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投资公司和创业服务机构的建设问题等。

(2)政府还没有构建以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如: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基金、大学生住房公积金保障;失业者给予发放救济金;就业再就业财政资金的足额到位问题等。

(3)政府还没有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做好就业信息调查工作。还存在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不到位等等问题。

总之,政府应当坚持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将增加就业提到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同重要的高度。就业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政治稳定,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和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这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的新思考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以及高校的进一步扩招,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制约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应坚持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实现政府、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资源的协

同努力,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及大学生本身共同努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紧密配合,全面推进。

(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解决就业难的前提

1、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素养

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成绩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非常看重的一个因素,因为专业成绩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和素质。而且还有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成绩的好坏也能反映大学毕业生今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同时对大学毕业生个人品质方面,应具有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等方面;其次,要正直、勇敢、守信、有责任感;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和自我实现欲和创新精神。再者大学生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自我综合能力,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最后还应当提倡“终身学习”,边学边干,尽力弥补自身不足。同时大学生应当具有独立自主并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道德素质。

2、大学生应当做好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在《一年致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切成就的起点是渴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能发展就愈快。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目标。”而这种渴望和目标需要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来实现。但是大量事实证明,很多大学毕业生在临近找工作的时候才想到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才想到找老师、找家长、找朋友、找亲戚和找同学等商议就业大事。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日前面向沪上7所高校2000多名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只有11.7%的人十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只有10.3%的人十分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因此在校大学生应当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职业生涯规划从走进象牙塔时就必须学习做好的一门学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大学很可能就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每个大学生应当从踏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请记住: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只要每个大学生做好该项工作并脚踏实地地付诸实施,我坚信大学生的就业就不是个难题。

3、大学生应当转变就业观念,实现由“天之骄子”到“普通劳动者”的心态转换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大学毕业生要重新确定就业定位。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正确理解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主动求职,克服“我不求人、人求我”的倒置心态。要在求职择业中注重面对现实,根据市场的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使之提高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积极勇敢的心态是大学生找工作脱颖而出的一个制胜法宝。每个公民都有劳动的权利,但劳动岗位需要自己去争取,择业者应该具备主动、积极、从容、自信和百折不挠、面对现实,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眼下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6月1日,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新一期“2009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6%。这与此前4月发布的本专科签约率均为39%相比,均有所下降。我国今年有61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在这种背景下,毕业生

应当认清自己、改变择业观念成了就业的关键。据我所知: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表示,不反对通过短期的“低工资”就业来换取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就业机会,“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低工资’就业是可以考虑的。” 我认为当下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进入就业市场是跨入社会的第一步,高薪并不是第一要素,因为随着就业者个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资也会慢慢提高。“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后图发展”的就业思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都将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当然从理性的角度择业的关键是就业的环境和就业的成长空间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一致才是最主要的。

4、大学生应当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更是通向理想彼岸的通行证。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方面。大学生应将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在大学期间不断加强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懂法守法、公平正义的品格,具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基础,远比精通业务重要,大学生要以职业道德修养为基础,进行初步的自我完善。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改造,逐步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增加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

5、了解和熟悉国家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当前大学生就业是国家在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对毕业生实行宏观调控,在就业方式上实行完全自主择业,培养、发展和健全人才劳动市场,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应在学习之余,主动学习当前的就业政策及就业过程,调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哪些变化,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从个人素质条件进行重点培养,以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同时根据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扬其长、避其短,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决策,顺利就业,或根据自身能力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自主创业。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并了解用人信息。

(二)高等学校的有所作为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

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高校应当在提高大学生就业上有所作为,对此搞笑应当努力从以下方面加强改革的力度:

1、建立高校第一责任人制度

高校书记、校长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执行“一校一策”的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到“一院系一策”、“一专业一策”,各高校应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其次,在改革教育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教育创新上下功夫;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从每年的五月开始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动态管理的月报告制度。

2、高校应当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和培养目标

目前高校存在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培养方向相互脱节问题较突出,这势必造成“结构性失业”。所以高校应当转变办学思想,根据市场需要,在合理的人才预测规划下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和办学结构,以就业为导向,计划招生,体现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尝试将市场需求与计划供应进行有机结合,将高校大学生培养与社会对大学生使用进行结合。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改革,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目标。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并保证专业的教育质量;同时关注对大学生“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能力的培养上狠下功夫。

3、高校应该市场需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这里说的知识又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每个大学生首先应当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高水平的专业与他人竞争。其次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素质包括综合知识水平及人的自身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素质及专业外的其他技能。再者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4、高校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1)高校应当构建就业服务平台。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是要建立这样一个工作体系:开设丰富、连续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构建专业化强稳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立与时俱进的就业网站。高校应该安排师资,开设就业与职业生涯课程,积极开展好就业动员工作等等。帮助毕业生同学客观认识就业现状,提供求职指导,使之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摒除好高骛远的思想,踏实工作。同时要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必须在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打造促进毕业生就业网站管理创新上下一番工夫。

(2)校企互动增强就业能力。高校要重新调整就业市场,实施中小企业战略,力促毕业生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直销业、金融保险业和服务业工作。为加快建立校企合作工作联动长效机制,学校应该提供平台,选拔了认真负责的老师作为校企联动联络员,更多的吸引企业、单位进学校和同学们进行双向洽谈,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共建人力资源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三)政府及社会的责任是解决就业难的保障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大学生就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政府与社会既要立足当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又要放眼长远,解决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大量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失业,人们就会怀疑知识是否能改变命运,这将严重影响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

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2、政府应当应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应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包括解决专业结构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改革现行教育管理体制,落实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改变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管得过细、过死的状况,增强高校的自主性,提高高校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在教育规划方面,应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地位,在着力办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同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3、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要加大力度和广度

(1)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担保基金,为异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申请贷款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如:为帮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福建将在全省建立1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扶持10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为1000名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组织100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

(2)为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建立“青年创业就业基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等,给予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支持。如: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等扶持政策。

(3)鼓励和引导向城乡基层就业,如:从去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

(4)采取各种政策缓解就业压力。如:研究生扩招;提供入伍、“下基层”和“科研岗位”等政策性就业机会;提供困难援助;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

4、政府及社会方面应加大无偿就业服务力度

该项工作包括:全国教育系统应当迅速行动起来,逐级落实责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为毕业生,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5、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平等的就业环境

就业立法是西方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最为常见的政府措施,也是世界各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手段。我国也不例外,劳动立法制度是规范劳动合同、减少纠纷,减少就业歧视,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以提高劳动技能、保护劳工安全的基本立法保障。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建议由国务院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条例》,立法中要注意处理好政府责任、高校职责、就业工作转型及大学生就业群体的政策支持等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完善配套政策,加强执法检查和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要解决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问题,应当充分调动中央、地方、高校、大学生和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同时应该发挥媒体积极作用,无论大小媒体,都要配合国家政策,宣传典型,倡导各类企业更多的为政府、社会分担责任。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按照“市场调节就业,劳动服务就业、政府指导就业”的正确思路,解决好这一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武向荣.大学生就业风险和职业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2]马于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湖南出版社,2007,07.

[3] 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1.

上一篇:七年级我学会了理解作文800字下一篇:描写元旦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