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心得体会文档

2024-07-13

骨干教师心得体会文档(精选11篇)

骨干教师心得体会文档 篇1

2016年8月初,我有幸入选新密市骨干教师团队,在河南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培训。我们此次培训的主题是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在这十天,我们跟随刘小先一起开启轻松愉悦的“破冰之旅”;跟随李帅军教授探索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更有宋晔教授带着女儿和我们一起分享中外基础教育的不同;和全老师一起品尝了“世界咖啡”,发挥团队力量探索21世纪教师核心素养体系与构建;和熊建萍博士一起品味“心灵鸡汤”,探讨教师健康心理的维护和发展;使我们获得心灵的洗礼,在品味中得到智慧与快乐!社会压力、职业压力让我们的教师生存不易,需要学会自我调节,需要乐观的工作生活。

一、核心素养---社会发展迫切需要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脚踏实地做教育的同时也应仰望星空看发展。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 “核心素养”,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今年的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培训中各位教授、博士都会提到核心素养,脑海中时时刻刻闪现这四个字的影子,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二、不断的读书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作为老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多多的读书,书香浸润人生。博览群书,广泛的阅读经典。教师的学识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教师的视野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宽度;教师的志向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维度;教师的卓越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厚度。教师的角色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坚持而持续的读书,经典与前沿相结合,博观与约取相结合。读书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层次,更可以服务我们的教育教学。读书就想存盘,而写作就是读取。我所在的学校教科研力量比较薄弱,除了学校小人少这个客观因素之外,老师读书少这也是很大影响教科研发展的因素。每天给读写留出时间,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相信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会因为读书而得到提高。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成为这堂课成功的重要元素。所以我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课堂设计上,打造激情课堂,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力争早日成为名教师。一个教师要有四个轮子:教学,科研,读书,写作。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想、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营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李冲锋教授也用行动告诉我们今后给读写留时间,他的立达书院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我每天都在欣赏阅读,他的所作深深触动了我,这么多年之所以成不了优秀教师,就是自己太懒惰、读书少、总结少、反思少。刘新选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成功经验,并与与会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聆听吸收了娄武卫、张建涛同仁优秀教学经验,又参与了一线教师的经验交流,心灵的碰撞与洗涤,使我对教学管理有了自己更明确的方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更有信心,三、用心育人感受职业幸福

一支粉笔一张嘴,两袖清风两卷书,三尺讲台三十年,四季耕耘四海春。作为老师是幸福的。育人的幸福,读书的幸福,创作的幸福!用王教授的话叫: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一个好老师!工作中,当我们有所疲惫时,当我们有所犹豫时,当我们有所迷茫时,当我们有所抱怨时,那就想着这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河南师范大学王新年教授给大家做了“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他在讲解过程中神采飞扬,语言铿锵有力,陈词激昂表现出他对教育的热爱,对专业的敬畏与钻研,极大的鼓舞了我,让我明白原来当老师也可以这么快乐,这么乐在其中。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第一次感觉到危机及身,职业倦怠让我没有一点活力,看来还需要用心尽职尽责的去做,才能体会做教师的乐趣。

通过这次培训,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同窗的骨干教师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教学实力,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今后要不断学习充电,进行学科知识和理念的更新,积极调整心态。多读书、读好书,从自身发展开始,提高专业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以“爱”为永恒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要想不被时代淘汰,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冯二红

骨干教师心得体会文档 篇2

理念。二是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通过考察和参观企业、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四是职教骨干教师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收获了经验和友谊。

职业教育中职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实践能力

2009年暑假 (7月6日至8月29日) , 笔者有幸参加了同济大学承办的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学习。

本次学习分为3个方面内容共288学时:一是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是68学时;二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是80学时;三是企业实践是136学时。2个月的学习, 既紧张充实, 又幸福愉快, 收获颇丰。

一、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 提升了职业教育理念

7月6日上午开学典礼上,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院长周耕夫教授作了精彩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报告》, 了解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和职业教育动态, 当前面临的大好形势, 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职教老师的责任感。6日下午便开始了正式行课。善于分析的徐朔教授讲授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与方法》, 了解了在德国自上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及方法。和蔼可亲的陈祝林教授讲授的《国际职业教育比较》、《职教师资科研能力培育与提升的若干思考》和《产品开发与创新基础》, 了解了世界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和重要特征, “双元制”和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内容;当前我国职教科研现状, 职教师资科研的作用及其特征, 科研论文的撰写;德国创新教育与产品设计, 我国创新教育与产品设计现状, 创新教育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优雅的孙玉华教授讲授的《可编程控制器》, 讲授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史与应用, 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热情的王建初博士讲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精神饱满的李同吉博士讲授的《学习理论与中职教育和教学》、认真的罗阳博士讲授的《机械工程领域专业教学》、充满热情的顾剑锋老师《快速成形与快速模具技术实验课程》、一丝不苟的王云峰博士《教学媒体开发实验》、性情温和的周圣涛老师讲授的《数控编程技术》等这些著名教授和职教专家的新颖的职教观点和教学方法, 风趣的讲解, 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眼前一亮, 让我们树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了解了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 掌握了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更新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更加贴近和符合职教教学的需要转变教学方法, 更好的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另外, 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些著名教授和职教专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对职业教育的敬业精神, 实在让人令人感佩。他们精彩的课堂讲授, 精心的教学安排, 平易近人的交流,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国家昌盛, 系于教育;教育昌盛, 系于我身。

二、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7月8日至9日, 学员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实验室进行了两天的现代快速制模技术的学习。此技术是直接从计算机模型产生三维物体的快速成形技术, 是由现代设计和现代制造技术迅速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的。7月19日, 学员在同济大学彰武路校区学习了激光雕刻技术。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是目前最先进的加工技术之一。8月10日至8月14日, 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精心安排下, 我们到了上海市劳动局数字化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学习。使我们大开了眼见。此中心位于上海市天山路, 有各种先进的各种机床设备五六百台, 三分之二的机床是进口的, 设备价值3.6亿, 各种机床非常先进, 许多设备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我们两天数控车床操作, 两天数控铣床操作, 一天在电脑上数控仿真。数控车床学习的是海德汉系统, 数控铣床学习的是HAAS系统。先老师讲编程, 讲系统原理, 讲机床操作, 然后学员们对一个零件进行编程、操作机床将零件加工出来。我们学习起来积极性非常高。8月17日至8月21日到上海弗斯托 (中国) 有限公司学习。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德国Festo公司于1993年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独资子公司。五天的时间, 学习了气动执行元件、控制元件、一些简单气动线路等。在老师指导下分成6组还进行气动线路的接线操作。

通过以上这些学习, 使我们大开了眼见、增强了动手能力、充分了解到了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前沿的理论知识, 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职教教师应该时刻紧跟本专业知识更新的步伐,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社会培养出需要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三、通过考察和参观企业、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

按照培训计划,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安排我们于7月31日到座落于上海浦东金桥保税区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参观。上海通用汽车是唯一一家连续7年当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汽车企业, 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力量。参观此企业对我们感官上是极大的刺激。8月4日, 我们到座落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开发区的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程机械和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以客为尊、缔造品牌、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 以“品行天下专为先”、“做专、做精、做强”为理念, 照“走品牌之路, 建百年鸿得利”的发展战略, 秉承“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务实求信、拼搏奋进”的企业精神, 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8月5日, 我们到上海洋帆实业有限公司参观。公司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向和谐企业建设方向努力。为此, 公司历年来相继获得了“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先进企业”、“上海市销售收入500强工业企业”、“上海市工业系统抗洪救灾先进单位”等荣誉。8月7日, 我们到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参观学习。学校自1997年起实施中德合作项目, 引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现与60多家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是一所榜样学校, 很值得我们学习。学校的葛金印老师给我们作了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大纲的修订说明, 启发很大。8月9日, 我们参观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天煌教仪”现已成为中国教学仪器行业最著名的品牌, 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仪器和中国职业教育实训考核设备最大研发基地, 也是国内为数不多能与国际教仪大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之一。“诚信创新”是全体天煌人共同秉承的企业精神。

通过以上的考察、参观, 与企业有关人员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领略了现代企业生产现状、技术水平、用工需求信息, 加深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 为我们这些职教学校的教师指明了教学目标和方向, 使我们专业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具体需要, 也就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及思想教育更加有针对性。

以上的参观实习带给我们的, 不全是我们所看到东西, 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 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 去思考, 才更有所收获。

四、职教中职骨干教师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收获了经验和友谊

这次参加培训学习的学员27位, 分别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线骨干教师。这个无形的课堂给我们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大家有很多的话题在一起探讨, 有很多的观点在一起交流。通过交流和探讨, 我们互相了解了各个兄弟学校发展的状况, 获得了教学改革、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在培训结束之前, 我们每个学员依次上讲台上了一堂课 (说课) , 每个学员各自从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4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两个月共同的学习生活, 教师与学员之间, 学员与学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毫不保留地一起分享经验和心得, 没有了地域、性别和年龄的限制, 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并且已经建立了长久的联系, 便于日后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这也将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摘要:总结了在同济大学参加职业教育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心得:一是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 提升了职业教育理念。二是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通过考察和参观企业、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四是职教骨干教师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收获了经验和友谊。

骨干教师心得体会文档 篇3

在会议上我们还有幸听到县高级中学张修前老师的讲座“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几种策略”。张老师是我们生物学科的带头人,他有很多文章在生物学权威杂志上都发表过,张老师不仅谈吐优雅,形象平易近人,而且还做了很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他做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动画相当优美,气体的进出、血液的流动及颜色的变化看的都非常清楚。根本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就一目了然。在讲座中张老师结合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把他从教以来积累的经验进行整合,使得整个讲座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首先是对教育理念的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应试教育转入到素质教育。张老师列举了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他说:很多人喜欢看时装表演,看模特在T型台上尽情展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装是不能穿出去走在大街上的,但仍然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笑声)喜欢看,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时装表演其实是在宣传一种服装流行的理念,服装流行的趋势,服装的颜色、质地朝某个方向发展的理念,虽然整体的时装不能穿出去,但看过的人们在购买实用服装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时装中的某个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说时装表演传达的是服装消费的理念。所以教师只要在心理把教育的理念转变了,那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就能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其次是教学媒体的选择

张老师非常实际地说,教学媒体的选择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学校进行选择,不要看到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用的课件非常漂亮,就“拿来主义”,非要套用在农村中学,这样就脱离实际,农村的学生只能看、欣赏,根本不能动手操作,违背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教学媒体有多种,不能只盯上多媒体,其实还有如实物、挂图、模型、黑板画等等,每一种媒体都有它自己的优点,不能相互代替。要根据教材、教学环境加以选择。

再者是对教材的处理

他强调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的是一种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能够进行灵活处理尤为重要。可以将原有的知识结构顺序调换,也可以增加必要的内容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总之是一切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

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感觉真的是受益匪浅,也非常感谢县教研室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搭建了这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使我们在假期中充电。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知识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骨干教师心得体会 篇4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潢川县2017年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班的学习。我深知参加本次培训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 地认识到了自身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 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在本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专家 和优秀教师们对教育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执 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工作态度;通过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使我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 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多地思考未来的教师之路该如何去走。下面就听取的报告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教育是要倾注爱的,做一个有着高尚师德的教师,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学生。为 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刻苦钻研,严谨治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 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 了。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 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有激情,爱读书,善于思考,勤于总结” 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时代的发展使教育面对新的要求,民众对教育的关注前所未有,教育的行业性质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所以做研究型的教师是发展的必然 趋势。此次学习使我学会了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何跟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如何教育问题学生,如何造成班级舆论„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这些方法会有很 好的体现。

三、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一)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 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 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 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

(三)要学会欣赏学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欣赏他们 的优点,包容他们的缺点。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

骨干教师心得体会 篇5

今年8月25、26日,我有幸参加了县级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学校课堂改革的新思路与新策略》、《建设富含发展力的学校课堂》、《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还与参训学员开展了互动讨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引发了我的深思。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

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

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骨干教师心得体会 篇6

首先教师应树立新的师生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2)做反思型教师。

培训几天来,听到最多的就是: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写两年的反思,就会成为名师。以前对学校要求写反思,总是表现得很反感,从没有认真写过,自然也谈不上收获,没有受益,更看不到反思的重要性,一点效果都没有,纯粹是哄了自己,其实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做反思型的教师真的有重要。

(3)教师要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如何培养学科骨干教师 篇7

关键词:音乐,骨干教师,教学

对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 主要是培养他们在教学中如何体现骨干带头作用, 就是如何能上好每一节课, 那么教师就要对教学理念和课程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认为教学重点是抓细节, 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

首先, 应该是备课, 也就是备教材, 备学生、教参、教材外的拓展。

备教材无论是歌曲还是欣赏, 教师必须把教材所给的旋律唱准, 也包括教参所给的旋律。每一个乐句、装饰音、附点、前后十六、高潮部分等必须唱准确, 音准方面没有把握要借助钢琴或其他乐器, 反复学唱, 最后脱离钢琴来演唱, 直到准确为止。作为教师也应该具备弹唱的能力, 这是做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正常的教学调研中经常会遇见有的音乐教师识谱能力、弹唱能力真的需要加强, 如音准、节奏、气息、真假声结合处等, 正所谓:课上三分钟, 课下十年功。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基础上, 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在教学活动中, 准确地设立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在教学中运用什么教学方法来解决重点和难点, 这都是我们在备课中要设计的, 如在《魅力电声》一课中, 教师在电声乐队的伴奏下演唱了一首乐曲, 作为本节课的导入, 学生一片哗然, 一下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中。在一节课的学习中, 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电声乐队的起源、发展和形成的风格, 也让学生在不同的风格中进行展示和体验, 更加深了其对电声乐队的了解。我认为这就是一节好课, 好就好在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也就是我们说的备课。设想教师没有对教材深入的了解, 没有对教材进行拓展, 那么就按照教材内容让学生欣赏, 并按照学生手里有的教材复述一遍, 学生的上课效果怎么会好?他们不会有更深的印象, 更谈不上体会音乐的感染力了。

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学生的特点, 去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在教材和教参的内容外进行丰富和补充。因为现在的学生的所见所闻未必比教师少,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 我们要运用好这个平台, 为教学服务。在整个备课过程中不要忽视学生的力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丰富课堂, 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展示、体现、培养全方面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教师在《进行曲欣赏》一课中准确地演奏了《婚礼进行曲》作为导入部分, 让学生讨论这是什么风格的乐曲, 又演奏了《运动员进行曲》作为对比, 突出了进行曲体裁的乐曲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特殊性, 学生的兴趣浓厚, 这位教师为了上好这一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学习的源泉是兴趣, 所以教师要设法培养、激发、引导学生正确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备课中如何设计教学环节, 如何解决重点和难点, 就看我们教师自身的特长了。所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百名教师就会设计一百节不一样的课堂, 教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不要一味地去模仿, 要运用自己的长处, 体现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特长。也就是说, 教师要不断练习基本功, 不断进步, 不断学习, 活到老, 学到老, 这样教师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才真正地能够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如110中学的王建英老师《唱脸谱》一课, 就是运用了自己的特长, 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学生也非常喜欢她的音乐课。在本节课上王老师运用了戏歌做引子, 学生自然是喜欢流行音乐的, 教师播放了春节晚会戏歌的部分,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在欣赏的同时, 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模仿戏歌的典型动作, 教师又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发挥特长, 完整地演唱歌曲, 又一次把学生学习的热情带动起来, 模唱几遍。在歌曲的难点部分, 教师用典型的节奏和乐器伴奏, 和学生们一起练习, 完整地学习了歌曲的第一部分, 并在音乐的伴奏中, 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唱脸谱》, 比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戏曲音乐做了很好的铺垫。之所以王老师能够成为朝阳区的名师, 是与王老师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上好一节课容易, 要想认真上好每节课真的不容易。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篇8

我回顾了一下自己“丰富多彩”的“骨干”经历:先是2005年市级(县级市)骨干教师培训,这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大面积筛选活动,好像也是本县级市的第一次骨干评选活动。一个暑假培训下来,我获得了一张骨干培训结业证书。但是,当时就传出话来,说这只是培训合格证,不等于就是骨干教师了。所以,2006年我又参加了地级市骨干教师培训。这样,我又花去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听到了更高一级的许多教育课程。但是,结果还是一张培训结业证书,而不是期待中的“授予市级骨干教师称号”。

我自以为教书方面还可以,所以虽然对骨干教师这个称号有些心灰意冷了,但还是有一点点在意。于是,2007年上级通知我被确定为首批市级(县级市)骨干教师跟踪培养对象时,我还是欣然接受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考察与培养。据说,这次跟踪培养,人数很少,我的语文学科全市高中部也才三个人。在开了每学期一次的公开观摩课和交了不少学习、考核材料之后,我又获得了一本证书——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合格证。我问相关人士,这回我是不是骨干教师了?答曰:还不算是,只是培养合格了,还没有认定是骨干。

至此,我就专心地等上级来认定,来发证。结果,这一等就是七年。不,现在七年了也没谁来认定,而且我敢断定再也不会有人来认定了。

因此,若干年来,什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之类的评选,我真的没有兴趣参与了。只是,去年有一个省级骨干校长的评选,据说是为了什么“百千万”工程的,条件比较苛刻,符合条件的人不多,而且能学习到更高级的教育课程,我才又莫明其妙地去参评了一回,结果就被选上了。在省里参加完阶段培训,省里的领导说:“你们是一级一级严格评审上来的,省里已经承认你们是骨干校长了,发不发骨干校长认定证书不重要。”在场的校长们炸开锅了:没有证书,不是白培训了吗?各个县里都是不认结业证的,只认正儿八经的认证证书。但是,领导又说了:“骨干校长证书是肯定不会发的,发了会有后遗症——我们培养出来的骨干校长,会被外省盯上。”

骨干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9

-获嘉县名师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获嘉县名师骨干教师培训会已经结束了,回顾培训的日子,有太多的话想说。

2017年9月16日,什么是教师的自我修养?我终于明白了。首先我们要做有道德的老师:要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正确对待问题学生、学会批评学生。后来,老师说:“成功不能抄近路,所有的速成术都是葵花宝典,人只有在困难中磨练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要不畏困难把事情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当时我就在反思自己:是啊,成为名师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要从被动型教师转变为主动型教师

9月23日中午听了新乡市二十二中学杨飞云老师的课后,我心潮澎湃。也正是此刻,我对微课有了全新的认知。短小精悍可以概括为微课的鲜明特点。短指的的视频长度短。小指的是微课选题主题小。精指的是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指的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多么简练的语言,然而却直击主题。对于微课的认识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起来,真的应该感谢杨飞云老师,她播放自己制作的微课更使我受益匪浅,她是我学习的榜样。就像杨飞云老师最后总结的那样:别惧怕技术,那都不是问题,微课本质上还是课,请先设计好你的课!让学生喜欢学习你的微课!不考虑应用的,盲目的微课开发注定是徒劳的!不赞成为了参加竞赛而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去制作微课。说的多好,我也不禁想:成长靠自己,成功靠坚持!

而下午新乡市外国语小学任园老师讲的《行思与名师成长之路》,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看法,也有了新的目标。她说:“好土育良种,厚积求勃发,有为而不争,水到自渠成”。于是,我反思了自我,我做到了吗?做到了多少?对比一下,真是自愧不如。后来,任园老师这样说:“应把研修主题升级为科研课题,升级为专业乐趣,开展积极的研修活动。”是的,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师吗?也正是宋乃庆老师说的: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日之师!

2017年10月14日中午新乡市一中娄武卫老师讲的《用心 用情 用智——做智慧的幸福班主任》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清晰地看清了作为一个班主任的不易和应该具备的品质。就像娄武卫老师所说的:“新时代班主任的标准应是: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了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茫。Hold得住多动,控得住轻狂。忍得了奇葩,护得住低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住嚣张。控得住无理家长,解得了条子飞扬。耐得住补贴不长,经得起躺着中枪。” 而下午新乡市十中魏巍老师讲的《一线教师怎样做研究》,让我真正懂得了如何研究课题。首先我们应该懂得开展教育研究的策略:材料积累——做有心人;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理论创新——做好文献综述;问题聚焦——行动研究。而后就应该注意材料积累存在的问题:

1、跟本没有做研究,材料虚假。

2、做了研究,但没有积累。

3、有材料,但不知道如何组织。总之要创新,创新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一点点,创新就是把看似不相关的东西综合在一起。就像达尔文所说:“科学无非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2017年10月21日中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范爱霞的《在教育中成长,做最好的自己》,更是让我感受到教育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也明白了: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邮箱注油。教育应该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下午新乡十中崔丽老师讲的《怎样获得职业的快乐》,使我对教师职业有了全新的看法。特别是作者九条半命写的《没有九条命,别来当老师》让我感触颇深:第一条命,你得交给没完没了的考试。第二条命,你得交给光荣的班主任。第三条命,你得交给奇葩家长。第四条命,你得交给奇葩学生。第五条命,你得交给各种培训。第六条命,你得交给职称评比。第七条命,你得交给各种检查。第八条命,你得交给期末。第九条命,你得交个亲爱的家长。多么深刻的领悟。

总之,本次培训,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将一如既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骨干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兴隆镇中心小学

李丽彦

在骨干教师培训这段时间,我充满热情,因为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在一起学习,是我一生的荣幸,听了几位老师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有一定的收获。培训中,教师的授课,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使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时时反思,不断改善自己,才能有所提高。

现将几天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如何撰写教育叙事

听了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叙事必须是真实的。通过教育叙事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与行动,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以前为了完成任务常常自己编写教育叙事,现在想想觉得既累自己又毫无意义。要想写好教育叙事使其发挥指导性启发性作用,必须掌握它的特点要求。

(1)真实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是来自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设计的事件。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原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2)生动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人物、情节、环境、修饰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3)反思性。通过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是反思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4)典型性。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看到教学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问题解决。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提供给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学观念、方法的改进影响会更具体,更深入,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好的教育叙事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不仅在讲述某个人物的教育生活故事的过程中揭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教育场景与行为关系,而且“照亮”了某个人物在此教育场景中的“心灵颤动”,可以给读者一种精神震撼,那么这就是非常好的叙事了。

老师在讲座中列举了诸多案例都在说明一点:好的叙事=生动的故事+精彩的内心活动。我认为具体可分解为以下几项:、事件真实。

2、描述的情境有意义,抒发独到思考。

3、叙述清晰,细节描写生动,揭示人物的心理,细腻刻画冲突情节。

4、叙述的问题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二、教师的修养

爱心与责任心是相互联系的,爱心是指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这是人做好事情的最重要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做基础,就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其中去工作。

因此,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课间活动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课间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随时掌握学习的脉搏,以便更好地施教。教师的每个表情,每一个动做都会落到学生的眼中,记在心中,并且与教师的评价联系起来。有时,教师可能是无意的流露,但学生看作如此重要。作为教师,要努力做到“爱满天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爱生就是要公平对待有差异的学生。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教师可能需要对某些学生投入更多关注。但不能偏爱,更不允许歧视某些差生。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教师凭个人爱好,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某些学生。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而博爱是教师做到公正的心理基础。

教师只有在公正的前提下,才能对每个学生付出真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从内心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儿童深厚的爱。”他主张:老师应用整个心灵拥抱孩子,把一切力量与智慧倾注在他们身上。爱孩子的情感是书上学不到的。他取决于教育者真正为孩子成长而奉献的精神,取决于在实际的教育与儿童融为一体,和他们休戚与共,推心置腹。

作为教师,不应该,也不允许忽视学生。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实际上是给他们一种无形的鼓励,一种奖励,学生就会加倍努力。教师关注学生,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

多年来,我总是努力使每一个40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思想方法。努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帮助很大。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否则,都是空话。这是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知识的。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体现。

学习了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之后,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有些陈旧,认识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朝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的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为此,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叙述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丰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教师理解了教材,了解了教材的思想,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并不等于学生也理解了、了解和掌握了。学生不是靠我们头脑里的教学思想方法就可以掌握新知识的,而是靠我们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变为行为。学生是通过我们的语言、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创设的思维空间到达知识彼岸的。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完全依靠教师的主导。

让更多的教师成为骨干 篇11

一、实施“成事成人”的骨干发展策略

“成事成人”是华师大叶澜教授的观点,她坚持“成事成人”统一的原则,教师的发展是与做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做事中磨练、发展自己,在磨练、发展自己的过程中把事情做好,即在“成”变革之“事”中成“人”,努力以“人”变促进“事”变,唤起教师内在发展的需要和教师对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认识与追求。“成事成人”是我校对骨干教师发展所实施的策略。学校有意识地把工作尽可能交给有一定潜能的教师去做,当其力不能及、面临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扶持,帮助其在成事中成人。

案例1: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成长起来的骨干

一所学校,不但要善于发现人才,还要有抓住契机锻炼人才的魄力,我校的陆晓峰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信息技术能力强,同时还拥有安徽省普通话测试员资格,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着一定的热情及专业能力,出于发展教师、培养骨干的目的,学校让她负责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将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近期,在学校争创安徽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过程中,她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直负责具体事务的她对工作的系统性、全局性把握不足的弱点显现出来。怎么办?是找经验丰富的领导专门负责此次评估,还是利用此次机会,培养、锻炼人才?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多面手”,选择了后者。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教导处成立“帮扶组”进行支持,指导其从工作模式的提炼、汇报资料的架构、PPT专题的展示等方面进行准备,她通过与“帮扶组”的共同研讨,自我加压,经过3天的苦战,拿出了一整套既规范又有学校特色的汇报材料,在评估中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作为一名教师,通过这次评估,她由衷的感慨:“经过这次评估,我知道了自己欠缺什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经过这次评估,我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对自己更自信;经过这次评估,我知道自己有坚强的后盾,有了‘帮扶组的指导,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试想,不经过“成事”的磨砺,能有今天的“成人”——陆晓峰教师吗?我校期望的骨干不是少数的精英,而是大多数的教师,学校努力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成事”的岗位,毕竟人的潜能只有在“成事”中方能凸显,当教师骨干众多之时,何愁学校不发展、内涵不丰韵呢?为此,我们推动了“教师发展‘三格申报制”“教研组长轮值制”“学习培训申报制”“教育教学活动团队展示制”等一系列基于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的制度建设,变教师发展中的“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良好的愿望并非一定有如意的结果,当某位教师在某个岗位上经过实践不能胜任时,我们会给予更换的机会,尽可能为教师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岗位,帮助其成为拥有发展方向、技能的不可替代的骨干。

二、依靠团队蕴育、保持骨干

每一所学校都希望骨干越多越好,但骨干不是生而就为骨干的,需要一个蕴育、发展的过程,成为骨干后如何继续葆有“骨干性”,不至于成为“过期骨干”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依靠团队蕴育、保持骨干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

案例2:依靠行政团队葆有领导班子的“教学领导力”

教学质量对于学校来说是“生命线”,大多数领导班子在进入管理层之前都是一把教学好手,在我校班子11个领导班子中,有“省级教坛新星”3人,市级“学科教师(骨干)”4人。进入管理层之后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教学领导力有所下降,为葆有领导班子的教学领导力,让所有班子成员进入相应的“教研组”“年级组”,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引领作用是一种有效的举措。其中“校长研讨课”活动是一项特色:

教学校长的“字词”研讨课

2013年4月,我校的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在期中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中字词的掌握不是特别理想,于是由本组的教学校长刘琴执教了《云雀的心愿》一节研讨课,来探讨在常态课堂中如何关注字词的教学,同时向全区开放。课前,刘琴老师将语文和猜词游戏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课堂的快乐。课堂上,教师注重语文本体性教学,通过范写、范读、描红、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领略到文字的韵律美和结构美;课堂上更显教育的智慧,巧妙运用课堂生成的艺术,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兴奋点进行延伸,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让学生的情感自由舒展,想法自由驰骋。课后,参加活动的老师在了解了本次研讨课的背景之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节课真正体现了“因学定教”,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具有很好的示范性与研讨性。

校长的常态研讨课

2013年6月5日上午第一节课,卫岗小学六(3)班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语文老师——卫岗小学陈小勤校长。陈小勤校长是安徽省特级教师,合肥市拔尖人才、合肥市学科带头人,此次已是她在毕业班第三次执教,这是一堂《孔子游春》阅读课。在这一堂常态课中,教学的重心是“学练结合”, 即把新授知识与当堂练习、反馈整合在一起,在课堂中完成《练习与测试》中的相关练习,及时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整堂课因目标明确,环节紧凑,学生学得愉快,更学得扎实。校长把自身对教学的理解、实施转化为用课堂说话,为听课老师提供了一个具体可操作的示范。

“校长研讨课”不仅深受学生欢迎,也让老师们由衷敬佩,对已是骨干教师来说,要葆有“骨干性”,发挥引领作用就是不言而喻的呢!

正是学校不断建设着发展教师、蕴育骨干的制度、文化,教师内在发展的需要和教师对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认识与追求正在被逐步唤醒,让更多教师成为骨干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正扎实地行走在路上。

上一篇:弘扬我的好家风好家训作文下一篇:党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