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农业信息化报告

2024-08-19

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农业信息化报告(精选6篇)

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农业信息化报告 篇1

2005年12月4日~12月24日,在国家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由重庆市农业局组织的“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团”赴澳进行了为期20天的培训,并对澳大利亚农业发展进行了考察。该团先后在西悉尼大学、昆士兰州立大学进行了短期培训,通过对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的几个主要城市和周边农场的实地考察,并与三个州的农业部、基础产业部等政府部门官员、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市场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全面了解了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澳大利亚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澳大利亚农业及农业信息化概况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全国约40%的面积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60%属于温带气候;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000多万人,是世界上农业和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约有460万平方公里的农业用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适于耕种的土地仅有50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余绝大部分农业用地为牧场和林地。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经济作物有棉花、甘蔗、亚热带水果等。小麦是澳大利亚产量最高的谷物,每年出口小麦约1600万吨,占世界小麦贸易总量的15 %左右。畜禽饲养品种主要是牛和羊,各州都有饲养,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乳品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出口部门,其产值继小麦和牛肉生产之后居第三位。值得关注的是,澳大利亚每年对华出口羊毛占其羊毛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是对华出口的传统大宗商品,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是澳羊毛业的重要支撑力;同时又是中国出口小麦的主要国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对中国出口年平均达到178万吨,中国进口小麦的15%。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3年对中国出口大幅度下降,年平均出口仅5.6万吨。

澳大利亚人均计算机拥有量,世界排名第六,亚太地区排名第一;人均因特网连接,世界排名第九,亚太地区排名第二。由于农场主文化素质较高、网络基础设施良好。加上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的参与和支持,使其农业信息化发展也很快、水平较高。

虽然澳大利亚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地广人稀,农业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澳大利亚却以信息化带动农业发展,通过技术改进与科学种田,特别是土地耕种及草场改良,弥补了劣势;通过大力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增加农场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远程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市场化引导和网络电子商务,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和降低交易成本,使澳洲迅速发展成了一个集生态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服务农业为一体的、新型的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率(农业就业者人均GDP)居世界第二。75%的初级农产品和40%的加工农产品都能出口交易,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了较大份额,使澳洲不只以畜牧业著称,还成为远销世界各地的、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大国。

二、澳大利亚农业及农业信息化的特点

澳大利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际、国内市场体系,农业产业进入了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农业模式。政府推行服务农业、调节市场的管理模式,增加农业科研开发和农民远程教育的投入,建立了国际化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产品商品率达到95%以上,出口比例高达85%。

(一)澳大利亚农业特点

1、市场化程度高和外向型农业明显。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每平方千米不足3人,人均占有资源多,农业人口比重小,因此,农业生产完全是商品生产,市场化程度高。新南威尔士州基础产业部的官员介绍说,澳大利亚农业生产完全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近年来,北半球国家需要大量反季节水果,他们就利用与北半球季节相反的优势,大力推广葡萄、桃、樱桃、甜柿等生产。针对亚洲人的口味,加强品种选育,如培育和生产的超甜型白肉桃,出口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很受欢迎。多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支持农民发展出口农产品生产,但未采用欧美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的补贴仅为4%,远低于WTO国家平均31%的水平。澳大利亚农产品质量高,成本低,国内外价格一致,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如牛奶,每100kg的平均成本,澳大利亚不到15美元,而美国为27美元,欧洲为30美元以上,加拿大则高达38美元。2005年全澳农产品总产值380亿澳元(不含加工后产值),不足国民经济总值的3%,出口农产品产值为290亿澳元(含加工产值)。澳大利亚人少地多,农地收成受自然条件影响也较大。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凡遇干旱年份,农业生产便大幅度下降。2003,由于受到罕见的旱灾,农业产值下降了24%,农民纯收入减少了60%。由于自然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澳大利亚农业生产年际间很不稳定,农民收成也不稳定,变化幅度较大。

12月6日,我们在澳大利亚最大的悉尼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考察时,大规模的交易场景和市场内繁忙有序的交易过程让我们颇为惊叹,该市场交易金额超过22亿澳元/年,而管理人员却只有7个人,其市场化程度和高效可见一斑。

2、社会化服务体系较完善。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澳大利亚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它们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非常健全,不仅政府在科技、教育等许多方面对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而且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也为农业发展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在澳大利亚,农业协会十分普及,主要是按行业组建,也有按地域组建的,协会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层次、多行业纵横交错的网络式的协会体系。协会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广普及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开拓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维护农产品价格链的正常运行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悉尼果蔬协会下的悉尼市场有限公司是市场的拥有者,是2002年从政府买过来的。协会为批发商和零售商搭起了桥梁,同时也帮助批发商和政府谈判,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找政府建立相关法律,保护批发商的利益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各种农民协会,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政府的农业政策也无法落实。

3、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培训团在澳大利亚考察时,不论是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是在农业协会、市场都深刻感受到了该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视。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在该国已深入人心。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主要农作物都有专门的开发研究机构。科技投入力度很大,新产品开发上政府与农民按1∶1的比例进行投入,使新品种达到进一步优化,适应不同市场竞争。澳大利亚有较完善的技术法规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很强。政府对质量管理进行立法,如《出口控制法》等,将产品管理纳入政府行为,粮食收购实行国家验收制度;对肉制品更加严格,出口产品必须经国家检验检疫局认可方能生产。澳大利亚是第一个被欧盟接受的有机农产品供应国。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和引导,政府制定严格的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完全实现优质优价。如小麦不以容重分级,而是以蛋白质含量为收购定价,从而引导农场主种植优质品种的积极性。悉尼果蔬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有97%通过各种指标的安全检查,只有3%不合格。在这个程度上,悉尼果蔬协会还进一步制定了两个计划活动:一是Fresh test测试农产品是否被污染的计划;二是Fresh care种植安全产品计划,目的是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这也是在更高的程度和更大的层面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澳大利亚食品安全标准由“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管理局”负责制定,由两国负责食品管理的部长联合领导的委员会对该局

进行政策引导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批准,各州政府负责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来实行,全国所有相关企业都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标准,这些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修改。澳大利亚重视农业标准的制定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强制类标准由政府部门组织制定,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种子、农药和农产品标识等。非强制类标准由各行业组织或协会如澳洲小麦局、大麦局、谷物研发机构、谷物协会等组织制定,包括农产品等级标准、种植养殖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澳大利亚农业标准体系的主体。

4、重视农业科研及农民培训。澳大利亚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业科研服务体系。农业科研开发工作经费承担的比例为,州政府约占50%、联邦政府26%、高等院校14%、商业企业10%。农业科研机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多单位多部门协同合作,形成了科学研究、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农业科学研究网络。基本上每个州和大学都设有推广示范及科研机构,形成了以政府、大学、协会、企业共同投资的农业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的推广实行项目制,每一项科技的推广,都要明确项目主体,项目资金。项目实行招标制,农业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都可以平等竞标。项目资金一般由联邦政府、州政府拨专款进行资助。政府还根据农产品的产值,向农民提取一定的科研基金,然后以项目费的形式,支持农业科研。如政府向奶农提取的科研基金为每升牛奶0.32澳分,仅占牛奶成本的1%。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政府及各州均设有就业、教育和培训部。澳洲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由政府出资,行业推动。农民培训的费用由政府调入,各有关大学职业学校等承担培训任务。我们与澳洲一小型农场主座谈时,了解到农场主所受的基础教育并非很多。女场主只读了11年级的书,男场主读了10年级,但经过各种职业培训,女场主还曾任过政府部门征税方面的工作,男场主也能从网上收发邮件和上网获取信息。通过长期不懈的培训,澳洲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中有三分之一接近大学文化水平。

(二)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特点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电脑网络普及率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农场主呆在家里就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自从有了网络,地处僻远地区的农民便驶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1、电脑和互联网应用已成为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2003-2004年间,经营产值超过5000澳币的农场,其中有55%将计算机的使用作为他们商务经营中的一部分,有47%农场使用INTERNET。维多利亚州作为农场电脑拥有量最低的省,也达到了51%,使用INTERNET的农场也达到了41%;谷物类等大田作物经营者、牛羊养殖者的计算机拥有量较低,也达到了54%,上网人数达45%,超过了同期美国农场主上网的发展势头。

澳大利亚农场利用INERNET的目的是什么呢?澳洲政府的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农场主们使用英特网活动中,收发电子邮件的比率最高为39%,获得天气信息的占35%,查询可用商品价格和服务占29%。西澳作为使用INERRNET比率最高的州,其中使用电子邮件、获取天气信息和查询商品价格情况和服务的比率分别为52%、50%和35%。

在考察中我们还发现,离澳大利亚首都或商贸中心越远的地方农场主使用INTERNET的比率高于市中心附近的农场主。

2、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澳洲政府、各类涉农组织特别重视信息资源的挖掘、加工、处理、建库工作,使农业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如:澳洲CISC农业信息网络就为农场主提供了方便的信息与服务,它不只局限于生产中的几组数字,市场上的几类价格,而是包含农业部门所有职能及与之相关的国内外所有市场动态信息、农业科技信息、自然与气象信息、农业政策法规信息、相关行业信息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信息

流动还十分畅通,真正做到了信息共享、资源速递。如:由墨尔本大学、安达略大学、昆士兰大学等联合组建的澳洲著名网络门户“Agrigate”,链接了世界重要权威网站数百个,具有馆藏信息联合建设、统一上网、资源共享、分散加工、统一平台、全文连接、流动畅通等特点,迅速有效地为各界提供无偿服务。

3、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因特网在澳大利亚农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的因特网址。他们通过因特网与农民协会联系,与市场联系,从网上获取种养信息和技术,发布产品销售信息,从网上接受农协及政府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澳大利亚的网上咨询业比较发达,不仅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也为自己的咨询服务承担法律赔偿责任。网上咨询使农民如虎添翼,有的农场主索性在网上常年聘一位市场顾问,随时从网上得到咨询服务。

澳大利亚农场主乐于实施精确农业,即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针对土地的差异管理农业,比较准确地经营操作。不但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了土地和环境,恢复了生态平衡,弥补了贫瘠不足的农业自然条件,还改善了农产品品质,使澳大利亚以绿色、无污染农产品著称于世界。

澳洲政府对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非常重视,开发出的农业专家系统已有39个,己投入使用的15个,如:主要作物的施肥、节水灌溉、植物保护、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畜禽、水产饲养管理专家系统;农村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等,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信息化服务体系健全,全社会参与程度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发展速度。澳大利亚农业管理体制经过近五年的改革,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除政府、农业科研单位、高校等提供信息化服务外,农业信息化中介组织服务能力也很强。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也是澳大利亚农业信息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

三、澳大利亚农业及农业信息化给我们的启示

澳大利亚与重庆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大城市大农村为一体,农业自然条件不理想,土地比较贫瘠、地理位置不优越。然而,通过农业信息化,澳大利亚弥补了这些劣势,加速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因此,分析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的特点和应用,对发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集中投入,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庆作为西部的一个直辖市,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如:每百户农家所拥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电视的数量分别为28、13、55,离澳洲相差甚远。重庆要想以信息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的是突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推进信息服务。政府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起主导作用,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尽快扭转目前各电信营运商各建各的通道、恶性竞争、各单位和部门各自为阵分散投入的不利局面,尽快建设一个相对完备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快网络设施的更新换代。正如澳大利亚偏远地区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农场比率高于近郊农场一样,重庆利用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将大有可为。

(二)重视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提高农户的文化科技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最根本的是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的落后。重庆超过300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超过2/3,人均土地拥有量低,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意识差,获取信息的能力差,信息匮乏是重庆农民难以致富的重要原因。重庆应当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走劳动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农业道路,在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加快农民技能培训上下功夫。通过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农业多媒体远程培训,尽快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解决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种问题。

(三)统一标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现在信息标准不统一,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利用价值。在制定标准的基础上,着手整合涉农部门的资源,统一发布制度,统一标准和规范,建立涉农部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目前,重庆涉农机构的农业信息分散、封锁、利用率低,水平也参差不齐,大量科技信息、政策信息等无法资源共享、灵活利用。借鉴澳大利亚管理信息资源的经验,重庆市应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处理好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建库、共享等工作,把各涉农机构的信息资源有机地整合,疏通信息流动渠道,形成共享、丰富、流动畅通的农业信息资源体系。要更加突出农业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注意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

重庆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农村贫困,不可能像澳大利亚一样大范围的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经营农产品。借鉴澳大利亚农协的桥梁作用,可以优先发展传统农村中介组织的信息化,发展基层信息化代理机构,如乡镇一级的农技站、供销社等。把重点服务对象定位为对农户生产经营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经营实体),以“龙头”企业为“二传手”将信息传送进村入户。同时,开发一批农民“用得起、用得了、用得好”的信息终端产品,如:重庆正在探索使用的“农网广播”语音服务电话和“移动农网”手机短信等,促进信息的进村入户。弥补重庆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缺点。

(五)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产业,有重点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

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农业信息化报告 篇2

凯斯纽荷兰技术中心的2位专家首先向培训团成员介绍了美国牧草收获全程机械化过程。目前, 美国牧草从割草压扁、搂集摊晒、打捆 (或青贮) 、草捆搬运和厩肥处理均实现了机械化, 部分机械趋向大型化、自走式, 同时中小型和牵引设备也大量应用。近年的发展趋势, 是牧草机械特别是自走式割草压扁机、方捆打捆机开始大量用于生物质能源行业, 成为农机发展新的增长点。

随后, 培训团成员观摩了该技术中心的“虚拟设计”演示。大家跟观看3D电影一样带上专用眼镜, 整个拖拉机牵引打捆机的立体图就呈现在眼前, 随着镜头的转动, 打捆机的内部结构一览无余。据该中心技术师卡尔介绍, 在产品设计完成后, 纽荷兰的技术师可以用电脑观察产品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细节, 并模拟作业, 这样不但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还可以大大节约开发成本。“虚拟设计”演示引起了培训团成员的浓厚兴趣, 大家纷纷就产品功能开发、在生物质能源行业的应用等问题, 向纽荷兰专家提问并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临近中午, 纽荷兰工厂专门为来自中国的客人准备了富有美国东部特色的工厂午餐。培训团成员与工厂的经理和专家边吃边聊, 中国的农业发展、美国的拖拉机驾照管理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工厂经理彼特向大家介绍了纽荷兰工厂的发展情况。该厂成立于1895年, 至今已有104年历史, 1940年在行业内率先开始生产方捆打捆机, 1948年开始生产青贮机, 1954年搬入现址, 1974年起生产圆捆打捆机。目前, 该厂有员工近600名, 生产10大类牧草机械, 包括圆捆机、小方捆机、牵引式青贮机、撒肥机、搂草机、圆盘割草机、圆盘割草压扁机、往复式割草压扁机、青贮机割台和烘干机, 2008年总销量15 890台。该工厂小方捆打捆机和圆捆打捆机销售量已分别突破了70万台和20万台。陪同考察的凯斯纽荷兰中国市场总监张伟洪向培训团成员介绍, 目前, 在国内组装的纽荷兰BC5060、BC5070型打捆机就是在这里制造的。

培训团成员随后参观了工厂, 大家边看边问, 对这家百年老厂不断引进先进设备, 提高产品制造精度;引进世界级制造 (World Class Manufacture) 体系, 提高现场管理水平降低制造成本的做法表示赞赏。

专程从华盛顿赶来的凯斯纽荷兰政府事务经理马翰林先生向培训团成员赠送了纪念品, 他感谢大家来纽荷兰考察并希望培训团在美国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农业信息化报告 篇3

培训考察团在澳期间,了解了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教育制度、尤其是成人的继续教育事业,走访了西澳大利亚劳动教育就业部、南澳大利亚劳动教育就业署;与科文大学、科廷大学、西澳警官大学、南澳富林德斯大学、南澳高等职业技术培训学院、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证券协会、澳大利亚雅思培训中心等部门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参观考察了西澳和南澳的议会、最高法院、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和悉尼奥运村等。澳大利政府的三级运行体制;澳大利亚终身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不间断性、标准化的特点;以及澳大利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都给培训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学习,大家对澳大利亚的终身教育体系有了新的认识,也给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带来很多有价值的启示。澳大利亚法律法规对全民终身教育的保护,使教育培训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已经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也为澳大利亚政府的全民人力资源开发的国策夯实了基础,加之澳大利亚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使得它的终身教育体系显示了巨大的活力和勃勃生机,这势必为澳大利亚的长远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

通过培训考察,全团同志有很大的收获,概括如下:

一、澳大利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框架的几个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澳大利亚政体运行分三级体制,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对全民教育坚决保护和积极支持。在澳大利亚全国的公务员队伍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在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全国的36所大学,政府出资办34所,2所为私立大学。三级政府在教育培训上既分工又合作,联邦政府指定国家培训机构,对所有行业的培训教育制定标准、教育大纲和职业技术资格认证体系;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培训教育机构则按国家标准和认证体系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实施和操作;国立大学、州立大学和私立大学,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有着畅通的接口和良好的合作关系,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共享和利用。在教育的整体构架上,逐渐形成了开放的、弹性的、灵活的、不间断的、标准化的和富有人性的培训教育体系。

(一)开放性——即面向所有澳大利亚人的教育体系,同时积极向世界出口教育资源

澳大利亚教育的开放性体现在几个方面,教育门类齐全,职业教育全面发展,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澳大利亚,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义务教育结束后,人们进入社会工作,在此之后,你可以在一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回到学校读书;所有的教育资源是对全社会开放的,你可以在几小时内,拿到澳大利亚的任何一家图书馆馆藏的书籍;国家的标准是对所有人一样的,不管你在任何地方学习,不管你的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在国家制定的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国民教育、私立教育、政府培训、企业培训是互相开放、互相承认的,你不管在哪里拿到的证书,到其他地方都有效。澳大利亚的教育产业,已经形成了出口市场,中国是它最大的输出国之一。

(二)灵活性——即弹性的、可变化的、多选择的、课程科目设置不断随社会的发展改变的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的灵活性是澳大利亚教育区别于其他国家教育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可以互相灵活转换,可以阶段性地选择和切人,可以在本专业继续深造,也可以转换专业去学习新的技能;教育的提供者有政府、注册教育机构和私人,你可以自由地去选择;不受年龄、职业、职务的限制,所有的公民可以随时随地参加终身教育;教育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在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完全脱产培训,也可以阶段性脱产学习,可以在岗位上培训,也可以参加流动培训,可以参加拿文凭的培训,也可以参加不拿文凭的培训;培训项目的开发和确定也有灵活性,培训机构与政府、行业经常共同调研培训需求,对哪怕只有一两个人的小型企业,也会把培训送上门,随时随地开发出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

(三)不间断、可选择的人性化教育体系——即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年龄都可以自由进入学校学习,体现了澳大利亚教育的人性化特点

在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中,学生永远处于主动的选择之中,尤其是成年人,对教育的选择就更加主动。对任何人来说,教育都是终身的,是不会停止的。在一间培训商务推销师的课堂里,我们就看到了20岁的女孩和50多岁的妇女在学习同样的课程。西澳警官大学的校长,大约有50岁,他并没有渎过硕士学位,但目前正在科文大学攻读在职博士,这是学校根据他的经历和水平为他订做的专门课程。在澳大利亚,此类情况很普遍,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不间断的继续教育,充分体现了澳大利亚教育的人性化特色,用澳大利亚人自己的话说,“这是真正意义的继续教育”。

(四)标准化——即全国统一的教育标准保证了澳大利亚教育的严肃性和真正意义的标准化

澳大利亚所有的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都是宽进严出,进门是敞开的,但出门的标准对任何人都一样严格。而这个标准是由国家统一制定,每隔3年根据发展调整修正一次。澳大利亚政府对教育的规范,体现在对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对教育机构的资格认证上。政府要求在教育的操作上,企业、协会、学校协调起来,共同形成合力。他们的教育实践证明了这是一条成功的道路。国家的标准是开放的,但所有人在同一个标准面前是平等的,在不同的地方上同样的课程,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企业可以放心地使用在不同地方培训出来的人。象教育培训这样规范的运行,在其他行业和部门也随处可见,澳大利亚是一个规范意识很强的国家,例如:在对培训者能力导向培训教育项目上,不仅仅是通常概念的培训,还包括了设立培训的标准、实施过程、按既定标准评估学员能力等内容,以统一规范的课程按照既定的标准培训培训者。这种能力标准是教育机构和行业部门共同制定的。 二、几点思考 在开阔视野,了解澳大利亚终身教育特点的同时,如何结合我国的继续教育实际,取他人之优势,发展自己,也是全团同志思考的问题。大家认为,学习澳大利亚在终身教育上的优势,不仅仅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方式方法,更要学习现代培训教育观念,将真正意义的终身教育观点,引入国内继续教育管理及操作实践中。比起澳大利亚的终身教育的发展,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的主要看法是:

(一)树立新的培训教育理念,鼓励和支持国民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发展国力的最重要国策之一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问题上,还显得说得多,做得少。终身教育的观念在澳大利亚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然和平常的事情;而在我国,往往是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同志,才有比较先进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但是,光靠这些同志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都深入了解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才能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加速我们人力资源开发的速度和步伐。

(二)国内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立法执法工作,急需加强

西方许多国家终身教育的成功经验,往往都是法律法规的保障,澳大利亚的情况也是如此。随着我国加入WTO,全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的法律意识会逐渐增强,这对我们加快继续教育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保障全社会公民继续教育的权利,无疑是有利契机。我们要抓紧这个机会,尽快出台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全民终身受教育的权利。

(三)加强各有关部门、行业、社会团体、学校、企业在培训教育上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利用和共享我们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培训教育需求

澳大利亚在教育培训方面的全方位协作,给我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为了保证人们的学习需要,澳大利亚政府、学校、行业协会、培训机构会携手分工,只要能帮助人们学习,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服务。而在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部门权利垄断和利益竞争。这种情形非但不能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工作,反而给人们的学习带来重重的麻烦和阻碍。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这个问题,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工作中,研究如何把全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何在继续教育的工作中,加强部门、行业、学校、施教机构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祖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发展。

(四)建立各行业、各类岗位的培训教育国家标准并严格执行

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农业信息化报告 篇4

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澳大利亚联邦国际合作协会安排,笔者于10月参加了赴澳大利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检测技术”培训团.通过学习考察,笔者不仅对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学到了一些经验,而且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 者:李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 刊 名:农场经济管理 英文刊名:FARM MANAGEMENT 年,卷(期): “”(1) 分类号:F3 关键词: 

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农业信息化报告 篇5

(牛守军)

2011年2月12日至3月4日,我随政府考察团赴澳大利亚悉尼市、墨尔本市就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学习考察。通过悉尼为期一周的封闭培训,对新南威尔士洲土地管理署和城市规划集团的参观学习,听取维多利亚洲区域战略发展署有关情况介绍,和对墨尔本市西区污水处理厂的参观学习,我深受启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印象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全国人口2200万人,地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位,辖六个州和两个领地,主要有农牧业、矿产、旅游服务等优势产业。澳大利亚建国仅200年,但其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规划注重科学性、连续性和严肃性

澳大利亚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山水地形等自然要素,科学合理。以悉尼为例,其充分利用海岸线,沿岸布臵大片绿地、文化娱乐建设等,城市建筑按离海岸距离成正比逐渐升高,不仅使每排建筑都有良好的海景视线,同时从海面眺望城市则可见到逐层叠起的特色景观。悉尼市为应对人口增长的状况,在规划中明确保持中心商业区现有竞争力的前提下,将

公共设施和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配臵在新建立的三个核心商业区,每个区之间车程不超过1小时。可以说,澳大利亚城市规划十分科学,真正成为城市各项建设的灵魂。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规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不会因为城市领导人的变动而随意改变。通常地方政府每8年重新制定一轮实施性规划。澳大利亚建立了完善的规划法律法规和执行机制,城镇体系规划大致可分州政府负责的区域规划和地方政府负责的实施性规划两大类,每类之中又包含若干规划层次。规划法对规划的制定、修改、审批、公示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还要遵守规划法以外的其他法律规定,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法等。对项目建设,规划法不仅有安全、健康、宜人等方面的规定,还有风貌、体例的规定。对于违反规划的行为,有专门的法庭审理。

(二)规划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公共参与

澳大利亚城市的显著特点是享受自然、回馈自然。澳大利亚总体上地广人稀,在城市,由于人口密度低,除了市中心矗立高楼外,其他都以两层以下建筑为主。虽然每个建筑的形成不同,但风格统一,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澳大利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实行标准化、规范化。澳大利亚重视城市绿化,民众可以很方便地接近绿地,坐在上面休憩。市中心的公园、广场基本上都是绿地和树木,没有奢华的建筑,这充分体现了“人”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和“物”的从属地

位。

澳大利亚规划编制过程和成果是完全公开的。由于充分征求了各方意见,规划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能够保证。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澳大利亚是高福利国家,围绕高福利的社会保障类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是主要的政府支出。多年来,澳大利亚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市场开放,引入竞争机制。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他们认为政府没有必要拥有,民众也不关心所有权归谁,他们关心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提高城市的交通、卫生、安全等公共服务水平。所以,政府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来建成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吸引私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城市保洁任务通过签订合同,由政府承包给私营保洁公司。

(四)极为重视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把可持续发展视为重大的公众利益问题。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为政府主导型,在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各州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十分完善。联邦政府严格制定全国统一的污染目录、空气质量、工作场地污染、包装材料、垃圾废弃物运转、汽车尾气等一系列标准。澳大利亚的环保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公民教育全过程。重视发动

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从事环保事业的企业在税收、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澳大利亚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由于是缺水国家,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做得非常成功。

二、受到的启发

中澳两国政治体制不同,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国情也不一样,他们的一些做法,我们不能简单照搬,但有些方面、有的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以人为本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规划法律法规,严格按规划设计要求开发建设,规划和城管部门要加强服务和监督,对于违反规划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违反规划的建筑坚决予以拆除,切不可一罚了之,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次,要坚持阳光规划,让群众广泛参与城市的规划设计,听取他们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意见。第三,规划建设要考虑方便群众生活,在规划建设居住区时,要充分考虑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对购物、上学、就医、出行等方面的要求。对已规划的公共设施,必须做到同步建设、同步建成,否则不予验收,不准预售。在房地产开发中,要规划配建适当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二)规划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把生态保护作为主要内容。树木和绿地是保持良好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最好载体。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尽可能预留足够的绿地空间,对自然的地形地貌和湿地予

以保护,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美化城市景观,还可以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二是要把节能环保作为强制内容加以落实,要严格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标准。三是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内容。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必须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在城市建设中,因地制宜,有自己的特色。

(三)重视城市战略规划

澳大利亚城市政府的城市战略规划是城市政府安排任期内各项工作的总纲,是政府工作的宣言书,此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在编制和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必须加强战略研究,统筹协调,尽可能做到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四)善于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中问题 城市建设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对那些被实践证明能够市场化的公共服务,如市容环卫、保安保洁、园林养护等,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办事。但在选择市场主体进入时要权衡利弊,围绕优质、高效、稳定的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风险控制和管理,千万不能一卖了之,放任不管。

当然,澳大利亚在城市发展中也暴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澳大利亚的特点,城市化模式密切相关,也值得我们深思。如他们蔓延式、扁平化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低容积率住房,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浪费是惊人的;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工人短缺也影响经济发展;水资源严重紧缺是澳大利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农业信息化报告 篇6

一、考察见闻

澳大利亚幅员辽阔,国土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位,划分为6个州,2个地区。人口2100万人,其中英国及爱尔兰后裔占74.2%,亚裔占4.9%,华人华侨约为45万人,土著居民占2%,约37.5万人。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自英国移民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后有来自世界120个国家、140个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亚谋生和发展。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社会一个显著特征。

1、澳大利亚的最高立法机构是联邦议会。澳大利亚联邦在政体上基本上仿效了英国的议会制模式,联邦最高立法机构是联邦议会。联邦议会由女王(联邦总督代表)、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澳大利亚人认为,实行两院制可以防止立法的草率与武断,防止议会专横腐化,还可以平衡代表的利益。

众议院开会期间讨论政府事务,主要是立法事项和政府预算等。在议员中分为执政党和反对党两大派,执政党的总理履行政府职权落实立法事项和涉及国计民生等工作。反对党成员主要行使监督权,对执政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出不同意见,澳大利亚人称其为“影子总理”。

联邦议会在开会期间,强调公开与监督。会场周围设置了许多旁听席,公民可以自由进入旁听,新闻媒体也进行全程报道。会议的所以议题和内容都是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决定的,有时出现意见分歧,争论十分激烈,最终都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形成决议。

参议院的主要职能是复审众议院所通过的议案。它无权提出有关财政的议案,对于众议院提交的有关财政的议案,它只有提出“要求修改”的权力,而无权自行修改。许多澳大利亚人认为:参议院只是个“复审院”

澳大利亚立法讲究自由、民主、平等、宽容。这是澳洲人生活的特性,他们讲究自由、随意,如:土著人不愿意接受西方观念与生活方式,澳政府就划定一片区域让土著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每年划拨一定的经费予以补贴。澳洲人尊重历史,只要过去被依法批准的就不轻易废止,他们认为,凡是法律没有限制的就是允许的。在新西兰,注重以人为本,对于公民的行为,宽容多于限制。对于旅行者的态度也很和蔼:“留下您的脚印,带走您的照片”,给人以亲切感。

2、澳大利亚的城市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城市规划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强调城市的持续发展,重视发挥所处地理环境特色,注意听取市民意见和基础资料的积累。二是充分重视城市设计。经过周密设计的城市广场、街心绿地、城市街景、商业步行街以及各种城市小品,增添了城市魅力。三是市内交通很少采用车行立交桥和人行高架桥,而是采用地面单行线路和分布较密的路网,以保护城市风貌。悉尼还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联网交通控制系统——“可协调的适应性交通系统”。四是环境保护方面成效卓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对澳新环境保护成果的真实写照,尤其对水资源的保护非常重视,他们对影响水资源的水生养殖业控制非常严格,水质污染少。沿海城市特别注重加大对海水的利用,如游泳池大都是利用海水。淡水的利用分为直接饮用和二次回收,提高利用率。墨尔本于1991年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首,澳大利亚已做到1/6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3、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住房建设。他们根据不同层次和老年人的特点,建造出大量的房子供国民选择。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住宅产业的建设及发展,如澳大利亚目前平均每人有住房1.67间。最大城市悉尼每年建造住房2.5万-3万套,一般每套45-100平方米,年建造住房面积180万-200万平方米。市中心建设的住房价格比较贵,因此住房委员会在市区边缘建造一些公房,供低收入者居住。

澳大利亚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十分注重房屋的造型多样化、结构轻型化,使房子外观造型多种多样,有的犹如一件艺术珍品,别墅式独立house多为橙红色,斜坡屋顶,有的上面有木结构加一小层或两层楼房。结构多为硬木框架,外加单层空心砖,有一定承重力。墙砖色彩造型多样,有现代化的淡雅白色、也有仿古色彩很浓的表面凸凹不平的外墙。有些居民花几十万澳元买一座旧房,推倒重建,半年即可建成新房。高层楼宇则由房地产开发商兴建,一般半年至一年亦可建成。澳大利亚人每搬迁一次家或房屋转让一次,都要重新装修一次,换墙纸或刷乳胶漆、换地毯或重铺木地板,显得焕然一新。有的较为轻型的房屋,在搬家时是真正的“搬家”,他们在另外一个地方买到地皮后,就用吊车将轻型的房屋吊起装在平板汽车上运走,然后运到新的地方安装好,就可以住人了。如果房屋太大,那么就分两次吊装和搬运。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节能,鼓励居民对屋顶用羊毛制品增加隔热层,实践证明,用羊毛制品制作的隔热层可使室内外温差达到9℃,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据说,每户增加隔热层可获得政府补贴1500—XX澳元。其房屋的最佳朝向与中国正好相反,座南朝北对于南半球来说是光照时间最长,通风保暖最佳的朝向。

4、澳大利亚的城市大都是先规划后建设的。不管是堪培拉、悉尼,还是墨尔本,其城市规划都是一步到位,它不会因为城市领导人的改变而随意改变。而且城市规划的重大项目和工程都必须在互联网上公示和投票,征求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征求社会各界方方面面最广大人群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说澳大利亚城市规划真正成为了城市各项建设的灵魂。堪培拉是典型的先规划、后建设的新型城市,整个城市绿地面积占60%,犹如建设在公园中的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国会大厦,建筑物与山体融为一体,屋顶是山坡上的草坪,房子在山中,外表看去没有一点“大厦”高耸的派头,但房子面积并不小,拥有三层共3600个房间,可满足参众两院各种类型的会议需求。

澳大利亚政府在旧城改造或拆建房子时,尊重历史且在建造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倾向“修旧如旧”。墨尔本将老工业厂房改造成商业门面时,大都在原地基上重建,外形上保持原有的风貌,内部改建达到现代标准,符合商业经营的需要。

5、澳大利亚的公共交通网络相当完善。从公共汽车、有轨电车、计程车到火车、轻轨、渡轮一应俱全,但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还是私人汽车。踏上澳大利亚的国土,映入眼帘的是满街的小汽车,车比人多是不变的事实。据说澳大利亚的小汽车非常便宜,二手车200-300澳元就可以得到,崭新的宝马标价也只有4、5万澳元一辆。有趣的是,在澳大利亚骑自行车的人是有钱人,因为自行车价格昂贵,是有钱人用来锻炼身体的,并非交通工具。据说澳大利亚人旅游到中国,看到满大街骑自行车的人群后非常感叹中国人的富有。

澳大利亚的出租车装有探照灯和摄像头,驾驶室均不设防护栏,摄像头是用来防劫车和酒鬼闹事或其他案件,警方通过摄像资料很容易找到线索。由于澳大利亚的住房多掩映在绿树丛中,探照灯可以协助司机为酒鬼找到自己的家。

澳大利亚的公路交通是免费的,仅有少部分基础设施收取极少的费用,如悉尼,仅有隧道是私人投资建设的,每通行一次收费3.8澳元;悉尼大桥收取大桥维修的油漆费,每往返一次收费3澳元,并采用电子自动收费系统,车辆通过时不需要停车缴费,保证了道路畅通。高速公路普遍不收费,公共停车场大多免费限停2小时。

6、澳大利亚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它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多达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洲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矾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最大的烟煤、铝矾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和第三大铝、黄金出口国。澳大利亚宝石独具特色,俗称“欧珀(opal)”,世界上独一无二。澳大利亚天然气产量极高,对中国政府大量出口。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从英国引进的美丽诺羊产毛量多,毛细而长,属羊毛中的上品。鸵羊是澳洲独有的物种,数量少,鸵羊毛保温抗潮性极好,堪称羊毛中的极品,价格昂贵,素有“软黄金”之称。

澳洲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第三大捕鱼区,最主要的水产品有对虾、龙虾、鲍鱼、金枪鱼、扇贝、牡蛎等。深海中的蓝鲸也是澳大利亚研究开发的物种,研发和生产的生物保健制品为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少贡献,也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

旅游业是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遍布澳大利亚全国,霍巴特的原始森林国家公园、墨尔本艺术馆、悉尼歌剧院、大堡礁奇观、土著人发祥地卡卡杜国家公园、土著文化区威兰吉湖区及独特的东海岸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公园等景点,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

袋鼠和考拉成为澳大利亚的骄傲,袋鼠弹跳力非常高,可达12米,奔跑速度快,每小时可达60公里。袋鼠浑身是宝,药用价值极高。考拉憨态可掬,犹如中国的大熊猫,是澳洲的国宝。

7、澳大利亚根据地理特点进行产业定位,注重合理布局。澳大利亚各个州和主要城市都明确了各自的产业,避免重复生产和建设。如:悉尼以商业和文化产业为主,墨尔本是制造业基地,澳大利亚的三大汽车制造厂(丰田佳美、豪顿、福特)都集中在这里,黄金海岸以旅游业为主等。新西兰以畜牧为主,注重饲养牛羊鹿,并开发与牛羊鹿相配套的食品与生物深加工,发展轻工业,没有重工业。

二、感想与建议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下一篇:服装店助申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