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09-01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4篇)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篇1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遇到的难题便在于确定春秋后期的社会性质。春秋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那是孔子在编次《春秋》中便揭露的。问题在于,这种动荡不安是好事还是坏事?自先秦到清朝中叶,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是坏事,不但儒家如此说,道墨法诸家也都如此说。他们尽管倾向不同,论证的角度也不一样,但判断所谓好坏的逻辑却是相似的,那就是把社会秩序看作圣人贤人的创造,因而现存秩序的崩溃,自然就是非圣无法的结果。根据这种逻辑,必然会推导出“世愈古而治愈盛”的结论(法家有所不同)。只有当他们争论谁是圣贤、如何取法时,人们才可能判断出他们各自的实际立场。

到近代,由于接受进化论的学者逐渐增多,对于春秋时代社会状况的意见才有所改变。人们开始说,先圣未必比后圣聪明,先王之道未必能成为后王之法,因此社会的变动不能都说是坏事,很可能倒是社会进化的表征。这样的历史观,自然是个大进步。但进化是怎样取得的呢?大多数学者仍然以为出于人们意见的改变,就是说后代圣贤的社会政治见解比起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的要成熟、进步,于是社会制度就改变了。

正因为如此,以上两个时代的学者在评论孔子思想的时候,尽管不乏真知灼见,但程度不同的唯心史观,使他们都不可能正确地估计春秋时代的社会变化,从而也不可能正确地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愈来愈多的学者相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人们开始认真探讨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试图为包括孔子在内的那个时代的观念形态找出存在的基础。不过,相信道理的正确,不等于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历史的实际问题。即使在熟悉历史唯物论的学者中间,由于种种原因,主观的或客观的,对同一历史问题也会出现认识上的分歧。例如关于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便至少有四种见解:奴隶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领主封建社会,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社会。每种见解都有自己的根据和理由,至今仍很难确定哪种见解称得上完全正确。

确定观念的存在基础如此之难,进而分析观念本身自然更难。事实上,无论研究者对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持有何种见解,对于孔子的政治思想,都可以给予肯定、否定或半肯定半否定的结论。目前这些意见都有,而且都从历史材料中找到了依据。因此,确定材料的性质以及所反映的时间,便成为讨论孔子思想的必要前提。这一点对于研究他的政治见解尤其重要。孔子一生的经历很复杂,他发表的政见自然也有复杂的背景。不了解他说话的时间、场合和对象,便不能正确判断他政见的是非。而现在的研究水平还没有达到使人们可据此进行精确判断的程度,于是要取得一致的结论尚不可能。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只能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不断缩小分歧,以期最终通过争论来弄清楚历史的真

相。(摘编自蔡尚思《孔子的思想体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编次的《春秋》一书,反映了春秋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家认为这种动荡不安不是好事。

B.先秦到清代中叶,学者们的倾向、论证角度、判断逻辑不同,但都认同圣贤创造了社会秩序,社会动荡不安是坏事。

C.依据圣贤创造社会秩序,崩溃是非圣无法的结果,古代学者推导出“世愈古而治愈盛”的结论,法家观点有所不同。

D.受进化论的影响,不少学者对春秋时代的动荡不安有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社会的变动很可能就是社会进化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近代接受进化论的学者认为,后代先贤的社会政治见解比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的认识要成熟、进步,社会制度也因此改变。

B.“世愈古而治愈盛”和“先王之道未必能成为后王之法”这两种观点虽然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受到了唯心史观的影响。

C.愈来愈多的学者接受了唯物史观,他们开始认真探讨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找到了当时的观念形态存在的精准基础。D.相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用它解决历史实际问题是两码事,由于种种原因,对春秋时代社会性质的认识仍有分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是否尊先王为圣贤、如何取法的意见,就可以判断出对孔子的政治思想是肯定、否定还是半肯定半否定的实际立场。

B.确定春秋时代社会性质四种说法中的哪一种完全正确已经很难,分析孔子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政治思想自然更难。

C.受研究水平的限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话的时间、场合和对象,不能精确判断他政见的对错,学者们的结论就不可能一致。

D.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求同存异,不断缩小分歧,就有可能通过争论从而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木鱼 周海亮

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雕塑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说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败落与贫穷。

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诞。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钢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木头雕刻而成的鱼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12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写到了一个望不到尽头的饥饿的年代,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又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满桌的人都知道桌上的那条鱼是假鱼,但是都不愿说破,这反映了村里人虽然贫穷但都好面子的老好人性格特征。

C.一条木鱼竟能“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略带夸张的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美食对饥饿的冬子的诱惑。

D.一条木鱼,影响了冬子的一生,冬子曾经感到羞愧、困惑,而当他决定把长满虫眼的木鱼带回家的时候,或许已得到了解脱。

5.文章说“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这里的“沉重”是指什么?(5分)

6.小说以冬子在生日那天将木鱼烹调好,端上桌让儿子吃鱼作为结尾,请说说这样安排的用意。(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坚持依法办理,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合法权益;坚持区别情况,分类实施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政策,坚持综合配套,将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与健全完善计划生育、收养登记、流浪乞讨救助、国籍管理等相关领域政策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进一步完善户口登记政策,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切实保障每个公民依法登记一个常住户口,努力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的目标。”

(摘自《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

材料二:

方秀莲今年50岁,1993年跟随丈夫到广东生活,却没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娘家再次报户口时,也没有把她算在内,户口就这样“遗失”了。因为老家在1000多公里之外,交通不便、成本太高、程序麻烦,她没有回老家“找”户口。无户口让她遭遇诸多麻烦。“最难的是看病不能报销,统统要自费。”方秀莲说,没有身份证连火车都不能坐,感觉“寸步难行”。

“多亏派出所民警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娘家人赶紧把消息告诉我。我把材料交给现住地的民警,10天左右就领到了户口。”方莠莲说,“听说高铁速度很快,拿到身份证后一定要去体验。”

(摘编自《户口登记,一个都不能少》)

材料三:

美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实行生命登记制度。政府对每个人的出生、婚姻、生育、死亡等人口事件进行记录,形成较完整的登记册,登记册的内容非常详细,除个人信息外,还涉及父母的基本情况及父母与子女的社会关系。生命登记资料与人口普查结合,可以为人口管理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

社会保障号(SSN)是美国政府进行人口管理的法宝和基石。美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身份证,护照、驾照、信用卡等证件常常扮演身份证的角色,但它们的取得都必须以拥有一个社会保障号为前提。此外,社会保障号与联邦和各州的许多社会机构相衔接,是公民享受医疗保险、失业救助、住房补贴、看病就医的凭证。

(摘编自接栋正《发达国家人口管理办法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材料四:

中国的户籍历史甚久,记录丰富,制度日趋完备。但是,在封建社会前期,依附农制盛行,世族、豪强与国家争夺农民,荫庇丁口,户籍制度并未能顺利执行。而役重于赋,以及课人口税,亦造成人民流亡,使户籍失实。后期,赋役征课渐从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分租制下的佃户减免直接负担,客户入籍为户籍制度注入了新的内容。但地方官为了保留地方财力和层层贪污自肥,也多方隐瞒户口,假报名姓。如明代上报户籍用黄册,许多州县征收税粮则用白册(亦称实征册),两不相符;一些胥吏手中又自有私册,乃至州县长官亦不能过问。清初之丁册,只是当差人数,实际丁口数并不只此。摊丁入地以后,户籍与赋役完全脱钩,登记的户口才比较接近实际。但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

【注】①客户:即无土地佃户。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一可知,无户口的公民都可以依法登记户口,政府相关部门要无条件为公民办理。

B.由材料二可知,国家在为无户口人员落户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群众满意度高。

C.美国实行的生命登记制度可以为国家人口普查工作提供支持,比如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等。

D.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执行过程并不顺利,后来才渐渐趋于完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2017年之前,我国的户籍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户口重复和漏报等现象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古而有之,甚至更严重,所以无法避免。

B.在我国,公民没有户口就不能办理身份证,就会给现实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看病报销、乘坐高铁出行等。为无户人员落户是民生工程。

C.到2017年底我国已基本解决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而且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以后办户口会很便利,不会再产生新的无户口人员了。

D.由材料

一、材料三可见,中国和美国都重视人口管理,也都有与人口管理相关的一些综合配套制度,这样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E.中国古代的户口登记之所以不够精准,与户籍和赋役挂钩有很大关系,不同阶级因利益关系虚报人口。如果不按人口征税,统计就能准确。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与美国的人口管理在形式上有何不同。(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或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威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B.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C.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数千人/ D.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千石”为汉郡守俸禄。“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州刺史和郡太守为真两千石,牧是中两千石,比真两千石高一级。

B.“变节”和苏轼的《方山子传》“稍壮,折节读书”一句中的“折节”同义,都是“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的意思。

C.“转”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例“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有时意思为贬官,如“转除”“转任”“转补”。

D.“疏”指奏章,亦指上奏章。古代相关词语不少,如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浚志向远大。曾在盖房时,在自家大门前留有几十步宽的空间以备将来容纳长戟幡旗,受到众人的嘲笑。

B.王浚精通治理,恩威并用。任职广汉时因施恩深得百姓依赖;任职益州时,又因施威使异族不得不归顺。

C.王浚工作得力。武帝谋伐吴时,他受命大造连舫大船,巨船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开通向四方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王浚敢于进谏。武帝谋划伐吴之事,但朝廷百官却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力主伐吴。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大,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5分)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人南渡 贺铸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②罗袜尘生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其句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作开篇用“兰芷”“汀洲”等意象渲染了气氛,并交代了地点,为下面的描写和议论做了铺垫。

B.下阕写女子形象,化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的语句,将女子形容为凌波仙子,步履仪态轻盈。

C.“人南渡”既是词牌名,也是上阕中的词句,对词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变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半黄梅子”与词人《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都用“梅子”意象,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为夏季。

E.本词的语言十分有特点,通过对意象和画面的细致描写呈现出了一派浓墨重彩、盛丽婉膩的艺术风格。

15.词的下阕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虞美人》中,作者李煜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三句以外出郊野为喻,阐述目标小则对外物的依赖和凭借也少。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王子猛被贵族大臣拥戴登上王位,号称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500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B.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C.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D.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B.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C.随行者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D.随行者中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B.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C.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D.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适合正统的继位,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示例:苏武牧羊,持节出使,臣心一片“磁针石”,告诉我们要忠于祖国。材料:担当 法治 出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弃医从文 革故鼎新 有法可依 鞠躬尽瘁规 矩方圆 承前启后

21.下面文字是第三季诗词大会结束后,记者专访诗词亚军彭敏时,彭敏所说的一段话。但是他的感悟未必适合每一个人。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我是一个风险偏好者,如果不是我的这个性格的话,就不会有命运的转机。性格里有这种敢闯的基因,如果你已经历了一千次的失败,但最后绝对会成功,这时你的机会就来了。其实我参加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这个年纪来讲,也是一件冒险的事。一般来说30多岁的人不说功成名就,生活也相对平稳,不会和一帮初中生高中生比诗词,一不小心还会被斩于马下,输了的话影响心情。但是如果不折腾的话,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在哪里的。

①如果不是风险偏好这个性格,未必不会有命运的转机。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在一些社交平台,如微信、QQ上,常出现需要投票的情况。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信息:“XX正在参加评选活动,请大家帮忙给XX投票。”实际上这些活动大多意义不大;而即使是非常严肃的比赛,也常常依靠网络投票确定“最佳人气奖”。面对投票,有人说它能够反映选手的实力,有人说这给好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还有人说这是主办方和媒体在谋求私利。其实,这一问题涉及到媒介、人的交往状态、人的存在状态等深刻议题。

你怎样看待网络投票及其在当下显示的深刻性?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B(“判断逻辑不同”不当,原文为“相似”。)

2.(3分)C(“找到了当时的观念形态存在的精准基础”不当,依据原文“至今仍很难确定哪

3.(3分)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

44.(3分)B(知道是假鱼,但不愿说破,反映的是在那个贫穷年代村里人的善良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5.(5分)①指冬子对自己童年时因贫穷和饥饿而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的自责。②指冬子因打破乡村规矩、戳破富足和希望假象而受到的讥笑。③指冬子多年来承受着的贫困年代乡间颓废与贫穷的痛苦。(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3分,三点

56.(6分)①情节上,由冬子童年吃鱼的故事开始,到冬子让儿子吃鱼结束,使文章首尾呼应。②人物形象上,写出了冬子对过去、对农村的理解和释然,表现了冬子思想的成熟,使冬子的形象更丰满。③主题上,突出了“今天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生活?今天的孩子应该记住一些什么”的主题。④阅读效果上,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

27.(3分)A(“无条件为公民办理”错误,材料一说“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并非指无条件办理。)8.(5分)BD(A项,“所以无法避免”因果关系不成立。C项,“不会再产生新的无户口人员了”推断不合理。E项,“如果不按人口征税,统计就能准确”错误。材料四中说“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可见。)

9.(4分)①中国采用户口登记制度,美国采用生命登记制度。美国登记的信息比中国的更详细。②中国公民的身份证是享受各种社会保障的凭证;美国公民凭社会保障号获得护照、驾照、信用卡等证件。(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

5(一)文言文阅读(1910.(3分)D 11.(3分)C

12.(3分)B(理解有误,任益州刺史时,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风俗的人,用威严信用待人,13.(10分)(1)(5分)羊祜兄长的儿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做人的志向大,奢侈不节制,不能过于信任,应该有用以节制他的方法。”(“兄子暨”“专任”“以”“裁”各1分,句意1分)

(2)(5分)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吴就变成强敌了。(“令”“ 卒”“ 更”“ 所”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14.(5分)BC(A项,“议论”表述错误,应为“抒情”。D项,“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为夏季”分析错误,本词中“半黄梅子”对应的时间是春末,《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对应的时间是夏季。E项,“浓墨重彩、盛丽婉腻的艺术风格”错误,从“游丝横路”“细风吹柳絮”“一

15.(6分)①抒写了词人追寻佳人而不得的落寞情怀。佳人“南渡”,词人四处追寻,却不知她人在何处,表达出心中的落寞之情。②抒写了词人思念佳人的愁情。通过对“半黄梅子”“一帘疏雨”的景物描写来抒情,那不尽的雨丝正是无尽的哀愁。③抒写了词人对青春已逝的伤

(三)名篇名句默写(516.(5分)(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2)适莽苍者 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B(“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同室操戈”,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相斗。由“留下王子们”可知应用“同室操戈”。“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大势已去”,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根据文中“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尤其是“王子朝见”中的“见”字,暗示了局势的不可逆转,故应选择“大势已去”。“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根据语境“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应选“无影无踪”。“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根据语境“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可知,应用“无人问津”。)

18.(3分)A(B项,括号后的“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承接此项不合适,因为老子属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而不属于“四大贵族”;C项,由括号后的“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可知“召、毛、尹、南宫”地位远高于“周王室图书档案的官员和学者”,故C项不当;D项,颠倒了“官员和学者”及“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的地位关系,与文本语境不合。)

19.(3分)B(A项,“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语序不当,应将“仍然”移至“认为”前面,且此句句式杂糅;C项,“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成分赘余,应删掉“的继位正统”;D项,“适合正统的继位”搭配不当,20.(6分)示例:①弃医从文,鞠躬尽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②规矩方圆,有法可依,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

21.(5分)②如果已经历了一千次的失败,未必最后就会成功。③如果不折腾,未必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在哪里。

四、写作(6022.(60

写作提示:①就人的存在状态来看,网络投票体现的是人成为扁平化的图像符号,只能在媒介中得到部分的展现,受到了媒介本身的切割和剪裁;人更成为资本实现自身再生产(获取利润)的一个环节,成为宣传主办企业、媒体平台所利用的工具。②就人的交往状态来看,从前人们主动地交往,现在被动地交往,被动地接受信息。网络投票所激发的厌烦感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网络信息媒介将其使用者置身于信息的风暴之中,即使不愿意投票,也不能装作没有看见好友的信息,因为不回复信息就意味着对人际关系的伤害。人交往的空间密度空前加深,与此同时,人交往的情感浓度却空前下降,很多要求投票的好友与我们根本不熟悉。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投票本身成为人脉、资源的表征,背离了投票显示实力的初衷。③这一切都是在新的媒介,也就是移动互联网急速普及的背景下发生的,技术在解放人的同时,也物化人;在便利化我们的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也可能对我们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地人。家世中有人做过太守。王浚博览古籍,姿容相貌俊美,不注重名声品行,不被乡里人称道。后来才改变了原来的志行,爽朗旷达,很有大志向。曾盖房,在门前开了一条几十步宽的路。有人问他为什么留下太多地方,王浚说:“我想使门前容下长戟幡旗。”众人都笑他,王浚说:“陈胜说过,燕雀哪知道鸿鹄的志向。”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不廉洁的人,都听到消息自行离去。刺史燕国人徐邈有个女儿淑贤有才,挑选丈夫尚未出嫁。徐邈于是广泛地召集下属官吏,让女儿在里面观看他们。女儿指着王浚告诉母亲,徐邈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后来参征南军事,羊祜深深理解厚待他。羊祜兄长的儿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做人的志向大,奢侈不节制,不能过于信任,应该对他有所限制。”羊祜说:“王浚有大才,我将要帮他实现愿望,必定可以任用。”转任车骑从事中郎,有见识的人说羊

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巴郡与吴国边境相邻,兵士们以劳役为苦,生男孩大多不养活。王浚于是使条令严厉,使徭役宽松,那些生育的人,都让他们休整并免除徭役,这样活下来的有几千人。转任广汉太守,实施恩惠仁政,百姓依赖他。等到贼人张弘杀了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调王浚任益州刺史。王浚设计谋划,全部诛杀了张弘等人,因为有功被封为关内侯。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风俗的人,用威严信用待人,异族境外,大多前来归顺投降。征召授职为右卫将军,授官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很知道王浚有奇谋,于是暗中上表留王浚,于是又任益州刺史。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篇2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按題号在答題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流水不仅倒映着山,也在修改着山。一座山在水的倒影中变得朦胧,_________,变得柔软,仿佛随波荡漾。水也因山的存在而越发幽深,越发纯净。山与水互为镜像,使彼此的美学特征越发凸显。山水是中国绘画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两种___________,成为一个画种的名称,也成为一种审美______________。

A.模模糊糊

B.影影绰绰

C.模模糊糊

D.影影绰绰

成分

元素

成分

元素

原形 原型 原型 原形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提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B.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

C.好花不与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D.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3.对下列对联所写人物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B.写人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D.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李清照)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是至理名言。不过灵感的培养不必限于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

①处处都是学问

②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 ③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 ④人只要留心

⑤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 ⑥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 A.④①⑤②③⑥ B.④①⑤③⑥② C.⑤①④③②⑥ D.⑤③⑥②④①

5.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梧桐影里蝉声急,菡萏香中雨气昏。B.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C.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D.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也。隐居鹿门山,性嗜酒,癖诗,号“醉吟先生”,又自称“醉士”;且傲诞,又号“间气布衣”,言己天地之间气也。以文章自负,尤善箴铭。.咸通八年及第,为著作郎,迁太常博士。时值末年,虎狼放纵,百姓手足无措,上下所行,皆大乱之道,遂作《鹿门隐书》六十篇,多讥切谬政。有云:“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又曰:“不思而立言,不知而定交,吾其惮也。”又曰:“古之杀人也怒,今之杀人也笑。”又曰:“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等,皆有所指云尔。

日休性冲泊无营,临难不惧。乾符丧乱,东出关,为毗陵副使,陷巢贼中。巢惜其才,.授以翰林学士。日休惶恐跼踧①,欲死未能。劫令作谶文以惑众,曰:“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贼疑其衷恨必讥己,遂杀之,临刑神色自若,无知不知皆痛惋也。

日休在乡里,与陆龟蒙交拟金兰,日相赠和。自集所为文十卷,名《文薮》,及诗集一卷,《滑台集》七卷,又著《皮氏鹿门家钞》九十卷,并传。

夫次韶唱酬,其法不古,元和以前,未之见也。暨令狐楚、薛能、元稹、白乐天集中,稍稍开端。以意相和之法渐废间作。逮日休、龟蒙,则飙流顿盛,犹空谷有声,随响即答。.韩偓、吴融以后,守之愈笃,汗漫而无禁也。于是天下翕然,顺下风而趋至数十反而不已,莫知非焉。

夫才情敛之不盈握,散之弥八纮,遣意于时间,寄兴于物表,或上下出入,纵横流散,游刃所及,孰非我有,本无拘缚惉懘②之忌也。今则限以韵声,莫违次第,得佳韵则杳不相.干,岨峿③难入;有当事则韵不能强,进退双违。必至窘束长才,牵接非类,求无瑕片玉,千不遇焉,诗家之大弊也。

(选自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①跼踧:不安的样子。②惉懘:声音不和谐。③岨峿:不顺当。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文章自负

负:仗恃 B.日休性冲泊无营

冲:冒险 C.以意相和之法渐废间作

间:间或 D.得佳韵则杳不相干

杳:遥远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皮日休写了《鹿门隐书》六十篇,大多是讥讽谴责荒谬政治的。B.皮日休酷爱作诗,擅长撰写箴铭。叛军首领黄巢爱惜他的文才,任命他为翰林学士。C.皮日休在家乡时,与陆龟蒙有金兰之交,陆龟蒙辑录了他的文章十卷,命名为《文薮》。D.次韵唱酬的方法,到了韩偓、吴融以后,被更加坚定地遵守,以至于泛滥而无拘禁。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贼疑其衷恨必讥己,遂杀之,临刑神色自若,无知不知皆痛惋也。(4分)(2)夫次韵唱酬,其法不古,元和以前,未之见也。(4分)9.请概括皮日休以后唐代和诗流行写法的弊端。(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刘长卿

南归犹谪宦,独上子陵滩。

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山开斜照在,石浅乱流难。惆怅梅花发,年年此地看。

【注】诗人遭到贪官鄂州观察使吴仲儒诬陷,再次被贬,去贬谪任所睦州途中经过七里滩时写下这首诗。

10.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5分)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3)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4)住近湓江地低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5)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8)诗,可以兴,可以观,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怨。(《论语·阳货》)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一幢不存在的房子

黄金明

①父亲是一个乡间浪漫主义者。他是农民,但像一个讠诗人。我号称诗人,却更像农民。我年少时身体瘦小,神情忧悒,怕跟人打交道,只有在空无一人的树林或田野才感到放松。忧伤像艾火在焚烧,我没有办法解决内心的冲突。贫穷以及贫穷带来的饥饿和自卑日夜折磨着我。我就是一间黑房子,对着整个世界闩上大门,简直是一间地下室。我忍受着这一切,包括沉重和聒噪,忍耐作为我的性格已缓慢的形成。这就是我的少年时代,我的忧伤犹如乌云在乡村的屋顶聚拢。

②父亲是不同的,他身上那种奇特的、与生俱来的浪漫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生活态度上,也体现在他做的每一件事上。父亲曾一度沉迷于发明创造而无结果,也热衷于堪舆、算命、中医等杂学,并略有心得。父亲为了留下祖母的遗像,自学过炭画,在成年后成了“画家”。父亲只念过初中,可以辅导我们五兄妹的功课一直到高中,除了外语。他擅长作文,我今天能从事写作,得益父亲甚多。父亲为了将多病的孩子养大,自学中医,略有心得。然父亲的奇思异想没有结出一个像样的果子。

③他想建造一幢红砖屋,这是一幢旷世无双的房子,它一直未曾动工。父亲在头脑中无数次勾勒过它的范围和轮廓,挖妤地基并砌起高墙,最好是买回那种光洁的方砖铺上地面。在它的头脑中,堆满了砖头和檩梁,还有无数钉子和细沙,但这幢房子不可能建造出来了。日渐老迈的父亲已力不从心,被迫放弃。当父亲站在宅基上凝视地底的时候,我能体会到他的苍凉和遗憾,地底下本来生长着一幢瑰丽无比的房子但已没有机会破土而出。

④在乡村,建房子是一件大事。一个人过得怎么样,看他的房子就知道了。建房子是一个发达的标志,人们穷极一生的奋斗,目的是为了建造新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村庄的房子大多是低矮的黄泥小屋,阴暗、潮湿而充斥着尘埃。我就是在这样的房子中长大的。

⑧我们当然想住上好房子,但建房子要花上一大笔钱。父亲没有钱,倘要靠赚钱去建造房子,那永无实现之日。父亲决定自力更生,他去寻求一个不用花钱或者少花钱的建房计划。建筑房子的关键是拥有建筑材料,如果自己会砌墙的话,就用不了几个钱。父亲很早就着手去做这个工作。他先后学习建筑和木工,花半年时间粗通了这两项技术。他在山坡上大量种植桉树和杉木,桉树可作檩梁,杉木可锯成瓦格子。为了建一幢房子,父亲决定付出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建泥砖屋是较容易的,但父亲矢志要建的是红砖屋,这就难了。父亲决定自己把红砖和屋瓦烧制出来。当父亲做出这个决定时,未满二十岁,这个异想天开的决定耗尽了他的青春。

⑥但这些浪漫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当务之急是将我们养大。我们张开的嘴犹如深渊,为了填饱我们的肚子,父亲绞尽脑汁。父亲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寻找粮食,向土地要吃的,向深山要吃的,向河流要吃的……农忙时节,父亲踏着曙光出门,披星戴月归来,他的身影在稻田、著地或菜畦上像旗帜一样飘荡。农闲时节,他肩挎单筒猎枪打鸟,他潜伏在地,匍匐前进,窥伺在一切猎物的身旁。捕鱼也是好办法,也更能体现父亲的浪漫想法和闲情逸致。父亲用竹篾编织了一个鱼笼,该鱼笼构造精密,巧夺天工,只要放在溪水中,鱼儿就会随着流水游入鱼笼中,只能进而不能出。冬天,河水干涸,流速甚缓,父亲以翻江倒海的豪气,在上游筑起土坝,用戽斗将河湾的水戽干,干脆来个竭泽而渔。父亲总有办法在大水冲垮堤坝之前完成捉鱼的任务。

⑦无论打鸟还是捕鱼,都不可能解决我们的口粮问题。父亲幡然醒悟,还是土地实在。他决定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侍弄土地上,村庄分的一亩七分耕地,要养活七口人谈何容易?父亲每天踏着晨曦迈向山冈,锄头用坏了好几把,他终于开垦出十来亩山地。父亲在山地种上番薯、木薯、南瓜和棉豆诸物,然而,由于土地贫瘠,无甚肥力,薯苗倒是茁壮,但收成甚差,薯实比指头大不了多少。如果说那些绿油油的叶片,犹如父亲那浪漫情怀的倒影,那么这些薯实就是残酷的现实。

(有删改)

13.第①段用较多笔墨写我年少时的内心世界,有何作用?(4分)14.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征。(4分)1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6.结合全文,探究标题“一幢不存在的房子”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求甚解反失其解

吴方

①闲读书报,倘若发现有一角争呜之地,常常使我不觉停眸留目;因为争呜最能触发和促进人们的思考,而且补敝纠偏、活跃空气也是一桩有意思的事。但老实说有的争呜却也使人感到气闷、茫然。

②像《松鹤图》这样的题材,画家们常常施以丹青,不期然有人忽发诘难:根据对鹤的生活习性的观察,发现鹤从来不曾在松树附近落脚,因此把二者画在一起是闹了笑话。当然这个诘难有生物学的依据,未尝不具有科学普及作用,但他进而去批评画家,就使真理跨过一步,反倒变成谬误了。自然科学与艺术是两种区别很大的范畴把它们混为一谈,偏执一隅地去用前者绳范后者,自然格格不入。艺术特别是写意画作为审美活动,并非原样地摹写自然、生活,为了表现一种感情的、内在的真实,常常有意地夸张、变形,甚至采取荒诞的表现方式。南宋遗民郑所南为了寄托自己沉痛的亡国之思,画兰不画土和根,谁又能否认这更真实,这种例子多极了。《松鹤图》也许在科学上是不合理的但在艺术上却是合理的。这种矛盾,反映了人们把握生活的不同方式,如果用简单、一律的思想方法去对待恐怕免不了会方枘圆凿的。

③另有一种复杂的、聚讼已久的争鸣:“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是否是民族英雄?”有人试图从历史的变化和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观点出发,推倒传统之案。这不失为一种创见但是如果穿凿太过把历史上歌颂的民族英雄全盘否定,结果可能是“水动而鱼失”。这个问题可否这么解释:今夭我们肯定岳飞等人是民族英雄本不拘泥于抗金、抗元、抗清,而是更多地把他们作为一种“抵御外侮”的象征,并从中摄取一种精神——那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的浩然正气。由此而抽象出来的道德判断与历史有联系,而又超脱于某个历史事件本身,它已经积淀为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精髓。正如谢材得《与李养吾书》所言: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后人从先贤们的余韵流风中感受到的正是这种深沉的力量似不必被民族问题的历史枝蔓缚住手足。如果把今与古、把历史的判断与道徳的判断作一定的区分,争鸣也罢,讨论也罢,也许就不会陷于泥潭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恼人的问题是在进化论出来之后才解决的,拋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而把鸡和蛋作为讨论的前提,本身就是虚妄的。同样把今天的概念作为前提,来讨论岳飞,问题的提出也就不免虚妄。

④记得《聊斋志异·陆判》中有一句话:“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我理解,“胆大心小”固然不妨可借用为各种争鸣的警句;“智圆”则更提醒我们,思想方法要圆通,不好偏执。由争鸣而想及思想方法,进而想及读书方法,不禁又忆及五柳先生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当然不是说可以马马虎虎囫囵吞枣,陶老先生读书游于内而出于外豁达不泥,却往往能有欣然的会意,这种钩神剔骨、止于会意的方法有如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开卷虽非“庖丁解牛”,却也讲“以神遇之”。相反,求甚解而反失其解的事也是常有的。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18.分析文中第③节画线句的作用。(6分

19.根据第④节,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理解。(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规则无处不在,各种各样。有人认为应遵守规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也有人认为要打破规则,“事有便宜,而不拘常制”。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年级语文Ⅱ(附加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宫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左传·隐公三年》)

【注】①质:人质。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2.《左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春秋三传”。(2分)23.根据材料,概括诸侯国之间怎样才能做到守信。(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均未成功;蜀将马谡曾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计,但诸葛亮没有采用。清人毛宗岗认为“子午谷奇谋,惜孔明之不用”。C.《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马林鱼较量时,老人的内心独白、同大鱼的“对话”说明老人虽然内心强大,但是他的单调与孤独实在难以摆脱。

D.《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和夏尔,一个是守财奴,一个是野心家,生动形象地显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特征。

E.《红楼梦》中,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后一病不起,在宝玉探望她之后香消玉殒。后来,宝玉作《芙蓉女儿诔》表达哀悼之情。

25.简答题(10分)

(1)下面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分别出自哪些人物之口?(5分)①“咱们两讫了。这才叫作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②“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③“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⑤“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2)请简述《红楼梦》中王熙凤“借剑杀人”害死尤二姐的情节。(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8题。

①“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技术的99%以上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②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其次,科技黑箱需要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它往往与语境和主体相关。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③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等科技黑箱就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

④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选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有删改)

26.第①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27.请依据第②段概括“科技黑箱”的三大特点。(6分)28.根据文本,说说“科技黑箱”的利弊。(6分)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影影绰绰:形容人或物隐约,看不真切;模模糊糊:指看不清事物的状态或意志不清醒。元素:要素;成分:构成事物的各种物质或因素。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2.(3分)C(A项“红巾翠袖”指女子装饰,代指美人;B项“环佩”指古时衣带上系的玉佩,代指昭君;C项“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这里喻指梅花;D项“蛾眉”指女子眉毛,代指美女容貌。)

3.(3分)D(A项是安徽滁州琅琊山醉翁亭的一副对联,用以赞美欧阳修的;B项为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C项是郭沫若书杜甫草堂;D项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这是表扬韩愈文章做的好。所谓“空八代”,是借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下联则是褒奖韩氏一族的源远流长、声名壮大。)

4.(3分)B(④①紧密相连,“处处都是学问”承接上文“不必限于读书”,⑤②③⑥依照的是艺术家创作的逻辑顺序,先是“在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然后是“玩索得一种意象”,接着是“酝酿”,最后是“翻译”。)

5.(3分)A(A项菡萏即荷花,从蝉声急和菡萏香可见是夏季;B项杨花可见是春季;C项禁火为寒食节,可见是春季;D项东风、轻雷可见是春季。)

二、文言文阅读(18分)6.(3分)B(冲:虚,空虚)

7.(3分)C(C项文集是皮日休自己辑录的)

8.(1)(4分)黄巢怀疑皮日休内心怀恨,一定是讥讽自己,就把他杀了,皮日休临刑前,神色不变,无论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感到痛心和惋惜。评分建议:“衷”、“遂”、“无”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4分)依照原作的韵脚作诗酬答,这种方法历史不长,元和以前,没有见过。评分建议:“次韵”、“古”各1分,“未之见”句式1分,语句通顺1分。9.(4分)①和韵不切意;②切意难押韵。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学生答出“声韵限制了才情”可得4分。【参考译文】

皮日休字袭美,又字逸少,是襄阳人。他隐居在鹿门山中,生性嗜好饮酒,酷爱作诗,号称“醉吟先生”,又自称为“醉士”;而且高傲放达,又号称“间气布衣”,说自己是天地中的间气。他自以为文章了不起,尤其擅长箴和铭这两种文体。咸通八年,皮日休进士及第,任著作郎,又升为太常博士。其时正当唐朝末年,乱军叛匪如虎狼般放纵不轨,老百姓不知该怎么办,朝野上下的所作所为,都是导致天下大乱的行径,皮日休于是写了《鹿门隐书》六十篇,大多是讥讽谴责荒谬的政治。有一篇中说:“诋毁别人的人,也诋毁了他自己;赞誉别人的人,也赞誉了他自己。”又说:“不认真考虑就发表声明,不相互了解就决定建交,这恐怕是我所畏惧的呀。”又说:“古代是怒而杀人,如今是笑而杀人。”又说:“古代设置官吏是用来驱逐盗贼,如今设置官吏,是用来变成盗贼”等等,这些话都是有所指才这样说的。

皮日休的性格平和淡泊无所谋求,面对危难无所畏惧。乾符年间丧乱,皮日休东出潼关,担任毗陵副使,被黄巢叛军俘获。黄巢爱惜他的文才,任命他为翰林学士。皮日休惶恐不安,惊惧欲死,却又不能。黄巢胁迫他写谶文来迷惑众人,皮日休写道:“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黄巢怀疑皮日休内心怀恨,一定是讥讽自己,就把他杀了,皮日休临刑前,神色不变,无论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感到痛心和惋惜。

皮日休在家乡时,与陆龟蒙有金兰之交,每日用诗相互赠答。皮日休辑录自己的文章十卷,命名为《文薮》,和他的《诗集》一卷,《滑台集》七卷,还著有《皮氏鹿门家钞》九十卷,都流传后世。

依照原作的韵脚作诗酬答,这种方法历史不长,元和以前,没有见过。至令狐楚、薛能、元稹、白居易的诗集中,逐渐开始。依照别人的诗意来作诗酬答的方法逐渐废止,偶见有作。到皮日休、陆龟蒙,次韵和诗风气大盛,犹如空谷回响,随声应答。韩偓、吴融以后,遵守这种次韵和诗的方法更加坚定,以至于泛滥而无拘禁。这时天下人都追随这种方法,如顺风势而急速前行,以至同韵相和反复酬唱数十篇都不罢休,没有人知道其弊端。

才情这种东西,聚集起来不满把,分散出去则充满天地之间,在时间流逝中排遣心怀,在事物外表上寄托兴致,有时上下出入,纵横流散,笔墨所到之处,何物不在我笔下,本不受限于声韵和谐与否等禁忌。如今诗人的才情则受到声韵的限制,而且用韵的次序还不能颠倒,有时作出合韵的佳句却与全诗意境挨不上边,相互抵触难以融合;有时词句切合事理却无法勉强押韵,用与不用这些词句都违背了诗人的意愿。这必然导致束缚良才于窘迫之地,勉强牵连不相关的词句,想要使诗作得白璧无瑕,一千首里也见不到一首,这是诗家的一大弊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5分)①选取典型景物:如晚树、寒禽、斜阳、乱石等;②远近结合:斜照为远景,乱石为近景;③融(寓)情于景:“水寒”、“流难”景中有情。评分建议:前两点每点2分,第③点1分。

11.(6分)①对梅花常年困居此地的惆怅;②以梅花自比,对自身遭遇的感伤(或答成自哀自怜);③对自己遭诬被贬的愤懑;④对遭贬不知何时放还的迷惘。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8分)(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惟有饮者留其名

(4)黄芦苦竹绕宅生

(5)使负栋之柱

(6)凌万顷之茫然

(7)可以群

(8)零落成泥碾作尘

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别、漏、多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13.(4分)①表现我年少时家境的贫穷以及我的忧伤;②衬托父亲的浪漫精神;③引起下文对父亲与贫穷作斗争的叙写;④奠定文章感伤的情感基调。

评分建议:每点1分。第①点答“家境贫穷”或“我的忧伤”其中一点即可。答出“压抑”、“自卑”、“忍耐”,亦可;第②点答“与父亲与生俱来的浪漫精神形成鲜明对比”,亦可;第③点答成“为下文写父亲与贫穷作斗争作铺垫”,亦可。

14.(4分)①具有浪漫精神;②勤劳辛苦;③聪明能干;④努力执著;⑤热爱生活。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第①点若答“率性而为”等词也可得分;第②点答成“吃苦耐劳”也可得分;第③点概括成“聪颖”“灵巧”也可得分。15.(6分)①运用想象、比拟的手法;②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放弃梦想的失落和惆怅;③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同情。

评分建议:每点2分。第①点想象1分,比拟1分,若答“语言富有表现力”或“细节描写”可得1分。

16.(6分)①指父亲想建造而未建成的红砖屋;②指父亲未能实现的理想;③表达我对父亲的遗憾和同情;④人生总会因各种羁绊而无法实现理想。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有其它合理的理解可酌情给分。第②点答成“指父亲在现实中碰壁的浪漫精神”亦可。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17.(6分)①首先表明对一些争鸣的反对态度;②接着以《松鹤图》、岳飞等为例批判 “求甚解”的做法;③最后提出不求甚解的方法。

评分建议:每点2分。第②点若答成“接着以《松鹤图》、岳飞等为例论证求甚解反失其解的观点”,亦可。第③点答成“最后提出争鸣的正确做法”,亦可。

18.(6分)①提出评价英雄人物的方法;②引用论证,证明岳飞、文天祥等是民族英雄说法的正确性;③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④为后文“不求甚解”的论说提供支撑。

评分建议:每点2分。③④两点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第①点若答成“指出应如何评价英雄人物”,亦可;第②点只答引用论证而不作解释,不得分。

19.(6分)①认真阅读(仔细品味);②能进能出(圆通灵活);③重在会意(把握精髓)。

评分建议:每点2分。第②点答成“思想自由”、“不受限制”、“不拘泥文本”、“出入自由”亦可得分。照抄原文不得分。

七、作文(70分)20.(1)审题立意

规则从本质上来讲都具有约束意义。没有规则或不讲规则是混乱甚至可怕的,而拘泥于规则或遵从“潜规则”又会导致停滞甚至堕落。

本材料审题难度不大,除非脱离“规则”来写,一般不会跑题。可以有多种立意:①遵守规则;②打破规则;③既要遵守规则又要勇于打破规则。以上三种,如果仅仅写遵守好的规则,打破坏的规则,而看不到规则本身的价值和弊端,则易流于肤浅。如果能在正义的个案和正义的规则相冲突时,给出自己的选择,且言之成理,则较为深刻。

徐州市2017~2018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抽测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3题。(10分)21.(5分)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22.(2分)公羊传

谷梁传(答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亦可)

23.(3分)①信任要发自内心;(1分)②行事要光明磊落、互相体谅;(1分)③行事要按礼法。(1分)

评分建议:每点得1分,只用原文表述不给分。参考译文:

君子说:“如果信用不是发自内心的,即使有人质,又有什么用呢?光明磊落、互相体谅地行事,再要按照礼法行事,即使没有人质,谁能离间他们呢?如果真有诚意,即使是涧溪沼沚中的野草,蘋蘩蕰藻之类的野菜,筐筥锜釜的器物,潢污行潦的水,这些很普通很常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祭祀鬼神,进献于王公,更何况君子缔结两国之间的诚信,按照礼法行事,又哪里需要人质呢?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5分)B、C(B.蜀将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计;C.正是这些使老人摆脱了在海上的单调与孤独。)

评分建议:选对1项得2分,选对2项得5分。25.(10分)

(1)(5分)①老葛朗台(葛朗台);②常四爷;③圣地亚哥(桑提亚哥、桑地亚哥);④曹操(曹孟德);⑤哈姆莱特(哈姆雷特)。

(2)(5分)①凤姐审问兴儿得知贾琏偷娶了尤二姐;(1分)②设计骗尤二姐入住大观园;(1分)③挑唆张华告状;(1分)④利用秋桐折磨尤二姐;(1分)⑤尤二姐吞金自尽。(1分)

评分建议:每点1分。事件的起因、过程、结局等要素要完备;表述意思大致对即可。其中第①点答“凤姐从平儿处得知”或答“审问下人得知”也算对。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6.(3分)①作诠释;②举例子;③列数字。

评分建议:每点1分。第①点答“下定义”亦可。

27.(6分)①它使得使用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2分)②往往与语境和主体相关。(2分)③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2分)

评分建议:第①点照抄原文不得分 ;第②点答“需要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亦可; 第③点答“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亦可。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篇3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现代文拥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左传》的“闲笔“ “闲笔”不是游离于叙事主趙之外对无关紧要情节的描述,而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 部分,是《左传》开启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笔法。从《左传》中大量的细笔、趣笔、奇笔、保笔的运用上看,“闲笔”已经是春秋时期历史文学的历史转向,标志着一种自然轻松充满趣味的文学笔法的成熟。

《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愈使用“闲笔”,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 精神压力,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左传》叙事常常在宏大处用 “闲笔”,由细殯的世俗生活,显现恢宏的政治主趙,从而组成巨细映衬、大小对比的叙事单元,表达一种小事件推动大历史的历史观念。

春秋人对优游闲暇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有特别的喜資。襄公二十四年晋楚棘率之役,晋人张骼、辅跞向楚军挑战,二人毫无畏惧,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入楚军阵营。、这种从容镇定的悠闲,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从容不迫,也转化为春秋文学的精神品格。、“闲笔”写出了春秋人的精神世界,也表现了春秋文学的艺术品格,“闲笔”往往描写的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件,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的双重意义。从结构上说,历史的发展过程总是起伏跌宕的,“闲笔”的加入更能揭示历史的真实,“闲笔”往往是“正笔”的有机构成,没有了“闲笔”,“正笔”也显得呆板僵滞,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从主题上说,“闲笔”常常通过小事件、小情趣显示历史的大主题、大格局。彻底说来,“闲笔”比“正笔“更突显了《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左传》常常在胤云教荡处宕开笔墨,写出一两件小事件、小情节,以小事件显示大历史发生的具体情景,以细微处展示大人物真实的心理动态。《左传》定公十年,宋景公宠爱向魅,将公子地的四匹白马转送给向魃,引起公子地的不满,向魆准备逃亡,宋景公伤心欲绝,竞然“目尽肿”,一个细节写出了素公内心的无限悲伤,这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次写出一个人双泪长流两目红肿的动人细节。

钱钟书《管锥编》有“一饭之恩仇”的论述,他指出,一饮一饭,分配不均,看似小事却往往引发政治的连环报复,甚至造成激烈的流血冲突、朝野动荡。《左传》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件记载。宜公四年,郑国大夫子宋、子家一起朝见,子宋以其“食指动”,预言此日“必尝异味”,而恰逢郑灵公烹制楚人送来的大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故意召见子宋而不分给他大鼋,子宋染指而出,两人最终杀死了郑灵公。襄公二十八年记齐国“公膳日双鸿”,而饔人却将鸡更换成鶫子,街者又换掉鸭肉只送上肉汁残汤,这让子雅、子尾愤怒异常,从而导致齐国庆氏集团被逐事件的发生,而这场宫廷流血事件又恰恰改变了齐国的政治走向,致使陈氏家族在崔、庆之乱中渔翁得利,篡取了齐国的政权。

“细笔”不细,“闲笔”不闲,《左传》的眼光是独到的,宏大的历史往往从细微处走来,大历史常常是由一连串小事件构成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12月25日第13版)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左传》中“闲笔”涉及的小事件、小情节常在风云激荡处出现,看似无关紧要,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上的双重意义。

B.“正笔”的生命活力离不开“闲笔”,《左传》也正是借助“闲笔”才显示出其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C.“闲笔”往往是叙亊愈紧张出现的频率愈高,它的出现能使历史故亊的叙述张弛有度,制造出一种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

D.“闲笔”既是一种文学笔法,也是春秋文学艺术品格的体现,其某些叙述还能从细节处体现春秋人的精神世界、审美偏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对“闲笔”不闲、“细笔”不细的探讨,揭示了《左传》独到的眼光,也印证了细微处、小事件影响大历史的观点。

B.文章分述了春秋人对优游闲暇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的喜爱,闲笔对于结构和主题的 意义以及闲笔对于揭示人物心理的作用。

C.文章围绕美学效果和文学价值这两个方面,列举相应的事例,逐层递进地论证了“闲笔”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D.文章由钱钟书《管锥篇》关于“一饭之恩仇”的论述,引出了《左传》中类似事件的记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左传》描写的晋楚棘泽之役中,晋人张骼、辅跞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人楚军阵营的情景,在对紧张战_的描述中传递出悠闲轻松的意味。B.仅用“目尽肿”这一个细节便展现出宋景公的伤心欲绝,可见《左传HI于从细微处展示人物的心理,这也是中国叙事文学中首次出现的动人细节。C.文章依据《左传》中细笔、趣笔、奇笔、偶笔的大童运用,推论出“闲笔”这一文学概念的出现可提前到春秋时期。

D.齐国“公滕”上双鸡被替、只送上肉汁残汤之事,激起了大臣的愤怒并最终导致齐国易主。这足见小事件能够直接改变国家的政治走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的昂贵的腿 【德国】伯尔

这下子我就业在望了。他们寄了一张明信片给我,叫我到局里去一趟,我便遵命前往,局里的人既亲切又和气,他们拿出我的档案卡片,说了一声:“呣”。我也回了声: “呣。” , “哪一条腿? ”有一个官员问道。

“右腿。”

“整条腿?”

“整条。”

“呣,”他又哼了一声,开始查阅各种各样的单子。我总算可以坐下来了。

他终于翻出一张单予,看来正是他所要找的。他说,我看这里有适合您干的事,一件美差。您可以坐着干„到共和广场上一个公共扃所里去擦皮鞋。您看怎么样啊?”

“我不会擦皮鞋,我一向因为皮鞋擦不亮,引得大家侧目相看。

“您可以学嘛,”他说,“什么亨情都可以学会的。天下事难不倒德国人。您只要同意,可以免费上一期学习班。”

“呣,我哼了一声。

“那么同意了?”

“不,”我说我不干,我要求提高我的抚恤金。”

“您疯啦。”他回答时语气跃亲切又温和。

“我没疯,谁也赔不起我的腿,我连多卖些烟都不行,他们现在制造了种种麻烦。”

那个人把身子往后仰,一直靠到椅子背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亲爱的朋友啊,”他感慨地说,“您这条腿可真叫贵得要命。我知道您今年二十九岁,身体很好,除了这条腿以外没有一点毛病。您可以活到七十岁。请您算一算,每月七十马克抚恤金,一年十二个月,那就是四十一乘十二乘七十。您算一下,不计利息就要多少钱。您不要以为只有您去掉了一条腿,看来能够长寿的也不仅仅是您一个。现在您还要提高抚恤金呐!对不起,您真是疯了。”

“先生,”我说,我也照样往椅子背上一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看您大大低估了我的腿的代价。我的腿要昂贵得多,这是一条非常昂贵的腿。还得说一下,我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很遺撼,头脑也很健全。请您注意

“我的时间很紧。”

“请您注意!”我说,“我丢了这条腿,救了好些人的命,他们至今还在领取优厚的退休金。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我单枪匹马埋伏在前沿某个地方,奉命注意敌人何时来到,这样就可以让别人及时溜掉_,后面司令部己经在打点东西,他们既不愿意砲得太早,也不愿意溜得太晚。原先我们是两个人在前沿,但是耶一个被敌人打死了,他不必再花费你们的.钱。他虽然已经结婚成家,但是您别怕,他的妻子身体健康,可以干活。那个人的性命可其便宜。他当兵才四个星期,所以只花了你们一张通知阵亡的明信片和一点点口粮的钱。他在那个时候算得上是个男敢的士兵,他至少是真正给敌人打死的。后来就只剩我一个人在那里,并且害怕起来,天很冷,我也想溜之大吉,嘿,我正要溜的时候,突然……。

“我的时间很紧。”那个人说着,开始找他的铅笔。

“不,请您听下去,”我说,“现在刚刚讲到有意思的地方。正当我要灌的时候,我的腿出了问题,我只得躺在那里。我想,既然溜不掉了,就把情况向后面报告吧,我报告了敌人的动静,他们就全都逃跑了,规规矩矩地一级跟着一级。先是师部,然后是团部,再后是营部,依此类推,始终规规矩矩地一级跟着一级溜走,只有一件混账事,那就是他们忘了把我带走,您懂吗?他们跑得太仓皇。真是件混账事情,要不是我丢了这条腿,他们全都没命了……一级一级数下去,全都得完蛋,那您就不必给他们退休金了。好,您算算看,我的腿值多少钱。那位才五十二岁,四十八岁,五十岁,他们个个没有一点毛病,身体健康,头 脑健全.他们那种军事生活使得他们至少可以像兴登堡一样活到八十岁。您计算一下:一百六十马克乘十二乘三十,完全可以估计他们平均还要活三十年,您看对吗?所以,我的腿成了一条贵得吓人的腿,成了一条我所能想象的最最昂责的腿,您看是不是?”

“您其疯啦。”那个人说。

“没有,”我回答说,“我没有疯。对不起,我身体健康,头脑健全,遗撼的是,我在这条腿出毛病前两分钟没被打死。那样的话,就可以节省好多钱啦。”

“您到底接受这项差使不?”那个人问道。

“不。”我说完就走了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小说围绕安置局工作人员给我介绍工作展开,局里的人“既亲切又和气”,回答时“既亲切又温和”,他们尊重“我”,希望能切实地帮助到“我”。B.文中的“我”是一个在战争中参与作战,导致伤残,战后却得不到公正对待的小人物。

C.小说中“我”详细描述自己伤腿的经过,意在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养尊处优的人内心丑陋,作风官僚。

D.文章中对“昂贵的腿”有几次计算,伯尔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了德国社会的病态。5.小说多次提到局里官员“您疯啦”、“您真疯啦”这样的话语,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5分)

6.这篇小说在故亊叙述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7-9小题。材料一:

汉字起源于模仿自然、图画纪事、表情达意的需要,并形成_了别具特色的符号系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各地乡音不同,但书面语言相同,这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杨通。

汉字的相对稳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独特贡献。汉宇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在表达人文精神以及人与物关系方面简明扼要。即使时过境迁,后来者在阅读古符时同样可以由文辞而把握其智慧,将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摘编自《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蘊》,2016年9月2日《人民日报》)材料二 :

最近,浙江卫视《汉字风云会》在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位列卫祝综艺节目关注度排行前茅,受到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汉字风云会》的选手以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孩子为主,所涉内容大多是常用字词。这些并不冷僻的字词成年人也容易弄错,因此很有普及价值。节目聚焦低年龄葫娃、表農全家庭范围的收视群体。饭后,全家人围坐在一 起收看节目,学习汉字,走很溫馨的预设场景。

普及汉字的正确写法,让人们在一笔一画中抚摸汉字的体溫,把汉字写得方方正正,既是保证汉字书写规范的现实需求,也是捍卫汉字文化纯粹性的重大问题,(摘编自《在一笔一画中抚摸汉字的体温》,2017年8月6日《光明日报》)材料三:

联合国“中文日”日前在日内瓦万国宫隆重举行。今年的“中文日”活动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俞建华大使在中 文日开幕式上致辞所言,“中文日”活动每年在万国宫举办,不仅体现了联合国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重视,也是联合国致力于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

相对于其他语言的活动日,联合国“中文日”有其独特之处。首先,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积极参与,主动合作,这为活动日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保障,其次,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中唯一的形意文字、非字母文字,中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历史,令活动的麥与者产生巨大的兴趣,甚至渴望了解和学习。再次,中文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艺术魅力非凡。

(摘编自《用汉字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故事》,2018年5月2日《光明日报》)材料四:

电子设备在较大范围内长时间使用,手写汉字场景不断减少,直接导致汉字渐渐疏于书写练习;同时,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拼音输入法应用较多,对字形识记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当问及忘字错字的原因,最多可选3项的情况下,认为原因是曰常书写较少,疏于练巧的占82.4%,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的占52.0?人们对“提笔忘字”现象有着不同的态度。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我国各地乡音不同,这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畅通。B.多样化的需要促进汉宇的形成和发展,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有利于优秀文明成果代代相传。

C.每一种语言在联合国都有自己的语言活动日,但相对于其他语言的活动日,联合国中文日有其独特之处。

D.根据相关调査统计,可知人们巳意识到“提笔忘字”对汉字推广和文化传承均有负面影响,因此“提笔忘宇”现象应引起社会髙度重视。

E.捍卫汉宇的文化纯粹性有一定的难度,但人们并不大认同汉宇书写困难,而认为“提笔忘字”是社会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

9.如何通过重视汉字来树立我国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左鼎,字周器,永新人。正统七年进士。明年,都御史王文以御史多阙,请会吏部于进士选补。帝从之。尚书王直考鼎及白圭等十余人,晓谙料名,皆授御史。而鼎得南京。寻改北,巡按山西。

时英宗北狩,兵荒洊臻①,请蠲②太原诸府税粮,以苏其困。也先请和,抗言不可。寻以山东、河南饥,遣鼎巡视,民赖以安。律,官吏故勘平人致死者抵罪,时以给事中于泰言,悉得宽贳③。鼎言:“小民无知,情贷可也。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法者,天下之公,不可意为轻重。”自是论如律。

景泰四年,疏言:“巡按所系尤重,毋使初任之员,漫然尝试。其余百执事,皆当慎择而久任之。”帝颇嘉纳。未几,复言:“国家承平数十年,公私之积未充。臣请痛抑末技,严禁游惰,使归南亩,裁冗员以省虚糜,开屯田而实边,料士伍而纾饷④。专以务农重粟为本,而躬行节俭以先之,然后可牟民而裕国也。”章下户部,尚书金濂请解职,帝不许。鼎言亦不尽行。

逾月以灾异借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苘宜黜罢其尤用清政本帝善其言,下诏甄别,而大臣辞职并慰留。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勅奏,鼎、聪等乃共论吏部尚书何文渊、刑部尚书俞士悦、工部侍郎张敏、通政使李锯不职状。锯罢,文渊致仕。

鼎居官清勤,卓有声誉。御史练纲以敢言名,而鼎尤善为幸奏。京师语曰:“左鼎手,练纲口。”自公卿以下咸惮之,鼎出为广东右参政。会英宗复位,以郭登言,召为左佥都御史。逾年卒。

(节选自《明史•左鼎传》)【注】①洊臻(jian zhen):接连来到。②蠲(juan):除去,免除„③贳(shi):赦免。④纾饷(shu xiang):纾,缓解;饷,军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淸政本

B.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淸政本

C.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軸罢其尤用淸政本

D.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淸政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狩"是指到北方狩猎,这里是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辞。

B.“府”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明淸时期二级行政区划,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

C.“执事”在文中是指办事的官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用法相同。

D.“屯田”指政府组织人员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军屯、民屯等类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鼎情系民生,心系百姓。连年兵荒,他上书请求减免税收,以缓解百姓的困苦|他还亲自巡视察看灾情,使百姓能够安定下来。

B.左鼎忠于朝廷,建言献策。他建议谨慎选择官员,重视农业生产,裁减冗杂人员,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C.左鼎光明正大,耿直磊落。也先求和,他直言进谏。林聪请求他实名弹劾奸恶的官员,他接受这一请求,整肃了官场的不良风气。

D.左鼎熟知刑律,秉公执法,还善写奏章。在京城,和练纲享有“左鼎手,练纲口”的美誉,公卿以下都忌惮他。

13.把文中圆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小民无知,情贷可也。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5分)

(2)专以务农重粟为本,而躬行节俭以先之,然后可阜民而裕国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

夜行 吴兆骞①

惊沙莽莽飒风飙,赤烧连天夜气遍。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月冻初消。客同属国②思传雁,地是阴山学射雕。忽忆吴越歌吹地,杨花搂阁玉聰骄。

【注】①吴兆骞:淸初诗人。字汉槎,号季子,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②属国:指汉朝的苏武,被扣匈奴十九年,获释归国后曾任典属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的第一联紧紧围绕“夜行”展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边地夜行所见景物的特点。

B.“惊沙”“飒风飙”突出了关外的特点,“赤烧连天”是指烧野草的火焰在远处与天边相连。

C.颈联写三更雪岭尚有人打猎,冰河四月才开始解冻,对比中写出了当地的生活习性和物候特征。

D.颈联运用苏武的典故,表达了对边地的热爱之情;“学射雕”一事可以看出诗人身处困境依然乐观向上,没被命运击倒。

E.整首诗既有三更雪岭、四月冰河的寒冷,漫天飞沙、野火劲烧的苍凉,又有大漠阴山的雄浑壮阔,全诗语言委婉沉郁。

15.本诗的最后两句广受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C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

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和容貌的美丽。

(2)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3)《马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于仆役手中的千里马,它们最后只能落得“,”的结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众多电商执着于价格战,并且乐此不疲,这是在重复实体商业走过的老路,缺乏营销模式创新,发展潜伏着危机。

②这尊佛像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故乡。消息传杨开去,一时间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大家扶老携幼,都来望尘而拜,以表达自己的虔诚。

③他们只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只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精神,高尚精神在这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

④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⑤直到17世纪,数学的观念才从座里士多德描绘的思维框架中跳出,解析几何、微积分从费马、笛•卡尔、牛顿们高速运转的大脑中脱颖而出。

⑥2017诺贝尔文学奖花落0裔英g)作家名魚二糸D其作品以巨大的情感力,发掘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黑洞,含蕴丰富,金相玉质,给读者别样精彩的感受。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如何让农耕文化的精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值得深人研究的课题。

B.2月20日,罗马机场的一段即兴“快闪”,不少中国人热泪盈眶:当天,航班延误,人心焦虑时,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家们拿起乐器演奏了《我的祖国》。C.国家从降低企业负担,提髙重点群体待遇,减轻个人税负、居住、就医、消费成本,增加民生收入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D.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出口额,去年超过了 480亿人民币,中国其他的任何文化产业从未达到过这个高度,是整个创意产业的最强的主力军。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请柬:新居落成,明日乔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备下薄酒,恭请光临。B.贺信: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璋之庆,遥以致贺.C.短信:冒昧唐突干请,所恳之事,务必慨允,不胜感激。

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王强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诗与禅,一属文学,一属宗教。诗帮助人认识世界和人生;禅引导人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泯灭人生的意义。因此,①。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悦的内心体验,都追求言 外之意,这又使它们②,禅宗在唐代确立后,诗人们谈禅、参禅,在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和禅趣,并且思考客观世界和人生的真实性与意义价值,而禅师也在诗中③,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

21.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橫行、阿谀麥承之成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政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莨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則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①“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前者是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② ③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马克思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胡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北大林建华校长:焦虑和质择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 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三人的观点,你更赞同谁的?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篇4

语 文 试 卷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考试时间2018.5.2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有所不同。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所谓“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等。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以制度应对多数,这是基本方略。

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绢帛千段,御马两匹,所有待遇不变,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中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了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另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开元十五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甚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

由于朝廷需要,致仕官员更有起复的现象。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尚书身份致仕,至德二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身份再次致仕。第二年,皇帝又重新任命他为侍中。代宗时,他最终以太保身份致仕。苗晋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个特例。

唐朝官员的物质待遇主要是俸禄。俸是俸钱,禄是禄米。根据中央、地方和官品发放这些钱米。禄米,按年计算,每年春、秋各发一次。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处牒,所在地支付。唐德宗时期,致仕官员待遇提高,增加了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

①钱发给,称料钱)的半额。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皇帝往往给官员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员也在其列。唐玄宗、肃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父祖授官,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到唐后期,代宗、德宗、宪宗等时代的大赦文,常常有这样的内容。

致仕官也会出席朝廷的一些仪式性活动,唐朝明文规定,致仕官委回到原曹司,位在现任官之前。这是致仕官们更重视的规制。致仕官就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的一环。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合理期待,维护社会的稳定,相应的养老体系更是必备的。唐朝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摘编自孟宪实《唐朝的退休制度》)

【注】①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悬车之年”指七十岁。

②牒: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唐朝,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朝廷大臣之间矛盾不休,朋党

斗争就会有官员致仕,而致仕官员还可能受到追究。

B.唐朝对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的致仕规定,四品、五品官员到了退休的年龄,即“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致仕。

C.唐朝的政府官员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级不同,规定也会不同。致仕

官员,享受半禄,后来增加了半料。

D.以制度应对多数,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吏部

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通常照章办事即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朝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赐,或退休前提职,让官员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使相应的待遇得到提高。

B.由于朝廷需要,唐朝官员致仕之后也会有起复的现象。例如苗晋卿就先后以刑部尚书身份、太子太傅身份、太保身份三次致仕。

C.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时期把“战神”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丰厚,还特意派人表达关怀。

D.唐朝时的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禄米等由中央出牒,所在地支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不能给人以特权的印象。唐朝致仕

官享受俸禄全额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B.致仕官对朝廷的某些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仪式性活动的重视程度比物质待遇高,他们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现任官之前。

C.唐朝对致仕官员的一种优待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此来提高相应的待遇。给予现

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

D.唐代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致仕的保障制度,致仕官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

态重要的一环,需要有健康与稳定的制度保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完美的猎物

〔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

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

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

“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高档家具登时映入了她的眼帘。

“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 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

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萨莎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

“亲爱的,再加点茶?”

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

“天哪!”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

“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 晃着身体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

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呵呵,这些老人们都是些“菜鸟”。

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

20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

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袋里。

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

竟然有800美元!这足以让我们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最近账单上的各种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

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整理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

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

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会去报警。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即使她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纹更多。

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

(选自《译林》2012年第2期)

4.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小说写萨莎“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融夸张、动作描写与心理刻画于一体,有鲜明的表达效果。

C.“老妇人”发现“萨莎”的钱包里居然有800美元,不禁喃喃自语,十分惊喜,可见其偷盗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飞涨,不得已而为之。

D.“老妇人”收拾好了所有的用具,并且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而最后眼睛还在房间里打量,这可能是在检查是否露出马脚,可见她具有极高的警惕性。

5.小说篇幅短小,但能“尺水兴波”,与作者妙用伏笔有关。试举例赏析。(5分)

6.文中“菜鸟”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以“菜鸟”为题更好,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

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

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

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

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人也。元规八岁而孤,兄弟三人,随母依舅氏往临海郡,时年十二。郡土豪刘填者,资财巨万,以女妻之。元规母以其兄弟幼弱,欲结强援。元规泣请日:“姻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婚非类!”母感其言而止。

元规性孝,事母甚谨,晨昏未尝离左右。梁时山阴县有暴水,流漂居宅,元规唯有一小船,仓卒引其母妹并孤侄入船,元规自执楫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于树杪,及水退获全,时人皆称其至行。

元规少好学,从吴兴沈文阿受业,十八,通《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梁中大通元年,诏策《春秋》,举高第,时名儒成称赏之。起家湘东王国左常侍,转员外散骑侍郎。简文之在东宫,引为宾客,每令讲论,甚见优礼。除中军宣城王府记室参军。及侯景寇乱,携家属还会稽。

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亲受《礼记》《左传》《丧服》等义,赏赐优厚。迁国子祭酒。新安王伯固尝因入宫适会元规将讲,乃启请执经,时论以为荣。俄除尚书祠部郎。自梁代诸儒相传为《左氏》学者,皆以贾逵、服虔之义难驳杜预,凡一百八十条,元规引证通析,无复疑滞。每国家议吉凶大礼,常参预焉。丁母忧去职,服阕,除鄱阳王府中录事参军,俄转散骑侍郎,迁南平王府限内参军。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元规著《春秋发题辞》及《义记》十一卷,《续经典大义》十四卷,《孝经义记》两卷,《左传音》一卷,《礼记音》两卷。

(选自《陈书·王元规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B.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C.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D.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年,指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也有其他含义。B.诏策,文中指封建社会的一种取士制度,即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以录取人才。C.后主,历史上称一个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为后主。如三国时蜀国的刘禅、南唐的李

煜等。

D.服阙,古代称守丧期满除去丧服为“服阕”。守丧,是孝顺行为,有一定的时间规定。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元规出身悲苦,自强自立。他八岁时失去父亲,随着母亲去投靠舅舅;他的母

亲想攀附土豪,因遭他反对而作罢。

B.王元规讲究孝道,品行高尚。他侍奉母亲十分恭谨,早晚陪伴母亲;当洪水来临

时,他抛下亲生子女,先救母亲、妹妹等人。

C.王元规受人称赞,被皇帝赏识。他因品行、学识被人称赞;他被后主引荐为学士,后主还给他讲授《礼记》《左传》等。

D.王元规博学多才,著述非常丰富。他通晓《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写了《春秋发题辞》及《义记》等很多著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姻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婚非类!

(2)简文之在东宫,引为宾客,每令讲论,甚见优礼。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4.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炼自然,无斧凿痕。

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E.全诗塑造了一位远离俗世、生活悠闲、内心落寞的僧人形象。15.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文分析其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螃蟹设喻,从反面论述要专注、持之以恒。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琅琊山自然景色早晚阴晴的变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再次敲响警钟,它警示我们:保卫祖国,使之远离苦难和欺凌,我辈当仁不让。

②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溘然长逝,余先生的一生,常怀赤子之心,光风霁月,永远让人景仰。

③有“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省,风景秀丽,山高水长,无怪乎2018年的春节,云南旅游市场再现火爆场面。

④小罗的退役无疑是轰动整个足球世界的大事件,我们会永远怀念他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我们作壁上观的日子。

⑤目前在北京,民营博物馆方兴未艾,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增长,大大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⑥越近年关,公安部门对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就越应该变本加厉,为百姓过好春节营造安宁祥和的氛围。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际足联2017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多项大奖名花有主。最引人瞩目 的世界足球先生竞争激烈,葡萄牙球星C罗击败梅西和内马尔,连续两年蝉联 该奖项。

B.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

己的善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与轻声细语。

C.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时刻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孩子们在幼儿园期间的人身

安全、教师的道德素质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家长备受关注的。

D.2017游戏《王者荣耀》对历史人物及符号的改编曾饱受质疑,但没人能否

定它在泛娱乐时代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态与娱乐方式。

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是考研还是就业,毕业季的我思考了很久,我的家人也来信、来电话奉劝我三

思后再做决定。

B.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C.今天远大购物商场举行店庆活动,商场将对购物额满五千元的顾客惠赠购物券

三张、精美礼品一份。

D.朋友的老父亲去世了,我给他发了一条内容为“令尊仙逝,万分悲悼,请节哀!”的短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①____,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②______,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③____,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家庭条件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如果一个家庭物质生活优裕,就会导致精神生活滞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必定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杭州交警面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通过专项考试免费获得手册后,送餐人员若因交通违章需要接受现场处理,警方可根据“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允许送餐人员在一周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这一举措引发了热议。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

1.B(“四品、五品官员”与文意不符,由原文可知,应为“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2.D(原文为“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由所在地支付。)3.C(偷换概念,选项中的“他们”指的是现任官员,而原文为“给予现任官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员父祖授官,让他们因子孙而享受到致仕官员待遇”,“他们”指的是现任官员的父祖。)4.D(A.老妇人是个诈骗惯犯,习惯于黑吃黑,不是所谓的反诈骗专家;B项,没有夸

张与心理描写;C项,对其偷盗原因的表述于原文无依据。)5.①老妇人用热情的语调、亲和的态度与慈祥的笑容用以松懈对方,从而为“下手”

创造机会;

②用再加点茶来实施计划,且能引发读者想像。

③小说中两次写老妇人步履艰难,一则是向萨莎示弱,消解她的防范心理;二则用老妇人的“步履艰难”与老妇人“枯枝般的手指”“飞快地摘下”且能“寻找猎物”的迅捷作对比,对人物进行辛辣讽刺。(只要举例恰当,能简要分析,即可酌情给分)6.“菜鸟”即初学者,新手,生手。指刚进入某些圈子,对某些事物操作不熟悉,能力

不高的人。

示例一:完美的猎物合适:猎物直接体现小说的主题,点明是一起诈骗事件;有利于情节的展开,老妇人和萨莎都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诈骗对象即猎物,并且对他们而言都是最“完美”的那一种;题目与文中的首尾照应,圆和如一,突出了中心。

示例二:“菜鸟”合适:题目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利于凸显主题,老妇人和萨莎都认定对方是菜鸟,围绕这个中心,巧妙斗智,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妇人成为了最后胜者;“菜鸟”一词贯穿始终,是全文的线索。

7.D(D项,“主要原因”错,从原文中材料二第二段的内容来看,“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仅仅是原因之一。故选D。)

8.AE(B项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该项“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说法错误,且“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属臆测,从文中信息无法推出这一点。C项“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相关材料二第三段,原文是“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的资源属性与污染属性并不矛盾,作者并没有否定“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这一说法。D项,“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错,原文是“应当„„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措施”,选项变“未然”为已然。故选AE)9.(1)居民平时要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坚持垃圾分类存放、投送垃圾。(2)政府要负起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责任。(3)居民和政府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10.B 11.C(题中C项,“第二代君主”错误,应为“末代君主”。)12.C(“后主还给他讲授《礼记》《左传》等”错,应是后主亲自听他讲授《礼记》《左传》《丧服》等要旨。)

13.(1)娴亲也是亲人,这是古人所看重的。怎么能在异土苟且偷安,就与门第不相

同的人通婚!

(2)简文帝做太子时,请他作为宾客,常常让他讲谈论议,王元规很是被优待礼遇。参考译文:

王元规字正范,是太原晋阳人。王元规八岁时失去父亲,兄弟三人,随着母亲依附舅父来到临海郡,当时十二岁。郡中土豪刘填,资产巨万,想把女儿许配于他。王元规母亲因为王元规兄弟三人年幼弱小,想要结交强有力的势力。王元规哭着请求说:“姻亲也是亲人,这是古人所看重的。怎么能在异土苟且偷安,就与门第不相同的人通婚!”母亲被他的所言感动,罢了此念。

王元规生性孝顺,侍奉母亲十分恭谨,早晨到黄昏都不曾离开母亲身边。梁朝时山阴县发洪水,水流溢满住宅,王元规只有一艘小船,仓促间他拉母亲与妹妹及侄子入船,王元规自己手执船桨而去,留下他的子女三人,放在树梢,到水退时三人都获救,当时人都称赞王元规有高尚的品行。

王元规少年时喜欢学习,跟从吴兴沈文阿学习,十八岁通晓《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梁代中大通元年,皇帝诏策《春秋》,王元规在考核中取得优秀的等次,当时名儒都夸赞赏识他。出仕任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任员外散骑侍郎。简文帝做太子时,请他作为宾客,常常让他讲谈论议,王元规很是被优待礼遇。授予中军宣城王府记室参军。到侯景作乱,携家属返回会稽。

后主做太子,王元规被引荐为学士,后主亲自听他讲授《礼记》《左传》《丧服》等要旨,对他赏赐优厚。改任国子祭酒。新安王伯固曾因入宫遇到王元规将开讲,便启奏请求跟从王元规学习,当时议论认为这是一种荣誉。不久授予尚书祠部郎。从梁代开始,相传为研究《左氏》的各儒生,都以贾逵、服虔之义论说辩驳杜预,共一百八十条,王元规引证疏通辨析,不再有疑难之处。每当国家议论吉凶大礼,他常参与其间。他因母丧去职,服丧完毕,授予鄱阳王府中禄事参军,不久转任散骑侍郎,改任南平王府限内参军。南平王统辖江州,王元规随王府去镇守,四面八方的徒生,不远千里来请求学道的,常有数十上百人之多。祯明三年入隋,担任秦王府东阁祭酒。七十四岁时,在广陵去世。

王元规著有《春秋发题辞》及《义记》十一卷,《续经典大义》十四卷,《孝经义记》两卷,《左传音》一卷,《礼记音》两卷。14.CE(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尾联属直接抒情。E、塑造了一位远离俗世、生活清贫、心境淡泊、的僧人形象。)

15.“过”有“路过”“经过”之意,这里写出了“飞鸟”经林间翩然飞过的自然状态; “摇”即“摆动、轻摇”之意,写出花儿在清风中的轻摇之态,借鸟的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山花的无拘无束来体现山居环境的清幽,以衬托出“岩居僧”淡泊平静的心境。16.(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7.C(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符合语境。

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用于形容余光中的赤子之心,所以正确。

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不用于形容风景,这里使用对象有误。

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可以用于形容民营博物馆的发展。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厉害或严重。是贬义词,不用于“公安部门对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打击”一事。)

18.D(A项,“连续两年蝉联该奖项”语意重复,“蝉联”意思是“连续不断获得”,前面的“连续”多余。B项,“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而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轻声细语”后添加“„„的定力”。C项,“„„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家长备受关注的”句式杂糅,选项把“„„是广大家长关注的问题”和“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家长关注”两句杂糅,可以改为“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家长关注”。)19.D(A项,“奉劝”,郑重劝告,敬辞,句中说“家人奉劝我”,使用不当。B项,“专程”专为某事到某地。C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与(财物),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而句中说的是商场对顾客的赠与,使用不当。D项,“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使用正确。)20.(1).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2).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

(3).推究其能够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

21.②富裕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定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③自身家庭条件优越不一定就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

21.作文:从法规看,执法宜严;从外卖小哥的工作特点看,受罚需要有弹性。刚性管理

与人文关怀,法规的铁面追求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需要辨析和权衡。

上一篇:路基冻害质量防治措施下一篇:科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