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扩写

2024-08-12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扩写(共11篇)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扩写 篇1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扩写,欢迎大家分享。

扩写是对原文进行扩展和充实,把简略的原文扩展成符合题意要求的文章。扩写需要充分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可以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天,苏轼和弟弟苏澈、妹妹苏小妹以及朋友秦少游一起去西湖划船、吟诗、喝酒作乐……

正当大家玩得起劲时,苏轼发现手中的酒杯荡着少许波纹,于是,伸手一接——咦,下雨了!这时,偌大的西湖就像被一层白纱笼罩了起来,迷迷蒙蒙的,好似仙境;仿佛整个湖只有一只游船,只听得见其他游人若隐若现的说笑声。雨中的西湖就像披着白纱的仙子,美丽至极。

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那层迷茫的雾气消失了,阳光下,呈现在眼前的是波光粼粼的西湖,让人眼前一亮。而西湖的景物也因雨的洗礼而变得更加苍翠、美丽。湖面散发着闪亮的光芒,使人不由自主的喜欢它。

望着眼前美丽、奇特的景象,苏轼心头的万千思绪组合在一起,他马上取来笔、墨、纸,写下了一首绝世好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而诗歌的名字就叫——《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一个拥有着无与伦比美景的美丽的湖泊,就是因为它的美,所以这时候,我和我的朋友拿上酒,泛舟湖上,坐在乌篷船里,一边欣赏着西湖的景色,一边小口小口的饮着酒,真当是惬意至极。

早晨的湖面上生起了一层层薄雾,像少女的纱巾一样,穿插飘渺围绕在远处的山峦之中。这些薄雾若有若无,朦胧的山峦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秀美的身姿显现出来一样。

湖面细观,看到南北走向的苏堤,它像一条玉带一样,镶嵌在清澈的湖面上。在微风的吹拂下,水面波光闪烁,堤上的柳树枝条像少女柔软顺滑的青丝一样随风摆动。

当我走在苏堤南端上的时候,在柳浪闻莺处,看见游人在向河中抛撒鱼食,那鱼极其灵巧,迅速的像一个五彩球一样团在一起,为抢食,有的鱼跳出水面。又让我想起了古时女子嫁娶时在闺阁上所抛的花球,那球抛弃时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接着又以双龙戏珠的场景在闺楼下变幻莫测。

不知何时,淅淅沥沥的下起了细雨,雨点就像一滴滴晶莹的珍珠落在西湖之上,使得原本平静的湖面荡起了一圈圈涟漪,打伞的游人急匆匆的奔向前方,把西湖衬托得更显妖娆,不禁我想起了美丽的传说——白蛇传故事。美景催人思,那么美妙的环境中催生出那么动人的故事,也在情理之中。

傍晚,当月亮从远处那山峦窜出来的时候,湖面上像洒下了一片片、一层层的鳞光一样闪烁着、跳跃着映入我的眼帘,景色非常迷人。那湖中的三潭像宝葫芦一样矗立在湖中央——真是美极了!

西湖的景色说不完道不尽,而又能把它比作袅袅婷婷的美人西施,来与之媲美,西湖的景色,真的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晴天中的清雅西湖还是雨天中的艳丽西湖都是那么的使人陶醉,使人迷恋。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来到了杭州西湖。

我们来到了西湖岸边,欣赏水光如镜的西湖,湖水无暇翡翠、碧波荡漾,宛如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宝镜,亮亮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向远处看,西湖的风景尽收眼底,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多孔桥,还有那重重叠叠的山峰,古塔名寺,处处皆景。几艘游船在水中游玩,他们有三人一船的,有五人一船的。他们有的在水中嬉戏,有的任凭小船在水中飘荡,显出一副悠闲自在的画面。在湖的中心,有一个小岛,岛上楼台小亭、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这就是西湖有名的湖心岛。往近处看,湖边种着一排排柳树,柳条一根根的垂下来,柔软的枝条随着风在空中微微的摆动,树叶碧绿碧绿的,长长的,尖尖的,象女孩子的长辫子一样。垂柳倒映在水中,使西湖的水更绿了。

正当我们欣赏这美景时,突然下起了蒙蒙的细雨,烟雾弥漫。我漫步堤岸,霏霏的细雨下着,西湖的水涌上岸来,发出啪啪的声音。我深吸一口气,感到十分舒服,空气像被过滤似的。看,远处的山朦朦胧胧,他们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别有一番奇景。近处,湖里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像一个个大大的圆盘子。露珠在上面滚动,就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粉红色的荷花在绿叶的衬托下脱颖而出,显得格外艳丽。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扩写 篇2

将已知转化为未知, 这是语文教师的特殊使命;将未知转化为新知, 这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使命。将已知转化为未知, 要求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文本细读的“昭昭者”, 能以自己的学养和才情, 深入文本的内部结构, 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将未知转化为新知, 要求语文教师“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把自己真实、真切、真诚的细读心得, 适时、适度、适宜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心得, 促进学生微观解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冯琛莉老师执教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大获成功, 即在她“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教学功力和智慧上。

一、微观解读, 使己昭昭

欲教《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师必得先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全部艺术个性、审美奥秘和诗学创造, 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逻辑起点。可惜, 对此鲜有人自我觉悟, 更遑论认真落实了。教师的先知, 即是学生真正的未知, 亦是他们最有价值、最需掌握的新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总共不过28字, 算上诗题也不过35字, 除去“潋、滟、亦、妆”4字未识, 其余文字学生都已认得, 求助于课文的4个注解或者工具书, 诗意的理解应无障碍。

那么, 学生读此诗的未知到底在哪里呢?且看冯老师对此是如何分析的。当然, 我们无法直接了解冯老师对《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细读心得, 但细读她执教的课堂实录, 就不难发现, 对于此诗的艺术个性、审美奥妙和诗学创造, 冯老师确乎有着与众不同、精彩独到的解读和感悟。梳理起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比

唐诗以韵胜, 贵蕴藉空灵, 故难解;宋诗以意胜, 贵深折透辟, 故易解。缪钺认为:“宋诗运思造境, 贵‘奇’, 故凡落想落笔, 为人人意中所能有能到者, 忌不用, 必出人意表, 崛峭破空, 不从人间来。”自然, 作为宋诗代表的苏轼, 其诗之格调、境界亦不例外。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 就其总体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看, 全在“西湖比西子”这一天才设喻上。这一喻, 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言, “遂成为西湖定评”, 从此, “西子湖”成为西湖最美的别称。后人对这一比喻深为折服, 武衍即有诗曰:“除却淡妆浓抹句, 更将何语比西湖?”也许, 苏轼抒发的只是一时的才思, 尽管“西子之喻”非常人所能有能到, 确乎“出人意表、崛峭破空”。但是, 作为读者的我们, 对苏轼这一触景生情的取神之喻却不能作一时之思, 否则, 真是作践了这一“千古之比”。

东坡设喻“西子”, 在冯老师看来, 至少有如下妙处:

其一, 从神韵上看, 西湖之美无论晴雨, 是全天候的;西子之美不分浓淡, 是全景式的, 两者之美皆在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中。

其二, 从气韵上看, 西湖之魂在水, 西子之韵亦在水, 传说西施常在溪边浣纱, 水中鱼儿见其容貌姣好, 因羞怯纷纷沉入江底, 遂有“沉鱼”之比。西施后与范蠡泛舟太湖不知所终, 留给世人一个空灵的问号。

其三, 从风韵上看, 历史上美人如云, 妩媚如貂蝉、雍容如玉环、冷艳如昭君, 但以西湖的清纯、婀娜, 韵致最为神似者莫过于西子。

其四, 从情韵上看, 一为江南秀水, 一为江南秀色, 美都系于人文江南之阴柔一脉。若时光错位, 西子成为西湖的形象代言人仿佛命中注定。

其五, 从音韵上看, 西湖、西子, 首字同声、遥相呼应, 一唱一和却不落痕迹, 非大家手笔不能至。

“审美的选择, 总是在比较中确定, 没有比较也就没有选择” (王先霈语) 。也有诗人以“镜子”“明月”“图画”喻西湖, 但两厢比较则高下立见。按冯老师的解读, 以物喻物, 无生气郁勃之感, 虽有形似的一面, 终落于枯寂。以人喻物, 则神采为之焕然一新, 西湖之音容笑貌呼之欲出, 天生丽质、惹人怜爱。

2.“各随所得、诗无达诂”的妙手天成

对于这个千古一比, 后人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一说诗人是以“晴天西湖比之淡妆西子、雨天西湖比之浓抹西子”;一说诗人是以“晴天比浓抹、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 各持所据。

但正如古人所言:“读诗者字字能解, 犹然一字未解也。或未必尽解, 已能了然矣。”东坡此喻之妙, 妙在不坐实、不板滞, 以其创作之态, 也只是一时心与景会、取譬在神, 必不拘泥于晴雨二者孰淡孰浓。

因此, 全诗的意境于整体观照中透出一种空灵的美、含蓄的美、朦胧的美, 这种美的格调与韵致, 亦如在历史长河中时隐时现、扑朔迷离终至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西子。于是乎, 晴雨浓淡, 存乎一心, 悠然默会, 各得其所。对此, 冯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着精准而巧妙的把握。

3.“我情注物、照之则美”的物我同一

以苏轼的经历“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诗句) 和性情“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坡诗句) 看, 其对西湖之情亦如对美人之爱。还原其创作情境, 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 对西湖的玩赏已逾多年, 湖光山色或潋滟、或空蒙濡染着诗人敏感而精致的生命。那一天, 在西湖游宴终日, 早晨阳光明艳, 后来转阴, 入暮后下起雨来。席间或有歌伎陪饮, 诗人醉意渐浓,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于是, 在可以想见的兴会与氛围中, 这一千古佳构、神来之比应运而生。东坡晚学李白, 可谓无酒不成诗啊!

若将全诗作一整体观照, 则取譬之表的背后所隐匿着的是天才的拟人之思。诚如冯老师在师生对话中所言, 西湖即一天生丽质的大美人, 全诗的所有意象都凝聚为一主意象———美人在妆扮。水光潋滟是一种妆扮, 山色空蒙亦是一种妆扮, 由此联想开去, “接天莲叶”是一种妆扮, “映日荷花”是一种妆扮;“乱花迷眼”是一种妆扮, “浅草没蹄”是一种妆扮……美人梳妆, 惹人多少美好的遐想。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更好地解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诗。对于西湖之景的刻画描摹, 苏轼为何不写垂柳、长堤、小桥、黄莺、鲜花、游鱼、画舫、丽人?为何不写雷峰夕照、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柳浪闻莺?为何独独写水光和山色?其实, 苏轼所写, 非实写, 而是意写, 通过意写来写意, 写西湖如美人在梳妆之意。无论是“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蒙”, 苏轼所写皆为西湖通体之肤色, 肤色即水色, 潋滟是水色, 空蒙亦是水色。水的生命、水的精神, 呈现出“淡妆浓抹总相宜”之水的肤色。

由水色联想到肤色、肤色联想到化妆、化妆联想到美人, 于是, 我们发现, 爱湖光山色与爱绝代佳人之间, 有着某种深层的、内在的精神同构。正是对西湖的这份醇厚如酒的爱怜, 驱使着诗人天才的想象和精致的感觉, “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句) 西湖以自然之美赠与诗人, 诗人则以审美之心加以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讲, 苏轼在诗中所面对、所赏玩的并非一个完全自然的西湖, 而是对一个沉醉于湖光山色中的、超越了日常功利生活的自己的欣赏。也因此,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门径。令人称快的是, 冯老师是这样解读的, 也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金圣叹在《水浒传》“楔子”总评中说:“今人不会看书, 往往将书容易混账过去。于是古人书中所有得意处, 不得意处……无数方法、无数筋节, 悉付之于茫然不知。”“吾特悲读者之精神不生, 而将作者之意尽没, 不知心苦, 实负良工。”

冯老师对此诗的独到解读, 则将东坡先生于诗中所隐匿的无数方法、无数筋节, 悉皆一一挑明、指与人看, 作者之意在冯老师心中早已昭昭如日月通明。

二、适度导读, 使人昭昭

自己成为昭昭者, 已属不易, 但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知音级的读者而已。语文教师的艰巨使命, 在于不光自己要昭昭, 更要让自己的学生也昭昭。当然, 限于学生的心智、学识和阅历, 其昭昭的程度、广度、高度、深度和厚度, 自然不能与教师自身相提并论。但是, 如何深入浅出、因势利导, 使学生也能适时、适度地感悟和理解此诗的种种秘妙、个性和魅力, 实在是语文教师肩上最为重要的责任, 也是最富挑战性的职业使命。

这节课令人称奇的地方, 正是这种“使人昭昭”的功力和智慧。

1. 渗透“诗眼意识”, 让学生高屋建瓴地读诗、悟诗。

诗的创作是一个直觉明了的过程, 诗的呈现是一种整体圆融的形式, 因此, 诗的领悟和解读, 也需要一个整体的、直觉的把握和洞察。诗眼意识, 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视角高屋建瓴地觉知诗的意境和蕴涵。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诗眼即在“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设喻上。而这一诗眼意识, 在教师引领学生细读全诗时, 得到了巧妙的渗透和落实。

首先, 细读的逻辑顺序被设定为“后两句———前两句———后两句”, 这一过程既解构了诗本身的写作顺序, 同时也解构了学生自然阅读的顺序。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设计, 显然是为了凸显诗作中的千古一比。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曾经两度聚焦在“西湖比西子”这一诗眼上, 第一次拈出诗眼, 是为了让学生对“西子”这一审美形象有个初步了解和印象, 以便为他们深入解读诗眼铺垫必要的历史、文学常识, 但初次接触, 对西子的感受只是定位在一个“美”字上, 美貌、美丽、美好, 这样的处理是极有分寸的。第二次拈出诗眼是在细读了诗作的前两句之后, 此时, “西湖比西子”的神喻已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但这次聚焦显然和第一次不同, 美是一样的, 而对于美的内涵的解读则更进了一步, 美被分成淡妆之美和浓抹之美两种形态, 两种形态各具风姿、各领风骚。

其次, 诗眼意识也对诗作前两句的细读形成一个向心力。教师以“西湖真的如西子那样美吗?”一问撬动了前两句的细读, 于是, “水光潋滟”是美的, “山色空蒙”是美的;“晴方好”是美的, “雨亦奇”是美的。晴雨景致, 美不胜收。这就为下一步深度解读诗眼铺垫了良好的意象基础和情趣阶梯。

最后, 在二次解读诗眼之后, 教师顺着“美人妆扮”这一思路, 将西湖的晴雨之美扩展至晨暮之美、四季之美, 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总相宜”的感悟, 这既是对诗眼的再解读, 也是对诗眼的审美提升。

总之, 诗眼意识的楔入和渗透, 使学生对全诗的读悟不再作一次性的平面扫描, 而是围绕诗眼作螺旋式上升, 如层层剥笋, 又如步步登高, 站在诗眼这一绝顶上, 对全诗自然就有了“一览众山小”的眼界和胸襟。

2. 彰显“比较意识”, 让学生个性鲜明地读诗、悟诗

如果只是满足于泛泛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 那么, 比较与否似乎意义不大。但是, 这样的解读, 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进入读诗的堂奥和门径。因此, 还要深入一些, 而深入的基本策略就是比较分析。比较的关键在于寻求诗的“这一个”而非“这一类”, 即这首诗的特殊矛盾、个性差异。从教学实录中我们不难发现, 冯老师在课堂上至少有意识地安排了三次比较性解读。

第一次在导入环节:

现代诗人艾青曾经写道:月宫里的明镜, 不幸失落人间。同学们, 你们猜, 诗人笔下那不小心落于人间的明镜是什么?

又曾有一位诗人周起渭这样写道:若把西湖比明月, 湖心亭似广寒宫。他把西湖比成什么了?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 那位即将离开杭州的白居易, 他又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 乱峰围绕水平铺。此时, 他眼中的西湖就像是什么?

那么, 在苏轼的眼里, 西湖又像是什么呢?

这次比较, 一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是为下一环节的个性化比较铺垫台阶。

第二次在细读环节:

还记得吗?有人说西湖像一面———生:镜子。

有人说西湖就像一轮亮晶晶的———生:明月。

还有人说西湖就像一幅———生:图画。

可是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却像什么呢———生:西子。

第二次比较, 意在引发学生对“西湖比西子”的个性化思考和解读。其教学的潜台词是:有人将西湖比作镜子、比作明月、比作图画, 可是苏轼为什么不作这样的比喻?为什么他的眼中西湖却像西子呢?

第三次在结课环节:

西湖的美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 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

在艾青的眼中———月宫里的明镜, 不幸失落人间。

在周起渭的眼中———若把西湖比明月, 湖心亭似广寒宫。

在白居易的眼中———湖上春来似图画, 乱峰围绕水平铺。

而在苏轼的眼中却是———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至此, 这一千古之比的审美张力和艺术魅力早已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比较读诗, 不在非要比出一个谁高谁低、孰优孰劣, 而在比出矛盾、比出差异、比出个性、比出特征。通过与镜子、明月、图画的比较, 学生才能进一步感受和领悟到西湖的天生丽质, 以及诗人对西湖的那份入骨入髓的爱怜。

3. 唤醒“示现意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读诗、悟诗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指出:“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 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 ‘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 诗的‘见’必为‘直觉’。”“第二, 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他进一步指出:“凝神观照之际, 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 一无比较, 无分析, 无旁涉, 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 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 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此种境界实为诗的境界。

当然, 朱光潜先生是从诗的创作角度来阐释这种“见”的机制和特征的。事实上, 读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真懂诗者, 必有饱满的“示现意识”。示现就是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想象得如闻如见。这就要求读者有很强的知觉复现能力, 更要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对此, 冯老师可谓深谙此道、深得读诗三昧。

“潋滟”一词的理解, 在诗中是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 又不破坏诗的意境呢?冯老师采用的就是“示现策略”:

生:老师, 什么叫“潋滟”?

师:让我们一同来猜猜, “潋滟”两个字, 它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与水有关, 因为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

生:水波一荡一荡。

生:肯定是很美丽的, 因为有个“艳”字。

师:是啊, 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 “潋滟”让我们看到了水波荡漾的样子, 你在哪里见过这水光潋滟的画面?

……

师:同学们, 阳光照耀着水面, 你觉得这水面像什么?

……

师:同学们, 这水光潋滟的景色够美吧, 难怪苏轼会说———

生: (接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

这是再典型不过的诗的读法!没有以词解词的呆板, 没有概念界定的机械, 一切都是“象”的激活、提取、呈现和叠映, 一切都是情趣、情味、情韵的自然流露。“水光潋滟”是作为意象而非作为概念进入学生心田的。

要示现诗的境界, 很重要的一条是“我情注物, 辞以情发”。唤醒、调动、激荡学生的内心情感, 投入地置身于诗的想象世界, 是冯老师在“示现教学”中的又一举措:

师:雨中的西湖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 来, 看看吧! (看课件, 随着音乐, 教师轻声描绘:山变了———房子也变了———树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

师:如果此时, 你就是苏轼, 喝着杯中的酒, 赏着西湖的美景,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西湖上雾蒙蒙的。

生:好模糊, 就像摄影时对焦没对准。 (笑声)

师:呵呵, 这么专业的术语都出来了。

生:看到了柳树随着风儿轻轻地飘着。

师:嗯, 好诗意啊!

生:房子朦胧了。

师:是啊, 房子朦胧了, 眼前的一切都像是披上了一层轻纱, 像走进了———

生:像走进了仙境一样。

师:你就是那位仙人! (笑声)

生:像是走进了神秘的世界。

师: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雨中吧, 谁愿意把这种朦胧、奇妙的感觉读出来?

朦胧、奇妙的感觉, 与其说是由文字解读所得, 不如说是学生投入地置身于想象中的诗的境界所得。因为投入, 我之情趣方能投射到由想象所呈现的物之意态中, 从而获得某种愉悦的审美体验。这里, 教师的一句“你就是苏轼”的心理暗示至为重要。

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二) 篇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离开汴京到杭州任通判。这是因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但又不愿陷入变法和反变法的斗争旋涡而主动要求出任地方官的。到了杭州,苏轼在政治上赈济灾民,监督捕蝗,关心民生,颇有建树。另一方面,西湖和钱塘江的美景也使他流连忘返。充实的生活改变了他在汴京二三年创作贫乏的局面,写下许多反映民生疾苦或描摹杭州美景的小诗。尤其后一类诗,更是佳作迭出。苏轼自谓“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二)便是传诵不绝的好诗。

这是首作于熙宁六年的纪实之作。诗人饮于湖上,开始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只见湖水漫漫,涟漪阵阵,粼粼波光,赏心悦目。不久,阴云四起,雨丝纷纷,雨雾青山,袅娜多姿。诗人巧用比喻把晴雨变化中的两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得到历代文化者的称颂。“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文浩《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陈衍《宋诗精华录》中说:“后两句逐成西湖定评”。从此以后,西子湖成为西湖的别名。

诗的一、二句写处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西湖景色。晴时近观西湖,波光闪烁,雨中远眺群峰,迷蒙隐约。“晴方好”和“雨亦奇”互文,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水光山色。阳光照耀下青山一碧,很美;雨丝飘飘中湖水盈盈,也很美。面对如此动人的景色,诗人悠然神会,写下了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句诗为什么称颂不绝?首先是比喻的新奇。人们常常以物比人。曹植在《洛神赋》中形容宓妃“翩若惊鸿,婉如游龙”。平时我们说“站如松,坐如钟,睡如弓”。苏轼别出新裁,以人比物,用西施比西湖,表现西湖令人心醉的旖旎风光。

比喻是通过人们熟悉的事物描摹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方法。西施是历史上著名的绝色美女,为人们所熟知。苏轼以此作比,正是发挥了修辞手段的积极作用。西施的美谁也不能作具体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她是不确定的理想化的美的象征,就此而言,人们又是陌生的。以既熟悉又陌生的西施形象作比喻,调动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你觉得西湖的山水有多美就有多美,正像你心目中的西施一样。这样的比喻,既新鲜,又巧妙,极富艺术魅力。

诗人以西施比西湖,也表现出精细的艺术构思。一二句写水光山色,实际已经显示出与美人的联系。古代作品中传统的描写是“眉若青山,眼如秋水”,现在也有成语“望穿秋水”。苏轼反其意而用之,由盈盈湖水和叠叠青山联想到美人的眼和眉。为什么用西施为喻呢?这是因为西湖在越地,西施是越人,属同一地区;加之都有共同的“西”字,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是非常自然的。另外,西湖既然“晴方好”、“雨亦奇”,无时不美,这与传说中西施平时光彩照人,即使因病捧心,愁而皱眉也引得东施效颦岂不刚好相似?诗人浮想联翩,巧妙构思,才写出如此动人的诗句,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古诗 篇4

今天我们来赏析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当时苏轼在杭州做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奇:奇妙。

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

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赏析

在众多描绘西湖美景的诗篇中。苏轼的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可以说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从诗的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边饮酒,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诗的首句即写阳光照耀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飘渺的山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灿烂的阳光洒在西湖上,粼粼的`水波跳跃闪烁,这样的景致是多么的美好;下雨之后,迷茫的雾气充满山峦,回旋不定,那样的景致又是多么的奇妙。诗人开篇直入湖光山色,从内容上不但照应着标题中的“湖”字,而且点出“初晴”。“水光潋滟”写的是湖中初晴之景,“山色空蒙”写的是雨后初晴的山景。“晴方好”、“雨亦奇”更是蕴含着诗人面对美景所产生的喜悦之情。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 读者不仅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 也可以想见诗人挥毫时的兴奋情状及其洒脱开阔的胸怀。

在下半首诗里, 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 进一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 而是以貌取神,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比喻传达出湖山的神韵:“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就像当年的越国美女西施一样,不管是浓妆,或是淡抹,都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美。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古时候的越国之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也得到了后人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5

祁县第三小学

教师:曹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师:人们都说“西湖风景美如画”,下面我们欣赏西湖的景色。(播放西湖景色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

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

理解课题

师:“饮”在生活中指什么?(生:喝水)在这里呢?(生:诗人饮酒游湖)“

初晴后雨”又指什么?(生:起初天气晴朗,后来下起了雨。)用一句话来说:诗人饮酒游湖,起初天气晴朗,后来下起了雨。苏试天生豪放,经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而杭州西湖就是他在杭州为官时 最喜欢游玩的地方。

三、自渎课文,逐句理解诗意。㈠ 自渎课文。

⒈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三次,注意读准生字,读出节奏。课件出示古诗

⒉ 指名读。⒊ 同桌互读。

4.根据课后注释再读一次。㈡ 逐句理解诗意。

⒈师:提问:读完这首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西湖晴天时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也就是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提问:“潋滟”什么意思?(生: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师:我眼前出现了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茫,山色朦胧的奇妙景色。也就是诗中的———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提问:“空蒙”指什么?(生:雨中云雾迷茫的样子。)

师:诗的前两行写的是西湖的景,分别是哪些景?板书:(晴——水光,雨——山色。)

欣赏晴天与雨中的西湖。(课件图片配诗句)

⒉ 看到这美丽的西湖又使诗人联想到什么?(西子)

师:提问:“西子”是谁?(西施)“西施”又是谁?(生:西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美女。)

师:提问:诗人为什么会由西湖想到西施?(生:西湖晴天时水面波光粼粼,雨中水雾迷茫,山色朦胧的美丽景色。诗人觉得这美境就和西施一样,天生丽质,怎么打扮都美。)

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师:“淡妆浓抹”一般指人比如西施无论淡雅的装扮,还是弄装艳抹都很美。可在这儿什么意思?(生:无论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雨中的西湖;无论是冬天的西湖,还是夏日里的西湖;无论是清晨的西湖,还是日落黄昏的西湖。)“总相宜”又指什么?(生:无论何时西湖都一样美。)板书:

⒊师:让我们再次欣赏西施一样美的西湖。(课件图文)⒋师:带着你的理解,带着诗人的联想来朗诵这首诗。

过渡:诗之美,美在音律动听,美在语言优美,诗之美,美在诗情画意,精练的28个字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请听老师朗诵。(课件图配音乐)

⒌师:请你用最美的语言把你对西湖美景的所想表达出来。(生:“杭州西湖甲天下”

“ 西湖风景美如画”„„)

质疑

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一直想不明白,现在请你帮我解答。

师:提问:西湖美景甚多,为何诗人独写山色,独写水光?

生:诗人抓住了最能表现西湖特点的景物来写,水光与山色就是西湖最大的特点。

小结:西湖之大,水是她最大的特色,而西湖三面环山,山环抱着湖,湖浸润着山,晴天时,山染绿了水,水倒映着山,雨中山色空蒙,山水一体,更为奇妙。

过渡:诗之美,在于诗人独具匠心的描写,在于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有苏轼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因之这两句诗,西湖也叫西子湖,这足见诗之伟大。一首诗让一个地方名扬四海,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五、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

⒈师:让我们在这诗的魅力中再次感受西湖之美。课件出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师: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能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能尽展出来。此时此刻,你认为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热爱、最爱)

⒉师:让我们带着诗人对西湖的爱来朗诵这首诗,让老师听出你们语言中的爱课件出示古诗并配乐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扩写 篇6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分别写了春、夏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美丽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游园不值》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诗中描写了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到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到了朋友的住处,园门外的空地上长满了青苔,主人大概是爱惜这青苔,担心被客人的木屐齿踩坏,所以客人小心地走过青苔,到了柴门前,轻轻地敲了很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但从那一枝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诗中的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则是画龙点睛,是神来之笔,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饮湖上初晴后雨》前两句写了夏日西湖上乍晴乍雨的巧妙景象,后两句则用美女西施的浓妆淡抹来比喻西湖的晴雨天气,认为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的妙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是写夏日西湖的风光,却是另一番景象。因为是在夏天的晴日,而且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朝日映照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使作者觉得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美丽动人。

教法建议

1、教师可采用配乐范读,来感染学生,引入情境;可以启发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根据诗意,自己画画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2、凭借情境,品味诗句。教学不是教师一字一句的释义,而是让学生图诗对照,先说出图上的情景,再借助图画学习诗的词句。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

3、开拓联想,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升华诗情。反复朗读,反复吟诵,把诗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图画,让情境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

5、课后拓展,可让学生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编一个小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景物。

词语注释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应:大概、可能的意思。

怜:爱惜。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苍苔:即青苔,地上长的一种绿色的苔藓。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湖:指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流动的样子。

空蒙:形容水雾迷茫。

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淡妆:淡雅的打扮。

浓抹:浓艳的打扮。

总相宜:都非常合适,意思是都很和谐。

晓出:早晨走出去。

净慈寺:浙江省杭州西湖南岸的一个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曾经做过直阁秘书的官。

毕竟:到底。

四时:本是指春夏秋冬四季,诗句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接天:与天相连接。

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映日:阳光照射。

别样红:红得不同于一般。别样,特别,不一样.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柴扉――柴门 毕竟――到底 相宜――适宜

怜――惜 宜――适 穷――尽

反义词:

小扣――重敲 相宜――不适 同――异

淡――浓 关――开

文章导读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诗句写的是作者游园,由于主人不在,久等而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但他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像出满园的春色,仍感到十分快慰。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著名诗篇。短短四句诗,包含了西湖的种种美景。在诗人笔下,西湖胜景千姿百态,任何情况下都是那么可爱,具有永久的魅力。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作者早晨从净慈寺出来,所看到的西湖两岸的美丽景色。赞叹六月西湖的另一番风光。

《游园不值》赏析

【原文】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今译】

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

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

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龙泉(今浙江龙泉)叶氏。长期隐居钱塘西湖,《游园不值》广为传诵。

【注释】

不值:没有遇到主人。

屐:一种木头鞋,底下有齿,可以防滑。

小扣:轻敲。

柴扉: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赏析】

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

【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菏花别样红。

【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饔暌嗥妗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今译】

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

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神奇。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

【注释】

湖: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流动的样子。

方好:才显得美丽。

空鳎貉逃昝C5难子。

亦:也。

奇:指景色奇妙。

欲: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末期越国的绝代美女。

淡妆浓抹:梳妆打份或者淡雅或者艳丽。

相宜:合适。

【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7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2、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诗人苏轼

1、说说你知道的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2、了解诗人苏轼。(知道诗人苏轼苏轼吗?请知道的小朋友介绍)(1071年至1074年,这三年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他不是很忙,除了审案,便有很多时间在西湖中游玩。)

3、课题意思理解。(那天他又一次来西湖游玩,诗人苏轼就是诗人苏轼,每次的游玩都会带给他不同的感受,这回他写下了——,板示课题,齐读课题,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想从诗中了解什么?)

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提出自学要求)

2、交流诗意。(学了之后你读懂了哪个词?哪句诗?我们来交流一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水光潋滟、方、山色空蒙、亦)

晴天时诗人苏轼只写水,你还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吗?(请用最简洁的词语表达出来。)

杭州原来是越国之地,属于江南水乡,南方的天总会下雨,下怎样的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苏轼的游兴,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他说:“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与西子的相似之处)

诗之美,在于诗人苏轼独具匠心的描写,在于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有苏轼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初西湖与西子的名字的相似只是偶然巧合,但今天,西湖也叫西子湖,从这足见诗之伟大。

三、理解诗人苏轼,感悟诗情之美

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苏轼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介绍诗人苏轼与西湖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

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

1、让我们在苏轼的诗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总结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运用“题目扩展法”概况诗文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感受西湖的自然之美。

4、抓住关键语句,诵读、想象、体会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教师准备】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饮湖上初晴后雨》解析 篇9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空蒙相照应,”浓抹”与前面潋滟相照应,“相宜”与好、奇相照应。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风光。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答案附赏析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C、这是一首婉约派的七律诗。

D、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

4、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适合” ((2分)

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10

黄达生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编者将古诗选入语文教材,重在引导 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教学这首古诗,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在 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由于教材中对诗已作注释,我对诗句不作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题目和诗句的意思。另外,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象进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并以歌唱的形式感悟诗情。最后,我让学生在积累了不少描写祖 国壮美河山的古诗。我觉得本堂课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参与的质量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参与面广。如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边看我板书边一起书空课题中每个字的笔画,做到全员参与。

(二)主体参与的形式多。如个别读、齐读全诗;读诗句想象画面;

(三)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好。如让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并描述画面时,学生纷纷举手,描述画面时能运用课内外积累的好词、佳句,语言比较生动、形象。

二、课件的使用恰当、适时。本堂课使用的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几张投影片,有文字,有画面,还配上经典民乐作为背景音乐。听课老师反映课件的画面和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使古诗教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浓厚,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板书设计很好,但出现得不适时。这说明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因为临上课前,我突然想到板书出现的时机,如果调整一下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是临时的想法加上临场紧张,上课时没能适时地调整好相关的教学环节。想法虽好,却没有付诸实现。看来,今后课前的准备还要再充分些。

二、没有当堂指导背诵全诗。这也是教学设计上的一个疏忽。其实,当时设计教案时,我曾想到要有指导背诵这一环节的,可由于当时没有及时将想法记录下来,后来几次修改教学设计,竟然忘了补上这一环节。由此可见,在教学上有某种有价值的想法或灵感时应及时记录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饮湖上初晴后雨》创作背景 篇11

作者简介

苏轼(1038~1102),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为豪放派词人。

同时,他也是著名的美食家。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绘画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立新法中反对王安石,被贬到黄州。《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创作背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一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并筑堤防洪,当地人即称之为「苏堤」。这一首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赏析重点这是一首脍炙人口题咏西湖的诗歌。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前两句用白描和对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不同的美态。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准确描绘。「潋滟」、「空蒙」等词用得极精当、传神。诗人这两句固然是写当日游湖时「初晴后雨」的眼前实景,但他没有平素对西湖详细的观察和别有会心的领略,相信很难这样提纲而总括其全。

上一篇:“成长阶梯”总结下一篇:暑假的一天日记300字:第一次做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