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2024-05-10

地理教研活动计划(通用9篇)

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篇1

沙土中心中学本学期我们地理教研组,将继续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遵照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研教改工作。为提高本组成员教研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富有进取精神、积极向上、融洽的教研氛围,迎接新一轮教改,顺利完成初一年级教学工作,初二的地理会考工作,贯彻落实先进的教育教学念,本着务实与求真态度。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主要教研活动安排

1、听课、献课、评课:关注课堂、专研课堂、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本期开展一次公开课周。公开课周安排在第十周,放在初二年级进行,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课后认真评课并存档。每人组内听课2——4次、献课1——2次。学校内听课4次,校外听课2——3次,教师完成学期听课10次,组长听课15节次。完成好听课记录。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凝聚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全组备课质

量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中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教材处理意见、统一课堂练习。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五个教案,即初一两课时、初二三课时的教案内容。具体流程分四步,第一步由个人备课,在深入砖研教材,认真学习新课标基础上形成个人教学设计;第二步,由中心发言人陈述设计;第三步,对中心发言人的课堂计设进行同研讨,讨论中要从学生身心发展、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结合时事、减轻负担、知识过手、渗透德育、学科协调、长远发展等方面优化设计,形成组内统一教案。每节课后教师碰头、点滴交流得失。最终形成备课组教学设计集,及时向学科网站发表。第四步,共同研讨、设计课堂练习。为减轻学生负担,协调各科学习,决定地理课只能向课堂要质量,不留课后作业,但从今年毕业会考来看难度、灵活度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以使学 生知识过手,计划每节课根据内容难易安排5——10分钟课堂练习,或一至二节课后课堂完成填图练习。或一个单元组织一次随堂考试。

3、加强课题研究。随着教学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要加强课题研究,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

4、促成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继续探究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5、积极组织组员参加市、区地理教学研究活动,向兄弟学校学习,通过观摩和交流等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帮助教师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本期教学进度计划

本期新课计划16周,初

一、初二分别完成上册地理教学内容。本期两个年 级分别参加由学校组织的两次考试。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与运用利用组内、校内、校外的各种培训,力争本期内多数教师会制作课件,至少会使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设备,利用本组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教师们平时注意收集各种地图资料、影像资料、与地理相关的资料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各种案例,集合成地理资料库。组上制作的课件、形成的统一教案、课堂练习题、考题都收集在资料库中。本组叶宗明老师为信息采集员,负责收集、保存本组教本资料以便日后修改或利用。

四、理论学习与论文撰写

提倡本期看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给合本期实践,与教科室教师联系,了解学校子课题,确立接合本学科的研究题目,在学期末撰写论文,确定每人每期撰写一篇论文。争取参与校外交流并发表。

五、第二课堂

一是接合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期初开展自制地球仪活动,初二开展我绘我的祖国活动,接合教材绘出我国行政分区图。

二是承担学校选修课教学,本组承担课题为,目的是使学习了解荣成地理概况、历史文化背景,通过教师讲授、古诗背颂、书法表演、学生辩论活动以及1——2门传统计艺的学习掌握使学生产生对荣成文化的自豪感和拥有文化的归属感。激发学生热爱荣成、建设荣成的热情和信心。

六、具体安排: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第一周研究制定教学计划 各年级组长

第二周讨论、补充教学计划 各年级组长 第三周示范课及评析 第四周示范课及评析 第五周反思本月教学中的得与失 第六周 集体备课各组长

第七周迎接市教育中心的课堂达标

第八周评阶段性优秀教案 第九周集体备课 各组长 第十周 准备期中考试及复习计划 第十一周评析期中考各组长 第十二周反思本月教学情况

第十三周集体备课,制定下阶段学习计划 各组长

第十 四周 集体讨论制定复习计划

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篇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本文所探讨的地理活动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组织学生对大自然、生活环境、天文现象等进行探索, 并且在探索中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地理活动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综合开放性, 地理活动本身的空间十分广大, 它涵盖了自然、社会、人文等诸多方面, 而且彼此之间互相联系, 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获得各种地理现象的第一手信息, 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和开阔学生的胸襟。[1]第二是自主生成性, 地理活动的进行一方面要依靠学校和教师的指导, 另一方面还要依赖学生的积极配合。在此过程中, 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自主进行探索活动, 形成新的认识进而转化成新的知识, 可以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并且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第三是实践性, 地理活动包括观测、实验、调查等多种形式, 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学生完成相应的工作, 通过搜集必需的数据支撑自己的结论, 从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地理活动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帮助学生获得有益于其生活和以后发展的基础地理知识, 教会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并且从其生活区域的地理环境入手指导他们运用这些方法, 逐渐形成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从而对今后所遇到的地理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其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 使其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探究方案, 通过与其他人交流合作进行调查研究最后提出解决办法。督促学生养成交流沟通、反思总结自己学习心得体会和见解的习惯, 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再次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强烈动机和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 能够从美学的角度欣赏地理。由基本地理出发联系当下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出现的问题,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开展国际合作的全球意识、关心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念。[2]

二、地理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把书本中一些比较抽象的地理知识, 通过地理活动由理论教学转化为学生实践探索,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中生的学习心理有着好奇心强的一面, 地理活动的直观性和多样性特点正好与之契合, 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来激起学习热情。现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相应地增加了活动的比重,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紧密联系生活和时代, 活动形式灵活多变, 包括绘图填表、阅读思考、调查研究、专题讨论等。教师可以围绕这些活动开展教学, 教师耐心的讲解指导加上学生潜意识中的喜爱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3]

2. 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观察能力作为个人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是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基础要素。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决定了其能否运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解决所遇到的地理问题,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地理活动中的社会考察和野外调查, 诸如野外辨别时间和方向、观察某一区域气候地形和风土人情等, 都让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而且这种锻炼借助于有趣的活动内容和灵活的活动形式, 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另外, 地理活动中的动手操作内容, 例如绘制图表、罗盘定向、解读地图、使用地理器材等也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有效地改善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问题。

3. 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所谓地理思维能力, 是指学生在探究地理问题时选择正确的思路和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合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 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深化对地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有效地增强地理学习的能力。地理活动在空间性、综合性、区域性上的显著特点让其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地理活动中的调查研究内容, 教师要求学生调查某一地区的环境状况, 给予学生必要的材料和方法指导。学生经历过这样一次调查后, 对于整个流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随着调查次数的增多, 逐渐形成习惯稳定的思维方式。在以后的调查研究中, 就可以很熟练地借助这种思维方式结合自身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4]地理活动还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活动中教师很少直接给出问题答案, 除了一定的辅导之外, 一切问题都要依靠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分析解决。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亲自实践验证,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地理活动

1.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开展认知类阅读思考活动

阅读思考类活动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图表文字等相关资料获取原始信息, 并运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 最后得出结论或答案的一种活动。在教学中开展此类活动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以案例分析教学法来说,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提供给学生, 然后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 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点评讲解, 帮助学生从头梳理整个过程以加深印象建立认知体系, 最后从语言表达、知识迁移、思维拓展等方面出发评价学生的表现。[5]

2. 采用给定方案教学法开展操作类调查研究活动

调查研究类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对某个地理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并对调查中收集到的信息和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 最后给出判断和建议的一种活动。给定方案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清楚明白调查研究的主题和采用的方案, 然后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征进行分组, 接着指导学生使用课堂地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完成调查活动, 最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交流调查结果, 综合全部意见形成最终结论。例如在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地理第一册第二章的“分析典型地貌形成原因”中, 教师提出对学校周边地区典型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进行调查这个主题, 然后确定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访问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方案, 接着教师给学生分组、选好调查地点、提供调查工具、开始调查活动,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交流、整理自己的调查内容并将整个过程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3. 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开展体验类活动

体验类活动具有相当的开放性, 它强调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个人情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围绕这类活动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辩论和角色扮演两种。角色扮演法要求教师先要设计出合理的情境和不同的角色以及能够发展的剧情, 接着分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照设定的情节完成整个活动, 最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教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例如针对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地理第三册第三章的“南水北调工程”, 教师设置调入区居民和调出区居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看法这样一个情境, 分配学生扮演调入区居民和调出区居民, 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角色搜集资料了解对应地区居民的看法和意见,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最后教师分发居民调查表, 学生根据自己调查的实际情况和讨论交流的印象填写表格。

参考文献

[1]吴淑华.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价值分析和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孟祥凯.谈高中地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评价[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4.

[3]陈素芹.中学地理活动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3.

[4]韩金荣.中学生地理科学思维方式及其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基于课堂观察的地理教研活动 篇3

[关键词]课堂观察 地理教研 有效性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是在一般观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它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除了用个体的眼睛、心智之外,往往还要借助一些特制的观察工具,使观察者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对课堂中实物洞察的深度和广度。将课堂观察引入地理教研活动中,有利于地理教研活动聚焦课堂,充分发挥同伴互助功能,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下面以《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教研活动为例加以说明:

一、主题确定

问题是地理教研活动的生命,只有在众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在困惑中寻找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才能引起教师的共鸣和思考,吸引教师自发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从中感受到教研活动带给自己的智慧。这样的教研活动主题有利于明确课堂观察的目的,突出课堂观察解决的教学问题,体现教研各成员共同的合作目标。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教研活动主题的确定

问题解决式教学,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把《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大家认为,传统的听评课有诸多弊端,比如听课时缺少主题,针对性不强,评课时由于缺少了课堂观察记录,泛泛而谈,不能深入,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加强研究,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进行科学的诊断。由此便开展了以“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的地理课堂观察活动。

二、工具研制

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进行课堂观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录。集体研究课堂观察工具,有利于发挥地理教研成员的集体智慧,夯实理论基础,激发教师教学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设计能力和合作研究的水平。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观察工具的研制

研制课堂观察工具必须要有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因此,教研成员广泛收集与问题解决式教学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使大家对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定义、理论基础等方面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广泛寻找与问题解决式教学有关的案例材料,从实践层面了解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在此基础上,学科组成员集体讨论问题解决式教学有效性的观察点,明确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实施情况可从所用时间、问题表述、问题类型、提问方式、回答情况等方面进行课堂观察。

三、集体备课

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课例研究。基于课堂观察的地理教研活动。与传统备课不同,要针对研究的主题,先由执教者进行“研究型备课”,结合课例,做好研究主题的教学设计。然后,地理教研各成员通过集体备课和说课,执教教师同其他地理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建议,完善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明确课堂观察应注意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集体备课

本节课课题是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以下是《问题解决式教学》集体备课过程。

首先,执教教师进行说课,结合课例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的实例,说明设计的意图。如,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这个问题采用了描述性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意在帮助学生弄清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不均匀的途径。

接着,地理教研成员对执教者的设计提出优化意见。如,有的教师说,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有的说,本节课设置的问题较多,有些问题可直接由老师讲解等等。

最后,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各成员研究课堂观察应注意的问题,明确观察分工,有老师提出,问题类型可由观后进行整理,以减少工作量,更好地进行课堂观察,大家采纳了他的意见。

四、现场观课

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观课时每位教研成员要选择好观察位置,不影响教师的上课及学生的听课,要如实地记录所看到的与听到的种种现象,一般不宜当场花时间对现象进行分析或做出判断,以免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为了便于课后整理与研究,可带进录像机,对全课进行录像。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现场观课记录

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几乎所有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情况,以备课后作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以下是几位老师观课后整理好的部分地理课堂观察记录:

问题解决1:

问题表述:水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哪一种?

问题类型:判断性问题

提问方式:自由回答

回答情况:生: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

所用时间:1分钟

问题解决2-10略

问题解决11:

问题表述: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南水北调工程有几套方案?

2.南水北调西线方案通过哪几条河流调水到黄河,解决什么地区的缺水问题?3.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起点的水库是哪一座?4.哪一条线路实施起来最难,哪一条最轻松?为什么?

问题类型:描述性问题、论证性问题

提问方式:举手者回答、未举手者回答、补充回答

回答情况:生12:西线、中线、东线方案。生13:南水北調西线,通过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入到黄河,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生14:丹江口水库。生15:中线最难。师:为什么?生15:不,是东线。师:为什么?生15:要经过很多的河流。师:别的同学考虑怎样?生16:最难的是东线方案。师:为什么?生16:要进行抽水。师:别人考虑得怎样?生17:经过河流要开挖隧道。师:西线呢?生1:西线比较难。师:西线虽然路程短,但要穿过地形区,如横断山脉等,工程量巨大。师:工程量最小的是东线,为什么?生18:利用京杭大运河。

使用时间:10分钟

五、观后研讨

课堂观察后观课者与执教教师应对课堂观察记录进行反思与分析,对所有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议课时,要求立足于观察到的证据,再作必要的推论,杜绝即席式发挥。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观察观后研讨

师1:从量上来看,本节课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共有14个,与教学设计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致。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交流的过程中采用了追问的形式,达10次以上。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全班46个学生,共有18个学生发言。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教师过多以问题展开教学。

执教者:我也觉得问题较多,有些问题不是课前预设的,是课堂上临时提出来的,变成“满堂问”。

师2:从质上来看,所提14个问题中,属于判断性问题的有两个,论证性问题有四个,其他属于描述性问题。个别题目出现指向性不明确,致使学生无所适从。

执教者:描述性问题较多,缺少思维含量。

师3:从提问的方式来看,主要采用举手者答的形式,其次是补充回答。从整体上看,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执教者:教学中我急于赶进度,怕教不完,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师4: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对于判断性问题、描述性问题,学生能比较准确地答出,但对于论证性问题,学生回答的准确率不高。

六、活动总结

地理教研在专题研讨活动中,要注意资料的收集,如教师的教学设计、观察记录、教师发言等,教师个人或集体合作撰写课例分析,教学案例,教学经验总结、论文等,落实教研活动的成果,最后形成的解决问题策略为每位教师所共享。

案例:《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1.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必须贴近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对问题的广度、深度、难度,教师一定要有适当的宏观调控,注意问题的思维含量,提高问题的质量,不能过于简单化和复杂化,

2.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教学形式,但不能独霸课堂,挤占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问题解决式教学应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相配合,把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两者进行整合,力求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3.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

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自己,更要备学生,了解学情也是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把握提问机会,学会提问,力求做到三点:(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2)提问面要广,不能局限于几个学生;(3)教师提问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4.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特别对学生错的答案,要及時进行引导,启发点拨,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

地理教研计划 篇4

地理学科教研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3年3月10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加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优化作业设计、深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激活教研活动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新学期面临的形势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思维对话、和谐高效”课堂基本理念,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地理组教师认真围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活动,结合学校工作目标,对本学期教研作如下计划:

三、工作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启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课堂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2.加强本教研组的档案和资料建设,对本组教研、教学的活动情况进行整理,为今后工作提供一定的积累。

3.加强教研组的团结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组成员都有进步,在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工作。全组所有成员努力将工作做到最优,能成为学校放心的教学骨干。

4.整体构建教研组,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地理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互渗。5.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6.加强组内听课制度的管理。本学期在组内进行每位教师公开课堂教学,为了真正促进组内教研,加强听课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

7.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带来了观念的更新。每个教师会运用多媒体,会制作课件。当然这是顺应课改所需,课改过程中,课程与课时的矛盾非常突出,传统的地理教学无法满足。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能弥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学期会加强课件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增强浓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氛围。

8.在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方面,组内教研时会自觉关心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及时与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及时总结经验,力争到学期结束写1篇有份量的教研论文。

地理组全体教师将一如既往地积极进取,不断努力,使地理教学更进一步中达

到更高的水平。

四、教研措施

1、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探讨教学方法,选择最佳教学模式。

2、开展备课组内、年级之间的听、讲、评课活动,教学相长,及时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易混点等问题。

3、初中一、二年级的课改学习,按既定方案、时间稳步实施并取得新进展。

4、各教师要加强教学经验的总结并撰写出一定价值的经验总结或论文,力争获奖或发表。

5、各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县、市组织的公开或研究或观摩课的竞赛活动,争取获奖,为学校赢得荣誉。

五、教学课时与进程

第一周: 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第二周: 莱阳市全体教研组长会议 第三周: 教研组长传达会议精神 第四周: 制定学科教研计划 第五周: 教研活动 第六周: 宋燕飞公开课 第七周: 教研活动 第八周: 阎梅公开课 第九周: 教师研讨活动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第十二-十六周:地理教学研讨 第十七-十八周:期末复习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姜疃中心初级中学

初中地理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1年9月13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加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优化作业设计、深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激活教研活动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的选择参加各方面的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使他们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同时获得更多的展示平台,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3、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实践、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才干。

4、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他们关爱家乡、热爱祖国、保护地球家园,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环境。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增大教师的向心力,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

三、活动措施

1、制定好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做好兴趣小组的动员选拔工作,成立兴趣小组。

3、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制定活动记录。

4、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每次活动评选优秀作品,出作品专栏等,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巩固活动成果。

5、平时注意收集学生的成果,通过展览、技能展示等形式展示学生的成果。“让孩子尽情的展现自我”是我们兴趣小组活动的宗旨,按照计划认真开展活动,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四、活动安排

1、配合不同年级教学内容进行自然、人文地理观测活动。

2、有步骤的认识家乡地理环境活动,指导学生进行乡土“人口、资源、环境”小论文的写作。

3、进行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及师生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五、具体项目

1、地理常规观测与讨论活动:特殊天象观测、自然灾害地理时政热点讨论等。

2、配合教材进度,进行专题研究。

3、进行专题报告。

六、指导教师

初一级部: 阎梅

地理教研工作计划 篇5

计划

何晶晶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重要思想,遵循《常规汇编》要求,坚持“以学定教”、“平等施教”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工作要点

1、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教法上寻找突破口,探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

2、搞好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精神,继续钻研3015教学模式。

3、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授课内容的同时,要加大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广度,培养兴趣点,拓展视野,开拓创新。

4、努力提升我组地理教师教科研整体水平。

三、教研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中学教学常规”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1、钻研新教材,在教学中贯彻课标及常规要求。

2、备实用教案,发挥3015教学模式的独特优势。

3、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探究、合作能力。

4、争取评为优秀教研组。

四、实施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写出实用教案。

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2、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并在每小节设置探究题,促进学生的思考行为。减轻学习负担。作业当堂消化,填图题为必做题,作业检查按章进行,必做题全批全改。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制定学期教学进度,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公开课,本学期每人至少一节,共同探讨帮助本组成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做好探究性学习的总结工作,做到一课一反思,并及时讨论提高。

五、检评办法

本组自查,各项材料上交教务处检查。

每位成员各自制定适合本人的教研课题,要经常督促组员按确定的教研课题进行研究,并与期末上交教研课题总结,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初中地理备课组教研计划 篇6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教学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所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之下,初中文综组的教师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为促进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积极开展,营造浓厚的科研气氛,为此,制订以下计划:

一、本学期工作指导思想

在校行政、教务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尤其是教学“五认真”;认真地完成各项任务。教学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是否能接受作为备课的出发点。我们政史地学科的教学,更应体现对学生人文主义的教育,教学中不只是靠传统的说教,更要以自身崇高的师德来为学生示范,既做良师又做益友。

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手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措施策略,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尽一步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自觉主动开展教改实验,进一步加强“三六导学模式”的研究,做到教研活动有时效性和实效性,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达成高效的教学效果。鼓励组内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结合我组申报的十二五课题《利用导学案提高学科高效课堂的实施》,开展一系列活动,下面是三个学科备课组的活动安排:

一、初中政治组教研计划

教研时间:周四

教研活动及时间安排

1.蒋拥军(初一):研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结合展示方式:主题班会

时间安排:9-10月 相关内容的研究

11-12月 内容展示

12-1月研究的总结与组内研讨

2.李忠珠(初二):研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学生德育工作

展示方式:论文、论坛(组内)

时间:9-10月相关内容的研究

11-12月论文成型

12-1月论文呈现与组内论坛

3.段富萍(初三):研究思想品德课的日常教学与初三学业考查相结合展示方式:报告、论坛(组内)

时间:9-10月相关内容的研究

11-12月 报告成型

12-1月论文呈现与组内论坛

二、初中历史组教研计划(教研时间周三单周自己研究本年级的相关内容,双周研究组内的共性问题)

1、分析会考阅卷标准,找好得分点,指导教学

2、研究上学期录像课优、缺点

3、结合怎样说教材,对青年教师说教材情况反思、改进

4、准备期中考试复习研究

5、分析期中考试

6、教学生怎样绘制知识框架

7、备课组互相听评课,研讨教材教法

8、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及期末复习资料总结分析

9、反思一学期教研工作的得与失。

三、初中地理备课组教研计划(教研时间:按照学校安排的教研日活动)

新学期面临新初一入学刚刚接触地理学科,初二年级会考准备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结合我校全面工作目标,初中地理备课组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1、研究实践地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整合,注重文字资料的积累,争取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料库,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认真实施我校“

三、六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求知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策略。

3、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及组织学生开展地理竞赛活动。

4、加强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可以交流经验,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可以提高每一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处理和运用能力,更加主动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5、加大地理会考的研究。

6、积极听课,组内教师互相听课,真正促进组内教研。

初中地理组全体教师将一如既往地积极进取,不断努力,使地理教学更进一

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篇7

一、课堂教学策略与设计

本课题目是《设计旅游活动》。该课主要教学目标是激活学生学习、探究地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人文的情感, 以及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转变学生传统的地理学习方法。我选择此课作为参赛课, 是充分考虑该课题所包含内容的生动性、开放性和启发性。在教学设计中, 我在每一个要点里设计了学生参与探讨的问题, 比如第一个要点—了解旅游者的愿望和能力等。具体设计的思考题是: (1) 旅游动机与旅游偏好有何不同? (2) 同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化? (3) 比较一下父母与自己喜欢的旅游活动有没有区别?为什么? (4) 列举你最想去的地方, 并谈谈你的理由。 (5)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旅游活动的偏好有何不同?

高二 (13) 班全班48人, 按照小组编制, 以6人为一小组进行探究, 并采用为小组积分的策略让每一个同学在课堂上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主动展示自己。小组讨论、发言之后, 我及时进行点评, 并为优秀小组加分。由于本课题《设计旅游活动》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内涵宽泛, 既有开放性和弹性, 又能随时收拢话题。所以我认为, 按照我的教学设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应该能做到收放自如。

二、过程与实效

实际教学过程中, 从学生方面来讲: (1) 小组讨论的方式, 学生能够利用整体的力量取长补短, 拓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帮扶互补中习得知识。 (2) 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 学生都能够很自信地展示, 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3) 老师的及时点评和肯定, 为并且为小组加分, 点燃了学生的激情, 使课堂生动活泼。从课堂整体结构来说, 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以问题引领课堂。在课堂中贯穿了大量问题, 用问题切入课堂, 用问题展开课堂, 用问题衍生问题, 用问题延伸课堂, 用问题总结课堂。可以说, 我这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问题教学法, 而且我设计的问题大都能够击中学生的心灵, 引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问题的能力层次多, 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思考, 都能发言, 都能展示。 (2) 以激情点燃课堂。情境式教学是我在本课中用的第二种教学方法。通过举实例的方法, 让学生想象自己要去某个地方旅游, 把他们带入那个情境中, 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动态, 甚至于鼓励从事创造性的思考,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3) 用活动推进课堂。高效课堂强调交流学习、合作学习。这节课我是充分让学生占领讲台, 以学定教、以学引教, 甚至我是“不教之教”。整节课堂生生、师生良性互动, 协同推进。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能够有效激活课堂, 培养了学生主动的探究能力, 于“润物细无声”中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课堂反思

作为年轻教师, 教学经验有限, 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模式, 处于探索阶段, 存在诸多不足或有待成长和完善的地方: (1) 高二新教材选修课共七本要讲三本, 内容多, 有时为了赶进度, 教师对新课的设计不到位, 很多时候都急着去上课。一堂课下来, 觉得知识塞得满满的, 弹性时间不长, 学生消化吸收的速度慢, 学生的学习也比较被动。 (2)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和实践活动, 有更多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机会。然而, 有时候教师为了完成任务, 没有很好地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 生搬硬套的痕迹比较明显, 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3)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很多时候没有注意到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 而是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讲题时, 有时一味就题论题, 没有教学生分析方法, 理解“所以然”, 这样,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针对不足, 今后应采取的对策: (1) 要重视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力争达到最优化。要有课前比较周详的教学设计, 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经验水平。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学生活动和合作过程中要多加鼓励, 创造和谐的探究气氛, 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 并要注重适时点评。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 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 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 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2) 每节课都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通过学生的联想,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 (3) 布置作业时, 要求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 认真构建知识框架, 学会举一反三地接受知识。

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篇8

关键词:教研活动;模式创新;地理名师工作室

教研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纵观中小学教研活动,基本模式是“听课—评议”,而且很多评议是泛泛评说,缺乏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明确的改进意见,更没有后续修正行动和成果总结。会散人散,研究结束。这样的教研活动,于问题解决和教师成长都是低效的。

为此,笔者通过名师工作室月主题活动实践,创新活动模式,做精细教研,形成了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策划,基于行动研究的活动流程,基于课堂观察的问题解析,基于深度反思的成果表达,基于教师成长的研修过程等教研活动策略。

一、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策划

一般而言,每次教研活动都有个研究主题。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大多有明确主题,但主题的产生大都自上而下,对课堂里发生了什么关注不够,对教师需要什么研究不够。学校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多以临时性的问题解决为主,普遍缺乏持续关注的研究主题。

“月主题活动”是教委对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规定动作。教研主题怎么来?需要持续多长的时间开展研究?每月临时确定一个主题,一年下来近十个主题,究竟哪个是重点?走马灯似的教研主题,真正有价值的弃之可惜,价值不大的又没有专门研究的必要。如何基于问题筛选教研活动主题需审慎对待。

首先,梳理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地理教学研究情况。例如,学习方式的变革已成共识,并在学校广泛实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在地理课堂中常见;三维目标已被广大教师所理解,但在教学活动中实际执行的差距很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体现不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各地各校案例虽多,但对开发与运用的规律探究不够。其次,笔者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在听课与交谈中发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极深,中学地理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结果还停留在知识的落实上,能力培养仍是副产品。再次,与学员共同研究筛选工作室三年周期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锁定三大主题:能力指向的地理教学研究;地理教学情态目标的实现与生态道德培养的有效方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路径及教学指导策略。

二、基于行动研究的活动流程

依据行动研究的理论及其经典步骤“计划—行动—观察—评价”[1],构建了工作室月主题教研活动模式,其基本流程是“方案设计—课堂行动—评议反思—方案修正—课堂行动—反思总结—撰写案例”。

方案设计。执教教师围绕研究主题选择课题,设计教学方案。如“能力指向的地理教学研究主题”,教学设计关键点是核心能力的确定、核心能力达成能力链的分解、实现各能力点的教学内容优化与教学环节设计。

课堂行动。执教者按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将能力培养过程和能力达成情况鲜明地表现出来。听课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分别观察每个教学环节,并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

评议反思。执教者分享课堂执行得失。听课者在分析课堂观察数据基础上,对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课堂执行情况给出评价意见。该环节成功关键在于教者与听者意见的充分交锋。

方案修订。执教者充分消化同伴评议意见,进行深入反思,并结合团队给出的综合改进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形成修正案。

课堂再行动。执教者按照修订的教学设计方案再次开展课堂行动。该环节着重看改进情况。

反思总结。工作室全体成员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认真反思,帮助执教者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执教者写出本次行动研究的案例,形成成果。

三、基于课堂观察的问题解析

听课评课最普遍的现象是粗线条地听,凭着感觉评,过程粗放。即使有少数评课高手能细数各项得失,但客观上阻碍了其他参与者发言。笔者在本工作室采用课堂观察研究方法,力做精细教研。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相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课堂观察利用观察量表从不同的视角解析课堂,用观测的数据科学、理性分析课堂教学,为评课、议课和教学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2]通过精细的课堂观察,记录课堂状态,用数据说话,科学客观地反应课堂教学情况。

工作室分别从教师教学行为表现和学生学习行为表现两个视角,设计了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教学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视角的课堂观察表主要包括能力目标、知识载体、问题引入、活动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问题反馈等内容。学生视角课堂观察表主要包括能力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参与深度、反馈结果等内容。观察项目定量与定性结合,观察结果表达采取量化表征与质性描述结合。课后先分析课堂观察表,写出教学改进意见,再参与评课。

这样的听课、评课,过程更精细,结果更科学,参与者更有收获。这样的教研,不是简单的活动,而是运用了科研方法的教学研究。

四、基于深度反思的成果表达

在经历上述过程之后,作为教研活动已经完整,大多数教研活动至此终结,但工作室的教研活动模式还有成果表达的环节。本教研模式依据行动研究理论构建,其核心是问题解决和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静下心来深度反思,认真总结,将行动研究付诸文字,形成叙事研究成果。当然,最后优化了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也是极有价值的成果。

五、基于教师发展的研修过程

教研活动是学校最常见的研修方式,理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现实是尽管执教者挖空心思,其他参与者仍难有触动,多是旁观者。

在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中,所有成员都不是局外人,需提前进入研究状态,既要弄清教研主题,查找、学习相关资料,还要研读执教者的教学设计,为参与研究提前做准备。在课堂行动中,必须认真观课,填好课堂观察记录表。课后在分析课堂观察表的基础上提出有分量的评价与建议。整个过程都在主动思考、积极行动,为这堂可以生长的课出谋划策,同时也升华自己的教学智慧。

执教教师参与更深,促进更大,成长更快。从选择课题、教学设计到教案上网,要提前接受同伴的检视。课后要接受同伴和专家的质疑与建议,并在深度反思的基础上做出教学改进方案,再次上课。经历多次课堂实践与同伴互助,不断自审改进,反思总结,直至写出行动研究成果或教学案例。在反复的行动、思辨过程中,学会从研究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展开研究。经历了这个过程会有一次飞跃的发展,其进步远胜过执教一堂被专家操控的公开课。

上述教研模式从运行实践看,基本实现了有研究的问题,有研究的过程,有科学的方法,有研究的成果,有教学的改进,有教师的成长,逐渐从粗放教研走向精细教研。

参考文献:

[1] 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2004重印):164-177.

高中地理教研工作计划 篇9

1、认真围绕学校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工作目标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活动,融学科特色开展工作。

2、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启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课堂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3、及时总结素质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及组织学生开展地理研究型学习小论文的写作,尽可能进行地理野外观察实践活动。

4、全面提高高中各年级地理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要保证高二年级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三年级高考教育教学质量。

5、加强本教研组的信息和备课资料建设,对本组近几年来的教研,教学的活动情况和课题等进行整理,为今后工作提供一定的积累。

6、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团结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组成员都有进步,在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工作。全组所有成员努力将工作做到最优。都能成为学校放心的教学骨干。

工作思路

为了完成以上工作目标,形成以下工作思路:

(一)、整体构建教研组,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

每周召开一次全组教师会议;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全校地理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互渗,并写好每周的反馈表。

(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依据学校的安排主要是隔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次轮流由一个教师作为主备课人,事先写好教案并借好相关的课本与资料,在备课会时进行简短的说课,其他老师给予建议。同年级的教师共同参考,并进行教学实施。在下一次备课时再进行总结和修正。

2、加强组内听课制度的管理。

为了真正促进组内教研,加强听课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这学期还是先制定好组内课程表,加强组内听课,达到合理分配和彼此监督的作用。

3、及时检查教学成果,定期进行教学六认真检查,组内每月定期举行地理教学的反馈工作,及时改进,促进教学及师生关系的和谐。本学期教研组将在作业检查、教师教案、学生考试成绩、课外活动辅导等方面对组内教师进行评价。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能弥足很多传统教学的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学期会加强课件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浓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氛围。

5、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自觉关心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及时与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及时总结经验,力争每人写1-2篇有质量的教研论文。

(三)、坚持课改、加强课题和校本课程的研究

首先,进行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落实新的课程计划。

其次,积极参与科研课题。依据学校要求,组员共同确定一个“地理图像的教学策略”的课题,作为我组的课堂主攻方向。本学期,将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完成课题。

再次,扎实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定本学年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做法,进度计划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高效有序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最后,教研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课程改革中探索性问题,研究教学常规中普遍性的问题,重点是要研究课堂。围绕本期课堂主攻方向,拟定专人教师上一堂公开课。

(四)、积极开展地理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改善地理学习氛围。鼓励老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区等各级举行的竞赛活动。另外鼓励教师加强课外阅读,提高业务水平。

(五)、做好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组人员虽不多,但个个是能手,都很上进。因此为了整组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我组要做好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

总之,高中地理教研组要抓好课堂教学,发挥指导、监督、激励功能,概括为:

“一备”即集体备课:完善主备课人制度

“二听”即相互听课:特别是师徒相互听课

“三评”即评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评课案例

“四磨”即磨课: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样式

“五比”即教学比武:教案、说课、上课、评课

“六析”即质量分析:找出问题,拟定措施

“七树”即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上一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下一篇:“六一”节目主持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