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现状与解决策略

2024-07-19

医患沟通现状与解决策略(共10篇)

医患沟通现状与解决策略 篇1

【摘要】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进疾病诊治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够加强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医患沟通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每个医务人员必备的技能。本文分三个部分对医患沟通现状进行阐述即分析,并且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医患沟通 现状 分析 解决策略

【正文】

一、医患沟通的概念及现状

医患沟通,就是指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就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如费用、服务等),主要医诊疗服务的方式进行的沟通交流,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医院的硬件建设、诊疗技术、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伴而来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冲突与纠纷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今,医生与患者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患者依赖医生却又处处提防医生,医生由高高在上的“白衣天使”转变成了舆论上的弱势群体,医生与患者之间互相不信任、不理解的比例日益上升,医患关系受了到严峻的挑战。于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成为了现今医学院甚至是社会的一大探究热点。

根据2002年4月南京大学专家组对30所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医生不信任的比例43.8%,医务人员认为双方互相信任的比例仅为25.9% [1]。在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对全国10城市医患关系典型调查显示:医患关系现状“很好或较好”、“一般”、“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分别为36.4%、42.9% 和20.7% [2 ]。到2009年,根据一份对综合性医院内、外科住院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68%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比较和谐,11%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有点紧张[3]。

如果将双方互相信任看作医患关系较好,则其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所占的比例还是有所上升的。并且总体看来,当今医患沟通的现状,和谐仍是主流,但冲突与纠纷的确存在并且不容忽视。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最大程度地解决非医疗技术方面的医患纠纷,就是医患沟通学的一个目标,同时,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营造一个融洽的就诊环境,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疾病的诊疗,这是百利而无一害。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变化,导致人们的观念、心理、需要、行为都在发生变化,这给医患双方带来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医方的思想观念和执业行为不得不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而患者和社会却仍然坚守着以“义”为主导的医患理念,这样,医患矛盾就凸显了出来。在这种背景之下,医患沟通应运而出成为一门学科,同时这也成为了社会的一大讨论热点。如今,不少影视、文艺作品都反应了这一社会热点,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都是以大量的事实为素材,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医患沟通的实际情况。电视剧《医者仁心》就主要探讨医生、患者家属、社会舆论这些因素对医患沟通关系的影响,同时还涉及了职业“医闹”这样的社会灰色地带,矛盾冲突在这部作品中尤为突出;著名作家六六的《心术》同样瞄准医患沟通,为此六六在上海多所医院采风长达半年。而这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都是以医生的角度展开故事。在医生的舆论地位日趋下滑的形势下,理解医生、关注沟通的声音也在日益洪亮。沟通能带来理解,而现在的医患纠纷中有太多是因不沟通或者说是不能有效地沟通而引发的不理解。

我国目前医患沟通现状总体而言还是良好的,但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医务人员对患者沟通需求的认识和做法与患者的期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说来,包括医务人员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医务人员未能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告知、不全告知、告而不知,还有就是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并不尽如人意。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点。

二、医患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为了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就不得不仔细分析医患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方案。

1、医患双方认识上存在着差异。

一方面,如前文所讲,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变化,导致医方的思想观念同患者存在了较大的差异,医生也是离不开柴米油盐的普通人,同样需要获得可观的职业收益,而患者心中的医生往往都需要成为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白求恩,这种高于实际的想法同医生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出入。

另一方面,虽然当今医学技术发展迅猛,但医学科学领域还有很多问题在当前无法解决,由此便产生了“能诊不能治”的矛盾情况,同时各个医生的水平也有差异。而患者对医学的期望往往过高,如果上方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那就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2、医疗体制和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

其一,医患纠纷中大部分还是围绕医疗费用问题。这就牵扯到了医保制度的完善,这且不论,目前医疗中各种大处方、过度检查等行为明显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却还得不到有效地制裁,同时诊疗中一些灰色地带还得不到法律的明确规范。

其二,医疗资源的配置也严重影响医患沟通。现在的患者更相信“大医院大医生”,也就形成了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地方低级别医院的就诊人数却少了好几倍的情况。那么,在一所高等医院中,患者经常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伍才能见到医生,而医生为了完成足够的看诊人数就不得不缩短每一个病人的看诊时间,这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同时病人通常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而导致主观叙述冗长而无重点,医生在疲劳的状态下往往打断患者说话,导致双方的沟通不充分,而患者的心情也很烦闷,认为排了很长时间的队而自己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投诉纠纷等问题。

3、医务人员缺乏足够的医患沟通观念与技术 首先,缺乏沟通的意识更为严重。其实不少医生都学过相应的医患沟通课程或者心理学课程,但是在实际看诊过程中经常忘记沟通的重要性,忽略患者的心理。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疾病都存在着心理问题的影响,这时如果医生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就能够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开导和解决,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疾病的治愈。而很多医生都经常忽视这一点。

其次,医生有积极沟通的心态却缺少沟通的技巧,沟通不仅仅是谈话,而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医务人员缺乏相应的技巧就可能会导致有效的信息不能在医患双方之间进行有效的传递,从而导致纠纷。

患者也就经常感到医院是“冷冰冰”的,感受不到充分的人文关怀。

4、医务人员未能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通俗地讲,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告知、不全告知、告而不知,也就是医疗信息的单方面掌 握,造成患者通常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而导致不信任、不理解。

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必须通过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才能实现,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医患沟通的内容之一。随着现在社会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步提升,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处在医疗费用大部分自己负担的背景之下,患者希望医生对自己开处方时能“量力而行”,花费尽可能少的费用。如果医生忽视了这一点,再加之社会舆论对所谓“医疗费用黑幕”的关注,十分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甚至是医疗案件。

三、针对医患沟通存在问题的措施及对策

1、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及宣传

针对医患双方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医疗卫生部门应该加强正确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逐步缩小医患双方在认识上的差异。另外,遇到对医院不利的不实报道,医方可以成立相应的公关部门,开诚布公地摆事实、讲道理。医院与媒体应该加强沟通,争取相应的舆论支持,而不是对媒体拒之门外。

2、进行有效的医疗改革并加强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

国家应该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医保制度的弊端,进行相应的整改,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患者有了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与医生的紧张关系自然得到缓解。

另外,应在全社会加强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教育,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医生沟通起来也更为有效,并且能够加深互相的信任和理解。

3、在医务人员中大力开展医患沟通教育并建立全方位医患沟通制度

针对医务人员缺乏足够的医患沟通观念与技术的问题,应该在医务人员中全面长期开展医患沟通教育,从医学生到主治医师都要学习相应医患沟通技巧,并开展针对性讲座等等。

要特别提出,在医院中,医患沟通应该被建立成一种制度,从规范的制度层面明确沟通的内容、时间、注意事项和相关执行人,对不符合规范的要进行相关处罚,另外医院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地监管手段来确保沟通制度的切实执行。

4、尊重病人的权利,完善各种知情同意书,使医患沟通具体化

医方必须尊重病人的各种权利,让患者明白诊断、预后、检查、治疗、用药等。并尊重病人的选择权,详细提供各种不同的诊疗方案的优劣点及所需费用,允许病人做适当的选择。同时建立具体的知情同意书及谈话签字制度,一方面能使患方行使自己的知情权、选择权,一方面也使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得到有效保护。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医疗模式的转变,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患沟通的质量和效果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医患沟通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是本篇论文的中心,明确指出医患沟通是每名医务人员的必备技能。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在今后社会的医疗情况中会日益明显,我们作为医学生也应该在这一方面对自己加强要求,以适应今后社会的医疗环境,成为一名称职的好医生。

【参考资料】:

医患沟通现状与解决策略 篇2

1 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地各级医院的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医患之间信任危机却也与日俱增,各种形式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医患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和理解,患方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对“回扣”、“红包”现象深恶痛绝。而医务人员则认为患者及家属的敌对情绪较大,对医务人员不够理解和尊重,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太差”甚至“极为恶劣”。这种现象实在耐人深思,这种不和谐、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构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这种现象已贯穿于整个医疗工作过程中,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就医活动,还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的生存发展,更是社会和谐的一大障碍。

2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

2.1 患方及社会因素

2.1.1 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学科学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与社会上其他服务行业相比,医学领域是不断发展的,但医学发展水平离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社会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认识普遍不到位,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前存在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忽视了医学本身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一旦出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时,就武断的认为医务人员存在过失,医务人员医德有问题,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2.1.2 随着医改日益深入,医疗服务价格不断下降,医院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直接导致医务人员收入减少。

一些医务人员工作上带有情绪,也大大降低服务质量,这也成为医疗纠纷的成因之一。

2.1.3 专业医闹的出现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

医闹利用患方对医院服务的不满情绪,肆意将矛盾扩大,通过围攻、辱骂、殴打甚至直接伤害医务人员的方式,迫使医院就范,乘机牟取暴利,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并威胁到了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医闹的行为往往只能用行政手段去处理,不能震慑医闹行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医闹的嚣张气焰,导致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2.1.4 个别新闻媒体对医疗行业的负面的、不负责任的报道过多。

有些媒体常常为更高的关注度,对一些个别现象进行过激、偏见、夸大、失实的报道,恣意丑化医务人员的形象,挑起一些不知情的群众对医疗行业的愤恨,激化了医患矛盾,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2.2 医院方(1)受医疗政策的影响,法律规定出现医疗纠纷时实行举证倒置。

医院为了保证受到诉讼时免于被动地位,硬性规定增加更多的辅助检查,这样不可避免的抬升了医疗费用。(2)医务人员往往因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主动找患者及家属沟通,即便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时也是心不在焉或不耐烦。(3)受以往医疗纠纷的不良影响,医务人员过于谨慎而放弃效率,结果造成优质不优价、安全不便捷。看病往往要排很久的队,才得到医生几分钟的诊治,患者对此极为不满。(4)个别医务人员粗心大意造成的失误给患者带来了损害,或者受到利益驱使开大处方、大检查,造成医疗费用升高,其个人行为损毁了医务人员的形象。

3 解决策略

3.1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加强医患沟通既可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又有利于患者减轻疾苦和促进康复,由此看来,加强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医务人员要转变观念,克服困难,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不断提高沟通能力和技巧。在诊疗过程中,就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能更容易拉进医患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医德医风评优活动,通过开展评选“医患沟通服务之星”的活动,把医患沟通的成效纳入年终考核和评选先进的指标中,让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共同促进更有效的医患沟通。

3.2 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体现了一个医院的服务水平,而这种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医院发展的方向和命运,所以医院应加强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并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量化评分,将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工作效能与评分定级挂钩,与经济收入挂钩,让每位医务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工作激情,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3 加强职业素养,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要求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优良的职业道德观,面向全院医务人员开展“责任胜于能力”、“责任等于安全”等不同主题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强化医务人员职业素质修养和责任意识,把“责任”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对患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真正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来开展各项工作。真正为患者着想,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诚心实意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放心,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3.4 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管理。

医疗文书是一个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依据,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增多,而医疗文书作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医疗活动全过程的原始情况记录,是医疗事故处理中的重要书证,书写中任何一点疏漏、差错,甚至语言含混都可能对医师、对医院造成不利的影响[1]。医疗文书是客观性资料,是进行医疗诉讼时的主要证据,因此要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的管理[2],培养医务人员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5 加强对医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每年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让医务人员充分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在法律框架内合法行医,增强依法维护患者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做好各种医患沟通。医院对不同情形的医疗纠纷应区别对待、妥善处理,既不偏袒医务人员,也不为了息事宁人委曲求全而对患者妥协,应建立健全医院法律应对体系,把法制化建设融入医院管理体系中。

3.6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考核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形象。

为加强医德医风的考核力度,医院成立医德医风考核小组,以自我评价和科室考核、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严格实行奖惩制度,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晋升、晋级以及评优的考察依据,同时建立医德医风个人档案,把“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治理工作纳入医德医风月考核及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定期召开住院患者座谈会,向门诊、住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和社会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并设立医德医风意见举报薄和院长信箱,公布投诉电话,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大大的加强了社会监督的力度[3]。

3.7 建立医疗告知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

建立医务公开栏,定期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公示,为患者提供免费住院查询系统,对实行的住院一日清单制,做到费用项目规范、内容统一、明细完整。让患者知晓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等整个医疗过程,真正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踏踏实实就医。

3.8 加强对“医闹”的打击力度,以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医闹”现象是一种病态社会现象,“医闹”非法扰乱了医院正常秩序,破坏医院设施,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行为,它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医疗活动的开展,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毒瘤,执法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大胆执法,制订出“医闹”处理预案,以减小“医闹”的不良影响,并对“医闹”行为给予有力的打击,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好医院正常秩序。政府部门要发挥联动作用,对“医闹”现象及产生原因及时分析,并随时监控医闹的发展动向,在不同环节上遏制医闹的行为,防止事态扩大化。同时政府部门要对医闹事件实行一把手问责制,将医闹的处置效果纳入执行力考核及绩效考核的指标中。

3.9 加强舆论宣传,坚持正确导向。

舆论引导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所以医院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监督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让社会认可、让群众满意。新闻媒体要站在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角度,积极宣传努力引导,对医疗服务中好的典型要积极宣传,大力弘扬,树立广大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形象,倡导全社会尊重医务工作者、理解医疗工作的新风尚。

参考文献

[1]谢建英,苏永忠,黄妍璇,等.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淮海医药,2007,25(2):83-84.

[2]尹峥凯.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国医药导报,2009,6 (22):170 -171.

[3]武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医务人员形象.三峡秭归在线讯. http://www.zigui.gov.cn/2009-03/24/cms1691 19article.shtml.

医患语言沟通现状的论文分析 篇3

1引言

医患语言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围绕诊疗、健康等内容展开的语言沟通,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旨在使医患双方建立信任并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以促进患者的疾病诊疗和健康维护.医患语言沟通是医患沟通的最主要形式,对于增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口语分析入手,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医学生在医患语言沟通特点及问题,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三级医院实习一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医学生自我评价和患者评价两类问卷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情况进行调查.发放医学生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其中男性301人,占60.7%;女性195人,占39.6%;患者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其中男性97人,女性98人,年龄跨度为20—65岁,平均年龄43.2岁.2.2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以SEGUE量表为基础,以医患语言沟通中的口语为主要内容分别编制两类问卷.医学生使用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医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医患语言沟通行为、效果及意见;患者使用的问卷主要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与医学生语言沟通情况等.3结果

3.1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自我评价

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行为的分析主要考察医学生沟通态度、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调查结果,医学生整体做得最好的是能够尊重患者,并注意使用开放式提问;在语言表达上的医学专业性和通俗性结合最为欠缺,详见表1.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医学生的性别因素与其收集反馈信息、沟通意识(主动意识、换位意识)以及遵循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因素与其语言沟通过程的控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医学生对自身医患语言沟通能力的整体评价:约50%的医学生认为自己与患者语言沟通的能力一般;三分之一的医学生认为自己能够与患者语言沟通顺利;12.4%的医学生认为与患者之间能够进行非常好的语言沟通,效果好;有21人认为与患者语言沟通整体效果不好,如表3.影响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效果的因素按照程度高低分为1、2、3三个等级.医学生对影响其与患者语言沟通效果的因素集中反映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社交焦虑三个方面(表4).3.2患者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行为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患者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态度、语气、耐心等方面表示“好”或“非常好”;对医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引导以及安慰鼓励等约80%的患者认为“一般”或“差”;约60%的患者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能力给出了“一般”的评价,详见表5、表6.医学生和患者在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行为的整体评价基本一致,如表7.4讨论

4.1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现状

总体上来看,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能力评价一般的,超过总数的50%;好及非常好的约占总数的40%,是差的4倍,说明大部分医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医患语言沟通能力,而且有接近一半的医学生的医患语言沟通能力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这也是今年来医学高等院校逐步重视医学人文课程,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体现.4.2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优势

医患语言沟通态度好.医学生在医患语言沟通过程中基本能够做到尊重患者,使用礼貌用语,认真倾听患者讲述,有非常强的沟通意愿,有利于与患者建立起医患沟通的初步信任.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与患者进行沟通,语义表达基本清楚,这是促进医患语言沟通的有利条件.4.3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不足

医患语言沟通的主导意识欠缺.医学生对于如何发起、调节和终止医患语言沟通的过程控制把握不够,还不能很好地引导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医患语言沟通的内容不精准.一是患者信息获取不充分,患者职业、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获取的主动性不够,而且容易受到无关内容干扰;二是语言沟通内容的专业性过强,没有根据患者特点调整语言输出,特别是一些涉及医学专业性强的内容患者往往不容易理解.5结论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 篇4

月6日晚9点,我接到客房中心的电话,告知6F有紧急事情要我前去处理。当我以最快速度赶到6F时,看到603、604、605等几个房间的客人进进出出,江副市长、市旅游局局长和市接待处工作人员都在场。楼层领班简单地向我说了事情经过: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鞠萍一行今天预订了603、605等几间房,但当他们一行进房时,603、605标间却变成了大床间(预订的是两个单人床的标间)。客人和接待处对这事意见较大,要求立即改成标间,并作出解释。听完事情经过后,我当即向有关人员道歉,立即安排服务员以最快速度将603和605改成标间。完成后,我再次向鞠萍道歉。事后,我向酒店领导汇报此事,将主动查明原因,并表示以后不再出现类似情况。

经过当天调查,造成这一错误的经过是这样的:4月6日早上,前厅部下了内部通启,通知客房在4月7日中午12点前将603和605改造成大床间,客房中心将事情告诉楼层当值主管,当值主管考虑第二天客情较旺,人手不够,于是当天就将603和605改成了大床间,但改好后,没通知前厅。另外,总台于当日上午将鞠萍一行当晚入住603和605通知了客房中心,中心服务员没及时将这情况告知当值主管,致使主管过早将这两个房间改成大床间,最后造成这一失误。

点 评:

医患沟通的意义与技巧 篇5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我院领导要求全院医护工作人员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使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心态从事医疗事业,推动现代妇科医院科学的发展。医患沟通的意义

1.1 沟通的目的 医患沟通是为了满足医患关系、医疗目的以及医疗服务情景的需要,是特定的人际交流。优质有效地进行医患沟通,首先需要医患双方有沟通的愿望,其次必须具备沟通的信息以及合适的沟通场所和方式。由于社会分配的原因,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它主要体现在文化、职业、知识、环境、目的、需求、心理、生理等方面,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正是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进而影响了医患沟通。医患沟通,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时和有序服务的需求,感觉舒适的需求等等。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具体的需求,每个医疗环节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等,充分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便于医院提供患者急需、适宜的医疗和相关服务。同样也便于患者对自己所参与的医疗活动过程有较为符合实际的了解。

1.2 医患沟通是医疗诊断的需要 疾病诊断的前提是对患者疾病起因、发展过程的了解,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就是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决定了病史采集的可靠程度和体格检查的可信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疾病诊断正确与否。医患沟通是临床治疗的需要,医疗活动必须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完成,服务的有效和高质量,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服务时,应带有鲜明的个人医学体验和认识,他(她)有义务将自己对疾病的看法以及治疗中的要求,通过语言的形式传输给患者,患者将对这种医疗信号的理解治疗过程的心理感受和生理反应反馈给医生、护理人员,这种传输与反馈循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

1.3 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特别是现代医疗仪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医疗仪器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临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诊断、治疗的科学分析,逻辑思维和推理及归纳能力却越来越差。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的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重要。

1.4 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 相当一部分医患纠纷,不是疗技术服务的原因引起,而往往是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或是交流质量不高造成的。由于医患相互交流不足和沟通不够,致使患者对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理解与医护人员不一致,进而信任感下降,导致医疗纠纷。医患沟通,既能有效地了解患者地需求,又是心理输导的一种有效手段,解惑释疑,使忧郁的心情得以宣泄,减少医患间不必要的误会。

1.5 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 要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和谐统一,医患沟通方式以交谈为主,也可通过电话、书信等方法。医患沟通的技巧

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好坏充分体现了2.1 沟通态度 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极易受个人感情、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尽管患者有因疾病的折磨而造成心理的扭曲,情绪的低落甚至精神的恍惚或是神智丧失,但医患的人格仍然是平等的。体现良好的沟通态度的关键之一,是医务人员情感适时恰当的“输出”。我们知道,情感是有回报的,同样,态度的好与坏,对患者来说,也是有相应回报的。真诚、平和、关切的态度是与患者沟通成败效果的关键。

2.2 谈话艺术 由于医学知识所限,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心理往往处于弱势,情感处于低潮。因而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交谈应充分运用谈话艺术,讲究方式与技巧,一定要善解人意,尊重和关爱个体生命,尊重患者的隐私,同情患者境遇,关注感情差异,用个性化的处理谈话方式和交谈内容结构,用亲切、平易的语言。呵护的情态,表述准确,并始终流露和充满对患者生命的关爱和体恤,少运用医学术语,充分运用生活中丰富的、生动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疾病治疗中相关问题,以提高交流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

2.3 学会倾听艺术 医务人员要善于倾听,这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倾听时,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无故打断患者的叙述,因为患者在这一时间内迫切希望被医生重视与理解,恰当的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沟通。

一、和谐的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沟通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活动,还能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患者的整个病史,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及时性的治疗,从而使病人得到更满意的服务,达到病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所以说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双方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医学目的的需要,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保证和基础。我看过这样的一个调查,在医疗机构中出现的由于医患沟通不够而造成的医疗矛盾占49%,由此造成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的数字表明,近三年间,全国各地的医疗投诉案件每年递增300%以上。一个人成功的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沟通能力成为每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只有当你掌握了医患沟通技巧,作为医生的你才能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才能是一位让病人满意的医生;才能是一位有成就感的医生。

和谐医患沟通技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仪表、言谈、行为规范

医生在工作期间应该用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如:着装得体,衣服洁净,佩戴胸牌,女士饰物简单,不宜浓妆,严禁穿拖鞋等不雅之行为;面对自己每天的工作应抱着热忱的态度,而不应萎靡不振,给病人不信任的感觉;医生的诊室应该保持整洁、干净,桌上的各类文书、纸张摆放有序,反之则会给病人留下此医生办事条理不清、很凌乱的印象;在跟病人交谈时应吐词清晰,语调亲切,用语文明,倾听认真,谈吐高雅,热情耐心等;在诊室就坐应端庄大方,站立仪态高雅,行走稳健轻盈;病人来时有迎声,走时有送声,应该站立迎送。多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坐,请稍候!”、“请问您感觉哪儿不舒服?”、“我将为您做一下身体检查,请您配合一下!”、“谢谢您的合作”、“祝您早日康复!”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到接诊每一位病人时主动问候,微笑服务,爱心相助,应用规范的仪表、言谈、行为来沟通。只有这样才充分诠释了医院图标中四个心形的意义:“热心、爱心、真心、关心、”。

二、最初与病人接触的神情

每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总会有最初的第一印象,决定性的七秒钟就是最初接触的那一刻,可以让认识你的人马上作出反应。病人来医院一般是带着期盼的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此时来到医生面前最希望看到的是:医生礼貌而适度的热情迎接,自然轻松的真诚神情,而最忌医生对病人的全身打量、表情淡漠或藐视的神情,此时应该多一些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关心和问候,几丝对病人关注的神情,给病人一种真正被重视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让病人在最初与你接触的一瞬间对你产生信任感与好感。我们应该时刻想着:病人也是充满感情的人物,对于初诊的病人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当你知道这位病人的姓名后,你应该轻念他(她)的名字,因为对别人来说,他(她)的名字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也许这个病人下次来医院复诊时,他就会很自然的找到你。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请记住这条规则:“牢记他人的名字”。

三、积极的聆听

曾经听很多病人这样抱怨过上医院看病难:排队要三小时,看病也就两三分钟,医生会给你开一堆的化验单,看完化验就下诊断、让你吃药,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听都不会听你说完,最后出了医院什么都不明白。我想这样的事情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普通的医疗就是这样一种现状,可能医生还会说:“这是患者的挑剔,我们每天要看那么多的病人,哪有时间听他们唠叨呀?”确实我们有太多的临床工作,相比之下病人的交流和沟通显得那么的渺小和不重要。可是我们能否认沟通在临床中的作用吗?不能,病人首先也是人,是活生生的有感觉、有情绪、有心理反应的人,我们能简单的将病和人一分为二吗?尽管让对方说话吧,他对自己的问题,了解得比你多。只有当你认真、耐心地聆听完病人的诉说后,你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过程,才能做出更明确的诊断。积极耐心聆听病人的诉说,对于病人心理上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和安慰。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是一名医生外,也是一名耐心的聆听者,在聆听中正确引导病人去讲出与疾病相关的重要的内容。

四、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在医疗服务和医患沟通中是否需要微笑?答案是明确的。医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且是需要更多的关怀、更多温馨的人际关系。2002年,我国某市卫生局曾有微笑服务的硬性规定出台,规定要求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必须要对患者微笑,而且是“露出8个牙齿的微笑”。该规定施行的结果并不理想,并在许多媒体上引发争议。反对者认为,面对痛苦的患者,你们还要咧开嘴笑(因为这样才能露出8个牙齿),还有没有一点对患者的同情与关怀?“露齿笑是对患者痛苦的漠视或嘲弄”等。因此再高明、再严格的管理者也不可能对医者规定出:“对谁笑、何时笑、怎么笑。”如果作出硬性、强制性的规定,并辅之以奖惩措施,只会制造出许多“假笑”、“皮笑肉不笑”、“莫名其妙的笑”、“使人尴尬的笑”。这不但无助于医患沟通,甚至还会因不当的笑误解而激化医患矛盾。

世界上什么样的微笑最甜美呢?答案是婴儿般的微笑。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在建立起他的销售王国之前不过是个穿左口袋西装的农民之子,他从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开始,每日对镜训练自己婴儿般的微笑,逐渐得到别人的信任,最终而成为推销之神。那么在与病人接触之中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微笑呢?一些医务人员在患者及其家人面前会有亲切、温馨、又可爱的微笑。总结他们的经验,可以归纳出医患沟通中医者不同的微笑来。对于首诊病人,医者会有表示热情的——轻轻地、和蔼的微笑(与毫无表情的冷漠面孔截然不同)。对于受到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患者,医者会因为有充满同情关爱的心态而流露出温馨的微笑——淡淡的、浅浅的、真诚的微笑。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时,医者会因意识到肩负着崇高的社会职责,掌握着医疗护理的技术而展现出自信的、坚定的微笑,从而鼓励患者在疾病痛苦面前坚强起来,并与医者积极配合。而对在医疗过程中,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身体迅速康复时,医者赞许鼓励的微笑,无疑是一剂更有效的“良药”。医药并不万能,医疗风险也是客观存在。当医疗服务中医者出现了某些失误、某种“回天乏术”的无奈时,除了在语言中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必要的说明、解释、坦诚自己的内疚和无奈之外,不要忘记表示歉意、请求宽容与谅解的微笑,这可以获得相互理解。

可见,医疗服务中的微笑完全源于医者健康积极的心态,源于医者认真负责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美国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微笑的魅力可见一斑。

五、具体的告知和耐心的解惑

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不再是被动的医疗行为接受者,而成为医疗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因此尊重病人的权利,完善各种知情同意书,使医患沟通具体化显得尤其重要。

在整个医疗行为过程中,你必须尊重病人的各种权利,让患者明白诊断、预后、检查、治疗、用药等。并尊重病人的选择权,详细提供各种不同的诊疗方案的优劣点及所需费用,允许病人做适当的选择。病患者毕竟不是医学工作者,他们对于医学知识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所以对于医疗过程中要进行的比较复杂的治疗或检查技术,是完全陌生的。医生在向他们讲解其目的或注意事项时,应把握好准确、通俗和容易让病人接受的语言,不易闪烁其词。避免不恰当的解释让病人感到害怕而退缩;也不易过于轻描淡写,造成病人对特殊治疗或检查过于轻视,而致发生不良反应后抱怨医生。对病人提出的每一个疑惑应本着实事求是、科学、认真的态度耐心细致地解释,让病人做出正确的认知和选择。

为此,医疗机构中必须履行各种知情同意书、执行谈话签字制度、特殊检查、特殊用药同意书、输血同意书、麻醉、术前谈话记录、病危通知书等。患方自动放弃治疗要求出院或拒绝抢救等均在详细写明后果的前提下要求患方签字。这些知情同意书及谈话签字制度,是医患沟通的一种文件形式,一方面能使患方行使自己的知情权、选择权,另一方面也使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得到有效保护,保证了医疗安全。

医患沟通是互动的、双向的,病人也会因为社会背景、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在医生面前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要求医生的同时,我们的病患者也应该做到真诚的配合、理解,不隐瞒病情,真实主诉。不能因为自己是病人就有意夸大自己的病痛而为难医生。只有在医患双方共同、友好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和谐沟通的目的。

医患沟通现状与解决策略 篇6

关键词:医患沟通,口腔医学,教学,现况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以及现代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患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内涵和需求。作为特殊的人际关系, 医患交往中的“沟通”越来越重要。目前很多相关研究表明, 良好的医患沟通, 能改善医患关系, 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实施治疗,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1,2]。国际医学教育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对医学院校培养的未来医生应该具备“与病人良好交流的能力”做出了明确要求, 并形成了培养目标明确, 课程形式稳定, 教学方法多样, 配备有效沟通能力测评的教学组织体系。相比之下, 我国的医患沟通教学起步晚, 发展较缓慢。因此, 面对当前社会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应该重视医患沟通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医患沟通是医学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医患沟通被提到了“医学实践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地位, 医患沟通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3]。作为一项相对较新的课题, 医患沟通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在摸索和探讨中。医患沟通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中, 哪些是新一代医学生最欠缺的?这些内容如何根据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分阶段、有步骤地渗透和实施?

为了使医患沟通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对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医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是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学硕连读生, 共收到有效调查表213份, 其中硕士68人, 包括2010级 (记为2010硕) 、2011级 (记为2011硕) 和2012级 (记为2012硕) 共三届;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 (总计称为本科学生) 145人, 包括2007级七年制 (记为2007-7) 、2008级七年制 (记为2008-7) 、2008级五年制 (记为2008-5) 、2009级七年制 (记为2009-7) 、2009级五年制 (记为2009-5) 、2010级七年制 (记为2010-7) 、2010级五年制 (记为2010-5) , 详见表1。以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教学内容为蓝本[4], 设计了调查问卷, 分为19个分项问题和一个开放式问题。19个问题请学生针对自己的符合程度以百分制给自己评分。开放式问题请学生提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结果

根据学生的评分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学检验, 结果见表2。

注:1.指硕士男生;2.指硕士女生;3.指五年制和七年制男生总和;4.指五年制和七年制女生总和。

结果表明:

2.1 评分分值比较

各年级总平均分的结果按照硕士、七年制学生和五年制学生分类后, 每一类内, 不同年级间比较, 都表现出了随年级从低到高的递增趋势。

按照进入本科进入医科大学的入学年份同级比较, 七年制学生评分最高, 高于同年级的五年制学生和硕士, 差异随着年级的降低而更加明显, 即低年级的不同学制学生间差异更大。

按照性别分类来看, 男女间19项的总平均分没有差异。但是从分项来看:有11项男生平均得分高于女生, 6项得分低于女生, 2项男女生得分相同, 其中“医生向患者澄清并核对听到的内容”一项女生评分高于男生,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仅从硕士来看, 男女间19项的总平均分没有差异, 分项中有8项硕士男生平均得分高于硕士女生, 7项得分低于硕士女生, 3项硕士男女生得分相同, 其中“在提出治疗方案之前了解患者已经知道什么, 以评价患者的出发点”一项男生高于女生,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仅从本科学生来看, 男女间19项的总平均分没有差异, 分项中有13项本科男生平均得分高于本科女生, 4项得分低于本科女生, 其中“在提出治疗方案之前了解患者已经知道什么, 以评价患者的出发点”一项男生高于女生,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2项本科男女生得分相同, 其中“医生向患者澄清并核对听到的内容”一项女生评分高于男生,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与本科学生相比较, 硕士整体的入学年份相对较早。硕士与本科学生相比, 19项的总平均分前者高于后者,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从分项来看:有15项硕士平均得分高于本科学生, 其中5项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项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 , 分别为“对医患沟通能力有信心”和“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如何应对”;2项得分低于本科学生;2项得分相同。按照性别将硕士男生和硕士女生分别与本科男生和本科女生相比较。硕士男生与本科男生相比:19项的总平均分没有差异。但是从分项来看:有13项硕士男生平均得分高于本科男生, 其中“医生向患者澄清并核对听到的内容”一项硕士男生评分高于本科男生,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3项得分低于本科男生, 3项得分相同。硕士女生与本科女生相比:19项的总平均分没有差异。但是从分项来看:有13项硕士女生平均得分高于本科女生, 其中有6项硕士女生评分高于本科女生,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项得分低于本科女生, 4项得分相同。

2.2 将所有学生的评分结果作为一个总体进行分析

自我评价最低的前三个问题是:在提出治疗方案之前了解患者已经知道什么, 以评价患者的出发点;请患者复述医生告知的治疗方案;对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有信心。

自我评价最高的前三个问题是:用语言问候患者;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应对;用开放式问题询问患者来医院的原因。

2.3 将学生按性别分类进行分析

男女生自我评价最低的前三个问题同上。

男女生自我评价最高的前三个问题是: (1) 男生:用语言问候患者;询问患者倾向的治疗方案;接待病人之前能静下心来全身心与患者交流, 不受个人情绪影响。 (2) 女生:用语言问候患者;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应对;医患沟通课程很有必要。

2.4 将学生按硕士和本科生来分类进行分析

自我评价最低的前三个问题分别是:硕士:在提出治疗方案之前了解患者已经知道什么, 以评价患者的出发点;请患者复述医生告知的治疗方案;有意识地与患者建立伙伴关系。本科学生:在提出治疗方案之前了解患者已经知道什么, 以评价患者的出发点;对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有信心;请患者复述医生告知的治疗方案。

自我评价最高的前三个问题是:硕士:用语言问候患者;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应对;接待病人之前能静下心来全身心与患者交流, 不受个人情绪影响;本科学生:用语言问候患者;用开放式问题询问患者来医院的原因;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应对。

2.5 将硕士和本科学生评分的平均值相比较, 二者间评分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差异有显著性 (P<0.0 5) 的项目有:

接待病人之前能静下心来全身心与患者交流, 不受个人情绪影响;共情;耐心倾听患者而不打断其讲话;询问患者倾向的治疗方案;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应对;对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有信心。

3 讨论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医患沟通教学涉及到“和病人及其家属建立和谐关系”、“完整的病史采集”、“解释问题, 制定双方同意的治疗方案”、“病情告知”几个方面 (4) , 调查问卷的目的是在教学之前, 根据教学所涉及的内容, 对医学生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现况调查, 了解医学生在医患沟通方面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以便使今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调查结果显示, 评分结果随年级有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递增趋势, 表明在没有进行专门的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情况下, 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水平随着医疗实践的时间而增加, 自信心逐渐增强。有些项目医学生自觉做得很好, 例如“用语言问候患者”, 总平均分达到了93分。但是有些项目在各年龄阶段始终处于较低的得分水平, 说明这些沟通技能仅凭经验积累是无法获得的, 需要专门的技能培训来习得相关知识。从另一个角度讲, 这些技能是医学生欠缺的部分, 属于必讲内容, 也应该是教学中的重点, 需要讲解透彻, 让学生理解并能有效应用。

学生得分最低的三个问题是:在提出治疗方案之前了解患者已经知道什么, 以评价患者的出发点;请患者复述医生告知的治疗方案;对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有信心。

学生得分最低的一项为“在提出治疗方案之前了解患者已经知道什么, 以评价患者的出发点”。沟通的前提必须先了解对方。了解对于沟通的内容对方的知晓程度, 这样才能在沟通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也能够重点突出, 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还可以了解对方的期望值和业已存在的偏见和误解。“人人皆医者”, 患者有把握生命、把握健康的本能力量 (3)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代, 尽管没有学过医学知识, 患者可以从很多渠道了解与疾病和治疗相关的知识。口腔疾病多为慢性病、常见病, 很多患者“久病成医”, 有多次的患病体验和经验, 掌握了一定的疾病诊疗知识, 但这些知识往往是片面的和不具有普遍性的 (5) 。面对带着这些已有的“知识”前来就医的患者, 沟通的角度和难度与面对完全不具备既往经验的患者是不同的。既往的经验给患者先入为主的印象, 其效果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一方面, 患者既往的疼痛和对术后并发症的了解使患者可能对疾病的转归和治疗过程有一定的预期, 从而易于沟通;另一方面, 对于患者未曾经历的相同疾病的不同阳性症状和并发症, 解释的角度和沟通过程可能更为复杂。实践证明, 在很多情况下, 患者既往的就医经验会成为医患之间纠纷的来源。因此, 提出治疗方案之前必须重视了解患者已有的知识, 以充分了解沟通对象。

学生得分低的一项是“请患者复述医生告知的治疗方案”。沟通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是反馈原则[3,4,5]。有调查表明, 医生与病人交谈时, 病人当时仅仅能记得医生所说内容的50%-60%, 而几周后只记得45%-55%。因此医生首先要做的便是弄清病人是否理解并记住自己所传达的信息[3,5]。对于重要的信息, 如果在患者反馈中发现有遗漏, 还需要反复强调, 以确保其知情。从以往的教学资料中可以看出, 与医学生相关的医疗纠纷中, 告知不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学生由于年纪轻, 社会经验不足, 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 不容易把握患者主要关心的方面, 因而经常出现这种现象:由于强调和重复的不够, 患者未能充分了解而产生医疗无过失的医患矛盾。医学生因此而产生很强的挫败感, 患者的心理也没有得到满足。另一方面, 现代医学已证明, 健康的心理是维护人体免疫力的基础。从医学心理看, 心理因素既能致病又能治病。当疾病发生后, 如果医患沟通效果好, 患者能调整好心理状态, 抱着积极的精神去抗击疾病, 康复的时间会明显缩短;如果调整不好心理状态, 就会延长疾病的康复期, 严重者还能引发身心疾病。

得分最低的第三项是“对自身医患沟通能力的自信心”, 表明医学生对相关技能培训的渴求, 提示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是适应于现代诊疗模式下符合学生需要的一门重要课程。

从不同性别的角度分析, 男生给出了比女生更高的医患沟通评分, 这一结果在硕士和本科生分类比较时结果均一致。受调查的口腔医学生中,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三分之一, 男生稀缺的现象在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社会生活中, 男女在交谈方式上因为性别的差异而有着不同的沟通方式, 女性比较偏向“融入式”、“合作式”与“表达式”的沟通方式, 而男性偏向“主张式”、“竞争式”与“工具式”的交谈方式[6]。与男性相比, 女性似乎更擅长情感交流。而本次调查, 男性的沟通自评分却高于女性, 一方面可能与男性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较高有关;另一方面, 男性医生是否在医患沟通方面有着性别相关的先天职业优势, 尚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本调查的此项结果提示, 鉴于沟通的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课程应更有针对性, 侧重点需有所不同;同时, 在课程教授的讨论环节中, 如果给男生更多的展示机会, 他们可能给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示范, 以供女医学生借鉴。

与低年级相比, 高年级女学生的自评分相对较高, 有多项项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一点异于男学生。提示, 女性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 医患沟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临床实习的不同阶段, 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 将会对占医学生绝对优势比例的女医学生群体有较大的帮助, 这一点无疑是提高临床实习效果的重要方面。

高年级学生 (硕士) 与低年级学生 (本科生) 相比, 具有优势的项目主要有:接待病人之前能静下心来全身心与患者交流, 不受个人情绪影响;共情;耐心倾听患者而不打断其讲话;询问患者倾向的治疗方案;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应对;对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有信心。这些项目都是医患沟通中甚至是人际沟通很重要的内容。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些相关经验可以逐渐获得, 但是, 一方面自然获得的技能如果没有系统化和理论归纳, 很可能不能固化下来反复应用;另一方面, 如果学生能够在临床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习到这些技能, 对于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职业生涯的良好开端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通过对口腔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现况进行摸底调查, 了解了现代医学生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比如与年级和性别相关的沟通差异等, 对于指导今后医患沟通课程的教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绍邦, Dugan BA.医患沟通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1.

[2]卢钟毅, 唐时奎.实施医患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8 (12) :726-728.

[3]王锦帆.医患沟通学 (第2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2-111.

[4]殷大奎, Blatt BC.医患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99.

[5]Humphris G, Ling MS.Behavioural sciences for dentistry[M].Singapore:Elsevier Pte Ltd, 2004:1-30.

临床实践教学与医患沟通 篇7

临床实践教学与医患沟通

患者是医学教学最主要的资源,加强与病人心理沟通,取得病人合作,是保护好这个教学资源的唯一方法.教师在临床教学中引导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学习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是一门新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要求医师在医惠沟通中起主导作用,提倡“沟通第一,技术第二”的医疗服务理念.尊重病人的.基本权益,寻找通俗和谐的沟通技巧,减少医患纠纷,建立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好为广大病患者服务.

作 者:张珊莉 邝昌贤 林少芒 ZHANG Shan-li KUANG Chang-xian LIN Shao-mang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广东,广州,510182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2.0关键词:医患关系 沟通 实践教学 权利

医患沟通之医患陪护心得 篇8

简介:2014年11月,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医院,说不激动是假的。我所去的是丽水市中心医院第十五病区,是风湿骨病类的。后面所说的几个小故事就是我在那里经历的。虽然时间过去了,但是记忆依然存在。

第一篇

时 间:2014.10.18 地 点:xx市中心医院十五病区

过程简述:踏进十五病区的楼层,和以前见过的医院没有什么不同。首先去护士站询问护士姐,问我们有什么可以做的。她说让我们去各各病房问患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们一路走过去,看到有的病房门是关的,从门上小小的玻璃窗看进去,只有病人在里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去的时间特殊,是周六,而且还是中午十二点左右,没有看到有医生,值班室没有进去过不知道情况,病房里是没有见到的;护士站只看到一个护士,病房也没有什么家属,偶尔碰到一两个没有午睡的病人,都说不用帮忙。当时我很惊讶的。家属不在应该有很多不方便才对,为什么都不要帮忙的。我们闲的很无聊。到后来两点多,和同学跟一个病房里的老大爷聊天,老大爷看到我们很开心,我问了老大爷家里的情况,子女的生活都是很不错的,不过都在外地。回家的时间都很少。老大爷住院都是自己一个人,犯病疼起来也只能自己扛着,住进医院病情什么的也没有什么缓解。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看到护士进来过。

心 得: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一次陪护,不过第一次去的时候的确是什么都没干,护士没有给我们任何任务,除了让我们自己去询问。我想应该是怕我们什么都不懂反而出什么幺蛾子吧。对于医生,除了值班室我不知道,其他都是没有见到医生的,大概也因为去的是双休日而且是风湿类的病吧。对于护士,只看到一两个,一开始是只有一个的,我觉得太少了,我记得老师说过国外很多国家每个病人都有一个护士的,而在十五病区,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层楼一个护士!对于病人,我觉得住院的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不管家人在不在,不管陪在身边的是什么人,痛苦还是有的。还有在医院这对于病人来说是很压抑的地方,有家属还可以和家属说说话,家属不在,就一个人默默躺在床上,或者一个人现在窗台过走廊尽头看看行人看看建筑物什么的。因为没有人陪她们。而且她们对于志愿者也不了解。一开始以为是她们不好意思让我们帮,后来听别人说是怕我们会额外收费。对于社会的这种种“误会”,我觉得很伤心,可是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只能尽自己的力量。我希望医院可以变成一个不让患者抗拒却又不得不去的地方,让她可以变得很温暖!

第二篇

时 间:2014.11.1 地 点:xx市中心医院十五病区

过程简述:第二次来了,有点熟门熟路了。护士仍旧有点冷淡。不过她给了我们一个任务。把以为病人送去照B超。也是一位老大爷,腿脚已经疼到不能行走了,护士给了我们一架轮椅,让我和另一个小伙伴用轮椅推着他另一幢楼做B超检查。护士态度还是比较冷硬,总给我一种她很不耐烦的感觉。不过患者为上,我们按护士的嘱咐,把老大爷推到做B超的地方。取了号发现,很多人都在等,显得很无聊,我们也没办法和老大爷交流,因为老大爷说的话我们完全听不懂。所以在等的过程中,我们都默默无语。半个多小时之后,老大爷的老伴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的一直跟我们说,让我们先走,她在那儿就可以了。她很坚持,大概觉得麻烦我们不好意思。然后我们就走了。回到病区,护士没有再理睬我们,我们坐在病房看电视看到志愿者时间结束。

心 得:光是护士的态度,就让我对这家医院有了不好的印象。有一点忘了说,护理班的小伙伴第一次看到那护士的时候,就跟我说,护士留了刘海。她们上课时老师很是强调的说了护士不能有刘海。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医院几乎我看到的护士都有刘海。不过有一点还是不错的,就算她言语有点冷硬,但是换药的时候会询问患者的感受什么的,尽管我觉得这是身为护士的必备素质,到很多护士还是没有做到。最后我们回到病区,她并没有询问我们病人的情况,这样让我感觉似乎病人和他们无关一样。

第三篇

时 间:2014.11.15 地 点:xx市中心医院十五病区 核磁共振诊室外

过程简述:还是十五病区,还是那个冷冷的护士。我都忍不住想感叹一下,还是原来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任务。在我们到达十五病区闲逛了接近一个小时之后,护士姐姐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分派的任务给我们。送一位病人去做核磁共振。这次是三个小伙伴一起。因为是担架,两个人有点招架不住。同时还有一位陪护跟随。患者为男性,年龄偏大,看起来七十左右,没有亲属,只有一位请来的陪护(刚开始我们还以为那位陪护是患者老伴儿,知晓情况之后,心里瞬间拔凉拔凉的。病情算是比较严重的了,年纪也这么大了,陪在身边的居然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陪护。而且陪护中途还出去了,有点不负责任。)。核磁共振的诊室在地下室,有点闷,我觉得不太舒服,相信患者也不舒服。等之前那位患者做好出来后,轮到我们。护士的态度太差了!我们准备推着患者进去的时候,她就冲着我们很不耐烦的大喊,你们那些身上有什么金属类的不能进去,要进去要把它放在外面。我和一位小伙伴在外面帮他们拿东西,弄好之后,护士又说,牛仔裤上面的扣子也不行的。然后准备进去小伙伴和同我拿东西的那位换了一下。推到一半,护士又说让我们都出来,让那位陪护进去就可以了。我表示很气愤,我们不懂你就不能说清楚点!

心 得:我觉得态度真的是决定一切的。不管你做什么,态度非常重要。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核磁共振检查,以前虽然书上说过这个但是并没有说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所以我们完全不了解。护士的不耐心我觉得给了患者一种很不好的印象。“我不懂你说给我听,让我能听懂”这么一句话,这么简单的道理,虽然说说起来容易施行起来比较麻烦。可是护士不就是以耐心著称吗?当时填志愿,我叔叔(医生)和我婶婶(护士)都很担心我说,做护士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不怕累!怕我没有耐心!尽管后面转专业到口腔,耐心自然很重要。耐心是从医的基本准则。在病人不懂的时候,就要耐心的跟他交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我相信这样的护士,不止她一个,但我希望护士这个职业,关注的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质量也很重要!!

总 结

医患沟通现状与解决策略 篇9

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几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一方面经常有病人投诉、殴打甚至杀死医务人员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也多有抱怨。为处理病人投诉和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医院主管部门和相关医务人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维护医患利益,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一项严峻的课题。笔者就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粗浅地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1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患关系紧张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医学、媒体、患方及医方等方面的因素。

1.1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医院已经定位为服务行业,政府对医院的补助越来越低,只有医院收入的10%,这种水平的财政补助只能冲抵离退休职工的费用。医院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用自己的劳动和服务来换取收入。用市场的观点来看,实际上是把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当成产品出售给患者,而患者付出钱,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目前正在进行和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医疗改革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其目的是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价格低廉,质量实惠”的服务。但由于改革是一个彻底变革旧观念的过程,难免产生阵痛,医院进入市场后为了维持运转一般不会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许多人对自己要花钱看病感到不适应,觉得难以承受。同时对医疗期望值却增高,稍有不满意就投诉、大闹,这是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重要的社会原因。

1.2医患关系紧张的医学原因。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不少医学难题迎刃而解。但医疗领域充满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之新的病毒不断出现,病种增多,即便医学再发达,医生再努力,一些“抢救无效”的不幸事例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不仅是自然规律,也是促进医院和医生不断探索医学科学的动力。现在国内外一致认为医疗确诊率只有70%左右,急重症抢救率在70-80%左右。由于个体差异大,即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有些人身上,也可能向复杂性转变,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这是医学的无奈。很多患者及家属不理解,对医疗期望值过高,当心中不满意或在亲属死亡时行为冲动,辱骂侵犯医务人员,这是不理性的极端看法,更是对医师基本人格的不尊重。社会、医院、医生、病人和家属都应当尊重医学科学,回归理性,不然对谁都无益。

1.3医患关系紧张的媒体原因。现在医院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媒体更是愿意对医疗纠纷和事故进行报道,并且明显地带有感情色彩,倾向于患者这个弱势群体,往往对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视而不见。媒体为弱热群体鼓与呼,确实为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打击红包、回扣,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同时却又使患者不信任医院和医生,未进院就戒备,进院后稍不满意就投诉,假若真正发生纠纷,则集结人员大闹医院,哪怕官司上了法庭,法官最后判决也本着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致使医院方的合法与正常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珍重,不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4医患关系紧张的患方原因。很多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维权意识却又异常强烈。一方面,以为医学万能,进了医院就进了保险箱,生命健康有绝对保障。另一方面,认为自己花了钱就要治好病,一旦病情不见好转或者恶化时,就认为是医疗事故,就觉得医院和医生不可原谅,进而大闹医院,甚至打骂医务人员,完全忘记了之前医生护士付出的大量劳动。

1.5医患关系紧张的医方原因。长期以来,医生这个职业投入大,责任大,风险高,收入低,以前医生们都无怨无悔地日夜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有金钱第一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心理产生不平衡,此时药品制造商适时地为医务人员追求高收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上财政转移支付越来越少,医院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医患双方由于经济利益“冲突”而关系紧张。

2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正确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维护医疗服务市场正常的秩序和医患双方的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1强化政府职能。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医保体制,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合理分散医疗保险,减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的实际负担;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领域的监管,理顺医疗收费价格,改“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使医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诊断、救治、护理、服务等环节。

2.2患者要尊重医学。由于生命的奥妙,个体的差异,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不管医学如何进步发达,医生如何敬业努力,总是存在一些遗憾。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以科学的方法来检查、诊断和治疗疾病;患者对医生不要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绝没有一个医生想故意“医死或医坏”患者,那对他自己名誉也无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是由于不可预料的或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属于意外情况,患者应接受事实,不要动辄闹到医院或责难医生,这样使得医生胆子越来越小,为自我保护检查越来越细,既不利于医学的发展,也加重患者的治疗费用。

浅谈医患沟通 篇10

医患沟通障碍的原因

1.1 医患双方掌握医学信息具有不对称性 医患双方掌握医学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患者与医生所谈论的看似一个话题,实质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在医患沟通中医护人员起主导作用,而患者对自身疾病所产生的不适和痛苦深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若医护人员对此认识不深,会导致医患沟通障碍。认为医生不重视他的痛苦与忧虑,只强调客观的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误解,使医患关系恶化。医患沟通的最大障碍是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是医患沟通缺失的本质原因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1.2 医护人员缺乏医患沟通技巧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也越来越重视医患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从重视医患沟通到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并运用于医疗活动实践是医护人员一个艰难的再社会化过程。有研究表明,大医院的医患互动和交流相对不够充分,其主要原因是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有关医患互动和人际交流的专门课程[2].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不了解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和心理,也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及诊疗措施等,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沟通。

1.3 医护人员工作超负荷,限制医患沟通 目前,各医院大量的医疗任务主要由中初级职称的中青年医师完成[3].每个医生半天要看三十到五十个病人,要进行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开检查单和处方,为了保证基本的诊疗规范只能省略医患之间的充分交流。这集中体现在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解释不耐心,家属不知道病情、不知道检查、不知道用药等;看病等了几个小时,病情还没说完,医生已经把药开好了等。

1.4 诚信危机引起医患沟通障碍 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医患关系得以建立的前提与基础,是医生职业得以产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4].诚信危机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患者对医学信息的相对无知,以及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医患双方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从医生角度看,个别医护人员有收受红包、回扣、开大处方等违背医德医风的行为,使医生这个本来崇高的职业添上了一些不光彩的东西;再加上现在医疗纠纷增多,医生和患者之间增加了很多不信任的敌意。信任危机必然影响医患之间进行坦诚的沟通。而医护人员将一些患者及亲属视为潜在的投诉者,为了提高自身工作的保障系数,往往在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的过程中,把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或医疗风险说得过重,让患方充分知情,但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2.1 加强医患沟通是缓解医患矛盾的迫切需要 据统计,50%以上的医疗纠纷并不是因医疗技术而引发的,多是由于医患交流障碍导致患者或其家属对医院、医者不满意所引起的[3].多数患者对医院、对医者的满意程度,并不在于判断医者诊断、治疗及护理的优劣、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其是否耐心,是否有同情心。这些多是通过医者专业行为以外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有时病虽然没有治好,但是患者仍然表示了满意;而有的情况是病虽然治好了,患者对医院、对医者仍有怨言,以至引发医疗纠纷。医患沟通可以为医患之间构筑起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通过医患沟通可以使患者对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和高风险性有正确的理解,增加对医生的信任,从而使医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得到缓解。

2.2 加强医患沟通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现实需要 医疗过程是一个医患双向互动的过程。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是顺利完成医疗过程的重要条件,而医患沟通在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的了解,增加对医生的信任,增强医生对治疗疾病的信心,尽可能避免医生采取防卫性医疗措施,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救治和医学的发展;医生在诊疗疾病的同时,通过病史的采集和日常沟通,可以疏导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使之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转归。

2.3 加强医患沟通是建立医院现代化服务理念的需要 “医患沟通制”是建立现代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尊重、实现自我和良好的人际交往等需求是医务人员终身追求的目标和高层次需求[5].为病人提供良好服务,得到病人的赞许和认同,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医务人员恒久地建立现代医院服务理念。

医患沟通制的建设

3.1 把医患沟通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诊断、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疾病的预后及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副作用、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并听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由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沟通记录,并按规定的形式书写于病例中。由科室及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不定期进行督察,了解医患沟通的实施情况,将实施效果和评价以及改进措施,向全院通报。

3.2 培训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与病人沟通交流需要技巧,需要讲究艺术性。沟通的艺术在于真诚、平等、保密、适度为原则,注意语言表达艺术和非语言交流艺术。医务人员要有积极的沟通愿望和良好的沟通态度,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达到沟通效果。在语言沟通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善于倾听、主动倾听、认真倾听。倾听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2)要运用得体的称呼语,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3)谈话时要表达准确,通俗易懂,多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尴尬性语言,切忌伤害性语言。(4)适时、恰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医患沟通。非语言交流是配合言谈举止进行的,它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眼神手势、服饰发型等方式产生的。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如能准确理解、认识并运用自如非语言沟通艺术,对增进医患沟通成效有重要价值。

3.3 加强医患沟通的管理 要使医患沟通工作落到实处,仅停留在医务人员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必须将医患沟通制纳入到医院的机制改革和管理体系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结出的“三个层面”、“六种沟通方式”值得借鉴。“三个层面”是:(1)对普通患者,在成功的沟通交流中,患者、家属需要的不仅是医学知识、医疗技术,更多的是需要医院的人性化关怀。医院在每一个医疗程序中都体现出关爱,体现出心灵的沟通,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其成功的医患沟通制也为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郭金龙,刘海军。患者知情权在预防医纠纷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5):496.[2]方爱珍。医院医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07,24(2):51-52.[3]周小金。医患沟通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5(17):18-19.[4]王德国,王时霞,孔全新。增进患者对医生信任的医学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3):33-34.[5]卢仲毅,唐时奎。实施医患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9):35-38.主治医师在床旁查房时将病情、预后、治疗方案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2)对疑难、危重患者,由医疗小组直接与家属进行沟通。(3)对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进行集中沟通。“六种沟通方式”是:(1)一个要求:要求医务人员诚信、尊重、同情、耐心。(2)两个技巧:即倾听、介绍技巧。(3)三掌握:掌握病情、掌握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家属)心理。(4)四个留意:留意患者(家属)感受、留意患者(家属)期望值、留意患者(家属)沟通反应、留意患者(家属)情绪状态。(5)五个避免:避免强求、避免刺激、避免深奥、避免刻意、避免压抑。(6)六种方式:预防为主方式、交换沟通方式、集体沟通方式、书面沟通方式、协调统一沟通方式、实物对照沟通方式。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过: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语言,二是药物。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必需,也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沟通是人性、情感交流的需要,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和知识的互动,沟通是思想和情感的连续流动过程。医患关系是围绕人类健康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1医患沟通的意义

1.1沟通的目的医患沟通是为了满足医患关系、医疗目的以及医疗服务情景的需要,是特定的人际交流。优质有效地进行医患沟通,首先需要医患双方都有沟通的愿望,其次必须具备沟通的信息以及合适的沟通场所和方式。由于社会分配的原因,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它主要体现在文化、职业、知识、环境、目的、需求、心理、生理等方面,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进而影响了医患沟通。医患沟通,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的需求、受重视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时和有序服务的需求、感觉舒适的需求等等,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具体的需求、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便于医院提供患者急需、适宜的医疗和相关服务。同样,也便于患者对自己所参与的医疗活动过程有较为符合实际的了解。

1.2医患沟通是医学诊断的需要疾病诊断的前提是对患者疾病起因、发展过程的了解,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就是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决定了病史采集的可靠程度和体格检查的可信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疾病诊断的正确与否。医患沟通是临床治疗的需要,医疗活动必须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完成,服务的有效和高质量,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服务时,带有鲜明的个人医学体验和认识,他(她)有义务将自己对疾病的看法以及治疗中的要求,通过语言的形式传输给患者,患者将对这种医疗信号的理解、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生理反应反馈给医生,这种传输与反馈循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

1.3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特别是现代医疗仪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医疗仪器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临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诊断、治疗的科学分析、逻辑思维和推理及归纳能力却越来越差。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的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重要。

1.4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医疗纠纷,不是医疗技术服务的原因引起,而往往是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或是交流质量不高造成的。由于医患相互交流不足和沟通不够,致使患者对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理解与医务人员不一致,进而信任感下降,导致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既能有效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又是心理疏导的一种有效手段,解惑释疑,使忧郁的情绪得以宣泄,减少医患间不必要的误会。

1.5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患者是根据他(她)自己的既往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自身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别人的介绍或传授)和需求目的来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的,带有明显个体主观意识,往往反映主观意愿和期望的内容居多,难以精确、客观地描述疾病的治疗和生理、病理的演变过程。同样,医务人员基于自我的人文素养和知识修养等因素,容易对患者社会、心理、文化、经济等层面的认识造成差异性,影响对个体疾病认知的完整性。因而,要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的和谐统一,医患沟通中的互动、医患关系中的互补和互谅是非常重要的。沟通的方式以交谈为主,也可通过电话、书信等方法。

沟通的技巧

2.1沟通态度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极易受个人感情、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尽管患者因疾病的折磨而造成形体的扭曲、情绪的低落甚至精神的恍忽或是神志的丧失,但医患的人格仍然是平等的。体现良好沟通态度的关键之一,是医务人员情感适时恰当的“输出”。我们知道,情感是有回报的,同样,态度也是有回报的,真诚、平和、关切的态度,回报的是患者的信任。所以说,医务人员的沟通愿望和沟通态度往往是决定医患沟通成败或效果的关键。

2.2谈话艺术由于医学知识所限,以及对医疗活动的不可知性和对医疗结果的难预测性,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心理往往处于弱势,情感处于低潮。因而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应充分运用谈话艺术,讲究方式和技巧。交谈时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善解人意,尊重和关爱个体生命,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二是要同情患者的境遇,理解他(她)的内心感受,关注情感差异,个性化的处理谈话程式和交谈内容结构。三是关注患者的生存状态,用平易亲切的语言、呵护的情态“探讨”医疗问题,内容明确,表述准确,并始终流露和充满对患者生命的关爱和体恤。四是在尊重患者意愿和不违背法律及医院有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注意把握谈话的层次、内容和对象的范围。五是在谈话中尽可能地不用或是少用医学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疾病治疗中相关问题,对有些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应反复讲解,充分运用生活中丰富、生动的各种形象的例子或是比喻,以提高交流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

2.3倾听艺术医务人员要善于倾听,这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倾听时应该注意;一是应主动倾听,有效的倾听需要医务人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我们倾注感情,充分运用我们的目光、语调、姿势、手势等功能,融洽和影响患者,同时注意寻找患者语言文字和情感上的含义。二是不随意打断患者的叙述,有人统计医生打断患者的叙述平均为19秒,所以只是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因为患者一般都迫切希望在第一时间段内被医生理解、同情。三是在与患者沟通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以免被患者误认为医生对自己的疾病并不关心。四是注意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的表述,“兼听则明”。五是跟踪和观察患者的“视线”所在,了解患者的感受、需求和“额外”的服务需要,寻找真实含意。六是适时、恰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沟通。

2.4体态语言和表情艺术医患沟通时,医务人员的体态语言是配合言谈进行的,体态语言包含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和外表等,这些体态表现都含有特定的涵义。微小的体态变化,都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把握好沟通时的体态语言分寸,自然而不失庄重、严谨又充满温情、愉悦但不夸张,恰到好处地传达医务人员的交谈信息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注意患者的接收心理和审美感受,使交谈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

上一篇:教研总结(李晓华)下一篇:信心带来的力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