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9-10

###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8篇)

###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由镇村两级干部、各经办所负责人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大会,是通过镇党委会精心策划召开的,本次大会是落实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县机关干部会议及党建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我镇本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为又好又快地发展我镇经济献计出力。刚才,宋镇长就我镇的农村工作、林改工作、护林防火等工作进行了部署,矫镇长就我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任务指标进行了分解,贺镇长就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分析了面临的形势,马镇长就全镇民生工作做了具体安排,王书记就全镇党建工作“三项工程”做了全面部署,并且为完成好我镇的多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切实可行,我完全赞同,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兑现、执行,望各村、包村干部和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完成县里下达我镇的多项工作任务。

下面,就2010年工作作以简要回顾

2010年,是###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一年来,镇党委团结和带领全镇的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大局,强化措施、全力攻坚,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31.6万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212元,其它经济和社会 协调发展。在工作中我们重点强化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 狠抓项目建设,紧紧围绕本镇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全年招商引进 落地企业9户,发展总部经济,引进注册企业6户,向上争取资金,包装申报项目23个,已获批准并已当年完工7项,总投资1300万元,已批准的正在组织实施的6项:一是土地整理一期项目投资1300万元;二是###流域内一拉溪农业综合开发投资3000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三是总投资600万元的莲安村“千村示范,万村提升”首批示范村项目;四是国家无偿投资于###公司的1000万农发项目;五是投资1200万的###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六是投资3000余万的###线供电高压线路改造项目。申请待批的镇区给排水,垃圾处理场等项目10项,申请资金总额为6635万元,包装申请项目5项,总投资7800万元,石油天然气项目,##48井钻井,取得喜人成果,还将进一步钻探。神彩钼业

投资200万元的钼、铜勘探项目已进入电子扫描

阶段。中新食品区项目进展顺利,有9个养殖园区 落户在一拉溪镇,现已完成防疫检测土地预案,环境评价和选址等工作。今年5月1日,即将启动;二是千方百计着力改善民生,年初确定的目标及践行科学发展观承诺的民生实事均如期兑现,泥草房改造完成305户,发放各级补贴196.1

万元,农村引水工程完成了3村四处,投资280万元,3000名群众受益,发放城乡低保户补助资金216万元,低保户及边缘户大病二次救助220人次51万元,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40万元,为农户发放救济补助金286万元,发放粮食风险基金2327.2万元,家电汽车下乡补贴100万元,投资100万元完成了###小学校舍的安全改造,投资500万元修建了20公里村路,投资80万元修建了##和##两座大桥,投资50万元进行了镇区和##社区供热改造,年内输出劳务12174人,为群众增收5000余万元。积极开展了手足口病和甲流的防控工作,开展了平安镇创建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受到市县两级高度评价,认真落实信访工作。圆满完成了“两会”国庆等重要敏感时期社会稳控任务,全镇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三是加强党的建设,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三项工程”。加强了领导班子水平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2011年工作思路,2011年是实现县委提出的三年总量再翻一番,四年争取实现“双十”目标最为关键之年,也是保持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攻坚年,总体工作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六次会议精神和全县党建会议精神,以实现“双十”为目标,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重点,围绕五大优势,打造五个

亮点,实现四个突破,加快发展速度,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围绕经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建设为全镇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引导、精神动力、组织保证和良好环境。

2011年全镇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社会生产总值实现9.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招商引资额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必保6200万元,民营经济主要业务收入5.5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千万元,粮食产量达到1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元。

具体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五种优势,打造5个亮点,进而实现四个突破。

一、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招商引资收到实效 一季度收入实现201万元,实现首季开门红,招商引资呈现良好势头,已有4户企业落户,到位资金8600万元,预计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将有新的突破,规模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下一步将对重点项目实施全方位服务,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实行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奖惩分明的工作责任制,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二、强化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在保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并做好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综合利用基础上,适应增加特色产业苏子的种植面积和蔬菜、小杂粮种植面积,建立绿色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打造

我镇绿色品牌。

三、围绕中新食品园区建设发展我镇畜牧业生产,做好我镇9个大型养猪养殖小区建设和辅助区各项服务产业建设。

四、做好民生民利工程,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完成本年度人口计划政策生产率9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9%以内。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方针,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维稳、信访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

信访工作:加大矛盾、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力度,完善预防、排查、化解和稳控机制,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和恶性群体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民政工作:做到稳妥有序,低保户的评定、泥草房改造,多类扶助救济资金的发放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林改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惠民工作,在充分尊重百姓意愿基础上,稳步推进,完成任务。

交通工作:在养护绿化美化好172.028km原有道路基础上,力争再修涉及4个村44km的水泥路。

城建工作:重点做好清理违章建筑,楼房建筑以及林业站、农业站平房改建工作。

文化、卫生、教育: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建设5家文化

大院和5家农家书屋,4、5月份对全镇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新农合参与率达到90%以上,完成25中和一拉溪小学的楼房建议,改善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

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镇劳动就业保障所要多方联系可靠就业岗位,积极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尽可能多的推荐本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五、依托活动载体,党建及精神文明上水平

2009年,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按照镇党委的部署,发挥职能优势,服务第一要务,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党建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低,学习不够,能力不强,作风不实,破解难题的招法不多,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工作需要;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党员老、少、穷的问题还很突出;个别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够主动,自我要求不严,甚至发生违纪违法行为;个别单位主要领导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务知识懂得不多,开展组织活动、教育管理党员的方法落后,不能与时俱进,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全镇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要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

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三年总量再翻一番,四年争取实现双十”目标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组织工作,突出抓班子、选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明新风唱响发展的主旋律、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在全社会倡导新文明、树立新风尚。要深化“做体面永吉人”时间按活动,开展“精彩永吉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在机关,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评选活动;以创建“省级文明城”活动为载体,开展文明市民、文明机关、文明村屯、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提升城乡形象品味和文明程度。加大外宣工作力度,展示和提升我镇对外良好形象。强化对内宣传,宣传在快速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经验。

纪检工作,要强化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为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紧贴中心,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用发展的理念谋划党建工作,自觉地把经济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相互促进,同步发展。要把党建工作纳入全县工作的大局中去考虑、去谋划,保证各项工作始终与全县中心工作相一致。

###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会议, 是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参观学习庆阳市华池县沼气建设的典型经验, 安排部署今年全省的沼气建设工作。

今天上午, 大家现场观摩了华池县二中生态校园工程建设、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示范户建设、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建设等方面的示范点。下午的大会上, 天水市、华池县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的经验和做法, 特点显明, 典型示范性强, 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刚才, 武文斌同志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情况, 并对今年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重点突出, 措施具体, 我完全同意, 希望各地结合实际, 抓好落实。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 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沼气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发展农村沼气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 是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 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改善民生, 推进生态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连续四年都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为民办的实事之一。要办好这件实事, 实现已确定的目标任务, 就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搞好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 农村沼气建设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 在农村发展户用沼气, 不仅有效节约了农村生产生活能源, 降低了生产成本, 还能够带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快速发展, 项目虽小, 效益巨大, 是新时期实现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国家把农村沼气作为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的重要举措来抓, 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据测算, 发展户用沼气可解决农户70%以上的生活燃料。同时, 通过沼气可把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延长了生物食物链条, 实现农业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利用, 大大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推动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第二, 农村沼气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改变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据了解, 建一座8立方~10立方的沼气池需1500元~2000元, 使用期在15年以上, 每年可节省做饭用煤、照明用电开支近350元;使用沼液、沼渣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 每年节省化肥、农药开支150元;沼液养畜增效可达200元;种植业增效在200元左右。细算下来, 一座沼气池每年直接效益在900元以上。在当前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的情况下,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增收途径。

第三, 农村沼气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 全省各地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 通过配套“三改” (改圈、改厕、改厨) 建设, 有效地治理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脏、乱、差等问题, 实现了村容整洁, 提高了农村卫生水平和农民健康水平。农村沼气建设, 改变了农民传统生活能源结构, 使种植与养殖优势互补, 生产与生活相互依存, 实现了农业生产内部的良性循环。我们看到的华池县农村沼气建设示范点, 不仅实现了环境美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 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生活质量, 而且群众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四, 农村沼气建设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必需的生活燃料问题, 有利于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据测算, 每口沼气池每年产沼气相当于约3.5亩薪炭林或2亩林地或150亩干旱草地的年生长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有效减轻群众生活燃料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有利于保护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总之,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沼气在搞好新农村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特殊重要性, 进一步统一思想, 明确认识,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更快更好地推进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明确任务, 切实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

近年来, 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村建设项目、“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全省43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农村能源建设项目、2003年~2007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以及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项目等一大批项目, 截至2008年底, 全省已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45.4万户, 示范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5处, 近180万人受益;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灶炕约385.5万户, 推广太阳灶75.7万台, 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6处, 供气约1000户, 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1902台、装机534.9千瓦。这些项目的建设形成了年节约、开发农村生活用能230万吨标煤的能力, 全省农村能源工作, 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项目区群众的生活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年初, 省政府明确提出年内要完成30万户的建设任务, 并把这项工作已列入今年为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近期国家还将下达我省2009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任务, 今年全省沼气建设任务将会增加到40万户, 接近前几年的总和。在当前扩大内需, 努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新形势下,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握时机,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加快建设进度, 抓好建设质量, 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 科学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快沼气建设, 必须统筹安排, 切实搞好规划, 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各地要结合实际, 科学编制沼气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时, 要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农村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开发统筹考虑, 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按照先易后难、抓重点带一般的思路, 全面协调推进发展。要坚持集中联片, 以“沼气村、卫生村、文明村、生态村、富裕村”为建设目标, 合理选择技术模式, 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猪—沼—果”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科学指导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是强化项目监管, 提高农村沼气建设水平。农村沼气建设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 各地要切实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户、下移到沼气池建设现场,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天水市把农村沼气建设确定为“一把手工程”, 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实行建设进度周报制度, 制定农村沼气建设监管措施, 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各市州要借鉴天水市的做法, 严格计划管理, 规范建设内容、建设标准, 加快建设进度。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质量, 落实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要加强监督检查, 加大对资金落实、建设质量、技术服务的督查, 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提升沼气建设水平。

三是注重后续管理, 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的同时, 重点要在强化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华池县在近几年的探索中, 立足实际, 依托有积极性的项目农户开展管理服务, 为沼气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天水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狠抓后续管理, 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和物业化管理”的路子。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 结合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 进一步健全乡、村沼气服务管理网络体系。要研究探索解决后续服务管理人员报酬的办法, 逐步实现政府扶持与农民自我服务的有机结合, 推动后续服务工作有效开展。要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互助小组自主开展后续管理服务, 推进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是注重综合利用, 提升产业水平。注重综合利用, 发挥综合效益, 是农村沼气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把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作为农村沼气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沼液利用试点示范。既要探索农村沼气建设和“三沼”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途径、新模式, 又要重视总结推广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 延长循环农业产业链, 带动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方向发展。

三、加强领导, 确保农村沼气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沼气建设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沼气建设新局面。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项目领导机构, 提高工作水平。华池县采取了常委分工督促、乡镇主抓落实、部门负责技术的工作机制, 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 及时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确保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快速推进, 使全县农村沼气普及率迅速达到50%左右, 居全省第一。各地要学习华池县的经验, 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 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层层建立责任制, 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大组织力度、监督力度、考核力度和奖罚力度, 逐项细化、量化分解任务, 严格靠实责任, 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奖罚到位。要加强项目建设的指导, 切实解决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帮助基层克服困难。

二要加强部门协作。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合力推进。各地要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协调配合, 突破行业界限,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其他农村发展项目相衔接、相配套, 努力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共促农村全面发展的工作局面。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工作, 确保资金安全和建设质量。各级发改、财政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做好年度建设计划下达, 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 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各级科技部门要组织开展农村沼气建设重点技术攻关, 提高我省农村沼气建设的科技水平。各级卫生部门要将农村改厕与沼气技术推广有机结合, 积极加以推进。

三要加强宣传培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宣传、培训贯穿到沼气建设工作的始终,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途径, 搞好宣传工作, 使沼气建设工作家喻户晓, 人人明白。要强化技术培训, 实施“技术入户工程”,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技术干部、管护员和项目户的技能培训, 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民技工, 真正做到建池有指导, 使用有培训, 维护有行家, 持久发挥效益。要搞好技术创新, 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推广, 积极探索联户集中供气、大中型沼气工程、秸秆原料型沼气的方式方法, 努力构建以户用沼气为重点、以集中供气、大型沼气发电为补充的农村能源发展新格局。

四要加强安全管理。沼气安全管理, 责任重于泰山, 思想上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工作上绝不能有任何疏忽。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沼气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 加强农村沼气安全宣传,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各级农业、安监、消防等部门要加强沟通、通力配合, 切实做好农村沼气, 特别是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安全的监督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运行水平。

同志们,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 真正把农村沼气建设当作一件大事、一件实事办实办好, 扎实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为实现全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2009年,是“三农”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奋力拼搏,共克时艰,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仍獲较好收成,总产达到530亿斤;农村各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50元,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业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达到550亿斤,力争突破历史最好水平;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力争达到10%;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我们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

(一)加快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2009年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已完成投资46.3亿元,重点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工程效益初步显现。2010年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计划完成投资80亿元,十大工程29个项目要全面启动建设。

(二)稳定种粮面积,着力提高粮食单位水平2010年全省粮食作物面积要稳定在6850万亩以上,其中高产作物达到5700万亩。要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抓好200个万亩高产示范田建设,辐射带动3000万亩,促进良种良法相配套,政、技、物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田带动区域均衡增产的作用。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推广重大农业增产技术,面积要达到6388万亩。扩大全程农机化试点范围,新增面积300万亩,全面完成国家机械深松整地试点任务。建立增施有机肥补贴制度,完成增施有机肥补贴100万亩。

(三)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挖掘耕地资源潜力要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率先把粮食主产县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粮田。2010年,要加快西部土地整理工程,到年底累计开工建设面积达到200万亩。镇赉项目区一期工程片实现通水灌溉,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大安项目区一期工程片基本完成水田开发。松原项目区前郭片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深入实施黑土地治理和保护工程,完成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平方公里。

(四)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水平落实好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强转基因育种研究和监管。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加快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积极引入中储粮总公司,与省内种子科研单位、农业大专院校通过股份合作形式,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集团。

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一)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政策增收今年中央明确提出“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我省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把中央惠农新政策落到实处。要结合省情实际,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工作程序,坚持公开透明,切实做到各项补贴资金及时下拨,足额到户,充分发挥惠农政策的强大效应。

(二)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挖掘产业增收潜力一是加快畜牧业发展。要围绕实施百亿斤肉工程,扎实推进三年攻坚。继续支持牧业产业园区和小区建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落实好中央对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政策和生猪、奶牛、蛋鸡补贴政策。安排资金支持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建设,优化畜禽品种结构,确保农民牧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二是打造以棚膜经济和参茸、林蛙、食用菌为重点的新兴战略产业。今年全省要新建棚膜面积7万亩,实现增收20亿元,到2012年达到百万亩发展目标,就地安排200万人转移就业。三是拓展林业增收空间。启动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林业百强企业和百强项目培育创建活动。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培育创建100个产值超亿元的林业企业,经济规模占全省林业经济总量的40%以上。

(三)加强经营管理,实现节本减损增收一是加强避灾农业建设。通过推进农业设施化,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规避自然灾害影响的目的。二是努力实现节本降耗。改变生产投入方式,推动高投入、高消耗向低消耗、高效能方向转变。三是加强经营管理,注重在细节上减损增收。2010年农户安全储粮仓要争取推广10万套以上。

(四)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实现创业增收继续安排资金支持“阳光工程”、“春风工程”,增强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力争三年,新增转移农民100万人。

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一)深入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和规定,把该放的权力放到县,把更多的财力和发展空间留给县。为培养和增强县(市)自我造血功能,向县(市)下放省共享收入的政策,继续延长执行。

(二)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支持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规模较大的工业集中区,达到省级开发区标准的,经考核认定,可享受省级开发区的有关政策。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继续安排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贷款贴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和基地建设。继续在税费、信贷、供水、供电、土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担保体系建设。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9年,我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经全面铺开,进入攻坚阶段,2010年要全面完成,实现“两权到户”,即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建立以家庭承包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管理体制。

(二)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拓展农业政策性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政策,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确权2010年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今年要按照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继续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适当时机启动面上工作。同时,积极稳妥地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交易市场。促进土地平稳有序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放开农民进城落户限制。要统筹解决好进城落户农民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加快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推動家庭经营向农户联合与合作,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继续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计划,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

五、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深入实施 “百镇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严谨地搞好规划编制,一以贯之地抓好规划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地深入展开。要强化产业支撑,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兴村、旅游富村、商贸活村。要把示范村服务功能建设作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桥梁,规划好生产、生活、商贸、文化、休闲等功能区,加快相关设施建设。要以改造和清理环境、绿化和美化村屯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建立有效的帮扶和投入机制,省、市、县三级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实行一对一、一帮三年不变,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合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注重发挥各级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继续开展万名村干部培训,2010年培训2000名,增强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能力。

###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各村各有关部门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工作,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医疗负担有所减轻,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这些成效,为我们巩固扩大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全镇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推进这项事业。

(一)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加强“三农”工作内在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举措,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根本出发点是解决农民就医难问题,保障群众健康,保护农村生产力。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国务院、省政府高度重视,期望很高,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各级财政都在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这项制度在我县的继续实施,完全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完全符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引导并资助,实现农民看病“风险共担,互助共济”,让农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这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项现实的政治任务。

(三)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可以说,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农民的健康也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不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农民就难以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但从目前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来看,还不具备把农民医疗保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条件,还难以实现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互助共济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和看病难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是稳定农村、关爱农民的重要举措。同时,随着乡镇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政府的职能将由发展经济逐步转变为服务群众。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行政推动力度,让这项惠民利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惠及每一个农民。

【范文网】

二、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农民参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抓筹资,确保合作医疗资金按时到位。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既是基础又是难点。基础在于中央、省、市都明确规定,只有农民自筹资金筹集到位,并达到规定的覆盖面,上级才会拨付配套资金;难点在于参合资金每年都要征缴。各片、各村、各有关部门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资金筹措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深入到村到户,本着先易后难、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先富裕家庭后一般家庭的程序,认真细致地做好资金筹集工作。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在筹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群众自觉自愿的原则,既不能踩政策红线,也不能消极畏难,无所作为,要通过做大量、细致地说服和宣传动员工作,将行政推动与群众自觉自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群众为主体推动这项改革的深入实施。总之,要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确保群众参合率达60%以上,这个任务必须完成。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继续做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农村弱势群体的参合工作。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主流,坚定工作的信心;又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工作的艰巨性,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切实把这件好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同志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点问题多。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断加强领导,各村支部书记做为主要责任人一定要对本村的工作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找准问题,弄清原因,落实具体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事关全局和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利益的大事,各村一定要积极响应中央决策和部署,顺应群众心声,坚决执行上级政策,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不折不扣地推动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2011年11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2年度新农合筹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新农合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我镇新农合工作目标任务,动员全镇各管理区各村居进一步统一思想,迅速行动起来,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扎实做好新农合筹资各项工作。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回顾

(一)农民参合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管理区和各村居的共同努力,2011年全镇共有53169人参合,比2010年增加2000多人,参合率达到87.3%。

(二)补偿水平进一步提高。根据省市有关“2011年新农合补偿”的指导意见,我县对补助政策和标准作出相应调整;一是乡级定点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提高到80%,县级定点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提高到75%,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率提高到62%,省、市、县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率提高到55%。二是新生儿可随母亲享受出生当年的住院补偿政策,并将0-6岁农村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抢救性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纳入住院统筹报销范围。三是按参合人数人均1元的标准设立大病筛查基金,重点做好先心病、乳腺癌、宫颈癌的普查工作,对在县外住院治

1疗的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耐药结核病、艾滋病机会感染、重症精神病,住院报销比例按70%补偿。各类国产无法代替的进口特殊手术耗材按60%列入可报范围,其他大型设备检查项目(如CT、核磁共振、彩超、各类造影、减影等)按100%列入可报范围。四是对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且落实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的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中的一般诊疗费(10元/人),由新农合按每人均次门诊给予补助8元。五是补助封顶线提高到8万元。

(三)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通过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签定服务协议书,明确规范其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二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实行网上即时审核,即时监控,提高了监管效果和工作效率,杜绝了弄虚作假行为。三是实现与市级定点医院“即时结报”工作,进一步方便农民县外就医补偿报销,有效防范新农合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新农合基金健康有序运行。

总体来看,2011年我镇的新农合工作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群众满意,运行平稳,成效显著。在肯定成绩,把握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镇新农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宣传发动不够到位,某些村居参合率未达到预定目标。**村、**村、**村、**村等村参合率达到90%以上,其中**村百分之百的完成了2011年的农合任务,**村、**村、**村等村只有60%多。有些农民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的含义不清楚,风险共担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淡薄。二是一些村居在组织收缴资金时,操作

欠规范,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有些村居收款不开缴费票据或出具票据不及时;有些村居不登记造册或底册不据实填写,信息失真,不审核校对;有些村居将票据遗失没有退还到医院合管办,目前还有好几本票据没有收回;有些村居甚至将村民交了农合的票据撕毁、乱造册,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再加上我镇卫生院存在设备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落后,部分参合农民生病后直接到县级医院或省市级医院就诊,导致随意转诊、小病大治、医药费用偏高等现象频繁发生。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我镇新农合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切实加强对新农合筹资工作领导,把好事办好办实,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切实做好2012年新农合筹资工作

根据湖南省《关于调整2012年度全省新农合个人筹资标准的通知》(湘合医组字[2011]2号)文件精神,2012年新农合农民个人筹资标准提高到50元/人/年,新农合筹资总额达到300元/人/年。由于农民个人筹资标准大幅提高,这给我镇的筹资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搞好资金筹措,这直接决定着明年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成败,这也是我们今天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各村居要充分认识当前筹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抓,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切实抓好2012年新农合筹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管理区和各村居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集中精力抓好当前农合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大力宣传新农合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带来的成效及参合农民受益的典型事例,通过广播、标语和村居干部的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动员方式,为参合筹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农民群众理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改善自身的医疗保障条件的重大意义,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是严格把握政策,强化筹资纪律。各村居要认真落实责任制,将新农合筹资工作纳入当前工作的重点,制定详细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按时完成筹资任务,特别是往年参合率较低的村居,更要加大力度,坚决改变落后状况。在筹资过程中,要讲究工作方法,坚持农民自愿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参合。要严格按照收取资金、开具发票、登记造册等程序进行。禁止为片面追求农民参合率,强迫农民缴费,或用其他垫付形式进行缴费等错误行为和作法。要特别关注外出务工农民的参合,提高参合率。各村居要在12月20日前完成农民个人基金收缴任务,上解资金,回笼收费票据,12月25日前要完成本乡镇参合农民个人信息资料录入工作。

三是认真核实资料,完善基础工作。参合农民原始资料要按自上而下的原则逐级整理核对汇总。农民个人缴费的收款收据与参合人数、所筹资金必须相符,各村居汇总到镇合管办的参合人

数、缴费金额必须相符。镇卫生院要对各村居上报的参合的人员名册和缴费金额进一步核实,及时做好相关信息的录入管理,务必做到人、钱、票、册、卡和电脑录入数据一致。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已推行即付即补工作,参合农民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必须要完整、准确无误,否则参合农户在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能享受即付即补。因此今年的基础数据(尤其是姓名、身份证号码),各村居、组在筹资的同时,一定要把基本信息全部补齐,参合登记表上的信息一项都不能漏,确保信息的零差错。

四是加强参合管理。要做好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相关政策及经办服务等方面的衔接工作,既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又避免重复参保现象,从而推动三项制度的平稳协调发展,要加强合作医疗卡管理,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要认真引导农民妥善保管合用医疗卡,任何单位和他人不得扣留、借用。

在全镇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强力实施新举措推进林业快发展在即将告别“十五”、迎来“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刻,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水利暨林业工(本文章属原创www.chinamishu.net,其他网站复制发表必究法律责任)

作会议,吹响了冬春造林绿化的进军号角,掀起了冬季农业生产的新高潮。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林业工作会议,就是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切实做到宣传再深化、措施再细化、服务再优化,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一、深入宣传发动,力求做到“三个知晓”。回顾“十五”,我镇林业生产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值得肯定,应让广大干群知晓。概况地来讲,主要表现为四点:资源总量快速增长。全镇林业资源总量不断增长,林木覆盖率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林权改革逐年深化。我镇把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动力,大力推行公开招标、竞价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的林权改制,有效地提升了非公有制林业的份额。全镇私有林已占林业资源总量的70以上。科技兴林成效明显。大面积推广了i-

35、i-69、i-72优质意扬新品种;林间育苗、林间植棉、林间种菜等高效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普遍推开,“五大一深”栽植技术得到了普及应用,科技在林业产业中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林业经济有效发展。全镇林业总产值不断增加,年增长幅度达15左右。2005年,完成植树总量21万株,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展望“十一五”,我镇林业发展工作总体思路已经明晰,前景美好,应使广大干群知晓。到“十一五”期末,全镇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3,每年要增长1.5个百分点。完成这一任务并非易事,必须付诸艰辛的努力。现在的情况是,树不是栽多了,不是没有地方可栽了,而是每年栽植的数量少了、速度慢了,许多该栽的地方没有栽。因此,靠目前的运行机制,是很难实现预期目标的,必须采取超常规方式,创造性开展工作。着眼明年,我镇造林绿化各项目标任务已敲定,工作繁重,要使广大干群知晓。2006年,全镇林木栽植总量要达到25万株,拟新建圩堤林12公里,通村公路林8公里,完善农田林网5万亩,重点建设关陈、孙伙、贺家驿、南环、凤翔等绿化示范村。

二、立足当前实际,突击抓好“三个到位”。造林绿化季节性强,工作量大。尽管目前已进入隆冬农闲时节,就林业生产而言,却正是规划布局、宣传发动以及开挖树塘的关键时刻。抓住了当前最佳时段打好基础,就能赢得来年造林绿化工作的主动权。从现在到春节,满打满算也只有个把月的时间,必须充分利用有效准备期,突击抓好“三个到位”:一是林业布局规划到位。各村(居)应围绕2006年我镇造林绿化工程的要求,对照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尽快拿出详实的造林规划与建设方案,重点突出农田林网建设,使规划具体到每个村组地段,定位到路边、河边、塘边、堤边等宜林地,落实到每个营林投资者,确保冬春造林工作按序有效进行。其重点是组织实施农田林网达标建设工程,区、镇级以上公路沿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的路边、河边按实栽足,每个网格100亩左右。我镇选定南片村(居)作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林业建设示范村;组织实施绿色通道续建整合工程,凡区级以上公路两侧绿色通道“断垄”的段面,按3-5米的宽度补建到位。盐淮高速两侧各按20米的宽度建成高标准绿色通道,乡村公路按“一条路两排树”的要求建设;组织实施水产养殖圩造林工程;组织实施集镇村庄庭院绿化工程,既要抓好集镇增绿,又要确定南片村(居)开展绿化达标创建活动,带状村(本文章属原创www.chinamishu.net,其他网站复制发表必究法律责任)

庄每户植树不少于30株,块状村庄以营造围庄林为主,确保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组织实施花卉苗木基地拓展工程,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自主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不断扩大生产面积,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林权制度改革到位。从近几年我镇林权改革的实践来看,凡林改搞得好的村(居),不仅树栽得好、质量高,而且保存好、长得快;反观产权关系不顺的地方,则树难栽且保存率不高,年年植树不见林。为此,各村应紧抓林权改革环节不放,实施林改关口前移,在冬季树木开塘时就要全面开展此项工作,将树塘拍卖到营林者手中,力求做到未栽先改,确保不栽一株姓“公”的树。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林木资产变现,集聚林业发展资金。并依据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各类社会主体投资林业、发展林业。三是冬季开塘实施到位。冬季开塘利用冻融熟化塘土,促进栽后早活快长。而春季现开塘现栽树,则弊端较多,不仅塘口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利于树木成活生长,而且栽植也较为被动,往往不能按时完成造林任务。应该说,我镇冬季树木开塘率还不高,必须改变这一现象。前几天,区政府召开专项会议作了具体部署,将冬季开挖树塘作为一项硬指标考核,并将组织三个督查组实地查看,每周通报一次开塘进度,对工作不力、速度缓慢的予以曝光。各村务必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迅速掀起冬季开挖树塘的高潮,其树塘规模应达到80公分深的要求,确保春节前不折不扣完成开塘任务,以牢牢把握造林绿化的主动权。

三、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开展“三项服务”。林业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

作。林业部门将切实做好信息引导、技术指导、帮扶督导等工作,着力开展“三项服务”,为全镇“十一五”造林绿化开好头、起好步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扩大典型宣传推介。我镇已将近年来各村造林绿化工作中涌现出的成功典范进行介绍,引导大家参观学习。通过强热宣传,运用树身边典型、学身边人与事等方式,为基层干群植树造林提供有效的信息导向,并借助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造林绿化工作实现新的跃升。二是搞好林业技术指导。全面推广i-

35、i-69、i-72等意杨新品种,普及意杨“五大一深”和“三水”(栽前泡足水、栽时一塘水、栽后勤浇水)栽植技术,示范推广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营林质量和综合产出效益。同时,结合“五个一”活动的开展,切实做好结对帮扶、技术培训、业务咨询、送技下村等工作,落实专门人员解疑答难,以保证营林技术推广到位。三是强化全程跟踪督查。我们将按照区里的具体要求,抽调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督查组,指导各村植树造林。当前首要的是抓好组织发动、规划落实、开挖树塘等前道工序的督查指导,一并检查了解苗木来源情况,凡苗源暂无着落的,应抓紧联系落实,我们也将根据苗木货源偏紧的实际,尽可能地与外地基地保持联系,做好苗木的余缺调剂,确保有苗可栽。开春后,将以激励先进、鞭策后劲,确保造林绿化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为实现春季农业生产“开门红”尽职尽力。

四、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全面完成我镇造林绿化任务

要搞好冬春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完成绿化任务,必须强化组织领导,镇里将成立冬春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镇绿化工作正常开展和督查,林业部门是绿化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强化指导和服务。各村(居)村主任是这次绿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镇绿化造林分配的任务,精心组织、细化落实、统筹安排,迅速落实相关林地及苗木来源途径,组织广大劳力全力开挖塘口,各村(居)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将宜林地包到组,包到人,真正将绿化工作的任务落实到实处。

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首先,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专程前来参加会议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刚才, 政高同志和小娅同志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做好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 我都完全赞成, 大家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 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加大教育投入, 不断改革创新, 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部分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教育人口740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17%。基本建成了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种类齐全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些成就表明, 我省教育事业具备了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肯定成绩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省教育事业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新期盼。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面临许多问题, 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教育投入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提升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教育是强省富民的根基和先导。当前, 辽宁全面振兴进入关键时期,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显著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于我省进一步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将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 抢占发展制高点, 具有重大深远意义。我们要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发挥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我省加快全面振兴,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创造有利条件。

二、全力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 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把服务振兴作为重要着力点, 突出内涵发展和结构优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0年, 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构建起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高、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 把辽宁建设成为教育强省。

第一, 要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要把重点放在农村, 同时加强城市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义务教育关键是普遍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要在提高普及率、增强办学特色上狠下功夫。要下更大力气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要在打造高水平大学上下功夫, 力争用十年时间打造一两所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大学。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 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 打破常规, 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创新办学、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体制,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进一步形成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努力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 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 推动学校配置均等化, 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健全扶困助学体系, 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 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要不断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三、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8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上一篇:房地产估价师考试重点下一篇:销售优秀员工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