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24-09-11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共7篇)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篇1

(2017年7月6日第12次校长办公会议通过,2017年9月1日公布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秩序,树立文明校风,优化育人环境,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复旦大学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具有复旦大学学籍的学生违反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以下称违纪),需要给予纪律处分(以下称处分)的,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处分。

对于违纪情节轻微,不需要给予处分的学生,可以不给予处分,但是可以根据违纪的不同情况,予以批评教育,或者责令改正、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第三条 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

警告处分的期限为六个月,严重警告处分的期限为九个月,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期限为一年,从处分决定送达之日起计算;在处分期限内受到处分的,从前一处分解除之日起计算;注销复旦大学学籍的,处分同时解除。学生受到处分,尚未解除的,不得给予表彰和奖励。

学生在留校察看处分期限内表现不合格的,应当撤销留校查看处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第四条 学生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受到处理的,依照下列规定给予处分:

(一)受到刑事处罚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二)被免予刑事处罚,或者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三)受到除行政拘留、司法拘留以外的行政处罚、司法处罚的,给予警告以上处分。第五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处分:

(一)在共同违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或者引诱、教唆、胁迫他人违纪的;

(二)在非常时期违纪,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

(三)违纪以后拒不承认错误的;

(四)受到处分后再有需要给予处分的违纪行为的。第六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给予处分:

(一)在违纪过程中,自动放弃违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违纪结果发生的;

(二)在共同违纪行为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被胁迫参加的;

(三)违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

(四)违纪以后主动承认错误,如实供述自己的违纪行为,态度端正的;

(五)揭发他人违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协助学校调查违纪事实、收集有关证据的。

第七条 作出处分决定以前一人有数种违纪行为的,除给予开除学籍的以外,应当在数个处分中最高处分以上,酌情给予处分。

第八条 提出处分和解除处分建议的主管部门(以下称主管部门),依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学生违反安全、公共秩序管理规定,需要给予处分、解除处分的,由保卫处提出建议;

(二)学生违反外事和港澳台事务管理规定,需要给予处分、解除处分的,由外事处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提出建议;

(三)学生违反教学管理规定,需要给予处分、解除处分的,对研究生,由研究生院提出建议;对全日制本科生,由教务处提出建议,但对全日制医学本专科生,由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提出建议;对非全日制本科生,由继续教育学院提出建议。

确定主管部门有困难的,由各部门协商解决。

第九条 参与违纪处理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可以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处理的。

参与提出处分建议的人员不得参与作出处分决定;参与提出解除处分建议的人员不得参与作出解除处分决定。

第十条 参与违纪处理人员的回避,由分管副校长或者学校党委副书记决定,但参与作出处分和解除处分决定人员的回避,由校长办公会议决定。

第十一条 主管部门提出处分建议前,应当收集学生违纪的证据,核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告知学生作出处分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告知学生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征求学生所在院系的意见。

主管部门提出处分建议后,应当由法律事务室进行合法性审查,分管副校长或者学校党委副书记审批决定;需要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第十二条 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院系、就读专业、学号等基本信息;

(二)违纪的事实和证据;

(三)处分的种类、依据、期限;

(四)申诉的途径和期限;

(五)校长签名和作出处分决定的日期。

第十三条 处分期满的,由主管部门征求学生所在院系的意见,提出解除处分建议,分管副校长或者学校党委副书记审批决定。

第十四条 解除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院系、就读专业、学号等基本信息;

(二)处分的种类和期限;

(三)学生在处分期内的表现;

(四)解除处分的决定;

(五)校长签名和作出解除处分决定的日期。

第十五条 送达处分决定书和解除处分决定书,应当直接送交学生本人;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学生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的,可以留置送达。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学生本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条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第十六条 学生本人不服处分决定的,可以在处分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

申诉期间,不停止执行处分决定,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除外。

第十七条 处分决定书和解除处分决定书副本应当抄送有关的部门和院系。学生所在院系应当公告决定书副本。

处分和解除处分材料由主管部门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学生本人档案。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分

第十八条 书写、张贴、展示、散发或者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标语、条幅、漫画、传单、书刊、光盘等材料,散布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扰乱公共秩序的言论和谣言,或者煽动闹事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十九条 进行未经批准的集会、游行、示威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第二十条 违反保密制度,公开、传播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公开、传播处于保密阶段的科研项目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泄露秘密的,给予记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二十一条 干扰自然灾害防御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干扰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救援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二十二条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资料室安全制度,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第二十三条 除学校另有规定外,在校园内使用明火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第二十四条 在宿舍内违禁保存危险品,使用大功率电器,或者更改建筑结构、设施、设备,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第二十五条 擅自挪用、破坏消防设施、器材和其他安全设施,或者侵占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第二十六条 违反校园道路交通安全制度,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第二十七条 阻碍学校进行安全管理,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第二十八条 有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三章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分

第二十九条 参加传销活动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第三十条 进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动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第三十一条 擅自在校园内传教,或者进行宗教活动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第三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建立社会团体或者校内非社会团体组织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处分。

第三十三条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从事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记过处分。

第三十四条 打架斗殴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或者留校察看处分;煽动、教唆、策划、组织聚众斗殴,或者持械斗殴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三十五条 在校园内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扰乱校园秩序,或者有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的,给予警告以上记过以下处分。

第三十六条 参与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三十七条 卖淫、嫖娼,或者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三十八条 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音像、影片和其他淫秽物品,或者传播淫秽信息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三十九条 发生婚外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以上记过以下处分。第四十条 行为违反社会公德,妨害社会风化,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处分。第四十一条 擅自在树木、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上刻画、涂写,或者张贴、悬挂、展示宣传品和标语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第四十二条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非法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非法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或者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四十三条 破坏、伪造安全事故现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第四十四条 乱扔、乱丢、乱倒废弃物,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或者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四十五条 违反学校作息管理规定,干扰他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扰乱校园秩序,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四章 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行为和处分

第四十六条 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致人受伤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四十七条 猥亵他人、侮辱妇女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四十八条 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侵入他人宿舍、住宅、办公室、实验室,或者搜查他人身体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四十九条 威胁、恐吓、骚扰他人,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五十条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者公然侮辱他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五十一条 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第五十二条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给予警告处分;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五章 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和处分

第五十三条 盗窃、诈骗、抢夺、哄抢、敲诈勒索、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不满一千元的,给予警告处分;价值一千元以上不满五千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价值五千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五十四条 盗窃、故意毁坏公共图书,价值不满三百元的,给予警告处分;价值三百元以上不满一千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价值一千元以上,或者盗窃、故意毁坏孤本、珍本、善本,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五十五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出的,给予警告以上记过以下处分。

第五十六条 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将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价值不满二千元的,给予警告处分;价值二千元以上不满八千元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价值八千元以上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五十七条 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数额不满八千元的,给予警告处分;数额八千元以上不满二万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数额二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五十八条 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违反本单位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第五十九条 明知是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六章 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行为和处分

第六十条 违反考场纪律,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和要求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六十一条 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给予警告处分。第六十二条 在考场或者考场附近区域内干扰考场秩序,不听劝阻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六十三条 故意销毁试卷、答卷和考试材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六十四条 违反考试纪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处分:

(一)携带通讯设备参加考试;

(二)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参加闭卷考试,或者携带规定以外的,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参加开卷考试的;

(三)抄袭、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和手势,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和考试材料的;

(五)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和考试材料,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六)偷换、涂改答卷、考试成绩和考场原始记录材料的;

(七)其他作弊行为。

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给予留校察看处分;采用抢夺、盗窃等手段获取试题、答案,以牟利为目的向他人非法出售试题、答案,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代替他人参加考试,故意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个人信息,组织、参与团伙作弊,使用通讯设备或者其他器材作弊,或者作弊二次以上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六十五条 违反学术规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一)在论文或者研究报告中伪造、篡改数据、图片、文献的;

(二)抄袭他人作品或者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

(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或者留校察看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六十六条 介绍他人买卖论文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由他人代写论文,代他人写论文,或者买卖论文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六十七条 有本条例第六十条至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行为的,学生参加的学校相应课程或者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考核成绩记为不合格,并不得补考。

第六十八条 违反课堂纪律,严重干扰教学秩序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七章 妨害学校管理的行为和处分 第六十九条 因公出国(境)后逾期不归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第七十条 在指定场所以外进行文艺体育活动,不听劝阻,或者擅自进行群众性活动的,给予警告处分;造成事故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七十一条 违反学校规定,出借、出售本人证件、互联网专用账号二次以上,或者盗用、冒用他人证件、互联网专用账号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伪造、变造证件、证明、档案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七十二条 擅自设置代理服务器供校园网外非授权用户使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第七十三条 违反学校规定,擅自留宿他人或者在他人宿舍留宿,擅自调换宿舍、床位,或者将宿舍、床位出借、出租给他人,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第七十四条 在宿舍内饲养动物,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七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七十六条 擅自在校园内散发商业广告,不听劝阻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七十七条 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学校学术信息资源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七十八条 违反学校规定,干扰、破坏学生组织选举、推荐程序的,给予警告处分。第七十九条 违反财务纪律,自收自支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八十条 在担任助教、助研、助管过程中,或者在勤工助学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反工作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第八十一条 阻碍学校调查违纪事实、收集有关证据、给予处分的,给予警告处分;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式阻止证人作证、指使他人作伪证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八十二条 对举报人、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三条 违反学校在非常时期采取的紧急措施的,依照非常时期的紧急令给予处分;紧急令没有规定的,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处分。在对外交流活动中,违反接收学校规定,或者违反当地法律,受到处罚的,参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处分。

委托培养学生、非学历教育培训生、进修教师、来校交流学生违纪,需要给予处分的,除参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处分外,还应当通知其所在单位;参照本条例规定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的,应当终止培养、培训、进修、交流,责令离校。

第八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以上、以下包括本数;不满不包括本数。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篇2

一、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利用资源开发发展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

延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已有近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 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 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知识的需求。学历教育涵盖十一大学科门类的70个本、专科专业, 分布在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河南、湖南、山西等。进入21世纪后, 知识总量急速增加,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规定: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 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 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 加大投入力度, 稳步发展学历教育, 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延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把更新观念作为学院发展的先导, 适应先进的教育理念与2013年12月10日正式启动“文化超市”服务项目。“文化超市”是为扩大高校优质资源社会共享力度, 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使高校继续教育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着力营造有利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 搭建高校优秀文化资源展示、交流、推介平台, 推动街道、社区教育的发展, 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服务社会功能。延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百姓讲坛 (课堂) 为载体, 积极整合各类资源, 开通“文化超市”网站, 制作文化菜单面向社会公开服务。广大市民可在“文化超市”网站上, 自由选择所需文化产品并点击我要报名“进入”, 完成“购物”。

高标准的大学教育硬件设施, 高素质的高校大学师生, 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为发展社区教育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都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是社区教育的基础, 街道、社区教育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延伸, 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作为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来说, 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参与创建学习型学习教育的有利条件

1.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拥有丰富的硬件优势。

由于学校对继续教育学院的长期投资和学院自身的不断发展, 延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拥有比较完善的办学条件, 如宽敞的教室、多媒体设备, 网络、仪器设备等, 这些丰富的物质资源可以对社区居民开放, 满足学习需求, 帮助社区居民创建人人皆学, 终身学习的环境。

2.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拥有雄厚的人才优势。

延边大学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 他们有着丰富的学术理论知识, 还具有开展辅导、培训、教学活动的丰富经验, 可以说, 教师是社区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比如, 护理学院教授为社区干部群众举办生动的“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养生之道”知识讲座;为社区工作人员举办“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班等。另外, 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他们结合社会实践活动, 走出校园、深入社区、融入社会,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把他们所学知识运用到社区活动过程中, 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大学生们在社区建立流动、留守儿童活动站, 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帮抚和课后辅导。

3. 组织管理优势。

延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有着完善的教学组织机构, 比如, 学院办公室、招生科、教务科、出国留学培训中心、培训部等部门。这些组织管理部门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人才, 特别是培训部的管理人员能为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咨询、策划、组织等多项服务。组织管理人员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先后为各县、市社区居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化产品”。他们通过“文化超市”服务平台, 与广大社区市民共享知识、有效地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扩宽了社会影响力。

三、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教育的策略

根据《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 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地方高校来说, 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 利用自身资源紧紧围绕社区开展工作, 开展社区教育, 服务社会, 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贡献。延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设立“文化超市”网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 例如当前发生的一些因婚姻财产而产生的问题, 可以培训社区工作人员, 让他们熟练掌握法律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知识, 来解决社区居民的相关问题。同时组织“婚姻家庭财产法”的讲座的形式, 进行居民心理健康, 构建和谐家庭。

为了保障社区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就需要加强相关的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体制建设, 实质上就是要加强对社区教育的引导和调控。当前, 延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社区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也应该注意到, 还存在不尽人意的现象, 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推进。

首先, 地方高校要转变办学观念, 明确社会责任。积极倡导开放性教学理念, 逐渐改变闭门办学的思维和实践,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积极创造具有地方特点的社区文化, 实现与社区文化共同成长。社区教育是多文化教育, 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往往都没有规定, 人员流动性又比较强, 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与社区共同努力, 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特别是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地方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教育, 教师可以向社区推出内容丰富的公开讲座, 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走进社区, 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愿服务, 使他们在服务实践中体会奉献和收获。

其次, 强化地方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人的带头作用, 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发挥其作用。强化部门负责人的带头作用, 是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健, 是制度得以落实的保障。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部门负责人。在此基础上, 积极完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 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和加强管理体制, 社区资源要全方位向社区市民有序开放, 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真正做到全民参与、资源共享。

在当前改革形势下, 要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就需要在加大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基础上, 充分调动地方高校在教育、培训方面的优势, 发挥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观念下的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对建立新型的互助的邻里关系, 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素质、道德水准、教育水平以及公民意识, 形成一种安定团结、体现社会主义精神风貌的社会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走出校门, 发展社区教育, 为社会提供更多层次的学习途径, 使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与社区合作过程中转变观念、营造氛围、完善制度保障、开放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 为社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教育

参考文献

[1]黄秋生, 杨广晖.论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J].南昌大学学报, 2008, (3) .

[2]连进军.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社区教育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 2009, (3) .

[3]郝美英, 张维.论社区教育中高校资源的开发[J].成人教育, 2010, (8) .

[4]靳莲, 王艳霞.社区教育:高校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J].成人教育, 2012, (8) .

[5]谢鉴, 易长发.彰显高校基地特色优势, 服务社区教育文化建设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 2013, (2) .

剑桥大学继续教育现状 篇3

【关键词】剑桥大学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26-01

剑桥大学将继续教育作为一项历史使命,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一同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是大学推广教育资源的手段,也是大学与行业、企业沟通的纽带。剑桥大学继续教育工作的主体是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其他学院,面向社会大众,包括成年人和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非传统学生”,传播大学教育理念,拓展大学优质学术资源,传授激励人心的学习经验,促进个体知识扩充和职业发展。到继续教育学院的学习者能够自由选择各种课程,如周末课程、暑期课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新学科,获得学分或证书。每位授课教师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十分了解终身学习者的需求,善于实战教学,帮助学习者进步与成长。同时,剑桥大学为继续教育学院建立了良好的教学设施机构,绝大多数课程和活动安排在酒店式会议中心Madingley大厅。

一、继续教育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19世纪下半叶,剑桥大学就开始注意沟通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将“大学植根于工业和商业”的教育理念付诸行动,鼓励毕业生投身企业、服务企业。尤其在1873年,剑桥大学发起了一场大学推广运动,第一次將大学资源拓展到校园以外的全国各地,拓展了大学直接服务社会的功能,增强了大学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当时开设的课程为没有机会进入剑桥大学的社会民众提供了教育机会,只要人们有学习愿望,无论年龄、学术背景如何,剑桥大学都为之敞开大门,欢迎学生入学和选修课程。20世纪下半叶以后,剑桥大学与工业界、企业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剑桥大学科技园,促进了大学科研成果的创新和转化。一百多年来,剑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采用“门户开放”的入学方式,广泛开放各种大学资源,适应了人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要,促进了剑桥大学及周边地区终身学习的稳步发展。

二、多元化课程体系

剑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设有国际短期非学分证书课程、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研修课程,兼读制硕士学位课程、暑期课程、在线课程,涉及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古典文学、领导力、社会科学、语言学、历史学、建筑史、法学、文学、音乐、哲学、物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20多个学科。这里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上千名国际学生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韩国等世界各地。

以短期课程和兼读制课程为例,该课程由剑桥大学的顶尖学者授课,向所有年龄层次的成年人开放。如每年开设上百门周末课程(周五晚上到周日上午);为期五周的跨学科课程;可以在剑桥大学任一学院学习的人文类暑期课程(1923年开放至今);20多门证书课程和文凭课程;在线硕士学位课程,每门课程7周课时。

职业证书课程与技能培训是面向专业机构、商业和产业机构的管理者、在职专业人士提供的面授或在线形式的学分与非学分课程,旨在拓展专业人士的视野,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职业发展或职业变换。这些课程内容综合了企事业组织机构的专业意见和大学学术资源,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和趋势,同时又保证了剑桥大学应有的学术标准。

合适的培训和发展对个人、专业人士、企业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继续教育学院专门设置了在线学习和面授学习同步的定制培训,与组织合作设计满足需求、富有学术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课程,对客户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严格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

为了向学习者提供事业上的帮助,满足学习者的兴趣爱好,提高人们的退休生活质量,剑桥大学十分重视各类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根据继续教育的特性,将是否满足学习者的各种需求作为评价继续教育质量好坏的标准。剑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除了开设合理的课程,还要考虑与学科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同时,继续教育学院受剑桥大学学术管理委员会指导,负责执行与全日制教育相同的学位授予、认证和一系列质量保障程序。此外,继续教育学院也十分注重课程在市场上的接纳程度和受欢迎程度,以此作为评判继续教育成功与否的一项标准。

参考文献:

[1]http://www.ice.cam.ac.uk/who-we-are/madingleyhall.

[2]陶爱珠, 王红新, 沈悦青. 大学使命——国际视野下的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篇4

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安排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认真搞好选题、强化各环节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措施,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敢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独立检索资料、阅读文献、综合分析、理论计算、实证研究、数据及文字处理等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锻炼。

3、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

1、毕业论文学生应完成的文字工作量 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为:本科生10000字左右,专科生7000-8000字左右。

2、毕业论文的书写格式及要求(祥见附件二)

毕业论文要求用计算机打印。论文格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2)目录(含页码编号);

(3)中、外文摘要(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实词为宜;专科生不需要外文摘要);

(4)关键词(中文和外文);(5)引言;(6)正文;(7)结论;

(8)参考文献与附录。

3、毕业论文定稿后应使用学校发的统一封面装订成册,一式两份交给指导老师。

三、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2013年3月初——2013年5月底或6月初

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附件一给出了论文参考选题,每位同学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导师指导下选定一个合适的选题进行撰写。

五、毕业论文答辩

每一位同学都要参加论文答辩,每人答辩时间为20—30分钟左右,其中:个人陈述10—15分钟,回答问题10—15分钟。不参加答辩者将没有毕业论文成绩,不予按期毕业。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部

2013年1月

附件一:2013届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研究 2.××民营企业员工薪酬与激励体系设计研究 3.××非盈利性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4.网络环境下××企业组织形态和结构变革研究

5.网络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6.网络环境下××企业动态战略联盟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7.××企业供应链构建与管理研究

8.××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商业伦理责任研究 9.××企业文化的构建研究

10.跨国公司管理中跨文化冲突问题研究

11.××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2.合肥市房产公司营销现状分析与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13.事达集团分销策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14.合肥市宾馆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15.保险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16.知识型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以××企业为例 17.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18.安徽省(合肥市)工业及园区发展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19.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精益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 20.江淮汽车集团精益营销策略现状与对策研究

21.(×××)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形成的环境与途径研究 22.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分析与未来发展对策研究

23.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制定与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4.××民营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5.定量化方法和IT手段在企业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6.企业技术进步现状及其创新战略研究 27.投资决策与项目管理方向研究 28.××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研究

29.民营企业发展与安徽经济振兴研究——以××企业或行业为例 30.风险投资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31.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

32.我国(我省)汽车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33.我国(我省)××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34.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模式选择研究

35.安徽××地区城镇化与安徽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36.××地区创业者素质研究

37.关于管理层收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企业或行业为例

38.关于管理层收购的定价研究——以××企业或行业为例

39.关于民营企业发展与上市的研究——以××企业或行业为例 40.关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以××企业或行业为例 41.关于××企业或行业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 42.关于管理理论新进展方向的研究 43.关于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研究

44.中外轿车竞争力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 45.我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对策研究

46.现阶段我国轿车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7.东风(××)汽车公司战略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48.提高我国轿车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49.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0.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51.我国企业家群体的素质及对策研究 52.安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与对策分析

5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各行业(如:纺织业、保险业、汽车业、金融业等)的影响以及发展对策研究

54.对我国(或某地区)产业结构或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55.我国企业如何防范汇率风险研究

56.对我国(或某地区)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57.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或某行业)经济的影响 58.关于人民币资本和金融帐户开放问题研究 59.关于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问题的研究

60.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61.对我国信用卡发展问题的研究 62.对我国国际贸易有关问题研究 63.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64.对我国股市有关问题的研究

65.中国传统战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研究 66.《战略管理》课程模拟竞赛教学方法的研究 67.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若干问题的对比研究 68.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设计本土的企业文化研究 69.对五人组成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角色分配研究 70.博弈论在企业竞争中的运用研究 71.商业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 72.论公共部门的风险管理 73.“肥西老母鸡”品牌发展战略的研究

74.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现状与建立有诚信的信息披露机制的研究 75.我国农业费改税改革的发展与完善研究 76.我国上市公司规范治理问题的系统研究

77.中国汽车行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78.中国电信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79.ERP在我国重点企业集团中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80.我国商业业态变迁与中美商业零售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81.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或流通)问题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82.从江淮汽车公司的发展看学习型组织应用效应与发展前景 83.我国高等院校建立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84.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85.中国零售业竞争战略及策略研究 86.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87.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88.会展经济运作模式研究

89.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0.化妆品市场营销模式研究 91.“三农”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92.民营科技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研究 93.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94.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问题及对策

95.我国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环境研究

96.我国高等院校建立和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研究 97.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高层管理人才储备研究 98.各国中小企业立法比较研究

99.区域经济发展中地区性人才政策研究 100.我国体育行业市场运作模式研究

101.对我国政府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证分析

102.对我国政府实行的“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103.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4.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对策研究

105.入世后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新动向及我国企业的对策研究 106.入世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研究 107.安徽省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 108.安徽省科技竞争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09.我国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10.信息经济下企业组织机构变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111.安徽省(或我国××地区)经济开发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12.安徽省(或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3.安徽省(或我国)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4.安徽省(或我国)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5.安徽省(或我国)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 116.安徽省(或我国)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发展模式研究 117.关于商业银行经营实力综合评价问题探讨 118.企业管理者行为分析及激励机制的建立 119.工业(或商业)企业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 120.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及其激励探讨 121.××公司战略使命书的撰写和评价 122.关于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构建探讨 123.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管理探讨 124.××企业营销渠道研究

125.试论中小企业经营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126.论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

127.不确定信息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研究

128.供应链中战略伙伴关系确立的内在机制研究 129.论博弈论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130.论企业在贯彻执行《劳动法》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131.试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法律问题 132.浅谈企业绩效工资体系的建立 133.我国保险人员业务激励机制分析 135.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问题研究 136.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研究 137.软件产品销售策略研究

138.软件企业规模扩张策略研究 139.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40.企业物流研究

141.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14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43.企业技术进步支持体系研究 144.企业营销管理研究 145.广告策划研究

146.论我国宏观调控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147.某企业市场环境分析及营销对策 148.论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49.绿色营销浅探

150.论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

附件二: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目 录(四号黑体,居中)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 2 1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一章,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下同„„„„3 2 ××××××(正文第二章)„„„„„„„„„„„„„„„„„„„ Y

2.1 ××××××(正文第二章第一节)„„„„„„„„„ Y

2.2 ××××××(正文第二章第二节)„„„„„„„„„„„„„ Y

2.X ××××××(正文第二章第X节)„„„„„„„„„„„„„ Y 3 ×××××(正文第三章)„„„„„„„„„„„„„„„„„„ Y „„„„„„„„„„„„„„„(略)

X ×××××(正文第X章)„„„„„„„„„„„„„„„„„„„„ Y 结论 „„„„„„„„„„„„„„„„„„„„„„„„„„„„„„Y 致谢 „„„„„„„„„„„„„„„„„„„„„„„„„„„„„„ Y 参考文献„„„„„„„„„„„„„„„„„„„„„„„„„„„„„Y 附录1 ××××(必要时)„„„„„„„„„„„„„„„„„„„„ Y 附录2 ××××(必要时)„„„„„„„„„„„„„„„„„„„„ Y

页面设置:A4纸排版,上下空:3cm 左右空:2.8cm

毕业论文标题

(大标题:2号黑体;居中;上空1.5行,下空1行)摘要:(四号黑体,顶格),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每行与冒号对齐。关键词:(四号黑体,顶格),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每行与冒号对齐。中文摘要单独一页。Abstract:(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顶格), 内容(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行距固定值22磅)),每行与冒号对齐。

Keywords:(四号Times Neww Roman字体,顶格), 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每行与冒号对齐。英文摘要单独一页。(空一字距离)引 言(或绪 论)(每一章分页)

(正文一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

1.1(空半字距离)××××××(正文二级标题,四号黑体,顶格,上下各空1行)×××××××××(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

1.1.1(空半字距离)×××××(正文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缩进两字)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

1.1.1.1(空半字距离)×××××(正文四级标题,小四号宋体,缩进两字,正文接后)×××××××××××× A

B C 图、表及公式编序统一用二级编序,如:

图1.1(空一字距离)图书仓库管理系统

(五号黑体,图下方居中,上下各空0.5行注解等用5号宋体)表1.1(空一字距离)图书结构表(五号黑体,表头居中,上下各空0.5行,注解表格内容等用5号宋体;表格外框线为1.5磅粗线)结 论(小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分页)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

谢 辞(小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分页)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 [参 考 文 献](小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分页)

[1] ×××××××(小四号宋体,顶格,行距固定值18磅)×××××

[2] ××××××××××××××××××××××××××××××× „„„„

[10] ××××××××××××××××××××××

„„„„ 注释:(五号宋体)

附录:(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是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且在文中确实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磁带、磁盘、光盘)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篇5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附件二

一、理论法学

1.论“一国两制”对我国法制的影响

2.试论法律信仰的危机及其拯救

3.论司法独立的精神实质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4.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

5.论中国当代法学教育

6.儒家文化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

7.论马锡五审判方式

8.从唐律的内容看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完成9.论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的冲突

10.试论大陆法系对清末和民国法制的影响

11.浅议我国古代无讼思想

12.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论略

13.儒家法律思想研究

14.法家法治理论研究

15.德国民法典对世界法制的贡献

16.新自然法学思想评析

17.社会学法学思想研究

18.新分析法学思想研究

19.基督教神学对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20.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21.试论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论

22.论洛克的自然权利论

2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剖析

24.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25.卢梭与孟德斯鸠法律思想比较研究

26.边沁功利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27.论梅因的法律思想

28.论凯尔森纯粹法学理论

29.论庞德社会法学理论

30.西塞罗的法律观

二、宪法与行政法学

1.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功能的再认识

2.论宪法权威的形成与保障

3.论选举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4.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评价与展望

5.互联网时代言论自由保护与规制

6.劳动教养制度的合宪性评价

7.论城乡公民权利的平等保护

8.论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保护

9.论公民出版自由的法律保护

10.论人大的“个案监督”

11.论紧急状态中的基本人权保护

12.论政府诚信的危机与重塑

13.论依法行政面临问题与对策

14.论行政法的比例原则——从“钓鱼执法”事件说起

15.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

16.《行政强制法》的释与评

17.我国行政听证的去形式化研究

18.论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9.我国信访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20.行政复议机构改革研究

21.关于我国设立行政法院的思考

22.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

23.论对内部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24.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

25.论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26.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之界定

27.论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28.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法规制

29.行业协会自律行为行政法律问题研究

30.公共设施致害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三、刑事法学

1.论危险驾驶罪

2.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3.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

4.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

5.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改造

6.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与控制

7.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8.女性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9.老年人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10.农民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11.毒品犯罪防治研究

12.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被害人保护

13.利用计算机犯罪的特点与对策研究

14.中外犯罪预防理论比较研究

15.中外控制犯罪的对策比较研究

五、民商法学

1.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我国精神病人监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3.论“代孕”现象的法律规制

4.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评析

5.同性恋婚姻法律问题研究

6.婚前财产公证制度研究

7.网络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8.论格式旅游合同的法律规制

9.“过度医疗”的法律规制研究

10.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11.小区停车位权属的法律研究

12.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法制应对

13.论银行存款人权益保护

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15.民间借贷的法理分析与规制建议

16.论垃圾短信的法律规制

17.论垃圾邮件的法律规制

18.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19.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探讨

20.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21.国有企业债转股问题研究

22.论我国小企业促进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3.试述统一国际间票据法的趋势

24.保险金继承权问题初探

25.责任保险中第三者索赔权问题研究

26.人寿保险单现金价值浅析

27.网络音乐著作权问题探析

28.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研究

29.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30.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六、经济法学

1.论网络购物消费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2.论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3.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法律思考

4.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游戏不良影响的法律思考

5.农村大额医疗费保险制度研究

6.城市公租房法律问题研究

7.网络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8.我国农村灾害救助法律问题研究

9.城市垃圾循环利用法律问题研究

10.地方政府公债法律问题研究

11.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

12.开放式投资基金的法律问题

13.跨行查询收费法律问题研究

14.商业银行信息公开披露的法律分析

15.电子银行的法律问题研究

16.知假买假适用惩罚性赔偿之评析

17.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18.缺陷产品召回的法律问题研究

19.私人诊所/私立学校的企业性质问题研究

20.我国公积金制度研究

21.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22.试述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

23.论生态移民补偿制度研究

24.论我国试用期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25.浅论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2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2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28.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法律问题研究

29.家庭暴力法律防治体系的建构

30.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七、民事诉讼法

1.我国审判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论审判独立与媒体监督的冲突与调适

4.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5.建立健全小额诉讼制度研究

6.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对策研究

7.民俗习惯在审判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8.论诉讼外纠纷解决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与完善

9.弱势群体诉讼权利保障研究

10.恶意诉讼研究

11.论建立判例制度必要性与可行性

12.小区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探讨

13.论仲裁监督模式之优化

14.论合意选择法官制度

15.手机短信证据问题研究

八、刑事诉讼法

1.辩诉交易制度研究

2.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3.论诱惑侦查及其法律规制

4.论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

5.拷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6.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

7.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

8.超期羁押的司法救济机制研究

9.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刑事诉讼再审理由的理性分析

11.论公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12.关于中国引进沉默权制度的思考

13.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完善研究

14.论刑事诉讼中法官之调查权

15.论辩护律师的权利保障

16.论起诉便宜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及借鉴

17.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制度研究

18.论亲亲相隐制度的确立

19.“零口供”对刑事侦查的影响与对策

20.恢复性司法与我国的缓刑制度

九、国际法

1.论民族自决原则和国际法的新发展

2.论国际司法机构临时保全措施研究

3.从难民公约角度看难民权利的保护

4.论国际人权法上的工会结社自由

5.论WTO协议司法救济条款对个人的适用问题

6.论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平衡

7.论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适用

8.论保护弱者的国际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

9.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涉外商业贷款协议中的法律适用

10.论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民事管辖权法律冲突与协调

11.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区际冲突法中的适用

12.论国际商事纠纷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13.论我国涉外遗产继承法律适用的立法完善

14.论涉外遗嘱处分方式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15.论涉外非婚同居的“自体法”

16.论反致制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17.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问题

18.论《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教育服务对外开放

19.论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现状和完善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篇6

一、从继续教育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 一) 在共建“中国梦”中继续教育的作用

在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在提出“中国梦”思想之后,对我国发展历史和社会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同时也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发展的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当然,“中国梦”的提出涉及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我国教育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袁贵仁作为我国教育部部长,在“中国梦”提出的第一时间内,他给予强烈的反映,并且具体描绘了“中国梦”[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继续教育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所谓的继续教育是一种人人都需要继续接受的教育,在帮助人们树立终身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 二) 大学教育承担的主要职能

从教育领域上想要真正实现“中国梦”,这就需要建设更多专业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终身教育以及全民学习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理念和主要认识。大学继续教育与大学自身优势紧密结合,为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专业型建设人才。从各方面上来讲,大学教育主要承担着四种教育职能: 第一,改革大学教育的机制; 第二,倡导全面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第三,优化和整合大学各种教育资源; 第四,更好地服务社会。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大学继续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足以表明大学继续教育和经济社会之间紧密相关和互相联系,在实现“教育梦”和“中国梦”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 三) 大学继续教育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大力推进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这是科教兴国的主要战略,能从根本上推进实现“中国梦”。当代,我国很多大学都相继设置继续教育组织机构,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形势,建立健全的结构组织,深度进行革新和完善[2],进一步促进大学继续教育的成功转型发展。在积极的转型发展形势下,建立较为完善的终身学习平台,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在大力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深度分析和研究在当代形势下,如何解决好大学继续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危机,了解和掌握在大学继续教育中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并且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保证大学继续教育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大学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面临的问题

( 一) 继续教育中缺乏理论知识的研究

从当前我国大学继续教育情况来讲,大学继续教育中缺乏对于理论知识的研究,可以说从事大学继续教育的组织机构是数不胜数,但是专门研究和从事继续教育的机构却少之又少。只有深度研究大学继续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完善继续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真正提高继续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加强教师教学质量,保证继续教育取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在大力加强大学继续教育的实践中,只有加强研究学术性知识,才能解决大学继续教育机构中所面临的问题。

( 二) 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迅速扩大削弱了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所建立的大学继续教育机构,通常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非学历教育方式为辅助教育方式。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升学率也随之提高,我国已经趋向于一种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状态,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继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随着学习型社会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势必会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别在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率越来越低,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反而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受到各行业的欢迎,因此,大学继续教育机构应该转变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技术,帮助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称心的工作岗位。大学继续教育机构应该抓住每一次发展的机遇[3],结合当代市场的需求,重新定位自身的教育模式。

( 三) 各类继续教育机构对大学继续教育的冲击

随着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继续培训机构应运而生。企业自主开办的大学、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政府部门成立的培训中心、境外培训机构等不断发展。有一些国外继续教育品牌因为起步较早,无论教学技术还是教学质量,相对来讲都比较成熟; 有一些教育机构通过自主投资建设,虽然教学质量和教学技术与国外继续教育机构相比稍差一些,但是由于其他方面比较成功还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总体来讲,这些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具有灵活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通过加盟或者连锁等形式,在我国当前继续教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无疑给大学继续教育机构带来很大的冲击力。

( 四) 教育决策者的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学决策者依然将更多的精力集中放在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身上,并不关注和重视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也不认可继续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着的作用。在继续教育中,通常需要投入相应的经费,很多决策者认为这种继续教育与“办培训班”模式相同,主要目的是为了安置部分员工和增加学校收益。决策者存在这种指导思想直接致使在办学过程中更加趋向于收益,直接阻碍了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目前,继续教育市场化所采用的办学模式为自身的稳定和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决策者所存在的错误指导思想直接影响了继续教育机构的发展。

三、推进大学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实现“中国梦”

( 一) 制定教育品牌完善发展战略

从我国当前大学继续教育机构建设形势来讲,很多高校并不重视继续教育的建设,也没有打造相关的教育培训品牌,更加没有充分认识教育培训品牌的发展。所以,高校想要做好继续教育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制定品牌完善发展战略。第一,加强宣传品牌科学发展理念。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应该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具有品牌思维和品牌意识,从建设品牌的角度思考一系列问题,在思考问题中,员工便可了解怎样培育品牌和怎样建设出学习者所需要的品牌以及怎样才能提高学习者对于品牌的认可度等。第二,制订科学合理的品牌发展计划。评估高校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且掌握影响高校继续教育品牌的主要因素,制定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相符合的品牌发展策略,并提出具体实行方案,不断提高品牌的竞争优势。第三,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品牌标识系统,并且在大学继续教育机构所举办的每一项活动中展示,长久下来,学习者便可熟知高校的品牌。但是需要的注意的是,所建立的品牌一定要具有特色,能够充分吸引学习者的目光。因此,继续教育在塑造品牌中,应制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战略。

( 二) 促使学员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在“中国梦”的众多组成部分中,全面育人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育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4]。从我国当代继续教育的对象和教育内容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上来讲,继续教育可以被称为一种应用型教学活动,继续教育所贯彻执行的全面育人,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者健康快乐成才,这也是我国每一所高校最终的工作目标。所以,继续教育所实施的全面育人政策,主要包括对智育、德育、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等素质的培养,特别是重视构建学生应用型素质,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日常需要,继续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忠于责任和忠于岗位的意识,既要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技能技术,也要培养他们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在人民群众需求和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当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工作岗位上所能运用到的极少,所以,不得不要求学习者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保证自己永不失业。继续教育正好可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在网络技术如此便捷的今天,继续教育可以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 三) 支持实践者展开学术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的公平[5]。想要促使继续教育公平和取得持久的发展,不得不研究继续教育理论学术知识,高校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力度投入更多的教育研究经费,也可以采用课题立项的方式给予经费研究,这对于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里需要进行深度研究的项目包括很多方面,比如: 继续教育的政策、继续教育的历史、继续教育发展形势、继续教育的管理、继续教育的市场属性、继续教育的发展思维、继续教育的研究品牌等,高校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继续教育的研究,在研究中,学校可以组织相关部门申请国家继续教育研究课题、建立继续教育学习交流中心、出版相关的书籍和报刊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熟知继续教育,更加主动了解继续教育。

( 四) 创新学校继续教育服务模式

目前,继续教育培训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致使出现很多与教育培训产品相关的服务机构,比如: 专业培训课程供应商、培训辅导资料出版商、培训服务咨询等,这些服务在继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贯穿于继续教育的始终。首先,高校需要完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服务链中不足的部分,解决服务链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服务链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在市场上准确定位自身的培养模式,坚持继续教育的各项原则,做好各项工作,保证每一环节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将其解决。同时,继续教育还需要扮演自身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学习服务平台,在此平台技术上,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所服务的对象既应该是当代大学生,也应该是社会工作者,最后使高校继续教育机构能够成为综合性教育服务商,并帮助更多想要学习的人学到自身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其次,继续服务战略联盟的建立,我们都明确了解,如果继续教育机构想要走联合发展这条道路,那么继续教育服务联盟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与高校所设置的各专业建立联系; 二是与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联盟。通过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可以将本来是竞争对手的关系转变为友好合作的关系。从合作关系上来讲,既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也需要获得培训政策的引导,还需要做好授权工作和认证工作,想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需要继续教育机构相关领导人员具有宽阔的视野和较强的决策能力等,与各院系以及科学研究院展开合作,开发相关培训项目,突出办学特色,真正提高继续教育机构的发展能力。

( 五) 形成健全的全面管理体系

教学质量作为决定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继续教育机构应重视不断创新教育内容,设置继续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以及培训内容等,根据继续教育机构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建立相关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6]。建立控制内部质量机制和审核教育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等。建立质量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促使学员、管理者、教师、社会公众等人员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还需要建立跟踪反馈管理机制,形成相应的文字报告,并且报告的内容予以公示,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并且同时听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意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规章制度。通过实施上述措施,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和继续教育评估体系以及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等,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继续教育作为学历教育的一种存在形式,既拓展了现代教育理念,也体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不足。虽然大学继续教育在实施“中国梦”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大学继续教育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阻碍了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大学继续教育应敢于直面自身的不足,主动抓住每一次发展的机遇,在发展中逐渐解决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实现“中国梦”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摘要:在共筑“中国梦”中,大学继续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快“中国梦”的实现,这既是时代发展赋予教育者的职责,也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深入探索了将“中国梦”和大学继续教育统筹结合的实践路径,要求从品牌发展战略的高度,以终身学习为教育理念,注重学术研究和培训服务创新,以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继续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心怀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中国梦”,继续教育,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J].党建,2013(4):162-165.

[2]马启鹏.基于转型视阈中的高校继续教育组织机构革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9):230-233.

[3]申怡.大数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3(12):59-63.

[4]袁贵仁.我的中国教育梦[J].现代教学,2013(4):78.

[5]王嘉毅.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着力推进均衡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J].甘肃教育,2013(1):99-101.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篇7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以来,完善终生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更广泛的学习需求和全面实现受教育的权利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在推动着继续教育正在由教育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并担当起为社会培养各类急需人才的重要任务。这些变化既是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成就肯定,同时也为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为此,有必要认真回顾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以推动高校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一、高校继续教育的发端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北京大学举办继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早在1918年,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校长就首开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继续教育的历史先河,开办了“校役夜校”和“平民夜校”,为在北京大学工作的工友及社会贫民百姓提供了进入大学的学习机会,同时蔡元培先生还倡导举办了“新闻学研究班”,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就是新闻学研究班的结业学生。在蔡元培先生的启迪和支持下,以邓中夏等为核心的北大进步学生还组建了“平民学校”和“平民教育讲演团”等教育团体,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开展了大量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推动了北京大学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的继续教育工作……这些,都为北京大学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传统的形成和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实践基础,2006年,北京大学为弘扬蔡元培老校长“劳工神圣”的真谛与精神,秉承“传承平等理念、成就平民梦想”的办学宗旨,重新开办了“北大平民学校”,目前这一继续教育项目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北京大学师生的大力支持,已逐步成为北京大学务工人员心中的知识圣殿和精神家园。

二、建国以来北京大学继续教育事业发展

建国后,在5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开办的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干部研修班、防化兵部化学专业进修班和少数民族干部东方语文研修班等,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发展骨干。50年代中期,中央关于“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又一次激发了人们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热情。与此相适应,北京大学经教育部批准,于1956年开办了函授教育,到1966年“文革”开始时止,气象学和图书馆学专业函授共向社会输送了1700多名函授毕(结)业生。同时还以接受进修、培训等方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的管理干部和科技人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文革”而停滞的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了恢复,伴随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大学也积极推进了继续教育的改革,使继续教育出现了“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层次不断向上提高,管理不断加强,教学方式手段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的新局面,同时也使其稳步的迈入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1980年北京大学恢复了函授教育,1981年开办了干部专修科,1984年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为高校教师进修开办了助教进修班,1986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开始接受国内访问学者并举办骨干教师进修班。学校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将其改革发展的目标、措施列入了学校“七五”事业发展规划。为了加强继续教育的管理,北京大学适时制定了学校开办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管理办法,学籍管理规定、接受进修教师的管理办法和函授站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稳定了办学秩序,促进了继续教育迈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这些规章制度和加强管理的措施都是开创性的,得到了教育部主管部门的肯定并向其他高校推广,从而也为全国的继续教育规范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1992北京大学进一步明确了继续教育在学校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本科生打基础,研究生上水平,继续教育添活力”,三者协调发展,功能各有侧重的教育发展结构模式。同时“为学校教育改革作先导”的客观要求也推动了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在1996年全国函授、夜大学教育评估中也获得了“双优秀”的好成绩。1998年后,学校投入了资金建设了集卫星直播、计算机网络传输系统相结合的教育信息传播平台,适时开展了现代化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同时还大力调整了继续教育的层次、科类和形式结构,改革了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修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完善了各项管理工作程序,发展了高层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推动了继续教育沿着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向前迈进。这一时期继续教育设有昌平、圆明园两个校区,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建有函授站28个,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30个。在校学习的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班、现代远程教育学历继续教育学生30000多少人。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各类研修班、培训班等非学历继续教育每年培训40000多人次。这些毕、结业生经过北大培养后,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绝大多数人成为行业系统、单位的骨干,许多人还成为本系统、单位高级的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还有许多人因成绩显著或在科技工作中创出新成果而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受到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继续教育毕、结业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新成果,进一步彰显了北京大学继续教育质量和水平,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999年,在北京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及“985”规划中,学校将继续教育的发展列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规划之中,并明确了北京大学进入21世纪继续教育新的指导思想是“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层次,提高质量,重点发展高层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积极、稳步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努力为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称的继续教育新体制奠定必要的基础”。根据该指导思想,北京大学将继续教育的战略定位为: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并且要有学科综合与渗透的特点,要有国际化的特点;必须要创名牌,有特色,绝不能流于一般。在确立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北京大学又将继续教育的发展目标具体确定为:发挥北京大学名校、名师、名课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依托北京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以及与国际知名大学广泛联系的优势,广泛吸纳社会资源,积极发展高层次继续教育,努力把北京大学的继续教育办成高校师资和高级公务人员、高级商务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创建具有北京大学特色的继续教育品牌。正是有了这样具体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2000年以来,学校继续教育才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基本实现了由学历继续教育向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点转移,继续教育的辐射范围与影响力持续提升,其显著标志是,主动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需求,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学科领域涵盖了经济、金融、法律、教育、医学、管理、哲学、艺术、语言和自然科学理论、技术、工程等众多学科方面;依托中组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和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打造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教育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选学等领导干部继续教育项目,同时主动服务地方发展,为地方基层干部提供了大量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继续教育服务;积极探索企业继续教育思路与模式,服务企业改革和发展,面向企业中、高层领导干部,在领导力、战略思维、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13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后,学校依托软件工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学精算、地质矿物、教育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端技术人才。据统计,近五年来,全校有近40个办学单位举办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每年申报立项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都在1200个左右,年均培训学员在60000余人,辐射全国所有省区,并已经逐步形成了十多个具有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的精品项目。其中,“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领导干部选学工作”项目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成为特色继续教育品牌项目,集中体现了北京大学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和“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高校继续教育特色,稳步拓展了高校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宽阔渠道。在“十三五规划”中,北京大学对学校未来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明确要求,即“坚持走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发展之路。充分挖掘、整合北大学科、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建设以高端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体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积极适应国家人才战略总体规划,打造协同平台,培育品牌优势,完善质量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动继续教育朝着有利于扩大北京大学的社会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有利于支持学校整体发展的方向健康发展,争创建成具有北京大学特色的世界一流的继续教育体系”。

三、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回顾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是始终给与高度重视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制订“七五”事业发展规划开始的历次发展规划,以及“211工程”“985”规划和近期的“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十三五规划”等都把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列入其中。特别是在“985”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学校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长远目标的高度出发,统揽全局,高瞻远瞩,客观地分析了学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继续教育作出了符合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学校继续教育在新世纪的科学发展。

但是,当我们回顾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展望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时,我们也不难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不断变化,高校继续教育将面临许多新的新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主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且在各高校中具有普遍性。

(一)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尚未成为师生员工的共识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没有把继续教育当作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重视,只是把它看成是创收的手段,成为单位的“钱袋子”。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关于改革、发展继续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执行,也加剧了继续教育在学校事业中的边缘化倾向,与国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要求极不相称。

(二)高校继续教育的投入有待加强,教育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教学场地和生活、住宿条件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何盘活校内外、国内外可利用的资源,增强高校继续教育的活力,加强硬件方面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使继续教育与其他教育事业形成水乳交融,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仍是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方面面临的新课题。

(三)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坚持统一归口管理原则,理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立一个管得住、放得开、运转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体制、体系,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发展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研发适应需求的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能力不足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结构不是随意确定的,它要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例如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继续教育结构体系主要受社会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大。经济结构尤其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继续教育结构及其改革发展方向的调整。同时,继续教育也给予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巨大影响,并促进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因此,主动分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继续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和施加的各种影响,推动继续教育的改革和科学发展,有利于继续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复合型和技能型急需人才。

总之,这些问题,有的是形势、情况变化后提出的新挑战,有的是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也有一些是尚未解决好的老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社会变化的新情况,必须树立改革的观念和创新的精神,主动抓住机遇,以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高校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从日益增长的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出发,通过深化高校继续教育体制改革,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探索和培育继续教育新的增长点,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并通过办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来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改革和完善专业及课程设置,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的目的,构建成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高校继续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学敏.教育经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志远,朱建文.成人教育经济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4]秦宝庭.教育与经济增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下一篇:自闭症个别化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