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实施“双百强基”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024-07-29

太原市实施“双百强基”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太原市实施“双百强基”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篇1

“双百”引领强基础 管理创新惠民生

“现在我们这个小区,只要打个电话,不出10分钟,就会有工作人员上门为你解决生活困难。”太原市滨河花园小区的住户们一提起小区的“十分钟服务圈”,自豪之情总是溢于言表。这得益于太原市“双百强基”工程的深入实施。太原市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从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着手,把建设100个高标准示范村、100个高标准示范社区的“双百强基”工程确定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中之重,改革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改善活动场所,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打牢了基层组织服务发展、改善民生、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的基础。

建强班子:选好配强带头人

针对部分基层组织班子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干部素质较低的现状,太原市委决定从社区换届入手,在全市541个社区中确定100个基础较好的社区,建设高标准示范社区,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从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双带”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专业大户、复转军人、农村经纪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前离岗和退休干部职工中选拔基层组织班子成员。换届后,100个标准化示范社区中,35岁以下干部占3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干部占40%,优化了基层班子结构、提高了基层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太原市还从1001个村中确定了100个组织基础较好的村,建设 高标准示范村。为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太原市把政治素质好、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清正廉洁、群众认可等纳入其基本任职条件。

创新机制:构建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实施“双百强基”工程以来,太原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组织带动作用,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从日常小事入手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组织管理格局。

太原市城南的亲贤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90%以上是外来流动人口,化解矛盾、消除隐患一度成为社区管理的难题。如今,亲贤社区建成了示范社区,由党员群众组成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在社区范围内从事交通协管、小学生护学、作业辅导、公交站台文明宣传等活动。由于这些志愿者都穿着社区统一制作的蓝马甲,所以居民都亲切地称他们“蓝马甲”。在“蓝马甲”的大力协助下,亲贤社区昔日的矛盾多发变成了今天的和谐幸福。目前,太原市各社区共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1261支。以他们为主体,各社区打造了“十分钟服务圈”——以社区为圆点,以十分钟路为半径,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

筑牢阵地:加强基层组织场所建设

楼是高了,路是宽了,城市越来越漂亮了,可活动的地方却没了……过去,许多社区居民常常抱怨社区内的活动休憩地方少,没有活动场所。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太原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双百强基”工程实施前,全市村级组织中有200多个村没有活动场所,社区组织中活动场所9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有233个,最小的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

工程启动以来,太原市委下功夫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市政府把建设100个高标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为10件实事之一。今年,太原市争取省以上补助资金686.28万元,落实市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000多万元,在实现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了对100个示范村配套建设的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活动场所办公教育、服务和文化娱乐等“一室多用”的功能。

为了改变社区特别是老城区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不足的现状,在“双百强基”工程中,太原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用于高标准示范社区建设,各县(市、区)委已投入10068万元用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市社区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并加强对活动场所的综合利用。现在,100个示范社区平均活动场所面积均已达到200平方米。

优化服务:提升服务群众的品质

“双百强基”工程把优化服务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主攻方向,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太原市在标准化示范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做到议事、决事全过程公开、透明、科学,降低了决策的失误率。东黄水镇的东黄水村原来准备实施养羊项目,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后,征求村民意见并通过专家论证,认为这个项目没有地域优势,建议发展小杂粮种植。今年,东黄水村种植有机谷子1628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为了提高社区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太原市在示范社区打造“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平台,为党员和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在设立服务大厅的基础上,新增设了文明市民学校、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司法调解室、综合活动室。目前,全市已建立党员服务中心103个、党员服务站249个、党员服务点550个。

上一篇:配送安全责任书下一篇:植树节植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