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

2024-06-26

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共8篇)

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 篇1

【江西理工大学专业】江西理工大学招生网站-江西理工大学分数线

一、学校全称:江西理工大学

二、学校代码:10407

三、学校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四、办学层次:普通本科、专科

五、校址及办学地点1.校本部(一本、二本):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2.南昌校区(部分二本、专科):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六、招生科类及条件1.我校面向全国招收文史、理工、艺术及体育类考生,并且招收港澳台和华侨学生。2.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3.对按照各省(市、区,以下简称省)招生主管部门规定可计入成绩总分的加分,录取时予以认可。4.英语专业外语限考英语,英语高考文化成绩需达到良好以上,并需参加高考英语口试且成绩为良好以上;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外语限考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语限考英语,英语和数学高考文化成绩要求及格以上;日语专业外语限考英语,英语高考文化成绩要求及格以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语语种不限,外语高考文化成绩要求及格以上。其他专业报考外语语种和单科成绩不限。

七、录取规则1.为最大限度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我校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对进档考生,先按第一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计划录取;如有未完成计划的专业,则从未录取的考生所填报的第二专业志愿中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以此类推;所有专业按考生志愿录取后,如仍有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再从未录取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

2.录取男女比例不限。考生录取后,专业一律不予更换,但可在入学第二学期结束后,根据大一学习成绩择优调整专业,也可申请“双学位”学习或辅修第二专业。3.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含体检复查),复查合格者取得学籍,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取消入学资格。4.中外合作办学、企业定向就业专业一律按考生志愿录取,不列入专业调剂范围。

八、艺术类、体育类录取规则1.艺术类专业:专业成绩认可生源地所在省统(联)考成绩,艺术类(美术)专业考生,专业和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本科合格线即可报考我校艺术类(美术)专业,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40%+文化成绩×60%]从高

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生源地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按其文件规定执行。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2.体育类专业:考生专业和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本科合格线即可报考我校体育类专业,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生源地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按其文件规定执行。

九、定向录取1.企业定向:面向江西省考生录取的定向单位为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统招专业同批次录取,录取后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企业承担学费,毕业后需为企业服务8年。2.贫困地区定向:我校是教育部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遴选高校,2014年拟安排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程管理专业面向农村贫困地区考生招生。3.面向农村定向:我校是教育部“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政策实施高校,2014年拟安排江西省一本招生计划的5%面向江西省农村定向招生。

十、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项目我校与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开展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试点工作,在江西省二本批次单列“职教本科合作实验班”招生代码,面向江西招收地质工程30人、工程造价70人。学生在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就读,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由我校颁发相同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十一、收费标准本科学费:3795、4025、4255元/年(汉语国际教育3565元、建筑学6900元、艺术类9200元、软件工程10000元、风景园林92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14000元或15000元/年;高职(专科)学费:50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2000元/年);住宿费根据不同的住宿条件,900或1000元/年;以上收费标准以上级下达的文件为准。

十二、学生奖助1.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学期可获得学校综合奖学金;同时每年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学校通过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方式为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支持和保障。3.学校还设有优秀新生入学奖,以及宝钢教育奖学金、泰豪杰出学生奖学金、钟惠明励志奖学金、晨光奖学金、东莞校友会爱心助学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资助金等18项社会奖助学金。

十三、联系方式1.校本部:电话: 0797-8312508、8312088(兼传真)电子信箱:07978312088@vip.163.com网址:http://zsjy.jxust.cn 微博: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http://e.weibo.com/jxustzsb2.南昌校区:电话:0791-83858358、83858359(兼传真)电子信箱:

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 篇2

近日, 南昌市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笔试举行, 8个副科级岗位共吸引121名大学生村官报名竞争。近年来, 江西省努力为聘用期满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搭建平台, 跟踪培养、长远规划, 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江西省定期从聘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拔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副科级领导干部。2011年, 该省结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 公开选拔了6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在大学生村官队伍中引起了良好反响。今年将定向选拔100名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副科级领导干部。

从大学生村官中定向选拔选调生, 是江西省的另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全省将从聘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中选拔100名选调生, 明确2013年选拔200名左右。从2014年开始, 选调生工作与大学生村官工作并轨, 每年选拔400名左右。同时对选调生加以重点培养管理, 将其中优秀的纳入后备干部队伍, 工作满2年后经组织考核优秀, 可享受副科级待遇。到2016年, 全省预计将总共选拔选调生1500名左右, 覆盖全省乡镇 (街道) 。 (欧阳小华) ■

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 篇3

【关键词】大学高年级学生 研究生 报考

目前,考研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完善自我、拓展就业途径的一个主要渠道,报考人数逐年攀升。为充分了解高年级大学生(主要是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考研需求,以便为其营造良好的考研环境和氛围,依据有关文献[1-3],设计了“在校生考研情况调查问卷”,并在江西农业大学广大学生中进行随机调查。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扫描考研问卷二维码,学生即可直接进行问卷填写,方便有效。

该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的形式自2014年10月23日发布,于11月24日收回,本校大三在校生总人数4600人,共收回有效问卷2173份,参与率为47.24%。

1 参与学生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生1141人,52.51%,女生1032人,占47.49%,性别比例基本均衡。

调查学生所学专业划分为理工、文科和艺术三大类,相应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2.13%、35.85%和2.02%。

对专业的认知度,数据显示,68.66%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尚有31.34%的学生不满意所学专业。58.12%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就业前景一般,30.37%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较好,仅有11.5%的学生觉得前途渺茫。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专业考研情况把握

调查数据显示,46.1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考研难度一般,28.62%的则认为很难本专业考研,更有12.33%的学生根本没去了解专业的考研情况,另外,仅只有12.8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考研容易。

数据表明,学生中去了解专业考研情况的还是占绝大多数的,说明学生对于考研的关注度较高;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考研容易的情况也与之前大部分学生看好就业前景的数据吻合。毋庸置疑,如果考研不容易,学生自然会考虑直接就业。

2.2 考研意向

对学生考研意向数据分析得知,仅只有18.78%的学生还未确定是否考研,明确表示不考研的学生占38.24%,与上述学生认为考研难和不了解考研之和的40.95%两者相近,说明对考研有一定了解约60%的学生正在考虑是否考研。

2.3 考研原因剖析

通过数据得知,学生考研的大部分原因还是来自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70.59%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有48.14%学生也认为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有47.63%学生也认为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当然也有21.12%的学生是来自家庭的压力,而只有极少数(7.55%)的学生是盲从的。由此看出学生的考研目标还是很明确的,对于自己考研是做了充分考虑的。

2.4 跨专业考研

学生对跨专业考研情况主要表现为:如果学生有考研打算的话,有53.29%的学生会选择跨专业,其余的46.71%则不跨专业。根据之前的调查数据,对自己目前所学专业,68.66%的学生表示满意,31.34%的学生则不满意。两者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可以看出:一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的学生若有考研打算还是会首先选择考本专业,不轻易跨专业;二是有极少部分学生即使对自己学的专业满意,也仍然可能会选择跨专业考研。

众所周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肯定是一劳永逸的,也很便捷。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学生跨专业考研呢?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有跨专业考研想法的原因有这些:兴趣爱好促使、本专业考研意义不大、本专业就业前景差、本专业考研难度大。

3 讨论

3.1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考研?

想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考研氛围,就要大力引导鼓励学生考研,那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们首先就要从学生不考研的原因着手。通过数据显示,有44.04%的学生有别的就业出路从而不选择考研,39.71%认为考研太难,38.75%的学生则是受家庭影响,这三个原因是占比例较高的。另外的原因就是认为考研的过程很辛苦很艰辛,所以不想考研占22.23%,而16.75%的学生则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考研。

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不选择考研的原因都是比较感性的,要想正确引导选择考研,可以从考研的难易程度、考研的就业出路等去理性分析,让学生选择考研。

3.2 考研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从调查数据显示,英语、数学、政治以及专业基础都是学生认为考研准备中不可或缺的,另外考研选择的目标学校也是学习的动力。当然专业考试的通过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对于提高学生的考研我们不能仅仅只关注其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学生的英语、数学及政治学习,努力引导他们在日常课程学习中不要忽略这些课程的学习。

当然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还需要更多的了解,比如跨专业考研通过率、跨专业考研需准备内容、跨专业考研要求以及跨专业考研对未来帮助有多大等。

根据数据显示,学生对于以上内容都是很关注的,这些内容也基本囊括了跨专业考研的各项因素,由此说明学生不是轻易做出跨专业考研的决定的。这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方向,在日后的考研引导中,要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关于专业方面的引导,让其理性看待自己专业考研和跨专业考研。

3.3 如何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

从调查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学生看:认为考研录取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英语、数学基础差;对考研和专业学校的定位不准确;复习准备时间少;考研资讯信息匮乏;学校与班级学风不够浓厚,各占比例分别为62.54%、51.96%、37.05%、35.02%、33.41%。前兩项原因明显所占比例较大,占主导因素,后三项原因差距不大。从数据也说明,对于学生来说,考研录取率不高不是单单某个原因导致的,而是众多原因形成。由此,若要提高学生的考研录取率,就必须提高学生考研的报考率,这也就要努力营造大三学生下决心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动力和氛围,只有在大学三年级初期时,学生就做好了准备考研的决心,才能真正提高大四学生考研的报考率。并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一是加强学风建设;二是加强师资力量;三是提供更多的考研信息;四是举办有效的考研辅导班;五是专业老师帮忙分析考研学校的定位。

4 结论与建议

就本研究结果看,大学三年级学生对于考研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加强引导,开展有关的辅导与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潘晓华主编.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M].2011.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林金霞,胡永萍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2012.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江西理工大学 篇4

8、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学校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加强。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广大党员的素质,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积累的主要经验

4、必须始终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党委始终把稳定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前提,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注重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保证。

(三)总体目标

9、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以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途径,使广大师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素养有显著提高,以爱国奉献精神、民主法治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职业道德和文明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显著提高;使学校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有显著提高。

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好学生活动中心和各类文体设施;建设好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校内宣传阵地;建立校、院两级精神文明领导机构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一支能适应新

形势要求、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把学校建设成为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团结向上、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学习型与创新型文明校园。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文化建设,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制度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和文化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做好校园规划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教育,逐步增设校园人文景观,形成布局合理、清洁优美、环境宜人、充满人文气息、更适合于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校园环境。同时组织引导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着力打造若干个在省内外高校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文化品牌,初步构建起以大学使命、大学精神、人才培养目标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文化体系与和谐校园体系,形成以人为本、充满关爱、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

湘潭大学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

(八)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1、坚持以一流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和保证我校新的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坚持把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深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和科研等各项重要工作中去,为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供方向指引、智力支持、力量支撑、组织保证和优质服务。

2、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党建工作任务,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

3、突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一是着力加强校、处两级领导班子的建设,不断改进校、处两级领导班子的作风,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切实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及时了解、解决广大教职员工的实际困难;二是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党员发展工作,重点做好在中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争使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45%以上,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70%以上,力争把学生党支部建立在高年级的班上。同时,认真把好党员的培养、入口、管理、出口关,确保党员质量。

4、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民主生活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坚持领导干部

“四个不准”的规定,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起反腐倡廉的心底钢铁长城;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建、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投标制度,严格学校财经纪律。加强收费管理,加强审计工作,严禁坐收坐支行为,从源头上防范腐败的发生。

5、深入实施“民心工程”,坚持把党建与关心群众的疾苦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人心、振奋人心,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防止和克服为党建而党建、就党建抓党建的观念和做法,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抓党建。要以实施“民心工程”为契机,大力弘扬湘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传统和团结、务实、爱校如家的优良品格,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勇气,努力在全校形成“争创一流、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一流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推动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6、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新举措;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排忧解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深化“两课”改革,切实发挥“两课”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推进德育的规范化、网络化、基地化和项目化;做好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7、切实加强工会、统战、离退休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思想,积极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上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和管理;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生活,积极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8、切实维护校园的稳定。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特别要加强校园内外的治安管理,创造良好的校园和周边环境。

兰州大学

三、目标与任务

——抓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改善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四、战略措施

(九)抓好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改善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优化学术与人际环境,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管理、运行的模式、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加大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3)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和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力度。要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切实提高管理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任用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退出与淘汰机制,保证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和健康运行。

(4)改进和加强“两课”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两课”队伍建设。切实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改革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强化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5)加强对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研究生会和学生会的领导,发挥教代会和这些群众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改革、稳定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加强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建设,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积淀和创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山东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要点、“十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成就

(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开展“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党建研究全面加强。成功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全省高校文明校园评估、德育工作评估,连续三次获得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进一步完善干部聘任制、试用制、任期制,积极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干部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两次作为省属高校代表,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学校党委被中共山东省委命名为“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6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四、“十一五”期间的战略措施与保障

(二)实施六大战略,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5.实施文化提升战略,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大学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的灵魂工程。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注重办学理念的凝练与升华,不断加强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承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为人师表、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逐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文化气氛,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校园舆论氛围,为学生的素质提升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主导,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统领校内各种舆论宣传阵地,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努力形成同心同德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有效工作机制,努力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服务完善的“绿色网络”和教育基地。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丰富学生人格培育内容,完善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三)加强三项保障,确保学校协调发展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与组织保障

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建立健全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进修、成果交流“四位一体”的理论学习机制,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加强党建工作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成果。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规范党委议事制度。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节俭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从制度上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防腐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以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增设10个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并申报两个以上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基地。在省内各县区设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困难学生扶助工作体系,加大对优秀困难学生的奖励力度,成立大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学生成才服务体系。

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 篇5

主席团

主席团是校学生会的重要决策机构;负责管理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制定团委学生会的工作计划并确保落实,整个团委学生会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等。具体工作职责为:

1、负责统筹规划和制定学生会的大政方针,从方向上指导各个部门的各项活动并对其工作进程进行监督。

2、领导贯彻落实学生会的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主席团会议和部长以上干部会议。

3、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关系,及时处理有关问题,组织检查各部门工作情况。

4、认真做好学生干部的思想工作,经常和校党委、省学联、校团委及有关职能部门保持联系,争取他们对学生工作的帮助与支持。

5、培养学生会干部活动操作能力、工作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良好的工作习惯。

6、定时召开主席团联席会,统筹协调各学院学生会工作;指导各学生分会的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7、完成领导、老师交办的各项任务。

要求竞选者有学生会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应对复杂状况的能力。

办公室

办公室是主席团下设的常务机构,主要负责学生会日常工作的处理,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学生会文件的起草,财务管理及后勤事物;作为联系各部门的纽带,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具体工作职责为:

1、执行主席团的决议,分配、落实主席团部署的工作任务,监督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

2、负责校学生会日常事务,包括办公室物品、经费、档案、文件等管理工作;落实执行校学生会内部制度;起草有关文件,草拟有关条例制度,并提交主席团审议。

3、协调各部门制定例会及值班时间表,安排专人出席各部例会,详细地做好会议记录、登记考勤,并定期公布各部人员出勤情况。

4、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各级学生干部之间的工作关系,使之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5、发挥桥梁作用,及时反馈基层信息,增进校学生会和各学院学生分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6、指导各学生分会办公室的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办公室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7、协助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有较强的责任心,对工作富有热情,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和较强的文字功底,工作认真负责,蹋实肯干。

学习部

学习部在主席团领导下,围绕学校的学风建设,针对本校专业特点,开展各类学习、学术及研究活动,提高同学知识技能,拓宽知识面;并与学校教务部门紧密配合,切实解决同学们遇到的学习问题。具体工作职责为:

1、组织开展各类学术讨论、学术竞赛、学术报告会、演讲、辩论、朗诵等活动。

2、及时收集、整理、发布各类考研、考证信息,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

3、引导学生热心学术探讨和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优化校园的学习环境。

4、加强师生间的教学联系,促进教学平衡;帮助同学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不定期与调研策划部配合进行求知问卷调查,广泛汲取同学们的意见。

6、指导各学生分会学习部的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学习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7、协助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学习成绩优良,有团结协作精神与大局意识,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创新意识。

文艺部

文艺部按照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集各类文娱活动,为同学们搭建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丰富同学业余生活,陶治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具体工作职责为:

1、负责策划组织各项文艺活动,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开展全校性文艺活动。

2、组织文娱骨干培训活动,举办各类专题讲座,搞好文艺普及工作。

3、组织开展与兄弟院校间的文娱联谊活动,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

4、指导各学生分会文艺部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文艺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5、协助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热心于文娱活动,有一定的音乐舞蹈知识和晚会编排经验,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责任心较强,心理素质较好。

体育部

体育部在主席团领导下,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生动活泼的健身活动,提高同学业余文化生活质量,以增强同学们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开展各种各样的大型体育活动,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具体工作职责为:

1、负责策划组织各项体育活动,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开展全校性体育活动。

2、组织开展与兄弟院校间的体育比赛,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

3、指导各学生分会体育部的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体育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4、协助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热爱体育工作,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较强的责任心,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实践部

实践部坚持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以服务广大同学、锻炼广大同学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发扬“积极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机会,培养

和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实践知行统一。具体工作职责为:

1、以全体同学为服务对象,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组织开展同学进行社区援助、帮困扶贫、义务支教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2、在校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下策划、组织全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3、负责学校家教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4、积极与外界联系,在确保同学利益的前提下为更多的同学争取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5、指导各学生分会实践部的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实践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6、协助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有耐心、进取心、责任心,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能吃苦耐劳。

外联部

外联部是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原则,发扬“和谐、诚信、务实、创新”的精神,促进校学生会与外界相互了解及合作,树立校学生会的良好形象,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了解社会的平台。具体工作职责为:

1、努力加强校学生会与兄弟院校学生组织的联系,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联系。

2、加强校学生会与外界的联系,积极拓展,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使校学生会的活动得到外界各方面的支持。

3、负责校学生会主办的各类大型活动的外联接待工作。

4、指导各学生分会外联部的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外联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5、协助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有耐心、进取心、责任心,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心理素质好。

科技部

科技部以树立正确全面的科学观为宗旨,以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为目标,积极宣传并倡导我校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学生科技立项,积极宣传并倡导我校学生参加校外有关专业竞赛活动,同时开展各类校内科技活动。具体工作职责为:

1、了解前沿科学,关注社会科技发展状况,宣传科普知识,引导同学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2、积极开展业余科技展览、讲座等活动,培养同学们科技兴趣,浓厚校园科技氛围。

3、积极做好各类科技活动、学生科技立项和有关专业竞赛活动的宣传工作,并做好相关的组织工作。

4、策划、组织各类校内科技比赛,提高同学们科技水平。

5、指导各学生分会科技部的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科技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6、协助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热爱科学知识,乐于钻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调研策划部

调研策划部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同学成才服务”为宗旨,围绕师生关注的问题展开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根据调研结果作出相关活动策划。具体工作职责为:

1、全面了解全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关注青年学生中的热点问题,把握学生发展脉搏。

2、收集同学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3、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在广大同学中进行调研,作出调研报告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将解决方案反馈给广大同学,同时根据调研结果作出相关活动策划,提交主席团进行审议。

4、与校学生会其他部门配合,对一些重大活动进行同步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5、指导各学生分会调研部的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调研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6、协助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责任心,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沟通能力。

女工部

女工部本着“团结全校女生,为全校女生服务”的原则,深入到女生中,切实帮助女生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难题;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发展女生课外活动能力,提高女生的独立自主性。具体工作职责为:

1、组织开展符合女生特点、有益于女生的各类活动,全面提高全校女生的综合素质。

2、配合校学生会相关部门,检查女生寝室卫生及纪律等情况。

3、指导各学生分会女工部的工作,促进各学生分会女工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4、协助校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是有一定的文艺、体育等方面知识,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的女生。

宣传部

学生会宣传部是负责团委学生会的校内橱窗、板报等宣传工作,积极配合各部门的活动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具体工作职责为:

1、不断创新,提高宣传效率和拓展宣传的手段、方式。

2、策划各项活动宣传方案,并予以实施。

3、设计、制作各项活动的校内宣传海报。

4、负责各类活动背景、喷绘的设计。

5、举办大型晚会或活动时,负责会场设计。

6、负责《江西理工大学团讯》的美编工作。

要求竞选者必须具备书法、绘画和设计等特长之一,或能够应用photoshop等软件制作宣传板、喷绘等宣传材料,熟练应用word编辑,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团委宣传部

团委宣传部是由校团委及校学生会主席团共同领导的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自主开展新闻采写、编辑等活动,传递校团委、学生会工作信息,并根据形势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具体工作职责为;

1、配合学校党委、团委中心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新时期的工作重点等。

2、负责校团委、学生会举办的各类活动的宣传工作。

3、通过多种形式,向全校师生传递工作信息,促进校团委、学生会与各分团委、学生分会以及广大同学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4、负责《江西理工大学团讯》的审稿工作。

5、指导各分团委宣传部的工作,促进各分团委宣传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6、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领导、老师及校学生会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任务。要求竞选者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新闻敏感度、丰富的情感表达力、较强的责任心。

团委组织部

团委组织部是由校团委及校学生会主席团共同领导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全校团员的管理与教育,组织开展“双学”活动,建立、健全、规范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学生干部等工作。具体工作职责为:

1、执行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监督、考核。

2、负责团校的具体事宜,组织各种学习及素质拓展活动的培训。

3、负责优秀团员作为党组织发展对象的推荐工作。

4、对各学期全校团支部的组织生活内容和对全校性的主题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各团支部开展“学理论、学党章”活动。

5、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团员教育管理,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做好学生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评选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及优秀团支部。

6、指导各分团委组织部的工作,促进各分团委组织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江西师范大学 篇6

建校七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校长 傅修延(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隆重庆祝江西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周年。首先,我代表江西师范大学,向出席庆典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江西师范大学前身是国立中正大学,从一九四○年创建到今天,迎来了七十华诞。学校先后历经国立中正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学院和江西师范大学等历史时期,是江西高等教育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七十年,江西师范大学始终怀抱赤诚的爱国之心。学校在抗战烽火中诞生,自杏岭肇基以来,虽数易校址,几度更名,但始终以名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己任,与民族命运和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从为匡时救国创立学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育英才,学校的历程汇成了一部波澜起伏的壮丽史诗,化成师大人心中永不磨灭的集体记忆。

七十年,江西师范大学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操守。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抗战时期,还是在辗转腾挪的院系调整之中,无论是在十年浩劫时代,还是在沉重的债务危机面前,学校都已一往无前的精神和百折不饶的勇气,沉着应对,攻坚克难,从容跨越前进道路上的每道障碍。学校的传统与文脉,精神和底蕴,代代延续,一脉相承,显得出极其坚韧而又旺盛的生命力。

七十年,江西师范大学始终闪耀深厚的人文精神。学校创建伊始,名师荟萃,俊彦云集。他们以高尚人格激励后学,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他们以“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为信条,以“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精神为激励,志存高远、术德兼修。

灼灼桃李,郁郁纷纷。从当年国立中正大学“三院九系”,首届招生四百人,到今天江西师范大学二十五个学院,在校生四万余人,学校已形成了从本专科到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社会培养近二十万人才,其中中学教师十万人。他们当中,既有人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也不乏政界高官、学界泰斗、艺苑名流和体坛精英,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边远的乡村,都对国家、对社会有一份独特贡献。很多校友自从毕业以后就一头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向红蜡烛一样,默默燃烧自己,把光明与温暖向周围播撒。有的校友毕业之后从来没有回过南昌,从来没有回过母校。亲爱的校友,几十年以后,我们终于在母校七十周年校庆期间又一次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你们,你们变的是容貌,不变的是对母校的深情。母校为你们自豪,为你们骄傲!

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艰苦奋斗,学校现在拥有三大校区,清幽典雅的青山湖校区代表着学校的昨天,生态画卷般的瑶湖校区代表着学校的今天,刚刚破土动工的共青校区则寓意着学校的未来。学校不仅有过硬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而且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学科梯队,既有全国教学名师,又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既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又有国家“百千外”人才,这意味着建大楼、育大师、养大气的建设目标,在不长的时间内将得以实现。学校还把握历史机遇,一举化解了基建债务风险,把工作重心及时转入内涵建设,配合国家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建设富有生态人文气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校园,打造了一座“天人合一”、“同聚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的生态大学城。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一所存在七十年的老校不是无根之木,不是无源之水。学校是在红土地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第一所本科大学,吸取了千年书院的灵气,浸润着赣鄱文化的精血,我们的发展离不开赣鄱大地的养育和承载,离不开江西人民的关心和哺育。为此,我们需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报恩之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办好这所大学,为江西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竭尽绵薄。

此时此刻,我们要深切缅怀肇基创业的学校前辈。胡先骕、姚名达等创校先贤、名家大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用血肉之躯披荆斩棘,以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克服艰难险阻,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定力抵制社会浮躁。已故校友公刘说过:“假如我要死去,我的每一滴血,都将渗透到地下,鲜血,和诗歌一样,能营养我的国家。”前辈的高尚言行已经化作精神营养,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种富有营养的校园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师大人,总是能够不断战胜困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总是能够专注大学使命,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精英与时代栋梁。此时此刻,我们要衷心感谢来自各界的关心支持。学校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赢得今天的发展局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兄弟院校、海外友好学校和国际友人都对江西师范大学给予过无私的帮助,我向你们的真情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要向全体师大人表达衷心祝福。在学校学习或工作过的师大人,无论是国立中正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学院、当年井冈山大学的校友,还是已经汇入师大的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的校友,无论你们身处何方,都关心师大建设发展,关注师大未来命运,心系母校,赤子情深。全校在校的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紧密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满腔热情地参加学校建设发展,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我们感谢您们!

校庆,是一次全员参与的集体性质的寻根之行,是一次集体性质的温梦之旅。教育部门专门发来贺信,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在校庆前夕亲临学校观察工作,省长吴新熊同志、省政协主席傅克诚同志等领导亲临学校参加庆典,万绍芬老书记、沈德咏大法官等领导以校友身份参加校庆聚会,充分肯定学校为全省培养了许多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表示要对学校发展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希望学校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不断提升学校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希望广大学生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和可爱家乡的栋梁之才。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注和殷切希望,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批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些犹如催人奋进的冲锋号角,催使我们加快建设和发展,在新的时代担当使命,做出更大贡献。

未来十年,江西师范大学将围绕建设地方一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精神,主动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要求,力争使办学各项关键指标都有实质性提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各项事业的领导,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继续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继续坚持学科引领、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稳步推进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总体办学实力。

七十年的今天,首任校长胡先骕博士在就职典礼上,饱含激情、字字铿锵地向师生们提出:“从校长以至同学,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个目标,这就是要使本校成为国内一个最好的大学。”我们全体师大人都要牢记前辈的嘱托。我们坚信,沐浴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春风,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体江西是大人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坚强决心,有全体江西师大人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的坚韧毅力,江西师范大学一定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充满蓬勃朝气,焕发生机活力,实现进位赶超,一定能够早日建成一所一流的地方师范大学。让我们携起手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光大传统,共同创造新的辉煌,在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再立新功!

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 篇7

一、再就业困境

1. 就业保障不够完善。

2009年5月,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提出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的五条出路是:鼓励担任村干部;推荐参加公务员考试;扶持自主创业;引导另行择业;支持继续学习深造。江西省围绕这五个方向出台了引导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自主择业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然而, 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 江西政府只是在相关政策中提到了期满后再就业的方向及优惠条件, 对五个方向仅只是鼓励与扶持, 却没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使村官能平稳地进入理想的职业。政府对于村官考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引导较多, 而对其他就业渠道则缺乏引导。

2. 就业渠道过于单一。

本课题组4月份对江西首届大学生村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现任大学生村官中, 有高达78.95%的人选择将来报考公务员, 10.53%的人选择将来自主创业, 5.26%的人选择将来继续深造, 而只有5.26%的人表示将来会服从组织安排。这足以表明:大学生村官再就业的渠道选择过于单一。报考公务员成为现任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首选出路, 据悉, 选择这一项的原因在于:公务员待遇好、比较稳定, 特别是, 国家对村官报考公务员出台了相关的加分优惠政策。但经证实, 人社部现已取消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的加分政策, 而改为定向招录。毕竟, 定向招录公务员的岗位非常有限, 大部分村官仍需要通过别的渠道再就业。“华山一条道”终究不利于实现村官期满后的有序流动。

3. 自主创业非常艰难。

调查还显示:对于自主创业, 大学生村官们是有心无力。他们迫切希望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创业中去, 但诸多因素成为他们自主创业的绊脚石。特别是,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村官的初衷是希望能通过村官经历而获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机会。因而, 对自主创业缺乏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78.95%的人表示当村官是为日后报考公务员奠定基础, 只有10.53%表示愿意自主创业。各地政府为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创业, 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可以预测, 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任职期满后自主创业。然而, 不容乐观的是, 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低, 特别是在农村, 大学生村官创业过程中将面临着项目难找、资金短缺、专业知识缺乏、自身能力有限等难题。

二、原因分析

1. 村官自身动机不正。

部分大学生加入村官队伍的动机不端正, 很大一部分人的是出于就业压力而做出的无奈选择, 他们所抱的想法是“为今后考公务员或进入政府部门打基础”。正是基于此, 大学生村官们在工作中时常表现出一副淡然、冷漠的态度。而一些基层官员也正是清楚地认识到许多大学生村官存在的此类动机, 因此, 在大学生村官任职之初, 他们就给大学生村官们吃“定心丸”———好好准备, 将来考入机关或事业单位。这样的“心理暗示”, 使得许多大学生村官们有时间也不去考察乡村实情, 不积极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干部们学习农村管理经验。

2. 村官计划缺乏规划。

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 一些地方政府只随波逐流地招聘大学生村官, 却不关注相关配套制度, 导致大学生村官职责定位偏离、工作培训缺乏以及期满出路阻滞等问题。有的地方政府则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片面地将重点放在如何逐年把高校毕业生选派到农村, 而对“村官”工程的战略目标、中期培养、期满出口管理、与乡镇机关后备干部培养渠道的衔接等问题缺乏系统规划。当遇到大学生村官出口堵塞时, 地方政府则在执行中“钻空子”, 把更多责任转移给大学生村官本人。虽然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解决大学生就业有效途径,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 如果地方政府仅把“村官”当成就业岗位, 则不利于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构建。

3. 村官创业条件欠缺。

相关研究表面:中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1.94%。大学生村官创业同样艰难:第一, 创业项目多以种植、养殖、加工和观光农业为主, 项目初衷虽好, 却脱离农村实际。第二, 创业资金受限制。虽然《意见》提出:应采取担保、贴息、补助等方式设立创业资金, 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 但在具体实施时存在许多障碍。第三, 创业能力有限。创业是需要具备特殊才能的, 它只适合个别大学生村官, 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受能力、性格等限制是不适合自主创业的。第四, 农村创业条件不足。由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如城市, 投资收益率较低, 创业环境相对较差。因此, 如果没有优惠政策推动, 大学生村官的自主创业率也不会高。

三、出路与对策

1. 树立选聘理念。

基层政府和大学生村官自身都应树立正确的选聘理念。一方面, 基层政府要有长远眼光,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指导, 以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基层输送人才, 培养党政后备干部人才,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另一方面, 大学生村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扎根农村, 在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同时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 还应把长期扎根于基层作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服务人民、立身基层为导向, 做好本职工作;树立热爱农村、服务人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理想。

2. 完善保障制度。

大学生村官是农民百姓中的能人, 但相对国家在编的行政人员来说,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待遇偏低, 有的人月收入不到1 000元。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中, 约61%的人认为村官生活单调, 娱乐活动较少;51%的人认为农村交通不便;39%的人抱怨住房条件太差。待遇差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官不安心于农村生活, 不愿长久留在农村工作。因此, 要解决大学生村官问题, 应提高大学生村官待遇, 应在住房、工资、福利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优惠, 并逐步完善各项制度等保障措施, 使大学生村官能够继续留在村里, 安心服务村民, 让大学生能在农村能够“待得住”。

3. 拓宽就业渠道。

一方面, 政府部门应将“五条出路”细化落实, 确保国家每条出路畅通, 并积极引导期满大学生村官朝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大学生村官自身也应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以加强求职中的竞争优势。对于有意深造的村官, 政府可与部分高校取得联系, 从村官中招录一批农林、城建等对专业口的研究生, 真正实现大学生村官多渠道就业。而对于想留任的村官, 村两委则应带其进行实地考察, 使他们了解本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和乡风民俗, 充分发挥“以老带新”、“言传身教”作用, 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可以“干得好”。

4. 引导合理流动。

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有序流动, 直接关系着中国村官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应全面宣传“五条出路”, 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实可能, 理性选择任流动方向, 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促使大学生服务期满后的出路实现多样化。把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招录政策讲清楚, 把有关情况实事求是地告诉他们, 合理引导他们确定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的心理预期。

5. 加强创业支持。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村官自主创业方面提供很多有益的帮助, 如对开展创业培训、建立创业基金、寻找投资项目等。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募集难、创业项目启动难的困境, 国家应完善金融方面配套帮扶政策, 对有发展潜质的创业项目给予更多资金支持;针对缺乏创业技术问题项目, 可聘请涉农企业家为创业导师, 亲临现场指导创业;针对市场信息服务不畅问题, 可通过远程教育设备及时发布信息等。自主创业是实现村官期满有序流动的一条重要途径, 政府应当重视并把它视为重点工作。

6. 构建长效机制。

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 实质上是流得动的问题, 而流得动的前提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因此, 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 关键是解决好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问题。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流动机制, 是一项富于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系统工程, 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早做准备,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 结合江西省实际, 制定详细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后的去向方案, 确保出口渠道的畅通, 中央到地方必须出台长效机制来配合这个长远战略, 用长远的思想谋划工作, 引导大学生村官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也要从制度设定上去推动工作, 形成多元流动、有序流动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钟祖通.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五条出路”有序流动[J].当代贵州, 2010, (13) .

[2]肖云, 霍丽丽.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的困难与对策[J].西部论坛, 2010, (20) .

[3]李启旺, 胡蓉榕.用机制推动大学生村官创业[N].中国人事报, 2009-03-27 (3) .

[4]张磊, 张字.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J].黑河学刊, 2010, (2) :63-66.

[5]赵芳.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江苏高教, 2004, (6) .

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 篇8

【摘要】本研究调查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进行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及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把生命健康教育全面结合在学校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研究开设生命健康教育求生训练实践课程构建。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举办生命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可提高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及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生命 健康 课程 实践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2002 年8 月, 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英国重要的教育改革政策。21 世纪后,西方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学者们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我国近年许多学者和学校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逐步认识到生命教 育的重要性。2003 年4 月8 日, 我国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 年 4 月在杭州召开“两岸三地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 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 40 多位专家、教授呼吁,必须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 育理念;2006 年 12 月28 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 教育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的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的代表和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 所学校的专家及教育人士参与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及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江西省7所普通大学的大一学生,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其中有男生589人,女生725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法: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调查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进行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及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和研究。

(3)对照组研究:选择不同学校,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进行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班级,进行分析、研究。

(4)归纳整理法。对材料去伪存真,边实践、探索,边总结、调整,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2 结果

2.1在江西省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构建研究,并把生命健康教育全面结合在学校的专业教育全过程中。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研究并建设性的开设生命健康教育,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危险情景下的求生训练活动实践;研究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的有机结合的效果,并进行交流和提升。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举办生命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的咨询和辅导的策略或方法,有利于教师建立学校和家庭的生命健康教育沟通渠道和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可达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效果;(3)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求生训练活动,在大学校园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文化”,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进行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各校的评估结果显示效果很好,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爱我,爱生命,爱学习,爱生活”成为研究基地大学生的新风尚。

2.2本研究成果:形成了大学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本研究开设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从一个比较显性的方面形成了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特色。通过生命健康教育,初步实现了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大学生生命健康文化的认同和生命健康理念的内化。完成的适合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能初步实现高校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践训练课程的开设,促进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求生知识,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观,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和心理健康。

2.3研究效益:(1)本课题实现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本课题大学生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开设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实现大学生整体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具有重要的作用。(3)本课题构建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平台,激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教学模式。

3 讨论

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开发生命健康教育的社会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在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问题上的解决和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就如何运用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加强学校生命健康教育理念,引领大学生对生命健康教育学习的深层次探索有一定的意义。

本课题以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为特点,探索了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式;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来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建立学校与家庭的生命健康教育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把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所学的相关学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重视研究生命健康教育的课外训练实践等。本研究成果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将运用于生命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会对高校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江伟,张韵君.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马金娟.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J].教育,2011,23

[4]蒋强军,梁文慧,林莉,韦静,周建平,闫娟.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途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03

[5]刘杰.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J].教育评论,2011,03

[6]李佩芸,李弘阳,何婧文,余晓君.德育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2

上一篇:第二章国际商事合同下一篇:一蓑烟雨恋江南抒优秀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