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撞倒行人的检讨书

2024-09-11

开车撞倒行人的检讨书(精选2篇)

开车撞倒行人的检讨书 篇1

在有过错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今后再出现此类事件,我们要认真地反思检讨,请注意检讨书里面要交代清楚行为。你所见过的检讨书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车撞倒行人检讨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车撞倒行人检讨书1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怀着懊悔、自责的.心情向您递交这篇检查,以深刻反省我开车不意、撞倒行人的严重错误。在此,我对于由于自身错误引发的此次事故、以及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给公司这位物业保安造成身体伤害,给公司内部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让您为此事深受困扰、操心劳累等),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

回顾此次错误,我于20xx年xx月xx日在公司门口,由于我在车内正与人闲聊,我一时大意就没有细致查看车子周围情况,盲目地加快倒车速度,结果撞倒了当时正在车子后方的物业保安,最终导致此次撞人事故的发生。

错误发生以后,我果断地走出车子查看当时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地采取改正、补救措施。立即报了交警后报保险公司,接着迅速地送这位伤者去了就近医院检查治疗。经过医生的全面检查,索性患者无大碍,不过仍然需要复查。

面对错误,我感到深深的内疚与自责。虽然没有酿成太过严重的后果,可是我万难逃避自身责任。为此,我表示一定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给当事人一个妥善的交待。

此致!

开车撞倒行人检讨书2

尊敬的交警同志:

我怀着深深懊悔的心情向您递交这份开车不慎撞倒行人的检讨书,以深刻反省我开车不小心谨慎,撞到行人的严重过程。

好在行人目前已经无大碍,我的心情稍稍缓和了一些。回顾错误经过,我由于刚刚今年6月获得了一份驾照,开车时间步长,经验技术欠缺,导致了我今天车辆上路时候遇到紧急情况就不知道如何处置,导致此次交通意外的发生。

面对错误,我感到很自责与懊悔,错误发生充分说明了我没有足够的谨慎与重视。因此,我决心努力改正错误:

第一,我必须就此次撞倒行人的错误向您与行人表示深深亏欠与懊悔,做正式的道歉,并且给予力所能及的补偿。

第二,我愿意接受处罚以及做出相应赔偿。我会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伤者,并且全额支付伤者医药费。

第三,我必须就此次错误充分吸取教训,时时刻刻警示自己,今后万万不可再犯错误。

最后,我恳请能够给我从轻处罚,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开车撞倒行人的检讨书 篇2

一、转型期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化问题

1. 有违法犯罪行为。

当今社会中, 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 且从历史上看, 这一比例还可能逐步提高。违法犯罪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近些年,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比例在增大, 凸显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2]。大学生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其一, 犯罪数量增加。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近年来开始上升。其二, 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为主, 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 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更具高智能、高技术性以及高隐蔽、高危害性等特点。其三, 犯罪主体范围扩大。前几年, 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或者成人教育学校, 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 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 占了总数的31%, 而且, 女大学生犯罪也在增加。重庆市沙坪坝区检察院2001年受理的女大学生犯罪案仅1件, 2002年两件两人, 2003年1—9月就有5件5人。在大学生犯罪中, 博士生和硕士生也不少。

2. 人生观、价值观错位。

应当说当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 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观念、信仰与社会所倡导的背道而驰。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其一, 个人利益至上。一些学生信奉“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社会”, 比较看重个人利益, 缺少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不积极参加集体或公益活动。他们不仅把“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等社会提倡的精神抛在脑后, 而且对周围的这些行为采取漠视、嘲笑的态度[3]。其二, 功利主义。学生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把经济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将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伦理道德领域, 认为“奉献也是手段, 索取才是目的”。他们参加活动或者为集体服务, 经常以能够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利益为目的。其三, 不当的消费观。不少学生把及时行乐, 追求感官刺激、物质刺激作为人生目的。学生比吃穿、比家庭背景、比手机消费等攀比的现象大量存在。

3. 心理健康水平低。

浙江工业大学曾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心态”问卷调查。调查在全校范围内抽样了12个学院, 共发放问卷2 500份, 有效问卷中男生1 214人, 女生902人。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非常多”和“比较多”的学生占了62%。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 北京市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 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 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 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 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化状况的好坏。当前, 大学生在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等方面的心理状况低。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开始其学习和生活时, 常常因为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 而出现无所适从、茫然、恋家、孤独、烦躁、紧张等心理不适。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被迫中止学业。还有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不能正确面对失败或挫折, 自我调节能力低。有些心理状况问题不大, 在辅导和自我调整下能够得到缓解或解决, 有些心理问题常常与性格、环境交叉影响, 最终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 甚至是自杀。

4. 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是个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交往范围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然而目前,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很多危机, 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

当前大学生交往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通过长期的观察, 笔者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这样几种不良的个性特征: (1) 自我封闭, 表现为不愿与他人交流, 沉默寡言, 喜欢独来独往, 不合群; (2) 自我否定, 表现为比较自卑。受学习、经济条件等原因, 有失落感, 缺乏自信和进取精神; (3) 自我欣赏, 自我感觉好, 喜欢出人头地, 希望自己是中心, 对别人的反感缺乏敏感; (4) 盛气凌人, 有强烈的优越感, 肯定自己, 否定他人。第二,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突出存在三个问题:缺乏交往能力、缺少知心朋友、不良人际交往观念和方式。其中一些不良的人际交往观念和方式已经演变为所谓的校园潜规则:大学的人际交往方式就是请客吃饭、学生一定要和老师“拉关系”等。第三, 大学生恋爱导致的问题。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一份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间有过谈恋爱的经历。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目前在高校比较普遍。这项调查同时显示有超过81%的人谈了又分手;寂寞使63.2%的学生恋爱。大学生在对爱情和性的认识、如何处理恋爱关系、能否正确认识恋爱和失恋等问题上常常犯错, 有的甚至走入歧途[4]。

5. 网络痴迷。

面对日益发达的网络技术, 学生常常无法正确对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孔燕在其《中国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3%的学生网络成瘾, 学生用机时间随年级增长而增加, 大四达到高峰, 多数用机是上网、玩游戏。网络传播的垃圾信息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政治信仰;长时间上网导致学生沉溺在数字化的虚拟空间, 不能有效实现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 引发人格障碍, 网络犯罪等等。”

二、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群体, 他们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迫切需要被正确认识和给予帮助。正如前文所述,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分为社会教化和自我教化两个过程, 因此,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以及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接下来将围绕这几个因素, 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 提出合理化建议, 构建一个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教育系统。

1. 家庭保障机制。

家庭在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 可是家庭对孩子社会化教育的功能却迟迟未被足够开发。父母教育意识的转变、教育方式的改进等对于扩大家庭教育的功能有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大学生的父母, 更需要了解社会化, 并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功能, 为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建立保障机制。

2. 学校促进机制。

可以说, 政府已经切实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温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加强德育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3. 社会导向机制。

社会大环境相对家庭和学校来说, 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复杂。环境分软环境和硬环境。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角度, 笔者认为作为硬环境的高校周边环境需要优化。政府应对网吧等场所进行有效的治理。软环境则有两方面有待改善。其一, 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应该进行适当调整。过去, 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专业学习成绩。现在, 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已经开始发生转变, 从重视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到逐渐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部分用人单位仍然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应当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核。其二, 社会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期待应当多元化。用人单位不应过于看重专业之间的区别, 而应该看重人才的素质。

三、小结

总之, 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就是要针对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弥补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先天不足, 丰富个体的社会化内容, 优化个体的社会化环境。同时, 社会也须通过公共政策和大众传媒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教育的导向作用, 而学校和家庭之间也应以学生为纽带, 教育者和家长之间始终保持交流、互动。通过建立这种教育系统, 减少社会教化过程对学生存在不足的可能性,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化空间, 激励学生的自我教化过程。

摘要:大学生的社会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才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对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总结, 并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 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找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为大学生社会化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PS教你鼠绘非常细腻的棕色大眼睛下一篇:工艺美术展览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