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反思

2024-09-10

科学反思(精选8篇)

科学反思 篇1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1——2个,了解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教学器材:铁架台、铁圈、石棉网、平底烧瓶、铁架、橡皮塞、烧杯、水、酒精灯、火柴、玻璃杯、硬纸片、生鸡蛋、电磁感应演示仪、闭合铝环、石蕊试剂、滴管、玻璃试管两支、酸和碱溶液。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问导入:

你读过霍金的《时间简史》吗?黑洞是怎样产生的呢?“神州四号”为什么能够上天?要回答这些为什么,必须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很神秘吗?不,科学就在你身边!

二、新课教学:

1.科学是什么

⑴有趣的自然现象

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许多有趣的自然现象: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秋天大雁往南飞……,你还发现哪些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又将会怎样变化?人们正是在不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科学规律。

⑵演示实验:

①鸡蛋惯性实验

演示:用手指快速弹走硬纸片,如图

1设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②水再次沸腾实验(可以在给水加热的同时先进行下面的实验)

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

设问:不用加热的方法,你能让水再次沸腾起来吗?

演示: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2。

设疑:水为什么会再次沸腾呢?

③电磁感应实验

将闭合的铝环放在上方的铁芯上,突然通电时铝环跳起,将铝环放在铁芯上,铝环神奇地浮在空中。

教师进一步激趣:要想知道铝环为什么不会落下去,也要用到科学知识。

④酸、碱溶液分别滴入石蕊试剂后变色实验

将石蕊试剂分别滴入装有酸、碱溶液的试管中,装有酸的试管的溶液变成红色、装有碱的试管里的溶液变蓝色。教师可更进一步设疑激趣:为什么两种液体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

⑶科学是什么

引导学生一起归纳: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启发学生讲故事: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时顶起壶盖而改进和发明了蒸汽机。

强调:小小的疑问,都可以引发科学发现,科学并不神秘,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开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设问:也许你也有许多为什么,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呢?寻找过其中的答案吗?

2.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讲解:科学家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十分留意的,你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吗?我想调查一下,我们班有哪些同学的家长在研究院或研究所,或大学里搞研究工作?他们都是科学家,请你们谈谈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引导归纳:

研究对象:自然界的各种事物。

研究地点:实验室、野外。

研究用具:实验仪器和观察设备。

研究过程:不断提出问题——搜集信息——考察和验证——记录、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发表论文或考察报告

讲解: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要用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例:1999年8月中国科学家在北纬77度18分进行了北极大气结构探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进行探究。科学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

组织讨论:许多自然现象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的,每个同学举1—2个你能解释的例子,看谁解释的好!

设问:科学既有用,又有趣,还有挑战性,有的同学还想成为未来的科学家,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科学呢?请同学们看书找出答案。

3.怎样学好科学

⑴仔细观察;人们对大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对自然规律的探索都是从观察开的。

⑵积极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资料和证据。

3认真思考:分析归纳,找出问题的答案。

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探究科学奥秘的本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美好的生活!

设问: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对《科学》课有了什么新的理解?说说你准备如何学习《科学》?教师归纳并提出学习科学的基本要求。

三、复习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对照板书进行)。

课后每位同学收集一个你最敬佩的科学家的故事,下节课进行交流。

每位同学找一本有关科学方面的书籍开始阅读。

板书设计

科学入门

科学是什么——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不断提出问题——搜集信息——考察和验证——记录、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发表论文或考察报告

科学并不神秘

怎样学习科学?

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课后反思:

科学反思 篇2

一、科学概念的建立缺失探究活动环节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 又具有相对性。然而在传统自然教学中, 我们却常常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 看成是无需检验、只需理解和记忆的“绝对真理”, 上课做实验也只是为了检验课本知识的正确性 (有的老师简直就将自然课本奉为至高无上、勿庸置疑的《圣经》, 好像只有理解了、记住了课本知识, 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

自然教学的前辈刘默耕老师早就批驳过这样的观念, 他认为:“实际问题总是具体的,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有很大的差别, 它往往并不是套用一两个概念原理就能解决的, 只有真正的‘活知识’才能给人以力量……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 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第68-69页) 而且, 更重要的是, 自然课本上呈现的知识在被学生个体接受之前, 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在实际教学中也常有这样的现象, 许多老师会对学生概括的科学概念不准确、不严密而大伤脑筋, 总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完善它, 使之成为课本结论的克隆, 唯有如此才感觉到踏实。比如, 让学生形成“溶解”这个概念的时候, 许多学生对“分解成极小的微粒”不能理解, 转而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化了”“跑到”等词来表述, 而我们的老师却有时候不惜代价地在此问题上纠缠不休, 结果是越讲越不清楚, 原本清楚的倒变得模糊了。

其实, 学生即使记住了这个概念也不一定会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因为仅仅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获得的新知识 (如儿童被告知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是个球体、轻重的物体同时落地、衣服保暖并不是因为衣服能产生热量等) , 儿童可能知道教师在说什么, 也似乎能够理解其字面的含义, 并在考试时正确回答。但每个学习者都是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因此对于上述听来的知识, 儿童常常是半信半疑, 很可能想不通, 在他们后续的思维中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 或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理论 (有时用书上的或听到的理论, 有时又用自己的理论) 来解释。教师的解释或书上的理论与儿童经验之间的不一致或矛盾之处并未获得合理的解决。由此看来, 我们不能把科学课本上的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教给学生, 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理解来作为理由, 强制学生接受它, 更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性来压服学生, 要在探究活动中让知识触动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心灵的振颤。

所以, 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课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 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 那么, 教学只能成为知识的搬运——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被塞进一个个结论, 而这些结论又是无需检验和怀疑的。即使在课堂上出现的现象和课本恰恰相反, 那也只能怀疑学生做得不好 (如是否是操作不规范等) , 而绝不怀疑知识的正确性。如有一次, 我听一位老师执教“太阳能热水器”这一课, 课堂上, 学生发现平躺在水杯里水的温度比斜放的水杯里的水温度要高, 与课本上的叙述恰恰相反。这位老师略一思考, 作出了这样的回应:“你们的操作有问题吗?再重做一遍试试看。”重做以后, 那个小组的汇报也符合了教材上的答案, 也不知道是真的测准确了, 还是孩子们“聪明”了, 反正, 笔者在多次的测量中, 一直是平躺的水杯里水的温度要比斜放的水杯里的水温度略高。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的课堂中, 假如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 那怀疑的应该只能是学生的知识和判断力, 而不是教材或教师。教师的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一般都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的答案, 它就装在教师的脑子中, 教师是学生发言的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和“善良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猜出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常常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 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而是在猜测老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 提问和讨论成了一场猜谜会。在这种教学中, 学生对各种观念进行检验、评判的权力被剥夺了, 他们只能占有别人的观念, 以别的观念代替自己的见解。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 但很难产生自己的思想, 缺少分析和批判;他们非常顺从, 以至于在理智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反而消磨了他们原本具有的探究的好奇心。

二、科学知识的习得过程轻视了学生心理世界的差异性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观念:课本知识都是人们早已检验过的, 无需怀疑的;学习就是要把这些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得出这个结论, 让他们理解、记忆下来, 能够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所以, 在自然课堂上, 一般的老师用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得到结论;即使是让学生去观察、去实验, 但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传递知识, 只是换了一种传递方式:让事实和现象去告诉学生, 而不是让学生对知识做出检验和分析。

另外, 我们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解的标准性和唯一性, 常常认为, 在上课之前, 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本身基本是无知的, 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些零碎的、片面的日常经验, 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基础, 而日常经验与课本知识往往是相互冲突的, 它常常会妨碍正确的知识传授, 所以教学必须把正规的知识告诉学生, 并与日常经验划清界限。

然而, 事实上,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在日常生活中, 在以往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自己的理解。对每个学生来说, 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 渗透着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学生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 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 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 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 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 没有现成的经验, 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 他们也可以以相关的经验为基础, 依靠他们的判断, 形成他们对问题的解释。这不是胡乱猜测, 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假设。因而教师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作出非对即错的评价, 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 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 进行相应的教学引导, 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认识某一个自然现象的教学之前, 学生已经对这一自然现象本身有一定的理解和看法 (现实的或潜在的) 。所以我们的科学教学不能对此不管不顾, 另起炉灶, 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同时,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 让学生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 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

对科学的反思 篇3

可是,在五十年前,当贝尔纳写作《科学的社会功能》时,他所面对的情况却完全两样。科学的确带来了新的生产方法,可结果却发生了三十年代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法西斯上台使战争迫在眉睫,而科学应用于实际所造出的武器只能使人死伤更多。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受到怀疑,科学思想也受到挑战,从十九世纪末起,一系列非理性主义思潮兴起,冲击着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人们思想的巨大混乱。甚至有人公开提出:禁止科学研究,禁止科学成果的应用。与此同时,科学本身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障碍、各种限制,科学研究缺乏协调,研究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由于转化很慢甚至脱离实际,给自身发展更带来困难。历史中的各种事态都有着产生、停滞、消亡的过程,科学是否能逃脱同样的命运呢?正是“科学能够存在下去吗?”这个问题,使从事多年结晶学研究的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对科学进行反思,并写出了这部科学学的经典著作。

要解决“科学能够存在下去吗?”这个问题,只去分析科学的现时状况是不够的,必须对整个历史中的科学进行回顾和反思。贝尔纳正确地认识到,“现代科学具有双重的起源。它既起源于巫师、僧侣或者哲学家的有条理的思辨,也起源于工匠的实际操作和传统知识。”(第49页)在西方,人们重视科学的前一方面远远超过后一方面;而在东方,却反过来,过分强调什么生产需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因而在回答“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之类问题时,自然遇到了困难。贝尔纳从一开始就指出:“人类的理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交互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科学史的一把钥匙”(第49页)。因此,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推动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而它们的脱离则会造成相应的停滞。另外,他也提到,“在工业革命时代以前,十六和十七世纪的科学研究成果始终没有转化为技术,只有一个例外——航海事业。”(第59页)因此,这时,虽然科学上出现了牛顿这样的巨人,但对技术的影响却并不大。一直到十八世纪中期之后,新兴资产阶级才对科学对技术的价值有所察觉。正是由于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十八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但这时,科学仍然是幕后的东西。十九世纪初,科学还没有被人们看成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它对工业有所贡献,筹措经费却并不容易。一八三一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电气时代的新纪元,可是,他为维持他所在的王家协会筹集几百英镑都难以办到。在此之前,科学只不过是少数人在王室、贵族、有钱人保护之下个人的有趣活动。

到十九世纪中叶,科学才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对科学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少数哲学家头脑中的令人莫名其妙的奇思遐想,而的的确确能转化为培根所说的“力量”。科学受到了重视,他不仅进入了堂皇的大学学府,后来还扩大到中学。科学得到了普及,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科学成为了一门职业。随着科学家人数增多,科学集体也越来越多,交流也日益广泛。科学作为历史上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出现在欧洲。它不仅改造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造着人们的思想,它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传统的宗教信仰,而且给人带来科学万能、科学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错觉。

难道科学只有为善的功能吗?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帝国主义竞争带来战争。科学为战争服务充分暴露了它作恶的社会功能。德国化学家哈柏在一九○八年关于合成氨的研究奠定了现代氮肥工业的基础,但一九一五年他却用自己研究的毒气去武装德军。在帝国主义战争中,除极少数人之外,大多数科学家狂热地鼓吹战争,甚至诽谤对方的科学成就,他们的“科学精神”一丁点也没有了。科学的确有助于制造越来越高超的武器,造成越来越大的劫难。正因于此,人们一度对科学家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形象由福神变成恶棍或狂徒。也许现在人们难于理解这样的转变,可是,你只要想一下,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列那德和施塔克高喊德意志物理学,狂呼打倒爱因斯坦时,他们和纳粹冲锋队的暴徒有什么两样?

面对着当时这种局势,一批进步的科学家把目光转向了苏联。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且研究苏联科学的现状。他们发现,“在那里,基本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完全不同了,因而科学同社会的关系也完全不同了。”(第317页)他们在苏联看到了科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在群众中的普及。特别与众不同的是,“苏联科学是一完全统一的整体。”(第323页)科学第一次有了规划并且按照计划来进行活动。正是这个范例使贝尔纳得出了乐观的结论:我们能够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我们能够使科学技术发挥比现在更大的作用,我们能够通过科学进行社会改造。而这,正是以《科学的社会功能》为开端的科学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的社会功能》的中译本中,收入了贝尔纳和麦凯在一九六五年第十一届科学史大会上的报告《在通向科学学的道路上》,这篇报告系统地论述了科学学的对象、必要性、产生条件及研究方法,从而打开了科学学研究的大门。但是,为这门学科奠定基础的还是贝尔纳的这部著作。

贝尔纳在书中明确地把科学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他分析了科学发展的现状及其规律性,特别是研究了如何改进科学、改造科学,如何制定正确的战略(政策)使得科学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在书中他第一次运用数量方法研究科学学,研究了科学研究的经济效益问题,这些无疑对后来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影响。

要想对这本涉及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新思想到处涌现的巨著作出哪怕只是概略的评价也是困难的。因此,我愿意在这里只谈三个方面:

一、贝尔纳在书中强调了人的因素。他指出,科学的三个目的——心理目的、理性目的和社会目的。在推动人们搞科学时,功利无疑是重要因素,但人们的好奇心与追求真理的精神对科学的促进在科学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而忽略培养、教育青少年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性格,恰巧是科学不能发展的因素之一。而科学的好奇心被教条与迷信阻碍,正是科学发展的障碍。在后来科学学的研究中,科学心理学(特别是创造心理学、动机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与科学教育学受到重视,是和贝尔纳作为先驱者的工作不可分的。

二、贝尔纳以他的积极乐观态度强调科学能够计划,能够为人所控制,所驾驭。他显然受到苏联样板的启发,而且相信马克思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相信,靠科学能够认识科学的发展,能够促进它、改进它。这种观点的影响,促使战后各国去制定科学规划、科学政策、科学目标,正因为如此,也论证了科学学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六十年代以后的蓬勃发展。比起兄弟学科,如科学哲学、科学史来,科学学对科学的社会应用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规定了科学学本身的发展方向。

三、贝尔纳认为可以而且必须把科学方法用来研究科学本身。贝尔纳数学很好,而且用在X射线结晶学上并取得重要成就。那么用在科学本身上行不行?有没有意义?过去把数学应用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上的人不是没有,但是,遭到了极大的抵制。但贝尔纳毫不迟疑地运用数学来研究科学发展中人力、财力、物力的定量关系,并初步得出了指数增长的规律。表面上看这种规律毫无价值,但是,正是从这些数量关系中提出许多新问题,譬如科学发展的效率,由于科学的发展造成人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加速改变等等。这就启发人们,象过去那样一辈子只抱着一本讲义混饭吃再也不行了,知识更新的速度要求人们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尤其是在今天的计算机时代,没有数量关系,人们可以说简直寸步难行。

《科学的社会功能》作为科学学的奠基性著作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近半个世纪的事态发展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它需要科学学家进行认真研究并从中得出新的结论。

一九三九年一月,《科学的社会功能》出版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时,希特勒也好,斯大林也好,谁也没拥有毁灭世界的力量。而今天,苏联也好,美国也好,都拥有把地球覆盖几次的核武器。在过去的战争的废墟上,还可以重建家园,在今后核大战的废墟上也许放射性强得使动植物都难以成活。新的科技进步使生产发展了,却使环境变坏了;地球变小了,却使交通阻塞、居住拥挤。遗传学培养出新的小麦、水稻品种,却消除不了饥饿;生产飞速发展,却消灭不了贫困;有了电脑,却消除不了人脑的愚昧;医药、农药多了,人的安全感却少了(印度帕夏尔市毒气外泄事件)。现在,科学的确不再是一种与世隔绝的活动,它的确闯入工业、农业、交通、政府机关、市场乃至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再没有人说他是与科学无关的了。不过,科学并没有象贝尔纳所期望的大大改善人类的命运,虽然它也许具有这种可能性。

贝尔纳说:“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就是利用人类知识、科学和技术直接为人类造福。”(第317页)他当时想的是苏联。半个世纪以来,苏联的科学究竟如何呢?它是个科学大国,诺贝尔奖金得的却少得可怜。当然诺贝尔奖金自有它评选不公正之处,可是,苏联科学家在基本粒子、遗传学、免疫学、激光、计算机、半导体、合成药物、化纤、塑料、生物化学、天体物理、数值天气预报等领域中是否做出过与科学大国身份相称的贡献呢?也许人们于此会想到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这却恰恰说明苏联的科学的主要性质是非民用的,而生产生活的科学则只有通过其他手段从他国获得。贝尔纳的由计划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办法的确得到了贯彻,不过不少是出于应付战时的需要。而在另一方面,在苏联不是曾经出现过批判相对论、量子力学、基因遗传学的情况吗?而对控制论等学科不是也指斥为“伪科学”吗?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除了军事科研之外,科研的计划与管理在民用科学方面的效果却似乎并不明显。贝尔纳所主张的封建式的科研制度(第380页),一个人一半为组织工作,一半自由研究似乎难于实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科研工作仍是无政府主义的,但尖端的东西却在严格的保密情况下有组织地进行。

正如科学的功能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样,科学的科学要研究的是“认识科学、改造科学”。从一开始,贝尔纳就摆脱学究气,他不去对科学学的对象——科学下定义,而是去考虑我们如何控制科学、改造科学(改进研究效率)。这种积极的态度赋予科学学的现代面貌。可是在贝尔纳的这本书出版近半个世纪之后,尤其是科学学也有二十多年蓬勃发展历史之后,也有必要对于科学学进行一番反思。

从消极方面来讲,我们在控制、改造科学之前,应该对科学本身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对科学、技术、产业、社会、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实际上,人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实在是太贫乏了。虽然有一部分科学知识转化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力量”,但大部分科学知识仍然是同我们无关或者是中性的。哥德巴赫猜想解决还是不解决,不但对广大群众生活毫无影响,甚至对科学、对数学都没什么了不起的影响。木星的卫星多一个还是少一个更是如此。原子量再测得准一些对化学有用,但是这种重要成果与其说是值钱,勿宁说是费钱。有些人的心脏长在右侧的确是写论文的好题目,但这不过是解剖学的特例而已。至于宇宙起源、太阳系起源、地球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等等理论更是对科学的考验,什么样的东西才是科学呢?

贝尔纳认为“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门伪科学。”“社会学更是一门伪科学”(第459页)。可是,“科学的科学”中的第二个科学却离不开心理学,也离不开社会学。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的科学学的成果才算是科学的呢?正是在我们对科学本身进行反思的时候,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却是科学是什么?尽管近来科学哲学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这个问题却仍然难以回答,尤其是科学哲学与科学实践是严重脱离的,科学家很难把自己的工作纳入哲学家为他们规定的框架中去,而在用科学来研究科学本身时,这个矛盾就更加突出了。

从积极方面来讲,科学的发展还是难于控制、难以规划的。科学研究的目的是生产知识,但它不象商品生产那样,只要你投入,就可以经过一定的步骤得到产出,当然产品可多可少,可好可坏,生产速度可快可慢,而且这些因素是大致可以控制的。但科学研究是创造性活动,尤其是突破性的成就,就很难预料它何时降临人世。外界条件当然很重要,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嘛,但是有钱,有设备,有人,也不一定能搞出成果。肯尼迪的登月计划成功,但尼克松的向癌症宣战计划就落了空。有人认为这是化钱不够,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一九五○年之前,肺结核的机制很清楚,但是控制这种令人谈虎色变的疾病的药物(链霉素、雷米封)却并不是靠化大钱发现的。反过来说,化钱也未必解决问题。同样的高能加速器,有的就有所发现,有的能量甚至再高也打不出来什么东西(如近二十多年来,苏联的加速器就一直没有什么新发现)。这个问题应该是科学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但似乎很少有人进行细致分析。

在科学上,大科学家、一般科学家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其微妙的。相对论(尤其是广义相对论)基本上是爱因斯坦独家创造,量子力学不过是十几个年轻人的研究成果。但是,以指数形式增长的科学文献,这种结果也许不到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在科学计量学的数据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献是没有人引用或很快就被淘汰掉的,它们的唯一社会功能就是显示科学的虚假繁荣而且给它们的作者提供饭碗以及晋升的机会。科学成了一种显赫的职业,自然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搞,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你应该把打开科学殿堂的金钥匙交给谁呢?你应该怎样选择那些出类拔萃的未来科学家呢?你根据什么判断一个人有创造才能而另一个人不行呢?这些当然是科学学研究的问题,可是这些问题似乎还很难有一个“科学的”答案。关于天才的研究老早就有,六十年代起创造心理学也风靡一时。可是结果却更加不确定。高斯和冯·诺意曼固然从小就是神童,可是爱因斯坦和希尔伯特小时却表现平庸。就拿比较容易识别的音乐天赋来讲,被选出的也只有那些家里有钢琴,有条件常常听到贝多芬、莫扎特的孩子。更可笑的是,有些人把会几位数乘几位数进行速算的人当做天才来选拔,这简直是科学文化落后的集中表现。他们脑子里的数学就是加、减、乘、除,而在当今的计算机时代,几十位乘几十位数的速算者同杂技演员一样,出现在国外的马戏团中。

另外,工厂的管理好坏可以通过经济效益来衡量,可是科研管理的好坏拿什么来衡量呢?拿经济效益来衡量科学进步肯定是不妥当的,相对论有什么经济效益?相对论的结论之一是原子弹原则上可行,可是在专利局工作的爱因斯坦向谁去申请他应得的钱呢?他一九一七年提出受激振荡理论,实际上是激光的理论基础,他的经济效益该怎么算呢?日本的电子产品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经济效益可谓高矣,不过,在电子科学上的贡献却不大。科学成果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是科学学却很难提供一个恰当的标准。

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有言:设问的艺术有时比解决问题的艺术更重要。当然,科学还是要解决问题的。不过,贝尔纳给自己提的问题太复杂、太困难了,以致他难以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不过,他这本书提出了大量的问题,揭示了许多矛盾,提供了不少有启发性的思想,使每一位读者都受益不浅。科学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能动力量,谁也阻挡不住它的脚步,谁也不能让它停下来好让大家仔细审视玩味。要想驾驭科学,必须在历史进程中对科学进行反思;要想控制科学,必须对科学发展有影响的诸因素进行细致分析。这也许是这本经典著作对我们最重要的教导吧!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4

为了在科学这专业领域快速成长起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科学教师必须阶段性地进行教学“反思”。

一、科学教师要认真抓好备课环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好任何一门课都必须得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课对于科学课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科学课这一门课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仅凭一本课本、一支粉笔就上好一堂课,因此抓好备课环节是上好一堂科学课的重要前提,我们认为科学课的备课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从全局入手,读通整册教材。

要上好科学实验课,首先得通读整册科学教材,对整册教材所需材料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列出清单,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材料准备,才能在准备具体的某一课时得心应手。而如果一课课临时去准备材料,就难免会发生措手不及的情况,影响科学课的教学。就一册教材来说,每一册教学参考书上都有主要材料清单,上面列出了本学期要用的主要材料。因此,在开学初就应该去认真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提早摸清仪器室是否具备,如果没有要添置。

2、要熟悉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科学教师要想比较轻松上好科学课,除了通读整册教材之外,还要更加细心地去钻研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因为教师只有熟悉了本单元的教材之后,教师才能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事先知道本单元哪些材料使用的频率高,哪些材料可以顺便一次性准备好,哪些材料实验仪器室里已经有了,哪些材料需要自制,哪些材料需要购买,哪些材料学生能够自己准备„„这样提前心中有数,教师在准备材料时才能得心应手,轻松自如,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教师提前动手做实验

科学课中的每项实验,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这个实验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现象不够明显,哪一项器材要换,哪一种方法需要改进。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能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防止教学中的失误。再者,科学课堂不像语文对一首诗歌或一篇课文的理解,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不会出现什么危险,而科学课中有些试验却不同,如果科学老师不认真备课,不事先做一做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的试验,就不能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失误,就没法给学生讲解试验注意事项,如果课堂上试验出现了失误,又没法及时有效的处理,那就事倍功半了。因此,上科学课要求科学老师更加认真、严肃地备课。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设计好导课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精彩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想办法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教学中来,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想尽办法设计好精彩的导课环节,导课有很多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而且每一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

2、科学教师要掌握好实验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无论是操作实验,还是观察实验,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其目的也正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自然。这就是一种科学能力,一种科学素养,但是现在我们的科学教学由于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们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满足于学生看到实验现象为目的,忽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怎么做?想得不多。学生作为实验主体,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科学实验课教学,如果我们都严格的遵照“提出问题——猜测结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我想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明显提高的。

3、科学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①、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科学课上学生除了自己要积极发言以外,不仅要学会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字,每一句,也要善于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也许在别人的发言中,只有善于倾听的学生才能从比人那里获取更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②、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不管是上观察课还是动手操作实验课,都要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俗话说“双手越用越巧,大脑越用越灵。”只有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扎实,对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的理解,才不至于囫囵吞枣,课堂效率也才会高。

③、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

我们的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但现在的很多课堂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讨论,实际上却不知道是不是在讨论课堂问题,所以我们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有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操作员等,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样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④、注重对学生课外实验习惯的养成

科学课有些实验是不可能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内能完成的,种凤仙花、养蚕等等,这些实验需要的时间都很长,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所以只能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于是就会出现一些学生不做或者即便做了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实验的检查与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实验的习惯。

科学教学反思 篇5

摘 要: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科学教师在教学中须面对的问题。2011年石首市优势教育协作体倡导了“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研讨。在近2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为: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有效探究、师生的相互交流,及时的课堂调控、评价,是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科学 有效教学

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好动、好奇心强,对周围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兴趣浓烈,是天生的探究家。针对这一年龄的心理特征,要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收到一定的实效,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他们熟悉的、容易亲近的、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现象和事物,精心设计,耐心细致地组织引领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地亲历探究过程,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从众多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013年11月6日,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在监利县实验小学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课的有效教学”主题活动。如何紧扣课标,落实“科学课的有效教学”,笔者就这2年多的教学浅见与同仁商榷。

一、引导激趣而有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善于激发学生动手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内在欲望.”

我在《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课教学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好奇探究的心理作用下去学习。首先是利用班班通播放“照进树林里的阳光——地上斑驳的树影”、“黑夜里的探照灯--发现远方的目标”等几个幻灯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是把学生分小组合作,做好观察记录,减少学生对科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最后提出“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这一问题,调动学生动手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内在欲望,让学生在动手解答问题的兴趣里,去充分地思考、活动,激发学生“要学”的潜在能力,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动手探究而有效。

教师应精心创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励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良好的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课教学中首先是“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问题上,提醒学生对“直线”的理解,让学生在大胆猜测光的传播是否沿着直线的方式进行的问题上产生认知的矛盾,驱使学生产生探究、验证的需求;其次动手探究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分工,有的到实验材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材料,有的负责记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教师同时要求学生把“发现光的传播规律”动手探究的实验过程及时纪录;最后是小组汇总实验做法交流发言。激发学生用其他的方法也来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直管和弯管的对比观察,直管眼睛就能看到另一头的光,弯管就不能),进一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三、评价巩固而有效。

评价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问的作用,帮助学生后继学习。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课教学中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有个学生把纸卡的孔挖了2个硬币大,在改变纸卡的位置上变化距离小,出现了与课堂实验要求有出入的说法,我首先不是责备,而是指导他看书上的要求;一起讨论实验的要点,在宽容中既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教育。其次给学生留个思考的空间,说说还有哪些方法验证光的直线传播。为了巩固学生学得知识,还利用光是直线传播的理论解释影子总是在光的背面的道理。在知识延伸上,还利用课件、图片等,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所形成的概念得以巩固。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参考资料:

1、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课程标准》修订版(送审稿)解读。

2、小学科学1-9期,湖北教育报刊社2011年版。

3、小学科学7期,湖北教育报刊社2012年版。

4、小学科学实验探究 熊辉 王春红 主编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篇6

篇一: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通过近20年的初中科学教学,在多次和同事、领导进行交流探讨后,我对初中科学的教学工作有了些许体会:

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是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对此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科学学科是进入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要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二、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在我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学生对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中对课题的引导,重点的突出都是一个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有就是对实验的全程设计与把握,这需要教师把实验课备透,在实验课堂上能真正做到运筹帷幄,掌控大局。

在演示实验中,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应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要在在学生实验中让学生相对独立思考,操作,而不是简单的老师说,学生做,变成另一种填鸭式教学,如,可以先让学生做好探究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这几项,在师生共同探讨可行性,最后让可行性高的实验设计付诸行动,在个过程中老师只是个参谋,而当学生这个主导者获得较大成功后,会得到很强的成就感,也就是他后期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知识系统化,并做到循序渐进。

曾今有一位老科学教师告诉我科学中的化学部分就是理科中的文科,初听不以为然,细想有一定的道理,是啊,化学的元素知识,物质性质、变化等等,细分下来量大的惊人,这时候作为老师就应把总结归纳时时记心头,不仅自己总结,还要让学生也学会总结,简单的是遇到相似相联系的知识会联想,深入点的就是会归结出知识树,知识网。这些不管是在记牢化学知识,还是作为学习化学的工具都十分有用。

科学是开设时间相对较短的一门学科,因此有许多知识需要掌握,但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如何让学生在保持兴趣的同时记住科学知识,这是问题的关键。而循序渐进就是一个好方法,如在还没有学到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时候就对一些常见的物质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渗透;或在学完一段后对某一方面集中训练,再进行知识竞赛什么的。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后的一些不成熟反思与总结,学无止境,教亦如此,所以还应该多注重信息交流,主动与外界进行交流与学习,扩大资料来源,充分发挥信息互动,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篇二: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初中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科学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所以从初二的科学教学开始,首先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打开初中科学的大门,其次是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科学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拔高。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科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2、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科学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科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科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科学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对科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科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科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科学的能力。

3、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对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

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的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和改进。

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第四,作业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要求学生解题过程要做到多反思、归纳和总结。

4、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科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

总之,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初中科学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的智慧就会在玩与错中碰撞出火花,会在玩与错中逐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篇三: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理科课程,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有关知识,内容多,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内容的整合和联系,要从自然界整体性的存在和变化过程中看待每一个知识内容,从而理解科学原理的统一性和普遍性。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三种角色是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的,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支持他们的各种尝试。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和猜想、制定实验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让他们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呢?问题情景的形成是整个探究活动的起因,问题得出的好坏与否,将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它将决定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问题的提出是课堂探究能否顺利完成的前提。由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自已去探索。如:在讲解“物质溶解性”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呢?又如:把两个鸡蛋分别放进装有水和醋的杯子中,鸡蛋会下沉还是上浮呢?学生一般都会回答下沉,然后教师做演示,发现鸡蛋在水中是下沉的,而在醋里的鸡蛋先是下沉,蛋壳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然后会慢慢上升,最后浮在液面上。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心里就想要了解两者的区别。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引发很多问题。如:在讲解“物质变化‘’时,事先准备好澄清的石灰水,然后让学生用嘴通过玻璃管向里面吹气,学生发现“水”变得白色浑浊不清,学生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想要问明白其中的道理。要留意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学生说: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和相关知识,但自己做题时却无从下手,也就是不知道应用哪些概念,定律等。有时勉强应用某一知识,但并不了解应用这些知识的根据,方法和目的。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真真地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师解题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如:思考什么?思考的方向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调整方向等一系列思维的方法。把教师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记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思”与“问”相结合的好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科学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科学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科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

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哲学反思 篇7

一对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伦理教育, 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科技带给人类的一切负面效应不能归结于它自身, 但是科技活动、科技方法、科技成果以及成果的运用等, 很大程度上渗透着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因素。爱因斯坦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么用它, 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 完全取决于人自己, 而不取决于工具。”科学伦理和科技工作者自身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前景。科技伦理教育, 能够使科技的利用置于合理的道德理性的指引之下, 达到最大限度减少出于恶劣目的运用科技成果的效用。此外, 合乎道德理性的科技伦理还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缺陷, 加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运用的道德责任感, 就可以发挥科技伦理在科学技术运用中的积极作用, 明确人们的科技行为, 从而带来有利的结果和正面的效应。

二正确看待科学技术本身在消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中所起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不应归咎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 相反恰恰是由于欠发达的科学技术所引起的。那些认为科学技术发展过度或发展到极限的观点是荒谬的,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无一例外不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化解。高科技的开发与运用通常可以加强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弱化或消解旧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且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日益在弱化与消解科技负作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适当行政干预是科学技术正确发挥效用的必要手段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适当地对科学研究及某一科学成果的运用进行干预, 能够使有发展前景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从而尽快地为社会服务, 为人类造福, 还可以通过法律法规严令禁止那些具有潜在负效应的研究内容或应用项目, 避免给社会造成灾害或危难。如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以后, 有些科学家就提出了克隆人的问题, 但在技术、道德问题尚未明确之前, 许多国家的政府迅速作出强烈反应并出台法律法规, 明确要求禁止克隆人问题的研究。1998年1月12日, 欧洲19个国家在巴黎联合签署了《禁止克隆人协议》。近年来, 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些国家政府纷纷制定政策, 出台法律、法规, 发挥舆论的教育宣传作用, 为削弱科学技术负面影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倡导公众参与, 增强公众科技意识

尽管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自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负面效应, 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运用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限制, 因此旨在利用科学技术自身的力量来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想法事实上是不现实的。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增强公众科技意识是消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不能只从科学技术本身去理解和说明, 更应从人和社会的角度去把握和解释, 只有在人和社会的指引和调节下, 在那些高尚的人文精神熏陶之下, 科学技术才会朝着造福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 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此外, 还应正确发挥社会公众的作用, 积极倡导公众参与, 加强对公众的科普宣传, 尤其是那些给人类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 理应在运用之前使公众有一个基本的、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这是解决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的群众基础。

总而言之,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要正确地对待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 克服其消极的作用。反对科技悲观主义一味否定科学技术正面效应的做法, 对科技的功能进行积极反思, 充分发挥科技的有利作用。我们坚信, 只要人类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 人类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美]杜卡斯·霍夫曼.爱因斯坦谈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72

做好教学反思 提高科学教学 篇8

一、课堂反思,从学生目光中来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蹲下身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民主的对话,把自己融入學生中,体验学生生活。

反思和检查自己教学上的不足才会有顿悟、灵感、智慧、想象等多元开放的思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反思可以从学生目光中开始。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师生情感的不断融合,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它可能是学生在课堂上某些绝妙的回答、见解、质疑,也可能是教师一个长久困惑的突然解决。这些智慧和思维像一块璞玉,如果加以反思和雕琢的话,就可以让教师获得既新颖又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积累。这些经验和积累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心灵的碰撞、目光的交流获得的。

人们常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堂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智慧,我常常从学生眼神中观察,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概念知识、是否理解了题意和思路,是否明白了为什么,还从学生的眼神中捕捉学习的好奇心、好胜心、好动心。同时,我还从学生的眼神中,看他们是否对学习感兴趣、对我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等。对这些信息我一一进行认真反思,以此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举一反三,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二、课后反思,从教师教学反思中来

课后反思,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更新理念、调整计划、改变行为和态度。课后反思要从教案设计、语言技巧、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情感调控、应变机制、习惯培养、合作协调等方面展开。

曾经有人向一位特级教师问道:“在教学这个岗位上许多人都平平凡凡地度过一生,而你却成绩卓著,您有什么秘诀吗?”教师回答道:“我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每节课后我都会对这堂课运一下神。”我想这种“运神”应该就是通常所说的反思了,正因为他坚持反思,每天都有收获,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从而成为人人羡慕的特级教师了。

反思日记是重要的反思手段和办法,可以积累第一手宝贵资料,近年来,我努力记下感受、思考,将点滴积累升华,把这一串串“珍珠”串起来,得到的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课后反思,不仅使我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还提高了科研能力。

三、专业反思,从同事的切磋中来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事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在交流切磋中,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另一个角度来感觉自己,使我们看到真正的自己。和同事讨论对话,可以传递教学经验实践及观点看法。在与同事交流中,我能受到启发,从中反思他们的思想,用以检查、重构和扩展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教师应时时感到这面镜子的重要性。

我从教十八年来,上了不少公开课,去年我上科学课的公开教学《光的原理》之前,在对一个小环节的处理上,大部分教师认为可以,有一名教师却有不同意见。经过再三反思后,我采纳了一位教师的建议,上了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四、理论反思,从阅读学习中来

教师的专业还有一个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经常听到有教师说:“我也想研究一点东西,但就是没发现有什么素材。”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好的素材,也不是我们缺少发现好素材的眼睛,而是我们没有重视它们。在阅读学习中反思,会让我们更加珍视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实现反思的最高层次。理论反思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自己的实践。从理论中反思,可以使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减少时间和生命的浪费。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而这种遗憾也恰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反思,使人的思想不甘平庸;反思,会使可遇而不可求的教育教研灵感飘然而至。同仁们,优秀教师成长=学

习+实践+反思。让我们每个教师都来重视反

思吧!

(作者单位 甘肃省陇西县柴家门

上一篇:三年级老师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世界粮食日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