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2024-05-05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共10篇)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高等院校的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在经济学理论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当前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数学化与实证化的发展趋势,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分析方法与技术层面的训练,而忽视了经济学教育的文化批判性。教育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下的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面向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启发学生对理论与现实的思辨,通过教育的反思来提高教育的自觉性与文艺批判性。

一、教育与思辨

(一)思辨与思辨能力

一般而言,思辨是指思考与辨析。思考即逻辑思维活动,是以概念、判断、推理为思维工具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而辨析则是对于命题提出怀疑,审视命题的逻辑,提出问题与假设,查找数据、分析论证并加以解释,是对事物的性质、类别、机理、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在认识上加以区另IJ。思辨在哲学中有其规定性,它是指运用逻辑推导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思辨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辨研究是一种理论研究,是以演绎法、归纳法与类比法为主要工具,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联系。思辨方法曾经是很流行的分析方法,近代中随着科学的发展,实验方法的盛行取代了思辨方法而居于统治地位。但是,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思辨方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思辨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也是思考辨析能力,思辨能力能够让一个人全面地、深刻地、长远地看待客观事物及其发展。思辨能力的核心是诠释、分析、评估和推理能力,以及对所做出的判断进行证据、概念、方法、标准等方面的理性说明的能力。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将人的智力划分为七个范畴,而逻辑推理能力是其中之一。可见,思辨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它包含着逻辑思维能力与辨识能力。

思辨能力包含哪些方面?对此的说法不一。有学者指出思辨能力可分为思考能力和表述能力两部分。思辨能力反映了一个人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思维的广度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联想能力丰富与否反映出来,思维的深度则需要缜密的思考与探究事物的好奇心,思维的深度决定着思维的广度与速度。

如果一个人缺乏思辨能力,就会缺少独立思考能力。宋怀常在《中国人的思维缺陷》一书中指出:中国人的思维缺少思辨方法,思辨能力的不足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如推理能力不足,看待事物表面化、片面化,不能从多个视角全面地看待事物,缺少长远的眼光。由于思辨能力不足,中国人缺少反省能力,易产生从众心理,易形成个人崇拜,这些都是思维简单化、极端化的表现。

(二)教育与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后天的训练与学习可以提高这项能力,因此,教育可以培养思辨能力。原北京大学校长严复先生认为,中国人要学习西方文明,首先就要从逻辑思维开始。

教育的目的是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知识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有着特定的文化、历史语境,而教育也是特定情境中的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生成性和建构性(刘旭东,)。科学知识不是由物质世界给予的,而是科学家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生产出来的。知识以概念工具为中介,概念则是为了建构和解释实验结果而创造出来的,知识只是借助于概念这些抽象的工具来表达,因而知识具有理论化、抽象化的特性,而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的思与辩。

著名旅美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曾经谈到,思辨能力的训练是美国教育的精华,美国的学校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辩论与科学方法最基本的训练,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选民做好思辨方法准备。因此,陈志武教授指出:中国的经济转型需要教育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

二、理论经济学为思辨能力的训练提供了学术空间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

首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特征和规律,理论体系成熟,经济学流派众多,内容非常丰富,几乎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覆盖面之广、知识点之多,是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经济理论高度抽象,现实中的经济变量在经过简化处理之后只剩下少数几个进入经济模型,再加上某些经济原理的假设前提与现实中人们的习俗观念相左,因此,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导致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理论知识时往往摸不着头脑,难以理解。

其次,由于西方经济学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每个原理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这些理论不仅可能与当代西方各国的经济现实不符,而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存在着较大的不适应性。

思辨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加深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将经济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相比较,将西方国家的现象与中国相比较,将历史规律与现实问题相比较,教师如果能够从多个维度对经济原理进行剖析,那么学生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二)西方经济学数理模型多

西方经济学与数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当前,我国大学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比较强调数学逻辑方法,经济理论的分析大量地借助于数学的分析工具,经济学原理基本上都是用数理模型来表达。事实上,如果不重视数理模型的分析,那么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与原理就难以理解,如果不重视数理模型的训练,学生就难以掌握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思辨方法的特点就在于抽象思维的活动,思辨就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采用演绎与推理去分析问题,而这些正是数理模型训练的基本方法。数理建模属于纯理论分析,是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基本入门方法,通过先提出假设命题,然后分析论证,最后求解,这个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辨析能力的作用非常大。

(三)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大量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实证方法包括数理统计、计量分析与经济实验,实证分析的目的往往是对某个经济原理证实或者证伪,从而完善与发展既有理论。有些学生认为经济学这门学科理论性强,内容空泛,难以学以致用。事实上,经济学是实实在在的,它越来越强调用数据说话,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科学最先进的分析工具。思辨能力在实证分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查找数据、构建模型、分析论证、导出结论,最终要对结论作出解释,找出事物之间的关联或者事物独有的特性。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措施

《中庸》有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辨乃是治学之道。理论经济学特有的理论魅力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极好的学术空间。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学的有效时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D)对价值观的思辨

价值观是人们对外部事物与自身行为的总体评价,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尺度,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价值观的形成受到世界观、人生观的制约,反过来,它又影响着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社会性。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价值观的形成,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与教育经历不同,价值观就不同。在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中,家庭是第一位的影响,而学校也起着重要作用。价值观一旦形成后,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可以改变的,它具有可塑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可塑性较大,因此,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意义重大。

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观体现了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的价值取向。西方学者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不少集中于它所表现的极端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决定论价值观体系上。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将经济主体抽象为追求自身满足最大化的经济人,采用一种个人主义方法论与最大化的分析技术来论证市场机制的完美。西方经济学对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制度的分析,常常会使学生认为私有化是最有效的产权制度。而微观经济学对于理性人的前提假设,让学生只看重人性中的“利己”一面,忽视了“利他”的一面。比如,有学生在学习机会成本以后,明白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然而,他得出的结论却是“有钱可以买到一切”显然这是一种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凡此种种,如果不对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内含的价值观进行辨析,就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而当前主流经济学越来越注重数理化、实证化的发展倾向,导致了经济学教学只注重演绎推理的技术处理过程,而失去了对人文精神的应有关怀,经济学教学思辨缺席现象非常普遍。

从国际环境来看,西方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极力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任何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及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与行为的价值观,这就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影响力极为深厚广泛,其价值观对于西方社会的维系起着很关键的凝聚作用。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往往以自由、平等、民主为包装,以充裕的物质条件为诱惑,以宗教、社团、商业、文化等形式向我国年轻的一代潜移默化。与我国政治思想教育的形式化、空洞化相比,他们的价值观渗透更为隐蔽、实用,他们的价值观教育手段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国家对于我国年轻的大学生群体非常重视。因此,如果我国不重视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引导,那么,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承面临着断裂的危险。

高校是先进文化与思想的传播地,高校大学生是同龄人的精英,今天的大学生日后将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人才。他们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一方面,他们容易接受先进文化的教育;另_方面,年轻的他们也容易被误导。因此,在中西方价值观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年轻的大学生群体是双方争夺的对象。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与交叉学科的思辨

教学中应注意西方经济学与其他交叉学科的思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比较多,不同的经济学科对同一概念的解释并不相同,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感到模糊,容易混淆。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要多思考,也就是思辨。运用思辨的方法,有益于深刻透彻地理解经济概念。

比如,微观经济学教材的理论体系由供求原理开始,而价格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事实上,从-开始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学生可能就陷入了迷茫之中,困难在于对价格概念与供求原理的理解。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决定,而价值取决于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价格的变化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值变动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动的终极原因。微观经济学教材中的观点是,某种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效用水平来决定,效用水平是消费者对商品为自己带来满足的主观评价,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取决于供求双方的议价。在此,教师应该对两门学科中的价格进行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客观存在,而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不同于使用价值。由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两门学科使用的方法论差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历史的、辩证的,而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是个人主义、约定主义、还原主义。由方法论引申下去,折射两门经济学科的价值观差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新古典经济学体现了市场论、私有化等资本主义价值观。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思与辩只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展示与引导,其作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我们应该摆脱那种填鸭式的、应试型的教学方式。中国古代教育家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得到完全发展的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在于培养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怀疑、比较、辨析、思索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三)理论与现实的思辨

教学中还要注意理论与现实的思辨。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个困难在于如何让学生将教材中的经济原理与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区别开。一方面,我们要将知识学以致用,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运用经济原理解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理论不是现实的简单描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指,理论是现实问题的一种抽象的文字处理,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基本假设、经济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等学术研究工具,经济学不过是供经济研究者交谈的一种语言而已。所以,西方经济学教学要注重专业性训练,要与现实经济问题区别开来。比如,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中,物价水平的变动是引起产品市场的变动还是货币市场的变动呢?学生直观认识是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消费变化从而导致产品市场的变动。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将消费看成是收入而不是价格的函数,价格的变化引起货币数量的变化从而导致货币市场的变动。对于诸类问题,教师一定要细致处理,及时消除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障碍。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2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化学教学的内容和过程都存在着广阔的思辨空间, 有利于充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化学教师的要求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工作的本质是让学生了解做人的道理, 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学会一技之长, 应用于工作、生活.实施素质教育, 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要提高自身知识的广博度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 不断钻研、探究化学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 作好学生的表率.

2. 做好优秀“教练”

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一定强度的专项训练, 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 更要做好“教练”工作, 把思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化学教学活动中去, 把知识传播与能力训练很好的结合起来.

3. 更新教育观念, 与时俱进

有位哲学家说过, “观念的变化牺牲最小, 成就最大”, 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做到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因材施教, 避免“一刀切”、“一锅烩”.

二、培养思辨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1. 创设思辨的氛围, 给学生思辨的空间

有心理学家指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心理“安全、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营造出适合思辨的氛围, 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通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使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敢想、敢说.在教学过程中, 常出现有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认识不清、掌握不牢的情况.是学生太笨了吗?其实不然, 事实上, 再简单的问题都需要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再内化的过程, 缺少了这个过程, 学生就不能真正理解、掌握, 更谈不上加以应用.因此,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辨的空间, 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对于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的内容, 完全可以不讲, 而只进行适当的点拨.

2. 在实践中进行反思, 倡导批判性思维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谓, 实践出真知, 多一些实践, 就会多一些感悟.只有实践丰富的人才能成为最有智慧的人.实践离不开反思, 《论语》中说, “吾日三省吾身”, 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 才能逐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制作化学错题集就是让学生进行反思的途径之一.在学习、实践过程中, 倡导批判性思维.“尽信书, 不如无书”, 在学习过程中, 批判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利于促进自身思辨能力的提高.

3. 培养思辨能力的具体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常采用以下具体做法.

(1) 创设问题, 引导有序思辨

在原电池的教学中, 我预先抛出几个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途径有那些?”“能否根据非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通过这些问题, 一下子使学生的思辨集中到原电池的本质上, 使思辨活动具有了方向.

(2) 开展辩论, 指导学生对比辨析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名词, 我组织学生展开适度的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 让学生轻松地领会所学知识的同时, 又能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思辨能力.在学习氮气的性质这一节时, 我把“固氮”和“固硫”放到一起, 让学生进行对比辨析, 通过分析这两个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突出这两个概念中“固”的含义的不同, 前者指氮的单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后者指气态的硫的化合物转化为固态的硫的化合物的过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 化学反应类型中的“水解”和“电解”, 化工生产中的“分馏”和“干馏”, 描述物质相互关系的“同分异构”、“同素异形”“同位素”和“同系物”等.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进行分组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思辨的过程.在学习离子化合物时, 有学生提出问题, “石墨能导电, 而氯化钠固体为什么不能导电?”,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学生认清了物质导电的本质, 思辨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当前施行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而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具备出色的科学思辨能力.思辨过程存在于几乎所有学科中, 本文主要对化学学科教育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一些阐述.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3

[关键词]历史思辨能力 中学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90

思辨能力就是“思”和“辨”的能力。所谓“思”,就是想问题、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所谓“辨”,就是辩证、辨别、辨认事物的过程和结果。简单地说,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别能力,而历史思辨能力就是对待历史的有关问题(事件、人物、制度、结论等)的思考辨别能力。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的《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为例谈点浅见。

一、教材分析

首先,从本课内容与现实的关系看,本课所要探讨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当代国际关系秩序有紧密联系,对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形势有重要启示。这往往是激发学生思辨兴趣的第一步。其次,本课涉及的概念多、抽象,如世界政治格局、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等,特别是要学生理解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关系,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勤思考、多辨别,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再次,本课所要探讨的一些问题具有很好的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价值和空间。如:为什么说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战后美苏关系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是冷战思维?战后美苏对抗为什么采用冷战的方式?冷战的表现有哪些?如何理解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在课堂开始,笔者先介绍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二战前世界政治格局是以什么力量主导,经过二战的打击和演变,你认为二战后影响世界格局的主要力量有哪些,并说说你的理由。这一设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战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征,其次通过战后主要力量的讨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再次通过讨论甚至辩论使学生初步认识决定一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是其综合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回答战前世界格局,回顾了近代以来许多重大事件,发现它们几乎都和西欧国家有着紧密联系,这不难得出战前世界格局是以西欧主导的结论;而关于战后世界主要力量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对美苏两国的主导及其理由没有异议;也有学生提出英国和中国也是主要力量并阐述了相关理由。应该说这种讨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其思维能力。

在学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导致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对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美苏对抗为什么采取冷战的形式?冷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具有冷战思维的对抗活动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是否存在?关于美苏对抗原因的讨论,有学生强调是因为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有学生强调社会主义的发展威胁到资本主义的稳定,还有学生谈到这是长期以来苏联和西方国家互不信任的结果,甚至认为和某些政治领导人如丘吉尔有关。说到冷战的表现,笔者要求学生抓住其概念,拓展思维,尽量多地列举其形式,不少学生不但能把教材上美苏在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和军事(即北约、华约组织)上对抗的表现准确找到,还能说出如军备竞赛、和平演变等内容。至于冷战思维在当今国际关系的表现,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平时关注时政的学生认为美国重返亚洲围堵中国,乌克兰危机美俄斗法,都是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在当今的表现。姑且不论这些看法是否准确,但这一做法确实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辨析,提升了其思辨能力。最后在学习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时,笔者事先给学生准备了一些课外材料,同时要求他们结合书本内容,把全班分成两组,分别归纳冷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然后选出各自代表在课堂上展开辩论。这一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发言的学生唇枪舌剑,其他学生纷纷助阵,在实战中锻炼了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三、几点感想

第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战略,善于思考、学会辨别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第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它上承知识与能力目标,下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落实新课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第三,探索历史的真相,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吸取历史的智慧,这些都需要青少年学生具备较高的思辨能力。第四,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塑造中学生独立的人格,提升中学生创新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以及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养成;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历史,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逻辑思辨能力 职业发展

0引言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5

美国学者彼得法乔恩(PeterFacione)说:“教育,不折不扣,就是学会思考”。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融合的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合作更加紧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文化差异和民族、地区冲突问题;科技进步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却打破了维系社会稳定的价值标准及行为准则。这一切变化都对人类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似乎忽略了对这一能力的培养,教师“一言堂”,学生机械地听课。教学目标围绕考试而展开,学生只须记住历史事件的时间、单词的意思、答题的套路,能通过考试,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小学如此,中学如此,大学依然如此。再加上,一些教师迫于学校的考核,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业绩,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甚至只针对某些考试进行教学内容的划定,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过程的体验,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们已经看到这种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已经固化在学生的意识中,以至于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上课只习惯于听从老师,不去思考知识点是否正确,也不会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给日后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3.2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什么是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就是带着批判改进的精神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思考过程。思辨能力是以思考的最基本的组织(思想的元素)和最基本的知识标准(普遍智力标准)为前提。思辨过程的创新性的关键在于在分析和有效评估的基础上重构思考。(Richara,Linda,)思考是学习的工具和手段,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提升能力。现在,依然有部分人认为,大学英语是传统的文科,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语言知识及听、说、读、写的技能,没必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思辩能力的训练。实则不然。大学英语课程不仅帮助学生获得与其它民族及地区沟通的外语技能,也是了解其它民族及其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认识、学习、评价其它民族的文化、道德、价值观的途径,而良好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批评地借鉴、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从而提高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良好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本民族在世界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课程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承载着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语言作为伦理推理的指导和思辨的工具,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辩能力认识社会事物的好坏、美丑,努力做一个诚实、谦虚、理性、坚忍不拔、公正、有勇气、有同理心、能够独立思考的社会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应只教授单纯的语言知识,甚至也不能只教授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和技巧,而应在传递知识技能的同时,向学生灌输道德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理性分析的能力。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的培养是相互促进的,良好的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不注重语言所传递的内容意义,因此,学生获得的只是干瘪的语言,而不是有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学习,弱化语言形式的关注,使得学生更多地思考语言中所蕴含的意义,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思辨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思考辨析的过程中,我们对事物的概念进行建构,有时对事物的优劣、美丑进行评判,这个过程也是对事物进行分辨和评价的过程。另外,良好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近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在工作学习中都可能遇到之前没有学过的知识。因此,学生只有自身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再学习获得能力的提升,解决新的问题。

4结语

良好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塑造一个具有广博的思想和宽阔的视野、外语水平过硬、思想丰满的社会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自我反思和教育、通晓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外语水平过硬、有着高尚人格的人才也一定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在提升外语水平的同时,培养思辨能力,继而学会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Richard,Paul&Linda,Elder.思辨能力评价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高学.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多元化的思考[J].西藏民族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53-54.

[3]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马武林,胡加圣.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J].外语电化教学,2014(5):48-49.

[5]宋万杰,陆相林.高校学科融合机制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0):176.

[6]王文礼.未来高等教育颠覆性变革的三个方面和表现[J].教育与考试,2015(5):58.

[7]肖建芳.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新理念:高等教育终生化[J].教育探索,2007(4):121.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6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诱导学生想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产生疑问,善于提出问题。本文从激发“敢问”的勇气、培养“乐问”的兴趣、教会“会问”的方法和训练“善问”的能力,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 方法 提问 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不太进行反思和提问,很多人通常“没有问题”,有了疑惑不知道怎么把问题提出,或不愿意问。课堂上学生提问时往往会产生 “我提的问题行吗?”“我提的问题会不会太浅?”“同学们会笑我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顾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营造民主的气氛,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上的距离,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有什么话都能说,有什么问题都能问。

一、激发“敢问”的勇气

我曾经上过《空气》这节课。这个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许多知识在其他科目也有学过。我想,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忆、思考,通过观察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来达到学习目标呢?上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空气的信息,准备参加“我所认识的空气”为题的课堂讨论。这节课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场面和效果。下面是一些讨论的片段:

师: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对空气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大家都能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吗?

生1:我知道高空上的空气比地面上空气稀薄。生2:你怎么知道呢?

生1:是物理老师说过的,你忘了啊? 生3:我知道,是“温室效应”。生4:怎么讲?它究竟是怎么回事?

生3:杂志上的资料说,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多。

生5:对,电视上有报道过。北冰洋的冰不断融化,海平面慢慢上升,以后一些沿海的城市还可能会被淹没呢!

生6:那怎么办才好啊?应该怎样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呢?

同学们充满激情的讨论,活跃的思维,高涨的情绪使得这节化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的,不应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能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更多的应该是对学习动力的唤醒,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等。

二、培养“乐问”的兴趣

(一)创设认识矛盾,激活思维,让学生想要提问。

在认识问题的进程中,产生认识矛盾,可能有两种心理状态,要么知难而进,要么知难而退。教师的责任就是通过种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难而进。当学生面对认识性问题,急于解决问题,但用已所学的知识又无法解决时,便产生了一种主动探索的动力,这时学生处于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

例如:讲授金属元素《钠的性质》时,首先提问:“钠是一种金属,为什么不能用像铁、铜一样的方法放置呢?”此时学生产生了认识矛盾,我用镊子夹着刚切开的钠块让学生看现象,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与其他同学交流。结果,他们发现第一和最后一人观察到的现象有很大区别。“为什么观察到的现象有不同呢?”学生很容易就有了这样的疑惑,并打开了思维。在此基础上再认识钠是活泼性金属就容易了,自然也会想到钠的保存问题。于是,有同学提出:“钠如此活泼,那我们应该怎么保存它呢?”我让学生看《化学必修1》书本39页的图3-3,那是一幅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图片。顺理成章就会想到和提出一些问题“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钠为什么能保存在煤油中”等。这种学生由认识的矛盾,产生的发自内心的想要寻求答案的提问,符合认识规律,易于学生理解,能促进学生潜能充分发挥。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作为化学老师,课堂上不应只局限于教学生怎么做,应创设引起学生兴趣的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展示实验室里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溶液)

师:实验室里有已知浓度的碱液,请你想办法确定这瓶盐酸的浓度。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学生考虑此问题的出发点测定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遇到并提出了如下一些问题:

A.已知碱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密度是多少? B.计算质量分数很不方便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法? ·······

此时我加以引导:溶液的取用一般是量体积,而初中所学的浓度的计算则需要知道质量,我们前面的课学到物质的量,你通过练习想到了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怎么的物理量来简化计算和实验?

学生提出:有没有一个物理量能确定一定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这样,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就引出来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

再如:讲授《盐类的水解》一课时,演示了用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混合后进行泡沫灭火的实验。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泡沫冲出”,希望我尽快作出解释,这时我进行如下引导:大家要从盐的类型,平衡这方面去考虑,能想到什么?有什么疑惑需要解决?于是,学生相互讨论起来,提出以下一些问题:

A.硫酸铝属于哪种类型的盐?其溶液中存在怎样的平衡? B.碳酸氢钠属于哪种类型的盐?其溶液存在怎样的平衡? C.两种溶液混合后,原来的平衡是否受影响? D.原平衡相互影响的结果会怎样?

可见,在教授新知识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

或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地企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产生质疑。教师把“发问”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感。它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巩固、拓广旧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还让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

三、教会“会问”的方法

波利亚曾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将来由学生自己也可以提出。”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要告诉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就问题而言,整体可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认识性问题(即是什么);分析性问题(即为什么);平息性问题(即怎么样);创新性问题(即怎么办和怎么变)。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常规性提问,才能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以“认识性问题”为例:化学科的一些概念、术语都可提出认识性的问题。老师在复习一些记忆性知识的时候,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老师讲到筋疲力尽,但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那该怎么办呢?例如:高三复习化学基本概念专题时,我把学生每两个人分成一组,让他们互相以老师的身份给对方提问,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能像老师一样问问题,学生显得很是兴奋,于是七嘴八舌的开问:什么叫化学变化?电解质是什么?什么是离子反应?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丁达尔效应是什么?······,他们互相提问大约20分钟后,我再将整个专题的知识系统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就像考试做试卷,再评讲试题一样,艺术性地使每一位学生通过提问复习和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章节复习结束后,紧接着我出了一套专题练习加以检验和巩固,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以“分析性问题”、“创新性问题”为例:讲解《铁生锈》时,为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先启发学生考虑铁生锈的各种情况:(1)容器在潮湿处易生锈,在干燥处不易生锈;(2)涂有保护层或电镀过的铁器不生锈,而放在空中的“裸”铁器极易生锈。有这些生活实例做铺垫,学生们很容易提出以下“为什么”的分析性问题:a.为什么那些不同环境状况下铁器生锈的难易程度不同?b.是什么影响了它?到底是怎么变的?发生了哪些反应?在这恰当的时机下,我再提出假说,让学生充分讨论:(1)铁器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致;(2)铁器生锈是因为水的存在,铁与水的作用的结果;(3)铁器生锈是因为空 4

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推论:假说(1)成立,那么在干燥的条件下,铁在空气中就能生锈;如果假说(2)成立,则铁在水中,与空气隔绝环境中也能生锈;如果假说(3)成立,那必须既有空气又有水分的条件时,铁才能生锈。

不难发现,在实施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是学生思考、提问的方法得到了培养。它变传统教学的重复熟记式学习知识模式为学生独立智力活动掌握知识模式,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四、训练“善问”的能力

“授人之鱼,供一饭只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之以渔。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苦思冥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也就是老师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法,联想对比法,归纳推理法来提出问题。逆向思维法是根据原有的知识,从知识的反方向去思考提出的问题的方法。联想对比法是根据已学习的内容通过联想旧的知识,通过联系和区别的对比方法提出问题的方法。归纳推理法是通过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根据逻辑推理去提出新问题的方法。

以“联想对比法”为例:

例如:有如下一个实验习题:怎样用三种最好的方法制取CaCl2 溶液?我们提出问题之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制取CaCl2溶液可能的方法,要求学生对每种方法都有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学生各组分头进行实验,对每种实验方案都要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实验探索中自然要舍弃实验步骤复杂、原料成本高的、产率低的方案,最后找到三种方法:CaO、CaCO3、Ca(OH)2分别与盐酸反应制取CaCl2溶液,这三种方法实验步骤最少,原料成本最低,产率最大。学生通过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培养了分析问题,独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和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经过学生收集信息、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设想、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5

进行创新思维的经历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在“问题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角色要从“提问者”向“被提问者”转变,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主体、提出问题的主体、解决问题的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让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总之,把问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变“老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师生共同讨论、辨析、探究,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等编著.现代认知心理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

[2]曾义城.高中学生提问能力差的调查报告[J]HH化学教育,2002,(06)[3]陈世华.化学教育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化学教育,2002,(03)[4]杨小洋.中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及其阅读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D].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05)

[5]李锦云设问导问导疑析疑—学生课堂提问能力培养途径小议[J];课堂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6年21期;26-28 [6]贺炜.化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8)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7

思辨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高中政治选择题题干形式多样, 考点覆盖面广, 题肢干扰性强, 适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1. 精选引文, 编制“引文型”选择题,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引文材料的能力

引文型选择题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和经典论断等为题干的素材, 能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有利于找到政治学科考试与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从而培养学生周全思考和清晰判断的能力。

例一: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到处走动, 没有做别的, 只是要求你们, 不分老少, 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 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这句话启示我们

(1) 文化素养的培育比身体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

(2) 以优秀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培养健全的人格

(3) 重视教育在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等方面的特定功能

(4)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引文“我到处走动, 没有做别的, 只是要求你们, 不分老少, 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 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强调人们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但是, 不等于说人们身体素质不重要, 也不能说文化素养比身体素质更重要, 启示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 要以优秀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从而选出B项正确答案。人要全面发展, 必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人文思辨能力。

2. 巧设材料展现形式, 以“材料型”选择题, 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辩证思考的能力

例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下列选项的内容与右图中曲线反映的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外汇汇率, Y轴为本币币值

B.X轴为某投资产品的安全性, Y轴为该投资产品的收益率

C.X轴为某商品的价格, Y轴为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

D.X轴为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Y轴为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

上图坐标材料反映的是两个经济现象的正相关关系, 某商品价格越高, 则该商品的需求量越低, 而其替代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则越高。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 并做出清晰的判断

3. 巧设数据, 命制政治学科“计算型”选择题,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周全思考的能力

例三:2012年南平市某企业生产W商品20万件, 其价值总量为300万元, 如果2013年该企业生产W商品的价值总量要达到360万元, 在2013年生产W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的情况下, 不考虑其他因素, 该企业生产W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要提高

本题需要学生运用企业一定时期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企业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企业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商品数量的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通过综合分析得出, 2013年单位商品价值量是300÷20÷ (1+50%) =10 (元) , 2013年该企业需要生产的件数是360÷10=36 (万件) , 该企业生产W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要提高 (36-20) ÷20=80%。企业的价值总量与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本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考虑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经济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新情境, 巧妙设问, 通过非选择题考试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是高中政治命题和考试对素质教育的极佳着力点。政治非选择题要求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多层次、多角度回答问题, 因此, 它对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具有极高的价值。

1. 依纲据本, 巧设辩点, 命制辨析题, 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辨析题以正误混杂的“片面型”类型最为常见。政治辨析题辩点复杂、附加条件多样、辩中套辩, 对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四: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3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有人认为:“只要坚持党的领导, 就能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请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论证正确点, 评析错误点, 补充不全点, 是政治辨析题的能力要求, 本题考试旨在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论证正确点,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党的领导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补充不全点,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要坚持依法治国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身建设, 最后, 还要综合结论,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

2. 精选数据, 巧设关联点, 命制图表材料非选择题, 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政治图表材料非选择题具有内涵丰富、形象直观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的特点, 要求学生具有横向、纵向比较问题和用联系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例五:2012—2014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多在10%以上, 美国25%左右, 日本20%左右, 欧洲15%左右。

概括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 (3分) 有人认为:文化产业发展了, 就能提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联系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评析这一看法。 (9分)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全面分析数据的能力和辩证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近三年来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都逐年上升, 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数据反映的问题有喜有忧, 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得出全面的结论, 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文化产业发展了, 就能提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这是片面的。生产决定消费, 文化产业的发展确实有利于提高文化消费水平;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还需要发挥财政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中的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还需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此外, 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还需要国家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文化企业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消费者要重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这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又一极佳试题。

3. 以史为鉴, 巧选史料, 命制“认识类”非选择题, 提高学生以史论今, 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认识类非选择题常常要求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考查学生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辩证地思考问题。

例六:战国时期, 荀况说:“君者, 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者载舟, 水者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也深谙“得人心者得天下, 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知识, 谈谈你对“载舟覆舟”说到“人民观”的演变的认识。

本题从“是什么”角度认为,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从“为什么”角度认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从“怎么做”角度认为,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理性思辨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目标是培养个性化人才,而个性化人才需要扎实的基础、灵活运用能力,更需要创新思维和能力。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解读,提高他们的理性思辨能力,从而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学生探讨、辩论中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的课堂。

一、理性思辨能力培养的必要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而学生思维能力也应是培养的重点,这无论对学生升学还是以后的长远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1.理性思辨含义透析

理性思辨是一种合乎逻辑,能在一定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感知的对象进行思考、辨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能够比较客观且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获得个性的也是比较合乎情理的结论。我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他们在原有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阅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他们的基础和能力以及认识的深度不同,从而出现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唯有理性思辨才能客观准确而有效。

2.理性思辨培养意义

初中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听说读写思等几个方面,而思考能力是其他几种能力的综合结果,学生思考能力的情况决定着他们语文能力与素养。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才能实现阅读的个性化、写作的创新色彩。因此,就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而言,初中生理性思辨能力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水平,影响着他们的潜力发展和提升。如《范进中举》,我们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比与讽刺的阅读,获得科举制度弊端、封建礼教的戕害人以及对热衷功名富贵之人讽刺的感知。有学生通过从范进中举得出只有坚持才有可能成功;在胡屠夫前后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阅读中得出只有证明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等,这些就是思辨思维的运用,理性思辨的阅读。理性思辨阅读能够跳出传统阅读思维、阅读学习方法,使学生多维解读、个性解读,读出语文味。

二、理性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

理性思辨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理性思辨需要一定的层次性、条理性和准确性。而只有夯实基础,提升感受能力,突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想的合理,思的深入,说的有理。

1.提高基本阅读方法和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体验感悟基础之上。因此,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阅读有质疑,阅读有探讨。

我们现在课堂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因而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让他们掌握语文课文预习阅读的基本方法,自主扫除文字障碍,能够结合专题导语感知阅读的重点,能够对文章的结构布局、写作手法有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自觉地反复诵读吸收经典范文的精华。如鲁迅《藤野先生》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预习中的所得,如字词的释义、经典富有深意句子的理解和感受、突出手法的感知等等。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说说作者对“文学”有怎样的认识,作者笔下的“文学”具有哪些魅力?这样,学生就能知道学习的重点,能够去梳理行文思路,对一些重要的句子进行关注。如此,学生才能有效地阅读,并且能够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在理性思辨中进行深入阅读。

2.注重体验联想想象思辨

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把生活体验、阅读体验融进阅读学习的活动中,而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提升,还与他们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有关。因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从而让学生生发联想与想象,形成理性的思辨、客观的探究。

如契诃夫的名篇《变色龙》学习中,我们会对主要人物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进行认识、探讨,从而就其表现来发现作品创作的主题。学生阅读中会发现这个“变色龙”在“狗咬人”的案件处理中原则是狗主人是谁,而不是事实的真相;这时候学生大胆地联想——有极个别的老师也是这样的人!事实上,“狗咬人”的事件是很容易处理的,结果却富有戏剧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批判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学生可以联想学过的一些课文,发现这是以小寓大,将深刻的道理、情感寄寓在小的事件的描写当中。而奥楚蔑洛夫五次“变色”,从思辨的角度看,奥楚蔑洛夫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的可怜虫,他的专横,他的趋炎附势都有着时代社会的特点,虽然卑劣也有着社会因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城管、协管进行探讨,他们为什么对付违章的普通百姓是凶狠的形象呢,他们不严格行吗?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思辨,如《变色龙》学习中,有学生提出首饰匠逗狗被咬,是其咎由自取的,而其行为是欺诈;有同学说“狗咬人”狗主人管理不善,总要负点责任的;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我国的《民法通则》《家犬管理条例》中相关条款,让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清晰地感受契诃夫小说的讽刺意味。

总之,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还要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只有让学生有读中有思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我们学生阅读素养才能切实提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有讨论、有辩论,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语文味。

【参考文献】

[1] 乔丽.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J]. 新课程,2012(2).

[2] 金燕. 在遐想中提高学生艺术思辨能力[J]. 现代教学,2013(Z1).

[3] 傅萍. 基于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方法创新——批判性阅读四步教学法[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2).

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篇9

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造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 潜能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潮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成为了重要话题。实施新课程改革,着重要解决的是使学生由片面发展变为全面发展;由被动发展变为主动发展;由应付考试变为发展素质。在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今天,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的培养,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一、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才能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易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思路就会开阔,思维就会活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方式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适应角色的新变化,由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由课堂的管理者和设计者转化为学生共同交流探究的合作者。要相信学生,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探索收获。教学中要真情投入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师生共同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教师既当学生心理健康的助生者,又当学生情趣健康的助长者。要学会换位思考,把学生的心理换置过来,才能成为学生真正朋友。要学会体味思考,把自己学生时代的心路历程与学生的现实心态相比照,宽容理解,亲近学生,从而建立起一种

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情景创设是能否把学生自然引入课堂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既使学生兴趣盎然,又使教学活动得以充分发挥,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体现,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的场所,变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为智慧飞扬的天地。创设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接受创新学习,创设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学习,创设实践活动性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创新学习,创设竞争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创新学习,创设竞争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延伸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创设和学生生活贴近的活动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民主、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学生进行创新性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营造民主、安全的活动氛围。一方面,在活动主题的选择、内容的确定、研究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表达上,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支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假设,细心求证,敢于怀疑已有的结论、挑战权威。另方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改进的机会。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走弯路,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教师要注意允许学生犯错误,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因为出现某些错误就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全盘否定,打击学生的自信,挫伤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

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心理素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创造能力,首要的是要先陪养好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爱好等心理素养,2.1尽可能的“挖掘”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学》描述说:好奇心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动力,强烈的好奇心可以激发人们去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的差异,并促使人们去思考,进而使人们创造出一些新的规律和事物。很多物理学家的研究工作就是对研究对象的好奇开始的,例如:牛顿对“苹果为什么要往地上掉”感到好奇,正是如于有这种好奇心,才使牛顿发现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存在。同样,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好奇心必然带来一连串的思维活动,这种情况如果及时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则必将使他们的思维活动更持久、深入,从而达到促进

智力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2.2培养学生的独创、求索心理

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独创性活动,对于学生的每一点独创表现应予以充分的肯定,热情鼓励,才能迅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求索心理也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现象在许多青少年中表现强烈,他们往往在对某种物理现象上表现出“刨根问底”。这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对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都是十分有益的,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切实把握好学生的这种心理,尽量完整、正确、生动的解答他们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求索心理,从而更好地陪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填鸭”式、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从理论到理论,从课本到课本,老师循循善诱,学生亦步亦趋。重知识的积累,轻能力的培养;重照文理解、逻辑推理,轻怀疑求新,发散求异;重概念内涵,轻形象直观。教师大多不懂创新、不敢创新,学生更是视创新为畏途。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和谐、健康地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创新实践铺路。教师要在传授知识、注重双基、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一讲到底为探究式,变传授知识技能为传授学习方法,变死记硬背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和谐的创新空间。

3.1渗透物理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创新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所谓物理科学方法,就是指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学家研究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常用的方法有:观察与实验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科学抽象与理想化方法、比较与类比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数学方法及科学假说的方法,这些方法大多隐含在物理知识当中,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理想化方法。知识是宝贵的,但知识只有通过具体的方法加以应用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所以那些得到知识的方法就显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只有将方法掌握了,将来才可能利用这些方法去科学的创新。

例如,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时告诉学生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在后面学习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学生就可以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这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物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告诉学生,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去创造性的从事别的工作。3.2、通过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性思维既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其中以发散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倡“一题多变”,训练创新思维。研究表明,围绕同一种能力层次或同一类型做n个习题,其实效远小于引导学生从n个不同角度或层次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精选例题,对学生进行灵活多变的变式训练。如采用改变叙述方式、改变数量关系、改变设问角度或因果关系、改变已知条件、改变题目类型等,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寻找一类题的解题规律,促使学生从顺、逆、侧等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性思维。

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创新思维。许多物理题,不止一种解法。在教学中,对每一个习题,要求学生用一种方法解完后,再思考还有没有其它解法。如常用的求物体所受浮力的方法有:(1)称量法:F浮=G-F;(2)原因法:F浮=F上-F下;(3)漂浮法:F浮=G;(4)阿氏法:F浮=G=ρ液gV排。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让学生体验“一题多解”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用“一题多测”,深化创新思维。“一题多测”是指改变物理实验的题设条件或改变测量仪器时,用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来测同一物理量,以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如测定液体密度的方法有:比重计法、同瓶换液称量法、U型管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天平量筒法、浮体法、杠杆法等。“多而新,独而异”的实验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多、求新、求异”的创新

思维能力。

3.3、通过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解决问题,同时也不断地产生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这个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怎样发现呢?在教学中时常以“还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自小培养质疑的习惯与能力。

让学生提问,互相交流,打开思路,为下一步学习树起目标,促使学生学习心理进入一种探索的良好状态,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有更多的小组活动,互相交流的时间,这使学生喜爱学习的同时,也使我容易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培养学生释疑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后,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不急于为他们解决,而是让他们发挥合作性和互助力,共同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老师在此时充当引导者,一步一步带领学生走向释疑的大路。通过这样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

力。

四、大力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1每学期举办一次富有观赏性、创造性的大型物理制作比赛。过去物理兴趣小组往往只是少数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参与,影响面较小。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更为有效地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乐趣,我们特地设计了一系列能在较大场地演示、可观性强的物理制作比赛,所有学生均可自愿参加。如:鸡蛋撞地球(缓冲装置)大赛,要求学生从四层楼高处释放一装有鸡蛋的装置,落地后鸡蛋不碎的再进入复赛,评委对装置的形状、体积、材料、设计等均有一定评分标准。比赛时现场围观数百名学生,伴随着同学们的一声声惊呼,鸡蛋有的安然落地,有的功亏一篑。许多设计巧妙、新颖独特的装置引起同学们的赞叹和极大兴趣。还有如鸡蛋走钢丝(即平衡装置,要求装置内放一鸡蛋,使其沿十几米长的倾斜细绳滑下,而鸡蛋始终位于绳的上方);航模比赛;水火箭制作发射比赛等等。在这类活动中,不论是制作的同学还是观看的同学都从中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报名参赛,即使是一些平时物理成绩较差的同学也兴趣盎然,而一些在比赛中获过奖的同学,更是一次活动刚刚结束,就急着讯问下次比赛的内容。事实证明,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展示了心灵手巧的创造才华,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创造的精神素质。这类活动的开展,也使我们发现学生具有潜在的创造素质及能力,非常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培养。

7.2 在学生当中广泛开展研究性课题学习活动。研究性课题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某些对理论问题或生活实践问题有兴趣探索的同学,可循着问题的思路,访问学者或者阅读有关的参考书籍,把得到的佐证材料收集起来,解释、说明、论证提出的问题;或者针对某些问题,某些规律,某些方法加以研究、归纳和总结,并从中有所发现,将独立见解写成心得体会、知识总结;或者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独立思考,提出创造性课题,写出论文或做成实物。这种做法重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目前,己有不少学生积极地展开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写出了课题小论文。在此仅列举几例:

1、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2、从电冰箱到臭氧层;

3、调查家用电器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

4、雷电通过电磁感应对计算机等电器的破坏;

5、温室效应的内幕与利弊等。

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0

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教改课题

作者简介:邓勤(1976-),女,湖南浏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研究。

――以《现代物流管理》为例

邓勤

(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物流是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现有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创新,其创新的理论基础是经济管理的专业背景和课程特点。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从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学生创新的环境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04-0029-04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依赖一定的创新教育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体系必须以课程为背景。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发展创新教育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要把课内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视为同等重要的地位,都作为实施创新教育发展的主要渠道,并在两个主渠道内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纳入教学计划,才能适应个性培养发展的多种需求[1]。从课程教学角度,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成为目前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还不够,尤以经济管理类为甚。本文拟以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为例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物流是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跨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与工程技术多个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它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挖掘物流潜力,成为代表社会总体效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物流开始受到重视是在90年代初,其发展非常迅速。但物流人才的匮乏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物流管理课程是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必要手段,通过相关物流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掌握信息系统管理,物流规划、设计等手段与方法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2-3]。

但是,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被动式学习模式上,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特别是综合分析、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策划组织能力、信息收集和加工能力更弱。学生仅仅局限于从有限的课本上获得物流方面的知识,对新观念、新方法了解太少,也很少与物流的同行进行交流。同时,对学习的物流知识怎么应用,也缺乏一定的认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受到了较大的局限。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对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在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经济管理科学背景

物流管理课程的开设是和经济管理专业紧密联系的。面对迅猛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形势和高速增长的国内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经济管理专业更需要采用应用型教育思想,其教育目的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解决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以及企业一线经营管理问题,其培养目标以应用为导向,进行专业教育和训练,教授给学生经商的知识,这是由于经济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和社会功能以及市场对经济管理类人才需要所决定的[4]。

经济管理的特点表明,管理尊重科学,讲究艺术,强调权变,注重体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以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为导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应围绕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物流管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建立现代管理者应备的智能结构。这样,物流管理者实际能力的锻炼、综合素质的培养、亲身的体验与感受是物流管理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方面[5]。因此,物流管理教学方法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创造性思维。而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与教学过程是分不开的。从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来看,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谨的结论、科学的体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物流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些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 不同类型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论, 因为经营者就可分为几种类型,如风险型、保守型等。不同类型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 所以, 对于有些问题, 可以使思维发散一些,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也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前提和基础。

许多学者和教师对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体现在二个层次上。首先是从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研究,如金玉梅,靳玉乐认为,主要知识观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教学观念的变革。当代知识观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引发了人们对教学这一活动过程的重新思考。教学目的应由单纯的注重显性知识获得转向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注;教学过程由“生活的预备”的知识传递过程转向意义建构、生命体验的视界融合过程;教学内容由单一性、确定性转向多元性、非确定性;教学主体关系由教师绝对权威转向师生对话合作[6]。其次是对具体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如胥悦红认为,运用支架式教学方法、抛锚式教学方法、随机进入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协作式教学方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知识的建构[7]。郑梦山、王树认为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等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8]。这些研究对我们探讨物流管理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启示。

(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课程特性

物流管理课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需要教师建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物流管理课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物流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目前的教育侧重于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应地物流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围绕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做出调整。物流的挑战性在于其概念及管理内容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物流教学中信息量大、信息变化快,需要教师提供物流管理最新的概念与理论。

物流管理教学内容综合化。因为物流是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跨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与工程技术多个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物流业务流程、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这些使物流教学越来越复杂,需要其它学科的支持,这要求教师具有更加全面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体系也将向综合化发展,课程内容将依据不同的培养要求而设置。

物流管理教学内容应用化。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物流管理知识学习与专业知识脱钩的矛盾。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整个物流管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作业、物流管理和物流策略,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但要重视理论教学,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策划能力。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增加实践环节,在实际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

此外,物流教育还具有重视计量方法的趋势。在传统的物流知识的传授中,定性分析的内容占主导地位,而定量分析较少。而在现代物流管理实践中,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使物流活动同数量化分析方法结合得十分密切,物流管理和综合评价都离不开计量方法。

因此,物流管理教学可以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个要素。

情境:学习环境中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学不仅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设立问题,并把情境设立看作是教学最需要的内容之一。物流管理环境具有其特殊性,不在一定情境中学习,就会对物流知识产生陌生感、枯燥感,失去对物流管理学习的兴趣。如应用模拟实验室学习仓储管理等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中。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建构有重要作用。物流是一个系统,其管理强调系统性,在学习过程中的协作是必要的,如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会话:学习者通过学习团队通过会话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为团队所共享,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如学习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探讨中获得的设计和开发思路、成果让全体参与者收获。

意义建构: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形成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在XX村迎国庆文艺晚会上的讲话下一篇:2024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3月统一测试(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