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2024-06-28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通用10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这首古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喜爱

2.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诵读这首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教学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3.学生搜集描写节日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

我们先来学习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

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1(5)师生交流。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清明》,默写《清明》。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明》所描写的场景。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合作学习,感悟诗意。

3、品味诗人情感。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2

第一课时《绝句》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春天美景,感受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中鼓励学生多读、质疑、查阅工具书、讨论交流等方法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2、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诗意,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学习重难点

1、背诵古诗,弄懂诗句意思。

2、感受春天美景及儿童生活情趣。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学习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难点:理解“泥融飞燕子”。学习准备

1、学习课件,生字卡片。

2、课前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赞美春天。画家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音乐家奏出了一支支优美的乐曲,诗人写出了一首首赞美春天的诗歌。老师听说你们会背很多古诗,那有没有赞美春天的诗呀?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草》、《咏柳》、《春晓》、《忆江南》)

2、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配乐诗朗诵《绝句》,板书课题《绝句》)

3、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简介诗人及背景)

(二)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读懂大意,想一想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丽。

3、背诵课文。

(二)围绕自学提纲自学。

三、合作探究

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相信大家有了许多收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一)读通读准,学习生字词。

1、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古诗,我们先来认识几个生字朋友。

2、读生字卡片:快看,调皮的生字朋友跑这来了,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3、读词语: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念? 迟日泥融沙暖鸳鸯(你们见过鸳鸯吗?课件出示图片。喜欢吗?觉得怎么样?那咱们再读读。看图后再读鸳鸯,注意指导读好轻声)

4、这些字词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谁能读正确读流利。

5、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

6、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好。

(二)理解诗句,想象感悟。

1、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2、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你都读懂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谈谈。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2)质疑:“迟日”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究:谁知道?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博士吧。(指导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怎么向小博士请教,小博士才愿意告诉我们呀?学生问小博士答:《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现在你们知道“迟日”指什么了吗?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观察插图:这两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呀?(太阳、大山、河流、花草、春风:你从哪看出风来了?)

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

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课件欣赏:多美的春天呀!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放课件:师叙述,温暖的太阳照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美丽的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

(5)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春天了。自由读、评读。

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2)“融”什么意思?

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玩、报告春天、啄春泥)也有的小燕子在衔融化的泥土筑巢呢。想看看吗?

(3)欣赏课件: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

(4)指导朗读:要读出春天的美丽哦!自己练练,可以加上动作。评读。

四、拓展训练

1、把整首诗练习读读,试着背背,练好了,老师还给你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呢。

2、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你也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赞美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自己说、指名说)

老师小结: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

五、堂清检测

1、按原文填空。

迟日__________________,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泥融__________________,沙暖____________________。

像《春晓》、《绝句》这样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许多,再搜集一些,背一背,在读书交流会上展示给大家。

堂清反馈: 板书设计:

绝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3

一、出奇的课堂导入(解释花钟)观看花钟课件 认真看屏幕,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花钟

刚才快上课时有位家长问我“花钟”是什么东西?我说上课了,我们班的学生会告诉你的。现在让我们来告诉在座的家长吧!什么是花钟? 生1:用花做成的钟就叫花钟。

生2: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做成像钟一样的就叫花钟。(我想采访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预习真是好习惯!大家都应该像你学习,掌声送给他!)孩子们,在花钟这一课完整地告诉我们花钟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完整地告诉大家,好吗? 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并且把花圃修建得象钟面一样,这就是花钟。师:家长们理解了吗?

二、学习第一段

那老师看着花钟,这么说“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钟了”,这句话对吗? 生:错,应该是“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是不确定的。你很会发现,这句话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去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发现,那么就让他们读课文)“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了”,现在对了吗?(生还是说对)(范读第3自然段)发现了吗? 生(豁然开朗):错,应该是“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是啊,作者用词是非常确切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来感受感受。(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大致知道是几点钟。)反思: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要体会某个词在句子中的确切性或重要性,老师往往拿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次,我让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辨别,并让学生自行发现句子中的错误、知识点的不科学。

我看到牵牛花开了,现在大致是凌晨四点;蔷薇花开了,现在大致是五点;睡莲开了,大致是七点;午时花开了,大致是中午十二点,万寿菊开了,大致是下午三点;烟草花开了,大致是傍晚六点;月光花开了,大致是七点;夜来香开了,大致是晚上八点,昙花开了,大致是九点(边出示图片边说,让学生认识各种花)孩子们,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张老师说些什么啦? 生:你只说牵牛花开了,睡莲开了……

真会倾听,我们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七点左右,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九点左右,昙花开了。)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生1:“开了”一词用得太多了。

生2:“开了,开了”,太单调了,有点烦。

生3:“什么花开了,什么花开了”,太枯燥乏味,一点儿也不美。课文是不是跟老师这样写的?(生答不是)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 找到那一段,认真读一读,画一画,请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生反馈)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牵牛花还真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满脸笑容)你也来吹吹看。

(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读这句话。)(灿烂地笑)唉呀!吹得还真响呢。

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就是这样(他用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

(大笑)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生:“万寿菊欣然怒放。”(边做动作边说)就像过年时放烟花一样,“嘭──啪”,很快地向四面八方绽放,五彩缤纷。

(会心地笑)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生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我觉得这些花就好像是我们班的学生,他们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姿态。真是五彩斑斓,生机勃勃。请大家同桌读一读(加上动作、表情)一起看着大屏幕说一说。

三、巧妙的学科融合

接下去老师要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究竟会不会认钟? 哟,万寿菊开了。生:现在大致是下午三时。哇,蔷薇开了。

生:现在大致是早上五点。

“大致”是什么意思?你们还能换个词来说吗? 你看,夜来香开了。生:大概是晚上八点。烟草花开了。

生:大约是傍晚六点。月光花开了。

生:现在是晚上七点左右。午时花开了。

生:也许到十二点了。(小组里演一演)接下来,请9朵花上来表演,我们说时间,他们排成钟面,用上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2组)所以:(生接“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大致知道是几点钟”)作者给各种花的开放都“穿上了“诱人的词汇,让花显得这么美,这么动人,现在让我们一起配着音乐,加上动作来齐读第一段,感受花的美丽,好吗? 反思:就在这几句简单的对话中,数学、常识、语文三门学科的知识都有了巧妙的融合、重组:让学生学会看钟,是早上几点,下午几点,还是晚上几点,这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技能;而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几点开,这又是常识知识;“万寿菊开了,大致是下午三时。蔷薇开了,大致是凌晨五点。”这又是用“大致”进行了说话训练,接着又用了“也许、左右、大概、大约”等词来回答,不仅加深了对“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种词语的活用,词语的内化。真可谓是一举多得,而且组合得是那样不露声色,浑然一体。

四、延伸

孩子们你们发现第一段最后是什么号?那代表什么呢? 想不想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会在整点开放呀? 都有哪些花呢?不知道能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呢?是啊,老师就是通过查图书、网络收集了这些花的知识。大家来看一看。

谁也能用小作者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一下花。句式说话。_____点,______花________。

真能干,一个个都简直成了小诗人了。各位小诗人,刚才我们通过认花、了解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以及用诗人般的言语描绘网上的花,现在,你们对花的感受不一样了吧!带上你独特的体验看图背第一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4

石灰吟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六年级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石灰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学习目标

我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运用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题,初读古诗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读题。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如我们学过的《游子吟》、《暮江吟》。

读题

2、回顾我们学古诗常用的方法是什么?(知诗人

明诗意

悟诗人)

生思考、回答

回顾就知,用学法。

3、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出示简介)(从主要事迹中初步感受他是一个爱国爱民的人)

4、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古诗,读四遍。前两遍,读准字音。后两遍,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最好读出点诗的韵味来。

5.多种形式读:指名读。自由读。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齐读课题

自渎古诗

通过信息平台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为后面的“托物言志”埋下伏笔。

借助电子课本,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并用画笔功能标注小节线。

二、了解石灰,理解诗意

1、普普通通的石灰,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使于谦为它写下这首诗呢?请同学们听一段介绍。(出示:石灰的自述)

静听、思考

利用信息技术语音功能,播放音频,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石灰的一生,从而让学生指导作者为什么要借“石灰”来言志。

2、这首诗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的?(体会拟人写法的作用)

3、理解“只等闲”的意思。

4、这首诗字字明白如话,同学们大概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吧?(指名说诗意)

思考回答

用聚光灯功能,理解关键词。

三、联系生平,感悟诗情

(一)结合故事,明志向。

过渡:我们深入地读诗,就要从读诗句到读诗人。现在,我要讲于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1.讲述背景:

2.于谦从小就决心做文天祥这样的人。正因如此,他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抒发自己的志向,读——

(二)结合资料,悟“清白”

成年后,他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请同学们拿出资料。

1、出示资料:

过渡:于谦是选择像其他大臣一样苟且偷生呢?还是誓死保卫国家?

1、再读古诗,于谦的情感有了什么变化?那个词看出他已做出决定?(全不怕)

2、他真的什么都不怕吗?(他不怕什么?怕什么?)联系后面的句子,体会“清白”。

3、于谦也是这么想,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1、出示资料:

此时,如果你是于谦,你会怎么想呢?你会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吗?(组织学生交流)

在狱中,于谦想到奸臣当道,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问心无愧,他想到了《石灰吟》,便在在狱中仰天长叹——(指名朗读)

阅读、讨论、交流、诵读

阅读、讨论、交流、诵读

屏幕出示文段,让学生阅读作者的背景,更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志”。

资料的展示,更能让学生能感悟出诗情。

四、初识“托物言志”

再读《石灰吟》,你觉得这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吗?石灰与诗人有什么相似之处?

思考、回答

五、拓展咏物诗,体会“托物言志”的特点

1、在文学史上,还有一些咏物诗,正如《石灰吟》那样,表达了诗人的志向。我们再来读两首,体会这类诗歌“托物言志”的特点。

【出示】《墨梅》《竹石》(指名读)

小结:梅兰竹菊被称花中“四君子”,往往代表着人们高洁的品格。课后大家也可以找找这样的咏物诗来读一读。

2.串读三首诗

【出示】《石灰吟》

这三首诗中还有许多奥秘。自由读一读,从诗句中,你有什么发现?

3.哪句诗表明了作者的志向?我们把三首诗读成三句诗。

4.总结:如果这节课,《石灰吟》这首诗,于谦这个人,让你深深读懂了两个字,让你永远难忘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是——清白,清白是于谦之志,清白是立身之本,清白是民族之魂!让我们把这首《石灰吟》,读进自己心里!(全体起立背)

比较、自渎、感悟

通过信息平台出示图片、文段,通过三篇“托物言志”诗,找出“托物言志”诗的特点。

板书:

石灰吟

知诗人

(托物言志)

明诗意

清白

悟诗情

教学反思:

这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解诗题——诵诗文——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链诗篇。

六环节中,解诗题紧抓了“吟”一字,由吟入手,引入诗文,不仅复习了旧有的《游子吟》,又学习了1种新的古诗形式,学生学习轻松愉快。

解释诗意过程中,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石灰的炼制过程,再让学生用诗中的话说石灰的经历,继续思考,再用四字词概括石灰由石到灰的过程。这种思路,由粗到细,由宽到窄,让学生三次走进石灰、了解石灰,从而理解了诗文的意思。其实这种教学思路是在最传统的解词、释义、串句屡遭失败后,集大家智慧而成的。我现在明白了“斟酌”、“推敲”2个词的含义。

领悟诗情,需要有1个步步深入的过程。起初,我的设计很肤浅,没有真正意义上深入文本,深入于谦,有点华而不实。后来得到年级老师的点拨让我懂了,成功的课既要实在,又要技巧。我把诗人背景资料做了很大的修改,让资料成为学生感情升华的根本,由石灰迁移到了于谦,由物及人,借物喻人,分2个层次领悟了诗情。让学生懂得了于谦的粉身碎骨与永留清白。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相信学生,给予学生思考发言的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沉稳的倾听,恰当地评价,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学得踏实,学得快乐。这点,也是我正在学习和继续学习的主要内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5

唐山市玉田县鸦鸿桥镇河西小学 刘杰博 QQ:449276438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学习重点 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牧童》

(一)复习《所见》,范读导入

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 袁枚所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

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4.师配乐范读。

5.生猜大意,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

3.指名诵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6.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

1.师: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生互动交流。

师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3.诵读全诗。结束本诗学习。

二、学习《舟过安仁》

(一)借助画面,导入新诗

1.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

2.生自由读诗。“遮”,注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

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

(二)检查自学,深入探讨

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

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3.师生互动交流诗歌大意,可以先交流自己读懂的语句,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共同交流探讨。

(全诗大意: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个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居然撑着伞,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扬帆的作用。)

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6.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

(三)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背诵两首诗。预习《清平乐.村居》

第 二 课 时

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

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5.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愉快。

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

1.师:词本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建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

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

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

六、布置作业,积累升华

1.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6

教材分析;这是《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乡村小儿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后,不知道藏匿行踪悠然冲开浮萍的情景,突出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本诗对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于是教学时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孩子通过自读感悟,讨论体会到小儿的天真可爱。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池上》,理解诗句的意思,根据诗句想象出夏季荷塘的美景。

2、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体会诗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过程:

一、以古诗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过或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2、说说这些诗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儿童? 天真、活泼、可爱、质朴„„

二、学习古诗《池上》

1、出示《池上》

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读到了什么?

指名说,并读出来。孩子们说读到了可爱,顽皮„„

2、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了他的这一可爱、顽皮? 孩子们自由读课文,讨论:

生:我从“不解藏踪迹”中读到的。看这个小孩子偷采了莲耦,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由船把浮萍分开后留下的一条水路。

生:我觉得不是想要,而是不知道要隐藏,这样才突出小孩子的可爱。

生:我也赞成他的意见,你看图上,小孩子看到船划过后留下了一道水路,一点也不着急,反而有高兴的神色,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如果像**所说,那小孩子看到身后的水路,应该很着急才是。

师:说得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希望我们同学在回答时也要像他们一样,说得让人信服。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那个孩子应该不是采的莲耦,要是那样的话,他一个人很危险的,下河到水底去采,他妈妈能放心吗? 生:噫,那时候的小孩子都会游泳的。

生:是,我也认为小孩子不是采的耦,而是莲蓬,你们看他的小船上放的都是莲蓬。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不仅要善于从文字中找到答案,还要善于观察课文给我们的插图。

生:那什么是莲蓬?是莲花吗?

生:不是,是莲花开谢后结的子,就是花里的花心了。莲子就在里面,也就是种子了。

师:你懂得真多,不错。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从图上感觉到这个孩子偷采了莲蓬后,一点也不难过,反而很高兴,让我觉得他非常可爱,也非常顽皮,也许他正为自己的的行为而得意呢?

师:哈,你真有想像力,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把这一可爱的形象写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全诗,让老师听听你们能不能读出小娃娃的天真可爱!

全班学生齐读。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4、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小结全诗,引导孩子了解诗人白居易。

师;同学们,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可爱的天真顽皮的形象,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介绍诗人白居易。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默写《池上》。

2、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并用自己的话把这首古诗的内容表述出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

自然的美好。

4、重点难点:

重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难点: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看图朗读感悟。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引入课文题目,了解作者:

1、教师范读,板书题目。

2、解题。

3、介绍作者。

三、自读自学:

1、熟读这首诗。

2、认读生字。

3、边读边看图思考: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2、练习读诗。

3、理解重点词语。

五、逐句理解: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六、欣赏诗句,体会诗的意境:

1、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后两句写的是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七、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指导预习:

1、自渎古诗。

2、检查预习。

3、简介作者。

4、解释诗题。

二、逐句学习,理解诗意。

1、理解“胜日、寻芳、泗水、滨”。

2、全句意思。

3、理解“光景、一时、。”

4、全句意思。

5、理解“等闲、识得、东风面”。

6、全句意思。

7、理解“万紫千红、总是”。

8、全句意思。

三、欣赏诗句。

1、诗中哪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写实

咏柳赞美春天

想象

写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8

教学设计

旷村中心小学

褚巧莉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 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 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如我们刚学过的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歌,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惜露蜓。强调lǜ字的读音)

7、生再读。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8、指生读。

三、理解诗意,领悟意境:

1、整体提问: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2、理解一、二句古诗。读中悟情。

(1)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泉水的出口)。

泉水是怎么流的呢?(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2)宁静悠美的景色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舒缓,爱惜……)找生试读。

(3)泉眼在作者的头脑中想象得如此舒缓而美丽,那作者又是怎么想象池塘边大树的呢?树阴照水爱晴柔,借助注释理解一下。(生自由说二句意思,理通顺后,师小结)爱 指

喜欢,谁喜谁呢?

(4)这样柔和的美景谁能来读出?(读出柔美、喜爱……)找生读,师指导读。

3、理解三、四句诗,体会“立”的深意。

(1)同学们读得不错,后两句谁能来试着读一读。找一生读。

(2)你能从读中体会诗的意思吗?很浅显,同桌间交流下。

(3)汇报,师相机纠正。

(4),在评议中随机体会“立”巧妙用法。

“立”:(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落、停、站……)

(2)你认为哪个字最好,为什么?师强调“立”字的用法,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蜻蜓的可爱。

(3)蜻蜓立在了小荷之上,你能想象一下它们会交流什么吗?(谢谢你,看到你真高兴,我等你好久了……)

(4)其实诗人杨万里曾多次写过荷花,如上学期积累中《闲居初夏午睡起》中也描写了荷花,你还记得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谁能把后两句读一下。读出高兴、欣喜等语气。

4、齐读全诗。作者把泉水,大树,荷花和蜻蜓编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并表达了他对夏日池塘边美景的喜爱,带着高兴,喜爱的语气,品读一下全诗。

四、赏读诗,内化意境。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

3、同桌互读,背诵读。

4、想象读:你觉得在这个池塘边还会有哪些景色?(小草、小鱼、小鸟……)这么多景色作者只抓住了四种,却把整个夏天的美景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值得我们学习。

5、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五、教师总结:

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顽皮的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小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不仅这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享受美吧。

六、课外积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9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诗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点,站在不同的角度描写不同的事物。而古诗教学更重要的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懂得一定的人生哲理。

1.教学效果(思效)。

古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好把握的,很多古诗学生早已是背得朗朗上口,但是对于其中的寓意学生又是极难掌握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上得枯燥乏味,所以我试着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这也是古诗教学的重难点。

古诗中有些语句不好理解,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我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懂得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还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也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教学收获(思得)。

(1)古诗词学习以“读”为本。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够做到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写字环节中若是能够到学生身边单独指导的话会更好。

(2)抓住关键词语加深古诗的理解。比如启发学生抓住“铺”“瑟瑟”等关键词,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涧、瑟”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比如“可怜”一词的理解;比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的巧妙之处,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保留了古诗的整体美,放手给学生自读感悟的个性空间。

(3)尊重学生的诵读意愿。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放开手脚尽是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达到熟读成诵,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3.不足之处(思失)。

古诗教学说起来简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的问题可能并没有符合年级学生的领悟水平。最大的不足就是课堂局限于三首古诗的学习,没有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古诗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首诗,而应该联系相关资料,拓展大量相关古诗词,横向纵向联系起来体会“处处皆学问”的道理。

4.改进措施(思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后再学习古诗,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诗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点,站在不同的角度描写不同的事物。而古诗教学更重要的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懂得一定的人生哲理。

1.教学效果(思效)。

古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好把握的,很多古诗学生早已是背得朗朗上口,但是对于其中的寓意学生又是极难掌握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上得枯燥乏味,所以我试着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这也是古诗教学的重难点。

古诗中有些语句不好理解,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我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懂得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还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也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教学收获(思得)。

(1)古诗词学习以“读”为本。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够做到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写字环节中若是能够到学生身边单独指导的话会更好。

(2)抓住关键词语加深古诗的理解。比如启发学生抓住“铺”“瑟瑟”等关键词,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涧、瑟”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比如“可怜”一词的理解;比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的巧妙之处,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保留了古诗的整体美,放手给学生自读感悟的个性空间。

(3)尊重学生的诵读意愿。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放开手脚尽是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达到熟读成诵,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3.不足之处(思失)。

古诗教学说起来简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的问题可能并没有符合年级学生的领悟水平。最大的不足就是课堂局限于三首古诗的学习,没有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古诗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首诗,而应该联系相关资料,拓展大量相关古诗词,横向纵向联系起来体会“处处皆学问”的道理。

4.改进措施(思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叙事线索的写作手法,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2、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

生:桃花源。

师:既然是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师生共读课文,配乐朗读全文)

二、通读全文,发现桃花源

师:读了课文,找一找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找出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

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师:沿着溪水向前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接着呢?

生:忽逢桃花林。

师:突然看到一片桃花林,于是他想要干什么?

生: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师: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表达呢?

生:欲穷其林。

师:那桃花林的尽头又是什么呢?用文中的词语表示。

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师:然后他就怎么样?

生: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ppt依次展示学生所找到的词语:缘溪行——忽逢桃林——欲穷其林——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师:就这样,渔人发现了隐藏之深的桃花源,那在他眼前的桃花源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二、品读词句,探访桃花源

师:大家用这样的表达形式来说一说——

“从__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__________________。”

(ppt展示,师举例说明)

预设:

生: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美”。肥沃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美丽的池塘,还有桑竹等绿色的植物,充满了田园气息。

生: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静”。清晨,不时传来几声鸡叫声、犬吠声,村落间都能听到。“闻”的意思是“听”,是这个词写出了桃花源的宁静。“相”是能相互听见,几声鸡叫、狗吠衬托出了乡村的宁静。

师:正是因为有一两声鸡鸣、一两声犬吠,才衬托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王维《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都采用了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还有吗?

生: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快乐”。老人和小孩都很安闲快乐。

师:老人长寿,小孩快乐。“怡然”的意思是“安适的样子”。老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生活得悠闲、安适。

生:从“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复得路”、“未果”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神秘”,桃林的神秘,山洞的神秘,林中人的神秘,结局的神秘。

师:桃花源神秘在人、事、景都是似有若无。

生: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我读出了桃花源人的民风淳朴。

小结:大家都找的非常好,桃花源是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的地方。

三、主题探讨

1.师:这是一个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所以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虚构的,找不到的,根本不存在,一个似有而无的地方。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2.师:既然是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可结合写作背景谈。

背景资料:《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师:作者生活在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生:王朝腐败,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受到剥削和压榨。

师:与桃花源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桃花源是一个怎么的地方?

生:桃花源是一个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里边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民风淳朴。

师:桃花源是人人向往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

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作者是怎样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的,以什么为线索?

生: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通过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来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四、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师:陶渊明生活在战乱的朝代,所以他希望和平安定的生活,虚构了桃花源,回到现实,战争同样存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ppt播放视频)

师: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什么环境中?

生:战乱,不安全,生命没保证……

师:跟他们相比,跟陶渊明相比我们是幸运的,至少我们没有身处战乱之中,我们身处幸福之中,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努力学习。

五、总结

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七、板书

21、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环境优美

宁静

桃花源记

安闲快乐

“世外桃源”

理想社会←向往

和平安定

现实社会←不满

以渔人

丰衣足食

行踪

民风淳朴

为线索

离开桃花源

上一篇:关于亲情的片段下一篇:锅炉检修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