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2024-07-03

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共8篇)

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篇1

背景分析: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机构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在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规模急剧膨胀的同时,国有资产管理难题也越来越大。如何管理好国有资产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许厂煤矿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希望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机构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在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规模急剧膨胀的同时,国有资产管理难题也越来越大。如何管理好国有资产的问题日益突出。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人员开展工作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各级单位(科室)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就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结合许厂煤矿的实际,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以供参阅。

一、目前许厂煤矿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许厂煤矿98年建矿以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新建或改建了许多办公楼、宿舍楼、招待所等,购臵了大批的井上井下设备,全矿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井下工作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固定资产数量的增多,各级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投入了不少的人力、时间进行管理。

但必须承认,多年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全矿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甚至人员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规范,管理混乱,条块分割,重购轻管、重钱轻物,固定资产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家底不清,产权不明,账账、账实不符,固定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配臵不合理,利用率低;与此同时,现行会计制度和财政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机构改革、财务、人事、与收入分配制度等各项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远远不适应行政机关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式之需。

(一)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购臵,轻管理的现象,忽视现有资产的管理

使用,轻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近年来,在我矿的日常经费开支中,对资金的支出能够严格把关,需要的固定资产买回来以后,对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的概念模糊。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没有严格的财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在购臵、使用、调拨、租赁的过程中,出现了验收不及时或提前验收,剔号混乱,手续不全,交接不合规定等情况。久而久之,设备物品无法查找,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有固定资产相差甚远。经过资产清查,我们发现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有:

(1)设备矿内调拨,财务台账未及时调整使用单位。有些对外调拨设备,没有经过机电科设备组办理相关手续。

(2)个别设备误入材料以及材料、配件误入设备等。

(3)个别设备已报废,未及时注明和减资。

由于以上几种情况的存在,造成了现在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三)忽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监控,固定资产处臵不够规范。

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财务部门只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具体办法。资产使用部门无管理制度、无管理人员、财产登记不全。单位向各部门安排、配臵了固定资产以后,对使用情况不闻不问,以至于一些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单位却一无所知。再者有些单位闲臵、报废固定资产的处臵较为随意,没有严格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不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擅自定价或随意处臵。例如电厂选煤厂08年报废的设备,虽然09年初已向矿领导请示批准处理,但是没有及时通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以至于出现了财务部门按废料入账的情况。另外,强行报废、低价出售、无偿调拨、无偿出借等屡见不鲜,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现行会计制度和财政体制改革对行政机关固定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现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价、增加、转出、报废与毁损、盘盈盘亏等会计事项规定了详细的核算方法,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如何核算没有明确

规定。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设备的更新换代期限短,加速了原有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陈旧与落后,客观地存在资产更新维护的资金需求与来源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若不解决,不但影响资产维修资金的来源渠道,无法满足全矿各单位设备购臵和房屋修缮的需要,而且容易淡化成本意识,弱化经济核算,影响财务管理水平。

二、完善体制建设,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十六大提出“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以制度创新来破解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难题。这就要求全矿各单位必须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管资产。

(一)提高认识,建章立制,强化资产管理观念。

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以来都是财务管理中较为薄弱、容易忽视的地方。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人认真监督管理,根本原因就是观念淡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全矿各级单位依法行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是集中核算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应大力度宣传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国有资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或国资法规政策的学习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违法违纪的危害性,提高大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忽视固定资产管理,会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财务统计数就缺乏真实性,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另外,还要通过建章立制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工作,负责建账、核算、清查、管理固定资产;资产管理部门在资产的购臵、使用、租赁、调拨、报废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及时登记、调整固定资产账;资产使用部门要定期清查,明确责任。所谓“建章立制”,就是要财务部门会同全矿各单位其他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规定各部门配备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以制度管事”、“有章可循”。同时,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奖惩制度,管理目标与个人业务绩效评定挂钩,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大家自觉保护固定资产意识。

(二)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固定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我们并不少见,近年来每年都在做。但平心而论,每次的清产核资工作要完全做到位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很广,使用的部门分散,种类繁多,大到一幢办公楼,小到一台打印机都是我们清点的范围。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清产核资,可以全面掌握全矿每项固定资产的真实信息,掌握资产最真实的现状,以彻底摸清本单位固定资产“家底”,掌握单位固定资产占用情况、质量情况及分布情况,这是加强管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进行全面的固定资产清产核资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些数据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为全矿国有资产信息系统建设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为科学分配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基础数据。

为保证全矿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纠正以往“重购轻管、只用不管”的错误倾向,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许厂煤矿于2008年12月10日由财经部、机电科牵头负责具体落实该项工作,并专门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小组,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工作,专门抽调了7名工作人员进行该项工作,历时三个多月,对全矿23个科室、12个区队共35个部门的4265台(套)固定资产设备和12种小型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清查。在清点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标记,不管资产入账与否,不管资产是集团公司统一购买还是外单位调入使用,不管其是否在用,只要资产在本部门的,见物就点,并且一一清点登记入册,建立管理卡片,喷刷管理标签,并由资产使用部门的第一责任人签字,明确其管理责任。全矿此次清查核资的重点放在核实资产数额是否与账目一致。对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改扩建、无偿调入、盘盈及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账外固定资产,重新登记入账,对有账无实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对于确实已经损坏或无法维修的固定资产,按程序予以核销。经过这次全面的固定资产清查,摸清了我矿的家底,为全矿今后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在进行了全面的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以后,各单位还要继续把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作为一项日常的工作抓紧抓好,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形成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对固定资产的数量、使用状况及完好程度进行核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还可以应用微机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做好固定资产明细核算工作,是做好固定资产实际盘存数与固定资产账进行核对的重要基础。固定资产明细核算按固定资产分类目录并结合按使用部门设臵明细账进行核算,对固定资产的合理配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固定资产金额大、类别、品种多,有些固定资产还经常变动,单一的手工记账已不再适应形势需要。因此,可充分利用微机、专业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使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步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事中、事后监控

加强固定资产的事中监控就是:一要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购臵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证账与实物一致。二要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等资料,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三要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制度,确保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四是要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随意侵占、挪用、非法交易以及毁坏、窃取、丢失固定资产的违法违纪和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还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加强事后监控就是各单位处臵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应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一律不得随意处臵。处臵资产应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按资产评估价进行处理,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处臵后要如实进行资产核销账务处理,对残值收入和转让收入要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或另存经费支出专户以外的账户。

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篇2

一、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

(1) 严格按照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程序和业务流程来进行固定资产购置。规定所有固定资产由物资采购部门统一购买 (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等信息资产除外) , 都必须先由各部门填写请购单, 并由物资采购部门作技术经济论证, 进行询价和价格比较, 填写好拟采购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能、质量、估计费用等资料, 送相关部门会签并报有权领导批准。对一些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打印机等, 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 管理上容易滋生漏洞, 针对其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应制定特别的业务管理流程, 如电脑等设备从确定采购之时起就给出其“身份证”, 定好使用人, 确定责任人。

(2)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的单位, 应及时组织相关财务人员、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员及使用单位对现有资产进行彻底清查, 对每项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规格、型号、购入时间、使用年限等都要一一记录, 在此基础上进行建卡建账;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的管理制度, 做到入账及时准确;加强固定资产的计算机管理, 重要信息及时上网, 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及相关信息时时处于透明状态, 避免一些部门办事拖沓, 不负责任的弊病。

(3) 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设立卡片, 有条件的单位应尽量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对固定资产数据使用电子化管理。要及时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清理, 查错防漏。在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 应调整相关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二、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创新

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 从设备管理向过程控制转变。固定资产管理要由以运行设备管理为主, 向前延伸到固定资产项目开工, 向后延伸到固定资产退役报废, 实现从项目开工、工程竣工、运行验收、资产入账、竣工决算、资产运行、资产变动、资产报废的全过程管理。

树立全寿命管理理念, 从固定资产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为主, 向固定资产寿命周期费用管理为主转变。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费用是指固定资产从研究设计开始, 到制造、安装、运转、维修、改造, 直到更新, 整个过程发生的全部费用, 包括固定资产前期购建费和后期维护费。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要追求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费最小化为目标, 提高整体投入产出水平。

三、建立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结构和权责运行体系

通过科学、明细、合理的组织结构设置和职责权力的严格划分, 使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员都应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承担的责任、拥有的权利。因此建议企业按以下顺序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采购与管理:组建各类专家型的招标委员会, 确定所需资产供货商——供应部购货——专家协同供应总仓库、使用单位验收——财务、审计等部门负责过程监控, 以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控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既没有交叉也没有遗漏。

四、格盘点制度, 杜绝“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

1、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后, 应对设备及时进行测试和清点, 并贴上标识铭牌。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办理结算手续, 不得交付使用, 并按合同条款及时向有关责任人提出退货或索赔。定期进行账实核对, 做到账物相符, 账账相符。

2、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都是由于账物实分家又没有进行定期盘点造成的。财务制度规定, 每年在编制财务报告前应当进行全面盘点, 平时也可以进行抽盘。盘点时必须有财务人员、实物管理人员参加, 最终形成盘点表。固定资产实现定期盘点与定期检查核对, 能有效防止和纠正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多重入账、一号多物现象的发生, 及时发现各种设备拼装固定资产的违规行为, 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五、强对资产、电脑设备及其外围设备异动管理。

办理调拨手续是保证固定资产有序流动, 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主要措施之一。按照谁移动设备, 谁办理手续的原则, 为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禁止不办理手续而移动资产的行为。

六、建立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

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实物管理, 财务部门负责设备的价值管理。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是以实物管理为基础, 通过成熟的条形码技术对固定资产实物从购置、领用、转移、盘点、清理到报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 结合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 真正实现“账、卡、物”相符。并能与第三方软件集成,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使各种资产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轻松管理固定资产, 在办公室的方寸之中就能掌控全方位固定资产信息, 提高经营效率, 降低成本支出。

七、探索固定资产考核管理的新途径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长期投资, 必须不断优化其结构, 时刻关注其收益率。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必须从这一理念出发研究新的管理方法, 近年来有的企业试行固定资产租赁、固定资产有偿占用收费制, 有的企业集团考核下属单位的固定资产利润或产值, 还有的企业为了剔除折旧因素的影响试行考核单位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等, 所有这些均不失为打破计划经济条条框框束缚, 加强现实条件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有益探索。

总之, 企业大量的固定资产若管理不善, 就会在不经意间导致固定资产的减值和毁损甚至流失, 这势必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 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加强管理, 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来解决先进的管理目标和落后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机制与落后的管理基础之间的矛盾, 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摘要: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 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效率上, 都难以适应经营管理新形式的需要。因此, 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管理手段成为必然。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韦华.论必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986, (01)

[2]、漆海波.1997-2002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研究[J].江苏统计, 003, (11)

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篇3

【关键词】 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前言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相关资料进行滚动式的不断更新,才能达到数据准确。因此,财务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对所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到有账必有物、有物必有账、账物相符,确保每件资产来源明、去向清,从而较好实现了固定资产的长效管理。本文就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

1.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1思想认识不足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和制度观念淡薄,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失控现象。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在日常资产管理中较为注重货币性资金的管理,忽视和弱化了固定资产的管理。一些企业由于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加上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的客观困难,使得固定资产专管部门和专管人员形同虚设,在固定资产的登记核算和动态监管上不能到位或缺位,资产家底长期不清,状况不明。一些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核算部门登载的固定资产长期不符,又不履行定期核查;固定资产的进出库手续不严格,平时跟踪管理不到位,资产使用人不能明确相应责任,工作变动时又不履行必须的交接手续,问题出现时相互推诿,带来了固定资产管理上的失控状态,一般设备散失、被盗、私人占用、化归私有的现象时常存在,甚至少数房屋建筑物也存在被他人长期无偿占用的情况。少数企业领导平时热衷于固定资产投资行为,追求一些消费攀比,出现一些重复性、超标准、超预算的投资行为,主要反映在办公场所建设和公务车辆配备上,既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管理行政成本,也降低了资产的利用率,更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法律意识较弱

固定资产不履行审批程序,随意出借、变卖、报废等处置,资产处置缺乏严肃性。对取得国有资产合法手续的法律意识较弱,一些土地、房屋建筑物及车辆等大宗资产设备缺少合法有效的产权手续。一是以前企业对地方政府无偿划拨使用的一些土地缺少长远考虑,对后续办理相关合法证件的法律意识淡薄;二是由于办理土地使用证和产权证的手续繁琐、费用较高,因此一些企业偏面地从节约行政成本考虑,不注重资产的有效合法证件的办理;一些主管单位在大宗资产特别是交通运输工具的购置上实行了转移支付的方式,又不及时办理相关合法资产转移手续,致使在企业单位列支而在核算固定资产缺少合法有效的手续,甚至一些车辆等的合法户口仍然挂靠在已脱钩的经济实体上,从而为今后的产权归属留下了纠纷后患。

1.3闲置现象仍然存在

固定资产闲置现象较为突出,综合利用率低,增加了资产成本。一是客观上固定资产相对分散,一经使用就各为其主,分割为营,相互集中调剂困难,多余时闲置在仓库,需求时重新购置,二是许多企业改革闲置资产增加,资产利用率下降。三是办公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带来了闲置资产的增加。一些已无法使用或散失损失的固定资产如电器产品、桌椅、淘汰电脑产品未能及时地办理报批手续进行核销,致使账实、账物数据长期不符。

1.4管理不到位

对企业一些收益性、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到位。少数单位对一些大宗固定资产出借、出租随意性较大,履行的手续简单化,对增值的收益性、经营性资产不能及时调整收益收入,甚至于对个别房屋建筑物随意无偿出借给其它企业使用。

2.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2.1科目分类科学

固定资产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如:电话机、办公桌、办公沙发等简易办公设施,可按照现行企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核算和管理。企业购入该类物品时,借记“低值易耗品”,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并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摊销时借记“企业支出--低值易耗品摊销”,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

2.2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对企业单位增设固定资产折旧科目核算。可采用现行企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提折旧时,借记“企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将“累计折旧”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以便准确地列示固定资产的净值,使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方法保持口径一致。

2.3固定资产管理电算化

加快固定资产管理电算化进程,实现资产管理电算化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而且有利于改善内部控制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大量的统计时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4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预算,审批权限、定期盘点、维护保养制度,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划分、固定资产购入验收制度、固定资产处置等制度,同时要清仓查库,使账物、账卡、物卡三相符;对闲置不用的设备及物品,进行调配重新组合,做到物尽其用;对已无用价值的物品,经过清查,提出报废报损意见,经企业领导审批后,予以核销;对大宗物品的采购要实行招投标、公示制度,防止少数人通过购置资产违法违纪,谋取私利;对价值较高的设备,要搞好维修和保养,技术含量较高的聘请懂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测与护养;对资产的管理要建立岗位责任制,要改变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弊端,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真正做到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专人负责,同时要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对企业单位的各项投资应当严把资金投入关,对资金的投放做到可行性、科学性的预测,做好市场调查和经济技术分析,要有可行性的研究报告,防止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2.5强化预决算管理

增强预算制度观念和预算法律意识,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严格按照核定的预算计划开展大宗设备的采购和基建项目的实施,确保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切实消除“急功近利”、“好大气扬”、“攀比消费”等不规范行为,切实压缩大宗交通设备购置,确保企业资产的最佳配置。建立固定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资产动态监管。通过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动态监管系统,构建贯穿资产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监管体系,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向和在用现状,调剂余缺,优化资产组合,提高资产利用率。加强收益性资产的管理。查清资产收益的“家底”,对增值的投资性、收益性、经营性资产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一些擅自无偿出借的房屋建筑等大宗资产及时进行整改,规范管理收益资产,盘活闲置资产,促进收入增长,以增收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以创收消化行政成本的增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配备环节入手,采取配備专人,加强继续教育培训、自我学习等方式,使管理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严格按规定、按程序对企业单位毁损、报废、盘盈、转让的固定资产进行监督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强.公交企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J].企业界.2011.02.

[2]赵云波.浅议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电子商务.2011.02.

[3]王海燕.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

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篇4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明确管理部门,出现多头管理的状况。往往是财务部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脱节,无明细账或有明细账却不健全。设备的领用、报废程序不规范,设备的使用责任不到位,造成家底不清、责任不明。领用科室也存在无责任人管理财产,保管不善、使用不当,造成财产设备的`损坏、丢失等问题。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有的没有建立完整的报账手续,或是买入后不及时入账,报废后不及时销账,或是长期不对账,造成帐实不符,使得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2、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重复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资产配置不合理

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的领导及部门都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购置,结果购进的设备或是不实用,或是效益差,或是质量差,资产配置不均,甚至闲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同时,在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中重购置、轻修理,不注重维护和保养,一些简单的故障、小毛病得不到及时的修理,造成设备的损伤,甚至报废,也只好重新购置。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

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大部分医院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这样导致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现实净值随时间推移相差越来越大,与之相应的老化程度就越高,却得不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评价。而且,由于固定资产的耗损、减值不能在成本中得以体现,从而不能揭示资产潜在风险,必然导致成本费用减少,虚增盈余,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1、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固定资产是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不可少生产资料,如何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对于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稳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固定资产盘点管理,即核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记账情况,达到物、卡、账相符的目的。盘点工作组应由不同职能人员以及其他局外人员共同组成,盘点结果应记录在拍点清单上,清单应归档保存。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主要是针对购置或自建固定资产进行预算、计划、投资分析、验收与记账过程的管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即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残值估计、折旧方法、资产盈亏与处置、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各方面的管理。企业财务部门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分门别类设表,例如,机器设备、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等。各种资产明细表应该有名称、价值、型号、购置或建筑日期、折旧方法与年限、累积已提折旧额和净值、存放地点、使用人员与责任部门等。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提请维修和保养、提取维修费的管理。固定资产维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处置和转移管理,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内部调拨等进行管理。

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影响。内控制度五要素内容广泛、互相关联,控制环境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就固定资产而言,控制环境关系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实施与效果;风险评估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正常运行及保值增值;控制活动关系到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与合理摊销、价值转移(折旧);信息与沟通关系到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等通过账务、报表进行的反映;监督也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关键的一个方面。因为固定资产的价值比重较大,使用时间长,使用与摊销不当,或者提前毁损,对企

业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影响都非常大,属于企业的关键控制方面,也是企业容易存在错弊的环节。

三、企业固定资产执行流程

任何管理的实施首先必须确定组织框架,即具体操作的人。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框架的核心就是固定资产管理员。企业根据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的原则设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岗位,使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核算和技术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即除了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外,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固定资产管理员。这样,就形成了以财务为核心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架构网络,这个网络的责任人是各部门的负责人,操作实施者是各部门管理员,网络内各个成员互通信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四个方面。

(一)、采购

采购过程包括制定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填写采购申请、内部审批、发出订单、联系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设备验收、确认无误办理支付、财务核算和完成采购。在这个环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操作程序。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这个环节上会涉及到如下几个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购买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等。其中,购买部门是关键部门,它首先要确认审批手续是否完整,然后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签约、下订单、收货等相关操作,确保采购环节各个阶段内控管理的完整性。

(二)、验收

固定资产购置后,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装、调试,并会同使用部门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经使用部门签字后,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保存。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设备,在安装验收合格后,统一编号,负责填写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卡片报财务部备案,完成对所购置固定资产的组资。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固定资产,由购置部门负责与供货厂商联系,按照产品销售承诺协商解决。

(三)、使用维护

从该环节开始,企业财务部门将在固定资产内控管理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固定资产管理也从单行线转化为双行线,即实物管理和账面记录管理并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成功与否也就是根据双行线的操作是否同步进行判定的。确保实物和账面同步的关键是实物和记录的同步,即每一个环节实物的移动操作必须有相应的记录。实际操作中最大的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实物使用部门和账面记录部门不是同一个部门,如果没有一个详细缜密的程序规定,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脱节。

(四)、报废

对无法修复、无使用价值或技术性能落后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填写并提出固定资产报废申请,经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鉴定确认后,由使用部门报请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批准,实施报废处理。

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有一套健全的体制。同样,要管理好固定资产,就必须有完备的专业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性。

(二)、固定资产利用不充分、闲置企业普遍存在重资金轻物品的现象,特别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前没有科学的预算,甚至存在盲目购置,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合理地编制固定资产预算,根据上年固定资产的执行情况和本年固定资产的需求提出预算,并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采购。对于预算外的固定资产采购应当按照制度和流程执行,并且进行记录。

(三)、没有落实固定资产的责任人

固定资产必须落实相关的使用人和责任人。这样,一旦固定资产出了问题,可以找到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四)、没有进行固定资产的跟踪随着使用人和使用用途的改变,固定资产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应该及时关注这些固定资产的状态,并及时地进行跟踪。

五、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一)、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是全面、全过程的管理,但不少企业忽视了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在固定资产的一生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若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存在漏洞将会对固定资产的后半生管理构成长期影响。做好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应重点把好“两道关”。首先要把好固定资产的投资关,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前应认真做好调研和技术经济论证工作,如投资效益的预测与分析、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施工力量的选定等都需要做认真、过细的工作,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的实现。其次要把好固定资产的转资验收关,一是待形成固定资产的项目购置完毕后要及时做好实物的转资验收,如项目的设备及施工质量、精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竣工资料是否齐全,设备的试运转记录、试生产记录等是否达到设计精度、能力,在规定期限内是否达产,各种技术经济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各种说明书、易损件手册、施工图纸、竣工验收资料等是否齐全并具备立卷归

档条件等。二是要把好待转资项目的价值审核关。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的原值构成主要包括设备费、运输费、施工安装费、施工管理费等,要逐笔逐项进行审查,严禁乱摊乱列,严防在固定资产转资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现象。购置同样固定资产项目,背景不同在转资时其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价值会有相当大的出入。

(二)、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经常变化,是动态的。其管理表现为固定资产的增值、减值、调拨、租赁、转让、拆除、重组、报废等大量的、频繁的日常业务。这方面必须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对上述行为规定明确的工作程序,使各项业务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作为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慎重对待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对增减原因进行详细认真的调查、分析,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原由明晰。企 业 固 定 资 产 管 理 仅 仅 做 到 所 谓“账、卡、物相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好资产优化清理工作。所谓固定资产清理就是将有用的资产予以保留,将无用的或利用率较低的、留用价值不大的及时处理,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优良率。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首先要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管理情况、技术状况、劣化程度等,分清哪些是良性资产,哪些是不良资产等。优良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管好、用好、维护好这部分资产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利用率较低或常年闲置的资产要尽快通过变价出售等方式予以盘活,以达到所有资产都能有收益。在同行业间,为了比规模、比产量、比速度,个别企业决策失误,“拆了建,建了拆”的现象屡见不鲜。反映到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现实问题就是一项工程尚未转资或转资不久就被盲目拆除了,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有义务为企业决策者提出专业咨询,为提高企业投资效益服务。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利用修理费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改善性修理甚至购置构建固定资产,但又不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增值手续。这样做的后果主要有两方面的危害:一是增加了企业成本,减少了赢利;二是企业固定资产产生隐性增值,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侵害了所有者权益。另外,由于利用修理费支付非固定资产修理的行为在管理上往往不规范,其投资效益也会打折扣,以至于有的技改项目出现反复甚至改造失败,却无人追究。因此,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计制度,一方面把好修理费用使用关,另一方面把好固定资金使用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也应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据实调整账面价值。

(三)、寻求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统一

一般,企业机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而由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事实上机动部门和财务部门由于其管理的出发点、落脚点的差异铸就其管理幅度及管理侧重点的不同步,反映到现实工作中的矛盾经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动部门侧重固定资产的账物相符和技术状况,财务部门侧重固定资产的净值和折旧;

2.机动部门侧重固定资产的物有所值、作业率,财务部门侧重固定资产的投资来源、综合收益率;③机动部门更倾向于固定资产的功能更新、再生产的扩大,财务部门着重于原样更新及资产残值、清理费用的处理、账面处理。因此,如何做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和谐统一,是各种所有制企业面临的一项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在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以实物管理为主,价值管理为辅,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辅相成。

(四)探索固定资产考核管理的新途径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长期投资,必须不断优化其结构,时刻关注其收益率。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必须从这一理念出发研究新的管理办法,近年来有的企业试行固定资产租赁制、固定资产有偿占用收费制,有的企业集团考核下属单位的固定资产利润或产值,还有的企业为剔除折旧因素的影响试行考核单位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等,所有这些均不失为打破计划经济条条框框束缚,加强现实条件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有益探索。

六、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的多样性,管理工作会日趋艰巨。在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一定要提高管理意识,规范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内部控制,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对管理工作进行动态调整,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丁红燕。关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若干变化。财会月刊(会计),2005,(5)

[2] 杜国良。固定资产理论与实务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2):249-252

[3] 李冬艳。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重视的几个方面,审计理论与实践[J],2003.10

[4]王珊。浅析如何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J].经济论坛.2004,(37)

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篇6

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方法探讨

摘要:企业闲置资产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发展、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针对闲置资产产生的原因,应采取加强政府调控、资产出租、并购、拍卖等方法加以盘活。

关键词:闲置资产;产生原因;盘活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已不可避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闲置资产,能否及时有效地盘活闲置资产,已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企业闲置资产产生的原因

闲置资产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运用,使得很多传统设备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而造成闲置。还有来自进口产品的冲击,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且成本低,对国内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很多同类型的产品积压,从而导致闲置。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与产业政策相悖,资源耗费大,对自然环境有破坏作用的企业被强制停产,形成一部分闲置资产。

(二)主观原因

1、经营管理不善。一些企业领导者决策水平低,搞“拍脑袋工程”,虽然有尽快发展的愿望,仅凭借热情和过去的经验办事,没有按科学规律办事,也没有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只是以想像代替科学论证,造成投资项目失败,继而产生闲置资产;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力,导致资产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坏,或者购买质量差的材料物资等造成资产闲置。

2、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市场变化万千,竞争激烈,特别是现在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部分企业对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再加上产品更新换代慢,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均不佳,导致生产的产品成为没有销路的产品,造成积压,企业不得不采取限产措施,造成生产设备闲置。

3、资金短缺。企业要发展,要扩大再生产,就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如果进行改造,就需要一大笔资金。但是,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或者效益不好的企业来说,融资的渠道有限,只能向各种金融机构贷款,或者拖欠其他款项,或者将流动资金转作固定资金使用,这些方法都是不合理的,只会使企业难以持续发展。可见,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就成为闲置资产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

二、盘活企业闲置资产的方法

盘活闲置资产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先易后难,逐个解决,进而达到整体盘活的目的。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及时有效地盘活闲置资产,仅依靠企业自身是不足的,政府应该制定扶持政策,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同时还要培育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转让闲置资

产提供方便。

1、制定扶持政策,加强指导协调。一些企业在进行改造时,缺乏足够的资金,还有一些企业投资新项目中途因资金不到位造成投资失败。针对这些闲置资产,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并监督政策的执行。同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需要的信息,并利用政府对外联系渠道广、范围宽的优势,为企业牵线搭桥,对企业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协调。

2、培育产权交易市场,方便资产转让交易。培育和建立以闲置资产交易为主的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其有序、规范、高效的流通,在物尽其用的基础上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我国流通领域综合要素市场建设的一个迫在眉睫的内容。资产交易市场的建立需要国家和企业通力合作。我国建有很多交易市场,但大多数为无形市场,且由于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主要对大中型企业有利,而对其他形式的中小型企业的闲置资产仍然得不到有效交易。鉴于此,可以以行业或地区建立闲置资产自由交易市场,使企业的闲置资产尽早得到有效转让,以减少资金占用,盘活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大企业自身的盘活力度

1、建立企业设备信息库,实行网络化管理。(1)对生产设备应实行分级管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建立信息库,使企业内设备等资产的运作情况(如设备的分布、构成、变动及利用等)及时得到反映,可迅速提供闲置设备的清单,有利于设备的盘活和调剂;(2)建立资产管理计算机网络,企业可加入社会上的设备调剂或产权交易网络,旨在收集、汇总、发布产权交易信息,提供产权交易和资产调剂服务,促进信息交流,形成一个迅速、及时、范围广泛、可随时随地提供交换、查询闲置资产及产权转让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资产优化配置,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

2、利用资产租赁,盘活闲置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部分企业大批资产闲置,而另一部分企业因融资困难无法添置所需的同类设备。针对这种状况,可以考虑将闲置资产对外出租,或分块出租,或整体出租。对于出租方来说,既可以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又可以收取一笔租金,增加企业的收入,收取的租金可以投入到新的项目中,使得企业能正常地运转。对于承租方也是有益的,可以解决无力添置设备的困难。

3、通过兼并,盘活闲置资产。这里的兼并是指在两家公司或两家以上公司合并中,其中一家公司因兼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的经济行为。在兼并中,存续公司仍保持原有的公司名称,且有权获得其他被吸收公司的资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其债务,被吸收公司则不复存在。具有较高管理效率的企业兼并管理效率低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后者的管理效率而获得正效应。很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由于资金周转不畅,大量资金都沉淀在一些有形资产上,如固定资产、存货等。从而形成大量的闲置资产。亏损企业可视情况与经营良好,需扩大规模的、有消化能力的大企业联合甚至被兼并,实现资产重组,使闲置资产以比较合适的价格被处理,并在新的资源配置中实现其保值增值。

4、利用拍卖转让,加速资金变现。随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闲置资产可以通过拍卖转让的方式达到盘活的目的。这样就能把资金由“死”变为“活”。对于一些整体效益较好,但存在大量闲置资产的企业,应把闲置资产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然后采取拍卖转让的方式将闲置资产盘活。

5、通过对外投资,盘活闲置资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资产取得收益,以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增值。因此,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以增加企业的收益。但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闲置资产,这时,企业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闲置资产对外投资,以期取得投资收益,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

这里的对外投资是指企业根据投资协议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其他企业进

行直接投资,以取得投资收益。一些闲置资产对企业自身可能没有利用价值,但对其他企业还是有用的,那么双方经过协商可以把这些闲置资产进行投资。对投资者而言,即使闲置资产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还可分散投资,减少资产闲置造成的损失,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对被投资企业而言,既可以迅速取得所需的资产,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还可以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谋求共同发展。

6、通过企业托管,盘活闲置资产。资产的转移包括资产的所有权转移和经营权转移两个方面,很多企业都采用资产所有权转移,但是有些资产的所有权转移难度很大,而资产经营权转移比较容易。资产的经营权转移包括出租、托管等多种方式。托管是指企业法人财产权或经营权以契约形式所作的全部或部分让渡,也就是说,企业法人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交给托管公司经营,双方以契约形式约定,在一定条件、一定期限内,实现托管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托管有利于直接进行企业闲置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从而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托管经营还不成熟,因此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托管主体即受托方的选择。受托方必须是具备接受企业资产托管经营管理能力和权力的独立企业法人;(2)托管方式的选择。应针对托管客体的自身条件,采用不同的方式;(3)代理风险问题。这是指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状态下,由于与受托人的目标、动机、利益、责任存在差异,委托人所承担的资产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转给代理人控制而可能引起的利益损失。

7、通过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获取税收利益。所谓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民政等向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一些对企业作用不大的闲置资产,企业可以考虑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这样企业既可以用低成本作了一个宣传企业的广告,又可以抵扣一部分应纳税所得额。

税法对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作了如下规定:(1)纳税人(金融保险除外)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额在该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2)金融保险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性支出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5%的标准以内的可以据实扣除;(3)纳税人通过国家机关或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组织对一些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范围,在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4)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予扣除。所以,对于一些企业闲置不用,又没有其他方法加以盘活的部分资产,可以选择合适的对象,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捐赠,从而起到抵税的作用。

8、通过科技创新,启动闲置资产。由于很多闲置资产技术水平落后,企业应加强科学技术投入,利用科技让资产由“死”变“活”,谁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闲置资产。很多企业资产的闲置是因为企业创新能力差、技术工艺陈旧、成本高、消耗大。如果企业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原有的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就可以增强这些资产的适用性;(2)加大新产品的技术攻关力度,促进闲置资产的利用。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市场开拓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些新项目之所以搁浅,就是因为新产品开发技术不过关,造成资产闲置。因此,企业应组织强有力的科技攻关队伍,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避免中途停产。

由于企业闲置资产的规模不同、资产闲置程度不同、产生的原因不同,盘活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应区别情况,采取加大科技创新,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积极组织投资、租赁、拍卖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当然,盘活闲置资产,不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还必须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及时有效地盘活企业的闲置资产。

主要参考文献:

我国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浅析 篇7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 公司资产管理从孕育到灭亡的全过程, 它从资产的规划开始, 历经投资、立项、建设、运行、维护、退役直到报废, 是资产生命的全过程监控。所以, 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就可以理解为:投资决策、资产获取成本及预算控制、资产经营状况、资产维修与改造、到资产处置的生命周期过程中, 公司对固定资产的全面记录、运作、分析、评价和报告。

我国电网公司是电力行业典型的国有公共垄断企业, 属于高资产密集型企业, 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的比例一般高达85%以上。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的运行、维护、后期管理及固定资产的再投入, 进而会影响到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企业经营成果等。因此, 根据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对实现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 (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 发展目标,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增强企业竞争和创新能力, 做好做优公共服务来说, 无疑意义重大。

一、我国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资产管理粗放导致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由于我国电网企业的公共垄断性与高资产密集性双重特质, 使得我国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普遍粗放, 直接导致电网企业资产 (尤其是固定资产) 寿命较短、使用效率不高并且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具体来说, 一是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多, 存放地点分散, 管理部门多, 固定资产信息难以集成、共享和联动, 如果不能及时更改资产卡片、设备台账, 往往造成账、卡、物之间产生差异。二是固定资产卡片和设备运行台账内容无法对应。由于财务部门资产价值管理和生产部门设备技术管理角度不尽相同, 对固定资产卡片与设备运行台账的记录内容和要求不完全一致, 二者难以一一对应, 导致资产管理与设备管理衔接不畅、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资产账物不一致等诸多问题。如:基建工程竣工阶段的转固业务和设备新增业务分条线操作, 固定资产卡片和设备清册不一致;如在资产更新变迁时资产台账与设备台账不同步更新, 价物不符。

(二) 缺乏合理组织结构和专职高效的职能部门

资产管理的部门众多, 结构不合理, 缺乏专职高效的职能部门与体系, 使得公司在实际的资产管理中常常存在不到位和缺位问题。一项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而言, 管入账的不关心其保值增值, 管购建的难以设身处地的为运行着想, 资产管理的职能设置存在着流转不畅、体制不顺, 机构重复的现象。资产管理不同阶段相对独立, 无法对项目真正从全生命周期角度予以分析, 不可能以固定资产整体的运营目标来导向决策和实施, 无法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目标。

(三)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手段和水平还不高

我国电网企业现行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主要是围绕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Life Cycle Cost简称LCC) 而展开的, 是以资产为主线实现其生命周期内所有成本的归集, 包括购建费用、运行费用、检修维护费用、故障费用 (亦称惩罚费用) 、废弃费用等。其缺乏贯穿资产生命周期各阶段、互相衔接的业务流程和层次清晰、科学、全面的评估考核体系;这导致适应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协调一致的组织架构缺失, 从而导致公司的资产管理主要以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最优为目标, 忽视了资产的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生命周期成本 (LCC) 综合最优, 没有很好地统筹和兼顾资产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四者关系。

(四) 固定资产信息管理手段落后, 导致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得不到提高

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依托于财务价值管理, 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的功能主要是会计核算计提折旧和总分类、明细数据查询。日常固定资产信息财务部门独享, 资产使用者看不到他所使用的固定资产相关信息, 固定资产信息缺乏有效监督, 不仅信息滞后, 信息的质量也大打折扣, 影响固定资产不能有效地利用。特别是当一个地区电网企业需要增加固定资产时, 由于信息孤立, 无法掌握整个电网集团内部是否存在同类闲置资产可供调剂使用, 往往重复购置, 造成极大的浪费, 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得不到提高。

二、原因分析

我国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之所以存在一些问题, 是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具体来说如下:

(一) 电网企业的公共垄断特性是滋生问题的根源和温床

我国的电网企业是国家所有的, 是典型的公共垄断企业, 带有先天的自然垄断特性。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对全国各大区市场实行区域子公司分块负责制, 互不干扰, 例如华东电网公司就负责华东地区, 广东电网公司就负责广东地区。这就使得我国电网企业缺乏竞争环境和竞争压力, 从先天上缺失改革、创新及管理水平提升动力, 从而从根本上导致了电网企业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难题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

(二)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高比例、管理难特性的主客观因素制约

我国电网企业固定资产一般占总资产的85%以上;同时, 固定资产较分散, 使用部门多, 使用地点范围大, 资产结构分类复杂、电网资产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加之电网企业由于机制、体制原因, 其公司治理与管理结构、制度还不完善, 尤其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从客观上, 给企业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状况及其变化带来了许多操作层面上的困难。例如: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使用保管三者之间沟通不够及时, 信息不畅, 对资产的变动情况掌握不一致;价值管理者对生产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对设备认识不够、现场对资产进行核对监督不够;近几年, 由于农村低压线路改造点多面广, 城市改造建设中电网更新改造也较普遍, 固定资产管理者跟踪资产变动难以到位等。

三、我国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解决思路与建议

(一) 强化企业固定资产常规管理

针对我国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常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常规管理: (1) 建设完善的设备台账管理系统, 实现从设备采购到使用、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 实时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 (2) 建立设备和资产的对应关系, 确保“账、卡、物”一致; (3) 建立完整的资产数据, 统一记录和管理各类基础信息, 强化缺陷管理、检修计划管理以及在线电网运行监控管理; (4) 通过和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电网运行、地理信息等系统的有效集成, 提升数据质量, 支持公司资产的经济高效运行, 实现精细化的资产运维管理; (5) 建成相应的设备运行和资产维护的数据库, 进行设备运行及维护成本经济效益管理, 进行有关投资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

(二) 建立界面清晰、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现代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我国电网公司作为高比例固定资产的较大型公共垄断企业, 其体制和机制上的先天不足加剧了其资产管理发育的后天不良。在现有体制机制下, 只有结合公司资产购入、运行、维护、报废实际情况, 引入和灵活运用最先进的资产管理方式, 才是我国电网企业解决固定资产的务实之选。因此, 这就要求:

(1) 我国各区域的电网公司要根据所辖区域电网资产实际状况, 引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Life Cycle Asset Management简称LCAM) ;统筹兼顾资产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四者的关系, 以实现资产的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生命周期成本 (LCC) 综合最优, 具体量化指标如下:

(2) 从公司战略上设定统一明确的管理策略;建立贯穿资产生命周期各阶段、互相衔接的业务流程和层次清晰、科学、全面的评估考核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协调一致的组织架构。

(3) 建立集成高效的资产信息系统, 实现管理资源共享, 各级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主动地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 因此可以挖掘企业内部资源, 充分利用闲置或不用资产, 固定资产得到有效利用, 避免重复购置造成浪费。特别是发生设备紧急事故时, 能够在最短时间制订应急方案, 调用其他可替代的设备进行更换。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雨雪和冰冻灾害。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服务区域的南方地区电网首当其冲, 损失最为严重, 铁塔倒塌、线路停运, 电网安全遭遇持续打击。各受灾地区急需发电设备, 而市场又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南方电网公司建立电力应急通信网, 借调各省市供电局的柴油发电机、发电车等设备, 在极其困难的运输条件下分发到各受灾县、镇、村。在全面恢复供电后, 再将电力设备调回原地。这样即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受灾地区电力基本运行, 又节省了高额的设备购置费用, 让固定资产的使用更加有效和经济。

(4) 最后, 建成由充分集成的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界面清晰、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现代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如下图所示) 。

广东电网公司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LCAM) 模型

(三) 引入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电网企业作为高比例固定资产的企业, 同时又作为能源安全类企业, 其投资决策、资产获取成本及预算控制、资产经营状况、资产维修与改造、直至资产处置的全生命周期不可避免的面临许多风险,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公司正常管理与经营产生诸多不确定影响。因此, 在公司战略与常规管理层面引入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确保固定资产管理“节约高效、保值增值”来说, 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来说, 内部控制就是要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适用的法律与法规的实现等方面提供合理保障, 使内部控制贯穿于固定资产的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行维护、资产退役或报废整个生命周期, 以此促进和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

四、结语

我国的电网企业只要能以国际成熟的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为基础, 始终围绕“三优一强”发展目标, 就能构建出具有区域电网特色的、界面清晰的、统一协调和科学高效的现代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就能在公司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上实现系统谋划、突破创新, 从而全面提升公司资产管理绩效, 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内涵及意义, 然后深入分析我国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最后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与建议以供电网企业相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管理,自然垄断,一强三优,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罗世应葛成荣企业资产管理 (EAM) 与供电企业生产管理[J]安顺科技2005 (2)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篇8

摘 要 本文将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理念应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通过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新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供电企业 固定资产 有效管理 途径

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资产管理得好,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业绩;反之则会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或导致资产流失。供电企业作为典型的资金资产密集型企业,资产量大;使用部门多;使用范围广;结构分类复杂;更新快,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

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资产量大,增长快

近年来,供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绩。比如:加强资产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利用清产核资的机会理顺资产产权关系、规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等,资产管理正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但是,许多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所占资产的比重高达85%以上。仅就HD公司来讲,截至2009年底,公司固定资产所占资产的比重高达95%以上。同时,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全面落实,资产投入量逐年扩大,公司每年各类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在逐年加大,固定资产年均递增幅度达 20%以上,对固定资产管理要求进一步提高,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管理部门多

固定资产是供电企业生产运行、开拓市场的物质基础。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先后涉及发展策划部门、基建部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物资管理等众多部门和单位。各个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分工,分别承担固定资产管理的某一阶段或者某一方面的管理维护职能。由于资产管理部门多、环节多,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管理内容单一

单纯的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源头管理,没有从资金管理、工程管理的角度全面考虑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没有实现从固定资产的规划、购建、使用、维护、改造直至报废的全寿命周期的流程化管理。

(四)资产变动频繁

一是新增固定资产。供电企业围绕建设坚强电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逐年加大,新增资产量大,固定资产基础资料不完整。表现在固定资产统计口径不一致,称谓不一致,内容不详尽。二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因扩建、技改、大修、中小修和日常调换,实物资产变动频繁,特别是附属固定资产的更新更加频繁,资产变动的频繁使得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资产存在差异。三是固定资产迁移变动。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和农村建设的步伐,一些线路和供电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要和城市、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架空线“入地”改为地缆、随城市道路规划拆除等现象非常普遍,固定资产变动相当频繁。而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形成闭环管理,势必造成账、实管理脱节,资产卡片信息不实的情况。

(五)固定资产来源渠道多

资产来源包括大基建工程、技改工程、营销工程;用户移交资产、其他单位调入资产;还有维护和大修损益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多渠道形成的资产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开辟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新途径

针对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要想改变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改变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形成资金管理、物资管理、工程管理等一整套的管理流程,实现各个系统的闭环管理。

(一)加强内控建设,规范流程管理,全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供电企业的各个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就必须做到用资产与管资产相结合,必须做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管理,必须与企业的责任制考核相结合。一是供电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章和制度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政策,结合自身管理特点,制定固定资产等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编制固定资产管理手册,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二是采用固定资产管理程序进行固定资产卡片管理,规范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和格式,保证一物一卡,增强折旧计提的准确性,切实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三是结合固定资产全寿命过程管理要求,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关键流程(例如设备增加、出租、报废流程等),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完善和优化,从根本上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四是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单位要自觉履行资产管理责任,明确内部职责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固定资产各个层次的管理工作,各项制度执行以后成效显著,做到用资产与管资产相结合。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做好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

1.资产购建管理。新增固定资产严格履行交接验收程序。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工程竣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部门)根据国家建委《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暂行办法》的规定,由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使用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进行项目竣工验收。验收结束后及时将工程验收通知单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竣工决算报告及时转增固定资产,如果竣工决算报告未能及时编制完成,财务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投运报告、工程概预算等资料暂估资产价值,转增固定资产,待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根据决算金额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及时分解资产卡片。工程完工决算后,生产技术部门对设备进行盘点、验收并按其管理权限由使用保管部门填制领用保管手续。

零星购置固定资产,由经办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和计划组织实施。资产购入后,及时办理资产验收、交接手续,报送财务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零星购置固定资产需要安装的,安装完成后转增固定资产。以无偿调入等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由经办部门根据有关批准文件组织实施。根据固定资产调拨或交接清册,办理验收交接手续,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在调拨单或交接清册上签章,然后财务部门据以办理增加资产转账手续,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2.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衔接,确保“账、卡、物”的一致性。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为基础,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使各业务部门间信息更加通畅,联系更加紧密。一是工程部门是资产管理和账、卡、物相符的源头,在项目竣工后,工程部门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提供“设备清单”组织工程验收;生产部门或设备运行部门,对照工程部门提供的“设备清单”,根据固定资产目录资产名称等资产信息要求,负责对设备的所有信息的填报和投运移交实物资产进行现场核对;财务部门最终按每项资产竣工决算实际价值录入固定资产卡片,努力从源头上保证新工程项目转资后,账、卡、物一致。二是设备进入生产投运阶段,加强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衔接,实时记录资产变动所引起的价值变化。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抽查盘点,以确保“账、卡、物”的一致性。

3.强化固定资产报废管理流程。出现因技术的更新等原因需报废的资产,或是运行年限到了需退役的情况时,由资产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鉴定)表”;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按照固定资产处置权限进行审批;物资管理部门根据审批好的报废申请表启动资产报废工作。资产报废后并不意味着资产信息的消失,该报废资产的卡片永久性的保存着,并建立报废资产台账,依然可以查询报废资产的历史数据。

4.依法合规,规范操作,做好固定资产处置工作。随着电网建设速度的加快,每年投入的基建、技改、设施配套等项目工程数量巨增,这样,有相当一部分设备要在改造中退役。对退役资产,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由专业部门严格把关、逐条审核、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对可再利用资产作备用设备安置并建立相关台账;对符合报废条件的资产,按规定的审批权限逐级报批,经专业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处置。

转贴为了加强固定资产残值回收的管理,成立报废固定资产处置机构,财务、生产、纪检、审计等部门对残值回收过程进行监督。

5.加强考核力度,确保认真执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为切实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可信,供电企业应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或盘亏等资产,及时进行整改,以确保“账”、“卡”、“物”一致性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将抽查盘点机制与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机制有机结合,提高认识,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提出量化考核标准,使资产管理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

(三)加强有效资产研究,规范资产基础管理,改善公司资产的运营效率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控制无效、低效资产的产生、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资产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环,需要通过细化管理来实现。一是开展对有效资产研究。针对供电企业资产总量大,历史遗留问题多等情况,认真研究固定资产运行效率,通过摸清家底和现状分析,探索提高资产有效性的途径,为搞好资产经营奠定基础。二是规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加强对资产管理环节的监控,努力降低资产运营成本。

三、应用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效果

由于电网公司的经营特性,决定固定资产存在地域广、规模大、数量多、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历来是电网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难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技术论证,从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变原有资产管理流程,强化过程控制,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实现了资产管理理念变革和创新

传统的管理思路是:财务只是资产的价值管理,生产部门只是资产的实物管理,存在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管资产与用资产脱节的状况。固定资产管理的新要求:一是明确管理责任,将资产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的责任进行有机统一;二是延伸固定资产管理控制范围,从项目的前期可研阶段,一直到资产的退役和处置;三是资产管理要与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

(二)明确资产管理职责、固化资产管理流程

在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应用基础上,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规范,重新规范和设计与资产管理相关的流程,跨部门协作的流程管理方式替代了原来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新颖的现代化流程管理理念得到落实,使各业务部门间信息更加通畅,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文件,从源头上控制和明确资产使用和管理各部门的职责,明确各类资产在每个环节中的负责人和相应的流转单据。按照资产管理相关流程,可以确保资产在各个阶段都做到有人负责。

(三)职责和考核措施双落实,建立资产管理长效机制

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建设施工、采购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部门资产管理的责任。根据流程再造需要,各管理部门相应增设资产管理机构和专责人员,再与各责任部门的量化考核标准配套,虽然资产在实时动态更新,但资产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确保了资产“账”、“卡”、“物”的一致性。同时,配套出台抽查审计等办法,使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得到落实。

(四)资产管理执行力度和控制力度得以加强

通过制定和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和流程,极大提升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例如规范管理流程后,及时转资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完工项目竣工决算编制时间提前及时、数据准确可靠。生产技术部和财务部分别负责卡片的生产信息和价值信息,从源头上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五)加强资产管理为企业赢得显著经济效益

在正确区分有效、低效和无效固定资产,实施固定资产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置无效固定资产,对报废固定资产价值较大的资产,全部采用了招投标等形式,降低了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供电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的管理体系。通过确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机制,使得财务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使管理做到法制、机制,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光.探索电力资产全寿命财务管理的思路.华北电力财务与审计.2007(5).

[2]袁卫华.电力企业如何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中国电力财税网.

上一篇:学校第一学期思想品德教学任务总结下一篇:房地产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