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扶贫工作总结总结

2024-06-01

党建扶贫工作总结总结(共8篇)

党建扶贫工作总结总结 篇1

1、编制了《_队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标准和具体内容等,并按照时间结点完成各项工作。

2、日常工作有计划,月底有总结,并按时上报党群部。

3、完善_队支部组织机构,明确支部书记职责,并对组织机构及时更新。

二、制度建设方面

1、按照公司党委要求,结合_队党支部实际,编制了《_队党支部党建制度汇编》,内容包括“组织保障类”和“先锋模范类”两个大类,9项具体制度。

2、按规定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思想建设方面

1、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当日活动,主题包括:弘扬“红船精神”、党旗面前践承诺、典型在我身边、慰问困难职工等。

2、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培训主题包括: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要点等。

3、每月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包括班子成员与队组成员谈话和支部书记与队组成员谈话,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倾听职工意见,解决职工困难。

4、每月针对全队全体职工开展一次形势任务教育,讲解包括国家大政方针、煤炭行业形势、企业动态等内容,使职工充分了解当前形势。

四、宣传工作方面

1、每月安排人员对_队支部发生的新鲜事、工作亮点等撰写宣传报道并上班党群办,本年度共计上报宣传报道20余篇。

2、为了提升通讯报道撰写质量,更进一步做好日常宣传报道工作,20_年10月17、18日安排专人参加公司组织的通讯员培训。

五、作风建设方面

1、20_年3月19日,_队党支部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召开了20_年度组织生活会,支部7名党员全部参加了会议。会上各位党员积极发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民主评议,评选出优秀党员一名,合格党员6名。

2、20_年8月29日,_队党支部召开工作作风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支部书记汇报了组织生活会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及筹备情况和通报意见征集情况,然后支部个党员进行个人工作汇报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每月开展“三联”活动:班子成员联系支部、支部书记联系班组、党员联系生产经营岗位。

六、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1、年初支部书记与各班班组长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同时制定了《_队一岗双责制度》,明确了责任目标和责任内容。

2、每月针对全体党员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培训,学习各级领导讲话精神、先进人物事迹、典型贪腐案例等,切实提高全体党员党风廉政意识。

七、党员发展方面

20_年_队党支部发展预备党员1名:_x。该同志于20_年4月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20_年5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20_年5月被列为发展对象,20_年7月1日,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八、党员管理方面

1、20_年10月12日,_x党员关系转入机关联合支部。

2、按时收缴党费,截止11月底,_队党支部20_年共计上缴党费81人次,5549元。

九、党管安全方面

开展了“九种人”排查、党员示范岗、党员安全责任区等活动。

十、综治维稳方面

1、建立支部维稳责任制、环境保护责任制。

2、定期开展相关排查、考核。

十一、工团工作方面

1、民主选举了3名群监员,1名青安岗,每月开展相关工作并上报党群办。

党建扶贫工作总结总结 篇2

一、本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辖7县1市,165个乡镇,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2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8%,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和湖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正式提出“精准扶贫”。他强调:“要坚持以民为本,民有所想所求,我们就要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这正是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写照。

湘西自治州作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清醒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和形势的严峻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分析我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各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州党员干部,整合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与全国各地区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全州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聚集全部人力资源,深入田间地头,爬山渡水,逐户走访调查、宣传政策、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搞清楚,把扶贫政策宣传到户,把工作细化量化落实到户,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扶贫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干出成效。

二、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工作对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

精准扶贫作为一条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自其开展以来,为进一步深入联系群众提供了不可复制的平台。在各阶段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在不断的与群众接触交流过程中,无形的拉近干群、党群关系,更加深入的了解群众生活状况,为进一步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随着各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推进工作,随着广大老百姓对政策的不断熟知,其自主权利意识也就随着日益增加。人民群众在精准扶贫这个大平台里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和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关注国家关于人民群众的相关政策,并且越来越想要发挥自身的权利,参与到与自身相关的工作中去。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头顶民生事业,在其实施过程中,老百姓或作为普通党员代表或作为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确保了村务党务的透明公开公平公正。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不断丰富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老百姓权利自主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咨询精准扶贫相关事宜时会自觉询问所在党组织的相关情况。在与党支部成员交流过程中会自觉建言献策,参与其中。比如,一部分中青年农村党员在外务工,年均回家次数不多,有的即使回家也不会关注所在党支部的事情,然而,精准扶贫工作为村支部成员主动联系外出务工党员和外出务工党员联系所在党支部提供了双向平台。一些外出务工党员结合自己在外的所见所学所感把好的建议献给所在党支部,丰富党支部活动,提高党支部整体理论技术水平,增强广大党员脱贫致富能力。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论扶贫工作中强调:“各级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建设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三型”党组织建设基础在学习,目的在服务,关键在创新。基层工作难,尤其是要做好精准扶贫这样一项大的民生事业更是难上加难。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在不断学习领会上级政策时不断调整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一条路子行不通就换另外一条,借鉴别村方式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村的路子。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密切了农村党员群众与所在党组织的联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显得更为重要。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党员和服务群众工作基础上,该项工作各阶段政策宣传和工作落实都需要群众参与配合及监督。在这些过程中增加了干群、党群互动力度,拉近了干群、党群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其联系。党员干部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求发展,群众自然而然与之亲近,联系也就日益密切。

三、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更是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任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旨在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到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完成其目标任务的基础和关键点。

1、发挥“一个原则”

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尤其是直接面对老百姓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作用。在精准扶贫各阶段工作中要公开公正公平,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予以公示,全民监督,确保脱贫攻坚成效。

2、坚持“三个一”

坚持“一把手”带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党组织“一把手”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不利用职权谋取利益,不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坐视不管;在工作中要俯下身去,多与群众交流,多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条心”原则。“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高与低密切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好与坏,在这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各级党员干部、各级党组织成员团结一心,不畏艰难,心怀同一个目标,才能更好地完成新农村建设。坚持“一把尺”衡量。每一项工作都有各自的制度、准则,精准扶贫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联,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确保此项工作按时有序开展。

3、做好“两个确保”

确保坚定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信念。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要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向党支部普通党员上党课来坚定其理想信念,发动其向周围群众宣传政策,解读理想信念,使群众耳濡目染,从而达到坚定进入小康社会的信念。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做创新实践的大胆探索者和推动科学发展前进的具体落实者。精准扶贫工作关乎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切身利益,开展这项工作更需要下重功夫、花大力气深入人民群众,多做调查,创新工作方法,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难事。

4、做到“两个结合”

首先,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依靠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加科学、民主、合法、合理、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确保严格按照时间各结点完成此项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推进工作,让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各项工作的开展,监督其落实情况。其次,要积极发挥广大党员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知政策懂政策守政策,发扬主人翁精神,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扶贫先扶志,习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这就要求一部分较有能力有致富路子的群众要不等不靠优先发展致富,在自身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带动帮助一部分有劳动力但较无发展门路的群众脱贫致富;一部分有劳动力但生产资料缺失的群众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要树立脱贫致富信心与信念,充分利用被帮扶的生产资料和条件脱贫致富;对于一部分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群众,在社会兜底制度帮扶下要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门路,逐步脱贫致富奔小康。全社会要形成扶贫脱贫的合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在农村基层的广泛开展无疑不密切着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无不促进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丰富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增加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性,密切了农村党员群众与所在党组织的联系。同时,也为进一步服务好群众,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思路、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高了要求。2015年11月27日习近清贫困人口,弄清贫困原因及贫困程度。本文主要是对本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及精准扶贫工作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精准扶贫,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部.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黄秀兰.湘西州志[M].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2011.

[3]习近平再谈精准扶贫:我正式提出就是在十八洞村[OL].2016-3-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308/c1024-28182678.html.

[4]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2015-11-27.http://www.agri.cn/V20/ZX/nyyw/201511/t20151130_4917779.htm.

[5]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徐隽.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党建扶贫工作总结总结 篇3

延边州是全省重点贫困地区,8个县(市)中有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省定高寒连片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304个,贫困人口46831户、84628人,贫困发生率为13.3%。

为如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平均、三确保”的目标,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延边州做到“帽子”底下有专人、有制度、有举措。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州深入实施“百千万”包保脱贫工程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等文件63个;组建全州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脱贫攻坚办公室;同时,从各部门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优秀年轻干部中择优筛选“第一书记”304名,并向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304个,帮助引进扶贫项目176个,投入帮扶资金1160.1万元,形成了州县乡村四级立体化、全方位脱贫攻坚体系。

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原则,延边州还实行定人、定点、定责的州县乡三级包村联户制度。304个州县部门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从中择优选派2553名优秀干部在结对包保村中包保贫困户,确保每个贫困村、贫困户至少有1个部门和干部包保。

截至目前,全州各级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累计走访慰问贫困党员、贫困群众10909人,发放慰问金428.7万元,发放慰问品价值123.4万元。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选优配强带头人,在本次农村换届选举中,延边州打破行业、身份等界限,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从农村种养大户、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优秀大学生村官等人中,择优选拔“两委”干部6475人。并积极在返乡创业人员中选能人、用能人,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参加竞选,确保每个村“两委”班子中至少配备一名返乡创业人员,为农村发展、脱贫攻坚带来新气象、注入新血液。

在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上,延边州还投入了1.2亿元对村部进行了功能性升级改造,包含村级“一站式”服务大厅、卫生计生室等多功能村级服务场所,并全面实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实现了农村服务“零距离”。

此外,延边州还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自我造血”的重要途径。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扶贫发展资金,通过盘活土地资源、规范“三资”管理、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等有效方式,实现村集体致富增收。同时,借力“互联网+”,在全州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656个,建立村级电商运营平台296个。

去年,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牢牢把握有利契机,打造“吗西达”品牌有机大米,并打通“互联网”渠道,使全年增加产值200余万元。

2011年党建扶贫工作总结 篇4

2011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紧紧围绕“保增收、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工作目标,坚持“以民为本、助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宗旨,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现将2011年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工作思路

工作中,我镇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科学组织,全面启动和实施项目建设,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工作中,坚持“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我镇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完善主要领导重点推进,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镇与项目村,项目村与贫困户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切实在规划实施、资金落实、项目建设等各个环节负起责任。继续实施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村、干部职工包村和村干部包组制度,全程跟踪服务,一包到底。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我镇组织召开了全镇扶贫工作大会,进一步宣传扶贫开发的重要

意义、实施方案、主要措施和组织责任,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采取了调查研究、部分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规划方案,争取群众支持和参与,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强化思路创新,狠抓项目资金筹措与管理。今年我镇实施“集团帮扶、整镇推进”,由于镇财政非常困难,项目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资金筹集压力非常大。我镇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引导项目村通过部门帮扶、资源臵换、投工投劳等多元化筹资途径,坚决突破资金瓶颈。同时,严格按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专帐管理,专项调度,封闭运行,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审计和监督,切实将各项扶贫资金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是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坚持遵循“治贫先治愚、致富先治本”的原则,采取“抓典型、树样板、搞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方式,抓住果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不放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扶贫长效机制,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自身“造血”功能。按照质量、工期、安全三大要素的最高标准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圆满了完成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目标。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核心目标

1、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进度

2010年我镇全镇贫困人口数为6656人,2011年我镇贫困人口减少了564人。现有贫困人口6092人。

2、摘帽贫困村数

2011年,我镇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奖励机制,采取“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实现13个贫困村的摘帽工作,使扶贫工作有了显著的成效。

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

2010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63元,2011年人均人收入为4659.7元,增长幅度达到52.1%,已超过增幅16%的任务目标。

4、财政扶贫项目

(1)完成两个确保项目7个(五星村:养牛126头,种草492目,建牛圈1022.5m;中海村:养牛102头,种草396目,建牛圈792m,脱毒马铃薯大田推广285亩)

(2)按照资金文件要求,正在实施、完成财政扶贫资金总项目12个,子项目72个。投入财政扶贫总资金2100万元。

5、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

2011我镇预计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100人;“三位一体”培训已输出4人(北京保安公司)其余的正在准备实施培训转移;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250人,现已全面完成任务。

6、社会扶贫 2011年我镇的社会扶贫情况效果显著,有深圳南山区国家招商集团成都、香港基金会等单位对我镇进行了扶贫帮扶,使我镇扶贫工作进一步推进。

7、两个确保,整村推进

实施完成五星村和中海村的2个村整村推进。

(二)保障目标

1、组织实施保障

(1)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

主要领导亲自抓扶贫工作,镇党委、政府明确分管扶贫工作的负责同志,建立健全了全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2)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机构

2011年我镇的扶贫工作进一步调配了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扶贫开发工作,村配备劳动扶贫协管员,在干部配备上落实了“三个重中之重”要求,有机构编制、有工作人员、有经费经费预算的扶贫工作队伍。(3)建立党政领导扶贫联系点制度

2011年我镇建立了党政领导扶贫工作联系点,实行镇党政领导联系贫困村、贫困户、企业的包保责任制,切实为贫困村、贫困农户排忧解难。

2、保障措施

(1)抓好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

建设任务,实现了推进科、教、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既定目标。

一是水利方面。涉及水利建设方面的项目共12个,预计投资总额逾20180.2万元,已完成的项目3个,已实施的项目5个,正在做前期准备的4个。通过实施和将要实施的各种水利工程,为大面积解决全镇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困难问题打下基础。一是实施完成的青山出水洞、大山拖岩水源改造利用和樱桃四方井水源保护利用工程,基本解决青山村、樱桃村和集镇的生活用水问题;二是正在实施解决双营、莲花、文昌、水塘、新田五村2800人饮水困难的620口小水窖建设工程;三是正在实施解决青山、合心、五星、中心、中海、樱桃、乡民、七村11350人用水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四是正在实施的解决防洪排涝、生产用水的勺峨着坪子和茨营海子两个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五是将要实施的马家水塘小

(一)型水库工程。预计到2012年年底,各项水利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基本可以满足全镇人民生活用水。

二是电力方面。贵州电网公司帮扶的项目3个,计划帮扶资金1572.3396万元。其中涉及电力的项目1个,即完成电网升级工程项目,此项目正在施工中,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提高迤那镇用电;涉及危房改造1处,即支持大山村胜利组危房改造工程;涉及农村活动室建设项目1个,即帮助大山村、双营村活动室建设项目;大山村胜利组危房改造主体工程已完工,改善了大山村部分农民的住房条件;此外支持大

山村、双营村活动室建设项目正在处于施工阶段。

三是交通方面。涉及交通建设方面项目共3个,计划帮扶资金8553万元,已完成的项目1个,已启动实施1个,争取的项目1个。以通村油路建设为重点的道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投资2500万元的102省道迤那—烟堆山段36公里大修改造已经完成;总投资6053万元的134.5公里的通村油路项目在迤那境内的49.6公里已全部启动建设,完成工程总量的80%,方便了迤那镇人民的交通条件。

四是住建方面。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项目已落实10个,计划帮扶资金6201.9万元,已完成的项目1个,正在实施的项目9个。重点项目有1186.9万元(包括中央、省、地、县资金)的2133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和4500万元(包括地、县资金)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两个项目都已快完工。其中危房改造动工99%,完成99%。地区和县政府帮扶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工程完成90%。通过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及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村庄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村庄形象大幅度提升,房子不管从外观上、结构上、质量上都得到很大改善。

五是社会保障方面。我镇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有工作人员2名,全镇应参保人数为20844人(含60周岁以上),截至2011年10月18日,已参保人数11811人,参保比例达到56.66%;其中60周岁以上应参保人数为2540人,现已参保2373人,参保比例达到93.42%。

我镇全镇现有低保对象1913户,5951人,原有享受保障待遇的有2224户,6093人。其中调整保障类别的有79户,230人;不符合条件应取消保障待遇的有542户,1461人,符合条件新增保障待遇的有232户,930人,现有符合条件保障待遇的有5951人;其中A类119户,135人,B类683户,1856人,C类1111户,3960人。

六是沼气方面。2011年我镇预计修建1000口沼气池,现已开始全面动工修建。

(2)坚持“党政领导、部门配合、整合资源、落实到村、帮扶到人、群众参与、收益到人”的原则,把人口计生“三结合”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工作计划统筹实施。完成帮扶56户农村计生户的“三结合”帮扶任务等工作。(3)项目管理情况。进一步抓好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申报情况,及时搞好项目立项、申报和审批,按时完成项目的实施,抓好项目跟踪管理和竣工验收报告。(4)项目计划完成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省扶贫办财政资金帮扶项目共有总项目12个,子项目72个,现已全部明确落实(其中,完成的项目有41个,有16个项目正在实施,有15个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安排项目资金逾2100万元,已投资697.7万元。目前,迤那镇扶贫帮扶和扶贫攻坚开局良好,干部群众发展的信心增强,脱贫致富的热情高涨,各个项目有序推进。

(5)信贷扶贫工作。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项目、小额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及贫困村互助资金等项目,为搭建扶贫融资建立了平台

(6)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效衔接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行动态管理和实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扶尽扶。(7)加强机关勤政廉政建设工作。2011年我镇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审批制度、财政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加强廉政建设,无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8)扶贫开发宣传工作。2011年我镇针对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报送高质量调研报告及很有价值的信息多篇次。

(9)扶贫统计监测工作。2011年我镇狠抓扶贫统计季报、年报工作,按时完成国家,省地县规定的扶贫统计监测任务。上报季报、年报多篇次。

(三)创新目标

(一)强化扶贫项目。明年各村的扶贫工作要确保做到“三个一”:扶持各村100个低收入农户发展致富项目;扶持各村一个高效农业或工业项目;扶持一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

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农民致富,从而也为村级集体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扶持活动。继续搞好牵手致富、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突出扶志,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突出实物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突出扶头,让村干部自身富,带民富,重点提升村集体班子的能力。

(三)强化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资金要早作打算,及时和后方单位联系,多做他们的工作,使他们能为扶贫工作多献爱心,争取在年初就将所有的扶贫资金全部筹集到位。资金严格按要求使用,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到困难群众、扶贫项目和村集体事业中去。

(四)强化工作责任和纪律。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臵,扑下身子,扎根基层,与扶贫村的干部吃住一起。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帮助群众办实事。和当地的党委、政府搞好关系,协同配合,上下班正常,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对扶贫工作的思路还不

够明晰,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推进力度不够;二是对群众缺乏深入细致的宣传和引导,缺乏对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和指导,没有形成有利于扶贫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强劲态势;三是在推进扶贫工作发展上,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缺乏多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四是扶贫“输血”多,扶贫“造血”力度不够,扶贫村发展后劲还不足。

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员工作总结 篇5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了州财政党建工作队驻村项目5个(300亩杂交玉米种植、36头能繁母牛养殖、24户危房改造、8户640平方米茅草房改造和10口小水池建设);

2、完成深圳市对口帮扶项目3个(45万元人畜饮水工程、55万元村寨道路硬化和改厕改圈建沼气、17万元学校维修及堡坎建设);

3、完成州移民局、州委组织部、州体育局共同帮扶项目学校建设;

4、完成了另桃路8.17公里(170万元)库周交通复建路的立项、组织审查等工作。

5、完成3万元的网葙养鱼项目,共投放鱼苗2万余尾。

6、争取到5万元资金帮助另桃小学修建运动场,为该校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

二、工作基本做法

1、加强自身学习,切实提高党建扶贫工作本领。作为一名州党建扶贫工作队员,我深知扶贫工作的重要。在实施改革开放社会不断取得进步、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逐步走上富裕奔向小康社会的今天,还有相当部分群众生活在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边远贫困山区,他们大都生活在贫困线下,生活及其艰苦。每当想到这些,我倍感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为了把此项工作干好,不负党的重托和群众厚望,本人首先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国家移民方针政策和十七大精神,学习

农村各种养殖业等实用技术,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进村入户开展民意调查、召开村组和党员坐谈会等活动期间,及时将所学到的党的理论知识、养殖业实用技术和国家有关移民方针政策向当地群众进行宣传、讲解,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增收路子。鼓励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消除等、靠、要被动思想,积极主动走致富增收路。通过不断宣传、讲解,增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同时也及时为当地群众答疑解惑,消除了各种矛盾隐患,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助民增收路子。选择什么样的扶持项目能让当地群众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得到实惠,是我们刚刚下来开展帮扶工作的每位工作队员面临和思考的问题。为了摸清帮扶点的村情、户情,在炎炎夏日,本人与工作队员、乡村干部一道,顶烈日,冒酷暑,历时一周时间,进村入户开展村情、户情调查,全面摸清和掌握了帮扶点的基本情况。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当地群众对实施人畜饮水工程、种养殖业等项目比较积极,且要求迫切。针对这一情况,工作队明确了帮扶目标,确定了要求尽快启动实施的帮扶项目。目标明确后,所有工作队员积极主动联系项目实施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启动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通过州水利局与深圳帮扶的人畜饮水项目进行捆绑,现

在帮扶点已开工修建了46口小水池工程建设,现工程已接近尾声,有关单位正在准备组织验收;对养殖业项目,由于前期项目经费不到位、加之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在预计启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本人与工作队员多次到有关部门协调,落实缺口资金,通过各方努力,截止目前,该村已有36户相对比较贫困的农户每户领到了1头能繁母牛、有103户农户每户领到了1头优质仔猪开展了养殖业。同时,工作队还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引导当地想从事网厢养鱼的农户发展网厢养鱼,目前,已有7户建起了60个网厢,该村基本上实现一户一业,群众生活明显得到改善,经济收入较往年有较大提高。

3、积极配合乡党委抓好另桃村的组织建设。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己任,协助乡党委对另桃村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为增强另桃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由一名乡党委副书记兼任另桃村党支部书记,加强了村党支部带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二是于今年6月20日发展了一名女党员,为党组织增加了新鲜血液;三是多方协调引进资金7万元,解决了村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已建成23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使党支部学习开会有场地,开展活动有阵地。四是开展农村党员培训28人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人次。五是加强远程教育阵地建设。协调县教育局教师3人次到村培训远程教育技术人员,提高了村远程教育人员驾驭相应装备的能力,同时增添了相关教育软件。使另桃村的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三、工作不足之处

1、自身知识面狭窄,致使扶贫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没能很好地为群众脱贫致富。

2、对农村工作不是很熟悉,特别是语言不通,导致工作比较被动。

党建扶贫工作计划 篇6

位于天塘乡 西 部,辖 10 个村民小组,266 户 1084 人,全村耕地面积 1233 亩,其中水田 633 亩,旱土 600 亩,党建扶贫工作计划。2008年全村人平纯收入 2240 元。我村紧邻东风乡,离乡政府驻地 18 公里,是天塘乡最为偏辟的村委会之一,由于交通不便、村落分散,全村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系天塘乡的“西部”,更是全县的“西部”。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在市工商局、市经委党建扶贫工作队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围绕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这个中心,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求发展”的思路,坚持抓好三个“结合”,即:抓以党支部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建设与健全村级组织相结合;抓基础设施建设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抓壮大集体经济与农户增产增收相结合,使樟门塘村彻底摆脱贫困,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成为宜章县的先进村。

2、总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要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团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民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全村成为宜章县脱贫致富的示范村。具体讲,人平纯收入 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万元,全村供水、改电、路畅,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三、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村民的政治法制教育努力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认真抓好村务公开和***管理,切实加强法制建设。

2、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狠抓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3、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山地综合开发,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4、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环保事业的投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四、具体做法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遵照市委建整办的具体部署,按照“抓好根本,打好基础,确保重点”的工作思路,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1、立足根本,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工作计划《党建扶贫工作计划》。

(1)抓好队伍。按照 “五个好”的目标对现有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认真进行一次考察,并按照组织程序选强配齐支部班子。通过交心引导,培训或督促自学的方式使支部成员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领导管理水平,加强对农业技术、致富技术的学习,增强带头致富的实际本领。组织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活动,使他们开阔视野,明确方向。开展一次***评议党员活动,倡导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努力纯洁党员队伍。发现、培养和吸收有条件的干部、村民特别是有文化、有技术、乐于奉献的青年到党组织中来,保持本村党组织的活力,壮大党员队伍。

(2)建好阵地。争取上级投入建好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打造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组织现有党员开展学党章、学农业技术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科技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本村脱贫致富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教育村民。以组为单位,在村民中每月组织一次以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重点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的政策法制观念,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村支部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集体领导和***决策,建立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特别是对村办公益设施、生产性基础设施要制定管理章程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按期选举制度;建立健全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村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完善村规民约。

2、打牢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1)实施通组公路通畅工程。采取立项争取、群众自筹的办法争取实施油菜坪自然村和秀斗冲自然村通村公路通畅工程,一举完成全村通组公路水泥硬化,项目完工后实现村民多年来的水泥路进村愿望。

(2)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以鼓励性质地采取以奖代投的办法,推动全村“三清、六改、一化”,着力实施“五改五建”工程,靓化村庄。

3、抓住重点,搞好粮食生产、山地开发,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1)整修渠道。将全长 公里的莽山渠道左干渠进行整修,争取上级立项全面完成渠道三面光,扩大旱涝保收面积,以此为突破扩大全村粮食种植面积 亩,增加粮食产量 吨。

(2)开发山地。以“集体组织、劳资合股、分户经营、利润分成”的方式扶植村民开发山地 亩。

(3)组织1期种植技术培训班,1期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村民科技种养水平。

4、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努力搞好自身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制定工作制度和有关纪律,包括学习制度、队员守则、目标管理责任制、资金管理制度和组织生活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3)谦虚谨慎,勤奋务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以实际行动努力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为驻点村的脱贫致富无私奉献。

党建扶贫工作总结总结 篇7

201 1年6月9日上午,南昌市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全市“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总结表彰暨“十二五”动员大会。四县和湾里区县区长,各县区、开发区分管领导,各县区扶贫办主任,有“十二五”扶贫村的各乡镇党委书记,各扶贫村党支部书记,市直各帮扶挂点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百龙带百业”活动的龙头企业主要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近500人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俊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刘建洋主持会议。市人大副主任戴和旺,市政协副主席陈守国出席了会议。

陈俊卿指出:“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奋勇拼搏,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我市还有部分群众尚未脱贫,还在温饱线上徘徊。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要切实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陈俊卿强调: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扶贫开发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各级各部门要着力开展调查研究,搞好扶贫开发新规划;着力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着力整合社会力量,营造扶贫开发新格局,不断提高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同时,要不断加强领导、转变作风,以齐抓共管的合力领导扶贫开发工作,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投身扶贫开发工作,以精干高效的队伍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确保扶贫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党建扶贫工作总结总结 篇8

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进入“最后一公里”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通称闽西。全市辖新罗区、永定区、漳平市和上杭、武平、长汀、连城4县134个乡(镇、街道),总人口307万,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龙岩市是海内外客家祖地,全市80%以上人口是客家人。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累计120余万人。长汀被誉为“客家首府”,汀江被称作“客家母亲河”,永定客家土楼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12月6日起到12月12日,我们对龙岩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先后采访了龙岩市委党校以及该市所属上杭县、长汀县、武平县、永定区的8个红色基地、10个乡镇、20个村、2个合作社,行程1290公里,足迹遍及闽西革命老区。

2015年12月7日,我们来到上杭县古田镇赤坑村。该村是古田镇为数不多的贫困村。在村支书陈启湘家,我们与当地一些村民进行了座谈。赤坑村有4个自然村,整个村子人多地少,水资源奇缺,加之一些户无劳力、有残疾,缺少启动资金等原因,导致贫困。由于贫困,全村外出务工的人很多,村里很难见到青壮劳力。

离开赤坑村之后,我们又先后走访了多个村落,对闽西老区实施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全国一些老区相比,龙岩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低收入人口和贫困村逐年减少。全市低收入的农村人口从2002年的134525户53.81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12.86万人,减少40.95万人;几乎无村财政收入、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及所在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的贫困村从2002的612个减少到2014年的380个。

二是贫困群体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至2014年底,全市列入低保救助共47304户95761人,占全市农村人口比例3.83%,占全市贫困人口比例74.5%。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推行,从制度上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特困群体的温饱问题。

三是低入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0元,比2001年的3078元增长330.47%。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公路硬化,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信号也实现村村通。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危房多等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精准有效扶贫工作机制实现有力突破。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意见》,因户施策,成为扶贫新方向。目前,“5936”精准扶贫模式(即“五查五看”、“九到户”、“三位一体”、“创新六个机制”)已全面推行,全市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380个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并完成数据信息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驻村帮扶干部全部到位;启动了考核“指挥棒”,市政府向38个市直部门下达扶贫责任状,并将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绩效管理考评。

目前,龙岩市脱贫攻坚距“十三五”末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要求还剩下“最后一公里”。要完成这“最后一公里”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扶贫开发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边远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基点村,不少群众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存在着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饮水难、了解信息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与平川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依然庞大,据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市人均年纯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有12.86万人。31个重点乡镇平均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尚存的380个贫困村几乎没有村财收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以开展。

用紅色基因创新党建扶贫模式

作为一个拥有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党建在龙岩市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整个脱贫攻坚战中,龙岩市坚持“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着力强化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从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机制、提升帮扶服务工作成效、增强贫困乡村内生动力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将红色基因转化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闽西是革命老区苏区,以红色基因为基础的红土党建资源非常丰富。在脱贫攻坚战中,龙岩市将发挥“红土先锋”作用作为党建扶贫目标,把发挥红色优势、传承弘扬“艰苦奋斗,寻找革命出路”的红土精神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将红色基因转化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通过“先锋行动、示范引领、长廊支撑、党性教育”,围绕“振红土地雄风、谋跨越式发展”工作大局,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引领老区精准脱贫。

全市按照服务型党组织和带领型党员干部、致富型党员群众、创造型党员能人、科技型党员能手的要求,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内动力激发出来,把新时期的“红土精神”提升起来,并将其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力量。目前,全市设立党员先锋岗1.8万个,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3000多支。

在此基础上,更加突出“抓乡促村、综合示范、整体提升”,把面上的问题放到点上去研究,再把点上的探索经验加以总结提升,通过“一下一上”的综合示范点创建培育,把基层党组织班子配强、队伍建强、事业做强,真正把标杆竖起来、示范引领起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共创联建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共培育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306个(其中市级50个、县乡两级221个、市直35个)。

与此同时,全市通过构建以上杭县古田镇和长汀县河田镇为中心、36个乡镇为核心,向外辐射延伸覆盖的两条党建示范长廊,形成基层党建先行区、实验区、示范区,有效提高了基层党建总体水平,有力促进脱贫攻坚工作。

目前,以古田镇为红土核心、河田镇为生态核心向外辐射的两条市级党建示范长廊和14条县级次长廊、134条乡镇支走廊、251个村居(单位)示范点已形成规模,并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产业开发型、人文风情型、新村带动型、生态旅游型、工业主导型、集镇商贸型”等6大类56个党建工作成功案例。

(二)把支部建在脱贫产业链上

红色旅游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是龙岩市最具优势的脱贫致富产业,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阳光产业。为此,龙岩市在开展脱贫攻坚战中,将农村党建工作与脱贫致富产业有效对接起来,把党建拓展到这两大产业链上,引发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蝴蝶效应”。

苏区红色基地和客家土楼是龙岩市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也是当地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支柱。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党建在提升现代旅游功能和旅游产业整体素质中的主导作用,龙岩市委创新实施了旅游产业党建工程,把支部建在红色产业链上。

这其中,以永定区实施旅游产业“土楼先锋”工程最具特色。近年来,永定区将党建工作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效对接,开展以“组织搭平台、党员展风采、旅游树形象”为主题的“土楼先锋”工程,探索打造了一套旅游产业党建工作新模式。

一是科学设置组织。依托永定区旅游局,成立了区旅游产业党委,对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生产加工企业等涉旅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党的组织,成熟一个组建一个;成立了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总支,下设机关、洪坑景区、高北景区、初溪景区党支部;在重点旅游企业客家古镇、客都国际温泉度假村、天子温泉度假村单独组建了3个党支部,成立了3个旅游产业联合党支部,实现党组织设置全覆盖。

二是创建景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由区旅游产业党委牵头,定期组织旅游、物价、工商、环保等职能部门及景区所在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旅游企业党支部负责人召开景区党建联席会议,统一部署景区党建工作,定期分析景区党建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创建村企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度。组织景区党支部和景区所在村开展结对共建,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各景区党支部选派一名管理层党员挂职担任结对共建村党支部副书记,景区所在村党支部书记挂职担任景区党支部副书记或景区副经理,妥善处理村集体、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外来游客的利益,形成旅游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般来说,贫困地区往往也是原始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得天独厚,潜力巨大。龙岩市有着绝佳的绿色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77.9%,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前列,生态产业资源十分丰富,绿色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基于这一特点,龙岩市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把支部建到绿色生态产业链上。

(三)凝聚党建力量引领共同富裕

龙岩市在创新党建扶贫中,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党建的一项重点难点工作来抓,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打造全市基层党建升级版,凝聚党建力量,引领群众共同富裕。

目前,全市共调整配齐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书记30人,培训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书记617人次;安排170名县处级领导和380个市县直单位挂钩帮扶,129名“第一书记”驻村整顿,实现“领导挂钩、部门帮扶、干部驻村”三个全覆盖;落实帮扶项目资金1.6亿元,新建、修缮58个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帮助解决810个困难问题。从市管党费中切出180万元,每个村20万元,重点帮助9个村解决党建项目和党员培训资金短缺难题。

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输血”激活力。围绕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重点在土地开发、林权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分层级研究出台刚性政策措施。注重帮扶带动,发挥党政机关和社会力量作用,将信息、项目、资金等向农村、尤其是贫困村、薄弱村倾斜。截至调研时,全市已累计落实帮扶项目3215个,帮扶资金达2亿元,消除“空壳村”109个,占“空壳村”总数的22%。

注重“造血”促发展,大力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龙岩市目前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有“创办实体型、工贸结合型、生态开发型、资产租赁型、村企共建型、资金运作型”等6大类型。

脱贫攻坚需抓牢基层党建

经过多年的努力,龙岩市党建扶贫通过抓基层支部、抓支书、抓党员,结合红色基因转化、党建向产业拓展、凝聚党建力量引领,成功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整顿软弱涣散基層党组织任务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带头人队伍建设。但目前一些村的党支部带头人存在年龄老化、不活跃等问题,致使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脱贫攻坚决心不强,进展迟缓,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任务繁重。类似的情况在其它县区也都存在。

二是凝聚基层党员力量是难点。根据2014年党内统计数据,龙岩市共有农村党员(含乡镇、建制村)107747名。然而,受党员外出打工、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力量脱贫攻坚成为难点。调研的各村都有党员外出打工,村中剩下的多是老弱残病的党员。

三是党建扶贫缺乏产业项目支持。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目前龙岩市还有380个重点贫困村未脱贫。当地干部反映,他们当前最缺乏的是产业项目支持。农村的产业化发展程度对于脱贫很重要,贫困村永久脱贫靠的是农村产业发展。

上述问题该如何解决

在调研中,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是请求将龙岩市列入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并相应享受连片特困地区的扶持政策,重点推进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建设。

二是请求在安排搬迁安置危房改造项目上给予倾斜。“十三五”期间,全市尚有57407户、237927人需要搬迁安置或危房改造。

三是请求国家扶贫办在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上给予龙岩倾斜。

四是请求安排中央和国家直属单位到龙岩定点扶贫。

五是请求将龙岩列入全国旅游扶贫试点市。近年来,龙岩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体育、新型城镇化、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产业辐射面、延伸产业链、形成多元化的旅游生态群。旅游产业已成为龙岩扶贫开发有利抓手,贫困户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六是请求将龙岩列入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市。去年以来,龙岩紧紧抓住阿里巴巴集团启动“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这一契机,把电子商务产业列入重点产业发展格局,并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的“三个百、千、万”工程之一,主动对接,积极配合,目前已成为全国首个农村淘宝全覆盖的地级市。

上一篇:果树年度总结下一篇: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