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2010-2011年度自查报告

2024-07-26

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2010-2011年度自查报告(精选7篇)

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2010-2011年度自查报告 篇1

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2010-2011年度自查报告

根据《四川省“两基”迎国检主要工作及指标要求》和《四川省“两基”迎国检材料准备工作基本要求》,我乡成立了自查评估领导小组,对王家乡中心小学的基本情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王家乡中心小学是位于大竹县最北端的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5708平方米,建筑面积6651平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36人,教职工55人。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普及程度:适龄学生入学率连续几年均为100%,15周岁人口入学率、完成初等教育的完成率三年均为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均为100%,小学辍学率在本学年降为0%。

2、师资水平:

(1)学校共有教职工55名,专任教师52名,其中大专学历47人,教师学历达标86%;

(2)在职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均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课时数,继续教育年检合格率为100%。

(3)学校有校长2人,校长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

3、办学条件

(1)校园校舍:学校占地面积15708平方米,生均校园占地面积15.16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665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6.42平方米。

(2)学校有在校生1036人,开设31个教学班,班平均人数为33人。

(3)教学仪器设备:达到省三类标准;教学用具或器材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

(4)图书室:学校图书室藏书15545册,生均图书15册。

(5)信息技术装备:学校有电脑2台,基本用于办公,无法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装备有待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有待提高。

4、教育质量

(1)学校校风正,校纪严,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在校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

(2)本年度,学科合格率100%,优秀率25%,毕业率100%。

5、教育经费

教育局每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划拨一定经费用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政府对学校的投入逐年增长。

教职工工资由县财政局按时足额发放,直达教师银行个人帐户,没有拖欠。学校按国家两免一补精神免除学生学杂费和书费、对贫困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费。每年镇政府都要划拨一定经费用于奖励做出贡献的教师。

三、主要措施:

1、严把关,切实抓好“防流控辍”工作。

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防流控辍”领导小组,切实抓好“防流控辍”工作。一是把好入学关。学校每学年度开学前,我乡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应就读我乡学校的小学毕业生摸底核实、逐一登记,建立新生入学通知制度,及时发放入学通知单,保证学生及时入学。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二是搞好巩固关。为控制流失率,我乡建立健全了流失生报告制度、学生转学报告制度和辍学报告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三是严把教育教学关。

2、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现代化的教学和生活设施

近几年来,我乡在校园建设上加大力度,求发展,使校园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让全体师生感到学校是花园,学校是我家,力求教师舒心,家长放心,学生安心。

(1)积极筹措资金添置教学器材和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2)为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学校修建了简易厨房,并空出一间教室做餐厅,彻底解决了学生露天排队打饭、雨雪天淋雨受冻的局面。

(3)加强校园的环境美化,营造健康育人环境。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校园环境美化的投入。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铸师魂,强师德,提师能。

一是我乡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先进典型,进行经验交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等一系列活动。

二是开展业务培训,由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各种方式的培训班,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与外界的联系,让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吸取先进经验。

三是严格对教师的考核。为督促教师业务能力迅速提高,由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方案、细则,切实加强对教师业务的督促和评估,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提升。

四是丰富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

4、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狠抓学生管理。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更是育人的摇篮;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注重于育人。为搞好德育和学生管理,由学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德育网络,形成了学校、教导处和班主任齐抓共管的局面。强化班主任职责,注重制度管理,科学育人。

二是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的德育资源,利用文化长廊、名人画像、板报、警示牌、标语、国旗下讲话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块地育人,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5、坚持质量立校,狠抓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学校始终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强化质量意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规范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

1、教导处每年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各科

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的培训和使用工作。

2、严格执行教学法规,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执行“三表”,继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做到学科安排不走样,综合实践课程不走味,校本课程安排不走调,确保高质量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

3、加强课改的过程管理。有计划地举行以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课改研讨活动,学会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扬长避短,优化教学。

(二)狠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1、规范执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各科以改革备课、作业为主要着手强化过程管理,精心备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个性教学设计形成。

2、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各教研组能认真制订学期教学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切磋教法学法,上好课改示范课、研讨课,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语、数教研组教研气氛浓厚,成效显著。

3、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重视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审题、写字、搜集处理信息等意识、习惯的养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新课程下角色的转变,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培育骨干教师

1、本学期学校根据乡中心校骨干教师培训和教材教法过关考试

要求,制定了继教学习方案,加强落实,提出“一年过关,三年上水平,五年出成果”的奋斗目标。

2、充分发挥已有各级教学骨干的辐射作用。通过课堂展示,业务培训,苦练内功,使一部分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学骨干。

3、加强后勤保障,提升服务意识。

㈠提高后勤职工的服务意识,要求后勤职工将学生像自己子女一样对待,耐心细致,微笑服务。

㈡严把食物安全关,合理搭配饮食营养。在米、油、盐、菜的采购上,我们要求卖方必须证照齐全,我们宁愿价格高一点,也坚决不买过期变质食品。

㈢搞好学校基建管理,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本学期,根据局对学校亮丽工程建设的要求,学校完成了花坛、围墙等一系列设施的建设。

㈣抓好学校的财务管理,为学校当好家。一方面。我们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的收费标准,不乱收、多收学生一分钱;另一方面,我们为学校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支。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我乡学校硬件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与生活的需要。

2、体、音、美专业教师欠缺。

3、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4、信息技术装备有待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有待提高。

大竹县王家乡人民政府

大成中学“两基”迎国检自查报告 篇2

“两基”工作自查评估报告

宣汉县教育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条例》和省府发(1995)78号、宣府办(2006)9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我校组成了自查小组,按照分级复查的要求,于2010年7月-10月对本校“两基”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自查评估,“两基”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现特将自查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初中在校学生1189人,全校教职工9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 人,中学一级教师 人,初中专任教师合格比例为100%。

二、“两基”工作现状

1、普及程度

2010年,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9.8%;“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均为0%;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2、师资水平

全校专任教师92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合格比例为100%。全镇现有中学正副校长4人、其中已参加岗位培训并合格的4人,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的比例为100%。

3、办学条件

初中校舍总面积1155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6.65平方米。自2008年以来,校舍危房率为0%。初中生均图书12册。中学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为100%。

4、教育经费

(1)自2008年“两基”迎省检督查以来,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基本做到了“三个增长”。三年来财政对教育的拨款逐年增长;2008、2009、2010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每年递增;2008、2009、2010年生均公用经费每年分别为260元、400元、400元。

(2)自2000年来,通过银行建立教师工资专户后,完全保证了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无拖欠教师工资情况。

5、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学校认真贯彻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切实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落实了有效地工作措施和扫盲经费。近三年扫除青壮年文盲45人,巩固提高脱盲人员126人,巩固率为95%,非文盲率为99.9%,复盲率为4.8%。,并能按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促进了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全员重教;二是确保程度,全程治教;三是加大投入,全力扶教;四是优化队伍,全心促教;五是改革创新,全面兴教。

(一)组织保障,全员重教。为了迎接国检,一是成立了“普九”自查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校党委、教务处、综治办、政教处、团委负责人为成员的“普九”自查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学校管理教育的网络,实行主要领导分片负责和联系制度。三是建立学校定期议会制度。每月至少专题研究教育工作一次。四是实行问责制度。全校实行了层层签订“普九”复查工作责任状,一级替一级负责,对于工作不力,行动不快,效果不佳造成负面影响的,实施行政纪律追究。五是实行督办检查制度。我们提出了要用抓教改督查的力度来抓“普九”复查的督办,每半月督办一次。六是实行重大教育事情现场办公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确保程度,全程治教。提高普及程度水平是“普九”复查的重点之一,也是巩固“普九”成果的难点。我们继续坚持和完善了“几项措施”和“几种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一个也不少。“几项措施”:一是落实责任制抓控流。在人头问题上,全校层层签订责任状。学校校长包校,主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由于措施硬,初中生严格控制了流失。二是捐资助学抓截流。全校实行了 对贫困学生学杂费缓收、少收、免收制度,教育内部发动广大师生伸出援助之手,托起一片蓝天。三是多方劝学抓堵流。假前假后家访忙,年外辍学年内防。要求教师普遍家访一次,并且实行“家访卡”制度。四是培优防差抓防流。学校坚持全面开课,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几项制度”:一是宣传月里,通过广播、致家长一封信、大幅标语等家喻户晓地宣传“普九”工作。二是入学制度,在春季学期结束时就及时通知适龄新生入学。三是流失报告制度,学校分春秋两季及时向镇、村报告学校流失情况。四是中小学交接入学制度,在六年级毕业会考后,班主任集中向学生发放初中入学通知书,确保适龄生升学。五是强制返校通知书制度。

(三)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扶教。依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原则,校园校舍建设、危房改造以及“普九”债务等,镇政府统筹规划,有序安排,为迎接“普九”复查,我们除借助危改项目,改造了部分学生生活用房外,近年来我们还做了实事:完善了初中学生公寓及学生食堂的设备设施;四是加大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取缔了校门前摊点,安装了校园监控实施。

(四)优化队伍,全心促教。为实现教育大校向教育强校的跨越,我们始终抓住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师队伍这个关键环节。一是进一步调整中学布局结构,使班级由原来的 12所调整到18个,优化了教育资源;二是实行学校工作考核制,学校制订并交教代会通过的学校工作考核方案,实行奖勤罚劣,使教师人人都有危机感。三是狠抓教师业务培训,尤其是新课程培训,要求人人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变化。四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校长素质。

(五)改革创新,全面兴教。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一是注重模式创新。自2003年双河督导室撤销后,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并实施了义务教

1、在育阶段九年一体化的管理方案。二是注重理念创新。○思维上创新。学校能否与时俱进,办学理念很关键。理念是思维的结果,行为是理念的实施。学校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

2、在运行中创新。再好的办学理俱进?关键在于创新。○念不付诸实践不行,必须在实践中去应用办学理念。三是管

1、统一常规规程管理;○

2、统一常规督查,理过程中创新。○加大检查的力度,重点又是学科组自查。全镇每学期检查三次,学校每月检查一次,学科组每周都要查,周周有记载。

3、统比如备课,重点看教师的教学后记,看个性化教案;○一常规质量监测,每学期全镇搞一次质量监测,以此促进教

4、统一办公。全镇狠抓了师扎实钻教材,提高业务能力;○

5、创设和教师集中办公,要求达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谐环境搞好服务。为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治理周边环

6、保证正确舆论导向境,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律顾问;○ 5 搞好宣传服务。为了宣传学校的教书育人业绩,我们全校一盘棋有组织通过媒体宣传,避免了宣传上的互相碰撞和不实

7、领导深入课堂,取得指导教学的主动权。学校的之词;○正副校长要兼一门课,中层领导要带一门主科,蹲点一个年级或学科组,负责一个课题研究题目。

四、存在的问题。

回顾三年来,我校虽然在2008年“两基”督导评估迎省检活动中实施了“普九”复查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巩固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要求。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经费不足。我镇经济欠发达,镇、村财力薄弱,经费投入远远满足不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虽“普九”正在化减,任然背负着债务。二是整体办学效益不高。因地处山区,农村人口分散,办学成本高,规模效益不高,加上生源日渐减少,学校难以维系,同时又存在校舍配套设施跟不上和非就近入学带来的安全等问题。

五、今后工作的意见、思路与决心。

我校将以此次“两基”迎国检督导调研为契机,认真研究落实省、市、县复查评估的反馈意见,落实整改措施,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广泛争取社会各界、企业对教育的支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二是进一步加 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抓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培养工作,并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努力完善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配置,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四是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为服务“三农”,在发挥其教育培训、实验示范、技术辐射、咨询服务的作用上,提供更好的环境。

大成初级中学

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2010-2011年度自查报告 篇3

工作自查报告

在完成了“两基”、“迎国检”工作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后,根据洪水镇“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第二阶段要求,按照“国检”七个方面内容逐项摸排核实,查漏补缺,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按照“两基”、“迎国检”学校资料目录,我校对现有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对缺失的文件进行了及时的补充,如:教师健康档案等资料。学校实验室的配备情况等资料限于条件,无法补充。

二、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复查,针对学校经费的预算、实算,月、季报表、原始会计凭证和记账凭证、各种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和合同、发票等进行了严格审核。经费管理和使用正常,无违规使用情况发生,相关资料齐全。

三、对校园安全隐患纪进行了全面排查,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针对学校的水、电、教学设备等进行逐项摸排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针对接送制、路队制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方案,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四、存在的问题及补救措施

1、根据学校食品安全的有关要求,我校教师食堂还存在问题。首先是操作间和餐厅没有分开;其次是灶具、炉子简陋,达不到食品安全要求;三是炊事员没有体检证明和相关证件。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学校计划学生放假后,利用暑假对厨房重新选定位置,按要求进行改进。

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2010-2011年度自查报告 篇4

XX乡人民政府乡长 XXX

2011年8月30日

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省、市领导来我乡检查指导“两基”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与鞭策,在此我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对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更希望检查组的领导们提出指导和批评意见。

为确保“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评估验收,全面扎实地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根据省、市、县“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安排要求,乡政府对“两基”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按照“两基”国检各项指标和自查标准,从“两基”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育经费、安全工作、学校管理、成人教育等8大块进行了认真进行自查、整改,现将我乡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3公里,东接XX乡,西连XX乡及XX县XX镇,南邻XX镇,北靠XX镇。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35公里,总面积约256平方公里。全乡共辖7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3915户15020人。总耕地面积55869亩,其中水地23639亩,人均水地1.59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57元。

全乡共有学校6所,其中独立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4所,属设成人学校1所。中小学在校生1177名,其中小学生771名,初中生406名。全乡中小学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68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60名,其中有本科学历教师70人,大专学历教师59人,中师中专及高中学历31人。

二、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情况

1、普及程度:

①初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

2008—2009学年:小学适龄人口965人(其中女生448人),其中在校适龄人口965人(其中女生448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生100%)。

2009—2010学年:小学适龄人口934人(其中女生422人),其中在校适龄人口934人(其中女生422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生100%)。

2010—2011学年:小学适龄人口914人(其中女生419人),其中在校适龄人口914人(其中女生419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生100%)。

2011—2012学年:小学适龄人口886人(其中女生415人),其中在校适龄人口886人(其中女生415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生100%)。

②初级中等教育阶段人口入学率:

2008—2009学年:校内外适龄人口数930人(其中女生463人),在校人口数930人(其中女生463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生100%)。

2009—2010学年:校内外适龄人口数799人(其中女生394人),在校人口数799人(其中女生394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生100%)。

2010—2011学年:校内外适龄人口数647人(其中女生313人),在校人口数647人(其中女生313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生100%)。

2011—2012学年:校内外适龄人口数513人(其中女生236人),在校人口数513人(其中女生236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生100%)。

③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2008—2009学年0人; 2009—2010学年0人; 2010—2011学年0人; 2011—2012学年0人。

以上学年均无残疾儿童,残疾儿童入学率100%。④初等教育在校学生年辍学率: 2008—2009学年实际在校学生868人; 2009—2010学年实际在校学生830人; 2010—2011学年实际在校学生819人; 2011—2012学年实际在校学生771人; 以上学年均无辍学学生,辍学率为0%。⑤初级中等教育在校学生年辍学率:

2008—2009学年初在校学生623人,辍学6人,辍学率0.96%;

2009—2010学年初在校学生628人,辍学0 人,辍学率0%。

2010—2011学年初在校学生580人,辍学5人,辍学率0.9 %。

2011—2012学年初在校学生406人。⑥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和文盲率:

2008—2009学年15周岁人口317 人,完成初等教育317人,完成率100%,文盲率为0%;

2009—2010学年15周岁人口325 人,完成初等教育325人,完成率100%,文盲率为0%;

2010—2011学年15周岁人口288 人,完成初等教育288人,完成率100%,文盲率为0%;

2011—2012学年15周岁人口186 人,完成初等教育,186人,完成率100%,文盲率为0%。

⑦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2008—2009学年17周岁人口310 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304人,完成率为98.06 %;

2009—2010学年17周岁人口317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317人,完成率为100%;

2010—2011学年17周岁人口317 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312人,完成率为98.42 %;

2011—2012学年17周岁人口325 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325人,完成率为100 %。

2、师资水平

初中、小学共有教师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55人:

(1)小学教师89人,专任教师86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取得中专(高中)学历23人,大专以上学历63人,学历合格8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在小学专任教师中,从2001年起新补充的教师人数50人,学历达标100%。共有小学校长4人,其中培训合格4人,合格率100%。

(2)中学教师71人,专任教师69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取得大专学历23人,取得本科以上学历42人,取得专业合格证4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在初中专任教师中,从2001年起新补充的教师人数40人,学历达标100%。共有初中校长2人,其中培训合格2人,合格率100%。

3、办学条件:

(1)布局调整。我乡自2008年对学校的布局作了进一步调整,整合了教育资源,使我乡的义务教育逐步得到了均衡发展,能基本满足我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2008年,将原石涝池八队小学,石涝池九队小学合并到石涝池小学;将原龚家窑小学合并到砂岗小学;将原燕儿坪小学、老鹳小学、红圈坪小学合并到长川小学,建成长川寄宿制小学。

2009年下半年,将XX二中合并到长川小学,建成我乡第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

2010年11月,将XX一中迁建到XX小学。

(2)学校设置。目前全乡有完全小学4所,有教学班级 30个,平均班额26人,适龄儿童都能够就近入学。中学2所,14个班级,平均班额29人。

(3)校舍:6所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1238平方米,其中小学4所,校舍面积5297平方米,在小学生771人,生均面

积6.87平方米;初中一所,九年制学校一所,校舍面积5941平方米,在校学生406人,生均面积14.6平方米。2008年前无危房,2009年后的危房:XX小学409平米已拆除,砂岗小学1147平米的危房已封存。

(4)教学仪器:中小学教学仪器共6所达到三类及以上标准,配器率100%,已基本满足初中和小学的需要,并能正常使用。

(5)图书:初中共有图书24730册,生均34.1册,小学共有图书9961册,生均22.1册,能满足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

4、教育质量:

(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在乡政府和村社的督促下,实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小学毕业全部升入初中。

(3)、毕业率。①、小学:

2008—2009学毕业班学生188人,全科合格人数188 人,全科合格率100%,毕业生188人,毕业率100%;

2009—2010学毕业班学生143人,全科合格人数143 人,全科合格率100%,毕业生143人,毕业率100%;

2010—2011学毕业班学生138人,全科合格人数138 人,全科合格率100%,毕业生138人,毕业率100%。

②、初中:

2008—2009学毕业班学生194人,毕业194人,毕业 率100%,升入高中阶段人数167人,升学率86.08 %;

2009—2010学毕业班学生222人,毕业222人,毕业 率100%,升入高中阶段人数192人,升学率86.5%;

2010—2011学毕业班学生210人,毕业210人,毕业率100%,升入高中阶段人数180人,升学率87 %。

(4)、2008—2011年,在校学生品德评定中小学合格率均达100%,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率均达100%。

5、教育经费

(1)、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确保预算充足。我乡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了规范的中小学预算制度,严格按照教育经费工作制度,据实、科学的编制预算。2008年,我乡义务教育阶段保障机制预算资金660万元,教育经费总支出660万元,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331元,初中555元,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上年增长31.18%,预算内公用经费占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11.48%;;2009年,我乡义务教育阶段保障机制预算资金812万元,教育经费总支出763万元,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559元,初中634元,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上年增长25.46%,预算内公用经费占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13.7%;2010年,我乡义务教育阶段保障机制预算资金998万元,教育经费总支出1048万元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638元,初中813元,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上年增长25.42%,预算内公用经费占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11.69%。

二是确保支出规范。我乡严格按照甘肃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根据补助标准和学生人数编制

公用经费预算和使用计划,确保义务教育资金不挪用、不挤占、不截留。

三是确保两免一补经费拨付到位。

2008年拨付两免一补经费146.7万元;2009年拨付两免一补经费138.2万元;2010年拨付两免一补经费149.7万元。

(2)、积极争取上级教育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学校建设上,我们主要做好了组织协调、项目立项、资金争取等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师生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2008年,筹资6万元,为石涝池小学、长川小学购置供暖锅炉2台,给学生宿舍、学生活动室、部分教师办公室安装了暖气,确保了师生的取暖安全。

2009年,我们自筹资金38.2万元,将石涝池小学的厕所进行了重建,为4所学校安装监控设备,确保了学校、教师、学生及公共财产的安全。给合并后的XX二中新建办公室120㎡,填平并硬化学校操场5000多㎡,将100米围墙更换为栅栏,2010年,自筹资金40万元,新建了XX二中的实验室、电教室、活动舞台、厕所,将XX小学1350平方米的教室屋面进行了防水处理,并对所有教室进行粉刷,使学校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

2010年我们争取到了省、市危改项目两个,投资491.51万元,新建XX一中教学楼2300平米,宿舍楼及食堂2050平米。县乡自筹160万元,新建校门、厕所、库房、锅炉房,硬化了校园内外,并对电网进行了改造,于2010年11月18日顺利搬迁到新校区。

2011年,投资40万元,维修彬草小学教室、围墙;新建XX二中学生食堂100平米;对校园进行了美化、亮化、绿化、净化、硬化,是学校面貌得到了改善。县上按照三级三类标准配齐了各室的仪器设备。

6、学校安全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山”的安全工作意识,做到学校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保证了校园平安,多年来在学校中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1)、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和完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校长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

(2)、全方位设防,乡政府安排乡派出所民警担任各校法制副校长,定期邀请司法部门、离退休老干部、复退军人做法制讲座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养成爱党、爱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3)、狠抓落实,不留漏洞,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各部门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校校有安全宣传栏,班班有安全手册;

(4)、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地震逃生演练、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预防疾病、师生心理健康等常识的讲座活动。

7、学校管理

全乡各中小学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严格执行考核、评价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使教职工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规范,保证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行;二是努力使制度和目标管理

相结合,优化各工作环节;三是学校还要建立各种考评制度,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四是重视校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五是强化民主管理,增加学校凝聚力。这样的管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及教职工和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成人教育及扫盲情况

(1)、全乡现有人口15052人,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8801人,青壮年非文盲率为100%。全乡有乡成人学校1所,村成人学校学校5所,覆盖全乡7个行政村。成人学校有专用教室6间,兼职教师25名。

(2)、1997年两基达标后,我乡剩余文盲67人,其中女46人,经过三年的巩固提高,于2010年全部脱盲,巩固率达100%。

(3)、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接纳新信息,早日奔小康,2008年,乡村两级成人学校组织技术培训460人次;2009年,组织技术培训493人次。2010年组织技术培训480人次,使他们不但学到了文化,还学到了技术。

(4)、利用成人学校远教设备及音像资料,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引领全乡农民发家致富。2010年下半年,长川村建造日光温室100座,我们邀请省、市、县专家对日光温室的搭建、瓜果蔬菜的种植进行了理论讲座和现场指导。当年搭建,当年收益,全村仅新建的日光温室这一项收入1500000元,人均增收322.9元。最典型的长川五社村民王玉元收入达2万元。

(5)、成教经费:

2008年各级财政投入成教扫盲经费2590元;2009年各级财政投入成教扫盲经费2100元;2010年各级财政投入成教扫盲经费7700元。

三、“两基”巩固提高的基本做法

我乡把“两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迅速成立了“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XX乡“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学区建立了领导包校制度,明确班子成员具体分工及职责;乡政府与各校签订了“两基”迎国检目标责任书。按照“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标准、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巩固提高”的方针,以全面提高我乡“两基”水平,确保“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为目标,全面推动我乡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

为了确保“两基”工作高质量、高水平顺利通过国检,要求做到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宣传到位、领导到位、行动到位”。

首先,乡政府明确认识到“两基”建设工作是提高全民素质、发展镇域经济的基本性工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镇一贯坚持的执政原则。为此,乡政府为“两基”迎国检工作做好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协调工作,并通过书面永久性标语,悬挂横幅,印发宣传单,张贴标语口号等形式,使“两基”迎国检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目前,全乡共出“两基”简报13期,制作固定宣传栏30幅,悬挂横幅23条,创办黑板报48期,张贴标语400多幅,在校园周边喷绘了永久性标语10条。

其次,乡政府先后2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我乡的“两基”工作,乡政府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区、学校督促检查两基工作的开展情况,对需要政府做的事情,立即进行协调解决,不拖不等不靠,乡政府今年五月份还为学区、学校“两基”资料建设拨专项经费5万元,以支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学区、各学校高度重视“两基”迎国检工作,“两基”动员会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两基”资料建设与改善办学条件工作中,尤其在今年暑假“两基”攻坚工作中,全乡教职工为“两基”国家顺利验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牺牲,部分教师拖着病体加班加点;个别教师撇开高考的儿女夜以继日;更有教师将家安在了学校埋头苦干,此种精神,不能不令人感动。

四是乡政府要求学区、各学校依法规范建档行为,严格核实各项数据,做到“一要就有、一看就懂、一查就实、一核就准”,杜绝“一看就假、一查就虚”,严密推敲,关联数据符合逻辑关系。

“两基”工作的措施

(一)落实责任,依法控辍

乡政府充分利用宣传车、宣传单、固定标语、校园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乡、村干部和群众教育法律、法规的意识,让社会、家长、学生明确接受义务教育是一种守法行为。乡政府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承包责任,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流失学生复学动员工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乡政府要求各学校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管理,走以研兴教、以研强校之路。使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三)进一步规范各室运行

乡政府要求学校充分发挥各室功能,严格按要求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学校图书向学生开放并建立借阅登记制度,学生实验有实验登记和学生实验报告等。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学科教学,并用于农村党员和成人教育培训。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配备一支与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乡政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认真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2008年以来,乡政府每年教师节都要拿出2—3万元,用于奖励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并组织优秀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尽管我们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义务教育

1、学校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改善;

2、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满足教育的发展;

3、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及素质;

4、关心教职工生活,使其安居乐业;

5、抓好“控辍保学”工作,责任落实到村社,巩固两基成果;

6、重视学前教育,争取在三年内建一所乡中心幼儿园。

(二)、成人教育

1、加大经费投入,巩固扫盲成果,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2、办好成人学校,加大培训力度,使成人学校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基地;

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2010-2011年度自查报告 篇5

“两基”迎国检自查自评报告

榆中县王家湾学校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榆中县王家湾学校

“两基”迎国检自查自评报告

几年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乡党委政府、学区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顺利通过国家对我省“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正稳步提高。为总结经验,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现特将近几年来我校“两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榆中县王家湾学校地处陇海铁路旁,始建于1958年,属村办小学,1968年改为公办学校,1994年乡、村投资10万余元,建成兰州市三级三类标准化小学,2007年政府投资进行重建,学校占地面积83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19平方米,无D级危房,其中普通教室300平方米,实验室33平方米,图书室33平方米,微机室34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320平方米,生活用房99平方米。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办公室一间,器材室、实验室、图书室、科技室、音乐室、美

术室、团队室、语数教研组、卫生保健室各一间。

学校现有六个教学班,学生36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21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率为100%,升学率为100%。专任教师10人,其中男教师7人,女教师3人,本科3人,大专5人,中师2人,平均年龄43岁。

二、“两基”巩固成果

(一)普及程度

王家湾村0至18周岁336人,其中女168人;0至6周岁103人,其中女54人;7至12周岁72人,其中女37人,小学入学率为100%,女童入学率为100%;13至15周岁62人,其中女30人,初中入学率为101.6%,其中女童入学率为103.3%;15周岁24人,完成小学毕业24人,完成率为100%;16至18周岁99人;17周岁人口33人,完成初中毕业33人,完成率为100%。没有残疾儿童少年。

(二)扫盲工作

全村总人口1756人,15至50青壮年967人,非文盲人口967人,非文盲率100%;2008年农业文化技术培训174人,2009年培训131人,2010年培训120人。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

在乡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几年来我校一直把了“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

之重。首先成立“两基”“普实”领导班子,由校长亲自抓“两基”资料工作,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学校厉行节约,多方筹措,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增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使学校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规范化。

校舍设施 :现学校占地总面积为8300平方米,生均占地22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19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其中2007年新建720平方米。校园做到“四化”:绿化、美化、净化和硬化。有教师办公室、图书室、器材室、微机室、科技室、音乐室、卫生保健室等。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基本按要求配备。

3.加大对“两基”工作的宣传力度

首先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两基”、“普实”的文件,对各项具体要求逐条领会,要求每个教职工要从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国家兴旺的高度来认识“两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向学生、父母、社会进行宣传,让家长懂得有义务送子女读完九年义务教育,让适龄少年儿童知道有享受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四、办学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明确办学目标

我校多年来始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培养有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宗旨,一“业精与勤,行成于思”为学风;以“乐学、守纪、活泼、砺志”为校风,努力打造一个校风正、学风浓的示范学校。

(二)计划制定实施

学校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力求规划和计划的时效性和可行性,符合校情,各方面计划能有机整合,形成具体的日工作计划和周工作安排,各部门围绕学校计划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计划实行中组织领导到位,实施到位,效率高,质量好,并能认真做好总结。

(三)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1.领导班子建设

要求班子全体成员始终谨记:领导就是服务,职务就是职责,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同时还有努力做到:(1)紧密团结,形成凝聚力。(2)率先垂范,增强感召力。(3)内装群众,激发内动力。关心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想教工所想,急教工所急,权为教工所系,情为教工所系,力为教工所得,千方百计改善教工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教工工作积极性。

2.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10人,全部为专任教师,大学本科学历3人,大学专科5人,中等专科2人,学历合格率100% ;教师持证上岗,资格合格率100% ;教师继续教育合格率100%,校长培训合格率100%。

1.按照教育部署,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2.切实抓好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职评的结合,及时做好宣传组织。

3.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作用,让他们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既可进行教材辅导、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

4.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德育活动,提高组织班队工作和管理学生的能力,每学期撰写一篇工作总结,所任班级努力争创优秀班集体。

5.积极参加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校本研究活动,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本组的教学实践活动,每学期上交一篇优秀教案,每次评课要上交“评课录”。

6.积极参加教育教研活动,走科研成才之路。人人要围绕学校课题确定一个课题开展实践研究。不断总结反思,逐步积累提升。每学期要撰写二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7.积极参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培训工作。拜能者为师,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整合能力,青年教师要学会自制课件。

8.苦练常规基本功,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使学科教学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榆中县王家湾学校

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2010-2011年度自查报告 篇6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工程。我市自1993年通过省“普九”达标验收、1999年通过省复查验收,2007年我市又经过省人民政府验收荣获“义务教育示范县”称号。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依法治教的力度,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师队伍,转变教育观念,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普九”。通过采取“全民动员,依法治教,加大投入,巩固优势,强化弱项,坚持标准”等系列措施,使“普九”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经市人民政府组织力量自查审核,认为普及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现将我市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80公里,属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辖19镇2乡,总人口51万,幅员面积1245平方公里。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40所,在校学生48093人,在岗教职工3401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4所,在校学生35924人,教职工2667人。

二、普及指标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方面

近三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做到全部入学,绝大部分初中适龄少年也能按时入学,残疾儿童绝大部分随班就读;小学杜绝了辍学现象,初中辍学人数控制在规定范围;15周岁人口全部能够接受完初等教育,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 育完成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全市经国家“高标”扫盲检查以后,成果得到巩固,已经基本消除了青壮年文盲。

近三年的普及程度情况如下:

2008年普及情况:全市学龄儿童22977人,入学率100%;13-15周岁14584人,在校人数14584人,入学率达到99.92%;残疾儿童123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学年初在校人数26411人,辍学率为0;初中学年初在校人数为15720人,辍学学生18人,辍学率为0.11%。小学毕业班5362人,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班人数5263人,毕业5251人,毕业率为99.7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8.20%。

2009年普及情况:全市学龄儿童19280人,入学率100%;13-15周岁11855人,在校人数11835人,入学率达到99.83%;残疾儿童123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32%。小学学年初在校人数22185人,辍学率为0;初中学年初在校人数为14926人,辍学学生50人,辍学率为0.33%。小学毕业班4466人,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班人数4892人,毕业4875人,毕业率为99.65%。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95%;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9.66%。

2010年普及情况:小学学年初在校人数20877人,辍学率为0;初中学年初在校人数为14047人,辍学学生88人,辍学率为0.63%。小学毕业班4239人,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班人数4850人,毕业4740人,毕业率为97.73%。由于时间原因其它一些普及指标数据正在统计之中。

(二)师资水平方面

1、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中小学在册教师3665人,其中在岗教师3261人,离岗待退404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为99.5%,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占83.1%;初中专任 教师学历达标为99.3%,专本科学历及以上占89.2%。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100%;小学生师比为13:1,初中生师比为14:1;中级职称小学37.3%,初中36.5%,高级职称小学1.3%,初中7.7%。

绵竹前十年小学一年级每年入学学生为5000-6000人,前五年小学一年级入学学生为4000-5000人,今年九月小学一年级入学学生为2963人,小学毕业人数为4415人。预计后五年小学一年级入学学生为2500人左右;学生人数相对集中在城区,农村人数减少较多,班额人数较少。四川省编办给绵竹下达的编制数为3239人,我市整体超编22人。2008年招特岗教师41人,2009年特岗教师29人,2010年计划招特岗教师25人,其中小学9人,中学16人;由于学科不配套,小学实需音体美外语教师21人,中学实需教师23人。灾后教师在重建中工作压力大,地震后的心理阴影有待于抚慰,提升,有的农村小学教师一周上24、5节课,工作量大,教师的素质也急需提升,教师培训的力度较大。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今年上半年校级干部共计300人次参加了江苏挂职和省、市、县级培训,其中217人次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专项培训、校长任职培训和提高培训,第四批38名中小学校长赴江苏无锡挂职培训。在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资助下,全市教导主任45人参加了培训。二是深入实施以整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骨干教师培训、心理教师培训的基础上,我们陆续增加了国学经典诵读、美术教师培训、“四课”技能培训、高中新课改培训、音乐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教师、中学生物、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等项目,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和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 的育人作用。上半年全市共计1000余名教师参培。三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机制。结合灾后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城乡互动、优势辐射、轮岗挂职、岗位竞聘和择优选调”等措施,进行了70余名学校干部的调整。今年已从城区选派了5名校级干部、2名教师到偏远学校。一大批城区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优秀干部交流到镇乡学校,提高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重点查处教师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骨干队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师骨干队伍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在庆祝第26个教师节暨师德承诺大会上,组织学习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并作出了庄严的职业道德承诺。

(三)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为了建设好“普九”的硬环境,全市中小学咬定办学标准不放松,用足政策,引外援,鼓内劲,上求支持,下抓发动,使全市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中小学的设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经5.12大地震以后,所有学校均进行了重建。各校校舍坚固、漂亮、够用、彻底消除危房。生均校园面积、生均建筑面积均超过标准要求。

1、全面实现学校有安全漂亮的教育教学用房。5.12大地震以后,由于各校均进行了重新布局和重建,学校已成为我市最为漂亮和最为安全的场所,教学危房一说在绵竹已成为历史。

2、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我市按照城镇发展要求,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并着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坚持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与重点建设中心校相结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质量。我市依托重建,本着“规范、适用、够用、不浪费资源”的原则,按照“小幼合理布局、初中相对集中、高中傍依县城”的重建思 路,统筹协调,科学论证,制定了《绵竹市“5•12”灾后学校重建总体规划》,对全市学校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把全市震前各级各类226个办学点整合为83个重建实施项目,实施项目规划总面积672311平方米,规划总投资近18亿元,全市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实现城乡教育基础条件的灾后配置均衡,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倾向薄弱;建好一校,装备一校;竣工一校,复学一校”的思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22个大类,17000余件套,总投入达5100万元的教学装备配置,全市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达到四川省2007装备标准(川教函(2007)168号要求),部分镇乡学校的基础设施配置甚至超过了城区学校。全市中小学按照国家标准建成必备的教室、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及功能室,校舍总面积达到63.7万平方米,已全部投入使用。其中:小学生均校舍达到12.01平方米(含学生宿舍),初中生均校舍达到14.56平方米(含学生宿舍);中小学均配备设施齐全的功能用房,如科学实验仪器室、理化生实验仪器室、藏书室和阅览室、音体美卫器材室和音美专用教室、少先队活动室、团队活动室、运动场。小学拥有图书380303册,生均18册;初中拥有图书173983册,生均12.4册。农村初中和小学逐步具备寄宿条件,确保学生“进得来”,小学寄宿生364人,占学生总数的1.75 %,初中寄宿生7944人,占学生总数的56.55 %。

目前,全市初中小学有853个教学班,从2008年秋季起,要求中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的标准(小学45人、中学50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措施,化解大班额,力争在2011年底全市中小学班额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并建立起控制大班额的长效机制。

在教学仪器配备上,将对遵道学校、顶新小学、天齐村小进行补充装备,并完成对中小学劳动技术室和设备的装备。另外,绵竹的远程教育设备目前均 不能使用,还需要补充和完善。

3、全力打造教育品牌。我市不断加大各级学校办学水平的督导力度,按规定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促进学校不断改善软硬件建设。在此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意识,建设一批素质教育窗口学校,形成分布合理、示范有力的辐射格局。

(四)落实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畅通主渠道,依法保障教育投入。

我市依法保障教育投入,2006年以来,教育经费连年增加,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的“三个增长”,在整个教育投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体现了教育经费主渠道作用。

2、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的精神,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三税”税额的3%,凡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教育费附加的纳费义务人。每年初由财政下达教育费附加征收计划、教育部门编制结合部门预算编制使用计划经批复后由财政部门按月拨付到校,地税部门负责征收,财政部门管理,学校安排使用,做到“税务收、财政管、教育用”。2006年至2009年,全市共征收教育费附加 万元全部安排用于教育。

3、办学形式多元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我市鼓励和发展民办教育,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民办或民办公助学校1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3所,民办公助普通中学1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同时,我们亦对企业办学和其他公民团体办学予以支持,通过这些措施,既解决了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基本满足了经 济发展对初级人才的需求,也减轻了财政的负担。

4、积极鼓励企业、公民、社会团体捐资助学。

5、加强收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

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建立以来,我们对全市公民初中、小学学生全部免除了学费和书本费,并对原有的收费项目如信息技术教育费以及服务性收费(蒸饭费、自行车寄放费)由本级财政全额转移支付,全市除作业本费(小学每生每期15元,初中每生每期20元)外无任务其他乱收费行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我们均要求做到“亮证收费”,服务性收费实行“期末结算,多退少不补”,收费时使用规定的票据,同时要求建立收费“公示制”。

6、关注民生,落实“惠民”政策

2009年,对全市3440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了免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实际支出1621万元。

对全市3997名贫困住校生按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750元的标准给予贫困学生生活补助。

为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我们将留守儿童寄宿制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建,在我市建成了一所全寄宿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基本解决了该校所辖区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住宿问题。

7、化解“普九”债务,义务教育轻装上阵

截止2005年12月31日,我市义务教育“普九”债务为8634076元,其中本金7697376元,利息936700元,债务用途主要为:教学及辅助用房建设1383843元、行政办公用房建设11700元,校园环境建设201833元,设备购置6936700元。2007年12月31日前,全市已化解债务3866376元,2008年以来化解债务4767700元,其资金为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到目前为止全市全面消除义务教育 “普九”负债。

8、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新机制建立以来,不仅要保证教育的正常需求,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保障水平,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保证并逐步提高公用经费转称支付标准,本级财政除将中中央和省级公用经费转移支付全额安排用于教育外,还由本级财政按小学20元/生年,初中40元/生年标准给予配套,2009年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达到小学320元/生年,初中540元/生年,达到了省定标准。2010年,又根据灾后新建校舍公用经费陡增的实际,将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提高到小学480元/生年、初中580元/生年。

建立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全面消除中小学校舍危房。本级财力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将中、省、市三级危房改造经费以及本级配套资金统筹安排用于灾后重建,通过两近的实施,全市全面消除了中小学校舍危房。

巩固和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建立以来,我市财政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工资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每年安排经费近1000万元建立了教师激励机制,对在职教师除按月发放150月津贴、按期发放800元期考核奖励外,年底还一次性给予人均2000元的督导考核奖励。2009年实施绩效工资后,财政部将绩效工资全额纳入了财政预算,除奖励性绩效外,按月发放。在保证教师工资发放的同时,除基本的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外,还为教师购买了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做好新机制后农村学校编制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工作。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建立以来,财政对全市义务教育经费实行了“预算到校,不留缺口”,按部门预算“两上两下”的要求,首先由学校按照新机制定额,编制需求预算,报财政审核后,财政结合财力情况下达预算控制数,学校再根据控制数调整当 年预算,再报财政后由财政下达全年执行预算。

9、加强制度建议,教育经费监管

为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我们专门制定了《财务管理实施意见》、《基建管理实施意见》、《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学校财务管理。为加强监管,建立了教育局、后勤服务中心、学校三级内部审计架构,对教育经费的收支情况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几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严重财务违纪违法行为。

(五)全面贯彻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学生身心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初中中考、高中高考成绩在全德阳市居于领先地位。高考每年都有考生上北大、清华等全国名校。

1、规范教学行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二000年三月十四日 川委发〔2000〕15号),200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2、严格贯彻执行作息时间。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义务教育学生不早于8:00。住校生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00。没有学校组织走读生上晚自习。

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要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开 齐开足课程,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社会实践等课程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严格按照课程内容和计划进行教学,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赶超教学进度;

4、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初中生作业控制在每天1.5小时之内。

义务教育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我市在每年的5月份开始调查学校的学生情况师资情况、生源情况,制定招生计划。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合理确定学校招生范围,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5、规范办校办班行为

我市在2006年被评为“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实行均衡发展,学校均衡,不设立设立重点校,停止审批改制学校,目前我市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绵竹实验学校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实行均衡编班,禁止以实验班、特长班等任何名目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禁止以学生获奖、竞赛和考试成绩作为编班依据。

6、严禁下达升学指标。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各学校体育课开课率、开足率均达100%。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

7、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市中小学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突出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一是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机制,落实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在广大教师中牢固树立了“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 并重,德育为先”的观念。二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紧抓社会热点进行教育活动。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单亲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教育,让每个学生感受师爱、感受亲情,形成了良好的育人、育才氛围。

8、进一步加强体育艺术卫生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落实保证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通知》精神,督促学校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开齐开足课时、上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丰富课外活动的内涵,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二是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全市所有学校都能够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专题讲座,出健康教育专刊,培训健康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禽流感和H1N1防控等专题教育,真正把健康教育落在实处,学生的卫生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三是抓好艺术教育队伍建设。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六)学校管理

1、大力规范常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探索中小学常规教学管理新路子,近三年来,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高考均创佳绩。

2、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了保证课改工作有序、深入开展。我们注重加强课改评价制度的探索,对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加强教育科研,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建立完善市、镇、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做到资源共享。

3、安全工作重于泰山

我市注重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校校建立了安全责任管理责任制,编制了学校突发事件的各项应急预案。各学校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经常性开展师生突发情况下的逃生演练、自救、自护等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与政府和当地派出所积极沟通,认真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近年来,学校无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㈠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绵竹,发展最快的是教育,但最需要加快发展的也是教育;财政投入最多的是教育。然而市域经济的实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办学条件方面的所有问题,特别是江苏援建后学校的维护成本过高,导致学校办公经费的捉襟见肘。

㈡城乡教育存在差距,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人民群众渴望子女受到优质教育。一方面,一些偏远地区往往只能是小班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城市大班额情况普遍存在(如:紫岩雨润中学班均人数60.7人,紫岩小学班均人数55.5人),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㈢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相对滞后。实行以市为主的教育体制后,学校对教师的制约能力明显减弱,教师的管理难度加大;教师不能合理、有序地流动,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教育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创新。

(四)留守子女教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调查发现,这些留守子女缺乏家庭温暖和教育,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给予她们正确的教育引导和更多的关爱,使她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五)教师老龄化严重,部分学校近十年没有进人,教师出现断代现象;同时因为课程设置和课时变化,造成学校整体人员超编,但在某些学科不配套,缺教师。

(六)由于人口密度和流动性大,对于如剑南镇的学龄少年儿童入学情况追踪显得非常困难,难于统计(或说难于准确地统计,我们也正在研究解决办法)

(七)部分新任学校教导主任,由于对“普九”的统计工作不够熟练,导致“普九”资料不够完善和规范(我们正积极准备对全市教导主任再次就此项工作进行培训)。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及对策

㈠强化举措,不断提高普及程度。普及程度是五项指标的核心,而初中普及程度,又是全市普及程度方面的重点,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提高15周岁人口的完成率、初三年级的巩固率更需要加以重视。全市各镇、村和各学校,要认真学习新的《义务教育法》,大力做好防辍控流工作,紧抓辍流重点,掌握学生流向。同时,教育部门要加强学籍管理工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校,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在校。

㈡政策倾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㈢科学引导,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㈣创新机制,全面构建和谐教育。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既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要改革,要在稳定中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教,围绕创新抓教育,立足改革抓教育,着眼发展抓教育,促进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和谐教育”。一是构建和谐教育的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环境。二是构建和谐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努力促进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关系的和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

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2010-2011年度自查报告 篇7

交叉检查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各中小学校:

四川省“两基”迎“国检”工作检查组将于9月26日至28日对我区“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各乡镇(街道)及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精心准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扎扎实实做好迎接省督导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及接待工作,确保检查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氛围营造

各乡镇(街道)及各中小学校要在辖区悬挂4—6幅宣传“两基”工作的标语,利用橱窗、黑板报、宣传画廊等阵地,广泛开展“两基”应知应会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两基”迎“国检”工作舆论氛围。

9月26日前,各乡镇(街道)制作、摆放好宣传展板,布臵好迎检会场等(会标:XX乡“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会)。

二、相关材料的准备

1、《“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2、《“两基”工作自查报告》

3、《“两基”基本情况统计表(省表)》

4、《“两基”评估验收情况登记表(国表)》

5、“两基”工作档案资料(按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整理归档,建立索引目录,确保查阅档案资料方便)

6、宣传展板

7、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图及学校分布图》

8、学校另外还要准备《学校情况简介》、《学校规划图》

1-4项、7-8项材料一式十份备查。

“两基”档案资料要做到内容清晰、数据准确、分类科学、摆放有序、检查方便,力求客观再现工作过程,完整反映工作情况。要求汇报材料、自查报告、国表、省表、展板中的数据,同一口径的数据在不同材料中必须做到一致,切实提高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档案出现错、漏及数据和名册不符等现象。

各乡镇(街道)、各中小学校要在25日下午将本单位的档案材料集中在档案资料室,检查时各A级指标负责人必须到现场陪检,随时接受督导检查组的查验、咨询。

三、督导检查现场准备要求

1、文化建设要求

各乡镇(街道)、各中小学校室内外要求整洁干净、环境优美。办公室布臵要统一规范、有序。

公共场所要张贴一定数量的宣传标语;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要上墙。

2、各乡镇(街道)、各中小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严禁乱涂乱画,辖区内及学校周边环境要干净整洁。开设的网吧、游戏厅等其他娱乐场所必须符合教育部、公安部、文化部等十部委的有关规定。学校大门周边200米内不准摆摊设点。

各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检查期间发生各种群体事件。要安排一定数量治安保卫人员和执勤人员,切实维护好检查期间的治安秩序、工作秩序。

3、其它相关要求

①各乡镇(街道)、各中小学校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着装要整洁,举止要文明,态度要热情,服务要周到。学校的学生要讲卫生、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

②学校各功能室(实验室、仪器室、远程教育室、多媒体室、计算机室、图书阅览室、音美室等)保持干净整洁,设备按规范摆放,标识清晰。管理人员在检查当日要坚守岗位,着装规范,要主动熟练介绍,清楚讲解,要体现具体数据,突出使用情况。

③各乡镇(街道)、各中小学校领导对“两基”的主要内容及指标数据要了如指掌,准确表述;各指标工作人员对档案资料、数据、佐证材料要非常熟悉,对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解答,需要的资料要迅速提供,不出现推诿等现象,体现我区工作水平和人员素质。

④检查组进行分组检查,检查单位由督查组随机抽取,因此,各单位都要做好迎检准备。

广安区“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四川省“两基”工作宣传参考标语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深化教育改革,巩固 “两基”成果

3、强化政府行为,坚持依法治教

4、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建设

6、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7、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迎接国家检查验收

8、实现“两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9、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

10、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经济发展,取决于人才教育培养

11、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2、大力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3、尊师重教、支持教育

14、依法治教,依法执教,依法兴教

15、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16、实施义务教育,依法控辍保学

17、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9、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20、国家兴旺靠教育,农民致富靠读书

21、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22、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

23、知识创造财富,学习充实人生

24、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

2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26、保护儿童,保护明天

27、提高人口素质,建设小康社会

28、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上一篇:社区开展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主持词下一篇:关于体育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