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发展质量先行

2024-05-10

论企业发展质量先行(通用7篇)

论企业发展质量先行 篇1

“事业呼唤人才,人才促进事业”。目前集团公司上下正以积极昂扬的姿态投身于跨越式发展的宏伟事业中,为实现义煤“跨越发展,十年百亿”的战略目标,人才队伍的管理与机制的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对于人才队伍的管理,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

具体说来就是要牢固树立六种观念。一是人才先行的观念。矿区各级党组织都要切实增强人才危机意识和人才忧患意识,克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超前储备好人才,使人才工作始终处于“领跑”状态。二是人人都能成才的大人才观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里,不论是谁,既使有再高的学历和职称,只要停止了学习和创新,哪怕是放慢了提高自己的脚步,都会被时代所淘汰。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促使矿区劳动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三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按照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认识和使用人才,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四是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观念。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统筹老矿与新矿的人才资源、现有人才资源和潜在人才资源、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以及各类人才队伍的整体开发,全面优化矿区人才资源的配置。五是区别激励的观念。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流人才给予一流的回报、一流的褒扬,对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要增强“负激励”。六是人才工作全面发展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使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1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来。

二、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各级党组织都要以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环境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企和科技兴企战略的最基础的工作来抓,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爱才之心、识才之志、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做到知人善任、广纳群贤,在全矿区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充分尊重人才的创造价值,使一切有利于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通过改革、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分配制度、增加对各类专业人才的津(补)贴、改善专业人才的住房条件等手段加强激励机制,改善人才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营造科研有条件、创业有保障、干事有舞台的工作创业环境,身心健康、安居乐业、相互交流的生活学习环境,彼此尊重、和谐融洽、倡导争鸣、鼓励创新的人际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通过富有成效的环境建设使矿区成为优秀人才建功立业的基地,成长进步的广阔天地,让志存高远的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

三、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正确处理好“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要务”的关系,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建立统分结合、齐抓共管的格局,形成抓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切实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

同时考虑人才措施。本着“立足当前、目标长远、积极筹划、超前打算”的原则,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素质结构的优化,创新人才工作的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大人才培养使用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强化人才市场功能。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快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从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和培养干部,把更多的人才集聚到各级党组织中来,集聚到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事业中来。

四、加强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重点做好现有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工作。

“事业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 加强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是加强人才管理的不容忽视的重头戏。我们的企业员工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们的企业必须形成学习型企业。这就要求集团公司为人才的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提供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并着眼于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对党政领导人才,重点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驾驭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提高科技创新、赶超一流的能力。领导人才的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重点,要继续以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十大工程”为重点,切实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总之,要拓宽培养和使用途径,加快各类人才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要把优秀中青年人才推向经济建设和煤矿发展的主战场,在使用中培养和发现高级人才。努力提高现有人才的使用效益,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是当前义煤

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带有现实意义的紧迫性工作。做好现有人才的“挖潜”和“盘活”工作,就能实现人才资源开发低投入、高回报、速见效。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有效调动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为我公司现有人才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机遇和选择空间,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把蕴藏在现有人才中的巨大能量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人才开发低成本、人才效益最大化。

五、不断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首先,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体系,按市场经济规律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其次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人才网络化管理。建立集团公司人才网站,组建人才信息网络,同时建立各级各类人才库,与国内外广泛交流集团公司人才和技术需求信息,通过信息网实行人才间交流、人才与项目对接、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为公司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第三是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人才管理部门要制定符合本部门、本行业实际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政策,搞好制度方面的配套建设,使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单位都能够重视抓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形成整体合力,把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第四是加强人才管理队伍建设。要在人才管理上发生七个转变:一是选拔上由“伯乐型”向“竞争型”转变;二是开发上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三是使用上由“传统型”向“效益型”转变;四是流动上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五是培养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六是服务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七是管理上由“档案型”向“动态型”转变。要学习人才理论,掌握人才成长规律与特点,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第五是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在于完善人才公平竞争机制,推行人才资源共享制度,加快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

论企业发展质量先行 篇2

关键词:孝道,和谐农村,方法与途径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 它长久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 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几千年来, 孝文化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今, 我们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要着力继承、传播千年传承的孝道传统。

历代以德治国者, 必以孝为本, 以德化民者, 必以孝为义。孔子曾经说过, “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开宗明义》) 。孔子还说, “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 (《孝经·纪孝行》) , 对于孝道阐述得更加清楚。古人的事亲之道, 今人未尝不可以借鉴。孙中山在1924年指出, “一般醉心于新文化的人, 便排斥旧道德, 以为有了新文化, 便可以不要旧道德, 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 如果是好的, 当然是要保存, 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孙中山选集》) 。

近些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农村有所淡化, 不赡养父母、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 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和谐。而传统孝文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原有的孝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其一,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等观念受到冲击。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 大量青年农民进城务工, 他们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一次。老人们自己单独生活, 有的还要耕种农田、抚养孙辈, 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他们身边无人, 年老体弱, 在生病染灾时, 生活便不能自理。据一则新闻报道, 在一个距离镇政府不远的乡下, 有一位老人死在家里四天以后才被邻居发现, 当子女们被告知赶回家时, 尸体已经开始腐烂。

其二, 缺乏精神上的孝敬慰藉。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 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 老少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有的子女认为对于父母的赡养只要不冻着、不饿着, 就是尽责了, 有的甚至连这种起码的责任也没有尽到。

在古代, 先贤非常鲜明地批评这种观点,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於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这说明孝之本意也包括尊敬老人和关心老人在内的。所以, 孝敬父母, 除了物质生活的保障之外还有精神生活。在农村有很多子女与父母分家居住, 平常很少往来, 甚至过年过节, 也疏于问候。其实, 人到暮年, 吃穿住用已不太讲究, 对物质享受没有多大奢望, 而是余年无多, 生命不再的无奈造成的心理上的失落和精神上的空虚寂寞需要慰藉, 这并不需要多少金钱就可以做到的事, 而很多人却做不到。

其三, 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 部分人重利忘义、金钱至上, 不尽孝道。在农村许多家庭中, 吃得最差的是老人, 穿得最破的是老人, 住房最旧的是老人, 下地干活、照管孙辈的也是老人。有的子女认为, 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 应该由社会养老取代家庭养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 人们的社会保障将越来越广泛, 一部分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会逐步实现社会养老, 但是, 所有的老人都由国家包养至少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将来全部实现社会养老, 主要途径也应该是保险养老, 自己年轻时做好年老的准备, 购买养老保险, 资金来源就是国家适当给予补贴, 也应该以自筹为主。即便这样, 家庭还会存在, 血缘关系还存在, 亲情也割舍不断。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家庭养老仍然是社会的主流, 所有做子女的, 都应义不容辞地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其四, 失去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大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改变了过去那种以集体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组织形式, 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使村民接触的机会变少, 相互监督和奖惩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 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别人无从得知, 他们即使不孝敬老人, 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

如要改变这种现状, 实现老者得其乐、建设和谐新农村, 经验证明,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 要建立农村孝道规范。孝道既要有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 还应有体现这些观念和精神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从传统孝道的形成和实践来看, 孔子、孟子、荀子等的论述侧重于观念层面的建构, 而《礼记》、《孝经》、《二十四孝》则是传统孝道的具体规范或典范行为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孝经》, 虽然不足两千字, 但影响非常广泛, 传统孝道的基本原则依靠它得到了广泛传播, 深入到了各阶层人们的心中。我们应该借鉴传统孝道建构和传播的这些成功经验, 来建立农村孝道规范体系。

农村孝道规范的建立, 关键需要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指导部门有所作为, 按照“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原则, 总结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好的做法, 提出农村孝道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

第二, 要加强农村孝道教育宣传。孝道要深入人心, 关键在于抓好教育。一是开展家庭孝道教育, 通过成年人的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使家庭成员从小养成尊老、敬长、互爱、互让等美德, 使他们懂得父母是自身生命之源, 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培养其感恩之心, 并树立“家和万事兴”、“和为贵”等和谐理念, 懂得家庭和睦幸福是国家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础。二是学校教育可以贯穿孝道教育。教育主管部门旗帜鲜明地提倡孝道教育, 并及时修订教材, 在德育教科书、语文、历史等教材中增加孝道的内容。三是国家和社会把孝道教育宣传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围, 乡镇、村、组积极开展孝道教育宣传。舆论对于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实践至关重要, 应采取措施在广大农村营造讲孝、行孝的舆论氛围。

第三, 要督促农村孝道落实。孝道的落实, 一靠舆论监督。在农村, 基层政权组织、群众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等载体并引导群众口碑, 表彰先进, 批评落后, 建立弘扬孝行为和谴责不孝行为的评价机制。二靠典型引路。通过经常性地开展“五好家庭”、“当代孝子”等评选活动, 树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典范, 基层组织像对待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一样对这些典范予以表彰, 社会给予他们崇高的荣誉, 从而在农村社会形成一个实践孝道的激励机制。三靠检查督促。开展对孝道和新的乡风民俗的实践情况的摸底调查和检查、评比, 并纳入基层政权和群众组织的经常性工作目标。四靠健全法制。孝道的要求, 很多也是我国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和规定, 因此, 健全法制、依靠法律、采取积极的法律措施来解决抚养、赡养纠纷, 处理违法的不孝行为, 也是推动孝道落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弘扬农村孝道, 建设和谐新农村, 就是要让当代农村中为人子、为人女、为人婿、为人妻者懂得, 除了金钱, 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亲情。履行孝道就是要在双亲健在时, 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他们晚年过得幸福愉快。不能如民间流传的“生是根草, 死是个宝”, 须知“千金散尽还复来, 亲情往而不可还”。珍惜亲情, 善待亲人, 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而且坚持下去, 既为下一代做好榜样, 也不为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 (下卷) :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

试论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篇3

企业能否生存,主要看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就是优质低耗。产品质量不好,就难以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就没有效益可言。质量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只有通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把产品质量搞上去,企业才有发展之本,才不致于被市场大潮所淹没。

1、市场经济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只能加强。

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优胜劣汰的基本特性,这个基本特性就决定了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首先,企业被推向市场后,必然要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而竞争的焦点不是质量。要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都能赢得生存和发展,关键就是要改进企业的质量工作,切实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2、市场经济要求企业质量管理进一步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迫使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因为不加强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将无法保证。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有助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加强。

二、企业质量管理应不断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内容。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内容和实际操作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三转”。

第一,要把着眼点转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围着市场转、产品随着市场变、效益要在市场见。”市场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品质量的优劣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评判。为此,企业的质量管理必须同把着眼点转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工作导向,靠质量去适应市场、占领市场,从而把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真正深入到生产、经营各领域之中,使市场需求成为带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运转的轴心。

第二,要把着重点转到提高员工素质上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根本。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于企业能否生产出第一流的产品;而能否生产出第一流的产品,又关键在于企业的全体员工是否具有第一流的素质,只有具备了第一流的素质,才能以优良的工作质量保证生产出第一流的产品来。为此,我们要把质量管理的着重点转到提高员工素质上,要根据各类员工的不同特点和工作性质,按其担负的不同责任,坚持不懈地开展分层次的,各有侧重的全面质量管理教育,不断增强和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素质。

第三,要把着力点转入生产现场。生产现场是企业生产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直接承担者,产品质量的优劣来源于生产现场。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和落脚点,为此,我们要把全面质量管理的着力点转入生产现场,这样既有利于生产现场人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质量管理的开展,才能取得真正的实际效果。

2、在工作内容上要做到“三突出”。

第一,要突出质量——效益分析。质量——效益分析,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质量——效益分析,将使全面质量管理走向深入,进一步提高水平。这是因为质量管理是在全企业、全员、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涉及的面广,各种工作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很难区分清楚,因而过去谈到全面质量管理的效益时,往往提供的是些笼统的数字,实际上是企业各项工作成效的总和,无法权衡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各自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而通过质量——效益分析,就可以分析出各项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就可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同时还可以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作为评价质量管理工作效率的依据,以推动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第二,要突出“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质量意识教育。要在职工中突出“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教育,要使“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深深植根于职工的头脑中,形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准则。此外,要明确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的新观念,解决好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脱节的问题,把“卖不出去的产品就是不合格品”作为企业质量工作的一条原则,把追求质量当作广大职工实际经济目标的根本动力。

第三,要突出加强过程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对某一个环节的失控,都将直接影响到质量。从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出发,企业的质量管理应基于全过程的控制,只有对市场调研、开发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工序检测、入库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只有加强了制造的质量控制,才能达到质量事前、事中预先控制的目的。

3、在实际操作上要坚持“三从”。

第一,要坚持从实际条件出发。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必须考虑实际条件差别,脚踏实地,讲求实效,随着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核算单位划小,不少分厂、车间开始独立核算,独立经营。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总公司和分公司、车间在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中,一切从自身条件出发,使这项管理工作牢牢扎根于单位生产实际之中。

第二,要坚持从实际基础出发。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有一个扎实可靠的技术和管理基础,它涉及标准、图纸、工艺、设备、计量、信息、原始记录、定额以及以质量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类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只有扎扎实实把这些基础工作抓好了,才能为质量管理持久有效地推行提供保证。

第三,要坚持从实际效果出发。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要始终坚持从实际效果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实际效果。

三、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1、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健全,为企业质量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每一个企业都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原有质量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新飞跃。

2、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要积极贯彻ISO9000系列国家标准。

产品采用ISO9000系列国家标准认证,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政策,它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今后,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一定要积极贯彻执行这一国际通用标准,按照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基本要素,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生产特点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地运转。只有这样,才能强化企业的质量管理,才能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才能以高新精美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要渗透到各专业管理中去。

在企业管理中,应坚持融汇渗透的方针,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观点、工作思路和方法去改善、提高、优化和协调各专业管理、从而使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安全环保、乃至职工教育管理的思想中都能清楚地借鉴和运作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观点、工作思路和方法,如靠全员、开展PDCA循环、全过程管理、关键点控制等等,通过专业管理的全面质量管理化,来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

论企业发展质量先行 篇4

中央历来重视规划,在各类文件中都强调城市发展要科学规划。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出现的盲目扩张、低效开发、浪费土地、贪大求洋、千城一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规划导致的,相反这些问题恰恰是在各种规划的“指导”下产生,且都有相关规划作“依据”和“支撑”,这些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中出现的种种乱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很多出自著名规划师和知名规划机构的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依据的“模板”和“蓝图”,也已经变质为一种新的形象工程。

一、当前规划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一)规划编制脱离发展实际

规划编制不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趋势、历史文化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基础和约束条件,在发展目标制定、参照标准选取、产业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脱离当地发展实际。特别是一些规划对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一味求大,而不考虑当地人口基数和产业发展等情况,导致规划人口规模无法实现,造成按规划配置的基础设施等极大浪费。例如西部某省会城市提出规划建设3个新区(规划人口总计700万,规划用地总面积为860平方公里)和5个新城(规划人口总计280万,规划用地总面积为407平方公里),新区新城总规划建设总面积达1267平方公里,而该市建成区面积仅162平方公里,总人口439万。

(二)规划过度追求标新立异

一些规划单位在规划编制中,投地方政府领导所好,以概念为噱头,试图通过吸引眼球的各种视觉效应来打动地方政府,助长了当前规划过度追求标新立异、贪大求洋、复古仿古的风气。据不完全统计,类似“国际大都市”、“森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等城市概念达40余种。诸如“东方日内瓦”、“东方迪拜”、“重回明朝”等口号层出不穷,盲目崇洋媚外,简单跟风造古城。例如,某市为恢复古城,政府投入数百亿元,而该市财政收入仅有六七十亿元,城市政府为此负债上百亿元。

(三)规划为形象工程提供依据

目前城市发展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形象工程问题,如新城新区、CBD(中央商务区)、生态城、楼堂馆所等,过多追求“高、新、奇”,马路公园广场过多追求“宽、大、洋”,规划为这些形象工程浪费土地、浪费资金提供了合法依据。例如山东某市规划建成由10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1条中心绿化隔离带、2条小绿化隔离带、2条外侧绿化带组成的超宽大道,最宽处达102米,占地千余亩。又如,某市城区人口90多万,重金聘请国际知名规划大师,耗资近30亿元规划建设占地405亩的市民文化艺术中心。

(四)规划本身成为形象工程

一些规划过多关注水系景观、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等容易滋生形象工程的内容。一些规划成果存在过度包装、华而不实的问题。本应突出规划展示功能的规划馆也呈现出超标准、超豪华的态势,各地竞相攀比,地级市规划馆耗费上亿、县城规划馆投资几千万已是常态。这些规划馆大都是政府投资,维护运营费用高,且成本投入和社会收益极不相称。例如,某中部经济欠发达城市投资1.3亿元建成1.88万平米的规划馆。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规划思维方式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发展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与上级规划基本雷同。忽视了地方发展特点、阶段和水平,在指标上比照上级指标来确定地方发展指标,在产业选择上盲目跟风,一哄而起,造成产能过剩。例如,某省“十二五”规划中设定了10%的GDP增长目标,省内13个地市设定的指标除一个地级市与全省目标相同外,其他全部高于全省目标。又如,国家提出发展新能源产业,某省11个地市有10个提出要把光伏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

空间规划多考虑布局不考虑成本。用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来配置空间资源,多考虑政府投资的道路、建筑、公共场所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偏重于工程技术设计,不考虑发展阶段,不考虑投入产出等经济社会效益问题,追求过度超前,导致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一致;侧重于物质空间建设,对人的重视不够。

(二)规划编制主体对利益的追求

规划编制主体的市场行为越来越严重。当前规划编制机构多为有自身经济利益诉求的企事业单位,同时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很多规划机构为了效益最大化,不仅盲从地方长官意志,甚至推波助澜。这与目前实行的以规划面积和人口规模为依据的收费制度不无关系,规划编制机构和希望“以地生财”、彰显政绩的地方政府在盲目做大城市规模上达成了默契。

(三)规划资质垄断和学科封闭

一些规划机构代表了各自主管部门的利益,相互交叉衔接少。有些部门通过规划机构的资质管理,抬高了准入门槛,形成垄断。同时造成规划学科单一,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学科话语圈,容不得外界提出批评和质疑,一旦有人提出质疑,或者把责任推给政府,或者指责别人外行,更遑论公众参与规划了。

(四)规划专家评审流于形式

规划成果的审查有很多方面,这里只讲规划评审中的问题。规划理应由地方和专家共同来评定。现实中,只要是地方没有意见,规划评审也就变成“走程序”,规划方案大多都能通过评审,专家的意见作用没有发挥。规划评审会逐渐演变成一种公共关系平台。一些评审专家由规划编制机构邀请,自然存在说好话的现象;大多参与评审的专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自身也从事规划工作,要与地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敢也不愿得罪地方;参与评审都有专家费,存在“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问题。另外,规划评审会的.专家构成过于单一,同行之间的评审造成大家一团和气、谁也不愿得罪谁,同时也不利于从综合性的角度审查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五)规划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地方政府和规划编制机构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目前规划决策权在地方政府,而编制机构只有建议权,容易导致规划编制主体在规划编制中盲从于领导意愿,使规划成为某些领导盲目决策的工具。多年来对规划本身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对规划领域产生的诸多乱象没有从规划自身找问题,没有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几乎没有规划机构或个人因其所编制的规划造成严重浪费或重大经济后果,而承担过相应的经济责任或法律责任。

三、建立科学规划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规划问题的研究和科学引导

树立科学规划理念。要重视调查研究,摸清地方发展情况,规划既要符合地方发展实际又要体现地方特色。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多一点常规发展,少一点跨越式发展。要扭转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划体制,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根据地方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等来制定规划标准,避免搞“一刀切”。

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规划一定要重视弱势群体,保障农村居民、外来人口以及中低收入人群的权益和发展机会;城市的规划建设是要给人用,方便人用,而不仅是给人看的。

(二)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调整利益结构和机制

建立规划责任跟踪追究机制。对编制超越发展阶段,脱离城镇发展实际,规划目标与发展实际严重不符的规划机构或个人要取消从业资质资格,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建立规划终身责任机制,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调整利益结构和机制。建立对规划编制主体的利益约束机制。完善对规划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按照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来确定收费标准,破除盲目按照人口、面积来确定规划收费的既有规则。

(三)建立健全多部门、多学科的规划编制体系

打破规划的部门垄断,逐步取消各类规划机构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强化个人专业资质和法律责任。完善规划体系,建立健全“多规融合”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规划在部门和机构上的融合。在县市及以上层面,鼓励地方开展“多规融合”的实践探索。

打破学科封闭,开门编规划,促进多学科融合的规划学科体系建设。统筹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改变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的规划编制模式。

(四)完善规划评审和审批制度

委托专业评审机构组织规划评审会。建立独立的第三方专家库进行规划评审。评审委员会成员由经济、社会、环境、文化、规划等领域专家按比例组成,采取回避制,当随机抽取的专家与被评审的规划编制单位、地方有关时,应进行更换,更换的专家仍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

完善规划审批制度。加强上级政府的制约作用。发挥本级人大的决策监督作用。完善规划的公众参与程序,要把公众参与纳入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

(五)推广好的规划经验和典型案例

论企业发展质量先行 篇5

标准化助推鄂南经济强市建设

咸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标准化是提升品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推手,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技术支撑。咸宁市质监局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结合咸宁实际,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战略和省局“质量兴省 标准先行”的总体部署,点面结合,扎实推进“质量兴市 标准先行”主题活动的实施,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迅速动员部署启动主题活动

一是制订方案。收到省局文件精神后,咸宁市局立即精心 组织、认真谋划,制定了《关于开展“质量兴市 标准先行”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迅速启动了“质量兴市 标准先行”主题活动。

二是明确目标。在活动期间,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次标准化巡讲;组织和引导企业参与第二届湖北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地方标准10项;组织3项重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宣贯;创建国家、省级标准化示范或试点项目5个;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家;组织举办一次贴近咸宁地方特色、有较大影响力的标准化座谈会。通过努力,促进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出台地方标准化激励政策,健全与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采标率达到85% 以上,标准化典型带动明显,标准信息服务能力更加便捷、完善,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推动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咸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是动员部署。市局组织召开了全市“质量兴市 标准先行”主题活动动员大会,全面动员、部署主题活动。各县(市区)局按照活动目的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了本地开展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在安排工作的同时将实施方案上报市局,确保主题活动顺利实施。

二、全面推进主题活动的实施

一是组织开展了标准化巡讲活动。邀请省标准研究院杨建东院长在崇阳县开展“质量兴县 标准先行”巡回讲座。全县30多个部门、12个乡镇以及85家企业负责人共183人参加了会议。通过培训学习,企业认识到:实施标准化是企业抓好质量的重要抓手,加强标准研制,提升企业技术标准和标准体系建设水平,推动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和换代的培育和产品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加强实施标准,提升质量的主体责任,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和占有率。

二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制订地方标准。为提高温泉服务质量,规范温泉服务标准,引领咸宁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咸宁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温泉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组织专班,拨付专款,走访调研;在省质监局的大力帮助下,我们采取开门制标的方式,邀请了全省广大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大专院校专家、媒体代表共同参与标准讨论,省主要媒体进行了报道,在省政府网站上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多次修改,历时10个多月,最终圆满完成了《湖北省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和《咸宁沐浴温泉水质标准》两个省级地方标准的制订任务,并成功地举办了这两个标准的新闻发布会。省质监局领导和市委书记黄楚平、市长任振鹤等主要领导,以及全市温泉服务企业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国质量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咸宁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咸宁人民广播电台等十几家新闻媒体全面报道了这次会议的内容,该新闻发布会规模盛大,反响强烈。

今年,《温泉水疗(SPA)服务规范》和《旅游绿色农庄标准》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列入2011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我局积极协同市旅游局与省标准化研究院达成项目合作协议,制定标准起草方案和日程安排,迅速完成了标准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广泛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目前这两项地方标准正形成标准送审稿报省质监局审批发布实施。

目前,咸宁温泉旅游休闲处处展示的是特色、是创意、是时尚、是精品、更是标准与活力!2010年旅游人次突破1100万,总收入达59亿元,分别增长61%、74%。今年前10个月,咸宁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8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4.91亿元,同比增长27.02%,标准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现。

三是组织重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宣贯。成功举办“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咸宁)宣贯培训班暨湖北省地方标准《湖北省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咸宁沐浴温泉水质标准》宣贯培训会”,邀请省局领导和专家就“全国、全省服务标准化工作现状及我省服务标准化工作发展趋势”、GB/T24421《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系列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等内容对学员进行授课,共培训咸宁市直部门、重点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共计200余人。

四是大力推进咸宁服务业标准化,提高我市服务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推动全市服务标准化工作再上新的台阶,进一步加大了服务标准化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积极依托全市服务龙头企业树立品牌,积极参与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争创服务名牌。市局以帮助指导龙佑温泉建立服务标准化流程和内部服务质量控制点为主要突破口,建立起从员工培训、选购生料、操作间规程、服务礼仪等800多个服务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务标准体系,龙佑温泉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通过一系列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全市共有龙佑温泉、三江温泉、三国赤壁等13个省级、市级服务标准化试点,有四项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已顺利通过省质监局专家组的评估验收。

五是促进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出台地方标准化激励政策,健全与相关部门协调机制。为推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鼓励企业研制创新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企业产品技术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市局向咸宁市政府建议出台《咸宁市标准化项目奖励办法(试行)》,根据该《奖励办法》,咸宁市政府将设立标准化资助奖励专项资金,对有关单位主持或参与标准制修订及其他取得标准化工作成果的,进行一次性无偿资助奖励,最高可奖20万元。凡在咸宁市登记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均可依照该《奖励办法》申请资助奖励。目前,该《办法》已提交市政府办公会审议,有望近期出台。

六是全面开展标准化提升活动。为进一步引导和帮助企业完善产品标准,有效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标准化话语权,切实增强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我们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工作、名牌创建和质量兴县(市区)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业企业标准化提升工程活动。针对全市范围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产值500万以上的企业或当地政府、及经济商务等部门确定的规模企业)、特色工业产品企业、产品及技术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产品质量方面的专家(高级职称或技术权威人士)开展调查摸底活动。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提供标准查询、标准备案、标准登记等方面的服务,提升标准化基础水平;帮助企业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提升其整体标准化技术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完成从技术创新向标准创新转变,提升其技术标准创新水平。截至目前,已发放《咸宁市工业标准化提升工程调查表》200余份,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标准化状况进行普查,建立各类提升企业档案,针对不同企业制定帮扶措施。七是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为推动我市特色优势 农业做大做强,按照深化、创新和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我们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充分利用“咸宁桂花”、“嘉鱼蔬菜”、“崇阳雷竹”、“赤壁猕猴桃”等绿色生态资源,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荐咸宁的地方特色资源。结合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快制定从产地环境、栽培、加工、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规程和标准规范,加大农业标准化、规范化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质量认证,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靠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持续增收,保证广大市民放心消费农产品。全市共建设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共有55个,其中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8个,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2个。制定发布地方标准30项,其中湖北省农业地方标准7项,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项。承担的第七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1个(通城油茶)、第五批省级农业标准化3个示范项目(赤壁笋竹两用林、通山香榧、咸安葡萄生态观光园)、2个示范龙头企业(汉口精武崇阳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和1个示范乡镇试点(崇阳县白霓镇)已全面启动。2010年,赵李桥砖茶”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在京通过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实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零”突破。农业标准化工作象一朵奇葩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论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6

专业论文

论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论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摘 要】随着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质量管理理论已经日臻完善。以质量管理的发展为脉络,通过对质量管理发展历史的简单介绍,概括了质量管理经历的阶段,进而对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关键词】质量管理;阶段;发展趋势

一、质量载体及质量管理的发展

应该说,人类自从有了商品生产,就有了质量的概念,并开始了以商品的成品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只是这个时期,并不一定有质量和质量管理这些专有术语,而是用“好”和“检验”来代替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质量管理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阶段和质量文化管理阶段。

(一)产品质量检验阶段

产品质量检验阶段是指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即从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仅仅把工厂生产的产品作为质量的载体,产品质量也仅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并把质量管理理解为对产品质量的事后把关或事后控制,即靠检验人员根据技术文件规定,使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检测和实验。

(二)过程质量的统计控制阶段

过程质量的统计控制阶段是指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已经认识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作用,认识到过程也是有质量的,过程也应作为质量的载体,并将数理统计与过程质量管理结合,不但预防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并且也检验产品质量。这一阶段由事后检验改为预测、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并使用统计方法进行过程控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大约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费根堡姆于1961年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最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使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及可靠性的要求,对品种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品的形成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且还与所涉及的其他许多过程、环节和因素有关,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都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其系统、协调的运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四)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随着经济、科学及时、文化教育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推动着质量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1.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管理新时期。随着ISO9000系列标准的逐渐完善以及其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质量体系作为质量管理的载体开始被大家接受,大多数企业推行质量管理都是在质量检验的基础上起步的,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影响产品质量各因素和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成为广大企业的选择。

2.质量文化管理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追求卓越、质量经营等质量文化理念开始盛行。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化的一系列与质量相关的管理理念的综合。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路径是质量改进、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文化的形成,其在管理对象上突破了以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为中心,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的行为管理和激励,促使全员正确地工作来保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在管理方法上,从侧重于维持性质量保证的监测控制开始向着眼于持续性质量突破改进等等。

二、国内外质量管理的特点

美国和日本都是质量管理领域的领先者,在质量管理方面,美国和日本各有特色。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一)美国质量管理特点

美国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发源地。美国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在质量管理的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世界各国都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美国重视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如质量检验理论、控制图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都首先产生于美国。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更强调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注重质量控制。在管理方法上,重视标准化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美国注重个人的职责权限和划分,希望建立完善而细致的管理制度,同时强调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和突出的企业价值观念。美国企业对质量方面的改善主要集中在关键程序、主要问题,而且要能在财务上体现出来,或者寻求整体大的突破或创新,因此美国比较重视成本分析工作,其质量改进的曲线是阶梯式向上的。

20世界80年代,日本的成功迫使美国转身来学习日本的全面质量控制,创立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质量奖,帮助美国重新夺回了霸主地位,美国质量奖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政府在推动质量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日本质量管理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美国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近40年来,日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结合本国国情,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体系,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与美国相比,日本更注重将引进的各种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本地化,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日本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强调自主、主动管理,重视质量改进。日本强调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非常典型的日本式质量管理方式就是QC质量小组。在质量改进方面,日本推崇的是质量至上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推动下进行持续地改善,全员通过团队方式参与。在质量改进方面,日本主导的改进方式是现场改善和质量小组的小项目推进,其质量改进曲线是一条平滑向上的直线。

日本在1951年设立了戴明奖,戴明奖的总目标是确保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控制。它对质量概念的描述侧重于质量是由过程决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戴明奖制度创立后,许多企业都将获取戴明奖作为提高本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手段,促进了日本质量管理广泛而深入开展。

(三)我国质量管理特点

在我国,明确提出“质量管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顾客的消费观念日益理性,对产品乃至服务的质量要求变得日趋挑剔。另一方面,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重要性,并自觉引入“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为贯彻落实《产品质量法》,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提高企业综合质量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服务社会、用户、推进质量振兴事业,经中央批准,我国正式设立中国质量奖,其作为政府奖励,是我国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实践证明,设立国家质量奖,不仅能极大地增强企业的质量责任感和勇于竞争的信心,而且还能起到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企业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回顾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质量的概念在不断的拓宽和深化,人们在解决质量问题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而这一过程又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的。同样可以预料,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由此而提出的挑战,人们对质量的认识也将促进质量的迅速提高。在21世纪,不仅质量管理的规模会更大,更重要的是,质量将被作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环境等社会要素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来发展。综合世界各国质量管理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对今后发展的预测,普遍认为,今后的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的载体不再局限于企业的产品

随着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的载体不再只针对企业产品以及过程和体系或者它们的组合。质量载体将由以制造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主的工业企业产品向全社会的各种组织所产出的服务和产品转变,包括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政府银行等单位,而质量载体不仅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也将包括设计、规划、供应、销售和服务等相关过程。

(二)质量管理的内容将向注重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转变

从内容上看,传统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环境将促使企业在关注质量控制的同时开始转向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发现质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再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进入新一轮的质量管理PDCA循环,以不断获得质量管理的成效。

(三)质量管理在方法上将与计算机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在质量管理方法方面,对质量管理的单一检验方法将发展为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的一起应用。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将引入更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及机器人的应用。在自动化生产中,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采用一系列在线检测技术,取代传统的事后成品检验方法。

(四)质量管理监督主体将不只是企业和相关质检部门

传统的质量管理监督的主体只是企业的质量检测人员以及政府的质监部门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和计算机等科技产品的普及,质量监督的主体、形式都将更加丰富。企业内部的质量监督不再局限于专业质检人员,而是全员参与;企业外部的政府监督、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将会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质量管理将会更加公开和透明。

(五)质量管理的空间范围将朝着国际化发展

以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为纽带的世界一体化的潮流正在迅速的发展,各国经济的依存度日益加强。其中生产过程和资本流通的国际化,是企业组织形态的国际化的前提;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等,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实质性的内容,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和准则,传统的质量管理必然跨越企业和国家的范围而国际化。全球出现的ISO9000热以及种类繁多、内容广泛的质量认证制度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参 考 文 献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1]刘宇.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郝玉玲.浅议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族标准之间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

[3]蔡耀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企业导报.2009(6)

[4]郑立伟,商广娟,采峰.质量文化评价及实证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10)

质量先导型学徒制改革的先行者 篇7

从培养模式重构,到课程体系重组,再到教师角色重塑,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由破而立,先行先试,三维一体,构建起一套以质量为先导的现代学徒制改革范型。

范型,犹典型,即范例。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的探索,正是现代学徒制本土着陆,继而高质发展的典型路径、优秀范例。

培养模式重构

《道德经》有言:“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这适用于我们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每一次前行。

如今,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改革,在职业教育理论话语中,已属日日见的高频词,而且常论常新;但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却非易事。当我们向着现代学徒制输出国的法制环境和文化背景越来越靠拢的时候,各职业学校对培养模式的需求和依赖会在实践中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模式的重构,便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

重构,需要反观现实,解构、重组、建构。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最为睿智的一举,就在于在众多的元素中,直接切中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曾经,和很多学校一样,电子科技学校的办学方式也可以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形容,然而,“岗位定向,专班培养”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几年来,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订单式校企合作项目”已达14家,这艘以“岗位定向,专班培养”为引航的职业教育之舟,何以能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职业教育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中,一次次引来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与聚焦?先看看学校改革历程中的这些花絮,或许能对其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有一种全新的领悟:

花絮之一:计算机专业部——首饮专班培养头啖汤

2007年,学校首尝专班培养的甜头。是年7月,原塘厦理工学校通过投标,成为联想华南区唯一一所合作院校,也是联想全国唯一一所中职学校合作院校,由此,学校开启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纵深发展之旅。

联想专班的成立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首届专班便招生爆棚。如今的联想阳光服务塘厦站站长叶林娇,就是首批联想校企合作专班的受益学生,从毕业实习到工作期间,叶林娇先后从事后台维修、前台主管、备件主管、协调主管、上门主管等一系列不同的工作岗位,均能独挡一面,2009年10月便成为樟木头维修站站长。

叶林娇的成长、成功,不是偶然,不是个案,多年来,“岗位定向,专班培养”为联想培养了一大批LCSE初级工程师,也成就了一大批逐梦的青春学子,更让学校坚定了专班培养的信心与决心。2012年,学校又和世界500强美国思科网络公司达成开设思科网络学院的协议,成为国内和该公司合作办学的唯一一所中职学校,又一次开高规格合作的先河。

难得的是,甫一开始,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便确立了“以企业岗位选人,以企业要求育人,以企业方法教人,以职业发展留人”的理念。这,正是专班培养的内涵所在。

花絮之二:文化艺术部——全国首例校企合作原创动画片

从2015年1月12日起,如果在下午16:00-16:30打开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活泼可爱、诚实善良的“吉祥宝宝”便会带着他的小伙伴和观众分享成长中的奇闻趣事,同时将东莞的饮食文化和本土特色以独特的方式展示出来。

对于电子科技学校的师生而言,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动画片,而是校企合作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吉祥宝宝》是学校和东莞市海霖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例校企合作原创动画片,学校8名动漫专业教师、6名2011级动漫班学生和10名2012级动漫班学生参与了这部动画片的主创制作。

近两年来,海霖动画共为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的361名动漫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培训的机会,其中正式录用93人。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充实了影视后期制作、动画片综合制作等实训岗位,让学生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体验真岗,得以实练。这,正是专班培养高质量的根源。

案例和数据并非完全解开谜团的钥匙,这些花絮,不是为了单纯证明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的影响和成就,而是在表象和具象之中,试图寻找那一把开门的钥匙:

我们看到,学校在校企全过程对接中,做得淋漓尽致——从培养标准,到课程设置;从教学组织,到师资培训;从理论学习,到实习实训;从行业认证,到评优考核等各个环节,企业都要承担作为育人“主体”之一的责任与义务。选拔招生,形成了招生招工一体化的选拔机制。学生进入专班,也便具备了另一个身份——学徒。培养过程,企业对学生的浸润,自不必多言。在教学中,真实的学习实训环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如今,学校有雷曼公司价值3000万的生产线,有联想公司提供设备建立的联想课堂,有精英科技的电脑芯片主板维修中心等。同时,教材与生产标准实现了零距离对接,学校提供基础知识教材,专业教材则由企业按照实岗的操作要求和生成标准,提供教材主体。学生考核,更加多维、生动而全面,试卷、分数,不再成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学校构建起校企双方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双考核机制,产品合格率、职业资格证书、工资表、师傅评价、职业素养等等,纷纷进入考核的视域。尤其是在毕业的时候,学生拿到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同等重要。

我们看到,学校在创新管理思路中, 做到先行一步——学校尝试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专班不同于以往的班级,如何管理以实现专班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运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企业的启发,学校将“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引入专班管理,聘请一线教师担任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和专业教师组建项目核心教师团队,负责校企合作专班的运营管理。校企双方有关人员一起挑选学生组建专班,设置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和教材,和班主任一起负责专班学生日常管理,负责跟踪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负责相应校企合作的所有事务性工作和拓展工作。这对学校和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

我们看到,学校和企业在理念的融合中,做到鼎力担当——学校的教育理想与育人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组织文化,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学校始终在校企合作的平台和框架下,以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完成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协同培育企业新人的任务,学校将企业的晨会晨练、岗位操作标准、生产标准、员工责任制、企业组织运作模式等企业文化特有的基因进行重新整合和提炼,研发出相应的课程,并纳入学生的必修课或者文化常规课。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在其间的作用并未弱化,其系统性、连续性影响反而更加突显。

在现实中,学校和企业作为两种异质的主体,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制约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协调、磨合,以达到久利和永续。可喜的是,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在探索前行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没有异化,没有肤浅的标新立异,而仅仅是遵循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却触及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改革,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彩。

课程体系重组

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它连接未来的职业岗位与现实的培养目标,可谓一座到达彼岸的桥梁——它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直接体现,是学生能力建构和人格完善的重要载体。

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这是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切入现代学徒制的入口之一,也成为学校课程体系重组的标杆和导向。无独有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也提出,通过学徒制将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一个意义所在。

早在几年前,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就开始换位思考:从企业的立场来看,他们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关键知识和核心技能?他们需要学生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职业人格?从这两个角度而言,职业教育绝不仅仅要关注工具性的职业目标,还必须聚焦学生职业生活的人文性发展。

优化专业课程建设,赋予学生一技之长

“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其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美国学者爱德华兹的这句名言,恰好道出了职业教育的真谛,“训练”和“能力”,正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元素。学生必须要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武装,才能生成与现实世界对话的本领与智慧。因而,职业教育一刻也离不开作为技术技能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科技学校在探索学徒制的过程中,在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反思的同时,从未停止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向的反复澄清,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如何才能更好地对接岗位需求?如何才能更加强调能力本位,突出技术、技能实训课的地位?如何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重组和调整?——这是一个思维发展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解构、重组和建构的取舍过程。

观念转变,思想破冰。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岗位需要怎样的能力?纸上谈兵行不通,闭门造车同样如此。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树立打破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旧课程观的信念,否则,惯性还会主导学校的课程领域,最终依然是循学科化教育的旧辙,步普通教育的后尘。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以实践先导、技能主导、就业引导的观念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为了让职业教育在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中回归其本身的性状,学校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借力发展,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转变观念,和企业一起确定岗位能力,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这是学校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体系优化,紧随而上。跳出学科体系的框架,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符合职业教育特色与规律,基于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关键一步。学校以开放的观念和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制定出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试验的实施措施,以专业科组为核心进行专业建设调研,为所有专业重新制定建设规划,为每个专业的每届学生重新修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如电子专业借助两家大型企业进驻学校的有利局面,坚持实施“学校+企业”双主体培养模式,构建了“以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化、双证书制课程体系。学校负责职业素养及基础应用能力、岗位核心应用能力等模块;企业负责岗位专项能力模块和专业顶岗实习模块。各模块规划有相应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人才培养提供课程资源保障。

顺应时变,重整教材。教材是课程的物化载体,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度如何,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度。于是,学校开始反思基于存储和传递的封闭性教材,转向关注并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生成,开发有助于学生能力建构的开放式教材。如今,通过企业提供内部核心课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校本开发课程等方式,学校专业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近三年,学校教师主编、参编的教材达到50多本,其中,有9本校本教材通过省教育厅评审,被送往教育部参加全国评审,获选数量居全省同类学校之首;与精英科技合作开发了《笔记本主板维修》等行业教材,与联想合作开发了《硬件基础》等7本校本教材。

汰旧立新,对所有的专业课教师来说,都是一大挑战。专业课程体系的革新,也意味着教师曾经运用自如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要同时改变。教学内容组织、知识呈现形式、师生互动方式等,都要有全新的突破。否则,任何改革都只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无法进入实际的课堂。自我的否定、革命,当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迷茫和不适,然而,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如今,在新的课程体系的引领下,学校教师得以重塑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也焕然一新。

开发职业素养课程,赋予学生立命之本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经对职业教育作过一段精辟的论述:职业教育不单是教学生一种比人家好些的职业,使得他容易赚钱,因为赚钱不一定是快乐的;同时,需要教学生知道这种职业本身的好处,使得他对于这种职业有精神上的快乐。

这好似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职业素养课程的专门批注。

如今,职业素养课程已经成为东莞市职业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而这块招牌的设计者、打造者,便是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融入教学。受到企业对学生职业化认知与能力需求的触动,2008年,学校接洽了某管理咨询公司,一致的认识和需求让双方走到了一起。经过商谈,双方达成开发职业素养系列课程的协议。2009年10月,一年实验结束,学校发现,那些对知识学习完全不感兴趣,甚至上课就睡觉的学生,对于关乎自己未来发展的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处理、职业精神、团队合作等课程内容竟然如此痴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体验式互动竟然如此紧张而热烈。

随着职业素养的深入推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出团队合作、有效沟通、时间管理、企业生存等12门课程,编写了《职业素养能力训练一体化课程》教材,并将该课程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专业特征,采用每班每周2节课时的方式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安排中。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开发了“百团大战”、“百川荟萃”、“技能月”、“职业素养月”等德育特色活动平台。2013年6月,学校还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约,出版职业素养系列教材《中职生职业素养能力训练》,面向全国发行。

教师赋能。只有教师具备职业化素养,才能把相关的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入班级建设和教育教学,才能为学生建立“一半校园,一半职场”的动态成长环境。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创建了“企业参与,多元培养”的培训机制,并先后聘请企业讲师对全体教师开展心态心智类、TTT、项目管理等各种培训。同时,设立了“职业素养教研室”,专项组织素养教育,逐渐改变了教职工的价值观、职业心态和思维模式,大大提升教师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教学能力,拓宽教师成长空间。学校注重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在校内设立职业素养教学专区和企业合作专区,按照企业做法打造专区课室和营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在企业文化氛围中熏陶,实现企业文化育人,提升素养教育效果。

目前学校已有阳海华等7位教师获得国家培训师资格,2012年阳海华、黄莹两位教师在全国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说课大赛均获一等奖。更值得一提的是,职业素养教育发端于企业,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反哺企业,为塘厦大型企业开展员工内训工作。

形成招牌。从本校开发,到东莞推广,再到影响广东,辐射全国,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特别是,2010 年4月,东莞市教育局高度肯定学校课改成果,在全市推广该校“职业素养模式”。近几年,以电子科技学校为中心初步形成了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联盟,共有超过200家教育单位及中职学校,地域涵盖长沙、武汉、成都、深圳、广州、顺德、喀什等地,学校也因此获得“广东省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培训基地”牌匾。肖胜阳校长曾分别向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葛道凯司长等教育部领导汇报学校职业素养开展情况,鲁昕副部长寄语学校要坚持职业素养开发,先行先试,创出广东特色。

职业素养,不是对技能技术的否定与弱化,而恰恰使学生发展得更加丰满,综合素质更加全面。改变“技能本位”取向,技能和素质二者不偏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并具备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在企业工作和竞争的能力,让他们一走出校门就是合格的现代人、社会人、企业人。

教师角色重塑

职业教育既是科学知识的转化器,又是精神文明的传承者——前者意味着教师要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后者意味着教师要培养学生做人的德行——因此,在职业学校,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无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无论是教师群体,还是教师个人,都必须能够从职业的、社会的需求出发,再融合教育的、个性的需求,去培养学生。

正是基于这样朴实的理念,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开始聚焦于教师真实生动的教育生活和教育经验,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让教师既具备助推学生职业生活发展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具备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能力,形成新的角色认知。

与此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大多数教师都是学科化体系培养出来的,知识有余而技能不足,教师主观层面的动因性失调,也或多或少存在。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的第一要务便是重构教师的理念——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对接职业场域的教学能力,对接职业生活的育人意识。

教师,不再是趋同守一的教书匠角色。

专业教师授人以渔

培养模式的重构,课程体系的重组,直接带来了教师角色的重塑,我们可以想象,电子科技学校的教师,曾经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困惑,虽然如今,他们已经迎来雾霾消散的澄澈天空。

在学徒制的背景下,专业教师生活图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非常明显地表现为在两个职业领域的跨界行动,以此为导向,学校着手打造两支专业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三师型”的专职教师队伍,这是学校由内而发的一招。在职教教师专业化的视野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经达成一种共识。然而,作为东莞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电子科技学校从校企合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学校教师、技能技师、企业讲师”的“三师型”教师队伍的新理念,并通过通识教育引领、企业培训引领、评优机制引领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从理念到实践,从点到面,构建起了“三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路径。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了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师培养平台,有计划、有目的地抽调部分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接受锻炼。特别在企业培训引领的过程中,学校又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路,比如,联想集团首席培训师朱胜文为学校量身定做的“教学高尔夫”特训营培训模式已被市教育局在东莞市职教系统推广。

这些措施、政策、模式,看似理性,而在融入了师者的情感之后,电子科技学校的教师,便成为一个丰满的形象:在彰显理论智慧与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表达着自己的理解感受、经验感悟和情感体验。文化艺术部部长叶喜在一次分享中说:在11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聪明睿智的成功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是“双赢”:既教会了学生,又提高了自己!我非常乐意熟识每一届动漫专业的学生;我们的团队会将职业作为事业去完成,将事业作为专业去研究,将专业作为科学去探索,将科学作为艺术去追求。

为师者赤诚之心,从这里,我们看得到,感受得到。

整合一支“精英型”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是学校由外而发的一招。依赖校企深度融合的优势,学校聘请了大量企业师傅进入专班课堂进行实训教学,并成立“大师工作室”,打造教练型师资团队。到目前为止,学校共建立海霖的陈穗华工作室和曾鹏大师工作室、鹰尚叶应湖工作室、立信陈清平工作室、联想姜坤工作室等五大企业名师工作室。企业师傅将岗位实操要点和技能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并即时在生产线上随堂练习,变单向师资培养为校企双导师培养,明确校企师资的职责分工,实现师资培养的互通互融。以学校的精成专业班为例,校企共同成立了“精成科技培训学院”,精成工程师专为专班学生上课和实训,将主板维修产品的生成标准、岗位实操技能和相关企业文化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完全企业化的实训室、生产线上一边学习、一边生产。

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互为补充,给学生带来更为完整的教育。2013级联想专班的王悦在访谈中就谈到,企业教师带给他们的,不仅是最为实用的专业知识,最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有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困惑、成长,他们的人生感悟和职业体验。

当然,教学相长,二者一体,企业教师也会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反思自我,反思教学,得到人生前进的动力。东莞市鹰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者叶应湖,电子科技学校文化艺术部的兼职讲师之一,他如此感言:只有具备一定的产业制作经验的教师,才能在上课时帮助学生认识并解决未来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直接把行业要求的从业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此标准作为目标进行学习。

在传统的观念里,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总有人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往往被社会所忽视,学生也容易自我放弃。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的教师,他们从不曾将学生视作二等公民,从不曾将他们作为工作的手段,而是把他们的发展作为自己教学的目的。我们相信,在这种教育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未来的生存状态将更加自觉,职业意识更加清晰,发展潜能更加强大。

德育队伍润物无声

使受教者不失其正,更美其德,是教者之功。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在成立专业部初始,肖胜阳校长在为专业部未来工作做定位时便提出,专业部工作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工作队伍的打造,自然成为重头戏。

德育工作,需要思想的启发,需要理念的共生。因此,引路人的存在,便显得尤为必要。

2014年12月,东莞市第一个中职名班主任工作室“东莞市阳海华名班主任工作室”在电子科技学校隆重揭牌。这不仅是学校的荣誉,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在此之前,学校便开创了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价值引导,以“社团活动”为抓手,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德育实践新模式,积极对学生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德育,构建基于富有职业教育本色的德育新模式。工作室定期组织全校班主任的校本培训、能力竞赛、经验交流和参观学习,还通过建立微博、微信、飞信等德育工作沟通新平台,带动全校德育发展形成新高潮,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中职德育队伍建设培训基地”。

工作室的挂牌,只是一个时间节点,阳海华对全校班主任和德育工作的引领,却还要追溯到更早。但是正如肖胜阳校长所说,阳海华很“牛”,是全国优秀教师,但她不是神话,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部。的确,个人能带动集体,个人的能量能辐射到他人,但一个人不是全部,电子科技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如此的成就,靠个人的引领,更依赖全体教师的融入;靠人文性的治理,也依赖规范化的制度;靠教师个人心态上的正能量,也依赖学校全局性的调控。星级班主任管理制度、评价激励机制、正副班主任帮带制度,以及各种学习、交流,是我们在学校反复听闻、直接感知的系列措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不仅让班主任参加教育体系的培训,也参加企业体系的培训,教师视野由此得到大幅提升,眼界也更加宽广。

其实,教学与道德,本应一体。就角色而言,专业教师和班主任,也没有明确而必然的界限,很多教师都是二者俱兼。这里分而述之,完全因表达之需。赫尔巴特曾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手段与目的的结合,予电子科技学校教师而言,正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文化艺术专业部动漫教研组组长王伟写过这样一段教育感言:“教师”于我而言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五年的执教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大。在教育中,技熟固能生巧,但心才是最重要的。师者只有技而无仁心,如同大树缺少了灵魂。师者,勿忘初心,仁心仁术,教会学生们拥有健康完整的人格,继而造福社会,这正是教育的目的。

在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这些时刻对学生生命殷切关照,对学生生活殷殷关怀的良师,让我们看到了既有教学,又有道德的教育!

教育前行的每一步,都会伴随着争论与分歧,赞赏与共识,没有哪一条路径是完美无瑕的,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样如此。“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这是任何改革都需要确立的信念。作为全市现代学徒制探索的先行者,学校的全局改革取得如此成绩,根基和传统是基础,氛围和环境是保障,但更为重要的是思路。一路走来,学校在学徒制视野的关照下,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其形式的表达上,更重要的是聚焦于平台的打造、课程的整合、教师的优化这些核心元素,从而以质量掌控当下,以质量制胜未来。

上一篇:云计算的发展下一篇: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