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

2024-09-09

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通用6篇)

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 篇1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信念为基石,厚植“爱国情”。“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首先是一种蕴藏于心的真切情感,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是一种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情怀。当国际赛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个人都会内心激动;当大江大河上中国建造横空出世,每个人都会感到自豪;当国际会议上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每个人都会倍感振奋……这是最自然的情感需求,也是最深沉的爱国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爱国情怀,把个人职业与爱国情怀深度相融,将情感的力量转化为奋进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立鸿鹄之志,做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坚定者,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以本领为命脉,激发“强国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树立远大志向。而志向不是口头说教,更不是走过场,必须依靠过硬的本领、扎实的行动才有彻底的说服力。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这都需要具备过硬本领。因此,广大青年干部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练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真本领,不断锤炼品德修为,追求高境界、高品位的人生,推动中国朝着现代化强国迈进。唯有志在四方、奋斗无悔,把“爱国”二字刻写在心间、落实于行动,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以担当为依归,化为“报国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更是一种执著的行动。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发展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具体使命,要以“眼睛不容沙子”的认真劲、“坚持一抓到底”的扎实劲、“实行责任倒查”的较真劲、“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担当劲,时刻保持奋斗姿态,反对慵懒无为、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养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争当,行动者、实干家,不做“清谈客”“键盘侠”,在实践中不畏艰难、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青春汗水和勤劳双手创造业绩,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树牢精神支柱,卯足强大干劲,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的爱国主义行动观,用担当作为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爱国主义

在高等教育中,作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课程——《中国近现代纲要》(简称《纲要》),就是一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课程,这门课程就是要通过教师对近现代阶段中,我国所经历的一系列历史经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明白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然而,这么课程的开展,究竟该通过哪种途径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仍需要一些教师继续展开探索。

一、《纲要》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

1.中华民族的探索与奋斗历程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历史进程,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更是中国民族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为了挽救民族存亡,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尝试,从魏源、林则徐提出的睁眼看世界,到洪秀全杨秀清的太平天国运动,再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提出的洋务运动,还有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旨在民族改良的戊戌变法,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黄兴发动的辛亥革命以及胡适陈独秀发动的新文化运动等等,无数优秀人士为了祖国的富强,开展了各种尝试,有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激励我国大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优秀素材。

2.中国共产党所取得伟大成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案例。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自此,中国民族的革命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伟大的革命先烈陈独秀李大钊就把马克思主义引入到中国,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正视步入历史舞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推翻军阀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运动的伟大胜利,在中国这片古老、文明而又神圣的土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随后又取得了社会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又开始了新的一页,国家日益富强,人民日益富裕,直至我国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这些奇迹的创造,就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案例。

二、《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法

1.引导教学法。近代史阶段,中国民族所经历的屈辱经历,给每位大学生都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在过去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有着引以自豪的历史辉煌,我国是民族文化保存得最为良好的文明古国,然后在近代阶段,为什么都变得不堪一击、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这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困惑,一些学生甚至就对是否继续热爱这个国度产生了怀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分析,根据李约瑟定理来辩证的看待近代西方如何超过东方这个历史事实,进行奋发图存,化悲愤为动力。

2.讨论教学法。实际上在学术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的人物和事件,都存在着的一定的争论,有着不同的观点,随着各种传播途径的广泛运用,一些不同的观点的传播速度迅速增加,这就给一些大学生的明辨能力带来了影响。一些正常的学术讨论是有助于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进步的,比如针对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失败,一些论著和教材都从将帅无能、指挥失误、轻视人民群体等因素来找原因,而茅海建教授在《天朝的崩溃》这本历史专著中,通过多种角度的分析,得出了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全面落后,其中政治落后就是最主要的,这基本上跟近代史中国为什么会屡屡失败找到了最为根本的原因,也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就是应全面改变这种落后的体制;然而,一些非法的争议,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分辨能力,比如,针对抗日战争,一些网上纷纷发表文章,公然挑战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甚至否认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这些争议就需要正确对待。近现代史的人物和事件,距离当代很近,也是学生比较热爱、喜欢的一段历史,教师就可以把不同的观点引导到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提升大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在分析、驳斥中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纲要》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具体方法

1.实施民族精神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中国近代史既是屈辱史、也是反抗史,在各个爱国者的反抗侵略的事迹中,每位大学生都会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热情以及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这些生动鲜明的例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于民族英雄及先烈们的崇崇拜和敬意,使之感受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从而增强爱国情怀。

2.用社会道路选择的必然性来实施爱党爱国教育。历史证明,在中国,资本主义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的革命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爱国主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民族特色,教师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更易于被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

3.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在近代现史纲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为切入点,进行热爱中华民族的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爱我中华情感,正如列宁所说的: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近现代纲要的教学,在内容与本质上都是融为一体的,每位教师只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可以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玲.民办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黑龙江史志,2013(10).

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医学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080-02

“不读史无以爱其国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既是历史课也是思政课,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纲要》课教学中永恒的主题。怎样才能把爱国主义精髓传导给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教育对象,这是一群充满着朝气的几乎都是90后的孩子,他们追求个性,强调自由,思维独立,特别厌恶说教式的教育;又由于医学知识更新比较快,课程内容不断增加,医学生课时比较多,学业负担较重,作为理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受社会上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影响比其他大学生大一些。怎样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情感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诉求,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考验着每一位教师的智慧和能力。下面,笔者谈一谈在医学生“纲要”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体验譬如在讲授绪论时,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国不只有让国人引以为傲的长城、四大发明,而且在浩如烟海的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中,医学也是一枝独秀,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的成就, 有了医学分科;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翔实的药物学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讲述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奋勇抗敌时,多找些有关近现代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同时可以利用有关爱国主义的影片,穿插在讲课的过程中,这样配合书本的内容,加上图片、声音的效果,对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家乡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的事迹,如请临沂的同学讲一讲红嫂的历史,让微山的同学讲一讲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的历史等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纷纷讲述自己家乡英模的事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当讲述同学看到其他同学因自己讲述的人物而动容时,一种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而爱国的前提是爱家乡、爱家园,如此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这种对家乡的热爱会进而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情感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努力探寻教学的“启情点”近些年来,经典案例法受到各个基础学科的青睐,“纲要”课的经典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情感教学法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情绪的刺激和情绪感受使他们的心灵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当前形势,通过生动的故事,巧妙地迂回发问,积极探索“启情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对一些难辨、易混淆的观念的剖析,需要更多的情感和立场,正确地引导学生判断是非。如在讨论鸦片战争的影响时,“侵略有功吗?”这一问题曾引起学生激烈的争论,教师以步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民族尊严与经济利益哪个重要?中国社会是主动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还是被动卷入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现状如何?最后教师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表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在经典案例教学中,教师更不应将史与情截然分开,应该努力挖掘经典案例中的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心理播下含情的历史认知。根据时事,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能更好地把历史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如针对持续发酵的钓鱼岛、南海争端,不光让学生在课堂上从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来讨论我们的立场和解决方法,并且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写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怎样爱国的论文,让学生针对时事思索在新时期怎样爱国。

三、在讨论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教师只是领路人,学生才是主导者和受用者。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结合社会热点,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学生才不会感觉历史是很遥远的事情,与现实没关系,对历史有隔离感,才能在无形中破解“历史无用论”的谜局。结合钓鱼岛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造成今天的局面,美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讲到近代中国革命中的宣传工作时,我们会记起毛泽东曾经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结合当前社会关于大众媒体是社会良知角色的定位,让学生对舆论功效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在这个网络和物欲盛行的时代,如何杜绝网络谣言,规范虚拟世界道德,如何把握舆论报道的度,体现舆论报道的真实、公平、公正,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舆论的正面引导和监督作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纲要”课的教学当中,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才可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纲要”课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逐渐提升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为社会上别有用心的谣言所迷惑,正确认识和评价新时代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集结成篇。只有这样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才有助于形成有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教师才算真真正正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让学生们走出去,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身边事物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大学生亦不例外。他们对高校自身及所处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天然的亲情。因此,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金乡鲁西南战役馆,到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的故地、到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和小岗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旅游。针对当代大学生总是对书本知识存在疑惑、否定一切,认为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是最深刻的特点,学生在参观旅游中认真观看了馆内收藏大量的遗物、图片、文献资料等,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节和场景,现场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真懂、真信、真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过实践教育仅仅是手段,要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实践结束之后,让学生在查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旅游体会,写出参观心得,从而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的总体效果。这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增强凝聚力和对祖国的自豪感。

五、把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校期间,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积累经验和勇于承担重任的勇气,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医学院校,济宁医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以“送医”为主体的“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和不足,而且还可以亲身体会到当今农村的变化,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个选择”的理解。

在中外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照中,告诉学生爱国并都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件,爱国更多地体现在一举一动中,在细微中体现爱国主义情怀。

如美国通过历史教育,加强公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国旗教育,向公众表明国旗代表美国;通过宗教教育,把各种宗教活动和教育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民族精神;通过大众传媒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向公众灌输美国式的价值观。另外,广泛建立爱国教育基地,通过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免费向公民开放,展现爱国主义人物的英雄事迹,使公民在自然生活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因此,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与其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了解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实际上就是爱国的表现;爱护国旗,就是维护自身的尊严,这也是爱国的表现;作为学生认真完成学业,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建设伟大的国家,这也是爱国的表现等。这就是告诉学生,爱国是具体而实际的,要从自身做起。

事实证明,轻松活泼的教育方式是最有效的,而它的教育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肯用心去想、去研究,利用书籍、音像、影视、歌曲、互联网等各种手段,拉近学生与历史时代、历史人物的距离,就能在互动式的学习与陶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 篇4

新时代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近期我们支部全员学习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我更是深有体会。《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领域。弘扬和发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我们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二是要办好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是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退出爱国主义精品出版物;四是要组织各种团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五是要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六是要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我们要将爱国主义的内容融入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场所,充分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新时代一名平凡的青年,可能我们没有黄大年、钟扬一样将一生献给科学研究的决心,拥有不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但是我们可以怀有奋力拼搏,赶超自我的志向。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党员,我必须信念坚定,做一名争先进、敢担当的爱国主义者。一个党员就是一根标杆,一面旗帜,将党员身份亮出来,亮出承诺,亮出责任,亮出目标和任务,持着“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爱国情怀,将我的热血洒在基层,将我的爱心为民系,以敢干实干的作风,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做老实事,当老实人,才能使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唯有志在四方、奋斗无悔,把“爱国”二字刻写在心间、落实于行动,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新时代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2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我们一直在进行并将长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认真阅读学习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后,我对如何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方案》提出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八大行动”,“六大举措”不仅给全国高校一个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体系,还列出了落实该行动的具体程序步骤和近期重点举措。使爱国主义教育摆脱宽泛理论概念,正真做到了爱国主义具体化、行动化。

通过本次学习,我更深刻的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广大师生从感性到理性、从自在到自为的思想政治方向的正确引导,更重要的是它对时代精神和思想文化的衔接作用。如今,时代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爱国主义教育更不能停滞不前。如《方案》所述,与时俱进是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有创新思维和模范引领,更要有组织保障,要建立落实到每个人的机制体制。同时,面对长期开展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要以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朝着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的方向不断努力。因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不能作为一项任务去落实。而应将其看作我们的思想信仰,融入我们的生活。进而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入和推进。为我们长久进行打下基础。

最后,相信有教育部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案作指导,全国高校一定能更好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更完善的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机制体制。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更深入,更持久,更生动。

新时代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3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会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办好爱国主义教育关键在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让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旗帜在祖国上空高高飘扬!

新时代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4

学习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感触颇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更要加强爱国主义理论研究,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更要努力成为对祖国有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在这场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中,涌现了可歌可泣、令人敬仰的英模事迹,见证了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中国力量,体现了不畏困难、慷慨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可信可敬、更可学可追。“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关键要突出其时代性与感召力”。逆境面前最见力量,这场疫情防控战无疑就是一堂鲜活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和团结,就是战胜疫情的“精神疫苗”。

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们看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感受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感动于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也见证了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中国,有能力履险如夷;中国人民,有能力化危为机;中国青年,有能力担当重任!

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相信,民族复兴的路上,全国人民定能同心同德、披荆斩棘,朝着我们既定的宏伟目标勇往直前!

新时代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5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

会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祖国未来的发展,牢牢记住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了解祖国的历史,展望祖国的未来。如今的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在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每一位学生都因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为了使爱国主义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对教室、教学楼走廊、校园设施等进行了精心的布置,注意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宣传。同时我们还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举行了“守初心、迎国庆、颂祖国”国庆庆祝活动、“奋进70年,童眼看家乡”主题征文活动、为祖国做生日贺卡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平凡的事做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正所谓爱国无小事,事事皆能体现爱国。

会议强调,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都以爱国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自觉树立爱国情怀,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快更好的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 篇5

《纲领》爱国主义学党史国史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

____ __提出党员干部要“ __、牢记使命”,但初心是甚么,使命又是甚么,真实的能理解多少,还是个问号。最近,看了中央“ __、牢记使命” __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在“ __、牢记使命” __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 __》后很受启发。

?

《通知》提出,要把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作为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我从中认识到:只有通过认真学习、深入领悟我们党 98 年的奋斗史、新中国 70 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绩,才能让我们晓得甚么是党的初心,甚么是党的使命;才能让我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才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

?

作为 1 名社区党员,虽然工作繁忙,但也要将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上。要通过学习党史,学习国史,弄懂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弄懂党的主旨是甚么,党的奋斗目标是甚么?弄明白自己为何要入党,如何坚定理想信心,矢志不渝的为党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

?

?

另外要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式,除参加组织安排的学习活动外,还要加强本身的学习,如自学部份党史,国史资料;学习____ __关于学习党史,国史方面的重要讲话和论著和党组织有关文件精神。还准备到 1 大会址再参观 1 下,由于这里是我们党的诞生之地,各种

摆设展物可以生动诠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党的艰苦卓绝的发展、壮大历程。

?

同时,也不能单纯的为学习而学习,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带着问题学,解决过去的模糊观念,对党、对国家有个更全面的认识,晓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容易,是无数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怀着崇高理想,用献血和生命前赴后继,勇敢奋斗换来的。并要向优秀党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常常照照镜子,洗洗澡,让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得到进 1 步升华,从而爱党、爱国、爱民,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

?

党史、国史能让我们记住过去,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和践行入党誓词,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历史,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

xxxx 年 x 月,电子电气工程系红色社团组织社员学习党史党章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根据指点老师要求组织学习党史党章,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份子的初期培养做好大学生入党前的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教育工作,保证学生党员素质。让同学更好了解有关党的知识。贯彻好入党积极份子及和党递交申请书和其他同学能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提高党、团员思想觉悟、水平和政治素养,加强社员对党知识的学习;学习了解党的光荣历史,进 1 步增强团支部成员的党性观念,深化教育效果。

?

对本次学习党史党章活动具体环节,进行以下总结:社长召集全部社员。我们以各种情势展开党史党章的学习。首先,指点老师给我们举行了座谈会和讨论会。在会上,在指点老师讲述党的光荣

发展历程及相干党章知识时社员都很认真,很投入的听;其次,在当知识问答比赛环节,社员都非常的积极,也积极的回答各个问题,对党的知识具有高度的热忱;再次,活动后社员对如何更好的学习党的相干知识提出了若干可实践的意见,并对团,党的工作做出了小总结,同时也发动同学进行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既提高社团凝聚力,也让社员在党史党章学习进程中有所收获。

?

在此次活动进程中,社长还组织社员进行了校园小范围的调查,为社员在学习之余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为社员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感恩社会打下了基石。

?

中国近代史是 1 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省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为振兴中华气力。

?

中国近代史是 1 部人民抗争史,它告知我们,中华民族是1 个发奋图强,不畏强横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近代史是 1 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是 1 个不错的选择,让我知晓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容易的幸福生活。中国的近代史革命是从 1840 年到 __间。从 1840 年雅片战签订的第 1 条不同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中国就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人民就饱受

压迫,生活不再那末安逸太平了。到 1919 年的“54 运动”,中国人民大团结,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走向了 __阶段。这个改变不单单是名称上的改变,而且是千千万万个农民、工人、__共同努力的成果。全部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 1 部灾害深重的屈辱史,也是 1 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 1 部富民强国的探索史。作为年轻的 1 代,应当“知古鉴今”,学习历史,给自己敲个警钟。同时,我们还应当“以史为镜”.端正自己的思想,学习前人的智慧哲理,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足准备,寻觅 1 个适合的前进方向。中国近代史,1 个跌宕起伏的历史,1 段心酸难忘的历史,不时激起出我深埋好久的爱国情怀。每次观看《辛亥革命》、《建党伟业》等有关视频的时候,心里总有 1 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感觉,好似深沉,好似鼓励,好似心酸,好似振奋,万般的感受,说不尽,道不明。

?

虽然,我不能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我酷爱故乡,酷爱祖国,我愿成为 1 个有血有肉的人,铭记中国曲折的历史,向祖**亲奉献出我的点点滴滴。时间飞快,我想去图书馆,更深入了解历史,不但是近代中国的历史还有中国古代、世界的历史。

?

1、我们要铭记历史。晓得独立和幸福的来之不容易。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入 1 步争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

2、吸取经验教训。晓得共产党取代 __的缘由;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样选择了中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 1 步增强拥戴的领

导和接受马克思指点的自觉性。为共产主义奋斗。

?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为领导气力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定性;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得的巨大成绩,晓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

?

4、结合历史,提高应用科学的历史看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通过学习了近代史,我 __近代的羞辱和艰辛有了越发深入的印象,同时也为从羞辱和艰辛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感到自豪。我们要把这段历史铭记于心作为动力,为国家的富强努力奋斗。

?

学习了近代史,让我有了更加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作为 1 分子要把祖国的复兴作为使命,中国未来不会称霸,但有朝 1 日 1 定会成为世界发展的引擎!

?

?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思考挺有哲理的。这个学期我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也有了不菲的收获,让我晓得了昨天,珍惜今天,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明天。

?

本文:

?

?

?

爱国主义纲要心得体会 篇6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纲要》,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但笔者却有稍许遗憾,要是《纲要》能来得再早一点就好了。我不禁想起最近一段时间,某些极端分裂分子在香港上演的一出出闹剧,塞机场、堵道路、烧伤打砸,甚至是污毁国旗。这些闹剧最让人痛心的地方在于,有很大一部分的极端分子是青年人,有些甚至是未成年人。虽然他们做出这些举动,有一部分原因是年少不更事,受外来敌对分子的挑拨唆使,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起来,却让人胆战心惊,那就是受香港某些特殊情况的影响,香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所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太少了,才导致其意志不坚定,容易被人蛊惑。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多么重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多么的迫切与必要。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我们从幼稚园、到大学、甚至到工作以后的每个人生阶段,都应一以贯之,不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爱国主义思想,提高自己的爱国情怀;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我们通过课本、广播、电视等各个渠道,借助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宣传,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我们把握时代主题,将之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新思想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你我他。《纲要》的制定印发,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步,相信在新思想、新理论的指导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接受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祖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建设!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2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近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信念为基石,厚植“爱国情”。“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首先是一种蕴藏于心的真切情感,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是一种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情怀。当国际赛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个人都会内心激动;当大江大河上中国建造横空出世,每个人都会感到自豪;当国际会议上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每个人都会倍感振奋……这是最自然的情感需求,也是最深沉的爱国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爱国情怀,把个人职业与爱国情怀深度相融,将情感的力量转化为奋进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立鸿鹄之志,做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坚定者,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以本领为命脉,激发“强国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树立远大志向。而志向不是口头说教,更不是走过场,必须依靠过硬的本领、扎实的行动才有彻底的说服力。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这都需要具备过硬本领。因此,广大青年干部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练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真本领,不断锤炼品德修为,追求高境界、高品位的人生,推动中国朝着现代化强国迈进。唯有志在四方、奋斗无悔,把“爱国”二字刻写在心间、落实于行动,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以担当为依归,化为“报国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更是一种执著的行动。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发展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具体使命,要以“眼睛不容沙子”的认真劲、“坚持一抓到底”的扎实劲、“实行责任倒查”的较真劲、“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担当劲,时刻保持奋斗姿态,反对慵懒无为、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养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争当,行动者、实干家,不做“清谈客”“键盘侠”,在实践中不畏艰难、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青春汗水和勤劳双手创造业绩,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树牢精神支柱,卯足强大干劲,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的爱国主义行动观,用担当作为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为了祖国,奉献值得;为了人民,奋斗值得。让我们做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涵养爱国之情、锻造强国之志、引领报国之行,在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中发出时代最强音。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3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核。70年峥嵘岁月、70载春华秋实,中华民族上演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世界奇迹,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是时代要求,更是现实选择。唯有牢牢把握并依靠爱国主义的“根”和“魂”,才能加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古到今,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它穿越古今,愈加焕发着新的活力。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下,中华民族才有了不断砥砺前行的精神指引,中华儿女才有了不断克服困难的动力源泉。从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赤子情怀,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振臂高呼;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呐喊,到黄大年的“国家在召唤,我就要回去!”的毅然决然。无论是几千年前的历史回响,还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时代叩问,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亘古未变。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已然成为激励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随便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开创美好未来就要有强大的精神指引,而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指明灯”“定盘星”。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风险挑战加剧。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三期叠加”的阵痛不断。无论是国际地位之争,还是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说到底都是国运之争、国家发展前途之争。在追寻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我们仍有许多“娄山关”要闯、许多“腊子口”要过,唯有从爱国主义精神中汲取磅礴伟力,才能凝聚最广泛的奋斗共识,凝神聚力共同奔赴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不仅要有爱国的追求和情怀,还要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自觉将其转化为国家繁荣昌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际行动。唯有心中不断激荡着热烈的爱国情怀,怀揣着一颗报国强国的赤子之心,才能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价值抉择;唯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朝着建功立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才能有持之以恒的不竭动力,才能收获美妙动人的累累硕果。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每个人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奋斗精神,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守好爱国奋斗的根,护好民族精神的魂,主动汲取知识养分、实践养分,在风吹雨打中锤炼品格、在摸爬滚打中强健筋骨,在争当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先行者和排头兵的奋斗道路上,孜孜以求、上下求索。要以奋斗者的姿态,成长为一棵棵伟岸挺拔的树,团结成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林。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强动力。全社会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全面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强音,合力推动“中国梦”的“巨轮”驶向更广阔的远方。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4

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如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作出了部署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核心内容。70年峥嵘岁月、70载春华秋实,中华民族上演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世界奇迹,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是时代要求,更是现实选择。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中国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要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把握时代主题。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贯穿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产生实效。因此,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聚焦青年主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全过程,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党的教育事业正确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需要。因此,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创新方式方法。迎接祖国70周年华诞前夕,微信国旗头像、国庆飞机彩排等火爆网络。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运用好新科技新手段,通过短视频、互动参与、答题竞赛等互动性强、参与度强、获得感强的新方式新方法,使互联网媒体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新平台,吸引更多的普通百姓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去。

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随便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是要靠全体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要开创美好未来就要有强大的精神指引,而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指明灯”“定盘星”。要让爱国情怀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生根发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汇聚全体中国人民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劲动力!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5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爱国二字,不是虚无空泛谈,而是真真实实做,以实际成效来检验。

爱国,要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爱国主义成为自身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尤其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文化史、党史、新中国史,充分把握时代主题,带着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不断充电输血,更新自身知识系统,真正树立爱国思想。

爱国,要提升自身文明素养。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大国崛起,展现的不仅是船坚炮利,更有大国文明这一软实力。作为国际地位上升的大国,我们的爱国要以提升自身文明素养为载体,深入感受民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礼貌,弘扬优秀中华民族文明精神,让爱国从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做起,从尊重其他国家、地方风俗做起,从不传播负能量做起。这些折射文明素养的点滴小事,才是真正的爱国。

爱国,要做好自身本职工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与其嘴上空谈爱国不“着地”务虚,不如尽心尽力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入手务实。光明日报曾刊登一段话:“在和平时期,最大的爱国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勇于亮剑,这才是爱国。”中国十三亿人口,若是人人都干好自己的本职“不添乱”不拉后腿,坚守自己的岗位,倾尽自己的热血,贡献自己的智慧,努力把工作做到高效完美,爱国才显得更加饱满有温度。

爱国,绝不只是说说而已,也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事,而是要落到实处、全民参与。我们身处中国,理应热爱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更应提升自我、约束自我,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以实际行动来表达拳拳爱国心。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6

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强调: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坚定不移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以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不忘初心,不忘国耻,牢记使命,不忘振兴。更要深刻认识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全体人民应时刻保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纵观当今世界,我国正面临百年难得的战略机遇。70年的积累,让我们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势,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始终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不能放松。我国人民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展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满怀,让我们紧紧抓住眼前的历史机遇,万众一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7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自古以来,爱国就扎根中华大地,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延续着爱国基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具有伟大号召力、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旗帜。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时代的爱国奋斗,是与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有机统一的,是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有机统一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离不开奋斗精神,奋斗者离不开爱国精神。爱国奋斗与新时代建设同频共振,双效合一,才能让新时代航船迎风远航。

爱国奋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高扬主旋律、发力主战场、建功新时代,是新时代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必然选择。新时期的中国有辉煌的成就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这就需要每一个人厚植爱国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弱化。要将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中,不断激发出内心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从而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爱国奋斗不是口头上而是行动中。光有爱国情怀是不够的。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之情要化作报国之行。也就是说,爱国奋斗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每一个人将个人事业融入到祖国建设事业中,我们的祖国就会不断补短板、增长板,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在奋斗中成就梦想、实现梦想。与此同时,个人理想也得以实现。这就是与新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牢固树立家国情怀,不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新的担当和作为,让奋斗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8篇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2.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要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不懈追求,着力扎紧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3.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要区分层次、区别对象,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以坚定的信念、真挚的情感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4.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要始终不渝坚持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5.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要坚持从娃娃抓起,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思想引领,做到润物无声,把基本要求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结合起来,遵循规律、创新发展,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日常经常平常,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6.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兼容,才能富强兴盛。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尊重各国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二、基本内容

7.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紧密结合人们生产生活实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引导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展现新气象、激发新作为,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

8.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根本利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说话,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说话,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9.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要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帮助人们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始终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了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引导人们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进行伟大斗争中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0.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要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要唱响人民赞歌、展现人民风貌,大力弘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生动展示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新业绩、新作为。

11.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结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和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激励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要加强改革开放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凝聚起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大力量。

1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引导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辩证取舍,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守正道、弘扬大道,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13.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现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要加强祖国统一教育,深刻揭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增进广大同胞心灵契合、互信认同,与分裂祖国的言行开展坚决斗争,引导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14.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和外部安全。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要深入开展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强化风险意识,科学辨识风险、有效应对风险,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

15.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在普通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支持和鼓励多种形式开发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开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等,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16.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17.组织推出爱国主义精品出版物。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坚持精品标准,加大创作力度,推出反映爱国主义内容的高质量儿童读物、教辅读物,让广大青少年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熏陶。积极推荐爱国主义主题出版物,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结合青少年兴趣点和接受习惯,大力开发并积极推介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动漫、有声读物、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短视频等。

18.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大中小学的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之中。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训校歌校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密切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领域。

19.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大力组织优秀知识分子学习宣传,引导新时代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立足本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在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广泛动员和组织知识分子深入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展一线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开展调研考察和咨询服务,深入了解国情,坚定爱国追求。

20.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社会各界的代表性人士具有较强示范效应。要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增进和凝聚政治共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扩大团结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和社会担当。通过开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发挥行业和舆论监督作用等,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增强道德自律、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加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一国两制”实践教育,引导人们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增强对国家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四、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

21.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要加强内容建设,改进展陈方式,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为社会各界群众参观学习提供更好服务。健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和保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财政补助进行重新核定。依托军地资源,优化结构布局,提升质量水平,建设一批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作用发挥明显的国防教育基地。

22.注重运用仪式礼仪。认真贯彻执行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学习宣传基本知识和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让人们充分表达爱国情感。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天定时在主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国庆期间,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全国城乡社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组织升国旗仪式并悬挂国旗。鼓励居民家庭在家门前适当位置悬挂国旗。认真组织宪法宣誓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通过公开宣誓、重温誓词等形式,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23.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或纪念活动和群众性主题教育。抓住国庆节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主题宣讲、大合唱、共和国故事汇、快闪、灯光秀、游园活动等形式,引导人们歌唱祖国、致敬祖国、祝福祖国,使国庆黄金周成为爱国活动周。充分运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时间节点,广泛深入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的主旋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引导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24.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大力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结合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5.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领略壮美河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加强考古发掘和整理研究,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工业遗迹,推动遗产资源合理利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旅游质量水平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内容,防止过度商业行为和破坏性开发。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凸显教育功能,加强对讲解员、导游等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加强对解说词、旅游项目等的规范,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标准。依托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科学工程等,建设一批展现新时代风采的主题教育基地。

五、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26.用好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各级各类媒体要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创新方法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把爱国主义主题融入贯穿媒体融合发展,打通网上网下、版面页面,推出系列专题专栏、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以及融媒体产品,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生动讲好爱国故事、大力传播主流价值观。制作刊播爱国主义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在街头户外张贴悬挂展示标语口号、宣传挂图,生动形象做好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进行批驳和辨析引导。

27.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大力宣传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宣传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宣传具有爱国情怀的地方先贤、知名人物,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引导人们把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干事创业、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做好先进模范人物的关心帮扶工作,落实相关待遇和礼遇,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

28.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把爱国主义作为常写常新的主题,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劳动、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深入实施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等,加大对爱国主义题材文学创作、影视创作、词曲创作等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经典爱国歌曲、爱国影片的深入挖掘和创新传播,唱响爱国主义正气歌。文艺创作和评论评奖要具有鲜明爱国主义导向,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坚决反对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文艺的爱国底色。

29.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制作推介体现爱国主义内容、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纪录片、微电影等,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实施爱国主义数字建设工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与网络传播有机结合。创新传播载体手段,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新产品,生动活泼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在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依法依规进行综合治理,引导网民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言行,汇聚网上正能量。

30.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爱国主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情感,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一方面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要培养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大力宣传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和倡议,激励广大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美好未来。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倡导知行合一,推动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人们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反对极端行为。

31.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的制定完善中,发挥指引、约束和规范作用。在全社会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英雄烈士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使普法过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严格执法司法、推进依法治理,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对不尊重国歌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与标志,对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行为,对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设施,对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等,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严惩暴力恐怖、民族分裂等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六、加强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领导

3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和存在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33.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必须突出教育的群众性。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作协、科协、侨联、残联以及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面向所联系的领域和群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动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讲述亲身经历,弘扬爱国传统。坚持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结合人们生产生活,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体现到百姓宣讲、广场舞、文艺演出、邻居节等群众性活动之中,引导人们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34.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的洗礼、精神的熏陶。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虚功实做、久久为功,在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细微处下功夫,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务实节俭开展教育、组织活动,杜绝铺张浪费,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纲要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上一篇:学校晚归检讨书下一篇:限价房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