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工作建议

2024-08-21

年轻干部工作建议(精选8篇)

年轻干部工作建议 篇1

1.政治信念要坚定、宗旨意识要牢固、综合能力要过硬、工作作风要务实、人格品行要端正。

2.坚忍不拔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秘诀。

3.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4.不断地调整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地超越自我,保持一颗进取心;不断地换位思考,保持一颗宽容心;不断地完善自我,保持一颗自信心;不断地慎独律己,保持一颗廉洁心。

5.始终具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挑战精神,“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超越精神。

6.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注意掌握工作特点、把握工作规律。

7.努力做到“身在事之中,心在事之上”,加强预见性,增强敏锐性,真正掌握工作主动权。

8.要有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办事。

9.远离被动的习惯,学会从小事做起。

10.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11.见责任就上,见荣誉要让。

12.善于倾听,善于克制,善于取低调原则,还要善于等待。

13.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正确地思考。

1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5.学会必要的深沉,注重培养处变不惊的大气度。

16.赞成或反对都要有原则,不可随心所欲。

17.非分之事不可为。

18.不可用假话搪塞上司。

19.不要议论上司和同事。

20.不可图虚名而标新立异。

21.学会接纳,接纳比自已高的人;学会宽容,宽容比自己差的人。

22.要有信心并且懂得运用信心。

23.愿意以博爱的精神去工作。

24.时刻用责任去激励自已。

25.畏难便生难,不难也难;迎难而上便消难,难也不难。

26.无事不要心空,有事不可心乱。

27.与同事相处,一定要多一些信任、少一点猜疑,多一些提携、少一点妒忌,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挑剔,多一些原谅、少一点怨恨。

28.万万不可做变脸大师、多面人。

29.真心弥补同事的不足。

30.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总结。

31.应该给自己的幸福画一条最浅的底线,学会从最平常的日子、最琐碎的事情里品尝幸福的滋味。

32.做一件好事可能成就不了自己的好形象,做一件坏事却肯定能毁掉自已的好形象,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自己的形象。

33.等待是毒药,命运靠行动,养成“马上就做”的工作习惯。

34.有事做,则认真做事;无须多做事,则应潜心读书。

35.个人成才,靠勤奋;做好事情,靠务实;与人相处,靠宽容。

36.拥有热情就等于拥有成就。

37.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38.要领导别人,先学会自我领导。

39.才气其实就是坚持不懈。

40.读书要博、广、多,写文章要专、细、深。

41.忠诚是立足于世的基石。

42.扬长避短,人生便会增值;扬短避长,人生便会贬值。

43.负责任是自己必须为之付出的努力,是一辈子都不能卸下的任务;无论责任大小,都应该引起自己的高度重视。

44.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拿自己太不当回事。

45.不可思小惠而忘大耻。

46.勤奋能弥补笨拙,俭朴可修养廉洁。

47.每天成功一点点、快乐一点点。

48.心安则静,人安则宁,事安则顺。

49.得意时瞧得起别人,失意时瞧得起自己。

50.身体靠锻炼,心灵靠读书。

51.要慎重交友,不能被一些“小”所包围,沉迷于自己的“小圈子”,结交“小兄弟”,放纵“小嗜好”,结果只能是摔跟头。

52.提高两级想问题,靠前一级抓落实。

53.想好了再说,干完了再歇。

54.汇报工作要勤快,请示工作有建议。

55.领导关注的事要及时让领导知道进展情况。

56.领导交办的事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57.要随时为领导减轻压力,不要出难题。

58.头脑既要紧张又要冷静。

59.心存侥幸必有不幸。

60.沟通与协作是共赢的关键。

61.倾听是金,容言是宝。

62.玉琢则成器,人勤则成杰。

63.要说谦话,不要说满话。

64.自觉心使人自尊自爱,自贱心使人自暴自弃。

65.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一份责任须有一份严谨。

66.气血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

6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68.敢于跨越自己设定的藩篱。

69.善于去掉无谓的烦恼。

70.世上没有绝对最好的东西,一切应随条件而定。

71.想长远、重现实,着手眼前、干好正在干的活。

72.自大的人最渺小。

73.人前做得出的方可说,人前说得出的方可做。74.莫把希望当现实。

75.懒惰是心灵的腐蚀剂。

76.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77.眼看好书,心想好理,嘴说好话,耳闻好声,手干好事,脚走好路。

78.克己胜于克敌。

79.巧妙的假话不如笨拙的诚实。

80.适应是一种能力,具备多种应对能力才有可能最终取胜。

81.只有不放松自己、不断进取的人,才有资格与人比高下。

82.自觉适应自己的职位,学会做好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83.戒骄重学习,戒急重平静,戒散重纪律。

84.以刻苦为乐,以虚心为本,以忙乱为戒,以懒惰为敌。

85.时间花在学习上,精力用在事业上,心思放在工作上,智慧投在创新上。

86.多面壁,少碰壁。

87.闻过则喜,闻过则改。

88.无论多忙,都要毫不犹豫地选择快乐。

89.做对的事,用对的方法去做事。

90.成功在于追求,辉煌源自创造。

91.你让人放心,别人才对你放心。

92.执行没有借口。

93.工作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

梁衡: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9篇。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说既要有思想,还要文字美。要符合三个条件。1.文章提出了一个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2.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3.文章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们只是就文字“选美”,当然还会选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等,那是另一个范畴。

下面按这个标准一一分析。

贾谊的《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后来说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词“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即出自本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人格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成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此。

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广为流传。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就是1942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水可载舟覆舟”,即出于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几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林觉民的《与妻书》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再次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牺牲个人,报效祖国。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

这些文章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空前绝后,比如我们现在不可能再写出唐诗、宋词;已上升到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能经得起重复,即实践的检验,会常读常新。人们每重复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雨一打就碎,而一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年轻干部工作建议 篇2

1 课前准备

要想上好一节课, 首先要读透教材, 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争取达到脱稿讲授的程度, 这对每位教师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说, 每次上课都体现着年轻教师的成长。而很多年轻教师备课时都选择教材和教参, 除此之外, 几乎没有其他的参考资料。现在网络很发达, 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搜寻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每节课都有重点、难点, 且各个知识点的要求标准也不同, 有的知识点需要记忆, 有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有的知识点需要了解, 年轻教师在备课时应对这些要求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这样, 才能在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

2 课上讲授

上课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对上课时间的掌控。上课前要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 这部分时间占多少呢?笔者认为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其中包括对学生的提问检查, 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接下来是上新课的时间, 一节课中的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需要35分钟左右。其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教师在板书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如红色、蓝色) 在黑板上醒目标出。在讲述重要知识点时, 教师的语气要加强, 语速要放慢, 语调要加重, 并重复一到两遍, 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声音的抑

上一节课不难, 但要上好一节课却并非易事。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这样既能传授知识, 又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年轻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扬顿挫, 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其中的难点内容, 年轻教师要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于有些难点, 教师可利用板书的形式加以阐述,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使学生看后一目了然。比如在讲到“物质结构中对分子极性的判断”时, 学生容易混淆, 此时教师要告诉学生, 分子的极性根据两点来判断:一是共价键的极性, 一是空间构型。这时, 用板书的形式展示这部分内容,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见图1) 。

另外, 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 也比较杂, 年轻教师可用表格的形式, 将它们放在一起做比较。例如在讲解“卤族元素”时, 提到医学上一些重要的卤化物, 书上共列出了6种 (见表1) , 教师用图表的形式将它们进行比较,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末小结

教师应在课堂结束前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 布置作业, 并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和个人特长, 勤于学习、努力实践、勇于探索, 就一定会上出一堂精彩的课。

摘要:上课几乎是每位教师天天面对的事情。对年轻教师来讲, 上好一节课要从复习、讲授、小结3个环节上去下工夫, 其中, 对各环节时间的把握也很重要, 尤其在讲授重、难点内容时, 更要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 力争把知识点讲懂、讲透。年轻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习他人的优秀方法, 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给年轻爸爸的12条建议 篇3

在中国,祖父母帮助带孩子的现象很普遍。这也给爱偷懒的爸爸们(年轻的爸爸可能略多一点)找到了借口:我母亲替我完成了相当一部分责任,我偷偷懒倒也无妨。实际上,我们一直没有搞明白一件事情——父亲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从母亲的背后走出来,去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2、相信自己能成为好父亲

就像梁静茹在歌中唱的那样,“爱真的需要勇气”。面对刚刚来到世间的小宝宝,年轻的爸爸也需要足够的勇气来接纳孩子,同时也接纳小宝宝所带来的诸多变化。而且,我们还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父亲,因为有了这种自信,我们就成功了一半。我们既然能够成为很出色的工程师、设计师、律师……那么,给孩子换换尿布、冲冲奶粉这样的熟练工种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3.体会“被爱”

很多“大男孩”型的父亲在被妻子照顾得十分周到的时候,这种桌子亮亮的、饭菜香香的、妻子乖乖的感受就成为了一种常态。妻子靠着那份浓浓的爱意坚持着,而丈夫却渐渐体会不到这种“被爱”的感觉了。所以,在爱宝宝之前,爸爸们首先需要让自己情感的神经更敏锐一些。当重新获得那种美好的感觉时,我们也很愿意将我们的爱融入到这个暖融融的小家庭里面。当看到宝宝朝自己笑一笑,大眼睛很专注地看着自己的时候,那种感受就是被爱了。

4、用温情主动调试夫妻关系

即使我们在很多有关孕期的书中都读到过在妻子生产后有可能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但是,面对妻子诸多的“无理取闹”,自己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忍无可忍。这时候,夫妻关系会面临一场始料不及的考验。加之妻子把所有的经历和温情都投向了孩子,好像原来的甜蜜爱情一下子就蒸发掉了。这种受冷落的感觉可能会让你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妻子和刚出生的小宝宝。于是,原本充满温情的家庭陷入了一种冷战状态。实际上,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在妻子生产前,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宝宝出生后,我们需要做什么,不仅是照顾宝宝的饮食起居,还要对妻子关怀备至,不仅照顾她的身体,还要照顾她的情绪。这样的话,妻子出现产后抑郁的几率会小得多。即使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也能很快帮助她度过。

当夫妻问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双方都没有必要通过一味地坚持来使自己处于强势的地位。彼此间需要真诚地沟通,搞清楚怎么做对家庭的成长、夫妻间关系的成熟以及孩子的成长是最有利的。

5.参与网络育儿生活

不要以为育儿论坛就是妈妈们的天下,实际上那里有很多铁杆父亲呢!而且,育儿论坛里,还有专门属于爸爸们的领地。我们可以在网上和那些与自己一样的年轻爸爸交流一下初为人父的感觉和经验,秀秀宝宝的靓照,维护一下宝宝的个人主页,或者向有经验的爸爸们取取经。可以说,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很休闲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家的温情的地方,对面爸爸的一声招呼、一声问候都有助于我们很快地进入角色。

6、和孩子一起重回童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爱玩好动。这时候,他们需要父亲强有力的臂膀。所以,我们首先要有足够的热情参与进来,和儿子一起玩组装玩具、研究各种汽车模型,和女儿用布娃娃过家家,给她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但是对某些游戏又是那么执著。捉迷藏、被爸爸举得高高的……对这样的游戏,我们不妨时不时地和孩子玩一下。你会发现小家伙的兴致会马上被你调动起来。

7、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而今,好爸爸们还需要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发挥作用。我们教育的主导方向是什么?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有了这些愿望,又该如何一步一步去实现?这些都不仅仅是妈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爸爸们同样需要有自己的主张,然后通过协商和妻子达成共识。在执行的时候,我们不仅是监督者和评判者,更是实践者。

8、做创造型父亲

对事业来说,年轻是一种资本。对做父亲来说,也同样如此。因为与那些有经验的过来人相比,我们更有精力也更富创造性。所以,在学习别人的经验的同时,没有必要过于拘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情况从容应对。当我们把这种创意纳入到生活当中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空间会逐渐变得灵动起来。

9.关掉电视

看电视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主要休闲方式。尤其是在周末,很多爸爸从早上刚睁开眼睛就打开电视,电视连续剧、球赛,一个接一个。当爸爸很开心地走过来和孩子亲近一下时,不用问,不是因为插播广告就是因为球赛中场休息。所以,对那些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的爸爸们来说,不要再让电视占据我们太多的时间。我们需要提高和孩子在一起的质量,关掉电视,全身心地陪伴孩子。

10.给自己留些空间

不要因为有了孩子就和以前的朋友们断绝来往,整天过着从家到单位两点一线的日子。我们还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适当的时候,叫上几个好朋友去打打网球,或者和妻子看场电影。偶尔改变一下生活节奏和生活内容,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家庭都很有好处。

11.制定理财计划和持家方略

对大多数年轻的爸爸来说,有了孩子以后,经济压力会大幅度增加。这时候,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理财计划。在这方面,似乎男性思维会发挥更大作用。

12.记录孩子的成长

年轻干部工作建议 篇4

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保证党的事业永葆生机的根本大计,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各级党政十分重视从团工作中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把年轻干部培养好、选拔好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一、在共青团工作中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意义。

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既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要求。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历来是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针对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年龄结构严重老化的形势,指出抓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决定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问题,做不好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抓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号召积极推动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历史证明,只有不断推动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才能为党的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团结广大青年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也是社会成员构成的主体,能否团结好广大青年人积极支持和投身国家建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知识经济的到来,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年人比过去有着更高的文化素质,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政治诉求,也有着更强烈的民主法制意识,团结并带领广大青年人支持政府工作,积极投身国家建设需要优秀的年轻干部队伍。而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年轻干部作为年轻人的一份子,对青年的吸引不仅是政治的凝聚、文体活动的依赖,而且更多的是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年轻团干部多数具有高尚的品质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使青年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尊敬、自然而然地服从和支持。“共青团无钱、无权,靠的就是嘴巴甜”,这是流传在团干部中的一句口头禅,也是年轻团干部做好工作的法宝。年轻干部作为后继力量,如果培养选拔工作跟不上,干部队伍就会青黄不接,发展难免会受到影响。

3、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的紧迫任务。缺乏年轻干部的领导班子是很容易成为一潭“死水”。近几年来,各级党政不断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一批政治素质过硬、能力水平较高、工作作风扎实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而共青团干部队伍既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份,又是党政干部的预备队;共青团干部既是共青团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又是团结、带领青年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团干部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中最年轻、最积极、最富有活力的生力军,是党政干部的预备队。当然,团干部比较年轻,理论和实践功底不厚,阅历不丰富,在思想、政治、能力、心理等方面都还不成熟、不完备,因此,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的紧迫任务

二、现阶段年轻干部在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大力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组织的一项永恒的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团干部队伍建设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1、理论功底不够扎实。一些年轻干部中在共青团工作中还存在重学历轻团务、重技能轻文化等现象,忽视理论的提高,又不注意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因此,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就显得比较薄弱。在成长过程中较少经历过大的政治考验,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上要逊色一些。

2、工作作风上还不够扎实,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一些年轻干部在团工作上急于出成绩、得荣誉,往往对眼前的、现实的成就比较看重。在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开始干劲足,一遇困难和挫折则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意志;少数团干部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工作消极拖拉,往往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有的眼高手低,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圆滑世故,怕担风险等。

3、实践经验还比较单一。不少团干部的工作经历比较单一,从学校到机关,“从团到团”,缺乏其他岗位的锻炼。因此,在企事业单位、学校团委领导班子中,不少团干部都希望得到更多党政工作的锻炼,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

三、在共青团工作中培养年轻干部的若干建议

培养选拔高素质的年轻干部队伍,不但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因素和现实需要,也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未来发展的大事。因此,各级党政应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1、放宽视野,不拘一格选人才。

各级党政应该更新用人观念,培养选拔好年轻干部。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

唯亲;既要德才兼备,又不求全责备。应该抛弃过去那种论资排辈、以及凭个人好恶选人的观念和偏见,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年轻干部。要广开渠道,发掘人才,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做到用人公平,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

2、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应该做到“三要”(1)要重视对领导才能的全面考察。要看年轻干部能否时刻坚持党性原则,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看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协作;要看是否具有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能力;要看是否具有实践经验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2)要注重工作实绩。要看年轻干部是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真心实意办实事,既勤奋工作,注重实效,又不做表面文章,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3)要坚持群众公认。要看年轻干部能否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否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是否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对那些贪图私利,只考虑个人得失;那些不顾大局、争名争利、闹不团结的人;那些只说不做,热衷于搞形式的人;那些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人,不应该选拔到领导岗位上。

3、立足岗位,不断锤炼年轻干部。

共青团是一所大熔炉,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每一位年轻干部都应该珍惜团的工作,勤奋做好团的工作。团干部的身份,使团干在政治品质上得到很好的锻炼,责任意识不断加强,讲大局、讲政治、讲正气自觉性较强。同时团的工作内容广泛,能使团干部在组织协调、应变交际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实践就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是要给他们加担子,开路子。

4、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 篇5

——读后感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当我们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一个朋友;当我们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是和老朋友重逢。”的确如此,读冉乃彦老师的《给年轻教师的建议》一书,仿佛与冉乃彦老师在一起促膝谈心,侃侃心语,其对人生的超然态度、轻松的心态、快乐给我最深刻的感受。

冉乃彦老师说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遇上了好时代,在他们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有抱负、有思想、有才华的年轻人,而且仅仅因为敢于思考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更谈不上为人民建功立业了。而现在的年轻教师们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只要不懈努力,将会前途无量。冉乃彦老师建议年轻教师要避开四个误区:第一点要避免认为“来日方长”,要善于过好每一天,要学会抓紧每一分钟;第二点要避免“等着天上掉馅饼”;第三点不敢踢“临门一脚”;第四点玩深沉。刚刚进入工作岗位,肯定处处会遇到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自己踏踏实实的探索,了解真实的社会。确立鉴定的人生之路。每天看几页,每页的内容都使我感触颇深。

“教师如何获得幸福感”。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教师都非常爱自己的职业,并且争当优秀教师,为学生付出努力等等,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幸福感。其实原因出在自己身上。幸福感的获得,需要对人生意义的透彻理解和执着追求作为基础。有时候自己也会想年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没什么乐趣。但看了冉乃彦教授给我们的建议,“柳暗花明又一村”便成了我成长足迹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真正了解了教师这个职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体验成功,那么你就会为自己感到自豪,你就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如何看待公开课”。刚步入教师职业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上共开课,那么多双眼睛在注视你上课,那么多学生在吸取你的知识,“话不要说错”、“始终面对微笑”、“知识不要讲错”......这些便已经占据了自己的大脑。冉教授提出,年轻教师首先要明确公开课的价值,它是对年轻教师的一种培训方式,而不是阻碍你成长的绊脚石。没有失败就没有成长,只有听课教师对你提出意见,你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教师的创造性”。冉教授说:“我们要想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将自己培养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实践最重要,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不要让他留在你的脑子里,而要付出行动去践行这个想法,才会知道是否可行。与人合作也不容忽视,每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不同,对某一个问题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要善于与人合作,敏锐的发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点,在与其他教师的思维碰撞中点燃创新的火花,切不可盲目拒绝外界的有价值的信息而孤芳自赏。

一本书看完,感慨良多。也让我理解了“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而且苏霍姆林斯基在曾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后,我要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使自

己的教育素养提高一个层次。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认为,制定一个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信念。每天分时段读书,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扩大读的范围,可以读先秦诸子、古代文学、教育名著、教育刊物、教材等等;如《论语今读》,林维明《儒教》,《老子的智慧》,《苏菲的世界》,李镇西 《爱心与教育》,弗洛姆 《爱的艺术》,帕尔默 《教学勇气》等。形成科学合理的读书方法,在追求量的同时发生质的变化,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水平。

2、立足课堂实践,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从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处请教,从名家光盘里学习,从市区名师中汲取,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

3、学会反思,形成创新的工作局面。坚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出不足,积极客观地面对,辨证看待问题,创新工作,把反思的成果落实在具体的事件中,并形成书面笔记。

4、笔耕不止,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及时记录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灵感,诉诸于笔端,写出教育案例、故事、论文、随笔等,力争多多发表。

5、加强教科研,形成一定的学术能力。努力探求教育教学的规律,用研究的成果指导教学。在研究中提升,在提升中研究,走一条研究的学术道路。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6

这本书针对性很强,特别适用于年轻教师。没读书前,我认识不到自己走入一个个误区之中,可是,通过现实的实践之后,我感到我正在走入一个一个误区中。通过读这本书,认识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读的书很多,要学的理论很多,实践起来更是要一丝不苟,最后,还要认真反思,让自己做得更好的方法。

先说说我的误区吧。其实年轻教师就像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怕自己做得不对,不好,一味模仿老师表扬过孩子的样子,以为模仿就能够让自己成功,让自己达成老师喜欢的样子。却不再思考为什么这个行为好,这个行为不应该出现在学生中,动脑思考,是他们反应不及的一个思维缺陷。作为年轻的老师,我就进入一年级新生的误区,以为一味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具体的方法技巧,一味的照搬照抄就能够达成目的,找到一抓就灵的偏方,达到想要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这是错误的,因为我没有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得理论是什么呢?比如,校本研究课上,我认真听其他老师的课,观察他们对学生的评价,但是,一节课有几次评价,评价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都是年轻教师应该思考的地方,怎么样思考呢,我想我应该找到了身上的不足,就是读书来弥补,读书用来掌握先进的科学理念,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创造成功的方法,从书中不是找依赖现成的经验,而是用优秀的经验进行反思,进一步举一反三。本书中有句话。轻视理论,懒于学习,囤点招数,想走捷径,反应了年轻人的浮躁,这句话,如果放在之前看,我一定仅仅关注,我不能浮躁,我要一步一个脚印,但是现在我才明白轻视理论也是浮躁不负责的表现,我希望我的认识不要太晚。所以我很认真读了这本让我当头一棒的书。本书籍首先讲述了年轻教师的困惑,想做尽善尽美,而在“琐碎”“重复”面前举步不前,但我们可以在“矛盾”中寻求发展,矛盾就是哲学中一分为二的思想,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提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公平,需要一碗水端平,在工作中,具有高尚的责任感,应该表现在自己应该做、可能做得范围内,做得好,做得深。特级教师于漪认为“激情也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教师心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中点燃起理想的火焰,塑造优美的灵魂”。本书对这段文字举的案例是,语文教师讲《井冈山》,二百名战士为了新中国牺牲生命的故事,老师讲到这里,情绪十分激动,延伸到,他没有带好班,辜负了战士们为新中国贡献生命的话,学生们看到老师的泪水,感受到了老师的情感,之后,学生非常安静直到下课。这些均体现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言行一致对于学生是相当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采百花之密”即善于向优秀教师学习。我们要长期扎实的实践,顽强自觉的学习,就是勤奋读书,联系实际的思考,就是反思,充满个性的创新,和教师密切的联系,就是发挥团队精神,也要求对个人负责,就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于年轻教师,应该掌握扎实基本技巧,逐步了解理解并树立正确的理念,我读过一段文字,语文识字课上,学生发现“蚂蚁”“蝴蝶”“蜻蜓”“蚯蚓”等昆虫的名称都有虫字旁,这时老师和学生表现出一样的惊喜,学生编出“蟒蛇地上找吃的,白兔地上蹦蹦跳,母鸡窝里在下蛋,蜗牛树上睡大觉”的儿歌。老师坦率而又热情的表示:“这么好的儿歌,我都写不出来”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情感表现得如此自然,如此得当,这样才能在细微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肯定,记得我讲完《认识时间》赵老师给我评课时,肯定我说,我学会了倾听。在最初的时候,我每次讲课之后,评课时候,老师提出的建议就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后来我有意识听别的老师如何倾听学生的发言,然后在运用到自己身上。

年轻干部工作建议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 煤矿企业采掘职工队伍经历了由兵团建矿初期的第一代矿工, 到改革开放时代的第二代矿工, 进入到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日益完善情况下的第三代矿工的转变。目前, 煤矿采掘职工大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今后将由谁来采煤?”的严峻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如何吸引、培育、稳定、壮大年轻一代采掘职工, 成为煤矿企业采掘职工队伍建设新的重要课题。

当前煤矿企业采掘职工以第二代矿工为主角。第一代矿工已退休, 第二代矿工指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初期出生, 年龄多在三十六七岁至四十七八岁之间, 四十岁出头的人居多, 他们多数已选留, 基本将稳定在矿山,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将无法从事井下的体力劳动。第三代矿工指80年代或90年代的采掘职工, 近几年进入矿山的职工, 即俗称的“80”后, 这部分职工约占采掘职工总数的25%, 且相当部分没有扎根矿山的思想, 一旦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或在矿山受到制约便会远走高飞。

1“80”后采掘职工的思想状况

“80”后采掘职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思想活跃, 受市场经济思想影响大。经调查分析, “80”后采掘职工思想状况有以下特点:

(1) 矿山对年轻一代采掘工的吸引力有所减弱。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就业面宽, 加之国家对农民政策倾斜, 使得农民工可供选择的机会多。经调查有超过50%的人愿意留在矿山, 40%多的人只愿意干到合同期满。

(2) 相当部分年轻采掘工对正式招工政策无兴趣。经调查对正式招工有吸引力的有70%, 无所谓的有30%, 对他们有吸引力的是住房公积金。

(3) 大部分年轻采掘工有强烈的学习采掘技能的愿望。对技能等级鉴定认为有吸引力的有95%以上, 说明“80”后的农民工, 还是看重技能水平, 他们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偏差。

(4) 对现有收入水平还有更高的期望。希望年收入为:6万元的有7%, 7万元的有20%, 8万元的13%, 希望在现有基础上能够有所提高的占60%。

(5) 希望在矿山解决家属上班的有67%。因此, 企业要拓展家属工就业渠道。

(6) 对矿山的规章制度和井下的应知应会知识, 他们全部都表示熟悉, 说明他们很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针对现有安全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 有73%认为满意, 13%认为收效不大, 14%认为太死板, 所以要求企业管理者更新培训理念。

(7) 面对现行的工资民主分配制度, 还有20%表示不清楚和不满意。因此要求区队长要做细分配工作, 公平、公正、公开分配制度, 做好答疑解惑工作。

(8) 部分职工对补工补款的认识不到位, 75%的人认为补工补款过低或趋于合理, 25%的人认为补工补款太高。

(9) 超过95%以上的人要求争取当班长, 说明“80”后的采掘工, 在矿山争强好胜的进取精神还是很强的。

2“80”后采掘职工流失的原因调查

随着社会发展, 农民工就业面宽, 可供选择的机会增多, 劳动力流动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调查分析, “80”后采掘职工流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家乡有更好的发展项目。如林某回农村家里有桔园;青年采掘工曾某不愿选留, 他打算回家养羊, 一年收入至少有五六万元。

(2) 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感觉无望。如感觉选留既注定终身干煤矿或选留后也觉得没有更好的优势等, 现在农村也有合作医疗、也有部分养老保险, 因此选留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选留后唯一的吸引力就是住房公积金。

(3) 去外地打工或从事其他工作。如方某回老家协助亲戚打理生意;部分技术熟练工被周边小煤硐挖走, 这也是采掘职工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存在计生问题或违章违纪问题被处理。个别人为了回家生育二胎;个别人存在赌博行为输钱, 到年底存不到钱的只好离矿;还有个别人因重大“三违”受到处罚思想上产生疙瘩而离矿;个别职工因为招工时没有二代身份证, 借用其他人的身份证, 按规定给予清退。

(5) 其他客观因素造成人员流失。“80”后年轻人存在矿山娶老婆难的婚姻问题;因为骑摩托车回家时, 摔伤后无请假自动离矿。

(6) 矿井在劳力组织管理上不到位造成个别人员流失。如因矿井人员组织调整分配到回采队, 不想干采煤, 又调不回掘进队, 因而离开矿山。

(7) 另外还有因为井下黑暗或矿井发生安全事故产生恐惧心理而离矿的人员。

3 加强年轻一代采掘职工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1) 增加职工收入。首先从提高工效上入手, 改善作业环境条件, 增加机械作业的投入, 减轻劳动强度, 自然就能提高工效。其次从节约材料消耗上入手, 俗话说:说一百遍不如领导做一遍, 因此要求管理人员深入井下现场具体演示一遍, 如认真地开好一茬炮, 伸手整理出一块板皮, 蹲下捡起一个螺丝钉。

(2) 增加矿务公开的透明度。认真对待收入分配问题, 特别是井下一线工人因为遇上一个时期的生产条件较差, 工作既辛苦, 收入反而还更低的问题。在招工时要打破区域和年龄的限制, 适当降低招工条件的门槛。吸引更多的青年农民到煤矿工作, 使煤矿采掘一线充满生机和活力。

(3) 改进选留政策。一是应转变“技能鉴定必须与工作年限相结合”的旧的晋升观, 因为传统的人才观在我们这种重体力企业尤为不适应。二是中、初级工享受住房公积金的数额偏低, 他们认为正式招工后最具有吸引力的本身就是贪图住房公积金, 它是最直观最直接的社会福利待遇。三是现有的工作面迎头, 存在都是正、副班长在操作, 新工人现场操作的机会相对很少, 制约了他们提高技能水平的实践能力。所以要将肯学肯干的优秀农民工, 定期转为全民合同制职工, 使他们获得和正式职工一样的待遇, 以满足他们改变身份的需求。

(4) 加强职工安全培训。通过日常化安全常识的教育和安全技术的培训, 让他们清楚:任何规律都是可以被认识和掌握的, 事故并非是难免的, 只有严格按规程作业, 才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保证安全生产, 消除他们听天由命的心理。因此在农民工对井下作业基本熟悉之后, 再及时纠正他们“重数量, 轻质量”以及“马虎、凑合、不在乎”的思想, 让他们知道各项安全规程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 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5) 改进安全罚款处罚的方式。一是要改变先处罚后教育的工作方式, 应从源头开始发现隐患, 讲解隐患会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后果, 再蹲点督促落实整改, 并教导整改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这样的现场教育培训效果会更好。二是要不定班次, 不定时间段地动态检查, 特别是班末2个小时的检查尤为重要。三是在安全检查过程中要和6S4E精细化管理相结合, 注重每一个细节, 发现一个隐患解决一个隐患。

(6) 必须树立后勤人员全心全意为一线职工服务, 急一线之所急, 想一线之所想的思想意识, 主动服务于一线的意识, 把做好农民工的工作作为自己应尽的本份的工作职责来完成, 一切的工作以一线生产为轴心展开, 要以“以人为本”的管理为原则, 以达到“双赢”为目的。矿井应在住房条件、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为年轻采掘工解除后顾之忧, 促使他们稳定在矿山。

(7) 发挥工会的作用。为了农民工的思想稳定, 要做好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就要帮助农民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把更多的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把“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真正落到实处, 重视农民工的政治地位, 合法权益, 福利待遇等, 为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和各项待遇, 积极采取措施。“80后”职工也会在企业做大做强中成为企业坚强的人力资源、不可战胜的“堡垒”。

综上所述, 加强年轻采掘职工队伍建设, 必须建立以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增强矿山的吸引力, 再辅之以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 才能促使年轻采掘工心甘情愿地稳定在矿山。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煤矿企业“80”后采掘职工的思想现状及流失的原因, 了解“80”后采掘职工对矿山的需求, 提出吸引、培育、稳定、壮大年轻一代采掘职工的措施及建议。

给年轻班主任的几点建议 篇8

一、 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年轻班主任多为刚踏出校门不久的学子,恰值多梦的时节,他们总是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和憧憬,总是期望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就一番事业。事实上,现实生活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有的只是苦与累。作为教师,也许自己的能力很强,但是展示自我的机会却很少;做的事情很多,而留名的却很少;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回报却很少。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年轻教师的心开始浮躁起来,以至于怨天尤人,一方面报怨自己的工作单调无味,另一方面报怨自己工作苦,在工作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开始敷衍塞责。因此,我建议年轻班主任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师者只有保持平静的心态,才能排除尘世的喧嚣,守住自己最初的梦想,守住创造的激情,潜心研究班主任工作。也只有心态平和,才能让自己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年轻班主任都有着极强的责任心、远大的抱负,所以在工作中他们往往也会急于求成,急于“露一手”,妄图通过自己几次长篇大论的主题班会或组织几次大的班级活动就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班主任说白了就是一个“孩子王”,对于他们来说,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无数琐碎小事的累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不是一天、一时就能形成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日常生活中这些琐碎小事是最能考验班主任智慧,也是最能体现教育实效的。因此,我建议年轻班主任要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曾有这样一则案例:一位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班级后,他不是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而是一声不吭地先绕教室巡视一圈,然后迅速走上讲台,开始对巡视的结果进行通报,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接着这位班主任又告诉学生,他每天都将随时进教室检查卫生,一旦发现谁的座位周围有垃圾,就将通报并给予批评,达到一定次数的还将给予适当的惩罚。这样几周下来,班内再也没有人乱丢乱扔了,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班风因之迅速形成,班级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学校前列。从表面看,这位班主任每天紧盯班级学生的卫生情况是有点小题大做,但是从其长远来看,正是班主任的这一小题大做,才使学生变得谨言慎行,因为班主任连卫生这等小事都如此重视,其他方面又怎么可能放松呢?

三、 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年轻班主任刚刚参加工作,年轻气盛,容易发脾气是他们的一个通病。当遇到学生违犯校规校纪时,我们多数老师习惯的做法是:先对当事学生进行一顿猛训狠尅,然后再要求其当众认错,最后写出检查并保证永不再犯。班主任们也对自己的这种处理方式很满意,因为每次只要自己一发火问题都会立马得到圆满解决:学生当时不仅承认了错误,并且还痛下决心今后会改正错误的。其实这种“发火”式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很不可取的,因为班主任的一时冲动有可能会导致突发事件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影响对学生的后续教育。另外,班主任仅凭主观臆断就妄下结论往往会造成“冤假错案”,同时会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抵制情绪,他们会故意上课时讲话、做小动作,本来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开始紧张对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出这一尴尬境地呢?结合自身实践我给年轻朋友提出这样一个建议: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设一个“站岗的哨兵”,让它随时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静,切不可把自己心中的不快带到教室,更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处理事情。不论学生犯下多么严重的错误,也不能怒发冲冠、劈头盖脸地批评学生,而是要想方设法使自己头脑冷静下来,让心情恢复平静,等理智重新占据上风的时候再去处理学生的错误。

四、 适时亮出自己的绝活

孩子们大多喜欢和敬佩那些博学多才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形象,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也就是说班主任要想吸引学生、管住学生,没有使他们信服的地方是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的。所以青年班主任必须要在学生面前适当地亮出自己的一些绝活。如:担任语文教学的班主任可以从谈吐、文笔、字迹几个方面选定突破口;担任艺术科目教学的班主任可以适时将自己的剪纸、竖笛、二胡、书法等才艺展示给同学们;在授课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下自己渊博的学识,进行跨科授课……这样必然会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让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主动地去适应班主任一些独特的授课方式和管理模式,而不是去盲目、错误地品评,师生关系也自然会日趋和谐、融洽。

五、 做好班主任工作与授课的平衡

作为班主任,通常既要承担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承担该班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我们很多年轻班主任不能很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常见的问题是:上课前一旦发现班级学生在某一方面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就会立马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处理,对全体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然后再开始授课。也许有很多班主任会说这没有什么不对啊,教育就是应该讲究时效啊,对于学生不良行为的校正应该从速,只有这样其效果才是最好的。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因为,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是两种不同的工作,课堂上处理班级事务首先会占用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破坏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其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其次课堂上处理班级事务,还会引起班级学生强烈的逆反和抵触。每次上课前班主任都对学生进行一番训话,这无疑会给他们蒙上一层厚厚的心理阴云,班级气氛也会变得沉闷,长此以往还会令班级那些遵规守纪的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我对年轻班主任的建议是:班级日常工作中应随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教学与管理分开,该干嘛就干嘛。对于课前那些偶然的、突发的小问题应尽量做好记录,留待课间再给当事学生指出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或者是在班会课上把这些问题集中指出来,以引起大家注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最大可能地化解消极作用。

六、 争取任课教师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在班级管理这场大戏中,我们的传统思维是班主任是主角,任课教师是配角,所以有很多年轻班主任都会认为自己是班级的唯一“主宰者”,任课教师的职责就是协助和配合自己的工作。在班级事务的决策中他们也不会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一切都是自己独断专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班级纪律松懈,班风不正,学风不浓,除了班主任所教学科的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外,其他功课均在年级倒数。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呢?我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就是: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学会放低姿态,主动为任课教师服务。课下闲余时间要主动帮助任课教师排忧解难,经常向任课教师了解其学科作业上交和课堂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一旦发现学生某学科成绩退步了,就要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当科任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学科活动时,班主任应根据自己的了解,积极向科任教师推荐合适人选,并组织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力所能及地为科任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确保科任教师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样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就会日趋密切,班级工作中的配合也会日趋顺畅,最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七、 正确把握师生交往的尺度

有些新班主任在思想上尚未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学生走得过近,甚至和学生称兄道弟,不过最后他会遗憾地发现:开始学生很喜欢他,但当学生发现老师还要教育他们的时候,对老师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还有些年轻老师则走相反的极端:对学生专制,不给学生说话的空间,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和抵触,以至于师生双方经常会形成顶牛的局面,这也是不可取的。我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就是:正确把握师生交往的尺度,拒绝零距离,也反对距离过疏。教师与学生之间固然要建立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因为过疏会拉大彼此间的距离,产生感情上的隔膜,有时还会失去理解和支持。但在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不可过分亲近,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距离过近,关系过于密切,这样虽然会赢得多数学生的好感,但也可能会导致教师丧失原则,只知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愿望,以致学生做事没有任何顾忌,班级管理陷入一片混乱。教师与学生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会使教师更加庄重从容,处事公平洒脱,获得学生的尊敬。

八、 勤反思、不断总结

上一篇:催人奋斗的正能量经典语录下一篇:假如有那么一天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