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复习教科版

2024-08-20

初三政治复习教科版(精选8篇)

初三政治复习教科版 篇1

同在阳光下——共享阳光

中考解析

1、(重庆中考)2006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明确提出,2007年将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以上举措,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这些举措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保障 B.这些举措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这些举措将使弱势群体进一步得到社会的关爱 D.这些举措有利于奖勤罚懒,与社会公平相违背 答案:D 解析: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植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的措施之一,D明显对其作用认识错误。

2、(太原中考)奉献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其中的行乞现象引起了高二学生黄妍的关注。

在长达八个多月的时间里,黄妍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经常到繁华闹市、车站、广场,调查乞丐的生存状况、行乞原因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调查中,她克服了被人误解、谩骂等种种困难,对乞丐不嫌弃、不鄙视,先后与他们中的265人进行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掌握了大量真实的资料,完成了2.6万多字的调研报告。该报告以独特的视角、全新的见解提出了妥善安置乞丐的方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黄妍的事迹对我们健康成长的启示。解析:

本题为综合题,结合本课所学,主要考察的是社会成员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特别是青少年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弱势群体。答案要点:

(1)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黄妍调查乞丐问题,体现了她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我们应增强平等意识,主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2)我们应积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我们既帮助了他人,又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黄妍用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只有主动承担关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才能健康成长。

在线测试

一、选择题

1.2008年5月,我国四川汶川等地发生强烈地震,一部分灾民瞬间成为弱势群体,社会各界纷纷捐钱捐物。对此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B.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和正义

C.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弱势群体可以很快摆脱弱势地位,成为强势群体

D.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在通过实际行动来关爱、帮助和扶持弱势群体

2.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三道保障线,加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构成我国现有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列对这些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②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

④使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08年5月,四川汶川等地相继发生8级地震,导致汶川、绵阳等地的一些人民群众失去了家园,各地政府和人民都为灾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互助互济、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等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需要来自社会的实际帮助

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和民族精神 ④那些灾区的人们只重视亲情,无需社会的援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帮困济贫、匡正扶弱、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能体现我党保护弱势群体的措施有()①坚持以发展促和谐 ②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③更加注重社会公平④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5.长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灵达公司在得知贵阳市儿童村建设资金有一定缺口时,一次性捐助人民币500万元,使儿童村得以顺利落成,让更多的弱势儿童得到了妥善的照料。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④公司捐资助学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6.“春蕾计划”是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存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截至2006年,该计划已影响到全国各地,募集资金6亿多元,共救助150多万人次失学女童重返校园。这表明()

A.救助失学女童比救助失学男童更重要

B.民间组织在救助失学儿童和扶助贫困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政府加强改进措施,促进教育的平等

D.救助失学儿童,主要还是依靠政府

7.“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等组织的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以上组织都是民间组织

②关注、支持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 ③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民间组织的作用最大 ④民间组织在救助弱势群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党的“十七”大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②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

③参加中国青年示志愿者,奉献力量,关爱他人 ④一个人只要认真对待自己,就足够了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二、综合题

9、材料分析题

D.①②③

【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民生“清单”】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我国政府具体实施了什么措施?为保障“劳有所得”,我国实行了什么制度?

(2)【民生源泉】请你谈谈党和政府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公民平等的举措。

10、开放题:学习了《共享阳光》这一课后,就如何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问题,某中学九年级(10)班准备开展以“爱心无边,共享阳光”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为了能使这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策划本次活动的形式。(至少三种)

(3)请你选某种活动形式,写出活动步骤。

[答案] CDACDBDD 提示:

1、由于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任重而道远,C选项错误。

2、我国政府为帮扶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保障。

3、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关爱,④的说法不正确。

4、计划生育的国策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5、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爱心奉献的表现,并非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9、答案要点:

(1)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我国政府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为保障劳有所得,我国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1997年,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我国还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此外,政府还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10、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设计,学生可结合对弱势群体的认识,设计宣传口号、组织活动。只要紧扣主题即可)

(1)如:关注弱势群体,珍惜美好生活;走近同龄人,帮助失学儿童等。

(2)例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主题知识竞赛、开展主题版报比赛活动等。

初三政治复习教科版 篇2

一、全面复习, 系统掌握, 夯实基础

“面”是全面、总体上把握教材的框架。犹如先构建框架, 再添砖加瓦的房子比较牢固一样, 政治科复习也应先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但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 各知识点之间又相互联系, 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并非易事。因此, 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 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能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 形成知识网络, 而后进行巩固训练。夯实基础的具体做法是:首先, 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及当年的中考说明, 让学生通读教材, 使学生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如:教材共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几课?每课共有几节?每节共有几框?每框需要理解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单元与单元、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哪些问题容易相混?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 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次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结构。这样, 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 形成了知识网络, 使之系统化、序列化。这一环节师生可共同进行, 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

再次, 强化训练, 巩固运用。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练习的面要广, 量要大, 题型要多;第二阶段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训练内容要精心设计和筛选, 要注意层次性和灵活性。

二、归类连线, 综合训练, 强化巩固

“线”就是复习中用“线”把课、节、框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归纳起来。具体做法有:一是用“线”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联结起来。如:以“环境问题”的“线”把初二的环境问题知识点和初三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活动课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知识点贯穿一起;以“精神文明”的“线”把初二精神文明建设知识点和初三发展先进文化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台湾问题”的“线”把初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知识点与初三活动课一国两制的知识点联结。二是用“线”对教材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首先是“文字类”, 即以关键字、词把相关知识点归纳起来, 如:根本、标志、实质、关系、特征等;其次是“数字类”, 即以一、二、三等数字来归纳相关知识点。如:一条原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法律的两个特征;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四项基本原则、四条基本国策等。

三、重点复习, 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

“点”就是突出重点、关注热点、焦点。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政治试卷, 很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依据考纲, 结合时政热点, 回归教材。因此, 在复习中教师应以考纲为根据, 关注时政热点, 重点讲解教材中与时政热点紧密结合的内容, 并可对内容进行分类处理。如政治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的精神”、“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台湾问题”;经济类: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制假售假、消费者合法权益;科技类:“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技革命和创新、人才战略;文化类:发展先进文化、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环境类: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未成年人类:未成年人保护、义务教育;法律 (权利义务) 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人身权利、家庭中的义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

初三政治有效复习策略设计 篇3

一、设计先导

根据复习课的特点,复习课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此处的“新”不是引入新知识,而是有新意。所谓新意,就是不按部就班,重蹈覆辙,而是给学生以新面孔,产生新异感或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深化、引申,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设计有效有新意的政治复习课呢?

第一,同一政治内容合理地用不同形式呈现,用不同例子讲解,以使学生产生新异感,并有利于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仔细研究某一现象,便于全面理解。例如,在复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时,既要用正面事例证明其重要性,又要用反面事例引出其重要性。

第二,政治复习不能像上新课一样面面俱到,平均使力,而应着重在重点、难点、学习易错处下功夫,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例如在讲解《初三政治总复习》单元练习时,采取的方法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科代表收集错误频率较高的题目,教师根据这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展开重点复习。

第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整理,使零散、孤立的政治知识形成网络,使学生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在第一轮复习时,重点放在构建学生的知识网上,使复习知识呈现条件化和结构化。所谓条件化,指学生能通过复习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触发”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所谓结构化,指将学生头脑记住的知识点、知识块进行组织、抽象、概括、归类等,让其形成一定的层次网络结构,用一条线索将各块知识串起来。如政治课程中通过事件脉络、时间脉络、人物脉络等总结复习。

第四,政治复习课设计中尽力做到不就事论事,让复习不做原地踏步,做同一水平的循环,而应通过引申、深化、综合的对策,重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内容知识的迁移水平。学生在解答同一类型问题时候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中国近代史中的不平等条约签订,要从世界发展格局中去理解中国落后的原因,明白落后挨打的道理。

二、习题规划

初三政治复习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达到熟练和自动呈现的程度?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采用习题进行“练习”,做好习题规划。复习中一定要做好习题选择的有效性和实施对策的有效性,因为练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初三多年的政治复习教学经验来看,主要是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做习题的有效性“精练”。即精讲和多练,精讲指教师应讲精华,讲关键,讲主干,讲策略。多练是相对精讲而言的,不是同题的反复、重复,而是通过交流、探讨等知识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第二,做习题练习的科学性设计。多练习不是简单重复的练习,而是形式多样、加大密度,适量适度,循序渐进。教师在安排学生练习前应考虑什么时候练,练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练习,如何检验练习的效果等问题。

第三,学生习题练习解题指导。教会练习就是要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以提高练习的效率。例如,为了让学生达到掌握思路和方法的目标,学生应经常及时订正错题,并反思错误的根源(主要指策略式方法上的根源),以眉批的方式写在错题旁边。间隔一段时间之后,还应“复习”这些错题,并再次反思,以确保达到掌握方法的目标。

三、解题应用

政治知识涉及人类发展历史和现今实际,具备知识体系的脉络,可以将这种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保证知识能灵活地迁移。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解决学习课题的过程,我们要在解题应用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政治知识运用能力培养。

第一,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掌握审题的技能技巧,提高审题的质量。

首先,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程序。不同题型有不同的审题程序,初三政治最重要的、最难的两题型是“不定项选择”和“给材料说明”。但总的来说,要做到“三读”:一是“初读”——了解性读题,明确条件与要求的关系;二是“复读”——弄懂题中难懂且易混淆的词语,认真分析课题中的隐蔽因素,抓住关键和主要矛盾;三是“检验性读题”——全面检查对课题的理解,直至准确全面审明课题为止。

其次,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改造课题。如把抽象、复杂的课题形象化、简约化,省略课题中的无关或次要情节,突出关键部分等。

第二,提高学生相应知识重现的准确率和速度。在审题的过程中,通过理解题意,利用要求与条件,课题中的关键词语,再现与此题相关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受到相近似的旧知识的干扰,而出现多余、不准确或错误的认识,在复习课中,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地再现相应知识以解决课题。虽然这可能与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如过度疲劳引起的抑制状)、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如缺乏信心、过分紧张、恐惧或注意力涣散)等有关。

第三,教会学生对课题知识体系的归类。课题的归类也叫课题的类比,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找到当前课题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把当前课题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把当前课题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的过程。通过类比可以从已有知识中,找到解决当前课题的途径和方法,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使课题得到顺利解决。

第四,教会学生对答案的检验。解题活动的结果是得出答案,得出答案后,并不是解题就此结束了,还必须验证答案,这也是应用知识不可缺少的一步。验证答案的目的是查漏补缺,改错纠偏,因此,要认真细致,不能流于形式。如“不定项选择”题型,可以确定正确答案,还要理解错误答案,佐证和检验正确的答案。

政治复习是一个动态的新知识不断纳入和整理的过程,我们复习中还要加强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如来自教育教学指导性的信息意见,学生知识构成情况等。整体上,这种复习以夯实基础为根本,方法指导,培养能力成为关键。通过教师复习设计的先导性,做好习题规划和解题应用,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这样复习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教科版初三物理下册知识小结 篇4

第八章 电磁铁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小结)

一、电磁铁:

1、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叫电磁铁,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螺线管产生磁性,铁芯被磁化,从而使磁性大大增强;当电路断开时,磁性消失。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通过电流的大小及线圈与铁芯之间的间隙均有关系:匝数越多、电流越强、间隙越小,磁性越强。

3、电磁铁的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流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的强弱来控制;磁体的南北极由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控制。

4、电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电磁起重和电磁选矿及制作电磁继电器等。

二、电磁继电器:

1、电磁继电器主要由电磁铁、衔铁、弹簧、触点及控制电路的电源、开关等组成。当控制电路的开关接通后,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拉下触点接通工作电路;当控制电路的开关断开后,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弹回,断开工作电路。

2、电磁继电器是用低电压、弱电流去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装置,它相当于一个远程或自动化开关,被广泛应用于密封、高压、危险等恶劣环境中,来实现远距离操纵和自动化控制。

三、电磁感应现象:

1、闭合电路的一部份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及磁场方向均有关系,其关系可用右手定则进行判定。

3、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叫发电机。它主要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模型发电机的定子是线圈,转子是磁场,电流是通过电刷输出的;而实际发电机则采用了线圈不动而磁场动的方式,且磁场采用了电磁铁,以获得较强的磁场能量。

4、在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交变电流中,电流在1秒钟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我国电网中所使用的交流电,其频率为50 Hz(电流的方向在每秒钟内改变100次)。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转动,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均有关系,其关系可用左手定则进行判定。

2、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电动机,它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3、在简单直流电动机中,当线圈平面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的装置叫换向器,它是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铜半环组成,它能保证线圈不停地转动。

4、电动机的构造简单、效率高、对环境的污染小,因此被广泛地使用。

五、电话和传感器:

1、电话是由话筒、听筒及拨号设备等元件组成,工作时话筒将声音的振动通过纸盆带动在永磁场中的线圈振动,根据电磁感应可知,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而传给对方的听筒(现代电话的话筒通常采用碳精粒和金属膜片结构,金属膜片在声波的作用下振动,使碳精粒的松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变化,从而直接产生大小变化的电流),听筒则将电信号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还原为振动的声音。

2、能够将声信息、光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等其它信息转换为电信息的器件或装置,叫传感器,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技术及自动化控制之中。

第九章

家庭用电(小结)

一、家用电器:

1、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且服务于家庭生活的电器设备,叫家用电器,通常有:照明类、电热类、电动类、信息类等类型,其功率差别较大,从几瓦到几千瓦不等。

2、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有固定式和插接式两种,其中插接式主要由插座和插头组成,它们分别有两孔和三孔及两脚和三脚等形式,其中左孔为中性线(零线),右孔为相线(火线),上孔为接地保护线。

3、测电笔是检验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及物体是否带电的简易工具,使用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裸导线,当辉光管发光时,表明接触的是火线。如果电路中的用电器无法工作,用测电笔测插座,发现两孔都发光,则表明进户线一端某处的零线断路。

二、家庭电路:

1、一般家庭电路是由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用户保险→插座、支路开关→用电器等组成。其中闸刀开关和用户保险也可用空气开关替代。

2、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在家庭电路中一定要安装熔断器和漏电保护器等装置,且开关接在火线上。保险丝的选用原则: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禁止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3、现代家庭由于用电器越来越多,总功率较大,一般都通过多回路来解决相互影响的问题,且线路均采用管道暗铺的方式。

三、安全用电与保护:

1、触电是指人体与电源接触且有电流通过的情形,实验表明: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30mA以上时,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从而发生触电事故。由于人体的电阻约为500--2000Ω,故对人体的安全电压约为50V以下。

2、引起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两种,其中,低压触电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地与火线接通;高压触电有高压电弧触电和高压跨步触电两种,为避免触电事故发生,人们应当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同时做到家庭电路使用保护装置。

四、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

1、现代家庭电器越来越多地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比如:楼道开关、自动洗衣机、微电脑电饭煲等。

2、中央微处理器(CPU)是家庭智能化的主要部件,它会按照人们事先设置好的程序向各电子电器发出工作指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第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小结)

一、神奇的电磁波:

1、像石子投入水中会激起水波一样,变化的电流也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激起变化的电场,这种相互交替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它是一种带有能量的横波。

2、在电磁波中两相邻波峰间的距离叫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 ;电磁波在1秒钟内波动的次数叫频率,用“f ”表示,单位是:Hz ;电磁波在1秒钟内传播的距离叫波速,用“v ”表示,单位是:m/s。电磁波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值:c=3Х108m/s,电磁波的波速跟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为:波速=波长Х频率,即:C=λf。

3、根据电磁波的波长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电波(3000m----0.3mm)、红外线(0.3mm---0.75μm)、可见光(0.75----0.4μm)、紫外线(0.4μm---10nm)、X射线(10nm---0.1NM)、γ射线(0.1nm----0.001nm),我们常见的传播电视用波的波长为3---6m。

二、电磁波的应用:

1、电磁波被广泛应用于携带和承载信息以及高能量、强穿透等方面,如燃烧钠盐会发出黄光等,利用光谱分析可帮助我们检测物质;利用电磁波能承载信息,被广泛地用于无线电广播、电视电话等方面;利用高频电磁波具有很高的能量,制作医用γ刀、探伤仪、电磁炉、激光器等。

2、人们在利用电磁波承载信息时,通常是先将声音、图像等信息通过话筒、摄像机等装置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器”把这种电信号加入到电磁波中,并发射到远处,用户通过收音机、电视机等装置接收下来,进行“解调”,把这些有用的电信息分离出来,再还原成声音和图像。

三、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现代通信网络主要采用:卫星通信、光纤光缆通信、移动通信等主要方式。其中,卫星通信主要是利用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作为中转站而进行电磁波的传输的方式,如卫星电视节目、GPS定位等;光纤光缆通信主要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的传输,它具有高抗干扰性及损耗低、传输距离远、容量大等特点,如因特网等;移动通信是利用地面基站作为中转的微波通信技术,又叫数字蜂窝系统,它使通信技术得到普及及推广,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第十一章

物理学的发展与能源技术创新(小结)

一、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大量事实表明: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移和转化,如机械能与内热、机械能与电能、电能与化学能、化学能与内能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实现相互转移和转化,且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能的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决定了:永动机是不可能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2、实际上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移或转化过程中,都不可能全部被转移或转化,总会或多或少地要损失掉一部份,即有:能量的转化效率η = 输出有效能量/输入能量(η﹤1)。如何提高能量转化效率是节能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原子核、核能

1、近代物理学家们通过α粒子散射等实验研究发现: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2、物理学家们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发现:凡是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即它们都能发出一种可以穿透黑纸并使照相底片感光的射线,并把这些元素叫放射性元素。通过对放射性元素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元素发出的射线主要有三类:α射线(实际上是带正电的氦原子核流)、β射线(实际上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实际上是一种贯穿能力极强的电磁波)。放射性元素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杀死癌细胞,检查人体病变及金属探伤等等,但大剂量的照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重原子核分裂成较轻原子核的过程叫重核裂变;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的过程叫轻核聚变,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如铀核裂变在其链式反应可控情况下制成核反应堆,即现阶段的核电站,如果链式反应不可控,则就成为原子弹;氢的同位素氚在可控核聚变条件下,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能量,但在不可控条件下就会成为比原子弹更具威力的氢弹。

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在当今世界中,能源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但能源危机又反过来制约着社会的发展。能源按其利用的程度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在常规能源中按其利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中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在地球上已日渐枯竭,成为能源危机的主要对象。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篇5

一、复习目标:

1、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33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73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复习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结合《语文七色光》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二、复习时间:

3周

三、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度过复习阶段。

四、复习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练习。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3、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相应的内容。

4、抓住《语文七色光》的练习特点,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

趣,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复习类型:

1、看拼音写词语或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按原文填空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6、看图写话。

7、查字典练习。

六、复习措施:

1、紧扣课后练习和综合复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

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助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大胆想像,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七、复习资料的准备:

1、字词部分:

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近字组词、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等。

2、句段部分:

连词成句、补充句子、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

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初三政治复习教科版 篇6

字、词复习复习目标

1、掌握本学期生字,理解本学期新词语的意思,并会运用;

2、复习近平义词、反义词;

3、掌握多音字,辨别形近字;

4、复习课内、课外收集的成语。复习重、难点

1、掌握本学期生字,理解本学期新词语的意思,并会运用;

2、复习课内、课外收集的成语。复习时间:6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汉字。

zhān yǎng mí juã nuï dîng chïng shān jùn lǐng()()()()kāng kǎi fàn làn ruì xuě shēn qíng hîu yì()()()()

páng bï zhēn zhuï jiǒng pî yìng jiē bù xiá()()()()

2. 给下面的词选留正确的读音,不要的请用横线划去。

肃静(xú jìn sù jìng shù jìng)和蔼(huï ai hã ǎi hě’ǎi)

二、词语

1、填空组成词语。

应接不()_____ 赞叹不()_____ 千钧一()_____ 无微不()_____ 各抒己()_____ 香甜()_____

2、读词语,在书写正确那组后边打“√”如有错别字,先用斜线划去,再改正在后边括号里。

(1)撩望 曾经 质朴 拘束 扭转乾坤 身临其境()(2)诞生 荡漾 鼓励 欺负 春风佛面 峰峦雄伟()(3)检阅 享受 宽敞 稳蔽 一丝不苟 排山倒海()

3、先弄清字的音、形、义,再在每个括号里组一个词。赏()厉()、()lâ()掌()励()、()yuâ()

4、边的词怎样搭配才合适,请用线连起来。发生 问题 慈祥的 要求 发现 电灯 严格的 态度 发明 变化 严肃的 面庞

5、选词填空。鼓励 鼓舞

(1)国歌曾经()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而艰苦奋斗。(2)我能得到叶圣陶的指点和(),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6、写出“宽敞”的近义词和反义词。(1)反义词()(2)反义词()

7、写出下列常见的近义词

轻蔑()爱戴()摆设()饱满()悲观()比喻()辩论()布置()灿烂()沉重()呈现()聪明()打扮()繁荣()非凡()拂晓()荒凉()活泼()激动()简洁()杰出()诙谐()壮丽()斟酌()

8、写出下列常见的反义词。

寂静()艰难()精致()快乐()和蔼()和平()缓慢()故意()坎坷()慷慨()欣慰()肯定()内疚()耐烦()轻视()蜿蜒()稳固()无私()全部()穷困()深刻()外行()细致()细心()

三、汉字。

1.用部首查字法查“漫山遍野”的漫字,部首应查,在这个部中应查 画;“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不过满,向外流;②淹没;③满,遍,到处都是;④没有约束。这里应选第()种解释。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兴国安邦”的“安”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它的读音是()。“安”在词语中应选以下第()种解释:1身体健康;2不出事故,没有危险;3稳定;4装置,组合。用另外三种意思分别组一个词:()、()、()。

3、形近字组词。(共6分)蹄()施()券()欺()啼()拖()卷()期()

4、多音字组词。chā()hái()差 还 chāi()huán()

四、成语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全部精神高度集中。()

(2)处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处的地势有利。()(3)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4)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5)连小草都不生长出来。()

2、照样子在下面的()里填上叠词。例:(洋洋)得意

()有名()不舍()不忘()有礼()玉立()向荣()大方()有词()不绝

3、成语接龙:

亡羊补牢——()——()——()——()——()——()——()——()——()

4、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居高()下 安然无()各()己见 斩钉()铁 风()雨顺 络绎不()

5、下面成语补充完成,并归类。

()高气()()涌()湃 同心()()()耳()铃 金碧()()狐()虎()()()谈心()里()一 守()待()()()不振()上()花()头()气()烛夜()()羊()牢()流()背()崖()壁

6、请以“神通广大”、“八面威风”各字为开头各组两个成语。八 神 面 通 威 广

风 大

7、给下列成语填上适当的近义词。

日()月()()井()乡()心()胆()文()字()规()矩 龙()虎()轻()淡()()盔()甲 穷()极()尔()我()众()亲()()喻()晓 第四、五、六课时

一、关联地带

1、关联词填空

只有„„才„„ 只要„„就„„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五壮士(只有)把敌人引上绝路,(才)能保证连队和人民群众的安全。(2)(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3)时光(只要)一去(就)不再回头,(只有)懂得时光珍贵的人,(才)能珍惜时间。

(4)(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5)(因为)台湾的蝴蝶品种繁多,色彩美丽,(所以)我们喜爱它。

2、关联词对对碰

(1)我们(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路安全。(2)(只要)学生取得好成绩,老师(就)会由衷地感到高兴。(3)(虽然)天下着雨,(但是)他仍然按时赶到了。

(4)(如果)没有老师的辛勤劳动,我们(就)学不到那么多的知识。

3、关联词造句

(从课内到课外,从填空到运用,对不同学生的有不同的要求)

句子的复习复习目标

1、修改病句,明确修改病句的方法和原则。

2、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3、会使用五组关联词。

4、会照样子改写句子,复习改写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5、复习缩写句子与扩写句子。

6、背诵指定的课文、片段、谚语、歇后语、春联。复习重、难点

1、修改病句,明确修改病句的方法和原则。

2、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3、会使用五组关联词。

4、会照样子改写句子,复习改写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复习时间:4课时 复习过程

一、句子(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

1、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四化刻苦学习。

3、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4、夏天的临安是一年四季中游客最多的季节。

5、我们要努力钻研学习上的困难,争取获得好成绩。

6、看到外面的情景和叫声,哥哥立即走出门去。

7、李奶奶在车站保持公共秩序。

8、俄罗斯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9、上课的时候,我犹豫着不敢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0、因为我已经读小学了,所以学习成绩很好。

二、陈述句——反问句互改。

1、你应该知道这事有多严重。

2、这样做是不对的,你难道不知道吗?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就不开展体育活动。

三、分别写出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夸张句各两个。

四、缩句 1、9月的一个傍晚,我带着猎狗在镇外的葡萄园散步。

2、老红军举起在战争年代失去四指的手,向国旗行军礼。

3、一条快活的小溪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4、陨石,真是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5、武松乘着酒性,只管走上冈来。

6、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佳肴。

7、我远远望见一座银灰色的拦河大坝。

8、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9、山羊在细细的钢丝上慢慢地走。

10、天真活泼、勤奋好学的小萝卜头伏在地上认真写字。

五、扩句

1、我怀念伯父。

2、人多。

3、雪花飞舞。

4、阳光照耀着草原。

四、把直接说的话改为间接转述的话。

1、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2、贝多芬说:“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3、老师对小明说:“你放学后留下来,我要给你补一补课。”

4、江姐对敌人说:“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什么东西。”

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谢谢你们!”

6、李爷爷对小华说:“你明天叫小明到我家来一趟。

六、把下列的对子补充完整 愿乘风破万里浪()

()

傲骨梅无仰面花。

与有肝胆人共事()

海纳百川,()壁立千仞,()

七、补充下列歇后语,并分别写出课外收集的两个歇后语

1、芝麻开花————()。

2、十五个吊桶打水————()。

3、丈二的和尚————()。

4、八仙过海————()。

5、姜太公钓鱼————()。

6、小葱拌豆腐————()。

7、外甥打灯笼————()。

8、孔夫子搬家————()。

阅读训练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学生的认读、理解、鉴赏技能。

2、能读懂短文的重点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1、复习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用串连段落大意、回答课后问题的方法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4、课外阅读练习。复习重、难点

1、通过复习,巩固学生的认读、理解、鉴赏技能。

2、能读懂短文的重点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复习时间 4课时 复习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出示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句子,在括号里标上序号。()五名运动员像五颗出膛的子弹向前冲去。()过了一会儿,我们班的王海落在后面了。()在掌声中,王海终于获得了100米决赛的冠军。()这时,我们拼命喊:“王海加油!王海加油!”()“砰”的一声,发令枪响了。

()听到同学们的喊声,他马上加快了速度,奋力追赶。(1)尝试练习。(2)小组讨论。(3)汇报交流。

二、排列错乱的句子。

()一天天过去,老槐树的树叶更加茂盛了。无数枝叶组成的树冠像一把 绿色的大伞。

()春天到了,老槐树抽出新枝,长出新叶。

()到了金色的秋天,老槐树结出了豌豆一样的果实。这果实翠绿透明,挂在枝头,十分可爱。

()冬天,大雪纷纷,老槐树穿上了银装。()以后,天气渐渐凉了,枯黄的树叶纷纷落下来。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轻轻的一声叮咛 阅读提示:

轻轻的一声叮咛,给人以无限的关心和温暖。无论是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读读课文,想想文中的“我”受到了哪些人的关爱?在生活中,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关爱?你是不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呢?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我告诉太太:“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我感动至极。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去上学时,她总在我出门时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轻轻地叮咛:“走好,听老师话。”

又是一个雨天,我骑车去约会。中华门城门下,刚认识不久的女友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掀下 雨披的帽子:“看你热得,快把雨披脱下来。”原来,雨早已停了,我额上全是汗。空气(轻、清)新得很,吸入肺腑的全是温馨。

想到每次约会结束,我推着自行车准备走的时候,她忘不了说一句“骑好,晚上早一点休息”。于是我认可她了,因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为别人着想的。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出差(chā,chāi)小花伞(sǎn,shǎn)着想(zháo,zhuï)似乎(shì ,sì)浏览(lǎn,nǎn)

2、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3、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再组成词语。

()

()

()羊()青()见()

()

()

()

4、从文中找出几对近义词。()—()()—()

5、根据字典的义项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深: 1)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 2)久,时间长; 3)程度高的; 4)颜色重。洋: 1)比海更大的水域; 2)广大,多; 3)外国的; 4)现代化的。凌: 1)冰; 2)侵犯,欺压; 3)升,高出; 4)相犯,交错,迫近。(1)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2)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3)我整理凌乱的衣服:()

6、把文中空缺的标点补上。

7、文中写了哪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用“——”画出来。

8、三至七自然段中的“我”与文中其它地方出现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两个“我”分别是谁?

9、“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的母亲说的话?

10、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11、读读背背。

麦芒掉进针眼里——巧上加巧 蜜里加糖精——甜上加甜 黄连树上挂猪胆——苦上加苦

第三、四课时

一、课外短文套餐 苹 果 之 乡

我生长在苹果之乡,一年四季,观赏着苹果园的动人景色,对果园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春天 万物焕然一新 一片片苹果林 在春风里伸枝抽叶 吐花展瓣 远远望去 就像罩着一片片粉红色的轻纱 一些姑娘在花丛中施肥 锄草 浇水 金色的蜜蜂成群结队地展着翅膀 嗡嗡地跟在这些阿姨身旁扑花采蜜 真是一派繁忙的景像啊 到了夏天,苹果开始下树登市。

果园里最诱人的季节,还是秋天。累累硕果把树枝都压成弓形。这些大苹果有深红的、金黄的、翠绿的;有红玉、国光、元帅、香蕉、金星等几十种。远远望去,就像挂满了珍珠和玛瑙,真逗人喜爱。这是个丰收的季节。早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人们就开始紧张的采摘劳动。有的爬上梯子,有的攀到树上,轻轻摘,稳稳放。小伙子们把苹果运送到选果场。选果的阿姨,按质分级,选出那一般大小的水光滑溜的苹果,用洁白的纸包好装进大箱,准备运往国外市场。

冬天,人们忙着在果园里松土,治虫,施肥。采取防冻措施,争取来年有更大的丰收。

1、用~~~~~~划出两个比喻句。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季节 景色及劳动情景 苹果之乡特点 本文安排 材料的方法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4、“我对果园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特殊”的意思是,“特殊的感情具体指 的感情。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青的柳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枝条,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色彩,还给人们送来青春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从杨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柳树不仅是最早的报春使者,还是红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即使洪水淹没树顶数月,也能安然无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的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不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用材。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按骨夹板材料。柳树枝虽然纤细,但很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出柳篮、柳盔、柳箱、簸箕、柳筐等日用品。

柳芽、柳絮、柳叶、柳根和柳皮的用途也很广泛。柳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晒干后,可炒食,也可泡茶。柳芽茶色如碧泉,清香可口,长期饮用,有防治黄肿病和筋骨酸痛的功效。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我国南北,无论是塘边河岸,还是丘陵山地,一经扦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10年左右,它就长成高达十几米,直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常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载培,那它生长得更快,对人类的报答也就更多。

(1)把短文分成3段,用“//”划在每段末。(2)作者从哪三方面写垂柳的?

(3)作者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柳树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4)第2自然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5)摘录文章中引用的诗句。

手和脑的故事

一天,手正在欣赏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杰作,又高兴又骄傲地说:“我确实是万能,如果没有我,怎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的东西,人类哪里有美满的生活呢?”手洋洋得意,越说越兴奋,大有目空一切的气概。

大脑听了很不服气,于是大声地说:“你这么自大,太过分了。其实,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在动脑筋,你哪有这样的成就?你不过是依从我的命令行事罢了。”手立即加以反驳:“胡说!你只凭空想,不做一事。哪里比得上我一天到晚都埋头苦干,制造出无数有用的东西!”

他们因为吵了嘴,便谁也不理睬谁。大脑每天在计划怎样改良机械,怎样设计精密的仪器,希望用来代替人力,减轻人类的辛苦,却始终无法实现。而手呢,也只是习惯性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完全缺乏良好的性能。至于什么缘故,总是莫明其妙,弄不清楚。

眼睛看见他们互不相让,真是又气又急,便对他们说:“你们这样相持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必须互相配合才对。大脑出来的计划,手从实际生活中,证明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从而获得宝贵的经验。手的劳动依靠大脑的帮助,才能进步;大脑的思想,得到手所提供的经验,也就更灵活,更精明了。这样,大家才能够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人类的社会才能够不断地进步。”

听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脑都觉悟过来。从此,大家和好如初,一同合作了。

1、用“√”选择带点字的读音。兴奋(xing xing)提供(gong gong)缘故(yuan yuan)理睬(cai chai)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骄傲()立即()缘故()精美()

3、按要求填表。

查什么部 再查几画 查什么大写字母 字典里的解释 应取哪种解释 莫明其妙 ①好,美妙;②神奇;③巧妙,奥妙 相 持 ①拿着;②支持③主管;④对抗

4、回答问题。

(1)手和脑为什么争吵?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它们争吵的原因?

(2)手和脑争吵后谁也不理睬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什么叫“觉悟”?手和脑觉悟到什么?

5、概括第二、四自然段的段意。第二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上将与下士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穿着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一个认出他。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水泥块的士兵们喊道:“

一、二、加把劲!”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头都不碰一下。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位置上。下士又喊:“

一、二、加把劲!”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能把石块放到位置上。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就要滚下来。

这时,华盛顿已经疾步跑道跟前,用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了位置上。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哦,这倒真是!”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钮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下士露出他的军装。“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将。不过,下次在抬重东西的时候,你就叫上我!”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但至此他才真正懂 得: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1、用‖给短文分段,并写出第二段的大意。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把划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4、“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

读着文章结尾的话,你能写一句自己懂得的话吗?

三、小结学习情况

1、学生自评。

2、教师总结。

作 文 训 练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明确作文具备的基本功。

2、复习作文的表达方法:记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3、复习写作技巧和写作的基本过程。

1、复习抓住事物特点、采用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2、复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运用情况。

3、复习写看图作文、写人作文、想象作文、读(观)后感及缩写的方法。

4、具体写作。复习重、难点

本册习作重点看图作文、写人作文、想象作文、读(观)后感及缩写。其他内容比较零散,且各个年级均有此类题目的练习,因此,不必重点复习。复习方法

课内外结合,按重点分课时复习。复习时间 10个课时 复习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复习作文提纲

以《我的 》为题,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人,通过

一、两件具体事情列一份作文提纲。

二、复习写人的方法

1、复习如何通过言行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方法。

2、说说你喜欢的一个人,他的某一方面特点。试举一个例来说明他的这个特点。

3、把这个人物的特点以及例子写下来,特别要注意用具体的言行来反映。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四、讲评、反馈。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1、说说你打算通过哪些事来组织材料,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

2、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但你能脱离客观事实。

二、作文题:假如我是——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四、讲评、反馈。第五、六课时

一、复习读(观)后感的方法。

1、说说读(观)后感的题目怎样确立

2、说说读(观)后感的步骤及方法。

二、作文题目:读《 》后感。

三、学生习作,老师指导。

四、讲评、反馈。第七、八课时

一、复习缩写的方法。

1、说说缩写的原则和方法。

2、回忆缩写过的《小抄写员》。

一、作文题目:缩写《牛郎织女》。

二、学生习作,老师指导

三、讲评、反馈。第九、十课时

一、复习看图作文的方法

1、看图作文的基本过程:看、说、写

2、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3、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完整

二、作文题目:墙上的画

三、学生习作,老师指导。

初三政治复习教科版 篇7

一、抓住考试大纲——有效复习的重要依据

考试大纲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也是我们进行有效复习的重要依托。中考内容涉及法律、道德、国情教育、公民与社会等方面, 跨七年级四课、八年级四课和九年级全册三册书, 知识点也比较多。抓住考纲进行复习, 就能抓住要点, 有的放矢, 突出重点, 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逐点复习, 点点过关

苏州市政治“评价指要”共有20课内容, 280多个能及要求。对每一课的主要知识点都有明确的评价要求。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知识点, 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瘦身”的依托。抓住了这些重要考点, 也就抓住了根本, 找准了复习的方向。在编写复习学案时, 严格按照考纲知识点的能及要求, 逐点过关, 逐点达标, 不留“死角”。

2.能及要求, 把握到位

能级要求是对考试知识点所要达到和掌握的程度提出明确要求。考纲的能及要求有三级:识记、理解和运用。识记就是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或再认识。对于要求识记的知识点, 只要求学生知道即可, 把握的大多数是属于“是什么”的知识层次。学生在复习的时候, 在书本上把识记的知识画出来, 把有些涉及概念、观点的“关键词”点出来, 并熟练地记住。

理解能力是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的转换能力或解释、推理能力。对于要求理解的知识点, 首先要求学生要记住, 这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 还要求学生学会对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推理。大多涉及到“为什么”的问题。如“实施西部大开发”知识点的转换就要求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认识, 领悟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进一步推理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实现共同富裕,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社会公平,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等相关知识。

运用能力是指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的知识初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涉及的问题大多属于“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的把握, 首先要识记其基本内容, 深入一些就要理解和解释我们党和国家是如何在实践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解释和分析一些事实和实例。

二、以本为本, 夯实基础——有效复习的根本

政治中考的许多题目材料来自课外, 但答案最终来自课本。如果没有把课本掌握好, 理解透, 就会舍本求末, 底气不足。因此, 在复习的过程中, 一定要依靠考纲, 全面系统地把握好书本知识。

1. 一轮复习, 要全面、宏观、完整地把握课本重要知识点

在吃透考纲的前提下, 对书本的重要知识点要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对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每一标题、每一问题都要了如指掌, 做到心中有数。课文的编写都是以单元为单位设置课题的。这些单元或课题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全面把握课本知识, 就要对单元与单元之间、课题与课题之间、框题与框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如七年级第五单元“遵纪守法”、八年级第五单元“与法同行”和九年级第三单元“崇尚法律”虽分布在不同年级的课本中, 但都以“法律”为纽带, 具有内在的联系, 可以全面把握, 通盘考虑。又如, 九年级第四单元的“情系祖国”属于国情教育内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 “走共同富裕道路”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三者的联系是:在党的领导下,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扬人民民主,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 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党的领导是保证, 在政治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 在经济上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一定逻辑联系, 实现对课本宏观知识结构的全面把握。

2.“以本为本”, 又要超越课本

“以本为本”不是对书本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认知, 不是对书本知识一个一个孤零零地死记硬背, 而是要把握课本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把握课本的骨干和重点知识, 学会学以致用。依据课本, 但不拘泥于某一课、某一单元。超越课本, 首先要把知识内在地联系起来。如:九年级第四单元“情系祖国”是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首先把握三个观点:“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按照这三个观点或结论, 可以让学生推理出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关的内容。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可以推出: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其地位、性质、宗旨分别是什么?党的行动指南主要涉及到党的理论指导。有哪些理论指导?其地位、内容分别是什么?党既然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 就要制定我们事业发展的路线, 那么, 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围绕着“党的领导”这一个核心词, 一系列相关问题就自然而然地逻辑地推导出来了, 学生学会把相关知识内在地联系起来, 学会知识的迁移, 把课本知识学会、学活, 从而学以致用。其次, 超越课本, 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 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联系当今世界、国家、苏州市、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 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分析。如对青海最近发生的大地震, 从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看, 可以表明党和国家的性质与宗旨;从民族的角度看, 有利于维护民主团结;从全国人们捐款捐物支援重灾区, 可以表明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从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不幸感到难过, 可以表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教学的核心要义之一。

三、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复习的关键环节

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体系, 是进行有效复习的内在要求。构建知识结构就是按不同的标准和线索, 以不同的主题, 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 把知识加以整理、整合。

1. 按知识专题复习

如初一、初二和初三的法律共有10课内容, 打破不同课本界限, 以法律为专题进行复习。另外, 还可以按照公民与社会、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国情教育、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等不同专题进行复习。按一定专题复习, 可以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 沟通分布在不同课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课本, 掌握知识。

2. 就某一线索构建体系, 进行复习。

对于某些知识点, 必须按照一定的线索, 在主干知识的支撑下, 构建起特定的知识体系和内在联系。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就是一个重要线索和主干知识。按照这一线索复习, 可以围绕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公民权利的正确行驶和依法维护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再如“道德与法律”作为重要知识线索, 可以结合八年级 (下) 第14课、初三第6课相关结论, 围绕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等问题展开探讨。按照一定线索复习, 学生能够抓住重点, 围绕主题, 带着问题, 层层递进, 步步探究, 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抓住要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3. 围绕某一关键词, 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复习, 构建知识体系

这里的“关键词”主要是课文课题的重点词。围绕这一关键词可以衍生出许多相关的重点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着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进行复习, 可以提升对课文知识的重点和整体把握能力。如“中国共产党”是重点关键词, 围绕“中国共产党”可以推出许多相关问题:党的地位、在革命建设中的作用、性质和宗旨、党的与时俱进的行动指南、党所制定的基本路线以及对此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等。对这些问题进一步解剖, 又可以进一步推到出更多相关问题。这些知识树状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对于学生完整把握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四、精选精炼、以练带讲、讲练结合——有效复习的重要形式

围绕考纲, 无论是专题复习还是按知识线索复习, 都要结合适量的经过精选的练习进行讲解、分析, 把课文知识问题化、课文问题精炼化、问题答案要点化。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重点讲解, 把讲解的内容问题化。

1. 试题精选精炼——有效复习的重要前提

中考就是要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解决一个个问题, 因此, 平时必须进行一定量的不同形式的做题训练。当然, 试题很多。让学生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不想让学生题海战术, 教师必须题海战术, 要在大量的试题中精选出一些好的题目。这些题目必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对所学重点知识和骨干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有利于知识的活学活用。近几年许多地区的中考试卷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技巧、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等都非常好, 值得研究和借鉴。

选择题目必须考虑选题的针对性, 结合所教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程度进行选题, 已经很熟悉的问题就不要再做机械训练了。还要针对苏州市中考考纲要求和苏教版知识要点;必须考虑选题的典型性, 对不同题型要考虑到位, 如对辨析题类的, 归纳类的、演绎类的、案例类的等题型如何规范解答, 都要规范训练, 把握解题技巧技能;必须考虑选题的质量, 能够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训练学生解题和审题能力等。有利于提高能力是选题的核心。

2. 精批精讲, 以练带讲, 讲练结合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 依据考纲, 紧扣课本, 以讲学稿的形式, 把课文重要知识点问题化。所选题目一部分由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一部分在课堂上完成。对于出现的问题, 教师要解剖麻雀, 重点突破。有些问题可能是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有些问题可能是学生答题不规范;有些问题可能暴露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问题明确后, 结合所学知识, 或者突出对知识点的讲解;或者规范答题技巧;或者训练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综合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在练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对重点问题的讲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和第二轮复习的时候, 还可以适当布置几份符合中考规范的通过精选的模拟试卷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通过精批, 也可以发现许多问题。教师要对选择、判断、简答和材料分析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 对存在的大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要重点讲解, 努力有所突破。

初三政治复习教科版 篇8

关键词:政治复习;有效性;“内”与“外”;四对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46-1

一、抓好课本是内在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是外部载体

1.“以本为本”,注重基础,抓住重点,构建体系是有效复习的内在要求。(1)要紧扣《中考说明》,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中考所考查的知识点绝大多数是教材的基础知识。无论题型多么新颖评分标准多么宽泛,但答案最终要用到教材中的专业术语来表述。这就要求初三政治老师在复习时要回归教材,不能偏离教材而误入题海中去。(2)突出课本的主干知识。初三《中考说明》中的能及要求高的内容是我们要掌握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尤其是运用级的知识点,必须通过各种变式训练让学生灵活把握,活学活用。而对于识记的知识点,由于内容太多,不必要花太多时间去纠缠在一些小问题上。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抓大放小”。(3)注重课本的知识联系。任何一个知识点首先应该是一定知识体系中的一个点。我们讲复习要“到位”就是要帮助学生重建知识网络。只有学生能够清楚地把握知识点在某个特定知识体系中的相对位置,才能在解题时思路清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是外部载体。复习过程中要处理好教材把握和课外时政热点的关系。关注时政热点是政治中考的一大特色。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因热点复习而远离对课本知识的掌握。首先,热点时政只是外在载体,通过对时政热点的分析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其次,热点内容较多,不是所有的热点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内容。只有那些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能够解释的时政才是我们要关注的;再次,热点时政的分析要体现和突出《考试说明》的主干知识,不能体现主干知识的所谓热点不必要去过多关注。

二、抓能力培养是内在目标,综合训练是外在途径

1.重视能力培养是复习的内在要求。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1)捕捉题目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2)审题能力。审题是做好一道题的关键一步。无论是选择题、判断题还是问答题,都要求我们仔细审题。那么,审题时要关注哪些方面呢?

具体而言,对于选择题,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看题目的设问方向是属于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如选择“正确”或“不相符”等;二要认真审读题干,找准关键词,明确答题指向或“限定条件”,排除与答题指向角度无关的选项;三要找准设问的“主体”、“指向”或“限定条件”。对于问答题,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设问是要求你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做”的问题;二是要审是什么类型的问题,是归纳题、演绎题还是辨析题;三要审答题范围;四要审设问主体要求。

2.综合训练是培养能力的外在形式。首先,训练题要经过精选精编。不能把一份试卷不经过筛选就发给学生做。精选精编题目时,要考虑到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突出考纲的主干知识的运用与考查。其次,对于精选精编的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后,教师要认真批改,对于典型错误,要做到面批。对试卷答题情况进行统计,结合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错误,要在课堂上认真评讲,并针对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当堂训练。再次,教师要对学生答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反复训练,增加印象,尤其对典型题型的审题训练和答题规范训练要不断反复才能熟练掌握。

三、抓好课堂教学是内在途径,课外辅导是外在补充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效复习的内在途径。提高课堂复习效率,首先要按照《考试说明》的知识点和能及要求,逐点过关,把握到位,熟练掌握。能及高的要重点突破,能及低的要当堂解决;其次,要加强课堂及时巩固和训练,把知识要点问题化,选一些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的题目精练精讲;再次,让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利用讲学稿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环节明确考点、掌握问题、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复习、解疑。

2.加强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外在补充。课外辅导要有针对性。针对部分学生听课存在的问题,课外了解情况,及时补充;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学生课外面批,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个别学生学习心理或学习态度的波动,找到学生加以纠正和辅导;针对个别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课外及时辅导,帮助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端正学习态度,使其跟上学习的进度;对于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同学,课外辅导要着重帮助其树立必胜的信心,同时加强学习方法和审题能力的辅导,以帮助其提升应试能力和水平。

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内在动力,教师主导是外在因素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是内在动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树立学习的信心。因为,到了初三,由于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考试检测频繁,学生的心理波动也是较大的。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坚持不懈,奋力拼搏。其次,渗透学习策略培养,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在教师主导下主动、积极地自己去学,离开了教师学法的指导谈自主学习,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取得发展,才能真正当好学习的主人。再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教师可以借助于教学案,通过一定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课前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预习;通过课堂环节,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的疑点所在,当堂扫除自己存在的知识盲点;课后要对自己还存在的疑虑进行总结,通过同学或老师及时主动加以解决。

上一篇:劳动保障协管员考试试题下一篇:中国共青团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