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2024-09-09

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共9篇)

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篇1

刘天勤

放 飞 真 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冰心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

感情真挚涉及到

1真情缘于真人真事。

2抒情表现感情波澜。(可用排比、反问句式和描写方法。)

3悲剧容易打动人,但要从生活中出发抽取,不能刻意编造。

阅读材料,感悟真情

(一)生命的跪拜

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牵着牛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腿扑通跪下,牛的眼睛里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经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也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看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鲜红的血从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腔。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型的牛犊。

这件事令有十多年宰龄的屠户也震颤了:“屠户沉思良久,破例没有把牛拉到集市上去卖,而把母牛和那个还未及出生的牛犊,掩埋在旷野之中。”

这个故事也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二)狼性,狼情

读邓一光的《狼行成双》,深深感动于两只狼彼此之间的“爱”。

1997年,我在大兴安岭当兵时,常常受命与柱子一同带枪携犬在无边无际的森林中巡逻。柱子的枪法奇准,加上“太阳犬”的勇猛,我们几乎每次都能带回些野味。时值盛夏,我与柱子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横穿一片茂密的森林。来到一块空地,“太阳犬”突然停住了,鼻子贴近地面嗅了嗅,轻轻地叫了几声。“有情况!”我们迅速闪到树后,屏住呼吸。不一会儿,一只惊恐的母鹿从一百米外的树林里钻了出来,而后面竟是凶残的狼,不是一只,而是两只,壮一点的是公,肚子大一点的是母。只见那只公狼猛地跳起来咬住了那只鹿的屁股,而母狼随后便咬了那只鹿的喉咙。两只狼撕扯着那只可怜的鹿,却不吃肉下肚。突然,那只公狼似乎看到了我们,眼睛紧盯着我们这里。柱子突然闪出,瞄准了那只母狼,扣响了扳机,却见那只公狼箭一样地挡在了母狼前面,应声倒地,临死前还使劲地向山后看了一眼。母狼低沉地哀叫了一声“呜---”声音凄惨而绝望,而后衔起了一块鹿肉向山后飞奔。

这完全不可能,因为狼处于危险之中通常会进入茂密的森林,以便逃跑,而它却向光秃秃的山后奔去,这简直违反了常理。柱子欣喜若狂,端起枪,又射出了一颗子弹,母狼倒地了。正当“太阳犬”准备出击时,那只倒地的母狼居然又站了起来,衔起肉,仍旧向山后飞奔。柱子顿时睁大了眼睛,凭他的手法,绝对击中要害了,可这……柱子只好又补了一枪。不料,奇迹居然又发生了,那狼竟又衔起肉,硬是绕到了山后。柱子说:“还没有哪个动物能挨了我两枪仍能站起来。”我也纳闷,“这狼为什么老是不放那块肉呢”我们带着惊讶,飞快地冲向那座小山。来到山后,沿血迹走近一看,我们都愣住了:一个干净的山洞里,四只小狼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那块鹿肉,而身边躺着一只狼----二里多路,那肚子被打穿的母狼居然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跑完了它!

我们呆立了许久。狼性凶残?可我却分明目睹了这感人至深的狼情。最终我还是明白,狼有狼性,狼也有狼情。人也好,兽也好,在生命的群体中,“爱”是永恒的!

品读范文,学习写法

爱是怎样炼成的淘气顽皮又有些任性的我,老老实实的爸爸,善良温柔的妈妈,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

在沉湎于各种言情小说中的我看来,人到中年的父母一点也不浪漫,虽然他们才四十多岁,可是已以“老头子”、“老太婆”相称,他们之间既没有紫薇与尔康般的轰轰烈烈,也没有三毛与荷西似的缠绵悱恻,更没有杰克与罗丝的生离死别,他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有一次我问爸爸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罗曼蒂克”,爸爸只是笑着说:“老头子老太婆就是我们的„罗曼蒂克‟。”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半天,最后才恍然大悟。

爱到底是什么,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爸爸妈妈给出的答案就是看似平淡的日常琐事中饱含着彼此的关爱和理解。每天早晨,他们都争着起床做家务,为的是让对方多睡一会儿;每到下班时间,听到自行车响,妈妈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探出窗外,看爸爸是否回来;拿到奖金后,都会去买一件对方钟意的小物件,为的是给对方一个意外的惊喜……

是的,爱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要缠绵悱恻,更不必生离死别。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辽阔可以有小草的碧绿,爸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生的承诺。

有时候我抱怨为何没有出生在豪富或高干家庭,因为不甚宽裕的家不能满足我的种种欲望。可是现在我明白了,因为“爱”是无处不在的。“爱”是我复习迎考的日子中桌上的那杯醇醇的绿茶,“爱”是头顶骄阳站在考场外接我回家的父亲手中的遮阳伞,“爱”是为我精心准备各种食品的母亲额上的皱纹和鬓发中的白丝……

爱,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有人说,爱是给予和奉献炼成的;有人说,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炼成的;有人说,爱是默默无闻的爱心炼成的;更有人说,爱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满足炼成的……是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要说,爱=关心+理解+信任。爱,是用心炼成的!

牵着母亲走过马路

方戈

当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你们别拦妈了,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听她诉说,像个长者。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 “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己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掠不去爱子的情肠。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不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又挤,过马路时千万要前后左右看一看,别跟车抢时间。啥时家里有什么难事,只要需要,不管多忙多远,我们都会来的。我是您一泡屎一泡尿带大的儿子呀,您还客气啥?”母亲便背过头去揩泪。

牵着母亲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还有几许感叹。我们能够爱幼,但我们却时常忘了像爱幼一样尊老。

尊老吧,就在日常生活中。

给班主任的一封信

敬爱的王老师:

 相信学生在考场上给您写信,您一定很吃惊吧!但在这静谧的考场,在蝉鸣与风声的陪伴下,我真想吐一吐心中的话,与您交流。

高考在即,忧虑与紧张总陪伴在我的左右。毕竟我不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您的眼里、心里,怎么排座,也轮不上我,但您的气度、语言,甚至您的声音都散发着一种活力,我觉得与您交流是一大快事。

就在昨天,我兴奋地与同学们来到学校拿准考证。要走时,您叫一个同学留下电话号码,并说晚上打电话给他。虽然他极不情愿,但还是留下了。而后,您又允许愿意留下电话号码的同学留下号码,我也高兴地加入了。您说一定会打电话给我们。

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我一洗完澡便拿起书本坐在了电话机旁,我心里“怦怦”地紧张直跳。我在想,老师会说些什么呢!“李莉,不要紧张,拿出自信,虽然平时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努力,还是会有收获的。李莉,复习得怎么样,把疏漏的知识再重复一下,记一遍,不要睡得太晚……”想着这些亲切、安慰的话语,我心里甭提有多带劲。啊!我恨不得立刻就说:“谢谢老师,老师您真好!”七点,七点半,八点半……我问妈妈,老师怎么还不来电话。妈妈说:“老师是骗你的,他不会给你来电话,你成绩又不是很好。”虽然妈妈说的话我不信,但妈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一晚上始终无电话铃响。

 第二天,我带着紧张与不安来到了考场看到了您的身影,您脸上还是充满了笑意。当听到同学们交谈昨晚老师几点几点打来的电话时,我悄然离去了。

 老师,您说您要来电话的呀!为什么不来?您说过的话难道不算数吗?如果您的老师也如此对您,您觉得公平吗?觉得守信用吗?

 不。一个不守信用、不诚信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我说了这么多,无非希望您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要忘了——诚信。

此致

敬礼

永远爱您的学生:李莉

2001年7月7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2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3结构紧凑,对比鲜明。

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篇2

一、从模仿入手

学生不知道怎么选材, 不知道该怎么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那我们的教学就应从看文章、积累文章、模仿文章开始, 让学生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么选材的, 是怎么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小事的, 然后提醒学生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和事, 并让学生模仿内容和结构。同时, 教师也要提醒学生, 模仿不是抄袭, 只是采用别人的结构和精妙的构思。模仿会了, 便自己来写, 那时候学生运用起各种各样的写法来就游刃有余了。

二、从细节入手, 写出真情实感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毕竟是少数的, 可歌可泣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 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发生在身边的细小的事, 以及所体现出来的人物性格或者时代风貌。比如, 写以老师为题材的文章时, 很多学生的选材千篇一律, 无外乎老师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 或者老师去贫困学生家里家访, 还有给学生补课, 甚至还有的写老师累晕在了讲台上, 似乎老师不做几件奉献的事就不足以体现老师的伟大, 就不足以塑造老师的形象。其实, 选择老师的日常小事或者一个细节, 就能塑造成功老师的形象。比如, 老师怕学生被开水烫着, 帮学生打好开水;降温了, 提醒学生加衣服;放学时, 往低拉拉学生的帽子……这些都是细节, 都可以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爱, 完全可以用来作为文章的材料。

三、文章中穿插适当的抒情议论来体现真情实感

抒情议论可以使主题升华, 精妙的抒情议论可以使微小的事件里蕴含的感情突出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 抒情议论必须在叙述的基础上完成, 否则抒情议论就变成了光喊口号。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记叙的基础上试着把心中的感情抒发出来, 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题, 使文中的感情有所着落。

四、运用描写方法凸显真情实感

写人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在表现一个人物的时候, 可以采用这些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刻画, 使人物传神, 而且还应在一字一句的描写刻画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这样文章就会显得有血有肉, 让读者看到文章作者的匠心独用。

五、观察生活中的动情点

早晨草木上的一滴露珠, 傍晚美丽的夕阳, 冬日里活动着的可爱的小生灵们等等, 都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 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 让一草一木都在自己笔下活起来, 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 这样就能真正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情实感来。

六、写作前的小组合作和讨论也是文章成功的途径之一

在给了题目之后, 教师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对材料进行筛选, 挑出真正好的素材。教师还应让学生积极发言, 引导学生谈身边的人和事, 从一滴水看一个世界。这样, 学生有的说, 文章便有的写。

如何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篇3

关键词 作文;真情实感;生活

一、关注生活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何而来?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关注生活是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关注生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有鲜明的是非判断力,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从而获得“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素材。

关注生活首先应从“小”入手。正常情况下,生活往往是平淡无奇的,是由平平常常的、普普通通的小事构成生活的主体。要想从平凡普通的事的中发现生活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就必须时时关注小事。虽然小事细碎,不引人注目,可是在有心人眼里,就会以小见大,别有洞天。花草树木是有情的,天上云霞流动是美丽的,风涛虫鸟的声息是和谐的,大地上每一株小草,小道上每一粒石子都是鲜活的。因此,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小”入手,作文时就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写;亲情、友情、爱情,件件可抒。

其次从“细”处入手。所谓细,一是关注事物要有序,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二是要全面,对物对事对人都是如此,不要只看表面,不及其余。例如:细心关注街头巷尾的事,细心关注四季交替变化,细心关注校园生活,细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细心领悟师长的教诲,细心感受亲情、友情带来的幸福与快乐,细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只要能让学生从细入手,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就能使他们写的文章情感飞扬灵动,思维丰富鲜活。把自然、社会、生活的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就是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

二、认知生活

认知生活是说真话、抒真情的基础,是训练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

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认知生活呢?首先,通过阅读学生认知生活。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不笔如有神”,通过阅读让学生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感受美,从千姿百态的景物描写中想象美,从巧妙完整的结构安排中体味美,从而拔动沉睡的心弦,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体验,进而自觉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获取写作灵感材料。

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生活。要求学生阅读时做到:体其情、明其理、悟其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后从书本中学会书写自己的生活。通过阅读,在加深学生对生活认知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写作规律,学会写作方法。

其次要善于认知生活中的人和事,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真情事理无处不在,点点滴滴汇聚成溪,若不注意及时捕捉往往会稍纵即逝。因此老师可有意培养学生认知的习惯,让学一把当天发现的、觉得特别的事写下来,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论是喜事还是愁事,只要印象深刻就把它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能做到真实的表达思想感情,能大胆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有了发自内心的从肺俯中流出来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写喜,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写忧,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有了这种认知,学生“半亩方塘”中就不愁没有无光云彩,就不愁没有源头活水,有了这种认知就会达到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佳境。

三、感受生活

如果说关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认知生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受生活则是写作的生命。因为写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述,而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就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感受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直接参与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去倾听、去感悟、去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各种人和事,善于从平常的人和事中发现不平常的情与理,用细腻的心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如:看电视抢自己喜爱的节目看,是家庭生活中常事小事,许多人可能熟视无睹,并不感到有什么可写,如果你是位有心的人,你可从“抢电视”中发现家人的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特点,并感悟出浓浓的亲情。久而久之,生活中碰到类似的小事,便会感悟顿生。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引起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如果能引导学生做到对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种现象都不轻易放过,都能多加思考、想象和联想,都能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哲理来,品出点情味来,那么就不愁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如:看到蜡烛成灰烬犹如看到老师的无私奉献;看到塘中荷花就会联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看到山中的修竹犹如看到君子的高风亮节;看到花开花落犹如看到时光的飞逝。这就是通过联想得到的人生感悟。这样就能使学生体味到: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情;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让学生关注生活找源头,认知生活打基础,感受生活悟哲理,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真意去粉饰,不做作、不卖弄,会用平实、简洁、流畅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就能做到用我手写我心,用我心抒我情,就能写出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篇4

一、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还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住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从生活这个“源”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所以,要想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就必须教会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并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愁没有感情,没有感染力。

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发生许多事,当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甚至有些事看起来很平淡不起眼,如果我们不去用心品味,也许过去了它全然不留一点痕迹,导致作文时提笔便觉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去感悟生活。凡事都仔细琢磨品味一下,经常与身边的亲人、朋友、教师、同学等进行换位思考。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事物,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了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写周记,周记的内容一定要从生活中选材,有教师命题,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写本周中印象最深的事情。经过三年不间断的训练,批阅每周的周记成了笔者期盼的一件乐事,因为学生作品中已显露其真性情,吐露其真感情了,个别语文基础好的同学已尝试稚嫩的小说创作了。每次布置周记,笔者都精心选题,关注学生生活及内心感受,力求每次周记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实践证明,从生活中选材,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写实感,学生才会愿意写作,热爱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

当然,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多读勤思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的写作教学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才能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认为,我们的写作教学只有让学生把握住表达真情实感这一底线,才能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审视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手段。

二、写作技巧的.培养

有了可写的生活素材之后,要想写出洋溢着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的关键还在于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加工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第一,要合理地运用事件,去粗取精,选择事例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环节作为重点来详写,次要一点的环节略写,与中心无关的干脆不写。文字的功夫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不能随意地堆砌材料,所以要大胆取舍,无用而多余的笔墨要删之毫不留情。第二,要适当地铺垫和渲染。一件相同的事如果发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背景下,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写作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我们为事件创设必要的前提或环境。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亲买橘子的情节之所以催人泪下,是因为作者把这一细节放在家里连遭不幸的背景之下来刻画的,父亲那深深的舐犊之情便跃然纸上。在成功铺垫的同时,别忘记了恰当的景物描写往往能渲染气氛,巧妙地烘托人物的心理。第三,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一定是有血有肉的,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体,要让他自己在读者面前充分的展示。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诸多方面,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栩栩如生的血肉丰满的形象。当然,描写时要力求抓住人物的特征,表现其鲜明的个性,有个性才有生命力。

我们在作文评讲时,通常也会读一些优秀的或认为有某方面典型问题的学生作品。试问我们在读学生作品时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意愿。笔者总是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作品,不管水平如何,毕竟是学生辛勤劳动的付出。

三、鼓励和肯定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素材和技巧都具备后,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值得你去读,我们也应该从欣赏他的那句话、那个词开始评价。在评价时千万不要对学生的人格作评价,我们应该去尊重每一个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轻轻地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禁锢学生的思维,而应逐步引导学生“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写作理应是对学生自我感悟、自主表达、自我展现等愿望的满足,只有让学生融入自由、开放、宽松的写作氛围之中,才能够指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同样的话题,同样的材料,一个人给自己、给他人送来的是乐观的阳光,而另一个人给自己、给他人带来的却是悲观的乌云。这两种情况其实就是我们在作文中表达心中情感时出现的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真实”。后一种“真实”是一种消极的真实,是我们不值得提倡和鼓励的“真实”。因为作文是一种有责任的行为,它不仅要对我们自己的心灵成长负责,也更要对别人的心灵愉悦负责。

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情真意切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尽管精致,却缺乏生命活力。如果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真情实感,就只能从主观上拔高题意,表决心、谈志愿;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满纸苦闷、彷徨、伤感;或是感情冷漠,调侃一切;或是胡编乱造,博人欢心。

真情实感可以使学生感动,感动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如果学生经常处于感动之中,他们身上真、善、美的种子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在作文课上,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大胆表现自我。现在,笔者所教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杜绝了抄作文选,说套话、假话等现象。大家在作文中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学生写出了“我是超人”的趣事,写出了“恼人的家长会”的憾事,也写出了“我要自由”的真情,写出了“假如可以不做作业”的实感。学生不断地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观察、体验、感受,不断地用自己的心写出了自己的童趣,用自己的文笔写出了自己的心灵,写出了许许多多真实感人的好作文。

作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抒写对心灵的感受。而怎样把心灵的感受既表达得痛快淋漓,又适当有度,这里面其实有一对看似对立的法则:写进去,走出来。所谓“写进去”,无非两方面:一是写真写实,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真实,让人可信,从而引起人的共鸣;二是写深写透,即把情感的最深处表达出来,不仅要获得理解,而且要引起深度的理解。这样看来,做到“写进去”,其实就是提倡我们用心作文。作文写不进去,就给人以假的感觉,再好的生活,再好的情感也只是一纸肤浅的汉字而已。

为什么又要“走出来”呢?因为,作文是心灵的产物,既是生活的发言人,也是生活的向导。所以,我们的作文可以是“心情簿”,但千万不能成为“牢骚簿”。不论什么样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情感,我们最终都该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判断,把这种经过正确判断后的情感表达在作文中,给自己、给他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感染和引导,这才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这种既让情感“写进去”,又让自己“走出来”的作文,才是心灵的作文,是文字的阳光。

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5

我现在才发现,有许许多多人为了满足现实欲,大部分作文都是抄袭的。我真的不明白,难道那样真的好吗?

把别人呕心沥血的作品,随便一改变成自己的作品!那样自己的良心真的会安吗?这时,不仅有人会说,我就是不会写!抄袭别人的几篇作文又怎么了?其实,我真为那种人感到悲哀!自己不会写作文,不是理由!抄袭别人的作文更不对!其实,写好作文其实非常简单„„

作文好,好作文,最大的诀窍就是——把自己的真实请感投入到作文中去!比如:你看到环境变坏了,想写一篇环境变化的作文。那么你就把自己的所处、所感全部写在作文中就可以!自己的真实思想、真实情感是独一无二的;你感到父母为自己所操劳,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想写一篇感谢父母的作文。那么就把自己心中的滋味、心中的想法全部写在作文中就可以!因为,父母对你的爱是无可替代的;你读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想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就把文章的主要思想写在作文上,重点写自己的感想。这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总之——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是情感!因为,只有这样,你的作文才能感染别人、让别人喜爱!你自己也会开心!“浪子回头金不换”,同学们!希望我以后看到的作文,作文的内容全部都是自己真实的所感、所处、所想!

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篇6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主体,诱发学生的体验,学生才能写出更有意义的作文。写作教学不是要求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而是让学生自主亲历活动,激活体验;在角色扮演中,深化体验;结合阅读,丰富情感,拓展体验。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真情实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42-01

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写作应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通过体验,品味世间万物,才能创作出深刻的作品,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教学不是要求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而是让学生自主亲历活动,激活体验,在角色扮演中,深化体验,结合阅读,丰富情感,拓展体验。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措施。

一、亲历活动,激活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灵感来源,教师应当鼓励和带领学生仔细留意生活中的大小事,创设课内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用心感受,激发体验。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的一次作文课上,作文要求是:“请你选择一处景物向大家介绍一下,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要想抓住景物的特点,学生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时正值春季,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生机。在写作开始前,教师鼓励学生留意身边景物有什么变化,并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走走,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和小动物,观察景物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后开始写作,有的学生写道:春天赋予榕树生机,嫩绿的小芽苞在枝上排排冒出,像好奇的孩子抬起充满疑问的小脑袋……还有的学生写道:校园的西北角,各种小动物在春天姐姐的召唤下醒过来了,慢慢地伸着懒腰,黑色甲虫在刚发芽的草丛中跑?砼苋ィ?不知名的白色小虫爬上假山一动不动地晒太阳……学生都经过了细致的观察,写下了深刻的体验。可见,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创设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激活体验,创作出有新意的作文。

二、角色扮演,深化体验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角色不同,体会也不同。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设计蕴含着教育价值的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会不自觉地进入角色,能深切而生动地感受这个角色的心理历程,激起异样感受,在扮演中深化体验。

例如,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时,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进行写作,一些学生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一名记者。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作为教师、记者,应当做的是什么,教师决定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一个学生扮演老师,让他备课、讲课,充分融入“教师”这一角色。让另一个学生扮演记者,让他采访扮演老师的学生有什么感受,记录下小老师的心理历程,并采访其他同学对小老师讲的课有什么想法,并予以评价。通过以上扮演活动,学生对教师和记者这两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位教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热情。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另一位学生写道:记者要报道真实的事、要体悟群众的切实感受,不歪曲事实,不辜负记者这个职业的高尚性。学生年龄尚小,“理想”对他们来说还只是一个懵懂的概念,而当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后,就初步对理想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深化了体验,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到作文中,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形象、意义深远。

三、结合阅读,拓展体验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自己体验的描述,而阅读是最直接、最便利的诱发体验的方法。世间事物繁杂,学生不能都一一去经历,所以通过阅读了解不同时代、地区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是拓展和丰富学生的体验的重要途径。

例如,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时,作文是有关民风民俗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写作,教师建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重要节日、风俗习惯等。学生通过阅读知道彝族大部分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聚居,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被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应当与对火的自然崇拜有关,举行火把节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有学生对维吾尔族感兴趣,通过阅读了解到“维吾尔”意为“团结”或“联合”,该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他们待客非常热情,重视礼节。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的重要节日,每逢节日,维吾尔族人都要宰羊煮肉,制备各种糕点。总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人文,品味人生百态,丰富情感世界,拓展自身体验,进而才能写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作文。

四、结束语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在亲身经历中捕捉真情实感;在扮演中感受他人的心理历程,激起异样感受,在扮演中深化体验;在阅读中了解社会人文,品味人生百态,丰富情感世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写出更有意义的文章。总之,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如何在记叙类文章中写出真情实感 篇7

阅读的记忆里, “情”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课本上的真情自然比比皆是, 扩展到课外阅读, 感动亦是随处可见。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让我们含泪温习了2010年中国人的大爱真情;《南方周末》2011年2月3日, 把开春的第一期报纸献给我们的父亲。因为他们是教化, 是传承, 是饥馑之年的种子, 是最原始的平等以及最后的善……这是人们对“父”这个符号的整体想象, 更是对名字叫做父亲的人最真诚的感恩。

所以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 而是缺少发现,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发现做起。所以, 本文笔者以写父母之爱为例, 谈谈如何在亲情类的文章中写出感动来。

一.写什么———披沙拣金, 发掘感动点

生活是一座素材库, 要想写出真情实感, 我们首先要过选材关。我们不妨品味一下以下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亲爱的孩子, 你走后第二天, 就想写信, 怕你嫌烦, 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 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里斯多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 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 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傅雷《傅雷家书》)

晚上人静后, 她罚我跪下, 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气得坐着发抖, 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 用手擦眼泪, 不知擦进了什么细菌, 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母亲又悔又急,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 她把我叫醒, 果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胡适《我的母亲》)

反复体味上述文字, 我们发现只要静心观察生活, 我们就会发现父母的白发间散落着我们成长的故事, 他们的皱纹里写满了爱子深情。他们的每一句叮咛都充满了忧虑不安, 每一声叹息都浸润着望子成龙的渴盼。

所以, 我们要启发学生对身边的真情去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手摸、用口尝、用心悟。

二.怎么写———精雕细琢, 打造动情点

材料就是一块璞玉, 需要能工巧匠, 独运匠心, 才能玲珑剔透、流光溢彩。下面笔者将结合几组材料谈谈如何运用技巧, 打造动情点。

材料一: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 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 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 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 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 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 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 (史铁生《我与地坛》)

技巧一:换得我心知你心

用追思的方式, 换位思考。用自己的心理去揣摩母亲的行为、心理, 用自己的口吻去谈自己眼中的母亲, 情感更深沉、更感人。其实这种追思的方式, 借彼写己的技巧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找到源头。

材料二:

东东: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 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 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似乎, 抱着初生的你到医生处诊治你的“脱肠”, 半夜喊破喉咙把医生从睡梦中叫起, 那种焦急忧虑, 还像是昨天的事。似乎, 你刚能坐起, 我在院子里为你拍照, 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炫耀, 那种激动喜悦, 也还是昨天的事。怎么, 昨天和今天, 竟是十八年的光阴了。 (杨子《十八岁和其他》)

技巧二:你我对话传真情

用第二人称, 谈话般的方式,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便于感情交流及抒发。第二人称所产生的对话效果, 可以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例如, 在臧克家的《野店》中, 灵活运用“你”“你们”“他”等人称, 可以让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体验, 仿佛旅居的况味, 野店的诗意裹着山风, 挟着海雨扑面而来。

材料三: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 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 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 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 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 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 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背完了半本“梁惠王”, 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 偷向灯光中一照, 通亮, 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 轻轻把被窝盖上, 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邹韬奋《我的母亲》)

技巧三:摹形传神写细节

想要写出浓浓的真情就必须要学会于细微处见精神。举手投足间, 一颦一笑, 一举一动都是刻画形象, 凸显精神的最好机会, 也是真情实感最佳的爆破口。但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细节不是机械地放大, 也不是随意地拉长;而是善于抓住生活中电光火石的一瞬, 和不为人知的一瞥。它可以是魏巍的老师轻轻落下的教鞭, 也可以是朱自清父亲铺在儿子座位上的紫色大衣。

材料四:

(《南方周末》2011年2月3日第1407期《十五位父亲和他们的世界》选编)

2000年以后, 爸爸有一次搬钢板把腰扭了, 于是, 提前退休了。他脾气不好, 不愿意去公园跟老头老太太聊天下棋, 天天闷在家里, 躺床上抽烟看电视。结果, 得了脑血栓, 一次, 在外面摔倒了, 周围人不敢去扶, 有人拿来个被子盖在他身上, 直到有邻居告诉妈妈, 才被抬回来。从此, 他走路要扶着墙, 小步小步地挪。每次, 我和妹妹回家, 要走的时候, 他都得呜呜地哭一场。这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他, 浑身充满了生产力的铁西区强悍的棒工人, 拍着桌子, 酒杯哐啷哐啷地响。他放出豪言:你们长大了, 都得给我滚蛋, 我谁也不想, 谁也不靠。

现如今, 妈妈说, 我们就拿他当作个小孩。耳朵有点聋, 说话不清楚, 颤颤巍巍地站在家门口, 盼望着我和妹妹这两个在外奔波的大人早点回家。 (周云蓬《强悍:老爸成了小孩》)

技巧四:转换视角抒悲怀

父母不会永远高大坚强, 衰老和无力可能会在不期然的一刻闯入他们的世界;父母不可能绝对优秀完美, 软弱和卑微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在你的面前暴露无遗。如果我们不再以儿女的姿态仰视父母, 如果我们亲眼见证了他们的老去, 悲哀会顿时击中我们的心房。如果生活揭开了他的伤疤, 父母这一名字在我们心中不会因此而蒙尘, 反而因为真实而更加美丽。

以上, 是我们从名家散文中分析出的写作技巧, 可操作性很强。不妨引导学生们先阅读体验, 再在写作中尝试运用。

三.为何写———言近旨远, 提升触动点

在进行议论文训练时, 我们提醒同学们要多一些智慧地说理, 少一些空泛的说教。要言之有物, 深入浅出。那么在书写真情的记叙文中我们也要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为何写。仅是表达真情的至善至美, 那只能是浅入浅出, 言近义近。所以, 我们要思考提升文章的触动点, 力求语浅情深, 言近旨远。

以下为笔者在《南方周末》中节选的几篇文章的结尾部分。细细品读, 我们会发现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深化文章的主题的办法。

关于陈星伍, 我们可以讲他的很多故事———他是医生, 一个致公党员, 是陈启煜的儿子, 但最重要的是, 他是我爸。作为一个没有“新闻价值”的人物, 他难得能被书写并刊登在一份“严肃”的报纸上。但他完全配得上这样的荣誉, 恰如这个国度里所有平凡而辛劳的父亲一样。如果要给自己的父亲颁一个奖, 我希望自己就是属于他的那枚勋章。 (《坚忍:父亲的家谱》)

在我看来, 父亲更像一个“过客”, 来过, 活过, 辉煌过, 平淡过, 甚至憋屈过。这个老牌大学生是一个聪明人, 当他选择离开城市回到家乡的时候, 可能已经想好了未来的生活, 选择了就不再后悔。每个人都在念仓央嘉措的诗“你爱, 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但似乎父亲是那一个悟透的人。 (《碌碌:户口簿上的过客》)

综上所述, 我们发现在真情的洪流中还要激起点理性的浪花, 由个体扩大到群体, 在讴歌人间真情的同时还要感悟生命的哲理, 从情中体悟理, 用理来深化情。让情和理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篇8

关键词:初中作文;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1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04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几十年,在作文教学中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或者抄袭他人,写不出真情实感。什么叫做真情实感?我认为“真情”就是作者在自己的习作中所流露、所抒发的发自于灵魂深处的真挚的感情。“实感”则是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一定意义上说,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季羡林先生的“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文章的精神在于真实”和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都特别强调了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的体会讲以下三点。

一、引导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生活

“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发现美景的眼睛。”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深厚的情感来”。所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要给学生提出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处处留心皆学问”。叶圣陶先生还说过这样的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先生的这句话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不过他所说的生活,不是那些虚伪庸俗的生活,而是非常充实的生活。充实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也就是说学生作文的思想、感情、观点等一切材料皆来源于生活。从某些意义上说,作文就是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统一。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必须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并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告诉学生不要回避生活,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都要勇敢地面对,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只有深入生活,才能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同时也只有对生活有深深地感悟,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单调,经历的事情也较少,但是,他们的生活也有波澜,有色彩,有阳光,有雨露,有同伴间的会心一笑,有陌生人的出手相助…… 我相信,只要学生有一双发现美景的眼睛,将视线投向生活,将紧闭的心灵之门打开,让学生所有的枯燥与乏味统统得到释放,让他们张开双臂快乐地拥抱缤纷多彩的世界,让生活的甘泉滋润学生那片贫瘠的写作园地,让美好的生活去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就一定能打破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壁垒”,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生活

写作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人的思想感情又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切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就很难写出或者根本写不出真实情感的文章来。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直接参与生活的体验。其实体验生活,也就是到社会实践中观察、倾听、感悟并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恩赐。要注意多角度且多层次地观察各种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情与理,用敏锐的眼光去寻觅人世间的真善美,用细腻的心感悟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比如,“抢遥控”事虽不足挂齿,但从中可看到家人的不同性格、不同喜好,并从中感悟出浓浓的亲情。感受生活,还要让学生注意对人生进行深入地思考,要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因为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既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显惊天动地,也有平平凡凡的小事而微不足道,但是,只要学生肯“走心”,就能对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种现象产生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都能从中悟出点哲理,品出情味来。如此,还愁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看到池塘里的莲花,就会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看到高山顶的松柏,就会想到傲然挺立的倔强品格;看到蜡烛燃成灰烬,就会想到老师的无私奉献;看到山中耐寒的修竹,就会想到君子的高风亮节;看到风中摇曳的牡丹,就会想到亭亭玉立的少女;看到烂漫时节的桃花,就会想到浪漫无羁的爱情;看到花园里的花开花落,就会想起世间时光的飞逝…… 这就是联想,是想象。一句话,只要“走心”观察,只要“走心”联想,只要“走心”体味,就一定能感悟到:春夏秋冬,走过四季总关情;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

三、用课内外资源唤起学生的情感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当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激情四射。可是,有时也会因考试的失利、学业的负担、同伴间的矛盾、家庭中的变故等原因。一些学生可能会淡漠或潜藏了本该丰富浓烈的情感。表现出一幅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索然无味,什么都冷漠无视的样子,试想,心中无情,又何谈下笔有情呢?这时所需要的是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之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沉淀于心灵的情感。我们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利用课外阅读,利用影视资源等,也许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一帧慑人心魄的银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一部催人泪下的影视就能勾起学生的回忆,引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的情感,撩动学生的心弦。比如利用课内资源,可以从教材中选取较为经典的文章,诸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们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去欣赏、品味其作者以灵魂和血肉铸就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以唤起、陶冶、升华学生的情感。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仅这一影片的海报“来时别忘带条毛巾”就足以吸引你观看并感染得泪水连连。又如,可利用“天天动听”,听熊天平的《雪候鸟》、小虎队充满哀伤的离别之歌《放心去飞》、听沙宝亮演唱的《金粉世家》的主题曲《暗香》…… 只要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出来,再让学生提笔去写,就一定能写出充满情感的习作。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提倡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可以给学生的习作增添色彩,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做有利于社会的“真人”。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案_1 篇9

[训练目的]

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以情动人。

[复习指导]

《XX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写作部分“基础等级”之(3)为“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感情真挚”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文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出自真挚的感情,很难把话说动听。“为赋新诗强说愁”,只能让人觉得矫揉造作,“假、大、空”的东西只能令人生厌。

要写出自己真情实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

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或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难以忘怀。如果我们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

二、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

没有具体事物,就没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

三、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

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要使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

《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手段就十分丰富,既有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抒情性语句,又有充满感情的生活事件的叙述和细节的烘托点染,还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以及庭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景物描写,融情于景,托物言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回味不尽。学习和揣摩这样的名篇佳构,会使我们在如何表达真情实感方面获益良多。

[典题探究](XX•高考上海卷)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试题解读]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一个比喻,一个象征;是命题立意的指向;是写作者思想的认识、感情的表现、价值的取向。叙事抒情的主体是“我”,叙事抒情的客体是“你”,题目的重心和关键在“想”和“握”,而“手”则是一个喻体、一个象征体,它比喻或者象征叙事抒情的客体,叙事抒情主人公的思想认识、感情好恶等。因此,我们要注意审题,把握好立意的指向、选材的范围、感情的倾向。构思时,我们必须思考清楚题目所隐含的几个信息,即“我”和“你”分别指谁?为什么“我想要握住你的手”?这中间有什么感人的故事,情感的纠葛,动人的情愫?“你”是一个、两个抑或多个?既然想握手,就一定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讲,或者是有思想感情要交流。因此,你可以选定一个角度来飞扬你的情思,展示你的文采。

“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你”,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也可以是不熟悉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意想中的;可以是今人,也可以是古人。我们都知道,写人离不开事,写事离不开人,写事写人都离不开情理,人、事、情是相随相伴的。因此,你可以将题材锁定在亲情、友情、爱情、人情上,从正面立意,写古今中外的风云人物、黎民百姓,表达自己的景仰敬意、歌颂赞美;也可以从反面着笔,写历史现实中的败类小丑,表达自己的憎恶仇恨或鞭挞愤怒。因此,选材的范围、立意的角度、主题的挖掘空间都是非常宽广的。要写好这道作文题,选材立意的关键在于选取恰当的角度,把握想握手的原因,而出彩的关键则在于表达方式的运用和突出主题的技巧。

从文体上说,我们可以选取情真意切的记叙文、情文并茂的散文、辩证思辨的议论文、波澜起伏的小说,或者人物鲜活的剧本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说,形式只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如果考生对自己写作的主题和题材缺乏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就只会搬弄套话空话,无病呻吟,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考场美文来。只要我们有真情实感,有对成长经历、人际关系和思想感情的深入思考,再加上丰厚的文化积淀、扎实的写作功夫,就一定能够写出满堂喝彩的佳作。[范文引路]

我想握住你的手

——

我不承认自己是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之人,也不会觉得是悲秋伤春的婉约词人,更不会相信自己看着“情深深,雨朦朦”便会泪眼婆娑。

但我绝不是一个情感苍白的人。然而,好长时间已没有过流泪的感觉。或许是我自己将眼泪埋藏得很深,也或许是现实太残忍,压抑着眼泪不让流出罢。久违了,流泪的感觉!去新加坡,并且将在十二月回家一趟。拿着这封薄薄的信笺,却仿佛重有千钧。他是我高中三年结识的最贴心的朋友。高中毕业,他顺利进了重点大学,而我却被命运之神挥鞭逼进了复读班的角落,不免有些自悲自悯,黯然神伤。

那是一个暮色将垂的黄昏。时至深秋,气温也很有些低。朋友带着仆仆的风尘到学校来找我了!“兄弟!”我一眼认出是他,兴奋地喊了出来。还是像从前一样,朋友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新加坡方面的情况。毕竟,对于未来的路,他也很难说清。他说再过几天就要启程,可能两年三载回不来,我不禁心一沉,我知道,朋友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道路,我也有需要挥刀斩去的荆棘,有需要拼杀出来的血路,我们不可能永远面对面地交谈。但这一消息的确来得太突然,我几乎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今天,就要和朋友天各一方,真有点失落的空荡。

走在往昔的校园,朋友已不再属于它,而我却还要在此度过另一个冬天。路旁的玉槐树在秋风中簌簌作响,像是彼此在诉说着什么。路灯已经亮起来了,柔和的白光,然而在今天的我看来,全然是黯淡的。和以前一样,校园内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只是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少了一些熟悉的模样。与朋友就这样无声地走着,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我明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朋友几次终于忍不住,让我回去。我不说话,执拗地走了一程又一程。因为,我知道,两年三载,对于一段纯洁珍贵的友谊意味着什么。快到校门时,我是不能出校的,朋友突然转过身,手紧紧相握在一起,我知道分别的时候到了,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良久,朋友哽咽着说:“回去吧!”我已不能说话,我仰头看了看青灰色的天,我静静地收回的我的脚步,夜风渐起,吹起我零乱的头发,我把手缩回衣袖,而地上的影子,就像一滴滴长长的泪痕,在这静静的校园黄昏,为我悄然地演绎着让人心碎的苍凉!心里说:执子之手,今生珍重。

[例文评析]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乎情”,正是用一个“情”字贯穿始终,打动人心的。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将这次相会描写得声情并茂,渲染得令人动容。这是一次怎样的相会啊,昔日的好友,如今命运悬殊,朋友即将去新加坡留学,而“我”却“被命运之神挥鞭逼进了复读班的角落”;这是一种何等珍贵的友谊啊,朋友“带着仆仆的风尘到学校来找我”,虽然“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有紧紧的握手,在心里默默地道一声“今生珍重”,就已经将那纯洁珍贵的友谊演绎得感人肺腑;这又是一次多么令人振奋的相会啊,“我知道,朋友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道路,我也有需要挥刀斩去的荆棘,有需要拼杀出来的血路”。开篇的心灵表白与后文的深情述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为后文的叙事抒情营造了浓烈的氛围。而题记“执子之手,今生珍重”与结尾的内心独白“执子之手,今生珍重”更是有着回环绝响之功效,不但使结构严谨,而且有力地凸现了的主旨。

[作文训练]

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们要善于体验自身所得到的真诚的关心、爱护,观察周围生活中的闪光点、动情点,即发现、领悟人间真情。

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用一颗感恩之心去观察、体验、领受,就一定能采撷到“真情”的花朵。请你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不是无情物。一篇为人称道的好,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重的感情。很多人写作,主要是心灵受到了某种情感的冲击。如,遭遇到突如其来的打击,失去了最亲爱的亲朋好友,盼来了苦苦等待的成功,得到了最渴望的回报……愤怒、悲伤、喜悦、激动等等情感就会自然流于笔端。象这样“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才可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一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我们常常为一些细节而感动,比如一句暖人心的话,一个细微的举动。细节的背后是人生,是情感,是事业。

二要写真话。清代诗人江湜说:“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诗感得人。”写真话的好处很多。写真话就有材料。只要你写心里话,国事、家事、天下事俯拾皆是,件件可论;只要你吐露真情,亲朋、邻居、同志,随处可见,桩桩可叙。请客送礼,走后门,你没有看法吗?母爱友谊、生活苦乐,你没有体味吗?匆匆行人,田间耕耘、花园草坪,能不勾起你的联想吗?这些不都是材料吗?可见认为作文没有材料的人常常是“坐守粮山愁无米”了。

[佳作赏析]

娘,让我也抱您一回

我用滴滴眼泪落成个个汉字,献给我亲爱的妈妈和天下所有的母亲。

——题记

娘,永别了。

娘,不知您在另一个世界里是否有知,在人间,我是最后一个和您告别的人。在一片撕心裂肺的悲痛声中,我把淌满泪水的脸颊最后一次挨在您那慈爱的脸上。就在那一刹那,您就化作缕缕青烟飘然而去,在那渺茫的天空中,我依稀看见了您远去的背影。

娘,慈悲的娘,此时竟不顾惜儿女的痛,径自飘向睽隔生死的另一世界里了啊!我现在正把您紧紧地抱在怀里,步履沉重地走向灵车。

娘,我抱着您,这个方正的小盒子里,您疼爱的眼神,温和的声音,操劳的身影,千慈万悲,千喜万苦,都在这里了吗?

我小的时候,咱家住在一个小山村中。每到晚上,点着一盏小煤油灯,我趴在炕沿边上,您坐在炕里,在昏黄的灯光下,我捧着字典,您拿着鞋底,我一字一字地写,您一针一针地纳,我看到多晚,您纳到多晚。当时浑然不觉,现在才知,那是一个不识字的母亲的一颗期盼的心。每到深夜,看到您那亲切的脸庞,常常浮起一种幼稚的想法,上帝造人,就应让人永活世上,如果有一天,您离儿远去,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呀!最可怕的一天,终于无情地降临了!娘的那盏灯啊,就在儿子的睡梦中一夜一夜地亮着,让儿梦里回到童年,醒来泪落如雨。

灵车呀,请慢点儿走,我还有很多话要对我娘说。

在您临走的头一天中午,您的子孙们围在您身旁,与您回忆往事。您把六个儿女的生日属相,一字不错地说了一遍,您显得格外兴奋,说到高兴处,咯咯地笑了起来。我满以为您从此会好起来,殊不知,那就是人们所说的“回光返照”。早知是这样,我会多和您说会儿话。娘,我现在只能抱着您的骨灰,再也听不到您那亲切的声音了。

灵车呀,请再慢点儿走。娘,我已把双腿伸平了,您舒舒服服地躺在我的怀里吧,儿子终于抱了您一回,过了此刻,我何时才能再与您厮守?

娘,您临去时,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您知道吗?在您昏睡之中,我连声喊您:“娘,您吃点儿饭吧!”这回您听到了,艰难地说:“你吃饭,我给你做去!”您给儿女做了一辈子的饭。弥留之际,最后一句话竟然还是给儿女们做饭。看着昏迷不醒的您,我的心碎了又碎!您的心全在别人身上,从不想一想自己,娘呀,您听到没有,您该歇一歇了,我们都已成家立业,您放心地去吧!

在那遥远的天际,您是否看到了儿女们的哀痛。我平时不信有阴间,现在多么希望其有。那么,我以后又会重新回到您的身边,我爹又能和您相伴在一起。

那一天,82岁的老爹看着您的遗容,抓住您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你怎么就这样走了?没给我留下一句话呢?”娘,这是我爹一生中唯一责怪您的一句话,您临走时,为什么不好好地嘱咐一下他呢?你们夫妻俩在一起生活了61年,没红过一次脸,白头偕老,您先去了,把我那白发苍苍的颤颤巍巍的老父亲扔得好可怜。一双干枯的老手紧紧地攥住一双天堂的冰凉的手,怎么也不愿松开,但愿随您而去。我倚着门框看着这生离死别的一幕,我的心剧烈地颤抖着,怎不令人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娘啊,娘……

飞扬的纸灰,请你飘过对面那白雪皑皑的青山,捎去我的心愿,说给我娘听,她就会天天回到我的梦中。纸灰飞扬着,迷蒙了我的视线,朔风旷野中,飞又复止,止又复飞,冥冥之中是在传递着阴阳相望的母子之间的呼唤?

娘啊,娘……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章程最新下一篇:“点亮梦想”毕业班特色升旗仪式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