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2024-05-21

串联和并联导学案(共12篇)

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篇1

215.3 串联和并联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学习重点 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学习难点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学习目标,自学教材,重点内容用双色笔勾画,认真完成导学案的预习案;组内讨论探究案;独立完成训练案。不明白的重点标记。

预习案

1.(1)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图 ..

(2)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并联联电路电路图 ..

2.画一画:请在右边方框里画出图1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根据图2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图3的实物图。

探究案

想想做做:(课本43页)

给你两盏灯、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思考并讨论,有几种接法?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总结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填入下表:

1.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 仍能正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A.串联的B. 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C.并联的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2.判断串、并联:

ABC

3.两个灯泡串联时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发光时,另一个灯泡;两个灯泡并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发光时,另一个灯泡。(填“发光”与“不发光”)

4.根据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篇2

1.科学概念:电路有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电路有不同的回路。串联电路中只有一个回路, 拿掉一个灯泡其他灯泡就不亮;并联电路中有两个回路, 拿掉一个灯泡其他灯泡不受影响;串联电路中灯泡数越多亮度越小;并联电路灯泡的亮度几乎不受灯泡个数的影响。

2.探究能力:预测、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果中得出关于电路的结论;

3.社会情绪能力:同伴之间友好合作, 共同完成实验。

二、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用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个开关组装一个可控制灯泡亮灭的电路。

2. 认识电路图的基本符号。 (——导线;‖电池;灯泡;) , 用电路符号画一个简装电路。

3. 在以上组装的电路里增加一节电池 (2节电池串联) , 预测灯泡的亮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评析:新课导入环节用复习的形式导入, 帮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内容, 同时引入电路符号, 由实物转入符号, 变具体为抽象, 内容逐步加深。

(二) 学习新课

1. 活动一:

串联电路。用2节电池, 2个灯泡, 一个开关, 导线若干组装一个电路, 要求电流从正极出发, 经过灯泡①再经过灯泡②流回负极;先画出电路图, 预测灯泡的亮度是否会有变化, 再进行实验。

点评:在实验前让学生预测电路里增加一个灯泡, 结果会怎样并说明这样预测的理由。预测应是有根据的, 预测往往是需要实验去验证想法。这是科学探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探究。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画出电路图, 并在全班交流小组的想法。做中学强调在动手之前先动脑, 只有展示学生的想法, 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 在讨论交流中了解学生串联电路的前概念。由于有充分的讨论交流, 及时发现了学生电路图中的一些错误现象。如图:

电流也像我们一样, 喜欢找容易走的路, 如果在灯泡之间连接一根导线 (如图1) , 电流就会选择从导线经过, 这样一个灯泡里没有电流就不会亮了;还有一种情况是短路现象, 有的小组在2个灯泡之间连接一根多余的导线, 这样造成电流从正极没有经过灯泡直接流回负极, 灯泡不亮导线发烫。由于有了实验前的充分讨论, 真正动手起来就很顺利, 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 活动二:

并联电路。用2节电池, 2个灯泡, 2个开关, 导线若干组装一个电路, 使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 如何连接?请先画出你们的电路图并标出电流方向。各组交流, 说说这样连接的理由。

评析:看似和前面的实验差不多, 实质是难度增加了许多。串联电路只需在原来连接的简单电路里增加一个灯泡, 只有一个闭合回路, 而并联电路有两条闭合回路。学生设计出多种连接形式, 有的只是在串联电路中多加几根导线, 实质没变, 有的组是两个简单电路的合并 (一节电池控制一人灯泡, 2节电池的电流分别流经2个灯泡) , 还有的电路形成了短路。看到这样的情况, 我把每个组的的电路图通过展示台分析电流的流向, 是不是能达到2节电池的电流分别经过2个灯泡, 其中一个灯泡坏了, 另一个灯泡不受影响。通过这样的分析交流, 学生发现在一个电路里必须有两个回路。重新设计, 学生连接方法虽不一样, 但都能形成两个回路了。由串联电路到并联电路的学习, 难度逐步加深。

(三) 拓展应用

1. 教室里为什么不同的开关能控制不同的日光灯?想想里面可能是怎样连接的?

2. 学校里的集体宿舍, 生活老师不用到每个宿舍关灯, 同样可以控制每个房间的灯, 这是为什么?

评析:科学研究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留心观察, 你就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三、教学反思

1.不担心学生的失败。在科学实验活动中, 学生实验失败是常有的事。如果老师能很好的利用, 将错误的实验进行分析, 学生获得的将是双倍的信息。本节课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不急于纠正, 而是组织学生讨论, 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 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前, 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前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对比、解释彼此的前概念, 通过实验验证, 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学生对串联电路的前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错误如图:

2.放大实验前的讨论交流环节, 动手前先动脑。“做中学”重视生生间的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穿插于各个环节中, 设计实验验证预测是“做中学”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 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交流空间。“做中学”强调学生实验前的思考, 只有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知道如何做, 为什么要这么做, 实验操作也就顺利成章的事了。学生在并联电路的设计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老师舍得化时间展示小组的设计图, 全班参与讨论。发现只有在电路里形成了两个闭合回路, 才能使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

3.难度系数逐渐加大, 实验设计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本课在实验设计上层次清晰, 难度逐渐增大。由一个开关控制1个灯泡 (图1) 到一个开关控制2个灯泡 (串联图2) ;最后是二个开关控制分别控制2个灯泡 (并联图3) 。后一个实验都是对前一个实验的递进。如图:

4.紧密联系生活,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室里的灯、电扇是如何控制的?想一想里面的电路该如何连接?同学们回宿舍休息, 晚上宿舍里可以关灯, 但生活老师不需到每个宿舍关灯, 同样可以控制每个房间的灯, 这是为什么?学生用学到的电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兴致高涨, 解释有理有据。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 篇3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公式:I=I1=I2=I3=……In

2.电压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公式:U=U1+U2+U3+……Un

②在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公式:U1/U2=R1/R2

③在串联电路中其中一个串联电阻的阻值增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跟着增大。

④在串联电路中其中一个串联电阻的阻值减小,它两端的电压也跟着减小。

3.电阻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公式:R=R1+R2+R3+……Rn。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②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总电阻为:R=nR0 。

4.电能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和。公式W=W1+W2

②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与电阻成正比。即:W1/W2=R1/R2

5.电功率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公式:P=P1+P2

②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

6.电热的特点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之和。即:Q=Q1+Q2

②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即:Q1/Q2=R1/R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电能、电功率、电热都与电阻成正比)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公式:I=I1+I2+I3+……In

②在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即:I1/I2=R2/R1

③在并联电路中,其中一个支路的电阻增大,该支路的电流减小,干路电流变小,而其他支路电流保持不变。

④在并联电路中,某一个支路的电阻变小,该支路的电流变大,干路电流变大,而其他支路的电流保持不变。

⑤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互不影响。

2.电压的特点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公式:U=U1=U2=U3=……Un。

3.电阻的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公式:1/R=1/R1+1/R2+……1/Rn

②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这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后的总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③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总=R0/n。

④求两个电阻R1.R2并联的总电阻R=R1R2/R1+R2(两电阻之积除除以两电阻之和。)

⑤在并联电路中,当并联的支路增加时,总电阻减小;干路的电流增大,而其他支路的电流保持不变。

⑥在并联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阻减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干路的电流增大,其它支路电流不变。

⑦在并联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阻增大,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干路的电流减小,其它支路电流不变。

4.电能的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和。公式W=W1+W2

②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与电阻成反比。即: W1/W2= R2/R1

5.电功率的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公式:P=P1+P2

②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即P1/P2= R2/R1

6.电热特点

①在并联电路中电路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之和。即:Q=Q1+Q2

②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反比。即:Q1/Q2= R2/R1。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电能、电功率、电热都与电阻成反比 )

三、串、并联电路的相同点

1.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和。W=W1+W2。

2.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P=P1+P2 。

3.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产生的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电热之和。 Q=Q1+Q2。

学生掌握了串、并联电路的这些特点,以后在学习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串联和并联讲课稿 篇4

同学说一下你设计电路图的思路,在原图的基础上,直接把另一个灯泡替换后面的导线,使电流通过导线依次流过两个灯泡。另一个同学,我认为有电流通过就可以使小灯泡亮,所以在图中位置又引了一条电流出来。大家说可行不可行?那么现在我们动手进行实物验证。

在这里注意两点

1、电源不能短路。

2、链接开关时候,开关要断开。展示一下你们的结果,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亮了,第二个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亮了。说明这两个电路都能够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我们管第一个电路叫做串联电路,第二个电路叫做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用电器依次相连,顺次链接?那么图上老师标出了红色及蓝色点,大家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红色是流入,蓝色是流出,我们管流入叫首,流出叫尾,那么串联电路的链接特点就是首尾依次相连。好,我们一起来链接一下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开关,灯泡,灯泡,回到负极。

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首连首,尾连尾。我们一起链接一下。

那么现在我们来判断一下下列四个图哪个是并联,依据什么判断的?对并联的用电器连接方式。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这个是什么链接方式呢?还有我们的教室里面的灯是什么连接方式呢?能看到电路图的我们能知道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那如果不能看到,怎么办?我们还需要一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才能进行判断?下面,就需要同学们努力,小组一起来动手探究串并联的电路特点,这里老师给大家了几个问题,我们从几个问题出发,第一个

1、电流路径的特点。

2、两个小灯泡的通断是否互相影响?

3、开关位置的特点。注意后面的提示信息。现在开始。6分钟后,告诉老师结果。

好,第一个,电流的路径特点,说一下你们的探究结果:串联电路,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关,第一个灯泡,第二个灯泡,回到电池,串联电路一条电流路径。并联电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后,在两个灯泡的交点处分成两路,然后分别流过灯泡,然后在后面的交点回合回到电源的负极。如果是多个灯泡呢?好,串联电路一条电流路径,并联电路两条或多条电流路径。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并联电路,在a点电流分成了两条,在b点汇聚,A是我们刚说的首,B是尾,首处电流分流,尾处电流汇聚。两个电路共用的部分叫干路,自己独立工作的用电器所在的路的叫支路。

第二个,灯泡之间的关系特点,这组同学演示一下你们的探究过程,根据提示串联电路拿掉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也不会亮。电路中的断路。并联电路拿掉一个灯泡,另一个还亮,从电流上分析,下面断了,上面还是一个通路。总结出来,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各支路上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够独立工作。在这里我们做一个题,我们家里的电器是什么电路?为什么?用电器互相影响这个特点,路灯,同时灭同时亮,是。。并联。小彩灯呢?看到彩灯包字,灯字一个笔画没有了,说明一个灯泡坏了,一串都灭了是串联。互相影响,是并联。

第三个,开关位置特点,哪组演示一下你们的探究过程。串联开关接哪电路都一样,开关闭合,两个灯泡亮,开关断开,两个灯泡灭。并联电路,在A点通断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提问什么情况开关只能控制其中的一个灯泡?什么情况开关控制整个灯泡?

分析讨论完了,我们现在自我总结一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并填写此表格。3分钟时间。

下面我们就利用我们总结的这几个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来解决这个问题,刚说过了,小彩灯一串之间是什么关系?串联。那大家猜想如果我拿掉一个都灭了,什么情况?如果我拿掉一个灭一个,什么情况?现在,拿掉,灭一个,一半的灭了,这说明,这一串彩灯和剩下的一串彩灯是并联,这一串里面的所有小灯泡是串联。好。

下面大家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题。空都好填,图不好画?下节课我们将对这个进行针对训练。4,图一,在A点电流分流成两个,在B点汇聚。说明是并联电路。

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外面有三个接点,ABC,用一根导线接AB两点,音乐响起,接BC两点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们来一起揭秘这个神秘盒子!介绍一下你的思路,接ABAC都有电流,也就说明,电源在A处,然后电铃在B处,C处是电动机。

这节课就到这里,对自己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2、对同学说说,你有什么温馨的提示?判断电路这。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 篇5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活动课的相互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知识领域、发展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有利于增强参与竞争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教学过程特别强调尝试练习也就是说物理教学不是让学生去“读”科学而是“做”科学。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从提出问题、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直至获得结论的探索过程,像物理学家那样思考物理,培养学生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探究,体现科学学科特点,突出学生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留下深刻印象,提高教学效率。实验中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的能力。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通用) 篇6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实验为基础,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情境,使学生通过真实环境去感受、去体验,贯穿着以科学探究为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主要过程和方法,始终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浓厚兴趣去感知,去认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活动中尽力营造类似科学研究的氛围,调节探究的节奏,用实验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实验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学”上,达到了使学生既掌握知识与技能,又懂得过程与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很好地实践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其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信任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握住了自己教学主导者的地位,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大胆探索的学习态度,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我还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例如: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场景(如家里、教室及串联和并联彩灯的实验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为探究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完成了引导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特点探究的教学。

二、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条件

每当学生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下获取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创新意识增强,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因此,本节教学中我注意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我既面向全体,也注意个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尽量缩小两极间的差距,实现有差异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让他们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如:在连接并联电路时,及时对困难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使他们也能通过亲自实验探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整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探究,学习积极性甚高,思维活跃,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他们从中尝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既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了条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三、学中动,动中学,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

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体现了“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的现代教学思想。如:以生活中的灯的熄灭现象为切入点,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让生活走进课堂。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使学生的视野和素质得到拓展和提高。在情景中去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认知,在认知中去归纳,在归纳中去提升。同学们在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基础上,使获得的知识真正得到消化吸收,并转化为经验。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交流合作的`能力,同学们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得到了加强。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2

《串联合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章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结论的得出是直接的,印象也是深刻的让学生直观了解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情况,我们可以自制一些教具利用水流来演示,也可以下载动画来演示。让学生对电流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设计了激情导入,学生交流,感知串联合并联电路的特点,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等教学环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我为教学引导。全力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互相讨论,以及我及时的点拔、引导,抓住难点和重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形,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能力。课堂收到非常好教学效果。

但正如哲学上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方面,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一、我觉得对这堂课中问题的提出多是事先设计,不够自然,另外也比较生硬,因此课堂问题的提出真正要做到关注学生,感受学生的接受能力,还学生以主体地位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健

二、我认为自己做为一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还有就是在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方面的定位不够准确。在今后珠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走向更宽广的课堂教学世界。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3

三生课堂,提倡生动、生活、生本。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一直觉得三生课堂就是物理课堂的缩影。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对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优势;本课程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也正好体现了“生活”这一特点;课程在安排过程中,主张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定教,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实现“生本”本来也是理所当然。

因此,本节课在设计的时候,力求尽可能地体现三生课堂的特点。课堂的引入,安排了学生画一个灯泡手电筒的简单电路图,巩固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串并联电路设计铺垫,然后出示多个灯泡的手电筒,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关于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电路图、特点的探究,安排了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体现“生本”概念,已学定教。而并联电路的连接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学生探究的难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课前先将用电器分别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位置固定好,在学生实验时教师注意巡视,做出指导。实验完毕后,安排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得到电路的特点,仍然强调以“生本”为主;最后再回到引入的问题,讨论手电筒中灯泡的连接方式,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物理走向生活,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根据这一节课的设计,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由于学生实验过程中给学生留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展示和总结的时间太赶,课堂的小结也很仓促,也没有留时间给学生练习反馈,所以从教学内容完整性来看,这节课是不够完整的,所以在课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时间的分配问题,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4

1、本节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信息加工和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学生则养成科学的理性思维习惯,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方法。

2、本节课教学过程独辟蹊径,有以下创新特点:以圣诞屋音乐灯的视频资料开头,增强学生好奇心,要;学生探究实验改变一般教学设计先讲串联,后讲并联的常规方法,而是串并联同时进行,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两个电路各自的特点就非常明显了。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推理、设计创新等能力,结论的得出是直接的,印象也是深刻的;知识的获得、规律的归纳由教师告知变为学生主动获取,降低了难度,起到了巩固重点又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规律应用的教学体现以切合生活实际的练习为主的教法,巩固了新学知识;课后作业的安排适当提高了难度,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结尾承前启后,发人深思;整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信息的双向交流渠道畅通,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适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合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观察的物理现象,利用投影展示实验结论、课堂练习,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在短时间内能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在处理知识的获得过程时则采用实验探究,让学生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而不是被动接受。

4.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练习中,而是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积极的评价,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好物理甚至更多科学知识的良好愿望。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5

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电学分组实验,主要是为了巩固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特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动手能力。它对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特点,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技能有重要作用,必须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做这个实验,这将为今后进行电学分组实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实验所需器材比较简单,取材也容易为了增加学生的视听效果,结果,学生操作兴趣高涨,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一、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要求学生课前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预习:

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是什么?

2、为了防止接错,自己先拟订一个接线顺序,在接线过程中为什么开关应是断开的,并特别注意防止短路。

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点学实验习惯,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把实验桌上的器材与所做实验的电路图中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

2、搞清使用的电源是什么电源,分清电源的正、负极,弄清如何接线。

3、想一想,灯座、开关应如何连接?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导线应沿什么方向缠绕,旋紧螺帽时导线才不致被挤出来?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接好电路后,在闭合开关前,要对照电路图认真检查,闭合开关后,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从电源的一个极出发,逐段检查原因。在实验过程中,既要强调独立思考,又要强调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后,要求学生整理好器材。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科学方法、态度、习惯的重要过程。本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给每个学生以同样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一堂课完整地按预定计划完成,也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电学分组实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对于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导线应沿什么方向缠绕,旋紧螺帽时导线草不至于被挤出来,学生并没有深刻体会,部分学生操作没能按要求去操作,导致电路接触不良,影响了实验效果。

2、分学生连接好电路后,急于观察实验现象,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就闭合了开关导致有短路现象的发生。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区别。

(2)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明白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1.V干电池80节,2.V的小灯泡80个,开关80个,导线若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激

1.多媒体放映XX年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有关资料。

2.激趣引入新。

1.学生上网获得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信息。

2.学生思考提问。

1.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情况,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了解上网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3.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连

1.介绍实验器材,讲实验要求(特别提醒你)。

2.提问: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3.提问: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4.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1.学生讲述“特别提醒你”的原因。

2.学生实验:先画电路图,再接实物图。

3.学生动手、动脑:先画电路图,再连实物图。

4,设计由盏灯组成吊灯的电路图。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2.会用简单的图设计实验方案。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探

的 特

1.鼓励学生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提出问题。

2.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学生将设计的实验方案画成电路图。

4.再强调“特别提醒你”注意事项。

.老师准备多媒体。

6.板书分析论证后形成的结论。1.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

2.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

3.学生小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4.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成果,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6.学生对成果进行分析论证。

1.培养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研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

3.鼓励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培养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既坚持原则,又尊重别人。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应

1.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电器串联和并联的例子。

教师:演示一串彩灯和烧水壶等。

1.学生之间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懂的问题协商解决,不同的看法进行辩论。

小结和 思考

1.请学生谈本节的 收获。

2.思考题

1.学生自己总结。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篇8

教 学 设 计

梁瑞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实验探究;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通过探究学习中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三)教学难点: 并联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四)教学用具:

演示用:两个电路板、四只电珠、两只开关、四节干电池、导线若干

学生用:四人一组,器材有:电珠两只、开关一只、电池两节、导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手里有一电路板,闭合开关时,电珠全都亮,断开开关时电珠全都熄灭,[提问]:若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小彩灯,猜想一下,其他的小彩灯是否发光? [学生猜想]:亮(占大部分);不亮(占小部分)究竟谁的说法对呢? 教师演示1: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其他的电珠都不亮。

教师演示2:闭合线路板上的一只开关,两只电珠同时亮,断开开关时两只电珠同时熄灭,若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另外一只电珠会发光吗?猜想一下?

演示验证:另外一只电珠照常亮。

演示说明:这两块电路板上电珠的连接显然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二)自主探究

[探索1]、现有器材:两只电珠、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要求:把两只电珠同时连入电路,如何连接?

分组实验,把实物连接好之后,对照实物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探索2]、请在原有电路上,添加一只开关,要求:闭合开关两只电珠都亮,断开开关两只电珠都不亮,那么开关应该添加在什么位置?

分组实验验证,同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做好了的小组派代表将画好的不同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提问]:上述五个图形中,能不能归类?说出你的归类依据。

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畅说欲言,并及时给予指导。

总结讨论结果:

[依据1]、按照电珠的连接方式分; [依据2]、按照电流的路径分;

教师点评:在这里我们按照电灯的连接方式分。[提问]、对照图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电流有几条路径?

2、若取下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另一只电珠是否继续发光?)

小组交流,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

2、电器互相影响,有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就无法工作。教师点评:(1)、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就叫做串联电路。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结论1]、左边连左边,右边连右边。

[结论2]、一列一列地连起来,就像队列比赛。

[结论3]、就像一条小河遇到两个渠道,水就分开流动,最后汇合在一起流动。

[提问]、在并联电路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电流的路径有几条?

(2)、取下一个电珠,另一个电珠是否发光?

师生共同总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有多条。

2、用电器互相不影响,一个开路,其他的用电器仍然工作。教师点评: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就叫做并联电路。

(三)、迁移创新:

(1)比较串联和并联电路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2)演示实验:电珠的亮度。

(3)引导:是不是因为电池的电量不足呀?(换节电池,不解决问题)你们认为这个问题该怎样运用实验解决,请设计实验方案

(4)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师生共同总结:串联电路中,电珠连接越多,亮度会逐渐降低;

并联电路中,电珠个数对电珠亮度影响不大。

(四)、总结

今天,我们尝试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不存在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差的区别,具体的连接方式得看具体的连接电路的环境。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设计上一改旧教材教师演示,学生猜想,观察,教师引导从而区别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做法,而放开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观认识,在本节课中有80%的学生连完本节课的并联电路,100%的学生连完了串联电路。通过本课的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中可以看到本次的设计是很成功的。

2、教学中充分抓住教学的契机,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供水做为例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案例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2)会根据电路画出串、并联电路图。2.过程与方法

会根据电路图模拟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规范作图的意识及严谨认真的态度。【教学器材】

磁性黑板、投影仪、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投影胶片数张(上面可事先印好电路元件,为画电路连接图备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l)用磁性黑板上如图1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2)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3)请同学画图1的电路图。

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复习电路和电路图的相关知识。

二、引入新课

师:在图1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用一个电池组,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合上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板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指正)。

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作图。师:下面是几位同学所画的电路图。

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怎样将L1、L2连接起来的呢?

师:图甲是先接L1;再接L2,如果这个电路里有三盏灯,灯L3应怎样连入电路?(接在L2的后面)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在连接上有什么特点?是将它们逐个顺次地连接起来,就像串糖葫芦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甲的连接方式,得出结论。师:图乙的连接方法与图甲有什么不同? 生:开关S的位置不同。

师:那么这两个灯还是逐个顺次连接吗? 生:是。师: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有无影响?我们一会再来讨论。再来看看图丙的连接方法与图甲、图乙是否相同?图丙是把两个灯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把这两点分别叫做A和B(图3)。当合上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从A点分开,到B点汇合。想想看,若有三盏灯,灯L3应接在哪?(AB两点间)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所要的结论。

三、进入新课

教师由上面分析引入串联和并联的定义。板书:

一、定义

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展示如图4电路元件(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

师: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连接好正确的实物图,并作出正确的电路图。师: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4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引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

教师演示实验:合上、断开开关S,观察现象。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教师演示实验:调换开关S的位置,观察两灯的发光情况?

师: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有人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断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里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串联电路的特点。教师加以总结。板书: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师: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找一位学生到磁性黑板上连接L1、L2的并联电路。学生做出正确的连接。教师演示实验: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以上的连接方式中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如果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总结出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师总结并联电路的特点,板书:

三、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师: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学生讨论,并形成一致看法。

四、课堂小结

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重点、难点:

重点:识别,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难点:连接并联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

1.复习常见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出示一长串小彩灯,并接通电源使它发光。3.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4.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往往不止一个,甚至有很多,如何将这些用电器连接起来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探究教学

1.问题: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2.介绍常见实验器材。(提示学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连到一起;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3.学生在黑板上连通电路使灯泡发光后,要求全体学生画出电路图。4.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初步练习简单的电路设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情感态度,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师巡视,有目的地请两组学生到前面连接两种电路,画出电路图。5.学生上台利用磁性元件在黑板上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6.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种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小结:

①两个灯泡首尾相连,再接入电路中,则两个灯泡是串联 ②两个灯泡两端相连,再接入电路中,则两个灯泡是并联

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如果有一灯的灯丝断了,另一只灯泡会发光吗?试一试。

学生操作后回答:

①串联电路:一灯拧下,另一灯也不亮

②并联电路:一灯拧下,另一灯还亮

7.学生动手、动脑,相互讨论,你们有什么发现?这种情况说明两种电路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会同时工作: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为什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有这样的不同?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是如何流动的?

(课件展示:类比河流的干路和支路)

学生看完展示后讨论回答:串联电路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并联电路电流路径有多条。

8.在教材图上画出电路闭合时电流的方向。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师巡视,让一生展示。9.探究开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设计电路,用开关让一灯熄灭时另一灯还继续发光。学生讨论、动手实验。师指导。

让一个小组介绍设计思路:并联电路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在并联电路中的两个支路各加个开关。

小组观察回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在并联电路中,开关位置不同,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不同,那么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会不会变呢? 学生操作并交流后,得出结论:串联电路只要一个开关,开关的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不变。

三、小结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的小结。(结合课件,展示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的不同)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电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课件展示)

2、列举生活中用电器串联和并联的例子。

3、打开电冰箱的门,灯亮了,压缩机可能在工作,也可能不在工作。试分析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并画出电路图。

4、单位有前后两个门,前门来人时坐在传达室里的人看到红灯亮,后门来人时,绿灯亮。设计出电路,并画电路图。

五、布置作业:丛书

六、反思

新的学期,教研中心对物理教研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泽头中学从领导到教师对本次教研也非常重视。学期开始,教导处就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部署,全体物理教师在9月10日进行了学科教研。21日,将进行网上教研,23日在二中进行学习。

新课标倡导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我在过去教学过程中只重知识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不会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下面的反思和体会:

1、教学中,我转变角色,成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的角色。我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给学生去探究,完全解除教师的“指挥棒”,让学生在“实验课题”的统领下,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习惯、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认知规律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去感悟、去体验。在探究式的教学中,我更多关注学生的基础、关注学生的困难、关注困难的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

2、“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自己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正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和整个教学的发展。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问题。

3、本次教研会,我们学校要积极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使新学期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泽头中学 邢小杰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

邢小杰 泽头中学

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篇11

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教具

两只小灯泡,一个电铃,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导线若干条。

投影仪,投影片,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1)什么叫串联?什么叫并联?

(2)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各有哪些特点?

(3)怎样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试判断下面电路的连接形式。(投影片)

(4)可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也可用实物电路,教师一步步操作。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归纳小结:

①首先将电池连接成串联电池组;②按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开始,依电流的路径,把元件一个个连接起来(连接开关前,开关是断开的),最后连到电源的负极(也可反过来顺次连接);③连线时要注意导线两端必须接在接线柱上,导线不要交叉,不要重叠。④连接并联电路时,可按串联的方法先连接一个支路,找到电流的分、合点再将其他支路并列接在分、合点上。

(l)组成串联电路

①首先让同学将实验桌上的器材与做实验的电路图中需要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画出串联电路图。

②弄清使用的电源的正、负极。

③按课本中的步骤进行实验。注意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是断开的。

④若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时注意检查发生故障的原因:检查电池之间是否连接正确;检查每个接线柱是否拧紧,导线是否连接好;检查小灯泡与灯座是否接触好(可用手向下轻轻按按)在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可请老师协助检查。

⑤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回答课本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2)组成并联电路

①认真画好并联电路图。弄清电路的分、合点,用字母a、b标出。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分清哪部分是干路,哪部分是支路。

②弄清电路中有几个开关;哪个开关是控制整个干路的;哪个开关是控制支路的。

③按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并进行观察,回答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3.小结(略)

4.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完成本章习题4,7。

3.思考本节的“想想议议”。

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篇12

恒定电流] 第四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难点: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欧姆定律、电阻概念、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新课讲解-----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并适当拓展)(1)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I=I1=I2=I3=…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R1+R2+R3+… ④电压分配:U1/R1=U2/RU1/R1=U/R 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n = nE rn = nr(2)并联电路

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3=…

②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I=I1+I2+I3+… 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R=R1R2/(R1+R2)④电流分配:I1/I2=R1/R

2I1/I=R1/R ⑤n个相同电池(E、r)并联:En = E rn =r/n 再由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 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另外应让学生明确:串联和并联的总电阻是串联和并联的等效电阻,电阻R的作用效果与R1、R2串联使用或并联使用时对电路的效果相同,如教材图2.4—3和2.4—4所示。分析电路时要学会等效。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1题

-------第1课时 2.电压表和电流表----串、并联规律的应用

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1)表头G:

构造(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的。

原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P98(为后续知识做准备)(2)描述表头的三个特征量(三个重要参数)④ ①内阻Rg:表头的内阻。

②满偏电流Ig: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流(另介绍半偏电流)

③满偏电压Ug: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压,与满偏电流Ig的关系Ug=IgRg,因而若已知电表的内阻Rg,则根据欧姆定律可把相应各点的电流值改写成电压值,即电流表也是电压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刻度盘的刻度不同而已。

通过对P52的“思考与讨论”加深这方面的认识。

(3)表头的改装和扩程(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

关于电表的改装要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表头内线圈容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或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g)是有限制的。

让学生讨论,推导出有关的公式:要测量较大的电压(或电流)怎么办?通过分析,学生能提出利用电阻来分压(或分流)。然后提出:分压(或分流)电阻的阻值如何确定? 2

通过例1、2的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一般公式。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四)巩固新课:

1、复习课本内容

上一篇: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原文翻译及赏析下一篇:停薪留职的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