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2024-0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共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2页至63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感知它们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

教具准备:等边三角形纸片、圆片、正方形纸片若干,纸版、橡皮、信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提出问题:学校为了迎接春季田径运动会,决定用这种规格的纸版为每一个班都做一块班级牌,为了购买材料,现在急需想知道全校22个班级一共要用多少纸版,那该怎么办?

(要先知道一块纸版有多大。)

那怎样才能知道这一块纸版的面积有多大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1.用不同的标准量。

(启发)我们原来认识长度单位时,是用一些小的物体的长度来测

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现在测量这块纸版的面积,我们可以?

(用一些小物体的面的大小来测量这块纸版的面积。)

课前,老师给每2位同学都准备了和它一样大的纸版,下面借助你身边的材料快速量一量它的面积。(学生测量)

汇报: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量的,结果是多少?(结果不一样)同样大的一块纸板,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用的东西不一样。)

2.统一标准量。(口算题卡封面量)

现在我们都统一用口算题卡的封面来量一量。(学生测量)汇报结果

现在用来测量的标准一样了,为什么得到的数据还不一样呢?(有横着量的,有竖着量的)

看一下本子封面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看来,用长方形口算卡封面来测量这块纸版,横着量剩下的面积和竖着量剩下的面积不一样,导致测量的数据也不同,这给我们测量估计纸版的面积带来了一些不方便,更容易产生误差,那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师启发,用什么形状做标准来测量就可以呢?)

用边的长度一样的形状的纸板来量。

下面请选择一种你认为合适的纸片来摆一摆,量一量它的面积。(学生测量师巡视)

小组汇报量的过程和结果:用圆形和三角形的纸板来量,都有缺点,所以用正方形的来量。

3.引出面积单位。

师:正是因为这样,为了便于测量和方便交流,人们就规定了一些小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平方分米。(1)认识概念。

这个正方形纸片的大小就是其中的一个面积单位,量一量它的边长的多少?

(10厘米,1分米。)

人们规定边长1 分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板书:1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用字母表示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在分米DM的右上角写一个小2,仍然读1平方分米。

(2)建立概念,感受平方分米的大小。记一记:

师:再拿起这个纸片,看一看1平方分米有多大把它的大小记到脑子里面。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呢?大家记住了吗?(记住了)

老师要来检验一下,请快速从大纸袋里面找一找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找到了吗?(找到了)

画一画: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画1平方分米的比赛,规则是:不能用尺子或

正方形纸片,直接在纸上画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生画,师巡视)

大多数同学都画完了,用黄颜色的纸片比一比你画的准吗? 画不准确没有关系,大家在画一次,两次比较哪次画的更接近?(第2次)

小结:看来感受的次数越多,画的就越准确。找一找:

那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

那知道了这一块纸版的面积,就能计算出我们学校22个班一共需要多少纸版了,我代表学校谢谢你们。

现在请你用黄颜色的纸片来测量这块橡皮最大面的面积是多少。有什么问题吗?(太大了。)

那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引出:人们在测量比较小的面积的时候通常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板书:平方厘米

2.引出平方厘米。(1)建立概念。

(示1平方厘米的纸片)这个小正方形纸片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在2 号信封里面,拿出来看一看,有什么感受?(太小了)

你知道它的边长是多少吗?(1厘米)

人们规定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用字母表示可以怎样写?(学生说师写,在厘米的右上角写一个小2)

把1平方厘米的纸片贴在黑板上,还能看清楚吗?(看不清楚)(2)感受1平方厘米的大小。

在看一看1平方厘米有多大,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指甲、大牙、扣子)让学生说清楚是举的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3.认识平方米。

(1)引出平方米的必要性。

以上我们认识了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那我们要测量现在这个教室地面的面积还能用这两个面积单位吗?(不能)为什么?那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平方米)

你在哪里听说过平方米?

在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做单位。板书:平方米(2)引导学生说出1平方米的概念。

那1平方米会是边长为多长的正方形的面积?(1米)引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米用字母表示可以怎样写?谁愿意到前边来试一试?(生写)(3)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要几个同学伸开手臂才能围成呢?(4个)

前后4人试一试,你们手臂围成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就是1平方米。

(举纸版)这块纸版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有什么感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出示“你知道吗?”,让学生读一读。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8平方米和15平方米有多大吗? 一棵大树能给我们提供这么大的一片树阴,还能释放氧气,我们应该怎么做?生:爱护树木,保护树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2

一、了解“数学广角”目标定位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必要的应用技能。”因此, 使每位学生能初步感受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广角”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二、优化教学策略

(一) 立足数学思想, 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来看, 数学广角的教学首先应定位于通过数学活动,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 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具体说, 在“重叠问题”这一课, 制定的教学目标应符合:让集合思想指导重叠问题的教学;让学生对集合的思想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让学生学习不只是满足于用韦恩图解决数学问题, 还要让学生体会韦恩图的形成过程。

(二) 围饶数学思想, 对教学素材进行取舍

内容是教学的载体, 数学广角的内容有明确的教育内涵和主题空间, 数学思想方法是它的灵魂和核心, 教学素材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符合学生的数学现实、要关注学生的形象思维。

“重叠问题”中例1是学生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活动, 练习二十四的第1题动物运动会、第2题逛文具店买文具, 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生动有趣的素材, 这样编排使原来比较抽象、深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 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理念, 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易于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 体会数学的作用。

(三) 通过活动, 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重叠问题”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直观的解决问题去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亲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这节课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亲历探索、操作实践, 与同学交流和分享。在“引入”部分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引起思考、在讲“例1”时通过问“两个小组一共多少人”让学生互相交流、通过计算让学生了解到表格的不足之处, 提出“你们能设计出更好的方法吗?”接下来是借助学具, 让学生体会韦恩图的形成, 再通过微课视频验证, 引入韦恩图, 最后是应用与拓展。整个课堂都突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为学生构建一个亲身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平台,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四) 强化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

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意识, 需要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强化者, 不断用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发”过程中, 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明朗, 直到最后能主动应用。本案例在让学生感受了重叠问题的解决策略后, 在“综合实践, 运用新知”环节除安排教材上的2个习题外, 还设计了重叠问题变式题, 即求“只捐款的有多少人?”“没有参加这两项文艺表演的有多少人?”设计这2个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弄清楚总体与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 实践证明这样设计的教学效果是很好的。

三、“数学广角”教学中的数学思考

和其它数学教学内容一样, 通过数学广角的教学要实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目标。但在数学广角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数学思考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应该如何实现,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不是简单地把有关结论告诉学生!

如在“重叠问题”教学中, 不是简单地搬出韦恩图, 而是让学生感知韦恩图的形成过程。

第二, 数学广角不是搞的越难越好, 不必刻意拔高教学要求。

第三, 制订有差异的知识技能目标, 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 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关注差异的关系。

第四, 抓住各知识的联系点, 做到一题多解, 体现“大教材观”。如“用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

第五,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案例

《数学广角—重迭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08页的例1, 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 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 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名字牌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师述:同学们, 你们喜欢看电影吗?现在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看电影, 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呢?

提问:简单说一说这3人分别是谁? (课件同时出示:爷爷爸爸儿子)

那为什么有2个爸爸, 2个儿子呢?

师述: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 是的, 爸爸有着双重身份, 既是爷爷的儿子, 也是儿子的父亲。其实在数学中也有像这样的问题, 今天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数学广角的学习吧!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 实践活动, 深入理解

1.出示统计表, 理解重复

(1) 产生矛盾:想一想, 这两个小组一共有 () 人。

(2) 体会重复:

预设 (1) :因为有8人参加了语文小组, 9人参加了数学小组, 所以是17人。

预设 (2) :因为李芳参加了语文、又参加了数学, 两项都参加了, 所以是16人。

预设:因为有3人两项都参加了, 所以是14人 (正确答案) 。

(3) 引出画图方法。

师述:看来, 像这样的统计表有时不方便我们发现重复的人, 其实, 用图表示就清楚了。那我们能想一个什么办法既能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人, 又能看出参加数学小组的人, 还能看出两项都参加的人呢?

2.动手操作, 感知韦恩图的形成

师述:你们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学具, 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设计。

(1) 合作摆出韦恩图。

(2) 汇报结果, 体会韦恩图的形成。出示摆法 (1) : (分开摆的) (黑板上展示)

提问:像他这样摆能够清楚地看出这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吗?

出示摆法 (2) :提问 (1) 你为什么要把两个圈这样摆呢? (重叠一部分)

提问 (2) 中间这部分表示什么?你的意思就是说中间部分是既参加语文小组的又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 是吗?

提问 (3) :你为什么把这3个名字拿走了? (这3个人既参加语文小组的又参加数学小组, 只能算一次)

这3人就是? (板书既……又……)

提问 (4) :现在你能看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3.视频验证, 引入韦恩图

师述:看, 我们用图表示出了参加这两个小组的人员情况, 你们理解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课件出示视频, 讲解韦恩图的形成过程……由14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地上有两个大圈, 老师指示:参加语文小组的同学请站在左边红色圈内, 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请站在右边蓝色圈内, 引起了矛盾, 李芳、杨明、刘红先进入红色圈, 后退出来进入蓝色圈还是不行, 最后大家把两个圈重叠起来, 他们3人站在重迭的区域就满足条件了)

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你们想的方法和数学家韦恩想的一样, 这样的图就叫做韦恩图。“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约翰·韦恩于1881年发明的。”

师述:看来同学们创造的图叫韦恩图, 能清楚地看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 (韦恩图板书并出课件)

4.理解其它各部分的含义。 (课件出示)

提问:那这个韦恩图的其它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呢? (课件强调出示)

5.解决问题, 整理算法

师述:那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该怎样列算式呢?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整理算法:

先把参加语文和数学兴趣班的人都加起来, 再去减去重叠的数。

8+9-3=14 (人)

小结:因为杨明、李芳、刘红这3个人既参加了语文小组, 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因为语文的8个人里面有他们3个, 数学的9个人里面也有他们3个, 用8+9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 也就是多算了一遍, 所以要减掉3。

(三) 综合实践, 运用新知

1.动物运动会 (出示110页第1题)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出示110页第2题) 。

3.四 (1) 班同学打算去敬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 有18人买了礼物, 有26人捐了款, 其中8人既买了礼物又捐了款, 只捐款的有多少人? (选择题)

A、26-8=18 (人) B、18+26-8=36 (人) C、18-8=10 (人)

4.四 (1) 班有52人参加文艺表演, 其中参加舞蹈表演的有24人, 参加唱歌表演的有17人, 既参加舞蹈表演的又参加唱歌表演的有6人, 没有参加这两项文艺表演的有多少人?

(四) 全课小结

师述:同学们, 今天和章老师一起进入了数学广角, 学习了像这样的数学问题, 你收获了什么呢?

师述:同学们, 你们学得真好, 你还能顺利完成作业纸上的题吗?

(五) 课堂作业 (作业纸上完成)

六、结论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运用微课这样的讲课形式, 首先教师是做好充分准备的, 其次可供学生多次学习, 再次就是方便及时观看和解答疑惑。在这节课中充分体现了它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帮助了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主要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和步感受了排列组合的思想的方法。本节课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内容,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学习排列组合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重在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教学内容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科书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不重复,不遗漏以及符号化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星期六是小红的生日,她打算和几个小伙伴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大早,妈妈就给她准备了几件衣服,请看(课件出示几件衣服)这些衣服漂亮吗?(漂亮)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2件上装,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是一种穿法的话,你觉得小红一共有几种穿法?(学生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谈话的方式展开,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的导课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探究搭配的方法

师:小红的这五件衣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呀?请大家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卡片(两件上装、三件下装)摆一摆,看一看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摆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2、汇报展示搭配方法

师把教具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组里的代表上讲台把自己的搭配方法介绍给大家,谁愿意?(请三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操作并口语表达自己的思路),预设:①先固定上装,再用2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②先固定下装,再用三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几个同学展示并表达了自己的搭配过程,结果都是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那你比较喜欢刚才哪位同学的描述?为什么?(生答)

小结: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再次走进了数学广角,学习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搭配(板书:数学广角→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嘴说一说,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搭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并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

3、寻找简捷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学具卡片摆出了五件衣服的6种搭配方法,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这些學具,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请同桌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方法)

(学情预设:可以用文字表达,用符号代替,可以连线……)

师:请大家在答题卡上把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再列式算一算,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记录、计算,师巡视、了解、指导)

请三四名学生上台投影展示说明自己的记录方法

预设1:有序,用文字表达

灰短袖—花裙子 灰短袖—长裤 灰短袖—包裙

蓝长袖—花裙子 蓝长袖—长裤 蓝长袖—包裙

3×2=6种

预设2:有序,用符号表达

① ② A1 A2

B1 B2 B3

3×2=6种 3×2=6种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答)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搭配事物的时候,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定要有顺序地进行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对比学生的作业,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在描述记录的方法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早餐的搭配

①操作并列算式

师:小红看到大家这么热心地帮她搭配衣服,她真高兴,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出发前,要填饱肚子呀!瞧,妈妈已经给小红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早餐),这些早餐有什么特点?(上面两种是喝的,下面4种是吃的)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这些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呢?请大家在答题卡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搭配连线,并列出算式。

(学生在答题上记录,列算式,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展示作业

请两三个同学展示作业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如果再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你能直接列算式吗?同桌说一说,指名答,3×4=12(种)

2、照相搭配

①课件出示图片,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小红的早餐找出了8种不同的吃法,小红感谢大家,她匆匆地吃了早餐就出发了。和小伙伴汇合后,他们一路蹦蹦跳跳地很快便来到了数学乐园,还没进门,他们便碰见了多久不见的好朋友聪聪、明明。他们4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分别合拍一张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②现场表演、操作

老师请4名学生当小红和小伙伴,请2人当聪聪和明明上讲台,再请学生上台操作怎么照相。

③请学生列出算式,2×4=8(张)理解两种方法:一种是2个4张,一种是4个2张。

师:通过照相,我们又巩固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照完相,小红和小伙伴高兴地进入数学乐园玩去了。

【设计意图:目标达成练习,强化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进而抽象到直接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师进行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课本102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105页第6题。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4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制定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方案。

对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内容,主要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图象、声音、文字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结合学具,引导学生量一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摸一摸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大小,闭眼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找一找面积与它相近的物体,先估一估再测一测一张绿色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大。整个过程,有观察、有想象、有联系实际、有动手操作、有实际运用,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平方分米、平方米时,则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猜一猜,想一想,在找、看、估等轻松的活动中,建立正确的面积单位表象。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

二、前期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教学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70-76页内容的学习任务。

该学习任务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再深入学习和掌握面积的意义以及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该任务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运用。例如教材中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每个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据此,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于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关键需要根据学生自己已有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这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目标,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思维基础。

本文的教学特点是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1、教学重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面积单位

2、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任务的,多数学生的实际年龄为8岁左右,该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主要表现为: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3、自控力不强。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孩子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但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课堂只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生就可以更加有兴趣和信心学下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面积的含义。

(2)概括常用的面积单位。

(3)使用适当的参照物比较图形面积的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增强动手操作、归纳与进行合理选择的能力。

(2)学会根据物体的大小合理选择测量单位,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乐学”,在实践操作中感知与体验面的大小。

(2)让学生积累学习感情,享受在求知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张白纸、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1个,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学具:学生学具袋一个、尺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两幅面积差别较大的没涂色的画,通过比一比,看谁最先涂完,让学生进行选择。

(通过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可直观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这样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初步感知,理解面积意义

(1)学生通过自己找、摸,感受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然后教师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图形呢?

课件出示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共有的特点:{首尾相连,它们都是封闭图形,再让学生比较图中长方形和圆形的大小,}质疑: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小,这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3)先由学生自己小结面积的定义,教师再作补充,师生共同得出面积的定义,指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里把板书补充充完整。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较面积大小,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

(1)提问:如何比较黑板的表面和课桌的表面的大小?(用眼睛看,即观察法)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和练习本封面的面积谁大谁小?你是怎么知道的?(用重叠法)

(3)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拼摆的方法)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是怎样进行拼摆的,指出要用统一的图形为标准来拼摆。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画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指出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2)再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有物体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应用:先估计一张正方形的纸有多大,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测量到底它的面积有多大?

(4)请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量桌子的大小,学生认为不合适,教师顺势指出我们要用比1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引出平方分米。并感受1平方分米的大小。

(5)如果用1平方分米来测量整个会场的大小,合适吗?引出平方米,用实物展示1平方米的大小,由学生先估计黑板表面的面积,教师进行测量。

(四)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投影出示例题。

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1厘米和1平方厘米图形的不同点。

2、移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蓝纸,并出示1分米长的纸条,让学生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有什么不同。在1平方米白纸的下面出示1米长的纸条,让学生比较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不同?

3、小结: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长度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

4、做一做。

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课桌面的宽______________

教室门的高______________ 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五)区别周长和面积。

1.提问: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使用的单位呢?

2.小结: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短,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周长可以拉成一条线,面积却不可以。我们可以说:“周长一条线,面积一整片。”

(六)拓展应用,延伸课外

数学源于生活,必须服务于生活。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观察各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化面积统计表,发表感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六、形成性评价

1.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

(1)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本长20__________;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____________;

铅笔盒长19____________; 一所学校的面积是500__________;

课桌高70______________; 小红的身长是125______________。}

3.下图的正方形分成甲、乙两部分,下列哪句话是对的?

(1)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大。

(2)甲和乙的面积相等。

(3)甲的周长比乙的周长短。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5

面积(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面积的初步认识

(共5题;共22分)

1.(5分)

在下面的两条平行线之间分别画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使它们的面积相等.

2.(5分)

比较下面各图形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5分)

(2019五下·静安月考)

估测下列图形的面积:

4.(2分)

如图所示,A的周长________B的周长,A的面积________B的面积。

A.>   B.<   C.=

5.(5分)

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二、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

(共4题;共11分)

6.(2分)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还可以写成________。

7.(5分)

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用汉字表示)

(1)

门的面积是180________

(2)

爸爸体重是65________

(3)

一杯水约200________

(4)

一桶豆油约10________

(5)

一个锐角的度数为45________

8.(3分)

认真观察,填一填。

(1)

下列图形中,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的是________,周长相等但面积不相等的是________。

(2)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圆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cm(得数保留整数)。

9.(1分)

(2018·浙江模拟)

如右图,整个长方形面积是阴影部分面积的________倍。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共5题;共20分)

10.(2分)

(2019五上·成武期中)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2cm,它的周长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²。

11.(3分)

用合适的单位名称填空。

电线杆高约5________;数学书封面面积约312________;课桌面长约87________。

12.(5分)

一台压路机,每分钟行驶50米,压路的宽度是2米,这台压路机每小时压路多少平方米?

13.(5分)

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并在方格纸右面算出它们的面积.

14.(5分)

学校运动场的面积是1250平方米,宽是50米,如果把宽增加到150米,长不变.那么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应用(1)

(共4题;共14分)

15.(2分)

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周长:________cm

面积:________

16.(2分)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

A

.20×

B

.20×

+20

C

.20×(20×)

17.(5分)

一张长方形课桌长90厘米,宽比长少50厘米,课桌的面积是多少?

18.(5分)

(2016五上·台安月考)

乐乐家的书房面积是24m2,用边长是0.5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共需要多少块正方形瓷砖?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应用(2)

(共4题;共13分)

19.(2分)

在边长是10cm的正方形里面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cm2,剩下的面积是________cm2

20.(1分)

如图,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则正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

21.(5分)

有一款笔记本电脑,它的盖面是一个长方形,长30厘米,比宽长8厘米,它的盖面面积是多少?

22.(5分)

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48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共5题;共22分)

23.(4分)

72分=________时     600

kg=________ t

125

cm=________ dm    35

dm2=________ m2

24.(3分)

送“>”“<”或“=”回家。

954________106×6

404×6________2500

808×7________708×8

25.(5分)

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填一填。

①桌面的面积大约是100________。

②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3________。

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50________。

④一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44________。

⑤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________。

26.(5分)

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面的面积是40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27.(5分)

(2017六上·祁阳期末)

一个长为12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比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少3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七、解决问题

(共2题;共15分)

28.(5分)

在一块长300米、宽200米的长方形稻田里,共收稻谷54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稻谷多少千克?

29.(10分)

(2016四下·寿县月考)

一个长方形广告牌,长9.5米,宽5.2米,用油漆刷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0.75千克.

(1)

这块广告牌要用油漆多少千克?

(2)

每桶油漆净重15千克,至少得买回多少桶油漆?

参考答案

一、面积的初步认识

(共5题;共22分)

1-1、2-1、3-1、4-1、5-1、二、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

(共4题;共11分)

6-1、7-1、7-2、7-3、7-4、7-5、8-1、8-2、9-1、三、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共5题;共20分)

10-1、11-1、12-1、13-1、14-1、四、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应用(1)

(共4题;共14分)

15-1、16-1、17-1、18-1、五、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应用(2)

(共4题;共13分)

19-1、20-1、21-1、22-1、六、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共5题;共22分)

23-1、24-1、25-1、26-1、27-1、七、解决问题

(共2题;共15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p71——74)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重、难点: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

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 观察、重叠)

(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

(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

(指名学生摸)

(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

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板书课题: 面积)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

二、探究新知

1、设疑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谁的面积大?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

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板书 面积单位)(4)认识面积单位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检测

A

B

五、家庭作业

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答案:A 1.8平方厘米 2.略

B 1.第一个面积最小,第二个面积最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7

修订后的二年级下册教材, 教学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 、图形的运动 (一) 、表内除法 (二) 、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 (推理) 、总复习十个单元的内容以及“小小设计师”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其中, “数据收集整理”是以“标准”为依据, 对“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后形成的一个单元, 重在让学生学习通过调查、测量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和用统计表呈现数据。“图形的运动”整合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中的轴对称、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中的平移和旋转的内容;“混合运算”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进行重新整合, 让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 的顺序;“有余数的除法”是修订后由三年级上册前移至本册的内容; “数学广角”教学推理的内容, 其中例2与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该单元中推理的第二个例题一样。

总体上说, 本册教材紧扣“标准”, 结构更加合理, 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 又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方面有所突破。下面对其编写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抓住“十进位值制”核心, 帮助学生理解数概念, 培养数感

作为数概念教学的第三阶段, 本册教材数概念的教学将使学生的认数范围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数概念学习的拓展, 又是后面学习多位数的重要基础。因此, 从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讲, 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这两个基本概念就显得非常关 键。教材正是紧扣它们, 从计数单位的认识和数数、数的组成、读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方面, 引导学生构建与理解数概念。

1.在认识计数单位基础上充分地数数, 进一步认识十 进制计数法

要知道物体的个数, 就要数数, 数数就需要用到计数单位:10以内的数是以“一”为单位, 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计数的结果是多少个一;100以内各数既要以“一”为单位计数, 还要以“十”为单位计数, 计数的结果是几个十和几个一或几个十, 10个十是一百;1000以内各数则要以“一”“十”“百”为单位计数, 计数结果是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的不同组合, 10个一百是一千;万以内各数更要以“一”“十”“百”“千”为单位计数……所以, 认识万以内各数, 就要继续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 了解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会根据需要用计数单位计数, 同时了解数的组成。

学生在前两个认识整数的阶段中, 已初步认识了计数单位“一”“十”“百”, 形成了直观、结构化的模型 (1根小棒、1捆小棒、1大捆小棒) , 本册教材就直接利用结构化的直观模型, 使学生系统地认识计数单位, 充分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思想, 同时突破教学难点。

2.整理数位顺序表, 通过读写数等加深对位值制理解

随着本单元将数位扩展到万位, 整理数位顺序表就成为学生认识位值制的关键。实验教材将其编排在读、写万以内的数之后, 修订后的教材则将其调整到认识计数单位之后。这样做, 使得学生对于位值制的理解更为系统、全面, 同时也为按位值制来读、写数的教学做好准备。

读写数内容的编排思路与前面数的认识中大体一致: 从要把计数结果记录下来开始, 突出读写数的必要性;然后到用小棒摆出计数结果, 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突出不同的计数单位 (几个十几个一) ;再到用带数位的计数器表示出来, 直观地突出数位;最后再对照计数器按数位写数并读数, 学会读写数的方法, 即把计数的结果 (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按照数位用符号0~9表示出来或按照数位根据数的组成以几千几百几十几、几千几百、几千零几十、几千零几等方式读出来, 使学生直观而充分地体会位值制。

此外, 教材新增了认识算盘的例题。算盘本身有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 它能直观、形象地体现数位的特征, 因此, 用算盘表示数可以深化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

3.加强数感培养

“万以内数的认识”特别突出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将数感的培养切切实实地、细致地体现在每一处教学内容中。教材通过如下方式来体现:

首先, 用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万以内的数, 建立表象 (如图1) 。

其次, 通过多种形式体验、感受较大的数及其应用, 在数的表达、交流中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利用生活中以“一”“十”“百”为单位的事物, 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的结构, 包括1元、10元、100元一张的钞票, 10支一捆的铅笔, 100张一捆的明信片等。又如, 结合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对表达一个数有了更丰富的体验和经验。

二、重视对运算意义和算法理解

学生在本册教材中首次接触除法, 包括“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三个单元的内容。表内除法重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理解除法的含义及用乘法口诀计算 出商的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重在理解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理解余数的含义, 探索并体会“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学会利用除法竖式试商。

1.以 合 理 的 结 构和 不 同表征 方 式 的 转换 , 加强对 运算意义理解

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 平均分概念的理解是学生理解除法的重要基础。为此, 教材进一步完善了对平均分内容的编排。首先, 以开放性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通过对比从直观到抽象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如图2) , 不断加深平均分活动的相应表象。其次, 对于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即除法的两种现实情境模型) 的编排, 注重以操作、连线及圈一圈等方式体现平均分的过程, 注重呈现平均分的结果, 使学生认识到其共同的本质———平均分 (如图3) , 从而为学生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做好准备。

布鲁纳的多元表征理论认为, 对于一个数学概念可以有多种表征方式, 多种方式之间要建立联系, 才能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作为这种理念的体现:除法的编排, 注重通过“直观或操作—文字叙述—算式”的方式, 生动而严密地阐明除法的含义;有余数除法的编排, 注重通过“直观或操作—文字叙述—算式”的方式 , 以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对比 (如图4) , 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练习中更是体现了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转换, 如第16页第6、8题, 第26页第1题等。从而为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 义、探索求商的方法、解决问题等作好铺垫。

2.重 视在探 索 中 加强对算理 的 理 解 , 体现知识的 形成过程

人教版教材历来重视让学生理解算理, 修订教材更为突出。如在探索求商的方法时, 教材以操作为基础呈现了用连减、连加求商的方法, 再利用直观图承接连加的思路给出乘法算式。由具体数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在除法算式中的位置, 将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联系起来, 进而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初步形成算法。后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 仍以直观支撑沟通乘除法间的关系, 加深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试商的方法, 为后面多位数的计算做好准备, 修订教材新增了例4 (试商, 如图5) 。其编排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转换, 即这里的试商是建立在学生丰富表象基础上的数学思维的形式。教材以想和小精灵提示的方式呈现了试商的方法 (算法) , 其背后的道理则是在例2的教学中加以明确的。

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教学,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学上规定运算顺序的道理。如该单元例2 (如图6) 中, 教材呈现了两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加小括号的、不加小括号的) , 通过对比体现数学上这样规定的理由之一, 即数学表达的简洁性。

三、以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素材, 落实“四能”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在不同内容领域呈现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而将“四能”的培养真正落到了实处。

1.在各领域知识中设置解决问题, 细致落实分析、解决 问题能力培养

除“数据收集整理”和“数学广角”外, 其他各单元都至少编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例题。其具体呈现方式与前面三册教材一致, 但注重在一些步骤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如理解题意时抓住关键词 (如“最多”“至少”等) 、排除多余信息 (如图7、图8) ;分析解答时引入新的策略 (估算、估量等, 如图9、图10) ;回顾与反思时学会检验、反思的方法 (如图11、图12) 。

2.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表内除法 (一) 和表内除法 (二) 分别安排了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图13、图7) , 两个例题的不同之处在于, 图7中涉及的数量为连续量, 而非实物个数, 且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解决这两个问题, 都需要通过分析, 将问题与除法的现实情境模型建立起联系, 进而用除法解决问题。

图形的运动 (一) 中安排了剪出指定图形的问题 (如图11) , 这类问题可先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及逐步调整去解决, 同时要注意分析所要剪图形的特点, 全面思考并找出所有答案。

混合运算中编排的是需要用两步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图12) 。由于信息复杂, 需要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 以直观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出隐藏的问题 (中间问题) , 并且这里开始逐步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余数的除法中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例题: 需要用进一法确定答案的问题 (如图7的例5) ;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如图14的例6) 。二者最后确定问题答案时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前者重在根据实际问题, 确定答案最后是否要在商上加1;后者重在明确此类问题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 并明确余数的含义, 进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因此, 教材所呈现的解决问题过程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例5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理解题意, 由此确定商是否加1;例6关键在于通过圈发现可用除法来解决, 并以此理解余数的含义, 确定问题的答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则是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如图9) 。之所以将估算的起点安排这里, 原因如下:一是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似数, 有了进行估算的知识基础;二是本单元的数都比较大, 现实中有估算的必要;三是学生还未学过万以内数的计算, 不会出现先精确计算, 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象;四是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利于体现其现实意义并能解决实际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尤其是怎样估合适或者正确的问题。教学时, 应重在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所谓“合适的方法”, 即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紧紧抓住估算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 反思时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估算是否解决了问题, 以此为调整估算方法的标准。“想一想”的问题用于巩固。虽然取近似数时的具体方法不同, 但突出了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进行估算的原则。

克和千克中的例3 (如图10) , 利用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 让学生通过估量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可能觉得无从下手, 为此教材进行了细致地呈现。首先, 通过理解题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其次, 以对话形式突出了估量的方法, 即运用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 并以文字表述进行了突出;最后, 通过生活实际进行检验。

四、 数据收集整理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 统计的全过程, 同时体现抽样的思想

本单元的例1、例2都从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的, 如解决“校服要选哪种颜色合适”这个问题, 很自然地要选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即需要通过调查 (即统计) 解决问题, 进而确定调查对象 (学生) 、调查内容 (校服颜色) 、调查方式 (举手) 、呈现数据的方法 (统计表) 、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涵盖了统计的各要素, 也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正是有了解决问题这个载体, 修订后的教材也较好地体现了抽样的思想。如例1通过学生的话:“全校学生那么多, 怎样调查呢? 哦, 可以先在班里调查。”渗透了抽样的思想 (尽管这是非统计抽样) ;在简单的数据分析中, 以问题“如果这个班做校服, 选择 () 色合适。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 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这里只要学生能体会到“我们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8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空间观念及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在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法?

2.教师出示两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把它们贴在黑板上,让两个学生分别用边长5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去拼摆,摆完后,各自说出摆的结果。

请同学们比较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不能比?

教师指出:刚才老师给出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但是由于两个同学所用的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也就是面积单位不一样,所以量出结果就不相同。如果要使量得的结果相同,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二、新授(25分钟)。

(一)认识平方厘米。

师:统一的常用的面积单位有三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边说边板书出三种面积单位。)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教师指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一下1平方厘米的大小,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和自己的手指甲比一比,看哪个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测量图形的面积。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中间不画虚线),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看这张长方形纸可以摆放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二)认识平方分米。1.认识1平方分米。

量一量学具里正方形的纸板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师:这个正方形的纸板的就是1平方分米。2.用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三)认识平方米。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板,量出它的边长,告诉学生它的边长是1米,然后指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2.让学生观察1平方米的大小,并看一看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3.在地上围出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请同学站上去,看最多能站多少名同学。4.学生观察并说出黑板面大约是几平方米,再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测量黑板面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8分钟)。

1.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9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的图形。2.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1)信封面的面积是240()(2)钟面的面积是9()(3)写字台桌面的面积是86()(4)乒乓球台台面的面积是420()

四、总结(2分钟)。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用心

爱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掌握周长计算方法。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直观的黑板、电视机、数学书表面到抽象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通过摸一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然后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拓展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丰富面积概念的表象,深入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活动,丰富面积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面积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3.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由于三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线到面,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感知与理解面积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积。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课件出示)(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教学反思: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习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掌握。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可以这样来说,《面积》是重点更是难点。

本课教学目标确定的比较准,能够根据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另外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联系身边的事物认识和体会面积。感知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首先从导入这块通过布置劳动任务,让学生引发矛盾,感知面的大小,初步感知面,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观察感知面的大小,整节课学生都是在摸画中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画字典封面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面积的概念。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对学生布置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目标不明确,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熊主任指出整堂课设计非常好,创设擦黑板擦展板很好,涉及到老师没讲学生就已经知道面积,这时候老师应该表扬鼓励,不必要纠结。学生会描述面积就行,不必非强调表面。这个是生活中的面积,接下来有一个动作特别好,由实物字典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就是由生活转到平面,转点很好,很巧妙。刚才已经摸过了,这样过度过来比较自然。可以再加一个侧面引申一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第7册第134页-136页《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触摸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2.通过测量认识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

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有序操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准备硬纸片图形若干个:圆片、长方形、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幅有趣的画(跳水运动员-田亮),大屏幕出示画,这幅画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现在老师给这个画加上边框,求边框的长度就是求什么?(周长)如果老师再給这幅画配上玻璃,要多少玻璃还是求周长吗?那又是求什么?(面积)你知道什么是面积吗?想弄明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面积。(揭示课题)

【评析:教师联系现实生活情境引入,有效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由于问题生成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使得学生对新概念的出现不会感到陌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有能为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知作好铺垫。】

(二)体验建构,生成感悟

1、面积的概念

①师: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物体的面,并且摸一摸,比一比,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师:你能举例说一下吗?(板书:物体的表面  大小)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根据你的观察,什么物体的面比什么物体的面大呢?请小组互相说一说。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生活经验,进一步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②教师出示: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第一个图形是一个长方形,而第二个图形只有三条线段)

师:能比较它们面的大小吗?

生1:不能比较,因为第二图形不完整。

生2:第二图形不封闭,它的大小不能确定。

师: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板书:封闭图形

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

师:角是封闭图形吗?

师;你能添上一条线段使第二个图形变成封闭图形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在第二个图形上补画一条线段,使它变成长方形。

③教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也有的大有的小,我们把这种大小就叫作面积。

(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齐读面积的概念。

④教师出示图形

师:爱心、笑脸和树叶任意两个图形比较大小。

两个长方形图形比较大小。

让学生比较每组图形的大小,并要求说出比较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察法、重叠法

2、通过探究,认识面积单位

a、探讨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

⑴、设疑:课件出示图形:(3×5,2×7的两张长方形)

师: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答略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我们能不能借助学具来帮忙。

⑵、小组合作

出示合作思考要点:①你组可用什么材料或学具来比较图形1和图形2的面积大小?②在这几种比较方法中,你组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理?(学生四人合作讨论,教师巡视)

⑶小组反馈:通过小组操作,你们认为它们的面积哪个大?

生齐回答:是图1的面积大。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小组派代表交流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剪拼法,摆图法和数格法。

师: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合理?

生1:我们组认为是正方形摆最好,用圆、长方形摆有空隙。

生2:我们认为用剪拼法好。

生3:剪拼法不好,若是黑板面和课桌面不能剪。

师:现在我们的意见统一了吗?得出数正方形的个数最合理。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剪拼法和摆正方形法(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3、认识统一单位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猜猜谁的面积大?游戏:看格子,猜面积。

师:有两个图形,一个摆9个正方形,另一个摆15个正方形,哪个面积大?

学生:15个正方形的面积大,因为它的格子多。

师:是吗?紧接着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

生(惊讶):啊!原来是这样呀。

师:想要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板书:面积单位)。

【评析:通过图形的比较,给予了学生必要的学法指导。然后,教师接触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创设了动态变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统一面积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知识是从现实需要中产生发展的,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探究需求。】

3、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

(1)、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师:请阅读一则小资料(课件播放:文字呈现配合画外音)。你能从中知道什么?

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国际上常用三种方格:面积为1平方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

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国际上常用三种方格:面积为1平方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

生1:我知道了国际上通常用的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三种常用的方格。

生2:我明白了比较面积大小时经常采用三种固定的方格。

生3:那个大号的是1平方米的,中号的是1平方分米的,小号的是1平方厘米的。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3:我们学过1米最大、1分米第二、1厘米最小。我想加上“平方”两个字应该也是同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给三个模型贴上“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标签。)师:很好!我们已初步感知了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那么,这三个单位,你想先研究哪一个呢?

生4:我认为先认识平方米比较好。因为这个单位在生活中最为常用。

生5:……

师:那好,我们就从“平方米”开始研究

【评析:通过对直观模型的感性辨别,让学生初步建立“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表象;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下一步研究的对象,又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认识“平方米”

师:观察1平方米的这个模型,它是什么形状?猜一猜边长可能是多少?

生1:是正方形。我猜想它的边长很可能就是1米。

生2:是正方形。我也猜边长是1米。

师:究竟是不是1米,可以怎样验证?生答略。

师:请你们把“1米”标签贴在模型中。(学生把“1米”贴在正方形的边上)为什么贴在这里?

生3:因为刚才量出的1米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所以要贴在边上。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认真测量。通过这个环节,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4:我发现了面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米。

生5:我发现了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教师摘要板书,学生齐说结论)

师:老师把1平方米的布铺在地上,哪个小朋友愿意站在上面?师:你感觉怎样?

生6:方米挺大的,还有很多空地,上面能站很多同学呢!

师:那么我们来猜一猜大约一共可站多少个同学?

生7:12个          生8:15个         生9:18个

师:谁猜得最准确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如何?

(课堂呈现争先恐后的抢站局面,教师请学生代表有序地上台体验并请其余学生一起数人数,发现可以站10个人。)

师:那么,你的生活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1平方米?

生:方桌面、大理石地砖、铝合金窗户……

师:黑板大约有几平方米?

生:3平方米;4平方米。

生:只要用1平方米的模型在黑板上铺一铺就行了。

(教师示范,发现黑板的面积大约是3平方米多一些,对两个学生的猜测予以肯定)

【评析:“平方米”的概念,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教师采用量边长、在1平方米的平面上站人、寻找生活原型、估计黑板的大小等教学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建立起1平方米的准确概念。】

(3)认识“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验“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然后把收获和同桌进行交流。

(课堂上呈现了这样的探究场面:有的同学仍旧用1平方米的研究策略,在测量两个模型的边长;有的同学则是用比在纸上画;有的同学东张西望地在教室里寻找与两个面积单位大小相符的生活原型。)

师:谁来汇报自己的体验感悟!

生答略。

(三)巩固拓展,衍射引申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       )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       )

2、我能改!

嘀铃铃!小闹钟响个不停,小平从3平方分米的床上一跃而起,穿上衣服,叠好4平方米的被子,背上书包,戴好5平方分米的校徽,急忙忙的赶到48平方厘米的教室,拿出3分米大的数学书和5厘米大的橡皮……

(四)全课总结。

师: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创设情景, 举例生活化,感悟知识。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而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二)任务驱动,激活思维,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我把两张纸藏起来,告诉孩子们一张有9个格,一张有15个格,让他们猜哪个面积大?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说9个格的大,有的说15个格的大,还有的孩子认为格子一样大的话,有9个格的面积就大。如果格子不一样的话,哪一张大就不一定了。怎么办?我引导学生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规定统一标准进行的必要性。

(三)重操作,强化学生感知。

“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剪一剪1平方分米、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上一篇:电子表格教学设计免费下一篇:房地产渠道拓展方案-房地产大客户渠道拓展执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