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4-05-28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精选9篇)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1

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的研究

开题时间:本课题研究项目于 20**年 10 月由 XX 市 XX 区教研室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

点:**小学

研究的课题是:《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的研究》现就此课题进行开题报告,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批评、指导。

一、课题的提出

选题背景: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提倡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来适应社会。

我选《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的研究》作为课题,是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体育器械匮乏。传统的体育项目,竞技性强,游戏和趣味性比较少,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分层次不明显。没有很多适合于小学生兴趣的趣味体育活动,造成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和学校也抓住课改机遇,大力发展与本地区和本校实际相符合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构建了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是仍然存在趣味性不高,学生自主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认识的贫乏和意识欠缺,造成学校体育实践与课程发展要求相去甚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现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锻炼方法,对小学生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是一个新的选择,对如何健康积极的引导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论依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实用价值:

农村小学趣味体育活动顾名思义包含着四层意思:体育的、趣味的、农村小学的、活动的。是一种新兴的大众体育运动形式,最初的趣味活动起源于人民的生产劳动,是在民间体育游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竞技体育相比,趣味活动更注重参与者自身的快乐感受,强调在快乐中锻炼身体的同时,锻炼和培养参与者积极向上、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等体育精神。趣味性和健身性是趣味运动的本质所在。而学校趣味体育活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娱乐为中心,以趣味游戏为载体,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本课题研究,可进一步丰富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校本课程理论,试图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创设以趣味体育活动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还可以为我校体育教师及体育同行们进一步为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提供有效经验,并借鉴和推广;可以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进学校体育教育促进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

一、调查本地区农村小学对学校趣味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二、搜集整理适合农村小学生的趣味体育活动和体育小游戏。

三、创编趣味体育活动,并在体育课堂上,课外活动中充分运用。

四、探索出《农村小学趣味体育活动的评价标准》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并制定问卷调查表,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对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了解和喜爱程度。为开展课题研究,评价课题的研究成效提供定量分析数据。

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通过“实践+反思+总结”的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开展的趣味体育活动及评价标准。

文献资料法:通过已有的教学理念和因特网等途径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生开展趣味体育活动的经验和动态。收集整理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小游戏,以便从中获得理论方法和启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与操作依据。

过程设计:

一、确立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锻炼的积极性。

2.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的改变。

3.初步形成我校趣味体育活动教学资源,并使该活动成为我校的特色之一。

二、课题研究对象

本校 1——6 年级学生。

三、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用于研究前后对比

通过问卷了解研究对象最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使研究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收集民间适合研究对象年龄阶段的趣味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有机结合。对体育趣味活动课堂进行实录、刻成光盘、编写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用于教师今后教学借鉴。

将研究所获(心得、经验、成果)写成论文。

研究结束,对研究对象体质健康进行测试,同研究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撰写分析报告。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 年 1 11 月)

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申报课题、批准立项。

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听取专题讲座,更新教育观念,明确研究的意义。

筹备、组织,收集资料及制定研究方案。

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积累调查信息,并撰写成调研报告。

完成阶段工作总结。

(二)实施阶段:(20**年 年 2 12 月 — 20**年 年 9 9 月)

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研究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20**年 11 月—20**年 2 月

拟订研究阶段实施方案

进行课题实施,开展研究活动

收集调查在研究活动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及时向专家顾问咨询。

搜集整理适合于本地区农村小学的趣味活动案例(民间的、传统的小游戏)。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实践应用。

20**年 3 月—20**年 7 月

理查研究中存在的困惑。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实践应用。

完成两堂课堂实录。

举行庙西小学趣味运动会。

完成实施阶段的工作总结。

(三)、总结阶段:(20**、8 8 月 —— 20**、9 9 月)

进行反思,总结成果并加以推广。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搜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成果。

课题总结,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总结报告,并进行成果推广。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2

一、趣味运动之游戏,边玩边健身

现如今,许多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课堂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由于无法参与进去,每节课都收效甚微,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可能会磨灭学生对课外运动的兴趣。在此情况下,成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此时迫切需要一种新思想,于是游戏运动应运而生。首先,我们要有计划、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游戏。其次,游戏运用应注重科学性,即要适应小学生的年龄、认知方式、情感特点,以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后,游戏需要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如此一来,大家才能在游戏中娱乐,最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收获了快乐。

如“小马过河”这个游戏,有这么诱人的名字一定可以吸引很多小学生的注意力,并带动他们爱玩、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心。具体操作:四人一组,接力比赛,每个人分配一个游泳圈,并找好路线。首先,其中一个游泳圈放在起跑线地上,一个人拿起它跑到终点线,而后,另一个人起跑,以此类推,四个人最先跑完的那组获胜。这个游戏需要学生跑步的速度,同时也需要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的灵活度。除此游戏外,还有很多有趣的游戏,如蛙跳接力,即学生分组后,每人需要从起点跳到终点,用时最短的组胜,这个游戏锻炼了学生的体力。

二、趣味运动之比赛,边比边运动

手机、电脑大规模普及,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身体每况愈下,戴眼镜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身体素质急切需要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组织学生参与小型的比赛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必须让学生自主参加。所以,我们要设置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获得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这也会成为学生课下运动的一个驱动力。丰富生动的体育课程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效果,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比赛恰好满足这几点要求。

例如,可以进行踢毽子比赛,分几组进行,踢的个数以及持续时间会决定最后的胜利。或者进行拔河比赛,这是一个需要团结和力气的比赛,虽然它历史悠久,但是却经久不衰。所以,这个比赛教会学生很多与人相处的道理以及团结的重要性。这些比赛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他们为以后身体的健壮做充足的准备。而且,只要是大家一起努力,一起玩耍,就会获得无尽的乐趣,快乐的心情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积极性,锻炼脑力;还可以进行长跑比赛,锻炼学生的耐力,让其余学生为比赛成员加油助威,这样也能让整个班级更团结。

三、趣味运动之评价,边言边总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教会学生知识,还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锻炼身体,并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从而发挥潜能,那么课堂评价便成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准确客观的课堂评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课堂评价成为教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环节,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同时也让教师有方法可循,从而将课堂评价实际化。最终,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运动特点,教师教学得到改进,达到了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传统的评价就是直接指出学生的对错,毫无乐趣可言。所以,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牢笼,丰富评价内容。最关键的是评价主体要转换。以往总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此时我们不妨试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者评价他人。这也是学生自信心提升、兴趣形成、勇气增加的一次机会。例如,当体育课结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总结评价这节课做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是不是有兴趣及时参与进来。我觉得学生的评价还可以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让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统计了解,也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借鉴和模板。

四、结语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除了要考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外,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对体育课堂进行新的设计,但必须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及全员参与性。小学体育要取得理想的结果,就需要时刻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课中,让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心情愉悦。趣味性和娱乐性强的体育运动,包括游戏和比赛,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有效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祖国未来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希望以后的小学体育课堂能充满欢声笑语。

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的应用研究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118-02

趣味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有趣的教学观念和内容等,营造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目的。小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差,没有形成完善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趣味性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目前我国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体育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于其他文化课程更具有娱乐性和活跃性,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程学习中。同时,体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等,根据生活、娱乐、游戏等各种方式形成具有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一、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的作用

当前,大部分学生存在体质偏弱的情况,还有的学生身体肥胖趋势较明显,这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学生长期处于上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之中,不注重饮食,没有时间锻炼。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质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文化课程主要在教室内进行,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封闭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致使教学质量下降。体育课程作为长期的户外教学课程,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有效解放,趣味性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快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活跃且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在学习文化课程时保持愉快的心境。学生的健康是如今教师及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学校的体育课程几乎成为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解放身心的唯一途径。而教师实施趣味性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和锻炼的愉悦感,使身心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

二、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一)教学模式陈旧

学校一般主要偏向于对文化课教师的培训,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则不够重视,致使体育教师很难学习到新的教育方式。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在体育课程中有效利用趣味性教学。为此,学校应当注重对体育教师的培训,让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跟上时代的发展。学校还应该鼓励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促使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投入到体育教学中。

(二)教学形式单一

体育教学以运动为主,形式单一的体育教学往往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我国体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演示和练习,固定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体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贪玩爱闹的特性,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三)体育课缺乏趣味

有些教师曲解趣味性教学的含义,即过于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学,虽然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课堂氛围中,但却无法起到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体育教师要避免趣味和体育的分离,实现愉悦氛围和体育锻炼的良好融合。

三、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结合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首先要明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研究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使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并起到运动训练的目的。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较差,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创新,使教学内容简单化。如今小学生大多对动物比较感兴趣,从书本、漫画或动物园等方式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便可以借助学生对动物的了解进行教学。如经过提示,学生大多知道哪些动物跳得高,哪些动物跑得快,哪些动物力气大等,教师便可以结合这些动物的运动特征,让学生通过模仿动物进行相关学习和训练。另外,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征和兴趣进行教学,如有的学生跳远较好,其会对跳远更感兴趣,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跳远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趣味性体育教学的方法

1.音乐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音乐在体育课中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活跃课堂氛围。小学生的协调性、体能等仍处于发展之中,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运用音乐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协调性。体操类体育课程播放背景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到体操的韵律、节奏,同时起到凝聚人心和舒缓身心的作用。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配以激昂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上完一堂课后,身心仍处于兴奋和疲惫的状态之中,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则可以帮助学生平复心情,慢慢恢复身体机能。如在进行障碍跑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让两组学生进行障碍跑比拼。此时,教师再配以激情的音乐,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激发训练热情,提高运动能力。

2.游戏在体育课中的应用

游戏是运用于体育课程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同时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如教师可以结合接力游戏,实施相关体育课程的教学。首先是接力蛙跳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速度和协调性。学生必须夹着排球,手拿接力棒,然后通过蛙跳的方式向着接力队员前进,期间排球如果掉落,学生则要重新夹住排球才能继续前进,直到完成接力棒和排球交接给接力队员,以此类推。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体育道具进行游戏教学,如在学生25米的前方放置跳绳,学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跳绳处,并连续跳跃5次跳绳才能快速返回,最后记录总耗费的时长,这样的游戏形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跑步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情境设置在体育课中的应用

情境设置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之一。教师要联系体育课程的特征,结合学生的思维和经验进行情境设置。如教师设置防偷菜的情境,在一个长方形的平面内将其垂直分为左、中、右三个区域,再将12名学生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将他们设置在三个区域内,中间一组学生属于围栏,左边一组学生负责偷菜,右边的学生负责收菜。左边一组学生将球(菜)传递给右边的学生则算成功,中间的学生成功将球阻拦并接住则算成功,一共有十个球,最后统计哪组成员得分最多(球的高度不可超过学生的头顶,抛出区域外的球要重新传递)。这样的情境创设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竞赛在体育课中的应用

体育属于竞赛类运动,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体育运动进行竞赛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增强学生的训练动力,教师在进行耐力跑教学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看看谁最先将水瓶里的水装满。学生拿着水杯先到25米外的水桶里接水,然后快速返回将水倒入瓶中,直到将水瓶装满,用时最短的学生获胜。这种竞争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好胜心和兴趣。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实现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实施,从而激发学生运动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4

中期报告

聂家桥中心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推进文化创新,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发展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学校应成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好的小环境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多次强调,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建设,增加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教育部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指出,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创造性。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观念落后,形式集中,内容陈旧,缺乏个性,存在热衷功利主义忽视人本情怀,重校内活动轻社会实践,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误区。加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文化的更迭和形态的多元,社会开放性和透明性度的提高,信息传播的便捷,使得校园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呈现出纷乱、无主流、浅层次等特征,其育人功能弱化,已无法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乡地处湘西北农村的丘陵地带,一直以来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经济工作和物质文明建设上,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得家长忽视了自身的文化陶冶和孩子的文化熏陶,特别是近年,外出进城务工青年激增,隔代抚养现象严重,学生受不良文化冲击误导的机会大大增多。此外我乡地理位置优越,距常德市区仅25余公里,与本县和外县的多个乡镇交界,境内有中南五省最大的竹木和牲猪交易市场,流动人口居多,教师异动较频繁,每学期都有一批外校转入的学生就读,校园文化表现出不稳固、易冲击、无主流、师生审美情趣、价值观出现误区的特性,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据统计,全乡70%的学生缺乏自己的道德标准、目标追求,行为习惯不稳定,整体素质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是非观念淡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由来已久。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去认识它、研究它。就其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情。在国际上,罗森霍尔兹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以开放与合作为规范的学校文化能很好地促进学校改进;富兰在其关于学校改革的研究中得出,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国内,校园文化研究在主要起源于高校。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第十二届学代会,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几位学生不约而同的以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竞选旗帜。同年5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召开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11月,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肯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写进了会议议程,中宣部和国家教委对此均表示大力支持。其他许多学校都曾在一定程度上开展过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如,上海金山区注重学生发展及学校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坚持以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湖南省郴州市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四个方面摸索出了一系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江苏东台实验小学的《构建小学校园文化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互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很好地探索总结了小 1

学校园文化与社区精神文明的契合和互动模式。但他们的研究都没有着眼于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也没有专门围绕校园精神文化而展开,涉及的对象大多为城市大、中学校。

鉴于此,我们的研究试图摸索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新的内容、新的举措、新的策略,扭转传统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育人功能弱化的局面,构建符合我校校情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模式,促使学校形成较稳固的精神文化,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农村小学摆脱传统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误区,减少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模式、经验。

三 研究构想

(一)理论依据

小学生情感丰富,可塑性强,认知水平、自我意识、道德感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情绪易波动不稳定,道德情感易反复不稳固。而环境和学校教育又对一个人稳固品德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斯普兰格认为,学校文化的根本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的任何文化建设其核心问题应该是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具有正面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同化辐射功能、调节适应、约束规范功能。针对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所处的境况,创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产生的教育力量能对学生产生潜在而持久的影响,让学生克服不良文化带来的消极因素,自觉接受认同正确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身内部的道德需要,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素质教育观认为,坚持素质教育应在学校中确立起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积极向上的新型价值观念体系,建设具有渐进性、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的认识要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创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是一个认识上升、精神成果创造的过程。

(二)研究目标

1、探索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创新的内容和方法途径。

2、构建符合我校校情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模式。

3、建设积极向上,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打造具有人文、人本、和谐、个性特质的校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4、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促使教师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三)研究内容: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创新:

a学校人文文化的建设

b学校人本文化的建设

c学校个性文化的建设

d 学校和谐文化的建设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途径方法的创新:

a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打造,和谐家校、社校关系建设

b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建设

c 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实施

d 师生人际交往

e校园网络建设

f人本主义制度建设

g校训、校风、校标、校徽、校歌、校旗、校服、校刊建设

(四)研究方法;

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进行课题论证和课题设计。

运用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实施过程研究。

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比较分析法形成阶段成果和终端成果。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2月—2010年5月)

a.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对我校校园精神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b.对当代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形成研究报告。

c.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

d.制定课题近期研究计划,讨论形成课题开题报告,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研究阶段(2010年6月—2012年12月)。

a.成立课题组,分配课题研究任务,强化研究人员职责。

b成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开通校讯通,创办家教学校、召开开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在社区聘请校外辅导员和法制副校长。

c.调查了解学校的优良传统、光荣校史和历任校长、历届教师、校友中的优秀事迹,形成文字材料,编纂学校人文教育课程教材,并实施教学。

d在学校历任校长、历届教师、校友、全体师生中征集校训、校风、校标、校徽、校歌、校旗、校服,并推广实施。

e.确立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引导高年级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f.引导师生和谐交往。

g.建成校园网站,开通校园网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h.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在融入人本情怀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修改等学校各项制度,形成学校人本制度汇编。

i.形成中期报告,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中期论证,并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

j.对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打造、课程实施、校外实践活动、学校人际交往、学校网络建设、制度建设、校训、校风、校标、校徽、校歌、校旗、校服、校刊建设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k.初步形成学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模式。

l.邀请专家答疑解惑,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的再深入,理论的再升华。

3结题鉴定阶段(2013年1月—2013年3月)。

a.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对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打造、课程实施、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实施、学校人际交往、校园网络建设、人本制度建设

校训、校风、校标、校徽、校歌、校旗、校服、校刊建设中培育校园精神文化的方法策略进一步提炼。

b.进行终端研究,形成研究论文集,编纂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创新研究成果汇编,撰写结题报告。

c.聘请省、市教科研专家进行鉴定,并将研究成果予以推广。

(六)成果预设

1、编纂我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教材

2、编纂我校人本制度汇编

3、形成调查报告《聂家桥乡完全小学校园精神文化现状分析》

4、形成研究报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现状综述》

5、形成专集《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创新研究论文集》

6、形成研究报告《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李长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求是》 2008.22

2.关世民:《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03

3.眭依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一“学校精神”当论》《教育研究》,1992.03

4.华危特:《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常州卫生学校学报2006.6

5.刘云翔:《学校管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

6.鲁宏飞:《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5

课 题 名 称 :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个性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谢辉

课题负责人单位: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宋翟坨小学 课题设计论证

我校《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个性化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是经卢龙县教育局批准立项的科研课题。经过有关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向大家汇报本课题的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正在处于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或者存在交际困难,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初已经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进入小学则是由日常用语转向自觉的有目的地“交际”,开始系统的学习如何组织语言,因此着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口语表达比书面语言表达显得更直接、更个性、更重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不仅包括书面表达,还包括口语表达。但是,从清末语文独立设科到现在,口语教学可说是坎坷百年,直到现在,语文教学偏重读写训练而忽视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就本校而言,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真正体现说话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没有看到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是学生重要的人生需要,不是从实际的需要出发,很少努力去创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对话”的情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说话的内容设置、表达方式等方面,老师往往以成人化、常规化来统一组织学生,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导致在后来的写话教学中,学生就做不到“我笔写我口,我笔诉我心”,如果低年级的说话、写话教学观念不更新,方法不改革,就会导致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满天飞。因此,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培养个性化方向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密切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立足于本校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应力图综合运用儿童心理学与认知理论中符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理念,创设有利于激起学生交际的课堂氛围,组织有吸引力的语言,使学生乐于交际,善于交际,以此激发学生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课题将在当前鲜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当前口语交际培养的阶段性成果为切入点,更切实的为服务与有关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理论的研究作铺垫,选择多种渠道,呈现丰富的内容,凸显开放的模式,是对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大胆尝试,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利于促进新课程的建设,充实现代课程理论。

三、课题的界定

有效性:主要是能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

口语表达个性化:是指学生的口语具有期望中的个性特征,在规范丰富的基础上能我口抒我心,不雷同,有真情实意。

“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个性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着眼于培养小学生乐于倾听、善于表达的能力,并能克服与人交谈时的心理障碍,进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的研究。

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四、课题研究假设

如果教师作一个因势利导的守望者,勤于思考,把说的训练扎扎实实地在教学中开展起

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促进了语文教学。因为它不仅发展了学生地创造性思维地能力,而且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单纯听的被动局面,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祛除了以往的乏味,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少的情趣。

五、课题研究的变量

(一)自变量:低年级学生。

(二)因变量:口语表达个性化发展

(三)干扰变量的控制:

1、实验教师:严格按照课题实验方案执行。

2、对突发事件做好记录,及时改进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目标)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改革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能文从字顺,感情真实地选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想说:创设口语交际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说话的内容,都有说的兴趣,都有想说的欲望,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

2、敢说:学生有了想说的欲望,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所想到的勇敢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加强各种训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胆识,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

3、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要求说话完整、通顺,不重复;要求交际时积极主动,态度大方,即表情、手势和姿态等自然,不拘束,有礼貌、有耐心;要求随时纠正学生的汉语语调等。

4、通过本课题的学习研究,促进自己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做个科研型教师。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研究课题《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个性化发展的策略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内容:

1、从小学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看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口语交际中表达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学生开口大胆地说话的习惯。

小学阶段儿童仍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水平还很不成熟。《课标》中的1—2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阶段目标中有一点强调:“让学生有表达的自信,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培养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理属当然成为本课题研究的最基本内容。

2、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的提高与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读说”就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力提高,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也就越丰富!而理性水平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口语表达的条理性与层次性。因此可以说这两者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密切联系。

3、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活动化、实践化研究。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寓教于乐,提高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最重要落实到实践当中,本课题将设计多种活动方案,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当中,调查研究活动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将推出一组新方案即如何让学生与社会对话,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而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质的提高,有根本、显著的体现。

4.活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语言交流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唱、游戏、边沿等方式,增加口语交流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参与。

5.示范考查评估。重视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口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评价依据;重视阶段性评价,按学生口语掌握程度举行等级评价,重视终极性评价,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并向家长汇报。评价与学生评优挂钩。

总结以上内容,第一项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而第二项将会为课题研究提供操作依据,它是理性的分析;第三项则是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我们也将会在这一项目的研究中获得最终的成果。

八、课题实施的方法及步骤

(一)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进行具体操作。

1、文献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以便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调查法:采用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测试从中了解里面存在的问题。

4、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然后总结经验。

5、经验总结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研究情况进行反思、探讨,及时总结归纳,为形成教科成果积累丰富鲜活的经验材料。

(二)课题的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6月。

(1)讨论课题研究计划,进行课题规划。(2)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3)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及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开展实施活动。根据方案实施研究。(2)课题组负责人将参与整个实施过程,确保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3)课题组将定期收集活动方案,实施教案,学生说话写话案例,研究论文等进行整理归档。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力争课题研究更科学、更高效。

3、总结阶段: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

(1)收集整理实施研究的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存档。

(2)总结实施情况,撰写实验总结报告,接受专家对本课题实验的评审验收。

九、效果检测

1、教学检测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导向。期中、期末考试只是结果评价的一种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整体发展状况,特别是在情感态度、能力发展等非智力因素评价方面,显得捉襟见肘,所以我们要否定和取消以期中期末考试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而是将考试、课堂活动、社会生活实践、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2、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学习兴趣等进行记录,作为学生学期评价的的重要依据,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学生成长发展档案。

3、用问卷的方式来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相关动态。

十、课堂研究的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案例选编、论文、课堂教学

分析总结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关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目标制定及呈现方式;

一、二年级的教学策略及方法,评价体系与方法,口语教学的一般管理方法。

十一、课题研究人员及条件和保障 课题负责人:谢 辉

课题组成员:王淑慧 张丽艳 刘 静 张小坡 刘立军

李敬一 栾文丽 王 宁 李 霞 鲁庆波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6

课题总负责人:贺学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课题背景:油房庄乡位于定边城的东北边陲,总人口近一万,每年新生儿童在80人到100人之间徘徊,致使学校生源得不到充分保证。而经济浪潮的诱惑,带动了“打工潮”的兴起,让大批农民涌向城区或特区,于是留守孩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我国农村初中以上学段办学的主要形式,在农村初中、高中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方面,我国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纳入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之中,国内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开始升温,但国内对农村小学尤其是小学寄宿制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

创办寄宿制小学,并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开展对农村小学阶段寄宿制管理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更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健全,提升农村小学办学质量,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规范农村小学办学管理,提高农村小学办学的凝聚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校是油房庄乡仅有的一所完小,部分学生路途遥远(学生分布在方圆五公里之内),部分村落交通不便,生源更是散、远、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先后筹措资金二十五万余元建成了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和150平方米的食堂,购置了锅炉和学生铁床,添置了必要的生活设施,为创建寄宿制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校于建校初就始终实施寄宿制工程,现有学生68人(其中寄宿生53人),寄宿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同和赞扬。于是我们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探索寄宿制管理为着力点,提出了“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试图从知识塑造、活动发展、环境陶冶、管理过程、检查督促等环节找到突破口,形成农村寄宿制小学在保育保健、教育教学及后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或模式,确保寄宿生在寄宿制学校中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建设和发展寄宿制学校提供有益的经验。

研究的意义:

1、通过对寄宿生精神抚慰、心理疏导和性格完美的研究,实现寄宿生情商的最优化,摸索出对缺乏亲情孩子教育的最佳途径;

2、针对寄宿生集体生活的实际,探索出对寄宿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3、针对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的实际,研究针对性地开展特长培训的方法,总结出挖掘寄宿生潜能、展示寄宿生特长的经验和做法,为学校打造品牌提供人才资源;

4、研究寄宿生在独立生活的环境中,如何对他们进行生存训练,让他们掌握生存技能,最终学会生存。

5、从营养学的角度,研究小学生的饮食要求,提炼出寄宿制学生科学饮食的基本要点;

6、通过本课题的综合研究,寻找出农村小学寄宿制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为进一步实施布局调整提供事实佐证,为实现均衡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素养的形成提供可靠保证。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和反思提炼法进行研究。

(1)行动研究法。通过预设研究内容,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寄宿生有效教育内容和方法,使课题研究落实到日常管理和教学实际之中。在自然状态下,考查寄宿学生个体和群体生活、学习情况,随时注意学生出现的个别化和趋向化问题,细心留意学生在寄宿制管理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学生现象”,以便及时调整对寄宿学生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教师和学校教育管理行为。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各地区、各校有关寄宿制管理办学经验,在收集、鉴别、整理过程中作出判断和取舍,集众家之长,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以及有关人员对自已的管理教育过程加以不断主观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将教育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之间的关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规律的形成理论,以致指导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4)实验对比法。选取一个年级为研究样本,即为“走读生”和“寄宿生”,从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出发,以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和智力、能力发展为主要参照物,不断比较、不断观察、不断分析、不断提炼,不断积累具有更有指导意义的管理经验。

三、课题研究内涵与达成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揭示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特性,从而不断深化对寄宿制管理的认识,摸索出适合我校寄宿制管理的模式与思路。

2、总结出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中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方法,使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

3、总结出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中学生的管理方式,让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得到健康发展;

4、为了全面达成每个年段的阶段实施目标,不断完善、不断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后勤、评价、制度保障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拟设以下三个子课题: 子课题一:《农村寄宿小学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如何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2、如何对寄宿生实施情感教育保证儿童人格完善健康发展;

3、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子课题二:《农村寄宿小学保育管理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保育规范建设;

2、后勤管理制度建设;

3、安全工作制度建设。

子课题三:《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习惯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生活能力培养;

2、学习习惯培养;

3、行为习惯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在农村小学开展寄宿制管理,对于我们而言尚属新生事物,既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也缺乏实践经验可借鉴,对目前农村寄宿小学管理发展的大趋势的认识,对学校自身情况的调查研究与认识,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研究与认识,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的研究与认识都显得尤其重要。就我们所认识的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流于随意性,缺少针对性,让管理缺少实效性,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这也更坚定了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与探索的信心。

1、着力于科研平台的搭建,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保驾护航(1)构建动态开放的信息资源库

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开发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资源建设。(2)建立健全的课题实验管理制度

完善的课题管理制度是取得课题研究成功的有力保证。(3)建立通畅的信息体系

对于课题开发与研究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比如反思、经验成果和问卷调查意见分析表,我们及时通过书面材料形式让课题组成员阅读、交流、评价,发挥信息资源的引领作用。

2、着力于管理团队的建设,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注入血液

我们知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管理模式,它面向广大农村,涉及面广,人民群众充满了深切的期待,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其重要性无可比拟,然而在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研究上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开展新兴的寄宿制管理,大多依赖旧有的走读制管理经验,一旦遇到寄宿制学校所特有的问题时,便茫然不知所措,显得很不适应,因而,本课题在进行立项、开题之前,我们便把课题组所有成员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先期学习,转变观念、深化思想认识,要从根本上保证寄宿制教育在农村小学生根开花结果,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围绕本课题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

3、着力于安全体系建设,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浇铸基石

安全是寄宿管理乃至整个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基石,学校的发展与提升无以保障。为此,我们在进行课题开发与研究前把安全体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以寄宿生的生活区域为中心构建了畅通的安全网络系统。

4、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营造氛围 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滋润,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和独特风格的体现,是教师潜心从教的无声力量,是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精神氧吧”。因此,我们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以学校文化橱窗为主阵地,让每一堵墙会说话、让每一寸土会育人、让每一棵树会微笑、让每一朵花会含情。

5、着力于开展多样的课余活动,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丰富内容

寄宿制学校对学生来说既是校园,更是家园,不能让以校为家的他们上完几节课后无所事事,必须为学生创设课余活动平台,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使这些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玩得乐。

六、课题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

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与具体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四•四•四”寄宿制教育管理模式,即以“四自”为基点(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立、健康自强),以“四化”为过程(教育管理规范化、生活管理家庭化、活动管理特色化、评价机制个性化),以“四度”为目标(社会的认同程度、管理的科学程度、学生的乐学程度、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农村中小学民俗体育开发研究 篇7

一、农村中小学民俗体育开展现状

长期以来,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课程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教材等问题, 体育资源的开发也主要依靠学科专家, 虽然开发的资源在科学性方面是很好的, 但缺乏了差异性与多样性, 而且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调查研究显示, 河南省农村中学在开发和利用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方面表现突出, 初中占90.5%, 高中占87.7%, 这对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体育文化,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受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器材器械等的制约, 民俗体育开发还普遍存在着开发数量较少, 内容形式单一, 且缺乏有效整合的现象。而广大教师在改造传统项目、开发新型民俗体育项目上存在积极性不高和认知有限的情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他们认为民俗体育的内容丰富多彩, 除了传统的武术项目还有各类游戏, 非常愿意参与进来, 更能吸引不同性别、不同爱好、不同锻炼需求学生的参与。具有趣味性的民俗体育有诸如打陀螺、打锁儿、放风筝、荡秋千、滚铁环、丢沙包、背人接力、击石球、踢房、踩高跷、舞龙、舞狮、射箭、老鹰抓小鸡、纸飞机、跳皮筋、拍纸片、骑竹马、跷跷板等活动,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 从而达到健身与娱乐身心的目的。

二、农村中小学民俗体育开发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普遍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种状况虽然有广泛的社会和家庭原因, 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学生家长望子成龙, 学校为完成升学率不断压缩学生的锻炼时间;另一方面学校的场地器材, 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而民俗体育丰富多彩, 较少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 深受学生的欢迎。其中不少项目经过实践的证明, 对增强学生体质是行之有效的。如民俗体育跳绳、拔河、放风筝、踢毽子、踩高跷、扯铃、打陀螺等, 既容易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又简便易行, 可以使学生身体的各部位得到充分锻炼,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有很好的作用。

1.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大民俗体育开发的经费投入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应对民俗体育在学校教育以及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地位、作用给予重新定位和认识, 鼓励开展探索性的试点工作, 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将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发建设纳入到学校课程改革中, 切实保障课程开发及其责任主体能够得到落实。

2. 要在农村中小学大力宣传民俗体育价值

推进民俗体育发展, 首先必须要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手段来宣传、介绍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 摆脱长期以来西方竞技体育模式的束缚, 充分认识到民俗体育的多功能性、民族性、适用性, 以及纳入学校体育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激发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民俗体育需求, 使这一项目在农村中小学生中间生根发芽, 结出丰硕的果实。

3. 加强对民俗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培训

各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本校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可邀请本区域内的民俗体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艺, 同时还可以进行跨地区的广泛交流, 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民族文化修养。有条件的体育师范院校应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相应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 并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自主课程开发, 并且适时地加入民俗体育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确保培养出来的体育师资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4. 利用民间民俗节日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整合

民俗体育项目不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而且它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更适合在课外开展。学校要努力利用各民族节庆、体育夏令营、“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舞蹈节”、“传统项目节”等各种节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 将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5. 将学校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相结合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民俗体育锻炼, 使民俗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传播、发展, 多彩的民俗体育所包含的健身、娱乐、艺术、民俗知识、品德修养等丰富的内容, 更符合全民健身的实际, 而学校教育的可控性, 又能弥补民俗体育在自然发展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所产生的继承、传播、发展的问题。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家长以及民俗体育的擅长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者, 从而有利于民俗体育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民俗体育风气的形成, 有利于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 建设全民健身社会。

6. 加强民俗体育教材建设力度

应广泛发动体育理论界、民族宗教界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组织编写适合于农村中学试用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指导教程。教材的编写要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遵循教育性、健康性、兴趣性、发展性原则, 力求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体现出多样化和本土化, 内容的构建要有较大的弹性和选择性。

7. 建立民俗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地

筛选一批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学校作为试点, 有目的、分步骤地进行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工作。根据项目的地域特征、季节气候、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 确立适宜在中小学各个阶段实施的项目, 并进行系统的梳理分类。可先在基地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 然后逐步推广, 使之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8. 以民俗体育丰富的趣味性进行快乐教学

娱乐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以快乐有趣为中心, 身心愉快地进行双边活动的过程。具有趣味性的民俗体育内容不少, 诸如打陀螺、打锁儿、放风筝、荡秋千、滚铁环、丢沙包、背人接力、击石球、踢房、踩高跷、舞龙、舞狮、射箭、老鹰抓小鸡、纸飞机、跳皮筋、拍纸片、挤暖暖、骑竹马、翻油饼、打瓦、跳板、跷跷板等, 这些民间娱乐活动项目都可以使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爱好选择。可以根据不同条件, 对民俗体育进行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改造, 增加民俗体育各个项目的娱乐性。

我国民俗体育与西方重对抗的竞技体育有明显不同, 和谐是民俗体育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 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学校民俗体育的推广中应始终强调“和为贵”, 民俗体育最大的功效也在于此, 它能使体育活动过程充满愉快、和谐, 充分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 让学生快乐参与其中。

民俗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提高中小学生体质效果显著。民俗体育的丰富性、趣味性, 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在学校开展民俗体育既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又能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坚毅勇敢、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叶涛.中国民俗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3]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 1985 (1) .

[4]商聚德, 等.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

[5]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

[6]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哲学研究, 1991 (5) .

[7]涂传飞, 陈志丹, 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8) .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8

【关键词】 趣味田径运动;小学体育课堂;心理特点;原则

趣味田径是由德国引入的运动形式,指将娱乐与激情通过一定的方式融入田径运动中,向少年儿童介绍与田径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使田径运动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有许多方式可以开展趣味田径运动,而且一般不会受到场地限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可以使教学现状得到改善,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趣味田径运动的特点

趣味田径运动的基础就是具有趣味性,其在体育游戏中贯穿了一些基本的田径形式,如跳、跑、走等,与游戏的特点相符,小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可以充分放松身心,在游戏中运动,释放热情,享受乐趣;竞争性是所有体育运动共有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运动的魅力体现。趣味田径与传统竞技运动的竞争性不同,参与者的技能水平不必很高就可以参加,主要是通过团队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其不断努力;趣味田径运动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活动难度与形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规则简单,动作难度低,动作的规范性不强,学生在比赛时还能乐在其中;设计趣味田径活动时,可制作安全器材,设计简单的游戏,具有安全性,可确保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趣味田径有多种组织形式,例如团队竞赛等,比赛形式具有多样性;与体育游戏相比,趣味田径的规则较为严谨,但是和体育竞技项目相比则比较宽松,其规则具有相对严谨性。

二、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的策略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需要充分分析、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且遵循相关的设置原则,选择合适的开展方法,文章从这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1.小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特征

首先是胆怯心理。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许多运动都是从零学起,而且其中一部分学生胆小内向,优柔寡断、沉默寡言,面对新鲜事物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教师在引入趣味田径运动时需要克服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其次是好奇求新心理。小学生天性爱玩,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这种心理,通过灵活的形式与丰富的器械在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最后是有较强的爱美心与好胜心。人类天性爱美,会执着追求漂亮的事物,小学生也不例外。而且小学阶段学生非常享受教师的表扬,好胜心强。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时,可以运用表扬激励机制,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课堂参与度提高。

2.趣味田径运动的设计原则

首先是健康性原则。开展趣味田径运动时需要遵循的健康性原则包括活动方式健康与内容健康两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确定活动方式时,不要盲目挑战身体运动的极限,而要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次是目的性原则。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田径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小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当具体情况不同时,也要适当改变学习目的,比如,一些趣味田径运动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以娱乐为目的,而一些活动的目的则是促进学生体力与能力的发展。最后是科学性原则。指设计趣味田径运动时,在设置组织形式、选择活动时间、安排活动方式、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应具有科学性,而且要提前安排好,如果有必要,需要先实施科学性测试。

3.开展趣味田径运动的方式

首先是自由结合式。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时,可以先设置一个活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可能关系好、兴趣相投,这时课堂气氛会更加和谐与自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写作的心理也会随之增强,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其次是互帮互助式。教师在开展趣味田径运动时,可以发现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会导致其学习新知识的进度不同,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为解决该问题,教师可以在一个小组中同时加入学习能力差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其共同学习和进步,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会互相帮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使学习质量提高。最后是分层教学式。教师开展趣味田径运动时,可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分组,并且针对每个组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及目标,使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有效调动,在有训练优秀学生的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各个层次学生的体育能力。

综上所述,趣味田径运动的特点包括安全性、适应性、竞争性、趣味性、规则相对严谨性和比赛形式多样性,其展开对象是青少年。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制定合作教学计划。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一切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把与体育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必须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顺应其爱美心和好胜心强、好奇求新等心理,遵循科学性、目的性、健康性的设置原则,通过分层教学式、互帮互助式、自由分组式开展趣味田径运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章明.体育课堂环境的社会学干预[J].北京:体育科学,2004(09).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9

农村新教师专业成长培养研究

开题报告

重庆市铜梁区旧县镇石鼓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近几年,农村学校教师流动较快,很多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都通过遴选进入城区学校了,农村学校充实的教师基本都是刚毕业的学生,而且很多都不是师范专业毕业,对教育学生缺少系统的知识。近几天通过“国培”分学科分组,听新教师随堂课,看到他们的课堂里由于缺乏经验,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语言过多——啰嗦。有些年轻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总是反复强调,失去了语言的逻辑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反而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降低了学习兴趣。

第二:语言过少——刻板。表达不到位,分析说理不充分,抓不住学生注意力,新教师按课前准备的教案,不敢越雷池半步,话少、语速慢,学生听完这句等下句,教师表达跟不上学生的思考速度,学生逐渐失去听课兴趣。真的很多都是无效课堂,虽然老师很认真,讲了很多,学生却没有多少收获。

第三:语速过快,不能灵活掌控课堂。年轻教师初上讲台,内心慌乱,按照教案竹筒倒豆子只顾倒给学生,中间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也不能及时解决,甚至不到三十分钟就结束了内容,不知该干什么就只好宣布下课。

第四:书写零乱,字体不规范。随着社会发展,年轻教师书写能力相对薄弱,黑板字更是一大难关。教师的板书随心所欲,缺少整体规划,在潜移默化中导致学生的作业也零乱不堪。

这些年轻人由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摇身一变”成为教师,就学校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一部分专业知识要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更何况新课程改革又为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新教材,引导广大教师首先必须加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适应课改,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这些新的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很多新教师都还不能适应,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成长。

新教师成长了,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学生。新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其对教育诸因素的 看法,决定新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学质量观、课程观,决定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教育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新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反过来又影响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教师怎样看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新教师对学生、对同事、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影响着教育的成效。新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水平也影响课程最终目标的实现,影响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本课题研究以新教师课题研究“四要点”为指导思想,体现一个“小”字、培养一个“创”字、提倡一个“实”字,突出一个“恒”字为依据。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新教师培养的主要矛盾入手,把握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处理好经验、现实、未来之间的关系,需要、满足和激励之间的关系,尽力做到课题研究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步进行,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尽可能转化为教育行政的有效措施,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核心概念界定

所谓新教师就是刚参加工作,教龄不满五年的教师。这些新教师对新环境有一种新鲜感、对新的挑战有一种兴奋感,但也有一部分新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喜爱,对教育的责任并不明确,对新课改的要求知之甚少。专业成长是指新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学习到的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四、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国内外教育专家对新任教师的界定和培训工作的重点进行大量研究。北京教育学院钟祖荣教授等人认为教师的成长大致要经过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四个阶段。北京教育学院邵宝祥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在研究中他们将教师专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成熟阶段。教育界对新任教师培训给予高度重视。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经过文献分析及三年的研究,于一九九二年提出《职业教育新任教师专业发展方案》以辅助新任教师的生涯转换。

对新任教师的专项培训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许多国家用“以学校为中心”的模式代替“以课程为中心”的模式开展新任教师培训,其它几种模式被作为补充模式得到运用。采取脱产与不脱产、长期与短期、校内与校外、面授与函授、夜间的与业余等各种形式。

这些针对新教师的研究阶段重复累赘,耗时较长,考虑不实际,而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新教师各个方面的专业能力培训主要分为入门期、胜任期、成才期三个阶段,目标明确、实用性更强,更贴合实际,为新教师培养找到科学合理结合实践的方式方法,所以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五、本研究的创新及研究假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该如何来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才能适应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呢?这对于每一个新教师都是一个挑战。它要求新教师不仅要在教育工作上下功夫,而且要创新,在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和影响也是最直接、最有力度的。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对它的形成、培养、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是初步的,需要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总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促进新教师脱颖而出,通过系统培养,使新教师成为具有团队精神,勇于争创一流业绩的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造就一支“勇立潮头、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认真组织落实培养措施

教学处制定每学期培训计划,落实师资、内容、时间和场地,组织、协调好校内外的各项培训工作。

2.开展总结交流活动

每学期分别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新教师座谈会和指导教师、行政领导研讨会。就新教师培养工作专题进行意见交流,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措施。

3.完善师徒结对子制度

每名新教师确定一名指导教师,订立师徒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任务,对新教师的整个成长过程进行把关指导。

4.进行听课指导

领导小组成员对入门期新教师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胜任期学期不少于10节,成才起学期不少于5节。

5.落实培养过程

明确新教师成长发展阶段的素质要求,把握各个方面的专业能力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确定重点培养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

(1)入门期(0-1年)

培养工作从“应知应会”着手,帮助新毕业的新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基本技能。

学年教学基本功过关

入门期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一话”、“两笔”、“两技”、“三法”、“五课”。“一话”即坚持使用普通话;“两笔”即能写规范的钢笔字、粉笔字;“两 技”即掌握规范的板书技术、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三法”即精通教法,熟悉学法指导,粗通教育科研及教学改革实验方法;“五会”即会备课,会说课,会上课,会听课,会评课。上述教学基本功用平时分散考核与定期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新教师进行逐项考核,分项记分,人人过关。

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

A 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B反思提高: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随笔、案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 C撰写论文:学期末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相关教学论文 D听课交流:完成个人听课任务(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20节)E班级实践:担任一学年的见习班主任工作(2)胜任期(2-3年)

按照每个新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进行分类培养,鼓励脱颖而出,培养校级“教学新秀”。

参加交流活动。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校级以上教师论坛交流活动。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

A 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结合工作实际,写出心得体会文章。

B反思提高: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随笔、案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 C撰写论文:学期末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相关教学论文 D听课交流:完成个人听课任务(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15节)

E自我展示:至少承担一次校内或组内公开课或主题班会课,课堂教学能力达到良好以上等次

F课题研究:至少参与一项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G论文获奖。胜任期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区级及以上奖励(3)成才期(3-5年)

重点培养新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获得成就的方向发展,培养更多的校级“教学能手”及“骨干教师”。

开展互动学习

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新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或交流活动,活动后,新教师要将外出学习的反思和感想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全体教师汇报。

评比锻炼提升

新教师积极主动地争取承担校级以上的交流课、公开课,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提升自己。

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

A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结合学校实际,面向全校做一 次学习介绍。

B反思提高: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随笔、案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 C撰写论文:学期末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相关教学论文 D听课交流:完成个人听课任务(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15节)

E自我展示: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校级以上的公开课展示,且个人课堂教学能力达到良好以上等次,重点培养的新教师达到优秀等次。

F课题研究:至少承担一项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G论文获奖。成才期内至少有两篇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

6.完善考评体系

(1)建立新教师自主考核评价制度

每学期教师根据个人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情况,自主认定个人学期考评成绩,并记录在案。学年结束根据学期考评成绩及完成阶段目标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论作为转正、校内聘任和评职晋升的依据。

(2)每学年组织优秀新教师评选

对评出的优秀新教师进行宣传表彰,并进行相应奖励。给优秀新教师创造更多的到外地考察、进修学习及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机会。

(3)建立指导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制度

学校通过听课、评课的次数,有无课题研究及相关的经验总结和论文,被指导教师所任教的科目学期末考试成绩,被指导教师考核课的质量等对辅导教师进行评价,评选优秀辅导教师,并给予一定奖励。

七、研究对象及范围

教龄不满五年的新分配青年教师。

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教师培养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做到培养有中心,有重点,将有关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根据学校实际,运用多种方法,切实提高新教师的整体素质。实施目标引领与跟踪管理,按照阶段发展目标,从教5年以内的新教师必须制定个人“个人发展规划”,签定发展责任书,确定个人努力的方向和发展措施。建立新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新教师成长过程,跟踪培养对象的发展情况。

(二)研究方法

在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过程,主要用到如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问卷调查,了解新教师现有的专业化水平,为课题研究提供原始依据。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座谈会、谈心会了解新教师面临的困 难、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以便及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2.案例法

学习成功教师的成长案例,为新教师师提供效仿的对象。结合实验过程和教学实际,及时总结本校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

3.测试法

通过专业技能测试、基本功测试,掌握专业化成长过程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变化;通过对学生的测试,了解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取得的效果。

4.分析法

组织引导教师参与实践,在行动中对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总结和提炼符合学校实际的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九、研究计划及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9月-12月)组建队伍,开展调研活动、选题、申请课题,准备开题材料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1月-2017年9月)根据课题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收集好相关资料,撰写阶段汇报材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2月)继续研究、探讨,全方位地对课题工作进行总结,整理课题进程材料,将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结集成册,撰写课题成果报告,申请验收。

十、预期成果

(一)报告类

1.中期报告

2.研究报告 3.工作报告 4.成果公报

(二)计划方案类

1.课题实施计划

2.实验前情况调查分析 3.师徒结队帮扶方案 4.师傅指导计划总结 5.徒弟专业成长计划总结 6.师徒听课点评集

(三)成果类

1.新教师汇报展示课视频 2.研究活动过程图片集 3.研究结论

十一、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一)课题负责人

梁华,校长、支部书记,全面管理、调控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对课题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保障,把握研究方向。

(二)主研人员

杨林,副校长,科教室主任,区级骨干教师。主要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以及具体阶段布置,汇编案例集、论文集等成果的资料收集等。

肖力,副校长,纪检干部,区级骨干教师。主要负责撰写研究报告、摄影、刻录光碟等。

陶晚平,教导主任,主要负责撰写阶段总结报告,根据实施方案组织、考核相关实践活动、组织召开研讨会、交流会、收集相关材料、总结方法和策略等。

周红梅,德育主任,负责课题活动宣传和简报撰写和具体指导新教师等。李荔,负责实验前的情况调查分析和具体指导新教师等。

陈小燕,工会副主席,负责师徒结队帮扶方案、课题后勤工作保障和具体指导新教师等。

(三)参研人员

喻丹:撰写个人成才计划、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建立成长袋等。刘俊霞:撰写个人成才计划、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建立成长袋等。罗媛媛:撰写个人成才计划、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建立成长袋等。

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一)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用于课题研究需要的文献资料的购置,报刊杂志的订阅,课题研究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工具、仪器等,共计3000元。

(二)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课题资料数据费,调研费,差旅费,会议费,专家指导费,共计5000元。

(三)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总结阶段,复印打印费,印刷费,出版费,管理费,成果鉴定费及成果的推广运用等费用,共计2000元。

合计总预算:壹万元整。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9 【2】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4 【3】赵军林:《加强校本培训,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2014.5 【4】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6 【5】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6 【6】《中国教育学刊》:《校本研究制度为本》、《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2013.9 12期

上一篇:PR策划主管岗位职责下一篇:地产公司岗位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