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安全教育教案

2024-05-22

第一课时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2篇)

第一课时安全教育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孩子通过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了解这些安全隐患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知道正确的健康生活习惯以及消除这些安全隐患的方法。

情感目标: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安全常识,树立关爱自我、保护自我、珍爱生命的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资料和不良生活习惯的资料。

学生准备: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做记录,找出这些隐患存在的危害。教学设计: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今天将由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节安全教育课。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咱们一起来做几个脑筋急转弯好不好? 师:1+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3?

有一个字,人人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 早上醒来,每个人都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你的校标掉了怎么办?

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明,二儿子叫二明,三儿子叫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小活动,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孩子头脑很灵活,思维很活跃,而且非常遵守秩序。老师希望大家能把这些优点带到今天的课堂上好不好?

二、寻找身边的隐患。

师:王老师在德育处了解到我们班的学生是卫生习惯最好的,是这样吗?伸出你的小手看一看,干净吗?漂亮吗?

师:看这里。猜一猜,这是什么?

师:这是一位没洗手的同学,他小手上的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后的图片。脏不脏?恶心不恶心?

师:手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身体器官之一,接下来咱们再来看几幅跟手有关的图片。

师:从这些图片中你都发现了哪些不良习惯?它们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怎样的危害?找一找身边或我们自己还有哪些类似的不良习惯?

师:手在与物品接触中会沾染灰尘、细菌和病毒等,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据资料显示,一只手约有40万细菌,一片指甲垢里就有38亿细菌。所以个人的日常卫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生活中我们要讲好个人卫生,远离健康“杀手”。(板书课题)

三、探究家庭中的隐患。

师:小小的一双手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健康隐患,你知道在我们的家庭中有哪些危害健康的“杀手”吗?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填写了一张调查表,你准备好了吗? 师: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等下我们一起交流。师:哪组先来?其它组还有哪些补充?

师:真是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原来我们天天生活的地方也有这么多的健康“杀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这些健康“杀手”的危害呢?

四、拓展延伸。

师:光自己知道怎么做还不行?我们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想通过怎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

师:同学们想了很多的办法,下课把大家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付诸行动好吗?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活中有很多隐形的健康杀手,这就是我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我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就是对亲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第一课时安全教育教案 篇2

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小学语文精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实践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结合课文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从情感深处挖掘动人的因素,让孩子们自觉接受时代先进文化的熏陶。每一篇精读课文都包含中华文化之精粹,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先进文化足以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教师要围绕课文中心内容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想方设法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探索生活中语言奥秘的兴趣。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词句进行分析讲解,以此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会语文知识的情趣和理趣。为进一步强化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过程中,要从思想感情这一角度培养孩子们健康向上的求学心理。要结合课文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心理上彻底改变孩子们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课时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从宏观上引导学生成功走进文章,同时要通过构建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有趣教学情境,首先从思想上感化学生,激发孩子们主动探索课文新知识的欲望。教师在第一课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践,让精读课文内容更加形象化、趣味化。在精读课第一课时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培养人才的长远目标。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对每个孩子的终生发展负责,教师要有爱心、信心,能够做到问心无愧。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保障孩子们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以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尽可能活跃课堂气氛,抛弃一切情绪化的干扰,以积极的心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促进语文知识的有效传授。构建人性化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二、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

教师要力求把第一课时的课堂打造的精彩动人,这样孩子们会在最佳精神状态下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不至于使个别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围绕课文把写作背景作简短而生动的概括,然后引领学生通读课文,并在概括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强调学习重点,把课文内容和结构分成若干部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线索。对于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要重点标注,提醒学生把容易错的地方进行课下反复记忆,尽可能做到眼、口、脑、手并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生字生词牢固掌握。第一课时一定要把课文读通读熟,设置理想的课题切入,对文章的关键内容提出质疑,鼓励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探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内容,对文章的大意和各部分讲的内容有个大概印象,把重要的优美的语句标出,对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形象化复述,这样在进行二课时的教学就更加轻松自如,学生也去愉快的氛围中能够感悟到文章的精彩之处。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要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练习和检验,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若指掌,对不同程度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把文中的生字尽量在课堂掌握。老师在第一课时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提高教学实效。在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下,让孩子们以高昂的激情,主动探索生活周围存在的那些趣味性词语秘密,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互动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这种教学互动有利于激发新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精读课文更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精读课第一课时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用设置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在课文中求答案,有效实施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知识奥秘的兴趣。孩子们有了兴趣,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提高理解能力。课堂上教师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和其他因素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每个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帮助。因为要强化素质教育,所以在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在精读课第一课时也可以通过互动合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围绕生活实践,应用所学知识主动解决一些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语言知识的奥妙,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实施愉快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围绕教材,广泛联系生活实践,拓宽知识领域,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与学习实践中强化素质教育。在第一课时巩固和总结相关所学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把所学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精读课的教学过程中,强化第一课时与素质教育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综合素养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阅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小学生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在第一课时培养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结合语文基础知识,激发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有效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小学语文精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工作也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基础教育必须抛开应试教育的束缚,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语言文化基础。在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课文中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精读课文,第一课时,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文芳,刘根民.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素质培养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5(3).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地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重难点:

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伟大,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宏伟志向。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1998年夏天,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为了歌颂在这件事中涌现的许多无名英雄,有人满怀激情谱写了这样一首歌,请看——(播放歌曲《为了谁》)思考:你们知道这首歌是为谁写的吗?为什么要歌颂他们?

今天我们学习22课,齐读课题:大江保卫战。

2、指课题:解释“大江”,你知道大江指的是哪里?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江,她哺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课文思路

1、自读课文

2、读生字词

3、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录像]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此时,

2、荆江出现险情!武汉出现险情!九江出现险情!长江中下游地区全面告急。情况真是……[板书:万分危急]。

A、资料: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人口密集,工矿企业林立,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面高度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两岸3000余公里的干堤,30000余公里的支堤抵挡洪水,洪涝灾害威胁频繁严重。

B、提问:常言道:水火不留情,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果?(面临灭顶之灾,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顷刻间将淹没在滚滚而来的滔滔洪水之中,许多人将妻离子散,无家可归……)

C、如何把这种危急的情况读出来?

3、过渡: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于是――(点击课件:出示部队出发的录像和文字,齐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4、从“日夜兼程”“挺进”体会到什么?(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再读,读出“急人民所急”的心情。

5、教师过渡:是啊,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胜利!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将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目: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博斗,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读题目:大江保卫战]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官兵抢时间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你找到哪一句?[课件出示所有句子]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官兵抢险的速度快?

3、学生反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手势理解“穿梭”。

4、重点指导读:大堤,保住大堤。狂风为我呐喊……

5、过渡: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此时的官兵们怎么样?尽管伤痕累累,可是他们却全然不顾。这就是人民子弟兵(指板书)铮铮铁汉的本色。

6、我们来看一看抢险后的官兵,此时,你想对这些铮铮铁汉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书上。

7、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也充满了无比的敬意:[点课件:出对联]一起读。指导:这是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爱呀,师范读。(读得再深情些)齐读。

8、小结:这副对联,是对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英雄形象真实写照。

9、齐读第2自然段。

五、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如果说刚才描写的是一组抗洪抢险的群英图,那第4自然段就是对连长黄晓文的大特写。

2、读第四自然段,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做上批注。

3、全班交流。请2、3个回答。

教师相机评价:人物的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难怪令人感动。语言描写也另人物形象动人心弦。点课件)

4、从黄晓文身上,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铮铮铁汉的本色,像黄晓文这样的战士仅仅是一个吗?课文怎么说?。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们还知道那些?

5、指导朗读。

六、回顾歌曲《为了谁》

[背景音乐《为了谁》]同学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用自己顽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现在,你知道子弟兵到底是为了谁吗?让我们在一次深情的赞颂:(出:齐读对联)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再一次走进大江保卫战,去感受他们的感人事迹!

七、课后作业。

1、同样是写抢险,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第2、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

2、大江保卫战

万分危急

第一课时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我是小学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你唱歌》。

2、活动《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明快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你唱歌》。

2、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说出从起床到上学过程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这些音响,能够配合这些印象做简单的动作来表演。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教师击拍读教科书第七页歌谣,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

2、学生学习歌谣。教师知道拍手、拍腿的击拍方式。

3、复习旧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要做好学生》。

4、学习新歌《你唱歌》。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歌,歌名叫《你唱歌》。请大家先来听一遍。

播放《你唱歌》的录音,学生初听歌曲。

教师:这首歌表现了同学们在音乐课上拍手、唱歌的快乐情景。大家注意到了吗?歌中唱到了“多多来来米发索”“索索发发米来多”,这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教师:大家说的很不错,它们是小音符的名字——唱名,唱音符的时候就用到了。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唱一唱这两句。

5、分句教唱,解决歌中小二度音准不易把握的难点。

6、复听歌曲。教师辅导吐字、发音、表情等问题。

7、参照课本图片的唱歌姿势,请同学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再次演唱歌曲。

8、开展活动《上学去》。播放闹钟铃声、洗漱声(水声、刷牙声)、烹调声、鸟鸣声、汽车喇叭声等音效。教师:大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联想到了什么事情? 学生回答。

教师:对了,这是一位同学早起上学的时候听到的声音。谁能模仿出这些声音?谁能跟着音响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

9、活动内容的进一步拓展。

教师: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还经常听到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出这些声音吗? 学生探究模仿。

教师:大家都是细心的同学,都有一对聪慧灵敏的耳朵。希望大家多多注意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声音,那就是人类和大自然一同为我们演奏的美妙的音乐。

第一课时安全教育教案 篇5

****年**月**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不良场所

不宜进入

个性批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明白哪些场所是不良场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分析案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不宜进入不良场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很多场所是可以进入的,而有些是不适宜的。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不宜进入不良场所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不宜进入不良场所的重要性。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案例回放

据《华商晨报》报道,2005年3月以来,北方某市接连发生上网吧的孩子失踪被杀的案件。2006年2月28日,该市警方在得到线索后,抓获了这起特大杀童案的凶手。

据凶手向警方交代,他总在“天麟网吧”泡着,伺机给上网吧的小孩买吃的,然后将小孩骗到家里,将其杀害。

通过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同学讨论。

老师小结:类似网吧等不良场所,我们未成年人不要进入,防范侵害。

二、新课

1.什么是不良场所?

同桌讨论

全班汇报

小结:营业性的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等场所,容易存在管理不规范、内容不健康、人员良莠不齐的问题,这些地方都不适宜我们未成年人进入。

2.为什么我们小学生不能进入不良场所? 学生发言、讨论

学生1:有的同学在网吧里沉湎于网络游戏,不仅消磨时间和精力,造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把父母给吃的早餐、买学习用品等日常生活的零用钱都花光了。有弊无利,所以不要进入这些不良场所。

学生2:进入不良场所,比如网吧,我们小学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引诱利用,被逼去参加偷窃、抢劫或团伙斗殴,甚至吸毒、贩毒,或被拐骗、绑架、杀害。

教师小结: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同学们千万要记住:不良场所,不宜进入!

板书设计:

不良场所

不宜进入

检阅教案(第一课时) 篇6

学习目标

1.会认五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检阅,、棘手,、挑选、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关键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语的掌握;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含义。

四、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棵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认五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知大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检阅,、棘手,、挑选、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了解“检阅”,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 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庆节是哪一天吗?(学生自由发言);你们看过国庆时的阅兵式吗? 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国庆阅兵的视频。出示《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

像这样的,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中,各个方阵以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国家领导、外国贵宾及广大群众检查观看的隆重的阅兵仪式就叫检阅。(板书课题:检阅

学生齐读)

师:参加检阅的这些人都是千里挑一,最棒的。

2、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波兰人的国庆节,感受他们不一样的检阅场面。

二.初读课文,识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

2、认识生字,记忆字形; 重点指导:

A、博 羡 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均匀。博 左小右大,羡 慕 上小下大。

B、“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三、听课文录音朗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

A、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观众们是怎样夸他们的?(小组间交流)

(课文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检阅仪式上,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了了观众的一致喝彩)

2、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说得真好,在这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他的儿童队员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掌声,大家是怎样称赞他的?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教师板书)

3、指名学生用夸奖的语气读一读,齐读这句话。

4、学生就这句话质疑。

四、小结:观众为什么要赞美博莱克和小伙子们呢,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板书设计:

检 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鸟岛》第一课时教案 篇7

本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

全文分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三自然段介绍鸟岛的鸟,春季成群结队返回故乡,夏季成了鸟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写鸟岛的游人都很爱护鸟。全文条理清楚,语句流畅,很适合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悟鸟岛景象。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插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你们知道哪些鸟?(学生交流)

2、老师来考考你:鸟类歌唱家是()森林医生是()庄稼保护神是()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鸟有关的课文。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青海省的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鸟岛”。(板书课题、读题)

2、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到鸟岛上走一走,看一看,好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效果。

(1)读生字词。(个别读、集体读、去拼音读)

西部筑巢养育密密麻麻玉白色拾到人类朋友

闻名中外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各种各样密密麻麻

(2)读课文。集体读,随机正音。

(3)你觉得鸟岛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鸟岛在什么地方呢?有哪位小朋友来做小导游介绍一下?

2、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知道的?(指名读)(出示地图)

是的,看(出示地图),这是我国的地图,这里是青海湖,在它的西北部有一座长近500米,宽约150米的小岛,这就是鸟岛。这里水草丰美,有大量鱼鲜,(每年5、6月份有来自不同地区的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鱼鸥等100多种候鸟,就会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数量达10万余只,)这是鸟儿安家生活的好地方,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海西皮。

3、海西皮这个小岛非常有名,不仅中国人知道,有很多外国人也听说了它的名字。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它名气很大?(板:闻名中外)(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国内外都很有名气。)

你能给它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学生交流后板:举世闻名、驰名中外)

4、小结:正因为鸟岛有名,所以来这里游玩的客人特别多,来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读好这一自然段。

过渡:春天的鸟岛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什么特点?)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图1)看,每年春天,烟波浩淼的青海湖上,就不断地出现了各种鸟儿飞翔的身影,它们飞呀,飞呀,一群飞来了,又是一群飞来了,多美的景色呀!

3、鸟儿多吗?你从第二自然段的哪个词看出来?(出示“一群一群”,读出鸟儿之多)

那么多鸟儿是一起同时飞过来的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出示:陆续“陆续”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一句。读出鸟的多。(出示)

5、现在,这一座小岛成了小鸟们的家,小鸟们来到这样气候温暖,水草丰美的地方多开心呀!小鸟们把家建在这儿,小鸟的家就叫“巢”,还可以叫“窝”。(看书第二句)小鸟们在忙什么吗?(出示读词: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6、指导朗读:春天,鸟儿飞到小岛上安家了,多高兴啊!让我们读好这一段,把它深深印入脑海中吧。(齐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部筑育”

2、分析字形要点。

3、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教师范写。

硫酸 (第一课时)教案 篇8

江阴市长泾中学 曲宪春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

2、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探索法 [教学媒体] 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电脑]:播放一段录像

[引言]:初中化学我们已经学过硫酸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硫酸是二元强酸,具酸的通性;也了解了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硫酸的其它性质。下面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电脑]:思考题1 [电脑]:

一、硫酸的物理性质

1、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2、难挥发的二元强酸,沸点338℃

3、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4、常用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ρ=1.84g·cm-3 [演示实验]: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电脑]:

二、浓硫酸的特性

1、脱水性

2、强氧化性

(1)与非金属反应

0 +6 +4 +4 C + 2 H2SO4(浓)CO2 ↑ + 2 SO2 ↑ + 2 H2O(还原剂)(氧化剂)

加热时,浓硫酸能与C、S等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与金属反应

Cu + 2 H2SO4(浓)CuSO4 + SO2 ↑ + 2 H2O(还原剂)(氧化剂)

常温钝化

Fe+H2SO4(浓)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板演]: 2 Fe + 6 H2SO4(浓)Fe2(SO4)3 + 3 SO2↑+ 6 H2O [电脑]:a、常温下,Fe、Al等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b、受热条件下,浓硫酸能够跟绝大多数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除Pt、Au等外

[电脑]:

3、吸水性————作干燥剂 [电脑]:思考题2 [电脑]:

三、硫酸的用途

1、酸性——制化肥、农药、无机盐等

2、难挥发性——制HF、HCl

3、吸水性——作干燥剂 [小结]:本节课内容 [练习]:见附页

[附页]: 思考题1:

两个完全一样的试剂瓶均已失去标签,只知一瓶是浓硫酸,一瓶是浓盐酸,你如何利用物理方法进行识别? 思考题2:

下列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NH3 B.CO C.HI D.H2

练习:

1.将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写在空白处。

(1)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_______。(2)浓硫酸使纸片变黑,_______。(3)浓硫酸可以与铜反应,_______。

(4)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_______。

2.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CO2 B.N2 C.SO2 D.NH3

3.下列金属中,可用于制造常温下盛放浓硫酸的容器的是()

A.Fe B.Cu C.Al D.Zn 4.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春》第一课时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2、赏析课内外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教学步骤:

一、盼春天:

1.导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严冬将至,但我们也可以在这严冬中找寻春的影子,因为冬天来了,我们离天春天越来越近了,那让我们共同来期待那富有生命力的春天吧?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听,春天来了„„ 2.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

二、找春天:

3.问:春天在哪里呢?在这里,在我们身边。在古诗词句中,下面请同学们从所学过的古诗词中去找春天。(生回答出诗句——: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问:“能不能告诉老师诗句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物呢?”

例:上面的例句写的是小草。

5.问:“写草(或花、雨、风)怎么样?”

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草旺盛的生命力。

三、读春天:

6.(我们找到了春天,那么的美丽,那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一起来感受一下那美丽的春景)放配乐朗诵,领会作者朱自清的感情基调。(引导朗读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7.分小组诵读课文。8.正音正字。

9.师点拨:本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四、诵春天:

10.全体齐诵读课文,要求:(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理解;

(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作者热爱赞美的感情。

11.课外延伸:仿照课文结尾句子

春天还像什么呢?

例:春天是插花能手,用巧手装扮人生;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用画笔绘出五彩的世界。12.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及相关的诗词句。

《凡卡》第一课时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先锋小学林世平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听、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浮现画面,逐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关键语句、段落的赏析,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从而激发学生对苦难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更懂得珍惜现在幸福的家庭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的悲惨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背景

1、谈话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绚丽的画,童年是一支欢乐的歌,童年是一首优美的诗„„我们的童年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啊!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去认识一位俄国小朋友,他的童年却是那么的不幸,同学们想知道他是谁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五课《凡卡》。让我们一起说出他的名字。(板书课题: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师口述要求,生快速默读课文

1、读通课文,认读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把故事中的人物名字画出来,读一读。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三、集体反馈,整体感知

1、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①出示生字并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写错的字。

如:“蘸”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撇”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宽敞”的“敞”字。

②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如,“摩平”

③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课件出示: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2、汇报:谁能结合这几个人物,概括本文的内容?并说说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学生:本文记叙了小凡卡偷偷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自己在鞋匠家遭受的虐待,想让爷爷把自己带回家的故事。

分三部分:准备写信、写信、寄信。

四、品读信的内容,体会凡卡悲惨的命运

1、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⑴ 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写信的目的是什么?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

⑵ 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思考:凡卡给爷爷写信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3)信中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凡卡是来做学徒的,他曾经有什么指望?

2、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通过读信,我们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悲惨的生活。信的哪个自然段写得最详细?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八自然段,同桌的同学讨论: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

交流汇报:

(1)谁来读读凡卡挨打的句子。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不知不觉”让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我体会到了凡卡可能太困了,忍不住睡着了。)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同学们能找出有关动作的词语吗?同学们能演一演这些动作吗?“揪、拖、捞、戳”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

(老板和老板娘十分残暴、丧失人性、不把凡卡当人看,虐待小孩子,还可以体会到当时社会很黑暗,世间没有天理和正义,任凭有钱人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凡卡被打成什么样?

联系下文:打昏了,连狗都不如。

朗读指导: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动词读重一点,加点艺术感,融入自己的激情,相信你更能让听众感受到老板的凶恶和凡卡的可怜。

(2)谁来读读凡卡挨饿的句子。

凡卡吃的怎么样?谁来说一说?生:“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而老板他们又是吃得怎样的? 你从对比中体会到了什么?

(3)连肚子都吃不饱就更别谈睡得好了,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此时此刻,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我们现在已经来到凡卡的身边,我们仿佛看到了正在遭受着老板毒打的凡卡,看到了正在狼吞虎咽喝着稀粥而又没得吃饱的凡卡,看到了冰冷长夜疲惫地摇着摇篮的凡卡,看到了蜷缩在过道里冷得瑟瑟发抖的凡卡„„凡卡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和折磨,他一个劲儿地乞求爷爷。你们能读出凡卡的苦吗?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师评:同学们读得可真棒,读出了凡卡生活的凄惨和绝望中的呼救,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就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用感情朗读的方式学习文中第10、15自然段

同学们,这么苦难的生活凡卡一刻也呆不下去了,他苦苦请求爷爷带他回家,让我们一起帮凡卡求求他的爷爷吧!让学生朗读凡卡哀求的话,程度从请求到恳求到哀求。(请求、恳求、哀求)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情感接着读第10、15自然段。

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他在鞋匠家里做学徒,连一双鞋都没有,听说后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多么可怜的孩子啊!他刚刚才九岁,这个年纪的他本该上学读书,和父母一起逛街,跟伙伴一起去游玩„„可不幸的是他出生在旧俄时代,过早地进城当了学徒,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担负起了沉重的劳动,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他再也受不住了,他在绝望中向爷爷发出了声声呼救??“快来吧,亲爱的爷爷”请同学们听老师为大家读一遍凡卡的心声!

(三)畅谈感受,语言训练

凡卡的信字字是血,声声是泪,字字句句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深处,读完凡卡的信,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我给同学们一个小小的提示,可以想到凡卡„„

凡卡你真是(太不幸、太可怜、太悲惨),我好同情你„„

六、人文教育,留下悬念

同学们,让我们留意一下自已的生活,跟凡卡一比,我们幸福得多,我们有慈祥的父母在身边照顾着,有老师为我们讲课,有小伙伴陪我们玩耍,能在美丽的学校读书„„幸福的真正含义就是拥有,拥有就是一种幸福,同学们,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凡卡在莫斯科的生活真是痛苦不堪,所以他才会如此急切地想回到乡下去生活,在凡卡的眼中,乡下生活是快乐的,是幸福的。那么乡下的生活真的就是那么快乐,那么幸福吗?凡卡的爷爷会收到信吗?他的爷爷会来接他吗?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七、布置作业

1、感情地朗读书信部分。

2、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八、板书设计

准备写信

挨打

挨饿

15、凡卡写信

没法睡

乞求爷爷

《统计》第一课时教案 篇11

第一:巩固深化,应用练习

(1) 创设情境 :运动会快要到了,老师打算搞个小小运动会,但是老师不知道应该开展什么运动,你能帮助老师吗?

(2)学生举手投票。教师在黑板显示结果。

(3)师:你们能帮助老师把这份结果用统计图表示吗?

(3) 展示统计表,并说说是怎么涂的?为什么这样图? (半格)

(4) 分析统计表:从这份统计表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师点拨 知识点、 重点、 难点。学生填涂统计图并讨论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巩固对统计知识的认知。

第二步:课堂总结

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你表现的怎样?今天学习的和一年级学的有什么区别?学生反馈:一年级一格代表一,现在一格可以代表多。学生通过小结和对本节课的自评,加强对自己的认识。

第三步:后续激励

师:统计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例如我们可以统计一下今天哪组的小朋友表现最好,或者统计一下我们班一个月以来哪位小朋友得的红花最多等等,数学源于我们的生活,处处都能用到。

师统计今天小组比赛情况,最高分的得到其他小组的表扬,并激励其他小组明天继续努力。学生对本节课最高分的大组进行表扬。通过联系本节课的内容和评比表,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

(二)教学检测安排

该课时的教学检测重点是巩固学生填涂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在本课时,教师采用直接画图的检测方式,包括小组讨论、收集数据和填涂统计图,训练学生的填涂能力。在本课结束后预留五分钟为学生自评和他评时间,教师进行解疑和检测。

《劝学》第一课时教案 篇12

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1.归纳掌握“劝、中、疾、致、假、绝、兴”等词义。

2.背诵课文前三段。

3、学生诵读课文,给紧挨着括号前面的字注音并注释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虽有槁暴()金就砺()则利

须臾()之所学跂()而望矣假舆()马者假舟楫楫()者

蛟()龙生焉不积跬()步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

4、速读课文,把握结构

本文一共4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

(学法指导:本文是议论文,可以从文体结构特点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5、把握概括主旨

二、问题导思,合作展示

(一)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紧挨着括号前词语

学不可以已()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金就()砺()则利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

2.翻译重点句子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文段分析思考

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②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③第二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

4.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二)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

1.解释紧挨着括号前面的词语

终日而()思须臾之()所学

跂而()望矣登高而()招

而()见者远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生()非异也

2.翻译下列语句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文段分析思考

①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

②本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

4.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技巧总结

四、当堂检测

1.默写课文第二段。

2.准确背诵前三自然段。

上一篇:深入基层工作论文下一篇:彩笔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