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初中

2024-08-22

教育随笔初中(精选8篇)

教育随笔初中 篇1

初中教育随笔1

新课程理念无疑是咱们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遵照掂旎条法则。一股综合性学习之风便也随之而起,于是,咱们开始引导先生研究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创作美术作品语文教师成了杂家,变得前所未有的能干,语文课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奇光异彩。 20世纪80年代,一些名师以大语文主张和实践来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教学界逐渐趋向这样的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种语文学习,但是反过来做就完全错误了。语文学习从言语学习内容上来说从来就是折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言语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越来越分,另一方面越来越综合。有些时候,咱们怀疑课堂上、尤其公开课上的语文教师还是不是语文教师,上的还是不是语文课。你看,在课堂上要解决生态保护、物种繁衍;要研究建筑与政治历史的关系尤其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后,发现在整个新课标中,关于综合性学习是耗笔墨最多的,于是才有了凡公开课必以活动课,尤其是折合活动课为多,唯恐无从体现新课标之新;于是才有了要求先生规划一座大城市、画出一套熊猫邮票的试题;于是才有了利用多媒体技术令人眼花瞭乱的蜻蜓点水的冷落课堂。语文课前所未有的包罗万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那么语文课与坡键课的分界到底是什么呢?咱们觉得不论选文有多丰富,学科间如何渗透,还是要重提听说读写的训练,字词句篇的学习,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文课的灵魂!品酒师与饮酒者的差异就在于一个品字,语文课应是对语言文字、人文情感的领悟剖析,这是折合性学习所代替不了的,效仿的结果支是无功而返。

在深入学习和逐步推广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咱们初中语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多年,虽未有大作问世,但对教育教学形式和改革也算感慨良多了。下面就其谈一些拙见。与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

新课标还主张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咱们认为应缓提首席,因为抱着电视,看卡通长大的初中先生的生活平台实在太单调、太狭窄了,如果就让他们在这样的平台上自主学习,初中的学制起马应再延长一至两年。我认为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有赖于学识的储备、生活的积累、阅历的增长,它的合适学龄段起马要到高中阶段。真正有效的教学既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也不是学习者瞎子摸象,原地打转,而是要在教师桥梁作用掂忑导下建构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见解和真正意义上的相得益漳。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在阅读过程中,惟独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产生意义建构时,才能形成阅读者的个人意义,这也正是产生认同和共鸣的根本前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无法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的。但问题是先生现在所面临的教材,其生活内容常常同先生的生活理论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帮助先生建构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这是让先生走进课文,感受生活的关键所在。

初中教育随笔2

一只小狗偶然闯入一间房屋,屋内墙壁四周镶满了镜子,这只狗对着镜子汪汪乱叫,镜中的许多条狗也回报以狂吠;小狗开始对着镜中的影像攻击,镜中的狗也群起而攻之;小狗碰得头破血流,最后气绝身亡。第二只小狗也进入这间屋子,它对着镜子又是伸舌头,又是摇脑袋,又是耸身作揖,又是亲昵触摸,镜中的小狗也友善地同它戏耍。小狗快快乐乐地玩耍一阵,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梦幻小屋。

两只小狗置身相同的情境,一只一命呜呼,一只活蹦乱跳;同样一间小屋,对第一只狗而言是坟场,对第二只狗却是游乐场。原因何在?答曰:心态使然。第一只狗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同类,故而只能生活在焦虑、恐惧和绝望之中,最后自绝狗世;第二只狗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同类,故而生活得自在、轻松、惬意,对生活充满留恋。

我想到另外一个小故事:苏轼和佛印在一起闲话,苏轼对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堆狗屎。”佛印没有以牙还牙,而是心平气和地说:“我看你像一尊金佛。”苏轼挺得意,自以为占了便宜,口舌上打了胜仗,回去后兴高采烈地告诉苏。苏劈头泼来一盆冷水:“大哥,你上当了。你看别人是一堆狗屎,说明你心中盛放的是狗屎;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说明人家心中有佛。”苏轼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境界太低,修养太疲。

心中有佛,便是人生的大光明、大境界。有了这种心态,才能善待同类,广解善缘;才能净化心灵,根除邪念;才能宠辱偕忘,不以物喜;才能容纳天地,像江河般执着,像大山般坚定。

教师最需要具备这种健全的心态。教师肩负着将学生渡向光明、幸福的境界的重任,应该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价值,都有追求真善美的原动力,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教师以爱为动力,就能找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钥匙,就能化育桃李,成就英才。

有时,因为教师要求过严,急于求成,引发学生反感,教师会变得急躁;有时,因为教师备课疏漏,讲解有误,引来学生非议,教师会变得恼怒;有时,因为不明学情,设计不当,引来学生冷遇,教师会变得沉闷;更多的时候,教师因为任务重,压力大,会产生攻击情绪。教师本非神仙,产生这些消极情绪都很正常。但教师应该善于调控这些消极情绪,不让其蔓延。教师还应自觉检点教学中的失误,不断加强业务修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科学性,更富感染力和说服力,惟其如此,才能消除师生隔阂,形成共生共鸣共荣的机制,使教学达到鱼水相欢、水融的境界。

让学生都成为快乐的小狗,让教师都成为大度、博爱的佛。让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心态,充分发挥心态的力量,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成快乐甜蜜的事业。

初中教育随笔3

在化学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多引导、启发,学生自主的找到化学规律,这样不仅减轻了课堂上教师的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下面是我几点教学体会。

1、化学教学中的很多定义、概念学生在掌握和区分时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在讲解某些定义时采用先举例,再让学生找出共同点,进而得出定义的方法,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讲解物质的分类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物质,而教师板书的时候有意识的分类书写,把金属单质写到一起,非金属单质写到一起,金属氧化物写到一起,非金属氧化物写到一起,两大类写到一起,再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得出定义。

2、序言的讲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序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因此培养其兴趣是关键。在这一部分应多引入一些图片、影像材料等,多介绍一些科技发展史,再通过几个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其学习兴趣。

3、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深学生的印象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讲述如何正确闻气体气味的实验操作时,我采用的方法是先讲述正确的操作方法,再让学生演示,第二天肯定有学生忘记,那怎么办呢?第一天我们闻的是空气的气味,因为空气无色无气味,他们的印象不一定深,那么第二天让他闻氨水的气味(少量氨气毒性不大,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但气味却很大),挑一个学生演示,很可能他直接去闻,那么他一定一辈子也忘不了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4、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可以先做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结论,再让学生做一个实验,在这里可以做一些手脚,让其不成功,再引导学生找出其失败的可能原因,这样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总比我们灌给他们要好。

5、讲解稀有气体和氮气的用途时,应引导学生看书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他们的用途,并引导学生警醒对比,比较其相同点与不同点(个别题也考其共有的性质),得出其用途相似的原因是“化学性质稳定“,从而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观念。

6、在做《硫燃烧实验》与《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均需留少量水,但铁丝也可以放少量细沙,做完实验可以提出设问:“硫燃烧可不可以也用细沙来代替水?”引导学生放它们的原因:铁丝燃烧是为了防止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而硫燃烧是为了吸收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7、讲解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时,可以顺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将书中的两个实验增加一个加热双氧水的实验,引导学生猜想,加热双氧水也能产生气泡,那么产生的气体到底是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最终可能有三种答案,即:水蒸气、氧气、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那么该如何验证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当然,学生刚学习化学,回答肯定不到位,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为了验证到底有没有氧气,该用什么进行检验呢?学生肯定知道是带火星的木条,但事实是木条并不复燃,相反可能熄灭,再进行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里要做的是提供一些信息,及时进行引导。

8、讲解元素符号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先不提元素符号,直接在黑板上写一个单词“gold”,问学生的意思,学生肯定都认识,反过来在黑板上写出汉字“汞”或其他的你认为学生不会写的让学生回答,学生肯定不会并期待你的答案,此时你出乎学生的意料,说自己也不会,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然后趁机引出元素符号的重要意义──通用,那么这节课一定会很顺利的上完,学生的印象也会很深刻。

8、分子、原子是学生学习化学中的难点,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观世界,因此树立一个微观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呢?适当的借助于电教手段进行演示可以使微观的结构、变化变成宏观的影像,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

9、关于符号表示的意义,可以反过来进行讲解,如设问氢元素怎么写?一个氢原子符号怎么写?从而得出元素符号既可以表示该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在通过提问铁的元素符号怎么写?一个铁原子的符号怎么写?铁物质的符号又怎么写?引导学生得出“Fe”,反过来,氢气又怎么写?由于学生学过氢气的化学式,会写其化学式,再通过几组例子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只能表示两种意义;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对应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三种意义。

10、核外电子排布:先教给学生如何画原子结构示意图,再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分别画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非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的多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其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多于四多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其非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氦为2)是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多为稀有气体元素。当然,这些结论都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书写、思考而得出得结论。

12、书写化学式应先讲解规律,即根据化合价进行书写,等学生差不多会写了,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即化合价绝对值交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什么要等到写得差不多再找规律呢?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后求算化合价打基础。书写练习时要由简到难,如先写氯化物化学式,再写氧化物化学式,再写“几氧化几某”,再写酸、碱、盐的化学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类书写时教师先演示几个,然后在找学生到黑板写,其他在下面写,让学生对黑板学生进行讲评。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着课程改革,在我理解课程改革的精髓就是改掉以往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将一些,这样即减轻了教师课堂上的负担,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初中教育随笔4

1、运用地图获取知识

初中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的空间形象,如大洲、大洋、国家、地区的轮廓、界限,某地的地形区、气温的高低变化等,它们是难以用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的。借助于地图,便能一目了然,要求学生身边时常备有地图,对各地理事物、现象能形成准确、牢固的印象,避免了诸如世界各国名称、气候类型等的混淆现象,尝到运用地图好处的同学是对地图常看常新,新知越积越多。在初一新生第一节地理课时,我就要告诉学生运用好地图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要养成经常读图的习惯。地理学科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它的综合性,我们可以从一张地图中采集大量的地理信息,如一个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自然知识,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人口、工农业、交通、商业等人文状况,从整体上把握该区域的综合特征。因此,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就应该多运用地图来指导学生获取知识。

2、联系实际内化知识

把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引入课堂,如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时,记住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非常困难的,新授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辨认车辆牌码上的字,由此说明学习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实际用途。然后让全班同学各说出自己知道的车牌上的字,教师写到黑板上(不重复),问:“在全国范围内,还可能有哪些字出现在车辆牌上呢?”学生此时急切地想知道,翻开书细细地找,并且已经体验到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找到后积极主动地结合省级轮廓、简称由来去记忆,谁也不甘落后,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这样不仅顺利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这种方法就是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法。

3、分析—归纳—综合升华知识

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归纳与综合,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的,为此,地理教学中应遵循“分析—归纳—综合”的规律,使所学知识得以活用。分析应从各类地理事物本身内容的系统性入手,从个别到一般,把个别分散的地理事物联系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共性,总结出规律,再从部分到整体把具有相关信息归纳综合起来,这样能加深理解各地区域的特征,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新授完初中地理教材后进入复习阶段,师生先一起研讨,将初中地理知识归纳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自然地理再划分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人文地理可划分为人口、民族、工农业生产、交通、商业等;有的专题还可分为若干项,如地理位置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分项,气候可以从气候名称、分布地区、气候特征以及对当地植被、农业的影响分项,工农业可分别从各自发展的条件、分布地区、生产的产品(工业部门、农作物)分项;工业发展的条件又可从资源、交通、人力、科技等分项,农业发展的条件可以从地形、气候、劳动力等分项。再运用整体指导局部的学习方法,大到国家,小到乡镇、村庄都要从上面这一知识结构中进行系统地回顾、整理、探讨。在地理会考复习时,我常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复习积极性高,复习效果不错。

初中教育随笔5

谈思品教育中学生善良情感的培养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以“仁爱”名扬天下,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为之欣慰,在欣慰之余,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的不足,作为一名向小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承担者,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上的引路人,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利用自己的舞台对学生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思想品德的基础,使我们的下一代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

思想品德的评价是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作出的某种评定。思想品德的评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评价,一种是书面评价。如能对学生的行为作出正确的、激在思想品德评价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励性的评价,那将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也能使学生受到善良情感的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的作业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和加深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 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孩子善良情感的基本阵地,而思品课的老师大都又是班主任,这就更有利于教师通过思品课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孩子进行灌输,使孩子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步培养善良的情感,选择高尚的行为。课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孩子善良情感的基本阵地,而思品课的老师大都又是班主任,这就更有利于教师通过思品课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孩子进行灌输,使孩子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步培养善良的情感,选择高尚的行为。

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适量的练习,既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又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

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孩子善良情感的基本阵地,而思品课的老师大都又是班主任,这就更有利于教师通过思品课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孩子进行灌输,使孩子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步培养善良的情感,选择高尚的行为。

初中教育随笔6

孙明霞老师曾说:课堂就是与孩子的约会。把微笑带进课堂,生动幽默进课堂。利用合适的办法提高学生注意力,适时的玩笑更可提神,营造气氛。对于上课睡觉的现象,开学第一课有严格的要求,但偶尔也有打盹的,不集中注意的现象,此时我会突然停顿,或干脆停止一分钟讲课,条件是一分钟后不得再有走神的,顺便也让刚才溜号的学生看看黑板上的板书,再次理清思路后,上课的效果就好了许多。有时,我会把与生物知识相关联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展示给学生,如“大树底下好乘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些不仅使学生一下胃口大开,气氛异常活跃,课后学生还有反复的哼唱,轻松掌握知识。

把竞争带进课堂,特别的爱给“差生”。生物可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学科,有一门优势学科,可以让“差生”看到希望。在他们身上狠下一番功夫,鼓励好点的要领先,差的不要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水平,下次我也会成为更好的!让他们心中憋足了一口气,每次都会有一进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和培养与呵护,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在乐趣中找到自我,一定能事半功倍!

依据学校“五高理想”课程标准,结合新版初中生物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时空。例如“种子萌芽需要的外界条件”一节的教学,通过依据生活经验分组表述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再通过视频分组讲出由学生自己归纳的关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温度。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教学要求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使生物学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要求我们精心组织,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分析,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促进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初中教育随笔7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程序式、研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等先进媒体,使生物学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现行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作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知识的共享性,即指知识不具有排它性,可供许多人同时共享,较少受时空的限制。加之,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呼唤“开放式”教育,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广博知识,有较强摄取知识的能力和具有开放思想的人才。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例如,实验教材每三节探究生命的方法中探究“蚯蚓的刚毛运动中的作用”的.实验,课前老师讲明本节课的任务和学习方式后,学生就相互协作,分小组学习,学生们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热烈地议论,相互帮助着操作、学习,课堂的知识信息多向传递,热点区域此起彼伏,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初中教育随笔8

二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任务。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二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二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的,二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的教学效果。

初中教育随笔9

新的化学课程改革是以科学探究为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基于这种理念,教师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也要使学生转变相应的学习方式。

1、作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创造者

以往的教学是一味地往学生头脑里灌输知识。这样的课堂常常是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更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新课改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宽容的、持久性的、容易接纳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持久性的学习兴趣。

2、主角变配角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行为完全都控制在教师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都被老师禁锢了。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的形势变了,由老师问学生答变为学生问老师答,由学生为教师服务,改为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所起的作用是点拨、指导、促进作用,可以是知识的、方法的,或者仅仅是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到自己已有进步和收获;明确差距在哪;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加强。在教学中当做完了实验后,我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他们提了很多,有些甚至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些问题有些可以让其他学生回答,有些只需稍一点拨就可解决,这样一来不仅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且对知识的掌握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也是深刻的,并且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当然,有时候我也会被难倒,比如,学生会问一些很难正确回答的问题如:航天飞机外壳是什么材料做的它有什么优点,飞行时候要注意什么,纳米西装怎么发明的,还有怎么鉴别好坏塑料袋,为什么有些布料不着火,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等等从高科技到生活小问题很多很多。我只能与他们一起上网、查资料,一起研究、学习。所以,现在的我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甚至是他们的同学乃至学生,同学们设计实验,提出方案、实施计划,我只起一个参考作用。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急剧膨胀、信息传播技术和处理技术的飞跃发展,教师要用现代新知识丰富自己、新理念更新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思想要开化。

3、由师变为友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界线非常明确,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接收者,教学过程成了教条形势,老师是传授知识发号司令的先生,这样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他们的成材。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该是“导师”、“教练”。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应有充分的民主意识,把学生看成独立的“人”,发展的人,应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知识上是“引导者”。

比如,我们在学习有机物时,以往的做法是老师先讲解他们的性质异同在哪儿,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讲解的正确性。这样的结果是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能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其他一些现象就忽略了,学生在以后遇到新物质就不知从何下手研究,所以新课改下我们是要学生分析他们结构上的异同点然后推测可能的性质差异然后根据推测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在实验中探究问题?老师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偏差时,及时出现,点拨、指导、协调,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这样不仅使其掌握了这一节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掌握一种学习策略、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当学生出现错误,或回答问题的学生出现了笑话,这时不应训斥学生,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耐心听学生说完,并给予鼓励,然后给予纠正。补充。在分组讨论中,要和学生一起讨论,深入群众,才可了解群众,真正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要在益友的基础上成为他们的良师。

初中教育随笔10

长期以来,我一直为开好班会课做着积极的准备,虽然有时候效果还是不够好。我认为,班会课是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班会课是由班主任指导的、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且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的课。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老师却常以“让学生自主”为借口,没有很好地发挥班主任的指导作用;有些老师以“尊重学生”为托词,对学生争执、困惑的问题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班主任与学生事先的精心策划、对问题的预设、对结构的考虑,保证了班级活动的有效性。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应拥有更重要的话语权,应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

班会课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它不仅要着眼于德育目标,还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班主任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应鼓励指导学生在班会课中学习、提高。比如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等。关键是要开展针对性的班级活动。

在班级活动中加强集体建设。要建设班集体,经常开展班级活动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我们要根据班集体建设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开展相应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能不断地明确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并逐渐实现它。每开展一次活动,就是一次向班级奋斗目标的迈进;每成功的开展一次活动,就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许多专家认为,今天的成功=15%知识+85%人际关系。而班级活动恰恰可以不断促进班级内部的人际交流。

教育随笔初中 篇2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 适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营造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 加强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 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 诱发其创新兴趣。另外, 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质疑, 并调动学生参与, 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 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 使学生各抒己见, 想人之所不想, 见人之所不见, 能人之所不能, 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 促进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 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 使之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策源地。

2.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 向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 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模仿等, 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 劳心与劳力结合, 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 我在指导学生制作“张衡地动仪”的模型时, 只提供一定的数据、原理、外形, 让学生从自选材料、模具制造到演示都显示出他们的创意水平。此外, 我还让学生制作殷墟龟甲、兽骨模型;临摹《清明上河图》、《步辇图》、《蒙娜丽莎》等;到革命老区调查, 并撰写调查报告。如此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发挥, 促进学生创造性意识的发展。

3.构建完整的历史事件内在关系的结构

所有的事情就像一张网, 历史事件就是这张网上的一个个节点, 若干节点组在一起, 就构成了一张无边的大网, 但无论你提起哪个节, 都会将这张网提起, 高的部分那是与你提起节点联系紧密的, 低的部分是联系相对疏远的, 但由此我们却可以知道他们之间是绝对有联系的, 或远或近而已。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张网, 要一节点而知网、一叶而知秋、一事而知史。

学习历史的最大功用是用它来研究今天, 预言明天, 而且现在的学业考试非常注重对热点时事问题的考察, 从这两个角度讲, 历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还要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 并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

近两年, 从黄岩岛、钓鱼岛到三沙市的设置,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线索, 那就是海权, 而且这个线索更紧密地把若干个节点联系得更紧密, 构建围绕海防、海权的知识网。

我们曾经强大, 从南宋指南针应用、海船的发达到元朝的空前海运到郑和下西洋, 再到新航路的开辟, 继而英国因为夺得海权而成为霸主, 正是因为从明末的闭关、海权的失去, 而被迫步入近代, 开始以洋务运动为始的近代化探索, 这张网还可以再大些。这个线索和知识网警示我们及后人要重视海权, 重视海防的建设, 这也是知识网格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由此, 我们根据不同的线索,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并以这个知识结构让学生逐渐读懂事件背后的真相, 这是个良性的循环。这要求我们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格体系的能力。我们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进行创新教学设计, 实现教学目标, 并把握学业考试的动向, 在自己的课堂中贯彻创新理念, 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单一的授课模式。

4.与语文等其他学科整合 , 为学生学习历史 “搭桥铺路 ”

例如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 我引用“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唐诗, 使学生立即识记西域的地理概念和形象地理解西域的广袤和荒凉。一曲谭晶演唱的《丝绸之路》把学生带进2000年前黄沙飞舞、驼铃悠悠的漫漫古道, 在歌曲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激昂。

5.巧用影视文学作品 , 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在讲到北宋、西夏、辽的对峙时, 我跟学生聊起了《天龙八部》, 通过对萧风、段誉等人物的简单回顾, 使学生深刻理解这段历史。另外, 很多历史穿越剧或历史题材影视剧受学生追捧, 但这些历史剧史实在破绽百出, 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在课堂上我们要引用正剧, 例如在讲辛亥革命时给同学们播放《走向共和》等片段, 孙中山的形象在学生眼里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6.与时事紧密结合 , 使历史具有时代感

关心时事、议论时事是很多学生的爱好, 在历史课堂中恰当地引出这些话题, 既可以理解历史, 又可以为现实问题寻找出路。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时, 我和学生谈到时事热点“中日钓鱼岛之争”, 一起回顾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使学生认识到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针对日本自卫队进行的夺岛演习, 我又进行追问, 我们应如何回击日本的行为? 怎样不让甲午海战的悲剧重演? 学生义愤填膺, 陷入沉思, 思想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7.在网络资源中放飞思维

把网络资源引入历史课堂, 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思维健康成长。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校网络教学日益广泛, 历史老师要通过网络, 开拓进取, 借助网络资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 培养学生熟悉网络、利用网络查找历史资料, 启迪学生思维, 放飞思维空间, 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并努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8.在学习竞赛中积累沉淀

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历史课堂理当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 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竞赛方法, 每上完一节课, 下课前一定会提问所学知识, 并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 引起学生重视, 巩固基础知识, 课后要求认真完成作业,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达到较好的效果。

9.在辩论中达成共识

初中美术教学随笔 篇3

【关键词】 审美能力;激发兴趣;合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美术教育,它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目,它与其他各个科目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信每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师都知道,绝大多数主课成绩优良的学生,其美术学习成绩也不会差,这正说明了美术与其他的课程都是相通的。美是存在与各个角落的,不同的科目都有着其自身的美的因素,只要你能善于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去提高审美能力了。现在的实如美术课本设有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两部分内容,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1.理论依据

(1)生命教育理论。生命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崇尚精英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导致语文、数学等主课学业成绩出色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关注,而那些富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则长期被忽视。生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美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格等因素,让学生的人生有方向,生活有品味,成为有憧憬、有教养、有情趣的人。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构造知识。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具体经验,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去获得知识。初中美术教学就是要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3)美术学习理论。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美术课程在初中各科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初中美术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使美术生活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兴趣盎然地掌握基本的美术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美术的信心,做到“从做初中”、“从乐初中”。

2.发掘新事物,并带进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

教育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美术教育更是如此,在日新月异的美术发展过程中,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必须不断更新,方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怎样才能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呢?这就需要了解学生最想学什么,然后以此为基础,循循善诱,使之掌握美术的基础及广泛应用性,引导其对缺乏兴趣的东西产生兴趣。经调查,现在的初中生们最感兴趣的不是西洋画,也不是中国画,更不是雕塑工艺(个别除外),而是卡通漫画。假如让学生自由绘画,一定有95%的学生画卡通,这足以说明卡通漫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卡通漫画能否进入课堂,它的进入能否冲淡“真正的美术”教学呢?这是每个美术教师都会提出的问题,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恰恰需要接受有新事物学习,并使用新事物的胆识和魄力。卡通既然产生,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以大胆夸张、变形的手法描绘事物,这恰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把卡通引入课堂,并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美术教学是切合实际的,如此,我专门亲自或让学生搜集卡通画,观察其独特的创意和手法,领略其造型变化之奇妙,努力掌握其绘画技巧,认真临摹或创作出几幅卡通作品,把它们展示在学生们面前,使学生怀着极大的惊喜和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这样,就进一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而后,每节课中,我既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使美术教学任务得以如期完成,又能拿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画卡通,并规定每学期举办一次美术作品展,明确卡通漫画是参展内容之一,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在自己喜爱的画种上自由耕耘,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也明显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美成为课堂的“主人”

美术教学是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所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应一味追求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感受、体味、赏析,从而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美感的升华。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首先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方能在教学中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并创造美。

比如在指导学生画静物时,我首先出示各种水果,如苹果、梨、桔子等,先让学生把玩,在抚摸把玩的过程中,通过手的触摸,感觉水果的实体,果皮的细嫩、光滑、舒服,通过对水果的嗅觉体验,闻到了水果的清香和芬芳,而且发现滚动水果与静止水果的区别,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去发现平面上的圆与生活上的圆有很大差异,但又相互联系,这样,美感自然产生,学生带着美感去绘画,这与简单的在衬布上放几个水果效果是不同的,即使是在画石膏球体的时候,我也会带上几个颜色各异的乒乓球或玻璃球,先让学生欣赏小的球体,认识到它的美,产生一种爱惜的感情,而后再按要求画球体,于是他们眼中的石膏球体也变得像玻璃球一样的美,一样的动人,一样的值得爱惜。如此带着感情的活动,解除了学生画石膏的枯燥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把美表现出来的欲望。

此外,为了把美带进课堂,我还注意了自己的着装和授课语言美,尽管我的衣服并不华丽,但我注意了它的整洁与色彩、款式的搭配,另外,语言方面,力求课堂用语规范、准确,有散文诗般的意味,每当走进课堂,我首先是一个美的使者,把美带给学生,学生怎不感到亲切?怎能不乐意听你的教诲呢?同时,我也要求学生把他当天感到美的地方和发现的美告诉别人,让大家共同感受,在感受中接受大自然美的薰陶,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关于评价

4.1肯定+努力方向

“肯定+努力方向”即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的同时,还要及时地指出改进的方式方法。例如:“你的绘画作品很独特,老师很欣赏,如果色彩再亮一点就更好。”在这种方式的评价中,如果学生的回答有“硬伤”,一定要坚决肯定地指出来。例如:明明是拙政园的景致,学生误看成了颐和园的,那老师一定要第一时间予以纠正。美术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真善美的过程,“真”的东西是一定不能出错的。

4.2简略式

有时评价无需长篇大论,一句:“不错”、“我赞同”都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使用简略式评价时,往往需要教师走下讲台,站到学生中间去,使学生感到在视觉上、在心理上老师是大家的一分子,没有距离感。另外,简单评价时完全可以结合评价语言顺势按一下同学的肩膀或者和同学握握手来个亲密接触,这样会更有亲和力、感染力并具真实感,学生有了安全感、真实感才会信任老师。

4.3补充式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随笔 篇4

古人云“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适时反思教育的得与失,消去弊端,得教益。在我走入课堂教学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不能正确把握教师的角色,转变思想,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通过深入学习研究我们知道,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还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有些时候我们做的还不到位,没有真正的做到让学生成为你的朋友。

2、”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于新教材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我的讲解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比例还较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

3、有些时候,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分层次,划梯度的教学,导致学苗的两极分化。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中考热点和中考难点的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课堂密度要求不足,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十分有限。

4、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复习出现了许多问题。1.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2.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数学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数学复习缺乏系统性,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3.部分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 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4.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学生引导者,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做好反思工作。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2、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其次,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3、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有效获取学情反馈,有效地进行课前回顾,课堂小结等环节的落实。为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还可以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性的英语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坚持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等方面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复习状态与状况,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4、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切实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即备课要精,练习要精,作业要精。同时,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由教师自己及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5、要强化分层次教学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成绩,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从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时能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成绩。

三、“温故而知新”,做好复习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本条件之一。

一是抓住课本,有效复习。教材和教学大纲是考前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时,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学习并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大纲中对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统归纳,分清脉络。在总复习时,要突出一个“总”字。面对上千的题型,通过复习,要使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有个总体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计算证明,小到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内容充实的“网络图”。

三是专项练习,有的放矢。对于以往总复习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解与训练,搜集、积累学生平时在各方面出现的错误,逐题突破。

四、复习提示和建议。

在复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整理错题,把试卷和做过的练习题里的错题整理出来,专门抄写在一个本子上,及时订正反馈。教师要加以选择,并要求学生有选择性地做基础知识练习,让学生走出题海。关于阅读理解,现在出题内容越来越接近生活,因此,学生复习时应加强练习,广泛接触各种题型,拓展知识面,同时要有意识地积累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可减少中考时的答题失误。

总之,中考数学复习阶段非常重要,复习可以查漏补缺,能使知识达到系统、全面。虽然我们已经逐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对学生指导的紧迫性,但是离相对满意的数学课堂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发展和轻松面对中考作出更大的努力。

2016年4月25日

初中老师作文教育随笔精选 篇5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①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2、模仿求新,培养文风

模仿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②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注重刻画人物形象,把人物置于矛盾之中,通过描写其语言行动和一些细节来显示人物个性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初中班主任教育随笔短文 篇6

除此之外,比穿戴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就连学生最爱穿运动服,都把阿迪达斯、耐克、新百伦等名牌作为基础品牌,今天看你买,明天我也跟风买。今天看你带了个手表,明天就回家让爸妈也给买个。相反,比学习、比品行的,却是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还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不到位。首先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只要孩子要什么,就算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买给孩子,哪怕自己苦点累点,都不愿委屈了孩子,“不能让孩子在同学当中丢人”,是家长的普遍心理。老师平时更看重学习,把学生这种生活问题给忽略掉了。当然,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不能忽略,学生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时髦的东西我也要有”,以显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比你好,从而获得心理满足。

其实,攀比现象存在着很大的危害:

第一,生活攀比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普遍大众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在我们班上,大部分是从农村转学过来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务工的农民,按说赚钱是很不容易,但这些学生中总有一小部分和城市家庭富裕的学生盲目攀比,而把父母的辛劳和期望抛在脑后。

第二,盲目地攀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学生除了在穿戴上进行攀比,也在吃喝玩乐上攀比。今天你过生日请客去唱歌、喝酒,明天我过生日就要去KTV,大家一起吃喝玩乐过通宵。更有甚者,把会吸烟当成是一种时尚,盲目跟随社会青年走极端,误入歧途。有的同学还喜欢染头发,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劣质的染发剂很容易对他们的健康造成损害。

我认为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做好适度消费,更应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替父母考虑,体会父母赚钱的不容易。不和同学盲目攀比,树立自立的思想,不要因为穿不起名牌衣服,戴不起名牌手表,就心理自卑,怕被同学看不起。交友更要选择良友,不和有吸烟、喝酒坏习惯的同学交往。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要敢于同自己比,比昨天的自己更强,要和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比较,在这种积极的比较中,不断地超越自我,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仁者爱人——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篇7

仁者爱人,要做一个认真的人,有激情的人,一个平和的人。笔者有这样的感悟,一是得益于恩师,二是来自于实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是大家公认“教书认真”的,从打教书那天起,教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历次抽考,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同轨班级前茅。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后,发现别人赶超我也很容易,为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一次原来我教过的学生来看我,他说我讲课很有激情,我听了感到很欣慰,是啊,过去我真的很有激情的,可是现在在成绩面前,有时会有点自以为是了,更多的把精力投到了对教材的研究,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方法多了,激情少了,动不动还板起面孔一本正经的,自以为常考第一,摆老师的臭架子,有时甚至露出一副“阶级斗争政治脸”,不走“群众路线”,想想过去笔者能爱上语文,都是当时我的语文老师,在我的心灵里播下文学的种子,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他让我们读“朱自清”,读“鲁迅”,读“季羡林”,读生活。我们写的内容他都熟悉,他说的事情我们也了解,就连作文的感受大抵都相同。“平易近人”的处事方式带来的是和风细雨的教育,说起自己的老师,想到自己的教学,忽有所悟:做事要先把人做好,“人性”的多少决定了师生之间的远近亲疏,做个仁人,可亲可近,学生才会跟着跑,记着你,想着你,爱着你,以你的人格魅力去让学生做个好人,就像医生一样让你做个健康的人,像会计一样让你做个富裕的人。当我们以一种亲和力去带动学生的时候,学生亲近我们,我们自己也会开心起来,温馨起来,沉浸在幸福的美好的回忆中,人性的光芒,寒冰也会融化。

笔者在教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时,让学生反复诵读,体味诗歌的情味,出示了笔者在高中、大学时的毕业留言,让学生从教师成长的相册中真切地感受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在谈及课题“之”字时,没有直接去灌输,而是让学生去想还有哪些诗中用到这个“之”的,许多学生立即想到《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字,并由此得出这里的“之”有“到”的意思。在讲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时,没有讲太多的概念,只是边说边画,画出简笔画,然后设问:“从长安怎么可能望到四川,难道作者是千里眼?”接着出示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句子“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去联想、去对接,去感悟情感的深厚。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作者的可亲可近,作为教者也要学会从日常生活和学生熟悉的素材入手,由易到难,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接近人,接近文本和作者。

二、仁者爱人,可尊可敬

做一个平和的人,学生会亲近我们,可以成为友,但未必可堪当师。习近平同志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者爱人,要让学生尊重你,你必须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要让学生敬佩你,就必须要扎实学识的学生,别小看现在的学生,他们人小,见识不小,在网络社会里,他们见过的我们未必见过,他们懂的我们未必懂,而在他们心理,我们教师应是什么都懂的,如果让他们晓得我们还有这么多的“残缺”,私下里,也会小瞧我们一分两分的。初中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了,对他们进行教育,光靠嘴巴说是没用的,关键是要看我们的行动,身教大于言传他们才会更信服。

如《甜甜的泥土》教学: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通过“自读——思考——评价——悟读”读文章,感受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并通过写作训练找准本课通向课外的联系点和扩展点,把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延伸向课外,让学生的学习焕发生命活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通读全文理出文章的思路:送奶糖——传奶糖——分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尝奶糖,进而得出文章的中心。再读全文,找出典型动作表现母爱,如:“倚着”“一动不动”“射出”“热切”“跌跌撞撞”“扑过去”“紧抓”“使劲”“背过了身”这些动作来表达母亲的爱,也有教师的爱。然而如果就点到这里,不能算是到位,因为当我们用心去解读时,我们会发现笔者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作者让奶糖被冰雪消融、渗入了泥土——爱无处不在。作为孩子不能只想到、看到后妈及父亲的严厉,生活中有个例,更多的人还是富有爱心的,就如最近才放的电视剧《后妈的春天》中后妈一样,“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爱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你认为自己是最可怜的人,最不幸的人,你就不可能感受到至爱亲情。接着笔者让学生写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例子,写出人间的大爱,也如本文中所写的一样,王小亮本身未必缺少爱,至少从文章中,我们分明地感受到了他在学校周围人对他浓浓的爱意和真情回馈。

要引导学生有高尚的人格,作为教师也要有宽广的胸怀,生活是缤纷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理解和包容不同家庭出现不同的裂痕,但不能让已经心灵受伤或可能受伤的孩子雪上加霜,要引导他们站在光明处,看到光明事,自己要争取做一个发光体,温暖着别人,也温馨着自己。

仁者爱人,可凭可借,不能光借着别人,也要给别人点什么。

摘要:孟子说,仁者爱人。“仁”,是社会的精华,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仁者爱人,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要欣赏学生,要信任学生,要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白,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方法探究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方法

初中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笔训练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一、随笔训练方向的确定

初中学生写作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内容空泛,尤其是在作文中乱拼凑现象严重,感情不真实,写作的过程也不规范,语言比较枯燥死板,缺乏活力和真实感情。根据学生存在的这种情况,随笔训练时应该首先确定方向,然后让学生根据方向以及课堂学习过的内容进行随笔創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的上册中会学习到课文《我的老师》,这篇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很值得学习。那么在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中作者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进行随笔训练,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方式和策略

(一)做好随笔训练的准备工作,以此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随笔训练以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确定随笔训练的目标。教师应以学生学过的课文为基础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题材,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现实情况制定随笔目标和随笔任务。在确定好目标之后,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从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中去观察,一些学生对刻画风景有独到的见解,一些学生善于写散文,一些学生愿意写诗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为学生确定不同的随笔目标。

随笔训练需要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对随笔本的准备也是有技巧的。这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随笔本是常伴随学生左右的文具,经过对初中生的调查可以知道,学生越是珍惜自己的随笔本,那么他就越乐于将一些喜欢的内容用随笔本记录下来,进而经常阅读,并好好保存。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样式的随笔本,本子的厚度最好大一些,因为能够记载的东西会更多,精美程度依学生的喜好而定。这是随笔练习一个好的开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随笔练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根据课堂内容,确定随笔内容

学生在进行随笔训练时,教师所拟定的训练题目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符合教学实际,并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而定。初中学生没有过多的生活阅历,平时学习压力又比较大,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因此随笔训练的内容比较少,这样的作文会过于苍白,加上语言单一,因此作文通常显得空洞。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笔训练的内容可以从课后习题出发,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堂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补充,并且难度系数也减小了许多。例如,在初中课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学习结束以后,学生就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对自己的父亲进行描写,学生可以描绘自己与父亲的交往情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父亲辛苦工作的了解,还能让文章有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

(三)增加阅读量,充实文章主题

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经常阅读,广泛阅读,才能为随笔积累更多的素材和词汇量。因此,教师可以在每周专门留出一个课时,让学生阅读书刊、报纸和杂志,只要是有利于学生随笔练习的内容都可以。例如,某校初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期刊,其中有《青年文摘》《读者》《哲思》,还有《初中生》等等,这些杂志学生可以随意阅读,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换。教师指导学生把其中自己认为重点的词句或者优美的词句摘抄到自己的阅读记录本上,时常翻看,这可以充实学生头脑中的语文词汇量。学生将这些词句通过自己的编辑放在作文中,就可以增强文章的质量。另外,学校也要在此方面作出一些工作,例如增设图书角,定时开放学校的图书阅览室,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阅读机会,从而在其中吸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个性表连和随笔讲评

随笔的形式要相对灵活一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减少在随笔中出现空话和假话的现象。随笔内容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因此教师要支持学生进行个性的自我表达,在日常生活中积累题材,多鼓励学生在随笔中写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这对于学生乐于写随笔有较大的帮助。初中生内心世界的情感比较丰富,教师不能压抑学生对情感的表达,因此随笔的内容和题目也要与生活相关联,言之有物才能更具生动性,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风貌和真实写作能力。

随笔写作讲评也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学生写作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深入研究讲评的内容,坚持给学生正确的指导,以免学生走入写作的误区。首先,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对学生写作内容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找出不足予以辅导,利用发展的态度和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讲评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够使讲评效果更加突出,所以应改变以往单一的讲评方式,改变以往的讲评观点。例如,可以选择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随笔的讲解,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较为愉悦的讲评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提升写作效率。

上一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下一篇:怎样撰写小课题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