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音乐会观后感

2024-08-07

维也纳音乐会观后感(通用9篇)

维也纳音乐会观后感 篇1

虽然很久之前就听说过维也纳音乐会,但一直没去真正接触。所以对于不懂音乐的我这一直是高雅的象征。

在课上随着视频的开始,那富丽堂皇的金色大厅被鲜花点缀着,人们衣冠楚楚,正襟危坐,没有人带小孩子,没有人来回走动,没有人吃东西,没有人打手机,没有人摁闪光灯......,人们仿佛是进入教堂一般地在肃静等待着。乐坛上,乐手们一律黑色西装,白色衬衣。少数的几位女乐手跟男乐手一样的服饰。他们或各自调试着乐器,或静坐着等待着演出开始。而我们这些不懂音乐之辈也开始沉浸在这氛围中,虽然在电视上看到过很多遍了这大厅但她还是给人金碧辉煌的感觉。然而她却不媚不俗,她不是皇宫,不是达官贵人寻欢作乐的地方,她是音乐的神圣殿堂。观众,来自各个阶层,他们是为古典音乐而来。一年前,他们就订购了新年音乐会的票。年轻的大学生,靠打工求学,买不起坐票,举办者会在二楼出售部分站票以满足酷爱古典音乐的青年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手们来自世界各地,对他们的聘任有着严格的选拔条件,必须在著名的乐团担任过三年以上的乐手,才有资格参加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岗位竞争。也就是说,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手是世界上顶级的演奏家!听这种水平的音乐会,就是不懂音乐的人,如我之辈,也依然能从心灵上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宁静、舒缓和享受。

除了音乐外,这次的指挥马瑞斯·杨松斯的幽默与优雅却是另外的亮点。时而自信时而幽默时而淡定时而谦逊。如同那醉人的音乐般给人难忘的身影。后来才了解到这次是他继2006年的以23首打破演出曲目总数记录后再度“发力”。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师对音乐的激情,也让我们享受到独一无二的音乐盛会。

在曲目单中,最大亮点当属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首次登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舞台。给维也纳音乐会带来了新的活力。指挥和乐团也在积极拓展施特劳斯家族的生僻曲目,从节目单上看,开场的三首作品均为新年音乐会首演,令人耳目一新;加上之后汉斯·克里斯蒂安·伦拜的《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加洛普》以及柴可夫斯基《睡美人》中的两个选段,首演曲目共计六首。此外,继1998年之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将时隔14年后再度登上新年音乐会的舞台,演唱《闲聊波尔卡》和《打铁法兰西波尔卡》。

我不懂音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音乐的热情。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欣赏经典古典音乐,真的能深切地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情感上的那种感染、慰藉和升华。

感谢音乐,感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维也纳音乐会观后感 篇2

一、影响世界的悠远历史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 维也纳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维也纳建立城堡, 公元881年以“维尼亚”首见记载, 12世纪时维也纳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13世纪末至1918年曾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 之后就是奥地利的首都。

哈布斯堡皇族时期, 维也纳城市建筑发展迅速, 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15世纪以后维也纳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 16世纪和17世纪奥斯曼帝国每次入侵欧洲都在维也纳被阻挡。随着19世纪奥匈帝国的强盛, 维也纳也成为当时欧洲一个重要的都会。1873年维也纳举办了为期106天的世界博览会。

在法国大革命战争中, 维也纳先后两次被拿破仑的军队占领。维也纳在1850年开始扩建, 再次呈现辉煌。在奥匈帝国建立的1867年,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奥地利最出名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这段辉煌在1873年维也纳举办第五届世界博览会达到顶峰, 博览会展现了空前的建筑设计。虽然奥匈帝国进入了其尾声, 但这段时期维也纳再次攀上以维也纳现代主义为代表的文化巅峰——城市建筑上发起新艺术运动;绘画领域代表有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埃贡·席勒的表现主义;音乐方面则有马勒和莱哈尔, 勋伯格、韦伯恩和阿尔班·贝尔格的“维也纳第二乐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直接波及维也纳, 但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引起了粮食和衣物的供应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宣告了哈布斯堡王朝6个世纪统治的终结和奥匈帝国的解体, 1918年11月12日在维也纳成立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 1919年改名为奥地利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维也纳被苏联占领;1945年秋, 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共同占领维也纳, 直至1955年5月15日, 奥地利国家条约签署, 盟军撤出, 奥地利才完全独立。

二、人类音乐文化的宝库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许多音乐大师, 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等名曲均诞生于此。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 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如今, 维也纳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厅和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

2003年10月, 我第一次访问维也纳, 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美泉宫, 这是茜茜公主、奥地利皇后生活的皇家宫殿。美泉宫是维也纳最美丽的皇家宫殿, 是世界各国旅游者参观最多的地方, 它是奥地利成为强盛国家时期的皇家建筑象征。这座古典的欧洲宫殿, 与德国柏林的无忧宫、慕尼黑的宁劳堡宫风格很相似, 彩色和布局并不多, 其设计思想和风格都源于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和宫殿。

玛丽亚·特雷西亚皇后雕塑的草坪广场位于维也纳城市中心, 矗立于国家历史博物馆和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中央。1740年, 玛丽亚·特雷西亚被加冕为哈布斯堡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女皇和匈牙利女王, 经过了1740—1748年的西里西亚战争和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 稳定了国势, 她掌管国家政权期间, 展现了惊人的治国理政能力。18世纪, 玛丽亚·特雷西亚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 打击教会势力, 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带来艺术的繁荣, 使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 获得了“音乐城”的美名。其儿子弗朗茨·约瑟夫二世对音乐非常喜爱, 收留了大批的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 使维也纳成为欧洲的音乐之都。

城市中心广场还建有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老约翰·施特劳斯等伟大的音乐家的雕塑, 可见, 在维也纳文化名人与君主享受同等的待遇。

2010年4月, 我第二次访问维也纳, 参观了位于海顿大街19号的海顿故居和海顿纪念馆。海顿是贝多芬的老师, 是著名的音乐家, 他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 创作了重要作品《创四季》和《四季》。德国的国歌也是海顿谱写的。海顿是奥地利人, 是奥地利的光荣和骄傲。海顿故居的庭院有三层楼, 下面正面对马路, 当年海顿使用过的钢琴、琴谱、荣誉证书和手稿陈列在其中。

在维也纳还参观了位于普拉特大街54号的约翰·施特劳斯故居和约翰·施特劳斯纪念馆。1867年, 在这栋简朴的住宅内, 世界上最著名的华尔兹交响曲《蓝色的多瑙河》诞生了, 这首歌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也是广受世界人民喜爱的旋律。在这条繁华的大街上, 施特劳斯生活了37年之久, 在住宅里展现了他私人收藏的乐器、家具和油画。

2011年4月, 我第三次访问维也纳。参观了著名的宫廷皇家庭院, 正对面是华丽庄严的哥特式建筑市政厅, 旁边是美丽的花园、喷泉和草坪。往前步行一直走便来到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的建筑风格与美国国会大厦基本一致, 除了规模较小, 没有圆顶之外, 设计风格、建筑形式、大门圆柱基本源于希腊的雅典娜神庙, 雄伟、壮丽、磅礴、庄严, 气势非凡。

夕阳西下, 我们来到著名的金色大厅欣赏交响乐。步入大厅, 即可感受到真正的金碧辉煌。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 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 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刻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 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在巨大的吊灯照耀下, 熠熠生辉。每到新年, 都要在金色大厅举行世界一流的新年音乐会, 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出席。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 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当地人告诉我,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源于1901年全民投票, 决定建一个举办音乐会的地方, 最后投票决定在金色大厅举办新年音乐会, 邀请世界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到此演出。

三、美轮美奂的城市风情

维也纳环境优美, 冬温夏凉。东阿尔卑斯山支脉维也纳林山伸展于西郊, 绿林成片。山之西是华丽住宅区, 有花园及葡萄园围绕。多瑙河流贯市内, 水碧山秀, 风景如画。登上城西的阿尔卑斯山山麓, 波浪起伏的“维也纳森林”尽收眼底;约翰·施特劳斯当年就是在这多瑙河畔的幽静的森林中, 触景生情, 用动人的旋律, 描述了波光粼粼、蜿蜒多姿的多瑙河, 叙述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维也纳森林。《蓝色的多瑙河》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从这里诞生。

美丽的多瑙河蜿蜒穿城而过, 房屋顺山势而建, 重楼连宇, 层次分明。登高远望, 各种风格的教堂建筑给这青山碧水的城市涂上一层古老庄重的色彩。

维也纳的建筑多为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顶耸入云端, 其南塔高138米, 可俯瞰全市。香布伦宫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 有希腊式建筑、雕像及喷泉。1869年建成的国立歌剧院, 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1857年建的57米宽、4公里长的环形大道两旁有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等重要建筑, 成为欧洲最优美的城市通道之一。环形大道与另一相平行的环行路之间为中间层, 这一带为商业区、住宅区, 也有宫殿、教堂等夹建其间。第二环形路外为外层, 市西有幽雅的公园, 美丽的别墅以及其他宫殿建筑。在这众多的宫殿中, 以位于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龙宫最为引人注目, 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繁荣时期的一个遗迹。城区东南部的“美景宫”为18世纪初卡尔皇帝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战功的欧根亲王所造。

乘坐具有维也纳特色的马车逛逛维也纳老城, 老城的中心有著名的斯蒂芬大教堂, 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霍夫堡、皇宫、有名的蛋糕店和旅馆、富丽堂皇的环城大街, 还有各式各样的酒馆、爵士酒吧、舞厅和艺术画廊等。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里, 到处可以看到音乐家们的铜像和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 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 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 也是用鲜花组成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维也纳这个城市永远都在上演着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的文化节目。无论是古典音乐、现代戏剧、电影、舞蹈或歌剧、音乐剧、艺术展览还是音乐会、演唱会, 无论你何时驾临, 都会有无限惊喜的发现;你也可以悠闲地坐在闻名世界、气氛浓厚的维也纳咖啡厅喝杯咖啡, 或拜访一流的传统葡萄酒厂。在维也纳, 还可以品尝到欧洲各国高级的烹饪美食。

多少个世纪以来, 音乐一直都没有离开过维也纳, 每当到夏天夜晚公园便会举行音乐会, 维也纳悠久的音乐遗产延续至今。闻名全世界的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中永远得到观众爆满的热烈掌声, 而维也纳音乐学院不断孕育出在国际音乐界脱颖而出的乐者;人们在漫步时, 随时可以听到优雅的华尔兹圆舞曲;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 尤其在阖家欢乐的时候, 总要演奏一番, 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如期上演 篇3

巴黎春天百货新年橱窗打造盛宴

在巴黎著名的奥斯曼大街上两家最著名的奢侈品商场就是老佛爷百货和巴黎春天百货了。新年伊始他们每年一度的橱窗大战也构成了巴黎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吸引着无数外国游客和本地人带着小朋友们前来观看拍照。作为法国三大百货公司之一的巴黎春天百货在经过两年的内外翻修后,近日以崭新面貌向巴黎民众开放。

北京有个提琴之乡

全世界每生产3把提琴,就有一把来自这里,该镇以年产提琴26万把的产量居世界提琴产区之首。目前北京平谷区东高村镇以提琴生产为主的乐器制造企业有8家,“作坊式”乐器配件生产农户50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2005年全镇共生产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乐器产品22万把,完成产值1亿多元,产品畅销亚,欧美三大洲,实现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成为我国乐器生产的重要基地。

性感车模惊艳2010台北车展

2010年台北车展美艳名模当然不会缺席,各家模特儿经纪公司使出混身解数,包含凯渥、伊林、风暴 多利安以及采姿等公司纷纷祭出旗下最顶尖模特儿演译时下最流行车款。舞台模特儿平均身高175公分拥有超完美比例身材,搭配有条不紊的口条介绍,为车展增添看头。只要有名模登场的摊位,就可以立即吸引人气,因此各车商皆利用名模光环聚集人潮举办新车发表会,搭配限量赠品拉抬买气。

花费10亿美元全球最高迪拜塔揭幕

总高度超过800米、楼体169层的迪拜塔于4日举行竣工仪式。它的精确高度现在仍是个谜,但毫无疑问,这一世界最高建筑今后必将吸引全球目光。迪拜塔共有169层,至少95公里外也可看到。值得一提的是迪拜塔第76层建有一个游泳池,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游泳池。“迪拜塔”首批住户最快有望2月迁入,但不少业主尚未收房便已因2009年楼价大跌而遭巨损。有人担心,这座象征迪拜繁华世界的奢华建筑很有可能因没有住户入住而变成“无人区”。

美国花车游行世博会花车成亮点

维也纳听音乐会散文 篇4

旅游大巴出了捷克边境,向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驶去。

一连串音乐家的名字、“世界歌剧中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顿时在心头浮现。如果能在那里听一场音乐会,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可是我们在那里只停留大半天,即使守着那么多的音乐厅,音乐会也只能是个美梦。

忽然有个姑娘问导游,帮我买票的事成了吗?旁边有人问,什么票?音乐会。啊?可以听音乐会?!导游说,大家要是愿意去,可以帮你们买票。

当然愿意!美梦成真,大喜过望啊!交了票款,50欧元,加上来回车费20欧元(因为这是司机额外的劳务),合人民币560元左右。想想国内那些歌星的演唱会,动辄七八百,一两千的,够便宜了!就是再贵点,也是值得的。

要到维也纳去听音乐会,一路上,想起来就高兴!

进了维也纳,远远看到国家歌剧院大门上方的那一排雕塑……世界音乐之都啊,我真的站在了你的土地上。

在维也纳的街头流连,在海顿、莫扎特的塑像前仰望,在那些宫殿、雕塑间徘徊,在蓝天、白云和绿草坪之间吮吸清新的空气,总觉得到处都飘荡着隐隐约约的悠悠旋律……

华灯初上,我们去听音乐会。就在那栋“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大楼里,著名的“金色大厅”所在的地方,像一座小宫殿。

随着人流,进了大门,开始梦幻般的经历。

大包要寄存,着装要正规,这是听音乐会的规矩。那位第一个请导游买票的姑娘穿上了为音乐会准备的黑色裙装,精心地化了妆。我们每个人也都尽量地让自己庄重优雅一点。

入场券上印着“莫扎特厅”,可工作人员引领我们进的却是“勃拉姆斯厅”。好想知道金色大厅在哪里?据说那里的票半年前就得预约。

大家都很激动,进去后第一件事就是拍照,要把这个地方、这个时刻留下来。

舞台不大,乐队的人正在就座,他们身着十八世纪宫廷乐师的华丽礼服,戴着浅色的假发,脖子上是白色的装饰围巾。身材敦厚的乐队指挥微笑着。

演奏即将开始,一片静谧……

第一个音符,第一串旋律,从艺术家们的指尖和乐器的交融中迸发出来,飘飞,回旋,荡漾……不由得无声地叹息,闭上了眼睛。这是真的,我在维也纳,在音乐之友协会的音乐厅里听音乐。

第一支曲子是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接下来是《唐璜》《小夜曲》《土耳其进行曲》《费加罗的婚礼》《魔笛》……还有一男一女两位演员表演歌剧中的对唱和咏叹调……

曾经只能从唱片、收音机、碟带、电影电视中听到的旋律,曾经从遥远的地方几经转折才能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旋律,就这样没有屏幕的隔离,不用电波的传递,直接地撞击着耳膜,撞击着心灵。熟悉的,陌生的,听得懂的,听不懂的,就这样陶醉其中。此刻,除了动人心魄的旋律,什么都没有……真好!音乐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音乐超越时空,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万千奇迹中的奇迹。

演出开始后不准拍照,但不少人都在偷拍。开始工作人员还加以制止,后来实在太多,好像也就“法不责众”了。我们几个平时自以为守规矩的人,也悄悄地拍了几张。过后欣赏、回味那些照片中的场景,觉得偶尔犯犯规也还值得。

中途休息时,右侧的门开了,大家都涌到过道里去。过道对面的门也开了,这才发现,对面就是金色大厅!赶紧走进去。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看过在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所以那些灯,那种布局,有眼熟的感觉。天花板、墙壁、舞台、座椅,还有那些雕花的门窗、栏杆,那十几尊大理石雕刻的音乐女神像……在雪亮的灯光下,金碧辉煌。那个厅要大得多,能容纳一千多人,观众席有三层,台子也大。乐队的人全是燕尾服。匆匆一瞥,算是进了金色大厅,虽然没能在里面听音乐。今晚,没有遗憾了。

重新沉浸在音乐中。最后两只曲子是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的《蓝色多瑙河》和《拉德斯基进行曲》,这是每年新年音乐会最后的曲目,而且现在已经形成传统,成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压轴曲。《蓝色多瑙河》的旋律一响起来,顿觉震撼,热泪盈眶。好像看到了多瑙河的蓝色波涛滚滚而来,汹涌澎湃,白色的浪花就要溅到脸上,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浓郁得令人窒息……“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春来了,一切多美好,多美好!”

多瑙河的波涛渐行渐远,雄浑的鼓声凌空而起,《拉德斯基进行曲》那激昂高亢的旋律喷薄而出,观众情不自禁地跟随着乐曲铿锵有力的节奏拍掌,指挥不时地转身指挥观众。随着他的手势,掌声时而雷动,时而轻柔,该低的时候低下来,该高的时候高上去,该停顿的地方戛然而止,和乐队配合得非常好,就像训练过一样。后来才知道,这种情形是从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开始的。那一年,当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旋律响起来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指挥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示意听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响起时,演奏者与听众互动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形式,听众的掌声也成了乐曲的组成部分。老约翰。施特劳斯1848年创作这首乐曲时,绝不会想到,170多年以后,他的作品还有着如此蓬勃的生命力。

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热烈的氛围中,前排有一对老夫妻忘情地拥抱,亲吻。也许这支乐曲,或是这样的音乐会,在他们自己的故事中有特别的意义?

乐队、指挥、两位演唱者多次谢幕,离开了舞台,却总觉得耳畔还有余音萦绕。

随着步伐缓缓的人群走出大楼,看到外面的星空和灯光,像从一场梦中醒来。

维也纳音乐会观后感 篇5

2008-2016经典回顾(12分钟)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2017年新年音乐会的演出曲目早已公布。我们特别制作了一份不完全试听曲目单,一起迎接2017年的到来。2017年的新年音乐会由委内瑞拉指挥家古斯塔沃·杜达梅尔执棒。

2017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曲目弗朗茨·莱哈尔(Franz Lehar)“内西雷迪尔”进行曲,选自轻歌剧《维也纳小姐》埃米尔·瓦尔托伊费尔(Émile Waldteufel)“溜冰”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只有一座王城,只有一个维也纳”波尔卡约瑟夫·施特劳斯(Josef Strauß)“冬之趣”快速波尔卡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梅菲斯托的地狱召唤”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我们不畏惧”快速波尔卡

弗朗茨·冯-苏佩(Franz von Suppé)轻歌剧《黑桃皇后》序曲卡尔·米夏埃尔·齐尔勒(Carl M.Ziehrer)“闲逛”圆舞曲奥托·尼古拉(Otto Nicolai)合唱:“月亮升起”选自轻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维也纳合唱协会合唱团,艺术指导:约翰内斯·普林兹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帕皮塔”波尔卡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圆形小屋”四对舞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奢侈”圆舞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Vater)“印度”加洛普约瑟夫·施特劳斯(Josef Strauß)“纳斯瓦尔德女孩”波尔卡马祖尔沃尔夫冈·多尔纳(Wolfgang Dörner)改编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跳舞吧”快速波尔卡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一千零一夜”《印迪戈与四十大盗》主题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踢踏”快速波尔卡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ß Sohn)“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古斯塔沃·杜达梅尔,委内瑞拉指挥家,1981年出生于巴基西梅托,是委内瑞拉国家青少年管弦乐团系统(El Sistema)的优秀代表人物。他10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之后学习作曲,1995年开始学习指挥,1999年便成为西蒙·玻利瓦尔国家青年乐团的音乐总监。2003年他曾在柏林担任西蒙·拉特爵士的助理。2004杜达梅尔赢得了班贝格交响乐团举办的马勒指挥大赛,然后迅速窜红,之后他还协助过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2009年,杜达梅尔开始担任洛杉矶爱乐乐团的总监。杜达梅尔首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是在2007年的瑞士琉森音乐节上。杜达梅尔指挥《拉德茨基进行曲》

CCTV往期回顾

1986年,中央电视台获得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电视播出权,并在1987年春天播出了由指挥大师卡拉扬执棒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从那一年开始直到今天(1990年因故没有转播),中国的电视观众逐渐习惯了在施特劳斯家族美轮美奂的乐曲中迎接新年的到来,曼妙的音乐、祥和的氛围、新年的喜悦,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然成为众多人收获的最重要的新年礼物之一。

三十年来,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指挥家都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超凡的魅力,让全世界的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当然,除了常规的精彩演出之外,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指挥家们和乐团成员也一起为观众奉献了或欢乐、或温馨、或热烈、或深情的表演片段。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重温在电视屏幕上出现过的那些经典时刻。

1987年

指挥皇帝卡拉扬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歌唱家凯瑟琳·芭特尔一曲《春之声圆舞曲》堪称绕梁三日。卡拉扬也在指挥中展现了欢乐的一面。1988年

指挥大师阿巴多接棒卡拉扬,著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也登上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为观众带来天籁之声。

1989年

以优雅著称的指挥大师克莱伯站上新年音乐会的舞台。在《在克拉普芬瓦狄村法兰西波尔卡》中,乐手通过各种乐器模仿鸟鸣,呈现了生机盎然的景象,也展示了音乐的灵动。

1991年

当时,指挥大师阿巴多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他再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为观众带来纯粹的音乐享受。1992年

这一年,恰逢维也纳爱乐乐团150周年团庆,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指挥大师克莱伯再度登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展现迷人风采。1993年

舞台上精心设计布置了两朵大蘑菇,在《狩猎快速波尔卡》的结尾,从蘑菇中出人意料的喷射出漫天彩花,为新年气氛推波助澜。1994年

指挥家马泽尔曾经多年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的轻松幽默备受乐迷的喜爱,这次在《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中,他又玩儿起了钟琴。

1995年

因为《防卫-方阵圆舞曲》是施特劳斯三兄弟为维也纳的一次步兵聚会创作的,所以,枪,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道具。1996年

在新年祝辞环节,指挥家马泽尔用多种语言向全世界观众问候新年,并用中文说出“新年好”,这是他向中央电视台前方报道团队的工作人员学习的。随后《人民日报》在1月2日的头版发表社论,对中文第一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回响感到自豪和欣慰,指出这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1997年

指挥家穆蒂再次登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在《前进快速波尔卡》中,一声枪响随即彩花飞舞,不过指挥家依然满脸严肃。

1998年

《为火车开路加洛普舞曲》开始,指挥家祖宾·梅塔在汽笛声中戴着列车员的帽子站在指挥台上,手里还拿着信号牌。1999年

《雷鸣电闪法兰西波尔卡》中,指挥家马泽尔在乐手的指挥下打起了镲,结果还“不小心”伤了自己的手,进行了现场包扎。

2000年

穆蒂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著名的没有幽默感的指挥家之一,虽然他演出的噱头很少,但是在这一年,他的新年讲话却道出了自己作为音乐家的责任感,令人感动。

2001年

《恶魔快速波尔卡》的最后,一阵烟雾中,一位乐手带着魔鬼的面具现身,指挥家哈农库特非常配合地去和魔鬼先生握了握手。

2002年

这一年的指挥家是来自日本的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新年问候的环节,乐手们纷纷用不同的语言问候新年,轮到小泽征尔的时候,他出人意料的用中文说了声“新年好”。小泽征尔出生于中国的沈阳,他的一句“新年好”也让他赢得了很多中国观众的心。

2003年

2003年是伟大的作曲家勃拉姆斯诞辰170年的纪念年,所以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里,加入了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主要以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为主,同时也会照顾到其他很多作曲家的作品。

2004年

穆蒂这次又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玩儿起了套路,不过最后彩花飞舞的场面,还是能够让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新年的气氛。2005年

2004年年底,印度洋发生海啸灾难,为这一地区的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2005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不仅没有演出欢快热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而且乐团和指挥家还向灾区进行了捐款。2006年

指挥家杨松斯每次出现都会带给观众新鲜的感受,这一次在《电话机法兰西波尔卡》的结尾,他身上的手机突然应景的响了起来。

2007年

指挥家祖宾·梅塔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总是能够为观众奉上幽默风趣的桥段,带动现场的欢乐气氛。在《威尼斯狂欢节的梦幻回忆》中,他就和乐手以及观众进行了非常逗趣的互动。2008年

因为这一年,举世瞩目的夏季奥运会将要在中国举办,中国著名钢琴家演奏家郎朗出现在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节目单中,并介绍了乐曲《中国人加洛普》。

2009年

在《告别交响曲》的演奏过程中,乐手们一个个告别了舞台,任凭指挥家巴伦博伊姆郁闷无奈。

2010年

这一年,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出现的舞蹈演员的服装备受赞誉,它的设计者正是国际时装界的大师华伦天奴·戈拉瓦尼。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好看”的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2011年

指挥家莫斯特首次登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不过这位舞台上的新人却借鉴了之前的一个老梗,用火车信号牌来指挥,不过依然效果十足。

2012年

多年之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再次登上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在《打铁法兰西波尔卡》中,指挥家杨松斯放下指挥棒,打起了铁来。2013年

指挥家莫斯特这次比上一次放松了很多,在《威尼斯狂欢节的梦幻回忆》中,他一边送给乐手萌萌的毛绒玩具,一边还戴上了大厨的帽子,用勺子指挥起来。

2014年

这一次仿佛是和2009年遥相呼应,指挥家巴伦博伊姆在指挥《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时候,走下指挥台和乐手们纷纷握手道别,这曲子看来没指挥也演奏得挺好。

2015年

祖宾·梅塔在《香槟加洛普》中,直接让人将香槟端上了舞台,乐手们一边唱着啦啦啦,一边碰着香槟,电视机前的观众八成也得来一杯解解渴。

2016年

《维也纳少女圆舞曲》中,指挥家杨松斯带头领着乐手们吹起了口哨,在竖琴的伴奏下,悠扬的音乐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不会吹口哨,你可能都进不去维也纳爱乐乐团呢…… 2017年

2017年正在向我们走来,年轻指挥家杜达梅尔将登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此次也是他首度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将于2017年1月1日维也纳当地时间11:15,在古斯塔夫·杜达梅尔的指挥棒下于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每年元旦之际,该音乐会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音乐传统,甚至成为全世界人民迎接新年的一项习俗,全球数千万观众通过现场直播或录像观看这场音乐会。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黑暗篇章 篇6

乍看上去,这一切好像都是永恒的。

新年音乐会的方方面面,从其正统的风范、做作但迷人的幽默感、直到举办地点——金碧辉煌、震人心魄的“金色大厅”,好像都说明传统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鼎盛时期。

开始于纳粹

事实上,新年音乐会的历史更加近代,它是纳粹发明的。

第一场新年音乐会是在1939年跨年夜举办的,目的是为“冬季援助项目”筹款。这是“国家社会主义党”推出的一项举措,宗旨是募捐,在每年最寒冷的冬季为穷困潦倒的人们购买燃料。

施特劳斯等人生前,维也纳爱乐乐团对他们的音乐颇有一点嗤之以鼻。这么先进、创新的交响乐团怎么能演出如此通俗的流行乐?

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他们对施特劳斯等人的音乐的态度愈加严肃。不过,举办应季施特劳斯音乐会的做法,直到后来才更受欢迎。当时,纳粹的文化政委突发奇想,构思举办提升凝聚力的文化活动,在第三帝国内直播。1941年,音乐会推迟到新年日举行。

事实清楚地表明,战争短期内不会结束。《蓝色多瑙河》、《蝙蝠》序曲被看作有助于抬高低迷的士气。

后来传出施特劳斯有部分犹太血统。当时,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亲自下令,掩盖这一消息。

战争结束后,音乐会一如既往年年照办。那段令人难堪的历史,悄悄地被人遗忘。

黑暗篇章

即使是在上世纪60年代,维也纳爱乐乐团还在向战时的支持者巴尔杜尔·冯·席拉赫表示敬意。席拉赫在出任纳粹维也纳总督时,曾经拘捕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送往集中营。

1942年,乐团曾经向冯·席拉赫颁赠荣誉金戒指。令人吃惊的是,后来金戒指丢失。20多年后冯·席拉赫从施潘道监狱刑满获释,乐团竟然向他赠送了一枚替代品。

后来,独立历史学家获准察看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档案,这段史事才浮出海面。同时,历史学家有关乐团战时以及战后立场、态度的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报告现在也都发表在该乐团的网站上。

自此以后,维也纳爱乐乐团已经吊销了他们向六名知名纳粹分子颁发的奖项,其中包括冯·席拉赫。

现在,新年音乐会的门票非常抢手。以至于每年都要举行三场,各场节目单相同。

新年日的音乐会最为宏大,每张门票售价最高可达1100欧元。但是,毫无疑问,观众中的许多人付给中介的钱要远远超出这个数字。?笏(编辑/唐馨)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篇7

19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材分析: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景观,讲述了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乐史和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与影响。课文语言简洁优美,层次介绍清晰明快,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字字句句透露着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过总分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3、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

修正目标: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朗读、交流、体会,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和维也纳歌剧院、“金色大厅”在全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

体会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维也纳人酷爱音乐的特点,感悟异国情调和异域城市,构建“音乐之都”,体验音乐真谛,陶冶美的情操,进一步激发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

、读准下列词语:

阿尔卑斯山

北麓

多瑙河

镂花

斯特劳斯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华尔兹

掺和和气

一屡屡楼房镂花

2、理解下列词语:镂花北麓掺和

3、读熟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

4、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春天到了,又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载着这美好的春光,听着优美的乐曲,今天让我们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一起读课题。

2、那么维也纳究竟在哪?又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出示画面,出示第一小节内容,指名读。

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地方?

我们要把这么优美的景色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说明:充满激情的导入,让人未见其行,先问其声。

二、初读感知,提出问题、维也纳为什么能称得上是世界音乐之都呢?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

2、交流:(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说明:学习首先对课文有整体的认识,理清的线索。

3、课文从这四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4、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一个问题,认真仔细地读课文,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在小组中交流。

5、学生自由选择浏览,朗读,交流感受。

说明:提问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罗列出关键问题,这样既教会了学生怎样提问又指导学生如何对问题进行归类,筛选。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整体感知。、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吧!一起读课题。

2、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板书)

指板书小结,因为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还有“世界歌剧中心”与“金色大厅”。所以说——(出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说明: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抓住音乐之都这一突破点,在学习课文前,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对文本感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

二、回顾问题,承上启下。、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出了四个问题,还记得哪四个问题吗?

2、出示四个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三、解决问题,重点研读

第一个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回答,找出这小节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理解“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3)利用图片、抓重点字词引导理解,生简介音乐家。(出示图片)

(抓“许多著名的”、“都在”、“大部分”理解)

(4)教师总结:是啊,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的成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音乐,所以被比作摇篮。

(5)拓展延伸:少年宫是____的摇篮。

___是____的摇篮。

(6)指导朗读第二小节。师:现在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城市?(引读第一句)

第二个问题(课文第三自然段):)学习第三小节

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第二个原因是?

你知道装饰什么意思吗?(装扮)是的,维也纳用音乐装扮着自己。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了。

你从哪儿体会到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呢?

在这儿到处……铜像或大理石像。(有没有听出他读的时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词。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出示图片)

还有谁要补充的?

为了……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图片)

就连王宫花园……也用鲜花……作为装饰。(出示图片)

是啊,维也纳用音乐装饰着自己,一起来把第二小节读好。

过渡:音乐之都维也纳到处充满着音乐的氛围。课文还从哪个方面来叙述?

第三个问题(课文第四自然段):)学习第四小节(女生读)

(1)你从哪看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人们在漫步时……(两句)

(2)从这两句话中这里体会到了……(音乐与自然、人类巧妙地连在了一起。)齐读。

维也纳的许多家庭……

(3)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维也纳人民沉浸在音乐中的画面)(出示图片)

说话练习: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合家欢乐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比如在我们中国八月十五是合家欢乐的日子,我们都做些什么呢?(生交流)

过渡:而维也纳人民呢?他们真是把音乐当作精神食粮了啊!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4)还有吗?

更有趣的是,政府会议……成了一种习惯。

(5)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

过渡:是啊,在维也纳小到普通人民大到政府,音乐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血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了维也纳人民的一种习惯。我们一起拿起书读这一小节,把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迫切需要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第四个问题(课文第五六自然段):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则是“心脏的心脏”,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就是心脏的中心吧。

(1)默读第五自然段,说说国家歌剧院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出示图片)

(2)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出示相应图片欣赏)歌剧院大——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歌剧院金碧辉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出示图片)

B、歌剧院如此宏伟壮观,老师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引读第5小节。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这么宏伟壮观的歌剧院一定会举办盛大的音乐会,让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教师引读:“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剧院中浓浓的音乐氛围,感受到歌剧院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说明:通过阅读中发现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紧紧的抓住文本这个阅读的载体。

四.学习总结,布置作业、维也纳何以称得上是世界音乐之都?

归纳板书,课文以总起分述的结构,把音乐之都维也纳展示在我们面前。

2、难怪有人会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维也纳每天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之中。学完课文,你一定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3、课后作业: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说明:从整体入手,再回归整体,同时又是对总分写作方法的回顾。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前后兼顾,相得益彰。

板书设计:

总起

分述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19音乐之都维也纳

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歌剧中心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篇8

1、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

瑞博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读课题。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段。

(1)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教师出示带背景音乐的图片)

(2)看了图片,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请你谈一谈维也纳这座城市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3)维也纳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指导朗读。(配乐)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维也纳叫音乐之都呢?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请你说说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

(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2、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查资料研究研究。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浏览相关的页面、读读有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寻找答案,并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回复在说一说栏目中我给大家发的帖子下面。

4、学生自由选择浏览,朗读,回复感受。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说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教师指导理解摇篮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展示音乐家图片)

(2)教师总结: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所以被比作摇篮。

(3)谈一谈你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后的感受。看看同学们的感受。

(4)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二小节。(配乐指几名读,再齐读)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2)交流到处可以看到、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也用(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图片文字等资料。)

(3)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中的装饰与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中的装饰有什么不同?

看来装饰用在这儿来形容维也纳是多么的准确。

(4)谈谈你读了以后的感受。请你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配乐)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交流:随时可以听到、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室内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音乐资料)

(3)谈谈你的感受。看大家的感受。

(4)悠扬的乐声搀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真让人心情舒畅。指导朗读。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你感受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么样?(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2)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出示相应图片欣赏)

B、歌剧院如此宏伟壮观,让我们来读一读。引读第5小节。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读: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

(4)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5)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了吧!

三、总结朗读课文,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学完课文,你一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赞一赞栏目中,用一、两句话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布置作业 。

1、课堂作业

在测一测栏目中完成练习。(选择词语的意思)(教师在系统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2、课外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来给图片资料配音乐旁白。

板书设计 :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9、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维也纳音乐触手可及 篇9

徐徐降落到维也纳机场,

施特劳斯作品的乐符已轻轻洒满客舱。

走下旋梯,秋天的空气格外清新凉爽,

落日的余辉把金子洒向天际的多瑙河。

这是一座具有着独特气质的城市,艺术,是她与生俱来的,不论你走在哪一条街、哪个角落,总能感受到身体里潜伏的艺术细胞在不安地跳动。一路走,一路寻找,这里的点点滴滴都流露出温暖。

内环线——繁华的音乐绿荫

维也纳的内环线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绿荫大道,如同是丝线将明珠美玉穿在其中。hang而“城市公园”是其中的一块翡翠。在公园中有一个堪称世界上游人照相最多的景点。

金色大厅

从“城市公园”步行5分钟就到了人们所熟悉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金色大厅的所在地实际上是维也纳音乐协会的大楼,所以当地人通常不说“金色大厅”,而会说 “去音协听音乐会”,也许这样不显得拜金主义吧!金色大厅的确是鎏金的,古香古色,是古希腊风格的建筑和装饰。

国家歌剧院

从金色大厅前行5分钟就到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其实在维也纳,真正称得上世界古典音乐殿堂的艺术场所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堪称世界最好乐团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是国家歌剧院的常年伴奏乐队,只在每年元旦时"走穴"到金色大厅去演奏一场为世界瞩目的新年音乐会。由此可见国家歌剧院的地位了。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每年演出300多场歌剧,场场爆满,而且70%的观众是当地居民,由此可想而知维也纳市民们的音乐素质,也可了悟,为什么历史上维也纳一直是著名音乐家云集的地方了。

金色施特劳斯塑像

位于“城市公园”右侧的宫殿叫做Kursalon,它的意思是疗养院,现在人们也把它称作施特劳斯宫殿。它里面有一个很有名的咖啡馆,当年约翰施特劳斯就在这里经常为人们拉琴、谱写曲子,冬天在室内,夏天在室外的阳台上。为了在阴雨天时还能保证演出的进行,人们还专门为他搭建了一个阳亭。如今这个阳亭仍然保存无恙,上面爬满了常青藤。100多年过去了,咖啡馆依然热闹如旧,晚上有施特劳斯作品的音乐会供人们欣赏。

艺术路——寻找或是享受

艺术和艺术家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主体,在维也纳,我们既想循着艺术家的足迹探幽,又希望胜揽到他们留下来的艺术遗产。

贝多芬故居

乘坐U4地铁前往Heiligenstadt方向到终点站,下了车再转乘38A路大巴至Ambrustergasse车站下车,就到了心中神往的贝多芬故居。也许是因为维也纳历史上音乐家太多的缘故,贝多芬故居反而几乎为人所遗忘了。沿着幽幽的小巷子拾级而上,两旁是错落有致的两到三层的小楼房,有的已经破落,仿佛在叙说着历史的沧桑,有的还有敞开的大门洞,由此望去,里面是郁郁葱郁的后花园树林,其间夹杂着野草,青苔癣布满的石头雕像还留有当年热闹非凡的酒会残迹。远远地朝前面望去,有一个两层楼的门檐上悬挂着一面红白红的奥地利国旗那便是贝式故居了。故居有一个小天井,地面是用小石块铺成,院子里一棵大树已经把房舍盖在了它茂盛的枝叶下。走进低矮的房舍,里面陈列了贝多芬当年所写的乐谱、书信,用过的钢琴,他及家人的肖像。

当年酒家

在贝多芬故居的旁边还有几家餐馆很有特色,人们称之为“当年酒家”。据说,古时,葡萄酒是奥地利皇家垄断经营的,只有经过皇家的特许,其它店主才可以销售。位于维也纳西部的19区靠近加伦山,山上是绿荫满布的维也纳森林,山脚下是绵延的葡萄园,种植葡萄园的农家有幸获得皇室特许,可以自酿葡萄酒,但是只可以用自家的葡萄,也只能销售自家酿制的酒,这些佳酿深受郊游客人们的欢迎,往往是刚酿出来就销售一空,等不到来年,酒家就只好挂出招牌告磬,由此而得“当年酒家”之美名。如今这些酒家仍然保留着古时的风格。身着民族服装的跑堂会在厚厚的长条木桌子上为您摆上淳朴传统的维也纳风味餐点,有驰名世界的“维也纳肉扒”、酸菜加肉丸、熏肉、小香肠等等,再斟上一大杯葡萄酒,这种意境是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享受不到的。

维也纳之香甜

维也纳是一个香甜的世界.这里的咖啡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无论在城市中心还是郊区的森林,都有众多的咖啡馆,而且这些咖啡馆里面总是宾客满座。在咖啡馆里面享受的绝不仅是浓香的咖啡,更有琳琅满目的各色点心在等待着您,这些维也纳甜点常常让欧美人赞口不绝,赏心悦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萨赫蛋糕,这是一种咖啡色的巧克力蛋糕,它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巧克力蛋糕的鼻祖,最早由位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旁边的萨赫大酒店所发明,后来传遍全世界,甚至曾是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的最爱。

维也纳的冰激淋也很有特色,不但品种众多,而且风味各异,是孩子们的钟爱。一家人坐在咖啡馆里,喝上一杯咖啡牛奶各对半的米朗琪咖啡,品尝着享誉世界的萨赫蛋糕和独特的夹心冰激淋,实在是难得的享受。

普拉特游乐场

普拉特由公园和游乐场组成,它座落在多瑙河和多瑙运河之间,总面积达一千二百九十公顷,东西长十余公里。这是欧洲最古老的游乐场。在普拉特游乐场里,很多家长带着小孩,沿着林荫大道由西向东方向“漫步”和娱乐。这里是维也纳市内的休闲场所。在以这里作为外景拍摄的电影《第三个男人》中出现的摩天轮建于19世纪末的1896年。历经一个多世纪,不停的为人们转动着。

上一篇:过国庆节的小学生作文下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致凡卡的一封信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