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2024-06-14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共15篇)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据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结合《晋城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意见》,积极响应县教育局关于组织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及时部署,认真策划,在学校师生中开展了“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的伟大,在活动中体验 “ 民族精神代代传 ” 的真正内涵,活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准备充分,宣传到位

在开学初的工作计划中制定了活动的具体设计、策划,通过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思品课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大力宣传,组织学生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的素材,交流心得,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介绍这次活动的方式、目的、意义,以及民族精神的实质和表现等,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在开学的升旗仪式上,学校以 “ 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 ” 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发动少先队组织向全体队员发出 “ 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 ” 的倡议,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让爱国主义教育 “ 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

2、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求,各班级认真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尤其是学校对刚入学的初一年级新生开展新《守则》、新《规范》及校规校纪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我校在初一年级学生中举行了“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们的祖国更好”的演讲比赛选拔赛。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慷慨激昂的语调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对祖国热爱的满腔热忱表达得淋漓尽致。初一(76)班李洁同学脱颖而出.4、在“九.一八”事件77周年纪念日前,请有经验的历史老试向学生做了“历史不容忘却”的主体讲座,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学习,让学生回顾历史,记住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小立“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志。

5、通过在各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个一”活动,各班板报主题多样,“民族精神 — 不倒的旗”、“奥运之星、民族之魂”“时代呼唤诚信”、“学会感恩”等等;开展以爱国主义诗词朗诵、知识竞赛、读书交流、展示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经典格言等为主题的班、团、队会;

6、在学生中开展了有关“向韩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寻因讨论会,引导学生认识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呼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回归。

7、在升旗仪式上进行了“感受光荣”的主题教育讲话,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8、学校积极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三、强化措施,深入推进

将民族精神渗透到每个少先队员心中是 “ 民族精神代代传 ” 活动的根本目的,我校特别注重这一点,活动结束后,将展开一次民族精神的追寻大讨论活动,从而去做一件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事,去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我校为巩固这次活动取得的效果,将这次活动为契机,以后每年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 “ 民族精神代代传 ” 主题活动,形成强化民族精神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这次活动,全校学生深刻了解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正在逐步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的责任感。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而青少年则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从青少年开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使我国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的中华文化,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有力保障!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 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充分准备!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 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 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三个部分, 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 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 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做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 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 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 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通知强调, 各地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 创新形式, 用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其他推荐资源, 协调社会实践活动场所提供协助和支持。教育部还将组织中小学校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6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通知指出,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3个部分,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作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6日)

上海:多数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不少孩子抱怨,除了在家看电视、上网,就是玩电子游戏,想出去玩却不会玩,只能蜗居斗室。

“目前你假期生活的主要活动是什么?”320名被访学生中,280人选择做作业,272名孩子参加业余补习。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中排名居前的是看电视、上网和睡觉,不少孩子暑假“宅在”家中,“虽然一个人呆着很无聊,但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好玩的”。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不少学生反映,很想痛快地出去玩,但缺乏场地、缺乏伙伴。更深层的原因,是长期两点一线、学习至上,由缺乏休闲时间发展成缺乏“休闲自主权”。静教院附校调查显示,学生暑假活动由家长做主的占58%,由自己做主的占36%,共同商议决定的6%。家长往往担心“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督促孩子多花心力与时间在学习上,认为玩是“浪费时间”。不少孩子只能跟着家长的安排走,长此以往,即使暑假有时间,也不知如何安排,百无聊赖。

(新华网2009年7月9日)

石家庄:就近得指导 构建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

在石家庄,18岁以下青少年一旦有心理困扰或问题,都能就近免费获得指导与帮助,这得益于该市构建的市、县(市、区)、学校三级心理维护体系。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7年,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市教育局共同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之后,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建设26个县(市、区)心理维护分中心和190个学校心理维护工作站。在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建有心理咨询网,设有两部免费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以及心理测量、情绪疏导、综合访谈、音乐辅导、生物减压、物理治疗、沙盘游戏辅导、感觉统合辅导、催眠放松辅导、团体辅导10个功能室。两年来,市级中心已接待咨询和来访近5000人次,通过对1900名来访者跟踪调查,85%以上的人对所获得的帮助表示满意。

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过程中,石家庄市的心理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校校有师资,班班有辅导,生生有档案”。各学校不断创新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有的编演“心理情景剧”,有的举办“心理活动沙龙”,都深受同学们欢迎。

(《光明日报》2009年7月23日)

赵骏:青少年财富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青少年在财富获取、财富支配、财富意识和财富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现实的冲击、家庭教育的偏差与学校教育的缺失等。为此,我们需要对青少年进行财富观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富意识培育、财商价值观教育、财富品质培养和提高。在此基础上,教育者需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财富观。首先,抓住两个关键环节: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控制对财富的欲望,特别是购买欲和享受欲;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零花钱教育。其次,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学校要开展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使全体青少年普遍接受锻炼;家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锻炼;贫富家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从小明白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真正理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再次,社会传媒要正确引导。一方面,要净化媒体风气,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流财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财富观,以振奋人心的财富故事激励青少年,以健康向上的财富人物引导青少年,倡导科学地看待财富、正确地获取财富和理智地支配财富,为青少年健康财富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媒体尤其是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媒体应进一步关注和强化青少年财富观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5期)

王玮:当代中国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道德修养具有不同的境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境界的宝贵思想,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可将道德修养划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是最基础的“好人”或“常人”境界,是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大众层,它囊括最广人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大多数普通群众,因而是道德的基础层。第二重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是“贤人”或“君子”境界,是舍己为人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先进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层,其道德主体是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公务员等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他们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第三重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是“圣人”道德境界,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处在这一道德修养境界的人是道德的楷模层,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实际引领者和勇于实践者。深入研究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我们分层实施、整体推进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冯铁山:德育的诗意与诗意德育的建构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育的诗意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向善化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化。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诗意德育,就是要从本体论的高度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采用富于魅力的言说方式,创设浓郁的诗意激情的氛围,有效引导学生感受德育的诗意,并能够自主地诗意德育建构,从而让我们的德育富有生命的质感和活力。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4

二、周密策划,精心组织,贵在落实。

在深入调研,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领导小组制订的出台了《济源市教师进修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方案》,通过各班主任,以班会和晨会为主阵地大力宣传在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各项活动,落实活动方案。在一个多月中,全校教师和各班学生以高涨的爱国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组织和参加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有:

1、寻找为中国自豪的1个理由。

2、寻找中华民族的1个声音。

3、寻找五星红旗升起的1个时刻。

4、寻找五星红旗升起的1个时刻。

5、开展“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文明中国人活动。

6、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

此外,我校还组织师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踏入社会,亲身体验祖国、家乡山河的壮美,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的步伐与豪情。

三、团结一致,自强不息,优在实效。

在活动中,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历史知识,使他们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英雄事迹中汲取了力量,陶冶了情操,激发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提高青年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性。使他们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既立足岗位,又把民族精神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落实到一点一滴的贡献中、一生一世的奋斗中。

在活动中,我们充分运用了抗战胜利6周年、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等,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认识,认同并认真实践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激发起青年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民族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5

情 况 汇 报

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家和民族自豪感,我校在9月份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组织了一系列切实而富有成效的主题活动。

为配合这一活动,开学第二周各班级便逐一亮出了以“感悟幸福,永跟党走”的主题板报和阳光小报,为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气氛。各班都制定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活动方案,利用班会课、晨会课精心组织,充分发动,将各项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抓住契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对民族精神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对爱国、奉献、互助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了更为切实的体会。许多同学纷纷表示会把民族精神月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之中,以一个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新挑战。

禾丰镇中心小学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6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方案

乌市第十三中学开展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的方案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学校则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弘扬和培育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现将我校开展第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安排如下:一、 指导思想: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据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结合《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筹备,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此活动相互结合,在师生中展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忱,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育学生“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勇担重任”的精神。二、 组织机构:组 长:董富江 副组长:高喜梅 顾 健 黎灵芝 组 员:林 艺 张金萍 魏 燕 白亚丁 杨再华滑晓玲 李 莉 黄 新 王召平 叶 霞 周晓莉 谢军龙 王晶兰 司文莘 吴丽萍 康 迪 李毅(小) 刘方新 谢 媛 李毅(大) 三、 活动安排:(一) 积极组织、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学校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宣传,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九.一八”事件73周年纪念日前后,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期间,大力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在第六个“敬老月”中,积极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第28届我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和建国55周年到来时组织“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主题班会、团队会。(二) 分工明确、认真落实1、 通过升旗仪式由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在师生中树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任务的意识,让学生自觉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2、 认真抓好学生国旗班训练和 “ 唱响国歌 ” 工作。从 “ 升国旗、唱国歌 ” 开始,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同时各班级要认真组织开展 “ 国旗、国歌、国徽 ” 、 “ 两史一情 ” 的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 “ 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 落到实处。3、 在初一年级少先大队组织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演讲比赛。4、 学守则,记规范。在活动月期间,要求各班级要认真执行新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坚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小事入手,从点滴抓起,积极开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近、小、实系列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5、 要求各班级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织好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个一 ” 活动,从学生情感体验入手,以实践活动、聆听故事、交流心得、诵读 “ 中华优秀传统经典名著 ” 、主题演讲、论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评选优秀小公民等多种形式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并组织部分学生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 “ 弘扬传统美德、争当四有新人 ” 的倡议,召开 “ 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 现场会,开展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读书征文活动。6、 开展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个一 ” 活动:(1) 出一期以“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为主题的“爱祖国、爱家乡”的黑板报。(2) 开一场以“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班会、团队会。(3) 作一篇以“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演讲稿。(4) 做一次民族精神调查研究。(5) 绘一张爱国教育人文地图。(6) 做一次民族精神调查研究。各年级班级要根据此实施方案,认真制订好本年级本班级的具体的实施计划,并逐一落实,学校德育处将根据年级计划进行检查。 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209月2日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7

一、强化团结统一的意识

由于历史的原因, 台湾与大陆至今仍处于分裂状态。因此, 我们有必要强化学生的团结统一的意识。通过教学使他们懂得,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 饱受战乱, 但统一的时间远远多于分裂的时间。祖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是大势所趋。

《隔海相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侵犯;帮助学生通过对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的了解, 形成对包括台湾在内的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中, 笔者首先通过对祖国历史的介绍, 尤其是对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这一历史的介绍,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它在历史上虽然屡遭外敌入侵, 但最终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认识台湾问题的由来——它是六十多年前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而对台湾岛美丽富饶的形象描述, 更能激发学生对宝岛的热爱之情。所以,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笔者通过感情朗读、图片介绍、视频展示等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这样, 学生对宝岛的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二、培养爱好和平的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以及金文中就有“和”字, 而“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更是我们的传统。几千年来, 中国人始终追求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睦互助的民族关系以及和平共赢的国际关系。由此可见, “和”的思想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因此,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生活, 共建和谐社会。

《李奶奶身上的伤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用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教育学生, 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强国之心, 培养他们“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的意识。教材中, “无法愈合的创伤”“血迹斑斑的罪证”和“数不完的罪行”以确凿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那段惨痛的历史, 也说明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宝贵和来之不易。在教学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文本, 尤其是在教学“我们要和平”这一部分时, 要通过讨论, 使孩子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懂得和平、安宁的生活要靠强大的国力来创造和维护的道理, 从而使他们能树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崇高理想, 为他们的学习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继承勤劳勇敢的作风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依靠这一点,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令炎黄子孙引以骄傲和自豪的中华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既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 更是我们完成历史所赋予的建设强大国家的神圣使命的需要。因此, 在品德课教学中, 我们应努力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勤劳勇敢的优良作风。

《我要攀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教育他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 要以科学的方法去克服困难;启发学生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中, 首先, 笔者通过“生活中处处有‘登山’”的教学, 让学生懂得, 人生道路从来都是不平坦的, 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甚至挫折;其次, 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我学会了溜旱冰”和“张朋的一天”两则小故事, 使他们懂得, 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 只要我们正确面对, 迎难而上, 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取得成功;最后, 笔者通过“我们去攀登”的教学, 有效地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使学生对勤劳勇敢的作风有了全新的认识。

四、弘扬自强不息的传统

自强不息最早出自《周易·乾》。原句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形容自己不停息地、自觉地努力向上, 永不松懈。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自强不息的鲜活事例比比皆是。孔子因自强不息而创造了儒家文化;屈原因自强不息而写成了《九歌》《离骚》;李白因自强不息而成为一代诗仙……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引导他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 可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我心中的那颗“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的能力目标是引导学生能联系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并力争实现这些目标;同时能汲取成功者的经验, 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在教学“我心中的‘星’”这部分时, 笔者在介绍杨利伟的动人事迹时,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他说的几句话:“对航天员的训练高强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只要认准目标又愿意刻苦努力, 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为腾飞的中华民族而深深自豪!”因为, 这几句朴实的话语, 道出了他在成功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 道出了他为祖国航天事业甘于奉献的心声, 更道出了他因中华民族腾飞而产生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些真挚感人的话语, 有着深刻的内涵——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 来自杨利伟的自强不息, 来自我国全体航天工作者的自强不息, 更来自全体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学生领会了这一内涵, 就会使自强不息的理念根植于自己的心田, 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光大。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8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培育;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中小学校开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就是以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内容,对中小学生集体和个人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优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德育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应该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充分发挥品德课在中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师要采取入情、入理、入心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发展特点和需求,贴近学生的认知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以及行为养成,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落到具体的教育行为中,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约束与养成入手。

1、德育教学活动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德育教学必须加强与生活和社会的紧密联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讲道理和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这样的教学才会富有针对性,实效性。

2、德育教学过程要以情激情。

民族精神教育只有触动学生心灵,引发感动,才能引领精神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学达到同频共振的前提。其次,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以情感培养情感。再次,教师以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进行课堂讲述,这样才能有真情实感,用情感去感化、教育学生。

3、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提高教育实效性

学生自我教育,是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活动形式又分两种:一是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开展活动。比如可利用上课前5分钟时间;鼓励学生开展新闻综评活动,让学生轮流将当前国内外热点、难点聚焦进行播报和讨论。二是针对学生自身的问题开展活动。如针对学生浪费严重的问题,可举办“反浪费展览”,由此培育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4、“请进来,走出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民族精神

用社会力量来启发、教育学生。一是请进来。邀请本地英模、劳模来讲述其感人事迹,培育学生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走出去,将课堂搬进社会,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获得亲身体验,增强对社会主义中国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5、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做发扬民族精神的示范者

乌申斯基这样概括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教师的个人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它能使学生形成与教师一样良好的品德。培育青少年的民族精神,也需要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来实现。每个思想品德课教师都应以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育影响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升华学生的人格。

(三)结合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增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1、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榜样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影响。学校应该从学生身边入手,挖掘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德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亲身感受。利用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如地方戏曲演唱会、唐诗宋词朗诵会、灯谜会、琴棋书画展示会、端午知识竞赛等,用我国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使他们真正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以中华民族文化为荣,并主动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让中华民族精神在心中深深扎根。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坚持每周升旗活动。学校利用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时间,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要求全体学生会唱《国歌》。通过唱《国歌》,人人争当旗手、护旗手活动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坚持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活动。充分利用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中秋节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扎实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德育剧创作展演活动,学习身边英雄,争当民族精神传人的活动等,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效。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们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学校要在校园里悬挂伟人、文化名人的画像、语录,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与民族精神教育氛围,建设校园文化阵地,营造良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育人环境。

4、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强化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开放式“三结合”大德育体系,拓宽德育空间,形成教育合力。开展学生社会道德实践活动,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学生参与社区道德实践活动的成果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2007年9月是全国第四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好“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形式教育课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区局意见的要求,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队员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广大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发奋学习,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迎接“国庆”等活动,集中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四个一”活动

1、开好第一次校会:向全校学生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

2、搞好第一次升国旗仪式。

3、唱好第一首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开好第一次队会。

二、以体验教育为主要途径,结合学校的各项评比,以中队为活动单位,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社会服务、劳动体验等形式,体会怎样做一个中国人,从小立志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三、开展阅读图书、查询资料、了解名人等活动,寻找素材收集资料,从中挖掘感受体现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风尚。并召开 “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中队会。

四、开展民族精神“四个美”的活动:美在文中、美在画中、美在行动、美在歌声。

通过调查、走访、查找资料等了解我们身边的名人,学习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身上的民族精神。通过征文、绘画、唱革命歌曲等体验民族精神。

五、开展“振兴中华、爱我家乡、兴我纳溪”故事演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身边发生的或亲身经历过的平凡小事中,感受其体现着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风尚,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六、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作品收集活动。

通过阅读图书、参观展览、爱我家乡等活动,寻找素材收集资料,从中挖掘和感悟体现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发动队员创作反映民族精神的作品。

1、一、二年级为一首爱祖国爱家乡的诗歌配画。

2、三至六年级办四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主题的手抄报,出一期宣传民族精神的黑板报。

七、全校进行镇级“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展出,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形成学先进、比先进、做先进的浪潮。

八、践行“八荣八耻”基本要求,在学校、班级各主要宣传阵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大力宣传崇尚文明、注意礼仪、遵守秩序、共建和谐的风尚;设立“荣耻榜”,表扬好人好事,杜绝不良现象;倡导学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做一件以热爱集体、孝敬父母、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好事,比如说学生之间举行“手拉手”互助活动,发扬友爱精神,帮助后进、共同奋进。这样有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和谐发展,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九、本校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强化养成行为习惯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促进本校教育工作的蓬勃展开。我校注重规范学生基本言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并与“勤劳俭朴、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中华传统美德新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形式是:监督与自律并举。学校提出明确的要求,形成监督机制;班主任抓班级,班级学生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树立身边的榜样,形成自律氛围。我们教育学生要从小做起,真正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开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学期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爱祖国,应从爱学校、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做起,从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做起。还设立“环保卫士”岗位,潜移默化中,学校创设了合作体验的绿色氛围,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爱“校”情操更强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校园片片绿色风景中,一切显得那么井然有序。

十、积极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

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的墙报、板报、广播站、国旗下讲话、校园网的作用,开展的各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学校注重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从贴近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使“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沿着健康、热烈、务实的方向运行和发展。

以上是我们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的点滴心得与感想,还很不成熟。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活动形式也是有限的,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影响却是深远的。相信通过一个月的活动,全校学生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会在总结九月经验的基础上,将“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思想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下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0

今年9月是第七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根据《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走近历史、感受变化、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系列教育活动,向中小学生宣传新中国建立的历程,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学校的发展变化,使他们了解祖国、了解家乡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发展进步,逐步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并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健康成长。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活动主题

“走近历史、感受变化、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培养目标

1.1-2年级:懂得国旗、国徽、国歌都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要尊敬爱护,知道几个爱国小英雄的故事,愿意学习传统文化,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能说出家乡的几个标志性建筑和美景,知道爱护社区与公共设施,不攀折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吵闹。

2.3-4年级:热爱祖国,知道不同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乐于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了解家乡经济特点和家乡发展变化的实例,感受人民生活的提高,自觉保护公共设施。

3.5-6年级: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关心国内外大事,能列举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了解酒泉开发开放的美好前景,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做酒泉市文明的中小学生。

4.7-9年级:进一步了解历史,关心国内外大事,能熟练例举祖国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成就,熟知上海世博会的盛况及酒泉风电等项目发展的美好前景,为家乡的变化而自豪。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远大志向,做酒泉市合格小公民。

活动阶段

一、第一阶段 倡议、宣传动员阶段

时间:2010年8月30——9月1日

内容: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动员安排,8月30日开展一次国旗下的主题演讲;9月1日利用校园广播,统一进行安排。

二、第二阶段 具体实施阶段

本着多层次、多年级参与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整体活动分三个板块分部实施:

(一)版块一 “追寻历史足迹,了解建国历程”

时间:8月30日---9月31日

活动内容:

小学低年级同学要认识国旗、国徽,学唱国歌。高年级及初中全体同学充分阅读搜集有关祖国悠久历史,近现代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建国历程的相关书籍、资料,可登陆教育部网站观看《走进新中国》教育片,可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沽炮台、万人坑、烈士林园等革命旧址),走访身边老战士、老模范、老专家,听他们讲解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了解祖国发展进程,丰富人文历史知识。

活动方式、活动年级:

1.1—2年级的学生,要认识国旗、国徽,学唱国歌。3年级的全体学生,要开展“做自豪的中国人,画鲜艳的五星红旗”活动。要求3年级全班同学在认识国旗、国歌的基础上,开展学画国旗比赛,比赛结束后,获奖的同学奖获得学校颁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做自豪的中国人,画鲜艳的五星红旗”活动获奖证书。

2. 4—5年级全体学生,大家可以利用晨读、午饭后、读书课等时间大量阅读,也欢迎大家把你搜集的资料和书籍提供给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也可自我推荐为专题小广播员,朗读祖国建国历程的专题材料,让我们通过广播与全校同学共同分享和学习。凡提供稿件的同学、自荐播音员的同学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优秀小编辑,优秀小主持人的荣誉证书,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3.组织学生观看《我的梦 中国梦》——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活动。观看时间为2010年9月1日下午活动课教室观看,9月1日晚19:30——9:00央视2套观看电视重播。要求6年级学生书写观后感。

4.7— 8年级利用历史课时间观看视频《历史不容忘却》 观看地址http:///programs/view/4Q842hrE3cI/要求观看后,书写《历史不容忘却》——观后感,作品收集后,进行评比,获奖的同学将由学校颁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历史不容忘却》优秀观后感奖的获奖证书。

(二)版块二 “关注国家大事,继承优良传统,感受家乡变迁,赞美祖国富强”

时间:8月30日—9月28日

活动方式、年级:

1.制作“赞美祖国伟大成就、感受家乡巨大变迁的绘剪贴画集”。参加年级: 6年级

要求:全班统一用办小报的纸张,学生每人1-2张,精心设计版面,利用报纸、杂志裁剪剪贴画文字、网络资料下载的文字图片,要求每张布局合理,色彩丰富,内容翔实,主题明确,剪贴与手绘结合,配以文字说明。每位同学选择一个主题,从一个侧面来介绍祖国的发展变化,可以使祖国的特色建筑、城市面貌、大型工业建设、农业发展、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科技进步、神舟飞船、奥运会的举办,滨海新区的发展变化等,进行整理和粘贴。纸张右下角书写自己的姓名、班级。班级挑选优秀作品,集成一本绘画剪贴画集,制作封面,写好主题、班级,上交学校。学校将评选优秀作品,颁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优秀剪贴画集证书。

2.开展“以“精彩世博 西部同行”为主题”主题征文活动 年级:四——九年级

要求:

(1)活动主题:以“精彩世博 西部同行”为主题,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书信文化大赛活动,一方面,可以直接的表达广大青少年对世博盛会的期盼、向往之情,抒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和

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可以深层次的反映在全球绿色浪潮和低碳经济影响下,酒泉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绿色生活,引导青少年正当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一族,教育青少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圣坛环境的生活理念与消费形式,为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贡献力量。

(2)活动时间要求:准备时间8月27日——9月10日,9月10日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全部上交。

(3)参赛作品要求:文体不限,字迹要求工整规范,必须是本人的真实作品,字数在1500字以内;报送作品时必须在信封和作品中清楚写明作者姓名、所在县、市、区、学校、班级、辅导教师、邮政编码,一信一封(贴邮票)。

3.开展“继承传统美德,感激父母之恩,做有道德的人”——感恩教育征文比赛。

此项活动在假期实践活动相结合,收齐作品后,进行评比,获奖的同学,将由学校颁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继承传统美德,感激父母之恩”征文比赛获奖证书。

4.为庆祝教师节,开展 “小手拉小手 尊师齐步走” 为主题的“继承传统美德,感谢老师恩情,做有道德的人” “四个一”实践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1)为全体老师写一封慰问信(学生会负责)

(2)为全体老师画一幅庆祝节日的宣传画(团委负责)

(3)为全体老师朗诵一首庆祝节日的诗歌(少先队负责)

(4)每位同学主动为自己的老师自制小贺卡,写上一句或者一段真诚的祝福语,表达节日的祝贺。

5.继承中华民族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开展“情系舟曲”——师生募捐活动。

6.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继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九年级每人创编一条社会公德教育宣传语,七、八年级创办“四德”教育主题手抄报,小学四、五、六年级开展创编一条“文明礼仪小童谣”活动。

7.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 文明齐步走”——优秀家长评选活动。

(三)版块三 “展望祖国发展,立志报国成才,从身边小事做起”

时间:8月28日—9月26日

活动内容内容:

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成就,家乡巨变,作为酒泉有责任感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认识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立下志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好每节课,美化自己的一言一行,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为家乡尽力、将来为祖国尽责。

为此学校少先大队部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为抓手和起点,学校大队部成立“好习惯小银行”,各班成立“好习惯小银行分行”为各中队设立 “小公民责任意识储蓄簿”,每班选举一名“道德储蓄员”,由各班的“道德储蓄员”,记录一周来的班内学生的优良道德行为,将同学的点滴进步存入“小公民责任意识储蓄簿”,并鼓励每位同学为“道德储蓄”不断添加“存款”。让队员从自身做起,以良好的行为展示自己,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继续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在小学开展 “行为规范小公民” 评选、在中学开展“品德行为示范生”的品选。开展“好习惯我能行”——“五自”能力竞技”等活动,以“规范在行为、规范在语言、规范在学校”三方面为重点,依托“好习惯”小银行进行评价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由“他律”到“自律”,自觉地把友善、微笑待人、遵守行为规范等道德目标付诸实践。

三、第三阶段 表彰总结阶段

时间安排:2010年9月29日——10月1日

表彰奖励先进,撰写阶段活动通讯报道及活动总结。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11

一、学生思想意识中的迷茫需要语文教育的心灵鸡汤

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和西方社会思想意识的侵蚀下,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难免出现一些泥沙浊流,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不良的影响。学生的头脑中充满着对社会现实、人生际遇的困惑和迷惘。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耳濡目染成人世界的种种自私不公、丑恶虚假,他们难以理解却无力排拒。他们需要一种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眼前的污浊,释放思想上沉重的负担。于是他们强烈需要精神上的救援。这时,如果我们能结合课文材料,针对他们的心灵困惑,给他们说说孔子老子,谈谈儒法道墨,帮助他们驱散思想上的阴霾,久而久之,便能使学生慢慢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之心,并自觉地将其视为自己心灵的圣火,从中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

二、深入挖掘,让学生多方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品词析句,解读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如在古典诗词的阅读欣赏中,读到杜甫的《蜀相》,教师抓住“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一句,引导学生进行语义联想,结合现代革命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理解诗中的“英雄”“旧部”,都是泛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无数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仁人志士。他们大智大勇,为国为民,他们无畏生死,有极强的人格魅力,而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笃信的生命价值。

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如在传统名篇的阅读欣赏中,读到《史记》中记述项羽之死的内容时,教师借助“假如项羽有第二次选择”这个问题,联系近来在报纸和网络上出现的有的学生轻生自杀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了解项羽这个悲剧“英雄”和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生平思想,探讨“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死观”这个话题,让学生明确一个道理:如果事涉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利益,生,可以践志,死,能够明志。择生与择死的思考,能够彰显一个民族的不朽精神和铮铮铁骨。

三、注重学生课外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积累和深入探究

1.注重课外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高中学生学业繁忙,且文化根底浅,教师一方面要吸引学生把有限的课余时间放在阅读上,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有所选择、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除了让学生读《论语》、《庄子》、《孟子》、《三国》、《红楼梦》等经典原著,我还让他们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鲍鹏山的《论语导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这些书给学生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宝库,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洗涤了他们的精神。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中自己确定的课题证明了他们的收获:如《儒家思想与经商之道》、《墨子思想和现代战争及和平》、《庄子思想与社会和谐》等。

2.注重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之精髓的积累。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我们应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提炼民族精神,让学生充分吸取其营养。如《短歌行》一诗,我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曹操之忧,感受诗的情感基调,学生直接的认识便是忧人生苦短,情感悲凉。这时我引入曹操的《蒿里行》和诸葛亮的《出师表》,让学生深切感受建安文人因“生命短暂,功业未就”而产生的痛苦和焦虑,因“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生发的对现实人生的伦理关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我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因有了追求而变得热烈、精彩,灵魂因有了寄托而无怨无悔。学生又由此读出了诗中的英雄豪杰之气,慷慨激昂之情,更明白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重视梳理探究,深化民族精神的领会传承。设计和组织专题学习探究,是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其中,诸如“优美的汉字”、“汉语成语”、“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诗词格律”、“走近文学大师”、“古代文化常识”等等专题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浸润着精粹崇高的民族精神,且主题集中,针对性强,应该充分重视、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发挥其积极作用。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专题,可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资料寻找自己姓氏的起源,并在课堂上交流;又如“走近文学大师”专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师,品读其作品,感悟其人格魅力,探究其思想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

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传承,这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光荣传统之一。作为民族文化最重要、最有效的载体的语文学科,理所当然应当做好这项工作。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不能推诿的。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2

祁家湾街四黄小学

2011年9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当今世界,保持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学校是广大少年儿童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我校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民族精神、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回顾活动月,我校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活动月顺利开展。

学校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以政教处、少先队工作为主阵地,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求真务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入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并给予了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确保了活动月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1、抓好宣传,形成良好开端。

9月初,我校全体师生举行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贯彻实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进课堂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热爱祖国、遵守守则,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外做个好公民。知法守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通过宣传迅速在全校掀起了弘扬民族精神,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的热潮,民族精神的种子

正在学生心中播撒、生根、发芽。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心、责任心、诚信都是中华传统美德,拥有一颗爱心,一份责任心,为人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作为新世纪的一代青少年必须从小培养。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渊渊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先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永远值得后代子孙效法。因此学校把爱心责任心诚信教育作为我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活动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爱心责任心诚信基本内容,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从而提高自我觉悟。在教育中我们立足低起点、小步子。在爱心教育方面,倡导学生做到爱自我、爱同学、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尊重父母、尊敬教师和长辈、爱寝室、爱班级、爱家乡、爱祖国;在责任心方面,要胸怀理想,腹有志气,学习认真,严格自律,在班级、家中自觉完成自己的份内事,遇到过失,要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并改过自新;在诚信方面,做到守时、守纪、守信,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学生代表表示决心,将积极响应弘扬民族精神的号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立志做了不起的新一代中国人。

2、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全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语文、社会、艺术等人文学科,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数学、科学等课程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人文滋养。

3、爱国旗、唱国歌。

坚持每周升降国旗制度,是我校多年来常抓不懈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一。每一次升旗,学校全体领导和老师的认真参与,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肃穆与自豪。每次升旗时国旗下热情洋溢的讲话都给全体师生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每周一,当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全校师生嘹亮的国歌声也随之响起。嘹亮的歌声、肃穆的表情、真挚的情意是我校长期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是将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体现,是全体师生缅怀先烈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的完美表现的一个缩影。

4、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是德育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礼,从而更好的导行。学校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次读书讲故事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利用两周晨读时间诵读《弟子规》,每人在班中讲述一个伟人故事,);一次黑板报评比;一次法制安全教育课;一次交通安全讲座;一次爱心、责任心、诚信主题班会;一次“告别不良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学生”演讲比赛活动等。开展“小手拉大手,共筑禁毒长城”活动。弘扬民族精神不仅是少先队的任务,还是全社会的责任。通过少先队系列活动向外拓展,少先队员引领家长学习民族精神,了解民族精神,使全社会呈现“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热潮,带动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健康向前发展。同时家长也向孩子介绍更多的民族英雄事迹,注入更多民族精神的血液,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5、认真开展课前教育。

各班安排了晚间收看中央电视二台《开学第一课》,全体师生参与了此项活动,师生感触颇深,通过反思都认真写出了心得体会。

三、投身实践,重在创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初衷。我校组织了贴近生活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传承中华美德”的主题教育中,我们以亲

情教育为载体,开展了学生“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梳一次头,给父母拿一周拖鞋”的“三个一”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积累亲情,懂得回报,知道感恩,从而达到传承中华美德的教育效果,达到了学校教育的目的。

四、认真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我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祁家湾街四黄小学学生操行量化评定办法为条例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极为重要。学校把开学第一个月定为行为规范强化月,各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祁家湾街四黄小学学生操行量化评定办法,在此基础上结全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公约上墙。每周强化一项重点,并与爱心责任心诚信这一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学校在晨会上动员宣传,周会上布置,班会课落实并在本周内组织实施,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开学初的几周我校分别侧重了按时到校、出操、校徽佩戴;仪容仪表、文明礼貌;保洁,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得到全体师生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使我校的德育教育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让民族精神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祁家湾街四黄小学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13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二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校根据县教育局___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__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校师生中了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的伟大,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代代传”的真正内涵,活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总结如下:

一、我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二、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升旗仪式是我校多年来常抓不懈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一。

每一次升旗,学校全体领导和老师的均认真参与,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重、肃穆与自豪。在每次升旗时国旗下热情洋溢的讲话都给全体师生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三、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

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四、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全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采的活动,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表达学生对教师敬爱之情,各班学生以班为单位自编自演一些节目给教师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并体现了尊师重教精神。

2.根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计划,我校在各年级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法制漫画比赛活动,班主任老师指导各班学生精心构思,认真创作。本次法制漫画比赛的参赛作品内容丰富,版面设计精美,显示了同学们真挚的感情和较高的书画能力。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班班干部自行___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校园、参加勤工俭学拾花劳动,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社会变化,通过亲身体验劳动。让我们的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感受中成长,树立“吃苦耐劳,劳动最光荣”的意识。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各班级利用班会活动___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对人民及家乡的热爱。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强化了尊重老师的思想品德,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5.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规范自我行为,认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意仪表、自尊自爱,礼貌待人、团结友爱,遵纪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已,遵守公德;做到课堂、课间、两操规范有序。齐心协力使映照在蓝天下的美丽校园变得更加亮丽如新。

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活动,我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时代先锋少年,刻苦学习,努力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期的学习之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让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工程。

阳罗镇二小少总部

范文仅供参考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14

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好2012年“关于调整2012年〈开学第一课〉播出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学习,健康成长,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围绕2012年开学第一课,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为国争光,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活动目的让广大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和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增强对伟大祖国、党和人民的热爱,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为,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三、活动内容

1、对活动进行规划,制订活动方案。

2、进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

3、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诵一个最美人物的故事。

4、各班举办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专题讲座。

5、举办一次“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最美玉小人”的演讲比赛。

6、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7、读一本介绍英雄人物或最美人物的书籍。

8、举办一次相关的图片展览。

9、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比赛。

10、进行“美就在你身边”绘画比赛,并将获奖作品在学校内展示。

11、上好形势教育课(具体收看电视台或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的节目。

12、各班在本学期出好一期黑板报。

三、保障措施

1、召开一次校行政会议,对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行专题讨论研究。

2、在全校教师会和班主任老师例会中,宣传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师学习活动的方案。

3、每项活动都精心策划安排,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全员参与,注重实效。

4、做好文字、照片等的收集归档工作。

5、各项活动由德育处牵头,各科任教师应主动与班主任老师协调配合,做好各项有关工作。

四、活动总结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15

一、指导思想

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筹备,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此活动相互结合,在师生中展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忱,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据区教育局的部署和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

三、活动内容

活动分为“了解湖湘文化”、“感受家乡变化”、“我为家乡服务”三个部分。全校紧紧围绕以上内容,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创新思路,周密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系列活动。

四、活动安排

1、开展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

3月10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和“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曹校长做国旗下讲话,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全校启动。

2、利用多媒体系统,看湖湘文化的宣传片。

3、邀请文化名人做一次“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的讲座。

4、各班出1期黑板报(班主任)

5、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班主任)

6、参观石鼓书院,感受衡阳本土文化特色。(大队部)

7、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广场,清扫纸屑(大队部)

8、以“湖湘文化知多少”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和展示。(大队部)

9、倡议:每人读一本介绍本土英雄人物或反映革命历史的书籍。(班主任)

10、中高年级交一篇习作(中年级:我的收获、活动感受、活动总结,高年级:以“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为主题)(语文组)

五、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努力取得教育实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提高对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活动让全体学生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增强爱国爱家乡情感,激发报国之志。

(二)做好宣传,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

要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来,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参与。

在开展活动期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能力得到锻炼。

(四)以活动为主线,重在实践。要把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融合贯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同民族精神,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六、保障措施

1、每项活动都精心策划安排,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全员参与,注重实效。

上一篇:那花那人-美文故事下一篇:荣程中学第三届校园艺术节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