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2024-05-08

人民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通用10篇)

人民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1

鸦片战争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第10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的开篇,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讲授,启发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 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老师制作的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的根本原因和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 能够说出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并知道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3、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 : 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为什么会在十九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而且,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明确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还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已取得了一些权益,那为何还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呢?对此,学生容易产生疑问和困惑。只有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的形势和虎门销烟,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②中国战败的原因(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个重、难点问题。)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正确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第一目与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的导谈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如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等,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如此为学生的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实践学习法: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情景模仿的途径来学习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历史和感受历史。

三、说学情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的教、学法,即: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其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观察、猜想,引入课题)

通过出示一段与中英相关的材料与一张《世界地图》,引发学生观察、思索,由此引出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两国形势,导入新课。

2、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中国战败的原因是本课重点难点,在教书中主要通过看、读、评、析、练来突破)

(1)看、读: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只是一句话带过,而这留给了学生太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能让学生弄清这一背景,我通过演示关于这一内容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注意观察,结合对教材的阅读与思考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总结出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培养他们综合概括的能力。同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虎门销烟。

(2)评、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图片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让学生思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感:而对于“中国战败的原因”这一难点的解决,主要通过设置问 “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如果林则徐不被革职查办,战争能取胜吗?”,让学生结合教材后的材料以及补充的图片资料来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最后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鸦片战争的经过,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重点学过,在这就不详细讲叙,只是通过演示《鸦片战争的形势示意图》一带而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一内容主要通过教材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自己总结条约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其危害性,再通过表格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

过渡: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取得了诸多的权益,法、美也借机强迫中国与之签定不平等条约《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捞取权益。但之后不久英法为什么又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呢?进入下一个问题“战火再燃”,即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的讲析,可通过出示英国在鸦片战争后在中国与洪都拉斯的正当贸易对比表,让学生观察和创设情景来得出结论。战争的经过及影响,可以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以及一张相关的表格,从战争的根本目的、性质、过程及影响等方面来比较两次战争的异同,从而让学生理解掌握“战火再燃”其实就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并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如何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并突出英法两国殖民者在占领北京期间所犯的滔天罪行。

3、总结:结合板书设计,让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通过课后习题练于讲相结合,来巩固本课知识。在此基础上对本课线索及主要知识点进行简要的梳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2

一、“素纱褝衣”与“素纱单衣”

人民版必修二第12页 (2009年版, 下同) 和人教版必修二第9页 (2007年版, 下同) 选用了同一件著名的纺织品文物的图片, 但在文字说明中却分别标注“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褝衣”和“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那么, “褝”和“单”是否通用?哪个是对的?推究本源, 这件文物出土造册时命名为“素纱褝衣”。

1972年, 在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 考古队员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墓中安卧着一位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沉睡了两千年的女子, 她就是汉代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

“素纱褝衣”是辛追的随葬品, 当这件衣服完整的呈现在人们面前时, 所有的考古队员都惊呆了。用马王堆汉墓的主要发掘者、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熊传薪的话来说, 素纱褝衣“薄得让人难以置信”。衣长128厘米, 通袖长190厘米, 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 交领、右衽、直裾, 边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 共用料约2.6平方米, 重仅49克, 还不到一两, 是世界上最轻和最早的印花织物。

这件文物出土造册时命名为“素纱褝衣”, 这是从材料品类和形制特点两个方面着眼的。“素纱”是说制作衣裳的材料是没有染色的白纱;“褝衣”是指无衬里的单层衣, 这在古代文献中是有据可循的。《释名·释衣服》中记载:“褝衣, 言无里也”;《说文解字》说:“褝, 衣不重也。”《礼记·玉藻》:“褝为絅”;东汉郑玄注曰:“絅, 有衣裳而无里。”

从表意的角度说, “褝衣”与“单衣”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宋代的《集韵》就直接把“褝”通作“单”。应当说, 人教版的化繁为简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识读 (“褝”是个生僻字, 以致于许多人误以为是“褝衣”) , 但从历史学科的严谨性上说, 这是一个专有名词, 还是用其本名更为规范。这件文物一出土就被命名为“素纱褝衣”, 现在湖南省博物馆该展品旁边的介绍文字就是“素纱褝衣”, 在涉及该文物的较为专业的资料中, 绝大部分时候也使用这一名称, 比如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国宝档案”等栏目, 朱绍侯编著的《中国古代史》、白寿彝《中国通史》等等。从另一个角度说, “素纱褝衣”比“素纱单衣”一名更能展现这件“薄如蝉翼, 轻若烟雾, 举之若无”的国宝级文物的厚重历史感。

二、“花机”与“花楼机”

人民版必修二第13页与人教版第10页均选取了同一幅图片, 却分别标注“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和“花楼机”, 这幅图应该称为“花机”还是“花楼机”呢?

图片反映的实物是中国古代的手工提花织机, 简称花机, 因机上有花楼, 很多地方也称之为花楼机, 两个名字是通用的。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提花法, 据《西京杂记》记载:“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 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 霍光召入其第, 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蹑, 六十日成一匹, 匹值万钱。”这是关于手工织机的最早记载。经汉唐时期的发展, 至宋元时期, 手工织机已经走上定型化, 宋人已使用提花机。明代提花织机的结构更为完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对其结构作了详细说明, 并附有图片。今天, 织造蜀锦、云锦依然还在使用这种复杂的人工提花机, 它已经成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版本教材选用的这幅图选自《天工开物·乃服》, 图的题头就是“花机图”, 文字部分说“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 隆起花楼, 中托衢盘, 下垂衢脚 (水磨竹棍为之, 计一千八百根) 。对花楼下掘坑二尺许, 以藏衢脚 (地气湿者, 架棚二尺代之) 。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 中用叠助木两枝, 直穿二木, 约四尺长, 其尖插于筘两头。”笔者以为, 人教版用“花楼机”的名字, 并不能算错, 但既然这幅图有明确的出处, 还是用原图的名字“花机”或者加括号注明比较好。

三、五大名窑何所指?

人民版必修二第15页说:“唐宋以来, 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名闻天下。”这种叙述带来了学生的困惑, 有学生专门找笔者询问———这五座窑就是通常所说的五大名窑吗?

人教版必修二第9页说:“宋朝有五大名窑, 即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定窑在河北曲阳……汝窑在河南宝丰……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官窑在河南开封……钧窑在河南禹州……”显然, 人教版明确提到五大名窑的说法, 这也是通常使用的说法, 人民版介绍了一些著名的瓷窑, 没有涉及“五大名窑”的说法, 但数目恰恰是五个, 造成了学生的误会。

据学者考证, 宋代几大名窑的说法, 可能始于明代宣德年间, 当时为宫廷编制藏器目录的《宣德鼎彝谱》中关于宫廷用器的记载说:“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中国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84页) 柴窑据传是周世宗柴荣的御窑, 虽有多种说法, 但至今并没有发现窑址和实物, 所以, 柴窑的存在与否根本无法确定。另外五座窑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五大名窑的说法。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 前后不足20年, 因烧制时间短促, 传世品稀少, 弥足珍贵, 宋代就有“汝窑为魁”的说法, 明清品评五大名窑时将之排名第一。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 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 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 面积约25万平方米。汝窑以青瓷为主, 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 汝窑瓷胎体较薄, 釉层较厚, 有玉石般的质感。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 是一个暂时没有发现窑址的瓷窑。大观年间,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 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居多。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 十分珍稀名贵。

钧窑之名并不见于宋代文献记载。关于钧窑早期的历史, 也还不清楚。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州市 (时称钧州, 故名钧窑) , 钧瓷两次烧成, 第一次素烧, 出窑后施釉彩, 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 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 称为“窑变”。烧成后, 钧瓷颜色千变万化, 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 灿若云霞。所谓“入窑一色, 出窑万千”。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 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 在烧制过程中, 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 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 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 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哥窑也不见于宋代文献记载, 确切窑场至今也没有发现, 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又一大悬案。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 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也有人认为哥窑在浙江龙泉。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 俗称“开片”或“文武片”。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 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 故有“金丝铁线”之说。

定窑为民窑, 主窑址在河北曲阳。定窑以烧白瓷为主, 瓷质细腻, 质薄有光, 釉色润泽如玉。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 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 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人民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3

问题一:忽视背景知识,呈现时机失当

有些学习思考的问题本身创意很好,但由于忽视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背景,使学生在学习中难于解决,有的甚至一头雾水,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例1: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也深受人民爱戴。试问: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必修第一册专题七第1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这一问题要求通过对两位英国女王的比较,深刻把握英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创意很好。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系统了解英国历史,现有的中学教材体系中也没有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是无法比较两位女王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则教学时间不允许。因此,这一问题最好略作修改,移作课外探究学习的内容:

“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英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试搜集相关资料,比较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

例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的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这一问题要求从《史记》的记叙中概括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训练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比较概括皇帝制度的继承和演变,提高概括和比较能力。这一问题对于学生形成宏观历史视野有积极的作用,但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求有文言史料的初步识读能力,而且对历代皇帝制度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由于还没有学过秦以后皇帝制度的情况,知识储备不足(即使初中历史课程的理想化状态下仍是这样,因为初中课程标准在文明史框架下,对历代皇帝制度介绍并不多),要判断“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存在知识和思维障碍。因此,这一问题最好能在“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了之后再呈现,起到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作用。

例3:为什么说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关键时期?(必修第三册专题四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问题的作用是让学生知道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的背景,从而理解这两个事件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地位。经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回忆起必修第一册中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东剧变的情况,但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还有重要的国内背景(可能比国际背景更重要),如果忽略显然不妥,而国内背景涉及到1989年政治风波,教科书一般不予涉及,如果提及这一事件,来龙去脉解释起来很复杂,加重历史学习的难度。因此,这一“学习思考”不如删去,课文对南方谈话的背景叙述比较简明,不宜增加头绪。

问题二:理论色彩太强,问题过于宏大

理论色彩强,涉及历史概念多,是人民版必修教材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已有论述,这个问题也同样反映在“学习思考”的设计中。

例4: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恩格斯的话理论和思辨色彩很强,即使是历史教师理解起来也不容易,学生尤其如此。这段材料中,氏族制度、早期国家、文明时代三个概念,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在本节学习内容中,“‘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一部分仅作为早期政治制度的背景介绍,只要一般性了解即可,如果展开说明,显然会偏离本课学习的重点。

例5: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买办在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的作用确实十分重要,但“买办”是个专业性较强的历史术语,学术界对其作用也存在着不同的定位。在课文不可能进一步介绍的情况下,要求先解决“买办”这一复杂的历史概念,显然增加了学习难度。

例6:你觉得当代阻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必修第一册专题八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例7:市场经济是人类理想的发展模式吗?(必修第二册专题六第4课“战后的西欧与日本”)

例6和例7所涉及的两个问题都非常复杂,不是学生一般的学习活动所能解决。例7中涉及市场经济的问题,我们国家对其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原来否定市场经济到邓小平南方谈话肯定市场经济的作用,在中共十四大中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就目前来说市场经济是较理想的发展模式。但如果就整个人类历史来说,这一问题就复杂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各不相同(譬如:市场经济在古代社会中是否最理想呢?)。笔者以为,类似这么宏大的问题均不宜作为学习思考的问题。

问题三:缺乏史料支撑,问题背景复杂

例8:有人认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新的“二十一条”,你同意吗?(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2课“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这一问题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资本的侵略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但问题在于:1、前文只简略提及“二十一条”,并没有介绍其内容与影响,必修第一册中也没有相关的内容,所以学生对“二十一条”了解并不多;2、学生也不知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具体内容,只能从课文中摘引一些结论性的语句解决问题(课文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叙述了两点,一是说“国民政府先后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条约”;二是“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总的来说都属于结论性叙述)。因此,这一问题未充分重视学生的背景知识,设计上也有违“论从史出”的原则,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养成是不利的。我觉得这一“学习思考”应该引入相应的史料加以完善: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中美双方船舶可以自由通过彼方领土,“不得课以任何过境税”,思考这一规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影响?为什么?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或影响。

例9:你认为“思想者”在想什么?(必修第三册专题八第2课“碰撞与冲突”)

例9虽然有图片资料,但如果不结合罗丹创作的背景是不易解决的。其实,本专题中有成功的典范,第四课设计了一个类似的问题:“请谈谈你对毕加索《格尔尼卡》的理解”。由于课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毕加索创作的背景,有了背景史实的支撑,学生思考问题就有了方向,而“‘思考者在想什么”的问题显然缺乏对创作背景的介绍。

例10:按照经济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的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3.1%提高到了32.4%,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年增长率为0.21%。如果这一测算基本符合史实,那么为什么中国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没有实现工业化呢?(必修第二册专题五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这一问题提供了史料,但是18~19世纪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实现工业化,所涉及的问题背景太过复杂,不能通过简单的思辨所能解决。笔者觉得讨论这种过于宏大的问题容易滋长“清谈”之风(这是我对现在不少历史课堂中流行的“探究”、“讨论”、“辩论”的感触,本文主要讨论人民版的“学习思考”,暂不展开论述)。类似的问题还有:

例11:美国的盖洛普公司在1982年、1993年、1997年、1999年进行了4次民意调查,其结果均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你认为科学和教育都很发达的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排斥进化论?(必修第三册专题七第2课“追寻生命的起源”)

美国人对进化论的看法问题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且不说达尔文本人都认为他的进化论丢失了两个“关键的环节”,信仰问题不是认知问题,全世界任何地区的宗教信仰都是很复杂的,这一设计把“信仰”问题纳入“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是不恰当的。

问题四:思维含量太低,设问意义不大

例1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必修第二册专题一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西门豹治邺反映了古代水利建设的一些特点,但如果仅仅是 “发生的地方”,就没有什么思维含量,不需要怎么“思考”,对理解水利建设也没有更大的意义。应该修改问题,使之更具思维含量:

“请查阅西门豹治水的故事,思考西门豹治邺反映了他的哪些品质?他的水利开发对魏国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例13:中国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必修第二册专题三第3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这个问题也没有“思考”的空间,因为课文明确写道:“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要设置“学习思考”,应调整为:“为什么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除上述问题外,还有其他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譬如:有些课文“学习思考”太过密集,三册教科书共有“学习思考”问题246个,平均每课近3个,但多的课有5~6个(必修第三册专题六第4课),问题过于密集,就与教学时间冲突;有些问题设问用词值得推敲等。

当然,教科书中不少“学习思考”的设计意图是摆脱过于机械的问题形式,为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提供一方自由翱翔的天空,但由于许多中学历史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标准答案情结”,还不能适应开放性较强的问题,结果,这些问题成了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从教科书编写的角度说,有些开放性强的问题可以结合“材料阅读与思考”栏目进行深化拓展,甚至可以考虑设置“课后探究”栏目;从历史教师的角度看,需要进一步更新历史课程和教学观念,摆脱“标准答案情结”,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作为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科书。

人民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4

年级:高一级 版本: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

政治教研组 胡 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一框题,是学习第六课的基础。本框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之一,也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因此本框题在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一单元的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下启第三框题我国的政党制度。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对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容结构

在学习第五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第六课讲述我国的政党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教材从回顾我国近代史开始,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三种执政方式,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性质和宗旨,最后说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我国的政党制度首先要讲共产党,而讲共产党就要先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本框题从历史层面切入到现实层面,层层深入地介绍了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原因、现实意义和三种执政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党领导地位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依据:这两点具体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的原因,这对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至关重要。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依据:这一理论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阐明中国共产党各种执政方式的含义及其联系。同时学生对党的执政方式容易简单地理解为十二字方针,而不理解其含义以及坚持这三种执政方式的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这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基础知识以及认知能力,我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认识党的执政地位及执政方式。

依据:课程标准3.8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

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党的自身条件决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2.能力目标

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鉴别能力。

依据:本框从中国近代史切入,将涉及到对近代几次民主革命和改良运动的评价,应该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依据: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我决定通过视频、歌曲和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材料设置探究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由学习小组合作组织答案,由我进行评价、总结、点拨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情分析

第一、从认知水平来看,学生接触过党的知识,但对党的理解还不深刻。第二、从身心特点来看,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比较活跃,但容易偏激。

(三)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能够达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框的特点和学情分析我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讲解法。

(四)学法指导

在学法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程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

导入:第五课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心内容;此外还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就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由此导入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新课开始首先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深对党的感情),在学生欣赏完歌曲以后设置探究问题一:借助历史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学生的回答做简单评价然后引导学生重温中国近代史,接着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开国大典的图片,播放视频《复兴之路》,使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让学生结合以上材料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中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的结论。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探究问题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哪三种建国方案?结果如何?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完成表格,说明是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并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突破重点)

其次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设置探究问题三:1.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说明了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由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分组讨论、回答问题,使学生懂得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三个才能”(让学生齐读)。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使学生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然后由胡锦涛的名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推导出党要不断提高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改进执政方式,从而引出第二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主要由我讲解,首先解释三种执政方式的含义并指出坚持“三种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要求。其次通过探究分析例题:“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强调党的执政地位和三种执政方式的区别,使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的理解。最后通过一个知识拓展:分析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把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区分开来、并加深理解。(突破难点)最后,大约还有5分钟的时间,设置了5道选择题当堂训练,以巩固所学知识。当堂训练: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

A.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C.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D.党员数量众多决定的

(二)作业布置:

背诵: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确立的原因,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固学案1——8,第10题。预习第二框体内容。

(三)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板书,以结构图的形式表明本节课的知识点及其关系。这种设计既有利于学生理清本节内容的思路、简洁明了,也有利于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史中和国人共民产的党选执择政:历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执政地位: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科学执政执政方式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地位及执政方式

(四)、时间安排

人民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5

1、教学内容

《剪一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后的实践活动课。

2、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新知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初步获得绘图、剪图等技能。

数学思考:在对简单图形变化、运动规律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在同伴和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并喜爱中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剪纸”。

4、教学重点

画和剪1个小人,2个、4个连续的小人。

5、教学难点

找“纸对折的次数增加,小人的个数也不断的增加,而且正好是原来的两倍”的规律。

6、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蜡光彩纸,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贴片、展板等。

二、教学流程

(一)情境渲染,复习导入。

(二)揭示新课。

(三)活动。

剪出1个的小纸人,2个和4个并排排列的小纸人。

(四)开放活动。

(五)本课小结。

三、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是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总结整理”为教学框架结构,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剪的技巧,主动构建并理解知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融观察、实践、交流、评价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1、探究过程中的主动建构。

从本质上讲,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自己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如在剪连续的小人时,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剪,而是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议一议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思考、尝试、实践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并理解知识。

2、实践活动中的思维训练。

从数学的发展来看,它本身也是充满着观察与猜想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思维能力。如当学生剪出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去猜想、推理、分析、表达进行自主思维活动。教师的设计层层推进,从剪一个小人,剪两个连续的小人,到剪四个、八个连续的小人,再到剪自己喜欢的、漂亮的连续图案,这样的设计正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3、总结整理过程中的思维发散。

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之后,总结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如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发现“纸对折的次数增加,小人的个数也不断的增加,而且正好是原来的两倍”的规律,这样的训练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新的发展。

四、板书设计:

剪一剪

小人个数对折次数

一个小人(图)1

二个小人(图)2

四个小人(图)3

《剪一剪》说课稿(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动手剪出有规律的图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

观察法,分层次教学法。借助图形,组织观察,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课件等活动,初步认识剪纸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教师展示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剪纸。

谈话:这些剪纸作品漂亮吗?这些剪纸中有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师:这些民间剪纸具有高的艺术价值,是民间艺术的美的展示,你们想学习剪纸吗?

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二、互动新授

1、教师展示课前剪好的一排小纸人。

(1)谈话:这是老师剪的剪纸,你能看懂老师剪的是什么吗?(手拉手的四个小人。)追问:剪出的小人有什么特点?(学生明确:每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是轴对称图形,四个一样的小人是手拉着手的。)

(2)教师:同学们真棒,找出了它们的特点,这四个小人是并排排列的,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

2、组织学生观察剪一个小人。

(1)猜一猜。

谈话:一下子剪四个小人有点难,我们可以先试着剪出一个小人。那怎样能又快又好地剪出一个小人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引导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

学生猜测,验证,尝试剪一个小人,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仪下。

(2)为什么只要剪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呢?

(学生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一个小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去剪。)

(3)追问:如果在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尝试剪。明确:如果在开口这边剪,会出现两个一半的小人。

谈话:看来即使是简单的剪纸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先画出半个图案,再剪,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还要注意不要在折纸开口处剪。

3、组织学生剪2个小人。

谈话:我们已经会剪一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2个拉手的小人呢?

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明确:对折两次就能剪出2个小人。

学生试着折纸,对折两次,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画小人的胳膊时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最后剪开。

展示学生的作品。

4、自主交流,组织学生学习剪一排小人的方法。

(1)我们已经会剪2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4个手拉手的小人呢?

组织学生分组剪一排4个小人,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课间展示剪一排4个小人的方法。

教师明确:把长方形纸对折后,只画半个小人,小人的中线应都是折痕的一边,画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

(2)展示学生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5、谈话:我们刚才剪出了4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你能想办法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指名上台演示,试着说说剪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

6、提问: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平移)

教师小结:这些小人不管是4人并列的还是8人并列的,都是通过1个小人平移所得。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课件出示:4个小人手拉手地站一圈。

1、同学们请看,这4个小人不是并排站着了,而是手拉手地站一圈呢,你能剪出这样的图形吗?小组合作试一试。

先让学生董脑筋想想应采取哪种方法,想好了,再动手实践。

教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正方形纸)怎样折才能剪出来?(先将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剪一圈小人的方法。

学生看课件演示,学习剪一圈小人的方法。(重点明确正方形纸的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剪一圈小人。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旋转)

四、课堂小结

师: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感受了一把兼职的快乐,剪出了平移和旋转的图形。根据图形的对称关系,我们只需要画出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完整的小纸人或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同学们的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剪纸,上面有很多好看的图案,你们想不想剪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展示。

板书设计:

高中历史说课稿 篇6

儒家思想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孟子、荀子发展,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宋明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明清出现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历年高考也多有涉及,因此本科十分重要。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A.通过复习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B.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归纳、概括和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C.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教学重难点:

①儒家思想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②通过问题探究,政史结合得出结论。

三.说学生:

高三学生已经对必修一、二、三及选修都已学过,还有一些电视剧的演播,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

四.说教法: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

I.导入:先通过二个题来回顾知识;

II.全程分析儒家思想(3.4.5.6.7),得出结论;

III.儒家思想的综合评价(8.9.10),得出结论;

IV.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11.12),得出结论。

人民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7

一、整体编排体例上过于注重政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必修Ⅰ主要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人教版、岳麓版等也是如此。但是,主要讲述政治并不等于完全不去涉及相应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如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中,竟然对三民主义只字未提,由此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对于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再者,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中,丝毫没有提到英、美、法、德四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问题,这样学生对这些国家代议制确立的深层次背景难以把握。

二、课题使用追求词藻的华丽,有失偏颇。如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这个题目的使用有些夸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两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将社会主义冠以“人类的阳光大道”似乎有些牵强。因此,笔者认为这个题目的出现有一种加剧两种社会制度对立的意味,将其改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既通俗又实用。还有专题七第1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第一子目“光荣革命”的使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为史学教育工作者,每个人都知道“光荣革命”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二者的关系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我们本着严谨的态度,切忌用小标题来代替大文章。再例如,专题九第3课“走向多极化”第一子目用了“别了,雅尔塔”的标题,可能受到毛主席《别了,司徒雷登》的影响,但给人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三、语言表述方面失误过多。教材第8页的“课前提示”中写道:“秦汉‘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政体”是一个特定概念,它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一国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体就是君主专制,而当今社会的两种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因而此处应改为“‘大一统’局面”更为合理;教材第83~84页写道:“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而3月16日,以新华社电的形式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其中写道: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见,这里不是把该内容写进第一款,而是写进了《宪法》第五条,作为第一款。 第139页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种族歧视问题,只提到黑人3/5的史实,实际上“未课税的印第安人不算”更能体现;第161页关于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论述中提到“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点不够准确。众所周知,这次革命出现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许多公社委员如欧仁·瓦尔兰、欧仁·鲍狄埃、弗兰克尔·莱奥等都是第一国际的出色活动家,不能说完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应该承认当时“普鲁东主义和布朗基主义在工人运动中还有很大影响,马克思主义尚未占统治地位” 更具说服力。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试想这套漏洞百出的教材怎么能够指导广大学生提高历史知识水平呢?

四、在内容的详略处理上不够恰当。如专题四第3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中,香港问题的由来可以作为课本页脚注释;专题七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中,“小密室的演变”可作为课本中的“知识链接”,另外本课没有涉及英国的两党制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遗憾或失误。更为遗憾的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居然只编排了一个课时,而旧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第五章、第六章,下册第一、二、三章全部都是我党的探索奋斗史。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两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个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四情”(国情、省情、地情、校情)教育;或组织他们参观革命纪念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或组织他们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劳动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 因而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未免有些平淡。

五、专题小结与测评中的“问题研讨”设置不合理。研讨是针对广大专家和学者而言的一个特殊用语,把它强加给学生似乎难以想象。特别是从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开始,每个问题研讨的难度都较大。没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想过后果吗?它同样也会使中学生对学习历史“望而却步”、“知难而退”。从当前情况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降低,使这个所谓的“副科”更加无人问津;再从深层次讲,现实中鄙视文科、“重理轻文”的现象很普遍,课后习题难度过大就影响到以后文理分科中学生选择学习文科的积极性。纵然这个教师讲课很精彩、很幽默、很受学生欢迎,可是这时候的历史就演变成他们放松精神,享受生活的工具了。

诚然,在长期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阴影之下,人民版历史教材就像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很多方面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全的成熟,我们不能做一个苛刻的挑剔者,更不能成为新课改步伐的阻挡者,本着对学生负责、对高考负责的态度,承认教材编写的不足之处,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所以笔者很同意江苏省连云港市振云高级中学房莉老师提出的观点“理解是永恒的普世原则,具体到历史教学中,理解就是教师挖掘出教科书中有层次性、丰富性的逻辑体系,不仅有利于掌握知识,拓展视野,而且体系本身也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成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因此我们既要有对新教材的‘批判’意识,更需要有对新教材的包容、理解意识,理解基础上的批判性更有说服力、震撼力”。

参考文献:

沈为慧.对新课标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几点质疑 乔明顺.世界近代史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1-25(1).

王秀章.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思考 房莉.“谁解个中味”——浅谈人民版的“另类”风格.

(作者单位:陕西省定边中学)

责编 / 齐鲁青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课本由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述了隋朝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后,因为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却又在隋炀帝的急政下迅速走向灭亡的过程。

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在隋文帝的励精图治下,隋朝政治统一集权,经济繁荣富足。但因为隋炀帝的好大喜功,他的“大业梦”直接导致了隋朝二世而亡。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为“繁盛一时的隋王朝”。根据教学主题将内容整合成四个部分——隋朝的建立-再造统一、治国的智慧-开皇之治、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隋朝的灭亡-警世恒久。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初中七年级学生

从学生知识储备来看,在日常生活中对隋朝有所了解,但在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影响下对隋朝出现偏见与片面的认识。因此,本课在以上整合的子目下,补充相关历史故事,以建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故事展开新课学习。

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还不能对历史事件有全面与深入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整合三维目标,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展示纪年表与讲述两位帝王的主要事迹,学生了解相关史实,完成历史时空观的建立。

2、通过材料展示和分析对比,了解开创科举制度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3、通过展示地图、贴纸的方式,了解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以及概况

4、通过材料展示和问题探究,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大运河,正确认识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历史教训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结合教学目标,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了解开创科举制度的影响;掌握大运河的概况及意义。重点在于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是本课主线下的突出表现部分。只有正确理解科举制度及大运河的内容,才能充分理解隋朝的繁盛以及隋朝速亡的原因。

本课难点为: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教训。难点是理解与领会知识点深层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本课中需重点攻克部分。学生因为后人评价及影视作品的影响,往往不能客观评价隋炀帝,以及正确认识隋朝灭亡原因。

五、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提高学生接受程度,我将采用讲授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和问题探究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教法包含学法,学法体现教法,因此,与教法相对应的学法是观察法、材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教学过程将以遵循“以思维冲突引起学习兴趣”、“以故事讲述建构基础”、“以开放性问题升华历史认识”的三大指导思路。“以思维冲突引起学习兴趣”,旨在通过调动学生固有思维与历史现实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故事讲述建构基础知识”,通过讲述隋文帝发迹史、两个皇帝的治国措施、隋炀帝的主要事迹,让学生拥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突出本课重点。最后以“开放性问题升华历史认识”,以总结性的开放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三大思路设计下的教学过程,同组为整体,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课程重点,攻破教学难点。

1、导入部分:

精彩的导入能吸引学生兴趣。

本课以对历史名人排行榜的思考进行导入,最后揭示隋文帝杨坚最终击败了唐宗宋祖等更为熟悉的历史名人,进入美国学者麦克哈特的排行榜。以此为第一个思维冲突,引出隋文帝建立隋朝的伟大事业

2、第一子目:隋朝的建立-再造统一

先展示历史纪年表,使学生认识到隋朝统一的意义以及完成历史时空观念的建立。

接着以隋文帝的发迹故事和伐陈之战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隋朝得以建立的历史背景,引出思考题一。再通过对四则材料进行分析,完成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3、第二子目:治国的智慧-再造统一

从“开皇之治”这一称呼的意义出发,让学生了解隋文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较大发展。据此带领学生学习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措施。

政治方面的科举制度是本课重点,我将通过讲述王凝之与房玄龄的故事,对比两种选拔制度,让学生思考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经济方面,则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隋初百废待兴的经济状况,并结合书本知识简介隋文帝的经济措施。

最后通过史料数据,让学生体会到隋朝经济的繁荣。

4、第三个子目: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

我将首先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几乎在修建洛阳城的同时,隋炀帝还要开凿大运河。引发学生思考。

接着通过分析一首民谣以及对隋朝疆域图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梳理开凿大运河的真实用意。

然后通过自制地图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总结出1+2+3+4+5的口诀,加深学生对大运河概况的理解与记忆。

最后展示古人对大运河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思考题二,培养学生学会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5、第四个子目:隋朝的灭亡-警世恒久

以“印象隋炀帝”作为引入,展示隋炀帝的“大业梦”政绩,通过后人的刻板印象与历立体的隋炀帝对比,激发思维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热情。

接着通过三则材料,以“大业梦”与民不聊生、动荡再起的社会情况做比较,引出思考题三。并结合史料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正确认识隋朝灭亡是本课的难点,为了升华同学们的历史知识迁移能力,我将以小组讨论,探讨思考题四。以突破本课难点,培养同学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以隋炀帝戏剧性的下场,结束本次的新课学习。

6、课堂小结

将以中考题目,当堂检测学习成果

七、板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9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民主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张澜在发言中所讲的“它”是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意味着()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诞生

C.全国政协及《共同纲领》代行全国人大及宪法的职能终止 D.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完成

3.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5.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1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6.下列制度中,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制度是()A.一国两制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是新疆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大胜利。”由此可知()A.新疆不再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B.有助于加强和巩固各民族间的信任和团结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组成人员全部来自维吾尔族 D.新疆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李成武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说:“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开始的一场意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使得社会发展程度各异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共同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这说明()A.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对外开放 B.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有完全的自治权 C.民主改革是为了废除剥削制度和消灭阶级压迫 D.民主改革使中国各地区的发展趋于一致

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指出与图一相关的重要历史信息,并从新中国政治建设方面评价其意义。(6分)

(2)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6分)

(3)概括新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6分)

课时达标训练(十一)1.选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是新中国政权建设的法律依据。

2.选C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共同纲领》代行宪法的职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共同纲领》代行宪法的职能结束,故C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B项错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D项错误。

3.选B 关键信息“1954年”。A项是在1949年;C项是在1956年;D项是在1956年。

4.选C 关键信息现代中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A、B、D三项虽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内容,但不是最佳选项。

5.选B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可知,B项符合题意。

6.选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7.选B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我国通过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新疆等地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B项正确。

8.选C A项错误,材料中的时间限定为“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对外开放是在1978年后;B项错误,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只有“高度的”而非“完全的”自治权;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少数民族地区都要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C项符合题意;D项“趋于一致”的说法有误,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

9.解析:第(1)问,考查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成果,但评价一定要概括。第(2)问,根据图片判断即可。第(3)问,实际上要求回答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1)信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中历史万能说课稿 篇10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万能说课稿(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历史万能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地位及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现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总结,又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背景。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根据新课标我设置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萨拉热窝事件,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交战双方、性质、结果及以及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3、通过评价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多角度地观察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构建本课知识树,探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战争的性质、后果和深远的影响。

2、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以史为鉴的意识。

3、通过图片欣赏,观看影片,焦点关注,时事报道等活动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战争的憎恶、对和平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世界和平。

2、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性后果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大战的性质及大战结束的原因。

二、说学情

年龄特点:思维敏捷、积极性强、好奇心重,关心国内国际局势。

具备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和简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看待事物基本上能辨别是非,但不够全面;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通过6W法、阅读分析法、情境体验法、归纳构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教法

通过学案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材料教学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

(一)图片导入、情境激趣

通过现代战争的图片展示,导出发生于1914—1918年燃遍全球战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用6W法(原因why、时间when、人物who、地点where、经过what、性质结果影响how)自学“一战”的基本概况。

(三)互动交流、质难问疑

设置了“时事报道”环节:

小组合作后,学生派代表以记者身份对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进行报道,增强故事性,让学生明白萨拉热窝事件是大战的导火线,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此外,还设置了“合作探究”环节:

1、探究问题一:“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材料得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让学生对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探究问题二: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从刺杀目的、手段性质、刺杀结果三方面来评价。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和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一分为二”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通过这种途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世界和平。

3、探究问题三:“一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学生从各个国家的角度归纳概括得出答案,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并从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4、探究问题四:“一战”的性质和影响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一战”爆发的原因,参战国的性质和目的以及战争后果等方面出发,分析得出它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战争的深远影响是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这场战争是一场罪恶的战争,同时它也改变了国际格局。

(四)以史为鉴,情感升华

通过观看《凡尔登战役》视频,让学生感悟战争的残酷性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让学生树立和平的意识,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我通过以上途径来突破本课重难点。

(五)整理归纳、知识建构

让学生自己用知识树归纳本课知识点,建构本课的知识框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让学生根据学科特点主动获取信息,提炼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规律性认识,掌握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用“一二三四”总结本课。

最后,本课的教学设计适应现代课程观要求,发挥历史的现实性功能,拉近历史与现实、与学生的距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

五、教学反思

1、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读问题的时间不是太充足,必将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效果。

2、讨论的重点还可更多地放在结合实际方面。如现在的美国对伊拉克、利比亚的战争,“斩首”行动等,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恐怖行为?个人所进行的和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活动性质一样吗?对现在美国的行为如何评价?

高中历史万能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本节课承接本单元的第2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同时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原因,从而为学生以后学生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二)学法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学习激情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一是观察学习法,充分运用材料作铺垫,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期望学生在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培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辨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

二是思辨学习法。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创设各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合作与交流中切实体验历史,深刻理解历史。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带领同学们回顾一下第2、3课学习的内容,因为第2课讲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讲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对这两节课内容的复习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脉络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接下来就通过对胡惟庸案的讲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一段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资料,提示学生大肆杀戮功臣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接着引导学生看课本提问他们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得出明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于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清宫戏中见到的一些现象,通过讨论来总结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因为最近有关清代宫廷的电视剧比较多,学生们应该都接触过。这是难点“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解决方案。

难点“宰相制和内阁制区别”解决方案: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其《国史大纲》曾指出:“(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宰相是“大臣”,握有大权的阁臣只是“权臣”。然后通过课本P17“历史纵横”中张居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比如张居正当时是有皇太后的支持。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张居正死后的下场可以证明这点。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难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内阁和明清时期内阁的比较这一探究性问题来认同学们认识到:明朝的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中国的内阁使得中国走向专制、愚昧,而西方近代的内格使他们走向民主、科学。从而引导同学们来总结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3、课堂小结

在讲授完本节课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力求本课内容当堂消化,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5、布置作业

高中历史万能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美苏争霸》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有关二战后的形势变化,又启示后来的国际格局的形成。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认识美苏争霸的原因及后果。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与价值观

首先在合作探讨、释疑解难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其次正确认识美苏争霸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在历史上落后的国家建成高度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任重而道远,另外对待今日的美国,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它的霸权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借鉴它政治谋略的合理部分,这是一个合格的具有民族危机感的社会主义公民应有的理智的分析。

本节难度大:内容抽象概括,且概念多,观点多,理论敏感点多。

3、教学重点:美苏争霸三个阶段中苏联的战略意图与美国在第二阶段中的政策调整。因为这两点的掌握对于学生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国际形势有很大的帮助。

4、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美苏争霸中,既有紧张又有缓和的局面。因为教材对此只作概括性的列举,并未具体分析,难以理解。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能力。此外,他们的信息来源较广泛,思想前卫活跃,对美苏争霸多少都有一点自己的独立的看法。因此要在课堂教学抓住学生思维热点,既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美苏争霸,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国际形势。

三、教学策略

1、教法运用

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主动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感悟历史。

2、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法、比较法、讨论法、分析法等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培养自学能力。

四、过程设计

1、导入。地图,显示美苏方位。

提问(1)战后初期,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主宰的国家是哪两个?

学生回答:美国、苏联。直接导入本课主题。

2、破题。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这是任何一节历史课都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目的是从破题入手,使学生形成本节教材最基本的历史概念。

提问(2)什么是美苏争霸?

指导学生阅读、概括教材有关内容,形成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形式(现象)和内容(实质)两方面对这个概念进行解析。

3、分析原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问题(3)美苏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在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及教材挖掘和分析上,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其根本原因。在这里我让学生看一段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4、梳理过程。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旨在弄清美苏争霸的基本过程。

方法:通过以下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

问题(4)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起止时间、双方首脑、代表事例、基本态势?

这里涉及到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下大力气,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里,我主要是用表格的形式归纳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而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教材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如:

在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的学习中,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出现“古巴导弹危机”?这里通过古巴导弹危机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巴导弹危机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结论: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播放视频资料使学生的参与程度得到提高,再现历史情境,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第二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苏联为什么要入侵阿富汗?在这里展示世界地图,指出苏联和阿富汗的地理位置,通过设置如下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全球四大洋,苏联仅有一洋不临,请问是哪一洋?苏联要控制印度洋必经哪里?苏联控制印度洋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至于如何理解美国在第二阶段中的政策调整?这里关系到美国的两任总统及他们的对外政策,只要对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理解美国政策调整的本质了。

在第三阶段的学习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为什么推行这个计划?对于这个问题,我预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让有准备同学讲解“SDI”及“NMD”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对80年代美苏两国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美国推行这一计划的目的是企图在美国经济复苏而苏联经济陷入困境之时,乘机击垮苏联,夺取世界霸权。

为什么美苏争霸中既有缓和的时刻又有剑拔弩张之时?其实说紧张尚可理解,如何看待缓和呢?这是本节的难点,这里采用师生互动讨论的方法,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发掘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根本原因,得出这样的结论:双方的意图在于“以退为进”;根本原因是双方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这样做可以深入浅出地解决了本节的难点问题。

问题(5)战后苏联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苏联在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战略意图,因为教材中已经有叙述,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表格将知识归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苏联在美苏争霸三个阶段会有这样的对外政策?因此,我在引导学生制作表格的时候,将苏联每一阶段政策制定的背景考虑进去了,并且还增加了苏联在斯大林领导时期的有关内容,以便学生复习和将知识系统归类。

5、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设计一些具有思辩性的问题,分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辩论。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如:

问题(6)美苏争霸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从美苏争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注意引导学生分别从对美,对苏及对世界局势等三方面分析其影响,学生根据课内外所掌握的知识,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实事求是地逐一列出美苏争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6、板书设计

7、总结与反馈

主要任务:巩固和落实课堂教学内容。

(一)小结:

1、美苏争霸过程中,互有攻守,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美苏双方的经济军事实力的消长

2、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

美苏的对外战略和国家利益

(二)从争霸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给学生命制4道左右选择题,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万能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提炼教材信息:(本环节约8~10分钟)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本课的主要信息,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大部分知识点初中已学过,避免占用大量时间。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探究讨论:(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目的: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探究,践行“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探究(一):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突破重点1)

中央集权制度,要联系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对于这一概念,只要学生能看到中央集权是与地方分权相对立这一点,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个方面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与环节二简单重复。

探究(二):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突破重点2)

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臣对实行分封和郡县讨论文字(文字详见课本第17页),引导学生从这段史实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绾,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观点,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和利弊,认识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只能服从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讨论,结合教材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和对后世是具有进步意义以及消极影响

(1)对秦朝当时: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对后世: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秦始皇专权,进行残酷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统一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为历代的重要的史鉴之一。

引导学生将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不仅要考虑其进步意义,还要考虑其消极影响,不仅看到对当时的影响,还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课堂小结

(约1~2分钟)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专制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课堂小节不仅仅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前后引申,让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约5~6分钟)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

(一)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二)用稿纸写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本环节设置突出对本节课主题的测评,测评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测评,所提出的问题课下或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解决。

5、布置作业

课下小论文撰写:

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依靠强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短短十一年历二世而亡,成为后世重要的史鉴之一:唐朝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结合课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说法?请说说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环节要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所学,归纳整理思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题目属于课后”思考与探究"栏目问题,考虑到课上时间紧无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当天完成收齐,并检查评分,选出优秀小论文下节课课堂表扬,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避免放任自流。

高中历史万能说课稿5

我今天说课的课例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专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中的第一课《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说课内容将围绕六个方面展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讲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是专题六的第一课,专题六是新高考增加的考试内容,主要讲述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精华—民主与法制,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第一课的内容是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赖以萌芽、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认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很大,从中对我们有所借鉴。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本专题还是在政治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通过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的阐述,来认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和社会基础。

2、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的`了解,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本课三个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西方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作用。

突破策略: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分析古希腊的地理环境,进而分析这种地理环境对希腊产生的影响,并且与古代中国进行比较,从而能更好地理解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作用,以突破重点。

2、教学难点:西方的民主政治兴起于古希腊的历史条件。

突破策略:结合教材三个子目,设计“古希腊考察团”,通过三个行程考察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古城邦、古公民,在情景教学中,领会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三个条件,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四、分析学生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说学生)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福安二中的高一学生,他们思维较活跃,乐于表现,但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而且知识缺乏系统性。因此,在高一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再现生动直观的历史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并力争在能力上有所突破。

2、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教材上编写的较为详细的内容,对于重点、难点,我采用

(1)图片展示法:高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相对薄弱。通过展现古代希腊文明和地理环境组图,加深学生对城邦的印象,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城邦形成的原因。

(2)比较法:运用比较法从地理环境方面分析比较古希腊民主制度和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

(3)课堂讨论法:教学过程中,对于思维能力要求高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这既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又可培育同学间相互探讨的氛围。

(4)情景教学法: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西方世界的公共政治氛围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知水平得到发展。

3、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合作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我尽可能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为目的。因为只有通过个体独立思索、探究发现而建立的知识系统,才是最稳定的。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如何导入新课是上好每堂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良好的导入语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1、本节课我是通过一组图片导入,图片展示古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设计导语:古希腊文明光辉灿烂,一直影响到现在。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大地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文明,又是在怎样的政治制度下,古希腊文明会有如此灿烂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古希腊文明灿烂辉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授打下良好的铺垫。由此导入新课。

2、展示课题,解释何为民主

(二)讲授新课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一次“古希腊考察活动”,通过三个行程的情景教学,考察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古城邦、古公民,领会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三个条件。这样做的目的:学生作为考察团的成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知道考察的内容就是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要点,达到提高45分钟的课堂学习效率。

第一步分析第一个子目——蔚蓝色的希腊(考察团的行程一:惊鸿一瞥鸟瞰古希腊)

本子目是教学重点,主要阐述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地理条件。

在这个教学环节充分运用多媒体,(1)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两个问题

①就地理环境而言,希腊有何特点?

②希腊的`这种地理环境对希腊产生了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等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引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分析古希腊的地理环境,进而分析这种地理环境对希腊产生的影响,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2)展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地图,对比分析:

希腊的地理环境适宜进行哪种经济活动?

中国的地理环境适宜哪一种经济活动?

思考: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政治各有何影响?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成果置于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理解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极其不同特点,能够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区域文明形成的关系,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第二步分析第二个子目——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考察团的行程二:身临其境考察古城邦)

这个环节采取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四个问题,去考察希腊古城邦的特点,认识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

合作探究

第一组考察内容:城邦是什么?从城邦的概念中你能得出城邦的特点是什么吗?

第二组考察内容:古代希腊为什么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而是形成众多城邦呢?

第三组考察内容:城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分别是什么?

第四组考察内容:城邦制度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有何影响?

第三步分析第三个子目——希腊的公民(考察团的行程三入乡随俗接触古公民)

这个环节采取情景教学法,设置一个古公民的家庭情景,引导学生去考察这个古公民的家庭,探究五个疑问,弄清

(1)什么是公民?

(2)公民具备哪些权利?

(3)公民的基本素质?

(4)为什么公民的集体荣誉感特别强?

作为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各城邦的公民从小接受系统训练,具备了一定参政素质,成年后为城邦贡献自己的个人才智和力量,推进各城邦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繁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引导学生回答:一个现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从而实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四步巩固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个明确完整的概念,强调重点和难点,必须做好课堂总结。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梳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巩固知识

第五步课后探究

作业的布置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所以作业的布置一般是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计划,还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研讨的能力。

布置作业: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标古今中外历史相联系的整体史观。

第六步板书设计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一、希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

二、希腊城邦制度——社会环境

三、古希腊公民的素质——重要保障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三个行程、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与探究,使整节课的效果较好,双边活动也比较活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课堂教学时间不容易掌控,完成教学所需时间比预计要多些,导致后面总结提升部分以及练习时间不够。

总之,本课教学按照双主教学的模式,依据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主动生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高中历史万能说课稿6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内容,本课有四个子目,分别是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学好本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掌握两宋时期的政治与军事,使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通过三年的历史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的历史知识,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方法,但是他们对于历史的了解还停留在表象,不能理清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实质,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和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宋史》等相关文献和表格资料,了解宋初专制主义集权加强的背景,客观地分析出加强集权的措施给当时北宋带来的作用,同时掌握北宋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2、通过史料分析等方式,将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放置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加以分析,客观地评价这些措施的作用,并且分析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3、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能够感悟到王安石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民族气魄,同时也能辩证地看到专制集权的作用,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北宋集权的措施;王安石变法。

【难点】

北宋集权措施的影响;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我将采用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谜语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展示与王安石有关的关键词:“唐宋八大家、临川先生、改革家、《梅花》”,在学生明确是王安石后,我将进行设问:王安石生活的北宋在政治和军事上是怎样的状况?他进行的变法又为什么会失败?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出示谜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更好的进入课堂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首先,我会展示五代十国政权更替的时间轴并请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北宋采取集权措施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明确其原因是吸取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教训。其次我将展示《宋史》的史料节选,请学生根据史料总结出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紧接着,我将展示表格,请学生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加强皇权的措施。在此之后,我将用讲授法,讲解重文轻武的措施。最后,我将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探讨:北宋集权措施的影响有哪些?学生讨论时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在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学生起来回答,并对他们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和完善,明确这些措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另一方面影响了行政效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史料,增强史料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我会出示北宋、辽、西夏对峙图,请学生结合图片说一说北宋周围有哪些民族政权?在学生明确辽、西夏后,我将出示《宋书》的史料节选,分别请学生归纳出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军事冲突。在此之后,我将出示北宋军队人数和军费增长的表格,请学生从表格中归纳出当时北宋冗兵冗费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提高学生图片分析能力。

(三)王安石变法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会提问:面对统治危机,北宋统治者进行了哪些改革?学生结合教材明确有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会通过介绍让学生明确庆历新政是范仲淹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的改革,结果是失败的。之后,我将请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王安石变法涉及到哪几个方面?变法的原则和目的又是什么?在学生明确富国强兵等答案后,我将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中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节选,请学生观看纪录片,总结出王安石在富国和强兵中采取的措施,如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等。最后,我将讲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一方面用人不当,另一方面损害了保守派的利益。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烘托课堂氛围。

(四)南宋的偏安

在这一部分,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请学生结合图片归纳出南宋和金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军事冲突,在学生归纳完毕后,我将出示岳飞的《满江红》,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和岳飞有关的故事,感悟岳飞的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古诗,体现历史学科综合性,培训学生人文素养。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请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出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概况,下节课分享。

上一篇:中学自考励志语录下一篇:坑人逗人的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