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党委信息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5-05

在全市党委信息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用7篇)

在全市党委信息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一、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做好党委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的信心

近几年来,在市委和各级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各级党委办公室和广大信息、督查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开拓创新,为市委和各级党委的决策以及推动决策的落实提供了较好的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信息工作的服务水平有了大的提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认真收集整理各地各条战线工作中好的做法、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建议意见以及外地的先进经验,及时编发信息,取得了明显成绩。《温州信息》(领导参阅),注重收集和调研涉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重要的社情民意,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使一些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尽早进入了领导视野;《温州信息》(普刊)重点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特别是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温州学全国”解放思想大行动、“效能革命”、“化纠纷、解难题、办实事”活动等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情况,编发了一批信息专题,比较好地反映了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紧急信息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特别是我市市场经济起步早、各种矛盾和问题暴露早、热点难点问题多、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也增多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健全紧急信息工作责任制和迟报漏报通报制度,加强了对有关单位部门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协调,紧急信息的快速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专报信息坚持“快报、报好”原则,及时向上级报送市委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动作和举措,向中央办公厅、省委办公厅报送了大量信息,充分展现了我市各行各业改革和建设的新成就,较好地反映了温州工作的特色。

二是督查巡视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围绕“一港三城”战略的实施,强化跟踪督查、联合督查、新闻督查、明查暗访、巡视检查等手段,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决策督查方面,从1999年开始,实行了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分工负责制,通过年初分解细化市委全会精神确定全年重要工作事项,年中、年末2次跟踪督查,在媒体上公布督查结果,有力地推动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在专项督查方面,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就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立项督查,据统计,去年以来先后对“全国看温州,温州学全国”大讨论、大行动、“效能革命”、禁毒工作、打击走私、宗教管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挂钩扶贫、“千百工程”等20多项重要工作进行了立项督查,刊发《督查通报》近100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去年组织了“挑刺”活动”、“拔刺”行动,在温州日报上开辟了专题栏目,通过明查暗访等手段,对车管所的办事难问题进行了新闻曝光,市公安局和车管所对此高度重视,立整立改,提出了“打造服务型车管所,两个月还群众一个满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初,市委督查室以“一把手”抓落实为载体,积极配合市委抓好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最近,围绕市委、市政府阶段性中心工作,认真抓好民间划龙舟活动管理和劣质奶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跟踪督查,为市委抓好有关工作落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领导批示件办理方面,今年市委督查室已办理市委领导批示件121件,做到及时办理,按时反馈,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对一些重要的领导批示件,督查室还经常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调查,并协调抓好有关问题的解决落实。在巡视检查方面,2006年市委成立巡视室以来,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的政治优势,抽调市直部门骨干力量,共组织开展了17项巡视调研活动,及时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督查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今年,市委李强书记对督查工作作了批示:督促检查是决策落实的重要推动力,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切实重视和加强督查工作。近年来,市委督查室扎实工作,成效显著,成为市委抓落实的重要载体。

三是信息和督查的队伍和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召开例会、以会代训、调研活动、电话联系、部门走访、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全市信息和督查干部队伍业务培训和沟通协作。去年市委办信息处为县(市、区)委办及市直机关部门作了10多次信息工作辅导,并选调了县(市、区)委办3名信息骨干人员到市委办信息处顶岗培训。市委督查室为县(市、区)委办及市直机关部门作了多次工作辅导。在工作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系统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健全了紧急信息报送网络和工作制度,加强了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建设,强化了非工作时间值班工作,建立了信息网页并进行了试运行,信息网络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督查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市委领导批示件办理工作制度和专项督查运作机制,明确了市委领导批示件、专项督查的办理规程和要求,严肃办理时限和工作纪律,促进督查巡视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

总之,近几年来,我市党委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工作中也涌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和市委办公室向全市信息工作和督查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向这次获得先进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希望各级党委办公室和从事信息和督查工作的同志发扬成绩,增强信心,踏实工作,努力把我市党委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委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的新要求

信息是决策和管理工作的基础,督查是领导和领导机关抓落实的重要手段。信息和督查工作的好坏,不仅反映了办公室为党委服务的层次和质量,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委的整体工作水平。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委信息和督查工作面临的环境形势、任务要求、工作手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际局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在宏观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加快发展的同时,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以及恐怖主义等都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安全。我们温州地处台海前沿,有50多万温州人在世界各国经商,又是境外天主教势力渗透的重点地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既要有全球眼光,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密切关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动态,捕捉可借鉴的世界先进经验;密切关注海外温州人的重大情况,了解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密切关注敌对势力的渗透情况,掌握他们的新动向,为党委决策提供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要求我们从事督查工作的同志,开阔眼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督查方式、方法,善于借鉴先进的督查手段,更好地把握党委工作的重心,推动工作落实。

第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省委提出了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加快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市委作出了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建设更加富裕小康社会的部署。年初,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对今年工作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开拓创新,打造品牌,狠抓落实”的总体要求;这个月中旬,市委又召开九届四次全会,对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建设“平安温州”,努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做了进一步部署,全市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同时,温州是市场经济先发地区,各种问题和矛盾暴露的也相对较早,“四个多样化”更加明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任务也很重。这就要求我们的信息部门,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深入研究“一港三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发现和总结工作中的新经验和新做法,不仅要报成绩要报喜,还要报问题报忧,特别要快速、准确地报好紧急信息;不仅要报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工作情况,还要报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报好社情民意;不仅要报本地信息,而且要收集兄弟城市和先进地区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求我们的督查部门,要善于学习借鉴外地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紧紧围绕“一港三城”战略,牢牢抓住党委决策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党委主要领导的关注点、千方百计贴近市委的思路和节拍,有的放矢,敢督敢办,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切实推动党委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

第三,党委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自身的发展变化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年来,党委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规律。比如,在信息工作方面,一是紧急信息已成为党委信息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了加强这方面工作,中办和省委办都已经对信息工作考核办法作出新的调整,明确了对紧急信息迟报、漏报实行一票否决。二是进一步提高为市委和各级党委决策服务水平已成为我市党委信息工作的重点工作。三是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使党委信息工作的主渠道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更新设备,提高技能,整合网络,以快制快,这是党委信息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督查方面,中央十分强调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抓好有关工作的落实显得更加紧迫。同时,上级党委领导机关及本级党委领导对督查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6月2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批示件办理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及时做好省领导批示办理和反馈工作,切实加强对领导批示件的管理。文件规定各单位应在收到省领导批示后15日内办理完毕,并报送结果;要加强对批示件的管理,按照规定传达领导批示,防止泄露、散失领导批示。如何规范运作,促进督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成效,对于督查部门来说尤为重要。

第四,我市开展的“效能革命”对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8月份,市委在全市部署开展了“效能革命”,今年又根据省委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在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全市性大会上对深化“效能革命”作了全面部署。上半年,李强书记又在市直机关深化“效能革命”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创建机关服务品牌作为“效能革命”的目标定位,把行政管理流程再造作为“效能革命”的重要内容,把正确的政绩观和用人导向作为“效能革命”的动力机制,把深化政府改革作为“效能革命”的根本手段。所有这些,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效能革命”内涵,也为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所从事的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是一项时效性、服务性特别强的重要工作,信息和督查工作部门,是各级党委办公室推进“效能革命”的一个窗口单位。应当看到,这几年,我市党委系统信息和督查巡视队伍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对照“效能革命”建设的高标准,一些单位和同志在宏观把握、综合分析、快速反应、规范运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一定要结合“效能革命”,积极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进一步提高为市委和各级党委决策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总结上报我市在推进“一港三城”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经验和特色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处置紧急突发事件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抓落实的力度和水平,努力在“效能革命”中抢先一步、快人一拍,争做“效能革命”的表率。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思路,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这条主线,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作风,以机关效能建设为载体,以提高全市党委信息和督查工作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重点,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以快制快,打造信息精品;攻坚克难,强化督查力度,努力开创我市党委信息和督查工作的新局面。

三、求真务实,努力提高党委信息工作水平

根据今年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的新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工作要着重在发挥好四个作用上下功夫,求突破。

(一)要在发挥信息工作的“窗口”作用上下功夫。信息专报工作是上级领导了解各地工作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大胆实行市场取向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先发优势,很多工作都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最近几年,市委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温州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使我们温州再度成为世人瞩目的热点城市。宣传温州经验,展示温州形象,是我们每一位信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信息工作网络比较健全、触角比较灵敏,在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好、运用好。要按照市委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及时发现挖掘好典型、好经验。比如,在如何推进温州民营经济的创新;如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育软性战略资源;如何搞好品牌温州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多文章可做。我们一定要加强信息的提炼加工,努力做到“精、新、特、深”,提高专报信息的质量,把市委的重大决策和温州的特色工作向上报送好。此外,我们还要大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加强与宣传部门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大信息工作的影响面。

(二)要在发挥信息工作的“参谋”作用上下功夫。为各级党委和党委领导的决策服务,是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衡量信息工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做到两个紧贴一个拓宽。一要紧贴党委中心工作,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广大从事党委信息工作的同志要深刻领会,统一思想,进一步加深对市委工作部署的认识和理解,把信息服务和督查工作贯穿于落实市委总体要求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为市委和各级党委服务的水平。二要紧贴领导决策需求。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需要大量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作为了解情况、作出决策、指导工作的参考和依据。信息工作要出成效,必须做到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供领导之所需。为此,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必须站得高、看得远,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模拟思维。要善于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对策,开展工作。市委办信息处要在深刻领会市委重要工作和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的基础上,定期以信息需求要点的形式书面下发,各地和市直单位的信息部门要牢牢把握重点,有的放矢,全方位地了解、掌握和报送信息,形成信息工作“从市委中心工作出发,服务于市委中心工作”的良性循环。三要拓宽信息的视野和信息来源渠道。温州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的大背景,离不开国内的大环境。市委和各级党委只有及时广泛地掌握国内外、省内外瞬息万变的各种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才能发挥我们温州的优势,扬长避短,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占据竞争的制高点。这就要求我们的信息工作部门必须改变工作方式,建立突破地域局限的信息收集制度,并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当前,尤其要重视发挥好我们那么多的驻外办事机构和各地温州商会的优势,密切关注全国各地特别是一些先进地区的工作和发展情况,给领导提供更多有借鉴价值的外地信息。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信息的综合加工问题。从近年来全市上报的信息来看,动态性信息比较多,综合性信息比较少;一般化的、简单罗列情况和现象的信息比较多,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对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一定启发性和借鉴价值的信息偏少,特别是问题类的信息很少,难以满足市委领导进行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需要。最近几年,市委办信息处不断加强了对信息的综合处理,比如对重要工作部署和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经过信息的分类积累,综合处理,提出比较系统、比较深刻的情况、意见和建议,形成专题材料以领导参阅的方式报送给有关领导,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这样做,对领导指导工作,制定决策有更大更直接的参考价值。希望全市各信息部门不断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处理,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为领导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三)要在发挥信息工作的“哨兵”作用上下功夫。紧急突发事件事关社会政治稳定,及时、准确地报告紧急突发事件,为市委和各级党委站好岗放好哨,是信息工作肩负的重大责任。当前,漏报、迟报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今后一定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严肃上报紧急信息的纪律。最近,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重申了紧急信息报送的纪律和要求,大家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报好紧急信息。现在,网络四通八达,任何信息想堵、想瞒是不可能的,相反只会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并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认真落实紧急信息报送责任制,严格实行重大信息迟报、漏报、误报的通报批评制度,切实抓好紧急信息的报送,做到重大紧急信息不迟报、不漏报,为市委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当好参谋助手。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重要紧急信息的,除按办公室系统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按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二要切实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处理紧急信息,关键要做到“快”和“准”。“快”,即快速反应,就是要做到快速掌握,快速核实,快速报告;“准”,即准确无误,就是要做到事实准确,把握准确,报送准确。各信息部门要潜心研究把握紧急突发事件从萌芽、发生、发展到可能引发其他后续情况的规律,尽快建立健全紧急信息预警处置预案,切实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敏感性问题的收集、分析和报送。广大信息工作者要苦练紧急信息处理的基本功,对紧急信息报送范围和标准的把握要准确无误,对文字的综合和输入要快速敏捷,对事态的发展及事件的处置要参谋在前,把快速反应、正确应对贯穿于紧急信息处理的各项工作之中。市委办公室信息处要加强对紧急信息报送的业务指导,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不断加强改进,切实提高各地各部门上报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三要确保党委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以党委办公室为核心,各地各部门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是发挥好党委信息主渠道作用的重要保证。今后,各县(市、区)和市直机关各部门一旦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必须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向市委及市委办公室报告,在工作时间内报市委办公室信息处,非工作时间报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各市直部门在向省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必须报告市委及市委办公室。对于特别重大的紧急突发性事件,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必须首先报告市委及市委办公室,由市委办公室根据市委和市委领导的要求,统一协调,核准把关,再分头上报,确保上级党委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对此,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理解,严格执行,进一步形成报送紧急信息的合力,进一步发挥党委信息的主渠道作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现在一些媒体所热衷的“微服私访”,各地各单位的信息部门要及时获取线索,及时报告市委信息处,以尽量减少失实的、片面的和不客观的报道发生。

(四)要在发挥信息工作的“桥梁”作用上下功夫。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委信息工作作为紧密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必须充分发挥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作用。今年以来,中央办公厅和省委办公厅十分重视社情民意的收集工作,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近期社会动态》1-6月份已经出刊500多期,省委办公厅也在全省设立了30多个基层社情民意直报点。全市各级信息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上下接轨的文章,真正使信息工作成为上级党委倾听社会反映的首要渠道。要不断改进方式方法,适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情民意调查,直接倾听社会各界的呼声。要加快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确保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为上级党委的决策提供真实情况和现实依据。同时,还要认真做好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精神的传达工作,使信息工作真正成为上级党委精神的第一声音,成为贯彻上级党委要求的第一渠道。

四、突出重点,全面强化督促检查工作

突出重点,一抓到底,这是督查工作出实效的关键。今后,我市的督查工作要在推动中央、省委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的同时,紧紧围绕“一港三城”战略的实施,切实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要以抓好《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分工负责制》督查落实为重点,认真抓好决策督查。决策督查是督查工作的重点,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主要载体。今年的决策督查重点要抓好《2006年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分工负责制》的落实。《2006年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分工负责制》是根据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报告确定的工作任务分解而成,共8个方面,38个项目,年初已在温州日报上进行公布。虽然《分工负责制》的责任人是市分管领导,但是我们各有关部门是这些项目的执行者和具体实施者,所以要积极主动,配合分管领导做好相关工作事项的落实。一是要科学地安排好工作进度,认真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分工负责制》工作事项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科学地安排好工作进度,增强计划性和可操作性,并确定相应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要求,限时落实,积极组织抓好《分工负责制》的实施和落实。二是要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在组织实施的同时,要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并将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定期向分管领导汇报,及时协助分管领导协调落实有关措施,确保计划任务如期完成。三是搞好总结汇总工作。主要是按照市委办有关文件规定对《分工负责制》全年组织2次(拟定为7月初和12月底)督查的要求,有关部门要按时做好相关项目的总结汇总工作,及时报分管领导审核。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将《分工负责制》完成进展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并予以通报或公开见报。同时,还要继续搞好几项市委阶段性的中心工作的督查,包括打造平安温州、解放思想大行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效能革命等重点工作督查。对这些工作,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把市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要规范督查程序,进一步提高领导重要批示件的督办质量。认真办理、按时报结领导同志的批示、交办事项,是督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和省、市委领导同志都非常重视批示件的专项查办工作,将其作为了解民意、关注民生的重要渠道,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亲自审阅报结材料,严格要求报结时限和质量。从目前全市的批示件专项查办情况看,大多数领导批示件的办理单位,严格按照要求,落实责任,报结及时,总的是好的。近几年我市党委系统督查部门对中央和省、市委领导批示件的报结率基本上达到100%,得到了市委领导的肯定。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加以改进和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时效问题。个别地方和单位对领导批示件办理拖拉,报结不按时;有的地方报了进展,但没有报办理结果。二是质量问题。有的反馈不全面,没有按照领导批示的内容和要求去办;有的督不到位,查不彻底,敷衍了事。三是程序问题。有的地方操作不规范,上报材料不是单位正式行文,有的未按规定经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审签后上报;有些单位由于内部职责不清,协调不够,多头办理,程序不顺,导致领导批示件漏报、迟报。四是纪律问题。部分县(市、区)没有按照规定在月底上报“领导批示件月报表”;有的不注意搞好保密,擅自扩散、泄露领导批示的内容。办理领导同志的批示、交办事项,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纪律问题。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办理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市委《进一步完善市委领导批示件办理工作制度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地办理领导同志批示和交办事项。具体要做到“严肃、深入、及时、规范”。一是“严肃”。对中央和省、市委领导同志的批示、交办事项,态度要严肃,必须接手就办,一查到底,做到批则必查,查则必清,清则必办,办则必果。二是“深入”。凡是查办不深入、材料不真实,甚至弄虚作假、掩盖事实真相的,要视情给予通报批评,或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对查办中存在的问题,要综合分析,深入思考,研究和提出解决的办法与途径。三是“及时”。根据省委文件规定,中央和省委领导批办事项一般要在15日内办结,急件要在一周内反馈办理情况。情况特殊、需要延长办理时间的,延长期一般不能超过1个月。市委领导批示件一般要在一个月内办结。对难以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批示件,要及时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和反馈进展情况;对久拖不决的问题,督查部门要派人下去进行督办,切实抓好落实。四是“规范”。中央和省委领导批示的专项查办报结材料,必须由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签发,并以党委(党组)或办公厅(室)名义以文件形式上报。其他专项查办报结材料要由党委分管领导签发上报。凡情况没查清、原因没找准、整改没措施和报告不符合要求的,要退回重新办理。对不及时办理和反馈领导批示、贻误工作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对擅自扩散、泄露、散失领导批示,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严肃追究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今年,省领导批示办理工作已列入省政府直属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内容。我们也将加大考核力度,通过考核提高领导重要批示件的督办质量。

(三)要改进方法和方式,努力提高督查巡视工作实效。主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暗访”文章。“暗访”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督查的突然性和身份的隐蔽性。“暗访”能够了解到其它方式和途径难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当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情况,暗访这种形式更具有特殊意义。实践证明,暗访是督查工作查实情、说实话的有效手段,也是各级党委抓督查、促落实应重点运用的方式之一。今后要把“暗访”做为深化督查,提高实效的重要措施。市、县两级督查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出点子,在征得党委领导同意后,对有关地方或部门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法,事先不打招呼,不暴露身份,不用陪同,直接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与广大干部群众面对面接触,听取意见,了解真实情况,并就所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提供党委决策。二是做好“典型”文章。抓典型是开展督查工作的需要,也是搞好决策督查的重要方法。在督查工作中,既要注意了解决策落实情况,还要注意发现和挖掘典型,以抓典型来促落实。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表扬多、批评少,报喜多、报忧少,抓正面典型多、抓反面典型少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注意围绕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在积极抓好正面典型的同时,切实抓好反面的典型,尤其是决策落实中梗阻的反面典型,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工作落实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加大对反面典型的批评力度,要始终注意处理好敢于批评和善于批评的关系,正确把握分寸和范围,恰当地选用方式、方法。比如,有的可以印发督查通报,在内部进行通报批评;有的可以借助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建议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三是做好“借力”文章。要善于借领导之力,督查工作本身是领导行为,领导是督查工作的主体,抓好督查工作必须借助好领导的力量。在工作中注意采取制定督查预案、提出督查建议等多种形式,为领导抓督查搞好服务,协助领导抓好督查,把督查部门的督查行为转变为领导的督查行为,增强督查力度,使督查工作更好地为领导抓工作落实服务,使领导更加重视督查工作,形成良性互动机制。要善于发挥党委办公室的政治优势,借部门之力,对一些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重要督查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及承办单位共同研究方案,调动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部门的业务优势,共同组织实施。通过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督查活动,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同时为党委和党委办公室形成一支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政治上可靠,业务精、能力强的部门督查工作队伍,进一步健全督查工作网络,增强督查工作力量。要善于借舆论之力,实践证明,与新闻单位联手开展督查,有利于增强舆论监督,促进决策的落实。要继续与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开辟督查专栏,不定期地报道市直部门深化解放思想大行动、开展效能革命等重要工作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曝光一些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单位,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加强领导,打造一流的党委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队伍

做好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队伍。全市各级党委和党委办公室都要把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

(一)要大力加强信息和督查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几年来,我们已经逐步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和督查工作制度,包括信息评比表彰制度、信息采用情况定期通报制度、信息和督查工作例会制度以及督查通报制度、跟踪督查制度、联合督查制度、督查立项制度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近,市委办信息处又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分工制度、学习与业务交流制度、分片联系制度、横向交流制度。市委督查室又建立和完善了每周工作安排和每月重点工作计划制度,督查文稿运转管理制度及督查分工制度等等,这些,对加强信息和督查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必将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今年,市委办还考虑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系统信息和督查工作的激励机制,不仅要继续开展每年一次的评比表彰党委系统信息和督查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还打算开展最佳信息和优秀信息调研成果的活动,组织优秀督查专报奖和优秀领导批示件办理奖评选活动。同时,还要根据实际,制订出台全市党委系统督查工作考核办法,实行信息工作考核制度的创新,调整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的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导向明确、定量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希望全市党委系统的信息和督查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逐步实现信息督查工作的规范化运作。

(二)要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提高信息和督查巡视工作者的自身综合素质。坚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甘于淡泊、不图名利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做好信息和督查工作的基础。广大从事信息和督查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加强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任务的需要。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好的精神状态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动力。各地各部门办公室特别注意把信息和督查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完成信息和督查工作任务。二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广大信息和督查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要加强信息和督查工作系统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增强信息敏感性,反复锤炼文字综合能力,熟练掌握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处理信息的各种技能;掌握督查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更好地推进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办公室要通过顶岗、以会代训、调研活动、学习考察等方式,多管齐下加强信息和督查队伍的业务培训。三要不断提高工作效能。信息和督查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效能第一”的观念,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把好政策关、文字关和程序关,全面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以更加积极主动、优质高效的工作,为市委和各级党委提供服务。四要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要牢固树立“信息和督查工作无小事”的观念,严格要求,严谨求实。要绷紧保密安全这根弦,把好保密安全这道关。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大力加强队伍的自身建设,真正做到甘于寂寞,乐于清廉,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

在全市党委信息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关于“十二五”的教科研工作.主旨就是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 合上事业发展的节拍, 放大教科研的价值“I•二五”期间, 在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通过广大教科硏工作者的艰苦努力, 全市教科研工作整体步入正轨, 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 集中麗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努力跟上教育决策的需求。-方面, 坚持教科研机构姓“研”.结合本职r作人力开展研究, 特别是决策咨洵和重大教苻教学改革研究努力凝聚教科研智慧, 累计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千余份咨洵报告.并枳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t.作, 助推-系列推进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出台。另-节面,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积极主动为有关部门作出結准研判, 比如在国家义务教育基木均衡县评估中, 教科研人员紧紧盯住均衡系数、大班额等关键性数据, 及时报送有x部门;还有在二孩政策的放开和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的背景下, 教科研部门及时跟进研究, 准确预测生源变化, 提醒行政部门及时调整学校规模与优化学校布局:

第二, 努力跟上教育管理的需求。通过五年的努力, 教科研已成为质望管理的主力V, 教学有指导, 技术有支持, 备考有引领, 高考有分析.敉学质M也幵始有了我们自己的专业监测, 从2014年幵始每年针对区域、学校、班级和学生的沴断报告达6.5 7:;'份, 全面诊断与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业质M三是, 攒补了精细管理的实力。去年市教育局幵展的义务教宵视4, 意在托底, 黾在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教科研人员成为视导队伍的主体, 问题找得很准, 提出的对策也很钉针对性, 总的反响也不错。三是, 填补了社会满意度评价和與情监测的空白。满意度评价坚持做了三年, 興情监测也幵始了近•年。.这两项1:作让行政的管理r作少了不少被动, 多了不少主动。

第三, 努力跟上教育改革的需求。“十二五”期间, 教科研人员立足岗位, 面向实践, •方面积极幵展教学常规指导, 通过中高考备考、学前周集体备课、日常听评课、主题教研等常规教研活动, 逐步建立起教学基本常规。历时三年的教师教学岗位大练兵活动, 有45000名教师参与, 教师基本功得到进一步夯实, 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紧紧盯住“服务”二字, 主动探索, 勇于担当, 做出了仵多很有价值的努力。在小乐器进课堂、书法进教室的过程中, 教科研通过沈阳教育网络电视台、专项培训等方式做出了枳极的指导跟进教研指导, 改变了各自为战的散打的方式.以联合指导服务的形式.部门联合, 市和区县联手, 直接服务到校已达总域的2/3, 精准聚焦问题, 共谋对策在全m共建立了s i个学科教学研修基地, 靠前调研, 以身示范:启动教育科研“十百千”工程, 提炼出4 3项学校特色, 104项硏究®教师优秀成果.法库秀水河初中等一批有分量的教改经验在全市推广.二十中学等一批沈阳经验也幵始在全国产生影响, 还发现了一批具有培植价值的好典型、好苗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教科硏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泪互支撑, 相得益彰的局面IF.在形成f教学改革总体呈现出"面上在动.多数在探索, 部分经验开始走向成熟”的新局面,

第四, 努力跟上队伍发展的需求。“十二期间, 我们的培训实现了人员的全愆盖.教科研机构是主力军, 承担了2/3以上的培训任务-是, 深化培训模式改革, 不断增强培训实效性现在的培训, 更加关注实践和实用, 除了银中的理论培训, 还奋更重要的实践环订, Uif/M肟的成果展示.培训链条与环节得到了极大卡富, 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收获吏大:二是, 加强市E校三级联动, 各自做好培i川链条中崧拿手的那个坏订, 让培训更接地1、更具实效, 特别是在新教师培训、首席教师名师以训代评等项冃中, 市K校之间的V动频繁热络, 效果极佳=M, 增强培训的可持续性, 主动探索名师T:作室、研训-体等方式, 全市累计建立2 0 0余个名师工作室, 开展“团训破冰”、“精彩M放”等环节, 不断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常态化

总之.过去的五年,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教科硏工作找到了在教育‘丨i业大发展大变革中的位置, 沣变得越来越不可成缺。冏时, 也为未来H年的丨:作与犮展览定了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二、十三五:“四个支撑”, 深化教育内涵发展

未来幵年,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教科硏工作面临着前所未冇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消醒地认i H到, 教科研而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个挑战迠, 沈阳教育发展对教科研T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个挑战是, 站在新的高度, 教科研需要新的体制机制来实现再次加迚, 第三个挑战也H最大的挑战, 是我们自身专业实力不强W此, 关于“十气五”的教科研T作的总体思路迠: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要求, 加快转型幵级, 快速提升实力, 力争通过五年的奋斗, 构沾起“服务型、专业化”的教科研工作业态, 并支撑起全市教育的内涵发展:为此.疆点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_, 要鼎力支撑起教育信息化的立体应用。教科研要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个核心, 开展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的硏究与实践, “推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力争到十三五末期, 教育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是找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的点围绕资源共享、教学互动、教研服务、精细管理、成长可视以及服务延伸等六大应用维度, 每位教科研人员都要进行深度研究与试点, 并将所取得的成效通过沦坛.试点校等方式集中展示, 做好专业引领, 加快“以点带面”的进程, 到2020年, 基本形成具有沈阳特色的信息技术融合与应用模式:是全力打造全天候泛在教学与学习环境:借力“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 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 加快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到2020年, 计划开发网络课程10000节., 三是积极探索具有沈阳特色的“-证一本一空间”应用模式•加快电子学生证、智慧教室等项冃的实验研究与推广, 为大数据在教学S汽洲、学生犮展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第二, 要鼎力支撑起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核心岽荇"这个核心•坚持问题导向, 引领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争取用3-5年的时间, 全面构建起按照学生认釦规律和成长规律施教的教学新形态.一是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各学段教科硏人员要积极幵展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改革探索.学前的游戏教学迈向成熟, 小学枳极探索愉快教学, 初中幵展成功教学硏究, 高中走班教学走向深入, 职业学校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 让我们的教#钽加顺应学'K认知规律和成K规律。二是大力推行学科 (领域) 负责制。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教科硏人员, 要负责学科教学的总体质量, 负责学科教学改进汁划的硏制和实施, 负责学科教师的专业培训, 负费学科教7:的常规建设等推行学科质&J:问虏制.以学科教学质量作为教科硏人员的主耍考核依据:4是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教科研人员要主动形成创新研究团队, 全市组建1000个研究型闭队, 违设包括网络名师工作室在内的1000个首席教师 (名师) 丨:作室, 带领•线教师开展前瞻性、长远性、K期性研究.引4广大教师丨權基于实践的“小课题”研究, 市K两级小课题总丨4达教师的2/3以.h, 替力培养6000名硏究型教师, 形成“入人fr研究、人人在探索”的硏究氛围通过协同研发小组等方式, 努力将教科研机构建成广大教师的创客空间、创新孵化器

第三, 要鼎力支撑起教师专业发展。紧紧闱绕“提岛专业素荇”这一核心, 着力打造专业化的教科研队伍和教师P人伍, 到2020年, 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研究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提高教科研人员自身专业化水平。以专业信念、专业主张、引领能力为重点, 硏制、出台《沈阳市教科研人员专业标准》, 并以此为依据遴选教科研人员, 达不到要求的, 就不能进入教科研队伍, 不能从出教科硏I作利用三年时间, 对所有教科研人员进行一轮专业化培训, 着力提高教科研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专业引领能力。二是加强教科研领军团队建设, “十三五”期间努力培植并遴选出2 0名首席教科研人员、60名教科硏名师和120名教科砸干。采取师带徒、创新硏究团队等多种方式, 强化领军团队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 不断将教学改革引向深入。三是扎实推逬硏训一体的制度。建立教研、科研、培训和电教•丨本化的专业服务机制, 进…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提高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大力支持学校学科教硏组、学牢m等最基本的教科硏组织有效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玄持跨界协同研究, 把教研组这个基础做强, 促进校本研修工作可持续发展。

第四, 要鼎力支撑起学校内涵发展。紧紧围绕“办好百姓身边的好学校”这-核心, 汽力提升学校品味、品质, 打造出更多优质学校„一是实施到校蹲点制度t每位教科研人员都要有联系和承包的点校, 把这些点校作为学科教学研究跳每年须拿出不少于丨/2的时间, 深入教学第.线, 调研真问题, 拿出实办法, 以身示范, 靠前服务。二是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学校课程建设为突破丨1.加快学校课段整合, 引导'7:校关注课程建设、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 关注学生令尚发展:总结提炼10项在全国拿得出手的本土经验, 丨〇〇项可牵动全市内涵发展的办学特色.丨迠加强学校管理硏究与指导:以《校长专业标准》为依据, 以学校管理内容为主题, 重点在校长规划能力、课程领异能力、X化建设能力等方面开展研究, 形成相对完备的培训课程体系与侣异服务体系.让我们的校长成为谍程领导型, 思想引领型校长。

[链接]

深度采访

记者:您在第一项重点工作中突出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立体应用。我的问题是:首先, 具体到一所学校的"立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其次, 基层学校可以期待从哪些方面得到教科研部门的支持?再次, 这项工作对教科研人员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能力要求?

符泰民:首先, 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的立体应用•茼单地说, 就是要放大信息环境对教育方方固面的效用, 让教育信息化有用、好用。包括从学生学习、到教师教学再到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应用, 从凍上到溧下再到课后的全天候的应用, 从城市到农村的全区域应用等。使每一个层级、每一个系统、每一个主体在资源共享、教学互动、教硏服务、精细管理、成长可视以及服务延伸等六大应用上得到诞优的体验, 比如, 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部可以自主学习;不论层优秀学生还层后逬生都可以享受到个性化的指导与学习;教师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甩部能对学生进行辅与评价;不论屋城里还是在农村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丨:f[丨/1:交流相互学习。

其次, 作为教科研部门, -方面将枳极搭建“一网取m r推动立体化府用, 也就是加快完善教育城域网、縫础数据库和教齊资源库, 为立体化应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将从资源建设、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幵发以及学生发展等几方•面做好教育信息化的立沐化应用的保障.在学校管理上, 推动OA办公系统建设, 教师考核电子化等;在队伍建设上, 幵通网络学习空间、名师工作室'网络硏修等;在课程开发上.贤持共建共享和集中购买相结合的方式, 不断丰富我们的资源库, 大家bj•以充分利用;在学生发展上, 今年将推出电子学生证, 全方位记录学生的发展历程等等, 这些我们都有.个整丨本规划、来来, 我们要引导学校深入开展立体化应用, 并把亮点的、有特色的学校推出来, 供大家学习参考:

再次,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 教科#丨_员必须先行先试, 带头去用, 引导领广人教师去用为此, 耍提高三沖能力:一种是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不断更新要求我们教科研员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掌握敁新的知识, 并付诸于实际的T:作中;:M•融合能力, 就M要具有战略性思维, 促进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学科与技术之间的融合、技木与技术之间的融合, 形成围绕7:生简单易行的知识传播途径;^是提烁能力, 教科研人员不仅嬰把真正好的经验和做法挖掘出宋, 还要把形成这沖经验的背后的规律性东西总结出來, 以便推而广之。

记者:您提出要全面构建起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施教的教学新形态。在这项工作的具体措施中提到“小学积极探索愉快教学, 初中开展成功教学研究”。请您具体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

符泰未來K牢, 我们将坚持“以学生力本”推逬教7:改苹。不论昆小学的愉快教7:还记初中的成功教学, 首先是一个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走向, :X•键S要研究不N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钔规揀, 要硏究这些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耍按规律施教。比如, 小学阶段, 学生处于“潜意识—本我”的意i只人格, 主要是生ffl安全需求, 所以, 要U: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玩耍, 但是, 茌过去应试教污中, 小学-年级就留大量的作业, 小学阶段就已经幵始出现厌学, 愉忮1教育就是要比孩子在小学阶段喜欢上学习。比如, 在初中阶段, 学生处于“同一性危机”阶段, 希望得到爱与辟重需求, 因此, 自爱与他爱的成功教育是这个阶段的重点, 不要让孩子因为中考的失败就成为失畋者, 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充分体验到成功, f/很强的成就感过去很少有人会去考虑孩子的心理发0需求, 而现在心现健康已经走进课堂, 专业心理教师以及心理咨询室的配帑C经有明确的规定., 这就是时代的发展所赋予同-研究的不同内涵按照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施教, 还有其他视角, 都$耍我们在实践, 探索过程中在思考、再揭示、再应用._

具体在组织方式我们将坚持市区校协M硏究.采取跨学科、跨区域和跨领域的跨界研究, 鼓励教师丨‘丨£探索, 及时总结改革中的经验, 搭建多种平台进行集中展示与推广。

记者:您提到要加强教科研领军团队建设。争取在“+三五”期间培植并遴选出2 0名首席教科研人员、6 0名教科研名师和1 2 0名教科研骨干。您对这支队伍有些什么样更具体的期望与要求?或者说, 达到什么样的工作境界, 才能有资格成为领军人物?

符泰民:这200名教科硏人员是精英中的精英。教科硏人吊本詩就是教师的教师, 而这200名乂是从教师的教师遴选出來的, 可以说, 他们既代表普沈阳教育的最高水平, 也代表着沈阳教宵人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必须弓丨领教科研T.作的转型发展.必须引领沈阳教育内涵发展作为领军人物, 我认为他们必须具锫“三高”.•是高尚的教谢胄怀, 热爱教育, 守得住清贫, 甘之如治;二是高超的专业技能, 必须是学科领域中的行家里手;三是较H的人格魅力, 无论迢首席.办•名师、骨干, 郜不足个体的优秀, 他们要仃闩已独到的敉思想, 要带队伍, 耍形成影响力, 只有这样.才付资格成为领军人物, 才能不辜负沈阳教汽所给予fife的期望、

记者:教科研人员实施靠前蹲点制度的提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在全市党委信息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同志们:

这次全市党委系统督查工作会议,既是季度督查工作例会,也是一次互通情况、交流经验、以老带新的培训会,开得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刚才,**同志总结了上半年督查工作,提出了下半年的重点任务,我完全同意。请抓好落实。

今年以来,全市党委系统督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说,我们的督查工作有秩序有力度,有成果有业绩,有创新有亮点,有权威有影响,得到了市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特别是今年我们结合两项活动实行的统一调配和整合市作风办各组、督导组和“两办”督查室、纪检、监察及新闻媒体等力量的联合督查,在全省产生了积极影响。各县区委督查室也都能够紧贴党委中心工作,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各出奇招、真督实查,在全力确保半年经济工作目标完成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比如:***县设置了“三个贴近、三个及时把握”的工作抓手;***县探索实行了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工作动态月报制度;***县综合运用联合督查、跟踪督查、暗访督查、通报督查等多种督查方法,力促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落实;***县站在“总调度、总协调、总枢纽”的

1高度,创新督查工作运行机制,“三增”、“三突出”特别是“四个转变”,为我们的督查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启示;***强督力查、攻坚克难,开展了紧锣密鼓式的督查活动;***区委督查室实施“督查三帐”工作制度;***区在强化督查工作的权威性、针对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改重结果为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督查方式,努力在目标任务推进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在各自工作实践中的有益探索,而且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应该说,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党委系统督查工作服务大局的成效更加明显,在全市大局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在此,我代表市委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党委督查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抓督查、促落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是我市经济发展非常困难的一年,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相当繁重。当前,各级都对抓落实高度重视,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又特别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载体和延伸。这些都对抓督查、抓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更高的权威。落实就是要抓重点、抓具体、抓关键,就是要敢于触及矛盾,敢于动真碰硬,就是要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

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已经形成了抓创业、抓落实、抓发展的浓厚氛围,但在个别单位和个别人身上还存在着对重点工作抓而不紧、落而不实的现象,影响了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群众意见比较强烈。各级党委督查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督查促落实,敢于突破,敢于碰硬,加强对重大事项的跟踪督办,坚决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任务一一落实到位。

二、要始终把握重点,切实把“四保”作为督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市济社会发展已经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市委进一步确定了“以良好的作风保增长、保结构调整;以良好的作风保民生;以良好的作风保稳定;以良好的作风保暑期”的“四保”重点工作,全力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完全实现。抓督查就是抓落实。特别是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市委的各项工作思路和部署真正转化成为扎扎实实的行动,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是全市党委督查系统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分工,建立专门班子,制定工作计划,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全力以赴抓好督查落实。各级党委督查部门要当好党委抓落实的参谋助手,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要敢于批评,敢于向领导反映,让领导掌握真实情况。要严格坚持“一月一报告、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季度一调度、半年一评议、年终一考核”制度,真正使督查工作高密度、大力度。要注意发现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深

入分析、思考,及时向领导提出督查建议,推动我市各项工作在新发展中不断解决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中不断实现新发展。

三、要努力创新方法,切实在增强实效、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督查工作创新的空间很大,要按照管用、易行的原则,注意克服墨守成规的旧观念,大力推进督查机制、督查方式方法的创新,争取多出一批创新成果,推动全市督查工作继续在全省争先进位。比如:我们可以实行“下访上报”。学习***区委督查室的做法,突破传统的先听汇报再调查的方式,采取逆向思维,对一些涉及到基层的工作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到第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访查实情,然后再向其领导反馈。我们也要学会多杀“回马枪”,注重督查回访。督查回访是督查工作的再督查,也就是***等县区提倡的反复督查。只有对督办事项反复查、查反复,学会杀“回马枪”,才能避免个别承办单位弄虚作假。再有,我们要把“督查”和“研究”真正地结合起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督查工作就是发现问题,找到不足,找出决策不能落实的原因。但我们一定要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问题得到解决,才能真正树立起督查的权威。所以要坚持“督”“研”结合,既要找出问题、盯住问题,又要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督查一件协调解决一件,力促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这方面,***、***、***、***做得比较充分。

四、要坚持开放督查,切实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督查工作格局。近年来,市委督查室提出建立开放透明大督查工作格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督查工作必须坚持开放督查,依靠大家的智慧,整合力量,共同推进,这样能比较好地解决日常督查工作摸不到真实情况的问题。一要善于整合各方督查力量。党委督查、政府督查、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舆论监督等都是督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委督查要积极支持其他督查力量开展督查活动,同时又要在对市委、市政府、县(区)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督查中,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整合督查资源、统筹督查力量,既防止多头督查对基层造成负担,又防止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这方面***区、***县和***县做法值得借鉴。二要及时将业务部门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列入重大事项督查,与有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增强督查的针对性。三要重点加大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督查,坚持抓大放小,对一些日常督查充分发挥部门督查机构的作用,确保不留死角和空档,实现督查事项全覆盖。

五、要不断提升素质,切实加强督查队伍建设。督查工作需要一支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作风过硬的队伍,各级党委督查室必须坚持不懈地建设高素质督查工作队伍,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督查工作。一要加强政治素养。不断加强学习,紧跟形势,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贯彻执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二要掌握过硬本领。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适时组织从事督查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和学习考察,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三要不断更新知识。用新知识代替旧知识,用新思维改造旧思维,用新观念替换旧观念,在扎实打好基本功的同时密切联系实际,始终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跟得上时代步伐,切实增强督查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在队伍建设方面,***县委已将督查室定编为6人,这在全市各县区中是人数最多的。***、***、***、***和其他各县区在强素质、带队伍方面也都创出了特色,希望会后各单位加强交流,互相学习。

在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在全市上下努力实现“十五”良好开局,我市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工作,意义非常深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江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全面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会议结束前,蒋书记将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下面,我就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工作讲三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加快信息化进程的信心

无锡是国内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市委、市政府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以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协调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以无锡公共信息网、无锡有线电视网两大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全市电信光缆传输骨干网累计达2300皮长公里,形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为辅的长途干线网,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已突破20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35万户,城乡电话主线普及率达30号线/百人。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络发展迅速、覆盖全市,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用户已超过40万户,无锡电信已成为我省继南京后的第二个数据出口局,由省网节点提升为国家骨干网核心层节点。无线通信呈高速增长态势,移动通信用户已超过120万户。经过多年努力,已建成东联上海、西联省网、覆盖全市的有线电视网,全市2076个行政村实现光纤有线电视网“村村通”,广播电视光纤传输网总长达900公里,入网用户共计85万户。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网通、吉通等一批实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网络运营和接入服务商加快进入我市,为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贡献。

(二)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九五”以来,我市信息设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和经济技术实力有了较大提高,已形成通信雷达、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模块、计算机硬盘驱动器、数字激光视盘机等一批新的门类,涌现了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无锡夏普电子元器件公司、华晶电子集团公司、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无锡阿尔卑斯电子有限公司、梅花电子集团公司、江阴长江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等1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信息设备制造企业。2000年,全市规模以上信息设备制造企业共有152家,完成销售收入145.4亿元。软件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以办公套装软件、公安、电力、保险、医院、工商企业等应用软件开发为主体的软件产业群。2000年,全市软件企业已达100余家,销售收入达4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市有13家企业、29个产品成为江苏省首批认定的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信息服务业发展较快,涌现了一大批从事信息提供、信息咨询和中介、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和培训等信息服务的企业,2000年全市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49.6亿元。

(三)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积极推进“金卡工程”等“金”字系列应用工程,全市12家银行成立了交换中心,银行之间实现了互通,大型商场达到了“一柜一机、一机多?quot;的目标。各类专业网发展迅速,建设了科技信息网、中国技术创新无锡网、无锡汇商网、无锡经济信息网等一批专业网络,为工商贸易、政府决策和科教事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服务。着力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建立了市政府网站,全市已有340余家(含乡镇级)政府部门上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全市上网企业已超过2万家,居全省首位,大中型企业上网率达到83%,MIS(信息管理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MRp(制造资源计划)、ERp(资源管理计划)在大中型企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队伍逐步壮大,计算机拥有量逐年递增,每百户家庭拥有计算机达19台,全市已建和在建信息化小区已超过50个。

(四)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重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组织举办各类信息化高层论坛、讲座和展览等活动,一大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接受了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仅去年一年,我市就组织了43期3500名公务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和20期近800名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员培训;通过在高校设立信息技术学院、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组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等措施,加强了信息化的基础教育;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了信息化知识的宣传。与此同时,积极完善配套政策法规,针对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有关突出问题,先后出台了一批鼓励加快信息产业发展、规范信息化工作的政策文件,在投融资、税收、产业政策、人才吸引与培养、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管理等方面为信息化建设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信息化发展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不高,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信息服务市场还未形成,各种网络还不能互联互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二是信息产业的规模还不大,水平还不高,信息设备制造业技术工艺水平不够先进,市场份额比较小,软件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三是信息化管理体制及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运行机制等支撑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四是公众的信息化意识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上网率、信息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利用信息的能力还比较低,有些部门和单位至今还是电子信息应用的盲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引导和解决。

二、明确任务,分步推进,努力提高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水平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事关我市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市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基础教育扎实,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基本具备。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信息化放在优先的、带动全局的位置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现代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十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建成覆盖全市的、统一的高速宽带城域网络平台,实现声音、数据、图像的一体化传输和交换、用户网络接入宽带化,促进通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

2、以集成电路、软件为核心,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达到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十五“期末,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

3、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实现电子信息及网络技术在企业产品研制、生产、营销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普及应用,”十五“期末,传统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信息化改造。

4、大力开发政务、公众、市场三大信息资源并上网运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5、基本建成政务信息系统、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等一批国民经济与社会管理的骨干应用工程。

6、基本形成全市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管理体制、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及信息化人才高地。

围绕”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网络环境

信息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今后几年,我市要充分发挥电信、广电、移动、联通、网通等网络建设单位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继续保持信息网络在全省的领先水平。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宽带主干网。切实加强对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组织和指导,加快建设和完善大容量、高速率的宽带主干网,形成覆盖全地区的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构建支撑全市信息化发展的开放式高速公用互联网。二是加快多种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建设。要不断跟踪世界先进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动态,积极试验ATM、无线、卫星等新型宽带接入技术,扩大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应用,进一步提高宽带覆盖率。今后,本市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共设施必须实现宽带接入,现有的各类接入网络也要有计划地进行宽带改造,真正实现光纤到路边、到新建的社区、到大楼、到户。根据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条件成熟时,要结合市政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行集约化通信管线建设。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网络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是目前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势在必行。根据我国目前的运行机制,结合无锡的实际情况,市信息办及相关部门要抓紧与有关运营商一起进行研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围绕技术标准、投资方式、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探索,共同推进”三网融合“。

2、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信息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源,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含量、高收益以及更新换代快等特点。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经济技术实力有限,不能全面出击,要注重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局部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等产业,逐步形成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一是微电子产品设计制造与封装基地。以无锡微电子工业园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为依托,实现产品设计、芯片制造、封装”三业并举“。华晶集团重点是要实施并完成扩能技改工程,尽快确立分立器件、双极电路、封装的技术和规模在国内领先的地位。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要切实加快推进建设,通过政府的必要支持和企业化运作,创造一个高水平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环境,吸引、鼓励国内外有志之士和公司进驻基地。

二是液晶及延伸产品生产基地。以无锡夏普电子元器件公司为载体,进一步扩大现有液晶显示模块的生产规模和品种,完成”大型液晶显示屏扩产及中小型屏增加品种技改“项目,形成年产大型STN-LCD显示器120万台、中型STN-LCD显示器36万台、小型液晶显示器120万台的能力;完成”机顶盒用电子调谐器技改“项目,形成年产机顶盒用调谐器440万只的能力,并积极向TFT-LCD液晶显示器延伸。

三是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无锡阿尔卑斯电子有限公司的微动开关、聚焦电位器,亿恒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的光电耦合器、半导体管,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的陶瓷滤波器、聚焦调准器、pTC热敏电阻,高科光电(无锡)有限公司的发光二极管、平面显示器件,无锡西门子真空开关管有限公司的真空管,变压器厂的彩电行输出变压器,元件六厂的电子调谐器等项目,积极引导和支持其扩大规模、提高水平。

四是数字视听产品生产基地。以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大力发展各类数码产品。其中,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重点发展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电脑、显示器、机顶盒等,通过生产线改造,新增数码彩电60万台;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发展DVD、数字卫星接收机、激光拾音器、数字AV音响等,通过引进设备、实施技术改造新增激光拾音器150万只。

五是应用软件开发与生产基地。以无锡软件园为重点,尽快形成自己的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争创国家级软件基地。充分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以应用和服务为龙头,加快引进和合作步伐,形成多种形式的软件开发主体。积极扶持大为科技、万博信息、永中科技、中科惠软等一批新型软件企业,加快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围绕行业应用、网络安全、信息管理等领域,重点开发并逐步做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增值税发票防伪税控系统、计算器类电路及测试系统、语音合成与再生电路及测试软件、安全管理系统、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形成产业规模,力争销售收入年均增长60%以上。

3、加快实施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无锡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提高工业企业中电子信息技术装备的比重、电子信息技术所支撑的产品的比重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比重,实现IT产业对传统工业的渗透嫁接。一是以推进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为中心,大力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重点骨干企业要加快把CAD应用的重心从提高开发能力转向提高创新能力,并全面提高三维设计和CAE(公共应用软件环境)的应用水平;中小型企业要积极增加对CAD项目的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CAD系统,提高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到2002年底,机械、轻工、服装等行业要普及CAD的应用。二是以推进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为中心,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全市各类企业要逐步建立高效简洁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型企业和有条件的中小型企业要采用ERp(企业资源计划)、SCM、CRM等方式,对企业的各类资源、供应、销售实施有效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大型企业要积极探索采用BtoB电子商务模式进行招标采购和营销,外向型和出口主导型企业要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手段,扩大出口渠道,拓展海外市场。要逐步推行企业信息主管(CIO)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工作机制。要努力构筑良好的企业网络环境,加快企业网建设,到2002年底,全市大中型企业要全部实现上网。三是以推进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为中心,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在全市各类制造行业中广泛推行柔性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等,逐步实现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升我市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重点建设农业宏观决策系统、农业资源环境系统、防灾减灾管理系统和农业科技管理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加强农业各专业信息库建设,全面提供农业新品种、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农村经济信息,发布分析预测性信息,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强化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工程,是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和完善政府机关服务功能的需要,必须统筹规划,加大力度建设。目前,各部门建网的热情都很高,但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严密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必然造成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共享。近期重点是要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工作部门的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通过2-3年努力,建成无锡市政务信息网,提高各部门的信息共享程度,逐步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对内实现相关业务的数据共享,对外实现政务公开。需要指出的是,政务信息网络的更新维护必须引起重视,现在虽然各部门的政务公开网大多已开通,但有的很长时间不更新,成了”死网“。近期要进行一次清理,认真落实好定期更新和及时维护的工作制度。结合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各部门还要认真建设好本部门的业务数据库,这是适应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更好地为机关、为基层、为市民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5、逐步推进城市信息化,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无锡作为我省信息化建设6个试点城市之一,必须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信息化上下大功夫。近期的重点任务:一是要大力开发利用与数字化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各类信息库和数据库,建设、规划、国土、公安、交通、公用市政、园林旅游等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目标和开发内容,加快实施步伐;二是要逐步构建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为重点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力争在2年内取得明显成效。要规划和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数字化城市工程,每年新建8-10个集信息查询、发布、浏览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亭,建设一批重要公共服务场所免费网络终端。三是要加快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今明两年重点抓好新世纪花园、益都苑、永乐花园、教仪大厦、荣耀花园等120个信息化小区的建设,实现1000兆到小区、100兆到大楼、10兆到户,并逐步建立社区服务信息网,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四是要加快推进交通信息化。积极研究和推动公交IC卡的应用,逐步启动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城市形象。

6、着力建设公众服务信息系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公众服务信息系统是数字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的重要体现。近期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件事:一是继续完善财政、金融、科技、国税、地税、工商、公安等行业信息系统,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为全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加快建设教育信息系统。以无锡教育科研网为基础,加快建设无锡城域教育网,实现市内各学校之间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设备资源的共享,形成覆盖无锡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三是逐步建设城市公用事业信息系统。充分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全面推进电力、市政公用、物业管理等行业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实现资源管理、指挥调度、咨询服务、计量收费等的电子化、网络化。四是推进建设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加快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网络建设的步伐,逐步开展健康教育、卫生防疫、急救信息、医药咨询、远程会诊、学术交流、电子病历等医疗卫生信息交流和服务。

三、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形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市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最近,市政府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从十二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市信息化的实施意见和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努力实现我市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1、加大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信息化建设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参与,需要制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与监督等多项政策法规,需要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要尽快建立”一个领导小组、一个主管职能机构、各部门各司其职、企业积极参与“的工作体系。市将进一步调整和加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服务,保证全市信息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市信息化办公室要全面履行我市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协调、管理、监督、检查等职能。各市(县)、区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市编委的要求,将信息化管理职能列入发展计划局的职能范围。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同时要明确分管领导,明确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部门,确保组织落实。

2、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信息化领域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要扩大人才培养的规模,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优化专业配置,同时积极利用社会各方力量办学,加快建设新区信息技术学院,协调办好中德学校、万博信息技术学校、托普软件信息技术学院等,着力解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矛盾。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重视和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采取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广招博揽,以满足本地企业IT人才的需求。要充分发挥我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推进信息化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利用好他们在培养人才、教育科研方面的优势,动员引导科技工作者参与我市的信息化建设。要大力开展信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工作,各中小学要普遍开设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课程,各级政府要在公务员中全面普及计算机知识。

3、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信息化投资机制。”十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以上作为信息化建设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息产业重大项目、信息化建设重点应用工程等。市有关部门要从各类科技发展基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40%的资金,用于推进以软件和IC设计制造为重点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配套资金。要引导企业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真正使企业成为信息化建设投资的主体,信息产业领域企业的技术开发费要占销售额的5%以上。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有条件的IT企业上市发行股票。

4、加大信息化法制建设的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信息化建设和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保证落实到位。根据无锡实际,围绕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以行业管理、资源管理、市场秩序、项目建设、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等为重点,适时制定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我市信息法规体系。要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切实维护开发者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培育健康规范的市场,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要在全市各行各业广泛开展信息化达标工作,并纳入市目标管理体系。市信息化办公室要根据我市信息化工作重点,制订信息化工作考核意见和量化标准,并组织实施考核奖惩。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

5、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要认真抓好信息化宣传和普及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调动全社会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开设专栏专版,组织系列活动,增强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广泛开展各种学术报告、技术咨询、业务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营造无锡的信息化氛围。

在全市党委信息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今天大家能聚在一起很不容易,开这次会的目的是为了通报情况、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沟通感情,进一步把我市的信息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各级党委当好参谋助手,为全市的中心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上午的会议开得很成功,市委陈书记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华秘书长、黄秘书长都就今年的工作作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大家回去要抓紧研究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后信息工作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信息工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做好信息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纪律。中央办公厅和省委办公厅都多次向全国和各市下发了《关于报送紧急信息的通知 》,对这项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紧急信息中央要求在6个小时内要上报,省里要求5个小时内必须上报,我市要求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上报,这就是政治纪律。最近,中央办公厅修改了信息报送的方式,要求各中办直报点报送信息时,在信息的上方标明紧急程度和密级,紧急的信息他们会更加关注,这说明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现在资讯发达的时代,很多群体性事件或天灾人祸,境外媒体、互联网上都报道了,公安部门、安监部门等口子的信息渠道也向上级上报,上级都知道了,但当地党政部门却没有及时上报,问题就严重了,也给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因此,上报信息是一项严肃的政治纪律,党委办公室的信息人员要担负起这个重要责任,在本地发生重大紧急情况后,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要把这当作一项政治纪律来执行。

2、做好信息工作是一项有效的双向服务。所谓双向服务,就是在为上级领导服务的同时,也为本单位的领导服务。为上级提供服务的立足点在于为本级领导服务。上级做了工作部署,下级如何贯彻落实都需要通过信息向上级反映,上级才知道下面在干什么,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发生了矛盾或问题,及时向上级报送,领导及时作出指示,这样就推动了工作的落实,推动了矛盾、问题的解决。下级部门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争取上级的支持。客观地说,领导同志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深入到每一个基层单位进行调研,也不可能亲自去了解每一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信息就是“直通车”,有时要解决一件事情,要向市里打报告,如以报告的形式就不可能天天打报告,但是信息一天报几条都没问题,只要认为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上报,这样情况很快就传到领导那里。所以,双向服务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各地各单位要重视利用这个渠道、这个手段,不单纯为上级领导服务,同时也是为本级本部门服务。

3、做好信息工作是一项推动工作的方法。对各级党委来说,制定决策固然重要,但抓决策的落实更加重要。群众对中央和省市委的政策有哪些反映,工作进展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还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都需要通过信息渠道及时反馈上来,使中央和省市委及时了解下面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20xx年7月《南风窗 》刊登了“‘11?26’九江地震灾害赈灾黑洞”一文,反映在我市一些乡镇,虚报受灾人口、截留赈灾款相等乱相相当普遍,信息处第一时间内搜集到并迅速上报给市委主要领导,市委书记当即批示派出联合调查组,迅速核实严处。今年全市冰雪灾害期间,信息处加大了灾害信息的报送力度,既反映本市各地各单位抗击灾害的做法,又注意搜罗各地的最新动态和良好经验,为市委领导及时掌握全市各地情况、指导抗冻救灾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在省开会期间,深夜阅览了信息处报送的信息刊物,并一次就作出了两条重要批示,市政府为此成立了几个专门的工作组,及时地指导推动了全市抗灾救灾工作。

二、要在提高信息工作效能上取得突破

1、在服务党委中心工作上讲水平。信息工作的抓手是什么?拳头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抓住四个点:一是牵动全局的关心点。比如我市提出“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以及“项目建设”、“四个对接”等,这些都是全市的中心工作。要围绕着中心工作报送信息,把服务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作为信息工作的重点,根据党委的中心工作和为实现中心工作作出的阶段性部署,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信息工作,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在新的观点上立意命题,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力争做到信息超前介入、提前预见、及时指导。二是党委领导的关注点。信息工作要服务好市委领导,尤其是要服务好市委主要领导,因为书记担负着党委主要领导责任,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书记服务就是为党委中心工作服务,为全局工作服务。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提炼观点、捕捉信息,要善于站在高处想在深处、身在基层着眼全局,提高信息服务领导的贴近度和参与度。三是社会矛盾的突出点。信息工作要坚持全面准确、喜忧兼报,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虚报瞒报漏报。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物价、住房、股市等等都成为了矛盾集中的焦点,要注意做好这方面的信息搜集、上报工作。四是群众意见的集中点。注意搜集各个层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最近信息处和市委宣传部进一步加强联系,由我市相关网站定期对网民的关注热点进行分析和收集,供市委领导参阅,这做得很好。此外,信息工作在服务党委中心工作中要体现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领导需求,分层次提供信息,对上级领导,报送信息要侧重宏观性、全局性、政策性,重点反馈对上级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对同级领导,要侧重反馈动态性、预警性、前瞻性和突发性信息;对下级领导,要及时传达上级党委的重要精神,沟通“左邻右舍”的情况,推广先进经验,通报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推动面上的工作。

2、在重大紧急信息报送上讲纪律。从近段时间的情况来看,部分县、区对紧急信息报送工作重视不够,迟报、漏报、误报、瞒报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一些已经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当地党委办公室没有及时上报,有的甚至新闻媒体已经披露仍不报送。比如清明前正是森林火险的高危高发期,有些地方连续发生了多起火灾,不少党委部门居然没有向市委报告,领导是通过职能部门报送的材料才获知。还有的情况,只向市政府报告,没有向市委报告,对市委领导进行决策、指导工作造成了不应有的影响。发生这些问题,主要是少数信息人员责任心不强,个别县区、部门和单位平时的工作制度不严、要求不严。今天,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办公室主任都来参加会议,大家对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一定要负起责任,一定要下决心解决。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对重大紧急突发信息的处理,市委即将下发《进一步做好紧急重大信息报送工作》重要文件,进一步严格落实重大紧急信息迟、漏报责任追究制度、通报制度。对于每起迟、漏、瞒报事件,均要通报责任单位、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

3、在信息综合编写上讲质量。质量是信息的生命,没有质量的信息是无用的信息,它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会对领导决策产生信息干扰。编写信息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标题要好。在编写信息时非常注意在标题上下功夫,标题做好了信息材料就好了一半。中央办公厅每天要查看几千条信息,省委办公厅每天也会收到几百条信息,信息录用都是千里挑一、百里挑一。一篇信息是否有分量,价值是大是小,首先是从标题上评估。好的标题观点要鲜明,醒目、新颖,能够突出信息事件的核心,准确地体现信息的标题。比如将召开一次有副部级领导参加的研讨会,如果题目轻描淡写研讨会而不出现副部级领导的字样,可能被认为是一场普通的研讨会,不去看里面的内容,其实副部级领导到会就是一条极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单独报的话,更容易获得关注。二是内容要实。党委信息 刊用时,基落款都是单位办公室,作为一级机关、一级部门的行为,而不是信息部门某个同志的个人行为。因此,编写信息时必须真实准确,一是一,二是二,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对一些关系重大的信息素材,要经过核实,数字要准确无误,结论要符合实际,建议要切实可行。三是文字要精。信息写作有句行话叫“砍头斩尾紧肚皮”,不用面面俱到,要一事一报。不要总担心说得不够全面,把摊子铺得很大,在大问题里套小问题,要“惜墨如金”,凡与表现主题无关的话应删去。一般的信息二三百字就可以了。省委办公厅信息处编发的《今日信息汇要 》,信息都很简短明了,说清楚问题即可。四是特点要明。要把握不同类型信息的写作规律和特点编写信息,如政策性信息力求“准”、突发性信息力求“快”、苗头性信息力求“早”,倾向性信息力求“锐”,普遍性信息力求“精”。

4、在信息网络建设上讲完善。信息的开发、处理和传输,环环紧扣,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造成信息渠道的梗阻。对于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来说,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尤其重要。不少县、区信息工作人员反映信息很难找,问题的关键就是信息网络建设需要完善、信息工作人员队伍需要建立。信息网络应该纵横交错、覆盖全面。第一,横向到边。加强和市直各部门的联系,在市直各部门中设立信息员,明确单位分管领导,确保全市方方面面的情况及时反映到市委,使办公厅信息处成为全市重大信息的集结点。第二,纵向到底。巩固各县区信息网络,县区要抓好各乡镇、街道办的信息网络,使信息网络上下畅通,成为反映情况的主渠道。第三,覆盖全面。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中设立特约信息员,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渠道,及时掌握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职工群众及学生的思想动态。第四,管理到位。信息网络建立起来后,要逐级加强管理,采用定期通报信息采用情况、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等,逐级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推动我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第五,加强指导。进一步加大对各地信息工作的业务指导力度,强化网络沟通,通过以会代训、跟班锻炼的方式组织信息业务培训,提高信息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要在推动信息工作落实上再下功夫

1、加强组织领导。办公室工作主要是事物工作和政务工作,虽然事物工作很重要,但真正体现党委办公室工作水平的还是政务工作,政务服务中信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黄大明副秘书长每次谈及办公室工作时,总说文稿、督察、信息是办公室的“三驾马车”。既然信息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这么重要、这样特殊,我们各级党委就必须给与特别的重视、特别的支持。各地各单位办公室主任必须真正负起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全力以赴地抓好,安排政策性强、有一定分析综合能力和文字功底较好的同志从事信息工作,并为信息员积极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对于重要信息的编发要亲自过问、亲自把关。信息工作人员更必须在其位、谋其政、用其心、尽其力、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各地各部门要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真正把信息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给与应有的重视,作出应有的成绩,发挥应有的作用。

2、加强品牌建设。为改变过去信息处刊物多、力量散、品牌弱的局面,经市委办公厅领导研究同意,对信息处刊物的种类、收集内容、收集渠道、发送范围和考评办法作了进一步调整,今后,市委办公厅信息处将集中力量做好《九江信息 》这一优势品牌,重点抓好《九江信息(汇要) 》、《九江信息(内参) 》(每周2—3期),《九江信息(上报) 》(每天1期),《重要信息 》(随时发生随时编发)等刊物。全市党委信息 工作人员要利用好这一强势平台,紧紧抓住各个阶段党委关注的热点、各项工作的重点、改革发展的难点、群众反映的焦点、地区部门工作的特点,开发深层次信息,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益,为市委领导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3、加强队伍建设。第一是要勤于学习。我经常对我分管的信息、督察、综合的同志们讲,时代在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什么时候理论学习都不要放松。并尽量地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要求他们每月写一片文章给我看看。每一个信息工作者都要加强学习,要善于把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同国内外、省内外以及本地、本单位的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起来,同自身的思想、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第二是要锻炼能力。信息工作人员要努力使自己与领导在思想层面上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收集信息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深度、了解问题的广度、提出建议的高度上相适应,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第三是要反映灵敏。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创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反馈的敏感度、处理信息的快捷度已经成为各项工作和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信息工作人员要能敏锐地感受新事物、发现新事物、反映新事物,不仅成为捕获信息的“高手”,还要成为处理信息的“快手”。总之,信息工作要在突出重点、注重整合、加强综合、提高效能上下功夫。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搜索渠道,善于在调查研究中挖掘深度信息,在基层工作简报中发现经验信息,在新闻媒体上收集热点信息,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要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分析、判断信息的价值,做到从小见大、举一反三,反映有深度、有高度的信息。要坚持普遍情况综合反映、特殊情况专题反映,善于发现带倾向性、典型性、规律性的问题,善于抓特色、抓重点,注重反映“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重大进程中的新探索、新实践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中的新经验、新成果。

同志们,形势的发展对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对信息工作也给予了厚望,信息工作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突破、新的发展、新的提高。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全市广大信息工作者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认识,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奋力追赶,通过积极而有效的努力,把信息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信息工作在我市全面建设长江流域和中部地区经济中心城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全市党委信息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战略部署, 全面总结“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工作, 表彰先进, 交流经验, 科学谋划“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工作,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新发展。下面, 我讲3点意见。

1 充分肯定“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工作成效

“十一五”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 这5年, 水利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 抗灾减灾成效大、水资源管理效益显、民生水利发展好、人民群众受益多。这5年也是水利信息化投入大、发展快、应用广、效益显著的5年。在水利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 在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 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践行“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开拓进取, 攻坚克难, 努力夯实信息基础设施, 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全力推进重点业务应用, 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从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业务应用建设阶段逐步进入到全面促进水利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掀开了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1) 推动资源整合共享, 提升水利信息化应用效能。“十一五”期间, 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 我们认识到, 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目标单一、资源割据、共享困难、效能低下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水利信息化发展。为此, 我们着力推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指导意见》, 旨在对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利信息资源、水利业务应用、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等水利信息化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整合与合理配置, 促进资源公用与共享, 提高各种信息资源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和配置效率。珠江委就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召开了座谈会, 共同探讨珠江流域 (片) 的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机制;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四统一”纲要》。各级水利信息化部门, 面向水利业务应用, 积极推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有效提高了水利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效能, 取得了明显成效。

2) 着力指挥系统建设, 提高防汛减灾决策支持水平。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历经多年, 于2011年1月完成竣工验收。一期工程建成了连接水利部、流域机构、省 (区、市) 、地级市3级水利部门的水利信息网络, 和覆盖水利部与12个直属单位、7个流域机构、31个省 (区、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4个重点工程局的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在5个流域、1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建设了125个水情分中心, 完成了1 884个中央报汛站的技术改造, 提高了防汛抗旱实时监测和预测预警的技术水平, 提升了水情信息采集和传输的自动化程度, 实现了中央报汛站水雨情信息30 min内到达国家防总的预期目标;开发的防汛会商、洪水预报和实时水雨情发布等应用系统为国家防总和各级防汛部门的调度决策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 有力提升了防汛抗旱整体水平和实际效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2011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河南省开发了省、市、县3级防汛联动指挥的决策支持系统, 实现了全省5 025个小流域的洪水过程动态模拟, 为山洪灾害易发区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决策支持。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 技术先进, 实用高效, 荣获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优秀工程金奖。

3) 加强水资源实时监控, 增强水资源配置和调度能力。在全国开展了流域与区域以及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着力提升水资源和水生态管理的调控能力, 所建系统在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塔里木河生态调水、黑河分水, 应对太湖蓝藻爆发以及汉江甲醇货轮爆炸应急处置等重大水事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22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38个城市, 开展了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工作, 建成了29个市级水资源监控中心和46个县区分中心, 对2 891个城市饮用水源地、大型取用水户、地下水超采区、水功能区监测点实现了在线监测。开发了集水资源业务应用、水资源调度配置、水资源应急管理、水资源信息管理于一体的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 监控城市取用水总量73.4亿m3, 覆盖城市供水人口3 608万人, 有效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管理能力和供水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保障了城市用水安全。

4)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进水土保持的动态监测。全面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一期、二期项目建设, 建成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7个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和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监测总站构成的监测机构体系, 包含175个监测分站和738个监测点, 初步形成了覆盖我国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区、布局较为合理、功能比较完备的, 以“3S”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黄河流域开发了黄土高原淤地坝、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贵州省开发了水土流失定点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应用系统采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水土流失状况, 为快速准确获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治理与预防保护等动态数据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 增强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和生态建设的决策支持能力。

5) 推进灌区管理信息化, 提高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水平。“十一五”期间完成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36个, 开展了中型灌区、大型泵站信息化试点建设, 开发了水情监测、工情、水费征收、大型灌区用水管理, 以及信息服务与办公自动化等专业应用软件, 初步形成了灌区自动化管理的工作体系, 在保障工程安全, 提高灌溉效益, 降低供水成本, 提升灌区人员业务素质和改善办公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完成, 在农村水利行业管理和建设项目的有效监督、规范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针对灌区高扬程、多梯级、多机组、大流量、点多、线长、面宽的特点, 建设了泵站计算机监控, 闸门自动控制和水量自动计量等系统, 为实现灌区用水科学调度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6) 构建电子政务平台, 提升水利社会服务水平。开展了部机关和7个流域机构电子政务一期建设, 搭建了内网统一的应用环境, 实现了域内的统一身份管理和单点登录, 域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连互通, 逐步形成了以电子政务系统为平台的新型水利行政管理模式, 促进了行政办公方式的转变, 有效提升了行政效率。“水利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201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开通了面向社会服务的网站, 进一步加强了政务公开、在线办事、交流互动等服务功能, 为水利服务社会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服务平台。水利部网站荣获2010年度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政府网站、第五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特色奖和2010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精品栏目奖等荣誉;上海水务网入围“上海市第四届优秀网站评选”;福建省建成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这些网站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水利信息服务, 加强了水利宣传, 促进了政务公开,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水利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十一五”期间, 随着水利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快速推进, 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支撑水利业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网覆盖面不断扩展。包括1个卫星主站、300多个卫星终端小站的全国防汛卫星通信网基本建成。视频会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2个省 (区、市) 实现了区域覆盖, 部分省市联通到区县甚至乡镇水利单位。水利信息网络安全保密设施不断完善, 覆盖部机关和7个流域机构的政务内网安全保密分级保护改造全部完成, 水利部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也顺利完成, 并完成了在部机关政务外网的等级保护整改建设。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加强, 数据内容覆盖水利业务方方面面, 初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体系比较完整、内容相对丰富、实用性较强的水利信息存储与服务体系。

8) 加强行业管理, 保障水利信息化科学发展。“十一五”期间, 各级水利部门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基本建立了与水利信息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行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制定了水利信息化总体规划、“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多个专项建设规划, 明确了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思路、阶段目标和工作重点, 水利信息化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水利信息化标准作为一个专业门类列入了新修编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 完成了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和重点工程基本技术要求, 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 为水利信息化的规范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发布、网络与网站管理、资源整合与共享、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强化和规范了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不断加强运行维护工作, 明确了专门的运行管理机构, 配备了专门的运行维护人员, 制定了日常维护管理制度, 出台了《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 将运行维护费纳入了财政预算, 大大改变了水利信息化“重建轻管”的局面, 为水利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提供了财政支持。

回顾总结“十一五”实践探索, 我们认识到,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新发展, 必须把握好如下几点:1) 领导重视, 凝心聚力, 形成上下一心、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水利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这是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根本保证;2)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不断完善水利信息化发展思路, 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这是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关键环节;3)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始终把水利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水利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 这是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前提;4) 夯实基础, 加大投入, 建立完善的规划和技术保障体系, 推进前期工作, 加强技术应用, 这是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保障;5) 需求牵引, 注重实效, 明确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和服务重点领域, 以实际应用的效果作为最终检验目标, 这是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根本途径;6) 奉献求实, 培养人才, 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勇于创新、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高素质队伍, 这是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坚强支柱。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 以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开发与集成、信息化环境保障措施等为主要内容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有力支撑了水利勘测、规划、设计、科研、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 推动了水利管理方式转变和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在水利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2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的重大意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 从治国安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 对水利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动员全党全社会大兴水利, 加快实现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着力推动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是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因此,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 支撑和保障水利改革发展, 促进并带动水利现代化, 是一项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2.1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迫切需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全面实施‘金水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 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这一系列论述从国家层面提出了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和明确要求:以提高水资源调控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为重要目标, 以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 以全面实施“金水工程”为具体措施和工作抓手, 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当前重点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水利改革发展赋予水利信息化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要求, 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贯彻中央关于推进水利信息化的决策部署,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新发展, 为新时期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撑。

2.2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是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当今时代步入了一个信息化助力社会全方位创新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 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决策, 并审时度势地作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的战略部署, 这是新时期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 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在水利行业的具体体现。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 水利信息化要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 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 努力实现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跨越。

2.3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水利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陈雷部长在全国水利系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奋力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新局面”。水利现代化涉及现代化观念、设施、技术和管理。这些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 都需要信息化的基础支撑和保障。我们要深刻认识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要把水利信息化融合到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 要把水利信息化渗透到水利业务的整个过程, 要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行业的更新换代, 不断提高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水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实现水利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4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是发展民生水利的有力保障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 民生水利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 需要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需要加强民生水利工程管理, 就必须有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作支撑。目前, 民生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很薄弱, 小型水库普遍缺乏自动监控系统, 大部分蓄滞洪区通信设施比较落后, 山区防御山洪灾害的信息化手段严重不足。当前迫切需要针对民生水利工程的特点, 加快建设覆盖城市农村、大中小流域的水利信息采集体系, 大力加强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安全运行、日常管理等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进一步提升民生水利各个方面信息化发展水平, 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民生水利新发展。

2.5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是提升水利行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当前, 加强水利行政能力建设, 实现治水为民尤显重要。不论是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还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不论是防汛抗旱减灾还是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利行政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化, 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 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有助于促进涉水各学科的交叉融合, 提高对水资源变化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使得治水思路、方略和决策建立在更为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 充分发挥技术、知识等新的生产和管理要素在水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实现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精确控制, 减少资源消耗、空间占用和污染排放,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 建立以信息流为主线的新的管理模式, 有助于及时应对和化解水旱灾害和突发性水利事件, 不断提升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在水利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 水利信息化既面临难得机遇, 也面对严峻挑战, 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主要体现在:各级水利部门对推进水利信息化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平衡, 部分地方和个别单位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还不够;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的整体应用水平还不够高, 水利信息化对水利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还不够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战略、思路等重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认真研究, 努力解决。

3 加快推进“十二五”水利信息化新发展

“十二五”时期, 是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推进水利信息化新发展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水利信息化新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已经明确, 必须狠抓工作落实, 加快重点发展, 强化保障措施, 确保取得实效。

3.1 坚定1个信念, 开创水利信息化事业新局面

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任务最为繁重、江河治理最有难度的国家。长期的水利实践表明, 完全依靠工程措施, 而不实施现代化管理难以有效解决当前复杂的水问题。只有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充分开发水利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 坚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才能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水利行业, 提高水利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新道路, 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3.2 实现2个突破, 促进水利信息化进入新阶段

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既要搞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布局, 有计划、有步骤, 分阶段、层次地加以推进, 又要整合工作力量、集中优势资源, 促进水利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一是在强化顶层设计上实现突破。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为推进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提供了顶层规范与依据, 要强化顶层设计的运用, 继续加强水利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确保“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五统一目标的实现。二要在促进水利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上实现突破。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 更不等同于信息系统建设, 而是工作流程的优化、工作方式的转变, 是传统业务工作的革命, 要从根本上优化流程, 创新业务, 实现突破, 加快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融合, 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

3.3 面向3项需求, 拓展水利信息化应用新领域

要紧密结合当前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和民生水利发展需求, 积极开拓水利信息化新领域。

1) 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中, 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 全面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2) 在“两小”治理中, 要结合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分布广、类型多的特点, 科学制定治理方案, 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 全面提高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 确保发挥治理综合效益;要运用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打造现代化的精品工程, 并加强中小水库的水雨情测报、通信预警和远程控制等系统建设, 提高工程的科学管理水平。

3) 在水利普查中, 要积极主动配合, 不仅为水利普查提供数据处理软件, 也要做好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工作, 将遥感影像作为开展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载体, 使电子地图成为承载水利普查成果的主要形式, 确保普查数据系统、完整、真实、准确、可靠、直观, 为水利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3.4 夯实4个基础, 提升水利信息化服务新水平

信息技术发展快, 软硬件更新快,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必须切实做好强基固本工作。

1) 夯实水利信息网络基础, 不断完善水利信息网络, 拓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扩展网络的互联带宽, 满足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和语音通信等要求, 并做好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

2) 夯实水利通信基础, 不断完善全国防汛卫星通信设施, 加强卫星通信在应急抢险、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偏远地区水文测报设施中的应用, 初步达到保障水利应急通信的目标。

3) 夯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础, 尽快启动中央、流域、省各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 构建水利数据统一的存储与管理平台, 完善水利信息资源目录, 建立信息更新、发布、共享机制, 提高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水平, 推动业务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多领域协同与规范。

4) 夯实新技术应用基础, 积极探索物联网在水利业务中应用, 实时感知“水多”、“水少”、“水脏”, 打造“智能水利”;要采用云计算等新技术, 开展水利信息化资源的整合, 将更多的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共享;要积极开展国家卫星资源在水利业务领域的应用攻关, 加快推进水利卫星应用工作由应用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型的转化。

3.5 深化5类应用, 发挥水利信息化建设新成效

紧密结合新时期水利中心工作, 围绕民生水利迫切需求, 确定不同时期“金水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 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深化重点领域的业务应用, 逐步增强信息系统对水利中心工作的支撑能力。

1) 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尽快完成初步设计工作, 尽早提交批复, 还要做好与一期工程的衔接, 进一步扩大系统的建设范围、深化系统的成果应用, 优化和完善一期工程建设成果, 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撑体系。

2) 精心组织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尽快成立各级项目管理机构, 出台项目管理办法, 落实建设经费, 尽快开展项目建设实施工作, 力争通过3年时间, 建立国家水资源监控管理3级平台, 完善水资源信息监测和管理体系, 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提高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网格化配置的水平。

3) 积极推动国家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基础上, 根据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布, 进一步完善监测站网, 建成由地面观测、遥感监测和信息网络构成的数据采集、处理、传输与发布的基础设施体系, 基本实现水土流失时空变化趋势分析预测和防治工作成效分析评价, 为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预防监督和科学研究等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

4) 全面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移民安置管理、农村水利管理等与民生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要创新管理理念, 完善管理手段, 改进管理技术, 促进信息化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调度、运行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 也为农村饮水安全服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移民征地补偿、搬迁安置等民生水利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以信息化带动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

5) 深化电子政务应用。要围绕公众、政府的需要, 重点加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政府业务系统建设, 强化政务整合和应用集成, 实现各系统之间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公共服务提供重要手段。

3.6 落实6项措施, 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二五”时期水利信息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做好水利信息化各项工作是对各级水利部门的重大考验, 我们一定要不断强化各项措施, 动员凝聚各方力量, 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1) 加强领导、强化职能。各级水利部门要把水利信息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进一步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领导, 完善组织机构, 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模式和方法, 完善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绩效评估等制度, 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 保障水利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

2) 落实规划、统一标准。要尽快完成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 认真做好前期工作, 协调有序地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同时还要完善水利信息化标准管理与协调机制, 构建与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3) 理顺渠道、加大投入。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研究制定加快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积极开辟投融资渠道。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大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为重点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4) 强化运维、确保安全。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机制, 依照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 将运行维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要强化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 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同时试点探索外包、托管等多种运营方式, 着力建立水利信息化管理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5) 加强培养、抓好队伍。要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激励机制, 培养水利信息化的高级、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为水利信息化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保证。

6)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进一步加强水利信息化宣传工作, 利用水利信息化简报、网站、杂志、报刊等多种方式及时宣传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和成就, 各单位应及时对信息化工作和成果进行总结、汇总与上报, 营造共同关心、支持、推动水利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肠梗阻治疗体会免费下一篇:拐角处的背影初三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