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2024-05-21

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通用5篇)

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篇1

[摘要]区域经济学传统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因素、集聚因素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经济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区位选择实践的总结,可以发现,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不仅对一个经济区位的产生有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也决定着一个区位优势的形成过程,进而决定了不同经济区位之间区位优势的此消彼长。由此,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过程中认识到一个区位的经济价值,判断一个区位的优势并对自身的区位选择做出决策。因此,真正影响企业区位的决定性要素是创新。

[关键词]企业区位选择;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学传统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因素、集聚因素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经济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区位选择实践的总结,我们发现,传统区位理论讨论的各种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失于肤浅,而真正影响企业区位的决定性要素是创新。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区位选择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区位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追本溯源地从根本上探讨企业区位选择的本质性决定因素,不仅对于区域经济理论而言有其理论进步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区位理论及其弊病

(一)企业区位选择的内涵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文“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意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企业区位选择,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选取某种评价策略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出最优的投资、经营的地理位置。其中,既有经济区域的选择,也有厂址的确定。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更主要的是企业经济区域的选择。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就表现为一个区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二)传统理论关于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区域单位的企业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区位因素的地域空间差异直接导致各经济区位的优劣。传统区位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要素禀赋、集聚要素等方面。

1、运输费用。关于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最早由杜能提出,杜能认为,运费最小是最佳农业区位选择要素。此后,韦伯提出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是厂商最优区位因素。

1826年,古典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杜能提出,农业生产利润取决于农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费。在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利润是市场距离的函数,决定利润的只有运费,而运费又由距离和运费率来决定。每一种农产品运费率不同,因为各种农作物都有最远可运距离,因而在什么地段种植什么农作物,要视其与城市的距离而定。

1909年,工业区位理论奠基人德国经济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发表了《工业区位论》,探讨了工业区

位的移动规律,论述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韦伯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其他因素如政策、政治制度、民族、气候、技术发展差别等不起作用,则工业区位的理想位置就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小的地方。

2、劳动力费用。关于劳动力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早主要是韦伯提出并论证的,后得到其他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韦伯认为,假定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工业区位,实际对区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企业首先选择在运费最小地点生产,然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运费增加时,企业会选择在低劳动力成本的区域内生产。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而劳动力费用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它是属于地区差异性因素,是导致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素。

3、市场需求。关于市场需求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的市场需求论、德国地理学家克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地理经济学家勒施提出的市场网络论。其核心观点在于,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4、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源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由于学界认同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而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被看作是一般区位理论。俄林认为,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国际分工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5、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指许多企业由于地理上的邻近而具有的经济效应,是单个企业孤立地在某个区位生产所无法获得的优势,包括专业化分工、交易费用的节约、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信息共享、知识与技术的扩散等。关于集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韦伯、马歇尔、格斯特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韦伯较早就研究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分散几种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作用,指出了集聚带来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和利润的增加。之后,“新的产业空间”学派的斯哥特、斯多波等也认为,现代企业生产应采取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强调企业之间建立在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取得外部规模经济。“新产业区”学派的巴格那斯科等认为合作创新影响企业集聚,从而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6、多因素复合作用。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美国学者埃德加·M·胡佛、艾萨德等人,综合了韦伯、俄林、勒施等人的论点,提出了对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即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同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等有关。

此外,也有学者从国际投资角度论及区位选择应考虑东道国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等方面。

综上所述,传统企业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石,对现实工业布局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传统企业区位理论对创新与企业区位选择关系的研究非常缺乏。尽管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传统企业区位理论都没有考虑创新问题,各个流派也都呈现出对创新的漠视。事实上,创新是最深层次的区位选择影响要素,创新对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中每个因素都有本质的、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虽然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表层意义上的,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

三、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一)创新及其构成1921年,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这个经济学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此后,关于创新也出现了不同角度的界定。本文沿用熊彼特对创新的界定。但与熊彼特以企业为出发点的创新又有所不同。第一,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企业家行为,而本文的创新则既讨论主要由企业推动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也探讨主要由政府实行的制度创新。第二,创新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由于研究角度的需要和资料所限,本文仅探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及商业活动。它包括:(1)产品创新;(2)过程创新;(3)扩散。制度创新,即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社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经济学讨论的制度创新虽然可以兼论企业和政府,但其“经过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前提也隐含着该概念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涵义。本文在探讨制度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时主要讨论政府宏观的制度创新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概念与传统的创新概念的不同之处。组织创新就是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组织活动效益的过程。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世人公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在的主要动力。

(二)创新对区位选择因素的作用

如前所述,创新是最深层的企业区位选择因素,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创新对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在其对传统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中有充分的体现。

1、创新对运输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如前所述,运费因素在早期的区位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运输手段、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管理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创新在运输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第一,技术创新使运输手段日益先进,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也使得运输费用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变小;换言之,技术进步使得同等运费条件下运距更远,运量更多。这种趋势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越来越少地考虑运费对其盈利目标的影响,而转向考察其他因素。第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经济政策的变更也对运输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导人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也在政策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这不仅使国内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也使得国际企业在对华投资上也顺理成章地选择沿海地区以兼收政策优惠和运费节省之利。第三,企业的组织创新,特别是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企业通过将物流部分的职能转移到专门的物流企业,实现了组织结构的精简和自身经营范围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这和技术创新一样,具有使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作用减少的效果。

2、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劳动力费用曾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创新对劳动力费用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有两重作用。一方面,机器设备的技术革新,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无人化,排除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力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因而也削弱了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同时也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给企业增加了劳动力培训费用的负担。但企业还是愿意选择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对高水平劳动力供给能力的区位仍然有较强的选择倾向。第二,制度创新,特别是教育制度的进步对劳动力费用的区位意义有着削弱的作用。随着教育普及,一国国民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基本达到了一般产业工人所要求的知识水平,这种趋势使得一般产业的劳动力费用选择意义越来越受到削弱。特别是随着社会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劳动力费用的选择反而出现了悖论,即社会劳动岗位不需要那么多的高学历,于是要么企业选择一般学历偏低的区域,要么出现就业者的学历使用浪费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普遍具有节省劳动力费用从而降低劳动力费用对区位选择

影响强度的效果。例如,跨国公司把选择低廉劳动力市场作为其总体战略之一,所以选择投资发展中国家。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位选择则可能不再主要受劳动力价格约束,而选择政策、市场等条件较好的区域。以学习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组织的企业集群,通过知识溢出效果,就可以节省研发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而不必专门选择劳动力低廉的地区。

3、创新对市场因素的作用机制。传统区位理论关于市场因素的分析,主要讨论了企业生产成本与市场空间大小的关系。但是,传统区位理论基本上讨论了区位选择对市场划分的作用而非市场对区位选择的意义。客观上,市场的确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市场是否成熟和丰厚决定了企业区位选择的成败。而其中,创新更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市场要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区位是否贴近市场上。这里,具体表现在运距以及运输成本的区位意义上。因此,前文论及的关于创新对运费的作用问题对于市场同样有意义。即,运距越短、运费越少,就越是可以视为满足市场要素的区位选择目标。而创新对运费在区位选择中作用程度的削弱,同样也降低了企业区位选择中对市场要素的要求。第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在一国内部受到削弱的市场要素在国际贸易受到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限制之后成为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时的重要动因。企业为了进入进口国市场,主动选择在进口国设厂进行生产。进口国采取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等进出口制度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的制度创新前提。而跨国公司这种生产组织创新的产生本身则是企业区位选择中市场作用的结果,而且进一步使得跨国企业选择进口国市场的方式大行其道。第三,创新对市场的生成有重要的培育作用。在理论上,技术创新可以培育一般市场。而一国的制度创新可以培育政策优惠区域的市场,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深圳、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政策优惠市场。同样,企业的组织创新也可以培育一个区域的产业优势市场,例如,美国的硅谷这种产业集群方式培育了这个区域的IT产业优势,使得IT类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市场来作为企业区位。

4、创新对资源禀赋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禀赋理论解释了国际分工的生产原理,亦解释了生产据点在国际间的分布问题,同时也解释了整个世界的厂商区位选择问题,因而,资源禀赋理论才具有解释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意义。在资源禀赋理论看来,土地(包括与土地天然附着而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是决定生产区位的关键因素。但是,俄林的理论以世界平均生产技术水平一致为前提,排除了技术创新这一根本性创新的作用,因而在解释现实问题时遭遇“里昂惕夫之谜”而不能自圆其说。事实上,在资源禀赋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问题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决定了自然物质成为资源。回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所有自然物质被发现为有用的经济资源都源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源于人类掌握了某些技术,发现了某个自然物质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这个自然物质才成为资源。没有技术创新,稻谷只是杂草,矿物只是石头而已。所以,技术创新使得人们认识到自然物质是经济资源,才使其产地成为自然资源优势的区位供企业选择。第二,制度创新对可流动资源(劳动力、资本)具有集聚效果。这是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制度的优惠或苛刻必然令企业避害趋利,于是大量资本涌入政策优惠区位,使得该区位成为资本要素丰度较高的地域。而同样由于政策的优惠,使得企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利润的扩大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的集聚,使政策优惠区位成为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较高的区域。这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愿意选择资本、劳动力丰度高的区域。第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资源丰裕程度先天地决定于一个区位资源的拥有数量和质量,后天地取决于资源的利用方式。就企业而言,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就是在同等资源前提下创造出更多利润的过程。在此,技术创新可以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实现原材料、劳动力的节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推出新产品获取超额利润。组织创新则可以通过生产组织的改良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得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和组织创新优势的企业能够在资源丰裕程度既定的前提下进行区位选择。

5、创新对集聚要素的作用。企业在区位选择时对集聚因素的考虑,既有产业链带来的必然要求,也有共享基础设施以节省交易费用、共享知识以降低研发成本、保持企业技术优势的需要。第一,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效果,源于技术创新为一个产业带来相关的技术需求,使得这些资源为满足已有产业的技术需求而集聚起来。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要求产业间的合作,要求产业链的形成,而这个产业链的形成就源于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所能够认识到的自然物质。譬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炼铁需要热能,而人类认识到的热能提供物质则是木炭或煤,于是煤钢生产往往集聚在一起。这种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要求技术上的相关企业必须选择这种区域来设厂。企业的集聚,带来劳动力的集聚,从而带动服务部门的发展、城市化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种区位环境的不断完善过程,进一步推动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区域来共享基础设施,并直接进入市场。第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调控,国家硬性配置产业区位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逐步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使得企业逐步向区位优势强的地域集中。同时,区域经济主体的地位得到确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也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开放地区成为政策优势非常显著的区位,造成了全国资源大量向沿海流人的极化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推动企业选择集聚区位。这种现象突出体现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弹性专精企业,通过加工组装企业系列的建立,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产业加工配套企业的集群。以IT产业为代表的企业群,为了获取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享受知识溢出好处,形成了很多创新网络。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种产业集群区域作为设厂区位。

四、结论

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篇2

关键词:学习型企业文化,自主创新,驱动作用

一、引言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科协“七大”上指出,要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并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更多知名企业和品牌;胡锦涛总书记又在刚刚闭幕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对社会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作为国家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来说,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会形成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模式,而这种企业文化模式,对企业自主创新方式的选择、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组织的生态环境出现重大变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组织文化类型,这种全新的企业文化形态,通过营造弥漫于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来实施企业的变革和创新,达到企业更好适应环境变化的目的。

二、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学习型组织文化是在当代全面的社会转型期兴起和发展起来的。Senge在《第五项修炼》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学习型文化”的定义,但他将塑造学习型组织的步骤概括为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根据共同愿景理论以及所谓的“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和价值观”等论述,国内学者对企业学习型文化的内涵也作了多方面描述:企业的学习型文化是指企业中客观存在着的支持员工学习、合作和知识共享的软环境。学习型企业文化, 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 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性延伸和拓展, 体现为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学习型企业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 既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又重视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旨在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价值观,激励自我超越, 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可见,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 是促进建立共同愿景和激励团队学习的企业文化, 是强调开放、创新、应变的企业文化。

学习型企业文化依存于学习型企业组织,一般包含着个人学习、团队或团队学习、组织学习这三个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学习层次(如图1所示)。个人通过自学、借助技术的教导和观察,取得技能、洞察力、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团队内部完成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增长;组织通过在组织内部倡导并推动持续改善而获得智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1. 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自适应的企业文化。

一般地,学习型企业是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的组织,具有自我调节反馈机制。由于这种组织的主体都是学习型的,不仅能够适应环境生存,而且还能够创造性地学习,与时俱进地实现系统自主演化,所以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市场环境适应度高”的特征,其核心价值观就是激励企业的改革人才能够依据社会环境的发展来改革企业。这样,不仅公司的管理层能够密切关注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能够承担改革的风险,而且每个人都是富有创造力的思想者。

2. 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创建具有开放性。

在学习型文化的环境中,员工们深刻认识到群体互动式的学习效率远远优于单个个体的学习效率,于是,在个人单向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双向学习。这样,学习的基本单位由个人变成团体,知识在整个企业里迅速有效地传播,并产生知识分享价值倍增效应,进而产生比仅在少数人手中能产生更强大的作用。而且,学习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开放的,员工个人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即具有共同愿景)。同时,由于企业鼓励合作、提倡内部团结,员工们为了获取新的技能或技术,可以不断向周围同事学习、交流、沟通和对话,使得整个组织超越了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的层次,达到组织学习的层次。再者,学习型企业组织是一个流线型的、无边界的、扁平状的结构,能够最大程度促进组织内外的联系、信息流动、相互交融,形成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促进了组织学习。

3. 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股强势的指导力量。

学习型企业文化不是脱离于企业组织之外的东西,它来自企业组织的实践过程,所以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强势,首先是表现在它是实践的、行动的,在于它对企业组织修炼的指导;其次是在于它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相协调的产物,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相同的目标“愿景”;其三是在于它消除了企业及员工个人学习的障碍,也就扫平了实践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障碍和阻力;最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学习型企业的持久创造力。

三、学习型企业文化对自主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为导向,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并使之商品化的过程。它包括市场机会捕捉与选择,发明的引入与研究开发,设计与试制,批量生产与销售等环节。从企业文化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则可以把技术创新分为技器物(产品)创新、组织和管理创新以及价值观念的创新(更新)。我们所研究的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对主要技术的不断自主研制开发, 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内部创新”、“模仿创新”等,大体上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原始创新,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二是集成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新产品、新产业;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企业文化对自主创新的作用, 是通过影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发挥作用的。企业中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社交默契刺激了生产资源的交流和综合, 因此, 促进了技术创新 (Tsai&Ghoshal, 1998) 。事实上, 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选择, 本质上是一种受文化驱动的行为。企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它在创新选择中对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认定与把握。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 整合学习理论、创新理论等观点, 分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自主创新方式的影响(如图2所示)。

1. 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推动功能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重视员工的创新和挑战性,激励员工持续不断地创新和变革。学习型文化氛围下,企业用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在环境变化来临之前就及早行动,通过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能力素质,来提高工作绩效。基于学习型文化的特征,员工们认为勇于挑战、承担风险、有创造力才是有价值的,所以他们会主动搜集最新信息,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与沟通,倾向于选择简捷方式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学习型企业文化所倡导的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对技术的不断自主研制开发,使它能够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使自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学习型企业文化所确立的使命、战略、目标、愿景,是企业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自主创新的保障和推动力。

2. 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对自主创新的作用。

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和激励团队学习,用员工们真心拥护的共同愿景凝聚全体员工,使员工们全心奉献于共同愿景。这样,员工之间就会彼此坦诚沟通、真诚相待,大家手心相连,团结互助,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极强烈的向心力。在这种企业文化的氛围中,大家从整体上考虑问题,集体主义精神浓烈,员工们具有极高的归属感、认同感, 而且每个员工都有权参与决策和管理, 有利于员工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进而激发员工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Monge, 1998) 。这时,企业每选择一个创新项目,所有的员工就会很快地凝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攻关,从而降低组织资源转化的成本和时间, 提高组织资源柔性, 减少创新失败的可能,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实现。

3. 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培育功能对自主创新的驱动。

组织学习和内部交流对组织的自主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组织的学习和交流可以直接地影响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能力。Kivimaki甚至认为组织内部交流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创新绩效。强调学习和交流的学习型企业文化为企业培育了一个平等的开放式环境, 使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可以坦诚地沟通、相互学习、共享知识, 从而有利于扩大已有资源适用范围。首先, 组织学习交流的基本目的就是突破原有资源 (能力) 的限制, 打破历史形成的组织惯性和惰性。其次, 良好的企业内外部沟通,使企业与外部保持更近的距离, 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及其他组织之间不断地进行知识交流, 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与其他外界信息,很好地获取自主创新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 有效地降低自主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考虑到自主创新行为对企业的重大影响, 以及自主创新价值实现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企业会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开发, 倾向于各种自主创新方式的实施。

四、结语

学习型文化是以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促进建立共同愿景和激励团队学习为核心价值观,重视员工的创新和挑战性,激励员工持续不断地创新和变革,并通过制定作为学习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愿景,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提供组织结构和制度保障和推动力。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功能上看,它是一种能不断激发企业创造力和自主创新行为发生的新型企业文化,在自主创新中对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认知与把握也与其他企业文化模式不同。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企业的文化模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自主创新,所以,要更好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使企业选择的文化模式与其自主创新方式相契合。

参考文献

[1]P.Senge: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New York:Bantam Doubleday Deli.1990

[2]马庆喜王丽萍等:试论企业学习型文化的建设模式[J].商业研究.2007, (2) :79~81

[3]宋俊超:浅析企业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创建[J].前沿.2007, (1) :227~228

[4]孙建华:浅议企业学习型企业文化[J].甘肃农业.2007, (4) :87~89

[5]王林雪:基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管理创新[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3, (2) :26~31

[6]远德玉马世绕:企业技术创新概说[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7

[7]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J].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

[8]Tsai W., &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intrafirm net work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mal.1998, 41 (4) :464~476

[9]Monge:PeterC ommunications tructuresa ndp rocessesi ng lobalization[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utumn1998, Vol48Issue4, p142

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篇3

2004年3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总局第60号令),我国建立并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后市场监管保障汽车产品安全。同年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缺陷汽车产品调查和认定实施办法》、《缺陷汽车产品检测与实验监督管理办法》、《关于报送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相关备案信息的通知》等配套文件,从制度上保障了汽车召回的规范性。2012年10月22日,国务院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26号令),将汽车召回制度由部门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进一步加强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2015年12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公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总局令第176号),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汽车召回制度体系。

汽车召回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法律法规形式开启了汽车生产者消除缺陷、技术改进的机会窗口。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国共发起汽车召回854次,其中,汽车生产者改进设计缺陷478次,涉及车辆1 106万辆;改进制造缺陷373次,涉及车辆863万辆;改进标识缺陷3次,涉及车辆7万辆。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技术创新与汽车召回制度从内外两方面、两个不同角度共同促进了汽车安全水平的提升。为此,在我国大力推进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战略背景下,研究汽车召回制度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对促进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完善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随着产品召回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日益密切,召回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Murthy等研究指出,大规模召回为厂商研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提供了机会窗口[1]。Levinthal等研究指出,大规模召回使生产企业及其供应商聚焦于研究如何解决产品缺陷,是触发因耗资巨大而难于实施的产品可靠性改进的催化剂[2]。Sriram和Sinha指出,企业在召回中的学习效果将随着召回经验的累积而增强,进而减小发生缺陷的可能性与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3]。程永明研究指出,丰田汽车公司频频发生大规模的问题汽车召回事件,忽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是主要原因之一[4]。曲明荣通过分析召回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造成的影响,认为加强技术创新、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是重要的解决措施之一[5]。安梅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不仅有助于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6]。可见,汽车召回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已有研究并未揭示汽车召回制度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Hopkins和Brynijolfsson研究指出,技术创新绩效包括从初始研究开发到形成专利和新产品发布的所有过程产出[7]。根据研究目标与研究视角的不同,已有研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测度各有不同。国际创新调查指南《奥斯陆手册》将技术创新绩效分为产品创新绩效、工艺创新绩效,还有研究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或者关注创新的技术绩效和管理绩效[9]。尽管如此,大多数实证研究仍以产品创新绩效与工艺创新绩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测度指标。结合我国汽车企业特征,本文从产品创新绩效与工艺创新绩效两个层面测度技术创新绩效。产品创新绩效主要从提高了汽车技术性能、提高了汽车安全水平、增强了汽车的可靠性等指标测度,工艺创新绩效主要从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缩短了汽车生产周期等指标测度。

1.1 汽车召回制度设计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汽车召回制度主要针对市场上存在的缺陷汽车产品而建立,汽车存在批次性安全问题是汽车召回的法定原因,汽车企业是召回活动的责任主体和行为主体,汽车召回具体包括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两种方式。Davidson和Worrell研究指出,与那些愿意更换产品或按产品购买价格退款的企业相比,选择对召回产品进行技术改进的企业能够更有效减少召回所带来的不利影响[10]。Haunschild和Rhee进一步指出,与责令召回相比,汽车企业能够从主动召回中学习到更多技术知识[11]。此外,汽车召回制度还使一些汽车企业由重视成本转向强调产品安全和质量。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的研究假设与备择假设如下:

H1a:汽车召回制度设计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1b:汽车召回制度设计对企业工艺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2 汽车召回制度执行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在汽车召回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汽车企业以既有研究活动积累的技术能力与资源为基础,对缺陷汽车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将触发汽车企业的技术学习活动。为了消除导致汽车召回的缺陷问题,汽车企业将会拓展技术学习范围,通过这种学习能够大幅度提高汽车可靠性并减少未来汽车召回次数[11]。与此同时,产品召回经验将成为未来汽车技术性能改进的基础[3]。如果汽车零部件的共享程度高,汽车企业就能够把从一种产品类型的召回中学到的知识转移到该产品系列的其它产品类别中,从而提高相关汽车产品的可靠性[12]。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的研究假设与备择假设如下:

H2a:汽车召回制度执行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2b:汽车召回制度执行对企业工艺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3 政府监管的中介作用

政府管制是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组织交易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不存在政府管制的情况下,让具有不同市场力量的消费者、企业实行外部交易更有效[13]。因此,对汽车召回进行监管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根据管制俘虏理论,汽车召回管制机构在对汽车企业进行管制的过程中,存在被汽车企业俘虏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就需要对管制机构进行有效监督。实际上,委托人同时作为监督者的制度安排,要优于由外来方作为监督者的制度安排,因为后一制度安排还有给外来方实施监督行为的激励,存在“监督者还要被监督”的问题[14]。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的研究假设与备择假设如下:

H3a:政府监管对汽车召回制度设计具有正向影响。

H3b:政府监管对汽车召回制度执行具有正向影响。

我国汽车召回采用政府部门作为主管,负责行政决策、政策制定和规划制定,而技术支持机构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实施召回业务工作的集中监管模式[15]。召回管理技术支持机构承担缺陷信息收集和分析、缺陷技术研判、召回过程技术监管、召回效果技术评估等工作。公开的、多源化的缺陷汽车信息为汽车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线索;汽车召回监管部门与汽车企业围绕汽车缺陷开展的缺陷调查与技术研判,促进了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在汽车企业之间的扩散;汽车召回效果评估有助于确认消除缺陷的技术创新方案的可行性,从而加快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进程。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的研究假设与备择假设如下:

H4a:政府监管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4b:政府监管对企业工艺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汽车召回制度的设计、汽车召回制度的执行以及政府监管共同构成了汽车召回制度框架。其中,汽车召回制度设计是汽车召回制度执行与政府监管的前提与基础;政府监管贯穿于汽车召回的全过程,是汽车召回制度顺利实施的保障。然而,汽车召回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并不意味着企业必然开展技术创新,政府监管是汽车召回制度下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有助于推动企业以消除缺陷为导向,通过整合创新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由此可知,政府监管与汽车召回制度设计与执行均存在密切关系,政府监管通过汽车召回制度与设计影响技术创新绩效。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的研究假设与备择假设如下:

H5a:政府监管在制度设计与产品创新绩效和工艺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H5b:政府监管在制度执行与产品创新绩效和工艺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汽车召回制度对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

根据研究目标,设计了半结构化调研问卷。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同时咨询了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中心汽车召回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与建议。初始问卷设计好后,通过邮件形式向汽车企业进行预调研,根据预调研的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调研问卷。调研问卷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相关信息,第二部分是企业基本信息,第三部分是对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评价,第四部分是对召回制度下技术创新效果的评价。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由被试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属于主观性问题,采用李克特量表打分。在对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评价题项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在对召回制度下技术创新效果的评价中,1表示“效果差”,7表示“效果好”,由被试对象根据认知对相关题项打分。

2.2 研究样本和数据采集

本研究以进行过汽车召回的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为保证调研数据的有效性,问卷发放对象主要为汽车企业负责汽车召回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电子邮件与现场发放两种形式向汽车企业发放调研问卷117份,收回有效调研问卷74份,问卷有效率为63.25%。

对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表1)表明,研究样本包括国有企业27家,占36.49%;民营企业12家,占16.22%;外资企业13家,占17.57%;合资企业22家,占29.73%。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29家,占39.19%;拥有合资品牌的企业9家,占12.16%;拥有进口品牌的企业28家,占37.84%;同时拥有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的企业2家,占2.70%;同时拥有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企业4家,占5.41%;同时拥有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的企业2家,占2.70%。

2.3 变量测量

1)自变量。关于汽车召回制度的制度设计、政府监管和制度执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可直接使用的成熟量表,相关研究仅仅散见于部分文献中。本文借鉴Pelkmans等[16]、Kalra等[17]、马富萍[18]等的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汽车召回制度实践与特性,开发了汽车召回制度的制度设计、政府监管和制度执行的测量指标。其中,制度设计包括汽车召回法律法规完善、汽车召回罚则恰当、缺陷调查程序科学等三个指标,政府监管的测度指标为汽车召回监管有效,制度执行包括汽车召回信息发布及时、汽车召回与实施规范等两个指标。

2)因变量。关于技术创新绩效的产品创新绩效与工艺创新绩效,已有较成熟的量表可以借鉴,本研究参考奥斯陆手册、田丹等[19]、Lee等[20]、Singh[21]等已有研究成果,开发了产品创新绩效与工艺创新绩效的量表。产品创新绩效包括提高了汽车技术性能、提高了汽车安全水平、增强了汽车的可靠性、改善了汽车的舒适度、延长了汽车使用寿命等五个指标,工艺创新绩效包括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缩短了汽车生产周期等两个指标,充分考虑了汽车企业的生产特性。

2.4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以证实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判断某一变量是否是中介变量的标准如下:已知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将另一个变量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后,如果在排除了该中介变量的影响后,自变量对因变量已经不再具有额外的解释力或者解释力度较之前有了明显的减少,那么所引入的控制变量就可视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中介变量。

3 研究结果

3.1 信度与效度

原始数据是以问卷形式收录的量表,分别对不同维度下的变量值进行了信度检验(表2)。所有维度(SD、SE、PP、TP)的CITC值均大于0.4,一致性alpha系数大于0.75,通过信度检验,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基于CFA的效度检验表明,标准化系数均大于0.5,而且都在p<0.001的水平下显著,研究样本满足结构方程构建效度的要求。

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利用SAS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运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3的路径分析结果看,本文提出的假设H1a、H2a、H2b、H3a、H3b、H4b得到证实。

基于SAS系统CALIS模块进行分析,优化运算后的目标函数值为0.248 0,基准模型函数值为1.974 6,对应的卡方值为544.978 2,伴随概率小于0.000 1;调整后的GFI(AGFI)为0.362 6,Parsimonious GFI为0.183 0,RMSEA估计量为0.346 9,ECVI估计量为0.344 3,Bentler-Bonett NFI为0.874 4。采用协方差结构进行分析,使用极大似然估计,计算出结构方程结果如图2所示。

制度设计对产品创新绩效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方向为正,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09 1,但是对工艺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制度执行对产品创新绩效与工艺创新绩效的影响比较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31 8和0.126 5,这表明制度执行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远大于对工艺创新绩效的影响。政府监管对于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856 9和0.477 7,这表明政府监管对于制度设计的影响大于对制度执行的影响。政府监管对于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对于工艺创新绩效的影响比较显著;但对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影响非常显著,即政府监管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来对产品创新绩效和工艺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综上,通过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的结构方程检验,得到了对理论假设非常具有支持性的结果。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汽车召回企业为研究样本,开发了汽车召回制度与技术创新的量表,实证研究了汽车召回制度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检验了政府监管在汽车召回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之间的中介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汽车召回制度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汽车召回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均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监管对汽车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未表现出直接的显著影响。这表明,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对汽车企业的产品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我国汽车企业在汽车召回活动中针对设计缺陷采取的改进措施,主要是在技术上的某种改进或创新,汽车企业消除缺陷的过程,也即企业开展产品创新的过程。与传统意义上企业产品创新的不同点在于,汽车召回制度下的产品创新更多的是以产品安全为导向。而且由于汽车召回制度的约束性,汽车企业对安全缺陷进行的产品创新往往更有效率,创新效果也更明显。加之汽车产品缺陷风险评估、汽车召回效果评估等汽车召回程序的设置,进一步促进了汽车企业的产品创新。

2)汽车召回制度对工艺创新绩效的影响。汽车召回制度的执行、政府监管对汽车企业的工艺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汽车召回制度的设计对汽车企业的工艺创新绩效未表现出直接的显著影响。这表明,汽车召回制度对汽车企业工艺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汽车召回制度的执行与政府监管方面,汽车召回制度的设计对汽车企业工艺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有待进一步完善。汽车企业针对制造缺陷进行的改进措施主要是对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或创新,虽然旨在消除安全相关的制造隐患,但是也可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原材料的节约等工艺创新的效果。

3)政府监管的中介作用。政府监管对汽车企业的工艺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汽车企业的产品创新未表现出直接的显著影响。然而,政府监管对汽车召回制度的设计与汽车召回制度的执行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汽车召回制度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政府监管在汽车召回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政府监管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来对汽车企业的产品创新产生影响。这表明,为促进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应进一步加强对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政府监管。

4.2 政策建议

1)构建技术创新导向的汽车召回制度体系。汽车召回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的技术性工作。在完善我国汽车召回程序、技术判定标准等制度设计中,建议体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明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责任主体是汽车生产企业,由汽车生产企业对缺陷原因判断、召回范围准确性和召回措施有效性负责。主管部门进行技术评估和审核,旨在基于其专业背景和能力尽可能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对企业技术创新主要起辅助作用。

2)加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政府监管力度。政府监管是强化汽车召回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重要环节,加大召回监管力度有助于发挥汽车召回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为此,建议构建完整的监管标准和有效的评估流程,通过召回计划备案、召回报告、实际召回完成率、召回响应率等指标,监督召回过程与评估召回效果,同时推动汽车企业相关技术创新的开展。

3)不断提升汽车召回专业技术能力。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实施以缺陷信息为前提,以缺陷技术认定为核心,以缺陷产品技术改进为根本,技术性工作贯穿于召回管理的各个环节。汽车召回专业技术能力不仅是汽车召回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为此,建议不断提升汽车召回主管部门汽车产品缺陷风险评估、缺陷判定以及实验检测等技术能力,在推动汽车召回顺利实施的同时,助力汽车企业技术创新。

4.3 研究局限性

广西对东盟投资的区位分析及选择 篇4

一、广西对东盟投资的SWOT分析

1. 优势 (Strength)

(1) 小规模企业优势

广西企业拥有与其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技术和设备, 刚好适应东盟低收入国家的需求。对东盟国家来说广西中小企业较为占有优势的以杂项制品为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产业 (主要是农业、服装纺织业、家用电器、玩具和食品等产业) 的小规模技术优势十分明显。

(2) 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是西部省区中惟一集沿海、沿边优势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它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 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的前沿区域。就沿海而言, 钦、北、防三港与东盟国家的重要港口的距离都较近;就沿边而言, 广西有8个县 (市、区) 与越南接壤, 铁路、公路均可直达。广西的区位优势为广西投资东盟国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广西产业优势

第一, 农机产业优势。广西的农机在越南、老挝、缅甸等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国家有很大的市场, 产品竞争力也强。在小农机市场广西的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占据了东盟50%以上的市场份额。广西以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 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一直占据中国和东盟贸易份额的前10名, 可以看得出广西在农机方面具有的优势。

第二, 同东盟国家相比, 广西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有相当的优势。广西贵港、合浦等市县肉类系列产品综合加工、平乐双汇集团、广西明阳生化科技科技公司20万吨高档变性淀粉, 南宁皇氏乳品公司10万吨乳品、汇源集团恭城果汁加工等都是很有竞争力的。

第三, 广西在对外工程承包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广西近十多年来, 在东南亚、南亚等的工程承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 劣势 (Weakness)

(1) 技术水平的限制

广西大部分的企业技术相对落后, 以造纸为例, 目前广西大部分造纸企业使用的依然是上个世纪日本70年代的技术, 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 自然会受到抵制。据统计广西企业除了农业技术相对先进之外其他的技术只达到日本70年代的技术, 我们在东盟投资的主打竞争对手之一就是日本, 技术上的劣势暴露无遗。

(2) 产业选择的局限

广西企业对东盟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农业, 水利电站的建设, 公共设施和民用设施的建设。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旅游开发业、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投资较少, 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之称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签约数仅为1。进入太多的基础领域而没有进入高端领域, 是实力加上产业进入选择的双重劣势。

3. 机遇 (Opportunity)

中国与东盟合作正迈向新的“钻石十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推动和21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 并定会加强中国包括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 海上合作、金融合作, 从而给广西对东盟的投资带来历史性的机遇。

4. 威胁 (Threat)

(1) 投资遇到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威胁

广西的投资发展多需要与东盟国家合作,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广西固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来自云南、广东的挑战也十分明显。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 拥有丰富的水电、煤炭、矿产、海洋资源, 近年来在海陆空交通通道建设、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广东是发达省区, 地缘人缘、投资环境等整体经济优势十分突出。

(2) 强大跨国公司竞争威胁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在经济建设方面硕果累累, 东盟各国也纷纷效仿中国的做法竞相打开自己的国门加上当地投资优惠政策, 使得东盟成为了一块投资热土。投资东盟的企业不仅仅是广西的, 还有更多的是资金雄厚、生产广利技术先进、拥有多方面人才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因此, 广西企业在东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3) 东盟国家的产业保护政策

一些国家为了谋求发展, 采取制定产业保护政策方法为本国一些敏感行业提供“保护伞”。使得广西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只能是望而却步, 更有甚者一些已经在当地投资经营的企业还受到了巨大损失。

二、广西投资东盟应选择的类型

1. 资源开发型投资

由于广西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低, 尤其是部分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匮乏。东盟国家尤其是中南半岛国家土地、能源、矿产、海洋、农林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但工业基础薄弱, 资源开发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偏低, 亟需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合作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广西一些骨干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可通过长期贸易协议与参股开发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积极参与开发和利用东盟国家储量丰富而广西又相对短缺的资源。

2. 市场开发型投资

广西拥有食品、机械、汽车、轻工、纺织、建材、水电、冶金、医药等一批技术相对成熟、稳定的传统优势产业, 但其中不少产业产品的国内市场已经饱和, 可转移到东盟落后国家生产。广西应发挥比较优势, 以技术、设备、人才和品牌为投资要素, 整合东盟国家的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 生产出低成本、有特色、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 开辟东盟市场。

3. 战略资产型投资

对东盟的战略资产型投资其实是一种境外“学习型”投资, 其目的在于以广西现有资产为基础, 优先获取并整合广西缺乏而又亟需的东盟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潜在市场等战略资产, 以获得全球新的综合优势, 增强国际竞争力。战略资产型投资适合于大规模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等先进制造业和物流、金融、研发、会展等等现代服务业。

三、广西对东盟投资的区位选择

本文的分类选择的方法是, 根据广西的产业优势来选择最符合条件的国家, 以符合条件的数量和发展的潜力结合其国内的政策来排列。

1. 首选投资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

这四个国家是最典型的农业国, 资源丰富, 人力资本也是最低的国家之一, 和广西在文化方面相对接近, 所以列为最适合投资国。

(1) 越南

越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但是目前采矿技术和设备方面的落后, 因此, 广西应该积极利用越南的矿产资源对其进行投资。工业方面, 越南国内的汽车产业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广西的玉柴和柳工等企业应经在越南打开了很好的市场, 应该进一步在越南投资办厂, 并且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2) 柬埔寨

柬埔寨目前电力非常的紧缺, 广西在电力建设方面具有相对先进的技术, 广西企业可以结合政府给的优惠政策进入当地的水电建设和投资。总体上柬埔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进入潜力。另外旅游业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项目。

(3) 老挝

相对部分的东盟国家, 老挝政治稳定, 劳动力价格低廉, 是为数不多的电力充足的东盟国家。政府对外来投资的管制较宽松, 除了有损国家安全, 环境, 公共安全的领域外外资都可以进入。对于目前各方面实力有限的广西企业而言, 无论环境, 还是广西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都比较吻合, 是一个对广西企业而已不错的选择。

(4) 泰国

泰国投资环境比较理想。农业是泰国的重要产业, 但是目前其出口的农产品也具有局限, 出口的都是一些初级的产品, 缺少深加工, 附加价值较低。广西具有相对先进的加工技术, 面对泰国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可以到泰国设农产品加工厂, 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2. 次选投资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

虽然这三国也是农业国, 但是经济作物地位重要, 同时和广西的文化差异比较大, 所以把这三个国家都放在第二行列。

(1)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但是因为各种的影响因素目前缺乏生气。广西以苹果铝为代表的铝业公司具有先进的铝土开采, 铝材加工技术, 无论生产还是管理都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马来西亚政府也有很多优惠政策吸引广西铝业去投资和发展。

(2) 印度尼西亚

印尼汽车业是印尼的新兴产业, 目前, 皮卡/卡车、多用途厢式车、大小公共汽车以及特种用途车辆在印尼国内仍有一定空白市场。而这些类型的汽车刚好适合广西玉柴集团的发展, 玉柴可以将越南投资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印尼的市场上面, 带动区内其他一些汽车零件生产商到印尼设厂, 在当地进行组装销售。

(3) 菲律宾

由于菲律宾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 而广西对各种矿产的需求也很大, 广西应该向菲律宾的矿产采集进行投资, 可以和菲律宾进行购买矿山的洽谈。同时, 也可以运用当前广西所拥有的开发地热资源的先进技术, 开发菲律宾的地热资源。

3. 备选投资国:新加坡、文莱

新加坡和文莱的经济水平最高, 劳动力成本也是所有东盟国家里最高的。

(1) 新加坡

新加坡的重点行业是电子工业、石油化工业、生物制药业、交通工程业、精精密工程业、运输仓储业、金融服务业、资讯通信业和旅游业。通过学习型的投资, 广西的企业可以利用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领先的管理理念推进广西经济的全面发展。

(2) 文莱

广西90%以上的投资企业都是资源密集型或者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文莱相对其他东盟国家而言人力成本较高, 这点不适合广西投资, 但是广西可以考虑投资文莱的资源行业。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广西对东盟投资的SWOT分析, 总结得出广西企业在东盟的投资当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从而根据广西投资类型和战略的分析, 选择最合适广西企业的投资区域。

关键词:广西,东盟,投资,区位

参考文献

[1]柳剑平, 孙云华.我国企业对东亚直接投资的国别 (地区) 选择—基于产品内分工实态的研究[J].国际贸易, 2006 (11) .

[2]马先仙.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1) .

[3]吴崇伯.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分析[J].南洋问题研究, 2006 (01) .

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篇5

西班牙知名服装品牌ZARA,是西班牙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INDITEX公司9个品牌中最著名的旗舰品牌。目前,ZARA已经在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超过两千余家专卖店,而且选址都选在最发达城市的最好地段,比如米兰大教堂的精品圈,英国爱丁堡的王子街、纽约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西单商业区等等。对于ZARA这种平价的品牌,又是为何敢在繁华商业区与许多大牌为邻平起平坐呢?这其实是一种区位选择。区位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场所。区位选择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议题,主要探讨人类经济活动为何在某地发生的问题,力图确定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进行的原则。对于跨国公司,区位选择至关重要。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之所以要向它国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可见,选择合理良好的投资区位是关系到跨国公司利益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西班牙跨国服装零售商INDITEX公司的旗舰品牌ZARA的销售部门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对跨国公司中的销售部门如何选择区位生产进行研究。

1 ZARA销售部门区位选择分析

1.1 ZARA的品牌特点介绍

1.1.1 生产特点

(1)创“快速时尚”模式。ZARA品牌可以说是时尚服饰业界的一个另类,在传统的顶级服饰品牌和大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模式[1]。ZARA的几百名“空中飞人”设计师常穿梭于各种时装发布会,或者出入各种时尚场所,使自己的设计紧跟潮流。随着快速时尚成为时尚服饰行业的一大主流业态,ZARA品牌也倍受推崇,有人称之为“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也有人评价其为“时装行业的斯沃琪手表”。ZARA作为一家引领未来趋势的公司,俨然成为时尚服饰业界的标杆。(2)供应链系统灵敏,前导时间缩短。ZARA的设计师、采购师、生产经理和营销顾问组成一个“商业团体”,他们一起在总部同时工作。ZARA把生产基地建在总部西班牙,方圆200英里的生产基地集中了20个高度自动化染色、剪裁中心,架设地下传送网络。根据每天的最新订单,把最时兴的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保证了总体上前导时间的缩短要求。因此ZARA形成了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共同运作的一体化模式,整个过程都在总部进行。如此这般才把产品从设计到上架的时间控制在3周(其他品牌平均为9至12个月)内。(3)生产规模“多款、少量”。ZARA打破传统服装企业“少款、多量”规则,采用“多款、少量”的生产模式。保证了货品更新速度快,与时尚同步,加快了时尚消费与淘汰的速度,打破了时尚流行定律,创造了没有淡旺季的流行。

1.1.2 营销特点

(1)采用总部“直营”模式。ZARA的时装全部由总部集中生产出来后,立即由汽车在两天内运往欧洲本土专卖店,以空运在三天内运至美洲和亚洲专卖店。所有货品仅在专卖店出售,不搞特许经营[2]。(2)采用顾客“自选”模式。ZARA店中的导购员几乎没有人刻意招呼客人,顾客进人店铺,直接接触商品,体验商品,全凭客人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3)店面宽敞,风格时尚另类。所有专卖店装修都紧跟潮流,风格另类。每间专卖店至少有两层,留出相当宽敞的空间,为顾客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购物环境。(4)ZARA极少做广告,唯一的宣传就是每家专卖店楼上挂着的巨大LOGO。(5)ZARA采取低价策略,薄利多销。(6)ZARA很少打折。因为“多款、少量”,减少了存货风险和折扣促销的成本。每年需要打折处理的比同类品牌少一倍。

1.2 对ZARA的专卖店位于发达城市繁华地段的区位因素分析

1.2.1 发达城市常为交通枢纽,交通便利;繁华地段多位于市中心,往来车流人流多

(1)ZARA的所有商品均由公司总部直接派送到各地的专卖店。发达城市常常是交通枢纽,车站、机场数量多,店铺位于这样的地理位置是为了保持其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便于货物的极速送达。交通的便利是保障货物极速送达的基本条件,只有让新款以最快速度上架,ZARA才能最早占领时尚最高地,实现利润的早日实现。(2)ZARA悬挂在专卖店外的LOGO巨大醒目,虽然无声但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广告。每天大量车流人流经过此处,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带有“ZARA”LOGO的巨幅海报。这些海报简洁、大方、美观,能在短时间里向大量路人广而告之它的设计特点,推广它的品牌理念,让大量路人迅速形成对这一品牌形象的认知。

1.2.2 繁华地区目标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达

(1)繁华的商业区经济发达,是白领人士密集的地方。这些人收入水平一般较高,恩格尔系数普遍较低,对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支出较高。而ZARA的目标消费群体也正是这类着衣品位时尚、具有较高时尚敏感性、具备一定消费能力,但并不具备经常消费高档奢侈品牌的能力的年轻人。ZARA作为一个善于快速模仿时尚的品牌,当电影或电视媒体中出现新的流行元素的时候,ZARA能以比竞争对手快得多的速度,将这些讯息转换成自己的服装产品,并陈列在自己的商店里。通常来讲,这种汇聚了当下最流行的时尚元素,同时价格又比高档品牌便宜很多的商品正好可以满足这类人群的需求。(2)商业区节奏紧张,这里的白领多数工作繁忙,逛街时间少,但由于生活需要不得不购买衣物鞋帽或其他配饰。而ZARA自身特有的销售模式正好可以符合这些时间宝贵的人的更深层次的需求———ZARA全球的几千多家专营店,每家都可以称为小型“一站式”商场,有上万种不同款式的服装和配饰———从内衣到外套,从鞋子到皮靴,从手镯到丝巾等等。这些物品都经过精心搭配并有序摆放,当顾客前来试一件衣服时,很容易动心把帽子、丝巾、鞋子一整套物品买走。这既节约了顾客宝贵的时间,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ZARA的销售量。(3)人们有一些心理特点显而易见,很容易被摸透然后加以利用。例如,“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手中有些钱的白领也更有物质资本来具备这一人的特质。一件衣服买的时候喜欢,穿几天就不再喜欢是很常见的事。其次,ZARA采用“多款、少量”的模式,从不讲求每种款式生产很多的数量,而是注重款式的多样性[3]。因此,ZARA每款新品只有区区的数件,也没有对售完款式的再定购。顾客看上一件衣服,或许由于一时犹豫,从而错失了最终拥有它的机会。这就人为地制造了“短缺”,利用顾客“看上的衣服,如果不立即购买,就可能再也买不到”的心理,使顾客往往无法等到季末或岁末打折就会迅速购买。(4)发达地区信息流通迅速,借助网络的发展,使得讯息流动更加快捷。位于发达地区的年轻人都具有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消费的趋同性。尽管他们国别不同,肤色不同,但是他们都同样年轻、时尚,听着相同的音乐、看着相同的电影。正是这种文化和生活模式追求上的趋同,使得ZARA在入驻一个新的国家的商业区时,只需稍微调整一下它的商业模式就行,而不用绞尽脑汁专门为不同国家的专卖店专门设计衣服。因此,只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开设店铺,使ZARA在不同国家扩展业务时,减少了为不同国家需要做的专门改变。

1.2.3 发达城市流行事物多,时尚感强,有利于设计部门收集时尚信息,也有利于人们对流行事物的接受和认可

(1)大城市是时尚的发源地,各专卖店的经理长期接触服装行业,都具有相当敏锐的时尚嗅觉,是时尚信息的重要来源,他们身处在大城市销售最前线,更有利于捕捉时尚气息———他们通过每天查看销售数据,并根据数据所反映情况来总结顾客的流行品味动态,再结合当地的流行趋势,迅速有效地向总部汇报情况;总部的优秀时尚设计师又能根据各地经理反应的信息,迅速完成服装与配饰的设计;新款产品又通过总部发回专卖店里。(2)发达城市的人时尚的鉴赏力高,时尚的渗透力快,流行事物在这里会得到人们更大的认可。ZARA的产品以走在时尚潮流前面著名———ZARA聘请多名时装设计师从米兰、巴黎时装秀取得设计灵感,利用高档品牌提前发布时尚信息的传统(如3月发布秋冬季时装、9月发布春夏季时装,发布时间和真正的销售季节中间通常有6个月的时间差),使得时尚杂志还在预告当季潮流时,ZARA橱窗已在展示这些内容[4]。

1.2.4 坐落于繁华地段,可以充分利用与周围高档奢侈品牌的对比效应,化风险为机遇

(1)利用价格和店面风格优势与周围的高档奢侈品牌对比。各国主要城市的商业中心是各种奢侈品牌聚集的地方。然而,有足够的钱买得起这些奢侈品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也只能是饱饱眼福却消费不起,满足不了购物欲。这个时候,ZARA的善于模仿的本领和低价的策略就开始发挥作用了。ZARA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对一个顶级服装大师的创意作品的模仿———往往最新一季的Dior新装刚刚在巴黎T型台上亮相,两周后,世界各地的时尚男女就能够惊喜地在ZARA专卖店里发现Dior最新款式的影子。同为世界名牌,ZARA时尚感足够而价钱却能便宜十几倍,它让人们可以用更少的钱,更早更快地享受到穿大牌服装的感觉。在这种时候,笔者觉得,除了那些对奢侈品牌有特殊癖好的人以外,任何人都不会舍贱求贵了吧。(2)利用商品的更新速度与周围的高档奢侈品牌对比。任何服装从设计到生产,到最后成衣上架销售,越高档的品牌,其中过程越复杂,经过的时间越长。所以,一般高档奢侈商品的更新速度都不快,一般情况下,一年只开两次新装发布会,平时也会零零散散的推出一点新款。对于顾客来说,一年只要逛几次这样的奢侈品专卖店,就能够看完这一整年的服装款式。由于店里新货上架慢,加之价格又贵,商品的流动速度也不会太快,这些店铺很快就对顾客失去了新鲜感和吸引力。然而,ZARA一年当中时时都在推陈出新,每年大约能推出12000多款新品。这大大提高了顾客访问ZARA店铺的频率。

1.3 研究分析的总结阐述

ZARA作为一个平价的时装品牌,全球所有的专卖店都设在发达城市的繁华地段。通过对其销售部门的区位选择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ZARA销售部门选址于繁华地段符合区为因素理论。跨国公司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因素。对于ZARA来讲,繁华地段交通便利、车流量大,便于货物的运输和品的宣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利于提高货品的销售量;时尚感强、对新事物的接受力强,便于酷猎手收集时尚元素和提高货品的认可度;周围品牌繁多,便于产生对比效应。另外,我们还从INDITEX公司旗下ZARA品牌的销售部门的区位选择中受益匪浅,得到了很大启示。首先,ZARA非常了解自己品牌的优势和劣势,深知“快速”才是保持时尚的硬道理。它扬长避短,知道在真正大牌时装上架之前,先借用他们的设计理念迅速模仿,在时尚的最前端分得一杯羹,赚得时尚浪潮涌来之前的一桶金。其次,ZARA深谙顾客的心理,并能加以利用为自己谋利益。它抓住顾客喜欢“个性”“独一份儿”的心理,采用“少量、多款”模式,对顾客来讲,既减少顾客“撞衫”的可能,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第三,ZARA善于利用其他品牌为自己谋利。它善于模仿奢侈品牌为自己的货品增加时尚感,在自己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后,又以低价的优势打败这些奢侈品牌。

2 综述

ZARA作为快速时尚模式的领导品牌,独树一帜,声名显赫,利润丰厚,真可谓是“名利双收”。ZARA品牌在时尚服饰业界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并将ARMANI等时尚服饰界大牌甩在身后。在这巨大成功的背后,是其各部门呕心沥血密切配合的结果,尤其是销售部门在区位选择时的大胆决策———平价的时装店入驻繁华的商业区。在这看似不符合常理的举措背后,其实有强大的理论基础撑腰,那就是“区位选择理论”。ZARA的销售部门总结了自身品牌特点,结合当下世界的经济状况,将区位选择理论中符合自身情况的的部分付诸实践,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ZARA的销售部门在经济区位的选择上无疑是成功的,这也能给其他的品牌的区位选择上提供一些经验,对于理论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方能正确地选出适合自己的经济区位,从而扩大盈利,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郎咸平.经理人.突破僵化才是出路[J].2008,(1).

[2]经济地理杂志.全球服装行业的全球采购分析——以时装零售商ZARA为例[J].2008,1(8):1.

[3]东亚经济评论.ZARA成功的秘密[J].

上一篇:雷锋精神伴我奋进下一篇:校秋季运动会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