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历程分析

2024-08-04

工商银行历程分析(精选8篇)

工商银行历程分析 篇1

课程名称 网络支付与结算 题目名称 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化历程 学生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商学院

专业班级 电子商务10 学生姓名 杨百川 学生学号 4110000045

2012 年 10 月 8 日

摘要

本文从电子化的建设与发展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化历程做了浅述,工行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工行不断拓展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创建了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多种产品功能完善的电子银行体系。

目录

一、中国工商银行概述..................................................................................................................3

二、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化历程...................................................................................................3

1.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系统e-Bank..................................................................................3 2.工商银行新一代网上银行系统(e-Bank)的发展建设历程...........................................3 3.电子技术发展.......................................................................................................................4

(1)网上银行.................................................................................................................4(2)三年“集中”路.....................................................................................................5(3)“集中”的效益.......................................................................................................5(4)高层次发展源自创新.............................................................................................5(5)转战海外.................................................................................................................5

三、总结.........................................................................................................................................6

一、中国工商银行概述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上市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上证A股:工商银行(601398)。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2010年8月27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业绩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工行继续蝉联“中国最赚钱公司”。

二、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化历程

1.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系统e-Bank(1)e-Bank是当前国内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新一代网上银行系统,纵观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建设整个发展历程:工商银行在1998年至2000年末将近三年的探索与发展历程中,在业务需求快速变化、要求不断升级的冲击下,遇到了诸如系统效率低、稳定性差、新型业务二次开发迟缓等方面的困难。在2000年末开始,工商银行着手新一代网上银行系统建设。

商业目标:建设国内业务最全、利用率最高、占比最大、重点优质客户重点发展的新一代网上银行系统。

(2)工商银行新一代网上银行建设,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可扩充性;对各种过渡状态的适应能力;呼应业务上的需求,侧重考虑网银在线交易系统的统一交易通道机制;个性化服务机制;通信服务机制; 分行特色服务支撑机制;兼顾内容平台和交易平台的统一网站页面风格策略。

2.工商银行新一代网上银行系统(e-Bank)的发展建设历程(1)2001年6月第一期(e-Bank3.0)正式上线运行

基于新的Liana技术体系架构,构建一个业务需求进行快速响应与实现的核心交易平台,这一平台实现了对全行范围内业务应用资源统一的访问通道;

以这一平台为基础,建立起企业网上银行,快速响应工行大企业客户内部网络结算的业务需求。

(2)2001年11月第二期(e-Bank3.1)正式上线运行

对复杂的银行业务进行抽象,提炼大量原子级交易与业务模版,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这一核心交易平台,为未来新业务需求的快速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这一核心交易平台上建立个人网上银行系统,并对企业网上银行系统进一步完

善。

(3)2002年10月第三期(e-Bank3.2)正式上线运行

基于前两个阶段对网上银行系统基础的核心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完善,第三阶段网银开始进入业务高速发展阶段。3.2版本以网银3.1版本所提炼的原子级交易与业务模版为基础,对业务需求不断细分,建立起丰富的网上银行业务品种与业务处理模式。新增包括收费站、贵宾室、代理行业务、黄金、债券、基金、个人网上支付e通卡等多种业务。而整个系统从规划到最终的投产上线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

(4)2003年10月第四期(e-Bank3.3~~3.6)正式上线运行

e-Bank3.3~~3.6是3.2版本业务高速发展阶段的延续,通过每3个月一个新版本的成长速度,不断对企业业务需求进行深度挖掘,重点满足企业客户多样化需求;并不断对已有的业务处理模式进行发展与完善,目标是为企业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业务服务,在增强原有企业客户忠诚度的同时吸引其他的企业客户,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5)2003年11月第五期(e-Bank4.0)正式上线运行

经过e-Bank3.X几个版本的建设,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为其企业客户提供方便而完备的电子化业务服务。2002年4月开始,中国工商银行开始关注2亿个人用户的业务需求。e-Bank4.0版本整体业务目标集中在通过对个人客户的细分,为不同类型的个人客户提供适合其个性化需要的电子银行金融服务。业务服务主要包括:账户服务、银行卡服务、缴费站、网上汇市、网上贷款、网上证券、网上保险、E通卡、信使服务、网上理财、客户服务等。

3.电子技术发展(1)网上银行

在此领域,工行是最早的涉足者之一。早在1997年12月,工行就在互联网上开办了自己的网站,并于2000年2月正式开办了网上银行业务。现在网上银行已经成为工行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工行不断拓展电子银行服务渠道,成为国内第一家提供B2B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已覆盖B2B和B2C网上业务的所有领域,创建了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多种产品功能完善的电子银行体系,推出 4

并确立了95588和“金融e通道”精品品牌。

(2)三年“集中”路

早在1999年9月1日,工行就正式启动了数据大集中工程,并为其命名为“9991工程”,工行跨世纪的数据大集中工程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此项工程最终要将工行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0多个数据中心、数万个机构的数据合并到北京、上海两大数据中心,并建立起一个全行统一的电子化体系。这是工行历史上规模最宏大、范围最广泛、意义最深远的一项工程。

(3)“集中”的效益

有效地节省人力资源和设备投入,大集中实现银行业务的集中监控,使工行加强了对经营风险的防范。实现数据大集中之后,工行可以做到预先控制,重要的是,数据大集中为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高层次发展源自创新

首先要支持业务部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满足市场竞争需要工行开发很多新产品。2003年12月18日,工行正式在全国同步推出新一代个人网上银行“金融@家”。

2005年,在核心业务类产品的开发方面,工行将在继续加大产品开发力度的同时,将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不同金融产品之间、不同服务渠道之间的整合,以及如何适应不同产品在不同渠道之间分配。

(5)转战海外

工行的海外业务迅猛发展。除了业务量快速增长和客户对新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之外,银行还设立了很多分支机构,并计划在更多的地方开设新的分支机构。工行采用了一个企业级的银行业务应用解决方案—Misys,它提供了全面的功能,可涵盖整个银行业务领域,并在集中式、中心化体系方面的先见之明与银行不谋而合,该结构可以使全球网络运行于单一数据中心之上。在硬件方面,工行海外分支了采用了IBM eServeiSeries平台运行其应用程序。将来,工行还计划简化和改进其国际性分支机构网络的业务运作,以提高效率。

三、总结

在中国工商银行新一代网上银行系统(e-Bank)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基于Liana交易平台的建设很好的实现了版本间的衔接与延续,很大程度的保证业务开发的速度与质量,进而推动了业务的快速成长。工行已将其亚洲的海外分支机构与运营有关的软硬件整合到单一数据中心,使分支机构的业务流程得以标准化。这使其业务流程更加现代化,效率更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主要经营管理指标达到国际同业中上等水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

工商银行历程分析 篇2

关键词:杜邦财务分析,权益净利率,成本控制,资产管理

工商银行于1984年1月1日作为一家国家专业银行而成立, 承担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所有商业银行职能, 2005年10月28日由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至2009年12月31日, 工商银行股票市值达到2 689.82亿美元, 居全球银行业之首, 被英国杂志《银行家》评为“全球最赚钱银行”。招商银行是由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于1987年3月31日在深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设立的商业银行, 2002年4月在上交所挂牌, 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国际会计标准上市的公司。2009年8月, 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银行1 000强排名”, 招商银行居第87位。本文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进行绩效分析, 以发现这两家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为改善经营管理指明方向。

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介绍

杜邦分析法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权益净利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 来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权益净利率主要分解为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三个部分。这三个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其中:资产净利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即:权益净利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用图表示如下:

二、利用杜邦分析法对工商银行及招商银行进行财务对比分析

通过对杜邦财务分析指标的横向纵向对比, 并对指标进行逐层分解展开, 可分析各财务指标的内在影响因素。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基本财务数据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1. 对权益净利率的分析。

权益净利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能力的指标。权益净利率充分考虑了筹资方式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因此它所反映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能力、财务决策和筹资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工商银行及招商银行的权益净利率在2006~2009年间总体上逐步上升, 工商银行从2006年的11.081 1%上升至2009年的20.670 7%, 招商银行从2006年的13.736 0%上升至2009年的28.842 4%, 但在2008年度达到四年间最高值38.549 1%之后下降至2009年的28.842 4%。从总体上看, 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 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也在此次危机中深受冲击, 而从分析的财务指标来看, 招商银行遭受影响较工商银行明显。具体如表2所示:

通过分解可以看出, 招商银行权益净利率比工商银行权益净利率大, 而权益净利率的变动是资本结构 (权益乘数) 变动和资产利用效果 (资产净利率) 变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2006~2009年间, 招商银行权益乘数比工商银行权益乘数大, 表明招商银行负债率比工商银行负债率高, 承受的财务风险也较高, 其权益净利率四年间波动也较大。同时, 招商银行与工商银行的资产净利率相差不大, 这说明两家银行资产利用效果无较大差异。

2. 分解分析过程。

经过分解表明, 权益净利率的变动受资本结构变动和资产利用效果变动的影响。下面, 继续对资产净利率进行分解, 具体如表3所示。尽管两家银行的资产净利率相差不大, 但通过分解可以看出, 工商银行自2006年以来, 资产净利率基本呈逐步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净利率逐年上升;而招商银行资产净利率2009年比2008年有所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净利率下降。而招商银行总资产周转率较工商银行高, 但差别不大。

我们接着对主营业务净利率进行分解, 具体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 工商银行净利润及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较招商银行大得多;工商银行2006~2009年主营业务净利率逐年上升, 主要是净利润逐年上升, 在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与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的基础上, 净利润却仍有增加, 这说明工商银行成本费用控制较好;而招商银行2006~2009年主营业务净利率也呈上升趋势, 但2009年较2008年净利润及主营业务收入均有所下降。

金额单位:万元

三、结论

通过层层分解, 可以看出两家银行影响权益净利率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 (1) 权益乘数因素。招商银行权益净利率较工商银行权益净利率高, 主要原因在于权益乘数大, 即招商银行负债率比工商银行负债率高, 财务风险较高;在全球金融危机中, 招商银行由于承受较高财务风险, 而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进而权益净利率波动较大。 (2) 主营业务净利率因素。工商银行在四年间主营业务净利率逐步稳定上升, 而招商银行在2009年出现下滑, 这说明工商银行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而保证了利润的稳定增长。 (3) 总资产周转率因素。两家银行总资产周转率相差不大, 说明资产管理与利用较好,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银行业由于资产管理严谨因而总体上遭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可见, 对于工商银行来讲, 需在进一步减少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同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这样可以使主营业务净利率进一步提高, 进而使资产净利率有更大的提高。而对于招商银行而言, 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努力扩大业务收入, 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同时控制负债风险, 使利润水平趋于稳定, 从而增强抵抗风险能力, 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盈利。

参考文献

工商银行历程分析 篇3

此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69分,承受态度58分,属于中高能力和中态度。建议尽量按照以下比例进行

资产配置:货币0%,债券40%,股票60%。

资产状况:

在他们的生息资产里,其中活期存款32.5万元,定期存款7.5万元,股票及基金(市值)8.75万元,保单现金价值5万元,自用资产为O元,无负债,故资产净值为53.75万元。

分析:

在他们的资产结构中,生息资产占比100%,现阶段没有任何负债。在生息资产结构中,收益率较低的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74.4%,比重过大,投资报酬率过低。

年度财务收支情况:

家庭工资总收入33万元。在家庭支出中,生活支出为15.6万元,教育支出为3.6万元,在理财支出中,保费支出为2.5万元:在理财收入中,保费收入0.5万元,利息收入0.6万元,所得税支出为4万元,合计总支出21.7万元,总收入30.1万元,净储蓄为8.4万元。

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分析:

理财贡献度=理财收入/总收入=3.65%,即100%的生息资产才能创造3.65%的理财贡献度。而保费支出较低,保障范围不全面。

投资理财目标:

包含六年后的购屋目标、家庭全面的保险保障需求、投资组合、二十年后的优质退休生活。

结论:

王小姐一家经济基础较好,无家庭负债:文化素质较高、发展空间较大:具备投资理财意识,风险承受能力适中。但没有足够精力与时间理财。我们假设条件:存款利率1.5%,小学学费3.6万元/年,中学学费4.5万元/年,大学学费6万元/年,留学费用30万元/年。而通过数据分析:王小姐一家现有的资产及收支状况仅供他们生活到62岁。

根据王小姐家庭的实际情况,建议配置相当于3个月支出的备用金,共计4万元,以活期存款形式留存。剩余存款可运用于其他资产配置,以提高投资报酬收益率。

购屋规划:

房屋现价200万元,6年后房屋价格238.81万元,贷款金额167.16万元。贷款期限14年,贷款利率5%,通货膨胀率3%,每月还1.39万元。

保险规划:

王小姐的目前保险现状:寿险保额为25万元,医疗保险额为0,意外险保额为0,建议调整为,寿险保额为150万元,医疗保额为4万元,意外险保额为10万元。

投资基金组合:

可分为股票型基金(平均报酬率9%,投资比例可占50%)、平衡型基金(平均报酬率6%,投资比例可占40%)、货币型基金(平均报酬率3%,投资比例可占10%),综合收益率为7.2%。

退休规划:

工商银行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篇4

一、公司概况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工商银行已步入质量效益和规模协调发展的轨道。2005年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股份公司由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

业务范围:办理人民币存款、贷款;同业拆借业务;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各类汇兑业务;代理资金清算;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销售业务;代理发行、代理承销、代理兑付政府债券;代收代付业务;代理证券资金清算业务(银证转账);代理保险业务;代理政策性银行、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保管箱服务;发行金融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托管业务;企业年金受托管理服务、年金账户管理服务;开放式基金的注册登记、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贷款承诺;企业、个人财务顾问服务;组织或参加银团贷款;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币兑换;出口托收及进口代收;外汇票据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发行、代理发行、买卖或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代客外汇买卖;外汇金融衍生业务;银行卡业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办理结汇、售汇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利润表水平分析

图1 利润表水平分析

从2013年和2012年的利润表中可以看出,2013年的营业利润相比上一年的增长率为9.62%,净利润比前一年增长了10.17%,增长了242.74亿元。从利润构成上来看,工商银行的盈利能力比前一年提高了。而2013年工商银行净利润相比上一年增加了10.17%,从分析来看,主要是由于利润总额比上一年增加了9.67%,也就是298.5亿元所引起的。

营业收入5,896.37亿元,增长9.8%,其中利息净收入4,433.35亿元,比上年增加255.07亿元,增长6.1%,占营业收入的75.2%。利息收入7671.11亿元,增加456.72亿元,增长6.3%;非利息收入1,463.02亿元,增长22.8%。利息支出3237.76亿元,增加201.65亿元,增长6.6%。

营业支出2,525.91亿元,增长10.1%,其中业务及管理费1,652.80亿元,增长7.8%;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83.21亿元,增长13.6%。所得税费用755.72亿元,增加55.76亿元,增长8.0%。

(二)利润表垂直分析

图2 利润表垂直分析

从利润表的垂直分析表中可以看出,2013年工商银行年度财务成果的构成情况: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57.16%,比上年度的57.26%减少了0.10%;利润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57.41%,比2012年的57.49%减少了0.08%;净利润占营业利润的比重为44.6%,比上年2012年44.45%增长了0.15%。由此可见,2013年工商银行的利润构成相比上一年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所占的比例均减少了,但幅度并不大,最终的净利润相比上年稍有增加。

主要影响营业收入的项目是净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占的比重比较大。业务及管理费用成为营业支出的主要部分,应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

通过查询参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度报告摘要(A 股)及财务报表附注等,重点分析利息收入、利息支出项目:

利息收入:

(1)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

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5,486.40亿元,比上年增加287.88亿元,增长5.5%,主要是由于平均余额增加10,709.69亿元所致。平均收益率下降40个基点,主要是受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6、7月两次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影响,新发放贷款及重定价后的存量贷款执行利率水平低于上年。

70,000.0060,000.0050,000.0040,000.0030,000.0020,000.0010,000.00-平均余额利息收入平均收益率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

图3 按期限结构的贷款分类

从期限结构上看,短期贷款平均余额32,979.42亿元,利息收入1,671.17亿元,平均收益率5.07%;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61,595.58亿元,利息收入3,815.23亿元,平均收益率6.19%。

(2)投资利息收入

投资利息收入1,485.14亿元,比上年增加103.55亿元,增长7.5%。其中,受平均余额增加和平均收益率提升带动,非重组类债券投资利息收入1,427.13亿元,增加124.46亿元,增长9.6%。重组类债券投资利息收入58.01亿元,比上年减少20.91亿元,下降26.5%,是部分华融债券提前还款使得平均余额下降928.10亿元所致。

(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

工商银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454.87亿元,比上年增加37.21亿元,增长8.9%,主要是客户存款增长使得法定存款准备金规模增加所致。

(4)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

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244.70亿元,比上年增加28.08亿元,增长13.0%,主要是平均余额增加554.31亿元以及平均收益率上升15个基点所致。

利息支出 :(1)存款利息支出

存款利息支出2,737.97亿元,比上年增加243.75亿元,增长9.8%,占全

部利息支出的84.6%,主要是平均余额增长13,333.54亿元所致。存款平均付息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是付息率相对较高的公司定期存款占比上升部分抵消了2012年降息政策的影响。

(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的利息支出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的利息支出382.09亿元,比上年减少52.52亿元,下降12.1%,主要是由于平均付息率下降29个基点所致。工商银行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优化同业负债结构,有效控制资金成本。(3)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

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117.70亿元,比上年增加10.42亿元,增长9.7%,主要是工商银行境外机构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增加。

非利息收入 :

2013年,工商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463.02亿元,比上年增加271.85亿元,增长22.8%。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2.6个百分点至24.8%,收益结构持续改善。

(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160,000,000,000.00140,000,000,000.0012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80,000,000,000.0060,000,000,000.004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2012年201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图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01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23.26亿元,比上年增加162.62亿元,增长15.3%;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345.50亿元,增长16.1%,其中银行卡、对公理财、担保及承诺等类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加24.07亿元,增长24.5%,主要是信用卡发卡及收单业务、保险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加。

(2)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20.69亿元,增加5.21亿元,增长33.7%,主要是养老金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营业支出:(1)业务及管理费

图5 业务及管理费

业务及管理费1,652.80亿元,比上年增加119.44亿元,增长7.8%,成本收入比下降0.53个百分点至28.03%。职工费用1,034.55亿元,增长7.5%,其中职工工资及奖金增长7.8%;业务费用453.87亿元,增长7.8%,在保障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厉行节约,差旅费、会议费等支出比上年净减少。(2)资产减值损失

持续加强贷款风险防控,在贷款质量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坚持稳健审慎的拨备计提政策。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383.21亿元,比上年增加45.76亿元,增长13.6%。其中,计提贷款减值损失380.98亿元,增加55.26亿元,增长17.0%。(3)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115.49亿元,比上年增加42.09亿元,增长57.3%,主要是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保费相关支出增加所致。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755.72亿元,比上年增加55.76亿元,增长8.0%。实际税率22.3%,实际税率低于法定税率主要是由于持有的中国国债利息收入按税法规定为免税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和趋势分析

20,000,000,000,00018,000,000,000,00016,000,000,000,00014,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8,000,000,000,0006,000,000,000,0004,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度度度度度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度单位:元发放贷款及垫款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资产资产总计12,000,000,000,0002020202020时间20

图6 比较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

2013年末,工商银行的总资产总计为189177.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755.35亿元,增长了7.8%。2013年相比上年总资产的增长率为11.77%,总体上2013年的总资产增长速度变缓。从表可以看出,2008年到2013年,工商银行的资产一直呈平稳上升的趋势。由于银行的性质较为特殊,高负债是十分正常的。其中,2013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比较上年增加了1,098,1.26亿元,增长幅度为12.79%,其主要投放于基础设施行业,高信贷等级客户,优质小企业客户,以及个人住房贷款等等。投资增长2383.57亿元,增长5.8%;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增加1190.64亿元,增长3.8%。从结构上看,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总资产的51.2%,比上年末上升2.3个百分点;买入返售款项占比1.8%,下降1.3个百分点。2013年末,各项贷款99223.7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186.82亿元,增长12.7%。

通过查询参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度报告摘要(A 股)及财务报表附注等,分析具体项目:

资产的运用: 贷款

公司类贷款比上年末增加7,139.37亿元,增长11.3%。票据贴现减少357.53亿元,下降19.4%,主要是根据全行信贷投放进度,主动调整贴现规模以满足资产负债组合管理需要。个人贷款增加4,404.98亿元,增长19.3% 投资

2013年末,投资43,222.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83.57亿元,增长5.8%。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7,179.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15.34亿元,增长12.8%。主要是工商银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适度开展同业业务,使得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有所增长。

买入返售款项

买入返售款项3,319.0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126.76亿元,下降39.1%。主要是工商银行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通过买入返售债券业务向市场融出资金减少所致。

向中央银行借款20,000,000,000,00018,000,000,000,00016,000,000,000,00014,000,000,000,00012,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8,000,000,000,0006,000,000,000,0004,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吸收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债券递延所得税负债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其他负债负债合计图7 比较资产负债表负债项目

资产的来源

2013年末,总负债176,392.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255.31亿元,增长

7.5%。这得益于客户基础的拓展和巩固,吸收客户的存款增加了146208.25亿元,这项数据也是银行资金需求的表现之一。银行只要能提供贷款,就能从中获利,这就是银行的特殊性表现。

客户存款

客户存款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2013年末,客户存款余额146,208.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779.15亿元,增长7.2%。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

工商银行进一步优化同业负债结构,有效控制资金成本。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余额12,692.5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175.50亿元,下降14.6%。

卖出回购款项

卖出回购款项2,993.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15.40亿元,增长25.9%。主要是报告期末为满足本行流动性管理需要,向市场适度融入资金。

股东权益

2013年末,股东权益合计12784.63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1500.04亿元,增长13.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12741.34亿元。增加1491.37亿元,增长13.3%。

(四)现金流量表水平分析

图8 现金流量表水平分析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19.47亿元。其中,现金流入25506.23亿元,比上年减少44.87亿元,现金流出25525.70亿元,增加5309.68亿元,主要是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净额、客户存款净额比上年减少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1641.61亿元。其中,现金流入11200.13亿元,增加1525.99亿元,主要是出售及兑付债券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比上年增加所致;现金流出12841.74亿元,增加1900.90亿元,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债券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支出比上年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654.65亿元。其中,现金流入453.22亿元,2013年相比,变动幅度为49.87%,主要为境外机构发行债务证券;现金流出1107.87

亿元,相比上年变动39.32%,主要是分配普通股股利所致。

(五)现金流量表的垂直分析

图9 现金流量表垂直分析表(现金流入部分)

从2013年工商银行的现金流入结构分析表中可以看出,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占68.64%,投资活动流入的现金占30.14%,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占1.22%。可以发现,工商银行流入的现金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也有一部分来自银行的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中,来自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的现金流入占40.84%。工商银行要增加现金收入,主要还是依靠经营活动,特别是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其次是投资活动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收入结构较为合理。

图10 现金流量表垂直分析表(现金流出部分)

从2013年工商银行的现金流出结构分析表中可以看出,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占64.66%,投资活动流出的现金占32.53%,而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仅占了2.81%;在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中,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占45.43%,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占12.50%;在投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中,投资支付的现金占96.54%,是引起现金大量流出的主要原因。

三、指标分析

(一)同行对比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银行业绩带来不小压力。尽管面临着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五大行仍然是上市企业中的领先者。据统计,五大国有银行2013年净利润8703.34亿元,相当于每天净赚23.84亿元。

工商银行2013年净利润达2629.65亿元,超过中石油和中石化1967.78亿元的净利润总和;其次是建行,该行2013年净赚2151.22亿元,同比增长11.12%。

然而,国有五大行却面临利润增速下滑的尴尬。工行和建行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22%和11.12%,较2012年下降4.28个百分点和3.14个百分点。

(二)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图11 资产负债率

银行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负债率高,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核心充足率为8%,也就是说,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在92%以下是一个正常的水平。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越说明吸储能力强,也就能更多的发放贷款,利润就越高。

由以上三家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可以看出三家银行均在93%—94%之间,接近正常水平。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变化不大,最稳定。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工商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低于招商银行,但高于同业的建设银行,就是说工商银行的偿债能力好于招商银行,次于建设银行。

(三)营运能力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

图12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从折线图可以看出工行的总资产周转率低于同业的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说明工行的资产的周转速度慢于两者,资产利用效率低,说明相对于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来说,工行可能有较多的长期贷款和不良资产,导致了工行的资产周转速度慢与二者。整体都处于一个下滑的趋势可能来源于近两年的从紧的宏观经济形势。

(2)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图13 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从传统银行业务来讲,利息收入是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是银行生存的根本。三大行2013年实现净利息收入分别为4433.35亿元、3895.44亿元、989.1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5.19%、76.59%、74、59%。对比分析可知,工行虽然创利最多,但其占比要低于建行。

(四)盈利能力分析

(1)总资产报酬率

图14 总资产报酬率

工商银行的总资产报酬率比较稳定,低于建设银行,但总体水平又高于同业的招商银行,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市场竞争加剧、金融监管更趋严格、各种挑战较多的情况下,工行坚持在加快创新中促转型,要在加快调整中谋

发展,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获利能力。

(五)发展能力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图15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2011年开始全行业增长率下降,这源自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收紧,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了银行业务收入增幅的下降。工行和建行等国有大行增长率小于招商银行这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工商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逐力通过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在加快调整中谋发展,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三大行不良贷款增长幅度

图16 不良贷款率

截至2013年底,工行不良贷款余额达936.89亿元,全年增加191.14亿元,增幅达25%;建行2013年新增106.4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达852.64亿元,同比增长14.27%;招行不良贷款183.32亿元,较2012年的116.94亿元,增长56.76%,增幅高居三大行前列。

(3)三大行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净额

图17 现金净额

从上图可以看出,仅工行的所有现金流净额均为负;建行经营活动现金流金额为459.29亿元,而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781.82亿元,位于三大行最高;招行数据比较乐观,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净额均为正,仅投资活动为净流出2316.69亿元。

四、未来展望

中国工商银行的客户识别分析 篇5

中国工商银行的客户识别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作为 IDIC 模型的第一部分,中国工商银行对其进行了重视并做了 很好的努力。中国工商银行的各项业务如: 个人业务,公司业务,银行卡业务(存 款业务,贷款业务,金融机构业务,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其他公司金融 业务)等,都需要银行能够对客户进行充分彻底的了解。每一个重复进入银行的客户都能够被银行系统或者工作人员识别出,进而进行下一步业务服务。中国工商银行对于其客户信息的收集通过了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 与客户的直接交谈和调研;营销活动中收集客户信息;通过售后服务获得客户的信息;通过网站来收集客户信息。这些都属于直接渠道。此外,通过公开出版物和购买专业咨询公司的报告。中国工商银行对于其客户的识别标志,能够很好的对客户进行辨认,不会使客户对于银行不能对其进行识别而表示不满。银行对客户信息通过数据综合整 理,将客户识别的信息综合运用到银行商业活动的各个不同方面,从而方便了客户参与到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建设中来。此外,对客户信息进行连网,一方面,方便了客户随时随地的服务需要,另一方面也帮助银行留住了客户,这是个双赢的方 法。中国工商银行能够对其客户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改,“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最及时的捕捉客户服务需求的变化,觅得商机。最重要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树立了信息保密的意识,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体系,进行了分级管理,严格审查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并对客户信息做到了滴水不漏的保护,避免了客户信息的失窃,保护 了客户安全,赢得了客户。

工商银行的中间业务拓展方案分析 篇6

内容摘要:无论是一般个体客户还是法人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和汇款服务,这种客户要求的改变是因为产生的的中间业务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客户理财的一种社会经济需要。本文通过反映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由浅入深逐一分析中间业务的性质、作用,并且在我国的现拓展情况和发展前景。关键词:银行中间业务 现状 拓展 前景

一、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况

对一个论题的讨论必须首先对其概念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首先要对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做出界定

在国际金融发展史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近些年来,许多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不仅成为其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大有赶超利息收入之势,如美国花旗银行和摩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分别达到79.83%和83.16%。随着金融创新的加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纵观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五大转变”。

(一)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三个特点”

1.经营范围广泛,品种繁多。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为满足客户各种需求,商业银行的经营品种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中间业务的范围涵盖了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他们既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以从事商业票据贴现及资本市场业务。

2.业务规模日趋扩大,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居于美国银行业前列的花旗、美洲等五大银行集团的中间业务活动所涉及的资产总和已超过2.2万亿美元,而同期这几家银行资产负债项下的资产总和为 7800亿美元,资本总和为450亿美元;中间业务3年来平均增速为54.2%,远远高于资产总额年均9%和资本总额年均21.6%的增速。从中间业务的收入看,西方商业银行在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都呈快速上升趋势。国外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美国花旗银行以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为其带来了80%的利润,存贷业务带来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 1 20%。

3.服务手段先进,科技化程度高。科技程度的提高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可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银行,网络银行的出现促进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国际先进银行凭借其强大的支付系统在中间业务方面获得了巨额的服务费收入。

(二)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呈现出“五大转变”

1.在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上已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变革,国际的经营区域突破传统的限制,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日益模糊,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涉及证券、保险等领域。

2.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有些中间业务在提供服务时,银行可以暂时占用客户的委托资金而扩大资金来源,使资产负债表的数值发生变化,推动了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形成中间业务和资产负债业务的互动趋势。

3.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办理信用签证、承兑、押汇等业务时,银行将提供银行信用,这时,银行收取的手续费既是银行经营管理效益的价值体现,也是客户给银行信用出售的补偿。

4.由不承担风险的收取手续费向承担风险转变。随着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往往需要运用资金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如各类担保、承诺、代保管、承兑、押汇等,这时银行收取的手续费就不仅仅是劳动补偿,同时也包含着利息补偿和风险补偿。

5.由传统业务向创新业务转变。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和提高竞争能力以及盈利水平等目的,实现了传统业务的突破,范围涉及管理、担保、融资、衍生金融工具等众多领域。具体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财,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两项传统业务中,银行是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参与;而中间业务则不同,银行不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扮演的只是中介或代理的角色,通常实行有偿服务。在近几年内,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业务(储蓄、借贷等)所能够提供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银行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就显示出了重要意义。因此银行的中间业务种类已达到本、外币结算、银行卡、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担保、贷款承诺、衍生金融

工具、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200多种,银行正在逐步演变为一个最大的中介机构。

二、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一)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2000年至2004年五年间,全行中间业务收入由22.9亿元增长到115亿元,增长了5倍,年均增长47%,同期,全行人均收入由0.6万元增加到1.3万元增长了5倍。年均增加0.5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与利差收入的比例由7.84%增长到14%,提高了6.5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费综合效益的提高,对于增加行整体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全行经营效益的增长和业务结构的优化,推动全行业形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中间业务收费依据呈多元化态势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政策依据主要有四项。一是根据《商业银行法》第“五十条”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所确定的各类中间业务,分别实施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其中,银行汇票,银行承对汇票,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以及个人大额取现和零钞清点等产品或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有国家发改委同中国银监会,制定和调整。其他业务一律实行市场调节价。二是各家商业银行总行制定的市场调节价收费标准。按照《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赋予的定价权限对于适应市场调节价的中间业务,由各行根据成本收益和业务拓展需要,制定收费标准,在本行范围内执行。三是有关法规和政府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如企业年金托管,代理国债的发行,销售和兑付,代售福利彩票等。四是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总行的授权下,对于有浮动区间的业务收费,各行可在浮动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收费标准。

(三)中间业务收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代理类和担保类业务收费品种,由于业务内涵清晰,市场需求稳定,操作程序定型,发展较为成熟,因而是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来源,同时,在巩固传统业务的优势的基础上,现金管理业务不断完善,投资银行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大。理财金帐户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个人理财,和企业理财进一步提高。扩展了中间业务的新的市场空间和收入渠道,2004年,投资银行类,电子银行类,资产托管类,个人理财类,担保承诺类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一定程度上表明,中间业务收费的专业知识含量,技术含量乃至整体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中间业务收费管理日益规范化

新修订的《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收费权是商业银行的基本权利,加上先前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解决了以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政策不配套,中间业务收入依据不足的难题,对商业银行实施的中间业务收费提供了政策支持,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五)中间业务收费同业间协作日益广泛

工行在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尊重和解雇各方面的利益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沟通机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近年来,四大银行总行在中间业务收费项目设置,价格公告,部分同质化收费标准制定,协调分行间中间业务竞争关系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外,工行在与同行业在支付结算,同业融资,电子银行以及国际业务领域的合作创新产品与服务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初衷,特别在重点解决中间业务同意收费标准的问题上,在银行业协会的指导下,指导各地分支机构加强与同业的协调和协作,以同业公约的形式对中间业务收费市场进行了规范,对于错位竞争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营造出区域良好的收费环境.三、中国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借鉴国际上中间业务发展的最佳实践,结合自身特点,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发展中间业务的观念、方法和途径。

(一)发展中间业务必须实现三个根本转变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银行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在竞争过程中摆脱不了存款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观念,仍然把中间业务作为揽存和提高存贷款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而忽视其作为银行业创造效益的基本功能。商业银行内部对基层行处的考核仍以存款指标、资产质量指标为主,对中间业务的考核缺乏科学性和激励性,从而使基层员工对中间业务认识不足,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事实告诉我们,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钱”途远大。因此发展中间业务必须首先实现三个根本转变。

1.转变经营战略。尽快摒弃把中间业务当做银行副业的思想,排除能否成为新的增长点的疑虑,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进行经营战略调整,谋求更大发展的思想。要把中间业务纳入整体框架之中,在综

合经营计划中加大考核的比重。

2.转变经营理念。彻底转变旧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发展中间业务,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并驾齐驱的经营理念。积极吸取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只要政策允许、市场需要、对银行发展有利,我们就要积极地创造条件,真正把中间业务放在优先的位置去开拓发展。

3.转变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普遍存在条块分割、管理分散、配合不力现象,已不适应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要设置一个责任分明、管理严谨、具有一定协调能力和开拓精神的管理体制,包括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市场营销体系、信息管理体系。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制定中间业务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协调和发挥商业银行的整体功能,调动基层行处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推动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

(二)发展中间业务必须坚持的三项经营原则

1.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发展上为达到扩大中间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和揽存目的,一味迎合客户,放弃或降低应收客户的代理费用。高投入、低产出,甚至无产出、负产出现象特别突出。实践证明,效益问题不仅是商业银行,而且是其他任何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是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方商业银行普遍把经营效益视为生命线,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因此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要把经营效益放在首位。彻底改变目前银行忽视中间业务的做法,包括营业网点的设置、劳动组合的优化、服务对象和业务范围的选择、管理体制的确定以及先进设施伪装备等等,都必须体现效益至上的思想,以效益作为最高的评判标准。

2.坚持风险控制的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中间业务的形式、内容和范围将不断创新,同时与其他业务一样,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在业务创新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让业务创新在完善的制度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进行。

3.坚持优质服务原则。西方商业银行采用最为先进的设施或技术,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巩固其竞争地位。应当说,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起步了,但步子不够大,也不够快,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需要我们急起直迫。作为改进服务手段重要内容的电子化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总体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改变条块分割状况,在增强银行的整体建设性和对客户的便利性方面下功夫,减少繁琐与浪费。要集中一定的力量,持久地开展市场需求调查和业务超前性研究,做到不仅能及时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而且也能创

造和引导客户的需求。

(三)发展中间业务实行的三项基本策略

1.产品开发策略。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社会经济生活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选择一些适合市场需要,发展潜力较大,风险小、成本低,能发挥银行优势的中间业务品种,满足客户消费多元化和投资多元化的需求。

2.市场营销策略。商业银行在选择目标市场策略时应采取差异性策略,细分客户市场,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因地制宜地开展中间业务。通过推行多层次、全方位、现代化的营销方式,包括人员营销、广告营销、公关营销,主动向客户推介金融服务品种和业务品种,塑造自身形象。

3.技术支持策略。高科技手段是中间业务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中间业务竞争的核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网络和设施的功能不完善及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中间业务的发展。银行许多中间业务的开展都需要依托强大的资金清算系统和电子网络系统。同时要设计一个好的金融产品,创新一项有效益的金融服务,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应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在实现区域性、系统性联网的基础上,形成全国性的信息共享通讯网络。同时要努力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和珍惜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以此提高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效应,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中间业务的前景

提高对中间业务发展的认识。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利差将越来越小,利息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度将大幅下降。到2005年,外资银行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如不未雨绸缪,竞争优势不多。爱立信南京公司转投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事件,无疑给中国银行业带来震惊与思考。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转变“中间业务只是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业务、派生业务”的观念,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真正将重心转移到中间业务收入上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对不同金融服务品种的需求。

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一是加大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既要严格监管,又要给予指导,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为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环境和政策导向;二是应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的作用。应由协会牵头,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中间业务收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磋商,达成共识,6 对拖延、拒绝缴纳手续费的单位或变相要价的委托方,商业银行要协商一致,联合行动,让客户“待价而沽”、炒银行的现象不再发生,以创建公平竞争环境;三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尤其加入WTO以后,政府应尽快将条块性的专业市场管理转变到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上来,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完善的中间业务管理机构。各商业银行应成立中间业务管理委员会,负责一切中间业务的有关事宜,制定发展目标、新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实现中间业务计划,开展中间业务统计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和通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检查监督本系统全省中间业务的开展情况。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范中间业务风险。中间业务品种繁多,有的业务存在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如建立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稽核和监督等。

加快培养综合性人才,加快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信誉等于一身的特殊业务,因此,中间业务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特别高,要求员工既要熟悉传统业务,又要具有创新意识;既要熟悉银行业务,又要懂保险、证券、信托、房地产等其他金融与非金融业务;既要懂人民币业务,又要懂外币业务;既要懂财务管理,又要懂市场营销;既要了解国内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又要了解国际中间业务发展状况与趋势。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对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中间业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各家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引进人才,培训现有员工,对自学成才或在培训中、在业务中成绩突出的员工实行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决策层的领导也要尽快掌握关于中间业务的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以提高决策层的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

综合以上的条件,中间业务将有很好的前景,可以和发达国家接轨,并在某程度可是超越。

[参考文献]

1、张玲,《银行与经济》,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2、杨子强,《金融理论与实践》,金融研究,2000年第5期

3、(百度)

4、史燕平,《国际经贸消息报》,国际经济贸易,1999年第12期

5、唐鼎华,《浙江金融》,金融研究,2005年第5期

工商银行历程分析 篇7

在整个银行的经营业务中, 理财产品服务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 理财观念的改善, 它在丰富人们投资渠道、 促进个人资产的保值、升值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借助网络问卷调查与实地问卷调查两种方式, 分别在太原、扬州、盐城、苏州、西安和临汾实地发放回收600份有效答卷, 网络发放回收143份有效答卷, 共计743份调查答卷, 调查涉及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问卷发放地点选取各城市的中国工商银行分行及支行营业厅内, 采访人群为各年龄阶层的工商银行客户与工商银行有关负责人等。在此基础上, 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 使得我们较清晰的区分了个人理财产品市场需求, 较准确的把握了理财产品的顾客群, 明确了工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2012年年报, 其在2012年销售各类个人理财产品24032亿元, 同比增长20. 1% , 其中销售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20125亿元。截至2012年年底, 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共有608项, 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30天至半年短期理财产品与5万元起点理财产品占据90% 以上的理财产品市场份额。尽管近年来, 工行个人金融业务有较快发展, 但与我国个人金融资产拥有的实际情况及西方国家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水平相比, 工行在业务品种, 经营理念, 服务水准上都有所落后。从实际经营中来看, 工行还存在着理财产品单一, 创新能力弱, 多数产品难以对原有业务有实质性突破; 在众多理财产品中未形成主导品牌, 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内涵难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由于国情限制, 多数从事理财业务的从业人员没有完整而精良的职业教育经历, 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银行经营观念落后, 尚未由以产品为中心转换至以客户为中心。

我们认为, 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现状是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的很好的代表, 我们希望借对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分析调查, 以小见大地鸟瞰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现状, 并向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部门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成果性的建议。

2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于2013年7 ~ 8月在太原、扬州、盐城、苏州、西安和临汾实地发放回收600份有效答卷, 网络发放回收143份有效答卷, 共计743份调查答卷, 实地调研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受访者性别比例大致相当, 男性受访者369人, 占总数的49. 66% , 女性374人, 占总数的50. 34% 。如表1所示:

3理财产品创新与需求相关数据分析

3. 1投资者风险偏好与可接受理财起点

从选项1 ( 见表2) 投资者风险偏好中我们可以看到, “本金不亏损”占选项中的最大比例, “本金亏损” 选项总和比例都不及 “不低于预期收益”一项, 说明调查人群对于风险的态度较为传统和保守, 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低, 多数人难以接受本金亏损, 同时从侧面表示投资者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稳定的收益增长; 从选项2投资者可接受的理财起点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起点的增加接受度在逐渐正常降低, 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对于5万元以下的理财产品的接受度为调查选项中最高。虽然我国法律规定银行理财产品最低起点为人民币5万元, 但调查数据显示5万元起点以下的理财市场空间巨大, 希望监管部门可以适当降低银行理财起点门槛以吸引更多投资者。

3. 2投资者投资动机与期望投资期限

从选项3 ( 见表3) 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投资动机方面, 获取稳定增长占据大半, 获取高额收益最少, 说明调查人群对风险的控制为适中水平; 在选项4期望投资期限中, 中期理财产品接受度最高, 同样显示调查人群的风险接受度。

3. 3投资者接受理财产品信息的途径及银行优势吸引力

在选项5 ( 见表4) 中, 期待比例最高的是通过银行客户服务介绍。多数银行顾客希望得到专业详尽的, 简单易懂的银行理财服务介绍。电视作为宣传途径其受众比例也不容忽视。在其他选项中, 受访者建议工行今后可以多关注移动通信宣传方式并拓宽微博等社交网站渠道, 其还有受众广泛, 宣传成本低等优点。 选项6揭示了当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信誉是银行立身之本, 效率、品种与服务把握银行理财命脉。

4理财市场建议

4. 1加强 “以客户为中心” 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意识与 “以市场细分为依据”的产品创新意识, 明确市场定位, 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都是在政府的指导和管理下进行分业经营, 在商业化改革之后, 价格竞争逐渐放开, 市场竞争加剧, 而银行没有及时转变营业思想, 仍保持着原来的以银行为中心的运营模式。这就造成了众多商业银行针对同一目标群体、同一客户扎堆进行 “无差别营销”。其根本原因在于: 银行未根据本行特点及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和市场细分。这一现象无疑会导致银行营销成本的提高和金融服务质量的下降, 因此, 必须加强 “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意识与 “以市场细分为依据”的产品创新意识, 细分市场, 明确本行的市场定位, 为客户提供期限多元、风险度多元、投资起点多元的差异化服务, 才能争取在银行业国内外市场竞争都愈演愈烈的环境中生存并发展。同时建立客户资料库,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分析客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 不断培育和挖掘客户的潜在要求, 开发更符合客户切实需求的更人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 1) 建议工行增加6个月到1年期限的理财产品, 根据我们统计汇总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类别 ( 截至2012年年底) , 工行理财产品中62. 8% 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在6个月以内, 21. 1% 在6个月到1年, 这与本次调查中42% 受访者期望相差较大, 建议工行做出适当调整。

( 2) 建议工行不同风险类型理财产品数量比例可按照投资者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比例来调整, 可增加低风险稳健型理财产品数量, 形成理财产品数量上的比例平衡。同时对不同类别人群采取不同的营销方法。

( 3) 市场反应低投资起点的理财产品可以为工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群, 建议工行可以将其作为入门级产品进行开发推广。以达到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并参与工行理财的目的。同时应将理财产品风险类型进一步细分, 以适应各种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增加产品吸引力。

4. 2强化个人理财服务和品牌效应, 提高客户忠诚度与挖掘新客户

个人理财是面向广大个人客户的服务, 其理财产品极易被模仿、复制, 一家银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充分注重品牌效应, 提高客户忠诚度。个人理财产品品牌使银行的理财产品独具特色, 得以区分于其他银行的产品和服务, 其特色充分反映在该银行的服务过程及金融产品设计等方面。个人理财产品品牌一旦在客户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就会大大提升银行本身的形象, 对银行其他理财产品及金融服务都有不可估计的影响。另外, 除了巩固现有客户的忠诚度之外, 也要积极培养、 挖掘新的客户群, 致力于提高客户的关系价值、满意度、 忠诚度。

( 1) 建议工行在注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风险性及塑造理财产品品牌的同时, 精心培育有品牌效应的理财业务、咨询专家, 提高业务竞争实力, 提升工行业务经理的服务质量, 加强工行优质形象及品牌价值的塑造。

( 2) 针对工行当前理财产品较为复杂、收益不明显、 服务不周到、理财人员不够专业等问题, 建议工行可以适当简化理财信息使其易于被接受, 同时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增加全方位、专业、严格的职业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 建立专业素养高, 服务态度好, 道德水准高的理财人员队伍。

( 3) 大学生将是未来中高收入人群的主力军, 在重点发展中年客户群体的同时, 加大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潜在客户的挖掘, 可以在各高校进行理财产品的营销比赛, 加大品牌的推广力度和理财知识的宣传力度。工行可以效仿北京银行的 “园丁金”、“天使金” ( 两款分别针对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人员的理财产品) , 开发出针对大学生的理财产品, 慢慢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 加深大学生对工行的品牌忠诚度。

4. 3积极开拓市场, 丰富理财产品销售渠道并不断创新

目前, 我国的理财产品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种类、 数量等数据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其产品覆盖面较小, 营销手段及途径较为单一, 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 缺乏品牌效应和较有公信力的大品牌, 综合竞争力较弱。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便是改革与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 积极开拓市场, 丰富理财产品种类, 才能获得长期限的 “超额收益”, 提高银行的持续赢利水平,

( 1)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层次低, 营销内容较为集中, 不够全面。从目前有关我国银行业的广告看, 基本是银行形象宣传, 提高银行知名度, 但介绍服务和产品的不多, 建议工行继续加大理财产品信息普及力度, 拓展理财产品宣传方式与渠道。重点关注银行客户的介绍方式, 针对不同年龄段增加新的知识普及途径, 对于年轻人可以利用微博等SNS社交平台以及网络银行普及使用, 对于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城市本地报纸、广播等方式宣传, 同时结合移动通信, 以每天发送理财小贴士等方式达到知识信息普及的目的。

( 2) 针对国内目前投资偏过于保守的形势, 工行可以与外资银行合作, 利用其总部所在地金融自由化和混业经营等宽松的金融环境, 凭借其已有的高效的金融产品开发机制, 进而开发出新型理财产品。更加重视中小型的客户, 根据营销领域新兴的 “长尾理论”, 大规模的中小客户群对于银行的利润贡献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资金雄厚的投资人加强新思想新理念的宣传, 鼓励他们进一步尝试中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同时合理布局产品结构, 加强自身吸引力。同时建议工行可以尝试金融改革, 加强与银保、银证等跨业合作, 可利用自身的优势, 和保险、证券等公司实现多家合作, 通过代理保险、证券等实现客户个性化服务, 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充分利用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广大客户群体扩宽自己的客户范围, 拓宽理财产品销售渠道, 在获得诸如保费、手续费等更多利润突破点的同时, 实现 “产品多样化, 服务个性化”, 有助于增强银行竞争力, 实现品牌效应。

摘要:理财产品, 特别是个人理财产品, 在当前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业务难度日益加大的背景下越来越成为各大商业银行重视的重要利润增长点。理财产品的创新和营销与投资者的需求密切相关, 投资者风险偏好与可接受理财起点、投资动机与期望投资期限、接受理财产品信息的途径及银行优势吸引力都应当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 向商业银行提出关于开拓市场和理财产品创新上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理财产品,投资者行为,理财产品创新与营销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洪转.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

[2]生柳荣.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思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3]王富华, 贺亮.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几点思考[J].财经论坛, 2009 (3) .

[4]吕幼鹏, 王日秋.中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比分析及发展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 2009 (3) .

[5]凌江怀.西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新趋势及其借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4) .

[6]刘青青.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分析[J].知识经济, 2009 (10) .

[7]倪小波.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理财产品创新[J].现代商业, 2009 (8) .

[8]刘婵娟, 田永营.美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特点[J].河北企业, 2009 (2) .

抗战后成都市银行的艰苦历程 篇8

关键词:抗战后;成都市银行;结束

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78-01

1942年秋成都市政府成立了成都市银行,该银行以扶持小手工业、中小商业及调剂成都市金融为宗旨,以经办生产贷款业务为主。①

抗战胜利后成都金融业因物价骤跌,不少行庄受到损失,但随着1945年下半年和1946年物价基本稳定,法币没有像抗战中期那样急剧贬值,工商也恢复了正常营业,并有了一些发展,银行钱庄业务也逐渐兴旺。加之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军政机关较多,且经费支付数额巨大,支取存放都要通过国家银行,也有化名分流到私营钱庄;住在成都的现任和卸任军政官员和地主富绅也颇多,他们面对手中的余财,更愿意放进银行钱庄生息,所以长期以来,成都被银钱业视为吸收存款的好码头,而且所需的日用百货,多从上海、广州运来,本地土特产也需运到省外销售,这无形中扩大了汇兑业务。同时,自法币贬值以来,因货物价高,收付不能全用现金,大都使用行庄支票,于是工商文教各界和以往不在行庄开户往来的中小工商业者,这是不得不在银行、钱庄开立户头,领取支票。在以上因素的吸引下,在抗战胜利的一两年内,外地行庄到成都开设分支机构,连同本市新办的,共增加了13家。

这些行庄的负责人对当时存、放、汇等业务抱有十足信心,但好景不长,内战爆发,物价又复大涨金融紊乱再次达到极点。②

一、吸收存款太少,行庄无法运营

解放战争时期,存款减少和定期存款大减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物价高涨,另一方面银行钱庄的存款利率又受银钱业公会和中央银行的限制,不能适应货币贬值的速度,利息收入不能使存款保值。

同时行庄存款减少,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地下银行”的出现和生存。成都各大商店,历来就有吸收存款的行为,以便减少向行庄贷款的麻烦。进入抗战后,由于通货贬值,为了扩大业务,囤积商品,商家私下吸收存款的活动日益普遍。1947年后,它们因利息不受限制,一般比银行钱庄存款利息还高两到三个点子,所以吸收的存款比一些小银行还多。

此外,公私较大汇款,遂多采用货来货去,或乘坐飞机携运黄金、现钞加以解决。金融汇兑管道阻塞不同,银钱业的业务更加枯竭了。

成都私营钱庄中,除了聚兴诚、和成、上海、四明、建业等少数银行还能坚持存、放、汇本业务外,其余的钱庄因资金薄弱,大都转向从事金融投机和商品经营。

二、政府对银钱业的若干限制

从1945年抗战胜利起,财政部颁布《管理银行办法》后,接连于1946年2月颁布了《银行存款利率管制条例》,1947年2月颁布了《经济紧急措施方案》、《加强金融业务管制办法》,9月颁布了《银行法》,12月又颁布了《加强金融管制办法》等。这些条例除了对银行的设置区域、数额、资金、经营业务做了多种限制外,还规定银行吸收存款,须按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最初规定缴纳的比例是活期10&—19%,定期5%--10%,以后又更换为活期20%,定期10%。在利息高昂时期,这对于行庄是笔不小的损失。

同时规定银行、钱庄、银号须以存款的50%投放工矿业,不得以任何方式经营物品供销业务,不得买卖黄金及代客买卖货物,违反者有的科处罚金,有的经理人员须受五年以下徒刑。

面对此限制,先后有起价行庄自动宣布歇业,如:云南益华银行、云南兴文银行、永通商号等③。

成都市银行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各存户大量提取存款,而放款未到期不能收回,无法支付,流动现金异常吃紧,已接近危险边缘。市银行业务经理一方面与中央银行成都分行联系,支出中央银行有扶助地方金融的责任,不能损及存户利益;另一方面向全市人民说明情况。同时,手工业26个行业也组织了游行队伍,手执纸旗,沿街游行,要求维护其利益。此事让市银行元气大伤。接着在1948年夏,成都郊区因米价高涨,民不聊生,发生抢米风潮。国民政府则采取高压政策,以致民愤扩大,抢米风潮继续扩大,不几日已蔓延到市区,饥民成群结队,哄抢粮店。尤其是沙河堡、牛市口附近。面对此景,市银行在沙河堡附近设立办事处,发放农民小额贷款,安定他们的生活。又因农民不要纸币要银元,是银行迅速调整贷款数额单,规定每户贷款5—20元,无需利息,期限为6个月。共贷出12000万元,此事直至解放。

1949年12月,成都获得解放。1950年3月,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处召集各行庄负责人在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开会,除了官僚资本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央合作金库、四川省银行、山西裕华银行等,由政府接管,其余的行庄应在债权债务清理结束后,自行停业或转业,还有少数的银行可以经营或由政府补充资本实行公私合营。其中包括:和成银行、聚兴诚银行、四明商业银行、建业银行等。④成都市银行也在军管会金融处监督下办理结束,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差额,行址房屋由金融处购买,用具什物帐表移交金融处,从业人员则由金融处留用,安插在人民银行,成都市银行即正式宣告结束。⑤

注释:

①《成都市志·金融志》,成都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2000年3月出版,四川省辞书出版社,第53页

②《成都市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成都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9年12月出版,第131--132页

《成都通史·卷七·民国时期》,成都通史编撰委员会主编,2011年11月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50--252页

《四川通史·卷七·民国》,贾大泉、陈世松主编,2010年3月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492--495页

③《成都市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成都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9年12月出版,第133--146页

《成都通史·卷七·民国时期》,成都通史编撰委员会主编,2011年11月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52--255页

《四川通史·卷七·民国》,贾大泉、陈世松主编,2010年3月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495--497页

④成都市档案馆,案卷号:民053-053-03,第1—5页

⑤《成都市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成都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8年9月出版,第162页

参考文献:

[1]潘子豪《民国丛书第四编——中国钱庄概要》,上海书店,民国二十年出版

[2]吴承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上》,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

[3]吴承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

[4]吴承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上》,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

[5]吴承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

[6]谢放《1905一1935:中国近代区域银行发展史研究——以聚兴诚银行、四川美丰银行为例》

[7]刘志英《抗战大后方金融网中的县银行建设》,期刊名《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1期

[8]方勇《蒋介石与四川财政之整理》,期刊名《西南大学学报》第38卷第2期

[9]《成都市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成都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9年12月出版,第133--146页

[10] 《成都通史·卷七·民国时期》,成都通史编撰委员会主编,2011年11月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11]《四川通史·卷七·民国》,贾大泉、陈世松主编,2010年3月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下一篇:有谁是你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