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和读书的诗歌

2024-08-24

思念和读书的诗歌(共15篇)

思念和读书的诗歌 篇1

那一天

我伫立在人潮退尽的站台上

车轮已徐徐滑动

透过厚厚的玻窗

我看见你柔情似水的双眸中

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纤细的小手在向我轻轻的挥动

我发红的眼帘

再也阻挡不住迸发的泪泉

望着渐渐远去的长龙

它早已把我的心带走

一堆躯壳

在那伫立了好久好久

岭南的明珠——东莞

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它好似一块巨大的磁石

放射出无数条强力的磁线

远远地飞来

射进我的心田

又象一头凶猛的

不可抗拒的“野兽”摧毁着我的防线哎!它太强大了是那么的不可抵御

弃甲丢枪的我早已被它俘虏

不是我懦弱

也不是我自信的防线不坚

是因为

那里有你

我亲密的爱人

在家的日子里

你我常相拥厅前

共谋未来美好的生活

绵绵细语中

我那不时流露的忧郁神情

总被你那充满自信的话语和坚毅的目光所驱散透过你那深邃自信而充诉着智慧的目光

我看到了

一个温情万般、体贴入微、勤劳勇敢的身影不!不是一个身影

而是两个紧紧相连的身影

她矻矻地辛勤劳作视年如日

如注的汗水浸湿了她单薄的衣衫

思念和读书的诗歌 篇2

然而要想通过诗人的灵魂之镜以自照, 对诗这种艺术品进行全面的审美观照却非易事。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乐之”的氛围中感受诗歌、欣赏诗歌。只有切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意的美, 产生全身心的感动和共鸣, 才能唤起对诗歌的热爱。诗歌的美实际上就是和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与热恋联系在一起的。诗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美”, 它所创造的奇异的美就是它的力量和价值所在。这样的诗对读者心灵的开启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比拟的。

一、朗读———感受诗歌音乐美

早期, 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 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凡诗歌都具有节奏性、韵律性、对偶性, 富有音乐感。

节奏即间歇、停顿。它是由可以较量的语言单位在一定时值中规律地重复造成的, 所谓“可以较量的语言单位”, 一般用“顿”或“音步”来表示。汉语诗歌的音步是运用时值大体相等的音节的停顿或间歇组成的, 诗歌的音步类似于音乐的节拍。诗歌节奏是诗歌获取音乐美的一个主要手段。

韵律则指诗歌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 主要体现在韵脚上。它可以使诗歌的语言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使前后句子相呼应。例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押韵, 如第一小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二、四句最后一个字押“ang”韵。读者可领悟诗歌的这种韵律之美。

对偶是把内容并列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 “支离东北风尘际, 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咏怀古迹》) 对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极为广泛, 再加上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 这就使我们能够在说写的运用中协调平仄, 匀称结构, 注重形式美和声音美, 把句子组合得节奏鲜明、悦耳动听。

诗歌的节奏性、韵律感和对偶性, 不仅使诗歌语言富于音乐性, 还使得诗歌本身具有一种情感性, 产生一种弦外之音、韵外之意。正是基于诗歌语言所具有的这些特点, 我们就要多朗读, 并且要满怀情感地朗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 透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 方能体会出诗歌的音韵之美。

那么, 如何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呢?

首先, 要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因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主要是根据诗歌的内容来确定的。例如, 吉鸿昌的《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这是吉鸿昌将军在英勇就义前的最后一刻写下的慷慨激昂的感人之作, 也是他的崇高品质, 坚贞操守, 对中国革命赤胆忠心的写照。因此, 朗读时要力求表现出抗日英雄的浩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读出抗日英雄那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其次, 根据情感的发展变化, 掌握朗读的语速。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 速度就应快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 速度则要放慢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 速度就应平稳, 不紧不慢。如朗读叶挺的《囚歌》, 根据诗情的发展, 诗的第一节速度应处理得稍慢些, 从第二节开始, 朗读的速度就要逐渐加快, 第三节速度更快, 这样才能有力地表现诗人的大义凛然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表现诗人“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再次, 根据诗歌意境, 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把握好朗读的“轻、重、缓、急”, 恰当地分好“音步”, 产生鲜明的节奏感, 才能将诗歌感情强调出来, 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例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我们用读小说或散文的语调来念这首诗的话, 必然会破坏它的音韵之美;而按照以上音步划分来朗读的话, 不仅能充分展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而且那甜美的节奏有如甘泉一般汩汩地流淌出来。

最后, 根据语境, 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 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 富有音韵美。一般来说, 顿号的停顿最短, 逗号后的停顿长一些, 分号和冒号的停顿再长一些, 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后的停顿更长一些。

此外, 构成诗歌音韵之美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韵律。前面讲过, 诗歌的韵律主要体现在韵脚。一首诗是否押韵, 押韵是否恰当, 对诗歌的艺术效果大有影响。好的韵律, 可以使诗歌产生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造成一种行云流水的气势。因此, 在朗读诗歌时, 除了通过把握节奏来感受诗的音乐美外, 还应该掌握好诗歌的韵律, 注意韵律和情感的协调, 从而全方位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二、赏析语言文字, 领悟诗歌的含蓄美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形式因素, 文学家在创作时总要反复推敲, 精心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 因此文学作品的美, 最根本的是语言艺术美。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 其含蓄性非其他文体的语言可以比拟, 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式的、反常化的。

非直陈式的, 指诗歌语言多通过比喻、通感、双关、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 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如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就用《诗经》的典, 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 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 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再如惠特曼的《啊, 船长, 我的船长》采用了整体象征手法, 把美国比作一只大船, 把林肯比作这只船上的船长, 诗人形象又鲜明地表现了对林肯的敬仰爱戴和对林肯之死的无限悲痛。

反常化的, 主要指诗歌语言的跳跃使得句与句不像其他文体那样连贯, 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对中心意象“金黄的稻束”在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受上截然不同的描写, 就体现了语言的反常化。我们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 从跳跃中填补奥妙, 这就是诗歌语言的含蓄美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感受。

诗文讲究“言已尽, 意无穷”。那种一看就让人彻底明白的作品不能称之为上乘之作, 人们往往对必须反复阅读才能理解, 富有大量感悟、想象空间的作品欣赏不已。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首句是写实, 阳光照耀下的湖面色彩跃然纸上。次句的雨中山色虽然也可置于眉睫前, 但那空蒙中隐藏的无尽神秘已有虚的成分, 令人有想象的余地了。后两句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你可以想象西湖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的美丽姿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要充分启发想象力,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进行广泛的想象与联想, 让“空白”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图画。

诗歌的语言是美的, 但是要达到知其美, 又知其所以美的境界, 必须仔细去品味、咀嚼、揣摩、领会作者练字的贴切、用语的精妙, 一旦我们的脉搏能和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 那么我们也就得到了一份美的享受。

三、关注各种意象, 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境界的完美结合, 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追求意境美, 是有情有景的抒情诗的艺术极致, 更是诗歌的特点。那些形象优美、意境深远、意味无穷的诗句,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中国文坛。意境之美是诗美的最高境界。

王国维在论境界时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否则, 谓之无境界。”从王国维论境界的话语中, 我们不但知道“词以境界为最上”, 境界对于诗词的重要性, 且获知“境非独谓景物也”中隐含的“意象”一词。意象是指寄托着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景象, 其特点是情景交融。领悟诗歌的意境, 首先得从意象入手, 然后通过意象, 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 探知诗人的内心秘密。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前两句并没有说明下雪, 只说山上的鸟都飞走了, 路上行人留下的足迹也不见了。这样, 读者便可以想象出一幅铺天盖地的雪景。在这样的背景下, 诗人安排了一只孤舟, 一个披着蓑戴着斗笠的渔翁。他一竿在手, 依旧垂钓于江雪之中, 悠然、安然, 不为外界的变化所动, 那种我行我素、遗世独立的情趣, 蕴含在字里行间, 耐人寻味。

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诗歌的情感美

感情是一切艺术的原动力, 诗歌也不例外。其根本区别在于:感情不仅作为一种动力存在于诗歌的孕育和创作过程中, 它还是诗的直接表现对象。所以诗歌的任务不是描写生活, 而是将情感纳入一种想象秩序和美的节奏中。我们要抓住关键词语, 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进行咀嚼体味,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领悟诗人在“想象秩序和美的节奏”中蕴含的情感美。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情感充沛的抒情诗, 全诗以沉郁的笔调, 赞美了生活在苦难大地上的中国人民。诗歌的第一节, 诗人鸟瞰满目疮痍的大地, 用密集的意象群表达复杂的情感。我们在分析这些意象之后就会明白作者借此表达出的感情:“我”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 对土地充满着爱, 而且从这爱的力量中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事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从其他几小节的分析中也可看出, 抒情是这首诗情感的主要载体, 传达着一个苦难时代的一代年轻人深入时代的情感, 我们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 也在自己的心田播下了热爱祖国的种子。

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流露的情绪自然强烈, 张扬个体生命的价值, 但同时海子超越了生命的自我之维, 表达了对人类生命的关爱, 其诗呈现出康德所言的崇高之美。这种崇高之美, 可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 促进自我完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静观伟大之时, 我们所感到的或者是畏惧、或者是惊叹、或者是对自己力量和人的尊严的自豪感、或者是肃然拜倒在伟大之前, 承认自己的渺小和脆弱。”这种承认不是甘拜下风, 而是锐意进取的特殊表现。我们在这种情感共鸣中, 不知不觉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也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那些流芳千古、光彩照人的警句, 更是璀璨夺目的明珠。有些警句, 歌颂了祖国的山川之美, 如:“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有些警句则蕴涵了深刻的哲理, 如:“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还有托物抒情的, 如:“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有些则直抒胸臆,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以上这些例子, 充分说明了警句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警句是经过作者苦心雕镂、炉火纯青的美的结晶, 所以能流传千古, 众口称诵。古往今来, 无数人从中吸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思想境界。如《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就可警醒激励青少年惜时奋发, 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又使人受到一种雄心壮志的鼓舞, 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更可激荡人们的爱国心灵, 树立为国为民建功立业而不畏苦难和牺牲的崇高理想。

与九月有关的旅途和思念 篇3

或者说,那个让人浮躁而思念涌动的秋季就要到来。

那其实是一个充满思念的季节。而这个季节中的思念,有时候是因为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1519年的9月,一支由5条海船、234人组成的远航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出发,去证明“世界是圆的”。在只见海水不见陆地的漫长日子里,船上的柏油被晒化了,饮水变臭,饼干变成粉块,蛆虫在其中蠕动。没有新鲜食物,船员们只好吃牛皮和舱中的老鼠,可怕的坏血病更是夺走了许多船员的生命。最终,他们历时3年,在相继发现了“麦哲伦海峡”与“太平洋”后,船长费迪南德•麦哲伦被蛮族所杀,他的助手埃里•卡诺于1522年9月6日带领幸存者回到西班牙,这时他们只剩1艘船和18个人……

有时候,九月这个季节又变成了远隔重洋却依旧心系家乡的落魄情节。

1903年9月,修建了6年的胶济铁路开始把青岛和济南连接在一起,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条德国人铺设的铁路,把李鸿章、翁同和、袁世凯、菲舍尔、锡乐巴等人的名字都凿刻在从柏林运来的铁轨上,但是,它却单单将一位曾经叱诧风云的“维新派”人物遗忘——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没能成为这条铁路初次运行的见证人,流亡海外的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于是就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区买下了一个小海岛,署名为“北海草堂”,躲在里面整日读书……

还有时候,九月这个季节是理想的出发点,即使死亡也在所不惜。

1967年的9月,一位名叫切•格瓦拉的人,带着对自由的思念,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他所率领的游击队中出现了逃兵,向玻利维亚政府军透露了格瓦拉游击队的营地。数天后,当格瓦拉在尤罗山峡巡逻时,政府军捉住了这位帮助卡斯特罗成立古巴共和国,却又为了理想重新开始的传奇人物。随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大使馆和玻利维亚军方的共同策划下,切•格瓦拉被俘大约22个小时后,政府军就在恐惧中向他扣动了美式卡宾枪的板机——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假如让这位英雄在法庭上发表自我辩护的讲演,那么他将赢得广泛的同情,西方各国的知识界和舆论界都将掀起声援他的浪潮……

回到现实中来,编辑部的9月,自然也充满了思念,因为我们一直都在路上。有人说,旅行就是为了思念家的感觉而去的。

本刊著名的撰稿人金飞豹,用“踏遍地球”来形容他丝毫不为过,从最冷的南极北极到最热的撒哈拉沙漠,他都留下过足迹。当我们聊起这个关于思念的话题时,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思念情感。再如刚刚背包徒步探险嘉陵江源头归来的本刊记者严含,在过了数日“啃干粮、喝凉水、草为床铺天为被”的野外生活后,回到家时连连感慨:“在家时就想出去,出去后才知道,出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家。”

我赞成他的说法。在路上的思念,真的可以让我们想得更辽阔一些,写得更美好一些。我也很高兴我的同事们能够在这个秋叶即将飘飞的季节里,继续保持着这样的行走热情,我相信,带着这样的思念,我们会无所畏惧,即使是攀越群山,驰骋高原,抵近蓝天。

思念的爱情诗歌 篇4

思念还没来得及酝酿,就在风雪中冷淡

那次,湖边雾蒙蒙,深呼吸的气,幻化成一圈一圈的过去

我踱步,遥望着远方,摇摇晃晃的泛舟,在飘荡

柳条含霜,在寂寞中脆弱,又在脆弱中折断

我想象萦绕的茶香能代替我去看望你,可茶汤却冻住了云烟,只有淡淡的还残存于鼻翼

终是无缘再相对

昔时的晕胧,画着宁静,描绘着惬意,我欣然着这一幕

你熬着茶汤,红酥手点缀着暖暖的茶叶,明亮的眼眸装着暖暖的笑意

慢慢的,却是如此优雅的,你微微的唇齿,若隐若现,在暖暖的茶韵中绽放

好似墨梅,但涵蕴着暖暖的香怡,悠悠洒洒着暖暖的步伐

捧着你熬的茶汤,掌心都是暖暖的欢喜,透着的都是暖暖的满足

我凝对着,暖暖的都是你的影子,在心底蕴藏着暖暖的安逸

走在冷峻的路上也不觉得寒煞,只有心里暖暖的茶汤

已经很久没喝你熬的茶汤,我还想着自己熬茶汤,可是太苦涩

去喝别人熬的,又觉得不尽其意,索然无味,仅仅只是暖着掌心,却无法暖入心里

我多想再见你熬着茶汤,喝着你暖暖的馨雅

我多想你来喝我熬的茶汤,我已经不是那个只知道熬制苦涩的茶汤的昔人,可你却不知道

我一个人安静的品悟着往日的暖暖,一个人熬着我的思念,成一部丹青

我描着茶汤上的白云,篆刻下思念的记忆,又默默消失在半空中,不知你能不能看到

曾经寄出去的`信封,是不是已经枯黄腐落,留下一地碎了的心镜成过去

我多希望再喝你熬的茶汤,在那个春天飞翔着鹊桥而牵手踩着绿意

我曾言,春天如果不来就好了,因为那样我就可以一直喝你熬的茶汤,而不用等待下一个冬

而你只是笑着,没有说话

可我不知这是最后一个冬喝你熬的茶汤,却以为你是默认了,诗人的错,就错在自以为

我多希望再喝你熬的茶汤,我还有许多话不曾当着你的面说过

而现在这些话已经埋葬在那些老姜的心底,被熬成一碗茶汤,我一个人静静地尝着

一个人,看着茶汤里浮浮沉沉的思念

诗歌:夜的思念 篇5

寂静,能清晰的听到心跳的声音。

我在如墨的夜色里倘徉,任忧伤爬上眉梢,任寂寞敲打心房。

时光辗转流年,勾起无尽的思念在空中回旋。

当繁华散尽,徒留落寞。

在你清澈的眼眸里,我读懂了空间。

今夜无眠,寂寞如烟。

彼岸花开,生生相惜,不相见。

谁把前生的誓言遗忘在风中,

谁为谁在空旷的轮回里守候百年。

谁让谁今生的爱恋如梦般迷幻,

谁为来生的一次相遇,在佛前苦苦哀求千遍。

滚滚红尘里,相看两不厌。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擦肩,

于是思念便夜夜流连,如微风拂面,闯进心间。

寂寞纠缠着思念在心中升腾,蔓延。

若来生轮回中,任由我选择,

思念和读书的诗歌 篇6

一、引导学生认识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和要求

从2002年诗歌鉴赏题由主观题变为客观题后, 该类题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选取的作品其作者大多是考生比较熟知的;二是鉴赏材料一般比较短小, 数量上看一般为1—2首, 从体裁上看, 大多为律诗和绝句;三是鉴赏以一定的文化积淀为支撑;四是让考生以书面形式作答, 注重对考生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考试大纲》对这类题的要求有两点: (1)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根据《考纲》的相关要求, 为了让学生在面对该类题时能够读得懂、理得深、表得准, 我们在引导学生时相应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分析诗歌的语言和意象。

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对诗歌的理解首先应从分析语言开始, 把握诗歌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及诗歌风格。在此基础上, 应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意境是诗人思想情感与诗中的生活图景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我们要理解一首诗歌的“意”就应该剥去“意象”与“意境”的外壳, 从“象”和“境”中去取“意”。可以说, 分析意象和意境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

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人为了表达或突出某种情感, 往往会运用一些表达技巧, 如比兴、烘托、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到今天,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成了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满足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忽视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 将是历史性的失误。我们应该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 将给他们的“金子”变为“点金之术”。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使用常见的手法, 如让学生自己预习, 独立思考问题, 自己归纳中心, 列出文章结构图表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 让学生给学生上课, 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一、课前细指导

课文的选择很重要, 不能太深太难, 必须是一个跳一跳就能吃到的“苹果”。比如:《我与地坛》、《秋水》…这些课文内容较浅、篇幅较短, 这对于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不算难。学生初备完成后, 我先指导修改, 主要是课堂时间的大致安排, 尤其是重难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最后乃至修订成案。在他们准备的这些时间里, 我发现他们听课更加认真仔细了, 对老师的注意更集中了。通过前期的准备, 他们比普通同学多熟悉了一些课文内容, 多深挖了一些知识要点,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优”的作用。

二、课中精点拨

在讲课同学作好充分准备, 其他同学做好细致预习后, “小老师”走马上任了。初次上台讲课, 与他们平时上台发言, 评讲作业又有了很大的区别, 紧张是这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紧张, 他们就会或对偶、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不少诗人还在行文结构、抒情方式等方面做出了一些特别的安排。只有明白这些表达技巧的作用, 我们才可能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主题及表达的情感。如李白的《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夸张手法的运用, 不仅形象地表达了蜀道的艰难, 还表达出了作者感叹蜀道艰难的强烈感情。

二、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鉴赏方法

要做到对一首诗准确而深入的理解, 就要对诗歌的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审标题。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很多诗歌的主题在题目中就有了交待, 只要认真分析标题, 就能对该诗的主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题目中就给我们交待了内容 (送别) 、时间 (早晨) 、地点 (净慈寺) 和对象 (林子方) 等方面的信息。

2、看作者。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 故其作品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往往会和其他的人有很大的区别, 表现其独特性, 名家往往更是如此。所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认识对于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思想情感同样很有必要。

3、抓整体。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注重整体把握:

(1) 抓全文意象, 把握情感内核;

(2) 注重对尾联末句子的分析。先写景叙事, 再议论抒情, 这是中国古诗的一大特色。后联或尾句往往负担着表情达意的作用。

(3) 抓题干交待及诗歌补注, 往往可以了解作品的一些背景信息及某些词语的含义;

(4) 抓“冷词”与“热词”。作品中的有些字词会流露出作者的感情倾向, 如“孤”“独”“凄”“冷”“暗”“幽”或“喜”“庆”“欢”“春”等, 抓住这类词, 作者的感情倾向也就大致清楚了;

4、品局部。

诗歌的一些关键句、关键词, 往往提摄全篇, 是理解一首诗的突破口, 对这部分内容应尤为注意。

三、加强对学生表达规范方面的要求和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不少教师注重的是指导学生如何理解诗词, 而对学生表达规范方面的要求和训练却重视得不够, 所以还要注意要求学生在答题时要注意表达的规范化、条理性和层次性。

总之, 只有在认清诗歌鉴赏类题型的基本特点及考查要求的基础上, 通过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有效的训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小老师”让学生迅速成长

◇袁莉娟

把准备好的东西忘了或者发生口误而不知所措, 出现暂时的冷场, 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旁边做必要的提示, 带出下一个问题, 让他继续有信心地表演下去, 老师在旁的精心提点才会让课上得更成功。

三、课后勤表扬

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 在上课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和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这个时候, 我们不能吝啬自己的鼓励, 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肯定和其他同学的认可, 我们要及时表扬他们的长处, 委婉地指出他们的缺点, “蜜”一定要比“刺”多。这样既鼓舞了士气, 使他们有更大的信心面对学习, 也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小老师”中来锻炼自己。

通过学生讲课当“小老师”这一方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胆子也变大了, 与老师的关系更融洽了, 学习更有劲了.老师的中心也从讲授知识转入鼓励学生思考, 组织和引导他们的学习上来, 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提高了。教学双赢, 何乐不为?

与思念的诗歌 篇7

月中天,几许秋色梦婵娟。泪雨纷飞,有谁相看?渡春山。行船,望江川。孤红满地醉飞烟。一番鼓瑟何起?就此听了我无关。古道催马,货郎邀酒,几多陌路尘缘。正秋时夜冷,舟静人睡,啼鸟不喧。

思念,仿似经年。一夕也半,烛色总凭栏。他乡客,几家庭院,皓月无端。荡秋千。袅袅绕绕,凄情别绪,素影身单。浆声乍起,坐守遥窗,又是一场清寒。

只道秋花好,琴音窅邈,懒怠香衫。纵有柔肠百转,怕不能尽饮在堂前。泪飞别景悲生,惹来旧事,一处风光散。恨独行、经此春秋淡。思冷月、催老容颜。点点愁,枕上蹁跹。任憔悴病瘦与谁怜。却听风乱,琵琶向晚,总也无眠。

思念家乡的诗歌 篇8

今夜,

月圆,风清

人聚,爱涌

月华倾注,情溢九州

而我

只能身居他乡

思念在心头疯长

愈加广博和苍凉

将要淹没我的身体

连同我的`呼吸

家乡啊

你是我一生最依恋的地方

那里

有母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温情

有父亲看似严肃实则和善的面孔

有令人动情令人眷恋的一草一木……

此时此刻

母亲的手中还拿着细线吗?

父亲的身体愈加佝偻了吧?

故乡的草木更令人神往了吧?

家乡的月啊

仿佛与我只有咫尺的距离

请把我拥入怀中

赐予我浓浓的情意

家乡啊

你要等着我

等着你的女儿丰实了羽翼

思念和读书的诗歌 篇9

艾米莉·狄金森 (1830-1886) 是著名的美国诗人。她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除了早期的学习时光以外, 她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终生未嫁。狄金森虽然与外面的世界接触较少,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创作,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她的诗歌新颖、别致, 表达了丰富的主题, 往往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狄金森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狄金森的诗都是独特的, 非传统的。她的诗大多无题, 因此都是以诗的第一行为题。在她的诗中有一种特别的格律, 例如用破折号表达音律的顿挫, 用大写字母表达强调的意义。诗的形式或多或少类似于教堂的赞美诗。她的诗意简洁, 直接, 浅显易懂。她的诗通常很短, 往往集中于一个单一的意象或符号, 并专注于一个主题。由于她的隐居生活, 她的诗往往是非常个人化的思考和冥想。她经常使用第一人称, 给读者非常亲近的感觉, 并采用拟人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生动。她可以以格言的形式机智的表达最深刻的哲理。她的诗精炼、新鲜。诗中生动的形象, 深邃的思想和美丽的语言使她的诗如同宝石般璀璨。狄金森的诗歌虽然表面浅显, 实际上却孕育着微妙、丰富的变化。她有限的私人世界从未局限过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狄金森的诗歌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她描述的场景往往源于她的生活。例如自家的花园, 附近的牧场或者从自己窗口中看到的风景。她的诗几乎都是非常简短、精炼的。狄金森在音韵方面的选择, 虽然运用的几乎都是赞美诗集里传统的诗韵, 但她常常将不同的音韵融合到一首诗中。她在选词, 修辞等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独创性。狄金森诗歌的风格和内容是创新的和多元化的, 具有特殊的意义。狄金森的诗歌有各种主题, 其中自然, 爱情和死亡构成了其主要部分。

2. 自然的主题

狄金森有超过500首的诗写的是关于自然的, 这其中表达了她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态度。狄金森仔细的观察自然并且生动的描绘自然, 但从来没有迷失于自然, 她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方面, 她与其他浪漫主义、超验主义前辈一样, 相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纽带, 自然向人类传递着宇宙的知识。另一方面, 她强烈地感受到自然的不可预测性和对人类的生命和利益的漠视。她认为自然对人类并不友善, 常常使人类陷于麻烦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然而, 在哲学思考之外, 狄金森竭力描述了自然带来的纯粹的美好和喜悦。她观察敏锐, 醉心于精致的细节, 她对于自然的兴趣无处不在。她描写花朵, 昆虫, 鸟类, 日落, 夏季的雨, 季节的变化等等, 从敏锐的感知到睿智的分析, 一切尽在诗中。以下的一首诗表现了狄金森眼中的自然。

“自然”, 是我们所见——/午后的光景, 山峦——/松鼠, 野蜂, 阴影——/自然, 甚至, 是乐园——/“自然”, 是我们所闻——/大海的喧嚣, 雷霆——/ 食米鸟叫, 蛩鸣——/ 自然, 甚至, 是和声——/“自然”, 是我们所知——/ 我们却无法说明——/ 要道出她的淳朴———/ 我们的智慧无能—— ( 诗歌668) 。

3. 爱情的主题

爱情是狄金森描绘的另一个主题。狄金森一生没有结婚, 像一个隐士, 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家里。她的爱情诗有的描述了爱情可以造成的痛苦和沮丧。这些诗歌显然是她自己经历的反映, 与她最深切、最私人的感受密切相关。许多诗描写了对欢聚的渴望, 分离的痛苦, 对幸福的寻觅。有的描写了男性对女性的主导, 两性之间彼此的吸引, 表达了对男女之间的神秘磁性既恐惧又迷恋的复杂情感。还有的表达了狄金森对于女性在19世纪的美国所发挥的社会作用的困惑和疑问。她诗中对真爱的追求是值得充满了物质主义的现代社会学习和分享的。狄金森的爱情诗表达了爱是相互的。她的爱情诗显示了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力量, 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女人味的热情, 以下的一首诗可以充分的说明这一点。

暴风雨夜, 暴风雨夜 ! / 我若和你同在一起, / 暴风雨夜就是 / 豪奢的喜悦 ! / 风, 无能为力——/ 心, 已在港内——/罗盘, 不必, / 海图, 不必 ! / 泛舟在伊甸园——/ 啊, 海 ! /但愿我能, 今夜, / 泊在你的水域 ! ( 诗歌249) 。

4. 死亡的主题

狄金森的诗虽然都是根据她自己的经历, 她自己的悲和喜创作的。但她的诗主题深刻, 经常探讨涉及人生的哲学问题, 包括宗教, 死亡, 不朽, 爱情和自然等等。在她的一些诗中, 她表达了对于宗教的信仰和怀疑。她想要得到救赎和永生, 但却不认可关于天堂的正统观念。她相信上帝, 但有时会怀疑它的仁慈。狄金森创作了许多与宗教密切相关的关于不朽和死亡的诗篇, 包括与死亡相关的身体、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问题。她从生者和逝者的两个角度看待死亡。她甚至想象到她自己的死亡, 她的身体渐渐消亡, 她的灵魂踏上未知的旅程。

参考文献

[1]迟磊.简单爱情——艾米莉·狄金森情诗之浅析[J].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版) .2008 (04)

[2]丁晓春.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现代性解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中秋思念的诗歌 篇10

中秋的月,美轮美奂,

中秋的月,亘古不变。

中秋的月,是离人的寄托,

中秋的月,倍添我的思念。

/

似乎听见父母的笑声,

似乎看见父母的容颜……

抑制不住的伤感在心头泛起,

故园里再也找不回父母的等盼。

/

只从父母相继离开人间,

我的泪就流了一年又一年。

很想回到从前把父母陪伴,

很想再把爹娘喊上千遍万遍。

那时的生活虽然艰难,

那时的灯火虽然暗淡,

父母在的日子却是那么香甜,

父母在的.日子家才充满温暖。

/

父母的爱像大海一样无边,

历尽艰辛从无半句怨言;

父母的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

就是用尽一生我也永远报答不完。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的夜啊是团圆的夜,

中秋的夜啊是欢乐的夜,

中秋的夜啊把思念送上高天……

很想求求天上的王母,

可否让我做一回神仙?

很想问问月宫的嫦娥,

可否代我把美酒和礼物敬献?

很想虔诚叩拜月亮神,

能否让我与父母相见在桂树前?

/

一柱心香,缭绕我的叹息和遗憾,

天上人间,我如何敬献孝心一片?

奉劝天下儿女,尽孝莫言不晚,

奉劝天下儿女,尽孝不仅只是今天,

奉劝天下儿女,尽孝要讲月月年年!

/

明月千里寄相思。

别忘了,

年迈的爹娘手扶家门,

盼儿的视线已把天涯望穿。

/

今夜,我多想,多想啊,

飞上月亮与父母团圆……

思念的抒情诗歌 篇11

一、

我的思念很浅白,它没有丽词,也没有妙语,

只有一颗真诚的心,迸发出的幽幽情怀。

岁月荏苒,花开花谢,

我的思念未曾停歇,从时光的小径,

一直走向你的心,沿途,一路洒下爱的期许,

一树红豆眉间深种。

为了抵达你诗里的山水,我翻阅所有的.深邃,

收集一地的暗香,来迎合你的风光旖旎,

好在遇见的刹那,让思念一泄倾鸿。

我的思念很透明,有水一样的清澈,

有玉一般的无瑕,是你一眼便能望透的千年水晶。

我的思念如繁星,数不清,于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独有的光芒。

我的思念很短,

短得也许只有一首诗的距离,我的思念又很长,长得如隔着千年的时空。

你不来,心在,你来,我在,

我会一直一直在一首诗里等你,在一朵花里等你,在一帘梦里等你,

在心的陌上等你,等你来认领我对你无尽的怀想。

三、

我的思念,像海,只为你深邃,只为你波澜,

只为你呢喃细语,只为你蓝的梦幻。

我的思念,像风,只愿分分秒秒把你围绕,只愿彻夜不停为你吟唱,

吟一首盈盈阙歌,让寂寞远离你孤单的身影。

我的思念,像雨,晶莹剔透的雨,滴滴是我落下的念,

万缕千丝的绵,只想丝丝缠进你的心。

我的思念,像云,

镶嵌在海一样的天空,从前世到今生,

飘来洁白的永恒,一朵两朵,又何止千万朵!

我的思念,像生命,

是一刻,都不能停止的呼吸,

思念和读书的诗歌 篇12

1 朗诵切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诵是诗歌学习的基本切入点,是通向审美的必由之路。吟诵的直接效果是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的音调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吟诵的次数多了,还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吟咏于大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教师应当在读法节奏、速度、轻重音、表情等上作具体指导,并给学生示范,或指定个别学生吟诵表演。如在教学《登高》中,就颔、颈二联的朗诵,可做这样的指导: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样,学生在朗诵中就已经感受到了诗中沉重的感情基调。

2 解读文本

诗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这“有尽”之言是文本,但还有更多的意隐藏在文本背后,这就是前人说的文外曲致。由此看来,鉴赏诗歌实质上是从文本出发去探寻“文外曲致”的过程。解读文本也就成了鉴赏的起步训练。解读文本要着眼于整体感知,以便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

首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这是理解作品的基础。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词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成为《登高》创作的契机。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去体会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诗人的那种百感交集的心态及其复杂的情感。

其次,理解作品主题。主题是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理解主题是理解作品的关键。整体感知时要再现作品原貌,要准确把握作品思想,理解作品感情,明确作品观点,体会作品道理。例:《邶风·静女》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姑娘的一次约会,在现实与回忆交叠中表现男子的一往情深。《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奇特的想象、自如的开合、大胆的遣词、意到笔随,虚构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神仙世界,生动地表达了他建功立业未遂,立志漫游,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邶风·静女》的基调是轻松欢快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基调是绚丽明快的。

再次,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对中学生来说基本了解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风格,并不困难,同时也很有必要。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自由奔放,颇显浪漫;杜甫诗沉郁顿挫,尤重现实。“花间词”既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作品。李煜词颓蘼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永叔(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希文(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山谷(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易安(李清照)词婉约凄切,稼轩(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

3 品评意象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首联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仰观俯察,绘行绘色,绘声绘动,勾勒出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面,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诗人寓情于景,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这六个特写镜头是诗人选取的生活中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的事物,赋以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在诗歌中言志、抒情的。这六个特写镜头就是我们在诗歌鉴赏中所称的意象。

意象在诗歌中或用来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或传达一种感化、教育的力量。鉴赏古典诗歌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鉴赏具体作品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这时有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物芳可明志洁,诗人选取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意象正是其高尚情操的写照。《石头城》中作者抓住了石头城的几个特征性景物“山围”、“潮打”、“旧时月”、“过墙来”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同时,这些意象也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寄托诗人对国运衰微的感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瑟这种乐器本可以演奏各种情调的乐曲,但诗人们往往喜欢把它跟哀怨的情调联在一起,诗中虽未指出锦瑟所奏的曲名,但诗人既由此而思及“华年”,那么“瑟”这个意象带给诗歌的情调也就可想而知了。

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中所包含的旨趣、意象中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歌作品。

4 再创意境

诗人在写作时十分注重意境的。那么,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意境的把握。然而,鉴赏者毕竟不是作者本人,因此,当我们在反复沉吟于一首诗时,必定会参照自己平时对生活和感情的体验,运用想象和联想来再现诗中所描写的诗人形象和物象,来达到诗歌意境的再现。如果我们在鉴赏时能进入诗中的意境,则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就可以不言而喻了。

《登高》中的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我们可以在整(下转45页)(上接158页)体感知、品评意象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展现这样一幅画面:“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思绪浩茫而纷乱,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他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悲秋,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至此,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再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是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再创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锦瑟》中的“蓝天日暖玉生烟”一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再现这样一幅美好的画面:在蓝天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组成的大背景下,原本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的玉,它那温润的精气却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在这样的意境再创后,诗的画面美与作者抒发的怅惘、悲伤之情合而为一形成的李诗的写作风格才能被我们所理解。

以上仅是从鉴赏诗歌内容这一角度进行的尝试和思考,诗歌的鉴赏教学不止包括这些,还涉及到诗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诗的流派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良敏.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鉴赏漫谈【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07):152-153.

【2】晁立志.试谈古典诗歌的意境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2):142-143.

【3】杨丽.论中师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4.

给思念的诗歌 篇13

逃不去的人生一页

我用五彩涂抹斑斓

失眠几多困惑

无穷的夜里

生长的寂寞

孤独的滋味

旖旎的梦从指尖滑落

感受爱的主题

除却相思多余苦别

红豆的欢欣

时而窘对挥别的云彩

赤诚淬炼镌刻

那浮现的牵手一幕

迷失了以往的浪漫

目标在羁旅过后

漂泊了所有想要的雨烟

醒时,也难悟

无泪为谁凝噎

我的天空很美

几许星光灿烂

从梦到梦

诗意如同折柳摇曳

远去的终要远去

无穷的惟有思念

不曾告别

只有梦离

踏歌的音韵残留

追逐的风筝落单

谨记抱信柱的誓言

爱之所在爱是春天

没有海枯石烂

心头已屹立巫山

相信吧,那朵云那朵雨

夜晚的思念诗歌 篇14

昨夜的夜

明亮的如同白昼一样

却在心底里和影子一样的颜色

你站在这透不出香的冷里

枝头锁着冰冰的淡淡的红

昨夜的夜,你走了

昨夜的夜,我来了

寻吧,寻吧,寻吧——

低头,和影子一样的色彩

抬头,透不出香的冰冰的淡淡的红

你是谁?昨夜的夜里

一行脚丫儿弥向天地

想你的夜

听着,萤火虫的光亮

闻着,深夜底里的.琴音

世界之大,处处清冷

湖边,花不开,水常静

可你知,湖心之底

常常有一颗泪做的珠

流动着,流动着——

因为有你望向的太息

这夜里,从星空到星空

我,湖边与水

这夜里,从昨夜到明夜

沉下来,浮上去

清晨的高脚凳

日子,荒颓成一片青色的翠

清晨的阳光,聒碎晨梦

叽叽喳喳的,笼罩着高脚凳

一杯甜酒,一个高脚杯

是昨夜的未眠?是今晨的早醒?

梦已醒?梦未眠?

一杯甜酒,一份梦

日头升起了,身后

隐藏在黑暗的人群

远远的,远远的——忙碌着,忙碌着

一杯甜酒,一个高脚杯

思念和读书的诗歌 篇15

在英国文学史上, 哥特小说无论是与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歌还是后来的维多利亚小说相比都处于绝对边缘的地位。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们所高举的浪漫主义意识形态一直试图澄清自己与哥特小说之间的关联, 狄更斯、夏洛特·勃朗特等人所创作的维多利亚时期小说似乎也与荒诞不经的哥特小说相距甚远。一直以来, 关于这些作品之间的承继关系一直众说纷纭, 本文拟对浪漫主义诗歌和部分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哥特元素进行分析, 以期发现这些作品之间的微妙关系, 以帮助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一、浪漫主义诗歌的哥特趣味

熟悉英国文学史的人都会知道, 哥特小说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达到自己的第一个高潮的同时, 也是英国文坛上的另一股潮流浪漫主义诗歌的出现和繁荣期。但无论是在当时的文学界还是在后来的文学史中, 浪漫主义诗歌的地位都要比哥特小说要高出很多, 相对于人们对浪漫主义诗歌介绍的长篇累牍, 哥特小说似乎一直都属于被一笔带过的文学类型, 更少有人想起去发现和探究这两种文学形式之间的关系。但现在随着对哥特小说研究的深入, 很多人都发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但正如罗伯特·休谟 (Robert Hume) 所言, “哥特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很明显的, 但说出这个事实要比充分地论证它要容易得多。” (Hogle, 2002:85) 潘特 (David Punter) 也提出哥 特小说并 不是一种凭空出现的怪异的文学类型, 而是一种混杂了多种文化影响的文学形式, “其中的一个伴随物就是1770-1820年间的大多数重要作家——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多数重要诗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深受哥特的影响。” (Punter, 1980: 99) 而盖瑞·凯 利 (GaryKelly) 也把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哥特小说列为“浪漫主义小 说 (Romantic Fiction) 。” (Curran, 1993:106) 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 这些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尽管形式不同, 但它们二者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共通之处。尽管很多学者认可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但作为整体的浪漫主义与所谓的哥特主义 (Gothicism) 并不完全相同, 浪漫主义无疑有着更为广泛的主题和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 通过阅读这个时期的哥特小说和诗歌, 确实可以发现一些浪漫主义诗人的某些作品的确带有强烈的哥特小说气息, 这种哥特气息具体表现在人物形象、故事主题、超自然现象以及神秘恐怖气氛的营造等诸多方面, 而涉及的作家包括从布莱克到柯勒律治, 从司各特、雪莱、拜伦到济慈的诸多浪漫诗人。

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 布莱克的诗歌带有某种神秘倾向, 其审美趣味也区别于古典主义的优美, 而追求一种北方的粗野和直率。他的很多诗歌作品如《老虎》 (The Tiger) 、《大门钥匙》 (The Keys to the Gates, 1818) 等以及他的雕刻和绘画都带有一种神秘痛苦的气氛, 具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

另外一位经常被与哥特小说联系起来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柯勒律治, 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一方面体现在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谴责哥特小说, 另一方面他的某些重要诗歌却带有明显的哥特式特征。例如给柯勒律治带来巨大声誉的《老水手行》 (《古舟子咏》) 就与哥特小说的情节非常类似:一只信天翁追随着一艘从南极冰带返程的船, 但水手却射杀了这只鸟, 随后天气大变, 海上充满奇异可怕的景象, 船只无法行进, 淡水也逐渐短缺, 这时开过来一条载着“死”和“死中之生”两个女鬼的船, 两个魔鬼开始为船员的命运赌博, 200名水手全部死去, 只有犯下罪恶的老水手幸免于难, 被留在了甲板上, 随后他独自经历最难熬的七天七夜, 并在忏悔后得以重回人间。这首诗不但描述了各种超自然的现象, 如生死女神和各种仙灵, 还竭力描写各种恐怖怪异的景象, 如船无法行进时的白天和夜晚:“中午, 滚烫的黄铜色天上, / 毒日头猩红似血”, “夜间, 四处, 成群, 飞舞, / 满眼是鬼火磷光;/ 海水忽绿忽蓝忽白, / 像女巫烧沸的油浆。”作者对可怖画面的描绘似乎并不输于他所谴责的刘易斯:“这么多一表堂堂的汉子 / 都死了, 木然僵卧;/成千上万条黏滑的爬虫 / 却活了下来, 还有我”, “死者肢体上冷汗已消失, / 身躯不腐也不臭;/ 瞪我的眼神仍然恶狠狠, / 一如临终的时候。”老水手最后的感悟也与当时大多数哥特小说结尾处的惩戒也很相似:“再见吧, 再见!贺喜的客官! / 请听我一句忠告:/对人类也好, 对鸟兽也爱, / 祷告才不是徒劳。” (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杨德豫译, 2001: 291-322) 除了《老水手行》, 柯勒律治的另外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克丽斯德蓓》也具有明显的哥特式特征, 这里不再赘述。

另一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也似乎和哥特小说颇有关联, 他的妻子玛丽·雪莱曾直接创作过一部影响巨大的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 而关于这部小说创作过程的轶事似乎也证明了诗人早年对哥特小说的喜爱, 他自己的早期作品《罗莎琳德和海沦》 (Rosalind andHelen) 也有着明显的哥特情调。与雪莱相比, 拜伦的哥特情结似乎要强烈地多, 《唐璜》中海上食血求生的场面甚至超过了柯勒律治的《老水手行》中所描述的恐怖程度, 但他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诗歌是他的《曼弗雷德》 (Manfred) , 很多人更认为其笔下的“拜伦式英雄” (Byronic Hero) 形象就与哥特小说中的恶棍式主人公非常相似。

同时对哥特小说深感兴趣的浪漫主义诗人还有济慈, 他曾公开称赞当时的哥特小说作家拉德克里夫夫人, 在他的作品《伊莎贝拉》 (又译《罗勒花盆》) 中, 处处弥漫着的哥特小说的气氛:富家女伊莎贝拉与自己家的下人罗伦佐相爱, 她的两个哥哥发现后设计杀害了罗伦佐并把他埋在一个森林里, 后来罗伦佐的幽灵进入伊莎贝拉的梦中告诉了她事情的真相, 伊莎贝拉随后找到了情人的尸体并把他的头颅带回了家, 她把头颅放在一个罗勒花盆里每天用泪水浇灌, 她的哥哥偷走了花盆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可怜的伊莎贝拉在“谁偷走了我的罗勒花盆!”的哀诉中去世。在这部作品中, 苍白面孔的幽灵以及女主人公对情人尸骨的挖掘尤其令人毛骨悚然。

尽管以上提到的这些浪漫主义诗歌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哥特色彩, 如神秘离奇的事件和阴森恐怖的画面以及各种各样的幽灵和魔鬼, 但与哥特小说相比, 诗歌对这些内容的处理要含蓄地多, 很大程度上, 诗歌是依赖读者的想象来达到恐怖的效果的。正因为如此, 很多学者倾向于把“哥特”作为一种审美趣味, 它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各种文学类型和艺术媒介中传播, 现在这种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浪漫主义诗歌与哥特小说的密切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 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学渊源, 如它们中共同出现的浪漫传奇、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以及后来的偏重阴暗死亡的墓派诗歌的影子等;其次, 某些诗学原则的相似。我们知道哥特小说作家如沃波尔等都极力强调想象力的作用和作品的感染力, 而这也正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原则。这种对想象力的倚重必然会催生超越现实的意象产生, 而重视作品的感染力必然会倾向于描写人类的极端情感和肉体感受, 哥特小说和某些浪漫主义诗歌中共有的感官主义倾向就说明了这一点;再次, 共同的审美取向。哥特小说和很多浪漫主义诗歌都舍弃了优美而接受了壮美, 一种类似于朗吉弩斯 (Longinus) 的“崇高” (sublime) 的体验, 这些作品不屑于描写美景或人间的和睦场景而更喜欢描写丑恶和宏伟、冲突与抗挣, 他们对精雕细琢、华丽规则的拉丁趣味不再留恋而更崇尚于粗犷热情的自然本色。因为哥特小说元素的大批出现要早于这些浪漫主义诗歌, 因此二者的这些类似也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为浪漫主义诗歌对哥特小说的吸收, 这一点也得到了大多数文学史家的认可, 很多学者都把哥特小说当作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影响力量。

尽管很多浪漫主义诗人借鉴了哥特小说的很多因素, 但因为文学体裁的不同, 诗歌不可能如小说一样对所有的事件经过进行详细的描述, 这样一方面赋予了读者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道德批评家对这些诗歌进行抵制和毁谤, 因此浪漫主义诗歌对哥特元素的借鉴不但没有使自己沦为低俗, 反而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情致。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从18世纪早期英国小说出现直到19世纪初, 小说的地位都要远远低于诗歌, 而“在整个浪漫主义时期, 任何种类的散文作品都被认为是一种会危及意识形态的, 无论在道德、艺术还是智力上都很不足的作品” (Curran, 1993:197) , 因此很多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等都很小心地划清了自己与哥特小说的界限。这样也人为地造成了哥特小说和浪漫主义诗歌的分离。但事实上,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哥特小说和某些带有强烈哥特色彩的浪漫主义诗歌 (有人称为哥特诗歌) 不过是贯穿着同一种精神的不同文学形式, 因为这些诗人的巧妙构思和精心选词使得这些诗歌作品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性, 因此一直被归入“高雅”文学的领域, 而同时期的很多哥特小说因为结构的重复、描写的大胆直露而被谴责为“垃圾”。因此盖默 (Michael Gamer) 认为通过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发现“一种倾向于‘高雅’的文学形式和审美是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和产生于其他‘低俗’的审美形式和观点的。” (Hogle, 2002:102)

二、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哥特式人物及哥特模式

尽管19世纪的前20年是浪漫主义诗歌独领风骚的时期, 但哥特类小说的创作仍在继续, 进入30年代以后, 《黑檀》 (Blackwood) 杂志和《新月刊》 (New Monthly) 杂志仍在继续刊载哥特小说, 当时的哥特小说作家主要包括布尔沃·利顿 (Bulwer Lytton, 1803-1873) 、詹姆斯 (G. P. R. James) 、艾因沃 斯 (William Harrison Ainsworth) 以及雷诺兹 (G. W. M.Reynolds) 等, 但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相比, 成就并不突出。到了19世纪中期以后, 英国文坛的统治力量是具有强烈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维多利亚小说, 尽管维多利亚小说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与哥特小说作家所追求的娱乐化倾向截然不同, 但这并不影响很多维多利亚小说作家在自己的小说中有意识地穿插某些哥特元素, 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摆脱了单纯的写实主义而具有了一种神秘的韵味。而在这些作家中, 成功地把哥特与自己的作品结合起来的作家就是狄更斯和勃朗特姐妹。

勃朗特姐妹开始创作的19世纪40年代, 哥特小说的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但她们的少年时代正是玛丽·雪莱、司各特和利顿等人的作品流行的时候, 而按照她们的弟弟布朗威尔 (Branwell) 所提供的资料, 她们在成长阶段非常喜欢阅读经常刊载各种恐怖小说的《黑檀》和《弗雷泽》 (Fraser) 杂志, 这些无疑都对她们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而在她们的成名作品中, 几乎都可以看到哥特小说的影子。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 (1847) 一直被认为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马克思把她和狄更斯、萨克雷列在一起给予了高度评价, “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 以他们那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 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 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多;他们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 ( 马克思, 1963:402 ) 但即使是这样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很多哥特小说的痕迹:首先, 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外貌言行都与哥特小说中的拜伦式英雄非常相似, “黑黑的”“悒郁”“粗暴”“骄傲”“冷酷”“专横”等都是女主人公对他的印象;其次, 小说中多次出现与拉德克里夫作品相似的神秘事件:夜间的笑声、莫名的火灾、凄厉的叫声、可怕的梦境以及撕碎面纱的的神秘女人等;而故事的真相也的确与哥特小说非常类似:罗切斯特先生居然有一位仍然活着的妻子, 他把她长期锁在阁楼上。但他并不是暴君式的哥特恶棍, 因为他是被骗结婚的, 他的妻子家族有着遗传的疯病, 正如他反复强调的, 事实上, 他才是命运的受害者。因此, 夏洛特的《简·爱》中的哥特情节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对传统哥特小说的戏仿:貌似凶恶的男主人公是女人阴谋的受害者, 而被囚禁起来的疯女人才是真正破坏幸福的人。当然, 夏洛特崇拜的人是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 但她所创作的故事里的哥特痕迹却泄露了哥特小说对其创作的无意识影响。

与《简·爱》中大量出现的社会现实相比, 艾米丽的《呼啸山庄》 (1847) 如同散文体的诗歌一般充满了激情 , 其中的哥特色彩更加强烈。首先, 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被塑造成一个纯粹的野蛮邪恶的化身, 他除了对儿时的玩伴凯瑟琳怀狂热的激情以外, 对身边的任何人都冷酷无情, 其中包括对他自己的儿子和恋人的女儿小凯瑟琳, 如同大多数的哥特恶棍一样, 他很享受虐待别人的快感;其次, 掠夺和复仇, 因为希斯克利夫认为是亨得利剥夺了他成为上等人的机会而林敦又从他那里抢走了凯瑟琳, 所以他毕生的目的就是要报复这两个人包括他们的后人;另外, 在环境描写上, 突出描写呼啸山庄的与世隔绝以及黑暗空旷的原野和狂风暴雨等恶劣的自然气候。国内研究者蒲若茜也认为这部小说在其主题、人物塑造以及环境刻画和情节构造方面具有明显的哥特小说特征。尽管故事和人物与哥特小说非常类似, 但《呼啸山庄》显然实现了对传统哥特小说的超越:首先, 它并不以渲染恐怖气氛作为主要目的, 书中虽然涉及到梦境和鬼魂描写, 但在整个小说中的比例微乎其微, 这也正是蒲若茜所说的“其哥特风格绝不仅仅是为了刺激, 而是要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种特殊的情愫” (蒲若茜, 2002:52) ;其次, 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并不是发生在恶人和柔弱的少女之间, 相反, 希斯克利夫的仇恨对象是两个男人。而有着强烈激情和复杂的爱情心理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更是超越了以前任何哥特小说的范围, 她在书中的形象与希斯克利夫一样令人难忘;另外, 从叙事上看, 故事主要通过房客洛克乌德和家里的仆人莱莉 (Nelly) 的叙述来完成, 事实证明, 这种限制性视角赋予了作者巨大的叙事自由。无疑, 艾米丽从哥特小说中所吸收的元素使她获得了一个有利的创作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她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倾注进自己所有的激情, 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诗歌一样的感染力。

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 狄更斯的创作可圈可点之处甚多, 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他对哥特小说同样非常熟悉, 在他的小说里, 维多利亚小说的批判现实主义与哥特小说的悬念和怪异实现了意想不到的结合。与勃朗特姐妹一样, 狄更斯也很喜欢阅读哥特小说, 他对利顿和艾因沃斯本人和作品都非常熟悉, 自己也创作过哥特小说《闹鬼的房间》和《发信号的人》, 而他的早期作品《雾都孤儿》 (OliverTwist, 1838) 中对恶棍、强盗、杀人犯等人物的描写也显示了哥特小说对他的影响;另外, 他似乎也从拉德克里夫夫人身上学到了制造悬念和恐怖气氛的技巧。但狄更斯并不把制造恐怖作为自己小说创作的终极目的,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每一个跌宕起伏的情书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批判意识, 而他对哥特式人物和结构的借鉴只是他吸引读者的一个策略, 而这个策略在19世纪中期是极其有效的。

在狄更斯的很多小说中都可以发现哥特小说的影子,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部作品, 《荒凉山庄》 (1853) 、《小杜丽》 (1857) 、《老古玩店》 (1841) 以及《远大前程》也都被认为与哥特小说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以《荒凉山庄》这部作品为例, 单从题目上看, 这部小说就很容易被认为是传统的围绕着古老城堡展开故事的哥特小说, 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作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对英国19世纪的阶级状况和社会习俗做了真实细致的描写, 因此, 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痕迹是非常明显的, 但仍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对哥特小说的吸收和借鉴。首先, 是作者讲故事的方式, 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小说创作中, 从拉德克里夫夫人的哥特小说开始才出现艺术性安排故事悬念以抓取读者的注意力, 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与此类似, 故事一开始就谈到这个万众瞩目的案子以及女主人公埃斯特·萨默森的神秘身世。随着一系列看似无关的神秘事件的出现, 越来越接近事件的真相;其次, 某些哥特元素的出现:如古老的宅第、德洛克家阴暗的先人画像、林肯郡庄园那条神秘的雨道、深夜里的谋杀等都是哥特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内容。这部小说尽管不乏恐怖气氛, 但其主题并不是恐怖, 而是与夏洛特的《简·爱》较为相似:一个出身低微的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周围人的认可并得到了美好的爱情, 当然, 狄更斯表现出了比夏洛特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 他笔下的芸芸众生早就超出了传统哥特小说狭窄局限的空间, 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包括没落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律师、社会慈善家、侍女、军人、医生在内的一个丰富人间气象, 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孤立的, 他们总是生活在一个与别人发生关系的世界里 (女主人公埃斯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 她既受到富有的监护人的保护, 又与不同阶层的女人和男人交朋友, 有着很大的活动空间, 而哥特小说中并没有这样的人物) , 而且, 这些社会阶层之间也不是隔绝的, 而这也是传统哥特小说所没有包涵。

尽管勃朗特姐妹以及狄更斯的某些作品具有一些哥特色彩, 但它们一般并不被归为哥特小说, 在19世纪中期时, 与上个时代的哥特小说更为接近的是当时被称为是煽情小说 (sensation novel) 的一些通俗文学作品, 这种小说的代表人物有威尔基·柯林斯 (1824-1889) 和法努 (Sheridan Le Fanu) , 他们都是维多利亚时期极负盛名的作家, 前者的代表作是《白衣女人》 (1860) 后者的代表作是《塞拉斯叔叔》 (UncleSilas, 1864) , 他们的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对哥特小说传统的一种直接延续。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英国的哥特小说与作为文学经典的浪漫主义诗歌和宣扬塑造中产阶级道德的维多利亚小说并不遥远, 甚至还有很多重合之处, 这一方面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前后承继关系, 一方面也说明了“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的互动借鉴。可以说, 哥特小说的出现不但为当时英国的中产阶级提供了一种新奇刺激的小说类型, 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一种新的审美选择, 这种思路拓宽了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写实主义和教化性, 也正因为如此, 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断把自己的影响渗入到诗歌、小说以及后来的电影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中, 而正是这种渗透和结合使得哥特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从而成为西方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Jerrold E.Hogle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othic Fic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Stuart Curra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ritish Romanticism[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David Punter.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Longman Group Ltd, 1980.

[4]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M].杨德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 (第二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上一篇:社区服务活动作文下一篇:医药行业电话招商培训